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区域活动论文

2024-10-18

运动区域活动论文(共7篇)

运动区域活动论文 篇1

视频序列图像中,运动目标分割主要就是要把作为一个整体的视频图像序列,通过一定的方法分割出具有意义的运动对象实体.视频分割,尤其是基于内容的视频分割,是目前数字视频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视频对象分割在低比特率下的多媒体移动通信、数字电视以及基于内容的多媒体存储多媒体等领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此外,近年来,由于MPEG-4和MPEG-7的发展提出了基于内容的编码方法[1],这需要将视频序列分割成有语义的区域.可见视频中运动目标的分割技术成为新一代运动视频编码、视频检索、安全监控、互联网多媒体交互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因此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虽然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视频中运动目标分割技术的研究已进行了好多年,也提出了很多的分割算法[2],如基于运动的分割算法中的基于光流法的分割和基于变化检测的分割,但仍没有通用的完全自动分割工具.根据对象的这种运动特点,利用帧间变化信息来检测空域对象.由于两帧之间的变化并不能反映在对象的全部边界上,如果单纯依据两帧之差并不一定能有效地检测出对象的轮廓,即得到的轮廓是不连续的,因而不能达到分割视频对象的目的[3].根据统计特性,如果选取足够多的连续帧,采用相邻帧差和隔帧差结合并对图像累计相加,这样不仅能很好地消除图像噪声且能得到比较完整的运动区域轮廓.

1 累积帧差检测运动区域过程

1.1 对序列图像预处理

由于需提取的是对比度较小和噪声较大的室外监控的运动物体,所以为了消除混杂在图像中的干扰因素,改善图像质量,强化图像表现特征,增强帧差计算时的效果,最好需要对视频序列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平滑图像的噪声.通过多次实验的比较发现采用一种线性平滑滤波器——维纳滤波器效果较好,因为它是一种自适应滤波器.能根据图像的区域方差来调整滤波器的输出[4].

1.2 帧差运动分析

面向变化检测的差分法是最为常用的运动目标检测和分割方法之一[5],在背景静止的情况下尤为如此.由于差分往往是在相邻帧间进行,因此又称为瞬时差分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帧间差分,利用视频序列的强相关性进行变化检测,进而通过对变化图像的滤波确定运动目标.此方法的最大特点是速度快,适应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环境,且对环境整体光照变化不很敏感.利用下列公式之一来计算差分图像,在第k帧图像fk与第k+1帧图像fk+1之间计算,得到差分图像Dk(x,y)

正差分:

负差分:

全差分:Dk(x,y)=|fk+1(x,y)-fk(x,y)| (3)

1.3 累积帧差检测运动区域

对于缓慢运动和非刚性的物体,两帧差图像往往不能较好地得到比较完整的运动区域的轮廓.在背景静止,或者非静止背景运动补偿的情况下,累积帧差图像中非零像素除了反映运动对象区域外,还反映了大量的噪声,以及部分由于运动遮挡、背景显露的区域,故对传统累积帧差法[6]作了改进,采用相邻帧差和隔帧差结合并对图像累计相加,这样不仅能很好地消除图像噪声且能得到比较完整的运动区域轮廓.设fk+i表示第k+i 帧图像在(x,y)点的亮度分量,dk(x,y)表示第k个相邻帧差图像在点(x,y)的值,d′k(x,y)表示第k 个隔帧差图像在点(x,y)的值,s表示组合帧数,m(x,y)表示相邻的帧差图像在第(x,y)点的累计值.m′(x,y)表示的隔帧差图像在第(x,y)点的累计值.u表示应选取的背景噪声阈值,mm(x,y)表示在m(x,y)和m′(x,y)累积帧差图像上阈值化后第(x,y)点的值, 具体算法描述如下

dk(x,y)=|fk(x,y)-fk+1(x,y)| (4)

d′k(x,y)=|fk(x,y)-fk+2(x,y)| (5)

在累积帧差图像上要消除大量背景噪声,需要设定阈值.阈值的选取非常关键,如果阈值过大则有可能把部分运动较小的对象区域误判为噪声,使提取的运动对象不完整,相反,去除噪声的效果不明显,则后续的后处理工作很难真正提取出运动对象,经多次试验取的经验阈值u一般为16~20效果比较好.

2 实验结果分析

本文针对bluecar视频图像做多次实验比较,如图1a~

图1 d 分别给出了运动目标视频帧利用传统的帧差和改进的累积帧差对运动目标区域轮廓的检测结果.

从实验结果比较可以看出,传统的两帧差得到的运动目标区域轮廓不明显,而改进的采用相邻帧差和隔帧差结合并得到的运动目标,不仅能很好的消除图像噪声且能得到比较完整的运动区域轮廓.

参考文献

[1] Guo J, Kim J W, Kuo C C J. Fast and accurate moving object extraction technique for MPEG-4 object-based video coding[C]// Proceedings of SPIE. Boston: Massachusetts, USA, 1999,3653: 1210-1221.

[2] 邓玉春, 姜昱明, 张建荣.视频序列图像中运动对象分割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1):8-11.

[3] Meier T ,Ngan K N. Automatic Segmentation of Moving Objects for Video Object Plane Generation [ J ] . IEEE Trans. Circuits System for Video Technology ,1998 , 8(5) : 525-538.

[4] Tekalp A M. 数字视频处理[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 赵彦玲,张之超,高振明,等.灰度图像序列中基于二次帧差的分割算法[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2005,10(2):104-107.

[6] 许悦雷,左继章,张雄,等.一种累积帧差视频对象分割算法[J].光电工程,2004,31(7):69-71.

参考文献

[1]Guo J,Ki mJ W,Kuo C CJ.Fast and accurate movingobject extraction technique for MPEG-4 object-basedvideo coding[C]//Proceedings of SPIE.Boston:Mas-sachusetts,USA,1999,3653:1210-1221.

[2]邓玉春,姜昱明,张建荣.视频序列图像中运动对象分割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1):8-11.

[3]Meier T,Ngan K N.Automatic Segmentation of MovingObjects for Video Object Plane Generation[J].IEEETrans.Circuits Systemfor Video Technology,1998,8(5):525-538.

[4]Tekalp A M.数字视频处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赵彦玲,张之超,高振明,等.灰度图像序列中基于二次帧差的分割算法[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2005,10(2):104-107.

[6]许悦雷,左继章,张雄,等.一种累积帧差视频对象分割算法[J].光电工程,2004,31(7):69-71.

运动区域活动论文 篇2

我通过认真的观察孩子的行为,分析他们的心理特征,思考这个区域的材料环境,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原因:

1、材料缺乏趣味性

投放“找不同”这个游戏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观察的能力、有耐心、认真、专心做一件事的好习惯。但是很多孩子来到都是一看看,二翻翻,三就走人了,没有一个感兴趣的。

2、活动中幼儿缺乏成功感

幼儿在其他活动区中活动结束后都有作品给大家展示,从中得到一种满足,快乐,而益智区中的“找不同”却没有作品呈现。

3、材料有难度

区域体育运动中材料投放的多变性 篇3

【关键词】区域体育材料;多变性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26-01

区域体育运动中教师所投放的体育器械材料是创设良好的体育运动的先决条件。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有利于他们通过探索接受丰富的感官刺激,利用不同的材料去替代和想象,在材料的互动中促进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从当代幼儿的需要特征来看,其在满足方式上显示出明显的选择性参与的需要,并且在一个活动中幼儿具有多种需要融合性满足的要求。区域体育运动中强调投放器械材料的多变性原则、善于挖掘材料的潜力,通过利用材料本身的功能或是通过添加辅助材料,发掘其新功能,运用同类和异类的组合方法来提高体育器械材料的使用价值,支持幼儿创造力和兴趣的发展。

一、材料操作的多变性

材料本身具有多变性,其多变性体现在多用途上,比如车轮。车轮不但具有感知平衡滚动的功能,幼儿在玩的时候除了可以在上面行走、跳躍,还可以将车轮架高进行钻爬,或是将两三个车轮叠高进行攀爬。

二、添加辅助材料

除了材料本身的多变性,运用异类组合方法添加辅助材料,材料的功能会得到相应的变化。比如:同样是车轮,添加一些辅助材料可以使其功能更多变。如:添设碟子,幼儿头顶碟子走车轮,练习高难度的平衡行走;将竹梯架在几个横放并排的车轮上,让幼儿练习障碍走;还可以添设皮球,幼儿一边跨越车轮,一边拍球。添加了辅助材料,幼儿可以自主地选择辅助材料、操作材料,发挥材料的多用途性,创造属于孩子自己的愉快玩法,这对增强幼儿创造力很有帮助。

在了解材料的多变性原则后,教师可以通过改变场地、运动范围、运动强度、密度、动作、角色游戏、游戏规则等来体现区域体育运动材料的多变性原则。具体表现为:

1、根据季节的变化,通过改变运动场地、调整运动场地的活动范围来体现材料的多变性。在区域体育运动中,可以进行运动的区域有时是固定的,那么根据季节的特点、材料的特点,增加一些辅助材料就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游泳池区,夏天时天气变热池内瓷片会变得很烫,教师可以通过在游泳池内加水(以20—30公分为宜),让幼儿赤脚入区进行“螃蟹走路”、“钻山洞”等游戏,既能刺激足部的运动感知觉,促进血液的循环,又非常符合幼儿爱嬉水、玩耍的兴趣,使幼儿在炎热的夏天中体验到凉爽的气息。到了冬天通过投放辅助材料增加活动的强度,可进行“扔手榴弹”的投掷游戏和“搬运粮食”等一些负重的练习,增加腿部臀部肌肉的力量。

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改变运动中游戏的情节、角色来体现材料的多变性。作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区域体育活动必须还要遵循各个年龄段幼儿的运动发展基本经验,才能更适合幼儿的发展。要将体育游戏贯穿在区域体育运动中,同时赋予一定的角色、情节能引起幼儿的兴趣,特别是对于小年龄的幼儿。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角色和情节的需求是不同的,小班幼儿的角色情节较单一,而中班和大班孩子的角色情节就相对更复杂。教师根据各个年龄幼儿的特点和角色情节的变化,提供相应功能的材料和一些辅助材料,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一物多玩的乐趣。如游泳池的搬运沙包游戏中,小班的角色可能是小白兔等一些小动物,情节是搬运粮食,教师要投放小桶、头饰等一些辅助材料。而中大班孩子的角色可能更贴近现实生活,既要让幼儿获得成功,又让幼儿的能力得到挑战,例如远足运动员,手上脚上绑有装着沙包的布袋,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大小不一的竹梯、高低不等的板凳等开展负重、平衡、攀爬、行走等各种运动游戏,教师在这里投放的辅助材料相应变化了,而沙包这个材料也随着情节角色的需要变化出现了不同的功能。

3、通过改变材料本身的数量、摆放、活动方式体现材料的多变性。在区域体育运动中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材料也要体现一物多玩。如:同样是在车轮上进行平衡走的游戏,我们可以一个人行走,也可以增加车轮的数量让许多人结伴肩搭肩在车轮上迂回行走,让幼儿体验挑战的乐趣,积累运动的经验。还可以改变材料的摆放和运动形式。车轮就不单单是用来进行练习平衡的作用,将车轮横着摆放,地上铺上垫子,就可以进行钻的练习,再将车轮叠高就可以进行攀爬的练习,还可以在车轮上增添塑料瓶等一些辅助材料作为障碍物或是将车轮叠高增加行走的难度等等。所以材料的摆放、数量、活动形式的不同也体现了材料一物多玩的多变性原则。教师在运动中提供数量相适宜的材料,在多变的运动中可使幼儿体验到各种不同玩法的乐趣,幼儿运动能力的明显提高,运动经验的丰富与运动能力的提高往往成正比,孩子们在反复的自我“沉醉”中各种运动能力都在不断地提高,动作协调,体质也大大增强了。同时幼儿逐渐学会了更大胆地、更频繁地与人交往,学会了自我保护,学会了与人合作,学会了勇敢自信,他们的身心在区域体育活动中得到了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走近“新教材”,上海市教委研究室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谭星,幼儿园体育,背景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薛莉莉,幼儿园区域性运动中材料设计与投放适宜性的时间与研究,2008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68.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850.

③李慎明.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学习胡锦涛同志所作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体会[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11):13.

浅谈篮球运动区域紧逼防守战术 篇4

关键词:篮球,防守,区域紧逼,战术

1 概述

现代篮球随着攻守战术的迅速发展, 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球场上的争夺愈加激烈对抗性防守越来越高。在比赛中, 带有攻击性、破坏性的积极防守越加重要。在当今篮球高水平比赛中, 其中比较常用区域紧逼性防守战术。

2 区域紧逼防守的战术特点

2.1 区域紧逼防守是综合性的集体防守

综合利用了盯人和区域联防的防守战术的优点。队员在防守中既有明确的分工, 能积极地控制一定的防区, 又能在指定的区域内积极地进行抢断或补位, 并根据球的位置进行紧逼, 造成抢断球的机会, 给对方精神上压力, 迫使对方思想紧张, 战术配合混乱, 形成失误、为例等错误, 以达到破坏对方的进攻配合和节奏的目的, 为本方的进攻创造有利条件[1]。

2.2 紧逼防守的防守原则

以攻击性的防守对付多变进攻。当前篮球比赛中进攻战术打法非常活跃、配合默契、变化多端。没有攻击性的防守, 而再以一成不变的被动防守是很难应付比赛需要。比赛中由攻转守时, 防守队员都要迅速按分工的防区落位, 并就近进行盯人防守。防守时, 要以球为主, 兼顾盯人, 向球移动, 控制中区, 逼走边角, 体现近球区以多防少, 远球区以少防多的原则。前线的防守队员要堵中路、放边路, 迫使对方把球传向或运向边线, 与临近的同伴进行夹击。后线的防守队员要根据前线的的防守情况和意图, 积极调整防守位置, 做到人球兼顾和随时协防夹击。如果球传向后场并越过自己的防区, 应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路线向后场回防, 准备堵防或抢断球。规则中的“3秒”“5秒”“8秒”“24秒”“回场球”等规定都有利于区域紧逼防守的运用[2]。

3 区域紧逼防守的训练方法

3.1 提高个人防守能力

现代篮球运动, 防守技战术发生巨大的变化, 防守攻击性增强, 防守的区域增大, 防守控制力不断提高, 都是建立在超强的个人防守能力。可以从三方面进行训练, 一是加强力量练习, 二是身体的协调性配合, 三是积极的以赛带练、以守代攻的思想, 使运动员在比赛中积累更多的比赛经验, 培养积极主动的顽强精神。

3.2 加强区域紧逼的训练阵型

根据区域紧逼防守范围和落位队形的不同组合, 构成防守重点不同的战术阵势, 主要有“1-2-1-1” (图1) “1-2-2” (图2) “2-2-1” (图3) 和“1-3-1” (图4) 等[3]。

根据比赛需要和本队的条件, 区域紧逼防守可以分为全场区域紧逼、四分之三区域紧逼和半场紧逼。区域紧逼的运用方法[4]。

以全场“1-2-1-1”区域紧逼战术为例 (图5, 6) 。

全场区域紧逼时, 每名队员首先必须按“1-2-1-1”阵势落位, 以最快的速度落到自己负责的区域内, 寻找自己区域内的进攻队员, 以便开展区域中盯人, 盯人中守区配合。当对方4号在掷端线球时, 前区的防守任务由 (4) 、 (5) 、 (6) 来完成, (4) 防守4, 封堵向5传球路线, 当6接到时, (4) 应迅速随球移向6, 并与 (6) 堵6向中区移动, 进行夹击。同时 (5) (7) (8) 迅速补位, 形成马蹄状, 准备断对方6传出来的球, 因为6受到两人的夹击, 其传出来的球必然质量差, 这给 (5) (7) (8) 三位队员抢断创造了机会 (见图5) 。当对方队员6第一时间突破了 (6) 的防守, (6) 必须要堵中放边, 逼其往边线运球, 同时 (7) 快速上来与 (6) 形成夹击, 其他队员快速车轮式补位, 始终把队形保持马蹄状, 为抢断提供位置上的保证 (见图6) [5]。

4 结论与建议

4.1 夹击防守战术是给对手施加压力, 并借此打乱进攻节奏, 造成对方失误的一种攻击性很强的集体防守战术。

4.2 加强紧逼防守意识培养, 注重防守基本技能练习和提高个人防守能力是进行紧逼防守战术获得成功的关键。

4.3 任何战术都有利和弊, 关键是运用得当与否、熟练与否。我们可以通过提高队员自身的身体素质、技术、意识等和对战术的熟悉来祢补战术中的不足之处, 以求完美, 从而提高队伍的作战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静霞.训练与竞赛, 2010, 1, 5.

[2]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139-144.

[3]徐国富.全场区域紧逼防守与反击意识训练新法[J].中国体育科技, 1994 (10) .

[4]陈京生.析前场由区域紧逼防守组成的一种综合防守战术[J].中国体育科技, 1998 (12) .

运动区域活动论文 篇5

薛晓莉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当幼儿活动时,教师就是幼儿的最佳观众和听众,倾听幼儿的交流,观察幼儿的表现;当幼儿对活动规则模糊不清时,教师要耐心示范引导,帮助幼儿逐步建立规则意识;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是幼儿的合作者和支持者,为幼儿搭建起成功的桥梁。教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能进一步地催化幼儿对经验的掌握,也能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教师协助参与到活动中去,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本学期我们青年组的老师们围绕“户外区域运动观察与指导”进行了学习和探讨,通过理论学习和不断实践中的反思,在户外区域运动中针对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如何进行观察与指导,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其中我觉得加强有目的的引导和指导很重要。在活动区域中进行指导时,教师要十分注意对幼儿活动过程的观察。在指导幼儿的过程中,教师要常用启发式的语言,给幼儿一个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有一次我组织幼儿一起玩运粮食的活动,我以农民伯伯的口吻说:“今年粮食大丰收了,可是我年纪大了,运不了这么多的粮食,你们来帮帮我的忙好吗?”幼儿齐声回答:“好!”我说:“可是你们不知道怎么把粮食回到仓库区,这样我先带你们走一走这条运粮食的路,看看谁能记住今天的路线。”告诉完孩子们运粮食的路线后,孩子们开始运粮食了。可是这条路上有许多挑战点,尤其是碰到上桥的时候。孩子们不断的探索,尝试各种姿势和方法,有的两个人把车抬上桥,有的自己把车抬上桥,有的则往后退一退快速上桥„„看到孩子们不同的方法,随后我集合小朋友:“你们真会动脑筋,想出许多不同方法穿过小桥,本领真大!可是你们的速度都有点点慢,而且如果小车里的粮食很多的话,是不是就抬不动小车了呢?有什么方法能即快速又方便的让小车通过小桥呢?”赵敏诗说:“我能通过小桥,到小桥前面,我往后退两步,然后推着小车使劲往前跑就能通过小桥了”。

于是我请赵敏诗示范给大家看,孩子们看后纷纷觉得自己已经学会了。然后我请了另外的一个孩子来用赵敏诗的方法尝试一下,可是他却没有成功。接着,我马上又问,“你们觉得他们两个人哪里不一样,为什么一个能过小桥,同样的方法另一个却过不了小桥?谁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很多孩子说了各自的道理,我请这两个孩子再次尝试一下,结果有孩子发现了赵敏诗的手是往下压的,身体是往前弯下去的,另一个孩子是指着身体过去的,所以过不去。发现了问题,孩子们纷纷在上桥的时候弯一弯身体、压一压手腕,小车子真的就听话的快速穿过了小桥。

在此次的活动中,我观察到了孩子们在运粮食中的问题,那么针对这个问题我又有目的的请了两个孩子进行示范,让孩子们自己通过观察比较来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样孩子们不仅能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以了提高。

在区域运动中,我们一定要时刻关注孩子在运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观察这些问题的成因来加以引导和指导,这样孩子就能在活动中真正得以锻炼。在身体得到发展的同时,还能训练到孩子的思维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加上老师的参与,让孩子在活动的不断思考,并得以真正的发展。

运动区域活动论文 篇6

镜头二:益智区里,老师投放了自制转盘。按照老师的设计,自制转盘的功能很多,既能让孩子们认识时钟、天气、星期几,还能记住十二生肖。投放到区域后,孩子们也只是象征性地转了几下,就没人理会了。

在幼儿园,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面对这些现象,老师们觉得很委屈。从设计到收集材料再到制作,每一个环节的背后都凝聚了老师大量的心血,可是结果却是费力不讨好,导致区域材料成为摆设。那么,如何提供适宜的区域材料呢?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区域材料的投放要具有安全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足以说明安全工作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样,在区域材料的制作和投放上,安全性应是第一位的。利用易拉罐制作的高跷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体育器械。在收集易拉罐时,我们会挑选旺仔牛奶或者王老吉凉茶之类坚固结实的铁罐,钻了小眼的位置我们还会细心的用即时贴给它贴上,防止伤害孩子。选用酸奶瓶制作拉力器之前必须用消毒水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总之,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时,选择无毒、无味、对幼儿无伤害隐患的制作原料是前提。

二、区域材料的投放要有兴趣性

孩子是区域活动中的主角,一切的材料、环境都应该是能够吸引孩子的,孩子所喜欢的,因此,在材料的投放上一定要做到投其所好。在区域材料的选择上,我会先考虑选择孩子喜欢的,再考虑对孩子有益的。如果在区域中投放大量孩子不喜欢的材料,那是一个老师彻底的失败。因为,那样既浪费了老师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同时又不受孩子的欢迎,甚至孩子都不会有兴趣去摆弄它。做到投其所好,不仅孩子们会对此爱不释手,也会从中达成老师预设的目标,那又何乐不为呢!比如,在“瓶子总动员”主题中,我与孩子们一起研究“不一样的瓶子”,孩子们对各种各样的瓶子十分感兴趣,于是我们将各种奇异瓶子照片张贴在区域内,彩绘的瓶子摆放起来供大家欣赏,制作瓶盖门帘用于各区域的分割,虽然现在这个主题已经过了,但大家仍对此念念不忘。在“声音从哪里来”的主题中,孩子们对声音的探索活动兴趣非常浓厚。我找来了一个大纸箱,在大纸箱上面钻了很多小洞并安上了很多PVC水管,一个孩子在盒子的这边学小动物的叫声,另一个孩子在盒子的另一端找出和它相连的一节水管。他们对这个游戏材料非常感兴趣,后来还增加了玩法,如唱歌、讲故事让对方重复,在初步了解声音传播方式外还提高了孩子们的倾听能力及表述能力。

三、区域材料要具操作性

想让孩子成为区域活动中真正的主人就必须转变教师的观念,变“装饰性”为“操作性”,那些看似精致、美观的,“中看不中用”的材料一定要舍弃。在材料的选择和加工中,我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课程内容并进行有计划的创设。比如在科学区里,我用大纸箱制作钻了小洞的黑房子,并在里面粘贴了图片,让孩子们用手电筒探索黑房子的秘密;在益智区里,我自制了小动物拼图和家乡景点飞行棋,让幼儿在区域活动时可以互相结伴,在游戏中边玩边学;在表演区投放了孩子们收集来的发箍、丝巾、动物头饰、表演服装、音乐器材等,那里是孩子的童话梦工厂,有的时候它们会穿上演出服表演童话故事,有时他们会成为激情表演的“演奏家”;春天的时候在种植区里,放入各种各样的种子,和孩子们一起种植各种植物,一起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一起饲养小动物,发现它们的生活习性,并把他们的发现一一记录下来,请爸爸妈妈一起帮忙制作成一本本的观察日志,供大家分享、交流。

四、区域材料的投放要有层次性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一书指出:活动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指教师在选择、投放操作材料时,能够预先作思考,所要投放的材料,逐一与孩子通过操作该材料可能达到的目标之间,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出若干个能够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使材料“细化”。并在幼儿活动时,给予他们必要的提示和引导,使幼儿在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摆弄时,能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宜自己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较快地进入探索,向目标迈进。

在区域材料的投放中,不要“硬性”给区域定时、定量地添加材料,要把握好区域材料的“弹性”投放。在创设中,我根据中班主题的发展和季节变化,逐步丰富区域活动的环境及材料。在创设一个区域的时候,我们首次投放的材料不用太多、太完整,可以投放与之相符合的部分材料,也可以是半成品的,因为在此期间我们需要有孩子的参与来把这个区域更加丰富、更加完整,要把握好循序渐进的尺度。比如,在创设“宝贝科学室”的时候,我只是在区里投放了简单的操作器材,如:放大镜、手电筒等。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来看我们的“宝贝科学室”,那里的材料已经多的放不下了,孩子们又从家里带了好多皮鞋盒、月饼盒来分类装箱。在开展“蚂蚁王国”主题时,我与孩子们一起制作了蚂蚁的手偶、触角、蚂蚁的家,亲子制作的蚂蚁王国,带孩子们到户外用沙和泥巴制作蚂蚁城堡;在“彩色世界”里,我们又一起收集落叶制作了“七彩树叶”,和孩子们设计了游戏“颜色对对碰”“彩色溜溜球”“五彩鱼”,最让孩子们嗨翻的投放到美工区的“玩色”,孩子们根据音乐的节奏用身体的任意一部位画画,孩子们创意的作品至今还展示在我们的主题墙上,孩子们实在是舍不得将他们取下来。正因为有孩子们的参与,随着主题和时间的变化,区域中的材料在循序渐进中不断累积起来,在不知不觉中变得丰富多彩。

如何开展小班区域活动 篇7

一、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

环境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通过环境创设与利用有效促进幼儿发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小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幼儿特点做整体安排,应该从幼儿水平与发展需求出发,让幼儿自己做主,让幼儿做区域活动的小主人。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幼儿小班教材时,我总是根据幼儿特点创设区域环境,既考虑幼儿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交流,又注意他们彼此之间互不干扰。这样,幼儿才能专注于某项活动,才能充满信心地探究问题。在设置活动区域时,我总是充分运用班级环境因素,采用灵活与固定设置相结合的方法,给幼儿创设多功能的、丰富多彩的自由活动区域,让每个孩子都有自由选择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例如,在设置区域环境时,我总是把活动区域分为两部分:安静区域设在教室内,比如益智区、语言区等;其他区域设置于靠近门口的地方,比如角色区、表演区等等。

二、提供丰富的区域材料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研究表明,幼儿的认知发展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下获得的,幼儿由于年龄小,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具体的、感性的、形象的,他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往往需要动作帮助,他们认识物质世界需要通过实物来完成,需要借助于物体的直接操作。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难发现,小班幼儿特别喜欢摆弄物体,对任何外物都充满好奇心,因此,在创设幼儿活动区域时,我总是努力给幼儿准备充足数量与种类的材料,这些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能够培养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投放材料的时候,我还考虑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给不同层次的幼儿配备不同材料,为了让幼儿充分运用材料,每当给幼儿提供新材料的时候,我就和幼儿讨论:“这个东西怎样使用好呢?“这个东西可以做什么呢?”“这个东西能不能用其他的代替呢?”等等,这样的讨论过程其实也是幼儿充分想象、充分思维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意给幼儿及时添加新材料,以便于幼儿尝试新的玩法。

三、采用鼓励评价方式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奥秘之一在于幼儿从好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与鼓励的话。”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对幼儿多表扬、多鼓励、多肯定、多支持、多欣赏、多容忍,这样幼儿才会越来越听话,才会在活动区域表现得更好。对活动区域的评价可以通过集体交流评价与个体过程性评价来进行,小班幼儿受年龄特征制约,很多时候以我们教师的评价为主,比如,“这样做太好了”“你是一个乖宝宝”等是我常用的评价语言。当然对待不同层次的幼儿要用不同的评价,对有创造能力的幼儿我这样评价:“你好聪明,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这个问题你解决得很漂亮,以后你会更出色的。”等等,当评价能力较弱的幼儿时,我这样说:“你有了明显的进步。”“你越来越听话了。”等。这样孩子们就会在活动中更加活跃,就会更加回味无穷、兴致盎然。

总之,区域化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想方设法给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区域,使幼儿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丹霞.如何结合主题活动更有效地开展区域活动.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2006.

[2]沙丽萍.区域活动设置与不同年龄幼儿的智力发展.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上一篇:混合机制下一篇:健身指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