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共7篇)
建设部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 篇1
建设部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文单位:建设部
文
号:建城[2004]98号 发布日期:2004-6-15 执行日期:2004-6-15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计划单列市园林局,深圳市城管局,新疆建
设兵团建设局,解放军总后勤部:
为进一步推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优美、舒适、健康、方便的生活环境,经研究决定在创建“园林城市”的基础上,开展创建 “生态园林城市”活动。现将《关于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要充分认识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对开展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工作的指导;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目标,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使创建工作扎扎实实、富有成效。
附件:1.关于创建 “生态园林城市”的实施意见2.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
建设部
二00四年六月十五日
附件1:关于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提出创建 “生态园林城市”的实施意见:
一、准确把握“生态园林城市”的基本内涵“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本意见所指的生态城市化,就是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从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好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人类住区发展的高级阶段。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在创建“园林城市”的基础上,把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作为建设生态城市的阶段性目标,就是要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效防治和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环境更加清洁、安全、优美、舒适。
二、充分认识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重大意义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优美、舒适、健康、方便的生活居住环境,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城市建设工作的具体体现,是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把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不仅是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也是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措施。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历史责任感,积极引
导城市建设向“生态城市”目标发展。
三、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指导原则开展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必须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注重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对生活、工作、休闲的要求,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第二,坚持环境优先的原则。要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深化城市总体规划的内涵,做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使城市市区与郊区甚至更大区域形成统一的市域生态体系。确定以环境建设为重点的城市发展战略,优化城市市域发展布局,形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在城市工程建设、环境综合整治中,从规划、设计、建设到管理,从技术方案选择到材料使用等都要贯彻“生态”的理念,坚持“环境优先”的原则,要开发新技术,大力倡导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三,坚持系统性原则。城市是一个区域中的一部分,城市生态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城市外部其他生态系统必然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必须用系统的观点从区域环境和区域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制定完整的城市生态发展战略、措施和行动计划。在以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为基础的情况下,坚持保护和治理城市水环境、城市市容卫生、城市污染物控制等方面的协调统一。第四,坚持工程带动的原则。要认真研究和制定工程行动计划,通过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保护、恢复和再造城市的自然环境,要将城市市域范围内的自然植被、河湖海湿地等生态敏感地带的保护和恢复,旧城改造、新区和住宅小区建设,城市河道等水系治理、城市污水、垃圾等污染物治理,水、风、地热等可再生性能源的利用等措施,列入工程实施。充分扩大城市绿地总量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第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状况等有所不同,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建设 “生态园林城市”不能急功近利,要根据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四、关于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评估办法由于各地地理气候条件等差异,各地可根据上述原则,在创建园林城市的基础上,参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详见附件2),研究制定本地的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方案。
“生态园林城市”的评估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将采取城市自愿申报,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推荐,建设部组织专家评议,部常务会审定的办法进行。申报城市必须是已获得“国家园
林城市”称号的城市。
附件2: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一、一般性要求
1.应用生态学与系统学原理来规划建设城市,城市性质、功能、发展目标定位准确,编制了科学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纳入了城市总体规划,制定了完整的城市生态发展战略、措施和行动计划。城市功能协调,符合生态平衡要求;城市发展与布局结构合理,形成了与区域生态系统相协调的城市发展形态和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发展体系。
2.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有良好的市域生态环境,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自然地貌、植被、水系、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得到了有效保护,绿地分布合理,生物多样性趋于丰富。大气环境、水系环境良好,并具有良好的气流循环,热岛效应较低。
3.城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和谐融通,继承城市传统文化,保持城市原有的历史风貌,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持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具有独特的城市人文、自
然景观。
4.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完善。城市供水、燃气、供热、供电、通讯、交通等设施完备、高效、稳定,市民生活工作环境清洁安全,生产、生活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城市交通系统运行高效,开展创建绿色交通示范城市活动,落实优先发展公交政策。城市建筑(包括住宅建设)广泛采用了建筑节能、节水技术,普遍应用了低能耗环保建筑材料。
5.具有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城市公共卫生设施完善,达到了较高污染控制水平,建立了相应的危机处理机制。市民能够普遍享受健康服务。城市具有完备的公园、文化、体育等各种娱乐和休闲场所。住宅小区、社区的建设功能俱全、环境优良。居民对本市的生态环境
有较高的满意度。
6.社会各界和普通市民能够积极参与涉及公共利益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对城市生
态建设、环保措施具有较高的参与度。
7.模范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三年内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无重大破坏绿化成果行为、无重大基础设
施事故。
二、基本指标要求
(一)城市生态环境指标
序号 指标
标准值
1综合物种指数
0.52本地植物指数
0.7
3建成区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的比重
50% 城市热岛效应程度(℃)
2.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6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
建成区绿地率(%)
(二)城市生活环境指标
序号
指标
标准值空气污染指数小于等于100的天数/年
300
9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管网水水质年综合合格率(%)
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95公众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
(三)城市基础设施指标
序号
指标
标准值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完好率(%)
自来水普及率(%)
100,实现24小时供水 城市污水处理率(%)
再生水利用率(%)
3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万人拥有病床数(张/万人)
主次干道平均车速
40km/h
(四)基本指标要求说明1.综合物种指数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恢复水平的较好指标。本指标选择代表性的动植物(鸟类、鱼类和植物)作为衡量城市物种多样性的标准。
物种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单项物种指数:Pi=Nbi/Ni(i =1,2,3,分别代表鸟类、鱼类和植物)
Ni其中,Pi为单项物种指数,Nbi为城市建成区内该类物种数,Ni为市域范围内该类
物种总数。
综合物种指数为单项物种指数的平均值。
1.n综合物种指数H=-Σ Pi,n=3 n i=1 注:鸟类、鱼类均以自然环境中生存的种类计算,人工饲养者不计。
2.木地植物指数城市建成区内全部植物物种中本地物种所占比例。
3.建成区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的比重城市建成区内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性地面
(径流系数小于0.60的地面)所占比重。
4.城市热岛效应程度(℃)
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出现市区气温比周围郊区高的现象。采用城市市区6-8月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和对应时期区域腹地(郊区、农村)日最高气温平均值的差值表示。
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指在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中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
6.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
指在城市建成区的公共绿地面积与相应范围城市人口之比。
7.建成区绿地率(%)
指在城市建成区的园林绿地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
8.城市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年空气污染指数(API)为城市市区每日空气污染指数(API),其计算方法按照《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技术规定》执行。
9.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指城市市区地表水认证点位监测结果按相应水体功能标准衡量,不同功能水域水质达标率的平均值。沿海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是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效和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的加权平均;非沿海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是指各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平均值。
10.城市管网水水质年综合合格率指管网水达到一类自来水公司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
准的合格程度。
11.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指城市建成区内,已建成的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占建成区总面积的百分比。
计算方法:
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噪音达标区面积之和/建成区总面积×100%
12.公众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指被抽查的公众(不少于城市人口的千分之一)对城市生态环境满意(含基本满意)的人数占被抽查的公众总人数的百分比。
13.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完好率(%)
是衡量一个城市社会发展、城市基础建设水平及预警应急反应能力的重要指标。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包括:供排水系统、供电线路、供热系统、供气系统、通讯信息、交通道路系统、消防系统、医疗应急救援系统、地震等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系统。完好率最高为1,前5项以事故发生率计算,每条生命线每年发生10次以上扣0.1,100次以上扣0.3,1000次以上为0;交通线路每年发生交通事故死亡5人以上扣0.1,死亡10人扣0.3,死亡30人以上扣0.5,死亡50人以上则为0.后3项以是否建立了应急救援系统为准,若已建立则为1,未建立则
为0.计算公式:
基础设施完好率=Σpi/9*100%式中Pi为各基础设施完好率。
14.用水普及率指城市用水人口与城市人口的比率。
15.城市污水处理率(%)
指城市污水处理量与污水排放总量的比率。
16.再生水利用率(%)
指城市污水再生利用量与污水处理量的比率。
1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指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市区生活垃圾数量占市区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的百分比。
18.万人拥有病床数(张/万人)
指城市人口中每万人拥有的病床数。
19.主次干道平均车速考核主次干道上机动车的平均车速,平均行程车速是指车辆通过
道路的长度与时间之比。
建设
建设部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 篇2
当前,学院正处于巩固评建成果,加强内涵建设,促进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创建节约型校园,增收节支,开源节流,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加快学院建设与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和谐校园,不断提高办学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全面提升学院师生道德素养,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消费理念,培养优良校风的重要举措。为此结合学院实际,就创建节约型校园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和谐校园为基本理念,坚持勤俭办事的方针。从学院发展大局出发,从师生员工根本利益出发,从学院和个人实际出发,量入为出,严格执行预算,优化支出结构。坚持增收与节支并重,开源与节流并举,以节支、节时、节水、节能、节材等为重点,建立健全创建节约型校园的长效机制,促进学院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教育引导,加强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减员增效;采取节约措施,减少资源消耗;加强检查监督,杜绝奢侈浪费;强化节约意识,提升道德素养,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尚;完善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确保学院实现增收节支的既定目标,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为学院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支持和保障。
三、工作原则
(一)加强创建节约型校园的组织领导
为保证节约型校园建设的顺利推进,学院成立创建节约型校园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具体组成名单如下:
组 长:院长 副组长:其他院领导
成 员:各处室、系(部)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负责全院节约型校园建设的规划、组织、指导、检查、监督;
2.编制节约型校园建设实施意见,审查各部门的实施细则; 3.审查学院水、电、车辆等使用计划和节约计划,并对使用过程进行检查与监督,并建议学院行政对不合理使用资产造成损失者予以处理;
4.指导节约型校园建设活动的宣传工作,结合学院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节约宣传月活动。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院长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主任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为副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由院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人事处、监察室、财务处、教务处、学工处(团委)、后勤管理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产业办相关人员兼任。
其主要职责是:
1.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创建节约型校园的具体实施工作,指导、协调各部门开展创建活动;
2.经领导小组授权下达相关指令,监督执行和整改情况,并将检查结果和相关问题上报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二)加强创建节约型校园的宣传教育
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宣传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教育部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通知》(教发[2006]3号)等文件精神,广泛深 3算,将有限的经费有重点的进行预算安排。严格执行预算,增强预算执行的刚性,确保顺利完成预算。
3.节约通讯费用。接打电话言简意赅,不打聊天电话,减少通话时间,严禁用办公电话拨打各类声讯台。
4.节约印刷、复印以及宣传用品的印制费用。
5.节约差旅费及会务费用。严格审批和控制出差开会活动,严格控制出差人次。参加各种协会召开的会议、集体外出考察以及出差到省外的,均须经分管院领导审批。提倡出行乘坐快客、火车,确因工作需要派车出行的,须经分管院领导审批。出差交通费用的报销,严格按照学院相关财务制度执行。
(二)严格控制和管理,节约水电油资源
1.健全水电车辆使用和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强化成本核算,促使水电车辆管理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2.加强对综合楼、教学楼、行政楼等公用部分的用水、用电管理,加强水电设备管路的日常巡回检查和维护管理,明确专人监管,合理控制公用部位的用水用电。学生公寓用电采用智能用电管理系统,实行限功率管理,杜绝恶性用电。
3.逐步淘汰高耗电设备,积极采用节电新技术、新产品。安装或更换使用节水型水阀和卫生洁具。水龙头尽量开小,用完随手关闭,坚决杜绝各种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4.加强照明用电管理。办公室、会议室、教室、学生寝室等场所要尽量使用自然光。走廊、通道等照明需求较低的场所,尽量减少灯管数或安装自动控制开关。杜绝照明用电浪费行为,教育全体教职员工做到下班后及时关灯,防止长明灯现象的发生。
5.加强办公电器用电管理。要尽量减少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碎纸机、饮水机等办公设备的待机时间,长时间不使用时要及时关闭。禁止未经批准私自在办公室安装使用各种电器。
(三)加强车辆使用管理,节约运行开支
(五)坚持规范、节俭、务实的原则,做好学院公务接待工作
1.进一步完善学院客餐管理办法,按照有利公务、遵行礼仪、节俭务实、分级分类的原则做好学院的对口接待工作。要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和学院有关规定,把握好接待工作的标准和尺度,不超标接待,不重复宴请,做到既热情周到,又适度得体。
2.严格接待标准,从严控制接待规模和规格,饭菜突出地方特色,不上高档食品,一律使用本地酒水。
3.不准用公款宴请非工作关系客人,不得以任何名义用公款相互宴请;勤俭办一切事情,严禁重形式、讲排场、摆阔气等铺张浪费现象。
4.学院内部各部门间不得借工作之名相互进行公款宴请,学院内部会议不安排公费用餐。
(六)加强管理,深化改革,提高院内资源的使用效益 1.本着“急需、够用、略有超前”的原则做好仪器设备、办公家具购置的必要性、可行性论证。要按照教学、科研、办公工作的轻重缓急,优先安排使用率高、学生收益面大的教学设备,优先安排学术队伍强、科研成果多和效益相对较高的科研设备。
2.规范采购制度,严格招标程序。完善物资采购的制度和程序,健全有院领导和监察、财务及使用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标工作小组。批量物资采购实行公开招标;小型工程项目实行公开询价;零星、应急物资采购实行使用部门、计划财务处和产业办共同采购。
3.加强对现有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提高设备的使用率。计划财务处、后勤管理处要严格国有固定资产的清理、管理,严格执行学院教学、科研、行政设备添置、更新审批制度及报废审批手续,防止固定资产流失。加强学院资产新购论证和计划管理工作,完善物资计划基本数据库,合理规划和配置校内资源,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经营性资产监管,盘活闲置资产,进一 7
(三)加强监督检查,建立节约激励和浪费处罚机制 学院要在创建节约型校园领导小组的统一规划和安排下,加强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节约激励和浪费处罚机制。要将创建节约型校园的开展情况纳入工作考核之中,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成立院系两级督查队,定期巡察,严格检查,对违反学院规定、工作被动的部门或个人的浪费行为要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要进行相应处罚;定期召开建设节约型校园经验交流会,组织评选创建节约型校园的先进部门和先进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建设部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 篇3
印发《关于加强和谐质监建设的实施
意见》的通知
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
为大力推进和谐质监建设,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要求,省局制定了《关于加强和谐质监建设的实施意见》,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一日
(主动公开)
关于加强和谐质监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了建设和谐质监,推进全省系统科学发展,服务全省和谐社会建设,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加强和谐质检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现就加强全省系统和谐质监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为总揽,加强全省系统和谐质监建设,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营造良好环境,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整体合力,为法治质监、科技质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全面履行质监职能,提高安全保障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建设和谐质监中最根本、最活跃的因素,充分发挥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主体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讲大局、顾全局,忠实履行职能,做到以人为本,监管为民。
——坚持开放包容。借鉴吸收一切有利于质监事业发展的文明成果,充分尊重质监事业发展的历程和规律,逐步理清质监系统内外的各种关系,求同存异,包容并蓄,在团结融合中提升质监整体效能。
——坚持改革创新。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继承和创新质监事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激发创造活力,破解发展难题,使质监事业发展保持蓬勃生机。
——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法治质监建设、科技质监建设、和谐质监建设,促进质监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兼顾质监系统内部与外部、当前与长远、微观与宏观,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努力使内外各个方面、各种关系、各项因素实现和谐统一,达到相辅相成、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和谐状态。
(三)总体目标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文化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对外协调配合、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等工作,促进质监运行机制科学规范,文化建设卓有成效,整体效能充分发挥,合心、合力、合作的质监大家庭局面基本形成,实现全省质监系统各级、各单位、各项工作发展的和谐统一;干部职工素质全面提高,行政能力明显提升,创造活力不断增强,实现全省质监系统干部职工自身发展与质监事业发展的和谐统一;质监履职能力显著增强,质监事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产品质量需求和监管能力不足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实现质监事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4等工作,提高全社会质量法律意识。(法规处牵头负责)
(二)加强文化建设,提升质监软实力
质监文化是和谐质监的精神基础,是质监系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谐的精神纽带。质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先进文化的方向,以满足干部职工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构建团结融合、充满活力、更加开放的质监文化建设体制机制,繁荣发展质监文化,不断增强质监事业软实力。
构建质监文化体系,建设质监文化家园。加强质监文化探讨和研究,构建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形象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质监文化体系。总结提炼质监系统核心价值观、工作方针、目标战略等精神理念,形成科学高效的工作理念,塑造创新发展的思维方式,不断赋予时代新内涵。制订质监干部职工行为、窗口服务、文明用语等规范,使全系统具有共同的行为准则。完善质监视觉识别系统,塑造统一鲜明的质监形象,提高质监系统在全社会的知晓度和影响力。(机关党委牵头负责)
推动质监文化传播,增强全系统凝聚力。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宣传系统先进典型,发挥文化灵魂、先导和浸润作用,用先进文化凝聚人、塑造人和激励人。构建传播机制,创新传播手段,推动文化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大力弘扬“以质取胜、保国安民”的理念,持续激发干部职工“忠于职守、勇于负责、严格把关、保国安民”的精神,培育提炼质监核心价值观。构建文化宣传平台,紧密结合各项工作,开展质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宣传质监文化理念,塑造质监新形象。构建文化交流平台,促进质监系统内部多层次文化交流,推动质监文化对外交流,有效发挥质监文化凝聚作用。(办公室牵头负责)
深化质监文化实践,服务质监事业健康发展。积极营造浓厚氛围,创造良好条件,打造质监文化品牌,构建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培育文化建设人才队伍,推动干部职工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为质监事业发展提供文化保障。加大文化建设财力物力投入力度,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图书馆、阅览室,营造以事业留人、以文化留人、以感情留人的质监和谐人文环境。广泛开展具有质监特色的主题活动,组织健康的文体活动,推动丰富多彩的基层文化建设,创造一批表现质监工作、具有质监特色的文化作品,不断满足干部职工文化需求。(机关党委牵头负责)
加强融合整合联合,促进合心合力合作。签订并落实合作备忘录,加大与检验检疫系统的合作力度,加强与外省市质监局的学习,共同搭建交流互动、信息共享、合作互惠的和谐业务交流平台,深入开展大质检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合心、合力、合作的局面。加强工作联合,推广先进检测技术,统一检测方法,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结果互认,提高服务效率、监管效率、资源效率,共同为保证我省质量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办公室牵头负责)
(三)加强队伍建设,增进团结和睦
8处牵头负责)
(四)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维护质量安全,是质监部门的首要职责,是建设和谐质监的根本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产品。推进质量兴省战略实施,创新质量工作机制,优化质量工作环境,全力加强质量管理,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健全质量评价激励机制,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引导企业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组织生产,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推进产品质量管理和技术创新,严把原材料进厂、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质量关,生产群众满意、百姓放心的高质量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产品日益增长的新期待。(质量处牵头负责)
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畅通产品质量咨询、诉求渠道,充分发挥12365、政务大厅、报刊网站等窗口平台作用,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妥善解决消费者对质量问题的投诉,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以及调解、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以食品、日用消费品、农资、建材、家电等关系百姓利益的产品为重点,加大产品质量监管和执法打假力度,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及时公布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结果,发布消费警示信息,保障人民群众产品对质量的知情权,让群众吃得安心、买得放心、用得顺心。(稽查局牵头负责)
加强风险管理,筑牢质量安全防线。全面建立风险监测、风险研判、风险预警和风险快速处置机制,对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避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和行业性质量问题,排除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因素。建立健全食品、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及时搜集风险信息,进行科学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产品监管措施,有效防范各种风险。按照分类与分级兼顾、预防与应急并重的原则,完善产品食品安全、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各种应急处置预案,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和水平。(食品处牵头负责)
(五)加强对外协调,营造良好环境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质监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建设和谐质监的重要内容。全省质监系统必须牢固树立讲大局、顾全局的意识,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和学习借鉴的心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协调,争取各方支持,增强工作合力,着力构建齐抓共管的质量工作格局,努力营造质监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服务地方发展大局。各级各单位要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融入,找准位置,积极作为。深入开展质量兴省活动,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推动质监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全
建设部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 篇4
(建市[2007]230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局),总后营房部工程管理局,国资委管理的有关企业: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建设部令第154号),我部组织制订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与我部建筑市场管理司联系。
附件: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实施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七年九月二十一日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实施意见
为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管理,依据《招标投标法》、《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建设部令第154号,以下简称《认定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申请材料内容
(一)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资格初始申请,需提供下列材料:
1、《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及电子文档;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本、副本复印件;
3、企业章程复印件;
4、验资报告(含所有附件)复印件;
5、主要办公设备清单、办公场所证明材料(自有的提供产权证复印件;租用的提供出租方产权证以及租用合同或协议的复印件);
6、技术经济负责人的身份证、任职文件、个人简历、高级职称证书、工程建设类注册执业资格证书、从事工程管理经历证明、社会保险缴费凭证、人事档案管理代理证明的复印件;
7、工程建设类注册执业资格人员的身份证、注册执业资格证书(含变更记录及续期记录)、社会保险缴费凭证、人事档案管理代理证明及从事工程管理经历证明的复印件;
8、具有工程建设类中级以上职称专职人员的身份证、职称证书、社会保险缴费凭证、人事档案管理代理证明及从事工程招标代理经历证明的复印件;
9、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内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10、评标专家库成员名单。
(二)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资格升级申请,需提供本实施意见第(一)条所列材料外,还需提供下列材料:
1、原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证书正本、副本(含变更记录)复印件;
2、工程招标代理有效业绩证明,包括:工程招标代理委托合同、中标通知书和招标人评价意见(中标通知书或评价意见应有主管部门备案章的复印件);
3、企业上一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报表说明)的复印件。
(三)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资格延续申请,需提供下列材料:
1、《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及电子文档;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本、副本复印件;
3、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证书正本、副本(含变更记录)复印件;
4、技术经济负责人的身份证、任职文件、个人简历、高级职称证书、工程建设类注册执业资格证书、从事工程管理经历证明、社会保险缴费凭证、人事档案管理代理证明的复印件;
5、工程建设类注册执业资格人员的身份证、注册执业资格证书(含变更记录及续期记录)、社会保险缴费凭证、人事档案管理代理证明及从事工程管理经历证明的复印件;
6、具有工程建设类中级以上职称专职人员的身份证、职称证书、社会保险缴费凭证、人事档案管理代理证明及从事工程招标代理经历证明的复印件;
7、工程招标代理有效业绩证明,包括:工程招标代理委托合同、中标通知书和招标人评价意见(中标通知书或评价意见应有主管部门备案章)的复印件;
8、建设主管部门提供的确认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在资格有效期内市场诚信行为信息档案情况。
(四)甲级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申请变更资质证书中企业名称的,由建设部负责办理。机构应向工商注册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1、《建设工程企业资质证书变更审核表》;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原有资格证书正、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4、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关于变更事项的决议或文件。
上述规定以外的资格证书变更手续,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办理,具体办理程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依法确定。其中甲级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其资格证书编号发生变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需报建设部核准后,方可办理。
(五)工程招标代理机构改制、重组、分立、合并需重新核定资格的,除提供
(一)、(二)所列材料外,还需提交下列材料:
1、工程招标代理机构改制、重组、分立、合并情况报告;
2、上级部门的批复(准)文件复印件;或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关于改制、重组、分立、合并或股权变更等事项的决议复印件。
(六)甲级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申请工商注册地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变更的,应向拟迁入工商注册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申请,除提供
(一)所列材料外,还应提交下列材料:
1、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原工商注册所在地省级建设主管部门同意资格变更的书面意见;
2、资格变更前原企业工商注册登记注销证明及资格变更后新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本、副本复印件。
其中涉及到资质证书中企业名称变更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将受理的申请材料报建设部办理。
乙级、暂定级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申请工商注册地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变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参照上述程序依法制定。
(七)材料要求
1、申报材料应包括《申请表》及相应的附件材料;《申请表》一式二份,附件材料一套(其中业绩证明材料应独立成册),并注明总册数和每册编号;
2、附件资料应按上述“申请材料内容”的顺序排列,编制标明页码的总目录。复印资料关键内容必须清晰、可辨,申请材料必须数据齐全、填表规范、盖章或印鉴齐全、字迹清晰;
3、附件资料装订规格为A4(210×297mm)型纸,建议采用软封面封底,并逐页编写页码;
4、专职人员资料的排列顺序,除按照 “申请材料内容”的顺序排列外,《申请表》中人员表格中名单的排列也应与上述顺序相同;
5、工程招标代理业绩证明材料应当依照《申请表》中填报的项目顺序(按时间先后顺序)提供,同一项业绩的工程招标代理委托代理合同、中标通知书和业主招标人评价意见应当装订在一起,三项材料缺一不可;
6、甲级招标代理资格申请,应登陆建设部网站(http://),通过建设工程资质审核专栏,填报申请数据,进行网上申报。
二、受理审查程序
(八)受理审查
1、资格受理部门应在规定时限内对招标代理机构提出的资格申请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2、资格初审部门应当对申报的附件材料原件进行核验,确认各项材料与原件相符,并在申报材料上加盖“原件与复印件一致”印章;
3、资格许可机关可组织专家委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并提出评审意见,在规定时限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4、资格许可机关对企业申报材料提出质疑的,招标代理机构应予配合,做出相关解释或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5、资格许可机关对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的申请材料、审查记录和审查意见、公示、质询和处理等书面材料和电子文档等应归档并保存五年;
6、甲级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的资格审查公告在建设部网站发布;乙级和暂定级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资格的公告发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自行确定。
(九)资格延续
1、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应于资格证书有效期届满60日前,向原资格许可机关提出资格延续申请。逾期不申请资格延续的,其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证书有效期届满后自动失效。如需从事工程招标代理业务,应按首次申请办理;
2、甲级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资格延续申请,应当通过工商注册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上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审批;
3、招标代理机构在资格有效期内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信用档案中无《认定办法》第三十条规定的不良行为记录,且业绩、专职人员条件满足资格条件要求的,经原资格许可机关同意,可延续相应资格证书的有效期。不满足资格条件要求的,资格许可机关不予资格延续。
(十)资格变更、改制、重组、分立与合并
1、工程招标代理机构改制、重组后不再符合资格条件的,应当按其实际达到的资格条件及《认定办法》申请重新核定;资格条件不发生变化的,按照变更规定办理;
2、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分立或者合并的,按照《认定办法》第二十一条执行。
三、资格证书
(十一)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证书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统一编码,由审批部门负责颁发,并加盖审批部门公章。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统一制定资格证书编号规则,各级别资格证书全国通用。
(十二)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证书包括正本一本和副本四本,企业因经营需要申请增加资格证书副本数量的,应持增加申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资格证书副本到原发证机关办理,最多增加四本。
(十三)工程招标代理机构遗失资格证书的,可以申请补办,并需提供下列资料:
1、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申请补办报告;
2、《建设工程企业资质证书增补审核表》;
3、在全国性建筑行业报纸或省级综合类报纸上刊登的遗失声明。
四、监督管理
(十四)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应当按照《认定办法》的规定,向资格许可机关及时、准确地提供企业信用档案信息。信用档案信息应当包括机构基本信息、完成的招标代理业绩情况、招标代理合同的履约、以及招标代理过程中有无不良行为等情况。
(十五)省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通过核查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资格条件、专职人员实际履职或执业情况、市场经营行为、招标代理服务质量等信用档案信息状况,充分运用网络信息化等手段,加强对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资格的动态管理。
(十六)上级建设主管部门必要时可以对下级资格初审或审查部门的审批材料、审批程序,以及招标代理机构的申请材料等进行检查或抽查。
(十七)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应建立并完善代理机构信用档案信息的记录、汇总、发布等工作,建立跨地区的联动监管机制。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出现《认定办法》第二十五条所列违法违规行为的,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在依法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后,将处罚情况记入工程招标代理机构信用档案,并将处罚情况通报相应资格许可机关,资格许可机关应对其资格条件情况进行严格核查。一旦发生不满足资格条件的情况,按照《认定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执行。
五、有关说明
(十八)申请招标代理机构资格的企业,不得与行政机关以及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与行政机关、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以及招投标人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
1、由国家机关、行政机关及其所属部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或者存在其他利益关系的事业单位出资;
2、与国家机关、行政机关及其所属部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或者存在其他利益关系的事业单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
3、法人代表或技术经济负责人由国家机关、行政机关及其所属部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或者存在其他利益关系的事业单位任命。
(十九)注册资本金以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载明的实收资本和验资报告中载明的实际出资的注册资本金为考核指标。
(二十)超过60岁的人员,不得视为代理机构的专职人员;部分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已办理退休的专职人员,无社保证明的,需提供与企业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主要页(包括合同双方名称、聘用起止时间、签字盖章、生效日期);未到法定退休年龄已办理内退手续的专职人员,需提供原单位内退证明及与企业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主要页(包括合同双方名称、聘用起止时间、签字盖章、生效日期)。
(二十一)工程建设类注册执业资格包括: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及其它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等具有注册执业资格的人员。申请甲级招标代理资格的机构,其注册人员的级别要求为一级注册建造师、一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或者其他注册人员,乙级、暂定级资格企业注册执业人员级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自行确定。
一人同时具有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或者其它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两个及两个以上执业资格,证书不能重复计算,只能计算为工程建设类注册执业资格人员中的1人。
(二十二)社会保险证明指社会统筹保险基金管理部门颁发的代理机构社会养老保险手册及对帐单;或该机构资格有效期内的含有个人社会保障代码、缴费基数、缴费额度、缴费期限等信息的参加社会保险缴费人员名单和缴费凭证。
(二十三)人事档案代理管理证明是指国家许可的有人事档案管理权限的机构出具的资格有效期内的代理机构人事档案存档人员名单和委托代理管理协议(合同)。
(二十四)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人事管理制度、代理工作规则、合同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档案管理办法等。
(二十五)工程总投资是指工程项目立项批准文件上的工程总投资额,含征地费、拆迁补偿费、大市政配套费、建安工程费等。
(二十六)招标代理业绩证明材料中的工程招标代理合同应当至少载明下列内容:
1、招标人和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的名称与地址;
2、工程概况与总投资额;
3、代理事项、代理权限和代理期间;
4、代理酬金及支付方式;
5、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6、招标代理机构项目负责人情况;
7、违约、索赔和争议条款。
(二十七)工程招标代理业绩要求的“近3年”的计算方法:企业申报业绩的中标通知书出具日期至该代理机构资格申报之日,期间跨度时间应在3年以内。
六、分支机构备案管理
(二十八)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设立分支机构的,应当自领取分支机构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持下列材料到分支机构工商注册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1、分支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
2、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证书复印件;
3、拟在分支机构执业的本机构不少于2名工程建设类注册执业人员的注册证书、职称证书和劳动合同复印件(其中注册造价师不少于1人);
分支机构工作的本机构聘用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职人员不少于5人的身份证、职称证书、社会保险缴费凭证、人事档案管理代理证明和从事工程招标代理经历证明的复印件;
4、分支机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
5、分支机构固定办公场所的租赁合同和产权证明(自有的只须提供产权证明);
6、机构注册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开具的一年内无不良行为的诚信记录证明。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受备案之日起20日内,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二十九)分支机构应当由设立该分支机构的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负责承接工程招标代理业务,签订工程招标代理合同、出具中标通知书。
分支机构不得以自己名义承接工程招标代理业务、订立工程招标代理合同。
附件:
1、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申请表(略)
建设部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 篇5
粤环„2007‟83号
各地级以上市环保局:
根据经省政府同意、我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基地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粤环„2007‟8号)的规定,关于电镀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的具体标准及具体实施意见,由我局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现将我局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经贸委等部门制订的本补充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此外,各市在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工作过程中应统筹规划,充分考虑对相关文件出台前已存在的电镀工业区或电镀企业集中建设区的整合、提升,妥善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
二○○七年十月三十一日
主题词:环保电镀统一规划统一定点意见规定通知 抄送: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省环境技术中心,省电镀协会。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办公室2007年10月31日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
基地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补充规定(试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基地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现就专业电镀企业(指专门对外接受委托加工的电镀企业)及配套电镀企业(指由于生产工艺需要必须在厂内配套电镀生产线的企业)可以在基地外保留或建设应具备的条件以及申报和审查程序(其中已含“具有一定规模”的具体标准及具体实施意见),提出如下规定:
一、专业电镀企业
(一)在原地保留或改造应具备以下条件。
1、企业2006年电镀生产总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且自动生产线的产值占整个企业的电镀生产总值在70%以上。
2、经清洁生产审核达到国家《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中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要求。
3、企业选址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国土规划和环保规划等,位于非生态敏感区,厂址周围100米范围内无居民集中居住区,不危及饮用水源安全,纳污水体水质符合相应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有环境容量等。
4、企业排放污染物能够全面稳定达标,满足总量控制要求,废水排放口设置在线监测装置,并与省、市环保部门联网,工业用水循环回用率达到60%以上。
5、无因环保问题引发群众投诉的记录。
专业电镀企业不得在基地外新建和扩建。
(二)申报和审查程序。
1、由企业向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提出确认保留申请,同时抄送企业所在地地级以上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并提供以下材料(一式八份):
(1)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工艺、设备、规模、产值、污染防治等);
(2)证明企业符合第一条
(一)款的相关文件和资料。
2、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企业申请之日起60天内,委托省环境技术中心会同省电镀协会和企业所在地地级以上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业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查和现场核查,提出核查意见。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将核查情况在广东省环保网进行公示,公示期7天。
3、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公示反馈意见,对申请原地保留或改造的电镀企业提出审查意见。
二、配套电镀企业
(一)在定点电镀基地外改、扩、新建或在原地保留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在定点电镀基地外改、扩建或在原地保留。
(1)企业2006年总产值在20000万元以上,且电镀车间自动生产线的产值占电镀生产总值的75%以上。
(2)应经清洁生产审核达到国家《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
系(试行)》中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要求。
(3)企业选址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国土规划和环保规划等,位于非生态敏感区,厂址周围100米范围内无居民集中居住区,不危及饮用水源安全,纳污水体水质符合相应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有环境容量等。
(4)满足总量控制要求,废水排放口设置在线监测装置,并与省、市环保部门联网,工业用水循环回用率达到60%以上。排放污染物能够全面稳定达标。
(5)无因环保问题引发群众投诉的记录。
2、在定点电镀基地外新建。
(1)企业年总产值在40000万元以上,且电镀车间自动生产线的产值占电镀生产总值的75%以上。
(2)按国家《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中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要求进行设计,建成后应经审核达到“清洁生产先进企业”要求。
(3)企业选址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国土规划和环保规划等,位于非生态敏感区,厂址周围100米范围内无居民集中居住区,不危及饮用水源安全,纳污水体水质符合相应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有环境容量等。
(4)满足总量控制要求,废水排放口设置在线监测装置,并与省、市环保部门联网,工业用水循环回用率达到60%以上。
(二)申报和审查程序。
1、在原地保留。
(1)由企业向当地地级以上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提出确认保留申请(具体要求由各地级以上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同时抄送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2)地级以上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申请之日起,60天内完成保留确认。
(3)地级以上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应在企业通过保留确认后1个月内,将相关情况上报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专项备案。
2、在定点电镀基地外改、扩、新建。
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省级以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建设部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 篇6
关于印发《三更罗镇开展创建基层党组织建设整顿转化后进党支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党支部:
经镇党委研究,现将《三更罗镇开展创建基层党组织建设整顿转化后进党支部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三更罗镇委员会 二0一二年六月四日
三更罗镇开展创建基层党组织建设整顿
转化后进党支部的实施方案
为扎实、有效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加强我镇基层党建工作,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市委组织部的要求,结合我镇分类定级情况,针对后进支部存在的问题,镇党委进行了认真分析和剖析,特制定创建基层党组织建设整顿转化后进党支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六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二次党代会的要求,以万宁市在创先争优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围绕的“一个主题”、保证“两个关键”、明确“三个着力”、贯彻“四项要求”、实现“五个目标”为目标,对我镇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二、原则任务
整顿要坚持六个原则:(1)联系实际、务求实效的原则;(2)边整边改、立整立改的原则;(3)市别情况、分类指导的原则;(4)正面引导、查找隐患、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原则;(5)领导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的原则;(6)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科学发展的原则。主要任务是切
实解决一些突出问题、制定一套务实管用的规章制度,整顿转化后进基层党组织,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赶超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重点整顿转化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硬件达标
后进党支部要结合实际,落实90平方米以上党组织活动阵地,并达到“六有”:
1、有党建阵地牌子。党组织名称、党员活动室等活动阵地牌子要挂在门口或活动阵地的醒目处。
2、有党员活动“两室”。即党员活动室、党员电教室,可一室二用,并配好桌椅等有关办公用品。
3、有“一歌一旗一词”等基本内容。即国歌、党旗和入党誓词,并将党员权利、义务内容制作上墙。
4、有党组织网络。将所属党组织及党组织负责人在网络图中标明,将党员结构制成示意图,设立党员先锋岗或党员示范岗。
5、有电教设备。配备“一机一脑一橱”: 25英寸以上彩色电视机一台,台式电脑一台和电教橱一个,以及电教资料片库。
6、有规范化制度。党建工作制度要制作上墙。
(二)落实台帐齐全
1、落实党组织工作台帐。(1)工作计划,阶段性工作总结等。(2)党组织隶属关系,组织网络(图表),领导班子成员基本情况,支部负责人姓名等。(3)党组织会议
记录(党员大会、支部会会议等)资料。
2、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台帐。(1)党员名册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三簿一册规范。(2)党员活动记录、“三会一课”等记录,党员教育培训记录(主题教育、党课教育、电化教育专题培训等),党员联系群众记录(结对帮扶、走访慰问、民情联系培训等情况)等资料。(3)民主评议党员资料。(4)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情况。
3、落实发展党员工作台帐。包括入党积极分子名册、发展对象名册等党员发展资料。
4、整顿转化要求。各基础台帐应分类装订,一年一合订。内容齐全,样式大方,页面整洁,字迹清楚,大小适宜。
(三)制度规范
落实党建制度:主要包括党员“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学习活动、党员联系群众、流动党员管理、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员电化教育等制度。
三、方法步骤
此次整顿,从6月中旬开始,到10月底基本结束,共四个月时间。整顿的范围是供销社和内岭村2个党支部。具体分四个步骤进行。
1、动员部署阶段(5月25日——6月20日)相关基层支部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于6月20前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安排部署,将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个党员。
2、排查问题阶段(6月20日——7月10日)
7月10日前,相关支部都要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认真开展自查,下乡住村干部要抓住这个时机,深入农户,广泛接触群众,掌握村情民意,切实把问题找准,对排查出的突出问题要建立台帐并逐级上报。
3、集中整顿阶段(7月10日——9月30日)整顿工作的重点是解决突出问题,整顿思想作风,建立长效机制。相关支部要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通过召开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支部组织生活会,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和整改时限,集中进行整改。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党员和干部的执政意识、宗旨意识和忧患意识,不断巩固和提高集中整顿成果。
4、总结验收阶段(9月30日——10月31日)相关支部要对集中整顿情况进行认真总结。镇党委要派出验收小组,验收整顿成效,客观评价整顿效果,并纳入支部目标责任制考核。10月20日,相关支部都要将整顿工作总结材料报送镇委,镇委汇总上报市委组织部。
四、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镇党委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各党委委员和相关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党支部
书记要高度重视,亲自安排部署,抓好工作落实。广大党员特别是支委成员,要积极参与,带头排查、解决问题,确保集中整顿工作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2、精心组织,认真整顿。相关支部要高度重视,切实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整顿上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专题研究部署,认真扎实地做好组织、指导、协调和落实工作。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对情况特殊的单位时间可适当延长。要建立集中整顿报告制度,相关支部在集中整顿的每个阶段都要向镇委报送工作总结。
3、严格督查,确保质量。相关支部要及时了解整顿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总结好经验好做法。镇委将以明查暗访的形式,加强对相关支部的整顿情况进行督查,必要时将派出专项督查组进行重点督查。对暗访和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将予以公开;对工作敷衍,避重就轻,整顿效果不明显的,要通报批评;对不严格按要求开展整改工作,搞形式主义,走过场的,要责令重新整改,并对支部主要负责人诫勉谈话。
附件:三更罗镇创建基层党组织建设整顿转化后进党支部领导小组名单
主题词:
党组织范点
实施方案 通知 抄 送:市委组织部
中共三更罗镇委员会 2012年6月4日印发
(共印21份)
三更罗镇创建基层党组织建设整顿转化
后进党支部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欧俊宁
副组长:卓 琼 冯小虎
成 员:黄成岗 黄亿荣蔡亲来蔡扬波黄 昭8
建设部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 篇7
扬州市墙体材料改革与建筑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 扬扬 州州
市
市 房
产建
管
设
理
局 局
扬墙领办(2005)06号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建设局、房管局、规划局、建工局、墙改办,市区各相关单位:
国家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和江苏省地方标准《江苏省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DB32/478-2001)早已在2001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最近,《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已经正式颁布,并已在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了全面贯彻实施上述标准,大力推进我市建筑节能工作,根据建设部建科[2005]55号《关于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省建设厅苏建科[2005]206号《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市墙体材料改革与建筑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市建设局、市房管局制定了《关于加强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现予以印发,请各地结合实际,根据该《实施意见》的精神,切实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领导,严格执行现行国家和我省节能建筑设计标准和规程,全面实施和建设好节能建筑。
附:《关于加强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
二○○五年八月十一日
主题词:建筑节能 意见 通知
抄送:省建设厅,省墙改办,市政府办公室
市墙体材料改革与建筑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建设局,市房管局 2005年8月11日印发 共印200份
关于加强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
实施建筑节能是建设节约型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建筑节能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改善建筑功能、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水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和节能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夏季炎热,冬季潮湿寒冷,属夏热冬冷地区,实施建筑节能对于缓解我市能源供需矛盾和促进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为认真贯彻建设部《关于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建科[2005]55号)、《关于认真做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宣贯、实施及监督工作的通知》(建标函[2005]121号)和省建设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建科[2005]206号)等文件精神,使新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切实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确保节能建筑的设计施工质量,根据《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76号)、《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令第81号)等有关规定,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民用建筑节能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和任务
(一)建筑节能对于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市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把全面建设节能建筑作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并抓出成效。
各地应以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为突破口,以建筑“四节”(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为工作重点,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和规划,努力建设节约型城镇。
(二)从2005年9月1日起,市区及各县(市)城区范围内新开工建设的居住建筑,必须达到《江苏省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DB32/478-2001)规定的节能50%的标准;新开工建设的公共建筑必须严格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市区和有条件的县(市)应积极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工作。
二、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三)建筑节能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一协调、统一管理。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建筑节能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同时加强与有关部门(发改委、国土局、规划局、房管局、建工局)的联系和沟通,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我市建筑节能工作。
(四)要逐步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将建筑节能工作列入主要工作目标,每年进行考核评比;市建设局会同市房管局每年对全市建筑节能工作进行检查评比,对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不执行建筑节能有关标准和规定的予以曝光,并依法给予查处。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监督举报制度,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受理公众举报,并及时进行查处。
三、落实责任,严格执行标准
(五)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组织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竣工验收。建设单位不得擅自修改节能设计文件,不得暗示或明示设计、施工单位违反节能建筑标准进行设计、施工。
房地产开发企业须将所售商品住房的结构形式及其节能措施、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指标等基本信息载入《住宅使用说明书》。
(六)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节能建筑设计标准和节能要求进行设计,在设计文件中选用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应当注明规格、型号、热工性能、能效比等技术指标,其质量、性能指标等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对没有国家和地方标准的产品与材料应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论证后方可选用。
设计单位在报审施工图设计文件时,需附《施工图设计(建筑节能)报审表》(见附件)和有关指标的计算书或说明。
(七)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必须按《施工图设计(建筑节能)审查要点》(见附件)进行节能设计专项审查,并在审查意见书中将不符合有关节能设计强制性标准和规定的内容单独列出。对不符合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不予通过。
(八)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以及节能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和工艺的要求进行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特别是要加强新型墙体材料和外保温材料施工时的质量控制,消除质量通病,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节能效果。
(九)监理单位要按照节能技术标准、节能设计文件对节能建筑施工质量进行监理,并对符合验收要求的隐蔽工程、工序予以鉴认;同时对施工单位报检的符合节能技术标准和节能设计文件要求的材料、产品和设备予以鉴认。
四、积极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淘汰落后和耗能高的技术与产品
(十)各地应根据国家和省、市发布的建筑节能技术公告和节能推广项目目录,引导单位和个人在建筑工程中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材料、产品和设备。为规范市场行为,应开展与建筑节能有关的技术、材料、产品和设备性能的认定,以及节能建筑的认定工作。对列入淘汰目录的技术、产品、材料和设备,不得进入工程使用。节能建筑应优先选用经国家和省、市推广认定的建筑节能技术、产品、材料和设备。
(十一)节能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建筑、结构、材料、设备以及环境等因素,进行系统优化与技术整合。
建筑的选址、布局、朝向、间距、层高等应合理规划与设计。应积极推广应用节能门窗和中空玻璃;严禁采用非节能的玻璃幕墙、玻璃窗;外窗应采取外遮阳措施,限制采用凸窗;公共建筑除执行以上规定外,还应限制屋顶透明中厅的面积,合理设计室内空间和高度。
优先选择使用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以及钢混组合结构(型钢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推广符合建筑工业化方向的预制结构体系;逐步在市区和县(市)城区建筑中限制烧结粘土砖砌体结构的使用,直至禁止使用。积极推广应用粉煤灰墙材制品、各类板材和高性能混凝土。
(十二)积极推广太阳能(光热、光电、光纤)、地热、水热、空气源热泵等自然能源和沼气、秸秆制气等生物质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在城市,要鼓励集中使用太阳能,推广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要结合城市既有建筑平改坡改造工程,推进太阳能的利用;在农村,要积极推广太阳能技术、沼气、秸秆制气等生物质能技术。从今年起,我市新建住宅小区应优先采用集中式太阳能热水技术,并按照江苏省地方标准《住宅建筑太阳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安装与验收规程》进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和安装。
各地应因地制宜,做好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措施。优先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提倡自保温技术;禁止使用易吸水的开孔型材料作为外墙外保温与屋面的保温材料;小区景观用水应采用小区收集、净化的雨水,严禁采用自来水补水,鼓励采用中水回用技术;同时,应大力推广平屋面、墙面立体绿化种植技术。
五、依靠科技进步,提升节能建筑的技术含量
(十三)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建筑节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推广应用节能型建筑材料、高效用能设备、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建筑节能系统和技术,重点研发利用粉煤灰、脱硫石膏、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生产的新型墙体材料和保温材料,坚持建筑节能的推进工作与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应用相结合。各地墙改办应当在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的同时,配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建筑节能的推进工作。
(十四)积极实施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注重成熟技术和技术集成的推广应用,加快建设节能示范小区。建筑节能的示范提倡多元技术的整合,包括新型结构体系、围护结构体系、新能源的利用;结合示范工程,开展节能技术和产品,以及建筑节能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积累经验。政府投资的工程应率先建设节能示范工程,积极建设绿色建筑。
六、大力开展对建筑节能的宣传培训,提高全民节能意识
(十五)各地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采取制作节能“科教片”、编辑宣传册、开展“节能宣传周”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增强公众的节能意识,提高各有关部门、单位贯彻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自觉性,努力营造“各级领导重视、相关部门理解支持、建设各方积极执行、群众监督”的良好氛围。
(十六)加大对建筑节能知识的培训。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设计、施工、监理、施工图审查、质量监督等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建筑节能知识与技术的培训,使技术人员都能熟悉和掌握节能设计标准,并在实施中得到落实。要将节能标准、节能新技术作为注册建筑师、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建造师等各类执业注册人员继续教育的必修内容。
七、严格执法,加强监督管理
(十七)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编制“节能篇(章)”,并经建筑节能管理部门专题论证,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项目,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方可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十八)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必须经审图机构审查合格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方可颁发施工许可证。施工图设计审查合格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需在项目受管辖的墙改办进行告知性备案,并由其发给统一格式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见附件)。
(十九)工程项目施工前,建设单位须将节能工程与主体工程一并报请工程质量监督部门进行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达不到节能设计标准要求的项目,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应通知建设单位改正,并在质量监督文件中应予注明,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十)建设单位在节能工程单独验收合格后,方可组织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合格的工程,方可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办竣工验收备案手续。未经竣工验收备案的工程,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不得颁发房屋产权使用证,同时,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要审查房地产开发单位是否将建筑耗能说明载入《住宅使用说明书》。节能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应报当地墙改办备案。
(二十一)各地要加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情况的日常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和处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不执行或擅自降低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单位,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建设部建科[2005]55号文件第十五条的规定,严肃查处。市建设局会同市房管局每年将在各地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对各地建筑节能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对建筑节能工作开展不力的地区和单位进行重点抽查,并将抽查情况予以通报。
【建设部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推荐阅读: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中心城市社区用房规划建设和管理意见的通知10-12
关于印发2013工作要点和中医药特色建设实施计划的通知09-20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规范性文件11-11
关于印发《上海市实施[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细则》的通知11-30
铁建设(2009)46号 关于转发《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的指导意见》的通知5则范文09-11
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06-19
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全面提升省会城市建设形象切实加强建筑工地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06-29
关于印发《建设部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申报和审批工作规程》的通知09-0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管理办法》的通知11-09
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