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市发展史-演讲稿

2024-10-18

青岛城市发展史-演讲稿(共10篇)

青岛城市发展史-演讲稿 篇1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西南的胶州湾,是我国历代的重要港口,明代时设有浮山防御千户所。清代因为采取对外闭关自守的方针,使青岛港口的地位下降,但仍设有粮仓及税卡。当时因其天然良港的优势,让列强们垂涎欲滴。青岛的由来

“青岛”本是指胶州湾海口北侧的海中小岛,也就是今天的小青岛。《胶澳志》中说:因其“山岩耸秀,林木蓊清”,故名“青岛”。时间轴

这是青岛近代的土地归属和版图变迁。在1897年的时候,青岛被德国侵略,开始了长达17年的殖民;之后又被日本在一战跟二战的时候,先后两次占领;最后在1945年才正式将青岛收回来。纪念碑

这是一座见证历史的纪念碑,位于现在的青岛太平路旁,是一座底部呈六角形的白塔式全花岗岩建筑,通高约为16米。它先后经历了三次更名,最后于1967年拆除,现在只剩下一块刻着“重光”二字的石碑残骸。德占时期

青岛市的城市发生变化,要从德占时期说起。1897年德国发动战争,侵占了胶州湾,在青岛树立了一座“占领纪念碑”。1898年3月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强行租借胶州湾99年,使青岛沦为德帝国主义的殖民地。然而,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单纯的经济与原料掠夺不同,德国是把青岛作为永久殖民地进行长期投资建设的。德国人在其长达17年的统治中,完全按欧洲市镇的建造模式,修筑了一座典型的西方建筑文化理念的城市。德占时期青岛建设

德国人用17年的时间,把一个乡村变成一个经济繁荣的都市,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政治体系和行政管理制度,城市布局合理,市内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设施,高标准高质量的公共工程,如令人羡慕的电力系统,现代的下水道排水系统,现代化的学校,相当高的卫生标准,有驰名亚洲的海水浴场;经过十年的城市绿化,使昔日荒山秃岭变成花园式的城市;青岛成为亚洲最清洁的城市。

德国人在青岛创立的土地制度更在德国和全欧洲推广,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板。孙中山先生还专门邀请这位青岛土地制度的始作俑者到广州,探讨中国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终于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1898年地图:当时大规模城市建设尚未开始,因此基本反映了青岛建置时期的面貌。图中可以见到四个较大的村落(上青岛村、下青岛村、小泥洼村、大鲍岛村)。

1902年地图:1900年开始的青岛规划中,德国人将城市设计为背山面海的开放式格局,而且道路网顺应自然地势布局呈放射状、自由式和棋盘式相互扭和的形式,淡化了中国古代大城市中道路网的“经纬”关系。结合道路网的布局,在不规则的交叉口处放置一些具有标志性的建筑。这种模式造成了如今青岛城市中道路方向感极不明显的状况。1910年地图:在1910年,德国人完成了对青岛的第一轮城市建设,青岛前海一带的重要建筑也都给予标注,以及建立多处军事设施,来确保长期占领胶澳租借地及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地位。

(标注的建筑:如沙滩旅馆、总兵衙门、山东铁路公司、船坞工艺厂、德华银行、亨利亲王饭店等;图中的军事设施有:俾斯麦兵营、毛奇兵营、汇泉炮台、团岛炮台、俾斯麦山炮台等)欧式建筑

德国人在建造青岛城市的初期,曾将城市南部靠海岸的地带划定为欧洲人区,他们居住的就是各种折衷主义的欧式建筑。里院建筑

而青岛居民们则被迫往外迁移。受到当时街坊过小再加之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居住形式的影响,中国人居住的大院被修建成了一种以两层为主且围合成内天井状的院落式建筑,建筑一般一层临街设店铺,二层供居住。院落内一般只设一处集中“水龙头”和厕所,通过骑廊式过道进入院内。

这种建筑模式是西方文化中竖立划分的商住一体楼房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住宅相结合出现的产物,是一种典型的中西合璧,亦是西方文化对中国原有生活模式冲击后的具体体现。第一次日本占领时期

1914年日本人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从德国手里抢夺了青岛,日本人依然按德国人的规划设想,只是建筑风格又开始发生变化。这期间由于钢筋混凝土技术已在日本逐渐开始使用,所以青岛也随之出现大量平顶屋面。在这段时期,有数万日本人移民青岛,并投资建厂,于是青岛开始成为中国重要的轻纺工业基地。而在抗日战争时期,这些日本工厂被中国军队一夜之间全部炸毁。北洋政府执政时期

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当时英国和法国是主张将青岛全部归还给中国的,可和约又将原德国在太平洋的岛屿分给了日本,日本以青岛是德国的租界区为由,坚决不同意将青岛归还中国,中国代表团就山东问题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到了1922年,经过了两个月的谈判,中国北洋政府以高额赔偿金为代价与日本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收回青岛。

国民政府执政时期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成立青岛特别市,直隶中央政府行政院管辖,成为抗日战争以前中国的六个院辖市之一。1930年,改称青岛市,建制不变。(六个院辖市:南京、上海、北平、天津、青岛、广州)第二次日本占领时期

1938年1月10日,日军再次占领青岛市;

1939年1月设立青岛特别市公署;同年6月,为实施其“青岛大都市”计划,将即墨县、胶县划归青岛,称为“大青岛市”。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9月,国民政府接收青岛,青岛仍为行政院院辖市,并恢复了抗战之前的境域,将即墨县、胶县划出。中国成立时期

青岛解放之后,归山东省管辖,全市陆海面积为137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只有 210.65平方公里。改革开放前

建国以后,青岛的版图发生了3次调整,到了1961年,面积扩大到950平方公里,之后基本保持稳定。改革开放时期 第一次区划调整

一直到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11月,即墨县、胶南县、胶县的大部分划归青岛市管辖,青岛全市总面积扩大到约为6000平方公里。

1983年10月,平度县和莱西县划归青岛市管辖。青岛全市总面积约为1.1万平方公里。至此,大青岛的格局终于初步形成。

1987年~1990年,青岛市陆续实行撤县设市,成为全国第一个二级城市群。第二次区划调整

1994年,青岛市第二次区划调整。每次城市区划调整的大原因都是相似的,那就是现有的区划不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城市发展的新需求,必然要进行调整和完善;但每次调整的关注点是不同的。第一次区划调整是为了扩张规模,保证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的需求;而第二次区划调整是为了使青岛迅速成为一个大规模的、富有生机活力的城市。调整实施“东移、北进、西跨”的战略,扩大了城区范围,带动城市发展。第三次区划调整

2012年,青岛市第三次区划调整,注重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及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014年,黄岛区和胶南市合并后的新黄岛区成为了青岛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2017年,即墨撤市设区,青岛市区面积达到5214平方公里,从此跻身“特大城市”行列。同年提出了“三湾三城”的 全新城市框架,千年商都跨入“即墨区”的新时代。青岛景色

如今的青岛,在老城区仍然保留着一百多年前的欧式建筑和里院建筑,但给人的印象,更多的是灯火璀璨的夜景、仙气十足的自然风光,还有优美的海岸线。

青岛城市发展史-演讲稿 篇2

心随帆动彰显中国魅力

2008年8月和9月,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位于中国东部著名滨海城市——青岛浮山湾畔的奥林匹克帆船中心。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技术官员和1800名赛会志愿者云集于此。值得全世界中华儿女高兴的是,中国运动员在此实现了中国帆船项目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这个凝聚了青岛城投集团智慧和心血,被国际帆联誉为“亚洲一流、世界领先”的奥运建设项目,为第29届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帆船比赛在中国的顺利成功举办,立下了汗马功劳。

记者在青岛市采访时得知:青岛国际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座落于青岛市东部新区浮山湾畔,毗邻五四广场和东海路,依山面海风景优美,著名风景点“燕岛秋潮”就位于中心内燕儿岛山的东南角,中心占地面积约45公顷,其中场馆区30公顷,赛后开发区15公顷,共有7个建筑单体,分别为奥运分村、运动员中心、行政管理中心、媒体中心、后勤保障中心、接待中心和注册中心。

青岛城投集团总经理张镇安告诉记者:现在有个提法,叫“后奥运经济”。奥帆赛、残奥帆赛结束后,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由青岛城投集团作为奥帆中心的投资者,按照“注重赛后利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力争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方针,全面接管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并负责奥帆中心的后续利用和发展,从而进一步放大青岛“帆船之都”的品牌效应,而这一方针无疑是对“后奥运经济”的最好诠释。

为充分发展“后奥运经济”,青岛城投集团将比赛时期间的奥运景观、雕塑、冠军路、颁奖台照原样保留下来,对燕儿岛山、纪念墙码头、外防波堤等景观功能进行调整,完善冠军大道、旗阵广场、奥运主题公园、奥帆展厅、奥帆赛观赛大坝等奥运文化遗产,建设四季酒店、渔人码头等旅游休闲设施,充分挖掘奥帆中心区域内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功能;同时,整合奥帆中心区域周边海信广场、百丽广场、地下商业街等高档购物区,形成了一个商业设施齐备,购物、娱乐、餐饮功能完善,具有一流休闲设施、居住环境和独特吸引力的综合型旅游区。此外,还提出奥运海上游的概念,通过打造全海景大型实景演出,对沿海一线海上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经营,进一步拉动青岛海上旅游产业的发展。

开发建设中,青岛城投集团着重考虑游客需求,最大程度传承奥运精神,向人们展现了原汁原味的奥帆文化风情。硬件设施上,秉承“绿色、科技、人文”理念,做到与现有设施配套统一;策划定位上,力求立意高远、定位清晰,打造青岛旅游的亮丽名片。除了开设奥运博物馆,在次防波堤上设置1 2米高的奥运五环标志,在燕岛山下摆设体育雕塑群,还积极争取举办“青岛海洋文化节”“国际帆船周”等以海洋和帆船为主题的节庆活动,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帆船运动;承办“沃尔沃”全球帆船赛、“克利伯”帆船赛和全运会OP级帆船赛等国际、国内知名赛事;邀请国内知名院校进行有特色的舢板比赛,充分利用海洋和港池资源推广普及帆船运动,使青岛一年四季“碧海蓝天”下白帆点点,与“红瓦绿树”交相辉映,打造青岛全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实现将奥帆中心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水上运动中心、国际体育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市民游客休闲健身娱乐的重要场所和中国北方休闲旅游度假示范区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提升和彰显了青岛城市特色和魅力。

开拓创新建设美丽青岛

作为政府投资与资产运营的受托主体,青岛城投集团按照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依据国家法律、法规,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手段,以城市建设与改造为依托,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主要负责青岛城市旧城改造及交通建设土地整理与开发, 市政设施建设与营运和政府房产项目的投资开发、现代服务业的投资与运营等。当下,除青岛奥帆中心赛后利用外,城投集团还在进行云南路及中岛片区改造、四方滨海新区开发、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建设、重点工程安置用房、青岛第一国际学校、妇幼保健中心迁建和中心医院改扩建工程代建、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投资开发。

记者通过采访得知:青岛城投集团正在建设的四方滨海新区项目位于胶州湾东海岸,对应海岸线2190米,占地约3000亩。根据青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集团去年6月1日与合作方签订合作协议,取得了四方滨海新区项目投资和建设的主导权。作为集团启动的重点工程之一,城投集团根据市政府统一规划,抓紧启动,迅速推进,全力打造生活岸线、经济岸线、生态岸线、旅游岸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将其建成一个个性突出、特色鲜明、独具魅力、国际一流的现代滨海新区,形成青岛新的地标性区域,创建青岛城市发展品牌,并以该项目为切入点,承担起四方区老企业搬迁和旧城改造任务。而云南路片区和中岛片区改造项目工程是2007年青岛市政府要重点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项目总投资约48亿。其中,云南路片区占地面积约11公顷,有居民约5000户,另外中岛片区占地约23公顷,整个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12万平方米,是青岛有史以来涉及居民最多、拆迁面积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该区大多是始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危陋简易房,是青岛市困难群体最多、拆迁难度最大的旧城区之一。这里靠近海边,具有区位优势,但居住密集,拆迁前平均每户建筑面积不到26平方米。为顺利完成拆迁安置,青岛城投集团积极融资,经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获得国家开发银行20亿元的政策性贷款,此改造工程自开工以来,全面落实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坚持质量、安全、进度齐抓并进,施工现场实现了科学化、规范化、秩序化、数字化管理,目前各楼座施工进展顺利,项目建成后将明显改善该区域内约5万市民(其中下岗失业人员9000多人,残障人员1300多名,低保户、低收入家庭2000多户)的居住条件,彰显青岛市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力度。同时,除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云南路片区改造还将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打造一个青岛西部新的商业休闲区,使老城区焕发出新的发展活力。

目前,青岛城投集团还正在全力承接青岛市政府交办的海湾大桥接线、隧道接线、青黄高速青岛段双埠以南改建和快速路三期等重要道路建设工程,海泊河、娄山河、团岛等污水处理厂和小涧西垃圾处理场升级换代,以及城市公交车的更新换代等重大投资项目。

青岛城市发展史-演讲稿 篇3

关键词:城市天然气 优化能源结构 清洁化

1 青岛天然气利用现状

青岛市利用天然气是坚持能源、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的重大措施。它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加快城市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无论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上,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全青岛市拥有天然气、焦炉煤气、液化石油气三种气源,天然气主要来源是中国石化的鄂尔多斯天然气。根据《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青岛市市区居民管道气化率将达到80%,黄岛区达到80%,其他县市达到70%。随着青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大部分以重油和煤为主的企业将被关、停、转或迁出,青岛市的工业用气量还将有较大发展空间。

2010年青岛天然气供应量比2007年增长7倍,达到了4.85亿立方米。其中,市内七区天然气供应量3.57亿立方米,人工煤气9153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8万吨;平度、即墨、莱西、胶州、胶南五市供应天然气1.28亿立方米,人工煤气606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6.83万吨。

青岛市2010年调峰度为45.42万立方米/日,预计到2020年为105.54万立方米/日。而青岛市目前仅有泰能集团的大尧储气柜一座调峰储气设施,储气量仅为16.5万立方米,2010年调峰储气缺口为28.42万立方米/日。青岛市尚未建设天然气应急备用气源,应急保障能力几乎没有,天然气供应主要依靠上游管道供应,一旦出现情况,将直接影响青岛市的生产生活。

2 青島亟需发展城市天然气优化能源结构

2.1 天然气逐渐成为青岛的战略能源。天然气是清洁、高效、方便的能源,在环境中的价值已得到广泛证实,天然气替代燃煤,氮氧化物排放量可减少63%,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减少52%;作为汽车燃气时,可综合降低废气污染物排放量的82.2%,其中微粒排放量降低42%,铅化物排放量降低100%,硫化物排放量降低70%,非甲烷烃类排放量降低约50%。

加快推广天然气应用,还可降低青岛能源利用的成本,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在电力、石油、天然气等为主的清洁能源中,天然气的使用成本仅为石油70%左右、电力50%左右,大力推广天然气节约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成本。因此重点引进天然气成为国内很多大型城市的能源供应战略。

2.2 能源结构需适应城市空间规划。青岛拥湾战略的实施将使城阳、胶州的环湾地区得到有效开发,主城环湾地区通过土地置换和功能转型,将实现产业空间变换和空间结构重组。对城市内部产业地域分工和空间结构调整产生重要影响。

“十二五”期间,随着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周边“五市”将承载起承接市区产业转移,促进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重任。同时,随着“西海岸经济新区”和“蓝色硅谷”等新城市空间的形成,城市天然气基础实施建设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据规划,未来五年,涵盖黄岛和胶南全行政区域的“西海岸经济新区”将构建“一核、八区、四板块”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化率达到90%以上,生产总值将达到5000亿元,接近2010年全市规模,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8000亿元。

产业布局的空间调整意味着市区重工业向周边县级市的转移,五市人口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六大产业功能区建设和十大重点镇规划布局,将明显改变全市天然气消费的空间布局结构,加剧天然气向全市范围内扩张的压力。

3 青岛城市天然气推广发展对策

3.1 优化天然气供给气源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开展相关管理制度研究:制定青岛天然气用户发展程序和相关政策,通过鼓励或限制使用天然气来调整能源结构,达到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制定天然气调峰管理办法,保障全市供气安全;制定合理的输送价格管理办法,鼓励使用天然气;制定争取天然气气源的管理办法,通过集约化谈判,为青岛争取足够的气源。

开展建设、运营方式的研究,建设由政府划拨土地、出资建设,委托专业公司运营,由政府支付运营费用(或建立应急基金),各下游燃气公司按气量的一定比例免费储存,在供气紧张时用。

3.2 加快调整天然气终端用气结构

3.2.1 依据青岛市自身情况,在市区大力推广分散式天然气采暖。集中供热发展速度缓慢,与城市建设速度不相适应,而且热源的分布不均衡,远远不能满足青岛市迅速发展的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

①青岛市集中供热与天然气分散采暖成本比较。根据市政工业局提供2010年青岛市市区集中供热和天然气分散采暖各项消费数据,主要分析比较目前两种居民采暖方式成本的差异大小:

a城市燃煤集中供热:市内2010年采暖期集中供热单位成本为:44.221元/平方米(成本主要包括居民采暖集中供热平均单位成本、消耗煤炭平均价格、在岗职工采暖期人工工资),按市区一户三口之家平均住宅面积约为75平方米,即得出整个冬季平均一户居民集中供热采暖总成本为44.221×75=3316.575元。b天然气“分散式”采暖:根据目前市内天然气居民用气价格2.2元/立方米,而一户三口之家一天用于采暖的天然气用气量一般在10立方米/天,平均青岛市市区一户三口之家用天然气“分散式”采暖的总成本约为24元/天。而青岛每年冬季供暖时间为第一年的11月16日到第二年的4月5日,总共天数约为140天。即得出整个冬季平均一户居民使用天然气进行“分散式”取暖的成本为:24×140=3360元。

通过以上的计算分析,得出两种取暖方案的成本价天然气取暖仅仅比集中供热多47元,相差不大。

②大力发展城市天然气“分散式”采暖的举措。鉴于目前,使用天然气“分散式”采暖的成本跟集中供热采暖成本相差不大,而使用天然气采暖所带来的环境收益是非常明显的,对整个城市的碳减排贡献非常巨大,符合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并且天然气的燃烧热值高于煤炭很多,是属于高效率燃料。

3.2.2 通过政策鼓励工业企业使用天然气。一是引导部分工业企业使用天然气锅炉替代集中供蒸汽。青岛随着城区工业逐步外迁,少量工业用蒸汽用户,使用老旧的、使用量大大低于管网输送能力的蒸汽管网,管网热量损失大(达到30%以上)。建议根据实际运行损耗情况,调整非采暖季供汽价格,引导使用天然气锅炉。

二是从政策上鼓励在工业企业建设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能源利用效率高、技术非常成熟,应出台鼓励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并网的规定,鼓励能源服务公司投资建设、经营,在用电量大的企业建设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发电企业自用,生产的热公用,通过科学梯级使用能源,产生一定经济效益。

考虑青岛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方向,在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崂山风景区、李沧世界园艺博览会等环境要求高的区域以及所规划承接老企业搬迁工业园区和新建其它规划工业园区,通过政策鼓励,在工业企业推广使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技术。

参考文献:

[1]吕淼.城市天然气战略安全思考[J].煤气与热力,2010.30(3):42-44.

[2]周淑慧,李广等.我国城市燃气市场发展态势[J].煤气与热力,2008. 28(8):32-36.

[3]丁聚庆,董江华.天然气在城市供热中的合理利用[J].节能,2007. 294(1):52-54.

实现城市赶超发展 演讲稿 篇4

曾几何时,濮阳市被誉为 “中原绿洲”、“人居佳境”、“豫北明珠”。“七城二奖”傲然与世的桂冠,“杂技之乡”声名远传,“中华龙乡”更是享誉人间。然而近几年,濮阳却陷入了发展缓慢的泥潭,被别人说成徒有虚名,也被省内和周边地市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我们的多项经济指标在全省垫底压箱;我们的工作人员到省里,靠边坐,溜边走,不再吃香;有些外出求学、打工者,谈起家乡,原有的自豪感,也显得有些苍凉。曾经鲜亮的城市名片黯然失色了;城市建设落后了;老百姓的腰包也没有别人鼓了;大家的干劲儿有所减退了;很多人才也选择离开濮阳另谋高就了。我们应该承认我们落后了,/但是我们不甘落后,更不能安于落后,我们盼望富裕,我们渴望发展,我们渴望家乡重振雄风,再现辉煌!我们的家园,需要发展,我们的家园,正在呼唤,呼唤着我们受任于困难之际,受命于危难之间,这种呼唤,由远及近,清楚地萦绕在耳畔,这种呼唤,曾经几度让我们辗转反侧、彻夜难眠,这种呼唤像一把号角,催人奋进,立志弥坚。现在全市干部群众,人心思变,人心思干,人人思进,人人思发展,这种劲头憋得十足,这种斗志慷慨激昂。

赶超,发展,建设家园,不仅是全市干部职工的共同心愿,更是广大百姓的迫切期盼。要发展就要创新思想观念,优化干部作风,优化环境发展,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建设我们富裕、和谐、美丽的家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濮阳的主人,我们不仅代表着自己,更代表着濮阳,不管走到哪里,位于何方,我/就是濮阳,我的一举一动,我的一言一行,代表着濮阳;我的精神面貌,我的服务态度,就是濮阳形象。濮阳,是我们的乐土,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家乡。一个家,不仅需要悉心经营,更需要呵护眷恋,谁不希望自己的家,窗明几净,一尘不染;谁不希望自己的家,富裕兴旺,色彩斑斓。作为家中一员,每一个人都要养成爱家、顾家、恋家、持家的良好习惯;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要为自己的家享受在后,吃苦在前;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要为自己的家奋勇争先,无私奉献。当前,“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已经初步呈现。文化立市、工业强市、服务兴市、开放活市、三化并联、民生改善;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绿色发展,还有开放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文化体制改革试验、变依赖资源为依托资源;双层联动、三路并进、养

青岛城市规划认知实习 篇5

青岛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与城市意象的更新调研

作者姓名

韩天成 3110105130

指导教师

陈秋晓

学科(专业)

城市规划

所在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提交日期

2014年9月23日

城市规划认知实习

指导老师 陈秋晓

3110105130

韩天成

青岛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与城市意象的更新调研

【摘要】

【关键字】

一、引言

城市空间形态的演进伴随着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区域整合等一系列城市要素的变化,是城市规划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内外研究城市空间形态的专家学者依据研究尺度的不同,观察视角的不同,研究方法的不同,从交通、经济、景观、居住、人文等多方面的要素入手,形成了各种学派。从大的尺度来讲,从城市群,城镇体系,到市域、镇域,各个层级的结构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空间形态,从小的尺度来讲,街区、景观廊道、风景名胜区的珠联玉缀组成了一座城市的城市意象或者印象。青岛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因此笔者依据青岛的走访调研成果,希望从规划者、居住者、观光者的视角,从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的脉络中,从几代城市规划工作者留下的珍贵规划图文中,从真实的一条条道路,一座座建筑,一个个街区的走访中,整理属于青岛的城市空间演变历程以及这座城市带给人们的难忘印象。

二、青岛城市地理环境优势与历史沿革特色 2.1区位与环境

青岛又被称为琴岛,位于太平洋黄海西岸,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也是我国华东地区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市域陆地总面积约为11067平方千米,统辖海域面积为13800平方千米。山东省是青岛市的第一腹地,东北部毗邻烟台市,西部紧靠潍坊市、西南部连接日照市。其广阔的腹地和天然良港的地形地势,以及今天良好的区位优势,从国家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到2008年奥运会分赛场,再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定位的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核心区域龙头,青岛由此获得了数不胜数的美誉。

图一:青岛市区位图与市域城镇体系图

城市规划认知实习

指导老师 陈秋晓

3110105130

韩天成

早在1868~1872年间,德国近代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绝世在7次考察了中国之后,认为胶州湾具有“未来的重要性”;后来德国人又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后,作了重新的区域分析和城市选址方面的论证工作,最终决定派兵强占胶州湾,才有了近代青岛建市的开端。

在1897年正式入侵前夕,德国政府有专门派遣海军部建筑顾问、海港工程督办、注明海河工程专家佛郎求斯对胶州湾重点调查。其详细调查了包括位置、地势、港口、面积、岛屿、气候、风位、潮汐差度、地质、饮水、居民、商业、工业、交通、渔业、农业、道路、航路、放射、建筑材料、车站地点、海水盐分、动植物分布、水深之增减、海岸高低、泊锚地等近30项内容。虽然这些工作在当时是为了德国争霸远东,但是地理要素信息对于城市规划、区域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种从区域着眼,由宏观到微观经过逐步深入的分析论证之后的决策,客观上决定了此后青岛的命运,而且对整个山东省的经济地理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今天对城市地理信息的采集手段日益丰富,从遥感影像、卫星云图到大型计算机和图像处理工具,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城市规划论证与实践工具,此处不做赘述。2.2气候与生态、经济与人文

青岛市处于北温带东亚季风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市区气候的基本特点是”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这种温和宜人的气候条件,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居住条件,也就是经济发展的先决要素,更是一座旅游休闲城市的先天条件。文革之前的青岛建设在经济上举世瞩目,在环境生态保护与城乡统筹发展上也是有所专长。在近代青岛的经济产业与人文教育大事件中,我们看到:青岛啤酒闻名全国,近代全国的名人纷纷来到青岛购置别墅,民国时期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建成,还有沈鸿烈时期第一个中国人自己为青岛制定的城市规划方案——《青岛市实行都市计画方案初稿》,以及后来青岛在城乡环境的整体性上一系列改革措施。

从青岛市早期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气候决定城市所处的生态环境,而生态、地理、气候环境等资源在人的合理利用与规划下创造出了发展良好,适宜居住的城市,形成了青岛特殊的人文精神。3.3历史沿革

那么今天青岛的城市意象,城市经济现状、城市人文是怎样一步一步形成的呢?这其中城市空间形态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呢?自1891年建制至今,青岛从胶州湾畔一个无名的小渔村,发展至今天国际化大都市,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有四次质的飞越。

首先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德国在青岛的殖民统治期间,通过城市选址、港口和胶济铁路的建设,为青岛的形成及此后的发展方向奠定了物质基础,一战结束后,日本殖民者依据原德国的城市规划,让青岛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城市,当然我们要意识到青岛市的建市其实是近代中国屈辱史的一部分。

再者是1931年~1937年沈鸿烈任青岛市市长期间实施的物质建设与文化建设、市区与想去兼筹并进的城市发展政策,迎来青岛第一次全面发展的高潮,并使青岛走向现代化城市的自我成长之路。

第三阶段是1992年开始实施的开发东部的战略决策,则为大青岛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格局,为青岛走向国际性大都市创造了前提。

第四阶段是2008至今,青岛不仅成功承担了北京奥运会分会场的角色,而且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颁布之后,被定为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集聚区核心区域的龙头。在2013年成为了中国的新一线城市之后,青岛也将迎来其新一轮的城市发展高潮。

三、青岛城市空间形态与功能布局 3.1城市性质与空间形态形成

3.1.1带状城市特征明显(1891年~1988年)

青岛是一个处在铁路尽端的城市,早期的青岛就是将铁路直接建设到码头,由铁路和港口的建设,带动了城市的形成。1900年德国人制定城市规划,在胶州湾内修建港口,沿胶州湾东岸、城市西边缘修筑通往山东腹地的铁路,是青岛拥有广阔的腹地,在拥有连接国内外市场的优势区位的同时,青岛形成了偏于一隅沿港口和铁路发展的城市格局,1910年扩大规划滞后,将市区沿铁路向北发展至海泊河边,青岛市一直到

城市规划认知实习

指导老师 陈秋晓

3110105130

韩天成

1988年都具备了这样带状城市空间的结构特点。

产业与功能布局方面,胶州湾东岸凭借交通优势,平坦的用地,为各类产业用地的布局创造条件;而青岛南部海滨地区则由于曲折蜿蜒、风景优美的海岸线,绮丽多变的山体景观,形成了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两者结合构成了青岛“南宿北工”的“L”型城市空间布局形态。

在此期间、青岛的城市性质也从贸易港口城市,或者说侵略者的殖民基地,演变成一个具有国防、工业、对外贸易和疗养等多功能的城市。

图二:1915年青岛市区地图

3.1.2从“带状”扩展向“∠”型扩展(1989年~2002年)

青岛市委市政府于1989年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调整和补充,基本构架呈现胶州湾台式的大青岛结构出行,城市用地和人口规模容量也作了相应调整,城市用地规模达到了292.5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达到了1526平方公里,初步确定了“一个中心、一个城市环、一个卫星城市群”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即逐步形成的形成以老师去、崂山区、黄岛城区构成的中心城市与沿胶州湾近郊城镇形成的城市环及远郊的卫星城市群的城市布局。此后,中心城区实现了有带状结构向“品”字布局的转变。

1995年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总体布局结构以胶州湾东岸为主城,西岸为辅城,环胶州湾沿线为发展组团,形成“两点一环”的发展态势。主城和辅城规划为城市相对集中发展的区域,环胶州湾的六个发展组团规划为城市适度分散发展的区域,形成“相对集中与适度分散”相结合的城市组织结构关系。3.1.3从“∠”型扩展向“Ω”型扩展

在一定历史时期下,青岛市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仍然处于城市的一侧,与其他城市相比,城市中心任然具有较差的“可通达性”和较弱的经济辐射能力。在东部地区基本开发完毕的情况下,土地资源的稀缺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之间仍旧存在矛盾。

因此,青岛新一轮规划又做出了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首先是城市西进,完成青岛、黄岛、红岛形成“三岛一湾”布局,经过海湾大桥、通过崂山,形成一条三百多公里的青海滨海交通大道,形成滨海卫星城市群。

城市规划认知实习

指导老师 陈秋晓

3110105130

韩天成

其次是北扩,通过快速交通网络、区域绿化和生态网络的形成,形成“一湾两翼三极”的城市发展构想。“一湾”指环胶州湾城市圈,“两翼”指以前海景区、崂山景区、仰口-鳌山卫-田横岛度假区构成的东部旅游岸线为东翼,以薛家岛旅游渡假区、琅琊台风景区等构成的西部海滨旅游度假区。“三极”是城阳-即墨-莱西发展极、胶州-平度发展极、黄岛-胶南发展极。此外,“环湾保护,拥湾发展”也成为新时期青岛发展的一个重要口号。

图四:青岛城市空间布局演变过程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青岛的城市性质也被定位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港口城市、滨海旅游度假城市。

图五:青岛市市域范围与景观结构规划图

城市规划认知实习

指导老师 陈秋晓

3110105130

韩天成

3.2 基于城市建设现状与产业分析的青岛核心区功能布局解读

当我们的目光回到中心城区,这里是积淀了青岛100余年历史人文的核心城区。也是商业、地产、教育科研、文化产业、旅游等支柱产业集聚的区域,是市人民政府的所在地,人口密集达到了213万人。那么该区域的现状是怎样的功能划分,以突出核心区的优势呢?它又是如何辐射周边这么大的环湾城市群呢?

从上图青岛市市域范围图示可以了解到,青岛的核心区域包括了李沧区、市北区、市南区,以及黄岛区、崂山区、城阳区各自的一部分。也正是上图中景观结构图中的这个绿色圆圈范围。即一个城市综合主中心,三个城市综合副中心。通过环湾公路、铁路,两座胶州湾大桥的联系,将整个城市群从这个核心区点轴式地串联了起来,这个半径在40-50Km之间。同时,海洋经济的强力势头,综合旅游业的持续走好,以及房地产行业、教育产业和高新科技产业,让这个核心更加富有活力,令人憧憬。也为城市规划工作者指示了很好的规划方向,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的支撑。

四、新时期的青岛市城市意象思考

青岛市重要的城市规划遗产不仅仅是德国与日本两国在殖民时期的城市规划图文,也包括保留下来的大量历史文化保护单位。首先是德占时期青岛的政治、经济核心区——馆陶街-中山路-总督府-亨利王子饭店一线。按1900年的城市规划,在观海山南麓的坡地,设置了青岛区中心广场,它的中轴线北端坐落着租借地最高行政中心——总督府。广场四角开场,南面有一条200余米的大道直抵青岛湾,至海边扩大为一半圆小广场,其上竖立着首任总督叶世克纪念塔(现塔已拆)。广场以南的纪念塔为轴线起点,至总督府后面的观海山丁,以1927年胶澳商埠局修建的观海台结束。同时还有胶澳法院、德华银行、胶澳警察局办公楼,胶澳邮政局,皇家青岛观象台,英国领事馆、美国领事馆。西北边还有基督教堂,一座区域性的标志性文化建筑。

图六:英国领事馆

图七:总督府

城市规划认知实习

指导老师 陈秋晓

3110105130

韩天成

图八:近代青岛历史建筑分布

图九:基督教堂

再者是八大关-小鱼山-滨海步行道建筑与景观旅游区。八大关景区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集中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其中花石楼、公主楼、元帅楼等建筑都是备受游人喜爱的建筑。置身于八大关,犹如徜徉在欧洲风情小城的街道上,匠心独运的建筑,地形的高差,道路的迂回设计,林荫道的舒适宜人,也成为了婚纱摄影者的天堂。即使我们心中知道这是有心堆砌的建筑文化氛围,但我们也被这种异域的文化风情所打动。这或许就是每一个旅游规划师最渴望看到的吧。

城市规划认知实习

指导老师 陈秋晓

3110105130

韩天成

图九:花石楼与八大关景区模型

当然,除此之外,最令人们向往的还是青岛的海水浴场了。夏季时节可谓是人山人海。

如果说以上两条线路是青岛历史人文的景观写照,代表着青岛原本的城市意象与标签,那么今天奥帆中心的帆船与商业氛围,五四广场的历史雕塑,黄岛沙滩的优质景观,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就构成了属于青岛的新时期城市意象。

城市规划认知实习

指导老师 陈秋晓

3110105130

韩天成

五、结语

从宏观角度,我们认知了青岛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历程,学习了一座滨海城市的规划精髓。我们的足迹印在青岛的那些充满历史感的街头小巷里,这些建筑、街道和树木也在向我们诉说着她的成长足迹。城市空间形态正是由这大小的港口,悠长的铁路,耸立的建筑,别致的街道和大量的市政设施,由点成线,由线织网,网实成面一步一步形成的。

当然,在一些方面青岛市还有待提高。比如地铁建设较为迟缓,在未来城市圈的形成之后交通问题明显;在万达广场同类的许多繁华地带,基础设施和卫生条件参差不齐;在文革后期遗留的环境问题也时刻在向青岛提出新的挑战。但是我们相信,未来的青岛,一定会在人们的共同努力下,在规划学科日益完善,科技力量逐渐强大的局面之下,变的更加完善和美丽。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 可持续发展小词典

【2】工业区规划 陈友华 上海市城市规划建筑管理局

【3】华益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模式研究 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09 【4】刘云 中国工业园区发展策略及对策

对外经贸大学

2006 【5】时匡 张应鹏 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分析 1999

城市规划认知实习

指导老师 陈秋晓

3110105130

韩天成

青岛太平路,最美的城市单行线 篇6

太平路是一条美丽的沿海单行线,是青岛最早和最美的一条道路。

我曾多次行走在这条城市单行线上,看天空日出日落,听大海潮退潮涌,渐渐融入到青岛美丽的风光中。

太平路是青岛最早形成的滨海道路。1892年满清政府登州总兵章高远率四营官兵移驻青岛设防后,即在青岛村一带建总兵衙门和兵营。1893年青岛栈桥建成时,一条不规则的土路逐渐形成。德国侵占青岛后不久,在太平路铺装了沥青路面,基层采用花岗石和三合土填筑,修整后以德皇之名将其命名为威廉街,1914年后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改路名舞鹤町。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将该路定名为太平路。“文革”期间太平路还一度被叫做“东方红路”。太平路在历史中的几番更名,也见证了岛城百年沧桑的历史。

太平路是青岛风光最靓的名片。到青岛旅游的人,只要在太平路景区走一走,看一看,都会被这里的一片片碧海蓝天、红瓦绿树的美丽景色和怡人气候所陶醉。当人们闲情款步于这条沿海单行线上,就会感觉到青岛带给人的美丽与豪情。

在青岛太平路,栈桥是青岛的形象和代表,它是第一段由德国人修建,第二段由日本人修建,第三段为国民党修理的建筑,若一睹栈桥的魅力,最好是沿桥走进去。这是条通往海中的桥。由于栈桥免费开放,平日里,栈桥和太平路上总是人满为患。我更喜欢清晨的太平路,静静的没有一丝喧闹,矜持地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傍晚时分,我步入太平路对面的小青岛公园,此时游客已少,看日落在大海之中,看太平路华灯初上,光彩夺目。月形的太平路,红礁碧浪,灯光闪耀,人影朦胧,七彩霓虹交织出一个瑰丽的夜色世界。

一百多年前,德国人占领青岛后留下了众多的德式、欧式建筑,透过这些建筑背后的故事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缩影,这也使得青岛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太平路青岛路口有一座十分抢眼的老建筑,资料记载说这是原德华银行。它的造型以文艺复兴风格为基调,参照了德意志公用建筑的威严浑厚,四周有宽敞凉台前卫穹形廊。建筑材料除采用青岛特产花岗岩以外,屋顶采用了黑色铜皮这种罕见的材料。

在太平路东首与常州路交叉处,我偶然发现了一个古堡式建筑,建筑外形奇特,我走入才知道,这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座欧洲古堡式监狱建筑,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监狱有一个圆锥形塔顶,整体造型如中世纪古堡,墙体为红色的砖墙,可惜时间已晚,我没有走入到内部观看,据说这里将被改造成监狱博物馆。

青岛城市发展史-演讲稿 篇7

1 近郊型风景名胜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历程及问题

风景区的有效运营需要配备大量机构和设施, 其中很大一部分需要依托城市。城市的快速发展会给城市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城市化对于风景区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形成自然环境的人工化-景区资源的市场化-景区管理的产业化-景观价值的价格化-景区的城市化。

2 青岛崂山名胜风景区现状分析

2.1 风景区于城市功能结构关系

2.1.1 风景区的城市区位。

崂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山东半岛南部青岛市崂山区, 崂山区位于青岛城市的边缘, 是传统市区的自然延伸。滨临黄海, 沿海滨呈带状分布, 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有的四季气候特征。

2.1.2 风景区与城市功能组团的关系。

崂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主城核心区的东侧, 2004年风景区经过新的修改汇编, 景区范围扩大了23km2, 周边与城市的商业金融、居住生活等功能组团联系便捷。

2.1.3 风景区与城市空间格局的关系。

“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空间发展战略, “三城联动”, 它以胶州湾为核心, 通过东岸、西岸、北岸三大主城区建设, 形成功能互补、相互依托、各具特色的都市区, 使之成为大青岛的核心区域。

2.1.4 风景区与周边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

崂山风景区在1986年完成总体规划编制, 在此后的18年中, 崂山及周边城乡发展变化巨大, 原有的规划已经无法跟上目前的景区管理。

2.2 崂山风景区面临的主要问题

2.2.1 城市快速发展和景区保护的矛盾突出。“城市化”倾向明显, 房地产项目进入景区。青岛市区东移, 带动了崂山周边地区的城市化, 景区内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2.2.2 景区镶嵌分割严重, 影响景观视觉。 (1) 风景区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自然性, 许多房地产开发商乘虚而入, 在景区内开发房地产, 严重破坏了景区的整体环境。 (2) 景区内的商业化氛围越来越浓厚, 破坏性的建设屡禁不止。

2.2.3 水资源保护未受到重视,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1) 水库受到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逐年增多。 (2) 景区内在建和拟建水库较多, 不利于青岛市的水量调蓄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3) 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水土流失机会增加。

2.2.4 崂山文化受到影响。崂山的道教文化、佛教文化、茶道文化、民间文学舞蹈美术音乐都是经过历史积累沉淀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 崂山特有的文化也在不断受到冲击。

2.2.5 景区交通状态混乱。各个景区之间内部交通拥挤, 游客从一个景区到达另一个景区需要颇多周折, 随着私家车的逐年增多, 一些停车场的扩展和公交站点的停靠影响了景区的景观。

2.2.6 管理体制混乱, 各个景区发展进程不一致。

3 风景名胜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策略

3.1 树立崂山景区发展思路

3.1.1 深化青岛市总体发展战略。

崂山风景名胜区周边地区的发展需要根据青岛市作出的总体规划确定地区的空间结构, 产业定位和用地布局等内容。

3.1.2 发展过程中统筹考虑景区与周边地区的发展。

(1) 崂山风景区对于青岛市的功能结构、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乃至城市特色的形成等发面的影响力将伴随着青岛市区的不断发展扩大慢慢显示出来, 所以在进行风景区范围划分时要考虑风景区的长远发展。 (2) 作为近郊型风景名胜区, 崂山周边的地块势必会增值。 (3) 崂山风景区是临海风景区, 在考虑陆域保护规划的同时, 也需要考虑对周边海域的保护。

3.2 崂山风景名胜区应该与青岛进行资源共享

青岛市应充分保护崂山景区内特有的文化风俗等, 避免外来文化对其的冲击和影响。

3.3 发展空间联系, 建立适应景区发展的交通体系

3.3.1 提高城市对风景区的可达性。

崂山景区的周边地区作为旅游重要的交通枢纽, 需要加强其对外交通设施的联系, 增强该地区的可达性。

3.3.2 增加与周边地区的联系。

崂山景区作为近郊型景区, 作为城市的后花园, 对于外地游客来说是一个从来没有来过的景区, 但对于市民来说可能是茶余饭后休闲娱乐放松的地方, 作为风景名胜周边地区的市民, 他们有更好的条件去享受风景区带来的好处。

3.3.3 加强景点与景点之间的联系。

景点之间的连贯性是景区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思路。景点之间的联系除了通过城市道路来联系之外, 还需要新的交通旅游方式。

3.4 城市总体规划与实际管理对接

风景区内应该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 协调景区管理委员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避免出现权力交差的局面

摘要:本文以崂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分析了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景区面临的主要问题, 通过青岛风景名胜区与城市协调建设的实践分析, 严重共生途径的可能性, 提出发展优化建议。

青岛,值得“浪费”的城市 篇8

教堂,适合疗伤

青岛有许多歌德式或罗马式建筑遗风的旧楼,其中以教堂最为正统。位于市中心的天主教圣弥厄尔教堂始建于1932年,至今仍安静地伫立于城市的一角。教堂里一个个斑驳的“告解亭”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望着那深不可测的黑布帘,暗自揣测它收藏了多少秘密与悔改。正午的阳光普照,教堂前的圣母石像,在相机里射出一道光束,我突然如释重负,然后泪湿眼眶。

公园,适合欣赏

在的士司机的引荐下,我抵达青岛的森林乐园。与钢筋水泥里人造公园不同,这里依山傍水,曲径通幽,景观虽小,胜在天然。透过青翠的山脉,隐约可见湛山寺上的庙宇,穿过令人提心吊胆的“醉桥”,便可上湛山,求得庇佑。每年春天,大自然会在这里不厌其烦地上演樱花雨。红的、白的、粉的,脆弱且娇艳的樱花,像女人的心事一样,沸腾、洋溢。

海底世界,适合许愿

我从沿海城市来,本不应看“海底世界”那样的博物馆。但走进青岛的“海底世界”,我仍被各式各样珍稀的海洋生物所吸引。一种叫“冰海小精灵”的鱼,长不过3厘米,且为雌雄同体。最特别的是,此鱼全身透明,传说谁能看见“冰海小精灵”中央的红心的情侣,就能够获得长久的美满。我望着那些通透轻盈的精灵,虔诚地许愿:“愿我能得到长久的爱情。”

传说,适合体会

青岛城市发展史-演讲稿 篇9

青岛市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1992年11月18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 根据11月27日青岛市人民政府第3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月29日青岛市人民政府令第195号公布 自2月1日起施行的《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青岛市平时使用人防工程管理和收费的实施办法〉等11件政府规章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危险房屋管理,保障房屋居住和使用安全,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危险房屋,是指结构已严重损坏或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随时有可能丧失结构稳定和承载力,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四区,各县级市及崂山区、黄岛区、城阳区的城区和建制镇。

第四条 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是本市城市危险房屋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

各县级市、区房屋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辖区内危险房屋的行政管理工作。

第五条 城市房屋所有人、使用人,均应合理使用和维护城市房屋,并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 鉴定

第六条 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设立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以下简称市鉴定机构)和各县级市、区房屋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以下简称各县级市、区鉴定机构),按规定的权限分工,负责城市房屋的安全鉴定工作。

第七条 市鉴定机构负责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四区内下列房屋的安全鉴定:

(一)属军产、外产、侨产及港、澳、台胞房产的房屋;

(二)属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风貌保护建筑的房屋;

(三)三层以上(含三层)或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房屋;

(四)市鉴定机构认为应由其鉴定的房屋。

各县级市、崂山区、黄岛区、城阳区内属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房屋,由市鉴定机构负责安全鉴定。

各县级市、区鉴定机构负责本辖区内除前二款规定以外房屋的安全鉴定。

第八条 进行房屋安全鉴定,必须有鉴定机构两名以上鉴定人员参加。对特殊复杂的鉴定项目,鉴定机构可聘请有关专家或邀请有关部门派员参与鉴定。

第九条 房屋所有人、使用人应定期对其房屋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有严重损坏或危及安全的异常迹象时,应及时申请鉴定机构进行房屋安全鉴定。

第十条 达到下列使用期限的房屋,房屋所有人应申请鉴定机构进行一次房屋安全鉴定:

(一)使用期满六十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含钢结构)房屋;

(二)使用期满五十年的砖混结构房屋;

(三)使用期满四十年的砖木结构房屋;

(四)使用期满三十年的简易结构房屋。

第十一条 申请房屋安全鉴定,应向鉴定机构提交房屋安全鉴定申请书,并同时交验有关证件和资料。

第十二条 鉴定机构进行房屋安全鉴定,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受理申请;

(二)调查房屋的历史和现状;

(三)现场勘查、测试;

(四)检测验算,整理技术资料;

(五)全面分析,论证定性,作出综合判断,提出处理建议;

(六)制作、发出房屋安全鉴定文书。

第十三条 鉴定机构在受理房屋安全鉴定申请后,对一般民用建筑应在三十日内作出鉴定结论;对工业建筑、公用建筑、高层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及风貌保护建筑的.鉴定项目,应在六十日作出鉴定结论。其中,对属于特殊危险的房屋,鉴定机构必须立即作出鉴定结论。

第十四条 鉴定机构鉴定危险房屋,执行建设部《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对工业建筑、公共建筑、高层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及风貌保护建筑等的鉴定,还应参照有关专业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进行。

第十五条 经鉴定属危险房屋的,鉴定机构须及时发出鉴定文书,并在鉴定文书上提出处理建议;属于非危险房屋的,须在发出的鉴定文书上注明其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有效时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房屋安全鉴定文书须加盖房屋安全鉴定专用章。

第十六条 经鉴定属危险房屋的,应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理:

(一)观察使用:适用于采取适当安全技术措施后,尚能短期使用,但需继续观察的房屋;

(二)处理使用:适用于采取技术措施后,可解除危险的房屋;

(三)停止使用:适用于已不能使用,又无修缮价值,但暂时不便拆除,且不危及相邻建筑和影响他人安全的房屋;

(四)整体拆除:适用于危险且已无修缮价值,需立即拆除的整幢房屋。

第十七条 鉴定机构进行房屋安全鉴定,应按规定收取鉴定费。鉴定费的收取标准,由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会同市物价局、市财政局制定,按规定的程序报批后执行。

第十八条 按本规定第九条规定申请房屋安全鉴定,经鉴定属危险房屋的,鉴定费由房屋所有人承担;经鉴定属非危险房屋的,鉴定费由申请人承担。

按本规定第十条规定申请房屋安全鉴定的,鉴定费由房屋所有人承担。

第三章 治理

第十九条 房屋所有人对经鉴定的危险房屋,应按鉴定机构的处理建议及时治理;房屋所有人拒不按鉴定机构的处理建议进行治理或使用人有阻碍治理行为的,由房管部门作出决定,指定有关单位代为治理或采取其他措施。发生的费用由责任人承担。

第二十条 危险房屋的治理费用,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应由房屋所有人承担。

治理的私有危险房屋属于出租的,房屋出租人可与承租人共同出资治理,承租人所付的治理费用可折抵租金或由出租人分期偿还。

第二十一条 治理危险房屋需使用人临时搬迁的,房屋所有人应及时通知使用人搬迁,治理完毕应及时通知使用人回迁;房屋使用人不得拒绝治理、搬迁,否则由此造成的后果,由房屋使用人承担。

第二十二条 房屋所有人对危险房屋进行治理,需到有关部门办理各项手续时,各有关部门应给予及时办理,以免延误时间而发生事故。

第二十三条 经鉴定机构鉴定为危险房屋,并需拆除重建时,有关部门应按规定给予支持。

第二十四条 经鉴定确认的危险房屋,在治理期间或未恢复正常使用前,房屋所有人不得隐瞒事实进行房产交易。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当事人违反本规定,由房屋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城市房产管理的法规、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六条 鉴定机构及鉴定人员应秉公办事。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或有其他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青岛城市发展史-演讲稿 篇10

(1989年11月18日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1989年12月29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1990年1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公告公布,根据1994年10月12日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批准的1994年9月24日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青岛市环境噪声管理规定》等十九件地方性法规适应范围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1995年8月16日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的1995年7月28日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青岛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1997年8月16日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的1997年7月24日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青岛市环境噪声管理规定》等十件地方性法规行政处罚条款的决定第三次修正2002年1月9日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及各县级市的城区和崂山风景名胜区。

第三条 市和各区(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第四条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实行三级管理:(一)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二)各区(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负责辖区内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三)街道办事处按照分工,负责辖区内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

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五条 市和区(市)城管监察部门根据国家、省关于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规定,负责辖区内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政执法工作,依照本办法的规定查处违法行为。

第六条 实行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以下简称责任区)制度。责任区的具体范围由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划定。

第七条 鼓励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提高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水平。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市容环境卫生意识。对维护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所有单位和个人都有搞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义务,并有权监督和举报违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二章 市容管理第九条 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以及公共场所,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和本市城市规划、市容管理的规定。

第十条 各种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临街门面,产权人、使用人或者其他责任人,必须负责定期清洗、粉刷和整饰,保持其整洁、完好、美观。

第十一条 主干道两侧及主干道临街建筑物的未封闭阳台、窗外、屋顶、平台不得悬挂、晾晒、摆放有碍市容观瞻的物品。

第十二条 临街建筑物安装空调室外机、排气扇、广告灯箱等悬挂物不得妨碍行人通行。

空调室外机、排气扇、广告灯箱等悬挂物的支架等应当使用耐腐蚀材料,已腐蚀的,必须及时更换。

第十三条 主要干道和风景名胜区的道路两侧临街建筑物需要设置隔离设施的,应当采用透景墙或者绿篱、花坛、栅栏等作为隔离设施,高度不得超过一点五米,其造型、色调应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十四条 临街设置遮阳篷帐,应当做到整齐、清洁、美观,不得妨碍行道树养护和行人通行。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道路和广场等公共场地堆放物料、搭建建筑物等;因建设需要占用的,必须按规定办理有关占用手续,并不得超出批准的占用范围和期限。

第十六条 临街商店、机动车辆清洗和维修点及其他临街经营者,不得超出经营场所范围从事经营活动。

第十七条 经批准占用道路或者广场的集贸市场(含早夜市)、停车场、商亭(棚)、摊点,必须保持整洁,不得超出批准占用的范围、时间和期限。

第十八条 临街和经批准占用道路从事生产、加工、经营活动,不得污染和损坏路面。

第十九条 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利用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广场及其附着设施和树木设置户外广告、宣传栏牌以及横幅、条幅、灯箱、招牌等。经批准设置的,应当符合市容观瞻的要求,到期应当撤除。

第二十条 户外广告、临街画廊、橱窗、广告栏、宣传栏牌、招贴栏、阅报栏、霓虹灯、电子显示屏、牌匾、灯箱、雕塑等,应当与街景协调,保持整洁、牢固、美观。破损残缺、不洁的,有关责任单位和个人必须及时整修或者拆除。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和树木上张贴、刻画、涂写。

在山、石等自然景物上刻、凿文字或者图案的,应当经有关部门批准,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二十二条 大型建筑物及主要干道两侧建筑,必须按照规定设置和使用夜景照明设施。

户外灯饰必须牢固安全、整洁美观、设施完好。

第二十三条 车站牌、路牌、候车亭、岗亭、电话亭、书报亭、邮政信箱信筒、消火栓、照明设施、线杆、栏杆、无人售货机等设施,应当按照行业规范与标准设置,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责任单位应当定期维护保养,保持完好、整洁、美观。

第二十四条 行道树及绿化带应当保持整洁、美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花草树木及绿化设施,不得在绿地内停放车辆、擅自搭建建筑物、构筑物等。

第二十五条 交通标志、标线应当完整、清晰、醒目,交通隔离设施应当完好、整洁,破损残缺、不洁的,责任单位应当及时修复。

第二十六条 道路、广场、护岸应当保持平整、完好,发生塌陷破损、隆起等情况,责任单位应当及时修复。

第二十七条 井盖、水篦子等市政公用设施,应当保持完好,丢失、破损、移位的,责任单位应当及时补齐、维修、复位。

第二十八条 因修缮或者装修房屋、疏通排水设施、进行绿化及水、电、通讯等施工作业产生的污泥、渣土、枝叶等废弃物,责任人应当及时清除。

第二十九条 建设工程施工必须做到:(一)在批准占地范围内作业;(二)临街的应当设置不低于一点八米的围挡;(三)施工车辆不得污染施工场地以外的路面;(四)按规定设置厕所和生活垃圾容器。

建设工程竣工时,施工单位必须清理施工场地,拆除临时建筑及施工设施。

第三十条 机动车辆必须保持车容整洁,不得向车外抛撒废弃物。运输散体、流体物料的车辆必须装载适量,封盖严密,防止撒漏。

禁止向铁路两侧、河道和未经批准的海域丢弃、倾倒废弃物。畜力车不得进入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和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的城区(上述区域的农村除外);进入县级市的城区,必须配备粪兜和清洁工具。

第三十一条 公共场所,禁止随地吐口香糖、吐痰、便溺,乱倒粪便、污水,乱丢瓜果皮核、纸屑、烟蒂和包装物等杂物。

第三十二条 在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上述区域的农村除外),除因教学、科研需要外,禁止饲养鸡、鸭、鹅、猪、牛、羊、兔等家禽、家畜。

经批准饲养狗、鸽子等宠物的,饲养人应当加强管护,不得影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

第三章 环境卫生管理

第三十三条 城市环境卫生清扫保洁,按照下列规定分工负责,并达到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要求:(一)道路由环境卫生专业单位清扫保洁;按照规定实行承包的,由承包人清扫保洁;(二)实行物业管理的居住区(不含通过居住区的城市道路),由物业管理单位负责清扫保洁;未实行物业管理的居住区,由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清扫保洁;(三)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负责责任区的清扫保洁;(四)集贸市场(含早夜市)由市场开办者设专人清扫保洁;(五)机场、车站、码头、停车场、体育场、海水浴场、公共绿地等公共场所及铁路沿线,由责任单位负责清扫保洁;(六)河道、近海岸边及水域,由责任单位负责清扫保洁和清理漂浮废弃物。

经批准临时占用道路、广场等公共场地从事各种活动的,临时占用者负责占用地段的清扫保洁。

环境卫生责任单位可以委托环境卫生专业单位清扫保洁。

第三十四条 按规定应当采用机械化方式清扫保洁的,必须采用机械化清扫保洁方式。

第三十五条 垃圾实行统一管理,分类收集,并应当实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

单位和居民应当按照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投放垃圾。

第三十六条 居民生活垃圾,由环境卫生专业单位清运和处理;其他垃圾,由责任单位和个人自行清运或者委托清运,并按照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倾倒。

清运垃圾必须采用封闭方式,并应当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做到日产日清。

第三十七条 单位和饮食业经营者产生的厨余垃圾应当单独收集、运输。

第三十八条 科研单位、医疗单位、生物制品生产单位、屠宰场等产生的带有病毒、病菌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废弃物,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弃物,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

第三十九条 开挖道路或者进行工程建设,妨碍居民生活垃圾、粪便的清运时,施工单位必须与环境卫生专业单位协商清运办法,不得积存。

第四十条 城市粪便实行统一管理。未接入污水处理系统的公共厕所和居民公用厕所的粪便,由环境卫生专业单位组织清运;单位厕所的粪便,必须自行清运或者委托环境卫生专业单位清运。

粪便应当经过无害化处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买卖、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肥。

第四十一条 下列环境卫生作业服务项目,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发包:(一)道路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二)生活垃圾和未接入污水处理系统的粪便的收集、清运;(三)由财政性资金支付的其他环境卫生作业服务项目。

第四十二条 从事环境卫生作业服务,必须遵守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制定的环境卫生作业服务规范和环境卫生质量标准。委托从事环境卫生作业服务的,当事人双方约定的作业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可以严于规定的规范和标准。

第四十三条 单位和居民应当按照规定缴纳卫生保洁、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理的有关费用。

第四章 环境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

第四十四条 环境卫生设施,是指城市公共卫生设施和维护城市环境卫生作业的专业设施,包括厕所、垃圾容器、环境卫生专用标志、环境卫生专用车辆及其停车场、垃圾转运站(间)、垃圾处理厂(场)、粪便处理厂(场)和环卫工作间等。

第四十五条 环境卫生设施的设置与建设,必须符合国家、省、市规定的有关标准。

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时,环境卫生设施应当与其他工程项目配套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当参加对环境卫生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

第四十六条 经批准建设的环境卫生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施工。建成后,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第四十七条 在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和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的城区及崂山风景名胜区内新建公共厕所,必须执行国家城市公共厕所一类标准;在其他区域内新建公共厕所,不得低于国家城市公共厕所二类标准。原有的公共厕所,应当逐步改建,达到国家城市公共厕所二类以上标准。

第四十八条 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间),由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确定的责任单位负责维护保洁。

单位、居民区的公用厕所,由产权人负责修建;保洁工作分别由所在单位和街道办事处确定的责任单位负责。

第四十九条 人行道、广场的垃圾容器,按照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规定的标准设置,环境卫生设施专业单位负责维护和保洁。

海水浴场、公园、体育场、机场、车站、码头、集贸市场、风景旅游点等,由责任单位在其责任区内,按照规定标准设置环境卫生设施,并负责维护和保洁。

第五十条 垃圾处理厂(场)、粪便处理场的设置,由环境卫生管理部门会同规划、环境保护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确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私设垃圾、粪便处理场。

第五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和擅自拆除、移动、占用环境卫生设施。因建设需要拆除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提出拆迁方案,经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批准后实施。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管监察部门责令改正或者责令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一)在主干道两侧及主干道两侧临街建筑物的未封闭阳台、窗外、屋顶、平台悬挂、晾晒、摆放有碍市容观瞻的物品的;(二)违反第三十条第四款规定的;(三)在公共场所随地吐口香糖、吐痰、便溺,乱倒粪便、污水,乱丢瓜果皮核、纸屑、烟蒂和包装物等杂物的;(四)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间)等破损失修、配套设施不全或者保洁质量达不到规定标准的。

第五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管监察部门责令改正或者责令采取补救措施,并可以按每平方米五十元处以罚款;不能按面积计算的,按每处五十元至二百元处以罚款:(一)从事生产、加工和经营活动污染、损坏路面的;(二)违反第十九条规定,擅自设置户外广告等设施或者虽经批准设置,但到期不撤除的;(三)违反第二十条规定,所设置的户外广告等设施破损残缺、不洁而不及时整修或者拆除的;(四)运输散体、流体物料的车辆超量装载或者封盖不严密造成撒漏的;(五)道路、广场、护岸发生塌陷破损、隆起等,未及时修复的。

第五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管监察部门责令改正或者责令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建筑物、构筑物和临街门面不整洁的;(二)临街安装空调室外机、排气扇、广告灯箱、遮阳篷帐不符合规定的;(三)在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和树木上张贴、刻画、涂写的或者违反规定在山、石等自然景物上刻、凿的;(四)不履行责任区清扫保洁义务或者清扫保洁达不到环境卫生质量要求的;(五)单位和饮食业经营者产生的厨余垃圾不按照规定单独收集、运输的;(六)施工场地未按照规定设置围挡、厕所、生活垃圾容器的。

第五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管监察部门责令改正或者责令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有非法所得的,没收其非法所得:(一)建设工程竣工后,未清理施工场地、拆除临时建筑及施工设施的;(二)对带有病毒、病菌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废弃物,不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不单独处置的;(三)私设垃圾、粪便处理厂(场)的。

第五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管监察部门责令改正或者责令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一)擅自占用道路、广场等公共场地堆放物料、搭建建筑物、设置集贸市场(包括早夜市)、停车场的或者虽经批准,但超出批准占用的范围、时间或者期限的;(二)临街商店、机动车辆清洗和维修点及其他临街经营者,非法占用道路、广场从事经营活动的;(三)超出批准的施工场地范围作业的;(四)擅自占用道路、广场从事经营活动的。

第五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管监察部门按照以下规定处理:(一)将非生活垃圾倒入生活垃圾容器的,处以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二)不按规定时间清运生活垃圾的,对责任单位每车次罚款一百元;达不到日产日清的,对责任单位每处处以二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罚款;清运垃圾不按照指定地点倾倒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三)违反第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处以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对所饲养家禽、家畜予以强制处置;(四)擅自处置、买卖、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的,按每吨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处以罚款;(五)井盖、水篦子等市政公用设施丢失、破损、移位,责任单位未及时补齐、维修、复位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六)占用绿地停放车辆、擅自搭建建筑物、构筑物的,责令改正或者责令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

元以下的罚款;(七)破坏或者擅自拆除、占用环境卫生设施的,责令恢复原状,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八条 对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的建筑物或者设施,有关责任单位或者个人未在城管监察部门通知的期限内整改或者拆除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由城管监察部门组织整改或者拆除。

第五十九条 本章规定的行政处罚等措施,在未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区(市),由该区(市)的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符合法定条件的组织实施。

第六十条 对阻碍城管监察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一条 行政执法人员应当严格执法,文明执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出示证件、未按规定着装执法的;(二)未使用规定的行政执法法律文书和罚没专用收据的;(三)打骂、侮辱当事人的;(四)侵占或者私分暂扣、没收的物品的;(五)滥用职权、徇私枉法、随意处罚当事人的;(六)玩忽职守、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的;(七)其他违纪违法行为。

第六章 附

第六十二条 建制镇参照本办法执行。

上一篇:卫生院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下一篇:鞍湖实验学校政教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