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的通知(共8篇)
关于印发《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的通知 篇1
关于印发《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0-27 浏览次数:1243
各区县建委,各集团、总公司,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
为了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现将《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已取得资质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不符合本规定要求的,应尽快整改,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将在2010年9月1日后对资质情况进行检查。
二O一O年六月三日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进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负责对本市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以下简称质量检测)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并负责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的资质审批。
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其监督工程的质量检测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 资质管理
第四条 从事工程质量专项检测及见证取样检测业务的检测机构应取得相应的检测资质,并在资质范围内开展检测工作。
第五条 检测机构设立分支机构的,分支机构的人员、设备、工作场所、技术管理等应当符合《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及本规定的要求,并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备案。
第六条 检测机构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措施应当符合《建设工程检测试验管理规程》(DB11/T386)的要求。
第七条 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应经过相关检测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
检测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有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
技术负责人应具有相关专业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并从事工程质量检测工作3年以上。
第八条 检测机构应建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检测管理系统),并具备将检测数据上传到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信息网的条件,涉及力值的检测设备应实现数据自动采集。
第九条 检测机构的工作场所及仪器设备的配置应与所申请检测资质范围相对应,仪器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要求,并符合本规定附录的有关要求。
第十条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应在规定时间内对检测机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可到检测机构现场进行核查。
第十一条 专项检测业务内容包括:
(一)地基基础工程检测;
(二)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
(三)建筑幕墙工程检测;
(四)钢结构工程检测;
(五)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规定的其它专项检测项目。
第十二条 见证取样检测业务内容包括:
(一)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
(二)钢筋(含焊接与机械连接)力学性能检验;
(三)砂、石常规检验;
(四)混凝土、砂浆强度检验;
(五)简易土工试验;
(六)混凝土掺加剂检验;
(七)预应力钢绞线、锚夹具检验;
(八)沥青、沥青混合料检验。
(九)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规定的其它见证取样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
1.用于承重墙的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
2.防水材料;
3.道路工程用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4.建筑节能工程用保温材料、绝热材料、粘结材料、增强网、幕墙玻璃、隔热型材、建筑外窗(含现场检测)、散热器、风机盘管机组、低压配电系统选择的电缆、电线等。
第三章 检测机构、人员质量行为管理
第十三条 检测机构应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质量检测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检测工作质量。
第十四条 检测机构应与委托方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应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检测费用、支付方式等内容。
第十五条 检测机构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应对检测机构各项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负责。
第十六条 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应按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开展检测工作,做到方法正确、操作规范、记录真实、结论准确。
第十七条 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工作时,应当登录检测管理系统。
第十八条 见证取样检测机构对涉及结构安全的钢筋、混凝土试件等材料的自动采集检测数据应实时上传。
第十九条 检测机构应对样品和见证记录进行确认,并按规定留置试样。检测机构应向监理单位提供查询检测数据的方式。
第二十条 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时,对于检测管理系统包括的检测项目,应通过该系统出具检测报告。
第二十一条 检测机构所出具的检测报告应加盖检测机构公章或者检测专用章,并加盖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统一样式的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标识。
第二十二条 检测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应在其资质证书规定的工作场所开展检测工作。
第二十三条 检测机构不得与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有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
检测机构不得承担与其有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委托的质量检测业务。
检测机构违反上款规定出具的检测报告不得作为该工程的技术资料。
第二十四条 检测机构应当将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和下列行为,以及涉及结构安全检测结果的不合格情况,在3个工作日内报告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机构:
(一)未按规定和技术标准进行取样、制作和送检试样的;
(二)弄虚作假送检试样的;
(三)明示或暗示检测机构伪造检测数据的;
(四)明示或暗示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
(五)篡改或伪造检测报告的;
(六)未按要求实施旁站见证的。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对检测机构的资质条件实施动态监督管理与核查。
第二十六条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和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所监督工程的检测、建设、监理、施工等各方与检测相关的质量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采取检测能力验证或抽检复核的方式对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实施监督检查,取得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必须参加。
第二十八条 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对检测机构和相关责任人做出处罚后5个工作日内,将处罚情况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工作人员在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颁发资质证书的;
(二)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不予颁发资质证书的;
(三)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未在法定期限内颁发资质证书的。
(四)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
(五)发现违法行为不予制止或查处的;
(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
(七)明示、暗示、推荐或指定检测机构的。
第三十条 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有违反本规定第二十四条第(一)项至第(六)项行为之一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要求责任单位将相关责任人调离工作岗位。对施工单位的建造师、监理单位的监理工程师等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记入信用档案。
第三十一条 检测机构取得资质后,人员、设备、工作场所、技术管理等方面不再符合相应检测资质标准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责令改正,整改期不超过3个月,整改期内不得承揽新的检测业务。逾期不改正或整改不合格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撤回相应的资质证书。
第三十二条 检测机构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或者鉴定结论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依法进行处罚,并依法撤回其资质证书。
第三十三条 检测机构违反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依照本规定第三十一条进行资质条件核查及处理:
(一)超出资质范围从事检测活动的;
(二)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转让资质证书的;
(三)使用不符合条件的检测人员的;
(四)未按规定上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和涉及结构安全检测结果的不合格事项的;
(五)未按规定在检测报告上签字盖章的;
(六)未按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检测的;
(七)档案资料管理混乱,造成检测数据无法追溯的;
(八)转包检测业务的。
第三十四条 检测机构违反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责令改正;整改期1~3个月,整改期内检测机构不得承担相关项目的检测工作:
(一)使用不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测的;
(二)检测环境条件不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
(三)未按规定上传检测数据的;
(四)未按有关技术标准及规定进行检测的;
(五)未按有关规定对样品和见证记录进行确认的;
(六)未按有关技术标准及规定留置试样的;
(七)检测能力验证或抽检复核结果离群的。
第三十五条 检测机构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记入个人诚信记录,要求检测机构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调离岗位,5年内不得从事工程质量检测工作:
(一)对检测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运行有严重失查行为的;
(二)明示或暗示检测人员伪造检测数据的;
(三)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
第三十六条 检测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记入个人诚信记录,要求检测机构将相关责任人调离岗位,5年内不得从事工程质量检测工作:
(一)伪造检测数据的;
(二)未按有关技术标准及规定实施检测的。
第三十七条 检测机构被撤回资质证书的,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检测机构1年内发生二次以上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从重处罚。
给予检测机构罚款处罚的,对检测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5%以上10%以下罚款。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0年7月1日起实施。原《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若干规定》(京建质[2007]1137号)同时废止。
附录:
检测机构应配置的主要仪器设备及检测用房建筑面积要求
检测业务
检测方法
仪器设备
配置要求
房
静载荷试验仪、千斤顶(并
地基及复联不少于5000kN)、力传感器,合地基承载力
静载 位移传感器或百分表,多种边长
静载检测 或直径并具有一定厚度和刚度的承压板,基准梁 地基
静载荷试验仪、千斤顶(并
桩的承载
静载(抗压、基础联不少于10000kN)、力传感器,力检测 抗拔、横向)
工程位移传感器或百分表,基准梁
检测
低应变法
低应变动测仪
至少具备
桩身完整
一种检测方法性检测
声波透射法
声波透射仪 的能力
锚杆锁定
现场锚杆抗
锚锁测力系统、位移测量装
力检测 拔 置
混凝土强度回弹仪(不少于
回弹法
至少具备
3台)
一种检测方法
混凝土强
混凝土超声仪、回弹仪(不
超声回弹法 的能力
度现场检测 少于3台)
钻芯机、压力试验机(不小
钻芯法
主体于2000kN)结构
回弹法
砂浆强度回弹仪 工程
射钉器、射钉、射钉弹、游
射钉法
现场标卡尺
至少具备检测
砂浆强度
推出法
推出仪
一种检测方法现场检测
承压筒、1000kN压力试验的能力
筒压法 机、砂摇筛机、干燥箱、标准筛、水泥跳桌、天平
点荷法
小吨位压力试验机、加荷装
置
原位轴压法
原位压力机
加荷设备、手持式应变仪、扁顶法
千分表
至少具备
砌体强度
千斤顶、传感器、数字荷载
原位单剪法 一种检测方法现场检测 表 的能力
原位单砖双
原位剪切仪
剪法
现场取样法
压力试验机
钢筋保护
电磁感应法
磁感扫描仪(不少于2台)
层厚度检测
后置埋件
拉力计(300kN)、拉拔仪的力学性能检
抗拔
及不同直径的锚件
测
检测业务
检测方法
仪器设备
配置要求
房
建筑幕墙的气密性、水
试验室取样建筑密性、风压变
建筑幕墙动风压分析系统
检测或模拟
幕墙形、层间变位
工程性能检测
检测
硅酮结构
紫外辐照箱、足量的紫外线
试验室检测
胶相容性检测 荧光灯、恒温恒湿箱
超声波法检
金属超声波探伤仪
至少具备
钢结构焊测
一种检测方法接质量无损检
射线法检测
射线探伤仪 的能力
测
磁粉法检测
磁粉探伤仪等
渗透法检测
——
钢结构防
防火(防锈、涂层厚度测量仪(不同测量腐及防火涂装防腐)涂层厚度检
范围)检测 测 钢结
钢网架节点
钢网架节点承载力检验用
构工
钢结构节承载力检验 试验设备
程检点、机械连接
机械连接用
测 用紧固标准件紧固标准件及高
轴力计、扭矩扳手、拉力试及高强度螺栓强度螺栓力学性验机(精度1级)及专用卡具等
力学性能检测
能检测
钢网架结构
钢网架结支承面顶板位置、经纬仪或全站仪、水准仪、构的变形检测标高、水平度及支水平尺和钢尺等
座锚栓位置现场检测
钢网架结构
钢尺、水准仪或全站仪
挠度值检验
钢网架结构
钢尺、水准仪和经纬仪及辅
安装偏差检验 助检测设施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
见证取样
钢筋(含 检测 焊接与机械连接)力学性能检验
砂、石常规检验
检测业务
混凝土、砂浆强度检验 见
简易土工试验
证
混凝土掺 加剂检验
取
预应力钢
绞线、锚夹具样 检验
沥青、沥检 青混合料检验
砖和混凝测 土小型砌块
防水材料
无机结合水泥压力试验机,抗折试验机、水泥安定性检测仪及沸煮
箱、水泥凝结时间检测仪、水泥净浆稠度搅拌机、天平、恒温恒
湿试验养护箱、恒温水泥养护
池、振实台 试验室检测
万能试验机(300kN或
600kN、1000kN)
天平、振击式振筛机、电热
鼓风干燥箱、标准套筛、针片状
规准仪、压碎指标测定仪等 检测方法
仪器设备
压力试验机(300kN、2000kN或
3000kN)
击实仪(轻型或重型)、电热鼓风干燥箱,天平
钢筋锈蚀检测仪、pH酸度 计、密度计、混凝土抗渗仪(不少于6台)、混凝土贯入阻力仪、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压力泌水仪、电热鼓风干燥箱等 试验室检测
万能试验机、引伸仪、专用
夹具、洛氏硬度计等设备
针入度仪、软化点检测设
备、延度仪、电动击实仪、恒温 水浴(、马歇尔仪等设备
压力试验机
拉力试验机、低温箱、透水
仪、电热鼓风干燥箱
路强仪或压力试验机、天 必须具备配置要求必须具备
不少于800m
2房
料稳定材料平、脱模器、击实仪、滴定管
保温材料、绝热材料、导热系数测定仪、万能试验粘结材料、增机、电热鼓风干燥箱、恒温恒湿强网、建筑外箱、门窗三性检测仪、门窗传热窗、幕墙玻璃、系数测定仪、可见光透射系数测
试验室检测
隔热型材、散定仪、露点仪、幕墙玻璃传热系热器、风机盘数测定仪、散热量检测仪、风机管机组、低压盘管检测装置、电阻测定仪、截配电系统选择的电缆、电线
建筑外窗
现场检测
面积测量装置 外窗现场检测装置
关于印发《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的通知 篇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厅 (委) 、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计划单列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有关单位: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3]41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发[2013]37号) 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13]1号) 要求, 大力发展绿色建材, 支撑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 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加快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 改善需求结构, 培育新兴产业, 促进建材工业转型升级, 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 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现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本地情况, 依照本办法开展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
附件: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
2014年5月21日
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 规范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 更好地支撑绿色建筑发展,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绿色建材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 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绿色建材评价标识 (以下简称评价标识) , 是指依据绿色建材评价技术要求, 按照本办法确定的程序和要求, 对申请开展评价的建材产品进行评价, 确认其等级并进行信息性标识的活动。
标识包括证书和标志, 具有可追溯性。标识的式样与格式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制定。
证书包括以下内容:
(一) 申请企业名称、地址;
(二) 产品名称、产品系列、规格/型号;
(三) 评价依据;
(四) 绿色建材等级;
(五) 发证日期和有效期限;
(六) 发证机构;
(七) 绿色建材评价机构;
(八) 证书编号;
(九) 其他需要标注的内容。
第四条每类建材产品按照绿色建材内涵和生产使用特性, 分别制定绿色建材评价技术要求。
标识等级依据技术要求和评价结果, 由低至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三个等级。
第五条评价标识工作遵循企业自愿原则, 坚持科学、公开、公平和公正。
第六条鼓励企业研发、生产、推广应用绿色建材。鼓励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优先使用获得评价标识的绿色建材。绿色建筑、绿色生态城区、政府投资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建设项目, 应使用获得评价标识的绿色建材。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七条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全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监督管理工作, 指导各地开展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负责制定实施细则和绿色建材评价机构管理办法, 制定绿色建材评价技术要求, 建立全国统一的绿色建材标识产品信息发布平台, 动态发布管理所有星级产品的评价结果与标识产品目录。
第八条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三星级绿色建材的评价标识管理工作。省级住房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一星级、二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工作, 负责在全国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上发布本地区一星级、二星级产品的评价结果与标识产品目录, 省级主管部门可依据本办法制定本地区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
第九条绿色建材评价机构依据本办法和相应的技术要求, 负责绿色建材的评价标识工作, 包括受理生产企业申请, 评价、公示、确认等级, 颁发证书和标志。
第三章申请和评价
第十条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申请由生产企业向相应的绿色建材评价机构提出。
第十一条企业可根据产品特性、评价技术要求申请相应星级的标识。
第十二条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申请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 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二) 具有与申请相符的生产能力和知识产权;
(三) 符合行业准入条件;
(四) 具有完备的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五) 申请的建材产品符合绿色建材的技术要求, 并在绿色建筑中有实际工程应用;
(六) 其他应具备的条件。
第十三条申请企业应当提供真实、完整的申报材料, 提交评价申报书, 提供相关证书、检测报告、使用报告、影像记录等资料。
第十四条绿色建材评价机构依据本办法及每类绿色建材评价技术要求进行独立评价, 必要时可进行生产现场核查和产品抽检。
第十五条评审结果由绿色建材评价机构进行公示, 依据公示结果确定标识等级, 颁发证书和标志, 同时报主管部门备案, 由主管部门在信息平台上予以公开。
标识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可申请延期复评。
第十六条取得标识的企业, 可将标识用于相应绿色建材产品的包装和宣传。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标识持有企业应建立标识使用管理制度, 规范使用证书和标志, 保证出厂产品与标识的一致性。
第十八条标识不得转让、伪造或假冒。
第十九条对绿色建材评价过程或评价结果有异议的, 可向主管部门申诉, 主管部门应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第二十条出现下列重大问题之一的, 绿色建材评价机构撤销或者由主管部门责令绿色建材评价机构撤销已授予标识, 并通过信息发布平台向社会公布。
(一) 出现影响环境的恶性事件和重大质量事故的;
(二) 标识产品经国家或省市质量监督抽查或工商流通领域抽查不合格的;
(三) 标识产品与申请企业提供的样品不一致的;
(四) 超范围使用标识的;
(五) 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获得标识的;
(六) 其他依法应当撤销的情形。
被撤销标识的企业, 自撤销之日起2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标识。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每类建材产品的评价技术要求、绿色建材评价机构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另行发布。
关于印发《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的通知 篇3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支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中央财政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为了规范和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制定了《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向我们反映,以便进一步完善此项工作。
附件: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 政 部
2013年4月10日
附件
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由中央财政设立,用于支持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保障基层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第三条 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坚持中央补助、分级负责、合理安排、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四条 专项资金实行定额补助和因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法。
第五条 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应当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 支出范围与标准
第六条 专项资金包括补助资金和奖励资金,其中:
(一)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补助行政村文化设施维护和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等支出,包括:
1.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运行维护和开展宣传培训等支出;
2.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及更新支出;
3.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补贴支出;
4.行政村组织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支出。
(二)奖励资金主要用于鼓励地方开展农村特色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农村基层文化体育人才队伍建设、丰富农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等。
第七条 行政村文化设施维护和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等支出基本补助标准为每个行政村每年10000元,其中:
1.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每村每年2000元;
2.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及更新每村每年2000元;
3.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活动按照每村每年12场,每场平均200元的补助标准,每年2400元;
4.农村文化活动每村每年2400元;
5.农村体育活动每村每年1200元。
第八条 中央财政对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分别按照基本补助标准的20%、50%、80%安排补助资金,其余部分由地方统筹安排。
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补助标准,所需经费由地方自行负担。
对党中央、国务院文件规定的比照享受中部政策的东部地区,中央财政按照基本补助标准50%的比例安排补助资金;比照享受西部政策的东中部地区,中央财政按照基本补助标准80%的比例安排补助资金。
第九条 奖励资金实行因素分配法,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兵团,以下简称省)区域内农村基本情况、财政文化投入水平、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等因素进行分配,具体因素和权重如下:
(一)自然因素(权重20%):
1.农村人口(10%);
2.行政村数量(10%)。
(二)投入因素(权重30%):
1.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水平(15%),指某省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占该省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
2.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率(15%),指某省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比上年增长比例。
(三)工作因素(权重30%):
1.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年均服务人次(6%);
2.行政村年均电影公益放映场次(6%);
3.农家书屋出版物年均补充及更新数量(6%);
4.行政村年均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举办文化类培训班及讲座次数(6%);
5.行政村年均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次数(6%)。
(四)管理因素(权重20%):
考核各省农村获得国家级奖励情况(荣誉称号如全国文明村、文化示范村等),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管理机制是否科学合理、农村文化建设各项财政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监督措施是否到位,上报材料是否及时、数据是否准确,是否存在违规问题等。
第三章 申报与审批
第十条 省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文化、广电、体育、新闻出版等相关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相关主管部门)及时做好有关数据收集整理工作,填写上年度《XXX省(区、市)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情况表》(附表略),连同专项资金申请报告于每年4月30日前以财政厅(局)文件形式报财政部。
第十一条 财政部会同中央相关主管部门,根据统计年鉴、财政决算、部门统计数据等,对省级财政部门上报数据进行审核。
第十二条 财政部根据专项资金年度预算规模及相关数据审核情况,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补助标准和分配因素核定专项资金预算并下达省级财政部门,同时抄送中央相关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财政部按照当年补助资金总额的一定比例,于每年9月30日前提前下达下一年度部分补助资金预算。
第四章 管理与使用
第十四条 省级财政部门收到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预算后,应当及时商同级相关主管部门,制定专项资金分配使用方案,并于60日内将专项资金预算按照规定程序下达到县级财政部门。其中:
(一)专项资金中的补助资金,应当按照基本补助标准及各县行政村数量,下达到县级财政部门。
(二)专项资金中的奖励资金,由省级财政部门商省级相关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统筹安排,不得用于抵顶基本补助标准中应由地方财政负担的资金。
(三)需要省级或者市级相关部门集中采购的,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 县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有关规定,按照“村级申报、乡镇初审、县级审核拨付”的方法,确保专项资金落到实处。
第十六条 专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应当符合本办法规定,做到分配合理、使用规范,不得用于村办公场所建设、村委会办公经费等超出规定范围的其他支出,不得平衡预算、截留和挪用。
第十七条 专项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省级财政部门在每年报送专项资金申请报告时应当同时将上一年度专项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报财政部。逾期未报送的,财政部将适当核减其当年奖励资金。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相关主管部门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机制。财政部将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作为以后年度分配专项资金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二十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规定截留、挪用专项资金或者报送虚假材料骗取专项资金等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规定追究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财政部关于印发〈农村文化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8〕104号)、《财政部 广电总局关于印发〈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08〕135号)同时废止。
关于印发《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的通知 篇4
京建法„2011‟26号
各相关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新农办、财政局、规划分局:
为完成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工作任务,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新农办、市财政局、市规划委共同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011-2012年)》,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北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011-2012年)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
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四日
附件:
北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2011-2012年)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北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工作实施方案(2011-2012年)》(京新农办函„2011‟12号,简称《实施方案》)和《北京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指导意见(试行)》(市规发„2010‟1137号),为确保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工作顺利实施,保证工程质量,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列入《实施方案》的本市本村农民或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据抗震节能标准依法采取自主或集中方式对自用住宅进行新建翻建、节能保温单项改造(简称“单项改造”)和抗震节能综合改造(简称“综合改造”)建设活动的管理。
第三条 农民住宅新建翻建、单项改造、综合改造应满足相关建设标准要求:
(一)抗震要求。新建翻建项目必须满足北京市《农村民居建筑抗震设计施工规程》(DB11/T 536-2008);该规程未
做出规定的内容,执行国家《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试行)》(建村„2011‟115号)的规定;综合改造要符合国家《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 116-2009)。
(二)节能要求。新建翻建项目应满足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节能65%设计标准中围护结构要求。单项改造和综合改造的外墙传热系数K值不大于0.45W/(m〃K);外窗传热系数K值不大于2.7W/(m〃K)。
第四条 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农民住宅建设工作,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简称“市新农办”)负责落实具体工作。市新农办负责牵头组织各成员单位做好全市农宅抗震节能工作计划,分解工作任务;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北京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制定各项配套政策,做好管理、指导与服务工作。
第五条 区县政府是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任务的责任主体,负责在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统筹领导下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工作;负责督促乡镇人民政府落实实施主体责任。区县新农办牵头组织区县相关部门制定实施方案,协调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要做好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项目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
22第六条 乡镇人民政府是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工作的实施主体,在区县政府的领导和各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发挥属地管理主体作用;负责对限额以下工程实施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和指导。
第二章 任务落实与确户
第七条 区县政府将《实施方案》确定的农民住宅建设任务及时分解落实到乡镇人民政府。分解落实任务时要结合本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和农村社区建设统筹安排。
第八条 乡镇人民政府及行政村村民委员会(简称“村委会”)应根据建设任务向农民宣传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的相关政策、经济效益和抗震节能效果,引导农民积极申报。
第九条 农民自愿填报《新建翻建项目申请信息表》(附件1)或《单项改造、综合改造项目申请信息表》(附件2),并签字确认。对于集中建设项目,村委会可统一填报申请信息表,由相关村民签字确认。
第十条 村委会要对申报农户身份进行核实,确保每户农民及配偶未曾享受过政府新建农民住宅、既有农宅节能改造补贴资金。同时对每户户主及配偶姓名、既有住宅情况等信息进行核实,并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天。
村委会将核实公示后的信息进行汇总,加盖公章后统一报送乡镇人民政府。
第十一条 综合改造项目应由有资质的房屋评估鉴定机构进行评估鉴定;对符合综合改造要求的,出具综合改造实施方案。改造实施方案经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组织专家审核通过后实施。专家组成员应是从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相关专家库中抽取的结构抗震、建筑方面专家,人数不少于5人。
第十二条 乡镇人民政府结合镇村发展规划对村委会报来的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对通过初步审查的申报项目进行统计汇总,报送区县新农办。
第十三条 区县新农办会同区县国土、规划、建设等专业主管部门对乡镇人民政府报来的建设项目进行审定,统计汇总后报市新农办,市新农办会同相关主管部门给予确认。
第十四条 市区(县)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农宅抗震节能改造予以奖励。市政府按照新建翻建及综合改造每户2万元,单项改造每户1万元的标准,对区县政府予以奖励,奖励资金由各区县政府统筹使用。各区县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本区县补助资金标准及农宅抗震节能建设项目其他费用(包括施工图文件审查、监理、鉴定评估、建材检测、技术服务指导等费用)支出办法。市财政局按照各区
县确定的任务量,预拨50%奖励资金,剩余资金在项目完成后拨付。
第三章 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 新建翻建项目的土地管理、规划管理和施工管理要按照《北京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指导意见(试行)》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新建翻建项目提倡集中建设。新建翻建项目设计方案可选用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规划委推荐使用的《新农村住宅设计图集》(09BN);也可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并经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
新建翻建跨度不超过6米的平房项目可选择由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筑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以个人身份进行工程设计,也可选择经过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村镇建筑工匠进行工程设计。区县组织专家对工程设计进行抗震节能措施审查。
新建翻建项目可以由具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施工,也可选择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组建的队伍进行施工,或者委托经培训合格的村镇建筑工匠施工。
第十七条 单项改造项目提倡集中建设,统一确定施工单位和建筑材料,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自主建设的单项改造项目,农户可以确定施工单位、注册专业人员或取得合格证书的建筑工匠,委托其提出改造实施方案,并经乡镇建设管理人员认可。
第十八条 综合改造项目需由具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施工。
第十九条 提倡本市村镇建筑工匠承揽新建翻建和单项改造建设项目,优先安排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农民参与工程建设,增加农民劳动收入。
第二十条 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可以定期发布农民住宅主要建材产品供应商名录,对名录中涉及的建材产品质量进行检查和抽查,向社会公告,以方便建设单位和农民选用。
第四章 建设过程管理
第二十一条 新建翻建项目开工建设前,农民个人或村委会应按规定到乡镇人民政府办理工程报建备案手续。申请备案时需提交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的证明文件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文件以及与施工方签订的建设协议。乡镇人民政府应即时完成备案手续,并将备案工程纳入监督管理服务范围。
第二十二条 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项目实施信息化管理,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要组织乡镇人民政府将项目信息录入北京市农民住房新建改造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十三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农民住宅建设安全质量监督制度,作好安全质量监督工作。管理人员要每月按时填报项目进度信息(附件
3、附件4),并录入北京市农民住房新建改造档案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开工前、施工中、建设完成后都要保存相应资料和照片,尤其要做好施工中地基深度、梁柱节点、保温层厚度等节点部位影像资料的留存工作。同时对自主建设的单项改造项目实施方案按改造标准进行确认。
第二十四条 村委会将已完成项目报乡镇人民政府,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核查确认,并将各方签字的《分户验收信息表》(见附件
5、附件6)备案。乡镇人民政府将核查信息及时录入北京市农民住房新建改造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并报区县新农办、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审核并存档。
第二十五条 区县新农办将完成审核的项目报市新农办,经市新农办会同相关部门确认后,由区县财政局向市财政局提出拨付奖励资金申请,市财政局根据市新农办等相关部门确认的户数拨付其余奖励资金。
第二十六条 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应做好对乡镇人民政府专业指导工作,对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建立安全质量流动巡查工作机制,巡查重点放在工程项目的结构质量、节能措施上,可对相关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对于违反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责令相关单位、人员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依法予以处理。
第二十七条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加强对工程项目的抽查和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力度。会同市规划部门编制技术指导资料,加强全市村镇建筑工匠管理,组织对村镇建筑工匠和基层建筑技术人员培训。
第二十八条 对于综合改造项目,在项目验收后,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应对本地建设的技术和措施及时总结,为扩大推广积累经验。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区县政府可依据《北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工作实施方案(2011-2012年)》及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区县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项目实施细则。
关于印发《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的通知 篇5
证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发稿时间:2009-11-19阅读次数:546)
南京市建设委员会
南京市建筑工程局
南京市市政公用局
南京市房产管理局
宁建规字[2009]2号
关于印发《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专项施工
方案论证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规范全市建设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工作,确保专项施工方案具有可行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积极防范和遏制建设工程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结合本市实际,市建委、市建工局、市市政公用局和市房产局联合制定了《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论证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论证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
南京市建设委员会南京市建筑工程局
南京市市政公用局南京市房产管理局
二○○九年十一月三日
主题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专家库
共印:500份
抄报:省住建厅,市政府办公厅
附件
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专项施工
方案论证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我市建设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以下“专项方案”)专家论证工作,确保安全专项方案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针对性,积极防范和遏制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和轨道交通工程(以下简称“建设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装修和拆除等施工过程中,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要求建立的专项方案论证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和专家论证活动的管理。
第三条专家库由市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建委”)统一负责建立和发布,市建工局、市房产局和市市政公用局等有关部门(以下简称“有关部门”)参与监督与管理,为建设工程专项方案专家论证工作提供专家资源。
第四条专家库专家按照“自愿、开放、流动、择优”的原则进行动态管理。市建委会同有关部门对专家论证工作进行监督考核。同时根据论证工作需要,适时更新、补充符合资格要求的专家进入专家库。
第五条专家库的专家按下列专业进行分类登记管理:
(一)深基坑工程;
(二)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三)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四)脚手架工程;
(五)拆除、爆破工程;
(六)其它专业含建筑幕墙安装工程,钢结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人工挖孔桩工程,地下暗挖工程、顶管工程、水下作业工程。
精通上述多个专业的专家可同时登记兼任。
第六条专家库的专家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作风正派、学术严谨;
(二)从事专业工作15年以上或具有丰富的专业经验;
(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四)年龄宜在6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有适当的时间参与并能够胜任专
家论证工作。
第七条符合基本条件的人士,可由个人申请或单位推荐,市建委会同有关部门审查。申请及审查程序如下:
(一)申请人如实填写申请表;
(二)由单位推荐的需所在单位签署审核意见后报送;由个人申请或已退休人员无需单位签署意见;
(三)申请人向市建委指定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提交申报材料。包括申请表,以及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职称证书、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
(四)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进行初审后,市建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审核、进行公示并最终确定列入专家库人员名单。
列入专家库的专家由市建委正式发文并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委托论证单位根据规定需组织专项方案专家论证时,选择的专家必须是市建委公布的专家库中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特殊工程,需邀请专家库内跨专业或专家库以外的专家参与的,应当事先书面上报市建委和有关安全生产监督机构。
第九条专家论证严格实行回避原则,凡与本项目有关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建设等单位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
第十条专项方案论证会专家组成员应由5人及以上的单数组成,由全体专家推荐其中一人担任组长,负责牵头组织开展论证工作。
参加专项方案论证会的专家由委托论证单位在专家库中按相关专业分类要求选取并负责通知专家本人,联系方式由有关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提供。已接受邀请的专家不得无故缺席,也不得委托他人代为参加。
第十一条专家库内专家的主要权利:
(一)接受委托论证单位的邀请,以专项方案论证专家组成员的身份参加论证活动,并在经推荐的专家组组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对专项方案进行独立审查,不受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的非法干预和
影响,充分发表个人意见,提出明确的专家论证意见,并可保留个人意见和建议;
(三)要求专项方案编制单位对相关内容进行必要的介绍;
(四)按规定领取论证咨询酬金;
(五)在遭受与论证工作有关的不公正待遇时,有向相关部门、单位提出申辩、控告的权力。
第十二条专家库内专家的主要义务:
(一)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建设工程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及管理规定,遵守职业道德,并接受市建委和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二)认真诚恳、客观公正地为委托论证单位提供相关技术指导咨询服务;
(三)论证会之前对专项方案进行认真审查,论证会召开时对论证的内容提出明确论证意见,在专家组形成的论证报告上签字,对论证报告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根据委托论证单位的要求,为参与论证的专项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提供相关技术指导和咨询;
(五)担任专家组组长的专家对委托论证单位根据专家论证报告修改完善后的专项方案进行确认并签字。
第十三条市建委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对专家论证活动进行检查考核。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将取消其专家库专家资格并公布:
(一)对工作不负责任,作风不严谨,敷衍了事,受到投诉并查实的;
(二)所签署的论证报告存在严重问题,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
(三)接受邀请后无故缺席超过2次的;
(四)除领取正当的论证咨询酬金外,违背职业道德,收受委托论证单位的其他财物或好处经查实的;
第十四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作自动退出专家库处理并公布:
(一)因个人健康原因不能继续胜任的;
(二)因其它客观原因不能继续从事论证活动的;
(三)本人提出申请,要求退出专家库的。
关于印发《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的通知 篇6
各行署、市建委(局):
现将《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查员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试行,试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函告我厅建筑业处,以便及时修订。
安徽省建设厅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三日
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查员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促使建筑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建立岗位责任制度,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检查员(以下简称工程质量检查员)的整体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地》、《安徽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程质量检查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凡未取得岗位合格证书者,一律不得从事本岗位工作。
第三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工程质量检查员岗位培训、业务考核和岗位证书颁发的组织管理工作;各地市建设行政主管(建筑管理)部门负责工程质量检查员工作考核、岗位证书的核查管理工作。
第四条 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负责全省工程质量检查员岗位培训、业务考核办法的制定和具体实施,并依据本办法负责全省工程质量检查员的管理工作;厅岗培办负责全省质量检查员岗位资格培训、考试和证书颁发的管理工作;各地、市建设(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在同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负责工程质量检查员工作考核、岗位证书核查管理的日常工作。
第五条 建筑企业工程质量检查员持证上岗人员数量,不得少于该企业从业人数的5%,从业人数不足600人的企业,每个企业不得少于3人。在建筑企业申报企业资质等级时,工程质量检查员数量或比例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进行考核。施工企业年检中,由于质量检查员工作变动,人数或比例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年检不能定合格。
第六条 建筑面积2000㎡或5层以上的建筑工程,50万元以上的装饰工程,(安装工程参照此标准)施工项目部应配备专职工程质量检查员,并直接隶属于上一级(公司或工程处)质量管理部门管理,否则工程质量监督部门不得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第七条 建筑企业应统筹安排工程质量检查员的培训、教育工作,支持他们依照有关规定独立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八条 工程质量检查员的资格条件:
1、工程质量检查员必须由取得相关专业技术员及其以上职称人员担任。(高中毕业后从事施工技术或质量管理工作三年以上,现任工程质量检查员的,总人数应控制在三
分之一以内)。
2、工程质量检查员必须经过岗位培训并考核合格。
3、工程质量检查员应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基本理论和质量管理知识、工程建设规范、规程,熟悉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4、工程质量检查员必须有高度责任心,敢于坚持原则,坚持标准,一切以数据说话,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九条 工程质量检查员的职责
1、熟悉所负责检查的工程项目的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参与施工技术复核和图纸会审。
2、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在有关质量、技术部门的指导下,设置工程质量控制点,并督促工程项目部对施工过程实施控制。
3、对进入工程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进行质量检查,不合格的不准使用。已经用于工程的,有权停止施工并向上级报告。
4、按照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有关规定,参加分项、分部工程和隐蔽工程验收,并在记录单上签字。
5、督促施工班组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得施工。
6、工程验收前要严格按标准、规范和设计图纸进行质量检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项目要严格把关,对允许偏差项目的量、测应准确、公正,检查结果必须有记录,坚持用数据说话。
7、参与工程的预验收和竣工验收检查,按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准确地评定工程质量等级。
8、督促和参与竣工工程质量回访、保修工作,并作好记录签证。
9、发现重大质量隐患和工程质量事故苗头时,应及时向上一级质量部门和企业领导报告。
10、参与企业内部质量大检查及工程质量评优活动。
11、要围绕企业的质量目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改进活动和创无质量通病工程活动。
第十条 工程质量检查员岗位证书由省建设厅统一制、发,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伪造、涂改和出租、出借、出卖、转让岗位证书。对违反者予以处罚或吊销其岗位证书,情节严重者依法处理。
第十一条 工程质量检查员应当是专职人员,所在企业应保持其岗位工作的相对稳定,不得由其它人员兼任。
第十二条、工程质量检查员取得岗位证书,并在当地工程质量监督站注册后,方可从事工程质量检查工作;每两年由所在地、市建设主管(建筑管理)部门复检一次;未经复检和复检不合格的,不得从事工程质量检查工作。
第十三条 严禁工程质量检查员在工程质量检查验收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一经发现,予以警告或行政处分并记录在册,作为考核内容;对情节严重或造成不良后果的,应吊销其岗位资格证书,直至提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 从事工程质量检查工作的其它有关人员,参照本规定实行培训上岗和管理。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1999年1月1日起执行。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关于印发《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的通知 篇7
根据《彩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554号) 、《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财政部民政部国家体育总局令第67号)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财政部令第68号) 的有关规定, 财政部修订了《彩票机构财务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 请遵照执行。
附件:彩票机构财务管理办法
2012年11月6日
附件
彩票机构财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彩票机构财务行为, 加强彩票机构财务管理和监督,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保障彩票事业健康发展, 根据《彩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554号) 、《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财政部民政部国家体育总局令第67号) 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财政部令第68号) 等规定, 结合彩票发行销售业务特点,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依法设立的彩票机构的财务活动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彩票机构是指福利彩票发行机构、体育彩票发行机构 (以下简称彩票发行机构) 和福利彩票销售机构、体育彩票销售机构 (以下简称彩票销售机构) 。
第三条彩票机构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遵循彩票市场发展客观规律和彩票发行销售业务特点;坚持勤俭办事业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第四条彩票机构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彩票机构年度预算, 真实反映其财务状况;按照规定归集、结算、解缴、划拨彩票资金, 保证彩票发行销售正常进行;依法组织收入, 努力节约支出, 切实降低彩票发行销售成本;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加强经济核算, 实施绩效评价,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 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 防止资产流失;加强对彩票发行销售和彩票机构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及监督, 防范财务风险;参与本单位重大经济决策和对外签订经济合同等事项。
第五条彩票机构的财务活动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 由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第二章 彩票资金归集与分配
第六条彩票资金是指彩票销售实现后取得的资金, 包括彩票奖金、彩票发行费和彩票公益金, 具体提取比例按照彩票游戏规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彩票机构应当按照彩票品种和游戏、彩票发行销售方式归集彩票资金。
第八条彩票奖金是指彩票机构按彩票游戏规则确定的比例从彩票销售额中提取, 用于支付给彩票中奖者的资金, 包括当期返奖奖金和调节基金。
彩票机构应当将彩票奖金存放到指定的银行账户, 确保资金安全。
彩票奖金的管理按照彩票发行销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彩票发行费应当专项用于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的业务费用支出以及彩票代销者的销售费用支出。
第十条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的业务费, 由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按照彩票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提取, 专项用于彩票发行销售活动。
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的业务费提取比例, 由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根据彩票市场发展需要提出方案, 报同级民政部门或者体育行政部门商同级财政部门核定后执行。
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应当于每月15日前, 将上月提取的业务费按规定分别上缴中央财政专户和省级财政专户,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不得隐瞒、滞留、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十一条彩票销售机构业务费实行省级集中统一管理, 具体管理方式由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二条彩票代销者销售费用, 由彩票机构与彩票代销者按彩票代销合同的约定进行结算, 可以按彩票销售额的一定比例, 从彩票代销者缴交的彩票销售资金中直接抵扣。
第十三条彩票公益金专项用于社会福利、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 不用于平衡公共财政预算。彩票公益金的上缴、分配和使用管理按照彩票公益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彩票机构报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 开设彩票资金专用账户, 包括彩票资金归集、结算账户, 以及彩票投注设备押金或者保证金账户。
第三章 预决算管理
第十五条彩票机构预算是指彩票机构根据彩票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彩票机构决算是指彩票机构根据预算执行结果编制的年度报告。
第十六条彩票机构作为一级预算单位管理, 单位预算和决算不纳入其行政主管部门的部门预算和决算, 直接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其中, 彩票发行机构预算和决算报财政部审批;彩票销售机构预算和决算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批。
第十七条彩票机构应当根据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预算年度业务费收入增减因素和措施, 以及上一年度收入结余情况等, 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彩票事业发展需要、财力可能、资产状况等, 测算编制支出预算。
彩票机构年度预算应当全面反映本单位所有收入和支出情况。
第十八条彩票发行机构应当按照财政部预算编制的要求, 于每年11月底前报送下一年度预算, 并经财政部审核批准后执行。财政部根据下一年度彩票发行销售业务开展需要以及中央财政专户彩票发行机构业务费结余等情况, 在批复预算之前可以下达部分预算指标。
彩票销售机构编报年度预算, 应当按照省 (自治区、直辖市) 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财政部在上缴中央财政专户的彩票发行机构业务费中安排部分资金, 专项用于彩票市场调控方面的省际之间彩票市场均衡发展以及优化彩票品种及游戏结构等支出。
彩票发行机构在报送下一年度预算时, 应当根据彩票市场运行调控需要, 结合中央财政专户彩票发行机构业务费结余等情况, 提出本机构安排的彩票市场调控资金数额及其分配方案申请。财政部批准后, 通过中央财政专户将该项资金下达至有关省 (自治区、直辖市) 财政部门。
第二十条财政部门应当根据批准的预算, 以及彩票机构业务费上缴情况, 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向彩票机构拨付资金。
根据彩票发行销售业务需要, 彩票发行机构在年度预算批复前, 可以按照财政部提前下达的预算指标编报用款计划, 向财政部提出用款申请。
第二十一条彩票机构应当严格执行财政部门批准的预算, 年度预算一般不予调整。根据彩票事业发展需要或者国家有关政策调整, 需要增加或者减少支出的, 彩票机构应当按规定于每年9月底前, 提出调整当年预算申请, 报财政部门审核批复后执行。
第二十二条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未拨付的彩票机构业务费, 专项用于支持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以后年度彩票事业发展, 不得用于平衡公共财政预算或者其他支出。
第二十三条彩票机构应当按照财政部门规定, 真实准确地编制年度决算, 加强决算分析和管理, 并在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 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 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复。
第四章 收入管理
第二十四条收入是指彩票机构为开展彩票发行销售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第二十五条彩票机构收入包括:
(一) 事业收入, 即财政部门核拨给彩票机构用于开展彩票发行销售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的业务费收入。
(二) 上级补助收入, 即彩票机构从主管部门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三)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即彩票机构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四) 经营收入, 即彩票机构在彩票发行销售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包括广告收入、租赁收入等。
(五) 其他收入, 即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 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第二十六条彩票机构应当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 统一核算, 统一管理。
第二十七条彩票机构应当加强收入管理, 按照国家规定合理组织各项收入, 及时分类入账, 严禁坐收坐支。
第五章 支出管理
第二十八条支出是指彩票机构开展彩票发行销售业务及其他活动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
(一) 事业支出, 即彩票机构开展彩票发行销售业务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基本支出主要包括:
1、人员支出, 包括工资福利支出以及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不包括应当在“经营支出”中列支的相关人员经费。
工资福利支出, 即彩票机构为在职职工和编制外长期聘用人员开支的各类劳动报酬、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等, 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绩效工资、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补助费、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等。
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 即彩票机构用于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包括离休费、退休费、退职费、抚恤金、生活补助、医疗费、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等。
2、日常公用支出, 即彩票机构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交通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维修 (护) 费、会议费、招待费、培训费、专用材料费、一般办公设备购置费、一般专用设备购置费、一般交通工具购置费、专用燃料费、劳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
项目支出主要包括:
1、基本建设支出, 即彩票机构用于购置大型固定资产和设备、大型修缮等发生的支出, 包括房屋建筑物购建、大型办公设备购置、大型专用设备购置、业务用交通工具、大型修缮、信息网络购建等。
2、发行销售业务支出, 即彩票机构开展彩票发行销售业务所需的费用, 包括彩票研发费、彩票销售渠道建设费、彩票印制费、彩票物流管理费、检验检测费、广告费、市场营销费、市场宣传推广费、彩票销售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费、技术服务费、专线通讯费、开奖费、公证费、市场调研费、彩票销毁费、彩票兑奖周转金、彩票发行销售风险基金、其他业务支出等。
(二) 经营支出, 即彩票机构在彩票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以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三)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即彩票机构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
(四) 其他支出, 即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支出, 包括查处非法彩票支出、捐赠支出等。
第二十九条彩票机构应当将各项支出全部纳入单位预算, 建立健全各项支出管理制度。
第三十条彩票机构应当执行政府采购制度有关规定。
第三十一条彩票机构应当加强支出的绩效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第三十二条彩票机构应当依法加强各类票据管理, 确保票据来源合法、内容真实、使用正确, 不得使用虚假票据。
第六章 结转和结余管理
第三十三条结转和结余是指彩票机构年度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结转资金是指彩票机构当年预算已执行但未完成, 或者因故未执行, 下一年度需要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结余资金是指彩票机构当年预算工作目标已经完成, 或者因故终止, 当年剩余的资金。
彩票机构结转和结余包括财政专户核拨资金结转和结余, 以及财政专户核拨资金之外的其他资金结转和结余。
第三十四条彩票机构财政专户核拨资金形成的结转资金包括基本支出结转资金、项目支出结转资金。基本支出结转资金原则上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用于增人增编等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但在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间不得挪用, 不得擅自用于提高人员经费开支标准。项目支出结转资金结转下年按原用途继续使用, 确需调整结转资金用途的, 需报财政部门审批。
彩票机构财政专户核拨资金形成的结余资金是彩票机构在年度预算执行结束后形成的项目支出结余资金, 应当全部统筹用于编制以后年度预算, 按照有关规定用于相关支出。
第三十五条财政专户核拨资金之外的其他资金结转按照规定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
财政专户核拨资金之外的其他资金结余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提取职工福利基金, 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国家另有规定的, 从其规定。
第三十六条事业基金是非限定用途的资金, 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 支持彩票事业发展。彩票机构应当加强事业基金管理, 统筹安排, 合理使用。
第三十七条彩票机构应当加强结转结余资金管理, 按照国家规定正确计算与分配结余资金。
第七章 专用基金管理
第三十八条专用基金是指彩票机构按照规定提取或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第三十九条专用基金包括:
(一) 职工福利基金, 即彩票机构从财政专户核拨资金之外的其他资金结余中提取, 或按照相关规定转入, 专项用于彩票机构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的资金。
(二) 彩票兑奖周转金, 即从彩票机构业务费中计提, 专项用于彩票游戏奖池、当期返奖奖金、调节基金不足以兑付或弥补彩票中奖者奖金时的垫支周转资金。
(三) 彩票发行销售风险基金, 即按不超过上年度彩票机构业务费收入的10%提取, 专项用于弥补因彩票市场变化导致的坏账损失, 或因不可抗力事件等造成的彩票发行销售损失的资金。
(四) 其他基金, 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和设置的其他专用资金。
第四十条职工福利基金的提取比例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执行。彩票机构应当加强职工福利基金的管理, 不得擅自改变提取比例和开支范围。
第四十一条彩票机构应当综合考虑彩票发行销售量, 当期返奖奖金、奖池资金和调节基金的规模, 以及奖金兑付情况等因素, 提出彩票兑奖周转金提取、垫支和返还方案, 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
彩票机构应当加强对彩票兑奖周转金的管理, 严格按照规定垫支并及时返还。
第四十二条彩票发行销售风险基金年末余额超过当年彩票机构业务费收入的10%时, 下年度不再计提。同级财政部门可以根据彩票市场变化以及彩票发行销售风险基金使用等情况, 调整彩票发行销售风险基金提取比例或者暂停提取。
彩票机构使用彩票发行销售风险基金时, 应当编制详细的使用计划, 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 由财政专户核拨资金。
第四十三条彩票兑奖周转金、彩票发行销售风险基金计提时, 应当冲减彩票机构业务费收入, 在财政专户中专账核算, 并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彩票发行机构和彩票销售机构的业务费用”、“彩票发行销售机构业务费安排的支出”科目下单独列示。
第八章 资产管理
第四十四条资产是指彩票机构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第四十五条彩票机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第四十六条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库存彩票、存货等。
库存彩票是指彩票机构购进的已验收入库的彩票, 按实际支付价款计价。
存货是指彩票机构在开展彩票发行销售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而储存的资产, 包括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材料是指彩票机构库存的物资材料、电脑投注单和热敏纸, 以及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工具、器具等。
第四十七条彩票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现金及各种存款的内部管理制度。应收款项和预付款项应当按时清理结算, 不得长期挂账。
库存彩票应当按彩票品种分别核算。彩票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彩票出入库制度, 按彩票游戏建立库存彩票明细账和台账, 定期或不定期盘点, 定期核对库存彩票明细账、台账与总账, 年度终了前应当进行全面盘点清查。对于盘盈、盘亏及毁损、报废的库存彩票, 彩票机构应当及时查明原因, 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 在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第四十八条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 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 (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 , 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 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 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第四十九条彩票机构应当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盘点。年度终了前应当进行全面的清查盘点, 保证账实相符。
第五十条彩票机构可以根据固定资产性质, 在预计使用年限内, 采用合理的方法计提折旧。
第五十一条在建工程是指已经发生必要支出, 但尚未达到交付使用状态的建设工程。
在建工程达到交付使用状态时, 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和资产交付使用。
第五十二条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 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无形资产可以按规定进行摊销。
彩票机构转让无形资产, 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 取得的收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十三条对外投资是指彩票机构依法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资。
彩票机构应当严格控制对外投资。在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前提下,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对外投资的, 应当履行相关审批程序。彩票机构对外投资必须是与彩票发行销售业务有关的项目, 不得从事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投资, 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彩票机构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的,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 合理确定资产价值。
第五十四条彩票机构出租、出借资产, 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第五十五条彩票机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等国有资产管理, 应当严格按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令第36号) 等相关规定执行。
第九章 负债管理
第五十六条负债是指彩票机构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 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
第五十七条彩票机构的负债包括借入款项、应付款项、暂存款项、应缴款项、预收款项等。
借入款项是彩票机构借入的有偿使用款项, 包括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
应付款项包括应付账款、应付彩票奖金、应付彩票代销者的销售费用以及其他应付款等。
暂存款项包括彩票投注专用设备押金或者保证金等。
应缴款项包括彩票机构收取的应当上缴财政的彩票公益金、彩票机构业务费、应缴税费以及其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的款项。
预收款项包括彩票代销者预交的彩票款项、彩票购买者购彩预存款等。
第五十八条彩票机构应当对不同性质的负债分类管理, 及时清理并按照规定办理结算, 保证各项负债在规定期限内归还。
第五十九条彩票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规范和加强借入款项管理, 严格执行审批程序, 不得违反规定举借债务和提供担保。
第十章 财务监督与法律责任
第六十条彩票机构财务监督主要包括对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转和结余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等的监督。
第六十一条彩票机构财务监督应当实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 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
第六十二条彩票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制度、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监督制度。
第六十三条彩票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审计制度, 自觉接受财政、审计部门以及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如实提供相关财务收支情况和资料。
第六十四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国务院令第427号) 、《彩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554号) 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一章 附则
第六十五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根据本办法, 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或补充规定, 并报财政部备案。
关于印发《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的通知 篇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促进国家湿地公园健康发展,规范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我局研究制定了《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局。
附件: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
国家林业局
二0一0年一月二十八日
附件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促进国家湿地公园健康发展,规范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国家湿地公园的建立、建设和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二条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目的,可供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生态旅游等活动的特定区域。
湿地公园建设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社会公益事业。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资或者志愿参与湿地公园保护工作。
第三条国家林业局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建立国家湿地公园,并对其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国家湿地公园的指导和监督。
第四条建设国家湿地公园,应当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第五条国家湿地公园边界四至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不得重叠或者交叉。
第六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可建立国家湿地公园:
(一)湿地生态系统在全国或者区域范围内具有典型性;或者区域地位重要,湿地主体功能具有示范性;或者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或者生物物种独特。
(二)自然景观优美和(或者)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
(三)具有重要或者特殊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价值。
第七条申请建立国家湿地公园的,应当提交如下材料:
(一)所在地县级以上(含县级)人民政府同意建立国家湿地公园的文件;跨行政区域的,需提交其同属上级人民政府同意建立国家湿地公园的文件。
(二)拟建国家湿地公园的总体规划及其电子文本。
(三)拟建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机构的证明文件或者承诺建立机构的文件。
(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拟建国家湿地公园土地权属清晰、无争议,以及相关权利人同意纳入湿地公园管理的证明文件。
(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拟建国家湿地公园相关利益主体无争议的证明材料。
(六)反映拟建国家湿地公园现状的图片资料和影像资料。
(七)所在地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出具的申请文件、申报书,以及对总体规划的专家评审意见。
第八条建立国家湿地公园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向国家林业局提出申请。
国家林业局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对申请材料符合要求的,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并提交考察报告。
申报单位应根据专家实地考察报告组织对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并报国家林业局审查备案。
对通过专家实地考察论证和国家林业局初步审核符合条件的,由国家林业局在拟建国家湿地公园所在地进行公示。
第九条对完成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的,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国家林业局组织验收。对验收合格的,授予国家湿地公园称号;对验收不合格的,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取消其试点资格。
第十条国家湿地公园采取下列命名方式:
省(自治区、直辖市)名称+湿地名+国家湿地公园。
第十一条国家湿地公园应当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进行标桩定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和挪动界标。
第十二条国家湿地公园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统一负责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工作。
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机构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应当经过必要的岗位培训。
第十三条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参照有关规定编制。
国家湿地公园的撤销、范围的变更,须经国家林业局审批。
第十四条国家湿地公园可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实行分区管理。
湿地保育区除开展保护、监测等必需的保护管理活动外,不得进行任何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无关的其他活动。恢复重建区仅能开展培育和恢复湿地的相关活动。宣教展示区可开展以生态展示、科普教育为主的活动。合理利用区可开展不损害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生态旅游等活动。管理服务区可开展管理、接待和服务等活动。
第十五条国家湿地公园应当设置宣教设施,建立和完善解说系统,宣传湿地功能和价值,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
鼓励国家湿地公园定期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
第十六条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定期组织开展湿地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建立档案,并根据监测情况采取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
第十七条禁止擅自占用、征用国家湿地公园的土地。确需占用、征用的,用地单位应当征求国家林业局意见后,方可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八条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国家湿地公园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开(围)垦湿地、开矿、采石、取土、修坟以及生产性放牧等。
(二)从事房地产、度假村、高尔夫球场等任何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建设项目和开发活动。
(三)商品性采伐林木。
(四)猎捕鸟类和捡拾鸟卵等行为。
第十九条国家林业局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开展国家湿地公园的检查评估工作。对不合格的,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取消其“国家湿地公园”称号。
【关于印发《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的通知】推荐阅读:
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印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规定》的通知10-16
北京市高法关于印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专利商标行政诉讼案由的规定》的通知-地方司法规范06-18
关于印发内河水运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12-03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基层人民法院审判质量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07-13
国家计委关于印发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工作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07-17
关于印发《上海市实施[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细则》的通知11-30
关于印发合肥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暂行规定的通知 合政办10-01
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