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ERP系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2024-05-21

论ERP系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通用8篇)

论ERP系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篇1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专科毕业论文

论ERP系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摘要:

我们已经跨入二十一世纪,这是一个信息与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信息技术已成为最具潜力的新生产力。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管理创新及竞争能力,是全球迫切研究的课题。信息资源作为最宝贵的资源,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关键因素。ERP是融信息技术、管理理念和业务流程为一体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代表着当代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本文主要论述了ERP系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关键字:ERP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一、会计信息系统与ERP系统概述

(一)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AIS)是一个面向价值信息的信息系统,是从对组织中的价值运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角度提出信息需求的信息系统。它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和处理,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能提供为进行会计管理、分析、决策所用的辅助信息的系统。

(二)ERP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ERP)是当今国际上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企业信息系统发展的最新成就。它的核心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把企业和供应商、客户等市场要素结合起来,并将企业内部的采购、开发设计、生产、销售进行整合,使企业能够对人、财、物、信息等资源有效管理与调控,实现资源运作效率的提高。它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思想,必须以软、硬件系统作为实现这种管理思想的载体。

二、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缺陷与ERP系统中会计信息系统的优越性

在ERP系统出现之前,企业将很多重要的商业信息储存在许多不同的部门,各部门用于管理这些信息的系统和技术也不同。有时某种信息在企业内部多次复制,但是其中有些部门并不需要这些信息。还有一些书面信息使得其在部门间的传阅比较困难。例如,客户可能打电话到销售部门查询一个重要订单的进展情况,为回答这个问题,销售部因无共享数据库可查,而不得不打电话到公司的生产或货运部门查询订单进展情况。

(一)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缺陷

面对管理要求的提高和科技发展赋予的新特性,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暴露出它所固有的局限。例如,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在设计时,是站在会计部门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站在企业的角度,会计软件的设计总是不能迈出会计部门的禁锢,这样形成的会计信息系统,信息流只能在会计部门内部流动,形成了信息孤岛,而信息孤岛之间交换数据很难保证其真实性,因为信息孤岛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专科毕业论文

间的信息流动往往不能以原始的形式流动,如需要转换成纸制凭证,或者存入磁盘来传送。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1.局限性

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而许多重要资源无法用货币计量。财务部门只是记录经济业务的资金流信息,并不采集业务活动的全部数据,同一经济业务的相关数据被分别保存在财会人员和非财会人员手中,这样忽略了大量管理信息,导致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数据有可能不一致或信息隔阂及信息重复,无法满足管理者的需要。2.封闭性

传统的会计信息是通过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明细账及总账进行“筛选”后得出的,从中看不到每项经济活动发生、执行与完成的全过程。由于过分细分的核算结构,使各个核算子系统之间彼此分割,会计人员很少涉及业务层的流程,会计人员只负责业务发生的单据流转和记录,而不涉及业务本身,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一致性、系统性,这就可能在客观上导致会计信息与业务信息不一致问题,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3.滞后性

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将全部会计信息存放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中。由于会计业务流程的顺序化特点,使得信息只能靠金字塔似的结构进行一级一级地逐步传递,不能跳跃。会计信息需求者只能在会计人员报出的月末、季末或年报的会计报表中得到一定的会计信息,使得会计信息缺乏实时性和及时性。而在现今的经济环境下,这种信息披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二)ERP系统中会计信息系统的特性 1.即时性

在ERP的状态下,资料是联动的而且可以随时更新,每个有关人员都可以随时掌握即时的资讯,这在过去只能依赖大量的人力与时间才能完成。一般说来,影响企业竞争力固然有许多因素,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它对企业内部各种信息的把握,以及对外部市场的资讯、现状变化的了解。在当今信息社会里,不仅要知己知彼,还贵在“即时”。能否如此,其效果迥异。2.集成性

在ERP状态下,各种信息的集成将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必要条件,在ERP尚未导入之前,知识库的信息资讯是属于过时的,更多的是局部的信息、片面的信息,乃至失真的信息。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其他因素外,信息的集成机制不完善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以往的会计信息系统在面临组织增减变化时,需要花较多时间去修改串联,在导入ERP之后,面对这样的变化,便可以很轻松地进行衔接,预算规划精确,控制更为落实,也使得实际发生的数字与预算之间的差异分析、管理控制更为容易与快速。3.远见性

ERP系统的财务子系统与ERP系统的其他子系统融合在一起,会计子系统又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于一体,这种系统整合及其系统的信息供给,有利于财务做前瞻性分析与预测。

三、ERP系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专科毕业论文

(一)对于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从会计数据向会计信息的加工、转换需要较长的时间,加之受到信息技术的限制,所以传统会计便有了会计分期的假设。会计分期假设是指为了定期总结企业组织的经营状况,人为地将企业组织的持续经营过程划分为等距的、首尾相接的期间,并将其作为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时间范围。在信息化社会,就主观而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需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方便快捷地获取会计信息,以支持经营决策;就客观而言,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电子商务,一笔交易在瞬间完成,并将已发生交易或事项实时地反映在财务会计报告上,信息使用者可以从网上随时获取最新的财务报告,而不必等到某个会计期间的结束,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实时性。这时,会计分期假设的要求于计算机实时性的特点便产生了冲突。

(二)对于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这一假设的内涵主要包括:货币计量、币种唯

一、币值稳定。货币作为会计信息的统一计量单位,在不同的企业组织、不同的行业之间实现了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反映和比较。在信息化社会,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诸如创新能力、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等表现企业组织竞争力方面的非货币信息。由此可见,会计核算的信息化,对传统货币计量会计假设造成了冲击。

(三)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会计中的许多业务处理都具有固定的格式或者是机械重复地进行,而这些正是计算机所擅长的。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一般的设计仅仅是模仿手工记账,虽然是电脑处理,却并没有给会计人员带来多少自动化,原始凭证一般为纸制,记账凭证由会计人员录入系统,之后的记账、生成报表才开始体现了计算机的自动化特点。而ERP则不同了,由于它将企业中的各种资源都集成到了ERP当中,原始凭证被相关部门人员录入之后,会计部门不必再自己生成记账凭证,计算机会通过读取数据库自动获取原始凭证相关数据,生成记账凭证。企业间的交流可以通过标准的数据接口传送得到原始凭证,在数据库中记录相应的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生成各种报表,支持企业分析决策。“如果信息集成度做得好的话。企业财务的70%以上的凭证是可以自动生成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

(四)对于传统会计报告的影响

提供会计报告是会计核算信息化的基本目标。与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相比,网络环境下将会更好地实现会计的目标。主要表现在:首先,互联网使电子联机实时报告成为可能,这不仅加快了会计信息传输的速度,也改变了会计信息的阅读方式;其次,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和加工生成的会计信息存储在系统数据库中,既可以按约定的格式和内容提供会计信息,也可以由用户根据自己的信息要求,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加工生成个性化的会计信息;再次,会计信息的交流在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实现了双向互动,且不再受到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此外,联机实时的报告输出方式,还在增加会计信息量的同时降低了会计信息提供的成本。ERP环境下,会计报告能得到更好的表达,但是在现有的会计制度下,却没有给这种表达提供太多的机会。

四、ERP系统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应用的改进措施

(一)建立基于网络的全方位原始数据采集系统

在现行信息化环境下,经济业务发生时首先填制或取得用以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原始凭证。这些原始凭证是纸质的,在传递上存在时延,所以会计的日期通常和经济业务发生时的日期不一样。原始凭证通常是一式几份,财务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专科毕业论文

部门、业务部门重复录入数据,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在运用ERP系统的环境下,由于网络技术的发达,企业交易过程是在网上进行的,因而这些经济业务发生的依据是各种电子单据,它们通过网络可以无时延地传到企业,同时,通过企业内部局域网,会计部门可查看其他部门正在发生的经济业务,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数据只需一次录入,其他部门都可共享。可见,在ERP环境下,原始单据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搜集的方法发生了变化,传递的时效上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建立基于网络的全方位原始数据采集系统是解决传统信息采集、传递存在时间差的根本措施。

(二)建立基于网络的会计实时信息处理系统

现行会计业务流程由于受制于技术和成本,信息的披露主要以季度、为主的定期报告方式进行披露,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这种制约因素得到有效克服,使会计实时信息处理成为现实。现代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信息交换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改变了人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方式,实现信息的共享。因此,要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流程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将实时信息处理流程嵌入业务处理过程中,将财会人员工作嵌入经营活动过程中,使财会人员的工作空间拓展到生产经营的各个业务部门,将财会工作由被动地、过滤地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加工信息转变为主动地、全面地、实时地收集和加工会计信息。

(三)建立基于网络的会计实时信息多元化披露系统

通过网络技术将财会人员工作环境由财务部门延伸到各个业务部门,直接关注实际业务过程,有助于财会人员通过会计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准确、及时地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实现处理的动态化和实时化。使信息采集、加工的实时性,完整性和有用性得以实现,同时可以应用网络技术,设计能够满足多种用途的全面反映历史信息,实时信息及未来预测信息的财务报告体系,实现会计信息披露多元化,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丰富实时报告的形式和内容,实现信息披露的多样性。

(四)培养信息化人才以促进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人才在内。无论从信息化建设还是信息系统的运行来看,人才的问题都是重要的组成要素。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而专业人才的供不应求,形成了对人才的争夺战,不但国内用人单位竞相招募,而且国外也千方百计用优厚条件在争夺国内的优秀人才。因此,培养信息化人才显得十分迫切。

人才是会计信息化成功之本,我国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把人才的培养放在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首位。20多年来,各部门、地区、基层单位都已认识到培养专业应用人才的重要性,开展了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培训工作,一些院校相应开设了专门课程,从理论水平和应用技能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应用人才。此外,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实践中,一大批财会人员自主学习、大胆摸索,自觉成长为专业应用人才。然而,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从内涵和外延上都在发生变化:从内涵上要求专业人才趋向信息化,从外延上则表现为对需求量的日益增加。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专科毕业论文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与ERP系统中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比较和深入分析,指出了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缺陷,以及在运用ERP系统后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优越性。接着,总结了ERP系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提出了改进方式。虽然相较于传统会计系统,ERP系统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不可否认其在应用中仍会存在的问题。

对于原始数据输入、会计业务流程、会计信息披露、人才要求等的限制,本文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这样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时性,使会计信息系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信息、也使会计信息系统更加灵活,使其能够适应当代信息化的要求。

由于ERP仍属于比较新的理论思想,其中不成熟的地方可以理解。应当肯定,随着ERP在企业中应用的不断普及、ERP软件厂商的成熟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ERP将是未来企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军,财务管理视角下ERP发展趋势浅谈,《财会通迅》,2010年,第2期,P67~68 2.李露,ERP环境下会计业务流程重组初探,《财会通迅》,2010年,第4期,P129~130 3.何绍恩,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稽核浅探,《财会通讯》,2008年,第8期

4.倪桂兰,浅谈ERP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实践运用,《商业会计》,2007年,第1期 5.刘凌,如何建立财务内部稽核评价的有效机制,《会计之友》,2008年,第14期

6.毛蓬阁,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内部稽核制度的作用,《金融经济》,2008年,第18期 7.杨琴,论ERP模式下新型财务稽核体系的建立,《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5 期 8.苟竭琼、常丹,《ERP原理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9.李世宗、李闻

一、张耀武,《会计信息系统》,武昌喻家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8

月,P22~23 10.陈明坤,《ERP系统整合审计》,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28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P3~4

论ERP系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篇2

一、ERP环境下会计核算的特点

(一) 精准性

ERP信息系统中财务管理模块的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基础业务。设定好的工作操作流程未经授权无法改动, 相同的源数据在同一流程下生成的各类财会报表都是相同的, 且ERP系统中的业务信息与会计信息同步产生, 业务与财务一体化, 确保会计信息准确、真实。

(二) 全面集成性

在ERP信息系统下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操作记录流程和财务数据分析, 保证了全面覆盖的状态, 并且财务管理模块与企业的重要经济业务模块集成在统一环境下, 经济业务信息和会计核算实现一体化运行, 同时财务管理模块与其他系统有配套接口, 实现对接。企业管理者可以在一个系统环境下全面获取各种细类信息进行综合经营分析。

(三) 实时性

ERP环境下的各种信息资料是联动并随时更新的。财务管理模块亦是实时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进程, 实时监控企业的关键业务处理状况, 及时进行财务控制。根据具体需求随时、选取任意时间段生成相关财务报表, 提供动态的财务信息以支持管理层及时调整经营活动。

(四) 共享性

原始数据在业务运行时一次输入, 存储于数据库中, 满足一次输入多次调用, 资源共享, 节省了时间成本, 人工成本。

二、传统环境与ERP环境下会计核算的差异分析

本文通过传统环境与ERP环境下应收账款会计核算和采购/结转会计核算的对比, 分析ERP信息系统的优势。

(一) 应收账款会计核算

1、传统环境下应收账款的业务流程和主要问题。

传统会计核算下会计数据的采集方式是会计人员通过手工筛选, 采集, 再按照一定的借贷分录模式手工录入财务系统。以应收账款-应收信用卡流程为例:

传统环境下应收账款业务流程可以描述为:

(1) 总收人员根据银行回单手工冲减每一笔应收账款, 登记应收账款结转本。

(2) 会计人员根据结转本相关单据, 按照一定的借贷分录模式逐笔手工录入财务系统, 冲减每日应收账款。

(3) 月末, 总收款员汇总本月应收账款回款数据, 并在EXCEL中制作应收账款余额明细表, 与会计人员进行核对。

2、传统环境下应收账款业务流程主要存在的问题:

(1) 重复作业, 共享性差。总收款岗和会计人员在两个没有集成的业务系统中, 分别完成大量的单据核销工作, 相同的基础数据, 总收人员在业务系统中核销一遍, 会计人员在财务系统中手工录入一遍, 数据信息资源没有充分共享利用, 流程成本偏高。

(2) 缺乏数据精准性, 会计核算效率低。上述流程中基础数据来源不唯一, 不同岗位人员必须各自分别筛选符合业务流程的数据信息, 分别核算, 信息滞后。在企业实践中, 极易出现两个系统的数据信息不一致的情况, 会计部门需花费大量精力清理并寻找之间的差异及原因。

(3) 缺乏及时性。上述流程不能实时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进程, 不能实时监控企业的业务处理状况, 企业管理者和相关决策者只能在月末通过手工编制余额表, 静态了解应收账款余额的概况。

3、ERP环境下应收账款的业务流程

ERP环境下应收账款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1) ERP业务系统中的收银对账管理中, 总收人员根据回款金额, 回款区间等信息, 依次在总收款台结转明细表中核销前期应收账款, 并将当日回款结转记录存储在ERP共享数据库中。

(2) 会计人员在ERP系统财务管理模块中, 将按照日期调用对已经存储到共享数据库中的应收账款数据信息, 转换成凭证数据, 完成财务接口标准数据, 直接导入财务系统。

(3) 月末, 总收款员根据ERP系统中的应收账款余额明细表, 与财务系统进行核对。

4、ERP环境下对应收账款业务流程会计核算的影响

(1) 提高了数据的精准性

ERP系统中的模块所应用的数据都来源于基础数据, 数据来源的唯一性, 确保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正确, 设定好的工作流程不经授权无法改动, 数据流程规范, 避免多个流程中获得的数据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业务信息与会计信息同步产生, 保证了数据的统一性和精准性。

(2) 提升了企业作业的协同性

ERP的应用将手工模式下繁重的核算工作大大简化了, 会计人员在冲销应收账款时可以通过系统调用总收人员的核销数据, 实现了公司关键业务的财务数据由相对滞后的手工汇总向过程化同步生成的方向跃变, 实现了部门业务协同, 数据信息共享。通过系统自动生成凭证, 会计人员职能也由核算型向监控型转变, 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参与到企业经营与管理工作。

(3) 实时获取信息

在ERP环境下, 信息系统将收集到的业务事项信息, 存储到共享数据库中, 自动产生余额监控表, 方便企业管理者实时监控并采取对策, 适时纠偏, 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和相关经营风险, 满足了动态的现代企业管理思路。

(二) 采购/付款会计核算

1、传统环境下采购/付款业务流程和主要问题

传统环境下采购/付款业务流程可以描述为:

(1) 采购人员依据购置申请填制采购单, 向供货商下订单, 购置申请留存会计部。

(2) 供货商将货物送达, 库房人员对货物清点、验货, 编制入库单。

(3) 供货商在交付货物时, 同时出具货物的相应发票和清单并送交会计部。

(4) 会计部核对每次采购业务的三套单据---购置申请, 入库单, 发票及清单, 审核无误后支付货款, 进行会计核算。

(5) 月末, 库房人员根据领用情况, 手工编制各类别业务成本结转表, 送交会计部, 会计人员手工进行复核, 完成会计核算。

2、传统环境下采购/付款业务流程主要存在的问题:

(1) 多部门作业重复, 流程成本偏高

原流程各部门要分别完成大量的单项任务, 各流程环节之间传递单据的项目相同, 信息重复:且手工填制极易造成票据之间的数据信息有出入, 耗费时间和精力查询, 加大流程成本。

(2) 信息的收集、传输和报告方式存在缺陷, 会计核算效率低下

原流程中会计部门收集数据的依据是判断该数据是否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 只负责采集该项经济业务数据中符合会计事项定义的数据集, 即资金流, 而对于该业务活动过程中伴随的物流和信息流, 如存货管理、物流质量、执行情况、可靠性等信息没有给予关注, 不能满足现代企业信息需求多样化的需求。同时, 企业内部多个人工传送单据过程, 既费时又容易出现单据的丢失与破损的情况。

(3) 各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共享性差, 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原业务流程的信息并不能在企业各部门之间完全共享, 各部门只掌握与其职能相关的信息, 而企业其他信息需求者则不能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无法了解流程内的细节信息, 只能在期末相关报表了解概况性的内容, 流程缺乏透明性, 导致信息不对称。存在牺牲企业利益谋取信息优势利益的隐患。

3、ERP环境下采购/付款业务流程

ERP环境下采购/付款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1) 采购环节。物业部门收到购置申请后, 在企业指定的集团统一采买平台上安排采购计划, 采购单的填写可以复制购置申请的内容, 由会计部门相关人员复核采购单上的物资信息。采购单一式三份, 一份留存物业部门, 一份传送至供货商, 一份送至会计部门。

(2) 入库环节。采购员持审核过的采购单订货, 货品抵达库房, 联合库房人员复核, 符合验收条件后, 库房人员将已收货品信息依次录入ERP系统物料管理模块中的编码库, 并根据数据信息进一步生成入库单, 作为入库凭据。

(3) 支付款项, 会计核算。采购员将收集齐全的入库单和符合规定的发票, 传递至会计部门申请付款, 会计人员则在ERP系统中, 调用在共享数据库中的入库信息, 生成购进凭证, 导入财务系统。

(4) 月末结转。库房人员在ERP系统中, 根据出库实物, 生成出库单, 并进行月末结转处理。会计人员月末在ERP系统中调用在数据库中的结转处理数据, 自动生成月末业务成本结转凭证, 导入财务系统。

4、ERP环境下对采购/付款业务流程会计核算的影响

(1) 资源共享, 业务与财务一体化。在ERP环境下, 库房人员填制入库单时可以通过系统调用采购单信息, 据此再根据实际验货情况进行取舍, 生成入库单, 实现企业作业的协同性。月末, 将物料管理模块与财务系统有机结合, 通过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顺畅传递, 确保了业务与财务同步, 促进了精细化的成本核算。会计人员也将工作重心由机械化数值核对向数据的分析, 监控转变。

(2) 流程可控, 信息完整。在ERP环境下, 每一环节操作都会及时反映在信息系统中, 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完整的存储到共享数据库中, 实现三流合一。基础数据真实, 完整, 企业管理者可以利用在线数据了解与货物有关的采购、验收等相关信息, 实时更新相关的管理报表数据, 多角度进行分析与管控, 为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三、ERP环境下会计核算的关键问题

(一) 关键业务信息的准确性

ERP系统要求所有的经济业务数据都要产生在业务第一线, 由业务经办人员录入初始数据, 其他人员无权限在其他环节对原始数据在进行修改。这些原始数据存储在统一的数据库中, 所有部门对业务事项的后续处理都需基于原始数据, 基于一线人员的数据输入。正是由于ERP系统这一高度集成特性, 其原始信息的准确与否, 对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带来巨大挑战。因此, 一线人员能否充分了解系统中的数据格式和数据库表并进行正确的操作, 对ERP系统数据的正确起到关键作用。举例来说, 一笔销售退货, 由于前台收银员操作失误, 误将商品编码录错, 由此带出的供应商编码就会产生错误, 结果将A联营厂商的退货退到了B联营厂商的销售里, 结果是:报表的总金额没有问题, 生成过来的凭证和报表都不易察觉, 但追溯到两个采购部的销售金额则发生相串。若当期没有和联营厂商及时核对销售, 则极易产生因应付账款确认错误而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二) 信息储存的安全性

在ERP环境下, 源数据均存储于数据库中, 数据库的安全关系着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有序运转。网络环境提供了数据的充分共享, 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也蕴含着一些潜在风险。重视数据的所有权和后期维护, 设定适宜的访问权限, 保护企业财务信息涉及的商业机密, 如被非法披露将带来无法估计的损失。

(三) 业务流程的优化

在数据库中存在大量数据, 大量关系, 随着企业不同的业务发展阶段, 经济业务流程也在不断更新, 会计人员应联合技术人员, 不断修正版本, 积极规范、优化内部业务流程, 标准化业务数据, 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综上, 会计核算管理与ERP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 在部分企业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但企业的经营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只有信息系统与企业的管理流程相匹配, 才能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高, 间接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反之, 则会使企业的正常财务活动陷入困境。

参考文献

[1]刘翔, 施文.ERP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2]董晋霞.现阶段ERP环境下会计基础工作浅析.时代金融, 2011 (12)

浅析ERP系统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篇3

摘要:ERP系统是借助于先进信息技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支撑企业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运作的业务系统。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ERP系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具体分析了ERP系统的特点及其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和对财务人员的新要求,为企业顺利实施ERP系统提供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ERP系统;特点;影响;要求

一、ERP系统的内涵及其所具有的特点

ERP系统是一个根据订单对企业范围内的资源进行规划和财务核算的信息系统,它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提供决策运行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中体现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全新的管理思想。它是从MRP II发展而来的,不同于传统的MRPII系统,它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利用信息技术成果,对企业内部的各类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等进行规划、统筹与整合,从而减少多余环节,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它又是一个较完整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把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一个紧密联接的供应链,将整个企业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子系统,包括分销、制造、会计、质量控制、售后服务、人力资源、运输等管理系统,把企业内部信息与客户需求和供应商的信息资源有效链接到一起。ERP作为一种崭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同于独立的财务软件,将企业的财务工作纳入了基于供应链的管理系统中,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会计工作的作业方式,给企业的财务工作带来了许多新变化。ERP系统主要具备以下特点:

1整合了企业供应、生产、销售价值链,各项业务之间及业务与财务处理之间实现了充分集成。实施ERP系统要求企业按照ERP系统流程优化企业的主要核心业务,并且在ERP系统中运行;生产、销售、采购、设备等核心业务的信息全部在ERP系统中与财务信息动态集成;财务、销售、采购、库存等主要报表由ERP产生;管理者可通过ERP系统对各类信息进行查询、监控、分析与决策,借助于ERP系统来支持企业内部业务(包括:原材料的采购与储运、生产计划与生产加工、产品储运与销售、设备维护等)的运作,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可以更为高效、合理地配置和使用企业的各种资源,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

2吸收并内嵌了国际先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改善了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如支持集成业务会计凭证的自动生成,及凭证的集中式审核,加快了期末封账的速度,提供了多种预算在线控制功能,支持银行存款电子对账,支持信用限额控制以及即时账龄分析功能等,使得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的效率得到大幅提高。财务系统不仅在内部的各模块充分集成,与供应链和生产制造等系统也达到了无缝集成,使得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的财务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得到反馈,从而加强了对资金流的全局管理和控制。

3强调面向业务流程的财务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控制。系统支持提供数据全面、准确、及时动态,完全做到了数据共享,使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成为可能。同时使财务系统做到对业务活动的成本和资金的事中、事前控制。

4更全面地提供财务管理信息,为战略决策和业务合作等各层次的管理需要服务。除了提供必须的财务报表外,能提供多种管理性报表和查询功能,并提供了易于终端用户使用的财务建模和分析模块。

5支持企业的全球化经营。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提供一个统一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平台,同时也能支持各国当地的财务法规和报表要求。如提供多币种会计处理能力,支持各币种间的转换;支持多国会计实体的财务报表合并等。

二、实施ERP系统对传统会计工作所带来的影响

1提高了信息的共享程度。使用ERP系统前,会计部门使用一个独立的财务软件记账,数据在会计人员内部信息共享,其他部门甚至上级部门也无法登录到财务系统中;使用ERP系统后,整个集团公司采用同一系统,只要为相关人员设置职责,有权限的人都可随时登录系统,查询相关信息。数据信息的共享不仅减少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提高了数据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减少了流程的复杂度和失误。

2数据的准确性也有很大的提高。因数据共享及审核功能的加强,提高了数据的准确率。会计人员对采购部门转来的人库出库数据进行审核,发现错误及时通知采购部门进行修改。对于应付凭证进行付款时,必须查询到相关的发票,核对供应商、金额、时间等相关信息,不会出现多支付欠款及付错供应商的问题。年末结转本年利润时,由系统自动结转,并将除收人、成本、费用外的会计科目数据自动结转下年,收人、成本、费用科目、工资明细科目、在建工程明细科目、坏账准备明细科目等,均按企业的不同要求进行数据的自动更新,减少手工结转数据的误差。

3报表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ERP系统采用统一的模板生成会计报表,保证了各月报表数据的一致性,提高了报表质量。对于不同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报表(如国内会计报表、香港准则下会计报表、美国准则下会计报表)能够自动生成,能够自动合并会计报表的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报表质量。

4增强了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ERP系统使企业管理实现了信息化,使企业信息数据实时更新成为可能。因此,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应充分利用及时更新的数据信息,对企业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有效发挥财务预警功能,当出现危机前兆时即向决策者做出反应,及时纠正,使企业风险降至最低。

5预算管理将会更全面更系统。ERP系统为企业的预算管理提供了更加强大的技术支持:企业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可以随时看到它所应承担的各项费用情况,在会计期间的任何一天,都可以获得截至当时的利润情况表,并且与预算进行比较。ERP的这种技术支持,不但使经营者可以根据预算对经营策略做出及时调整,使预算管理真正落到实处,而且为预算编制积累了更加丰富的历史数据。

三、实施ERP系统对会计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1会计人员需要转变传统的观念。由仅管理资金数据转化为有全局观念,把财务与企业战略融为一体,资金管理更严格。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管理,是对资金流的集中管理与控制。ERP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了重组,充分实现了信息共享,减少了采购、销售与财务之间的穿梭往来。ERP系统下的财务管理,应充分利用财务与其他业务之间数据信息的联通,提高管理效率。对资金的管理从传统的事后算账、做账、统计、结算向前推进,使之贯穿于企业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管理人员可以看到资金运行的全过程,可以直接监控资金运行的实时状态。从市场调查、产品开发、拾谈合同收取订单开始,就应充分考虑企业的资金问题,做好资金计划,全面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减少漏洞,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会计人员需要改变知识结构。使用ERP系统后,对于各模块(如总账模块、应付模块、应收模块、在建工程模块、固定资产模块等)都制定了严格的业务规范,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由于ERP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使会计人员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惯例工作,相应地加强了会计人员的管理水平。有权限登录ERP系统的管理者(包括企业领导、管理层及相关工作人员)可自行登录ERP系统,查询需要的各种信息,不必再去各部门手工收集数据,提高了管理效率。

3会计人员需要转变角色。实施ERP系统管理,对会计人员角色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会计人员应当增强紧迫感,找准自己的角色和定位。为了适应ERP时代市场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广大会计人员应该加强自身素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精通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法律规范,掌握厚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实践技能,利用计算机网络和ERP软件熟练进行业务处理;同时,又要具有全局观念、公关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对资本市场的敏锐洞察力,要有开放性思维、创新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等。

论ERP系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篇4

摘要:介绍了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找出了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会计信息报告失真,会计信息片面化。分析了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会计法规和会计监督制度不完善,经营环境过于功利,执法不严,粉饰财务报表,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提出了完善会计监督制度的策略: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健全资金全程监控机制,强化会计信息化 管理。这样能解决会计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质量;影响

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会计信息质量现状

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能否客观、全面、及时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成果及财务状况,它的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重要属性。2001 年,财政部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适用范围为公司、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经济组织。

1.2 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1.2.1 会计信息的情况失真,存在粉饰报表现象会计信息报告失真会导致会计信息不实,有的用调整报告的数据额来达到公司的盈利指标,以此蒙骗公司的股东和财务报告使用者。例如,通过调整存货的计量来调整其实际成本,当使用先进先出法时,物价波动较大就会对

企业本期的利润产生较大的影响,当物价上涨时,会高估企业的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1.2.2 会计信息片面化会计信息的片面化是指信息使用者只是了解表面的企业财务数据,而非对企业本身进行全面的披露,导致使用者仅是由公司过去的财务数据来推测公司未来的整体发展情况。此外,影响公司未来发展走势的不仅仅是公司之前的财务状况,还有公司面临的整个经济大环境以及公司所处的整个行业的饱和程度和整体盈利情况。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我国目前的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来看,不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都难以达到高质量。因此,应该努力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低下这种现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2.1 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和会计监督制度不完善

在会计信息方面,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地位不对等,会计信息的唯一提供者是会计实体。从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当人们使用银行卡或现金购买商品、投资债券、基金、贷款时,以及估算工资或花费时都或多或少地利用了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也由私人物品、企业物品演变为一种公共物品。

2.2 经营环境过于功利,执法不严,粉饰财务报表

首先,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而言,过于追求企业的各项盈利指标是否如期完成,但是没有在意公司是否真正健康的再发展。通过调整账务处理,虚增虚报企业实际利润总额来达到欺诈性上市的目的。如果股份公司能够完成上市的目标,可以提高本公司股票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可以实现稳定雄厚的资金来源,还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吸收资金。因此,促使股票上市便成为公司努力实现的目标,对于未达到上市要求的公司,通过粉饰财务报表便成为一种有效方法。

2.3 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首先,会计既要反映真实情况,又要存在一定的估计和判断。会计信息的真实体现是指必须以事实为依据,需要事实和凭证来支撑,一步步按照会计凭证、会计科目、开设账户、复式记账、成本计算、试算平衡、财产清查和财务报告来进行。有些会计人员不具备会计人员的从业能力,有时会报告错误的财务报告。其次,会计人员不具备会计职业道德,对于管理者粉饰财务报表的要求,听从企业领导的命令,违反了职业道德。

会计信息质量强化措施

3.1 加强会计法规建设,完善会计监督制度

目前,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可分为: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规章。会计法律包括《会计法》《证券法》《公司法》《税法》等规定。会计行政法规是由 常务委员会通过并以 总理令公布的。会计规章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部门规章)、《各项具体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 管理办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会计专职职务试行条例》等。

3.2 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加大执法力度

首先,良好的经济环境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在良好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者不应仅仅局限于完成盈利指标,还要着眼于未来企业的发展规划和企业如今经营存在的弊端。其次,通过加大执法力度来使公司管理者不敢一味的通过披露失真信息来获得报表上的盈利,而是真正改进公司的经营弊端来扭亏为盈,在这种严谨的执法环境下一定可以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3.3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会计信息质量有着关键的影响。首先,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素质培训。会计不仅仅是对企业客观经济业务进行记录,会计还是一种估计和判断。由《企业会计准则》可知,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的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其次,录用会计人员时,要加强关注会计人员是否能守住职业操守,在进行会计资格考试中应加入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考察。

3.4 健全资金全程监控机制

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与内部控制中,会计资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内

容,关系着资金的合理利用,也关系着企业的稳健发展,如果缺乏对于会计资金的有效管控,必然会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必须立足实际,对会计资金全程监控机制进行构建和完善。具体来讲,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必须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逐步实现会计核算的信息化。简单来讲,就是应该将传统的手工会计转变为会计电算化,利用专业的计算机系统对会计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对有效数据进行提取,将所有的会计信息输入并存储到企业系统中。这样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会计工作的效率,还可以杜绝人为因素的影响,避免财会人员的弄虚作假行为。第二,应该重视会计监督工作。对于会计信息的审核以及会计资金的流动和使用,应该做好全程管控,强调事前分析和事后统计,减少资金的浪费问题。对于会计人员而言,应该严格把关,做好会计资金运作的跟踪管理,重视审核工作,确保每一笔资金的流向清晰可见。

3.5 强化会计信息化 管理

在新的发展环境下,会计信息化要求对原始会计凭证进行有效保存,以方便企业管理人员对以往的财务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制定合理的发展决策。从这个角度考虑,必须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安全性,企业应该重视会计信息化 管理工作,要对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从稳定可靠、便于操作的原则出发,为会计信息管理提供相应的保障。

结语

在新的发展环境下,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需要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需要关注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管理,提升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联性,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而推动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浅谈ERP对财务系统的影响 篇5

大家下午好!我们的ERP项目已经开始实施,今天我就参与项目实施对ERP软件的理解,与大家一起讨论ERP实施后对财务系统影响的一些看法。

目前,赤天化集团已经发展成为拥有赤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天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金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分、子公司和事业法人组织28家,集合尿素、复合肥、纸浆、双氧水、药品、电子元件等近20种产品为一体,以化肥生产为龙头,多品种、跨行业、跨地区、综合性的大型企业集团。随着集团发展与战略的确立,集团总部搬迁到贵阳,总部职能逐渐明确建全,为解决跨地区子公司的管理,我们选择了集团管控作为母公司为实现其战略和目标,以集团内外环境为基础,运用管控手段和流程,通过信息化平台,促使子公司实现母公司意图的一种手段。集团管控模式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和系统,包括影响和决定集团管控模式因素的分析、集团公司治理结构的确定、总部及下属公司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划分、公司组织架构的具体形式选择、对集团重要资源的管控方式、管控流程体系和信息系统等。在接近2009年底的时候我们与用友公司签订了ERP项目合同,确定了通过ERP管理系统对集团重要资源实行管控。在各公司、各部门的配合下经过大半年的项目实施,目前ERP系统中总账、固定资产、采购、库存、销售、存货核算、报表等财务子系统在股份公司已经基本可以上线运行。虽然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式各样问题,但以ERP作为集团一种管控资源的手段我个人认为短期是不会改变。1 ERP的定义

ERP就是企业资源计划的缩写,它依靠IT的技术和手段,通过信息系统有效地组织、计划和实施企业的“人”“财”“物”管理,并保证其信息的集成性、实时性和统一性。而“企业资源”是指支持企业业务运作和战略运作的事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财”“物”。另外我们还可以从管理思想、管理系统、软件产品3个层次给出ERP的定义。

(1)从管理思想上看,ERP系统是“一套将财会、销售、制造和其他业务功能合理集成的应用软件系统”,其实质是在 “制造咨询计划”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

(2)从管理系统上看,ERP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3)从软件产品上看,ERP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以ERP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实施ERP对财务管理的作用和影响

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无论作为公司的管理者还是投资者,只有能看懂公司的财务报表,才能正确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但前提是所有的企业数据和处理方式必须是准确和规范的。ERP中的财务管理模块恰恰就提供了企业严格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监控、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手段。ERP中的财务管理模块与整个企业的产供销密切结合,企业的任何经济活动都会实时记录,并在系统中反映出来,真正做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准确核算。ERP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导致了传统会计作业中心发生了转移,即从以往对数字的计量与记录,转向对信息的加工、再加工、深加工。ERP系统利用它的集成优势,将当代财务管理的各种理论很好地付诸实施,比如生产成本控制、应收应付模块的使用,财务报表的分析等,现分述如下。2.1 对总账的影响

总账模块是财务管理系统的集合地。在这里可以定义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的架构,根据架构进行总账会计科目及明细账科目的设置,在总账模块中进行会计期间的划分。传统的会计

账务结转是在会计期末进行的,但在ERP的财务管理系统中则是可以随时进行,通过一次性数据提交将生成的凭证及时过账到相关的明细分类账,并自动汇总至总分类账。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同步过账,确保了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之间的平衡,简化了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对账过程。2.2 对成本控制的影响

成本核算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过去手工做账时主要靠月末财务成本分析,因为成本核算只有在月末结账时才能计算出来。那时的成本核算完全是模糊的、滞后的,使销售、财务仅仅只能起到一个记账、核算的作用,时间长,分析对象不明确,无法针对成本组成的诸多要素进行有效制约和控制,起不到对业务的支撑作用。采购入库单、产品入库单不实时,形成成本核算的滞后。各种作业信息都是先在本部门内部流转,从原材料到在产品,再到产成品,这几个环节对财务是完全不透明的,这样的成本数据难以支持企业业务的正确决策。ERP实施后与生产管理系统相结合,管理人员能及时精确地对生产流程各环节进行差异分析,通过对正差异的巩固、负差异的消除,不断优化成本,大大提高了成本的控制力度,不但能了解销售、采购、生产的全过程,而且伴随着每一步,财务上都有相应的反映和监控,可以及时把出库的材料计入在产品,同时也可以及时准确计算出该产品的成本。财务和产、供、销各环节完全集成,从而实现生产成本的快速跟踪控制。信息的通畅、透明,保障了成本的准确、实时核算成为可能,杜绝“客观造假”的隐患。2.3 对往来账管理的影响 在手工账务处理时,对往来资金的管理是处于事后反映的被动状态,只有在期末结账时才能得知某一往来科目的余额。而要想查阅某一单位所欠款项,则只能在浩瀚的财务账目中一笔一笔地查找,进行人工筛选,很难及时准确掌握客户及供应商欠款方面的信息,使大量资金长期滞留在企业外部,容易造成企业内部资金短缺,周转困难。同时对客户的资信状况及供应商的供货情况,很难做出准确、定性的判断。这些问题随着ERP系统在财务中的应用将得到改善。往来款的管理,主要作用是对往来款业务的核销和账龄分析,明确划分对客户的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管理;针对供应商的预付账款、应付账款管理;还有针对个人的其他应收账款管理,加强了对客户和供应商等非财务因素的信息管理,体现了对流动资产管理意识的增强。应收、应付账款模块的使用完全面向业务流程,通过控制科目的设置高度集成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以处理多币种、多税率、多种款项支付方式的业务。在销售过程中,当每一笔销售订单生成后,都会在应收账款模块中记录销售订单的数据,根据每笔销售订单可以单独开具系统销售发票,即时生成相应的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的会计凭证。在采购过程中,当一笔采购订单输入后,应付账款模块会即时加载采购订单数据供相关人员查询。通过操作收货业务过程,系统自动增加库存数据并生成相应的库存商品、商品采购或应付账款等会计凭证。并且ERP系统提供联查功能,支持对整条业务线从源头到末级的所有相关业务单据的精确查询功能,从而保证了在成本控制中可追溯成本发生的源头。通过应收、应付账款模块与业务的集成,保证了供应链是在一种闭环状态下运行的,并且每个部分都会将数据传递到财务管理系统,从而加强了企业对供应链流程的管理。而且由于采购和财务之“墙”被推倒,建立起了采购和财务之间相互制约和监督的机制。2.4 对财务报表编制的影响

在财务报表编制方面,ERP系统的实施使得其更加快捷,做到了实时监控,准确及快速地进行核算。过去每月末结账时需花大量的人力、时间,加班加点,才能得到的报表,而今每个核算单位可根据需要随时统计出某一时刻的报表,并且有多种核算方式,可根据业务,按单个产品进行核算或按项目、部门核算。这大大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为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做出决策提供了及时可靠的财务信息。2.5 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ERP系统实现了很好的集成性并提供了层次丰富的功能,其应用系统一般分为账务系统、库存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等几大模块。其中,财务信息系统已经涵盖了企业会计和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能。体现在:(1)财务计划的核心作用在于分析预算和实际执行情况的差异并做出必要的调整,这在传统财务系统中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利用ERP系统中总账和预算模块,可以做到在公司级和部门级的预算和预测,并且能支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分布式的预算生成。

(2)ERP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系统,支持多地点的数据并行处理,能提供实时库存信息,提高库存管理控制能力。

(3)财务管理分析功能增强,原先很难统计的报表,现在可以系统提供数据,更复杂的财务分析可以利用系统数据进行多种角度的数据分析。可以将销售数据分别按照地区、产品种类和销售员进行比较,并对影响销售的各因素如价格进行敏感性分析,从而得到科学的经营决策。

(4)固定资产与采购、库存、总账等模块相互传递有关资产和设备库存的信息,保证在系统中维护准确的资产数据。系统能支持各种资产的折旧、重估、清理的会计处理和财务报表,为企业确定有利的资产管理策略提供服务。

(5)现金管理模块实现了资金的统一管理,银企互联提供实时的银行查账,为集团内部资金的调拨提供了保障,保证资金的运用,为企业制定资金运作计划提供服务。

论ERP系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篇6

摘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企业的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会计理论如何实现创新,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必然加速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而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将首当其冲地面临信息化的问题。本文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信息化对会计计量和会计基本假设,如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等的影响,以期使会计理论适应信息经济时代的要求。关键词:信息化会计信息化会计理论 影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环境决定了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必须具备新的能力。而会计作为经济环境下的产物,作为经济核算、监督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与方法必然伴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变革和发展。

一、信息化和会计理论的相关概念

信息化主要是指人们凭借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等手段,通过提高自身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智能,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乃至人们自身生活方式变革的过程。它以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程度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主要标志。它包括信息的生产和应用两大方面:信息生产要求发展一系列高新信息技术及产业,既涉及微电子产品、通信器材和设施、计算机软硬件等领域,又涉及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等领域;信息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信息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由信息化驱动的经济结构调整,将大大提高各种物质和能量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会计理论是由具有一定客观逻辑关系的会计理论要素组合而成的一个系统化的有机整体。我国的传统会计理论体系是以会计目标为理论起点,以会计基本假设为前提和会计应用理论为内容的有机整体。会计应用理论是以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于财务会计实践所形成的一系列方法性的理论,主要是制定和实施各项会计实务规范,是引导和制约会计工作的标准、评价会计工作的依据。传统会计应用理论主要有基本会计准则,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计量等层次。

二、信息化对会计计量的影响

会计计量是指用货币或其他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其特征是以数量(主要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价值量)关系来确定物品或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将数额分配于具体事项,关键是计量属性的选择和计量单位的确定。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

环节,会计计量的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损益等,并以资产(负债往往可称为负资产,而所有者权益为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资产或净资产)计价与盈亏决定为核心。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依附于财务会计的账务体系,难以及时、准确和真实地提供用于管理决策的相关成本信息。在信息化环境下,商品的市场价格变动频繁,历史成本信息不能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性弱,历史成本又是一种静态的计量属性,它对临时性公司经营业绩的反映是滞后的,甚至是失真的。所以在信息化进程中,会计计量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公允价值等计量。会计计量观念的创新,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会计发展的契机,它必将给传统会计带来强烈的冲击,把会计带入一个崭新的世界。

三、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

会计假设是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和出发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践就是建立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基础之上的,信息化进程给这四项会计假设带来了诸多影响。

1、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会计主体又称为会计实体,它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会计主体的范围很明晰,一般表现为独立核算企业,企业会计只核算企业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但在网络社会中,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等方面呈现外在的不确定虚拟化状态。经济活动的网络化和社会化使企业突破了传统的活动空间,如基于网络的一种临时性结盟组织(又称虚拟公司),虚拟公司以高速发达的通信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合作与竞争,在网络空间中迅速组成与解散,这便导致了会计主体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可变性,会计主体的外延不断变化,使会计主体对应于“虚”、“实”两个空间,使得会计主体界限越来越难以把握。

2、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

传统持续经营假设认为.一个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地经营下去,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直到实现企业主体的计划和完成受托责任为止。只有在这一前提下,企业的再生产过程才得以进行,企业资本才能正常循环周转,才能以历史成本而非清算价格来确认。在网络时代,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复杂、竞争激烈、风险大,会计主体面临的是信息更新加速、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企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面临破产清算、终止。企业生命周期的缩短趋势,显示出了即合即分的即时性特征。如“网上公司”的出现,其外部的虚拟化常常掩盖了其发生真正交易或事项的行为,经营活动常呈现“短暂性”,它们适时的介入、联合、退出与转换其网上交易的游离性和随机性难以控制。在这

种经营方式下,就要求我们从市场空间的角度来确定企业的经营是否连续。因此,必须以会计主体为基础,用发展的、联系的思想解释这种经营现象。

3、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会计分期是为了定期总结企业的经营状况,人为地将企业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若干个较短的相互独立又相互连接的期间,据以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会计分期假设本身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一种补充。会计分期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提供会计信息,满足企业内部和外部决策的需要,该假设是建立在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上。但是,这一假设的提出与会计信息的加工和传递技术受到限制有关。其本身也存在着固有的缺点,如人为地划分区间和待摊费用等,必然导致客观经济现实与会计反映结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背离,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而在信息经济时代,激烈的竞争要求决策必须高效率,从而要求及时了解相关的会计信息,而会计分期的假设满足不了信息使用者随时利用会计信息作出及时决策的需要。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和传输功能使企业内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无须顾及和等待会计期末,在计算机上就可以及时地得到企业实时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而不必等到会计期间结束才可获得,因而网络时代信息传递的实时性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有效避免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否规定会计期间也不再重要。

4、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主要运用货币对企业活动进行计量,并把结果加以传递的一个过程,在使用货币计量时,必须同时附带两个假设:一是货币的币值不变(或稳定);二是币种的唯一性假设。在传统会计中,货币计量是会计系统产出所依据的尺度约定。传统会计以货币作为计价尺度是要以市场的存在为前提的,因为货币本身并不是一种尺度,而是一种商品。在传统企业当中,绝大部分有形资产可以用货币衡量,这就为传统会计的货币计量假设提供了依据。而在网络时代,大多数资源是无法用货币计量的,如人力资源成本的问题,知识产权、企业环境等信息,“电子银行”、“网上货币”使会计所使用的货币将只是一串有特殊意义的数字,而不再是实际的货币。单纯用货币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必须改进计量手段,扩大会计报告的信息容量,增加非货币化的信息,为使用者提供完整、全面的会计信息。网络对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突破,使用电子货币和电子数据进行交易和记录,也丰富了货币计量的形式。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因此对传统会计理论的重新审视成为必然,在传统会计理论的基础上,必须要不断地优化、改革和创新,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信息使用者准确理解和有效运用财务会计信息提供条件,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有用更相关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杨周南,张瑞君.会计信息系统.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 何日胜.会计信息化产生的背景及对会计实务的冲击.财会研究,2005

[3] 王宗台,刘中华.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影响.财务会计,2002

[4] 尤建勇.基本会计准则修订前后的比较及改进建议.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

[5] 龚炳铮.信息化的含义与分类的探讨.中国信息界.2005年

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篇7

ERP是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 这个概念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的一家IT公司提出来的, 是根据全球经济飞速发展、信息化时代下企业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是要形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ERP系统的具备了实用性、集成性、完整性、统一性、先进性、开放性的特点, 是主要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业务应用系统, 也是在全公司范围内应用的、高度集成的系统, 针对了企业的物流、人流、财流、信息流整合到一体的管理软件, 具备了企业管理的整个框架和结构。

二、ERP环境对企业会计信息录入的影响

1. 使会计信息录入自动化

首先在ERP环境先, 会计人员不用手工编写会计凭证, 由掌管原始凭证的业务人员分工安排进行业务凭证编制工作, 再将会计信息录入系统, 计算机会通过读取数据库中的原始信息自动生成会计凭证, 这样就减少会计人员编制会计凭证的这个步骤, 会计人员只要直接核对会计凭证是否正确, 若有错误则要通知原始业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对有误的凭证进行更正。

2. 使企业各部门之间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通过ERP系统, 企业上下每个员工都能对企业的现有情况一目了然, 各个部门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详情都能保持在一定平衡之内, 这样财务部门对其他部门的业务情况有所了解的话, 在进行业务往来和沟通时, 如果某个部门人员有错误, 财务人员可以直接通知, 并且依据数据及时修改, 再传递给另个部门时能很大程度缩短工作时间, 使效率提高, 这样每个部门的工作业绩都有所上升, 产生共赢的结果。

3. 使企业的财务决策得以优化

首先, 当把原始数据输入到系统后会直接通过标准数据传送得到标准信息, 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再编制企业的各种财务报表, 缩短了做账时间, 计算机计算准确性也较高, 因此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可以直接被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分析和决策的, 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能及时对企业的分析决策起到积极作用。

三、ERP环境下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1. 会计信息系统与ERP系统相互交融, 同步更新

在过去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下, 财务部门的信息是独立享有和掌握的, 更由于各部门思考问题的立场和逻辑不一致都有很大差异, 造成以自己部门的利益为最大会对其他部门人员产生歧义, 其他部门也无法有效的掌握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 在工作中可能会影响发展进度。在ERP系统下进行会计信息系统的处理, 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让企业的物流、人流、财流、信息流整合为一体, 使各部门在逻辑上有了标杆性的统一。

2. 采取开放式结构, 数据实时控制增强

在ERP系统下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大大提高, 因为会计部门可以直接从ERP系统中获取到各部门的数据登入, 使财务人员能够对会计处理做出及时的反应, 能在第一时间做出会计信息的更新, 也能对企业的财务情况从适时控制变为实时控制, 将财务部门的作用发挥到每时每刻, 使财务控制转变为企业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的控制, 由单项要素转变为对供应链整体的控制。

3. 组织体制和内控模式发生变化

在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下的会计组织体制一般是由原始资料组、成本组、资金组等, 这些个体之间通过掌握信息的独立性相互制约、相互监管, 从而正常运作, 形成一个整体的财务部门。而在ERP系统的大环境下, 会计组织体制就可以分为原始数据收集组、凭证生成编码组、数据库处理组、系统维护组等, 使电子化上升为高新技术化, 组织体制也发生不同形态的改变;也能让其他部门对财务部门行使监察职能, 比如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随时通过企业财务做账情况对会计人员进行监督, 做到真正的开放性, 让企业运作充满在绿色的状态中。

四、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在科技的脚步愈发加快的如今, ERP系统的升级会愈发完善和更注重细节, 在电子商务发达的趋势下, ERP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也会更注重电子商务的会计处理, 以财务的角度全面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其次在今后的道路上, 会更进一步加强财务信息对企业决策支持的职能, 使企业的财务信息更新脚步加快, 并且准确, 为企业投资者、股东、管理者等都提供了良好的分析保证, 更关键的是提高了决策的质量, 使股东和董事会成员针对企业具体实际情况作出更符合市场发展的举措和决策;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信息输出也更加多样化和形式丰富, 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和为了适应市场的信息需求, 可以更准确的输出其需要的会计信息;并且, 也会更加充分利用高科技先进的技术来分析会计信息系统的研发和丰富。

五、小结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升级换代, 而ERP系统下的会计处理是大势所趋, 并且在ERP系统被广泛应用的大环境下, 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也不只是单单的一个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系统, 更包括了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和整体调控, 财务部门的职能越来越完善, 并且ERP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不光能预测风险, 还可以化解风险, 会针对不同情况作出风险对策方案, 实现了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高度集成, 并且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会越来越智能化。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时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会发生变革, 这一变革的主要产物便是ERP系统的出现。近几年来, 我国企业运用ERP系统的现象越来越广泛, 在ERP系统的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也很显著。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系统发展历程的简述, 延伸到ERP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是必然趋势。

关键词:ERP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杨静.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 08:197-198.

[2]赵媛媛.ERP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研究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 02:16-17.

论ERP系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篇8

摘 要 会计信息失真,除受会计环境的影响之外,更主要的是受会计自身条件的影响制约,是其自身的多种不和谐性影响的必然结果,从会计准则体系的不完全性、会计信息本身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会计人员素质的影响等方面简单阐述了会计系统本身的不和谐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会计系统 和谐性 会计信息

一、会计准则体系的不完全性

我国的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是政府部门,这就使会计准则的制定缺乏充分的博弈空间和过程。这样制定出来的准则很难说不带有偏向性,对其他利益关系人来说,这种偏向性当然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其次,我国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滞,即会计准则的规定常落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和经济行为的创新。此外,各会计法规之间也存在着不协调性。

二、会计信息本身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所谓会计信息的模糊性,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或者信息意欲反映的内容与信息本身存在着差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精确性是相对的,而模糊性是绝对的。

会计信息的模糊性主要来自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而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1.会计行为程序与方法的不确定性。会计行为程序与方法,例如,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方法以及会计行为模式等具有多样选择性。确认标准不同,判断结果就不一样,得出的信息就不相同。计量属性有几种,如历史成本计量、现行成本计量、重置成本计量、未来现金流量计量等,计量方法不同,得出的量也就必然不同。由于这些程序与方法的选择多样性,对同样的经济业务可能得出不同的信息质与量。这是会计系统本身的特点,因而也就难以用同样的标准加以衡量,也就难以得出精确的量和准确的质,这是会计信息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的根本原因。

2.会计行为依据的不确定性。会计行为都是建立在四大假设基础之上的。其中三大假设,如会计主体假设、分期假设和持续经营假设,也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例如会计主体假设,设定了会计的服务对象及收益分配关系,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主体间相互渗透,互相投资,主体不断裂变,母公司有子公司,子公司又有孙公司,公司关系较为复杂,有紧密型的,有松散型的,也有独立的,有半独立的,母子公司间的经济业务不可能彻底界定清楚,而是交织在一起,因而只能提供一个大概情况,而且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增多,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之间的投资,贸易更加繁杂,汇率变动,外币折算更加复杂,因而会计主体假设,要求提供主体的真实经济状况,受到严重的挑战。

3.会计客体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会计信息系统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价值运动。而经济活动又是复杂多变的,会计人员则难以及时准确的把握其价值运动,对特殊的会计事项,如人力资源和有关无形资产,都无法以货币计量或准确计量,使得会计信息结果与客观实际产生或大或小的背离。

4.财务会计报告的局限性。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目的,除了为国家宏观管理提供所需信息外,还要为企业及其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有用的财务信息建立在相关可靠真实基础上。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通过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的有用财务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为其提供企业决策和经济决策所需的一切信息,包括可计量的、不可计量的、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一切相关信息。然而现行会计准则与制度中对于一些重要信息的披露没有作出规定或规定得不够恰当。

另外,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企业除了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财务会计报告外,还要向不同的部门、机构提供财务会计报告,各部门和机构为了各自需要多头向企业布置和索要会计报表的情况较为普遍,有些部门和机构布置的会计报表口径与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财务会计报告的编报口径不同,这也是造成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信息缺乏真实的另一个原因。

三、会计人员素质的影响

会计信息失真固然有环境,会计系统本身的诸多原因,但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会计人员本身。因为会计行为是会计人员有目的的会计活动,受个人意志的支配。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影响会计行为的质量,进而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历偏低,而且接受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根据财政部2004年统计,我国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共5200万,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者不足40%,研究生更少。

2.知识结构老化不合理。混乱的会计教育系统,其终极目标并非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会计人才,而是追求经济效益,严重地冲击了正规财经院系的教学秩序的教学质量,产生了极为不良的社会后果,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不系统。例如,有的院系主要是社会办学机构,只开设6到11或12门专业课,其他相关课程不开设。学生只知道会计是算帐,学会了借贷记帐法就算是学会了会计,就是大学毕业生。这样的会计人员仅会记帐而己,并不会作较深入的会计分析,进行会计信息的深加工,形成有用的会计信息。

3.方法陈旧,技术落后。我国会计处理操作方法。目前基本上处于原始状态,即采取古老的借代记帐法和帐务处理工作程序。管理会计,社会责任会计几乎没有开发,还要沉睡到何时,没有人知道。由于技术落后,方法古老,必然产生以下两种不良的后果:其一是会计信息形成和传送速度慢,影响了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和时间价值,会计信息是企业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重要经济资原,它的质童高低,即可信度和传递的速度将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价值取向和决策选择。会计信息传送速度慢,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其二是差错率高,降低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增强使用者的模糊性,必然产生决策误导,造成的损失也是惊人的。

四、结语

上一篇:【打】会展法课外实践报告下一篇:某专业应届毕业生自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