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崂山区

2024-06-20

青岛崂山区(通用7篇)

青岛崂山区 篇1

青岛市崂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辽阳东路35号, 占地38亩, 总建筑面积10000m2, 设计床位100张, 现开放50张。

该中心是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是青岛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青岛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崂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 服务人口24万。

最初按照二级医院标准设计

这个中心最初是按照二级医院标准设计的, 地上6层, 地下1层。一层、二层为门诊, 三层为普外科病房, 四层为产科病房, 五层为内科病房, 六层为行政办公用房。负一层为设备机房、供应室。院区设停车位460个。

由于2007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东院开业, 造成区内及附近医疗资源比较丰富, 再加上国家医改项目的推动, 崂山区政府审时度势, 决定不办医院, 遂将其改为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于2009年8月试营业, 10月正式开诊。

今年完成了流程再造

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 该中心申请区政府投入100万元, 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能进行了流程再造, 主要内容是将三楼改造为中医特色门诊, 中医理疗门诊、残疾人康复中心;将二楼部分房间打通改为计划生育门诊, 妇幼保健、预防保健用房;将一楼原急诊区域改为健康查体中心, 落实公共卫生项目中的为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查体需要;将原来的120急救区域改为省标准化的预防接种门诊。

改造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原设计布线、管网、空调系统的重新调整, 原医院功能用房由于不适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 改动较大, 经与施工方反复研究论证, 改造后基本能满足工作需要。

随着业务量的增加,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 该中心一些业务用房面积不足的问题开始显现, 如接种门诊、妇女儿童保健室过于狭小等。

现有科室及设备配置

中心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科、针灸推拿科 (残疾人康复门诊) 、口腔科、妇幼保健科、预防接种门诊等门诊, 常年开诊, 节假日不休。其中预防接种门诊是全市唯一的“无假日门诊”, 方便上班族就诊。中心全科病房设有床位50张, 每个房间均配备有线电视、24小时热水和空调、独立卫生间, 床位费每日仅8~15元。

中心与青医附院、市立医院建立了合作, 青医附院派神经内科、乳腺外科、骨科、妇产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儿科、口腔科、B超等10名专家每周到中心坐诊1天, 市立医院皮肤病防治院专家每周三上午到中心坐诊。

中心仪器设备先进, 配备有意大利产OPERA 1000mA多功能数字胃肠机、芬兰产PLANMED乳腺钼靶机、西门子数字化彩色超声诊断仪、德国产KaVo高档牙科综合治疗椅、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脑地形图仪、西门子全自动生化仪、免疫分析仪、糖化血红蛋白仪、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全套中医理疗仪器等先进仪器设备, 为群众提供血、尿常规、甲状腺功能测定、肝炎全套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微量元素、血沉等生化、免疫检验项目和X光片、消化道钡餐、腹部彩超、甲状腺彩超、妇科彩超、妇科液基细胞涂片等检查项目。

青岛崂山区 篇2

今天,我兴奋的来到了崂山山脚,我们坐车去了巨峰。我一下车,就感觉我进入了仙境,有一种神秘感。我还看见了一只“龙龟”和石头上的大字:嘉会。我想:这是什么意思呀。接着我站上了平台看见了水在哗哗的流动,云在慢慢的飘动。美丽极了。为了快一点到顶峰,所以我们坐缆车上对面的平台,在缆车上,我看见了许多树,我们就在树尖上,我们真像空中的小鸟。

到了站,我们就要徒步行走了,这里的石阶又滑又陡,走到崂山之“石”我们都很累了,这个崂山之“石”很像一个锤子,前面尖后面大。再走一会儿就来到了崂山之“洞”了,这时我们已经很累了,就在洞里休息了一会儿,这个洞是由一块小石头托起大石头形成的。呼,好累呀,快看,我们到灵旗峰了,在这里向远望去,隐隐约约看见几座山,真像天堂。我们在灵旗峰休息了一下,又继续赶路了。啊,我们终于到达先天桥了,先天桥上的风特别大,先天桥之下的迷雾,就像无底深渊,可怕极了。看完先天桥我们又踏上了返程的道路。

青岛崂山区 篇3

关键词:名人效应;崂山旅游;旅游文化;旅游开发

名人,顾名思义就是著名的人,有名气的人,即在某一领域崭露头角,在某一方面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起过重大作用,有着深远影响的那类人物。而名人效应,就是名人的出现所达成的引人注意、强化事物、扩大影响的效应,或人们模仿名人的心理现象的统称。唐代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就形象而深刻地阐明了名人效应对名山大川的影响。现在旅游者每游览一座山或一条河都可以听到与之有关的名人故事,而有些景点正因为有这些名人才出名的。伴随着青岛崂山风景区的开发建设,青岛海滨先后建起一系列旅游景点:中山路商业街、馆陶路金融区、八大关别墅区相继建成,栈桥整修扩建,水族馆竣工开馆,湛山寺开工修建,八大关旅游区形成规模。

一、名人资源与旅游文化的开拓

历史文化名人属于人文旅游资源,是吸引人们产生旅游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当今社会,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游客消费层次的提高,名人资源成为了旅游开发的亮点和重要内容,如曲阜“三孔”、韶山毛泽东故居,每年都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创造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原有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特征等因素与目的地的异质文化因素的相互碰撞与结合,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而旅游经营者经过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适当的取舍,吸收一些外来文化,精心加工和开发成为供旅游者观赏或享受的旅游文化产品,创造了旅游文化。

精神文化是旅游文化的核心,必须有意识地外化于物质状态,才能为人所感知,为人所了解,从而使自己的观念、追求、情趣、情感等能引起他人的共鸣。正如作家王小波所说:“真古迹使人留恋之外,在于它历史沧桑直至如今,在它身边生活,你才会觉得历史还活着。”因此,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旅游文化的内涵,是我们加强旅游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它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对名人的尊敬与探寻,不仅是对其人生与业绩的好奇及尊重,更包括对其身后历史文明的探索、研究与借鉴,这是后人继承前人又超越前人的必由之路。

二、名人效应对旅游文化开发的价值

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并能激发旅游动机的历史文化名人及其思想、事迹和遗迹等,主要包括名人故里、名人故居、名人游历地、碑刻摩崖、名人墓地等。名人作品、故居、言行对旅游业发展起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名人因其巨大的人格魅力以及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对社会发展进程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并为人类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而被后代以各种形式记录和纪念着,如孔子、屈原、李白、莎士比亚、莫扎特、梵高等,他们是每个时代的精英人物、领袖人物或风云人物,普遍受到当时和以后的人们的崇拜和敬仰,成为激励人们成就功名、实现个人价值的楷模和榜样。近几年,随着世界范围内文化旅游的兴起,追溯历史,瞻仰名人更是成为当代人重要的出游动机。名人对现实旅游者以及潜在旅游者的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是举足轻重的,是不可多得的社会教育资源和人文资源。

重视对名人名胜景观的保护与开发,同样是珍惜历史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的历史名人及其所代表的历史文化并不是躺在故纸堆里孤芳自赏的古董玩物,相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尤其是在今天这个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人们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历史文化积淀对经济有着巨大的反哺和推动作用。历史名人及其物质文化遗产对今人来讲无疑是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不仅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而且对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作用。

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上演的争夺历史名人的事件频繁见诸报端,例如围绕历史名人的祖籍归属等问题,各地争闹的不可开交。可见,历史名人及其物质文化遗产不但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贬值,相反,若加以合理利用必将重焕生机,在新时期以崭新的姿态为人类作出新的贡献。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历史名人资源普遍具有科学、文化、教育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目前或未来条件下都有可能被开发利用,从旅游角度来讲都具有成为旅游资源的潜力。

三、名人效应对青岛崂山旅游文化开发的积极影响

青岛崂山地区名人资源众多,对崂山名人资源进行旅游开发会对崂山地区的本地文化旅游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促进崂山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崂山为我国道教名山,海上仙山第一的知名度誉满神州,其钟灵毓秀的道教风骨,自古以来就藏于中国万里海滨之一隅,声名远播。

自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就有方士、巫师在崂山餐霞修炼,唐、宋两代崂山道教肇兴,元、明两代达到鼎盛,至清代不衰。崂山道教由于王重阳所创全真派的入统,开创了全新的局面。全真道北七真涉足崂山,邱处机三次来崂山说法阐教,影响深远。嗣后,北七真在崂山各创宗派,争建道观,至明代达到鼎盛时期,遂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繁荣,使崂山成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在崂山道教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有李哲玄、刘若拙、丘处机、刘处玄、李志明、徐复阳、张三丰、孙玄清、耿义兰、齐本守等著名道人受过皇帝敕封。

其名人效应对青岛崂山旅游文化开发的积极影响分析如下:

1.有利于促进青岛市民对于本地名人资源的认识

据笔者在青岛本地调查,90%以上的青岛本地居民对于崂山道教丘处机等熟知度高的本地名人有着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其他影响力相对较弱的名人则熟知度不高。因此对青岛本地居民进行本地名人资源的熏陶是崂山名人资源旅游开发的必然要求,而名人资源的旅游开发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岛的本地居民,对于提高青岛本地居民对于崂山本地名人资源的了解和认识有着积极的作用。

2.有利于促进崂山本地旅游文化氛围的形成

崂山名人资源的旅游开发对于崂山的旅游业必然会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崂山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今天,其积极效果更加明显。同时据笔者研究发现,在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城市,该地居民同样对于旅游的热情较其它不发达地区要高,因此崂山本地的名人资源旅游开发必然会进一步促进崂山本地居民出外旅游的热情,形成良好的旅游城市氛围。

3.迅速提高崂山的旅游知名度

由崂山名人资源表可知崂山名人多且知名度较高,其中相当一部分在国内外有着一定的旅游吸引力:登崂山以望蓬莱的秦始皇,由此出海寻求仙药的徐福,驾临不其祀神人的汉武帝,先后于崂山建书院、著书授徒、开创村学之风的东汉大学问家逄蒙、郑玄,南北朝明僧绍,留下“我昔东海上,崂山餐紫霞”千古名句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元代礼部尚书王思诚和大学士张起岩、文人戴良,明代大学士高弘图、御史黄宗昌、山东提学邹善与陈沂、巡抚赵贤,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王士郲、翰林尹琳基等人,都曾在崂山留下了文采斐然的诗篇、墨宝。尤其是大文学家蒲松龄将崂山视为第二故乡,写成了脍炙人口的《崂山道士》《香玉》等名篇,使崂山名满天下。近代改良思想家康有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现代著名学者蔡元培、闻一多、沈从文、梁实秋、郁达夫等,都慕名游览过崂山。这些游崂名人留下了大量的诗文、游记、专著,或传诵于世,或镌刻于石,丰富了崂山的文化内涵。只要崂山的名人资源旅游开发充分,生产出适合消费者的旅游产品,再通过良好的传播载体进行宣传,就能迅速提高崂山的旅游知名度。

4.增强崂山的旅游吸引力

这是与第一点一脉相承的。在市场经济条件,旅游营销需要旅游目的地良好的知名度,在其之后,通过营销手段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大力进行崂山名人资源的旅游开发,能够为崂山的旅游营销打下良好基础,将崂山的优质名人资源打造成具有强大旅游吸引力的品牌形象。

四、基于名人效应对青岛崂山旅游文化开发的策略

旅游业作为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乘数效应。基于以上名人效应对青岛崂山旅游开发积极影响的分析,对崂山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如下:

第一,加大名人效应的宣传力度。增强崂山名人效应资源的吸引度,寻找新型的卖点,拉动客源市场。“酒香也怕巷子深”,尤其现在是经济信息化时代,更需要强化宣传和营销。

第二,加强现有名人效应旅游资源的开发。增大开发力度,让名人效应资源形成价值产品卖出去。

第三,将崂山旅游资源产品的多样性与独特性相结合。立足于名人效应旅游资源的开发,化特色为优势,对崂山的山海景观、道教文化、民间故事、名人轶事等资源进行创新整合,择优策划,打造高品位、前瞻性、立体化的独特的崂山文化旅游品牌和形象。

第四,将崂山旅游资源产品的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开发名人效应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同时,要着眼长远,一定要注意不破坏已有的资源,避免在开发中的短期行为,保证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崂山文化旅游资源积淀深厚,对其开发利用必须立足于生态资源优势,结合相应的名人效应资源,充分发挥和挖掘好当地名人效应旅游资源。利用相应的名人事迹、典型故事进行有力宣传,开展典型的山水、道教、儒家、佛教等既有特色又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丰富崂山旅游文化的内涵,满足不同旅游者不同层次、不同品位的需求,同时加强对名人效应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推动崂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卓文.三峡名人文化与旅游开发[J].三峡大学学报,2003(5).

[2]高玉玲.20世纪初青岛文化名人效应的旅游价值[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1).

[3]赖伟臣.旅游业中的历史文化名人效应[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6).

[4]郑向敏,付业勤,王新建.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海峡两岸郑成功主题旅游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院学报,2011(6).

[5]暮宾.中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自助游[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6]秦春林,谢雨萍.对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的探讨——以李宗仁故居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7(9).

[7]王辉,陈光.刍议名人效应对旅游地开发的影响、问题及思考[J].商业研究,2007(1).

[8]姜晨.崂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0.

青岛崂山区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崂山区基层全科医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辖区内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抽取10名。

1.2 调查方法

设计统一调查表,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集中时间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最高学历、职称等基本情况,对肺炎疾病的认知,对肺炎疫苗的认知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概况

本研究共调查基层全科医生50名,其基本情况见表1。培训前后全科医生推荐肺炎球菌疫苗意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51,P<0.05),培训前有32人愿意推荐,占64.00%,培训后50人全都愿意。分析培训前18例全科医生不愿意推荐的原因,以不了解疫苗和担心副反应为主要原因,分别占83.33%和88.89%。

2.2 培训前后肺炎疾病知识知晓率比较

对肺炎疾病题目的回答,将回答错误和不知道进行合并后分析,各问题知晓情况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其中,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社区获得性肺炎中以肺炎球菌感染为主引起的比例以及中国肺炎球菌青霉素耐药者的比例这三个题目在培训前知晓率很低,分别为34.00%、32.00%和28.00%,培训后大幅度提高,其他题目在培训后知晓率也都有所提高。

人(%)

2.3 培训前后肺炎疫苗知识知晓率比较

对肺炎疫苗题目的回答,将回答错误和不知道进行合并后分析,培训前后各题目知晓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前适合老年人接种的肺炎球菌疫苗、23价肺炎球菌疫苗的接种对象以及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能提供保护年限,培训前全科医生知晓率分别为60.00%、78.00%和46.00%,培训后知晓率均达到100.00%。

人(%)

3 讨论

肺炎球菌感染性疾病主要指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多种疾病,如中耳炎、菌血症、肺炎和脑膜炎等,老年人群由于免疫功能衰退,加之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是肺炎球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尽管1988年WHO就建议,所有的老年人都应该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包括健康老人(≥65岁)、居住于养老院的老人、慢性器官衰竭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和某些免疫缺陷的老年患者[2]。但目前我国肺炎球菌疫苗接种率仍很低。为提高我区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率,有效降低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发病水平,以减少因罹患该疾病导致的疾病负担,我区将为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糖疫苗列为政府实事。

国内外研究表明,医务人员是影响肺炎疫苗接种的重要因素。Nichol等[3]对1 874位医师调查其对肺炎球菌疫苗的应用知识和态度,结果发现多数医师缺乏对该疫苗重要性的认识。上海市长宁区的调查结果也显示[4],接种组老年人有50%是从医务人员的途径获知肺炎疫苗的,医务人员对老年人接种疫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我区在项目实施前对基层全科医生进行肺炎疾病及肺炎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培训,旨在提高社区医生的知晓率,鼓励社区医生向老年人传播肺炎相关疾病知识和推荐疫苗接种,发动更多的老年人主动接种疫苗,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培训前通过调查得知,部分全科医生不愿意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影响力介绍肺炎球菌疫苗,主要原因为不了解疫苗和担心副反应,因此项目实施前开展多次培训,大力宣传肺炎疾病及肺炎疫苗知识,提高社区医生传播相关防病知识和推荐接种疫苗的主动性,鼓励社区医生宣传、发动老年人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本次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培训后社区全科医生对引起肺炎的病原体、肺炎球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危险人群、肺炎球菌性肺炎首选抗生素等知识的知晓率均有明显提高。经培训社区医生对肺炎球菌疫苗知晓率大幅提高,与成都市武侯区的研究结果相似[5],接种前仅60%的全科医生知道老年人适合接种何种肺炎球菌疫苗,培训后社区医生对肺炎球菌疫苗预防接种知识有了全面了解。通过进行肺炎疾病及肺炎疫苗相关知识的系列培训,提高了基层全科医生的知晓率,有利于提高医生推荐疫苗的专业性和成功率,为推动老年人肺炎球菌疫苗接种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真行,徐冰.WHO关于肺炎球菌疫苗的意见书[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4,27(1):22-25.Paper.Pneumococcal vaccines[J].Wkly epidemiol

[2]WHO Position Paper.Pneumococcal vaccines[J].Wkly epidemiol Rec,2003,79(14):110-119.

[3]NICHOL K L,ZIMMERMAN R.Generalist and subspecialist physicians’knowledge,attitudes and practices regarding influenza pneumococcal vaccinations for elderly and high-risk patients[J].Arch intern med,2001,161(22):2702-2708.

[4]庞红,吴美华,刘红联.上海市长宁区老年人接种肺炎疫苗的影响因素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7,19(5):207-209.

爬青岛崂山作文 篇5

再爬到没有山一半的时候我就“hold”不住了,一个劲的喊累,一个领头又有经验的驴友叔叔朝后喊了一声:“我看一些小朋友都累了,大家休息一会吧!”这明显就是针对我,我感到了一丝暖流,不禁对叔叔产生了好感。

又爬了一会,到了一个比较陡的悬崖,那个驴友叔叔就用双腿搭在悬崖旁边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用手扶着我们过去,要知道,那里可是很危险的,叔叔不顾自己安危来让我们过去,真是太有“英雄风范”了!又爬了好一会,终于到景区了,我们兴奋的不得了,首先叔叔领我们到了到了尉竹观,那里是个寺庙里面有很多佛,我们把每个都祭拜过以后,叔叔又领我们去了一个瀑布,已经被冻起来了,这就是我刚才说的冰挂,真是太美了!我现在才知道,冰被冻到极点就是蓝色的了,叔叔把我抱到了冰上,然后把很多孩子抱到了冰上,照了一个像,而叔叔就在下面默默的望着我们,嘴角抹起一丝不引人注意的微笑,似乎很享受这段时光。

青岛崂山区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及分析

站位布设见图1,共进行了12个航次海洋生态环境质量调查,每航次均采集14个站位的底层海水样品,调查时间为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1月)和冬季(3月)。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氨氮(NH4-N)和活性磷酸盐(PO4-P)等指标。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分析均按照《海洋监测规范》[2,3](GB 17378—2007)规定的方法操作。营养盐测定NO3-N采用锌铬还原法,NO2-N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NH4-N采用次溴酸盐氧化法,PO4-P采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COD采用碱性高锰酸钾法,DO采用碘量滴定法,无机氮浓度(DIN)为NO3-N、NO2-N和NH4-N浓度之和。

1.2 评价方法

目前,国内外海水富营养化的评价标准或模式较多,一般采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指数法、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等[4]。本文综合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富营养化指数和海水有机污染状况法评价该海域营养盐富营养化状况。

1.2.1 单因子指数

单因子指数是将某种污染物实测含量与该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类别的方法[5]。

式(1)中:PIi为某监测站位污染物i的污染指数;Ci为某监测站位污染物i的实测浓度;S0 i为污染物i的评价标准。PIi≤1,即符合评价标准。评价标准采用《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6]。

1.2.2 水体富营养化指数

水体富营养化指数(E)采用式(2)评价。

式(2)中:E为水体富营养化指数,CODi、DINi和PO4-Pi为第i站化学需氧量、无机氮、磷酸盐的实测值,单位为mg/L。若E≥1,则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E值越大,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越严重[7]。

1.2.3 海水有机污染状况评价

海水有机污染状况指数(A)采用式(3)进行计算。

式(3)中:A为海水有机污染状况指数,CODi、DINi、PO4-Pi和DOi为第i站化学需氧量、无机氮、磷酸盐和溶解氧的实测值,单位为mg/L。CODs、DINs、PO4-Ps和DOs分别为对应要素的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其值为2.0mg/L、0.2 mg/L、0.015 mg/L和6.0 mg/L。按照有机污染分级标准(表1)评价其有机污染程度[7,8]。

2 结果与讨论

2.1 营养盐和化学需氧量浓度水平

12个航次中,DIN的组成中NO3-N、NO2-N和NH4-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1.73μg/L、10.12μg/L和22.62μg/L;NO3-N为DIN的主要存在形式,占DIN含量的80.09%;其次为NH4-N,占DIN含量的13.75%;含量最少的是无机氮的中间产物NO2-N,占DIN含量的6.16%。从表2可知,12个航次平均DIN浓度变化区间为33.88~366.16μg/L,平均值为183.18μg/L,最高值出现在2013年3月,最低值出现在2014年8月;平均PO4-P浓度变化区间为1.43~17.1μg/L,平均值为7.73μg/L,最高值出现在2012年5月,最低值出现在2014年8月;平均COD浓度变化区间为0.60~1.83 mg/L,平均值为1.29 mg/L,最高值出现在2013年11月,最低值出现在2013年5月。单因子评价表明,12个航次平均DIN浓度66.67%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PO4-P及COD浓度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说明崂山湾海域2012年5月至2015年3月期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氮污染,无磷污染。

2.2 营养盐和化学需氧量季节变化

崂山湾海域DIN、PO4-P及COD均呈现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化。12个航次DIN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平均浓度分别为239.29μg/L、99.50μg/L、211.45μg/L和182.47μg/L,季节变化趋势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PO4-P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平均浓度分别为12.24μg/L、4.78μg/L、6.20μg/L和6.05μg/L,季节变化趋势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COD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平均浓度分别为0.89 mg/L、1.49 mg/L、1.46 mg/L和1.38 mg/L,季节变化趋势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

影响海水营养盐含量的因素较多,经研究发现,影响近岸海域营养盐含量及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浮游植物的生长消耗、陆源排污、沉积物再悬浮释放及大气沉降等[8,9]。崂山湾湾内基本无径流输入,营养盐补充大都靠降水、生活废水排海、大气沉降等因素。夏季水温较高,浮游植物生长繁殖旺盛,会消耗掉大量氮、磷营养盐;且崂山湾海域为传统筏架扇贝养殖区,贝类生物滤食作用亦会刺激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进一步降低水体中营养盐浓度。另外,夏季风力较弱,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释放作用小于风力较强的其他季节[8]。虽然夏季大量降雨携带营养盐的陆源排海量高于其他季节,但崂山湾夏季营养盐的消耗量大于补充量,上述综合因素导致该海域夏季营养盐含量低于其他季节。而COD与浮游植物作用较小,陆源输入为其主要影响因素。夏季为全年降水量最大的季节,受陆源排海有机污染物影响,夏季COD含量高于其他季节。

2.3 营养盐和化学需氧量年际变化

从表3可知,崂山湾2012年5月至2015年3月调查期间DIN浓度先增长后大幅下降,PO4-P浓度呈缓慢下降趋势,COD浓度则呈逐年上升趋势。结合近20年的历史调查数据来看,年均DIN浓度呈现先增长后大幅下降趋势,在2013年达到最高峰,为275.57μg/L,为辛福言等1996至1998年调查浓度[1]的9倍;2014年至2015年崂山湾DIN浓度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本海域历史调查结果。年均PO4-P浓度在过锋等2006年调查结果[10]达到最高峰,之后浓度一直降低;2014年至2015年调查数据甚至低于辛福言等1996~1998年调查浓度[1]水平,为近20年来最低值。年均COD浓度呈现逐年稳步上升趋势,在2015年达到最高峰,为1.52 mg/L,为2004年丁喜桂调查结果[12]的4倍。从研究结果来看,崂山湾20年来营养盐和COD浓度总体呈现递增趋势,且结构失衡状况日趋严重,这与我国近岸、河口海域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增高的趋势一致[11]。2014年至2015年调查海域氮磷营养盐浓度呈下降变化趋势,与近年来当地相关主管部门采取陆源污染控制、推广健康生态养殖等系列环保措施取得一定成效有关。

2.4 N/P比值及营养盐限制

水体营养盐浓度水平与结构对浮游植物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浮游植物吸收氮磷营养盐的比例通常为16∶1(Redfield系数)。当水体中的N/P原子比为16∶1时,可以满足浮游植物生长的需要,如果N/P值小于16∶1时,N将限制浮游植物生长(氮限制水体);如大于该比值,则P为限制浮游植物生长的决定性因子(磷限制水体)[13]。

崂山湾海水中N/P近20年总体呈上升趋势(表3),2012~2015年升高尤其显著。辛福言等1996~1998年调查结果[10]N/P为9.91,过锋等2005~2006年调查结果[0]N/P为7.96和11.40,均认为崂山湾海域为传统氮限制海区。受1999年在湾内进行大规模化学生态调控试验影响,2004年丁喜桂调查结果为氮磷交替控制[12]。崂山湾海域2012~2015年N/P(原子比)均值分别为44.87、58.11、72.94和40.08,平均为54.00,均高于Redfield系数,水体营养盐结构为磷限制,氮磷比失衡状况2014年>2013年>2012年>2015年。说明该海域已由氮限制水体转变为磷限制水体,营养盐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N/P失衡状况加剧,水质恶化严重。造成N/P不断升高的原因,主要是农业大量使用氮肥造成陆源营养盐输入量及输入结构的改变,氮已成为近几年陆源排污的第一污染物。据统计,1979~2005年间陆源排放占黄渤海DIN排海总量的76%左右[14]。N/P失衡导致浮游植物藻种间竞争作用[15]及浮游植物间的化感效应[16]等引起种类和优势种发生改变,喜磷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减少,喜氮浮游植物大量繁殖,赤潮灾害易发。应加强富营养化海域监测,特别关注营养盐失衡严重区域,采取措施减少氮的排放,减缓水体营养盐结构失衡。

2.5 富营养化程度评价

富营养化指数见表4,2012年5月~2015年3月崂山湾海水富营养化指数变化区间为0.02~1.01,均值为0.42,2013年3月调查航次E值最大,2013年11月调查航次次之,2014年8月调查航次最小。11个调查航次该海域E值小于1,海水营养状况为未达到富营养水平,占所有航次的91.67%,说明该海域水质较好,发生赤潮可能性较小;1个航次E值大于1,海水营养状况为富营养和水平,占所有航次的8.33%,有爆发赤潮风险。

2012年5月至2015年3月崂山湾海水有机污染指数变化区间为-0.35~1.50,2013年3月调查航次A值最大,2013年5月调查航次次之,2014年8月调查航次最小。1个调查航次该海域A值小于0,海水污染程度等级为0级,占所有航次的8.33%,水质状况为良好;4个调查航次该海域A值在0~1之间,海水污染程度等级为1级,占所有航次的33.34%,水质状况为较好;7个调查航次该海域A值在1~2之间,海水污染程度等级为2级,占所有航次的58.33%,水质状况为开始受污染。

对比富营养化指数和海水有机污染指数两种评价方法,均得出2014年8月调查航次水质最好,受污染程度最轻微,而2013年3月调查航次水质最差,富营养化程度最高的结论,一致性较好。较富营养化指数法,海水有机污染指数增加了水体氧浓度水平的DO参与评价,因此结论更为客观。

3 结论

(1)NO3-N为DIN的主要存在形式,其次为NH4-N和NO2-N。12个航次平均DIN浓度变化区间为33.88~366.16μg/L,PO4-P浓度变化区间为1.43~17.1μg/L,COD浓度变化区间为0.60~1.83 mg/L。单因子评价表明,12个航次平均DIN浓度66.67%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PO4-P及COD浓度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崂山湾海域2012年5月至2015年3月期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氮污染,无磷污染。调查期间崂山湾海域DIN及PO4-P季节变化趋势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COD季节变化趋势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

(2)近20年的历史调查数据表明,年均DIN浓度呈现先增长后大幅下降趋势,在2013年达到最高峰。年均PO4-P浓度在2006年达到最高峰,之后浓度一直降低,2014年至2015年调查数据为近20年来最低值。年均COD浓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2015年达到最高峰。

(3)崂山湾海水中N/P近20年总体呈上升趋势,该海域已由氮限制水体转变为磷限制水体,营养盐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N/P失衡状况加剧,水质日趋恶化。应特别关注营养盐失衡严重区域,采取措施减少氮的排放,减缓水体营养盐结构失衡。

青岛崂山区 篇7

1. 交通组成和特点

交通是旅游度假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旅游活动中主要时间消耗、费用消耗以及效果因素。旅游交通既包括旅游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交通 (对外交通) , 同时更涵盖旅游目的地内部的交通。

首先, 旅游度假区的交通受天气及游客来源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交通需求的季节性变化很明显, 往往在旅游高峰期, 度假区所承受的交通需求压力明显大于普通季节。交通基础设施如果只按传统的标准来配置, 则有可能无法满足旅游高峰期的交通需求。

其次, 旅游的出行特征表现主要集中在旅游景点集中区、酒店等地区。

2. 规划原则

旅游度假区的交通系统规划应保持与总体规划良好的衔接, 确保度假区道路网络合理、有序推进;同时应适应度假区交通特点, 满足度假区内车辆和游客的休闲、度假需求;规划要前瞻性与可实施性相结合, 具有良好的落地性, 并处理好近/远期规划实施的关系。

3. 发展目标

建立“健全低碳、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 提升旅游交通及城市交通系统运行效率, 确保旅游者“进出方便, 来去自由, 集散随意”, 并实现旅游交通过程“旅快游慢、旅游结合”。

4. 交通体系发展策略

度假区交通体系总体规划理念应当是“人优于车, 旅游结合”。通过完善对外交通联系, 确保游人进出度假区顺畅, 来去自如;强化内部旅游交通体系, 使得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接驳紧密, 确保内部交通组织连续, 使游人游览过程安全、舒适。

总体策略是通过自驾、公共交通等方式, 将外部的长距离交通集合到度假区旁的换乘集散中心;通过换乘度假区内部的交通方式, 在各游乐设施之间进行交通联系 (图1) 。

二、案例分析

以青岛藏马山旅游度假区为例。

1. 青岛藏马山旅游度假区概况

藏马山凭借顶级、稀缺的自然文化资源, 被定位为“青岛藏马山生态旅游度假区”, 力求打造成为“休闲新高地, 国际生活圈”。旅游度假区位于胶南市中部, 被称为“胶南之心”。随着胶南市与青岛市区复合型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 1小时内的车程将胶南市划入了青岛的休闲半径圈, 为藏马山旅游度假区注入活力。

为了支撑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发展目标 (图2) , 应当多学科、多角度审视和制定交通发展策略, 力求交通和旅游开发、度假区保护的协调发展, 创造良好、高效的交通运行环境, 实现藏马山旅游度假区的总体发展目标。

2. 交通需求分析

根据《青岛藏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估算远期最大游客规模为全年100万人次, 按高峰日最大客流80%提供交通设施, 即客流量2.4万人次。通过预测分析, 其对外道路流量高峰小时需求为1 528 pcu, 度假区内部交通需求高峰小时468 pcu, 对外及内部道路均应满足相应的流量要求。

3. 交通发展模式

藏马山旅游度假区通过外部换乘节点实现游客的停车换乘, 度假区内采取车辆限制原则, 主要通过内部观光游览车辆实现游客输送。图3为藏马山旅游交通发展模式。

度假区整体交通模式可以归纳为:以旅游交通管理区作为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的基础, 以度假区内公共交通系统承担度假区游览交通, 以度假区边缘的停车换乘枢纽衔接度假区内部交通系统和外部城市交通系统。

4. 度假区道路网规划

旅游度假区的道路网规划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构建与外部路网衔接的对外联系通道。藏马山旅游度假区的对外一级道路主要围绕度假区的外围布置, 包括南侧东西走向的通廊、南北2条联络线以及南侧对外的放射线。这些道路作为区域的车行主干道, 为旅游大巴、旅游公交车、自驾车等提供服务, 规划红线12米, 双向4车道, 以便游客可以更快捷地从东面、南面进入度假区。

在对外一级道路衔接度假区的交界处建立旅游交通枢纽, 设立公交中转站、旅游专线巴士站、停车场设施, 为更多的非自驾游客提供便利。

二是基于不同功能定位, 构建分层次的景区路网系统。本着“人车分流、可达性强”的原则, 建立合理的度假区内部道路交通网络, 强调交通的便捷、舒适,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内部道路应兼顾交通的通达性和游客的游览性, 具体分为3个层次:景区主路主要联系各功能分区, 可达性强, 靠山体的一侧应考虑排水沟设置;景区次路辐射功能区的内部, 兼顾游览功能, 红线一般为6米或7米;园路包括一般支路和登山步道, 支路以连通为主, 红线5米 (图4) ;登山步道结合地形, 降低造价, 红线2~3米为宜, 路面材料可采用原生态化。

5. 道路竖向规划

尽量保持原有地形地貌, 对外围的用地可利用现状地形特征, 改造成为符合地形特点的各种旅游度假、休闲养生、创意园区等功能设施用地, 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空间景观环境。道路竖向尽量利用地势, 减少土方搬运, 道路坡度符合规范。

6. 特色旅游交通系统规划

交通不仅是度假旅游的基础保障, 同时也是度假旅游的一部分, 是提高度假区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旅游度假区内的道路, 除了提供最大程度的交通联络便利外, 同时还应通过合理布置旅游设施、规划线路、打造特色的观光游线, 达到“旅中有游、游旅结合”。

一是旅游设施规划。主要是在景观道路的出入口处, 提供观光工具:如观光车辆 (图5) 、自行车的租赁、停靠等服务;游览线路指示牌及景点设施等信息, 方便游客。

二是旅游线路规划。通过合理的设置游线, 将景区的游览设施及风景有效地串联起来, 提供游客休闲、游览的服务。本规划共规划3条游线:游1线主要围绕六号路运行, 服务田园欢乐谷的游客, 在和外部连接道路发生人流交换的关键点, 设置停靠点供游客上下车观光;游2线主要围绕三号路、四号路、八号路和九号路运行, 主要服务于公建配套区, 提供沿线的观光服务;游3线主要沿着十号路服务于高尔夫球场区域, 在球场外围提供观光和上下客服务, 距离较长, 实现往返运行。

三、结语

上一篇:性别形象下一篇:水量水质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