信息行为论

2024-10-19

信息行为论(精选6篇)

信息行为论 篇1

最近湖南卫视正在热播的《我是歌手》引起了大家的广泛注意, (1) 其第三季首播超越前两季, 份额占全国收视率的10.17%, 为同时段收视率第一。我们不难发现, 湖南卫视在播出方式上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电视上仅在湖南卫视一台直播;网络上仅在“芒果TV”视频网站上进行录播。那么, 此种独家播放之行为, 是否属于正确行使著作权人的权利呢?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下称《著作权法》) 第十条第11款规定了著作权人的广播权, 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 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 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著作权法》第十条第12款规定了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 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由此, 湖南卫视在电视上、网络上的独家播放行为是依据上述法条规定的正常的著作权人权利而实施的。《我是歌手》这一节目属于湖南卫视在购买版权后创作并发表的作品, 满足著作权人行使权力的前提。另外, 《著作权法》第45条规定了排他性权利:即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其许可的下列行为: (一) 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转播; (二) 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如此而言, 湖南卫视除了可以独家播放自己的节目之外, 还可以禁止其他电视台转播其节目。然而这种“垄断”, 相比经济法上垄断的概念而言, 是有显著的区别的。

首先, 知识产权并不对知识和信息构成垄断, (2) 因为“没有合法的垄断, 就不会有足够的信息产生;有了合法的垄断, 又不会有太多的信息被使用”。一个电视节目, 它既是一种作品, 又是一种知识和信息的体现。从作品的角度上来说, 它需要有一定的排他性质来保护著作权的行使。因此而言, 湖南卫视的做法并非垄断。

其次, (3) 知识产权是私权而不是垄断特权。著作权人对其作品采取独家的保护措施是对其自身个体利益的维护。这个层面上的“垄断”仅仅是保护私益的行为, 并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性或行政性垄断, 与常规意义上对整个市场的垄断性质上有所区别。湖南卫视为了维护《我是歌手》节目带来的利益从而行使著作权人的权利, 仅仅属于民事私人主体之间权利的行使。

那么, 独家播放与垄断的界限在何处?

(4) 2014年上半年, 在中国数以千计的电视频道中, 中央电视台16个开路频道的整体收视份额为31.52%, 稳稳占据三分之一的收视市场。如此庞大的受众规模, 不仅让央视成为中国最大的电视媒体, 垄断着整个收视市场。相比而言, 地方电视台的主要收视市场在于娱乐、休闲、生活领域。在这些收视市场中, 各地方电视台有着相当大的竞争关系。例如, 湖南卫视通过购买外国版权, 创作了《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一年级》等一系列综艺节目。同时, 其自身老牌综艺节目《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也取得了相当高的收视率。依照著作权法第十条、第四十五条的规定, 湖南卫视通过行使《著作权法》赋予的著作权来保护其作品利益并无不当之处。然而, 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下, 知识产权并不单纯存在于知识产权领域, 其与市场竞争的关系也密切相关。垄断的前提是要占有相对大的市场份额。湖南卫视的市场份额与央视相比显得微乎其微, 但排除央视的收视市场地位后, 与其他电视台相比, 其又处于一种竞争的状态。因此, 在特定的收视市场中, 其采用独家播放的手段, 一方面是行使著作权人之权利, 另一方面是进行合理的市场竞争 (与其他电视台在特定的收视领域内竞争) 。

最后, 关于独家播放行为与垄断行为之界限, 可以总结为两个大的方面。第一, 独家播放行为在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范围内是合理合法的行为。在著作权法第十条、第四十五条中分别规定了著作权人“排他”性质的权利。在法条规定权利范围内正确实施行为, 则不存在“垄断”之说。第二, 垄断乃经济法中的专用词语, 其包括垄断行为和垄断状态。因此知识产权法中的“垄断”和经济法中的“垄断”二者意思是不同的。

注释

11 网易娱乐.<我是歌手>收视口碑勇夺第一赛制残酷升级[EB/OL].http://fun.youth.cn/2015/0104/853603.shtml, 2015.

22 [美]罗伯考特, 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M].张平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185.

33 王先林.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冲突与协调[N].法制日报, 2000-12-17.

44 北京青年报.2014年央视垄断全国1/3电视收视份额[EB/OL].http://finance.chinanews.com/yl/2014/11-17/6783699.shtml.

信息行为论 篇2

体育市场法律行为,指在体育市场中人们设立、变更、消灭法律关系的行为.体育市场中的自然行为、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不同,自然行为不产生法律上的.效果,不适用法律来调整,而是由体育技术规则或者裁判规则来调整,不具有可诉性.竞技行为属于自然行为,裁判行为属于法律行为.体育市场法律行为分为体育市场管理行为、体育市场宏观调控行为、体育市场交易行为,体育市场中的诸多具体行为方式都可归为上述三种类别.

作 者:赵双印 王韬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050061 刊 名:商业时代  PKU英文刊名:COMMERCIAL TIMES 年,卷(期): “”(21) 分类号:G80-05 关键词:体育   体育市场   法律行为  

新信息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研究 篇3

一、用户信息需求

需求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需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 是人们对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事物的体验。人的具体需要以一定客观现实为条件, 是在一定社会生活条件下, 即在一定社会和教育要求下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一般表现为愿望、意向、兴趣、理想和信念等, 这些需要形式都可以直接地转化为信息需求。信息需求是信息用户最为本质的特征。当人们认识到自己现有的知识存储不足以应对和解决所面临的任务或问题, 不足以解决某一理论或实践领域的矛盾, 不足以填补某知识领域的空白时, 信息需求便产生了。

重视用户需求, 重视用户研究, 研究不同类型、不同情境下的用户需求[1]。由此可见, 用户信息需求具有以下特点:

1. 信息需求的全面性。

由于每个用户都承担着个人的、组织的和社会的多重角色, 包括信息咨询在内的内在需求也就表现出不同的属性特征。在现代社会的网络环境中, 用户愈来愈需要为其提供内容全面、类型完整、形式多样并且来源广泛的信息。所需信息以会议文献、期刊文献、学位论文、专著等为主[2]。

2. 信息需求的叠加性。

用户的生命空间严重影响其信息需求。空间里的经验、知识、观念和思想等形成个体的经验方式, 其本身既是信息需求得到满足的产物, 同时也是对新信息的需求动力和选择评价标准。不同的活动空间提出各自的需求, 所有的需求具有密切的联系, 甚至出现交叉重叠的现象。

3. 信息需求的阶段性。

在纵向的时间维度上, 人的生命是一个单向的不可逆过程, 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 在生命成长的不同时间段里, 信息需求往往表现出固有的模式和特性, 这些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渐进式的转变。

4. 信息需求的隐秘性。

出于各种原因考虑, 用户的信息活动并不具备完全开放的社会公共性, 在传统的咨询方式中, 用户无隐秘性可言, 很多用户选择自己查找资料, 避免与咨询人员的接触。数字环境中的咨询服务改变了这种状况, 匿名形式的交流替代了面对面的活动, 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由工作人员控制局面的拘束。

5. 信息需求的动态性。

在传统服务模式下, 咨询活动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简单咨询, 相当于用户指南, 主要回答使用图书情报机构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二是辅导咨询, 主要回答用户需要查找的文献信息资源的线索途径等问题;三是专题、课题咨询和课题跟踪服务等。网络的发展以及服务对象的扩大使咨询服务所提供的内容应该突破以上三个层次, 如针对个人兴趣的阅读指南、选择学校、更换工作等生活所需的信息, 以及文献研究成果、供决策参考的方案、研究报告等, 这些动态信息的需求也占一定的比重。

6. 信息需求的集成化。

由于信息资源分布的分散性及信息技术利用的分离状态, 传统的咨询服务中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是按个别需求的形式进行, 用户对信息客体、对检索工具与系统和对各种信息服务等的需求往往也是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实现。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 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资源的开发、组织和分布状况, 使用户可以方便、快速地按主体客观需求在网络环境下集中获取所需信息。

二、用户心理动机

用户信息需求行为是非物质性的, 它是一种精神需求, 用户在这种精神需求过程中常常表现出一种不平稳的心理状态, 如用户的个性心理、价值观念、信息咨询意识等都综合地影响着信息咨询需求心理, 形成了一些典型的心理特征。

1. 用户的价值心理。

用户的信息咨询需求都有较强的个性色彩和特定的目标, 其满足程度同用户自身的价值观念有着较密切的关系, 并在用户需求中支配用户的需求行为。因此, 价值心理是用户为满足信息咨询需求而选择信息的心理基础。它在信息咨询需求中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依价值而行。只要是以自我价值为标准, 进行自我审视判断, 任何一位用户在查找信息时, 总是希望获得最有参考价值的有用信息。他们总是力图以最小的成本、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3]。这里的“有用”完全是个人的认定。这时用户的心理反应是:对越有用的信息, 其要求就越急切, 查找态度越认真, 查找行为也越积极。可见, 价值是信息咨询需求满足的主要依据, 也是为此而产生一切信息咨询需求活动的驱动力。二是唯价值而行。有些客户过分注重信息价值所形成的价值心理, 这是建立在价值万能的基础上, 导致价值行为有较大的偏向性。在信息咨询需求行为中表现为:对自己误认为无价值的信息进行排斥, 利用单一的标准断定信息的取舍。这在信息选择中是不可取的。因为信息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 作为知识, 其价值不能以个人标准来简单评价。过分强调价值心理, 对于积累知识、汇集经验是极不利的。因此, 我们需要恰如其分地发挥价值心理的作用, 并产生应有的信息咨询需求, 进而表现出适当的信息行为。

2. 用户的求便心理。

齐夫 (Zipf) 最小努力原则, 即用户的行为遵从效率准则, 希望在信息需求满足的前提下用于获取和吸收信息的工作消耗最小化。人们在解决问题时, 一般要求找到一个比较便捷、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法, 这就是方便心理。反映在用户身上, 表现为用户在利用信息时总是倾向于选择距离较近, 手段简便, 容易获取的信息来源。一般来讲, 用户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手头现有资料。其次, 用户才想到利用咨询机构。因此信息用户在信息活动中尽量避繁就简, 弃难从易, 选择那些方便、易用、可行的信息[4]。而当用户利用咨询机构时, 也是首先到其最熟悉、认为最方便的部门去查找 (如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等信息机构) 。与此同时, 用户在利用信息时还比较注重符合自己的习惯, 也就是方便适用的信息将得到优先而大量使用, 如用户在阅读文献时, 当有外文原文和译文时, 首先阅读译文。这些体现了用户利用信息咨询的求便心理。

3. 用户的求全心理。

用户总是希望咨询机构的信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特别希望咨询机构尽可能完整地提供他们所从事的或感兴趣的学科领域内的各种信息, 总是希望咨询人员提供的相关信息尽量全面, 并且可以通过不同手段、不同途径同时获取相关信息资源, 而且, 还希望咨询机构具备齐全的服务设施, 如计算机检索系统、复印机、缩微阅读机等。

4. 用户的求新心理。

新信息环境下用户的求新心理表现为: (1) 信息资源的选择上, 以追求信息含量大、内容新为主, 因此, 期刊目前已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2) 在各类型信息的利用上, 反映出追求多项并举的特点, 他们不仅利用文献信息, 而且还注重利用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和实物样品。 (3) 信息的时效性上, 更加注重信息的时间性, 要求提供的信息时效性强、时间间隔短。现代咨询用户的需求心理特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复杂性, 很难用某种固定模式去加以概括,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调查、分析和研究, 才能有效地去认识它、把握它、驾驭它。

三、用户信息行为

信息行为 (Information Behavior) 是指与信息资源和信息渠道有关的人类行为, 包括主动的或被动的信息查询行为和信息利用行为, 还包括面对面的交流。

1. 从信息需要到信息行为的发展过程。

用户信息行为是在用户信息需求的动机下寻求信息的过程, 信息需要发展到信息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期间必然受到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因素影响。用户的信息需求与行为不是静态的, 而是动态的, 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4]。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的关系突出地表现为二者是互逆发生的。尽管用户的信息需求不尽相同, 从信息需求到信息行为的发展过程都是相同的。用户信息行为是在认知思维支配下对外部条件做出的反应, 是建立在信息需求和思想动机基础上, 历经信息查寻、选择、搜集各过程, 并为用户吸收、纳入用户思想库的连续、动态、逐步深入的过程[5]。

2. 从信息需求行为到信息需要的回归过程。

一方面, 当信息用户获得所需信息后, 会因信息需求的解决而提供对问题本身和信息意义的认识, 从而使更多过去未意识到的信息需要转化为信息需求行为, 使更多的潜在信息需求转化为现实信息需求, 直至全面满足信息需要。另一方面, 信息用户往往也会因信息需求的解决而得到满足, 不再提出新的信息需求。

摘要:本文从用户的信息需求入手, 提出了信息需求具有全面性、叠加性、阶段性、隐秘性、动态性和集成化等特点, 分析了用户信息行为的心理动机, 总结了用户信息行为与用户信息需求的互逆性的特征。

关键词:信息环境,用户,信息需求,信息行为

参考文献

[1]邱明辉.数字图书馆可用性评价模式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0 (3) .

[2]胡昌平.创新型国家的信息服务体制与信息保障体系构建 (1) [J].图书情报工作, 2010 (6) .

[3]袁园.经济学视角的网络用户信息选择行为分析[J].情报杂志, 2009 (8) .

[4]曹梅.略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演进[J].图书情报工作, 2010 (2) .

论不正当竞争行为 篇4

【摘要】不正当竞争是一个内容广泛、性质不易确定的概念,因而各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被外国学者比喻为内外形千变万化的“海神”或“模糊而变幻不定的云彩”,无论是从学术界还是从其他国家的立法来看,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存在各种各样的定义,很难有一个统一的、准确的定义,我国学术界也对此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但都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仍有分歧。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界定、构成要件及典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确认三方面,来进一步明确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

【关键词】不正当竞争 构成要件 行为认定

不正当竞争概念因其内容太过广泛,性质很难确定,致使学术界、立法界都没能对不正当竞争的定义和行为的认定达成共识,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此,笔者认为要讨论不正当竞争行为,必须要先有一个对不正当竞争概念的明确界定,其次,再讨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概念的界定

历来各界对不正当竞争概念难以有统一的界定,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营者的竞争手段也在不断变化,难以判断其竞争行为的正当性;第二,不正当竞争行为容易与其他破坏市场经济竞争的行为相互交织在一起,界线难以分清,如垄断行为、限制竞争行为、侵犯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行为;第三,受不同国家传统风俗、公共道德、立法状况、研究深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上有一定的差别。

从学术界和各国立法来看,不正当竞争的概念普遍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不正当竞争应包括垄断行为,而狭义上的不正当竞争则不包括垄断行为,而是与垄断行为相并列的,但从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的相继出台来看,可以看出我国实际上已采纳了狭义上的不正当竞争定义。

纵观国内外的立法和理论学说,结合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笔者认为,可对不正当竞争概念作出如下认定:即不正当竞争是指在市场竞争交易中,经营者采取非法的或者有悖于公认的诚实守信等商业道德的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经营者相竞争,损害其他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

二、不正当竞争的构成要件

从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定来看,我们可以看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大致如下:

(一)行为主体即各类市场交易活动参加者

依据我国目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可以看出不正当竞争行为主体是“经营者”,即”从事商品经营或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在对“经营者”进行认定时,存在两种不同角度的认定,一种是从主体资格进行认定,即只有具有法定经营资格的人才可以被认定为经营者,另一种是从行为角度进行认定,即不论是否具有法定的经营主体资格,只要参与或从事市场交易行为,都可以被认定为经营者,而从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具体规定来看,显然是从行为的角度来认定”经营者”,即只要参与市场交易活动,都可以被认定为“经营者”。

(二)客观方面即行为人实施了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或其他公认的商业道德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每个行为都有一定的差异,但无论何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其共同本质都是一样的,即其行为违背了市场经济中要求的诚实信用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商业道德,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为判断竞争行为是否正当的一项基本原则,正是体现了这一共同本质,它要求经营者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要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不得进行欺诈或侵权行为。

(二)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

确认一种行为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要求其客观上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或其他公认的商业道德行为,而且还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即是否具有损人利己的动机或目的,或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动机目的。在判断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往往采取过错推定原则,首先推定行为人具有过错,再由行为人证明其主观上无过错,若其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则认定行为人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侵害的客体是多重的

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侵犯的客体往往是多重的,不是固定单一的,首先,其行为侵犯竞争对方利益的同时也侵犯了不特定竞争对手的利益,如虚假宣传、假冒仿冒、商业诋毁等行为;其次,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经营者利益的同时也间接或直接的侵犯了消费者的利益,如虚假宣传,即侵害了竞争对手,也欺骗了消费者;再次,不正当竞争行为间接或直接破坏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秩序,市场经济基本竞争机制被破坏,给社会公共利益带来严重损害。

(四)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某种程度的竞争要素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营者之间发生的一种竞争行为,其与垄断行为不一样,垄断行为是为了限制竞争,甚至是阻止竞争,即使是不正当竞争也被禁止,而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不限制竞争,恰恰相反其目的正是为了竞争,只不过竞争手段被法律所禁止,所以一种行为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必然会存在竞争因素,如果一个行为不存在竞争要素,那它就不能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三、常见的几种典型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假冒仿冒行为

假冒仿冒行为,是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产品本体或包装上伪造、模仿与该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生产以次充好的产品,借此蒙骗消费者的违法、犯罪行为。主要类型有:

1、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2、假冒他人注册商标;

2、制造、推销假冒他人产品的产地、厂名或者代号的商品;在不正当竞争行为中假冒仿冒行为是很常见的一种违法竞争手段,其严重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秩序,损害经营者特别是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必须严厉打击这种违法行为。

(二)商业贿赂行为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使自己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或提供服务等业务活动中获得利益,而采取的向交易相对人及其职员或其代理人提供或许诺提供某种利益,从而实现交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商业贿赂行为作为一种不正当竞争手段,其行为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严重危害,其危害主要表现形式如下:

1、严重违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破坏市场竞争秩序,妨碍公平竞争,使那些劣质商品和竞争力差的经营者近进入市场,而排斥优质商品和竞争力强的经营者进入市场,严重影响资源合的理配置,影响投资环境,造成资源浪费;

2、无形中增加企业经营成本,造成国家税收减少和公有财产被侵吞;

3、为假冒伪劣商品打开了方便之门,最终损害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社会矛盾。

(三)虚假宣传行为

虚假宣传,是指在市场竞争中,经营者利用媒体、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公开宣传其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商品或者服务,以致足以让购买者产生误解的行为。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关于虚假宣传行为的规定,可以看出虚假宣传行为表现主要有:经营者利用媒体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有效期限、生产者、性能、质量、产地、制作成分、用途等作出虚假扩大宣传,让消费者产生重大误解。”

(四)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外人所知的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具有经济性、实用性的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是指他人采取盗窃、利诱、胁迫等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为自己获取利益而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主要包括:

1、以非法方法盗窃、利诱、胁迫等非法手段获取他人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非法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3、义务人违反保守商业秘密的有关合同约定,擅自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获取的商业秘密;

4、第三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所使用的商业秘密系他人以不正当手段获取,而仍予以使用的行为。以上行为都是侵犯商业秘密的典型行为,必须加以禁止。

(五)不当有奖销售行为

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根据自身企业经营现状,商品的种类、特征及消费者的需求,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给予消费者一定物品、金钱奖励,以刺激和诱导消费者积极购买该商品的行为。但有奖销售行为并不是随意毫无限制的,下列有奖销售行为被法律明文禁止:

1、欺骗性有奖销售,谎称有奖销售或对所设奖项有关中奖概率,中奖金额、奖品种类、数量、质量、提供方法等事宜作虚假承诺;

2、质次价高商品的有奖销售;

3、采取欺骗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以诱导消费者相信中奖;

4、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或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或不同时间投放;

5、巨奖销售,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的;

6、其他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六)商业诋毁行为

商业诋毁,是指经营者自己或利用他人故意捏造、散布虚假事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进行恶意的诋毁、贬低,以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并为自己取得竞争优势的行为。在这里要注意一点,即捏造、散布虚假的事实必须是出于主观故意,如果是以采取对产品或服务比较的方式来说明客观情况,此行为不能构成商业诋毁行为。商业诋毁行为表现形式形形色色,概括起来主要有:

1、利用发传单、召开新闻发布会、刊登对比性广告等形式来贬低竞争对手,抬高自己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2、利用商品的说明书,鼓吹自己商品质量好,贬低同业竞争对手同类产品质量低劣。

3、指使他人在公众场合造谣传播竞争对手所售商品质量低劣;

4、组织他人以消费者名义向有关部门投诉竞争对手商品质量、服务质量差等问题的虚假投诉。

(七)低价倾销行为

低价倾销行为,是指经营者为了独占市场排挤竞争对手,在一定的市场范围和期间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严重扰乱市场竞争交易秩序的行为。但需注意下列行为应不属于低价倾销行为:

1、低价销售不易保存担心腐烂变质的鲜活产品;

2、因季节性降价;

3、为减少损失,低价倾销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4、降价销售商品是因经营者需要清仓、偿还债务或转产歇业;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在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产生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正当竞争行为种类和手段也会出现新的形式,其行为认定也肯定会越来越复杂,只有不断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使不正当竞争行为无法律漏洞可钻,才能真正规范市场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论体力行为能力 篇5

早期, 以罗马法为代表的古代民法以人的身份作为主体制度的基础, 关于行为能力仅有一些零碎的规定。但值得说明的是, 在这些零碎的规定里不仅以主体的年龄 (比如罗马法的成年年龄为25岁) 和智力 (比如过错、善良家父的概念) 为基础, 而且以其体力为基础 (当然这是我们归纳出的观点, 因为看遍它的规定我们也找不出类似的字眼) :

关于女性适婚能力的规定, 罗马法采用了“经得起男人”的表达, 也就是有能力和体力完成性生活的女性才可以结婚。其同时规定, 精神病患者因无法做出同意结婚的意思表示也不得结婚。不妨可以说, 就结婚这一事项而言, 罗马法要求当事人具有体力和智力两方面的行为能力。

关于给慢性病患者指定保佐人的规定。慢性病患者不知道自己何时病发、何时没有能力独自完成民事行为, 也就是说当这些人体力不支的时候, 就会导致他们的行为能力缺陷, 因此罗马法中为慢性病患者指定保佐人为他们体力不支时补充行为能力。

(1) 规定为有身体器官上的缺陷的聋、哑人指定保佐人。

(2) 为70岁以上的人指定保佐人。

最早在1810年的《奥地利普通民法典》“由于未成年、心神耗弱或其他原因不能适当照管自己事务的人享有法律的特殊保护”的规定中, 我们可以看到体力行为能力的身影。这一条中提到“未成年、心神耗弱”, 是将年龄和精神病所造成的智力上的缺陷合并处理, 形成了统一的智力行为能力标准;笔者认为奥地利民法典是以“其他原因”的表达向我们传达出了体力行为能力的讯号的。不过, 而后的《瑞士民法典》规定“成年且有判断能力的人有行为能力”, 只有取得行为能力的年龄条件和智力条件。再发展到意大利制定新的《民法典》时, 其在行为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劳动能力的范畴。我们认为, 劳动能力除了体现出保护达不到法定年龄的人的利益, 最主要的就是体现了体力行为能力的理念, 可以说, 劳动就是一种体力活。

以此可以看出, 除了《奥地利普通民法典》之外, 大多数的民法典仍然都把行为能力理解为一种智力和意志上的无缺陷状态。但是, 比如《埃塞俄比亚民法典》规定“聋哑人、盲人以及其他因慢性病不能自己照料自己或者管理自己财产的人, 可为了自己的利益援引为精神病人提供保护的法律之规定”, 《瑞士民法典》规定“被判处1年以上徒刑的成年人丧失行为能力, 要接受监护”, 这些条文其实都涉及到了体力行为能力的问题。这些国家的民法典在介绍能力制度中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时仅提到唯智主义的行为能力判断标准, 但笔者认为, 这些相关条文本身是前后矛盾的, 且相关国家的民法理论已经意识到了仅以智力和意志作为行为能力判断标准的不足之处, 只不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并没有将其作为一个确定的标准, 而是另外地对仅以智力和意志作为行为能力判断标准无法解释的现象做了特殊规定。

体力, 是指人体活动时所能付出的力量。由于人们的外部活动主要靠体力来实现, 所以对于健全人来说, 身体的差别主要就是体力的差别。体力是劳动能力的基础, 所以我们说《意大利民法典》中的劳动能力首先就是一种体力行为能力。但是, 一味地根据这种文义解释会使我们陷入一种困境, 如前文所述, 一个被判处一年以上徒刑的人, 他智力、意志都有, 自然意义上的体力也是同样存在的。基于此, 对于体力行为能力制度中的“体力”, 我们可以形象地理解为一种有劲使不上的感觉。纵是一位年轻力壮的男子, 关在监狱里便是什么都做不了, 他自己的事务, 也只能让别人去做了。这样的一种理解, 同样适用于老年人、盲聋哑人。

从以上论述来看, 体力行为能力主要能更加完善成年人的行为能力体系, 以致建立起一个成年人的监护制度, 能更好地解决“哪些人的行为可以具有法律意义”的问题, 将划分标准更加细化有利于对社会中更多的群体种类进行保护。对于我国民法的现状, 如何做到对那些行为能力存有缺陷的成年人既进行不妨碍自由基础上的法律行为上的限制而又进行保护, 已经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引入体力的划分标准无疑是一种好的解决办法, 应是今后成年人行为能力限制与保护制度完善的方向。

摘要:现代民法中存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相统一的能力制度, 各国民法规定的权利能力大都与我国规定的“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近似, 而关于行为能力的要素则多有不同。从世界各国对体力行为能力或多或少的涉及中, 可以对我国的行为能力制度进行完善。

关键词:体力,保佐,劳动能力

参考文献

[1]倪娜.老年人监护制度研究[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2.

[2]徐国栋.从身份到理性[J].法律科学, 2006 (4) .

[3]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4]朱涛.自然人行为能力制度之法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10.

论无权处分行为 篇6

关键词:处分行为,无权处分,物权变动,抵押权

一、处分行为和负担行为

对于处分行为的定义,一般认为,处分行为是指权利人通过法律行为使自己的权利直接发生变更、设定负担或者归于消灭的行为。在德国,处分行为有着其特殊含义。在德国民法上,由于有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的划分,承认合同签订后的履行行为为独立于债权合同的特定法律行为,因此包括物权和准物权行为在内的履行合同的行为,我们将其称为形式意义的处分行为。合同的成立、生效仅仅代表着债权债务关系的发生。出卖人是否对于该物有权处分,或者买受人是否善意等因素,只影响合同的生效而非物权的变动。在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物权的变动采用交付生效、登记生效等方式。仅凭债权性质的合同处分行为,例如买卖、租赁等,无法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也并非采取债权形式主义的立法模式国家在民法中所称的“处分行为”。

法律行为可以分为处分行为和负担行为两种。负担行为是指一方当事人相对于另一方当事人为或者不为某种特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情形。而负担行为与之不同,负担行为的存在以某种现存权利的存在为依托,例如转让、变更某种民事权利等,是指直接作用于某种民事行为的其他行为。格哈德.克格尔认为,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是具有相对性的,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两种行为显现出不同的特性。一般认为,负担行为之下,行为人义务增加;处分行为之下,权利人权利减损。处分行为的行为人即为负担行为的相对人。史尚宽先生认为,处分行为“谓直接使权利转移、变更或消灭之行为”,“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相比更为曲折,通常指对义务的处分,而非对权利的处分。

二、无权处分行为

(一)物权变动模式之争

处分行为是否有效,与物权变动模式的选择息息相关。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物权变动模式,它们分别为债权意思主义、物权形式主义和债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

将“意思自治”体现得最为深入的是债权意思主义变动模式,在此种模式下,物权交易之完成应当完全实现“人之意思尊重”,即当事人意思所至,物权关系随之变动。此种变动方式下,物权交易容易获得便捷、迅速之优点,减少交易成本,但因为此种交易模式下,使得社会第三人不能从外部明确当事人的物权是否发生了变动,转让的物权没有公示性的外观作为表征,因此交易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

物权形式主义以承认物权行为理论为前提。概括而言,物权形式主义以登记或者交付作为物权变动之生效要件,使得当事人之间的物权变动关系与对社会第三人的公示关系相一致,有利于保障交易安全,使得法律关系明确化,客观化的功能得以体现。但是,在此种交易模式下,就对当事人意思之尊重而言,物权形式主义绝对不如债权意思主义。由于物权变动具有无因性,因此,对第三人的保护,得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德国民法典》已经废止了过于僵硬的登记效力的绝对主义,改为登记效力的正确性推定,登记效力只及于善于第三人。

债权形式主义就其立法模式本身来说,一方面具有纯粹意思主义的优点,另一方面也克服了物权形式主义过于抽象的不足。在此种物权变动模式下,不涉及独立的物权契约以及物权行为的无因性问题,债权契约成为物权变动的决定性动力。登记或交付成为物权变动之生效要件,这样一来,有关于物权的变动交易更为便利,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尊重,与此同时,物权变动与第三人的外部联系也建立起来,使得物权交易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近代以来,这一物权变动立法模式越来越多地被各个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反观我国,我国物权法立法模式通过借鉴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的部分内容,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物权法律体系,但依然存在着逻辑上尚不能自洽之处。在我国,物权的变动并非依赖于合同的成立生效即可发生物权转移,也不依赖于以物权的无因性为前提而适用于物权合意的物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准确来讲,我国的物权变动模式是结合了两种物权变动模式的不同之处,取长补短,综合考量,最终采用的是以合同债权为依据但并不发生物权变动效果继而采用或登记或交付才能生效的物权变动模式。

(二)无权处分行为

1. 无权处分的历史渊源

针对不同的物权变动模式,无权处分行为有着不同的内涵。无权处分行为作为大陆法系基本的法律概念之一,在民法典存在之前的古罗马法和日耳曼法中早有体现。例如在罗马法中,民事法律行为基本原则之一即为行为人让与他人的权利必须在自己的权利范围之内。在日耳曼法中,现代所有权的观念并未有清晰的呈现,具体表现在对于动产物权而言,占有是其唯一的权利所有形式。由此可以看出,在罗马法中,对个人所有权的保障较为全面,所有权与占有状态可以有效区分。而日耳曼法则以物权的利用为主,致使物的所有与占有密不可分。

2. 我国无权处分行为的含义

我国《民法通则》及其司法解释中,均没有关于无权处分行为的定义。即使在我国的《合同法》中,也是仅就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作出了一般性的规定。对于处分行为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例如按照处分权范围的大小,可以将其划分为为广义的无权处分行为以及狭义的无权处分行为。顾名思义,广义的无权处分行为是指处分人在没有处分权的情况下实施的所有处分财产的行为,其中包括了通过实施行为进行处分、通过单方法律行为进行处分、通过合同行为进行处分以及接下来将要提及的狭义的无权处分。而狭义的无权处分仅指行为人通过合同债权的方式处分他人所有权,而行为人是否拥有对物的处分权则在所不问。

三、我国《物权法》、《合同法》对无权处分的规定

我国《合同法》第51条对无权处分进行了规定。通说认为,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应当将无权处分的情形分为完全的无权处分、部分无权处分以及权利限制下的无权处分,完全的无权处分是指不享有财产所有权的行为主体处分财产,包括非法占有他人财产后进行的处分行为;部分无权处分是指共有人未经全体同意对共有财产进行处分的行为;而权利限制下的无权处分是指在所有权受到合法限制之后,行为人仍然对财产进行处分的行为。

学界对于无权处分行为范围的认定也争议颇大,具体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关于部分无权处分行为的范围界定

判断法律行为的属性要从无权处分的行为本质入手分析。在我国《合同法》的起草过程中,关于部分无权处分的范围之争较为曲折。《合同法草案》第三稿曾行为人擅自处分共有物与无权处分行为进行并列式规定,后又在正式立法时删去。在合理推测立法者无权处分的立法目的后,笔者认为,只要是部分共有人通过合同方式实施了处分共有财产的行为,就应当构成无权处分,这和完全的无权处分没有质的区别。从我国无权处分的发展历史上看,最早关于无权处分的规定就是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若对共有物以自己的名义擅自处分,则为无权处分;若行为人以全体共有人的名义进行处分,则为典型的无权代理行为,被代理人享有追认权。

(二)抵押人处分抵押物的行为是否为无权处分

关于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所涉及到的物权变动问题,我国《担保法》第49条进行了详细规定。但对于已经登记的抵押物和未经登记的抵押物进行区分对待效力的问题规定不同。紧接着最高法发布的《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7条对《担保法》第49条的内容进行了根本性的调整。调整之后,抵押权人对抵押物的处分更为便利,即使对没有办理抵押登记的抵押物进行处分,也属于有权处分的范畴之内。

2007年颁布实施的《物权法》再次对抵押物的处分问题进行规定。按照司法解释第191条规定来看,立法者再次背离担保法司法解释的文本意思,倾向于将未经抵押权人同意处分抵押物的行为认定为无权处分行为。

四、对于我国无权处分制度的理性构建

(一)找准我国无权处分制度的论证起点

在对无权处分这一制度进行研究时,我们要深刻理解并把握我国债权行为不一定必然导致物权变动结果这一前提性规定,尽量避免在实证上从物权行为主义的角度出发,得出与我国现行民事立法完全不一致的论证思路,从而导致基本的前提性错误产生。

(二)综合考虑现行法律的衔接问题进行认定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由以实现市场交易的繁荣,是合同法的应有之责。而市场交易中既存在“静的安全”,也存在“动的安全”,为了保障交易的自由发展以及民法体系的逻辑自洽性,将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认定为有效,或许是一个权衡各方利益后的不二之选。

五、小结

在我国物权变动模式主体遵循债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的基础之上,我国应当审慎吸收德国、日本、法国等国的经验,在《物权法》第15条明确规定了物权变动原因与结果相分离的情形之下,应当在明确负担行为、处分行为等的基础上,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厘清各部法律的冲突之处,实现法律规定无权处分的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下)[M].王晓哗,邵建东,程建英,谢怀拭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肖立梅.论我国的物权变动模式[J].政法论丛,2009(1).

上一篇:急性颅脑外伤下一篇:苏轼的悲悯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