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荷花的诗词

2024-09-17

苏轼与荷花的诗词(共7篇)

苏轼与荷花的诗词 篇1

正如你们所知,苏轼这个人很少有人知道,但是提及到苏东坡这个人大家可能就会有印象了。苏东坡,这是苏轼给自己取的字,因为在为官被贬期间,在自家的茅屋东边有一坡,遂给自己取东坡,意在鞭策自己“向阳”。

苏东坡生于眉县,也就是现在的眉山市。据不完全统计,眉州两宋间出进士人上千有余,苏东坡就在其中,也是当中的佼佼者。自古有“千古诗书城”,更有“一门三父子”的美谈,三父子中又以苏东坡的知名度最广,成就最大,影响最深。

谈及苏东坡,此人定是千古少有之人,对于仕途,他谈笑风生,对于爱情,他嬉笑怒骂,对于人生,他从容淡定。性情中人,豁达之人,豪放之人,定当居于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东坡一身可谓身世坎坷,难入官人之流,几度升迁,几度贬谪,恍惚如梦,可就是这样的艰难路途也是那个拄着杖,穿着芒鞋的老叟,一步一个脚印走过的。浏览大好河山就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游西湖就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赤壁就“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大风起兮,乱我衣裙,拂我发髻,也不能阻挡苏东坡,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报效家国,杀敌立功,渴望如公瑾羽扇纶巾,谈笑于千军万马之间。即使身在朝堂之外,遭奸人陷害,生活潦倒也是如此,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做人如苏东坡足矣。谈笑风生,潇洒豁达。

仕途不行那么总有一些有所得吧?有人不禁要如此说道,比如说情感方面,自古都是才子佳人。但我能够明确地告诉你,情感方面苏东坡亦是“不在行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江城子》里面的悼念亡妻的句子,苏东坡与妻子王佛可以说是伉俪情深,情到深处自然真情流露,如此重情之人有超过李商隐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又有比过元稹的“曾今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即使后来苏东坡另取他人,但是对亡妻的那份情一直埋在心里,不然怎么会写出那样动容的千古佳句。性情中人,敢作敢为,敢爱敢恨。

苏东坡的人生,有诗云:“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是可以与李太白媲美的豪放派大诗人,有杜子美悲天悯人的情怀,有辛稼轩敢为人先的魄力。在岭南,也是逍遥自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置身于残春里也有“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闲情逸致。

后人评价苏东坡有刘辰翁: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也有袁枚:有才而无情,多趣而少韵:由于天分高,学力浅也。有起而无结,多刚而少柔:验其知遇早晚景穷也等等很多。倘若我来评价那便是:平身不识苏东坡,读尽诗书也枉然。

苏东坡歌起《赤壁赋》,正向我们述说着,他自己的诗词,他自己的人生。

苏轼与荷花的诗词 篇2

一、 苏轼的生平、思想性格对创作的影响

苏轼出生在一个富有教养的家庭,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母亲程氏出身官宦人家,是有文化明大义的女子,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少年苏轼在父母的培育下,勤奋好学,博通经史,接受了正规而良好的文化艺术熏陶,也赋予了他不拘礼教,开拓进取的卓然之气。当苏轼21岁出蜀进京时,其学识修养已相当成熟。

苏轼才华出众,光明磊落,爱憎分明,潇洒自如,早年就立下用世之志,并主张改革现实中的弊端,他在考进士时写的《刑赏忠厚之至论》,就讲以“仁政”治国,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苏轼关心国家命运,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写了许多反映国计民生的优秀作品。

苏轼22岁中进士后,25岁与弟弟和父亲再至汴京,授河南主薄,不赴。26岁参加制科考试,入三等,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授大理评事,签判凤翔府,从此踏上仕途。恰巧遇到苛刻严厉的上司,28岁的他对世事对官场的认识是十分感性的,苏轼在凤翔三年,30岁还京,因父病故回乡,34岁再到汴京,做判官告院,意想不到的是,他竟与当朝宰相王安石在政见上发生了冲突,他主动提出离开朝廷,到地方做点实实在在的对老百姓有用的事情,先后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出任地方官,灭蝗救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著。

此时年轻气盛,由于才华出众,科场得意,就连仁宗皇帝也对他备加赏识,使得苏轼对前程充满自信。八年的实践证明,苏轼不仅是处处为民着想的好官,且是有能力的好官,正因为走出京城到了地方,开阔了眼界,锻炼了他的思想和情感,他的诗写得更好,他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写出了向往西湖的人到过西湖的人的心声。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未能充分施展他的政治才干,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七月,苏轼在湖州任上以诗文讪谤新政的罪名被拘捕,押至汴京后关在御史狱中到十二月底方结案出狱。遭遇了人生中的一大劫难,几置死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但不得签署公事,近于流放。苏轼被流放黄州,在生活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与窘迫,申请荒地耕种,苏轼把它叫东坡,把自己叫东坡居士。

苏轼的生活、思想与创作从此开始了巨大的转折,这几年是苏轼创作上的丰收时期,克服生活困难克服精神困惑是一种潇洒,对自己性格的反思和人生的历练则更是一种潇洒,世事变迁,宦海沉浮。苏轼满怀历史和人生的感悟,面对长江边的赤壁发出了震撼古今的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在雄奇壮阔的自然美中融注入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成为中国文学史上艺术的杰作、豪放词派的巅峰之作。

宋神宗的用人思想后来发生了变化,变动了用人的政策,又锁定了苏轼,宋神宗亲自书写手诏,把他从黄州挪到京城附近的汝州,而在这个时候,苏轼却偏偏决定要去见昔日的政敌,早已闲居江宁的王安石。可王安石已不再热衷于国事和政治,热情地邀请苏轼住在江宁。苏轼最终决定上疏请求不去汝州,留在常州。

元丰八年,神宗病故,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政局发生变化,苏轼即被启用为登州知州,礼部郎中,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这次在朝期间,主持过学士院考试和进士贡举,由于苏轼锋芒毕露,又为旧党官僚所忌恨,难免卷入政治权利的斗争,苏轼再次要求外放,于是又出知杭、颖、杨、定等州做地方官五年。高太后病逝,哲宗执政,又恢复神宗新法,苏轼竟成为党争的牺牲品,一贬再贬,元符三年(1100),徽宗即位,苏轼获赦北迁,还想回朝再竭忠诚,不料行至常州病死,历尽了他宦海沉浮的一生。

不管贬到哪,惠州也好琼州也罢,尽管这里的条件最为艰苦,但苏轼思想旷达,随遇而安,出现了又一次的创作丰收,诗风恬淡超拔,精深华妙,成为一生创作的最后锦绣。

苏轼的思想境界表现在文学创作上,有对现实的批判,有对人生如梦的感慨,也有潇洒自如的抒情。

二、 苏轼诗词的风格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成就非凡,对词体进行了全面改革,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开拓了词的意境。

乌台诗案之前,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热情奔放,挥洒自如,向往憧憬仕途,雄心壮志报国,讽喻政治,激情澎湃。 乌台诗案之后,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感悟。 至于晚年远谪惠州、儋州,淡泊旷达的心境,一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

在风格上,前期的作品气势磅礴、豪迈奔放如洪水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超脱豁达,委婉含蓄清淡,如风吹花香远溢。

就词作而言,他的词,在题材内容、形象塑造、语言运用、表达技巧、风格特色等各个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他不仅以豪放词开一代新风,他的各种风格的词作,都有佳品。苏轼词风可分三类:亦即豪放风格、旷达风格、婉约风格。主要风格是豪放,写人咏景状物以奔放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但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苏轼是旷达风格的代表作家,旷达即心胸开阔豁达,是修养与人格的自我表现, 感悟人生,乐观向上,目光远大,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婉约风格的词委婉含蓄,离愁别绪,闺情绮怨,如《江城子》悼念亡妻,一往情深。

苏轼与荷花的诗词 篇3

关键词:苏轼诗词 语言研究

引言

苏轼是北宋时期享有盛名的一位词人、诗人,他的诗词以豪放恣意的形态在“程朱理学”盛行的北宋大放光彩,令人称叹。风格随意畅快的诗人把对文学的喜爱述诸笔端,为古代古典诗词领域增添了数不胜数的诗词文学作品,在诗歌题材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苏轼生平并不顺利,他既得到过重用,他也受到多次的贬谪,下放到岭南等蛮荒之地。他曾站在繁华高处享受名和利,也曾在奔波途中受尽苦楚,浮浮沉沉。但纵使一生颠沛流离大起大落,他仍以鲜明的态度极快地适应环境,乘着诗词的翅膀发扬光大,以苦为乐。苏轼的诗文不仅将吟咏类体裁推向一个新的创作高峰,还将自己的心态寄托在诗词之中,同时这些诗词还暗含着北宋当时的文化内涵。

一、“诗言志”苏轼的诗文情怀

“诗言志”,苏轼的诗词文赋中无不透露出他的情志。苏轼做事一向不拘一格,他的一生颠沛流离,或自请出外留任或遭遇贬谪被流放,仕途之路曲折波澜。虽横遭贬黜,但苏轼善于发现蛮荒之地的美与可贵,用乐观的态度安慰关心自己的友人。如《初到黄州》:“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这首诗便是苏轼刚到黄州根据所见所闻而作。诗人初到此地,借诗自嘲老来仕途生涯的瞬间转折,随着仕途道路上的愈加坎坷,但诗人却在看到“长江绕郭”“好竹连山”,诗人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心态和积极往前看的姿态跃然纸上。或许仕途的失意正是苏轼在诗词、文画、书法等领域大有建树的潜在内力,苏轼饱受佛家精神的感染,豁达圆通的大义让深陷困境的他用一种大爱去宽容这个世界,善待自己。苏轼慰藉自己,愉悦自身。诗人用体贴生活的姿态观察着菜园里的春天,体现了他作为一位热爱生活观察入微的入世者的心态,折射出苏东坡取材于民、与民同在同乐的酸甜苦辣。

又如《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1094年,苏轼再次被污蔑“叽斥先朝”,被贬谪到岭南地区即如今的广州惠州。岭南地区闷热潮湿的气候并没有让他气馁不适,年事已高的他却放眼看世界,地方的特色引起苏轼的注意和喜爱,更是发出了“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愿望和感叹,不管苏轼是发自内心还是一时兴起所在。苏轼慰藉自己,愉悦自身。诗人用体贴生活的姿态观察着菜园里的春天,体现了他作为一位热爱生活观察入微的入世者的心态,折射出苏东坡取材于民、与民同在同乐的酸甜苦辣。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胸襟,使苏轼能反客为主,以随缘自适的心态,主动融于当地社会,直面不能还乡的现实,超越个人的困境,无法回家便处处是家。

二、苏轼诗词中意象隐喻语言涵义

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词大家,他所创作的诗词中,很多都是以“梅花”为意境进行创作的。本文中,将以《西江月·梅花》为例,详细分析词中所运用的隐喻手法。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常嫌粉流,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宋哲宗绍圣三年,苏轼被贬,到惠州以后看到了梅花,并以梅花为意境,创作了这首诗,也是为了表达对于侍妾王朝云的思念。在诗中,运用了隐喻的写作手法,将王朝云比作了梅花。为了帮助读者能够较好地理解源域与目标域的相似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映射特点。

源域————————目标域

高情————————超凡脱俗的品性

素面唇红——————自然天成之美

瘴雾————————生活环境艰难

从源域意象和所映射到的目标域来看,这首词的隐喻手法是结构隐喻,作者苏轼对于梅花的颜色、质地、样貌等特点观察得仔仔细细,并紧紧把握岭南梅花的这些特点,通过二者之间的相似性用于描述侍妾王朝云的形貌特点形态。

其中“玉骨”“冰肌”都展现出作者对雪地梅花的爱慕与赞美,并且联想到爱妾的风采,生动形象地表达出爱妾的气质就像梅花一样淡雅清新。“仙风”则是画龙点睛之笔,将爱妾的与众不同之处刻画得淋漓尽致。“瘴雾”在古代诗词当中往往是传染疟疾和瘟疫的病源,在这首词当中,作者将其指代当时所处的恶劣环境,更深层的意思是指代当时复杂的黑暗官场。而作者利用梅花在瘴雾中坚强生存,不具环境的恶劣与艰苦,特别指代了爱妾在艰苦的条件下仍然跟随自己,不离不弃。也表达出自己对于政治的坚持,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政治追求。在下篇的第一句当中写到:“素面常嫌粉惋”,撰写出了嶺南梅洁白素雅,不用其他食物来修饰的特性。“洗妆不褪唇红”,指出了即便梅花已经枯萎了,叶子仍然会骄傲地挺直,并且被红色渲染。这两句所表达的实际上侍妾王朝云的天生丽质,她即使是不施粉黛,也是独有一番姿态,好像是那冬天独自盛开的寒梅,风姿出众,飘逸出尘。王朝云的外貌是美丽的,不过在苏轼遭遇危难之时,她并没有抛弃年迈的苏轼,而是跋山涉水、不远万里追随着诗人去到那苦寒之地,这种高贵、高洁的品质才是最为值得称赞的。面对着这种美景的苏轼却感慨:“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梅花在冰天雪地之中盛开,待到春暖之时,万物复苏,梨花盛开,但是梅花和梨花却不会再同梦了,这句话使用的隐喻手法实际上表达了朝云的逝去,独自留下诗人自己感叹思念。这两句中没有出现“梅”字,但是处处透露着梅意;也没有出现“女”字,但是却处处有朝云的身影。通过这首词,我们发现,作者苏轼对于隐喻手法运用的熟练和巧妙,不仅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同时更加表达了作者对于如梅花一般逝去的朝云的深切思念和哀悼。苏轼不仅写过梅花,还写过杨花:《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在当时的年代,人们将杨花看作是轻浮之物,但是苏轼的这首词却没有受此束缚,而是将杨花比作了饱含深深思念之情的妇女,词的内容是这样的:“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苏轼构思巧妙,下笔有神,详细描写出了杨花飘落无着落的形态和孤寂无依的状态,在惜花怜花中将杨花隐喻成一位思妇形象,抒发了她幽怨缠绵的凄苦情思。

综上所述,隐喻可以是一种修辞手法,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隐喻,可以更好地认知世界。在创作中运用隐喻,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个诗人想象出来的世界,可以更好地领悟到诗人的思想活动方式和意识形态。从隐喻的角度分析苏轼的诗词,对于苏轼的人格魅力和诗词造诣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苏轼诗词语言折射的诗人理想

毫无疑问,苏轼的诗词造诣是极高的,受到后人的万分敬仰,他的一生之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表达“思乡、归隐”的诗词数量也是相当多的。如“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回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通过对苏轼的诗词分析,解析丰富的思乡之情,可以看得出苏轼对于生活的释然。与古代的诗词比较而言,苏轼具有一个较为成熟的自然观,是后世的楷模。结合诗词可以看出,苏轼已经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由于多样的创作风格,每一次的意境选择都是不同的,利用对自然风景的细致描写,使得读者在感受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过程中,还能够体会到作者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利用对自然情境的刻画,寄托了苏轼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诗词当中特别提到了乡书,表达出作者无尽的思念。苏轼总是能够将大自然的万千事物融入到诗词当中。必须感叹与接受苏轼对隐喻手法的恰到好处的运用。比如说苏轼在欣赏西湖之美的过程中,他想到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风景。通过描写大自然中的美景,不断净化心灵,领悟人生真谛。例如千古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可以看出,苏轼已经把自己融入到自然景色当中,通过自然百态理解人生冷暖。

面对江山如此美景,感情细腻,生性好游山水的苏轼投身其中,游历天下并写下千古名篇,而随着仕途道路上的愈加坎坷,或许仕途的失意正是苏轼在诗词、文画、书法等领域大有建树的潜在内力,苏轼饱受佛家精神的感染,豁达圆通的大义让深陷困境的他用一种大爱去宽容这个世界,善待自己。苏轼慰藉自己,愉悦自身。诗人用体贴生活的姿态观察着菜园里的春天,体现了他作为一位热爱生活观察入微的入世者的心态,折射出苏东坡取材于民、与民同在同乐的酸甜苦辣。“此时的东坡完全是一位平民诗人,一位田园诗人”“独乐之不如众乐乐”,苏轼善于与民同乐,解民之忧。且不说他在杭州、惠州西湖建苏堤,便利于民;不说他在海南儋州劝农兴学促进文化发展,使之“书声琅琅,弦歌四起”。透过苏轼的诗词文赋,我们看到了他仕途颠簸流离的一生中安于天命的泰然和乐观。他把仕途的失意化为对事物的喜爱,将复杂的情感通过付诸笔端化为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文赋,将他对生活的积极豁达的心态流传至今,教予人们以乐达以坦然。语

参考文献

[1]苏轼.苏轼诗文词选译[M].曾枣庄注.巴蜀书社,1991.

[2]陈洪娟.谈《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的婉约风格[J].语文建设,2013(35).

[3]康保苓,徐规.苏轼饮食文化述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4]洪敏,唐承贤.苏轼诗词中自然意象的隐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

[5]苏轼.《苏轼诗集·食荔枝二首》卷四一[M].王文诰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

[6]张跣.以理性节制情感——苏轼处理情感与哲思的模式[J].语文建设,2014(25).

[7]韋卫妮.论苏轼诗词中的思乡、归隐意蕴[J].广西教育学院,2005(1).

苏轼与荷花的诗词 篇4

庞丽

内容摘要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首屈一指的大文学家,他的处事原则,他的才华,他的哲学观,尤其令人钦佩的是源于他对生活的超然态度。作为宋代一代文豪,他的散文他的诗他的政绩更令人刮目相看。苏东坡在我国诗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词风格多样,有代表性的豪放风格是苏东坡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 也最能代表其思想和性格特点。还有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的“婉约词”,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旷达——顿悟——感伤,是苏轼文学作品中所特有的一种情感模式。他一生屡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但内心深处的感伤却总是难以排遣。这种感伤有时很浓,有时又很淡,并常常隐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声的背后。无论是人间天上,抑或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苏东坡的一生,是本性自然流露的一生,其人品与词风相辅相成,相映成趣,正是文如其人,词风天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风华绝代的旷世奇才。

关键词

苏轼词风

超然态度

一、苏轼的魅力人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首屈一指的大文学家,他的处事原则,他的才华,他的哲学观,尤其令人钦佩的是源于他对生活的超然态度。作为宋代一代文豪,他的散文他的诗他的政绩更令人刮目相看。据史料记载苏东坡是当官的,他这辈子不是官运亨通,而是官越当越小,不是他能力不及,而是怀才不遇更是奸臣排挤,他们如一丘之貉使当时有相当口碑政绩斐然的苏东坡被贬了又贬。当初贬到黄州写下《赤壁赋》之千古绝唱,然后再贬到杭州,在那里他依旧活得潇洒,他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西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水光潋艳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他把西湖比作西施,无论化浓妆还是淡妆总是那么美丽,人们说游西湖要游两次,雨中要享受,晴天更要去慢慢体会咀嚼!他所表达的意境和审美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

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道家的思想又占上风,而道家讲的是无为,所以他又像庄子一样,要逃离这个社会。旷达——顿悟——感伤,是苏轼文学作品中所特有的一种情感模式。他一生屡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但内心深处的感伤却总是难以排遣。这种感伤有时很浓,有时又很淡,并常常隐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声的背后。无论是人间天上,抑或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实际只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喻而已。他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的豁达精神,尽管对一些事情或压力无法释怀,但能做到的就是尽力从容面对之。

“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是乐天派,是道德家,是百姓的好朋友„„可是这些都还不足以描绘他的全貌,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天才所具有的深厚和广博,苏东坡像一阵清风一样度过了一生,虽饱经忧患,却始终不失其赤子之心。”(1)

二、苏轼的多样词风,突显其超然的人生态度。

苏东坡在我国诗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词风格多样,有代表性的豪放风格是苏东坡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也最能代表其思想和性格特点。还有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的“婉约词”,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月、酒都会大为逊色。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韵味的诗是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诗也是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其他便都“余词尽废”。无论苏东坡是在思亲,或在怀旧,无论他自品孤傲,或自作潇洒,无论他心情畅快,或清苦闷,总而言之,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几乎可列人同类作品“之最”。

“苏轼是我国北宋文学家,开创一代豪放词风。第一,苏词主要表现为面对人生挫折时表现出达观情怀;第二,苏词善于将个人的遭遇与自然环境的描写融合在一起,豪放中蕴含着凄楚。第三,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语言议论化。”(2)

1、苏轼词豪迈的风格。苏词中流露出人生挫折时达观的情怀,积极的人生态度,透露着浓烈奔放的豪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苏轼因直言不讳,得罪了掌权的“革新派”,而在朝廷中累遭诽谤,倍受排挤,处境颇为艰难。不得已只好自请出朝,放了个杭州通判,当他得知多年未曾谋面的胞弟苏辙(子由)在山东济南任职的消息后,思亲之情顿然而生,他向朝廷请求调任山东,与胞弟团聚。朝廷中毕竟还有同情他的人,他的请求得到恩准,宋神宗熙宁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被调任为山东密州知州。

他在密州所作的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作者以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读来自有一种豪迈之感。作者在这里塑造的是一个充满斗志的形象。此中并未透露出对自己被贬的哀伤。可见此时的苏轼满腔是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而对个人受到的不公正遭遇却丝毫不在意,即便是“鬓微霜”,却“又何妨”呢?

2、《定**》为例,看苏轼的词风和人格魅力

元丰二年,苏轼因“托事以讽”写了一些与王安石变法有关的诗文,被人弹劾为“包藏祸心”,于是在湖州任上被捕,入御史台狱。这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定**》这首词就是他谪居黄州时所作: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春天,他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相看新买的农田,路上遇雨,因为没带雨具,同行人都怨声哀叹,惟有苏轼从容不迫,泰然视之。事后,他便写了这首词来记述这次经历。词的上片开门见山,点名题目。骤雨突至,扑面而来,穿林打叶,声声入耳,然而诗人此时却不慌不忙,漫步徐行,且吟且啸,快乐无比。夕阳西下,一抹斜阳笼罩着山顶,似乎在迎接着诗人。此时此刻,诗人原来的酒意经过风雨的洗礼。早已消散,回望刚刚走过的风雨萧瑟处,斜阳已收起了光辉,一切都消失了。经过阵风骤雨,得来的往往是轻松平静的惬意。自然界如此,人生路途上又何尝不是这样。这里所写的是诗人经历风雨的感受,又何尝不是他对自己经历一切政治风云的体验与反省?这是一首抒情词,更是一首哲理词,塑造出一位在烟雨中吟啸徐行的人物形象,使我们领悟到一种超然于利害得失之上的人生观与处世态度

3、苏轼“以诗为词”,使词成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侧重表现作者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情趣,这是对词的一大解放。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感情丰富,故其词作内容广泛,风格多样:豪爽旷放者有之,婉约蕴藉者有之,清透淡逸者有之,古雅峭拔者有之,清丽回转者有之,绮丽绝艳者有之,刚柔相济,即苏轼自谓的“刚健含婀娜”。后人认为苏词风格豪放,目之为豪放之宗,主要是指的是其能以雄放之笔遣辞驰骋,意境超脱,扩大了词境,打破了词的“法度”常规,并非专指气势豪迈、气象恢弘、笔力刚建。毫无疑问,这也确实是他的一种风格,《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其代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读来的的确豪气逼人;但苏轼同样有不少言情咏物之作,《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喋恋花•春景》是其代表。“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读来确也婀娜委婉。故苏词风格多姿多彩,确具大家风范。

三、苏轼的人品和词风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是北宋时期璀璨的明星。

苏东坡的一生,是本性自然流露的一生,其人品与词风相辅相成,相映成趣,正是文如其人,词风天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风华绝代的旷世奇才。

苏轼的人品正如他的文品一样,让人信服。他一生磊落豪放,对人从不设防,具涵养、沉稳等特点,并且高风亮节、善良有爱心。

苏轼认为王安石变法过于激进,其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于是,苏轼写了很多批评变法的文章。面对苏轼犀利的批评,王安石终于坐不住了。苏轼因此被贬湖州,接着又被逮捕,送到汴梁受审。

史书上记载了这样一件趣事。苏轼在湖州任上被捕时,捕快押着苏轼将要起行还京,苏轼的妻子王氏送他出门。临行前,两人一时千头万绪,不知说什么好,唯有相对大哭。苏轼很快就镇定下来,对妻子说:“你能不能像杨朴的妻子一样,也作首诗送我?”妻子一听,顿时忍不住敛泣而失笑。苏轼随即随捕快而去。

苏轼说的是一个典故。杨朴是宋真宗时人,有才学,颇得宋真宗的欣赏,但杨朴性格怪异,不愿为官。一次,宋真宗出宫祭祀,经过杨朴所在的地方,派人把杨朴召来,想要封他一个官职。宋真宗问杨朴:“卿来,有人写诗为你送行吗?”杨朴知道宋真宗想要他入朝为官,就随口编道:“唯拙荆(妻子)写有一首。”宋真宗让杨朴念来听听,杨朴当即以妻子的口吻作了一首诗:“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宋真宗听了开怀大笑,知道勉强不得,就赏赐了杨朴一些财物,让他回家。

在生离死别之际,苏轼还不忘用幽默的话语来安慰妻子,化解悲伤,并取得了很好的现场效果,既体现了他通达脱俗的人格魅力,也反映出了他高超的语言技巧。

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辞世后,宋哲宗诏命苏轼代拟敕书。苏轼不计较个人恩怨,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位政敌,文中有一段曰:“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苏轼的宽广胸怀和大公无私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

林语堂先生有句话说得很到位:“苏东坡是政治上永远的反对派。”用苏东坡的“红颜知己”王朝云的话来说,他是“满肚子不合时宜”。(3)

王安石与苏东坡是一对“政敌”,王安石出于政治需要贬谪过苏东坡,也出于道义责任援救过苏东坡。历经无数政治惊涛骇浪的王安石,深知苏东坡的性格不适宜官场,他以肺腑之言劝苏东坡求田问舍,远离政治。苏东坡从生命的谷底黄州屹立成伟大文学家后,到南京拜访早已“裸退”的宰相王安石。伟人相会,飘逸潇洒,友谊超迈,人品风流,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光辉的节点。

离开江宁四个月后,苏东坡又作《次荆公韵四绝》,其三如下——

骑驴渺渺入荒坡,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这是苏东坡历经仕途坎坷之后对王安石所说的由衷之言。这次钟山相会,正值王安石大病方愈,所以,四十八岁的苏东坡,在诗中真诚流露出对六十四岁的王安石这位孤独和老病前辈的同情与感伤。

苏轼的潇洒飘逸而不羁脱的风格更加真实与自然,和李白一样,苏轼也是一个好游之人,苏轼虽然反对过王安石变法,被降过职,也因为作诗诽谤朝廷被贬过官,但毕竟在死后被赐太师,谥文忠。也算是个政治家了。苏轼在诽谤朝廷之后就被贬到了黄州这个地方,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游兴,农历三月初七这天,他就去了黄州东南三十里的沙湖这个地方游玩,结果回来的时候遇上了大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淋雨都能淋出这种境界,估计是职业玩家了,这种洒脱在理学兴盛的宋朝,估计也算前卫了。

熙宁九年的中秋,远离家乡的苏轼玩了个通宵,还喝的大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在这团圆的日子里,苏轼看着天上的月亮,开始想自己的弟弟子由,朦胧的月色,醉意朦胧的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我一直认为这句是苏轼洒脱到及至的表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种淋漓尽致的洒脱,东坡之后无人再有。

绍圣三年,苏轼被贬到了惠州,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子.,这位玩家又开始出游,这次,在一个高墙大院的外面,听到了佳人荡秋千的笑声: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可能是苏轼唯一一首被认为有红杏出墙之嫌的词作,不过才子佳人,自古就是绝配,此时的苏轼,应该说是老才子了,作这首词的时候已经年近五旬,年过半百还有如此兴致,真是相当的厉害。

苏东坡最可贵的是他那种屡遭挫折却能够始终保持一种乐观旷达、超然脱俗的人生态度。苏东坡,一个让人念念不忘的名字,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名字,更是一个亦官亦民,为官为民的人物。在古代黑暗官场中,苏东坡以他特有的人格魅力,照亮着千百万普通劳动人民的心。

最后引用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为本文作结:“苏东坡今生的浩然之气用尽。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品质,与生命俱来,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正如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苏东坡为韩文公所作碑文何尝不也是为自己所作的碑文!

参考文献:

(1)林语堂《苏东坡传》

苏轼的诗词名句欣赏 篇5

【凄美型】

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3.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4.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5.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6.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7.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8.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9.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豪放型】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4.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5.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6.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7.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8.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9.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1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洒脱型】

1.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3.一蓑烟雨任平生。

4.此心安处是吾乡。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7.人间有味是清欢。

8.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9.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10.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哲思型】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春江水暖鸭先知。

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4.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5.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6.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7.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8.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9.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10.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静美型】

1.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2.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3.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5.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6.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8.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9.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10.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满庭芳·蜗角虚名》

宋 苏东坡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

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白话译文】

人生虚名,就像蜗牛头上的两个触角在争地盘,这蝇头般的小利,有什么值得人们争来争去呢?名利得失之事自由因缘,得者未必强,失者未必弱。人生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不如趁此身未老,还有闲暇的时光,抛开束缚,放纵自我,逍遥自在。人生不过百年,与其为名利所累,不如醉他个三万六千场。

苏轼诗词英译的生态功能研究 篇6

关键词:苏轼,诗词英译,生态翻译学

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明珠, 既是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写照, 也是对中国经典传统文化的表露。因此, 在英语学习的世界探索中, 探索诗词翻译的地位和处境, 对中国古诗词的接受和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苏轼诗词在宋代即被称为“东坡体”, 成为宋诗的一种风格范式, 对苏轼诗词英译的研究有助于传播我国优秀的古典诗歌及文化。近半个世纪以来, 翻译研究经历了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现在正在向生态学转向, 所以探索苏轼诗歌翻译的生态功能可以为古典诗歌英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途经, 在苏轼诗词译本中探索新的研究价值, 更有利于我国古典诗歌与文化的传播。

1苏轼诗词的英译概述

对苏轼诗词原作进行英译的译者主要有许渊冲、杨宪益、林语堂、王红公及伯顿·沃森。翻译活动受译者社会、文化、生平等影响, 选择一位中国译者与美国译者的译作进行生态功能探究, 更有对比性。本文将选用许渊冲及肯纳斯·雷克洛斯的苏轼诗词译本进行主要分析, 原因如下:一, 许渊冲从事文学翻译六十余年, 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 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和理论, 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相比于其他国内译者, 更专注于古诗词英译, 更有代表性。杨宪益的苏轼诗词英译因伴有其英国夫人戴乃迭的合译, 不可或少的加有西方思维, 所以国内译本选择了许渊冲先生的译本。二, 伯顿·沃森的译本《东坡居士轼书》 (Tung-Po’:Selections from a Sung Dynasty Poet) 中, 从日译本《苏东坡诗选》中选择一些, 又另加了一些自己选的, 结集出版, 该译本按年代顺序选择了苏轼各个时期的诗、词、赋和书信等作品, 其中包含诗歌76篇, 赋2首, 书信节选1首, 词只有7首。而王红公英译的25首苏轼作品中, 多为诗词, 与选定的中国译者许渊冲的译作更匹配, 且在国内苏轼英译研究中, 研究伯顿·沃森译作的更多一些, 所以选择王红公的译作为本文另一研究文本。

2生态翻译学的基本内涵

生态翻译学是一个较新的具有可研究性的翻译理论体系, 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于2001年首次提出, 2009年全面展开。2004年, 生态翻译学由胡庚申教授在其专著《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 它借鉴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 适者生存”原则, 从“选择”和“适应”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和方法等方面作了新的阐释, 论证并构建了“翻译适应选择论”这一新的翻译学理论。

生态翻译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三, 即翻译生态 (“译境”) 、文本生态 (“译本”) 及翻译群落生态 (“译者”) 。而探索译本中的生态功能, 就是从这“三生”中来探讨。而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翻译方法, 可谓之“多维”转换, 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唯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胡庚申, 2003) 。

3苏轼诗词英译本中的生态功能探究

翻译生态是翻译主体之间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译者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起作用, 受其他翻译生态要素的制约。译文既要遵守译入语文化规范或社会政治权力的制约。译者在为了达到最佳适应, 可以优化选择, 使译文更加优质, 在苏轼诗词英译本中, 不同的译本也做了不一样的生态适应选择。

3.1生态翻译系统中的“多维”转化

“多维转化”是生态翻译学重要的生态翻译理念和翻译方法之一。“多维转换”在文本翻译过程中, 通常表现为在对全句、全段、全文总体考虑后, 改变单一的维度译文处置, 既不但只做语言转换, 还要关照文化内涵、交际意图、心理暗示、美学追求等多个维度。在许渊冲的译本中, 不难发现“多维转化”的应用。如苏轼的《蝶恋花春景》中上阕原文为: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这段词写的是伤春:触目红花纷谢, 柳绵日少, 青杏初结, 普天芳草, 充满了繁花易逝之意。许渊冲教授的译文不仅语言工整、优美, 最大化地诠释呈现了原文描写的意象, 在景色重现上可以说完全对应了苏轼原文, 但若仔细分析译文, 就会发现, 许译本中增添了一个语气词“alas”。众所周知, 中文尤其是中国古文、古诗词, 都侧重言有尽而意无穷, 可以全篇不出现一个描写情感的字而流露出该有的情绪。就像我们在读“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时一样, 虽然这两句表面上看都是景色描写, 但读者都可以读到上一句中对柳绵日少的惋惜与凄凉与下一句中话锋一转的积极向上。若英文只按原文字面意思翻译, 则会少了更丰富的读者情感体验, 而译者加上一个在西方通常表示悲伤、遗憾的语气词“alas”, 又在下一句句首加入了转折连接词“but”, 使得译文也表现出了原文中情感上的转折与对比。运用生态翻译的术语来说, 就是译文不仅保持了原文中的“语言生态”, 并结合了西方语言更加明了直白的习惯, 使得译文较好地从“交际维”与“文化维”中更贴近“译语生态”。

3.2生态翻译中的“掏空”再现

人的大脑可以记忆很多信息, 而这些信息既可以助力于翻译, 有时也会阻碍翻译的完美效果。出于人类大脑的记忆功能, 译者大脑里也必然储存许多相关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交际策略、行为规范等等信息。一方面, 这些储存信息有利于更好的理解原文和表达译文;然而另一方面, 从生态翻译的视角来看, 为了适应原语生态, 并为译文构建一个与原语生态相适应的译语生态, 译者有时需要“忘记”、“转移”或者“掏空”这些信息。 (胡庚申, 2013:272) 美国译者王红公的英译本中更能体现生态翻译学中的“掏空”再现。如苏轼的诗《赠刘景文》:

这首诗是苏轼赠与同处窘境的友人的诗, 全诗托物言志, 用秋景寄托自己的劝勉与支持, 意境高远。译者王红公在译作中, 最明显的是改掉了原诗的题目, 原诗《赠刘景文》这一题目取自苏轼赠这首诗于友人刘景文, 只是一个目的说明, 并不是全诗表现的主旨内容的凝练, 而在西方读者不了解原诗背景的情况下, 或者说为了让西方读者有更畅快的读者阅读体验, 译者在译作中“掏空”了原诗信息量不大的题目, 而自己加译了更贴切的题目“Autumn”, 这一改动是译者自主进行的适应性选择, 虽说这首诗是为了赠友人刘景文而作, 所咏的是确是初冬景物, 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文章, 如若不加改动, 西方读者可能会对题目中的人产生诸如谁是刘景文与刘景文有何关系的疑惑而失掉了鉴赏重心, 所以译者对题目的改动是符合生态翻译学中的“掏空”再现的。

本诗的前两句写景, 通过对“荷尽”、“菊残”的描绘, 呈现出秋末冬初萧瑟寂寥的景象, “已无”与“犹有”二词形成了鲜明对比, 突出了菊花在萧索中傲霜斗寒的形象。王红公的译文中不仅做到了景色描写对应再现, 而且“no more”、“nothing remains but”都非常精准的与原文的用词语气做到了对等。后两句议景, 说明冬天虽然万物寂寥, 但是也是累累硕果、成熟丰收, 这一点是其他季节无法比拟的, 作者更强调了秋末冬初的美好, 表达了积极向上的心态。而若单纯只看王英译的后两句“The beauty of the year is only a solemn memory.Soon it will be winter and oranges turn gold and the citrons green.”读者似乎看不到原文中传递并强调的“一年中最好的景色可是秋冬”这一概念, 字面上只是传述了“一年中最好的时刻仅仅是肃穆的记忆。不久就会迎来冬天, 橘子金黄, 橘子青绿。”在这里, 译文就没有构建一个较好地与原语生态相适应的译语生态。交流的文化生态环境, 不仅受制于译者与原作者之间的关系, 还取决于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态度以及在整个翻译实践过程中的选择与适应。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 在将异域作品带给目标语读者时, 这两个阶段缺一不可:首先, 他应该“掏空”自己大脑中原有的既定认知, 将自己最大限度地置于原作者的创作心理;其次, 选择一个相应的策略来处理对待译文本。同样再看许渊冲教授翻译的这首诗的最后两句:

相比于王红公最后两句的英译, 许渊冲的英译版本与原文苏轼想传递的感情色彩更为接近, 他的“掏空”更贴近苏轼的行文。因为同是中国人, 在古诗词的意境与情感捕捉上, 中国译者更为准确一些。

3.3生态翻译中的原生态“依归”

在生态翻译学中的原生态, 既可以是原语生态, 也可以是译语生态。基于此, 原生态“依归”, 既可以是指高度地依归于原语生态, 也可以是高度地依归于译语生态。 (胡庚申, 2013:283) 。这里以苏轼的《红梅》为例:

苏轼的这首咏梅诗, 是一首借物寓人、托物言志的佳作。诗的前半段, “怕”、“贪”、“恐”、“故作”, 等字, 将一枝红梅描摹的像人一样生动。在赏析译作时, 也应着重看译者是如何处理这些字的。前半段许渊冲的译文为:

许译本中, “怕”、“贪”、“恐”、“故作”分别进行了工整的对应翻译“shunning”、“enjoying”、“afraid”、“like”, 可以说译者是完全按照原文本的表达习惯与意境进行相适应的对照翻译, 并没有进行大幅度的改造。这就可以说明这首诗这部分在许译本中是属于依归于原语生态的, 译者多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方法, 在译文中多靠拢原文的语言形式, 原文的句子结构, 原文的修辞需要, 原作者的思路或思想感情, 原文的文化背景等。

王红公的译本相比许译本对原文语言形式的改动更大一些, 更是加入了一些语言重组。如第一句“怕愁贪睡独开迟”, 许译本中“Enjoying sleep and shunning sadness, she blossoms late.”几乎就是按照原文形式逐字翻译, 而在王译本中, “Timid⁃ly, still half sleep, it has blossomed.”就翻译的灵活的多了, 更靠近英语思维与西方读者的表达习惯。在这里, 王红公的译本处理就更多的依归于译语生态, 多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 更好的照顾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使译文增加可读性。

4结论

综上所述, 在苏轼诗词的英译中, 中外两位译者因受不同的母语、文化、社会背景的因素, 在其译作中生态功能的体现不尽相同。在古诗词英译中, 要使得翻译生态系统得到最大限度的平衡与对等, 译者应灵活运用“多维转化”、“掏空再现”与“原生态依归”, 不仅要站在原文作者的一面去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与“境”, 还应关注整个翻译过程的生态系统平衡, 最大限度地让目标语读者获得和原文读者一样的阅读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Kenneth Rexroth.One Hundred Poems From the Chinese[M].New York:New Directions, 1971.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商务印书馆, 2013.

苏轼与荷花的诗词 篇7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 苏轼 《沁园春》

引言

苏轼是我国宋代最伟大的词人之一,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一生经历无数忧患,官场屡屡不得志,因数次被贬谪而迁徙不定,这种生活境遇也是其诗词多产的客观原因之一。通过研读苏轼的诗词,我们会发现,离别、褒贬、忧国忧民等情感常常流露其中。而苏轼对这些情感的抒发,往往不是直接的,许多是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传达出来的。在苏轼的离别词中,借景抒情的过程中,对自然意境的使用往往不是随意的,而是灌注了诗人的某种思想意趣之后再灌入诗词中的,这样形成的诗词,会给人一种丰富而深邃的思想意境。概念整合理论在文学诠释方面的应用,相比较于文学、美学、艺术等角度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出现和应用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瑰宝提供了便利。

一、概念合成理论的概述

文学研究的概念合成理论是于1997年在作品《思维与语言的映射》中正式提出的,后期经文学研究领域学者不断的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现阶段较为成熟完善的概念合成理论。概念合成就是把来自不同认知领域的框架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系列认知活动。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过程中,要不断理解或者行动,会不断构造一些新的概念包,并将这些概念包存储于虚拟的心理空间内。人们在交谈中会不断建立新的心理空间,每个心理空间的建立只是一个临时的结构。这个空间的存在依赖于某个或某些特定的或者相关的更加广泛、稳固的知识结构。具体来讲,概念合成理论主要是以心理空间为基础单位,依据建立在类比、递归、心理模式化、概念包、知识框架等心理活动上的认知操作过程,构建类比空间、输入空间、目标心理空间和整合空间四个抽象空间。

二、对苏轼诗词的概念合成理论解读

(一)沁园春

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①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残梦。

②渐月华收练,晨露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③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④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⑤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⑥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⑦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二)概念合成理论视角下《沁园春》意象解读

研究诗词表达的意境首先应当明确作者写词时所处的状况。这首词是作为杭州通判的苏轼,以接近亲人为由,申请调任密州,获得准许,早晨赴任时所作。词中的上阕开篇一句中的“孤馆灯青,野店鸡鸣,旅枕残梦”形成了概念合成理论中四个空间中的两个输入空间,也即输入空间和目标心理空间,同时,孤馆,灯青,野店,旅枕这四个词虽然从结构上来讲都属于偏正结构,但我们在解读的过程中,内部已经发生了概念的合成,这里讲的合成,并不能仅仅简单理解为信息的叠加和堆积,同时其也不能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物理变化”。这里实际上所表现出的是一种非组合型的概念整合,虽然在词语的搭配结构上属于形名结构,且表征结构上也都相同,但这种结构并不是组合型的,而是上面所提到的非结构性的,这种组合形成的词语含义主要来自形容词和名词这两个概念空间的性质和特点的输入,而不是平常意义上所指的简单信息罗列和组合。开头的四个形容词和名词的组合中,“孤”在形容馆时、“野”在修饰村时,都激活了该词组所在意境中的认知域。前面的输入空间是所处的景象,也即孤馆野店的早晨,后面接着作者就表达了自身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一种认知。客栈、灯以及店等都是客观事物,本没有自己的感觉,而作者应用孤、清、野等词,很好地将自己的感情通过这些本无任何感情色彩的事物表现出来。孤馆、灯、野店和鸡号等元素是从属于输入空间的,而旅枕与残梦是属于目标心理空间的,这里的目标是指作者,也即作者的心理空间,两个空间的联系是通过图示映射进行连接的,诗人看到了孤馆灯青和野店鸡号,便激活了一幅孤寂萧条的场景。诗句中的旅枕指的并不仅仅是什么样的枕头,作者用旅枕所要表达的重点是使用这个枕头的人为独自旅行的旅人,表达了作者一种独在异乡的感触,再加上一幅孤寂的场景,便使作者的孤独感更深,从而无法睡眠,从而有了残梦一说。类属空间通过映射两个输入空间,便形成了旅人凄冷的类属结构,并将这个类属结构投射到整个整合空间中去。词中前三句中的四个词,如果单独分开考虑,将其置于不同的语境中去,便会产生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的图式结构,但当将其放入一个语境中去时,每个图示所表达的意境便会受到特定的制约和修正,且这种对每种图示产生的制约和修正还会进一步受到人们文化认知模式以及读者个人认知能力的影响。

从诗词中的第一句中我们整合出了作者孤单凄冷的漂泊心理,这一结构延伸到了第二句。第一句中激活了出行者,送别者被包含在输入空间中,在目标心理空间中包含了残月、朝露等自然意象,通过两空间在整合空间的映射组合我们可以得出残月、朝露是作者的送别者,在完成空间跨度的部分映射组合后,第二部分得到了完善,通过当时的背景、认知和文化模式不难看出作者不喜欢独自出行,缺少朋友亲人的送别,作者显得十分孤独凄凉。作者以明亮的晨露和锦缎般的群山来抒发其心中的沉重,用月、露、山的轻快和心中的志向以及与子由团聚而不得的心情作对比,反衬出作者的沉重心情。

句三中的“世路”同样包含了一个细微的整合阶段。这里的整合过程为先将道路空间到输入空间,同时将时间空间输入到目标心理空间。通过路的认知框架激活道路的长短和方向性,时间的长短和时间的方向性等认知。通过扩展和一系列整合之后,得出时间的无限就像时间道路无穷尽一样。进而将这一结构与“老生有限”相映射连接。结合知识背景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明了作者对国家的一片忠诚,而忠诚进谏的结果却令其自嘲,多年的努力却换来长期的迁徙和罢黜,令作者感到无比的抑郁。通过整合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永恒,我们得知作者对安定人生的渴望。

句四中涉及到的概念整合为马,句中的马鞍指的是意象马,在结构上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首先在输入空间中输入马,然后在目标心理空间输入人,通过整合空间对两空间的整合联系,我们可以发现作者用出行中一人一马的孤独,和瘦马对经历贬谪的作者来表达自己的苦楚。通过一系列的修正不难体会作者表达入世的愿望和施展自身才华的理想。

下阕中的句五包含了两个心理空间、两个对比心理空间和一个历史空间一个现实空间。应用“何难”一词来激活整个框架。下阕第四句中词人开始表述对自己和子由的感慨,但并未进行正面的描写,而是加入了“二陆”。将我、子由输入到输入空间,将“二陆”输入到目标心理空间。两空间通过“似”字进行映射连接,使得整个框架得以激活,通过研读历史知识我们知道“二陆”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很早便得到了重用和赏识。作者和子由以及二陆同为才华横溢之人。才子这个词是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整合出来,映射入类属空间的。在整合空间中,通过选择性投射,依据相关背景知识,完成第二部分。

结语

利用概念合成理论对苏轼《沁园春》进行了自然意象的分析,通过不同空间的映像整合,对词中所写自然景象进行解读,很好地深化了读者对词语意义构建的认识,更加真切地体会了作者的心境和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心理空间的构建,诠释了诗人创造性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带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岳好平,魏月华.概念合成理论下英汉转喻思维的突显性解读[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2]魏在江.概念转喻与语篇衔接——各派分歧、理论背景及实验支持[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02).

上一篇:宏伟的黄山九龙瀑作文下一篇: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