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

2024-11-14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共8篇)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 篇1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5月3日,记者从合肥市规划局获悉,到20,合肥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360万人以内,形成四级市域城镇体系,在公共服务方面建成市级中心、片区中心、社区中心三级体系,形成“三环四脉四楔多园”的绿化空间格局。

A空间格局

批复明确,合肥市要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年,合肥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36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60平方公里以内。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禁止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解读: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从空间层次角度,《总体规划》将合肥市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规划层次。

按照《总体规划》,市域包括合肥市域行政区域范围,面积11433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范围北至长丰县行政边界,南至巢湖风景名胜区保护边界,西至肥西县及南岗镇行政边界,东至大圩镇、淝河镇、大兴镇等行政边界,总面积约486平方公里。

《总体规划》确定,合肥市城市发展目标为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此外,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构建1个中心城市、6个区级综合服务型城镇、27个三级城镇、51个重点镇四级市域城镇体系,形成“一核”、“一区”、“五轴”的市域发展格局。

在城市规模方面,预测到2020年,合肥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规模为3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6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名词解释

“一核一区五轴”

“一核”指合肥中心城区,“一区”指城镇协调区,“五轴”指东、北、西、南、东南五条城镇发展轴。

B基础设施

综合交通设施将进一步完善

批复强调,合肥市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疏解区域过境交通,加强城市内外交通衔接。

解读:高铁南站投入使用,合福等高铁线路已相继开通,商合杭铁路正式启动建设。如今,合肥已由过去的“通过式交通节点”成为接转南北的“放射式交通枢纽”。按照规划,未来几年,合肥市将建立起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除了启动新桥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前期研究,合肥市拟适时建设巢湖等通用机场;开展骆岗机场转型开发研究。铁路方面,近期计划续建商合杭高铁,新建合安九等高铁;拟新建合六城际、巢马城际、续建庐铜铁路、建设新西站。公路方面,计划近期新建4条、扩建6段高速公路,新建5条国道、12条省道。

未来几年,合肥市将完善市区快速路网络体系,拟新建18条快速路,新建及改扩建13条一级主干路,新建及改扩建29条二级主干路,构建环绕中心城、滨湖新区组团的快速内环。

多层次、多类型城市交通方便市民换乘

批复明确,合肥市要加强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做好停车场规划布局,推动城市停车场建设。

解读:目前,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洞通、轨通之后,正在进行紧张装修,年底通车试运营。2号线明年年中试运营,3号线已全面开工。4、5号线年内开工。另外,合肥市规划部门正在开展合肥城市轨道交通第三轮建设规划的研究工作,未来多条线路都将往肥东、肥西、北城等地延伸。

,合肥市入选为“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如今快速公交线路不断增多,一大批公交专用道正在建设,“定制巴士”也有望在下半年开通运营。

根据初发布的《合肥市域“1331”综合交通规划》,二环内计划建设145处公共停车场,停车位达2万个。今年,合肥计划开工建设5个“P+R”公共停车场,1299个停车位;二环内建设36个停车场,新增停车位4201个。

有序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批复要求,合肥市要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水水源和给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积极有序地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解读:今年4月下旬,合肥市成为了全国地下综合管廊15个试点城市之一。未来5年,合肥市将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148.78公里,其中至底建成试点项目44.03公里,并于全部投入运营。

C绿地楔入形成“三环四脉四楔多园” 空间格局

批复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加强对巢湖、紫蓬山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以及东大圩南淝河湿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制定并严格实施有关保护措施。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重点保护好包公祠、教弩台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和近现代历史建筑。

解读:《总体规划》明确了合肥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将以巢湖和紫蓬山风景名胜区为背景,以自然河流水系、交通走廊防护绿地为纽带,以大型公园为节点,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并规划形成“三环四脉四楔多园”空间格局。

■名词解释

“三环四脉四楔多园”

“三环”指的是环城公园绿环,二环路防护绿地和高压线走廊形成的一条环状绿带,外围铁路、高速公路、防护绿地等人工和自然要素形成的环状绿化隔离带。

“四脉”为贯穿城市的四条水系,包括南淝河及其支流,十五里河及其支流、派河及其支流、二十埠河及其支流。

“四楔”为城市外围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楔形绿地。

“多园”则包涵了逍遥津公园、杏花公园、花冲公园、瑶海公园等多个城市公园。

D公共服务形成三级体系 打造4个市级中心

批复要求,合肥市应该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

解读:在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建设方面,《总体规划》明确,合肥市将规划形成市级中心、片区中心、社区中心三级体系。规划4个市级中心,8个片区中心,若干个社区中心。其中,市级中心分别为老城中心、滨湖中心、政务文化新区中心和合肥南站中心。

■名词解释

“4个市级中心”

老城中心位于老城区,以长江路为轴,呈带状分布,具有金融、办公、商业商务、文化娱乐、信息、旅游等功能。

滨湖中心位于巢湖之滨,具有行政办公、金融、商务、文化、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功能。

政务文化新区中心地处政务文化新区生态绿轴周边地区,具有市级行政办公、商务、文化、体育等功能。

合肥南站中心以南站为核心,南北地区,具有综合交通、商贸、商务等功能。

批复全文要点:

城市定位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发展方向

◎逐步把合肥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36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60平方公里以内。

交通体系

◎进一步完善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疏解区域过境交通,加强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加强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 篇2

宝业·城市绿苑居住小区坐落于合肥市瑶海区, 基地为原安徽拖拉机厂厂区。北靠和平路, 南临合裕路, 西依繁昌路, 东临南陵路, 占地面积450多亩, 总建设面积近50万平方米, 有多层、小高层、高层、商铺、酒店式公寓、写字楼等, 是合肥市最大的小区之一。

安徽拖拉机厂始建于1954年, 由一批刚刚抖去战场硝烟的老革命前辈来到了庐州南淝河西岸, 39人17台简易设备扎根于此地, 成为创造过安徽农业机械制造辉煌的安徽拖拉机厂前身。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历程, 厂区已形成以高大香樟为主的景观绿化带和18500平方米的“青年林”集中绿地。开发前整个厂区有以大香樟为主的乔木4109株, 花木1 1 6 0棵 (见图1) 。

2、总体布局

2.1 立意

合肥城市绿苑项目, 是一次比较成功采用景观、规划和建筑一体化设计方法的实例。该小区用地为原合肥瑶海区安徽拖拉机厂厂区, 厂区保留了比较完整的路网格局和大量的香樟乔木。本设计是着眼于为以后留下宗地本身的记忆为前提, 通过保留过去的痕迹、重要的元素, 如一段拖拉机厂区道路, 高大的香樟, 让它们以新的面貌呈现在基地内。景观规划设计自始至终关注着现状资源的再利用, 如规划小区的部分道路系统和绿化系统承袭了拖拉机厂的旧有格局, 通过合理的规划整合, 形成了如今合理的住区路网体系。从旧厂区航拍图和规划总图的对比中可以看出 (见图1、图2) , 基地的演变是很有意思的。它揭示了厂区旧有的格局决定着新的住区的规划。也许周围的景观会在一天的时间里消失, 但是这个宗地的脉络结构却永远呈现部分的工业景观面貌。

景观序列的安排是建立在基地原有景观脉络的基础上, 结合住区总体规划及人的游憩特点完成的。把东、西区的入口作为起始点, 而入口也是沿用了厂区原有的入口方位, 这样就自然而然地保留和利用了厂区主要的景观道路作为连接各个景观间隔点的纽带。通过在保留下来的景观道路中巧妙地穿插各种景观空间和重要景点, 最终把它们连接成为一个具有逻辑性的景观序列且到达空间高潮而结束。结束点就是东、西住区的景观中心, 形成了整个小区主要的景观轴线。当然各组团绿地通过曲折多变的道路与中心景观相贯通, 最终形成了多层次的景观顺序格局。

2.2 组景

东区中心景观作为该住区的主要居住室外环境, 尽可能保留和利用原有的大树, 作为小区公共景观轴线的延伸, 本设计巧妙利用了原有的香樟树木, 结合树池和休息座椅, 再和谐平衡地配置以小乔木、灌木和草坪, 形成较开阔的空间作为景观顺序的间隔点。直线的香樟大道在原厂区路基的基础上铺设了与道路垂直的具有横向肌理的陶土地砖, 把各个间隔点有机地连接起来, 最终成为居民休憩散步的场所。他们能够一边在林木中散步一边享受大自然, 走累了就顺便坐在大香樟树下的池凳上休憩。道路两旁几乎与公寓同样高的大香樟树, 作为这里的象征树, 深受人们的喜爱 (见图3) 。

保留下来的这些大香樟和高大的梧桐树发挥着树篱的功能, 在构筑美丽的住宅区的同时, 还起到了遮挡来自近邻公寓的视线效果。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道路的另一端建有住宅的情形, 可这里却是利用树木形成良好的屏障, 保护彼此私密性的同时带给住户绿色的风景 (见图4) 。

中心景观是整个住区的焦点, 也是居民的主要交往空间, 到访者可以感受到小区景观的多样化。本案东、西小区中心广场在设计时首先考虑到它既是居住环境的实体, 也是居住建筑功能的延续, 它是整个城市绿苑的“客厅”。本案在东、西区中心景观的组景中巧妙地利用保留下来的大樟树, 作为组景线索, 穿插引领着景观的转换, 在其四周配置水景、小桥、休憩广场和亲水木平台成为居民室外交往的舒适空间。保留下来的大香樟, 有的配置于明快的草坪, 有的围以精美的树池, 使其焕发出昔日的光辉, 仿佛向居民讲述着历史的记忆。如:从东、西区中心景观实景照片 (见图5, 6) 可以体会到, 高大的香樟树以原有的姿态间隔排列, 精美的树池, 平静的水景与远处的亭榭等, 共同酿造出宁静优美的住区室外空间。

东区东侧在原有“青年林”的基础上, 略加整合, 形成合理的居住小区次绿化中心, 并保留了其四周的大部分林木, 其冠名依然沿用了原来的名称。在东区中心广场与东侧的青年林之间镶入一条弯弯曲曲的细长水系, 与中心广场的宽阔水域连成一体, 共同组成了东区的绿色景观走廊 (见图7) 。

2.3 成效

这种尊重历史地域的设计带来的最直接的利益, 便是难得的现状资源在小区新的场景中展现其历史的沧桑魅力。最终, 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和赞同。同时, 也尊重了那些在合肥拖拉机厂辛勤工作了一辈子的老工人们的愿望, 安慰了他们对厂的一片痴情。这种被精心保留下来的、活生生的、沉淀着历史遗迹的元素——香樟大树、几条固有的路网、原有的青年林等等, 重新创造出的价值远远超出我们的预先想象。同时, 也良好地维护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原住“斑鸠”依然安居此地, 与新迁入的居民和谐相处。

3、结束语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 篇3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策;安徽省合肥市

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1-00-02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尤其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载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生产活动的基础,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以资源环境约束加大为主要特征的矛盾凸现期[1]。随着十八大“四化同步”战略的提出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集约利用有限土地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达到节约用地效果,已成为政府和普通民众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在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协调,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保持生态环境可持续性,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空间。由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将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现实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必须将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思想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紧密融合在一起。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试图通过对该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提出促进合肥市城镇土地集约利用、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2 研究区概况

合肥位于安徽省正中央,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襟江拥湖,沿海腹地、内地前沿、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2005-2012年,随着合肥市经济快速发展,GDP由2005年的925.61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 164.32亿元,增加了3 238.71亿元,第一产业产值增加了176.56亿元,第二产业产值增加了1 879.3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了1 182.86亿元 (图1) 。

图1 合肥市2005-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2012年,合肥市国内生产总值4 164.3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25.81%、34.78%、26.69%、20.08%(表1)。

3 合肥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面,许多学者希望创建出类似于集约度的单个指标[2]。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现状,可认为,由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目标具有多元性而且影响因素众多,为准确和客观反映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应根据影响因素类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科学设置衡量指标,不仅要表征作为集约经营外观表现的投入状况,还应量度土地利用程度和产出情况以及当前利用方式持续与否,即不仅要关注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还要重视其资源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形成具有一定层次和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筑相关综合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整体量度[3]。

因此,合理选建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关键,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果和持续情况等4个方面筛选指标[4-5]。经过参阅相关资料,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表2)。

表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3.2 评价方法

根据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集约利用评价实质上就是解决城市土地在发展水平、速度和各方面协调性的描述问题。鉴于信息论中信息熵表示系统有序程度,一个系统有序程度越高则信息熵越小(反之亦然),因此,可根据各项指标值差异程度,利用信息熵计算各指标权重,为综合评价提供依据[6]。

由于各指标的量纲、数量级及指标正负取向均有差异,为使各项指标数据具有可比性,须将原始数据无量纲化,也即对初始数据做标准化处理。其次,计算指标的熵值和信息效用值,并参评对象的评价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土地利用中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果和持续状况并相互协调的结果,每个子系统中的指标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状况。因此,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集约度)可用下列模型进行评定。

式中,Si为城市土地集约度;Wk(k=1,2,3,4)分别为第i个样本的投入强度指数、利用程度指数、产出效果指数和持续状况指数的权重;Fki为相对应的评价指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取值范围为Yi∈[0,1],当Yi=0时,土地集约利用处于最不成熟状态,集约利用水平最低,而当Yi=1时,则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达到理想状态,集约利用水平最高。

3.3 评价结果

依据合肥市统计年鉴(2006-2013年)及其他相关数据,合肥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各层次指标权重并在此基础上对合肥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综合评价(表3,表4,图2)。

图2 合肥市2005-2012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趋势

3.4 评价结果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对合肥市2005-2012年间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情况进行分析。

(1)合肥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较低需大幅度提高。从2005-2012年,合肥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最高的是2010年的0.4791,最低的则是2006年的0.2 263,各年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平均水平只有0.3 606,总体水平较低。endprint

(2)合肥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是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合肥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2005年为0.2 300,到2012年则为0.4 667,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增幅为102.91%。其中投入强度由2005年的0.0 746增加到2012年的0.1 972,增加了0.1 226,增幅164.34%,表明目前合肥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投入水平仍然偏低,有很大提高空间;利用强度由2005年的0.0 613增加到2012年的0.0 942,增加了0.0 329,增幅为53.67%,土地利用程度仍然较低,城市土地利用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掘;产出效果由2005年的0.0 324增加到2012年的0.0 900,增加了0.0 576,增幅为177.78%,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尚未充分发挥,产出水平还应大幅提高;持续情况由2005年的0.0 617增加到2012年的0.0 853,增加了0.0 236,增幅为38.25%,土地利用持续性较低应继续加强土地生态建设。

(3)2011年,集约水平有所降低,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是合肥市的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土地总面积增加,拉低了合肥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到了2012年,合肥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又有所提升。

4 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

4.1 合理确定区域土地资源利用战略

由于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证作用以及日益凸现的强烈约束,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在区域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这就要求合肥市在土地利用中培养和锻炼战略思维,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和战略高度,关注所在地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土地利用的原则性和根本性问题,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及土地供求态势的科学预测,因地制宜选择土地利用战略[7]。

4.2 提高土地有效供给

保障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是确保必需新增土地需求,因此合肥市应建立和完善供给引导和需求制约的供地机制,在今后新增土地供应中,继续严格贯彻现行管理制度,执行现行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切实提高土地资源的有效供给,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佳利用。

4.3 利用经济杠杆加强土地市场管理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既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更需要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两者有机结合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途径之一。因为土地使用者对土地的需求受其经济能力、使用目的、国家政策和地价条件的制约,而地价的高低往往是决定其数量的关键因素。在土地一级市场交易中,综合运用地租、地价和地税手段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4.4 支持和推广现代科技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为了准确掌握当前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状况,在当前条件下,应加强对土地集约利用的监测和诊断。综合利用“3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土地利用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准确掌握所在区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

4.5 执行和完善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制度

通过分析,合肥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对仍然较低,为确保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除了要贯彻执行国务院制定的相关政策外,还应严格遵守现有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法律法规及结合地方实际尽可能完善地方法规体系,并且适当加大执法力度。

参考文献

[1] 石晓平.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1.

[2] 陈莹,刘康,郑伟元.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应用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2,16(4): 26-29.

[3] 王长坤. 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4] 刘力,邱道持,粟辉,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5):887-890.

[5] 王海斌.市域土地集约利用的标度研究——以辽阳市为例[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6] 宋红梅等. 基于熵值法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徐州市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91-92.

[7] 刘新卫,张丽君等.中国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6.

(责任编辑:赵中正)endprint

(2)合肥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是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合肥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2005年为0.2 300,到2012年则为0.4 667,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增幅为102.91%。其中投入强度由2005年的0.0 746增加到2012年的0.1 972,增加了0.1 226,增幅164.34%,表明目前合肥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投入水平仍然偏低,有很大提高空间;利用强度由2005年的0.0 613增加到2012年的0.0 942,增加了0.0 329,增幅为53.67%,土地利用程度仍然较低,城市土地利用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掘;产出效果由2005年的0.0 324增加到2012年的0.0 900,增加了0.0 576,增幅为177.78%,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尚未充分发挥,产出水平还应大幅提高;持续情况由2005年的0.0 617增加到2012年的0.0 853,增加了0.0 236,增幅为38.25%,土地利用持续性较低应继续加强土地生态建设。

(3)2011年,集约水平有所降低,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是合肥市的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土地总面积增加,拉低了合肥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到了2012年,合肥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又有所提升。

4 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

4.1 合理确定区域土地资源利用战略

由于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证作用以及日益凸现的强烈约束,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在区域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这就要求合肥市在土地利用中培养和锻炼战略思维,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和战略高度,关注所在地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土地利用的原则性和根本性问题,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及土地供求态势的科学预测,因地制宜选择土地利用战略[7]。

4.2 提高土地有效供给

保障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是确保必需新增土地需求,因此合肥市应建立和完善供给引导和需求制约的供地机制,在今后新增土地供应中,继续严格贯彻现行管理制度,执行现行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切实提高土地资源的有效供给,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佳利用。

4.3 利用经济杠杆加强土地市场管理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既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更需要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两者有机结合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途径之一。因为土地使用者对土地的需求受其经济能力、使用目的、国家政策和地价条件的制约,而地价的高低往往是决定其数量的关键因素。在土地一级市场交易中,综合运用地租、地价和地税手段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4.4 支持和推广现代科技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为了准确掌握当前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状况,在当前条件下,应加强对土地集约利用的监测和诊断。综合利用“3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土地利用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准确掌握所在区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

4.5 执行和完善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制度

通过分析,合肥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对仍然较低,为确保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除了要贯彻执行国务院制定的相关政策外,还应严格遵守现有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法律法规及结合地方实际尽可能完善地方法规体系,并且适当加大执法力度。

参考文献

[1] 石晓平.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1.

[2] 陈莹,刘康,郑伟元.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应用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2,16(4): 26-29.

[3] 王长坤. 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4] 刘力,邱道持,粟辉,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5):887-890.

[5] 王海斌.市域土地集约利用的标度研究——以辽阳市为例[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6] 宋红梅等. 基于熵值法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徐州市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91-92.

[7] 刘新卫,张丽君等.中国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6.

(责任编辑:赵中正)endprint

(2)合肥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是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合肥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2005年为0.2 300,到2012年则为0.4 667,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增幅为102.91%。其中投入强度由2005年的0.0 746增加到2012年的0.1 972,增加了0.1 226,增幅164.34%,表明目前合肥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投入水平仍然偏低,有很大提高空间;利用强度由2005年的0.0 613增加到2012年的0.0 942,增加了0.0 329,增幅为53.67%,土地利用程度仍然较低,城市土地利用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掘;产出效果由2005年的0.0 324增加到2012年的0.0 900,增加了0.0 576,增幅为177.78%,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尚未充分发挥,产出水平还应大幅提高;持续情况由2005年的0.0 617增加到2012年的0.0 853,增加了0.0 236,增幅为38.25%,土地利用持续性较低应继续加强土地生态建设。

(3)2011年,集约水平有所降低,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是合肥市的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土地总面积增加,拉低了合肥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到了2012年,合肥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又有所提升。

4 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

4.1 合理确定区域土地资源利用战略

由于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证作用以及日益凸现的强烈约束,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在区域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这就要求合肥市在土地利用中培养和锻炼战略思维,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和战略高度,关注所在地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土地利用的原则性和根本性问题,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及土地供求态势的科学预测,因地制宜选择土地利用战略[7]。

4.2 提高土地有效供给

保障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是确保必需新增土地需求,因此合肥市应建立和完善供给引导和需求制约的供地机制,在今后新增土地供应中,继续严格贯彻现行管理制度,执行现行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切实提高土地资源的有效供给,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佳利用。

4.3 利用经济杠杆加强土地市场管理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既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更需要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两者有机结合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途径之一。因为土地使用者对土地的需求受其经济能力、使用目的、国家政策和地价条件的制约,而地价的高低往往是决定其数量的关键因素。在土地一级市场交易中,综合运用地租、地价和地税手段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4.4 支持和推广现代科技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为了准确掌握当前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状况,在当前条件下,应加强对土地集约利用的监测和诊断。综合利用“3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土地利用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准确掌握所在区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

4.5 执行和完善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制度

通过分析,合肥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对仍然较低,为确保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除了要贯彻执行国务院制定的相关政策外,还应严格遵守现有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法律法规及结合地方实际尽可能完善地方法规体系,并且适当加大执法力度。

参考文献

[1] 石晓平.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1.

[2] 陈莹,刘康,郑伟元.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应用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2,16(4): 26-29.

[3] 王长坤. 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4] 刘力,邱道持,粟辉,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5):887-890.

[5] 王海斌.市域土地集约利用的标度研究——以辽阳市为例[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6] 宋红梅等. 基于熵值法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徐州市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91-92.

[7] 刘新卫,张丽君等.中国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6.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 篇4

摘要:近几年来合肥经济发展形势良好,且2015年国家将合肥规划为一带一路战略下重要的节点城市,合肥经济发展迎来的新机遇。经过考察与研究,本文总结出合肥市经济发展的优势以及现状,讨论了合肥市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合肥市;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经济发展

合肥自从被设立为安徽省的省会,经济一直快速增长。近年来随着国家的“中部崛起”的战略的实施,合肥市在慢慢成长为中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的领军城市。2015年3月28日,外交部、国家发展委员会、共同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新疆、福建成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合肥与武汉、南昌、长沙等10个城市被定位为“节点城市”,在安徽省内引起强烈反响。着眼于合肥市的优劣势,研究合肥如何履行好重要“节点城市”的使命,并如何利用好这难得的发展机遇具有极大的理论与经济意义。

一、合肥市经济发展的优势

1.地域优势

首先合肥位于安徽中部,是安徽省省会,市域面积1.1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52万元,坐拥800平方公里的璀璨明珠--巢湖。合肥名人辈出,历史上出现出现过比如宋朝著名的清廉的官员包拯,包拯孤立就是坐落在合肥。其次在合肥方圆500公里范围内,包括了中国东中部地区7省1市102万平方公里疆域、5亿多人口,占据中国50%的GDP和40%的消费市场。等到合肥到南京,合肥到武汉的高速铁路建设完成后,南京到合肥只需要45分钟左右,而从合肥到上海和武汉只需要大约两个小时。最后水上运输通道途中经过安徽巢湖连接至海上,正在处于启动阶段的江淮运河项目也在紧张建设中,这一系列的规划将会让合肥成为沟通长江和淮河重要水运枢纽。另外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还在紧张的规划建设之中,建成之后的新桥国际机场将会达到国际4E级标准。由此可以看出合肥极为有利的地域优势将为合肥市的经济增长提供巨大的潜力。

2.政策支持

在交通建设规划方面,2014年9月,在国务院交通规划发展计划中,首次明确了合肥作为中部重要省会城市的交通枢纽地位。2015年1月,合肥市城市交通规划经过了国务院的评审,并最终获得批准。在国家层面首次明确支出:合肥将成为联接东西、承南启北、覆盖长江、淮河流域的国家级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以合肥为中心,努力打造60分钟生活圈和工作圈。在国家级城市发展规划方面,2014年国务院分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长江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在这份指导指导意见中将合肥定位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将和南京、杭州一起,助力长三角经济带一体化进程,促进长三角经济进一步发展。2015年2月7日中午,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三届会商会媒体见面会举行,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三届会商会合肥纲要》,合肥、武汉、长沙、南昌四城市合作开启新篇章。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国外交部、中国商务部共同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新疆、福建成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合肥与武汉、南昌、长沙等10个城市被定位为“节点城市”。

3.科教文化优势

早在1999年,北京与成都、合肥、西安共同被指定为国家四大科教基地,“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等多个国家级重点科学研究实验室均坐落在合肥;还有结构生物学、结构分析、等多个省部级重点科学研究实验室,还有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38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所等为首的科研院所共计72个之多。知名高校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教学科研实力强劲,为合肥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

二、合肥市经济发展现状

合肥经济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总量突破5000亿大关。首先,2014年合肥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合肥市GDP达到惊人的5158亿,GDP增长幅度远远大于全省其他各市,GDP总量也遥遥领先全省其他各市。在这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57.6亿元,增长幅度为4.8%;第二产业快速增长2872亿元,增长幅度高达11.4%;第三产业(服务业)快速增长2028.3亿元,增长速度高达8.5%。合肥市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其中,如果依照合肥市常住人口来计算,合肥市全年人均GDP达到67394元,如果将其折合为美元第一次超过1万美元,合肥市人均GDP达到了10971美元的新高度;如果依照可比价进行计算的话,比2013年增长9.1%。其次,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工业呈现出强劲爆发趋势。此外,合肥投资也获得新突破。去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0亿元,达5385.17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工业投资1910.1亿元,同比增长12.6%;现代服务业投资1448.24亿元,增长20.4%。从上述数据可以我们可以发现合肥经济发展现状良好,发展潜力巨大。

三、合肥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合肥经济发展即将步入快车道,对于经济发展即将步入快车道的合肥目前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和有待克服的劣势。除了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外,以下因素也成为了合肥经济发展的严峻挑战。

1.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紧张、融资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经济发展难题。中小企业资金紧张、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存在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其中,存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象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省市、地区产生的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变现形式存在差异的,即使在同一个地理区域,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其表现形式也是千差万别的。不管其原因是什么,最终的结果均导致了合肥市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融资极为困难的现象,二这一现象无疑对合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市不利的。

2.城市规划不足

合肥市城市建设呈现的“二元结构”特征没有根本改变导致城市发展空间结构性缺失。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制约城市的整体协调发展。城市交通结构的根本诟病没有消除,在城市拓展以及机动化交通的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不堪重负,继续进行结构转型与梳理。由于合肥城市高速发展导致合肥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合肥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严重不足,而且服务设施在全市范围内分布不均匀,问题极为复杂亟待有关部门解决。城市建成区周边地区开发压力较大,呈现出无序发展的趋势和苗头,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控制引导。行政区划严重束缚城市发展与建设管理,从市域到市区设置到各区及乡镇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需要规划给以统合和有机地协调。合理的城市规划有利于合肥市经济的长远发展,也是有利于提高合肥市民的生活水平。

四、促进合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1.充分发挥地域交通优势

合肥市应当积极摸索探究开放性的的发展新思维,积极为相关企业进入合肥搭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平台,以此吸引东部沿海企业入驻合肥,带动合肥经济发展,全力推进开放型经济跨越式发展。成为“节点城市”,使得合肥企业走出去将更加便捷化,外资进驻合肥也更顺畅。合肥是“合新欧”货运班列上的重要城市,此次跻身国家“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有利于合肥转移优势产能,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除了陆路开放以外,目前合肥市政府正在研究编制合肥国际化都市区的行动纲要,其中“一带一路”肯定会是重要组成部分,合肥会利用自己通江达海的资源,更多地参与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合作中去。这样就能最大化合肥地域交通优势,将合肥打造为中部物流枢纽城市。

2.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难的问题

首先,首先鼓励中小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解决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等问题提供便利。政府应当鼓励中小金融机构为相关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这个政策可以结合当前阶段正在进行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行。其次政府应当积极推动中小创新性企业上市,为优质的中小企业登录新三板,创业板进行融资提供政策便利。如能登录新三板、创业板进行融资的中小企业,政府应当给予税收优惠,土地优惠政策,从而使中小企业直接登录资本市场获取资本。最后鼓励政府为优质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从而进一步释放中小企业活力,促进合肥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合肥市高等教育发展规划 篇5

合肥高校现状:

合肥是中国科教名城,“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合肥市目前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中医学院、合肥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巢湖学院共十所公办普通本科,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两所军校,另有三联学院、新华学院、安徽外国语学院及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四所民办本科。专科院校在此不进行介绍。

合肥未来是要建成区域性大城市的,纵观中国的那些自称或是公认的区域大城市,基本上都是有十五所以上的本科院校,有的甚至有二十所以上,因此,合肥的目标就是建成十五所以上的本科院校(不包括三本、独立学院)!

2015—2030年,利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合肥市有六所左右的学院更名大学,同时期安徽省可能有十二所左右的学院更名大学。同时进行的进行的工作是,某些实力较强的高职,具备升本的能力,争取升格本科院校。

具体目标和规划:

1、合肥大学:合肥大学以合肥学院为主体,合并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部分系部,多学科协调发展,2015年筹建合肥大学,通过五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在十三五期间建成,再通过5—10年的建设,建成若干博士点,同时努力建设1—2个国家重点学科,在2030年,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其地位达到现在水平的济南大学和沈阳大学。未来的合肥大学以培养本科人才为主,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以服务合肥经济圈为宗旨,为全国闻名的应用型高校。

2、合肥师范大学:未来的合肥师范大学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主体建成,争取在2020年以后建成十个以上的硕士点,在2030年之前建成合肥师范大学,同时建设若干博士点。未来的合肥师范大学主要以培养合肥地区及合肥经济圈地区的教师为主,为地方性应用型高校。在师范大学中,仅次于安徽师范大学。

3、安徽文理大学(巢湖大学):以巢湖学院为主体筹建。2030年之前建设若干硕士点,到2030年左右基本建成安徽文理大学。其名称可进一步商议。

4、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有望在2013年更名成功,2020年左右建成若干博士点,到2030年争取建设1—2个国家重点学科。主要办学定位为:在建筑界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的建筑大学!

5、安徽中医药大学:2013年安徽中医学院更名。到2030年,建成若干博士点,争取成为全国有影响的中医药大学!

6、合肥理工大学:合肥理工大学是理工科高校,以三联学院为主体筹建。合肥理工学院被列入2020—2030年安徽省重点建设高校名单。因三联学院是民办本科,政府可以考虑购买。2015年左右三联学院更名合肥理工学院,2025年

左右建成若干硕士点,争取2030年之前建成合肥理工大学。合肥理工大学是安徽省理工科二本批次录取,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安徽工程大学。

7、安徽外国语大学:以目前的民办安徽外国语学院为主体筹建。2015年左右进入本二批次招生,2020年成为公办本科并建设若干硕士点,2030年之前建成安徽外国语大学。

8、合肥信息工程大学(合肥信息工程学院):以民办文达信息工程学院为主体筹建。2015年更名为合肥信息工程学院,2025年建设若干硕士点,争取2030年更名合肥信息工程大学。

9、新华大学(合肥科技大学):我认为新华学院更名为合肥科技大学不现实,合肥科技大学这么好的ID可能就因为科大而不能启用,安徽科技学院为避科大,改成安徽农林科技大学。姑且就认为是新华大学吧,新华学院十八年后还叫新华学院肯定有点不现实了,不管叫什么,我比较认可其升格大学的。什么合肥交通大学、合肥应用科技大学、安徽第二理工大学都行~最好的ID莫过于合肥科技大学了,只是有科大在,可能性为1%。

10、合肥财经学院:由安徽大学相关院系、安徽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及合肥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民办)合并组建,安徽大学和安徽财经大学对口支持,争取在2020年左右建成合肥财经学院,到2030年争取建成若干硕士点。

11、合肥工程学院:由安徽建筑大学相关院系及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由安徽建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对口支持,争取在2020年左右建成合肥工程学院,到2030年争取建成若干硕士点。

12、安徽水利水电学院:由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筹建,争取2025年左右升本,到2030年成为国家级硕士点建设单位。

附1:

到2030年,合肥可能拥有的高校有:

1、中国科技大学(985、211)

2、安徽大学(211)

3、安徽医科大学(省重点)

4、安徽农业大学(省重点)

5、安徽中医药大学(省重点建设)

6、安徽建筑大学(省重点)

7、安徽文理大学(硕士点)

8、安徽外国语大学(省重点建设)

9、安徽水利水电学院(硕士点立项)

10、合肥大学(省重点)

11、合肥工业大学(211、985平台)

12、合肥理工大学(硕士点)

13、合肥师范大学(省重点建设)

14、合肥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点)

15、合肥财经学院(硕士点立项)

16、合肥工程学院(硕士点立项)

17、新华大学(硕士点)

附2:到2030年安徽省可能更名、升格的高校

1、安徽建筑大学

2、安徽文理大学

3、安徽中医药大学

4、安徽外国语大学

5、安徽水利水电学院

6、安徽农林科技大学(安徽科技大学)

7、铜陵财经学院

8、芜湖医科大学

9、蚌埠医科大学

10、安庆师范大学(安庆大学)

11、阜阳师范大学(阜阳大学)

12、合肥大学

13、合肥师范大学

14、合肥理工大学

15、合肥信息工程大学

16、合肥财经学院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 篇6

合肥市肥西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06—2010)

1、基本情况

1.1、自然地理概况

1.1.1、地理位置

肥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东连合肥市蜀山区;东南临巢湖、隔丰乐河与庐江、舒城两县相望;西同六安市金安区接壤;北与寿县、长丰毗连。处于东经116°4.1′至117°22′,北纬31°30′至32°00′之间,全县总面积2168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6633.9公顷。

1.1.2、地形地貌

肥西县地处江淮丘陵腹部,县境分为低山丘陵、岗区、湖河平原区三部分,西部多山丘,系大别山余脉,有紫蓬山(海拔189米)、元通山(海拔219米)、大潜山(海拔289米)等诸山峰凸起,占总面积的6.1%,中部和北部岗冲相间,占总面积的85.1%。东南一隅沿河(丰乐河、派河)、沿湖(巢湖)一带系冲积平原,占总面积的8.8%。

1.1.3、气候

肥西县地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年日照时数1906.2小时,太阳辐射总量120千卡/cm,全年无霜期235.5天,多年平均气温15.4℃,极端最高气温40.6℃,极端最低气温—16.1℃,一月份平均气温为2.4℃,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7.7℃。全年大于10℃的有效积温4600—5000℃。年平均降水量为1007.4mm左右。适宜苗木花卉的生长。

1.1.4、土壤

全县土壤呈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分布,以曾通黄棕壤和粘盘黄棕壤为主,土壤PH值在6—7之间,对苗木花卉生长无较大影响。

1.2、社会经济条件

全县16个乡镇(其中5个乡)总人口97万人,农民人均年收入均3105元。

肥西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现在各级公路158条,全长1200公里,其中合六路、合安路、合铜路、杨桃路为国省道,长151.8公里;合九铁路、合界高速、宁西铁路贯穿全县。县内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晴雨路。境内丰乐河、杭埠河、派河、大潜山总干渠、滁河干渠、巢湖水域可常年通航,水利条件较好。

1.3、森林资源状况

全县国土总面积2168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6633.9公顷,占7.6%,非林地201966.1公顷,占92.4%。

全县有林地面积15210.8公顷,占林业用地的91.4%,绝大部分为乔木林地,其中乔木纯林15045.1公顷,混交林150.5公顷,竹林15.2公顷。

全县活立总蓄积为947549m,其中林业用地蓄积199188m,四旁林木蓄积748361m。在林业用地中按林木使用权分,国有林木蓄积36102m3,集体林木蓄积146858m3,个人林木蓄积1628m3,分别占18.1%、73.7%、8.2%;按林种分,防护林蓄积98766m3,特用林蓄积35214m3,用材林蓄积65161m,分别占49.6%、17.7%、32.7%。

全县森林覆盖率为15.73%(其中片林覆盖率为6.96%)。与1998年森林覆盖率11.3%相比,提高了4.4个百分点。

2、苗木花卉产业现状

2.1、产业发展过程

从历史上来看肥西县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分为几年重要的发展阶段,上个世纪的60年33332

代、78年、98年和2003年,苗木花卉产业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县苗圃与上派镇的阮岗、松岗、孔岗(后简称三岗)生产少量的果树苗木,由于农民自留地面积小、生产规模小、收入低。78年以后,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土地,有了更大的经营自主权,生产面积进一步达到了扩大。到了1998年,由于当时农产品价格低,加之当时我国的经济开发区和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园林绿化用苗大量增加,以三岗为核心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全县发展到了近7万亩。2003年随着首届中国·合肥苗木花卉的举办,我县的苗木花卉生产已遍布全县的各个乡镇,不但在量上有一个大的扩张,而且在质上也有一个飞跃。

2.2、产业现状

2.2.1、生产企业及组织形式

全县共有苗木花卉经营户2万多户,各类专业公司200多家,专业经纪人2200多人,成立了苗木花卉专业协会4个(肥西县花卉协会、肥西县苗木花卉经纪人协会、肥西县上派镇苗木花卉协会,肥西县紫蓬镇苗木花卉协会)。

2.2.2、生产面积及分布

据此次统计调查,全县现有苗木花卉生产面积145383亩,其中上派镇49787亩、紫蓬镇39159亩、花岗镇20093亩、小庙镇1119亩、丰乐镇3689亩、三河镇812亩、严店乡3307亩、官亭镇548亩、南岗镇3969亩、铭传乡5757亩、烟墩乡1999亩、柿树岗乡244亩、山南镇310亩、高店乡280亩、高刘镇4825亩、桃花镇4810亩、肥西林场2200亩,紫蓬山管委会2475亩。

2.2.3、主要品种

据此次统计调查,苗木主要品种为桂花、香樟、广玉兰、女贞、红叶李、腊梅、蜀桧、含笑、白玉兰、雪松、龙柏、乌桕、枫香、国槐、合欢、三角枫、马褂木、喜树、无患子、栾树、紫薇、紫荆、木槿、红枫、日本樱花、红绿梅、石楠、海桐、火棘、椤木、黄杨、栀子花、迎春、红花继木、海棠等六大类400多个品种。

2.2.4、技术水平及科技开发能力

从肥西县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来看,都是群众的自发生产、一家一户、规模小,平均每户10—20亩,三河少的只有几亩;档次低,一般只生产当地常规品种,2—3年出圃;技术含量低,都是自然状态下的生产、无设施栽培、修剪、造型粗放,标准化生产程度低;科技开发能力可以说是空白。自2003年以后,随着市场需求发生着变化,对大规格、标准化、树型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肥西的苗木生产经营者的生产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加之政府加大了引进外地具有较强实力企业的力度,他们在肥西落户以后,起着较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如浙江中亚园林景观发展有限公司、浙江森禾种业,一方面他们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具有很强的生产、管理技术水平和经验。

2.2.5、营销体系和销售额

从此次调查来看,本县的苗木花卉销售体系基本形成,从销售来看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是经纪人促销,此种销售约占整个销售的70%,通过近4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销售队伍,他们走南闯北,把本地的苗木推销出去,同时能把外面的需求信息,适销对路的新品种引进来,起着市场和生产的纽带作用,可以说肥西的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到今天,与这批经纪人队伍是分不开的。第二种就是田头销售,由于肥西的苗木花卉面积大、历史悠久,在全国各地都有一定的知名度,许多园林绿化施工企业、苗木需求单位,直接到基地采购,这种销售约占10%。第三种是通过专业市场销售,2003年是上派镇建设占地近100亩的三岗花木大市场,随年交易的扩大现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2006年准备建设占地近1000亩的中国中部花木城,先期占地200亩的中心区已在建设中,这种销售形式约占15%。第四种是网上销售,一些销售大户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通过网上交易,这是近几年来新的销售方式,售量较小,约占15%。从调查统计看,全年的年交易额近5亿元,其产品运销全国各地,以长

三角地区、山东为最多。

2.3、主要存在问题

——苗木规格偏小。由于一家一户生产面积小、农户只顾眼前利益追求的是短平快的出圃方式,只要有点利益就快速出圃,市场上急需大规格苗木很难找到。

——苗木的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农户追求的是单位面积的株数,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大规格全冠树型需求量争剧增加,小规格苗木严重过剩,而群众对过密的苗木又不愿去除,影响了树冠的生长。

——区域化生产滞后,苗木基地显得杂乱无章,影响外地客商的采购,甚至有的一亩地里有几个品种。

——技术管理水平,修剪、造型技术偏低。在管理水平上是传统、落后的,也较为粗放,地膜覆盖,容器育苗几乎是空白,在修剪、造型上和成都温江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新品种的引进方面较为薄弱。由于新品种引进,一方面有一定的资金,一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几十年来肥西县的苗木都是一贯制。

3、产业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

3.1市场前景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绿化造林和生态环境建设,把国土绿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因此绿化苗木的市场需求必将与日俱增,市场前景光明。

3.2、竞争优势分析

——肥西县具有良好的苗木花卉产业基础。现有的苗木花卉基地近15万亩,这样一个集中连片的基地在全国都是不多见的,为外地客商的采购提供了一个多种选择的空间。

——肥西县的苗木花卉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群众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经验,苗木花卉的生产已被广大的苗农所接受。

——政府强有的支持。肥西县已将苗木花卉产业作为全县六大特色产业带之首,从各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在苗木花卉生产基础设施改善上,加大投入力度,如水利设施、砂石路、水泥路的建设投入近3000万元,极大地改善了生产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肥西县拥有一批富有传统特色的苗木花卉种类。在全国苗木行业有一定的知名度。如桂花、腊梅、广玉兰、高杆女贞等。

——肥西县成立了若干个苗木花卉行业协会,有一批具有营销手段的经纪人队伍。

——肥西县建有一个专业的苗木花卉交易市场,下一步将在新地建立一个更大、更好的苗木花卉综合交易市场(中国中部花木城)。

3.3、竞争制约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和持续快速发展,各地绿化苗木生产规模迅猛增长,绿化苗木的市场竞争也将日益激烈,竞争也将更残酷。

——在苗木生产方面,存在生产水平低、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效益差,布局散而乱的落后状态。

——资金薄弱,难以抗御市场波动的风险,市场一低迷,苗农就有毁苗的危险。

4、产业发展规划

4.1、规划指导思想

总的规划指导思想是扩大苗木花卉产业规模为目标,以优化品种、提升苗木花卉产品规格档次为重点,以建立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为突破口、以培育精品园、大苗基地、育苗大户和花木城市场等建设项目为支撑,以上派、花岗、丰乐、严店、三河、桃花等乡镇和县苗圃、县林场为重点实施单位,全面推进苗木花卉产业跨越式发展,力争将我县建成“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苗木花卉生产大县。

4.2、发展目标

——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到2010年,最终达到20万亩的水平。

——开拓市场,到2010年,力争使年苗木花卉交易量达到8亿株,年销售额达10亿元。——强化品种优势。到2010年,力争形成4—5个具有本地特色、具有一定数量和规格的优势的品种。

——加大扶持力度。到2010年,力争形成3—4个经营面积近1000亩,年销售额达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

4.3、产业发展重点

——制定扶持政策,继续引进外地具有较强实力的苗木花卉生产企业,不断提高肥西苗木花卉档次,带动本地苗木种植户共同发展。

——加强市场建设,随着肥西县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交易也不断增加,原有的三岗花木市场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中国中部花木城建设,已显得非常迫切,力争在3—5年内建成中国中部花木城,为肥西乃至合肥地区的苗木花卉提供一个对外交易的窗口。

——积极承办好每年一届的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

——加强苗木花卉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生产条件。

——加强苗木花卉产业协会建设,依法保护苗木花卉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市场监督、规范市场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协会形式开展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苗农的生产管理水平。

4.4规划计划

——2006,种植面积16万亩,建精品园2个,培育大户20个,年销售额6亿元。——2007,种植面积17万亩,建精品园1个,培育大户30个,年销售额7亿元。——2008,种植面积18万亩,建精品园1个,培育大户30个,年销售额8亿元。——2009,种植面积19万亩,建精品园1个,培育大户30个,年销售额9亿元。——2010,种植面积20万亩,建精品园1个,培育大户30个,年销售额10亿元。

5、政策、措施和实施组织

——抓组织领导。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县成立苗木花卉产业带建设协调指导小组,由林业、发展、计划、财政、科技、交通、水务、供电等部门负责人参加,具体负责全县苗木花卉产业带建设的协调与指导工作。

——抓政策推动。一是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进苗木花卉连片规模种植,形成规模优势。二是继续实行土地租用、税收等低门槛政策,努力为外来投资者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三是制定激励政策,动员和鼓励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地,领办、创办苗木花卉企业或承包基地,开展技术承包、经营承包。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努力形成群众自筹、政府奖补、信贷支持、招商引资相结合的投入机制,为苗木花卉产业带建设提供投入保障。

——抓龙头带动。进一步培育壮大县、乡(镇)两级苗木花卉协会,完善协会组织体系,强化协会功能,充分发挥其在信息收集发布、市场预测、对外联络、对内沟通、协调价格、引进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协会为龙头,支持和鼓励企业之间、散户之间、企业和散户之间开展联合经营,努力改变各自为战、恶性竞争的不良局面,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有效地对接起来。同时,按照“大规模、高起点、外向型、强带动”的原则,努力在产业带内的每个乡镇尽快培育出1—2个以上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协会+公司+农户”的营销体系,带动苗木花卉产业基地不断壮大。

——抓市场牵动。以三岗花木大市场为依托,以安徽农网、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和各种营销中介组织、能人、大户等为补充,努力构建发达的市场营销网络,牵动苗木花卉产业快

速发展。同时,结合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努力扩大肥西苗木花卉在省内外乃至全国市场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抓科技促动。全面提升我县苗木花卉产品的品质和档次。一是制定出高标准、可操作的苗木花卉生产质量标准体质和检验检疫体系,加快苗木花卉标准化生产进程;二是积极实施精品战略,以10个精品示范园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行设施栽培,积极引进名、特、优、新品种,实行工厂化育苗、科学化管理、精品化产出、品牌化经营,不断提升产品档次;三是要创名牌、推品牌,在现有“三岗”品牌的基础上,再努力推出3—5个全省、全国知名品牌,尽快形成品牌优势。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 篇7

合肥市是安徽省省会, 位于中国中部, 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 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 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合肥市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 雨量适中, 春温多变, 秋高气爽, 梅雨显著, 夏雨集中;年平均气温15.7℃, 年降雨量约1000mm, 年日照时数2100h左右。2011年合肥市行政区划调整, 新合肥市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 巢湖1市, 长丰、肥东、肥西、庐江4县;土地面积11408.48km2, 人口约708万人。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生态承载力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已进行了众多研究, 大多数是通过采用定量化的分析方法来度量生态承载力, 为城市建设提供生态分析, 其中生态足迹法被大量运用到城市建设分析中。生态足迹法实现了用定量化指标来表示和评价生态承载力的可能, 具有直观明了、操作性强的优势。

笔者以合肥市为典型的研究区域, 从生态承载力的角度, 借助于生态足迹法、变化速率分析法剪刀差分析法等多种分析法对合肥市多种生态指标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分析, 在探讨合肥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发展趋势基础上建立了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动态模型。

2 研究方法

2.1 生态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是在土地承载力、环境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等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目标旨在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承载力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内容丰富全面。它是自然体系调节能力的客观反映[1], 其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undefined。式中, 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Ai为不同类型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EQi为等量化因子;N为总人口数;yi为不同类型生态生产性土地产量调整系数, 是区域单位面积生物生产力与全球生物生产力的比值[2]。

2.2 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是指生产性陆地和水域的总面积, 该面积提供给人类不断生产所消费资源的需要, 同时也提供给人类不断生产废物吸纳的需要[3]。生态足迹法从全新的角度给出了生态承载力的评价指标, 其计算依据两个前提条件:①人类能估算出自身消耗的能源、资源和所产生的废弃物数量。②这些能源、资源和废弃物可通过折算成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进行计算[4]。同时基于“空间互斥性”的假设, 我们就能对各类生物生产性土地进行加总[5]。

生态足迹计算的数学模型为:undefined。式中, EF表示总生态足迹;EPi表示生态生产力 (全球平均) ;Ci表示资源消费量;Pi表示资源生产量;Ii表示资源进口量;Ei表示资源出口量;i表示生态性土地类型, 人均生态足迹为总生态足迹除以区域总人口[6]。

2.3 变化速率分析法

生态足迹法是基于静态的分析, 反映区域某一时刻的生态状况, 为一个时间变量。为了更全面地反映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发展和变化, 本文将时间这一尺度纳入了生态承载力数据分析中, 提出了变化速率这一定量评价指标来分析其动态发展趋势。采用以下多项式来描述:y1=y1 (t) =a0+a1t+a2t2+…+antn;y2=y2 (t) =b0+b1t+b2t2+…+bntn。式中, y1、y2为因变量, 分别表示生态足迹 (EF) 和生态承载力 (EC) ;t为自变量, 表示时间变量;y'i (t) (i=1, 2) 为时间t的导数, 表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在给定时刻的变化速率, 即曲线斜率。

2.4 剪刀差分析法

剪刀差分析法是一种度量指标, 反映给定时刻 (t=t0) 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两者变化趋势的差异。剪刀差测度是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趋势的曲线 (y1 (t) ) 之间的夹角, 单位为“弧度”。其计算模型为:undefined。即undefined。式中, y'1 (t0) 和y'2 (t0) 分别为生态足迹曲线y1 (t0) 和生态承载力y2 (t0) 在t=t0时的变化速率;α为两者的夹角, 其值即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发展的剪刀差值。

1.5 生态协调系数和生态承载缺陷度

为了更好地计算与分析合肥市生态承载力, 笔者引入人均生态协调系数和生态承载缺陷度指标[7]。生态协调系数的计算式为:undefined。式中, DS为区域生态协调系数;EF、EC分别为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一般生态承载缺陷度的计算公式为:undefined。式中, DLEC为人均生态承载缺陷度指标;EC、EF含义同上。

3 分析结果

3.1 基于生态足迹的生态承载力分析

基于生态足迹的生态承载力分析方法, 考虑到合肥市人口的不断变化, 为更为准确地反映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 本文采用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及其动态发展变化趋势来进行探讨。

按照以上的计算方法和历年《合肥市统计年鉴》[8,9,10,11,12,13]的统计数据, 我们对合肥市2005—201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实证计算, 计算结果见表1。其中, 产量因子通过《国际统计年鉴》[14]中2005—2010年世界各类生产性土地的平均产量与《合肥市统计年鉴》中获取的2005—2010年合肥市各类生产性土地的产量求得。由于受到资料的限制, 草地生产能力采用全国平均生产能力进行计算, 求得合肥市历年的产量因子见表2 (计算中减去了12%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 。

由表1可知, 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由2005年的1.59hm2增加到2006年的1.73hm2/人, 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2005年的0.274hm2/人减少到2006年的0.272hm2/人;生态赤字增加显著, 2007年出现好转, 人均生态足迹有所下降, 人均生态承载力降低幅度减少;2008年开始, 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又呈上升趋势, 由1.58hm2/人增加到1.73hm2/人, 生态承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2005—2010年合肥市人均生态赤字在2006年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个小高峰, 整体呈上升趋势。生态赤字的不断变大说明, 合肥市人口对自然资本的利用超出了自然系统的生态承载力。根据能源与生物资源数量, 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出合肥市各年度各类资源与能源的生态足迹见表3, 表4。

根据合肥市生物资源的多年平均消费数据 (表4) , 整个生物资源的多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13hm2/人, 其中农业的消费量占73.91%, 表明合肥具有典型的农业社会特征。从2005—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的平均变化来看, 合肥市近年来产业结构较稳定。从合肥市多年的能源平均价消费来看 (表3) , 原煤人均生态足迹最大 (0.35hm2/人) , 占多年能源平均消费的62.12%, 表明合肥市近年来生产和生活中最主要的能源是原煤, 且需求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此外, 从多年人均生态足迹来看, 汽油、柴油、燃料油的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合肥市经济的增长, 民商用电设施、车辆等增加, 这一趋势将会进一步持续增长。

从表5可见, 占总人均生态足迹比例最大的为耕地生态足迹 (30.11%) , 其次是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 (分别为27.84%和28.24%) , 反映了合肥市农业在当前的经济结构中仍占较高比重;化石能源用地人均生态足迹为0.46hm2/人, 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表明近年来合肥市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工业消费逐年增加。建筑用地人均生态足迹为0.06hm2/人, 虽然比例较小, 但呈逐年上升趋势, 说明合肥市近年来城市建设稳步发展 (图1) 。

>

3.2 生态协调系数和生态承载缺陷度分析

生态协调系数:根据生态协调系数公式, 计算出合肥市6年间的生态协调系数 (表6) 。衡量生态协调的重要指标为DS, 从其数学值域范围说明地区生态的可持续性状况。当DS越接近1 (极小值) 即生态足迹与承载力相差越大, 说明协调发展程度越差;反之, 当DS越接近1.414 (极大值) 即生态足迹与承载力相差越小, 说明区域发展程度越好。从表6得出合肥市的生态协调系数基本接近极小值1, 说明协调发展程度较差。根据2005—2010年生态协调系数的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 表明随着合肥市经济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压力越来越大。

生态承载缺陷度:为了充分利用所取得的数据进行不同区域间的比较, 本文引入生态承载缺陷度。从表6可见, 近年来合肥市的生态承载缺陷度值较稳定, 与近年来经济不断增长一致。为了进一步明确合肥市在全国经济发展的相对位置, 选取了河北、新疆、山东等省市2006年数据进行比较。从表7可见, 2006年合肥市的生态承载缺陷度高于所列的几个区域, 说明合肥市的经济发展程度较高。

4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时间动态模型

通过利用变化速率、剪刀差等指标对合肥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在时间尺度上的动态发展趋势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和分析。经过统计分析, 得到合肥市2005—2010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时间动态模型为:y1 (t) =-0.0182t4+0.2594t3-1.2464t2+2.313t+0.288, R2=0.9159;y2 (t) =-0.0009t4+0.0118t3-0.0518t2+0.0862t+0.2279, R2=0.9496。式中, t表示时间变量, 单位为年 (如当日历年为2005年时, t0=1, 依次类推) 。R2为决定系数, 表示趋势线的估计值与对应的实际数据之间的拟合程度。当R2等于或者接近1时, 其可靠性最高。R2=0.9159、R2=0.9496, 为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趋势线的决定系数, 表示与实际数据拟合较好。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的变化速率为:y1' (t) =-0.0728t3+0.7782t2-2.4928t+2.31;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变化速率为:y'2 (t) =-0.0036t3+0.0354t2-0.1036t+0.0862。

根据剪刀差的公式、人均生态足迹变化率和生态承载力公式计算得到2005—2010年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变化速率、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速率、剪刀差值α (表1) 。从表1可见, 2006年、2007年、2010年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率均为负值, 表明这一阶段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剪刀差值α在2005年为0.4695182, 表明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两者变化趋势间的差异较大;2006—2009年期间合肥市剪刀差值α有所降低, 说明两者差异较小, 到2010年又回升到0.3011197, 两者变化趋势又急速增加, 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 以缩小两者的差异。

从图2可以发现, 2005—2006年期间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趋势呈反向发展的趋势, 2006—2009年期间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趋势呈正向发展趋势, 然而2009—2010年期间又出现反向发展趋势, 说明到2010年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增加, 人均生态承载力却有所降低, 生态赤字增加到-1.439002586, 总体上合肥市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图3显示了2005—2010年合肥生态承压度的变化趋势。从图3可以发现, 2005—2010年合肥市生态承压度大于1, 表明期间合肥市生态承压力的供给始终小于需求, 生态系统处于超负荷状态。在2006年合肥市生态承压力供给出现了一个小高峰, 2007年有所降低, 但之后便再次攀升, 表明近年来合肥市的生态承载力的需求超过了供给, 处于超负荷状态, 情况不容乐观。

假设合肥市在未来一段时间保持2005—2010年的发展趋势, 利用公式和趋势外推法, 本文对合肥市未来5年 (2011—2015年) 人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亏和生态承压度进行了预测 (表8) , 表明2011—2015年合肥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趋势 (图4、图5) 。由图表8和图4、图5可知, 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总体呈趋势增加, 人均生态承载力基本持平。合肥市生态赤字仍然明显, 生态承压度大于1, 生态系统仍然处于超负荷状态, 未来几年合肥市仍处于生态赤字发展状态。

5 结论

从合肥市近年来生物资源消费的人均生态足迹平均变化来看, 合肥市具有典型的农业社会特征, 产业结构较稳定, 城市化进程的初始动力强劲。从合肥市近年来能源的人均生态足迹的平均变化来看, 原煤是生产和生活中最主要的能源, 汽油、柴油、燃料油的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表明合肥市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强劲。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 篇8

安徽省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树丛,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鲍培德,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姚显会,安徽省民政厅厅长刘健、安徽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王强等,出席了成果汇报会并讲话,对这次活动给予很高的评价。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也参加了汇报会并讲话。本次活动组委会主任《环球慈善》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刁海峰主持了汇报会。

成果汇报会上,《环球慈善》杂志社常务副主编、本次活动组委会秘书长刘存学代表活动主办方做活动汇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喻京英代表参加活动的媒体发表活动感言,著名慈善家陈光标、安徽省合肥市副市长卢仕仁、山东省滨州市副市长崔娅妮、山东省青岛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李然先后发言,介绍了他们从事慈善事业的心得体会。

活动组委会和主办方还为“爱心企业”、“爱心媒体”和“爱心榜样”颁发了奖牌与荣誉证书。

从8月8日至9月15日,近30家中央和地方主流新闻媒体的50名记者,驾驶10辆奇瑞汽车,历经近40天,行程1万余里,途经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安徽五省一市的60个城市,重点对其中的二十多个城市进行了爱心寻访。

这是一次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全新传播方式的尝试,也是新闻媒体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采访报道城市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第一次,同时还是中国自主民族汽车品牌与公益慈善文化传播相结合的创新之举。

丰硕成果

采访团成员通过座谈、采访、参观、市民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发掘出“无锡张海迪”周明珠、致力于野生动物保护的“绿眼睛”等50多个慈善人物和团体,青岛“微尘”、舟山流动医院等60多个慈善项目,“慈善信息公开”、“优秀外来务工人员应急救助基金”等约10项慈善方面的政策法规。其范围涉及救灾、助学、扶贫、扶老、和平统一等多个领域,上至海峡两岸的人道救助,下至乡村的慈善会工作站,从各个方面展现了这些城市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情况。

同时,他们通过对济宁市副市长侯瑞敏、文登市副市长毕庶杰、滨州市副市长崔娅妮、扬州市委副书记洪锦华等十几位市领导以及中国银行浙江分行行长曾小平、中国首善陈光标等知名人士的专访,与华东五省一市的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的深入交流,以及对十几家有影响、有特色的公益组织、慈善基金会和爱心企业的参观调查,提炼总结出一系列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新观点、新思维、新理念。

采访团成员在被爱心感动的同时,也在奉献着爱心。他们为当地政府和慈善组织出谋划策,为困难群众寻找救助途径,为做好事却被误解的人解开心结;为青岛四方区红十字老年护理院和身残志坚的福州女孩林银灵捐款,为南京志愿捐献遗体者纪念碑敬献花圈;慰问公益组织的志愿者,看望敬老院的长者,探视康复医院的患者,與“阳光村”的孤儿游戏。采访团成员们不辞劳苦,每日白天座谈采访、晚上熬夜写稿的敬业精神,也让当地人赞叹不已。

这次活动也为所到城市尤其是当地政府提供了一个形象展示的平台,为社会各界搭建一个相互联系、共谋发展的桥梁,所到之处,激发了当地从政府到民间关注慈善、投身慈善的热情,掀起一次次慈善活动小高潮。

活动结束后,主办方《环球慈善》杂志社会将挖掘出的、最能代表所到城市核心价值观的60个爱心故事进一步整理,出版专刊。还会精选沿途的照片,进行专题展览并集结成册。

领导评价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树丛:

这次活动成果丰硕,意义重大,是献给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一份特殊礼物。公益慈善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和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特别是新闻媒体的有效传播。

本次活动中,各位记者朋友承担着繁重的报道任务,以自己独特的慧眼和客观的报道,启发全社会对中国公益事业更深层次的观察和思考。在这次爱心城市发现之旅中,这支优秀的媒体队伍不仅是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传播者、推动者,而且是中国公益慈善领域的参与者、志愿者!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鲍培德:

本次活动,是中国公益慈善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创新,具有重大的开创意义。它不仅是一次爱心发现之旅,也是一次感动之旅,更是一次传播慈善与爱心的大爱之旅。通过活动,我们也得到了很多重要的启示。

去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华慈善大会上曾强调: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通过这次记者的采访,我们了解到,各级政府和各界人士,都认识到公益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宣传发动、政策优惠和保障监督等,需要各部门协调配合,建立长效机制。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姚显会:

这是中国慈善界的一个创举,在慈善文化的传播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爱心被发现,意味着一种提升。也就是说,大家在这次推动城市慈善文化发展的活动中,自然地提升了我们国家整个慈善事业发展的水平。主办方策划并圆满完成了一次非常有想象力的活动,实际上就是使慈善与爱心变得更有组织、更有系统,使大家更注意细节,更注意身边的凡人小事。

经历了去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国慈善事业轰轰烈烈地展开,方兴未艾。慈善事业的推动工作需要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努力创造、努力创新,这也正是这项活动的经典意义所在——“中国爱心城市之旅”打破了传统的发现爱心的形式与节奏,用新的格调、新的结构、新的形式向全世界展现中国人民的爱心。

爱心支持单位

特别支持单位: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361°中国有限公司

公益电影《我是农民工之梦想就在身边》摄制组

安徽皖源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爱心支持单位媒体

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青年报社

工人日报社国际商报社中国少年报社中国红十字报社

中国民航报社北京广播电视报社北京青年报社

新浪公益频道安徽电视台

2009奇瑞汽车中国爱心城市发现之旅光荣榜

爱心榜样

江苏省爱心企业家陈光标:最具号召力的中国慈善家

陈光标已累计捐款捐物超过9亿元。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慈善奖特别贡献奖、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中国首善”等称号,并获评“CCTV年度经济人物大奖”;2009年当选“最具号召力中国慈善家”。

青岛“微尘”:一个城市的良心

2003年以后,一位署名“微尘”的青岛市民先后向公益活动捐款25万余元。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以“微尘”的名义自发地投入慈善事业。今天,“微尘”已经从一个个体,发展到一个群体,发展成一个公益品牌,彰显出一座城市的良心。

“扬州好人”徐明峰:救助69名孩子的“爱心爸爸”

他是一名退伍军人,从踏三轮车卖蔬菜做起,通过艰苦创业,办起了爱心壹加壹食品厂。13年来,他克服艰难困苦,不计任何回报,坚持捐资助学,累计捐资捐物26万多元,成为受资助的69名孩子名副其实的爱心爸爸。

安徽省爱心人士、抗震四兄弟之刘兆水:壮志豪情,禹风厚德

刘兆水,作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成功企业家,一直热心公益慈善事业。仅为修路就先后捐款230多万元;每年还为家乡的水利建设等捐款。汶川大地震后,刘兆水四兄弟带上自家的两台特种挖掘机,第一时间奔赴最前线,抢通了一条又一条“生命线”。

福州爱心律师郭培:人人都可公益

他是福建浩辰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也是“80后”中普通的一员。自2004年拿到第一笔工资起,每个月都向红十字会捐款,5年来从未间断。他用自己的持之以恒,阐释着“人人都可公益”的理念。

爱心董事长王大明:关注教育扶贫

作为香港宝文置业(安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大明长期关注教育扶贫,并带出一支热心公益的团队。仅2008年就捐款150万元。汶川大地震后,王大明领导公司捐款累计50万元,他本人交纳特殊党费1万元。公司还独家筹资35万元,为10所农村小学援建了操场。

随行记者感言

爱心加感动之旅

一路走来,我发现身边有很多的爱心人士和爱心故事,他们对社会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感动。

也正因为有了他们,社会才变得更加和谐。这是一次真正的爱心加感动之旅。

我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我们的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也更加强大。

《人民日报》(海外版)喻京英

至高境界与力所能及

一个人偶尔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把做好事当成职业和事业去坚持。而做好事的至高境界是:一群人做好事做成具有专业水准的团队。

当这种博大无私的爱用专业的服务和细腻的叮嘱去支撑時,它就不只是宏大叙事中的精神泛指,而更多的是一种浸润心田的细水长流。

《工人日报》王瑜

面对一个个鲜活的慈善人物和爱心故事,体会最深的是:慈善并不一定需要你竭尽所能;你只是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城市就会充满爱心,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工人日报》徐福平

一次荡涤心灵的发现之旅

这是一次荡涤心灵的发现之旅!太多可歌可泣的爱心人物和故事,令我们震撼!他们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才叫大爱无疆!

在这次充满爱心的采访中,我的脑海里不时会响起那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国际商报》刘东平

真正的爱心

我看见许多乐善好施的爱心人士,他们说“举手之劳,微不足道”时脸上幸福的表情,洋溢着最温暖的收获。我看见许多乐观坚强的受助者,他们说,接受了别人的帮助,更要把爱传递下去,他们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还有朝夕相处的采访团老师们,他们诚恳的态度、冷静而热情的镜头和笔,都迸发出内心的善良与力量。

《中国红十字报》刘培

真正的爱心存在于平凡处,植根于日常中。爱心创意存在于民间,自然无痕;设计导演出来的爱心,看起来很美,可总不足以使我感动。如果十年之后,我们还能在泰州看到“爱心奶奶”,那我相信,我不虚此行。

《中国红十字报》刘玉海

为了怒放的生命

直到现在,我闭上眼睛——周明珠甜美而感恩的微笑、杨广和质朴而随和的眼神、南京志友老人们祥和而归于大爱的夙愿、“扬州好人”吴修德和李翠珍夫妇以平凡之心倾其所有的非凡善举⋯⋯都使我这个自始至终的“旁观者”肃然起敬。此行给我最大的触动——有爱就去做,有善就去行。所以,这个秋天,我将走进中国红十字会的骨髓移植库,但愿有个生命能因我的付出而重新怒放。

新浪公益频道萧慧

我们要做修渠人

充满爱心的人到处都是,他们的爱心就像盈满的潮水,慈善机构就像是修渠人,开动智慧,因势利导,克服困难,把那些爱引向祖国大地,引向每一块不够滋润的土地。

上一篇:青春使命策划下一篇:中学生端午节包粽子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