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城市有哪些原由?

2024-10-21

建设生态城市有哪些原由?(通用3篇)

建设生态城市有哪些原由? 篇1

在南方之北,有一座被历史上唯一称之为“神都”的城市——洛阳。众所周知,她因为,晋代文学家左思的一篇《三都赋》而使“洛阳纸贵”;因为,牡丹仙子骨硬志坚,在武则天烈火中矢志不移惹龙颜不悦被怒贬邙山,骨焦心刚而有了引以为傲的“焦骨牡丹"”;因为,曾经十三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而被称之为“华夏第一王都”;又因,以洛阳为东端起点的“丝绸之路”可以直驰地中海东岸而明驼宛马,络绎不绝。

据史学考证,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中华文明首萌于此、道学肇始于此、儒学渊源于此、经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玄学形成于此、理学寻源于此,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出自于此;又因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而从此,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班固在这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司马光在这里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程颐、程颢在这里开创了宋代理学。又因,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也曾云集此地谱写华章而给北方“神都”带来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

于闲庭信步,游弋在古城遗迹,细细品味她的内涵与风韵,让时间停驻,历史由史人诉说。当思绪驰骋于现代之都,目之所及,人在城中走,水在城中流,楼在水中映,鱼在水中游,一个以“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的特色山水城市在20公里长的洛浦公园、18.5公里长的伊滨公园和100公里长的景观水系的簇拥下,以现代人的时尚诉说着现代文明的故事……

野渡无人舟自横

于微雨中一袭花伞,一江南女子行走在洛浦公园右岸,风雨洛河便在水花轻溅中有了烟雨朦胧的江南景色。远远望去,洛河之左一组形如即将起航的船型建筑坐落有致,飞檐画舫,连廊相接,灰瓦白墙结合大量的仿木装饰,在具有浓郁隋唐建筑韵味的同时,不失江南石舟船舫的古朴风范。

据介绍,这组古色古香,独树一帜的船舫建筑便是洛阳有名的“牡丹书画院”,也称“洛浦画院”。牡丹书画院主要作为书画展厅、书画培训、书画工作室、书画艺术品商店使用。

在中国园林中,有水便有舟。这舟建于洛河之上,不仅仅表达中国书画艺术的既可逆流而上亦可顺势而为的源远流长,更代表了一种曲高和寡的含蓄文化。古诗云:“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是中国文化中最妙的绝句之一。在洛河上建造船舫不仅仅为了证明洛河活水的灵动,还可以泛舟游玩,为的正是在“舟自横”中,突出“野渡无人”的境界来,这是一种古文化的巧妙植入。

作为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和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洛阳市不但有5处遗址入选最终申遗名单,也是全国唯一同时承担大运河和丝绸之路“双申遗”任务的城市。具有烟雨江南之美的洛浦公园两岸,正是按照史书记载的隋唐洛阳宫的形态而建。古韵洛河,另有“丝绸之路”主题公园,其中6个主题文化广场包括“班超出使”、“丝绸之路”、“西域都护”、“丝路商旅”、“白马驮经”、“玄奘西行”,却以雕塑来凝固这座城市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使之成为一颗波光粼粼的北方明珠。洛河,不仅让洛阳人有了美好的生活环境,更有了品种繁多、取之不尽的水产资源和永不枯竭的灌溉资源。

政府搭台民受益

洛阳市作为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试点城市,真所谓“试点”,一试便试在了重点上。据市水务局副局长张洪恩介绍说,试点期间,洛阳市以“水系为韵,生态洛阳”为建设理念,充分利用城市水系、洛浦公园和伊滨公园,以洛阳市城区为核心,基本建成了水管里、水生态、水资源、防洪排涝、水文化与水景观,等六大体系,已经形成了“水在城中流,城在山水间;鱼在水中游,人在岸边行”的美景,实现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基本格局,成为了以水为韵的魅力宜居城市。

洛阳因水而兴、因水而名。“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据市园林局副局长曲红恩介绍,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起,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共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在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里,洛阳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位于伊河、洛河夹河滩地区,南至伊河、北至洛河、西至隋唐洛阳城遗址、东至汉魏故城遗址,规划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建成国家生态休闲示范区、全球华人文化朝圣地、世界旅游度假目的地和国家科技创新中心,重塑“华夏文明第一河”。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如今,一个个绿色氧吧,一顷顷粼粼碧波,一处处城市公园,已成为700万洛阳人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好选择。它们无声地诠释着历届洛阳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打造“水上绿城”百姓幸福家园的愿景。

据悉,其六大体系85项工程,采取了政府投资引导、社会融资为主的联合建设法则,真正做到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百姓受益的可喜局面。

橡胶坝上“夕阳红”

无论南北水涝,危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的隐患便是河堤单薄。洛阳市政府在着重加固、拓宽洛河橡胶坝工程上可谓匠心独具。

早在1984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来洛阳视察厂矿建设和发展情况。在返回途中,他问及到洛阳40万职工的业余生活。了解情况后便说,洛阳公园太少,并提议沿河20公里长堤建设“洛滨公园”供市民休憩游玩。洛阳市随即召开专题会议,不久,“洛滨公园”建设方案便设计出炉。公园西起西苑桥东至瀍河桥,洛河北岸依次建立建立秋枫公园、上阳公园、同乐公园、洛神公园和华林公园等五个小公园;为了使洛河堤坝更加牢固,同时提出河堤两侧进行绿化,堤顶加宽,堤坝加厚的方案。

北方有水便生机盎然,充满灵性,无论靠水而居,还是环水而乐,不仅具有江南水乡的细腻,更有北方山水的粗犷。三十多年来,洛阳市一直致力于洛河水系的改造与生态园林建设,通过洛阳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的关注与重点打造,终于实现了“人在城中走,水在城中流”的洛阳生态园林城市。同时,集生态、休闲、文化、水景、娱乐于一体的洛浦公园,便是在这样的景观之下依洛河筑堤而建的洛河文化观光体验带。

笔者了解到,作为洛河水景功能提升改造工程的牡丹书画院、夕阳红老年活动中心、河洛戏苑、水利博物馆、茶园等五个公益项目由洛阳市委市政府作为重点工程与洛阳群安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着力打造。其中,河洛戏苑与群安医养院,作为洛阳市建在橡胶坝上的“夕阳红”重点养老项目,真正达到了洛阳老人入园看戏不要钱而老有所乐;靠水而建,水域辽阔,医疗设施齐全,绿树成荫,植被如绒的天然氧吧群安医养院而老有所依的人间天堂。

入夜,和风习习,洛浦公园两岸的灯光照耀在洛河的脊背上,宛如天堂的灯市与繁星点点的银河,淫雨霏霏,绿树掩映中的河洛戏苑,湿漉漉宛如北方的江南。原本以为,因为雨天而会观众稀疏的河洛戏苑,不曾想早已座无虚席,台上“河南梆子”正酣,台下的老人与一部分青年观众悠闲地嗑着瓜子,正聚精会神地听着戏。据记者了解,有的老人是自己来,有的是家人陪同而来。戏院大众最低消费,老人免费,除此以外的人10~20元的票价,人人有水喝,个个有零食,不管是否花钱一视同仁。像这样的演出每周六都有,而且邀请的都是演出精良的戏班子,虽然场场亏损,为了丰富洛河人们的文化生活,为了兑现对政府与百姓支持公益事业的承诺,负责该工程的洛阳群安置业集团董事长李捷建说:“支持公益,信守诺言,亏本也要做,撑不下去也要撑。虽然,目前已投入运营的工程因为亏损,搁置的工程因为资金断裂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新一任领导班子正在梳理思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正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脱离困境。”

建设生态城市有哪些原由? 篇2

2008年10月30~31日,由贵阳市文明办、贵阳市教育局、贵阳市文联、贵阳市音乐家协会、《校园歌声》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亚洲中国事务部和贵阳市音协合唱协会特别协办)的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暨第十届“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在贵阳市云岩区小花剧场举行。来自贵阳各区、县、市、推选的近60支合唱团在云岩区少年宫小花剧场进行了决赛。参赛团演唱了《爽爽的贵阳》、《一只小鸟》、《把我们的家乡美化》、《装扮蓝色的地球》、《留住阳光》、《可可西里》等生态文明建设题材的合唱作品和《夜莺》、《山野童趣》、《编花篮小景》等自选作品。通过参赛团精彩激烈的角逐和评委的精心评选,评出了获奖的单位和个人,他们是:贵阳幼师、贵州省实验中学、贵阳十中获高中组一等奖。贵阳十九中、实验二中、清镇十三中、贵阳二十一中、二十三中、七中获初中组一等奖,甲秀小学、环西小学、贵阳实小、实二小、云岩小学、市府路小学、小河区一小、市东小学获小学组一等奖。云岩区少年宫获一等奖。贵阳实验三中、贵阳二十五中、毓秀路小学等16所学校合唱团获二等奖。开阳六中、花溪民中、新天一小等20所学校合唱团获三等奖。另外还有封开鸿、张凌楣、陈荣、刘凯、郭潇等20位老师获优秀指挥奖,冯平、马可、翟婷、魏世源、张毅、吴帆等20余位师生获优秀伴奏奖。云岩、小河、白云、开阳等区、县教育局获优秀组织奖,南明、修文、清镇等区、市、县教育局获组织奖。

本次合唱比赛,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美化家乡的思想感情,对广大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艺术审美素质(特别是合唱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镇建设 篇3

关键词 城市生态化;生态城市;城镇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6;F299.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1--02

要想使城市生态化,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就要遵循自然的发展鼓励,做到可持续发展。在对资源的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也要及时补充上已经开采的资源,只有這样才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才能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想要早日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必须大家的共同努力。在自然界中,没有任何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而,人们要能形成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这样才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基于此,将对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镇建设的进行分析和研究。

1 关于城市生态化的发展道路

随着各国之间的交往,我国在城市建设上有2个选择。一是走向传统工业的道路,这样所有的生产方式都不会改变,只要合理的进行微调就可以;二是全面进行传统工业改革,探索出新的生态发展道路。而第一种选择是存在危险的,如果选择第一种方案,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将会走许多弯路,人类的生态危机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只会加剧生态建设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付出更大的代价。而选择第二种方案,将会使我国面临巨大的挑战。因而,城市生态化的建设必须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这样才能防止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的反复出现,这也是现行的最有效方案。人类要想摆生态城市的建设,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这样城市生态化的建设才势在必行。而要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要加强生态化城市建设的宣传,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普及生态化城市建设的作用,倡导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态观,从最基层做起,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同时,这也是建设生态化城市最关键的一部。

在制定城市生态化的发展过程中,要能够制定合理的计划,并积极行动起来,有效实施这个计划,将思想与行动结合起来,贯彻到整个城市生态化建设中,并设立城市生态化机构,使部门能够积极地交流沟通,研究出合理的城市生态化的建设计划,开发出先进的生态技术,并能应用到建设过程中,保持生态平衡,防治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使用率,维护绿色生态文明的建设。同时,要能加强立法,让人们能够做到有法可依,遵法守法,这样才是对生态建设的保障[1]。

2 针对生态化城市建设的研究

在生态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想使城市具有生机活力,就要表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构建具有吸引力的城市,使人类的本能可以充分发挥。这样在建设过程中就可以贴近自然,在建设时也能与市民进行良好的交流,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城市发展氛围,人们也会感受到平等和谐的社会城市。同时,生态城市的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在发展的同时能够兼顾建设的利益,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建设的数量,还可以提高质量。同时,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保护自然资源,不断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只有从不同的层次研究生态化城市建设,才能合理建设生态化的城市[2]。

与传统的生态城市建设相比,现代化的生态城市建设更具有威慑力和影响力,它做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从根本上改变了其方法,这样就使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不在受到制约,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能保持生态的发展和平衡。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人们要能够做到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和变化,协调城市的建设。将现代生态化建设做到健康、舒适,使人们能够接受这样的建设。而在此过程中,生态城市的建设结构合理,具有多种功能,且环境优美,维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城市又具有多种特征,如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和整体性,这都与传统的生态城市建设不同。因而,只有遵循其生态建设的原则,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此外,要限制城市人口,使城市能够容纳合理的人数,使城乡之间的人口平衡,这样才能建设生态化城市,而在对城市的规划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城市的经济问题,也要维护其生态系统的稳定,要能够使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避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生态环境建设,要能将城市废弃物回收,以免污染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改善被污染的环境,助推生态化城市建设计划的继续实行。

3 对于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镇建设提出的策略

在城市生态化建设的起步初期,要大力宣传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倡导人们及时的形成生态价值观,激发人们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视;同时,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行动,在建设其工程过程中,要能做到示范性,加强生态化建设基础能力建设,要对城市建设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将其功能应用到生态建设的过程中,为建设阶段打下基础。然后在建设阶段,要重视对社会经济组织结构的调整和改善,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加强生态的构建和生态的恢复,进一步提升人们的保护生态的观念。最后在成型期要能使人们自觉参与到生态化城市建设过程中,有效地管理、研究,实现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在这一过程中,生态城市不可以形成僵死的状态,而是要通过各种科学技术和行政管理,引导人们寻找切实的解决方法,实现生态化城市建设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生态建设已经开始,在研究中,要针对不同城市因其发展水平,做出不同的计划,从而使城市建设不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在每一环节中,也要考虑其建设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此时要将基础环节与中心环节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实际发展情况入手,这才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最高境界[3]。

4 结语

只有采取合理的城市生态化建设方法,城市的建设才能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生态化的城市不能离开合理的设计方案,因此要针对不同城市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

参考文献

[1]袁凤军.建设森林生态城市 改善昆明市人居环境[J].林业调查规划,2012(3):14-25.

[2]余合泉.更新城建理念 建设生态城市——澳大利亚的生态城市建设及其启示[J].中外建筑,2013(2):13-78.

[3]刘娟.建设生态城市[J].经济视角,2013(2):33-56.

上一篇:腊八蒜的小故事下一篇:闪着泪光的决定读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