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功能

2024-05-23

健身功能(精选11篇)

健身功能 篇1

摘要:武术散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 在我国流传甚广。作为一项传统的搏击项目, 武术散打的娱乐功能、竞技功能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 武术散打的健身功能逐渐被人们所发现和接受。武术散打具有良好的健身功能, 应该进行广泛的推广。

关键词:武术散打,健身功能,研究

1 前言

作为我国特有的体育项目, 武术在我国的漫长历史当中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我国的武术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武术不仅具有博大精深的内容, 同时还包括了极其丰富的内涵, 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我国的武术散打运行一直是非常流行的体育运动形式, 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其受到了国人的喜爱以及广泛关注。本文对武术散打的健身功能进行研究, 希望能够对武术散打的进一步推广找到新的途径和领域, 使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武术散打, 通过练习武术散打进行健身。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搜集了大量的报刊、杂志、理论书籍等文献资料, 对武术散打的健身功能进行了详细的检索和研究, 并通过图书馆和网络平台查阅了大量的武术散打论文和专著, 掌握了大量的客观、真实的一手资料。

2.2 比较法

本文将武术散打与其他相关的体育项目进行了健身功能方面的横向比较, 以研究武术散打特有的健身功能。

2.3 逻辑分析法

对收集到的有关武术散打健身功能的著作和成果进行了筛选和整理, 通过类比、归纳和演绎等多种方法对关于武术散打的健身功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得出了相关结论, 以为武术散打的健身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2.4 访谈法

通过实地走访以及其他形式的访问, 与武术散打有关人员就武术散打健身功能的实际看法, 以及武术散打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访问的人员包括武术理论学者、武术散打研究专家、武术散打教练员、运动员、长期坚持武术散打运动的武术散打爱好者等等。通过了解他们练习武术散打后的身心状况以及对武术散打健身功能的看法, 来剖析武术散打的健身功能。

3 武术散打的健身价值

3.1 武术散打基本介绍

武术散打作为一项体育运动, 经历了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 其内涵优秀的文化底蕴不断被后人继承、改革和创新, 形成了武术散打独特的风格和运动模式。散打不仅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又具备了现代竞技体育的基本特征, 成为一项极具社会影响力, 且技术含量极高的体育竞技比赛, 受到广泛的关注。

武术散打是将中国武术融入现代竞技体育之中的一个产物, 是以中华传统武术作为基础, 运用现代竞技体育的竞赛形式来挖掘武术散打的实用价值。散打是武术运动的精髓所在, 是武术运动中的最高表现形式。武术散打主要使用各种武术技法进行斗智斗力, 体现自我的格斗能力。武术散打不仅具有对抗性, 也具有民族性。武术散打的基础是中华传统武术, 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竞技文化和道德文化等, 具有很高的竞技价值和文化价值。

3.2 武术散打发展了传统武术的健身功能

武术散打脱胎于我国的传统武术,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虽然传统武术产生的动机并非为了健身, 但在发展的过程中, 受到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 武术的目的逐渐成为了保健身心和提高自身能力。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于长寿的追求也逐渐渗透于武术之中, 因此, 随着历史和文化的发展, 中华武术逐渐向健身功能发展[2]。武术散打继承了传统武术对健身功能的追求, 并将这种追求灌注于武术散打的练习过程中。武术散打训练在适当的强度下可以有效的对身体的各个系统进行锻炼, 通过长期的训练提高人体的抗击打能力、协调能力等各种身体机能, 具有良好的健身价值[1]。

3.3 武术散打能够适应现代人的健身需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生命的长度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与此同时, 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现代社会过快的生活节奏, 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很多人们都在饱受身体机能不断退化以及精神压力过大造成的种种困扰。因此, 寻求形式多样、能够锻炼身心的健身活动是现代人对于运动的一个普遍追求。由于这种需求, 越来越多的体育竞技项目也开始向健身功能方面靠拢, 武术散打不仅可以对现代人的身体机能进行锻炼, 其全面的训练可以对人体的上肢、下肢等部位进行均衡的锻炼。与此同时, 武术散打还可以为现代人提供“心灵健身”, 其较强的竞技性能够为现代人提供宣泄压力的平台, 有效的缓解生活压力带来的各种疾病和负面情绪, 调节身心, 维护健康。

4 武术散打的健身功能

体育运动是一种良好的锻炼身心的活动。而对于身体具有保健作用的体育运动一般必须是有氧呼吸运动[2]。如果将武术散打作为一种体育竞技项目, 则其对抗性比较强, 训练强度也很大, 不符合有氧呼吸运动的标准。因此, 挖掘武术散打的健身价值, 发挥武术散打的健身功能, 就必须将其定位为一种全民健身运动, 适当降低训练的强度, 以打沙袋、打靶以及模拟实战作为主要的训练项目, 根据训练者的身体状况对强度进行调节, 以中小强度为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武术散打的健身价值, 使其成为一项具有健身功能的有氧呼吸运动。

4.1 武术散打运动对运动者身体产生的影响

4.1.1 武术散打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武术散打是一项全面的运动, 不仅包括了类似跆拳道的腿部练习, 对于练习者全身都有相应的锻炼。武术散打包括腿法、拳法和摔法, 而且每种技法中都包含了很多不同的招式, 对身体的锻炼非常全面。例如拳法就包括了摆拳、勾拳和直拳;腿法就包括了鞭腿、侧踹腿和正蹬腿;摔法则包括了过背摔、过肩摔、抱单腿拉腿摔、抱双腿过胸摔、抱双腿前顶摔等等[3]。这些技法灵活多样, 有曲线型也有直线型, 对人体的上肢、下肢以及关节和肌肉都进行了锻炼, 健身效果明显优于跆拳道。

(1) 不仅如此, 长期坚持强度适中的武术散打锻炼, 可以对人体的肌肉和骨骼进行有效的锻炼。武术散打能够使骨骼粗壮, 通过压力和拉力使骨小梁的排列更加规律和整齐, 促进骨密质的增厚, 防治骨质疏松, 肌肉也更加结实有力。武术散打中的沙袋练习、拳靶练习和脚靶练习都能够有效的促进骨骼的发育, 使骨骼粗壮有力, 骨骼的抗折、抗压、抗扭转、抗弯能力都得到了提高[4]。与此同时, 骨表肌肉能够更好的附着, 血液循环也得到很好的改善, 肌肉更加强壮, 身体素质得到显著的提高。

(2) 武术散打对于关节和韧带也有着良好的锻炼和保健作用, 通过系统的练习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固性都得到了加强。通过练习使韧带和关节囊增厚, 关节周围的肌肉更有力量, 关节的稳固性也就随之提高。而武术散打中的柔韧性练习, 能够加大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和关节囊的伸展性, 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3) 武术散打对于肌肉有着良好的锻炼作用, 武术散打的运动量较大、强度相对较高, 通过坚持练习能够增大肌肉体积、增粗肌肉纤维。长期练习武术散打能改变毛细血管的形态结构, 肌肉的供血量增加, 肌肉更加匀称有力, 健壮美观。特别是对于正处于发育时期的青少年, 由于其骨骼无机成分少, 柔软度高, 通过合适的、低强度的武术散打训练, 可以促进肌肉的发育[5]。

4.1.2 武术散打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武术散打融合了传统武术的精髓, 在竞技的过程中不仅有力量的搏击, 更有智慧和技巧上比拼。长期练习武术散打能够有效的锻炼神经系统和反应能力。青少年练习武术散打可以提高其神经的灵敏度, 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而中老年人练习武术散打, 可以保持神经系统的灵活和兴奋, 延缓神经系统的衰老。在武术散打的训练中, 要求训练者要保持大脑与身体的高度一致, 对训练者的身体力量、灵敏度和柔韧性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因此是一种很好的健身运动。

4.1.3 武术散打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武术散打对于心肺系统、消化系统等人体其他系统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通过练习武术散打, 可以增强肺活量、增强改善心血管的功能和形态结构、改善人体消化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在练习武术散弹的过程中, 肺活量不断提高, 心肺功能逐渐提高, 对于消化系统功能不良的人群, 通过练习武术散打可以加强肠道蠕动, 促进消化。此外, 练习武术散打可以降低心率, 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改善免疫系统, 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预防疾病, 延缓衰老。大量的实验以及研究表明, 如果一个人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就会具有相对较高的肺活量值。如果经常性的进行散打锻炼, 就能够有效的改善人的呼吸系统, 减少人上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

4.2 武术散打运动对于运动者心理产生的影响

人的心理状态也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影响, 现代人面对很强的生存压力和竞争压力, 武术散打能够很好的对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 达到全面的健身作用。

4.2.1 武术散打可以释放不良情绪

武术散打与其他健身项目相比, 具有更强的对抗性。因此通过体育散打可以对不良情绪、消极情绪进行释放, 达到缓解压力、释放愤怒和不满情绪的作用[6]。通过对竞技对手或者击打目标进行击打, 可以使训练者释放生活中的压力以及不良情绪, 而不会因为不良情绪的堆积而引起心理疾病, 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在武术散打的练习过程中对肾上腺激素分泌进行刺激, 会产生兴奋感和愉悦感, 定期进行武术散打练习可以使人宣泄压力, 调节情绪。

4.2.2 武术散打可以锻炼意志

武术散打具有较强的运动强度以及对抗性, 能够对人的意志力进行锻炼, 要求训练者能够坚持不懈、对抗疲劳, 在训练过程中要求训练者能够抵抗身体的疲惫、体力的消耗以及心理的紧张, 久而久之, 能够培养训练者果敢坚毅、勇于挑战的进取精神, 改善人的精神面貌。武术散打能够带给训练者胜利的喜悦, 培养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

4.2.3 武术散打可以增强人的心理应激能力

武术散打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 要求训练者能够严守规则, 在一定的规则的约束下, 武术散打训练者要能够应对外界带来的伤害性感应, 迅速调整心态, 继续投入训练[7]。特别是对于青少年, 长期坚持武术散打对其心理应激有着良好的锻炼作用, 能够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正确态度, 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能够及时调整心态, 摆正自我, 继续奋斗。

5 结语

武术散打具有良好的健身功能, 能够有效的增强体质, 对人体的各个部位进行有效的锻炼, 使人变得更加强壮、灵活, 保持人体的健康和身姿的健美。武术散打还可以很好的调整人的心理状态, 释放压力, 磨练意志, 是一项适合现代人的健身项目, 应该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

参考文献

[1]纪建国, 周维方.散打俱乐部式练习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 2012 (09) .

[2]汪百祥, 陈众观.甘肃省城市社区老年体育现状调查分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02) .

[3]毛迪, 沈玉洁.从散打的健身性探索高校散打课程教学的新思路[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1 (08) .

[4]张永明, 彭二丁.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 (散打) 在技击特征上的差异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2 (03) .

[5]时锋, 时彩颖.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谈现代人的生活状态[J].科技信息, 2010 (10) .

[6]杨广辉, 任志杰, 王玉坤.影响散打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11 (06) .

[7]石能.体育课程练习强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02) .

健身功能 篇2

摘要:健身锻炼不同于竞技运动,其强度与时间不同,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也不同。本文就健身锻炼如何提高机体防病抗病能力,及对机体细胞免疫血液免疫及细胞因子补体的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探讨健身锻炼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生理机制。

健身锻炼是旨在增进人体健康、增强体质所进行的有目活动。俊身性耐力练习、舞、太极拳、气功、健身操等能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其影响程度取决于锻炼者的运动习惯、运动种类、运动强度及年龄、性别、体质状况等诸因素。

1 适度运动可增强机体的抗病防病能力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益于健康的观点已为人们普遍接受。研究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延长寿命。一个为期三个月的适度运动计划,使一组年龄为65―100岁的老人的免疫应答的实验室测定值上升,他们由于呼吸道感染而住院的天数比同龄对照组明显减少。陈佩杰对坚持锻炼10年以上的老人进行研究发现,其血浆白细胞介素的活性比对照组普通老人明显增强。实验还证明,适当的锻炼能显著增强抗体反应,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减慢实验动物的肿瘤生长。有资料表明,运动可以防止25%―100%实验性肿瘤的生长。Baracos等将Morris7777肝脏肿瘤细胞注入雌雄各半的鼠体内,通过6周的游泳实验,发现15%―32%的肿瘤细胞生长被抑制。接种存活肿瘤的小鼠继续游泳三周,游泳的时间由白天的5分钟增加到15分钟,肿瘤细胞生长受到抑制者占25%―46%,有趣的是运动组与对照组小鼠体重的丧失和肌肉蛋白消耗均相似。Cood和Pornaudes报告,在大鼠训练1―8周之后再接种肿瘤细胞,则肿瘤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体育运动能够防癌的原因是:运动可以增加酶的活性,能破坏产生癌的诱发因素,健身活动能改善免疫功能,增加全身免疫功能和T细胞及B细胞功能的`数目,增加杀伤细胞的数目和能力。业已证明运动能预防或减少细胞癌的发生,原因是由于体育运动增加胃肠道的活动性,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前列腺的分泌,减少结肠内氮、氨、胆汗酸和羧酸等致癌物质。

2 健身活动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长年坚持舞蹈锻炼者安静时表现出细胞免疫“节省化”现象,即羊红细胞玫瑰花结百分率较低,而淋巴细胞转化率正常。舞蹈等练习可引起即时性体液免疫变化,即酵母多糖一补体玫瑰花结百分率升高。河野对有每周坚持5日以上,每日2小时运动习惯的人进行了免疫机能测定,并以无运动习惯的人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具有运动习惯的实验组的淋巴细胞反应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运动习惯的人单核细胞对酵母多糖的吞噬机能大大高于对照组,而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因此,运动习惯对细胞 免疫有较大影响,而对体液免疫的影响则较小。Soppi等以无运动习惯的健康人为对象,连续6周进行运动负荷后,与运动开始时相比,其淋巴细胞反应性显著提高。Watson等对连续运动负荷15周的健康人进行免疫学测定的结果也表明其淋巴细胞的反应性和NK细胞活性均增加,提示长期系统地进行健身锻炼可以使人体细胞免疫机能明显增强。

有研究者对多年练习太极掌气功的老年人运动前后外周血NK细跑活性和NK细胞数量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显示,运动后即刻NK细跑活性和NK细胞数量均呈显著性升高,运动后2小时两项指标都有相应程度的恢复。NK活性虽高于安静值但无显著性变化。

多驱动多功能健身助行车 篇3

项目总体思路

我们都知道,传统轮椅一般都需要病人利用上肢力量驱动轮椅前进,但是很多残疾人或老年人,他们恰恰是上肢无力或残疾,自由行动就变成很麻烦的事情。因此我认为设计一款能够通过多种驱动方式自助行进、安全性能高的助行车显得十分必要。助行车外观见图1。

设计过程

机械结构的组成和制作

助行车主要由三合板、自制驱动轮、中轴、轴承、2个32cm的车轮、2个万向轮,以及各种固定件和螺丝等组成。

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车子的整体设计进行3D制图和仿真,将各部分木板的形状和尺寸通过CorelDraw软件规划好,包括外部尺寸、螺丝位和轴承孔等,最后利用工作室的CNC雕刻机生产出需要的部件。中轴材料是直径20mm铝棒,经SC2小型车床加工而成。

运动部分 助行车有4个车轮,分别为2个动力轮和2个前万向轮。动力轮直径32cm,轮子上带有7级变速驱动轮,两轮间距为45cm,3根中轴利用铝合金长螺丝棒制成,利用木板进行固定。动力轮与驱动轮固定在一起,通过链条带动动力轮的运动。前轮的2个万向轮带有刹车装置,更加安全。

多种驱动模式

多驱动多功能健身助行车包括车架、椅座、前轮、后轮及带动车架运动的驱动机构。自制多级驱动轮(见图2)是采用4个链轮通过焊接组装到一起的,具有单向传动的特点。利用此特点,4个自制驱动轮形成内部同轴、外轴相对独立的模式。其中,第2级驱动轮是跟另外3级驱动轮转动方向相反,当其他3级自制驱动轮被双手(或电机或上身摇动)通过链条带动往前进时,第2级自制驱动轮便带动后轮前进。如此一来,不仅不同的驱动方式可以同时驱动车子,而且还可以互不干扰。

自身重心驱动座椅的下端用1根自制中轴与底盘固定,利用中轴两端的轴承带动座椅的摇摆,通过链条传动,靠身体重心小角度的左右摇摆带动驱动轮转动,完成车子的行进。当人的重心向右倾斜时,左侧的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会带动左侧驱动轮转动;同理,当人向左扭动腰部时,重心左倾,带动右侧驱动轮转动,如此一左一右的扭动腰部便可驱动车子前进,这样的传动方式就很好地解决了四肢均不健全,但是却能坐立的残疾人的行进困难问题。我们还为此机构设计了一个插销,当人们不用此方式驱动车子运动时,可以稳定固定好座椅,更加安全。

手机语音控制驱动当老年人身体感到十分疲劳时,只要对手机说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停止等指令,手机接收指令后就可以把指令通过蓝牙传输给助行车,车子上的电机便按照指令开始转动,驱动车子行走。助行车还带有自助报警功能,当助行车倾倒后,使用者只要对手机呼救,就能马上将使用者的信息和位置传递出去,为用户的安全出行提供保障。

电机驱动电机驱动使用了日本TAKANAWA7字型555金属齿轮的直流减速电机。助行车靠链条与链轮之间的啮合传递电机输出轴与动力轮转动轴之间的运动。链轮传动没有弹性滑动或者打滑现象,传动效率较高,轴压力较小,能有效保护电机输出轴。能在低速重载下较好工作,抗过载能力强。

脚踏驱动 脚踏方式驱动时,脚踏的力传动给脚蹬部件,然后带动曲柄、牙盘、中轴、链条和自制驱动轮,使轮子转动起来,带动助行车前进。我们选取的踏板带有粗糙表面,具有防滑性能,更加安全可靠。

手柄驱动 手柄驱动方式适用于下肢截肢者、截瘫患者及老年人使用。当手柄往前推动时,会带动链条往前转动,链条带动自制驱动轮转,而松手后,弹簧会将链条拉回原来位置,如此便带动了自制驱动轮一直往前运动。

电路设计

中央控制器

系统选择STM32F103ZET6作为控制芯片,该芯片主要完成接受上位机的指令,并分析指令类型,从而执行相应的动作。

电源设计

系统采用12V/10Ah动力锂电池供电,具有4A以上的输出电流。电源负责全系统的供电,各个模块需要的电压不尽相同,利用7805稳压为5V电压为单片机和传感器供电,12V电源直接为电机供电。

电机驱动助行车共有4个轮子,2个前轮不需要驱动,只需要驱动2个动力轮就可以实现对机器的运动控制。左右2个动力轮速度一致时,车子向前运动。采用差速驱动的方式控制机器左右转动,当左边轮子向前,右边轮子向后,机器向右边转动,反之,向左边转动。本项目采用日本TAKANAWA7字型555金属齿轮的直流减速电机,用10A双路电机驱动模块控制。

加速度传感器为了能让机身稳定,本项目增加了加速度传感器,系统实时采集数据并判断机身状态,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机身不倾倒。加速度传感器采用ADXL345加速度模块。

陀螺仪为了能让机身更加稳定,本项目增加了陀螺仪传感器,系统实时采集数据并判断机身状态,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机身不倾倒。

GPS模块为了解决监护人不能时时陪伴在助行车使用者身边的问题,本项目加入了u-blox GPS模块,目的是实时获取使用者的位置,再结合前面的各种传感器,当倾倒或者临时事故等出现时,这些数据可通过物联网发送到监护人携带的客户端上。

软件设计

软件主要分为上位机与下位机2部分。上位机又分为2部分:一部分是助行车的遥控按钮控制电路,我们采用传统按键控制,制作了病人控制和看护人员控制2套控制系统,使操作者能更加方便地对动作进行控制;另外一部分是用手机作为控制器,通过蓝牙与下位机进行通信。我采用Eclipse工具开发出上位机。下位机主要采用C语言编写,主要负责蓝牙连接的接入、串口数据的接收与分析,并执行相应的动作。

结果

经过大量测试,最终结果基本满足最初的设计。助行车最主要的特点如下。

通过自制多级驱动轮实现多种驱动方式驱动助行车前进,包括传统的手摇、脚踏、电机驱动方式,还加入了扭动腰部驱动和语音驱动。

助行车能够通过扭动腰部的驱动方式使由于四肢瘫痪而无法自助行动的病人实现自助行动,更加入了智能语音控制模式,使全身瘫痪的病人可以实现自助行动,满足了不同病人的需求。

助行车不仅可以帮助不同类型的伤残人完成自助行动,还可以帮助伤残人士进行腰部、手部、腿部等活动,达到康复锻炼的效果,避免因长期坐在轮椅上造成的肌肉萎缩和血液循环受阻等问题。

助行车还加入了加速度计、陀螺仪、指南针等传感器,能有效地防止车辆的倾倒与保证稳定地运行。当助行车发生危险时,可以通过手机语音发出求救信号。

该项目获得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组工程学一等奖。

專家评语

论武术散打的健身功能 篇4

一、对生理的影响

1、散打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散打训练包括拳法、腿法和摔法, 拳法技术在散打运动中常用的有直拳、勾拳、摆拳等, 腿法包括正蹬腿、侧踹腿、鞭腿等, 摔法包括抱双腿前顶摔、抱双腿过胸摔、抱单腿拉腿摔、过背摔等。从拳法和腿法的种类和技术上可以看出, 有直线型的, 有曲线型的, 摔法也有不同类型, 以上可以看出进行散打训练, 无论是上肢还是下肢都从不同角度得到了锻炼, 肌肉和关节也比较全面的得到了锻炼, 这样对身体的锻炼更全面。和普及世界的跆拳道健身相比, 散打不但具有类似跆拳道的腿法练习, 还具有独特的拳法和摔法, 锻炼更全面, 健身效果更好。长期坚持散打练习, 骨密质增厚, 使骨变粗, 骨小梁的排列根据压力和拉力的不同更加整齐和有规律, 骨表现肌肉附着的实起来更加明显。散打中的打手靶和打脚靶, 可以使手和脚直接或间接的触靶, 这样可以使骨变得更加粗壮和坚固, 从而提高了骨的抗折、抗弯、抗压缩和抗扭转性能。由于散打的固有的特点, 系统的练习, 既可增大关节的稳固性, 又可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关节稳固性的加大, 主要通过练习增强了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结果, 同时与关节囊和韧带的增厚也有密切关系。关节灵活性的提高, 主要通过专项柔韧练习, 使关节囊、韧带和关节周围肌肉伸展性加大的结果。人体的柔韧性提高了, 肌肉活动的协调性加强了就有助于较快的掌握各种技术的要领和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同时减少伤害事故。

2、散打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散打是在一定的场地进行的斗智斗勇的对抗性项目。在实战或模拟训练中, 队员根据场上变化不定的形式进行应对, 能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和应变性。在实战中, 散打训练的拳法、腿法和摔法在场上综合运用, 根据场上的变化运用不同的技术方法和战术, 其实就是思维灵活多变的过程, 锻炼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与其他的运动项目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相比, 散打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更大。比如田径中的慢跑, 虽然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综合能力, 但是慢跑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多为被动。而散打是主动调起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更能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协调性和平衡性。

3、散打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肺活量是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经常参加散打锻炼, 特别是做一些拳法练习, 可使呼吸肌力量增强, 胸廓扩大, 有利于肺组织的生长发育和肺的扩张, 使肺活量增加。大量实验证实,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 肺活量值高于一般人。经常进行散打锻炼可以对呼吸系统有良好的影响, 所以从事散打练习的人上呼吸道疾病大大减少, 有慢性病的人经过锻炼后肺功能也可得到改善。经常科学地坚持散打锻炼, 对心血管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也会产生良好的影响。

二、对心理的影响

1、散打对情绪的影响

散打练习能为郁结的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 调节人的某些不健康情绪和心理, 如意气的消沉和情绪的沮丧。散打是对抗性体育项目, 如果有愤怒和不满的情绪时, 可以通过打靶和沙袋发泄一下情绪, 尤其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能被转移, 以免有什么过激的事情发生。

2、散打对意志的影响

艰苦、疲劳、激烈、竞争是散打运动的特点, 在参加体育运动时总会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它有助于培养人勇敢顽强、坚持不懈的作风, 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品质, 还有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3、散打对自我认识的影响

人进行散打训练可以使身体更强壮, 灵活性和协调性更好, 对自己的满意程度提高, 增强自信, 提高自尊;竞争又使自己的社会价值被认可。散打运动暴露了自身的优点与缺点, 从而让人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 发挥潜能与长处, 克服缺点改正不足, 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4、散打对行为协调和反应适度的影响

体育心理学指出行为协调是指人的行为是一贯的统一的, 反应适度指既不异常敏感, 也不异常迟钝, 刺激的强度与反应的强度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关系。散打是在规则的规范要求下进行, 每位运动员都会受到规则约束, 因此体育运动对培养人良好的行为规范有着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摘要:散打是一项非常激烈的竞技运动, 散打运动特点对锻炼者生理、心理有较大的积极影响, 具有很好的健身功能。

关键词:散打,锻炼,健身

参考文献

[1]王瑞元:《运动生理学》, 人民出版社, 2002年。

[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体育概论, 人民出版社, 1989年。

健身功能 篇5

(一)浅谈健美操的健身功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懂得美的价值、美的享受以及美的自我塑造。健美操是具有艺术性的项目,长期从事该项运动可以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提高音乐素养,从而提高认识美、鉴赏美、表现美甚至创造美的能力。它符合人们“求新、求趣、求知、求动、求美”的心理,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长期进行健美操锻炼能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改善体形体态,调节心理活动,陶冶美好情操,提高神经系统的机能,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健美操动作简单易学,容易推广,运动种类广泛,可选择性强,适宜各类人群。简而言之,健美操的健身功能体现在多方面。

健美操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研究表明健美操能增强运动系统的功能。经常进行健美操锻炼可以提高关节的灵活性,使肌肉的力量增强、体积增大、弹性提高,使韧带、肌腱等结缔组织富有弹性。对青少年来说,做健美操对肌肉、骨骼、关节、韧带均有良好的刺激,持之以恒可促进骨骼的生长,有助于青少年身体增高,使其骨质更为致密、结实。健美操能增强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提高,能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能有助于改善消化系统的机能能力,有助于营养的吸收和利用。长期参加健美操锻炼,有益于健康。

健美操具有改善形体的功能:形体美是人体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综合体现。具体包括了形体外观的健美、赏心悦目的姿态以及高雅端庄的气质风度等。改善形体是健美操的主要作用,也是很多人练习健美操的主要目的。健美操可以增强人体肌肉的力量。长期的大众健美操锻炼能使骨骼更坚韧,肌肉更加均匀有力,使人的形体更加健美挺拔。健美操锻炼可以实现追求完美形体的愿望,因为健美操的成套动作是根据人体的解剖部位,科学地编排,因而可以使身体各部位得到均衡发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达到矫正畸形的作用,它可使女性变得体态丰满,线条优美,婀娜多姿,秀丽动人,将对理想形体的追求转化为实现。

健美操还具有提升社会文化价值的功能:考虑到大众健美操项目所独特的大众性和时代感以及多方面的综合功能和属性等,主要从大众健美操项目所独特的创新意识、审美特点、休闲理念三方面来阐述大众健美操的社会文化价值。体育文化的产生是一种需要,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除了生产的需要外,还有生理、心理、安全、娱乐、社交、信仰等各种各样的需要,健美操的产生发展正是因为人们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尤其是高层次的需要,如:社交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健美操对人身体的一系列积极影响,使得人们能够专心的从是生产生活,间接得创造巨大的的社会价值。大众健美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是健身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体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对国民经济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健美操具有一定的社会调控价值。它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培养人们顽强的意志品质,并且对弥补现行社会教育中缺乏实践的缺陷具有一定的作用。

健美操横跨了体育、文艺、教育三大领域,融合音乐、舞蹈、体育于一体的新兴的运动项目。它不但是一个全新的,追求健康、健美,完善自我的大众运动项目,而且对人们的健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还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确实是一个好的运动项目。

(二)学习健美操的心得体会

大二下学期我选修了健美操课程。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达到增进健康、塑造形体和娱乐目的的一项体育运动。通过近一学期的健美操学习,我发现我更加爱运动了。每周二个小时的健美操训练正好为我提供了锻炼身体的机会。不但使我的身体协调能力多有增强,乐感也变好了。我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一直保持对健美操的热情,积极锻炼身体,让自己的生活更好!

健美操相对集中的体现了肢体协调性和动感,是一种有意识而且内涵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它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富于表现力,最适合于天性爱美、感情丰富、表现欲强的现代女性,但有些动作还是需要男性才能表现出气势来。健美操在音乐的衬托与伴奏下,使身体各部位充分活动,可以使人身材苗条、曲线分明、动作轻快,也能给人以美感;同时,它还可以愉悦心情、调剂情感、解除疲劳、恢复体力、平衡心理状态。因此对女同学要求优美意识强一些,对男同学要求阳刚之气、孔武有力多一点。

健美操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一个学期的学习里,慢慢地体会和学到了很多东西,收获了很多。在一开始,老师让我们练习原地上下步等练习,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身体更加柔韧。后面开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我们健美操的动作。现在,我们已经由开始的不会任何一个动作到已经能够连续做很多动作。开始时,我们跟着老师跳,看着老师很轻松地完成一个个动作,但是当我们模仿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不会做,幸好我们的老师总是那样地耐心,一遍一遍带着我们做,最后大家都学会了。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我持之以恒的精神。还有同学们积极地互相帮助互相鼓励,这种同学间相互的关心与团结更是我在这个体育课上最大的体会,培养了我团结互助的精神,这也是在健美操课带给我的最大的收获。对老师,有种崇拜之情。老师那连贯又有力度的动作,让我感叹不已。不过,说实话,我更喜欢老师在我们跳累后教我们的放松的那段舞。通过学习,我感到健美操是艺术与完美的结合,在动感中让人焕发青春的朝气,在强健中不乏柔韧与唯美。每周健美操课上,前面有优秀的老师做示范,耳边响着有节奏的音乐,把以前只能看电视做着健美操梦的我带到了现实的“梦境”。老师带我们一步步认真的教每一个动作,我们本来麻木的身体逐渐活跃了起来。老师让我们跟着音乐一遍遍的练习,虽然有时候练习得很累,尤其在天气热的时候,往往会出一身汗,但是,很舒服,很开心,仿佛那些烦恼、压力什么的都随着汗液从毛孔一起蒸发掉了一样。突然间,我发现原来上体育课也可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健美操练习是一种很有成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健美操作为一项有氧运动,具有所有有氧运动的健身功能可以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促进肌体各组织器官的协调运作,有益于肌肉、骨骼、关节的匀称发育,形成正确的体态和健美的形体。可以加强关节的韧性,提高关节的弹性和灵活性使人体达到最佳机能状态。此外,健美操不同于其他有氧运动项目之处在于它是一项轻松、优美的体育运动,在健身的同时,带给人们艺术享受,使人心情愉快,陶醉于锻炼的乐趣中,减轻了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更增强了健身的效果!

健美操是我的选择,尽管我做的不是很出色,但它对我有很大的帮助,也许我不会做的像网上视频专业人士那样标准,但学习健美操过程中的乐趣与收获才是难得的无价之宝。健美操让我收益匪浅,我将保持这种习惯,坚持锻炼,跳出健康,跳出美,跳出生命力。

健身功能 篇6

【摘要】本设计的健身球大小分类机的功能是将大小不一的健身球区别出来的一种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拆卸容易、操作简便等特点。本文分析比较了立式、卧式以及阶梯型分类机构,最后确定采用立式分类机构;分析比较了筒式与阶梯筒式接料机构,效果更优的阶梯筒式被采用。

【关键词】健身球;分类机;分类机构;接料机构

引言

过去市场上对于健身球的分类还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主要还是通过人工检测健身球的直径进行分类。人工分类健身球的速度慢,分类的准确度低,效率低下,如果需要分类的健身球很多,将会浪费很大的劳动力。另外,工作人员在长时间的单一的分类工程中,也容易产生疲劳,使得工作的效率进一步降低,分类的效果之差显而易见。因此,人工分类健身球的方法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健身球的分类应该可以通过更好的方法得到实现。

1.分类功能的比较与选择

方案一:采用卧式分类机构

图1 卧式分类机构           图2立式分类机构

如图1所示,分类机构的主体为一个略微倾斜的轨道(为了防止健身球通过的时候速度太快,轨道倾斜的角度不宜太大),在轨道的中间分别有两个出槽口,出槽口的大小不一样。第一个出槽口设置成42mm,第二个出槽口设置成44mm。另外,在两个出槽口的下方,分别有两个凸轮推杆机构。

其工作原理为:当健身球通过送料机构进入分类机构时,当健身球进入第一个出槽口时,凸轮推杆正好出于最低点,根据大球能通过,小球不能通过的原理。如果进入的健身球为小球,则球通过出槽口进入接料机构;如果进入的健身球为大球,由于大小球的直径相差不大,球将会塞在出槽口,这时候出槽口下方的凸轮推杆在上下运动工程中,就会将球推入下一级进行分类。以此类推,完成健身球的分类工作。

其优点:占地面积比较小、检验速度快。

其缺点:减料出口磨损比较大,检验比较不准确。

方案二:采用立式分类机构

如图2所示,分类装置的主体为三个分类槽出口,大小由上往下逐渐增大,球的传送通过凸轮机构的反复运动实现。

其工作原理为:在健身球进入分类机构时,凸轮机构处于最高位置,这时候凸轮推杆慢慢往下运动,根据小球能通过,大球不能通过的原理。如果小球不能通过第一个槽口,则球随着凸轮推杆机构继续往下运动,以此类推,直至完成健身球的分类。

其优点:占地面积小,检验精确,结构简单,设计容易。其缺点:分类时间比较长,分类速度相对较慢。

综上所述,根据本设计的分类功能的实现需要分类机构检测精度准确,检测速度尽量快,占地面积小等特点。又结合上面机构的优缺点可知立式分类机则能基本满足设计的各个要求。因此,分类功能的实现采用立式分类机构,选择方案二,其三维图如图3所示。

图3立式分类机构三维图

2.接料功能

方案一:采用筒式接料裝置

图4 圆柱筒式接料装置  图5梯形筒式接料装置

如图4所示,接料机构由三个相同的圆柱筒组成,三个槽可以将通过分类机构的健身球接住,从而完成健身球的分类工作。

其优点:可以容纳的健身球个数多,制造方便。

其缺点:由于健身球材料为石料,进入接球装置里的健身球由于没有缓冲装置容易产生磨损。

方案二:采用梯形筒式接料缓冲装置

如图5所示,接料机构由三个相同的圆柱筒组成,由于健身球的材料为石料,为了减小掉下时所造成的磨损,在圆柱筒的底部安装有由弹簧组成的减振装置。三个槽可以将通过检验机构的健身球接住,从而完成健身球的检验分类。

其优点:占地面积小,经过检验后的健身球能稳稳得收集起来,同时不造成破损,并且健身球不会弹出接料槽。

其缺点:可以收集的健身球数量较少。

综上所述,根据本文的设计要求,考虑要使收集起来的健身球所受到的磨损尽量少,圆柱筒式接球装置虽然收集的球可以比较多,但是造成的磨损将比较严重,此方案不可取。而方案二的接球装置可以尽量减少健身球的磨损,符合设计要求。

所以,接料装置选用梯形筒式接料装置,选择方案二。

结语

本文分析和设计了健身球大小分类机的分类和接料功能,通过综合优缺点,确定采用检测精度准确,检测速度更快的立式分类机与能减少健身球磨损的梯形筒式接料装置,满足了设备的功能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育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180.

[2]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第八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3-419.

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功能 篇7

1太极拳的健身原理及其功能

1 . 1科学的呼吸方式

太极拳运动无论是拳势呼吸还是自然呼吸都强调腹式呼吸法,在呼吸的同时还注重配合意念,也即是在运动者吸气时,内气会沿着脊椎督脉向上行走,而呼气时,内气则会顺沿前胸任脉向下沉;而小腹在呼气时是向上鼓起的,吸气时向内凹的,长期通过太极拳锻炼科学的腹式呼吸,有利于扩大肺活量。

1 . 2通过对称运动可弥补后天人体机能不足

太极拳运动的技法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包括平衡、身法、步法、手法、腿法、跳跃、攻防对练等多种技术动作,这些运动动作的编排造型基本上是招式左右互换、有上即有下,可以达到身形上下互补、内外如一的效果。太极拳运动招式强调先右后左,先下后上;强调上枯下踩、前吐后撑,运动追求自然、和谐,要求全身一静而无有不静,全身一动而无有不动,全身动作协调、统一,对于大脑的逆向调节功能有强化了作用,有利于发展人体的整体协调能力与平衡能力。

1 . 3用意不用力, 有助于刺激神经系统敏感反应

太极拳运动主要追求自然、和谐、统一,练习者在练习动作之前要求先练心,用意不用力,用意念支配肢体动作,做到行意合一, 这是与其他拳种最大的区别。太极拳运动不仅重视练习者的身体素质锻炼,对于练习者的精神修养也非常看重,练习时需要全神贯注,排除心中的一切杂念,心静气和,自觉将全身放松,在动作过程中,做到身随意动,意静形止。意念实际上也是指大脑中枢神经下达的各种信号和指令,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可有效提高练习者神经系统的敏感度,延缓神经系统老化,即使到了身体各项机能正处于渐行性衰退期的晚年,很多技艺高超的练习者眼不花、耳不聋、脚小沉,肌肤的敏感性比常人高出许多。

1 . 4气血运转流通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太极拳要求“百会会阴成柱”、“立身中正”、“尾闾支地”,可以对拉人体整个脊柱,充分锻炼全身各部分关节和肌肉,行功走架气沉丹田,通过意念引导内气运行,使内气运行全身,每一个动作都要求走弧线,动作舒展大方,使内气下通涌泉,上至百会,能够传遍四梢,不仅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可疏通绛络,使血液循环频率加快,有助于延缓四肢百骸肌肤的老化。因此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有利于气血运行畅通,延长寿命。

1 . 5汗腺通畅, 可促进新陈代谢

中医理论表明,“汗腺堵则乱病缠身,汗腺通则百病不侵”,可见汗腺对于预防疾病显得尤为重要。太极拳运动是一种内家拳法, 可以在春夏秋冬不分季节进行运动锻炼,行功走架时,身形的开合、收放都可以引导毛孔和肌肤的收缩、闭合,可以有效保持肌肤的通透性和纯洁性,有助于机体内分泌平衡、畅通,不易滞留病毒垃圾,有效预防疾病的产生。

2太极拳的养生保健功能

2 . 1可调息、调心

太极拳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与完善,在动静相兼、阴阳变化方面的原理不断完善,目前基本机理是内动外静,外动内养,有助于改变人体结构,强身健体。练太极拳时要求练习者一定要呼吸自然, 心静体松,在运动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懂得审美,欣赏太极拳的深厚文化和艺术气息,太极拳套路始终式式相承,连绵不断,动作如行云流水般灵活,在静中体验到动感,在动中体验到平静。行功走架时强调神领意随,呼吸配合动作,以体导气,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气运周身,可以使精神完全投入,肌肉和身体完全放松,让练习者感觉自己身处世外桃源中。因此长时间认真习练会潜移默化的起到调节心理的作用,有助于修身养性,培养练习者高尚的气质以及优良品质,提高自信心。每天的心情都很舒畅,生活热情高涨,工作心情舒畅,态度积极,使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2 . 2有利于神经系统保健

太极拳灵、松、静、和谐、统一,追求自然的运动状态,有利于自如转换进退、虚实、阴阳,可有效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面临的就业压力、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导致人们长期处于大脑皮层高度兴奋的紧张状态,刺激交感神经过度亢奋,促进肾上腺素分泌量,降低了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导致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对于正常的生理功能有一定负面影响。通过太极拳运动强调意动身随,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意志调节中枢神经抑制以及兴奋,对于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提高有积极作用,进而促进练习者整个身体处于一种相互协调、配合统一的状态,彻底放松自己的心情。同时也可合理调节神经细胞,改善睡眠。

2 . 3调节人体机能

人体血液流通对于机体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同强度、不同运动项目中,人体各脏器、肌群对血液的供应量需求程度都会有所不同,太极拳练习时对身心的放松程度有较高要求,希望能够使全身各部位能够得到恰当、充分的锻炼,动作均匀、缓慢,细致柔和,气沉丹田,有虚有实,且动作与呼吸配合。可以使躯干、四肢、胸部、腹部以及全身肌肉和各个关节都可以慢慢舒展开来。周身的毛细血管也会大量扩张,加速淋巴以及静脉血管的回流,减轻心脏负担,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再搏输出量,促进血液通畅,改善人体血液循环状态,减轻心脏负担,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对于降低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冠心病患者的治疗都有积极作用,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

2 . 4有利于呼吸系统功能保健

与呼吸相关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腹侧和背侧的两组神经核团中,练习太极拳时采用腹式呼吸法,要求动作与呼吸相互配合, 呼吸应做到细、匀、深长,有利于肺部气体交换,有效改善练习者的呼吸循环系统,提高肺腑功能,延缓呼吸系统的衰老。长期坚持锻炼太极拳,可保持肺部组织具有良好的弹性,可提高腹肌和膈肌的活动幅度,有利于增加肺活量,降低呼吸频率,有效改善呼吸肌功能。其次腹式呼吸还可对胃肠、内脏等器官有一定按摩效果, 促进气血运行,增强新陈代谢,促进胃肠蠕动,提高人体消化吸收功能。

3结语

论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功能 篇8

1.1 呼吸方式科学

太极拳强调腹式呼吸,不管是用自然呼吸还是拳势呼吸都强调腹式呼吸。呼吸还配合意念,就是吸气时内气沿脊椎督脉上行,呼气时内气沿前胸任脉下沉,小腹则是吸凹呼凸。这种呼吸锻炼扩大了肺活量。

1.2 气血运转流畅促进血液循环

太极拳行功走架,竖项贯顶,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内气上至百会、下通涌泉、达于四梢,促进了血液循环,还疏通了经络,加快了循环频率,大动脉畅通无阻,毛细血管经久不衰,四肢百骸肌肤延缓了老化。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则气血饱满,健康长寿。

1.3 汗腺通畅,保证了新陈代谢

中医有“汗腺通则百病不侵,汗腺堵则乱病缠身”一说。太极拳作为一门内家功法,在肌肤的锻炼上有其独到之处。行功走架不分春夏秋冬,每每于身形的开合收放之中导引肌肤的膨缩和毛孔的张闭。比一般不练拳的人较好地保持了肌肤的纯洁性和通透性。内分泌渠道畅通,病毒垃圾不易滞留,故而小病不生、大病不长。

1.4 对称运动,弥补了人体机能后天不足

太极拳的造型结构,恰恰是“有上即有下”,招式左右互换、身形上下互补、形成内外如一的对称运动。抽招换式强调欲左先右、欲上先下;发力时,讲求前吐后撑、上枯下踩。周身上下对立统一、浑然一体。从而,有效地强化了大脑的逆向调节功能,保持了人体运动的整体协调与平衡发展,克服了单向运动致病的缺陷。

1.5 用意不用力,提高了神经系统的敏感度

太极拳与其他拳种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是一种用意不用力、重意不重形、以意念支配肉体的运动。太极拳行功走架,全神贯注,以意导气,所有外形变化,一招一式无不讲求意在身先,意不动身不动,意动身随,意静形止。所谓意念,也即大脑中枢神经发出的各种指令、信号。太极拳每次行功走架,首先是种意念运动,其次才是形体运动,也即人们常说的形神兼备。正是由于太极拳的这一功法特点,功深艺高的老拳师即使到了晚年,也多是耳不聋、眼不花、脚不沉,其肌肤的敏感性仍异于常人。拳书上所云的“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即是形容不顶之意,也是概指拳手肌肤的灵敏度。所有这些,无不赖于用意练拳延缓了神经老化的缘故。

1.6 运动适度,保持了人体机能的中和态

就运动与生命的关系而言,历来说法不一,通常以为:生命在于运动,其理取自流水不腐、户枢不蠢;也有人认为:生命在于多静,以减少机体的磨损和功能的消耗。持此观点者,多以龟龄鹤寿作比。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关键在于动与静不可偏废。过分地强调动或过分地主张静,均于人体健康不利,只有运动适度、动静相间的运动才有利于健康。太极拳动中求静,静中寓动的这种独特运动方式,对保持人体机能的中和平衡态量较为适宜,故而久练可使人延年。

1.7 长气致柔,防止了骨质、关节、韧带的老化

太极拳行功走架,旋指、旋腕、旋膀、旋腰,撑裆开胯,抻筋拔骨,缠绕拧翻,所有招式动作,无不在划弧走圆中完成。这种螺旋运动的内含,其实就在于强化周身筋、骨、皮及其内脏各部器官的弹性,亦即柔韧性。所以,功深艺高的太极拳手,多为肺活量大、膀胱胀缩差大、筋长骨坚、肌肤松软、呼吸深细匀长、关节正逆旋转角度大,这都是机体柔韧性良好的表现。柔韧性的延长,本身就是长寿;反之,人体内脏任何一个器官失去了弹性,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1.8 松、静、空、灵,陶冶超然脱俗的心境

众所周知,清心寡欲的人多高寿,反其道而行者往往早亡。原因是:多欲之人必多求,多求之人必贪饮、贪食、多忧、多虑、多思、多恼、多惊、多恐,凡欲有多必伤。中医认为,哀伤神、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虑伤心、恐伤肾、食多伤胃、房事多行伤精又伤气。太极拳的锻炼过程就是调节心性的过程。行功走架时,身心各部讲究松、静、空、灵,举手投足、身形变换贵在顺其自然,故而进退往来状若行云流水,身心俱佳。

2 太极拳的养生保健功能

2.1 太极拳对人体机能的调节作用

中国有句古话:“人身血脉似长江,一处不到一处伤”,这句话鲜明而形象地说明了人体血液畅通对健康的重要性。在太极拳练习过程中,要求身心放松,力达全身部位,能对全身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这样就反射性地引起血液通畅,从而降低血压,减轻心脏的负担,对心脑血管等循环系统的疾病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练习太极拳时要求气向下沉,即“气沉丹田”。动作有开有合,有虚有实,并与呼吸相结合。开,实为呼;合,实为吸,保持深而长的呼吸,这样会使胸部舒适、自然,腹部松沉,从而有效地改善肺腑功能,延缓呼吸系统的衰老。深而慢的呼吸还有利于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太极拳练习时的腹式呼吸法,对提高肺部的气体交换是很有效的,它来源于导引术和吐纳术,太极拳动作动静交修,内外兼练,是整体的和内外统一的拳术。呼吸配合恰到好处。太极拳的腹式呼吸还有助于调节神经,按摩内脏、畅通气血,促进新陈代谢。调整呼吸动作的自然协调。呼吸深宜长,还可增加膈肌和腹肌的活动幅度,对胃肠等器官起到一定按摩作用,这样增强了胃肠的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从而达到人体消化吸收功能提高的目的。

2.2 心静体松有利于神经系统的保健

太极拳松、静、自然的运动状态,有利于阴阳、虚实、进退的自如转换,对中枢神经有显著的保健作用,长期进行太极拳的练习可有效地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善,使动作灵活、协调,使练习者心情舒畅,忘我怡神。

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使大脑皮层相应区域长期处于高度兴奋的紧张状态,容易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副交感神经兴奋性相对降低,两者处于失调状态,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太极拳运动有意识地用意念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交换,可提高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促使人体处于全面、协调的运转状态,从而达到保健之目的。同时脑神经细胞得到合理调节,能有效地提高睡眠质量。

2.3 太极拳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之处,许多体力劳动被机械化、电气化取代。劳动减少,运动不足使不少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并形成一系列的疾病,降低了人的活动能力。打太极拳对骨骼、肌肉及关节活动的影响很突出,习练太极拳时重心下降,腿弯曲,对腿部力量的锻炼是很有效的,不但增强体力,走起路来行动敏捷,而且,体力增长精力也就充沛,就会感到人年轻有活力,无形中使人在工作事业中增强信心和力量。实际生活中,经常运动锻炼的人就是显得年轻。

2.4 太极拳具有调息和调心功能

太极拳从诞生至今,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太极拳的阴阳变化、动静相兼的机理不断完善。在保健养生中体验外动内养、内动外静,以改变人体结构、有利于健康。练太极拳时入静,在练拳中体验健体之快乐,从拳中体验高品位的文化、艺术和审美。太极拳的运劲如抽丝,练拳时劲断意不断的缠丝劲,如行云流水的柔劲,可在动中体验静、静中体验动,“静中触动,动犹静”,动静相兼。练拳要神领意随,用意不用力。以心行意,以意导体,以体导气,以气运身,也就是气遍周身不稍滞,达到行功练拳之目的。这一系列的要求,需要花时间认真习练体会才能达到要求,不自觉地起到丰富生活,调节心理的作用。通过练习太极拳,体质增强,改变人的精神状态。还会感到生活充实而产生自信。练拳体质增强后,不但感到生活有色彩,而且对工作热情也高涨起来,心情舒畅,笑看世界,感觉生活更有意义,对工作充满热情而有自信心。

3 提高太极拳锻炼效果的对策

3.1 创编有针对性的太极拳套路

从运动医学观点来看,太极拳运动用于健身治病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动作可快可慢,无论男女老幼,体质强弱,均可练习。同样可以收到武术技击、修身养性、防病治病、娱乐欣赏、强身益寿的效果。应在深入理解太极拳内在特点的基础上,因时因人因地,创编相对简单易学,具有明显专项健身功能的、有针对性锻炼作用的太极拳新套路。

3.2 明确太极拳运动的指导思想

人的生理活动是通过经络将五脏六腑、五官七窍、四肢百骸和内外组织联系成为有机整体而运行的。而太极拳运动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运用了中国古代医学经络学说和阴阳学说。要求“以意引气,以气运身,”内气发于丹田,以腰为主宰,发力于全身。练习时应根据不同人群生理、心理特点,有目的地加强太极拳方面的锻炼,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健身效果。

3.3 科学、系统、正确地进行锻炼

练太极拳要先练气,练太极桩功。在练拳过程中,要求动静结合、心静体松、动作圆活、呼吸自然、用意不用力。既要轻松柔和,又要有一定的内含力;既要运动如抽丝,又要有一定的节奏。为体现太极拳运动的特效,锻炼的组织形式、活动时间,应具有灵活性,讲究科学性。积极的运动方法是最廉价而又最有效预防疾病和延缓衰老的长寿剂,但应讲究科学性,严格控制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如中老人关节韧带衰退较为明显,手脚迟钝,关节僵硬等,应灵活掌握锻炼的形式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取得最佳效果。

3.4 培养高水平的太极拳指导员

目前,许多所谓的太极拳辅导员本身是跟着不规范的师傅学出来的,难以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也不知道科学的锻炼原则和方法。其练习动作形似而神不似,使太极拳练习流于一般的体力活动形式,难以达到锻炼的效果。应加强太极拳教学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可采取考核持证上岗,有一定的规范性。体育院校应把太极拳立为必修课,加强太极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体育学院的在校生和毕业生可通过专门的考核获得太极拳指导员的证书,以便在正规的太极拳辅导站进行辅导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太极拳运动符合人体生理变化规律,是适应人体的养生术。太极拳练习强身健体,确有实效。邓小平同志曾经题词:“太极拳好”,只有练拳才能体悟好的意义所在。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太极拳有独特的养生、保健作用,是老少皆宜的养生保健运动。我们深信蕴含中国哲学的太极拳在推广中会对未来世界产生更大的影响和意义,为人类的生存和进步做出贡献。当今,现代病日趋年轻化,应积极倡导“防病比治病更重要”的理念。太极拳不仅能达到健身作用,而且能达到练心练脑、练意练气,内外兼练的实效,这是其它运动项目无法比拟的。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学练太极拳有名师指导,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体育院校多培养出一些明拳懂理的教师,既可发扬国粹,又可强健中华民众之体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太极精神在新时期再放光彩。

摘要: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其哲理博大精深,是祖国传统养生健身瑰宝,具有独特的修身、健身、防身功能。对养生、健身有着丰富的经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科学健身的典范。文章从太极拳的健身原理、养生保健作用等方面,阐述了太极拳对人体的健身养生功能,认为太极拳对人体的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人修身养性,从而进一步加强人们对太极拳的正确认识,并对提高太极拳锻炼效果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太极拳,健身,养生,对策

参考文献

[1]张肇平,杜飞虎.论太极拳[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席庸.太极拳与科学健身[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3]杨润琴,尹俊玉.太极拳健身功效的理论阐述[J].搏击·武术科学,2005(11).

[4]杨巍.太极拳健身价值的机理探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4).

[5]杨永惠.太极拳的健身魅力[J].中华武术,2002(9).

[6]刘跃伟.浅谈太极拳的养生保健作用[J].体育世界,2007(11).

[7]江建华.论太极拳的健身功效[J].体育世界,2007(10).

[8]崔冬雪.体育锻炼对老年人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6).

健身功能 篇9

1. 田径运动的健身功能

田径健身运动包括:健身走、健身跑、健身跳、健身投。经常从事这些田径健身锻炼,能够有效地提高人的基本活动能力,促进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还可以提高腿部骨骼、肌肉的质量,保持良好的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提高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对强身健体有积极的作用。

1.1 健身走的健身功能。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走为百炼之祖。”中医学认为,人的足踝上下有51个穴位,其中脚掌上就有15个穴位。这些穴位与人的五脏六腑有密切的关联,故称脚掌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坚持走步锻炼,就是运用脚掌与地面的机械接触来刺激脚掌的穴位,激活经络,借以运行血气,使人体各部分的功能活动保持协调和平衡,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其基本要求两脚应走执行部,一脚后蹬时膝关节伸直,另一脚前摆时膝关节弯曲,在全脚掌着地瞬间再伸直;上体自然正直,挺胸抬头,两眼平视,两臂自然前后摆动,以协同腿部动作。对青少年而言,通过各种方式的行走练习,可以培养他们正确的走姿,塑造良好的体形和步态,克服“八字脚”等不良行走习惯,促进脊柱、腿部骨骼和肌肉的良好发育。坚持健身走练习,还可以提高腿部骨骼、肌肉的质量,保持良好的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对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病患者也有较好的医疗效果。

1.2 健身跑的健身功能。

健身跑是健身运动者最为喜爱的运动项目,不受各种条件限制,只要有路就可以跑。经常进行健身跑锻炼,可以有效地增强和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功能,可以抑制或延缓衰老,使人延年益寿。

1.2.1 快速跑(短跑)所起的重要作用。

由于快速跑练习强度大,持续时间短,因此在健身方面的作用不如健久跑(长跑),但在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坚持快速跑锻炼,可以有效提高人体在缺氧状态下的工作能力,发展无氧代谢能力,还可以提高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交替速度,使反应速度加快,反应时间缩短,对发展速度、力量、灵敏等素质均有积极的作用。

1.2.2 耐久跑对人体的作用。

耐久跑以有氧代谢为主,其特点是运动强度较小,持续时间较长,能量消耗较大。坚持耐久跑锻炼大有好处,能增强心血管、呼吸、神经等系统的功能,对某些慢性病也有体疗作用,故而当今风靡全球。

1.3 健身跳的健身功能。

经常进行跳跃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和神经系统支配肌肉收缩与放松的能力,能改善位觉器官和前庭器官的机能,提高平衡与协调能力。通过练习,可以有效地发展腿部力量,特别是爆发力,提高下肢的柔韧性和运动幅度;连续跳跃则对发展呼吸、循环等内脏器官的功能有积极的作用。

1.4 健身投的健身功能。

经常参加投掷练习,对发展上肢、躯干和腿部力量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发展力量素质,特别是爆发力。另外,对青少年骨骼、韧带的发育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由于投掷练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运动条件反射复杂,对神经系统的分化抑制有很高的要求,因此经常进行投掷练习,尤其是投准练习,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神经系统支配肌肉的能力,可以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投掷的准确性。

2. 田径运动在大众健身中的价值

2.1 田径健身运动优势明显,易于大众普及。

2.1.1 田径健身运动动作简单易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田径健身运动许多项目的技术动作源于人的自然本能并和人们的日常活动直接相关,是最简单、最自然的身体锻炼方式,是有史以来人类的基本技能。

2.1.2 田径健身运动项目广泛,可选择性强。

锻炼身体的方法很多,如散步、跑步、掷垒球,各种跳跃练习,跨越障碍等,锻炼项目多,选择余地大,不同年龄的人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锻炼,因而能吸引众多的人参加。

2.1.3 田径健身运动受主客观条件限制少,灵活性大。

从主观上看参加田径健身运动基本上不受性别、年龄、人数等条件的限制,运动量可以随意掌握;从客观上看,参加田径健身运动不受季节、气候等条件的限制,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也不受场地、器材等条件的严格要求,在空地、广场、道路上都可以进行练习。

2.2 田径健身运动成本低廉,适合我国国情。

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及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尚处于温饱向小康过渡阶段,虽然今后一段时间内,人们的健身意识和健身活动将会不断加强,但体育消费不会有大的增长,体育健身呈现较高需求与较低消费并存的特点,许多人认为不花钱或少花钱也能达到健身的目的。况且,目前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匮乏,体育物质基础薄弱。因此,以投入少、见效快的田径健身运动就成为人们进行健身活动的首选,非常适合我国国情。

2.3 田径健身运动锻炼全面,能够有效健身。

田径健身运动不仅能增强人的基本活动能力,而且田径健身运动项目多,各个项目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能全面发展人的身体素质。

田径健身运动能扩展生活空间,增强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并有效地改善人们的心理环境。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在宽敞生活空间舒展肢体的生理要求,更有一种向往博大生活空间的心理追求。由于田径健身运动多在户外进行,人体更多地接受新鲜空气、日光等自然力的锻炼,这使人们的生活空间不仅变得宽敞,而且质量更高,从而提高人体体温调节能力,增强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重点论述了田径运动的健身功能, 以及在大众健身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以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田径运动, 加大田径运动在大众健身中的普及, 让大众运用田径运动来增强体质, 每天都拥有一个健康、愉快的身心状态。

关键词:田径运动,健身功能,大众健身,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文普, 王丙振.田径运动健身价值的开发[J].体育学刊, 2003, (9) :33-36.

[2]骆晓玲.影响大学生田径健身因素分析[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9, (10) :89-91.

[3]鲁志琴.田径健身运动锻炼方法的初探[J].体育科技, 2006, (10) :388-390.

[4]李文辉, 陶于.试论我国田径健身体系的建立[J].体育与科学, 2000, (2) :18-20.

对竞走的特点及其健身功能的分析 篇10

一、竞走的特点

1. 项目特点

竞走在田径比赛中属于耐力性项目, 是一种在运动中比走的速度的径赛项目, 竞走水平代表着一个人的有氧耐力素质和运动能力的高低。竞走训练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 锻炼者也不受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经常从事竞走锻炼能够培养人们刻苦耐劳、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 能提高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生理机能。

2. 发展特点

走是人体最基本的活动之一, 是人体水平位移最基本的方式, 是单脚支撑和双脚支撑交替进行的周期性运动。竞走是从普通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是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走步为基础, 经过科学的整理上升为竞技性的运动项目, 是田径运动中一项古老而有趣的竞赛项目。

3. 技术特点

竞走作为一种体育运动的传统项目, 有其自身的技术特点和规则要求。国际田联对竞走技术有严格的规定:竞走要求运动员一脚支撑和两脚支撑相互迈步前进, 两脚始终与地面保持不间断的接触, 在任何时间都不得同时离地, 运动员向前迈的脚在着地过程中必须有一瞬间的伸直 (膝关节不得弯曲) , 特别是支撑腿在垂直部位时必须伸直。因此加强踝关节的灵活性和有关小肌肉群的练习是保持走速的有效途径。

4. 身体的美学特点

一个人的走路姿态反映着他的美育和体育素质, 也反映着他是否能够带给人们一个美的形象。

在竞走过程中, 其身体的基本姿势是:躯干基本保持正直, 自然挺胸, 头部与躯干保持一致, 目视前方, 两臂靠近体侧自然地前后摆动。迈步时, 膝关节和脚尖都正对前方, 两脚尖内缘基本上保持直线向前迈进。因而, 竞走的这些基本姿态动作均可使人们的脊柱保持正常发育, 使脊背不驼, 显出身体挺拔的气质, 给人以健美的形象。

二、竞走的健身功能

1. 对锻炼者神经系统的影响

对长期进行竞走锻炼的人来说, 竞走还能够改善和提高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大脑是人类个体的指挥中心, 其每天的需氧量是肌肉的15~20倍。经常在空气清新、充足的户外进行竞走活动, 有助于改善大脑的供血状况, 使人体的胰岛素工作正常, 保证身体肝糖元的储存量, 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 从而保证大脑正常工作。

2. 对人体肌肉、骨骼生长发育及各器官系统的影响

竞走作为一种耐久性体育运动项目, 它能够刺激骺软骨变粗, 使骨密质增厚, 提高骨骼的抗压弯、抗折能力, 并能改善血液对骨骼的供应状况, 增加肌肉内的营养物质的含量。从而使肌纤维变粗, 工作能力增强。

3. 对人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经常从事竞走运动、参加竞走锻炼能够使人心情舒畅, 精神愉快, 从而调节人的情绪和心理。经常在清新的环境中进行运动, 能够通过大气的高浓度氧气对人体的刺激, 提高身体氧含量, 改善氧供应不足的情况, 刺激各中枢系统, 从而调节人的心理, 保证心理健康。

4. 对人体姿态的影响

一个人在行走时能够保持躯干正直并自然地挺胸抬头, 他的脊柱和胸廓就能正常发育, 胸廓里的肺就能自由呼吸, 心脏也不会受到压迫, 这样就能保证内脏器官都处在正常位置, 从而保证全身各器官的正常发育生长。相反, 一个人在行走时不能保持躯干正直和自然地挺胸抬头, 一段时间以后脊柱和胸廓就会变形甚至成为小驼背, 这样不仅影响个人形象, 更重要的是还会妨碍内脏各器官的生理活动, 影响内脏器官的生长发育。

综上所述, 竞走是耐力性很强的项目, 它更侧重于小肌肉群的锻炼, 这样的练习不仅在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增强内脏器官功能 (特别是心血管功能) 和培养人们意志品质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 而且对人体的形象美和节奏感的培养也是一种很好的手段。

健身功能 篇11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第九套广播体操。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访谈法。中国知网、教材中查阅有关第九套广播体操相关文献资料;从网络视屏、教材图解以及2014年湖北省高校体操教学比赛第九套广播体操赛现场视频资料;与体操教学专家访谈等。

3结果与分析

3.1第九套广播体操健身功能

3.1.1促进广播体操练习者身体健康

广播体操是采用徒手的形式进行的身体活动, 不受场地器材的影响, 其动作可以刚劲有力, 也可以柔和优美, 适合多种人群练习的体育健身项目。从第九套广播体操练习部位看, 延续了以往广播体操全面锻炼身体原则, 预备节、伸展运动、扩胸运动、踢腿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分别从远端到近端, 从头颈、上肢、躯干、下肢以及全身动作;动作方向有左、右、前、后;动作掺有力量、速度、柔韧、协调、灵活等变化因素, 经常坚持广播体操练习, 可使头颈、躯干和四肢灵活, 动作变得有力、协调, 练就良好身体姿态, 对增强神经系统, 促进血液循环, 加速新陈代谢, 消除工作疲劳, 振奋精神等有积极的作用。

尽管广播体操不能与专项运动相比, 但其参与运动的部位全面, 多种变化因素, 健身的安全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是其它专项运动不能相提并论。

3.1.2改善、提高相关脏器功能

广播体操的健身功能前人进行大量的研究, 其对心肺功能有着明显的改善, 运动负荷和能量消耗皆为中等, 对血脂、血糖、胰岛素有良性的变化, 能更好的改善大众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内脏器官的功能[4]。

第九套广播体操总结了前八套广播体操优缺点, 它的健身功能除了促进广播体操练习者身体健康外, 对内环境的作用又是怎样?赵晓靓[5]通过对体育院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第九套广播体操锻炼测试代谢当量和心率指标, 发现第九套广播体操锻炼有助于做操者的心肺功能和骨骼肌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朱小宁等[6]对38名不同健康人群进行了3个月的广播体操干预, 得出3个月的广播体操能有效改善中年人的血脂水平, 中年男性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改善效果最为明显;金丽等[7]从能量代谢角度对第九套广播体操研究认为, 男性的能耗高于女性, 能量代谢以糖和脂肪供能为主, 广播体操是适合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健康普遍参与的一种群众性体育项目。

3.2第九套广播体操缺陷

任何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 更何况人工创编的广播体操。黄小红[8]从广播体操编排角度提出过第九套广播体操的不足, 然而通过对国家体育总局在网络公布的视频以及湖北省2014年高校体育专业体操教学赛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赛视频资料分析, 并与专家座谈, 发现第九套广播体操在健身方面存在某些缺陷。

3.2.1整理运动调整节拍偏少

从赵晓靓[5]、金丽[7]研究来看, 进行第九套广播体操练习最高心率出现在最后一节整理运动, 分析认为该套操第七节跳跃运动运动节奏相对较快、运动幅度较大, 心率增幅明显, 而心率下降需要足够的时间, 导致最后一节心率为本套操最高值。从整套操的节拍分布来看, 预备节之跳跃运动均为4个8拍, 整理运动为2个8拍, 只有其它节节拍一般, 导致练习结束那一刻心率没有足够时间恢复, 产生心率延时性的增长。这种心率延时性, 用于体育课或运动之前热身, 效果较好, 但用于普通群体练习, 就健康安全来讲有一定安全隐患, 应适时地延长整理运动时间或其它恢复性运动, 让心率逐渐恢复。

3.2.2个别运动节不符合健身动作技术要求

从第九套广播体操相关视频以及教材观察, 第九套广播体操扩胸运动节的“扩胸”动作说明:“两手握拳经前举止侧举, 向后扩胸一次”[1]。对于“扩胸”的理解, 没有相关工具书、教材作具体解释。现代汉语词典将“扩”泛指“扩大”, “使 (范围、规模) 比原来大”, 用在广播体操, “扩”可以理解为扩张, “扩胸”应为扩张胸廓的运动。体育专业教材《体操》对扩张胸廓的动作有相应动作技术定义---“振”, 而“振”的定义较为全面定义为“臂或上体等部位急速地做富有弹性的往返动作”[9], 由此可以得出, 广播体操扩胸运动的扩胸动作是两臂 (直或屈) 经前向侧后振。观察相关资料, 实际在进行练习或比赛时, 扩胸运动的扩胸动作做成两臂侧举, 并无向后的扩胸动作, 更没有激素的做富有弹性的往返动作, 仅仅是手臂经胸前做90°的水平摆动, 这样练习应该不能起到扩张胸廓效果。而在之前几套广播体操扩胸运动节, 扩胸动作说明与做法均为“向侧后振”, 第九套广播体操扩胸运动做法的改变, 使动作简化, 比赛时动作更容易保持整齐性。

全身运动节第2拍与第3拍连接动作同样存在缺少“振”。第2拍“上体前屈, 两臂经侧摆至体前交叉”, 第3拍“左脚并右脚全蹲, 两手扶膝”, 由于动作说明没有说明两拍之间连接情况说明, 第九套广播体操视频显示两拍之间无衔接动作。从全身运动锻炼部位分析, 主要是通过躯干前屈和后仰牵拉躯干前后的韧带以及脊柱, 僵硬地做体前屈是对背竖肌强行牵扯, 牵拉韧带效果一般, 对某些人群可能有伤害性。保护性的体前屈应是富有弹性的。

4结语

纵观第九套广播体操自发布至今, 推广较为广泛, 参与练习人群多, 丰富了大众健身内容, 其健身功能和效果达到预期。但某些技术动作过于追求表演的一致性而牺牲了部分健身功能, 不能说不是个小小缺陷。但在运用第九套广播体操健身时, 上述运动节动作加上“振”的弹性, 以及延长整理运动时长, 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第九套广播体操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1.

[2]路云亭.广播体操是国家的动作仪式符号[J].体育学刊, 2013, 20 (1) :29-32.

[3]商伟, 韩流.广播体操全民化时代的兴衰流变[J].体育文化导刊, 2013, 6 (6) :25-27.

[4]赵庆江.第九套广播体操的特点[J].法制与社会, 2007, 4 (2) :811.

[5]赵晓靓.第9套广播体操能量代谢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 2014, 35 (4) :58-61.

[6]朱小宁, 薛芹波, 金丽.广播体操队不同年龄人群血脂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 2014, 33 (6) :493-495.

[7]金丽, 薛金波等.第9套广播体操能量消耗特征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14, 50 (4) :69-75.

[8]黄小红.第9套广播体操的编排特点及不足[J].体育文化导刊, 2014, 6 (6) :34-36.

上一篇:政府引导扶持下一篇:重庆户籍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