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指导员

2024-10-18

健身指导员(精选10篇)

健身指导员 篇1

1 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现状

据国家体育总局《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显示, 16周岁及以上人群中有3.14亿的城乡居民参加过体育锻炼, 全国“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为28.2% (含在校学生) , 体育人口的年龄结构呈现“两端高, 中间低”的趋势。在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中, 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状况也呈现显著的特点, 男性高于女性, 低学历参加体育人口的数量在不断下降, 而高学历的在不断上升, 体育人口的职业也呈现了显著变化, 有职业的体育人口在扩大, 无职业的体育人口在缩小;场馆数量严重不足, 建设速度极为缓慢, 人均占有场地数量仍然很低;社会体育指导员, 还存在各级别之间的数量比例不协调, 年龄结构不合理。另外,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不仅年龄偏大, 从事体育工作年限还不长, 其中5年以内占据29.38%, 10年以上占32.30%。

2 全民健身发展的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 我国的体育事业有了空前的发展, 半个多世纪以来, 党和政府始终把关心群众健康, 增进国民体质放在第一位, 群众体育活动结出了丰硕成果。群众体育组织遍布社会的多个阶层:有60%城市街道成立了社区体育组织, 29%的街道办事处、乡、镇配比有专职体育干部;79%的街道办事处、乡、镇配比有兼职体育干部;12.7%的街道办事处、乡、镇聘有体育干部;92%的市辖区、县级市、县已经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73.4%的街道办事处、乡、镇已经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 机关还是学校, 不分年龄, 不分性别的体育锻炼大军随处可见。目前我国有3亿多的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体育人口的数量已达34%, 10亿人次达到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人民体质有了较大的改善, 平均寿命已由解放初的35岁提高到现在的71.8岁, 用于全民健身的体育场馆55万个, 是1949年的107倍, 人均拥有体育场地也由0.05貟增至0.65貟。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全民健身正朝着健身内容的系列化、科学化、实用化方向发展。

3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必要性

3.1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需要

全民健身计划是中华民族体质建设的总体规划,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 在本世纪初, 在60%的中国城市、40%的县城、20%的乡村范围内建立社会体育指导中心, 在每1000人中应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5名。纲要中指出, 要“建立一支有一定组织能力和技术水平, 面向社会, 服务于社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形成覆盖面广、包容量大、适应性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并通过这支队伍面向社会服务于群众, 科学的、系统地组织和指导群众开展健身活动, 从而达到它提供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根本目的。由此可见,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及其所肩负的任务都是十分重要的。

3.2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健身活动质量的需要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为我国体育事业带来极大的影响力, 推动了全民健身的空前高涨, 自发的, 自治的, 自由的群众体育活动遍布大街小巷, 体育人口急剧增加, 但是这些群众体育活动指导者大多是未经专业技术训练的体育爱好者, 他们具有不稳定性, 其组织能力和技术指导能力与日益发展的群众体育活动的需求相差甚远, 据国家体育总局提供的数据, 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仅有6万, 而参加体育锻炼的城市人口就有18737万人, 这一比例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求。

4 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全民健身活动发展的作用

如果想要达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的我国群众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 确立到2010年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目标, 即“把全民健身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那么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全民健身活动所起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它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全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 对推进社会体育及其全民健身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4.1 组织和带领群众积极参加健身活动

从目前社会的整体情况来看, 许多人的体育意识还不够,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还不够多, 加之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 在青年人工作、学习任务加重的同时, 老年人承担起操作家务、看管孙儿女的责任, 因此部分居民的余暇时间不多, 劳作之余往往感到身体疲乏, 懒得再进行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要将动员群众参加健身活动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采取各种方式方法, 调动群众的体育积极性, 提高群众自觉锻炼的意识, 带领群众开展各种健身活动, 做好社会体育的有关组织和管理工作。

4.2 指导群众科学健身, 有效提高锻炼效果

在现实社会体育的发展中, 广大群众锻炼的科学化水平还普遍较低, 很多人缺乏锻炼知识和科学方法, 甚至还出现了一些锻炼不当造成伤害事故等问题, 这些都需要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科学技术服务, 积极宣传科学健身知识, 进行科学健身的指导服务, 有效提高群众的健身锻炼效果。

4.3 引导群众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和体育投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社会体育的许多方面已经进入市场, 形成健身娱乐、保健康复、体育咨询培训等社会体育产业, 在许多大城市中, 已经形成“花钱买健康”的有偿服务局面,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各种体育指导中, 引导群众合理地体育消费和健身投资, 促进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的健康发展。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居民健身活动现状进行调查, 并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全民健身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揭示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以及对其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影响

参考文献

[1]http://www.sport.gov.cn/n16/index.html

[2]旷怡, 张翔, 刘平。对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结构的研究[J]内江科技2008 (2) 36-37。

健身指导员 篇2

体育学院05级5班 刘娟 学号:200517240518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们的不断提高,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在对精神享受的要求层次也越来越高。提高生活质量,追求健康也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势在必行,人们追求健康的最主要手段是进行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的同时既能享受它所带来的愉悦,又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近年来,我国颁布并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它进一步完善并发展了社会体育,大众体育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此同时,就需要一批具有专业素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来指导全民健身,促进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影响 1.研究问题的提出: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学家认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社会,必然会关心公众生活质量,追求健康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作为娱乐、保健爱、交流的重要内容,体育锻炼将纳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指导下,我国的全民健身正在蓬勃的发展。一些形式灵活、内容多样、时间不

一、对象不同、地点各异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正在全国,特别是全国各大城市中展开。但是这些形式多样声势浩大的群众体育活动仍处在自发地、自由地、自治地的初级阶段,大都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长期的稳定性。究其原因,是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一个适应群众体育运动发展需要的组织管理体系。如果想要达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所指出的那样“到2010年经过努力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使体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使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我国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推社会体育及其全民健身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2.建立与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必要性

2.1全民健身计划的需要【1】 全民健身计划是中华民族体质建设的总体规划。全民健身计划中指出,在本世纪初,在60%的中国城市、40%的县城、20%的乡村范围内建立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每1000 人中应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5名。《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要“建立一支有一定组织能力和技术水平,面向社会,服务于群众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要“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技术等级称号的评定和授予工作”,保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健康发展。该纲要十分明确地提出了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目的、意义,就是要通过建立健全社会化的 全民健身活动,形成覆盖面广、包容量大、适应性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并通过这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面向社会服务于群众,能够经常地、科学地、系统地组织和指导群众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根本目的。由此可见,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体育健身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及其所肩负的任务都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国尚不能大量培养社会体育人才,急需补充指导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如可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2.2: 是发展全民体育健身活动、提高全民健身活动质量的需要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这为我国体育事业又带来了一次新的生机; 目前,国民投身于体育健康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体育人口急剧增加,自发的、自治的、自由的群众体育活动遍布大街小巷,而这些群众性体育活动指导者大多是未经专业技术训练的体育活动爱好者,他们具有不稳定性,其组织能力和技术指导能力同日益发展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需求相差甚远。要引导群众进行科学而又有实效的体育健身活动,没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参与是很难实现的。

全民体育健身活动要强调质量,就是指通过科学的、合理的体育活动来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体育活动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技术性、专业性,这就需要社会体育指导员来研究和探索。有了社会体育指导员,人们可以注重体育锻炼的实用性和实效性,达到增强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目的。3: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分析

3.1: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的要求 【2】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越来越多,而社会体育指导员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很大。年龄偏大,其中50 岁以上的占26.1%;40~50 岁的占31.43%;30~40 岁的占27.2%;而30 岁以下的只占15.27%。晨练中大部分指导员都是退休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其中大专以上体育专业毕业的占13.87%,高中以下非体育专业的占36.1%,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18.1%。至于人数问题,无论是与我国社会需求相比,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问题更为突出。据国家体育总局提供的数据,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仅有6 万,而参加体育锻炼的城市人口就有18737 万人。这一比例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3.2: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现状【3】

根据《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统计》,到2000年,全国各级社会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增至151495人,比1998年增加了9万余人。其中,在职社会体育指导员占75.43%;离休社会体育指导员占24.75%;52.6%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活跃在城市,37.4%和10%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分别在县镇和农村开展工作;在体育场馆指导的占20.49%,公园占30.93%,马路边占15.31%,其他场地占33.27%;81.06%是具有组织的指导,个人组织的指导占18.94%。由此形成了专职为主,兼职为辅;城市为重点,县乡齐发展;体育场馆,公园为阵地,其他场地为补充有组织的指导为龙头,个人组织并举的多元化,快速的发展势头。3.3: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目标

随着体育人口的日益增加,人们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他们的专业水平层次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是在大城市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数和质量,同时在一些中小城市,农村等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也要增加,这样才能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长久发展。到2010年社会体育指导员要达到65人的目标,而这个目标也应该可以实现的。也就是说,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的城镇街道普遍建立体育组织,配备经过培训的业余辅导员,指导群众进行科学锻炼;农村各集镇建立体育辅导站,设专职或兼职的辅导员的预期目标就能够实现。

4.社会指导员的功能性【4】

4.1 具有推动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社会体育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体育的开展状况,直接关系到体育事业的发展全局。广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提高社会体育的发展水平,进而在推动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2 增进全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各种体育工作,直接作用于广大人民,为增强人民体质、增进健康、愉悦精神、善度闲暇服务,从而为在全社会建立科学、文明、健康是我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3 具有推动体育产业全面发展的作用

社会体育产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从世界来看,社会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已经超过了竞技体育产业.社会体育产业的发展的情况对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会体育产业的重要人力资源,因此,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不仅促进了社会体育产业的发展,而且在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4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体育是综合性的社会主义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现代体育观念的传播和科学健身的普及,不但能帮助广大群众强身健体,而且对陶冶情操、增进友谊、提高文化修养、树立道德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全民健身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5.1 全民健身的发展趋势

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国发[1995]14号)《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概述了全民的体质健康状况,阐明看社会主义经济与发展对人民整体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分析了全民健身工作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的现状,明确了20世纪末至2010年全民健身工作的奋斗目标与任务,确定了以全国人民为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的工作范围,制定了实施工作的对策、措施和步骤。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国的体育事业有了空前的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关心群众健康,增强国民体质放在第一位,群众体育活动结出了丰硕成果.群众体育组织遍布社会的多个阶层:有超过60%的城市街道成立了社区体育组织, 29.0%的街道办事处、乡、镇配备有专职体育干部;79.0%的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配备有兼职体育干部;12.7%的街道办事处、乡、镇聘有体育干部;92.0%的市辖区、县级市、县已经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73.4%街道办事处、乡、镇已经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 2 ]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机关还是学校,不分年龄,不分性别的体育锻炼大军随处可见.目前我国有3亿多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体育人口的数量已达34% , 10亿人次达到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人民体质有了较大的改善,平均寿命已由解放初的35岁提高到现在的71.8岁.用于全民健身的体育场馆55万个,是1949年的107倍,人均拥有体育场地也由0.05m2 增至0.65m2.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全民健身今后的发展趋势朝着健身内容的系列化、科学化、实用化方向发展.【5】 5.2 影响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因素

由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还不完善,要达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的要求与目标则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艰苦奋斗。而在这个奋斗过程中,还又许多因素制约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如我国的体育法制还不健全。许多人的生活水平层次还达不到,农村人口比例达,具有专业体育知识人才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我人数偏少等等。

体育价值观念的更新。体育价值观是一种体育社会心理现象,它不仅影响个人行为,也影响群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或个体对体育的基本态度。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里,受经济的制约和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人们对体育健身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参与热情不高.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不断深入推广,“健康第一”、“花钱买健康”的体育价值观念正在形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已成为一种时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一切社会因素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群众体育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可供体育设施的投资是有限的,在体育人口、体育设施方面、体育立法方面、体育组织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大众体育的发展水平确实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全民健身活动计划的发展必将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对全民健身的影响也很大,一个社区是否有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也关系到健身运动的效果。

6.全民健身活动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要求

以上看来,全民健身计划活动离不开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而社会体育指导员也是全民健身计划得以实现的最基本的条件,它对发展我国体育事业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全民健身活动对社会体育指导员也有一定的相应要求。6.1:较系统地掌握社会体育指导理论与方法(摘自 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条件与要求)

较系统地掌握社会体育指导理论与方法的意义与要求 社会体育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事业,是一个包含着丰富理论与方法的体系。社会体育的发展,既需要对社会体育客观规律概括而成的科学理论,也离不开保证社会体育目标和任务实现的各种有效方法。社会体育指导活动,就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将指导者已有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传授或作用于被指导者的过程,越是高水平的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其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性、系统性就越为重要。所以,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掌握社会体育指导的理论与方法。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整个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中的最高层次,代表着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国家水平,要担负更为全面、更为复杂的指导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应更加丰厚,对工作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应更加自觉。因此,《制度》作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应较系统地掌握社会体育指导理论与方法的规定,要求对社会体育指导的理论与方法能够达到明晰结构和区分层次的整体性把握。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面向全社会和全体国民,社会群众体育活动与健身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会群体健身活动的宣传者、组织者和执行者。全社会推行全民健身计划,需要一大批具有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根据《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体育健身活动的方法和手段,并有较强的社会体育组织管理能力。要达到《制度》规定的标准,必须进行培训。

7.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如果想要达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的我国群众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确立到20世纪末和2010年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即“把全民健身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那么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全民健身活动所起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它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增进全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推进社会体育及其全民健身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7.1:组织和带领群众积极参加健身活动。从目前社会的整体情况来看,许多人的体育意识还不够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还不够多。社会体育指导员要将动员群众参加健身活动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采取各种方式方法,调动群众的体育活动积极性,提高群众自觉缎炼的意识,带领群众开展各种健身活动,做好社会体育的有关组织和管理工作。7.2:指导群众科学健身,有效提高锻炼效果。在现实社会体育的发展中,广大群众锻炼的科学化水平还普遍较低,很多人缺乏必要的锻炼知识和科学方法,还出现了一些锻炼不当甚至伤害事故等问题。这都需要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科学技术服务。社会体育指导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积极宣传科学健身知识,认真进行科学健身的指导服务,有效提高群众的健身锻炼效果。

7.3:引导群众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和健身投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体育的某些方面也要进入市场,逐步形成健身娱乐、康复保健、咨询培训等社会体育产业,并将逐渐出现群众“花钱买健康”的局面,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各种体育指导中,特别在开展有偿服务或经营性活动中,要对群众进行合理体育消费和健身投资的正确引导与有效帮助,促进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的健康发展。

8.结论:(1)自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已有10年的时间了,我国的全民健身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体质得到了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逐年增加,我国人均寿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自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以来,在发展规模和培养质量并举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技术等级分类有待进一步完善。(3)对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培养应广开渠道,依托高校,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加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和发展规律的研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体制和管理网络系统,以最经济的代价,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提高社会体育的指导水平。

【1】卢春根,胡晓斌,徐细根,全民健身社会体育指导员网络系统研究[G]中国期刊网,2007,(65)

【2】卢春根,胡晓斌,徐细根,全民健身社会体育指导员网络系统研究[G]中国期刊网,2007,(65)

【3】陈宁 全民健身概论[J]四川教育出版社(247)

【4】周学容,谭明义 社会体育学概论[J]黑龙江人民出版社(75)

健身指导员 篇3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渐加强了对社会体育健身活动的重视,并且颁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等相关法令,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体育活动的发展,同时造就了一批社会体育指导员。但是在陕西省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体系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如组织结构、管理机制以及保障制度等问题均限制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因此,政府等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体系。

关键词:健身;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 G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6-127-2

1 陕西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体系问题探究

社会体育指导员符合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需求,其可以引导群众树立科学的体育活动锻炼体系,同时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推进作用。但是在陕西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体系的发展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制约着社会体育指导员事业的发展,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素质相对较低

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体系的发展中,其拥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可以更好地推进社会体育活动的发展,对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陕西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中,其专业素质相对较低,无法满足社会体育活动事业的发展需求。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陕西省1000名社会体育活动指导员进行调查,发现其82.5%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均属于较低级别的指导员(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虽然拥有较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在专业素质方面存在明显的缺乏,大部分体育指导员均为社会人员,体育专业的人数较少。而在本科以上学历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中,人数比例仅仅为39.5%。虽然其专业素质较高,但是在人员数量上却相对较少。如在广场舞等活动的指导中,大部分体育指导员缺乏指导能力,严重制约了社会体育健身事业的发展。另外,在高级别的体育指导员中,约76.2%的指导员年龄较大,达到45岁以上(如表2所示),其不但要忙于工作,同时需要承担家庭带来的负担。而30岁以下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仅仅为15人,远达不到其均衡的发展需求。可见,诸多因素导致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素质无法满足社会体育健身活动的发展需求。

1.2 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体系的发展中,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可以较好地引导社会体育健身事业的发展,但是在陕西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体系中,其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制约着社会体育活动的发展进程。在对陕西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调查中发现,81.1%的社会体育活动指导员在工作中希望选择有组织的固定工作方式,而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具有一定工作爱好的人数比例不足10%。同时,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体系中,其依然存在较多的管理问题,限制了社会体育指导员事业的发展,在陕西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活动中,较为重视资格证书的数量以及指导员的资历,而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实际运用方面缺乏重视程度,致使社会体育指导员往往较为重视资格证书的考核,忽视了自身的实际工作能力。

1.3 培养体系缺乏科学的保障机制

在陕西省的社会体育活动指导员工作体系中,其分为职业型和公益型的体育活动,在职业型的社会体育活动中,体育指导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收费,而在公益型的社会体育活动指导员中,其大部分属于自发组织的社会体育活动,指导员的参与全凭自愿,在这种情况下,短期的公益体育活动可以得到顺利地开展,但是对于长期的公益活动而言,社会体育指导员严重缺乏积极性。另外,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机制中,其大部分均是由体育部门颁发固定工资,致使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积极性受到进一步的影响。

2 陕西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体系的构建

2.1 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

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体系中,由于其专业素质相对较低,导致其对社会体育活动指导员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针对这种现象,政府等相关部门应该建立科学的培养体系,引导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健康持续发展。首先,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体系中,应该根据指导员的不同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如对于具有广场舞素质的指导员,可以扩大其素质优势,加强对广场舞专业知识的培训,这样可以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另外,在陕西社会体育指导员中,低级指导员的数量相对较多,而高级指导员的数量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需要扩大培养范围,建立高级培训方式,如康复训练以及医疗训练,这样不但可以提升体育指导员的专业素质,同时可以更好地开展社会体育健身活动。

2.2 健全培养体系管理机制

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体系中,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致使社会体育指导员难以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引导全民体育健身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首先,政府等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三级管理机制,在政府和协会的基础上,加入社区管理机制,这样不但有利于政府和协会的管理,同时可以进一步挖掘体育指导员的才能,使社会体育健身事业取得高速的发展。其次,在社区培养体系中,应该在每个社区配置高素质专业人才,使其可以对社区的体育指导员进行专业的指导,这样不但可以丰富社区体育活动文化,并且可以快速地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体育指导员。

2.3 建立科学的保障机制

在陕西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健全的科学保障机制,致使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积极性受到较大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和协会等部门应该建立科学的保障机制,提升对体育指导员的激励,使其可以积极地投入到社会体育事业中。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公益体育事业的投入,使体育指导员的积极性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其次,在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待遇中,应该将其工作成效与实际工资相挂钩,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其积极性。总而言之,只有建立科学的保障机制,才可以在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性的基础上,更好地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在陕西社会体育活动指导员培养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其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指导员专业素质较低,缺乏科学的保障机制以及管理机制。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陕西省政府和协会可以加强对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并且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以及保障机制,进而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体育健身事业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于善旭.我国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发展的基础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01:58-61.

[2] 王占坤.老龄化背景下浙江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实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3,06:70-80.

健身指导员 篇4

国家体育总局十分重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工作, 制定了相关的考核制度和培养计划, 并于1993年开始在我国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 制定《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等相关鼓励政策, 但是我国每万人均指导员数量和比率远远低于欧美等其他国家, 不到日本的1/10, 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群众健身需求。因此, 正确认识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社区体育健身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 积极寻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模式, 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质量对于我国当前正在积极开展的社区体育健身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和现实意义。

1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的社会意义

1.1 能够加快我国社区体育健身事业的发展进程, 减少支出, 节约巨大的社会成本

根据2011年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印发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发布的数据显示, 我国超过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 且保持一个较高的递增速度, 到2050年, 中国老龄人口将占全国总人口的1/3。面对庞大的老龄化数字, 我们首先面对的是养老问题和相继而言的老龄化综合性问题, 由于人体机能的下降和少子家庭结构等造成的空巢现象, 导致老年孤独症、老年性疾病不断出现, 中国社会必将面临更大的医疗支出, 社会经济增速放慢、人口红利下降等社会问题, 如何有效引导庞大的老年群体的退休生活, 提高我国老年群体的精神面貌, 提升其身体素质, 改善心理健康水平, 已经成为社区体育健身事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但是通过实际走访调查发现, 我国不少地区的社区体育健身事业建设情况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群众社区体育健身执行情况不好, 不少社区基本就没有开展任何体育性质的活动, 实际参与健身人群的绝对数字少, 严重拖缓了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速度。我国社区体育健身发展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缺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引导, 缺乏锻炼的动力和积极性, 因为自我锻炼缺乏专业性, 不好意思在熟人面前进行。因此, 如果我国能加快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进程, 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层次, 改善培养模式, 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体育发展的指导员出来, 则对带动群众的健身积极性和提升健身的科学性, 增强健身兴趣, 创设积极的健身氛围则具有较好的影响力。

1.2 能够提高社区体育健身的针对性, 满足社区群众不同健身需求层次的需要

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本身热爱体育事业, 并具有扎实的专业体育知识和理论, 对体育事业的建设和推广具有一定的见地, 由于其自身的专业性, 社会体育指导员如果能够投入到社区体育健身事业中, 则能够较高地提高社区体育健身的针对性, 能够针对社区本身的人群特点和结构层次, 为不同的人群制定运动健身方案, 调动社区群众, 特别是课业压力和工作压力较重的青少年人群和中年人群的运动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对周边群众起到正面的示范与带动作用, 从而营造良好的社区运动氛围, 推动我国社区体育健身事业发展的速度, 提高发展的质量和发展层次。

1.3 提高我国社区体育健身事业的专业性, 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输送人才, 节约体育人才培养成本

体育事业, 特别是竞技体育的发展不仅是国民素质的综合体现, 更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展现, 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本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但是一个专业运动员的选材与培养, 不仅需要家庭及国家相关体育部门花费较高的费用, 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其经费投入和时间投入巨大。而体育选材的最佳时期是青少年时期, 虽然学校在竞技体育选材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但是由于当今学生家长对体育运动员退役后出路等问题的担忧, 不少具有运动天赋的学生没能被及时发掘, 浪费了体育人才。

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学生家长接触的时间和范围更广, 其对这部分人群产生的影响力也将更为直接, 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 及时发现青少年儿童的运动天赋, 并打消家长的消极顾虑, 及时输送体育运动人才并使其得到及时的培养, 则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诸多利好, 节约了大量的体育人才的培养成本, 为体育事业的发展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培养人群结构不合理, 培养等级较低, 难以胜任较高层次的社会体育的开展

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已经超过70万人, 但是培养人群的结构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区域性差异较大, 分布不均衡, 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数量和构成层次较高, 经济发展不好的中西部地区及广大乡村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严重不足, 广大乡村地区几乎不开展任何社区体育健身活动, 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为零, 培养等级非常低。社会体育指导员之间的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及学历层次差距较大, 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女性工作者非常稀缺, 且偏大龄化, 多集中在41~50岁之间, 所占比例高达9 0%, 多为大专以下学历层次, 难以胜任较高层次的社会体育的开展。

2.2 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和激励制度, 难以形成产业化、可持续性效应

虽然国家相关职能部门非常重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工作, 但是至今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和激励制度, 难以形成产业化和可持续性效应, 吸引不到具有专业素养和较高组织才能的体育专才, 多为离退休人员自愿性行为, 进入和退出机制缺乏, 对其工作内容和工作质量没有合理的监控, 无法确保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3 现阶段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模式探索

3.1 积极探索高校直接培养模式, 培养高端社会体育赛事的组织者与执行者, 提高群众参与意愿

我国高校特别是专门体育院校是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机构和体育专业理论的研究中心, 其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我国高校能够直接参与到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工作中, 则将大大提高培养效率和培养质量, 因此, 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可以选定某些院校作为培养试点, 探索高校直接培养模式, 将部分高质量学生经过系统学习和训练直接培养成高端社会体育赛事的组织者与执行者, 增强对中青年人群的吸引力, 提高群众参与意愿。

3.2 探索体育机构合作培养模式, 加强指导员的专业化和专门化, 提高培养质量

我国当前体育专业出身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绝对数量过少, 多数缺乏专业化和专门化的训练, 因此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可寻求与社会体育机构合作的模式加快培养计划, 切实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质量。

3.3 建立社会人员竞争培养模式, 提高指导员的工作质量和积极性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同样离不开自我培养与提升, 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可建立社会人员竞争培养模式, 不仅可提高指导员的工作质量和积极性, 更能形成良性培养局面。

参考文献

健身指导员 篇5

吴锦毅 湖南师大体院

摘要:从儿童玩耍、―直立状态、自然适应、阴阳转合、左右脑协同等几个侧面,阐述选择健身方法的辩证法。

体育健身的基本手段是一个个的身体运动动作,也叫身体练习。这些动作内容量大,多到像山野中的花朵,花以胜数。它们的存在是服从于一定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其中对立统一的规律就是一个基本的规律。例如:运动动作的难和易,所需发力的大和小,所需能量消耗的多和少,静力动作还是动力动作,高空动作还是平地动作,进攻动作还是防守动作,单练习动作还是协同动作等等。因而选择和运用何种运动动作作为自己健身手段,一定要分析两方面的矛盾情况,一方面是运动动作本身对立统一的矛盾,另一方面是锻炼者主体的内在矛盾,例如:锻炼者体质基本的强与弱,情绪心理的爱好矛盾,年龄特征的需要矛盾,业余时间的分布矛盾等等。正确地选择合适的健身内容,就像从名医那里获得一张科学的辩证施治的运动处方。如果不从主客观方面的矛盾进行分析,随便选择锻炼内容、势必达不到所期望的效果,甚至事与愿违,带来恶果。本文从运动动作分类的几个侧面,采用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法来揭示选择锻炼内容时的正确思路,为大众体育活动的推广提供参考。

1、尽兴玩耍,身心皆适

体育活动包括健身和娱乐两大主要功能。孩子们以游戏玩耍为天性:他们的健身活动必须从体育的主要功能出发,反映他们的心理特征。采用机械的强制性的规定,只会造成“身顺而心违J精神受无量之痛苦”①。*这类活动有传统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内容,例如滚铁环踢毽子,各种形式的跳绳、“跳房子”、放风筝、抽陀螺、跳橡皮筋等等。这些活动的好处是:①活动者可以独自自由进行,活动量可大可小,也可以自邀同伴组合比试能力;②玩具的制造由家长引导孩子们自己动手,玩具的式样和活动的花样多,孩子们可以开动脑筋创造。因而活动时间矛盾,场地矛盾和经费消耗上的矛盾等都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在科学发展的现代社会,市场上可选择的健身性玩具不少,推广的潜力大。例如,骑童车、滑旱冰、掷飞盘、“飞去来器”、玩呼拉圈、跳流星球、跳弹力桩等,这些活动无不具有健身、娱心‘增智作用。

对于儿童的玩耍有些家长则横加干涉,怕他们的孩子玩疯了,招惹是非,浪费学习时间。要处理好这些矛盾,首先要肯定玩耍的积极作用。孩子们可以在玩耍中长身体,在愉快中建立童心的友谊,操作玩具的实践中动脑子,培养随机应变及评价自己和同伴的能力,培养真、善、美的情感。另一方面孩子们玩什么,怎样玩,应该有意识地引导、辅导。第三,对健身性玩乐必需的消耗应尽可能满足――可帮助加工制作。这比吃零食,玩电子游戏机更经济,有实效。

2、自然挑战,其乐无穷

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人是自然的骄子。阳光、大地、雨露、空气对人的恩赐无穷地尽使人体得以生存。然而“天怒也会给人以毁灭性的灾难”。人又是驾驭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主人。利用自然力强身健体,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受益无穷的手段。例如:爬山、越野、游泳、溜冰、滑雪、漂流、冷水浴、日光浴、风餐露宿、踏浪、滑水、铁人三项等。毛泽东等革命伟人就是利用大自然锻炼的典范。选择这类锻炼手段,用徐特立老人话说是“自找苦吃”,“好身体是斗出来的”。利用自然力的这类条件,当然不会是舒舒服服的条件(革命年代的革命者们锻炼身体更无好的锻炼条件可言),而要经受“吃大苦, 耐大劳。”*的磨练。其主要作用是:①机体运动承受环境阻力的`强刺激,强冷和强热刺激,可增大内脏器官功能,增进皮肤、视觉等感觉器官功能、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以及对环境变化适应性和对疾病的抵抗力。②与自然挑战意味着自我的不断超越。例如,游过一条条河流,登上一个个山头,一次次的战胜严寒、酷热、颠簸都是一次次的自我超越,能体会到成就感,增加自信心、自尊心,发展个性。②利用自然力条件健身最经济实惠,不花钱, 获大益。向大自然挑战无不充满矛盾,那就是在决策时候“敢”与“不敢”,在困难难忍时是 咬牙坚持还是“打退堂鼓”。敢与不敢、进与退的结果,最终以获得实效的强弱分。这就是辩证法。

3、仿生形意,防患未然

人类直立,以发达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创造文明的世界,可是直立也给人体带来不少忧患,这是因为垂直状态使人体重心升高,重力的作用使处于高于心脏位置的大脑获得足够的氧气加大了难度,胸、腹部中的脏器受重力的作用容易下垂。常见的如心脏下垂、隔肌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下支静脉曲张等疾病都是重力作用造成的。而动物的心脏同大脑及其它脏器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没有这种现象产生。这就是直立状态的矛盾。如何防止这些器官产生病变?仿生学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其原则是每天要有相当比例的时间使身体成水平姿势。睡眠有八小时,应平躺休息(小孩应在8小时以上),婴儿不能过久的坐、站,多让他们爬行。少年和成人平时多做垫上或草地上的滚翻,多做背腹练习以及各种形式的倒立―斜倒立、扶倒立、靠墙倒立等及参加游泳运动,使肌肉发达,有力量对内器起支撑固定作用。多做下肢按摩,促进静脉血回流心脏。过于消瘦的人对从高处冲击地面的动作应谨慎。水平姿势的活动对动物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人应该有意识地多做这些不习惯、不方便的仿生运动,模仿动物的形意动作。

4、阴阳太极,习武练拳

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健身养生方法,各家武术讲究攻防结合、虚实结合、形神兼备,气功太极贯注阴阳转合、调心调气。在继承、发展、运用传统养生术中部必须运用对立统一的规律来指导。

选择武术、气功作为全民健身的内容,由于其内容十分丰富,适用于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文化层次和审美能力的人练习。学练武术有利于欣赏影视功夫片、历史剧和武侠小说,看这些文艺佳作也反过来促进武术学习的兴趣。

5、对称运动,左右脑协同

大脑是思维器官,是人体的司令部。两半脑机能的分工是:左脑管辖语言中枢,进行抽象思维,并支配右侧肢体运动。右脑主形象思维,同时支配左侧肢体运动。左右两侧肢体的运动对大脑机能的发展又有积极影响,因而对称运动就显得特别重要。一般人习惯于使用右手持运动器械或劳动,用右脚踢球、跨栏,因此形成左侧的“弱手”、“弱脚”,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也影响右脑的发育。为了促进左右脑机能协同开发,促进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交互发展,健身运动要对称进行,有意识地多做不习惯侧肢体动作,使左右肢体都灵活自如,具有同样的爆发力和肌肉耐力,在发展体能的同时发展智能。

健身指导员 篇6

1.1 健美操指导员性别、年龄、教龄结构

由表1可以看出,96%的健美操指导员年龄在24-35岁之间,表明健美操指导员队伍中绝大多数为青年指导员,这是由于青年指导员精力充沛,有魄力,承担着大部分的教学任务,但在经验方面有待培养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整个职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6-40岁的健美操指导员占3.6%,这部分指导员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他们的成长与我国健美操的发展是同步的,是郑州市营业性健身俱乐部推广健美操的主力军。调查中,没有一名是40岁以上的指导员,这是因为他们的体力和精力相对下降,而这一职业对体力和精力的要求相对较高,所以目前这一职业中年龄大的比较少见。同时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在9所俱乐部中,共有52位健美操指导员,其中有49位是女性,3位是男性,健美操指导员男女性别比例相差较大。

1.2 健美操指导员文化程度专业情况

健美操指导员只有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才能科学有效地在大众健身中进行指导工作。通过调查发现(见表2):郑州市健美操指导员总体学历层次还不错,整体素质比较高,但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健美操指导员中非体育专业占有一定比例,这将影响健美操指导员队伍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非体育专业的健美操指导员在身体素质和体育学科理论方面与体育专业的健美操指导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指导实践中缺乏说服力,因此,加强健美操指导员队伍中非体育专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是郑州市健美操指导员队伍建设的又一重要内容。

1.3 健美操指导员职业结构分析

由表3可知:郑州市健美操指导员主要集中在学校,其主体是在校学生和老师。专业从事健美操项目的人员还是集中在各体育院校,因此从事大部分健美操指导工作的人员是在校学生和老师。同时,专职指导员较少,兼职指导员较多的现状使郑州市健美操指导行业专业化程度不够,这也与健美操指导员的工作环境、福利待遇情况相关。因此要提高行业专业化还需要从各方面着手改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4 健美操指导员等级情况

专业正规的技术等级证书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学习、实践,最后再通过考试而获得,它是衡量指导员专业知识程度的重要标志,更是评价专业技术水平或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由表4可以看出,在郑州市营业性健身俱乐部健美操指导员中,仍有四分之一的“健美操指导员”属于无证上岗,这主要是因为许多健身房并没有将健美操指导员等级证书作为招聘指导员的硬性指标,他们注重的是指导员能否将健身课上好,能否将会员吸引住,但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健美操指导员等级的培训存在弊端,并不能够切实的提高健美操指导员的业务水平,使许多想要通过考证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健美操指导员失去信心,从而制约了健美操整体教学能力的提高。

1.5 健美操指导员指导动机分析

健美操指导员指导的动机分为两个层次:初级动机和较高层次动机。初级动机有:强身健体、改善形体、消遣娱乐、兴趣爱好、经济效益等,带有明显功利性的;较高层次的动机有公民义务、社会承认、提高自己等,对社会有一定的责任感。

在对郑州市健美操指导员指导动机的调查可以看出(见表5),郑州市健美操指导员大多是出于自身原因而参加健美操指导工作的,这与健美操指导员工作的职业特点息息相关,健美操指导员在工作中不仅可以为广大健身群众提供科学指导还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身体素质,这也成为指导员们从事该工作的主要动机。自我提高和强身健体作为一种高级动机,是一项行业能够持续发展的总要因素,此次调查结果充分显示了郑州市健美操指导员队伍会在持续稳定的状态下向前迈进。

2 结论与建议

2.1 结论

郑州市健美操指导员男女差异较大,性别比例为1比16,教练的年龄主要在21-30岁之间,总体学历层次还不错,整体素质比较高,但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健美操指导员中非体育专业占有一定比例。有较高比例的非专业教练进入俱乐部带操。

2.2 建议

2.2.1 注重健美操指导员的培训,增强师资力量

郑州市健美操俱乐部指导员由于专项结构不尽合理,整体学历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是很高,因此加强师资力量是郑州市营业性健美操俱乐部持续性发展的根本。

第一、对健美操指导员实施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指导员业务能力和科研学术能力。

第二、对高于本科学历的教师多参加相关专业培训,有计划的选派指导员有组织的进行学习和深造,使健美操指导员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

第三、俱乐部指导员要加强健美操理论知识、心理知识、美学知识等各方面的相关理论的学习,以满足学生日益提高的知识水平。

2.2.2 提高薪酬水平,保持教练员队伍稳定

应适当提高健身教练的报酬水平,通过增加课时工资,加大对健身教练的各种物质奖励来提高他们对俱乐部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他们健身指导的积极性;同时,应当注意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对技术水平高、服务质量好,得到消费者认可和赞同的健身教练员予以较高物质奖励的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精神奖励。此外,健身俱乐部的经营者还应注意加强与健身教练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双向沟通使教练员加强对俱乐部的理解和认同,加深对俱乐部的感情,保持较高的忠诚度和稳定性。

2.2.3 调整每周课时,保证健身操指导员健身课堂的健身实效性

俱乐部最好为健身操指导员每天安排一节课,其余的时间可以安排指导员继续深造学习,也可参与俱乐部管理方面的工作,提高管理能力。

摘要: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性别、年龄、教龄结构、文化程度、职业结构、等级情况和指导动机等方面对郑州市6城区9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以经营健身为主营业性健身俱乐部中30名健美操指导员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一系列加强和规范健美操指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郑州市,健美操,营业性,俱乐部

参考文献

[1]彭玫.对南京市健身中心健身操教练员现状的调查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2]冯娟.珠江三角洲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1).

[3]李学君.重庆健身健美操教练及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2002(12):77-80.

[4]韩春英.对乌鲁木齐市健身俱乐部和健美操指导员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12):97-104.

[5]赵宁.对辽宁省健美操指导员现状的调查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2(6):71-72.

健身指导员 篇7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商洛市部分广场健身舞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为主要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⑴访谈法

根据研究内容, 结合实际情况, 对商洛市的全民健身主管领导、相关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广场健身舞的教学指导者、参与广场健身舞的群众进行实地访谈。

⑵问卷调查法

选取商洛市广场健身舞8个开设点 (商鞅广场、望江楼广场、洛南人民广场、柞水中心广场、丹凤中心广场、商南中心广场、镇安中心广场、山阳中心广场) , 对参与者发放问卷540份, 回收510份, 回收率94.4%, 有效问卷481份, 有效率94.3%;向指导者发放问卷45份, 回收40份, 回收率88.9%, 有效问卷38份, 有效率95%。

⑶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后所得数据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整理、分析。

结果与分析

1. 指导教师基本情况

⑴性别、年龄

在受调查的38位教师中, 男性5人, 占到总人数的13%, 女性33人, 占到总数的87%;从年龄结构来看, 主要集中在以36-50岁这一群体, 所占比例为42.1%;最少的是18岁以下人群, 所占比例为18.5%。

⑵文化程度

从指导教师的文化程度来看, 主要集中在具有高中文化水平这一层面, 占比例的42.1%, 其次是大专, 最少为本科以上学历, 占比例为10.5%。

⑶教学指导次数和时间

在教学指导次数上, 有14人每周指导3-5次, 占比例36.8%, 13人每周指导2-4次, 占比例34.2%, 有5人每周指导1-2次;从每次指导的时间来看, 每次1小时以上者有15人, 占比例39.5%, 30-60分钟的12人, 占比例的31.6%, 30分钟以下者7人, 比例为18.4%, 90分钟以上者4人, 占比例为10.5%。造成这些原因都是由于指导队伍素质不一, 指导队伍缺乏规范管理。

⑷指导目的

在对受访者的指导目的调查结果显示, 排在第一位的是强身健体, 所占比例73.7%, 其次是个人爱好, 第三是娱乐, 还有少数人是为了祛病、交际和打发时间。

⑸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

指导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 主要根据大家的要求选择教学内容, 其次是根据指导者个人爱好兴趣进行选择;在教学资料来源上, 调查结果显示:有60%以上的教师采用的是网络的自学, 还有26.3%的教师采用的是集体编排, 有些教师选择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 专业的机构培训和自编自排各占比例的23.7%。

⑹指导教师的主管部门

健身活动主要以自我管理为主, 所占比例39.5%, 其次是街道社区, 占比例31.6%, 以其他形式存在, 占比例为13.2%, 最少的是体育协会比例2.6%。这些结果表明, 商洛市广场健身舞的指导主要以自发形式存在, 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体育协会发挥作用不大。

⑺指导教师参与活动的自我评价

从调查结果上看, 有94.7%教学指导者满意该项活动健身效果, 自我评价较高。这说明指导者对于该项活动兴趣浓厚, 尽心尽力。

⑻教学指导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结果上看, 影响此项活动开展的因素:资金不足所占比例21.1%, 难于管理所占比例21.1%, 缺少组织机构政策支持所占比例42.1%, 缺少相关组织机构技术支持所占比例13.2%, 其他所占比例2.6%。由此看出, 目前广场健身舞教学指导主要存在缺少政府及相关机构的支持。

⑼健身舞发展前景展望

在对受访的38位广场舞指导者调查结果显示, 有97.4%的认为非常好, 2.6%的人认为一般。参与者的调查结果显示, 有67.5%认为好, 29.3%的认为一般, 2.7%的认为差。结果表明广场健身舞发展前景相当好。

2.参与者情况

⑴参与者性别与文化水平

调查发现, 参加广场健身舞锻炼的以女性为主, 锻炼者文化水平较低。

⑵对指导方法的看法

通过对指导方法的看法调查, 发现认为对广场健身舞教学指导有意义的达81.5%, 领会不多的占16.2%, 领会不到的占2.1%。由此推断, 参与者对指导教师的指导给予肯定。

⑶参与者评价

对教学内容很满意所占比例44.5%, 一般43.5%, 不满意12%。对指导教师采用教学方法认为生动多变的所占13.9%, 认为较有新意占32.4%, 一般化31.8%, 新颖丰富占7.9%, 比较新颖占11.9%。认为指导教师教学水平比较高的占64.9%, 一般化的占35.1%。说明教师的指导能力不均衡, 存在差异。从教学效果评价显示:对教学满意占比例51%, 一般占42.4%, 不满意占6.6%。通过参与者对整个教学的评价来看, 总体效果比较好, 满意率比例较高, 说明参与者对指导教师的教学是比较认可。但是同时还发现了不少问题, 如教学内容、方法选择比较单一, 教师教学水平有待继续提高和改进。

讨论

1.指导教师调查结果的分析

在对38名指导教师的调查显示, 女性所占比例较大, 文化水平太低, 年龄主要集中在36-50岁。主要原因是因为广场舞自身的特点更适合女性锻炼, 其次知识女性因工作和其他压力无闲暇时间参加该项活动, 应鼓励她们更好地参加该项活动, 促进该教学更好发展。

从教学内容的来源来看: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网上, 自己编排很少。从参与者对广场教学指导方法和效果满意度调查发现:有50.5%的参与者对教学指导方法满意, 49.5%参与者不满意现有的指导方法。仅从这两项看出:广场健身舞存在指导员的指导水平跟不上参与者的健身需求。

从访谈过程中了解到该项活动缺乏交流, 存在各队闭门造车现象, 这些问题都突显出广场健身舞教学指导存在一定问题。

2. 参与者的调查结果分析

参与者的调查结果显示, 参与者文化水平较低, 制约该项活动开展。主要存在健身意识不强、难于管理、纪律性差、缺乏健身常识、技能掌握能力较差等问题, 影响了教学效果。

3. 基础设施的调查分析

广场健身舞主要在广场和公园开展, 但目前还有18.9%的没有固定场所。从走访座谈中了解到, 商洛市从2008年至今已经投资建设广场、公园、社区120多个, 就2012年一年全市共完成了40个村级农体工程、8个乡镇健身广场、3个全民健身示范带建设和10个社区全民健身器材配送工程[3]。但是还存在没固定场所的现象, 甚至存在一个广场4支队伍共用现象。教学使用的音响、设备均由参与者集资购买、维修、保管。

4. 管理部门

(1) 指导者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和指导。广场健身舞绝大多数是群众自发组织, 政府机构参与很少。在管理形式上实施自我管理, 管理难度大, 问题多。

(2) 健身指导队伍缺乏激励机制。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起步比较晚, 不完善, 大多数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都是义务服务[4]。

(3)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目前, 开展此项活动不均衡性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投资不均衡问题;二是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性, 其中城乡之间的投资问题尤为严重。

(4) 缺少便民服务。健身活动场所灯光较暗, 一般都借用路灯。没有固定存放财物的地方, 造成参与者注意力分散, 影响教学效果。健身者使用的音响设备和音乐软件的来源主要靠参与者集资购买或者指导者自行筹措, 并且由参与者自己管理, 自己维修。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⑴指导者和被指导者方面

指导教师因水平低教学指导方法有限, 内容较为单一, 自学掌握动作技术的能力和传授技术能力较差。在教学过程中自主支配能力差, 特别是在动作编排、音乐制作、教学方法创新方面能力较低, 制约教学指导水平, 影响教学效果。指导教师之间缺乏交流、缺少培训指导、能力提高较慢。但是注重师生交流, 师生关系相处融洽, 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参加广场健身舞的健身者来自社会各层面, 文化水平较低, 学习掌握能力较差, 纪律松散, 难于管理。但学习兴趣浓厚, 积极性高, 对教学指导要求较高。

⑵管理层面

法制不健全:1995年8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出炉。《体育法》的颁布, 填补了国家立法的一项空白[5]。但是它内容宽泛, 缺乏具体要求和实施细则, 可操作性和系统性不强。

政策落实不到位, 缺少实效性:1995年6月, 经国务院批准,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全国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从产生背景、针对对象及重点 (面向社会全体人民, 重点从娃娃抓起) 、目标和任务、对策和措施、实施步骤都较全面作了规定[6]。但是各级在政策落实存在相当大的问题, 缺少实效性。

缺少统一组织管理:商洛市体育局根据工作需要和体育局的主要职责, 拥有3个直属单位, 内设4个机构。3个直属单位有:市体育运动中心、市体育运动学校、市全民健身指导服务中心;4个机构包括:办公室、群众体育科、竞赛训练科、体育经济科。市全民健身指导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全民健身各项工作[7]。目前, 商洛市该项活动不论从组织开展形式上, 还是长期发展规划上都还没有统一的管理。

2.建议

广场健身舞深受群众喜爱, 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它是发展全民健身运动的良好载体。作为管理部门应完善管理体制, 分工明确, 落实到人, 并制定适合本市的全民健身政策;加大指导员的培训力度, 让其有所作为;对指导教师应加强交流学习;给予必要的财力、物力的支持和精神的鼓励, 调动指导教师指导的积极性;利用和使用相关网站、报纸等宣传媒体, 开设专栏, 对全民健身进行指导和宣传;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把全民健身和学校体育结合体来, 实施行之有效的学校和社会的结合;扩大广场健身舞教学队伍, 丰富其教学内容, 提高指导方法和指导水平等一系列的方法措施, 以保证商洛市广场健身舞积极、健康、和谐开展, 为全市人民的健康买一份保险。

参考文献

[1]翁永良.试论和谐体育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 2009 (23) :17-19.

[2]李蕊.全民健身背景下广场健身舞的发展[J].体育时空, 2011, 15-16.

[3]李鸿江.运动健身宝典[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3.

[4]卢元镇.全民健身与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8-12.

[5]李德琼, 黄家莲.社区体育生活化的创新研究[J].创新, 2008, 2 (2) .

[6]“十一五”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情况的报告[C].2011.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参阅 (资料) .

健身指导员 篇8

社会体育指导员,顾名思义,他与学校体育指导员、不对体育指导员等正规体育指导员的服务范围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们更多地是针对社会上的人员进行体育技能的传授和组织管理,培养社会上爱好体育群体的专业人员。游泳社会体育是指专门从事游泳运动指导的专业人员,其主要任务是对参与游泳的人员进行游泳技术,游泳训练量与强度的指导,以及游泳健身知识的传播。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在我国已经推行了数年之久,每年在全国各地都有相当一部分人员通过考试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务院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之后,又在2009年8月推出了《全民健身条例》,从而使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个行业在社会上更加被认可,进一步对体育队伍的建设做出努力,给社会上爱好体育的人员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1]。游泳健身群体在游泳过程中得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很有必要,一方面,由于游泳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运动,虽然水中有浮力,但在水中更多则需要通过自身的推进力来克服阻力,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另一方面,掌握了一定技术后,也需要社会体育指导员在训练量与强度上进行指导,才能达到锻炼效果,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采取适当的锻炼。

1.1 老年游泳者对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认知程度的分析

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为公益性和营利性两种,又有多少老年对此了解并得到指导了呢?广东省是游泳人口大省,每年游泳培训尤其是夏季青少年游泳培训都开展的如火如荼,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社会指导员以取得职业之个整数位目的,在接受培训拿到证件之后投入到游泳的运动指导队伍中。在这些大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中,有多少指导员真正的投入到了公益性指导中去,这对于老年游泳锻炼效果与参与的积极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图1中的数据显示,有超过一半的老年人从没有听说过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这部分人占总人数的59.3%,对此有一定了解的占29.8%,知道的很清楚的只占10.9%,这充分说明了大家对于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个行业以及在社会上如何学习专业体育活动的途径的陌生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个群体在1993年开始有了正式的技术等级的认定,发展到2011年时,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我国的总数已经超过70万[2],一直到今年七月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总数大约为147万,毫不夸张的说,我国所有人口中的千分之一都步入这个行列。虽然我国已经拥有了一支相当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但竟然还有超过一半的老年从没有听说过,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老年锻炼者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与知识面有限,对于我国当前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政策不太了解;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并没有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尤其是针对老年锻炼者的指导。社会体育指导员对从事该行业的人员有两个基本的要求,其一是其专业技术,即至少掌握一项体育技术,拥有一定的教学能力,从而向他人传授体育知识。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个行业的义务服务性,要求从业人员有着强烈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对工作充满热忱。

1.2 老年游泳者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为公益性与商业性的认知分析

早在1993年,我国就开始推行在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个行业范围内的技术等级制度的评定,评定的标准是以服务时间和经验为基础,以体育技能水平为侧重。一般情况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等级是随着时间和次数的增加而逐级向上的。以一名体育爱好者为基础,如果他想要成为一鸣社会体育指导员,那么他需要在一年内主板或者参与体育志愿服务30次。在进入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个门槛之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评定标准侧重于服务时间和技能水平相结合的方式来评定。他的上升空间依次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最高的等级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从图2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有62.2%的人不知道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为公益性与商业性,有24.3%的人知道一点,但仅有13.5%的人知道的很清楚。虽然已有大量的人员取得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资格,但很多社会体育指导员并未投入到志愿型社会体育工作中来。相反,一些只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游泳培训班开展的如火如茶,而有关人员却忽视了对群众公益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关体育部门应加大宣传和引导,让更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入到指导群众体育运动中来,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做贡献。

《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是在2001年由国家体育总局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共同颁布的,这项条例颁布之后,我国社会上根据是否具有盈利性质划分了两种形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他们针对不同的需求有着不同的职责和分工,相互促进,共同支撑着我们社会体育的发展[3]。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来看,社会体育指导员根据其工作性质可以划分为职业性和非职业性两种类型。一些学者又将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为志愿性和职业性两种类别;志愿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依据《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被政府认定的各个级别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体育工作是公益性的、服务性的,一版不收取劳动报酬。职业性社会体育指导员主要是在专业服务机构从事商业性社会体育指导工作[4]。公益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推动群众健身、进行全社会体育知识普及的强大的社会力量,是科学健身和公益服务的结合,有助于为大家提供科学的健身方法和具体的健身指导,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全民健身的社会氛围。是倡导全民健身的重要的人力支持[5]。

2 游泳池专业指导人员配备情况分析

老年人作为体育健身的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为了保证他们能够科学、安全地进行锻炼,更加需要指导人员随时随地进行监督并且给予耐心的指导。笔者通过走访得知,目前仅有个别游泳池配备专业的指导人员,但是一周也仅有1~2次的指导,像天河体育中心游泳馆仅周六一天配备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免费为大众指导,其他大部分俱乐部、学校游泳馆都还没有配备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操作难度大;另一方面专业指导人员不愿意到游泳池进行义务指导,而这些社会体育指导员当中相当多的一部分是社会人员,指导游泳的社会人员大多数并没有掌握科学的锻炼知识,文化素质也偏低,显然难以满足老年人健身的需求,也限制了老年人自由进行锻炼,使他们很难后顾无忧地投入到游泳运动中。

3 广州市老年游泳者对游泳指导老师的要求

根据表3数据可以发现,选择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指导老师、游泳专业的指导老师、游泳名师、游泳专业的高校师生的人数分别有113、100、24、54人,占到总人数的比例依次为36.2%、32%、7.8%、17.3%,这三项代表了绝大多数同学的意见,他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锻炼身体,而是希望学到高水平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更好地达到健身效果和专业水平。与此同时,选择会叫就行的同学只占到6.7%,人数仅仅为21人。大多数同学都倾向于选择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相对比较高的人员来指导游泳活动,从而满足自己的健身和学习的需求,真正地达到学有所教以及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没有深入到群众体育锻炼中来,社会上很大数量的游泳锻炼者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一行业人员的存在并不知情,这就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不符合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体逐渐庞大的国情。这也导致了公益性的体育指导员没有用武之地,而需要体育指导的老年人在缺乏指导下没办法发展游泳活动,需求和供给对接不上,没办法进一步开展群众性的公益体育活动。在指导老师方面,大多是游泳者也更希望游泳指导老师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使得自己获得科学有效的健身知识的同时提高游泳技术,这与现代人的逐步提高的健身意识有明显关系。

4.2 建议

政府应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程度,推动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发展,多开展一些公益性的活动来指导广大老年游泳者的锻炼,有政府补贴的低收费的商业性游泳指导培训班也可以适当开展起来,继续加大各游泳场公益性指导员的配备,提升指导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满足我国庞大的老年锻炼者的需求,使得更多的广大老年得到科学正确的锻炼方法,促进老年对于游泳运动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以更好的达到全民健身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N].中国体育报,2009-09-07(4).

[2]李相如,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走向[J].体育文化导刊,2009(11):1-4,14.

[3]郭亦农,马艳红,邹东旭,等.我国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构建的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4):20-22,31.

[4]李建国,吕树庭,董新光.社会体育[Z].

[5]于善旭.我国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发展的基础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1):58-61,68.

健身指导员 篇9

资料与方法

2014年5月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南宁市某职工社区140例, 男29例, 女111例, 年龄50~60岁, 平均 (57±2.87) 岁。其中糖尿病11例 (7.9%) , 原发性高血压30例 (21.4%) , 低血压3例 (2.1%) , 高脂血症40例 (28.6%) , 高尿酸血症4例 (2.9%) , 血尿素氮升高4例 (2.9%) , 冠心病5例 (3.6%) , 癌症术后2例 (1.4%) 。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年龄50~60岁, 既往无规律运动, 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承诺服从管理中途不擅自退出研究者。排除标准:严重糖尿病和 (或) 高血压血糖血压控制不佳, 和 (或) 有严重并发症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肺心病致不同程度呼吸衰竭患者;运动系统障碍患者;精神病患者;传染病患者;智力或情绪异常者;不服从管理者;中途退出者;其他被认为不适合运动者。

方法: (1) 社区全民健身指导“体医结合”模式:本研究认为社区全民健身指导“体医结合”模式 (以下简称“体医结合”) 是体育科学和医学科学有机结合的部分对改善人体体质的作用。其技术核心是针对每个健身对象的科学、具体的健身方案, 即个体化运动处方的制定和执行。目的是帮助健身对象建立科学健身习惯, 获取运动效应, 防治运动性伤病, 实现健康体质。 (2) 体医结合管理路径:建立体医结合个人管理档案, 全面体检, 包括国民体质监测及医学检查。国民体质检测标准参照《国民体质监测标准》 (成年人版) 。医学检查按照医学常规, 包括一般医学检查和特殊检查。根据体检结果进行医学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临床疾病诊断、运动危险分层及心血管运动危险预测, 然后给出健身方案。营养学及心理学专业人员根据医学评估结果, 给出健身方案营养和心理指导部分, 完善健身方案。健身方案交由社会体育指导员监督、指导实施。具体管理流程, 见图1。 (3) 体医结合管理人员:来自社区卫生中心及当地体育医疗保障机构或体育教育科研机构。医学评估由社区卫生中心主治以上全科医师或体育机构运动医学主治以上级别医师完成。运动处方制定由全科医师或运动医学医师、营养师及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师共同完成。运动处方的执行由社会体育指导员完成。所有人员经过包括运动医学、运动营养学及运动心理学内容的体医结合相关知识培训, 以及基本生命支持培训。 (4) 运动处方具体内容:全民健身运动方式[1,2]以低、中等有氧运动为主, 辅助柔韧性锻炼。健身时间每周至少4次 (4个运动日) , 每次运动包括热身运动、健身运动及放松运动。健身运动时间为达到运动强度刺激20~30 min。热身运动和放松运动时间分别≥10 min。一次运动全部时间≤1 h。健身运动包括气排球、趣味篮球、太极气功、健身操、游泳。在同一运动场以团体运动形式进行。健身对象自行记录健身日记备查。严格控制运动量、运动强度及运动时间, 以及团体运动、健身日记、视频监控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现场监督等, 是保证运动处方安全性和执行的系列措施。

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估:以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握力等体质指标和心率、血压、血脂等医学指标评价个体体质改善效果。自制量表评价全体观察对象对体医结合管理的态度。研究整个过程记录不良事件。治疗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的患者数与可进行安全性评价的患者数的比值为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

体质指标、医学指标变化:体医结合管理后, 国民体质监测综合评分、亚健康评分、体重指数、血清甘油三酯含量较干预前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社区居民对体医结合态度变化:干预前社区的全民健身服务主要是社区工作者提供健身场地和组织运动, 未建立健身对象个人档案, 也未提供健身方案。体医结合干预后组织管理和健身对象对管理的态度明显改善 (P<0.05) 。见表2。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运动中出现不良事件包括阵发性心动过速6例次 (4.3%) 、头晕5例次 (3.6%) 、急性运动损伤7例次 (5.0%) 、新增慢性运动损伤1例次 (0.7%) 。不良事件发生主要原因:家庭矛盾及个人情绪、未按时按量进餐、运动中身体碰撞。程度轻~中度。现场处理19例 (13.6%) , 无一例需要急诊送社区卫生中心或上一级医院。无因不良事件退出研究者。无新发死亡人数。

讨论

体医结合社区全民健身指导模式:目前国内对“体医结合”的具体定义和内容尚未达成共识。本研究探索体医结合的组织构成、专业人员组成及内容, 以及解决体医结合在社区全民健身中“怎么做, 如何做, 谁来做”等问题。研究结果显示, 本研究体医结合有效提高了国民体质, 健身对象依从性好, 运动不良反应少, 可控。因此认为, 本研究体医结合模式科学、安全、有效。

国民体质现存问题:当前国民体质存在一些主要问题:普遍缺乏科学运动, 心肺机能、肌肉能力显著下降, 体力和运动能力低下;肥胖、代谢综合征人数飞速增加, 造成慢性疾病患者增加, 国家医疗支出和卫生服务部门工作负担日益加重;失眠、情绪心理、行为异常、神经内分泌失调、疲劳等亚健康人数增加。亚健康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国民体质呈现体质普遍下降、问题严重、表现复杂的特点。如何提高国民体质, 是严肃的科学命题, 更是严峻的社会问题。

社区全民健身现状:我国体育行业是组织全民健身、提高国民体质的领头羊及主力军。国家体育局连同多部委制定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来保障全民健身的可持续实施。在几个大城市试点社区, 依托社区服务体系,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社区全民健身指导中做出了许多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3,4]。这也是目前社区全民健身指导最主要的形式。由于缺乏运动医学、运动营养学和运动心理学的参与, 健身方案缺乏可持续性和科学性, 限制了社区全民健身的广泛开展。

展望:本研究体医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科学人才资源, 促进多学科合作, 服务社区卫生和健康,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科学效应。未来体医结合势必在增强国民体质、疾病预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目的:构建社区全民健身指导体医结合模式并观察其健身指导效果。方法:选择社区居民140例给予体医结合模式全民健身指导, 观察指导效果。结果:体医结合管理后, 国民体质监测综合评分、亚健康评分、体重指数、血清甘油三酯含量较干预前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体医结合社区全民健身指导模式科学、安全、有效。

关键词:体医结合,全民健身,社区,健身日记

参考文献

[1]王正珍, 译.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294-297.

[2]曲绵域, 高云秋, 浦钧宗, 等.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41-45, 170-174, 222-225, 318-325.

[3]杨杰.我国全民健身研究现状及趋势[J].中国体育科技, 2015, 51 (2) :141-145.

健身指导员 篇10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老年人太极拳健身锻炼效果的诊断、测评与运动指导系统, 也未见有关于老年人太极拳健身锻炼效果诊断与测评方面的研究成果。所以, 老年人在太极拳练习过程中, 不能够完全按照个体的身体条件, 科学、合理的进行锻炼。另外, 由于没有老年人太极拳健身效果的测量评价工具, 导致健身者对太极拳的作用和效果缺乏科学认识, 这对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的开展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 本研究拟从太极拳健身效果、国民体质监测系统以及未来全民健身指导网络化相结合的视角, 以老年人太极拳习练者为样本, 对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评价标准和运动指导平台的构建进行研究, 为太极拳健身评价与指导的科学化、网络化、信息化服务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推动太极拳运动进一步深入、广泛地开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评价标准的构建和太极拳健身运动指导平台的构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为了筛选适合于本研究需要的研究对象, 同时也为了获取相关信息为构建太极拳健身评价标准及其运动指导平台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设计了《太极拳练习者调查问卷》, 选择确定了沈阳市和平区阳春园太极拳健身站点、沈河区八一公园太极拳健身站点、铁西区克俭公园太极拳辅导站、沈阳市太极拳协会铁西区劳动公园第001号、066号、068号太极拳辅导站的具有3年以上的500余名太极拳练习者为调查对象。2012年7月~8月期间, 向6个太极拳站点的全部练习者发放调查问卷532份, 回收问卷443份, 有效问卷387份, 回收率83.3%, 有效回收率72.7%。

1.2.2 测试法

2012年9月~11月, 对经过初步筛选、问卷调查后确定的387名具有3年以上锻炼年限的老年太极拳练习者, 分6次在沈阳体育学院国民体质监测示范中心利用《健民》牌GMCS-IVA型便携式人体体质测定IC卡测试系统进行了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3个方面7个指标 (身高、体重、握力、闭眼单脚站立、坐位体前屈、反应时和肺活量) 的测试, 得到有效数据373份。

同时, 我们根据调查所反馈的信息, 利用遥测心率包 (SUUNTO TEAM POD, 德国产) , 深入太极拳健身站点, 对参加国民体质测试的老年太极拳爱好者进行了24式太极拳、42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32式太极剑、42式太极剑练习过程中的动态心率测试工作。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对获得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离差法、等权法制定单项评价标准和综合评价标准。

1.2.4 程序及网页设计法

运用Borland c++builder 6.0软件设计开发了太极拳健身运动指导平台的前台用户界面和后台数据库。

2 研究结果

2.1 受试者基本情况

目前, 我国的全民健身人群以老年人为主体, 太极拳运动的爱好者中虽然也有少部分的年青人, 但经常从事太极拳锻炼的人群仍然以老年人为主, 参加本研究最终测试的373名受试者从性别上看, 男性人数 (106人) 明显少于女性 (267人) , 男性年龄在56.4~73.2周岁之间, 女性年龄在52.2~66.4周岁之间。

2.2 受试者从事太极拳锻炼的情况

通过对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中与受试者从事太极拳锻炼的相关问题的回答情况进行统计 (见表1) 发现, 受试者中, 每周进行5~7次太极拳锻炼的人数高达70.1%, 进行3~5次太极拳锻炼的人数为16.5%。根据运动处方制定的要求 (老年人有效的有氧运动频度为每周3~5次, 运动时间为30-50分钟/次) , 也就是说有86.6%的人在练习次数上已经达到要求。从每次太极拳练习持续时间的调查结果来看, 每次进行30~60min太极拳练习的人占42.5%, 每次进行60~90min太极拳练习的人占28.4%, 可见有70.9%的受试者在每次练习的时间上都能够达到有效的有氧运动要求。

在有效调查者中 (见表1) , 有92.2%的人能够熟练的掌握3种或3种以上的太极拳套路, 其中排在前3位的太极拳式为24式太极拳、42式太极拳和杨式太极拳。有57.1%的人能够熟练的演练3种以上的太极器械, 排在前3位的太极器械为32式太极剑、42式太极剑和太极功夫扇。

2.3 受试者主观感受的健身效果

在健身运动中,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心率来了解运动强度。心脏跳动次数的加快会导致生理上的变化, 如身体发热、出现微汗、大汗、呼吸频率加快等等。通过调查显示 (见表1) , 在每次太极拳习练过程中, 有72.7%的人微微出汗, 12.1%的人出透汗, 我们又继续对练太极拳时出现微汗、透汗及发热的时间进行了调查, 经统计显示, 在受调查的时间段里, 有93.0%的人在进行太极拳锻炼30~60分钟之内都能够微微出汗。在北方寒冷的冬季里, 有82.5%的习练者能够在进行30~60分钟太极拳锻炼的过程中出汗。练习结束后, 有68.8%的人的感觉身体轻快、有精神;30.3%的人感觉有些疲劳, 但很舒服。从习练者主观的生理感受来判断, 太极拳确实能够对习练者的身体起到有益的作用。太极拳不仅能够起到健身作用, 而且有93.8%的人认为, 太极拳对某些疾病的恢复也有所帮助。上述调查结果 (见表1) 的获得为本研究将要建立的太极拳健身评价标准和太极拳健身运动指导平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4 太极运动过程中心率遥测结果

心血管专家推荐, 对健身有效的心率范围应在最大心率的 (最大心率=220-年龄) 的60%~85%之间, 并在这个范围内维持20分钟以上。据此, 我们从理论上根据受试者的平均年龄进行了换算, 得出此年龄段对健身有效的心率范围的最小值为91.5次, 最大值为141.6次。对照表2中列出的受试者练习太极拳械时的最大心率、最小心率和平均心率值来看, 受试者在进行太极拳械运动时虽然最小心率值低于有效心率范围, 但最大心率值和平均心率值均在对健身有效的范围之内。

2.5 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测试结果

要保证太极拳健身科学地开展, 必须进行锻炼效果的监测、诊断和评价工作, 以便于太极拳习练者定期了解太极拳的健身效果, 并给出具体的太极拳运动处方, 让太极拳习练者有的放矢, 更好地利用太极拳进行健身。为此, 我们选择了与国民体质测定相接轨的评价指标和测定方法, 以便于日后老年太极拳健身人群利用目前已经较为普及的国民体质监测仪器了解自身的锻炼效果, 并接受处方式的太极拳运动指导。受试者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测试结果如下 (见表3) 。

3 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评价标准的制定

3.1 太极拳健身评价指标的确定

太极拳是一种轻灵、缓慢、柔和的拳术。我们根据老年人群的生理特点,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在国民体质监测指标中选择了7项指标, 具体为, 身高、体重 (派生BMI值) 、肺活量、闭眼单脚站立、坐位体前屈、反应时、握力。囿于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对于70周岁及以上年龄段的人未设台阶指数测试项目, 肺活量指标也可以反映人体的机能状况, 另据我们调查, 太极拳习练人群中至少有16.7%的人为此年龄段人群。所以, 在确定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评价指标时未将台阶指数指标列入其中, 而选择了较为安全的肺活量指标。综上, 本研究所选定的指标能够较为全面、有效地反映老年太极拳练习者的体质状况, 又能够在测试过程中保证受试者的安全性。

3.2 太极拳健身评价标准的建立

经过对所获得数据分布情况的检验, 6个指标的数据均为正态分布, 以《体育测量评价》中, “对于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 可用离差法划分评价等级”为依据, 本研究采用离差法进行建标工作。利用各指标的均数和标准差来划分等级, 分别取>X+2S、>X+1S~X+2S、X±1S、<X-1S~X-2S、<X-2S, 各单项指标的评价等级划分采用相应的5分制, 按各等级由高到低分别附5、4、3、2、1分, 定性评价5分为优秀、4分为良好、3分为中等、2分为下等、1分为差。

3.3 单项评价标准的制定

依据所选用的评价方法、各单项指标的5等级划分及附分法, 以通过测量获得的全体受试者的6项指标 (其中身高、体重2项指标派生BMI值) 结果的原始数据资料为蓝本, 分别制定了老年男性、女性太极拳健身评价标准 (见表4、表5) 。此标准分别适用于56~73岁的老年男性和52~66岁的老年女性太极拳习练者。在评价标准中, 对于每项具体指标的测试结果都以直观的数值予以体现, 受试者根据国民体质测试时所得到的数据, 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自己在各测试项目中所处的水平, 进而可以简洁明了地判断自身的单项体质状况。

3.4 综合评价标准的制定

通常在对人的体质水平的评价中, 在单项指标评价的基础上, 往往还需要多项指标的综合评价。本研究在采用“等权”法进行综合评价[6]的基础上, 采用五级评定法, 即一级 (优秀) 、二级 (良好) 、三级 (中等) 、四级 (合格) 、五级 (不合格) 制定综合评价标准 (见表6) 。

注:此评价标准适用于56~73岁的男性太极拳习练者, 52~66岁的女性太极拳习练者。

4 太极拳健身运动指导平台的构建

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网络的飞速发展, 远程网络化健身评价及指导应是全民健身服务的趋势。我们根据体质测量的知识体系、方法和运动训练学的相关知识以及中老年人参加太极拳运动的特殊性, 拟开发、设计操作简单、功能齐全的太极拳健身运动指导平台, 为实现太极拳运动的网络化指导奠定基础。

构建太极拳健身评价运动指导平台是在较为全面地了解太极拳运动在大众健身中的现状的基础上, 获得太极拳健身者国民体质测试的基础数据后, 将其分类形成样本库。当数据库成型, 网络构建完成后, 该数据库将以网络服务器形式出现。

5 太极拳健身运动指导平台的设计

太极拳运动指导平台的设计理念源于国民体质监测系统。为了更好的与Windows操作系统兼容, 太极拳健身运动指导平台的设计使用了当今比较流行的Borland c++builder 6.0软件。太极拳运动评价信息系统与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该软件无固定的版本, 数据库可以随时更新, 即测试者的比对结果可以添加进比对样本中。毕竟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 短时间是无法采集到足够的样本的, 因此, 在平台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数据库的填补和完善环节。根据测试流程、软件功能和课题研究自身的特点, 平台各模块之间的关系见图1。

上图模块的操作流程如下:登录系统后, 首先进入录入模块, 该模块是软件使用的起始模块。“开始”的功能是对将要进行评价的太极拳练习者个人信息的录入。“注销”完成用户更改的功能, 注销后可以切换管理员或者操作员, 退出系统就顾名思义了 (见图2) 。

数据模块是系统的核心模块。“数据查询”可按照个人和团体两种方式进行查询。当然在该模块中还可以对数据进行浏览与统计, 并能够导出和导入相应的数据, 能够全方位的对数据库中的数据和档案进行管理 (见图3) 。

系统模块是该软件的灵魂, 其中的参数设置至关重要, 其关系到比对后所得评价与运动指导的准确性。数据库的管理分为备份、恢复以及清空, 这里有必要说明关于系统模块中的功能项操作的使用权限为管理员, 不是所有使用者都能进行数据库维护的。另外该模块中还包含了权限管理, 该功能就是对于不同的操作者设定不同的权限, 起到保护数据库中数据的目的。上机日志中所记录的信息也能在这个模块中得到查询 (见图4) 。

帮助模块是使用软件的教程, 对于软件使用的初学者是很有帮助的。另外操作演示能让初学者更直观的学习到软件的使用和操作。 (见图5)

6 结语

(1) 在对太极拳习练者进行调查、测量的基础上, 确立了太极拳健身评价指标, 制定了适用于老年太极拳习练者的单项评价标准及综合评价标准。太极拳健身评价测量指标的选择完全与国民体质测定系统接轨, 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 太极拳健身评价体系的确立, 在理论填补了广泛开展于全民健身中的太极拳至今尚无可以量化的健身效果诊断的空白。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对太极拳健身人群锻炼效果的评价, 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科学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3) 本研究构建了太极拳健身指导运动指导平台及运动指导平台。太极拳健身指导运动指导平台的构建, 为太极拳健身效果诊断与指导的网络化、信息化服务的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推进太极拳健身进一步科学、深入、广泛地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摘要: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程序开发以及网页设计方法, 以沈阳市387名具有3年以上锻炼年限的老年太极拳习练者为受试对象, 利用健民牌系列国民体质测试仪器对受试者进行了7项指标, 身高、体重 (派生BMI值) 、肺活量、握力、反应时、闭眼单脚站立、坐位体前屈的测试。运用离差法等制定了老年男性、女性太极拳健身的单项评价标准和综合评价标准。运用Borland c++builder 6.0软件设计开发了太极拳健身运动指导平台。本着友好、简明、易操作的原则建立了太极拳健身运动指导平台的前台用户界面和开放式数据库, 为太极拳健身评价与指导的网络化、信息化服务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太极拳运动进一步科学、深入、广泛地开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关键词: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评价标准,运动指导平台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2.

[2]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课题组.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0:8.

[3]何仲恺.体质的概念及其与健康的关系[J].体育科学, 2002 (2) :37.

[4]沈勋章.国民体质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上海体育科研, 2003 (24) :51-54.

[5]黄海, 袁尽州.大众健身操锻炼效果测评方法及评价标准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2) :57-59.

[6]李伟, 张雷, 赵春义.构建大学生体育健身网络咨询系统[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7 (3) :109-112.

[7]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测量评价》教材小组.体育测量评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4.

上一篇:运动区域活动论文下一篇: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