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2024-08-02

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共8篇)

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篇1

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作者:zhujiuxiang 于 2013-11-30 11:32 发表

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多年来,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目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矛盾、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障碍、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隐患,生态产品成为当今中国最短缺的产品,生态差距成为我国最大的发展差距。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着自然的、历史的原因,但不得不承认,3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及其部分领域和区域的盲目开发、无序开发、过度开发是主要原因,而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则是更深层面的制度原因。

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没有建立起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如,市场没能很好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相当程度上、许多领域中,主要还是政府直接配置资源或在政府不合理干预下配置资源。一些地方政府采取土地优惠、税收优惠、先征后返、财政补贴、电价优惠、降低环保标准等进行招商引资,带来产业转移的早熟,加剧了产能过剩,而产能过剩,是最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税收和价格机制还难以有效抑制对资源及其资源性产品的过度需求,由于土地可以卖钱,各级地方政府对占用土地的需求几乎是无限大的,工业用地、水资源、能源等的价格偏低,占用湖泊、河道、湿地、林地的成本过低或基本无成本,远远无法弥补生态价值。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地方政府承担的事权多于其财力,迫使其不得不圈地卖地融资,导致耕地和生态空间被过多占用。以CDP论英雄的政绩评价和干部任用办法,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缺乏制约和责任追究等,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我们已经建立了不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但不系统、不完整。源头上,没有建立起有效防范的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

还没有完整建立,许多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所有者不到位,用途管制在耕地方面落实较好,但没有扩展到占用其他自然生态空间。过程中,没有建立起严密监管的制度。对各地没有资源环境方面的警示和约束,一些地区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后仍在过度开发;环境保护的制度不少,但在环境保护中居核心地位的污染物排污许可制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还很不健全。后果上,没有建立起严厉的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没有追责。一些不法企业偷排、超排,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的,也只是象征性地交点罚款就可摆平,等等。

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源头严防的制度体系

源头严防,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治本之策。《决定》提出了7个制度,构建了源头严防的制度。

(一)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这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的基础性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我国自然资源资产分别为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但目前没有把每一寸国土空间的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确定清楚,没有清晰界定国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各类自然资源的所有者,没有划清国家所有国家直接行使所有权、国家所有地方政府行使所有权、集体所有集体行使所有权、集体所有个人行使承包权等各种权益的边界。要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二)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我国宪法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相关法律规定了全民所有水资源、森林、土地等自然资源所有权的代表者。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权益不落实;监管体制上没有区分作为部分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的权利与作为所有自然资源管理者的权力。随着自然资源越来越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资源的资产属性越来越明显,市场价值不断攀升,自然资源和生态空间的未来价值、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意义越来越重大。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

制,就是要按照所有者和管理者分开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管理的思路,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建立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职责的体制,授权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所有者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对各类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数量、范围、用途进行统一监管,享有所有者权益,实现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

(三)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

国家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行使所有权并进行管理和国家对国土范围内自然资源行使监管权是不同的,前者是所有权人意义上的权利,后者是管理者意义上的权力。我国实行对土地、水资源、海洋资源、林业资源分类进行管理的体制,很容易顾此失彼。必须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使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和国家自然资源管理者相互独立、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统一行使全国960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空间和所有海域国土空间的用途管制职责,对各类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的用途管制制度,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的系统性修复。

三、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过程严管的制度体系

过程严管,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决定》提出了5个制度,构建了过程严管的制度。

(一)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使用自然资源必须付费,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我国资源及其产品的价格总体上偏低,所付费用太少,没有体现资源稀缺状况和开发中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必须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我国工业用地总量偏多,居住用地偏少,比例失调。原因之一是土地价格形成机制混乱,各地为招商引资,工业用地实际出售价格往往低于基准价,甚至零地价,为弥补工业用地上的亏空,居住用地屡屡被打造出“地王”,价格畸高。要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从源头上缓解房价上涨压力。同时,要通过税收杠杆抑制不合理需求。当代的价格机制难以充分体现自然资源的后代价值,当代人不肯为后代人“埋单”,必须通过带有强制性的税收机

制提高资源开发使用成本,促进节约。要正税清费,实行费改税,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如,若对抽采地下水实行水资源税,就可以有效抑制过量开采地下水的行为。

(二)实行生态补偿制度

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是在发展,只不过发展的成果不是生产工业品和农产品,而是生态产品。生态产品生产者向生态产品消费者出售生态产品,理应平等交换、获得收入,这不是施舍或救助。生态产品具有公共性、外部性,不易分隔、不易分清受益者,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应该代表较大范围的生态产品受益人通过均衡性财政转移支付方式购买生态产品,这就是生态补偿。所以,要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同时,对生态产品受益十分明确的,要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如河北的张承地区,肩负着为北京、天津提供优质足量水资源的主体功能,京津两市就应该给予必要的补偿,并使之制度化。这样,才能使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的地区,不吃亏、有收益、愿意干。

(三)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指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受危害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前提下,一定地域空间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所能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水、土地等不宜跨区域调动的资源,以及无法改变的环境容量,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理极限,不是靠价格机制能调节的。我国不少地区在现行发展方式下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已经超出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极限,国土空间开发强度过高,生态空间和耕地锐减,大量开采地下水,污染物排放超出环境自净能力。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就是根据各地区自然条件确定一个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红线,当开发接近这一红线时,提出警告警示,对超载的,实行限制性措施,防止过度开发后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

四、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后果严惩的制度体系

后果严惩,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决定》分别对领导干部和企业个人,重点提出了2个方面的制度,构建了后果严惩的制度。

(一)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这是针对领导干部盲目决策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损害而实行的制度。我国生态环境的问题与不全面、不科学的政绩观及其干部任用体制有极大关系。一些地方为了一届任期的经济增长,不顾及资源环境状况盲目开发,尽管可能本届任期内实现了高增长,却造成了潜在的生态环境损害甚至不可逆的系统性破坏。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就是要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终身追究责任,不能把一个地方环境搞得一塌糊涂,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官还照当,不负任何责任。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一个地区的水资源、环境状况、林地、开发强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在领导干部离任时,对自然资源进行审计,若经济发展很快,但生态环境损害很大,就要对领导干部进行责任追究。

(二)实行损害赔偿制度

这是针对企业和个人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而实行的制度。在国土空间开发和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违反法律规定、违背空间规划、违反污染物排放许可和总量控制的行为。对这些破坏性的行为,要严惩重罚,加大违法违规成本,使之不敢违法违规。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中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处罚数额太少,远远无法弥补生态环境损害程度和治理成本,更难以弥补对人民群众健康造成的长期危害。要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让违法者掏出足额的真金白银,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决定》在资源节约集约使用、退耕还林、耕地河湖休养生息、环保市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区域联动机制、国有林区经营机制和集体林权、环境信息公开等方面提出了改革要求。

只要我们坚决落实好《决定》提出的制度建设任务,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中,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就一定能逐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早日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成美丽中国

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篇2

生态文明内涵丰富,自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后,逐渐成为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对旧的发展模式和社会制度的一种扬弃和超越,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大背景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离不开法律的规制、调整和推进。而立法体系对法律和法治的基石和源头性意义,更加凸显出了生态文明立法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生态文明内涵界定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我国“四位一体”的社会架构之一以来,理论界围绕什么是生态文明展开了更加深刻的研究,但至今仍未对生态文明的内涵形成定论。概括起来,当前关于生态文明内涵的主要典型论述基本是围绕“人与自然关系”、“四大文明关系”、“时间脉络”、“要素”、“词义”、“概括归纳”等角度提出的,其共同之处都是在阐发生态文明是一种良好的、向上的、符合人类乃至整个世界万物共同利益的好东西。相对而言,本文较为赞同从要素的角度来对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界定,将生态文明界定为“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因为从要素的角度对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界定可以将抽象的生态文明具体化,这对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蓝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生态文明立法体系内涵

之于立法体系,学界比较统一的认识是由周旺生教授提出来的,他认为立法体系是指关于立法权、立法运行和立法载体诸方面的体系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核心是有关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它包括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立法权的运行体系和制度、立法权的载体和制度三要素。它与法律体系息息相关,但两者又有明显的区别。在相同方面,立法体系与法律体系都是有关法的“体系”,前者是法的表现形式,后者是法的内容,两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同方面,由于构成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差异往往使得所构成的体系的功能与外观也会不同,从这个角度上看,法律体系的构成要素是部门法,而立法体系的构成要素是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立法权的运行体系和制度、立法权的载体和制度。

由此,生态文明立法体系是立法体系的属概念,它是指关于环境生态法的立法权、立法运行和立法载体诸方面的体系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也包括生态文明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生态文明立法权的运行体系和制度、生态立法权的载体和制度三要素。

(三)生态文明立法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

从生态文明的内涵不难看出,法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法律制度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要素,而生态文明立法体系恰好是生态法治的基石。由此可见,一方面,完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构筑完善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立法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的基石,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完善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来保驾护航。具体阐述如下:

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内涵本身包含的制度文明也提出了完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的要求。从生态文明的内涵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包含着物质、精神、制度方面的成果,其中的制度自然包括与生态文明有关的法律制度,其中法律制度的重要层面就是立法体系制度。换句话说,生态文明立法体系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之一就是建立起完善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完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直接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宏伟蓝图的实现。

另一方面,完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的基石。法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保障。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的共同理想,需要各种制度、各种社会调整方式的保障,但在所有的制度规范和社会调整方式中,法律以其权威性、正当性、稳定性、规范性、程序性等优势取代了宗教、道德等传统社会的调控方式而成为当今社会主要的控制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法治这一社会治理模式。法治具有的“整合社会、增量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和谐、达到意识形态、实现批判”等多项功能,恰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和谐安稳的外部环境,更将那些对生态文明建设有利的制度规范和有效的治理模式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稳定下来。值得注意的是,法治对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功能的发挥,首先必须要有法可依,而且是必须有“价值合理、规范合理、体制合理、程序合理”的“良法”可依。而“生态良法”必须依靠法律良性化的源头——立法体系来创立,只有完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创立科学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法”依据,最终才能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有良法可依。可见,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确实是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的基石。

二、当前我国生态文明立法体系的不足

当前我国没有专门的生态立法体系,生态立法所沿用的立法体系与其他部门法所沿用的立法体系是一样的。这种非专门化的生态立法体系对生态立法存在诸多缺陷,已经无法满足生态法治建设的需要了。

(一)当前我国生态文明立法体系现状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立法体系所适用的是我国整体的立法体系,而没有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匹配的特殊立法体系,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生态文明立法权限体系。国家立法权在形式上实际是国民的一种自我约束、自我规制、自我确定行为规范的自治权。因此,在遵循立法权由民意机关行使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国情,确立了由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分权的、多级并存的、多类结合而又不加制衡的生态文明立法权限划分体制,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也是适用该种立法权限体系。在该种立法权限体系的背景下:首先,中央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满足一定级别的地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均享有关于生态文明的立法权;其次,非常重要的生态立法(一般法)由中央统一行使,并且中央在整个生态立法权限划分中居于主导地位;再而,比较重要的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地方性法规、规章等)坚持在中央生态立法权的统一领导下行使,并不得同中央生态立法权相冲突,否则将会被更改、撤销、宣告无效;最后,中央立法机关和满足一定级别的地方立法机关依法行使生态文明立法权所制定的效力等级存有差异的生态文明建设规范性法律文件并存发生效力。

生态文明立法载体体系。受当前我国生态立法受“在中央统一领导下适度分权、多级并存、多类结合而又不加制衡”这一立法权限划分体系的影响,当前我国生态立法载体体系也别具特色。当前我国生态立法载体体系,在中央形成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国务院环保部、国务院国土资源部为代表国务院各部委组成的生态立法载体体系,在地方形成了以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为代表所组成的地方生态立法载体体系。

生态文明立法运行体系。在当前我国整体立法运行体系背景下,生态文明立法运行体系不仅包括生态立法活动中所应遵循的有关提案、审议、表决、通过和公布这些法定步骤和方法,还包括行使生态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在提案前和公布后所应遵循的法定和非法定的原则,如立法预测、立法规划、立法决策、立法解释、立法信息反馈、法德汇编和编纂等,甚至还存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则,如生态立法权的运行必须坚持在执政党的领导下、以政府行政立法为主导、党政法紧密结合的原则。

(二)当前我国生态文明立法体系的缺陷形态

在当前统一立法体系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立法总体趋于完善,相关部门法基本得到“绿化”,基本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存在诸多缺陷,直接束缚了生态文明法律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1. 体系结构混乱,法律协调性差

当前我国“一元两级多层次”的立法权限划分体系,造成了生态法“法出多门”,加上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生态法律冲突解决机制,立法越多,法律出现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法律的协调性也就越差,尤其是大规模授权生态立法、先行生态立法的出现就使得法律间的冲突进一步加剧。此外,生态文明立法体系紊乱,还表现在立法等级效力与法的应然效力不相吻合,法律应然效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例如,1989年12月26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制定主体与该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发挥生态“母法”的统领性作用不相符合,造成该法与《草原法》等生态要素立法效力相当,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发挥统领性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2. 体系模式有失灵活,无法兼顾生态系统整体性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立法实行的是“一元两级多层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立法模式,但这样的立法模式主要是以行政模块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立法权受行政模块限制显著。该立法模式虽然有利于保证全国法制的统一,但却忽视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统一性,也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变动不居的特性,对于垮多个行政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由于国家立法任务繁重而又缺乏针对性、该生态区域又不得拥有生态立法权,往往容易使该生态区域出现立法的真空状态。同时,这种立法模式之下,极其容易形成地方保护主义立法,不利于生态文明的整体性、统一性建设。

3. 体系立法内部不相匹配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立法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生态文明建设立法趋于完善,但仍有不完备之处,例如在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立法重点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领域,在这一领域制定了不少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但对于生态资源方面的立法则相当缺失,导致生态灾难、环境危机不断,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障碍。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立法中存在配套法律规范制定不及时,配套规范在不同层次的生态立法存在不完全配套的情形。此外,生态文明建设立法范围欠缺完备还表现在现行的生态文明立法过于滞后,大多是上世纪90年代所立之法,已经严重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了。

4. 体系缺乏有效监督审查机制

虽然我国《宪法》、《立法法》应经确立了立法备案审查监督、立法改变、撤销制度,但由于我国缺乏专门的立法监督机关,兼职立法监督机关本身就有繁重的立法任务,亦未建立起完整的违宪审查机制。同时,在审查方式上缺乏主动审查与被动审查相结合的审查机制,在审查范围上法律这种更为重要的法德形式却没有成为审查监督的对象,在立法改变、撤销制度上由于文化传统、体制复杂等因素作祟而很少使用。这些都导致该立法备案审查监督现实操作性比较差,我国至今尚未形成有效的立法监督机制。

三、我国生态文明立法体系完善对策

如前所述,生态文明立法体系的完善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存在诸多缺陷,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的需要了,必须对当前生态文明立法体系进行完善,建立起符合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立法体系。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立法体系进路抉择

评价一种立法体制之优劣大致可以从立法本体论和立法价值论这两方面入手,前者是指立法权的来源,后者是指立法权行使的价值取向。具体来说,一种立法体制的优劣要看其立法权是否来源于民,立法权的行使能否符合法正义、公平、平等的内在价值标准,立法的产出能否增进社会利益、促进社会发展。一国立法体制也难以严格完整地按照一种立法体制来加以设置,往往受其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历史传统、民族结构以及经济、地理、文化宗教、科技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汲取单一立法体系、复合立法体系、制衡立法体系优势的基础上,当前我国确立了“一元两级多层次”的生态立法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包括:第一,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必须保证法制的统一,涉及国家重大事项的社会关系必须由中央来加以立法;第二,我国是一个单一制大国,国土辽阔,地域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显著,一些特殊性事项由中央统一立法则立法效益较差甚至不切实际;第三,当前我国处于快速发展的转型时期,对立法与时俱进要求较高,而不加制衡的立法体制虽然可能使立法缺乏监督,但却能较大程度的保证立法较强的实效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暴露出了上述诸多问题,难以满足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立法的实际需要。为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立法体系的完善,必须坚持当前我国“一元两级多层次而又不加制衡”的总体立法体系为导向,在此基础上构建更加完善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

(二)我国生态文明立法体系架构

在坚持当前我国“一元两级多层次而又不加制衡”的总体立法体系为导向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完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立法体系可以以立法体系三要素为着眼点,具体如下:

1. 立法权限架构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立法权限划分体系和制度的完善:首先,必须坚持重要的生态文明建设事项仍然应当由中央统一立法,这样才能确保生态文明法制统一,同时必须确保所立之法的立法等级效力与该法的应然效力相吻合,重要性生态性法律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必须由中央最具权威性立法机关加以制定以确保其在生态性法律规范中的主导地位;其次,在地方生态文明立法上,坚持多级并存、多类结合的基础上,针对垮行政区域的生态功能区授权省际之间垮行政区域的生态联合立法显得尤为重要,唯有如此才能确保生态文明立法更具灵活性、更具针对性,也能减轻中央层面的生态立法压力,有利于调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性,有利于提高生态文明立法效益。也许,根据当前我国《宪法》、《立法法》的相关规定,地方立法权的行使受行政区域限制较大,其实不然。此问题涉及到地方立法权的来源问题,作为单一制大国的我国,地方的立法权是中央赋予的,至于中央在授权地方立法权时是否严格按照行政区域为标准,则我国《宪法》、《立法法》并没有加以限制,比较妥善的做法就是参照特殊经济区的授权立法模式,由中央立法机关根据国家既定的生态功能区来授予该区域内的省级立法机关、行政机关以联合生态立法的权力并通过联合起草分别通过的方式加以实施;最后,在立法范围上,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应将重点转移到生态资源性立法,在此基础上确立较为完备的生态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与当前业已形成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一起构成整个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体系。

2. 立法载体架构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立法载体体系和制度的架构,必须建立在生态文明建设立法权限划分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建设立法权限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细化。首先,在中央立法权载体的设置上继续保持原有的中央立法载体不变,即中央层面的立法载体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所属相关部委;其次,在地方立法权载体设置上,除原有的以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批准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批准较大市的人民政府为代表的常规生态文明建设立法载体外,必须将生态功能区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省级人民政府作为单独的一级立法载体设置,其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必须在该生态区域内的数省份各自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之上,这样才能将省际生态联合立法制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3. 立法运行架构

积极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篇3

经过努力,我国生態文明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全面、不系统、不落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多而不全。目前有关生态环保的政策法规比较多,但缺乏系统性,也不全面,特别是缺少综合决策制度、绩效考核制度、问责制度等,导致生态管理效果大打折扣。二是泛而不整。有关生态文明的规定条文涉及方方面面,但缺乏有机整合,难以发挥整体效应。单就生态环境资源开发而论,事前防范存在产权不明晰、用途规划不规范、用途管制不严格等问题;在开发过程中,生态价值未能纳入补偿制度,生态损害成本也没有完全进入有偿使用制度;在事后赔损时,追责制度与其他生态文明制度衔接不紧密,不能有效惩治过度开发行为。三是落实不力。人们生态文明意识还不强,落实制度的自觉性不够;由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短期难以显现,一些地方仍存在重发展、轻环保问题;对落实生态文明制度的监管工作不到位,监管力量较为分散,行政效能偏低。因此,总体上看,生态文明建设还未能完全融入其他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运用宣传教育手段,强化社会成员生态文明意识。大力传播生态文明知识,使干部群众认清我国生态文明的严峻现状,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正确政绩观,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政府机关等应带头使用并推广环保产品,鼓励绿色发展,引导生态消费。科研机构应注重培养生态环保科研人才,加强生态环保技术研发。社会组织应积极发挥作用,动员群众参与生态文明活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保证生态文明制度落实。改革干部选任办法,明确各级各部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权责。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纳入政府决策机制,把绿色GDP作为干部政绩考核依据,建立健全问责追责机制。完善奖惩制度,改变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不合理局面。通过具体政策和实施方案约束和引导生态文明建设责任主体,奖励严格执行生态文明制度的行为,严惩破坏生态文明制度者,提高违规违法成本。丰富监督手段,畅通监督渠道,培养“保护生态,人人有责”的社会责任意识。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意见 篇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全面安排和部署,明确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这对建设美丽中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要建立科学的决策和责任制度,提高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领导力。应考虑改革党政干部考核评价任用制度,加大对各级党政领导者生态文明建设的问责力度,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实绩作为任用干部的依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要的是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促使领导干部将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要建立有效的执行和管理制度,提高生态文明制度的执行力。要按照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推动现有各种法律的生态化调整。

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篇5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摘要:根据生态文明市的内涵和特征,确立生态文明市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了生态文明市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并对生态文明市的建设提出了实施建议.作 者:王贯中    王惠中    吴云波    黄娟    WANG Guan-zhong    WANG Hui-zhong    WU Yun-bo    HUANG Juan  作者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36 期 刊:污染防治技术   Journal: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年,卷(期):2010, 23(1) 分类号:X171 关键词:生态文明    指标体系    构建   

 

浅谈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篇6

谈到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就要从生态文明说起。自然而然想到什么是生态文明,什么是农业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有什么意义,它有什么特点,我国的现状如何,如何应对,如何建设等问题。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是生态建设的原动力,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明,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所谓农业生态文明,是指人类以一种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成果的总称。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就是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将环境与生态目标融合到现代农业之中,使农业生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生态系统良性运行,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农业生产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运用高新科技,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了解概念后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谈我国的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和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它对于我国走出生态困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现实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走出生态困境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重大。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必须确立生态文明观。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观,视人类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只有在农业生产劳作中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现代农业是资源消耗低、生产成本少、环境污染小,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加速对土壤、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节水、节肥、节药、节地等技术产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现有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回归理性,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中国有着光辉的农业发展史,有着璀璨的农业文明。建设农业态文明,是对传统农业文化的“扬弃”。实现粮食安全生产,保障生命质量的需要粮食安全不仅仅是粮食数量安全,而且包括粮食质量安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之上,人们有着更多对清洁、绿色、健康食品的追求。生态农业文明是实现粮食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是提高个体生命质量的需要。

现代生态农业的内涵和基本特点。

现代农业一般表现为现代石油农业和现代生 态农业等多种不同的发展模式。由于现代石油农业主要是通过追加施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来提高产量和经济收入,大量使用化学物质造成了日趋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农产品质量下降,损害了人类的健康;大量使用化肥使得农业对水资源的消耗量极大,目前世界利用的地表及地下淡水资源被用于农业灌溉,尤其是中国作为粮食生产大国,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正在加速地下蓄水层的枯竭,给以后的农业发展带来了很大威胁;化肥的过度使用,还使一些营养物质流入河流、湖泊和海洋里,导致藻类的迅速繁殖,藻类分解消耗水中大量氧气,造成鱼类等水生物死亡。因此,现代石油农业具有许多弊端和局限性,被认为是一种非持续农业发展模式,而现代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农业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条件分析

总起来看,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既有资源、经验、技术、市场、劳动力、政策等许多有利条件,又存在农业资源短缺、人地矛盾加剧、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和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等诸多制约因素。

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

1我国具有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良好资源环境条件。我国地域辽阔,广大农村自然资源和经济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不同地区气候、作物、地貌特征、资源、技术、经济水平等差异性较大,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生态类型,各地可以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开创各具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模式。2我国具有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丰富经验。我国传统生态农业实践历史源远流长,技术与经验异常丰富。

3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技术日趋成熟。我国内生态农业技术发展看,中国农民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具有丰富的精耕细作、间作套种、生物链等传统生态农业技术。

4我国具有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一定市场优势。从国内农产品市场供求状况来看,目前我国常规农产品已由供给短缺转为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一些大路货农产品供给甚至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和“卖难”现象,追求高产量已不是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目标。

5生态农业适应我国当前农户分散经营和增收愿望的形势需要。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一般仍处于小规模和分散经营状态,无论是北方的“上粮下渔”生产模式,还是南方的“桑基渔塘”生产模式,以及众多的中小型生态农场,大多是由农户或乡村举办和经营的,生态农业这种经营规模小、灵活分散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状况。

6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具有政策和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保证。从生态农业政策及文化建设方面来看,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政策及措施:1998年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开始对部分食品、蔬菜、水果等实施绿色标志及环境标签制度;自1999年以后,我国许多省市相继颁布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与管理办法,使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不利因素

1人地矛盾加剧和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生态农业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后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人均肉类和蛋类占有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给发展现代生态农业造成一定的阻碍。带有掠夺性的农业经营方式对我国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破坏,甚至引发了生态环境危机。

3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所依赖的土壤资源条件令人忧虑。由于一些农户长期大量施用化肥而取代有机肥料,掠夺式利用耕地,使土壤中的有机质、矿物质、微生物、水分等遭到破坏与丧失,造成土壤酸化、板结和营养结构失调,地力下降明显,农业发展的非持续性增强。重金属及其他有毒物质对我国农地污染日趋严重,对土壤结构与理化性质等产生长期的破坏性影响,土壤中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元素又沉积在粮食、蔬菜和水果中,对人体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

4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不利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从长远看具有统一性,但在短期内二者又存在一定的矛盾。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对策分析

由于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存在许多有利或不利条件,必须采取一些积极对策与具体措施,做到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努力克服不利因素,促进我国现代生态农业持续发展。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及综合立法,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政策体系。首先,加强农业资源环境法制建设,为农业资源有序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其次,加紧生态农业立法工作,为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创造良好的法规政策环境。再次,制定和完善现代生态农业的支持政策体系。加强生态农业的标准化管理,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的国际化进程,我国要建立健全生态农业与绿色产品指标评价体系,加强生态农业的标准化管理,推行绿色资格认证及环境标志制度,生态农产品要逐步达到国际标准,按照绿色环境技术标准生产、包装、运输和销售,争取国际认证。加强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逐步形成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首先,继承和利用传统生态农业的技术和经验。其次,将传统生态农业技术与现代生态农业技术有机结合。推动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农业核算与生态产品销售体系,引导人们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第一,贯彻我国绿色,-.统计政策,对自然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建立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成本核算制度与经济评价体系,把农业资源价格和环境经济成本纳入农业生产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对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常规统计评估转变为资源、生态、环境的价值评估,客观反映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生态农业建设的真实成绩,以实现我国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有效解决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二,加快生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开拓生态农产品销售渠道。生态农产品具有技术含量高、营养丰富、无公害等鲜明特点,其价格也往往高出普通同类产品许多。加强生态农业区域规划工作,加快生态农业示范区与基地的建设首先,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有关部门统一规划和协调下,科学安排与统筹实施,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在形式上要注意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丰富多彩的生态农业新模式,避免盲目照抄照搬。其次,加快我国的生态农业示范区与基地建设。

如何全面建设农业生态文明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

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保障, 发挥着宏观的生态战略政策导向功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重点任务。

一、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深化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一) 生态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是一个基础设施建设, 它就像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中不能没有电和水一样。把生态植被做好了, 它赋予的治沙、水源、生物多样性等等, 都能改善公共生态环境, 所以生态建设包括生态文明应该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公共基础设施的视野里, 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力度和成效。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 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制,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对于强化生态文明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地位意义重大。

(二) 生态修复要保护和建设并举

生态建设必须和地方经济、国家经济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在保护中发展, 在发展中保护。也就是说, 产业发展在摆正经济和生态这两点的关系上, 一定要保障生态优先。现在的问题是, 在有些地方产业发展往往是破坏生态。我们必须把产业建设生态化, 其概念即是针对目前产业开发缺乏对生态的评价而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对现行的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制度、体制、机制进行改革。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还未能形成对粗放型、外延扩张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制约, 致使不少地方片面追求生产总值的增长, 以攫取和损毁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增长, 自然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多, 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 生态越来越恶化。面对严峻形势, 必须加强制度建设,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制度体系包括法律和政策性制度、公众参与制度、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责任制度。用制度对以损毁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生产总值增长的行为给予制约和惩罚。

(三) 让人人具有生态意识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制度,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离开了生态文明建设, 其他四大建设都难以为继。

首先, 要认识到, 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如果仅仅把它看作是一个生态建设, 就大大降低了国家要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其次, 要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是与其他四个建设“一体化”的关系。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看成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四大建设的基础。再次, 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 要让人人具有生态意识。人人都成为生态的保护者、建设者, 人人都应该成为生态文明的维护者。

二、建设生态文明在于体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 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但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中国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有着自然的、历史的原因, 但不得不承认, 三十多年经济快速发展及其部分领域和区域的盲目开发、无序开发、过度开发是主要原因, 而改革不到位, 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 则是更深层面的制度原因。

中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还没有建立起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如, 市场没能很好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相当程度上、许多领域中, 主要还是政府直接配置资源或在政府不合理干预下配置资源。一些地方政府采取土地优惠、税收优惠、先征后返、财政补贴、电价优惠、降低环保标准等进行招商引资, 带来产业转移的早熟, 加剧了产能过剩, 而产能过剩, 是最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税收和价格机制还难以有效抑制对资源及其资源性产品的过度需求, 由于土地可以卖钱, 各级地方政府对占用土地的需求几乎是无限大的, 工业用地、水资源、能源等的价格偏低, 占用湖泊、河道、湿地、林地的成本过低或基本无成本, 远远无法弥补生态价值。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 地方政府承担的事权多于其财力, 迫使其不得不圈地卖地融资, 导致耕地和生态空间被过多占用。以CDP论英雄的政绩评价和干部任用办法, 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缺乏制约和责任追究等, 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搞好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美丽“中国梦”, 展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家园的图景, 这不仅是一种号召, 更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正如习近平指出的,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 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 必须且应终身追究其责任。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三、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一) 生态文明制度是否系统和完整, 是否具有先进性,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生态文明水平的高低

生态文明制度是指在全社会制定或形成的一切有利于支持、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引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规定和准则的总和, 其表现形式有正式制度 (原则、法律、规章、条例等) 和非正式制度 (伦理、道德、习俗、惯例等) 。

生态文明制度既是约束人类行为的规则, 同时也是衡量人类文明水平的标尺。经常有人把建设生态文明与保护生态环境等同起来, 认为建设生态文明主要就是防治污染、修复生态, 只要环境质量改善了, 生态文明水平就提高了。其实,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心是在“文明”上, 更多的是反映人类行为的进步。当我们投入几千亿元治理环境, 环境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如果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律法规标准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 那么可以说生态文明水平并没有得到大的提高。因此, 制度是否系统和完整, 是否具有先进性,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生态文明水平的高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硬实力, 先进的制度体系是生态文明的软实力。

(二)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

我们已经建立了不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 但不系统、不完整。源头上, 没有建立起有效防范的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还没有完整建立, 许多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所有者不到位, 用途管制在耕地方面落实较好, 但没有扩展到占用其他自然生态空间。过程中, 没有建立起严密监管的制度。对各地没有资源环境方面的警示和约束, 一些地区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后仍在过度开发;环境保护的制度不少, 但在环境保护中居核心地位的污染物排污许可制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还很不健全。后果上, 没有建立起严厉的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 没有追责。一些不法企业偷排、超排, 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的, 也只是象征性地交点罚款就可摆平, 等等。另外, 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当今世界, 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十分复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水土流失、自然灾害、荒漠化、生态系统退化、海洋环境问题、新型污染物、农村环境问题、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事故、环境社会性群体事件等。对各类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的制度, 累计起来就会达到极大的数量, 庞大而全面, 再加上生态文明建设还涉及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经济的发展, 这都需要有力的制度保障。因此, 生态文明制度必将是一个系统和完整的体系。

(三)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完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完善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内容:“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完善科学决策制度, 提高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政治领导力。改革党政干部考核评价任用制度, 加大对各级党政领导者生态文明建设的问责力度, 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实绩作为任用干部的依据。对重大规划和发展项目进行科学的、有广泛社会参与的环境影响评价。加快资源环境部门的大部门制改革, 增加资源环境主管部门在经济发展决策中的话语权。增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监督问责职能。

强化法治管理制度, 提高生态文明制度的执行能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立法进程, 特别是地方人大应加快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条例。按照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推动现有各种法律的生态化调整。加强资源环境等部门的执法力量和软硬条件, 提高执法水平。加大司法力量对建设生态文明的保障作用。

形成道德文化制度, 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自觉行动能力。将生态价值观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执政观、政绩观。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 形成对保护环境引以为荣的道德风气。对企业家进行环境知识启蒙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 激励激发企业家的环境慈善之心。培育公众的现代环境公益意识和环境权利意识, 逐步形成“利益相关, 匹夫有责”的社会主流风气。将公民环境权明确地确立在宪法中, 加大公众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力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11.

[2]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热点难点问题解答[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3:11.

[3]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1.

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体系构建 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72-03

生态文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时代需要的积极回应。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且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1]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借助全民之力才能办好。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育公民的生态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转化为广大人民的自觉行动。但究竟生态文明教育是什么,生态文明教育教什么,怎样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这些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在理论上,有关提法如生态德育、生态素质教育、生态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不一而足,它们之间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向度差别很大,学者们在广泛开展研究的同时,并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上,虽然学校和社会都已开展生态文明的相关教育,但总体来说,生态文明教育还处于碎片化、零散化的起步状态,没有形成工作系统,没有形成教育合力,教育效果自然不太理想。在众多的问题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理论和实践上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认识问题,本文试图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体系构建作进一步的探析。

对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学者们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探讨。有的学者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生态道德意识的唤醒;生态道德素质的形成;生态文明行为能力的培养。”[2]也有学者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多层次的、具有丰富内容的系统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科学基本知识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环境法制教育。”[3]还有学者则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意识、生态观念、生态道德、生态法治等方面。”[4]可以看出,虽然相关的研究很广泛,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成果,也都比较注意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作为理论依据展开论述。但是整体来说,目前关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研究存在着零散、浅显、杂乱、雷同的现象,没有形成共识,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对现有成果进行有效整合和深度挖掘,以构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理论体系。笔者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不同于国外的环境教育,有关生态环境现状的教育和生态科学基本知识的教育等内容应该排除在外。它的内容体系应该是生态自然观、生态平等观、生态消费观、生态道德观和生态法制观等教育的有机统一。

一、生态自然观教育

生态自然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思想基础,吸收现代生态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等相关理论而产生的新的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是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二者紧密联系并相互作用;人类要生存、发展并实现最终的解放必须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

进行生态自然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生态忧患意识。李克强在会见出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会的主要外宾时说,生态文明建设要有“走钢丝”的忧患意识[5]。生态自然观教育首先就是要通过对生态环境现状的介绍帮助教育对象了解生态问题的严重性,了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的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使教育对象树立生态忧患意识。要通过生态自然观的教育,使教育对象认识到,如果继续过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将使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要通过生态自然观的教育让教育对象明确,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广州宣言》倡议的那样:“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热心宣传者和忠实践行者。”[6]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能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有个正确定位,也才能认识到人类制造了生态危机,现在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生态文明。

二、生态平等观教育

生态平等观是关于全人类在生态权利的享受和生态义务的承担方面所处生态地位平等的观点,是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丰富和发展。生态平等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同一代人在要求良好生活環境和利用自然资源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当代人有责任保护地球环境并将它完好地交给后代人。

进行生态平等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树立正确的生态权利义务意识,主动承担生态责任,重点是培养他们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意识。从生态问题的历史和现状来看,由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代内不平等的情况非常严重。正是发达国家不顾环境承载能力的快速发展使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使生态危机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而且,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奥康纳认为“资本的积累得以继续,主要是通过在总体上对南部国家和世界范围内的穷人欠下一笔生态债来完成的[7]。代内公平要求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考虑到他人的环境需求,不能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利益。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还要求考虑各个国家和地区如何公平分担治理环境的责任。这种公平,不应是绝对数上的简单公平,而应从历史、现状来分析,强调一种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代际公平”最早由美国国际法学者爱迪·B·维丝提出,他认为人类的每一代人都是后代人类的受托人,当代人在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同时必须为后代人类的利益保护好自然资源。代际公平的思想在国际环境法领域已经被广泛接受,并在很多国际条约中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它要求我们不能为了当代人的眼前利益而牺牲后代人的长远利益,不能因发展经济而破坏生态平衡,保证每代人公平地享有生态权利和承担生态义务。

三、生态消费观教育

生态消费观是在对西方消费主义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消费观,是生态意识在生活消费中的具体体现。生态消费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应深刻认识和坚决反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的消费异化;提倡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提倡绿色消费,反对高碳消费。

进行生态消费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正确对待生活消费,增强节约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绿色消费意识。对个人来说,作为一名消费者要自觉选择绿色产品,接受绿色服务,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要提倡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自觉抵制那些污染环境、高耗费资源的商品。生态消费观教育要引导消费者崇尚自然,追求健康,选择绿色产品,注重对生活垃圾的处置。同时,生态消费观教育还要提倡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就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合理消费,它要求我们以获得生活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反对过度消费。过度消费是一种超过生活合理需求的消费方式,它以享乐、挥霍、奢侈为特征,必将对自然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威胁到生态的平衡。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主张精打细算、细水长流,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思想观念,值得当代人很好地继承与弘扬。

四、生态道德观教育

生态道德观是人们对如何运用道德规范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系统认识和看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对西方生态伦理学进行借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观点。生态道德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不但人与人之间存在道德关系,人与自然之间也存在道德关系;生态伦理应成为人类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对生态道德规范的遵守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前提,也是人类在道德上完善自我的必然途径。

进行生态道德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意识,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生态良知感、生态善恶感、生态正义感和生态使命感。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把道德教育纳入其中,弘扬生态道德观念,使社会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一是生态良知感。生態良知是一种生态方面的道德认知。培养社会公众的生态伦理意识,需要把自然界作为有自身利益和自身情感的道德对象来看待。生态良知能够培养社会公众的前瞻意识和自省意识,引导他们在内心形成和确立生态道德观。二是生态善恶感。生态善恶感是一种深入心灵的生态道德“自省”。衡量生态善恶的标准是以人的行为是否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相一致。凡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都是善良的,反之则为恶。三是生态正义感。生态正义是指个人或社会集团的行为必须符合生态平衡原理,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尊重全世界人民保护环境的愿望,维护“只有一个地球”的全球共同的生态利益,是监督和评价生态行为的道德准则。具有生态正义,就能够约束和制止其他个人或社会集团破坏生态的不道德行为,与非正义的生态行为做斗争。四是生态使命感。生态使命感就是一种对生态道德规范的认真遵守和生态责任的自觉担当。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公民的共同事业,要求每个公民积极参与,自觉履行应尽的生态道德义务。要通过生态道德观教育,使社会公众自觉担负起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道德责任,努力使生态道德规范转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实践。

五、生态法制观教育

生态法制观是人们对如何运用法制手段来保护生态环境的系统认识和看法,是法律意识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方面的具体体现。生态法制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的推动,也需要生态法律、法规的引导和约束;每个公民或社会集团在享有生态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法定的生态义务;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法制手段是最重要的保障。

进行生态法制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树立正确的生态法律意识,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生态法治意识和生态维权意识。近年来,注重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然资源、治理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公众的重要立法共识,我国生态立法加速发展,已基本形成了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加强生态法制观教育,能够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法律意识,强化公民在环境保护法律义务方面的政治认同,并以生态法律规范自己的生态行为。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公众的事业,法律法规支持公众在环保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权利。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但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方面,我国的立法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提高普通大众的生态维权意识,有助于促进人们在守法的同时参与生态的立法、执法和司法,从而提高生态立法的质量、执法的效果和司法的监督。生态法制观教育将增强社会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使他们在用生态法律意识自觉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还会运用法律武器与一切危害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作斗争。

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是一种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的有关生态的思想观念的教育。这种观念教育一方面以一定的生态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生态环境现状的了解作为必要的前提,另一方面又以公民的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作为预期的效果和追求的目标。但生态知识并不直接产生生态行为,只有正确的生态理念才能搭建起两者之间的桥梁。在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可以提炼出生态自然观、生态平等观、生态消费观、生态道德观和生态法制观作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基础因子。其中,生态自然观和生态平等观的教育主要用来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对待人类自身代内和代际之间的生态权利和义务,它们是引导人们生态文明行为的前提,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内容。生态消费观教育主要用来引导人们在生活中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它是引导人们生态文明行为的重点,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内容。生态道德观和生态法制观的教育主要是通过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们是引导和约束人们的生态行为的两种最重要的手段,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保障内容。五者之间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共同构建起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体系,为“培养生态人”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姜赛飞.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J].教育探索,2011(8):23-24.

[3]廖金香.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诉求与路径选择[J].高教探索,2013(4).

[4]陈艳.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4).

[5]李克强会见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会主要外宾[N].光明日报,2012-12-13(3).

[6]《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广州宣言》倡议——人人参与从我做起为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J].安徽林业,2008(3).

上一篇:移动银行系统安全测评内容下一篇:关于发展和提升我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水平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