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平衡的支撑点(精选9篇)
寻找平衡的支撑点 篇1
在议论文训练中, 学生暴露出很多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论据使用不够恰当。作为议论文三要素之一的论据, 在议论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就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谈谈论据的选用。
一、存在问题
1. 错误引用, 不辨真伪
议论文中错误的论据不但不能证明观点, 反而会让论点缺乏说服力。比如写《坚守》这篇文章, 有学生选择了这样的论据:“三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造成了一批批大头娃娃, 只因负责人贪图利益。”众所周知, 三聚氰胺主要造成婴幼儿肾结石, 而不是大头娃娃, 这样的论据本身就是错误的, 又怎能证明观点坚守良知呢?
2. 以偏概全, 缺乏普遍性
学生在选取论据时, 不认真思考, 认为只要与观点有关, 就可以拿来使用。比如用“某店的店主因诚信待客, 受到广大市民的称赞和信赖, 其生意十分火爆, 产品畅销, 在此地屹立十几年而不倒”来证明坚守诚信。试问有多少人知道那家店, 它的诚信度又能代表多少商家呢?这样的论据无法让读者信服。不具体的个案, 不能代表大部分, 切不可选择以偏概全, 缺乏普遍性的论据。
3. 不辨主旨, 貌合神离
有些学生的论据与观点缺少联系, 如用“信念, 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刘翔正因为有了赢的信念, 他才会成为令人瞩目的焦点;爱迪生正因为有了要造福人类的信念, 才会在试验了一千多种材料之后, 选择了钨丝作灯丝, 带给了人类光明的世界”来证明坚守信念。毕竟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坚守”, 而非“信念”, 显然学生跑题啦!所以此段文字选用论据不能紧扣观点, 不能证明观点。
4. 论据陈旧, 味同嚼蜡
在学生作文中有永恒不变的论据, 如张海迪、居里夫人、司马迁等是学生作文中经常出现的论据。这些论据本身并不错, 但不够新鲜, 都是“二手论据”。这样的论据缺乏新意, 不能给学生的作文加分。
5. 叙述冗长, 啰啰嗦嗦
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有一个年轻人, 跋涉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 到了一个渡口时, 他已经拥有‘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六个背囊。渡船出发时, 还风平浪静, 说不清过了多久, 风起浪涌, 船工说:‘船小负重, 客官须弃一个背囊方可渡关。’年轻人想了好一会儿, 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虽然他以后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但由于他抛弃了‘诚信’, 还是以失败告终。”学生以如此多的笔墨陈述故事, 借此来证明坚守诚信, 议论文以论为主, 过多使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会冲淡文体, 论据万不可冗长。
二、选用技巧
1. 真实准确
议论文的论据, 首先必须是真实准确的, 不能生编乱造或捕风捉影, 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 以正确的方式来表述。要注意写准确的人物、事件、地点、时间、数字、引文等。论据的准确是保证论点坚实的基础。
2. 具体典型
只有具体典型的论据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 只有这样的论据才能以一当十, 有说服力。所以, 可以从不同的领域 (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 、不同性质 (正面、反面) 、不同国别 (中国、外国) 、不同的时间 (古代、近代、现当代) 等选择具体典型的论据。
3. 紧扣观点
紧扣观点, 即紧紧扣住中心观点关键词语的内涵举例子。更重要的是在举例前, 必须思考例子如何分三步写:先说什么, 再说什么, 最后说什么。详略要得当。扣题的部分必须浓墨重彩地写, 其余的则一笔带过。
4. 新颖独特
有人说:“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 你能变换角度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则是石子。”只有新颖独特的论据, 才能吸引别人的眼球。从高考阅卷看, 论据的新颖性、说服力, 已成为作文得分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 必须选择新颖独特的论据, 这样的论据可来源于课本、报纸杂志、网络等。
5. 简洁有力
论据要用一两句话把大意概括出来, 内容明了, 言词简洁。要一针见血, 一语中的, 有时为了使说理更有气势, 更有力度, 可以将三四个事例概述, 用排比的形式罗列出来, 表达效果会更好。平时学生可以自己练习, 将书里的众多事例,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出来, 既训练了概括能力, 也积累了素材。简洁明了的论据才更有说服力。
6. 叙议结合
“叙”与“议”结合紧密, 由事引出对论点的议论, 叙不是目的所在, 只是为了更好地证明观点。同时, 议论文绝不是论据的堆积, 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夹叙夹议, 丰富的论据才更有说服力。
在议论文训练中, 一定要选择真实准确、具体典型、紧扣观点、新颖独特的论据以简洁有力、叙议结合的方式去表达, 这样才能有力地支撑观点。
寻找平衡的支撑点 篇2
近日,富士康科技集团又在一周之内两度宣布加薪,继其表示将为工人提薪三成之后,现今再度宣布更大手笔的加薪方案,从今年10月起,将为其深圳工厂的生产线工人再加薪66%,让属下工人的收入倍增。轰动一时的富 ,似乎随着加薪方案的出台可以暂告一段落了。
集团主席郭台铭在富士康的声明中指出,加薪是为了维护员工的尊严、团结并留住最优秀的工人,加薪的正面效应无庸质疑。一些经济学家都认为,长期以来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工人的薪金水平一直偏低,因此加薪的方案是积极的。但是也应看到,加薪不是问题解决的唯一手段,加薪要与管理模式的变革、企业文化的再造结合起来,才可能实现管理效益的倍增。
“民二代”需要更为柔性的管理方式
不少观点认为,富士康基层员工期望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是他们压力的来源及跳楼的诱因,因此问题的根源,在于员工的心理层面而非经济层面。在富士康,“80后”员工占员工总数的85%,20岁及以下的员工占50%,这些员工大多数是民工第二代。他们在城市的边缘长大,与城市里的孩子一样,同样迷恋于INTERNET、渴望交友、不想让工作控制自己的生活,期望付出和收获成正比,有着和第一代民工不一样的梦想。
这一代民工属于“Y世代”――美国作家威廉史特劳斯等人的著作《世代:1584年到2069年的美国未来历史》中,首次将70年代后期及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称为“Y世代”,
这些伴随网络时代生长的“数字宝贝”,拥有这样一些特点:在工作中追求独立自主,追求个性,重视自我主张,雄心勃勃、流动的意愿更强,对自身的未来尤为重视,并容易对工作产生的负面情绪,容易激动,也常常容易受挫。
许多制造企业的管理制度,显然不是为“Y世代”员工量身订制的。在诸如“半军事化”一类的刚性管理模式下,严厉的工作制度与“Y世代”追求个性的特点冲突;企业内各种沟通管道的缺失,加剧了Y世代员工因加班带来的压力和挫折感,心中的压力无法释放。最后,跳楼事件终于让企业在危机管理中思考“Y世代”员工的管理,企业才发现,有效的管理“Y世代”年轻人是多么的重要。
太多的“Y世代”管理者不理解为什么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不理解“Y世代”管理的出发点是什么?简而言之,这代人需要一种更为柔性的管理,其中沟通是管理的基石。“Y世代”员具有易于情绪化的特点,同时他们常常需要寻找有效的沟通方式,来阐述他们内心各自不同的想法,企业因此既需要建立更多的沟通管道,积极聆听他们的想法和观点,还应给他们有关人际沟通能力的培训和咨询,让员工学会有效地交流情感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文的关怀也是薪酬
有观察者在深圳富士康工厂里考察发现:企业里同一个宿舍的员工往往互相不认识,员工之间甚至都以一个词“ 毛”相称,除了惩罚多于激励的管理制度,同事间也缺少应有的温暖。为什么许多制造企业会缺少人文关怀?这有着经济学方面的动因,由于我国许多制造企业属于代工企业,企业大部分利润都被品牌企业拿走,代工企业只能拿到少量的加工费。因此,企业为了赚取利润,只能尽量简缩劳动力成本,一些制造企业与基层员工之间,只存在一纸经济交易的契约,企业也会随之形成一种缺少人文关怀的负面的文化。
但早在一个世纪以前,管理学家霍桑的实验就表明,社会交往、他人认可、归属某一社会群体等社会心理因素,是决定人工作积极性的第一位的因素;社会学家涂尔干也认为,个体的社会关系越孤立、越疏离,便越容易自杀,集体的力量,是最能遏制自杀的障碍之一。因此,不仅仅仅货币可以成为薪酬,企业给予员工归宿感、认同感,也是现代企业薪酬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加薪可以满足员工及家属生理的需要;企业的人文关怀,可以给员工精神的激励与援助。企业的人文关怀不是阳春白雪,也不是少数核心员工的专利,它是企业管理永恒的追求。
“Y世代”年轻人正全面的进入职场,他们已构成中国现阶段50%以上适龄工作人口,我国制造企业正面临着一次以“Y世代”员工管理为主轴的管理转型,改造过于刚性的企业管理体系,发展全面的员工薪酬体系,并对Y世代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和培训,让他们克服固有的弱点,清晰自己的未来,这也是企业社会责任所在。
寻找平衡的支撑点 篇3
关键词:气息,歌唱,支撑
在打开和用气这两者之间能够相对容易做到的是打开, 打开包含很多方面, 比如说口腔、胸腔、头腔、鼻腔和喉腔, 这些都很重要, 而恰恰要做到这些方面的前提需要气息的支撑, 气息的支撑很多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在强调, 也都在强调这点的重要性。唐代《乐府杂录》记载“善歌者, 必先调其气”。卡鲁索同样说道:“一旦掌握了呼吸的艺术, 学生也就算走上了可观的艺术高峰的第一步”。由此可以得知, 气息是演唱者的素质的第一要素, 没有很好的气息也就没有了歌唱的灵魂。如果在气息使用不熟练或者说气息运用不够通畅的话, 通常我们在演唱几首声乐作品的时候就会感到嗓子发干, 有哑的症状, 这就是气息运用不合理, 技术不过关的表现, 其实人们与生俱来就会运用气息, 比如说我们通常在大笑时小腹部就会收紧, 即使笑得持久也不会感到嗓子不舒服, 这也就是我们本能的运用气息支撑, 只是我们不太习惯将这种方式运用到歌唱中来。
究竟怎样能够很好的掌握控制气息呢?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首先, 找到演唱时气息的源泉。
一个演唱者要想很好的控制好气息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气息的源泉, 也就是歌唱的动力。歌唱就犹如汽车在奔跑时, 如果没有很好的动力, 就不会有很好的速度, 那么发动机就是汽车奔跑的动力, 而气息就是歌唱的动力。
那么我们说人只要活着就会呼吸, 呼吸对于一个自然人来讲是与生俱来的, 不需要任何的加工, 但是演唱时的呼吸区别于人的自然呼吸, 人正常呼吸是不需要思考的, 通常说话需要的气息我们吸到胸部就足够了, 也就是说不需要吸的很深, 但是唱歌时根据声乐作品的需要, 气息多数都需要吸得很深, 但是, 我们是否真正的用到这个很深的气息呢, 这个同时需要一个持久的、惯性的支撑。
总会有人经常这样讲, 气运丹田, 这句话实质上是给练习武术或者气功的人讲的, 但是这句话在歌唱中也是有相通的地方的, 这样的感觉平时在家里闻花香的时候慢慢的吸入气息, 使下腹部感觉有收紧、充实的感觉,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横膈膜要做功。形容起来就像在下腹部的周围缠一圈绷带, 而横膈膜的作用就是想绷带一样, 和气息之间的一种对抗, 通常这时候有的人就会认为横膈膜张开的, 向外用力的, 这是不正确的, 我们在吸气上位时候是由胸部的两侧肋骨带动横膈膜向外做功, 而这个做功是被动的, 更是放松的。在吸气完毕之后呢, 要对吸进来的气息进行做功, 这个时候就形成了气息与横膈膜之间的对抗, 最终横膈膜将气息作用出去, 形成了动力。
那么, 呼吸也是我们平时演唱需要练习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呼吸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 一部分是吸气, 另一部分就是呼气, 从练习的角度来讲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快吸快呼、快吸慢呼、慢吸慢呼和慢吸快呼, 这其中慢吸慢呼相对其它三个要容易掌握一些。
其次, 气息通道的通畅, 也就是前面说到的打开, 它是整个演唱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对气息进行深层次的加工, 使气息与肌肉得到一个很好地运用和对抗用功, 更需要一个很好地通道, 那么胸腔的打开对于整体气息通道的流动就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了。人们常说:“挺胸收腹”, 这句话对掌握气息适用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只有挺胸之后才能够收腹, 挺胸的时候会引起肋骨下边横膈膜以及肌肉的收缩, 产生肌肉与气息的对抗, 也就产生了支撑, 如果胸腔没有打开, 横膈膜的用功就是没有出口的动力源, 那么这个动力源也就失去意义了。
胸部打开时也就需要腰部的一个支撑, 这个支撑就我们说的着力点, 在寻找这个点时候需要我们做到胸前的正中间 (心口窝的上方一寸) 在吸气时将其向斜上方挺起, 以此来带动真个肋骨的张开, 做得到这个的同时还需要我们注意腰部也就得到了这个支撑, 通常后膈肌支撑指的就是这个点了, 这个支撑对点于我们演唱就很重要了。大家平时经常说适可而止, 所以我们一定要掌握好这个度, 既做打开, 还不能够僵硬, 因为一个优秀演唱者在演唱时要做到全身歌唱, 而全身放松则是全身歌唱的前提, 所以说无论怎么打开都要做到适度。
我们在练习时可以通过跳音进行辅助理解这一点, 比如我们用e做1 3 5这三个音的跳音练习, 每一个音在演唱时都要给一下力量, 同时我们要注意整个胸部的起伏, 每次给一下力量的时候都要起伏支撑一次, 久而久之我们也就会养成一个开胸的演唱习惯。
再次, 气息出口打开的必要性。
我们前面都讲到了整个气息支撑的动力、通道, 到最后一点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喉部的打开。那么喉部又称声盒, 位于颈项前部, 连接气管的部分。男性的喉部比较大, 通常称为“喉核”。喉部有三个重要的功能:第一, 将由鼻子和口腔吸入的空气送到肺部;第二, 发挥活门的功能, 在吞咽时防止食物和饮料吸进气管;第三, 它包含两条声带, 当我们说话时, 声带在空气流过时震动, 从而发出声音。喉部功能的前两项我们不做强调, 着重强调一下第三点, 这点也是我们能够在唱歌时产生高亢嘹亮的声音的必然, 但是想要在歌唱的时候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注意在气息流动冲击声带的时侯, 要将喉部其它部位的所有力量都卸掉, 其中包括喉部双侧肌肉、舌根部肌肉、食道管肌肉以及颈部肌肉等, 在我们演唱时只需要将气息自然放松的流动起来, 冲击声带震动产生音量, 自然也就不需要其他部分的力量。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早已将这种力量默认为必要的, 只要大声说话或者在不加训练的歌唱都会将其各部分的肌肉的力量习惯性的加进来,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将其肌肉的力量卸掉呢?想要做到我们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 在演唱时将我们前面提到的胸部打开做到位的同时, 不能够将身体僵硬化, 要做到正常的、放松的挺胸, 不能够做过头。第二, 将我们的头部平稳的放在气管上, 保证气口不扩大的哈气, 也就是我们平时练习说的“哈”字, 做这个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我们整个胸部的打开与位置, 这个时候的气息就是我们非常放松的、不加力量的气息, 然后慢慢将这样的气息习惯化, 拿来就能用, 不加思索。从感觉上去理解的话, 就是我们老师通常在教学中所说到的要将下巴的力量放下来, 用双手拖着下巴, 用手去感觉下颚部没有力量的加入, 然后将气息缓缓送出, 产生的声音就是放松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刚开始做这样的练习时都会觉得自己的声音很笨拙, 没有的音色, 但只要能够坚持将这种发声技巧, 慢慢的就会习惯这种方法, 更会感觉整个声音的舒畅。
最后, 声乐的演唱就是关键的两个词语, 打开和用气, 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这三个方面就是气息源泉、气息通道和气息出口, 只要能够将这三个点的技巧统一的运用起
浅谈关于油画教学中的色彩
邓美林 (湘南学院美术系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色彩具有深刻的感染力以及丰富的表现力, 油画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就是色彩, 甚至可以说是油画艺术的核心。因此, 油画课程教学中的色彩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首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对于色彩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油画教学;色彩;创造力
色彩是油画的重要艺术语言, 其表现力与感染力是公认的油画艺术的主要特征, 所以, 对于色彩的教学在油画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传统的油画教学中, 我们只注重对色彩常识的训练, 完全忽视了色彩语言以及审美角度的考虑。从而导致很多学生缺乏对色彩运用的技能, 现今, 传统油画教学中的色彩教学模式以及与今天多元化培养具有创造力的新型艺术人才的现状所不适应。因此, 现今对于油画色彩教学的模式必须改变。
一、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是生物认知世界的本能, 它是油画专业的学生一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其能力强弱可以影响对观察对象的认知与把握程度。首先绘画中的观察是一种具有很强目的性的视觉活动, 我们可以称之为视觉思维。观察的过程, 是一个选材、判断、分析的过程, 过程中不仅仅只是单一的视觉活动, 而是主动的思维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色彩创造力而言, 这是重要的手段和方法。至于学生们的“阅读”量也是培养观察能力的基础, 发散性思维的起点需要庞大的“阅读”量来作为基础, 通过量变引起质变, 同时这也是一种积累素材的过程。同样,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是必不可少的。诸如三原色的调色原理掌握, 不同亮度下物体受光的处理等等这些基础色彩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也是需要注重培养的。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
对于色彩的教学主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对于色彩的感悟和体验, 甚至可以说每个学生们的体验与树上的叶子是完全不同的, 每个学生对于色彩的敏感程度和色彩张力也是完全不尽相同的。这就是是艺术的本质, 同样, 我个人觉得这种个体上的差异恰恰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艺术的精髓便是创新, 在世界艺术历史的长河中, 艺术大师们正是通过自身独特的艺术个性来组织独到的表现手法, 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艺术创新的基础就是发挥艺术个性, 因此, 在对学生们的艺术教育中, 对学什么个体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发挥学生们的艺术个性。在油画的教学中, “整体划一”传统的教学观念必须摒弃, 应该尊重学生的艺术个性, 并且应该大力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对于敢于打破成规束缚的学生应该鼓励, 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鼓励他们在艺术风格上的创新。
三、学生的色彩素质培养
绘画艺术的发展完全可以说明只具备普通的色彩表现力是不足的, 想要更好的发展必须具备全面综合素质。艺术绝对不会偏爱人的某一种本领, 而是喜爱自身所具有的所有本领, 所以我们可以说艺术是一切自身所拥有的本领可以得以发展的领域。在
来, 串成一条流畅的线条, 一定会对整个声乐演唱的理解更进一步,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方法和技巧都是为音乐服务的, 千万不能把方法做过, 如果将方法做过头的话, 势必要起到反作用。学会运用气息歌唱的人才是会真正会歌唱的人。
对学生的油画教学中, 不可以只单一的针对色彩认知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更要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掌控和运用能力, 诚然, 最关键的还是要培养其对色彩的创造性表现能力。关于色彩的教学, 在传授学生绘画技巧与色彩理论的同时, 对于色彩的寓意, 象征, 联想等相关知识以及色彩的表现手法, 如夸张、含蓄、平面、简洁等手法也要同时传授, 更全面的让学生掌握色彩理论知识。使学生更好的完成感性与理性的转换, 让他们侧重对客观物体的写意, 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客观的表象上面。强调主观感受, 使学生注意到色彩面积的位置。形状、大小等不同勾出的不同视觉效果, 以增强他们对色彩的感受。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们的色彩全面素质, 为学生日后更好的色彩创作埋下铺垫。
四、以色抒情、以色绘意
绘画作品中的“情”, 绝对不只是对客观景物的简简单单的模仿重复, , 而是将客观与主观上情感的统一, 是一种独到的艺术境界, 暴风雨前乌云的黑色会使人感觉压抑, 嫩绿的小草会使人联想到春天, 金黄色的麦田会让人体会到丰收的喜悦等等这些都是色彩所可以给人心理上的暗示。我们不仅仅只是教会学生现有的色彩与人的生理或心理的反应, 而是教会他们研究色彩与人的感情, 从而使学生们画板上的色彩活过来, 成为有感情的色彩, 赋予作品灵魂。绘画作品中的“情”是含情之景, 是见到真实事物真正具体的情, 绝非虚无缥缈的抽象之情, 是由生活感悟或对客观事物生出的由衷之情。
在西方绘画作品中, 不难看出色彩是至关重要的表现方式和手段, 相应的色调分别对应不同的题材, 需要表达的含义、需要营造的氛围都有特定的色彩搭配, 这充分证明了色调运用的关键性。
在西方的艺术中根本就没有“意境”这个词, 但是西方很多优秀的画家的作品中, 意境深远的作品却不少见。或许我们该随他们称之为具有“诗意”或具有“音乐感”, 这其实就是富有意境, 只是说法不同, 由此可以看出色彩完全可以表现出情绪。如列维坦的作品《在深渊旁》, 取材虽然平常, 但是作者所赋予了画面无限深情:渐渐拉开的暮霭, 天际金色的余晖, 远处渐渐模糊的森林, 幽静的水潭, 一切似乎都在静静的等待着夜色的降临, 虽然没有华丽的色彩, 但是完美的意境融合, 色彩朴素却饱含凝重的意境。所以我们可以说运用完美的色彩就是意境。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看出, 只有善于运用色彩组成各种色调, 才能营造出恰当的氛围, 表达出自然的情感, 创造出情景意境相融合的作品。由此可见, 色彩是油画表现的关键与灵魂, 对学生的色彩教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可以说只有可以熟练的运用色彩才算是一个合格的油画艺术人才。
作者简介:
邓美林, 女, 汉族, (1981年5月-) , 湖南郴州人, 研究生, 现任教于湘南学院美术系, 讲师。研究方向:油画创作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周小燕.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轨迹[J].音乐艺术, 1998.
[2]邹本初.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寻找平衡的支撑点 篇4
一个女人出门最重要的几样东西,一样都没有拿回来,预示着这个假期我哪都不能去,好吧!我相信上天的安排,既来之则安之,安安心心地窝在家里陪家人。当心情自然放下时,没有任何不适的违和感,陪孩子聊聊天,陪狗狗溜达一圈,下个厨房,睡个懒惰,看本书,也算是享受别样的假期。
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过假期,或是日常过日子,我始终觉得,生活应该是属于自己的,想过成啥样也是自己的选择,与别人无关,真得无关,虽然生活中会出现各种不如意,但若能找到内心的平衡感,总会让自己更精彩。
平衡感,每个人都会有,但很多人的平衡感是通过与别人比较得来的。比如,我比你富有,我就有一种富有的满足感;比如,我的学历比你高,就觉得我一定会比你能干;比如,你有求于我,我就有了一种自豪感,比如,你的孩子比我的孩子成绩好,你就有了一种成功感,但我认为,这样的平衡感,只是表面的用来蒙蔽自己内心的一种想法,只是表象,如果一个人的生存,不从心只随物,随人变动,那也真得没有幸福感可言,有的或许也只是一种比较后的差异感动,假象的幸福感。
以前碰到过一个同事,公司主管,家庭幸福,不愁吃穿,应该算是小资一族,但她有一个特点,从不满足自己拥有的东西,而是喜欢跟公司里其他人做比较,通过比较找到一种存在感和平衡感。如果今天谁比她穿了漂亮,她就会不舒适,总要找点茬出来,起初大家都不知道什么原因,后来才知道真相,原来她认为作为属下如果穿得比主管漂亮,那启不是让主管丢面子嘛,再后来大家都比较注意,并不是怕她,而是想息事宁人,谁也不想无缘无故地找事。因为这个主管的不平衡感从衣着到工作成绩,生活品质,与人处事,甚至比谁的老公能干,渐渐地她脾气越来越大,彻底失去了自我,最后可想而知,人人避而远之的人怎么可能长久在公司呆下去呢。她辞职后的两年后,我在商场偶遇她,她说她离婚了,现在一个人过日子觉得挺好,又有了一份新的工作还算稳定,但她却没了往日的美丽。
很多的悲剧,也许就是在这样的不平衡与不满足中产生的。不管与谁一起工作或者生活,如果没有了快乐,一切都只是对付。真正的平衡感,不是跟别人比较,而是跟自己比较,自我的提升才是达到平衡的最佳途径。当我们冲破世俗的一些想法,而去依附于心,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欲望是任何的人和任何事情都无法阻挡和影响的,我喜欢这种感觉,与其说专一,不如说,活着找到一种自己想活的方式,当行动随心去走时,一切都很安静,又很舒适,这样的平衡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衡。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人聚人散,今天我们彼此交集,或许明天你我便不知不觉走散了,如果不交集的日子,你我都在正常轨道行走,那就给彼此多一些祝福吧。试着平衡一切,让平衡感陪伴着自己一直走下去。。。。。。
作者:逸娅
寻找平衡的支撑点 篇5
看来, 如何管理好教师的确是一个令许多校长头痛的事情。那么, 在校长无法以一己之力去改变教师的那些特点 (国家干部身份、公务员性质) 的情况下, 是否意味着其对教师的管理就无能为力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虽然在教师管理中存在众多矛盾和困难, 但对教师的管理也无外乎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两个方面, 因此问题的关键是, 校长如何寻找制度管理、人文管理的“平衡点”, 去更好地化解矛盾、避免冲突、形成合力, 实现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的双赢。
一、制度管理的“平衡点”——管理者带头遵循规范
当前, 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制度管理都趋向于选择企业式的量化管理模式, 把学校计划、过程组织、控制决定做到条款化、数字化。然而学校不是生产产品的工厂, 而是育人的乐园, 这样的制度管理是以牺牲人性为代价的。对教师的师德和职业行为作出明确的要求和规定是必要的, 这有益于好的团队作风的形成, 但将这些要求和规定无限细化, 往往会物极必反。特别是把教师日常庞杂的工作量化、细化, 并附之以不等的分数, 这样不仅无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反而使教师工作越来越消极。如果让教师的工作都围绕着考核指标转, 实际就是否定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 把教师独特的工作, 简单化为单一机械的劳动了。再细化的制度管理都只能管住教师的身, 管不了教师的心, 教师工作具有独特性、多样性、创建性, 不能单靠制度管理来约束教师, 可以说制度越细, 矛盾越多, 造成“管不断、理还乱”的恶性循环。
彼得·德鲁克给管理下过这样的意义:“管理是一种实践, 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 而在于成果, 其唯一的权威就是成就”。这句话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那就是管理的好与坏、水平的高与低、处理问题的对与错不在于制定了多少制度, 不在于制度有多么严密, 而在于管理者有没有真正地深入实践, 付诸于行动。也就是说, 作为学校制度管理并不是通过制定的条款一一对照检查而知晓, 知晓了怎么办呢, 如何处罚?因为无论处罚与否都会严重挫伤教师的情感, 挫伤教师的工作激情。因此, 制度管理不一定要细化, 关键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一起照着做, 形成规范就行了。因此, 制度管理的“平衡点”就是管理者在教育教学行为中带头遵循规范。
二、人文管理的“平衡点”——管理者以教师为本
制度弱化后, 许多学校管理者一定会提出疑问:在以前那么严的制度下都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 现在如果制度宽松了, 教师的心会不会散了?学校工作目标是否能按要求达到?学校正常工作是否能得到保证?笔者认为, 制度管理的抽象化并不是不管, 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里最重要的是人文因素。学校的人文管理也是一种制度管理, 它是一种没有用文字阐明的规则, 这些未阐明的规则通常是以众多个体共同的感觉、知觉的形式存在的, 如关心教师身心健康, 关心教师成长, 关心教师家庭疾苦, 尊重老教师等, 这都是一种无法文字化的制度, 它需要管理者在“行”中把握, 这就是笔者认为的人文管理。它要求学校管理者在规范时应做到几个方面。
1. 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理念。
我们在教师管理中要学会完整地理解教师, 强化教师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感觉到学校是大家共同的家园, 让每一位教师的个人目标都能在学校的发展目标中找到切入点, 使之能在共同的利益下统一起来, 与学校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让教师在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实现学校发展的目标。这样教师感受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自我管理意识增强, 自主意识增大, 便能以主人翁精神进行教学和管理活动, 这就需要我们管理者首先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意识, 并自觉付之于行动, 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学会尊重、理解教师。
2. 了解并满足教师正常的心理需求。
满足个人需要是激励机制的核心。激励应是管理者常用的一种管理方法, 我们应给教师提供充足的机会来满足其个人发展专长、爱好和事业的需要。作为管理者应多顾及教师的利益, 关心每一名教师, 关注每一名教师的价值和奉献 (不论奉献大小) 。对青年教师要多给他们提供学习、提高、展示的机会, 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 帮他们在学生中、在社会上树立一定的威信;对于个性鲜明的教师, 我们要尊重张扬其个性, 理解他们的的行为, 发现其长处, 正确引导, 让其有发展的良好空间;对于中老年教师, 要尊重他们, 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肯定他们为学校发展作出的贡献。
3. 关心教师身心健康, 做教师的贴心人。
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 要充分认识和了解教师的劳动和心理特点, 激活其创造力和潜能。如何做到管而有度, 理而有序, 处事有情呢?我认为管理者应切实把为教师服务, 关注教师身心健康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 如经常与教师交流谈心, 经常组织教师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了解教师家庭疾苦, 教师家里出现红白喜事, 重病等情况, 学校管理者主动、及时组织人员提供帮助, 并给予适当的慰问。教师家里有了不顺心的事, 做好教师心理疏导工作, 及时上门谈心, 出谋划策。对于教师福利待遇尽学校所能, 能争取的竭尽全力争取, 时刻想到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寻找平衡的支撑点 篇6
一、通胀压力、结构失衡、增速下滑的迭现
自2000年到2010年, 我国虽然宏观上曾经相继出现过通胀加大、结构失衡、增长速度下滑的问题, 但是似乎并没有同时凸显这三个问题的情况发生, 而是在一定时期内, 只有其中的某个问题表现得较为突出, 如2006年主要表现为结构失衡, 2007年主要表现为通胀, 2008年主要表现为增速下滑, 但2011年似乎这三个问题同时以叠加的方式出现, 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首次遇到这种情况。
1、通胀压力加大
2011年通胀压力加大已经成为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 因而反通胀也就成为2011年在宏观经济层面的重要举措。但是对于通胀的形成原因, 人们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研究, 例如, 有人认为此次通胀是成本推进型的, 有人认为是需求拉动型的, 有人认为是外部输入性的, 等等。其实无论是何种类型的通胀, 其背后都有货币这个推手, 可以说, 货币超量供应实际上是各种通胀的形成基础, 没有货币的超量供应, 就不可能有通胀的最终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讲, 通胀最终都可以归结为货币问题。
我国2011年的这次通胀的形成原因也正是如此。2009年初, 我国为了保增长, 选择了宽松的货币政策, 这应该是无可非议的, 但问题是后来货币政策的实际运行状况远远超过了原有的设想和安排。2009年初的宽松货币政策规定:2009年的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是17%左右, 新增贷款是4—6万亿。从货币的这两个数据来看, 这已经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宽松的货币政策了。但即使就是这样宽松, 2009年还是打破了它, 2009年货币政策的实际运行状况是: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接近30%, 新增贷款接近10万亿, 显然, 货币政策失控了。在这种情况下, 国务院不得不在2010年初提出要管理好通胀预期的问题。因而, 虽然2010年我们还选择了宽松的货币政策, 但与2009年的实际情况相比, 已经大大地收紧了: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定为17%左右, 将新增贷款最高限定为7.5万亿, 显然比2009年近30%的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和近10万亿的新增贷款额降低了许多。但问题是, 2010年的宽松货币政策仍然没有实现预期设定的目标, 还是有所失控: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接近20%, 高于原定的17%左右, 新增贷款接近8万亿, 高于原定的7.5万亿。可见, 2009年和2010年的宽松货币政策, 实际上都没有被控制在预定的目标内, 都过于宽松了, 因而货币超发是客观存在的。
与此同时, 我国近些年形成的国际收支严重失衡, 即国际收支顺差太大, 导致外汇过多地流入我国, 从而诱发了央行在外汇占款项目下的基础货币投放过大的情况, 这也对货币超量供应和通胀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近些年的国际收支无论是贸易项目还是资本项目, 基本上都处于顺差过大的状态, 再加之我国的外汇政策是一种完全由政府控制的外汇政策, 从而使得大量外汇滞留在我国, 形成了过多的外汇储备。按照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量应该保持在外债乘以三的数量水平下的经济学原理, 我国外汇储备现在应保持在9000亿美元左右, 但实际上, 我国的外汇储备在2010年底已接近2.8万亿美元, 外汇储备明显过多。过多的外汇储备引发了央行过多的外汇占款, 从而使得流动性必然过剩, 通胀压力自然会增大。
因此, 通胀压力在2011年将会逐渐显现出来。有一个数据很能说明这种压力的显现:2010年底, 我国的外汇供应量已高达72万亿之多, 达到GDP的200%左右, 而在2000年底, 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仅为13万亿左右。应该说, 在保增长与调结构的条件下, 通胀肯定是会有所增加的, 甚至我们要在一定程度上容忍通胀, 但通胀率不能太高, 太高了就会出问题, 因而反通胀理所当然要成为我国当前宏观经济上的重要举措。
2、结构失衡压力加大
结构失衡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个是出口、投资、消费之间的结构失衡, 一个是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居民个人收入之间的结构失衡, 还有一个是各产业之间即产业结构的失衡。这三个层次的结构失衡是互为诱因并相互作用的, 它们的失衡必然使得我国经济难以平稳较快发展。
出口、投资、消费这三者之间的结构失衡, 主要表现为出口及投资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过高。出口需要发展, 但它与投资和消费之间要有一个合理的比例, 如果出口占的比例过高, 就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 这种增长方式所形成的弊端已被人们所认识。同时,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还未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 因而确实需要投资, 但投资所占的比例又不能太高, 太高了就是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方式, 这种增长方式同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一样, 具有很大的弊端。
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居民个人收入之间的结构失衡, 主要表现为财政收入与利润所占比例过高, 居民个人收入所占比例偏低。在居民个人收入偏低的条件下, 增长就只能依靠投资或者出口来拉动, 从而形成了投资拉动型增长方式和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这两种增长方式不仅会诱发通胀和政府负债过高的主权债务危机, 而且在主要是政府投资的条件下, 还会诱发大量的腐败和对民营经济的挤压, 这些都非常不利于社会公平和效率的提高。
产业之间的结构即产业结构失衡, 表现为短缺与剩余并存。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失衡除了原有的结构失衡之外, 近几年又增加了两种新形式的失衡:一个是我国在2009年以前实行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 将出口作为重要的设置生产能力的依据, 根据国际市场而配置和增加生产能力, 出口受阻后, 这部分生产能力虽然有些通过开发内需找到了市场, 但仍有一大部分生产能力过剩;另一个是我国自2009年后为了保增长而加大投资, 尤其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 这引发了相关产业的超速发展, 结果是在基础设施规模开始回落后, 与原有的大规模基础设施相关产业的生产能力就显得有些过剩, 同时, 有些产业的生产能力却严重不足。
上述三种结构失衡, 其结果必然是我国经济难以较快平稳发展, 难以实现低通胀高就业, 因而调结构当然成为2011年和未来几年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举措。
3、增长速度下滑压力增大
对于我国未来几年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 人们虽然有共识, 但也有分歧。共识主要集中在对通胀压力加大及结构失衡压力加大的判断上。但对于2011年及未来几年会不会出现增长速度过速下滑, 人们似乎认识并不统一。例如, 有人认为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在2011年及未来几年不会出现过速下滑, 尤其是认为根本不会出现下滑到8%以下的趋势, 因而这些同志认为, 保增长不应该在2011年及未来几年作为与反通胀和调结构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任务, 我们今后的重点应该是反通胀与调结构。
我个人不赞同这种观点。我认为2011年及未来几年,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压力仍然较大, 如果我们不能认真对待和调整的话, 甚至有可能会下滑到8%以下, 因而保增长与反通胀和调结构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主要原因是我国现在的经济增长并没有进入一种常态化的增长, 虽然我国经济增长在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掉入8%以下的增长速度后, 我们很快就把它拉回了8%以上, 但这种增长并不是一种常态化的增长, 而是政策作用的结果。大家知道, 自2000年到2010年, 我国经济增长实际上主要是依靠出口或者投资拉动的。2000年到2008年, 主要靠出口拉动, 我们称之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2009年到2010年, 主要靠投资拉动, 我们称之为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 这两种增长方式的弊端已经有目共睹, 因而我们现在讲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就是要抛弃这两种增长方式。
如果对我国2011年的经济增长趋向进行一些具体分析, 我们发现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因为, 我们发现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似乎现在都出现了乏力的趋势。
首先是出口不可能在2011年有太多的增长。我国出口的80%以上的份额是美国与欧盟, 而现在美国与欧盟都在调整“增长方式”, 其调整的重要结果是会减少对中国产品的需求, 因而我国出口现在不可能再有太多的增长。
其次是投资, 尤其是新增投资拉动力不足。我国2009年以4万亿国家投资而拉动的包括社会投资在内的投资高达13万亿之多, 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速度, 但是这些投资项目在2011年就基本上进入投资结束期, 从而会出现投资拉动力递减的趋向, 因而如果没有投资的增加, 或者没有消费拉力的跟进, 就必然会引发增长速度下滑的趋向。
最后是消费拉动力的减弱。我国现在消费对增长的拉动大约占到1/3的份额, 但问题是我国目前消费对增长的拉动, 主要是依靠房子、汽车、家电这三大核心消费拉动的, 但这三大核心消费在2011年似乎都会缺乏拉动力。
上述分析表明, 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明显存在着增长速度下滑的压力。中国增长速度不能太快, 否则资源及环境受不了, 但工业化与城市化所引发的就业压力, 也决定了我国的增长速度不能太低, 必须维系在8%左右。因此, 保增长也是我国2011年宏观上要出台的重要举措。
二、反通胀、保增长、调结构的有效组合
面对目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三大压力, 我国必须要在宏观上反通胀、保增长、调结构。从经济学理论上看, 似乎单纯地反通胀、保增长、调结构都好办, 人类社会已有很好的对策积累, 但似乎要同时完成这三项任务, 就显得非常艰难。我们能采取的政策就是在反通胀、保增长、调结构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出台的举措, 既有利于反通胀和保增长, 又有利于调结构。
1、有效组合宏观经济政策
反通胀的货币政策应该是紧缩性货币政策, 但考虑到我们还有增长速度下滑和结构失衡的压力, 所以我们在2011年只能选择稳健性货币政策, 因为还要为保增长和调结构提供应有的流动性。既然是选择了稳健性的货币政策, 那么2011年的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和新增贷款就应该低于作为宽松货币政策的2010年,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应该控制在16%左右, 新增贷款应控制在7万亿左右。
反通胀的财政政策应该是紧缩性货币政策, 但考虑到保增长和调结构的需要, 我们2011年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也就是政府还要适当地借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目的, 在于保增长和调结构。如果增长速度下滑到8%以下的趋势发生时, 财政就需要借债来增加投资和公共消费, 以阻止增长速度的过速下滑。当然, 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多的是要对调整结构起到应有的作用, 虽然结构调整最终要靠市场的力量, 但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也不能忽视。
由上述分析可见, 稳健性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有效组合, 是反通胀、保增长、调结构的最好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不过,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风险也在增加, 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使用空间已比前几年小多了。大家知道, 一个国家实用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最高上限是, 国家负债的余额不能超过本国当年GDP总量的60%, 如果超过了就会有巨大的国家主权债务危机。
因此, 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问题上, 我们也要慎重。我国现在的国家债务, 如果加上包括乡镇政府在内的所有地方政府的债务, 据推算已经达到我国现在GDP的60%左右。我国国家负债率过高的原因主要是我们在2009年保增长中开放了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 不少地方政府脱离自身的偿还能力, 大量举债搞并无经济效益的政绩工程, 对于这种地方债务风险所引起的国家负债太高的问题, 我们必须警惕。我国现在中央政府的负债似乎并不高, 大约只是占GDP的20%左右, 但是我国是中央集权式国家, 地方政府债务实际上也是中央政府债务。因此, 对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保增长与调结构的作用, 也要慎重使用。
2、转变增长方式
所谓转变增长方式, 是指从原有的出口导向型和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方式, 转向消费支撑的增长方式。这种增长方式是指消费对增长的贡献最少要在55%以上。我国现在消费对增长的贡献大约是30%左右, 例如, 2009年我国GDP是34万亿左右, 消费贡献了12.5万亿, 显然消费贡献太低。因此, 我们必须要启动消费, 提高消费对增长的贡献。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 启动消费的重点是要增强普通老百姓的消费能力, 尤其是要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提高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的重点, 在于尽快提高他们的收入, 其办法有四:一是调整财政收入与居民收入的关系, 政府要为中低收入者减税和退税, 同时还要为中低收入者解决好社会保障问题;二是调整企业利润与劳动收入的相互关系, 使初次分配有利于有效地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三是有效增加中低收入者的财产性收入, 因为仅仅靠劳动性收入, 中低收入者是不可能富起来的;四是要为中低收入者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 尤其是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业机会。
在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 增强他们消费能力的同时, 还要推动高收入者的消费, 尽量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 使他们的消费能力转变为现实消费, 千方百计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在收入有较大差距的条件下, 消费实际上只能是有差别的消费, 我们只能因势利导, 是高收入者的消费朝着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方向发展。
3、调整结构
调整结构要调整三个层次的结构, 但是又从何入手呢?我们认为, 要首先从调整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居民个人收入之间的结构入手,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调整出口、投资、消费之间的结构, 进而调整产业结构。
调整这三者之间的结构, 重点在于提高居民个人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相应降低财政收入与企业利润的比例。要达到这个目的, 就必须全面调整现在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将民富作为首要的任务和调整目标。只有民富, 才有启动内需, 尤其是启动消费的可能, 从而使出口、消费、投资之间的结构得以调整, 最终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对策有三:一是对现有产业的整合, 包括现有产业的提升和结构调整, 实现现有产业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例如调高现有产业的增值能力、技术含量、外部经济性、公共信任度等;二是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例如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 这是新的产业结构的新增长点, 不过, 因为它们对技术创新及经营创新具有高度依赖性, 因而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关键是技术与体制创新;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 包括消费服务、商务服务、生产服务、精神服务等, 服务业对于创造就业机会和结构调整有重大作用。
4、深化改革
从反通胀、保增长、调结构的角度来看, 深化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反垄断和放松政府管制, 让市场经济真正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因为, 只有反垄断和放松政府管制, 才能为社会资本寻找到新的增长点, 经济增长就不再依靠货币投放和政府投资, 从而消除通胀与结构失衡的基础, 使经济增长形成“内生性”的增长动力, 即依靠效率和创新而实现增长。我国现在宏观上的通胀、结构失衡、增长乏力, 实际上最终都是体制性原因, 即政府过度干预经济和政府拥有太多的资源配置权, 表现为央企的垄断和政府的过度管制。因此, 我们必须要反垄断和放松政府管制。
反垄断和放松政府管制是利益结构与权力结构的重新配置, 因而阻力必然是很大的, 会受到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抗, 而且他们的反抗往往又会以意识形态为“挡箭牌”。因此, 反垄断和放松政府管制并不容易, 最终需要有政治体制的改革。
寻找平衡的支撑点 篇7
镜体支撑引起的镜面变形误差是镜面面形误差的重要来源之一[5]。支撑结构能够正确起作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各支撑点的支撑力必须按照设计值精确分配。然而由于支撑结构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的存在,支撑结构的实际平衡点的位置和理论位置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将导致各个支撑点的支撑力与设计值不一致,从而影响镜面面形精度。为了保证支撑结构的支撑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Whiffletree结构的平衡性测试及调整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1 支撑系统简介
实验用Whiffletree结构为18点Whiffletree支撑结构。Whiffletree结构第一级为等臂杠杆机构,第二级为三角摇板机构。3个实际硬点逐级扩展为18点等力支撑点对主镜进行轴向支撑,约束主镜的UZ、RX和RY三个自由度[6];并放开UX、UY和RZ三个自由度。图1是该望远镜支撑系统示意图。
该支撑系统由三组Whiffletree结构组成,每组Whiffletree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横梁和三角板的回转中心全都采用柔性铰链机构来分别释放一个方向和两个方向的回转自由度。柔性铰链是利用材料的微弹性变形产生位移的一种特殊运动副。相较于其他回转机构,柔性铰链具有无机械摩擦、无间隙、体积小、运动灵敏度高和免于润滑等诸多优点[7,8,9,10]。这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释放应力,在温度变化时反射镜可以自由膨胀或收缩,从而保持反射面上各点的球面性或平面性,从而减小对镜面面形的影响[11,12]。
理想状态下,每个三角摇板机构的重心位于其回转中心,每组Whiffletree结构(包括两个三角摇板和一个横梁)的重心位于横梁的回转中心,这样结构的重力就不会给支撑带来附加力矩,各个支撑点就会对主镜实现等力支撑。如果结构重心偏离回转中心,那么结构重力引入的附加力矩将会使各个支撑点的力重新分配,从而偏离设计值。因而对支撑结构进行平衡测试,通过适当调整,确保结构重心偏差导致的各点支撑力偏差在允许的范围内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前期镜面面形对支撑力敏感度分析的结果,为保证支撑效果,该结构各支撑点支撑力误差允许范围为±0.5 N。
2 装调测试系统原理
2.1 横梁重心调节
结构平衡测试的装置包括测试平台、数字水平仪、转台、千分表、Load cells(称重传感器)。整个测试过程中分别把每组Whiffletree支撑结构安装在测试平台上进行。按照先三角板,后横梁的顺序逐级进行装调和测试。图3所示为装调测试系统原理示意图。
横梁在水平工作状态时受力情况如图4所示。其中FN1和FN2为横梁两端支撑力;G为横梁自身重力;FZ为横梁回转中心单自由度柔性铰链对横梁的反作用力;My为柔性铰链对横梁的支反力矩,A点为柔铰回转中心,C点为横梁重心。
由受力平衡可得:
在工作状态下,由于柔性铰链的z向刚度远大于绕y轴转动的刚度,所以结构重力偏差造成的附加力矩主要由F1和F2进行抵消,所以My≈0。
取ΔFN=FN1-FN2,且由于L1=L2,则式(2)可改写为
由式(3)可知,Δx越大,ΔFN也就越大,所以采用增减配重块的方式来调节结构重心位置。通过减小Δx来达到减小ΔF的目的。也可以设计为通过沿x方向移动配重块的位置来达到调节重心的目的,本文实验用结构由于镜室空间受限,故而采用增减配重块方式调节。由于配重块方式调节重心,存在调节量离散的缺点,所以需要根据支撑力误差要求,解算求得最小配重块质量。该结构测试所备最小配重块质量为20 g。
2.1.1 x方向重心调节
首先对结构重心x方向偏差进行调节。利用电子水平仪将测试平台调整到水平位置,再通过调节Load cell下方的螺纹副,利用与横梁直接相连的两个Load cell对横梁施加一定预载。然后将连接有千分表的转台固定在测试平台之上,以测试平台为基准,用千分表测量横梁上表面两端高度差Δh。通过Load cell下方螺纹副,将Δh调整为零。此时横梁上表面与测试平台上表面平行且水平,这就保证了横梁回转中心的单自由度柔性铰链对横梁的支反力矩为零,且重力方向垂直于横梁上表面。此时横梁受力情况如图5所示。其中F1和F2为Load cell对横梁的支撑力;G为结构自身重力(包含横梁和两个三角板);FZ为横梁回转中心柔性铰链对横梁的反作用力;My为柔性铰链对横梁的支反力矩。
由受力平衡可得:
取ΔF=F2-F1,且由于S1=S2,My≈0,则式(5)可改写为:
由式(6)可知,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增减横梁两端配重来将F1和F2调到相等,与此同时Δx也就变为零,也就表明结构重心位置沿x轴向回转中心的位置移动完成。
2.1.2 z方向重心调节
对结构重心z方向偏差进行调节。将测试平台绕其回转中心旋转一个角度θ(不妨取θ=45°),此时横梁的受力情况如图6所示。
其中F1和F2为Load cell对横梁的支撑力;G为结构自身重力(包含横梁和两个三角板);Fz为横梁回转中心柔性铰链对横梁的反作用力的z方向分量;Fx为横梁回转中心柔性铰链对横梁的反作用力的x方向分量;My为柔性铰链对横梁的支反力矩。
由受力平衡可得:
取ΔF=F2-F1,且由于S1=S2,My≈0,则式(5)可改写为:
由式(10)可知,此时ΔF的值可以表征重心偏差的大小。配重块为高度可调Δz设计,通过调节两端配重块的高度可以调整整体结构重心的z值。通过调节,当ΔF为零,也就是F1和F2相等时,Δz也就为零。那么此时的重心位置也就实现了和横梁回转中心的重合。
2.1.3 平衡性检测
横梁结构重心调节完成之后,需要对调节后的结构平衡性能进行测试。将测试平台连同整个Whiffletree结构在整个可转动范围内转动几个角度(不妨取其和水平面成-45°,-30°,-15°,0°,15°,30°,45°),分别记录不同状态下F1和F2的值。那么在工作状态下,对于横梁左右两端支撑力偏差ΔFN1和ΔFN2有:
由于测试状态下的Load cell的作用力F1和F2在工作状态下被实际支撑力FN1和FN2所取代,根据力矩平衡,由式(2)和式(5)可得:
将式(13)代入式(11)和式(12)可得:
2.2 三角板重心调节
三角板的重心调节方法和横梁类似,不同之处在于连接三角板和横梁的柔铰放开了绕x轴和绕y轴的两个旋转自由度。所以在第一步调节三角板重心在平行于三角板平面内的位置时,需要在三角板三个角点增减配重来完成。图7是三角板示意图。
图7中,点O为柔性铰链的回转中心;点A、B、C为工作状态下三个支撑杆的位置;点D、E、F为测试状态下三个Load cell对三角板支撑力的作用点的位置,且其位置选取根据:
在调节三角板重心时,可以将横梁回转中心的单自由度柔铰拆除,将横梁和测试平台刚性连接,用数字水平仪将横梁上表面调为水平。然后将横梁上表面作为基准面,调节三角板下方Load cell对应的螺纹副,使三角板和横梁上表面平行,从而保证连接横梁和三角板的柔性铰链不存在支反力矩作用。水平方向调节完毕,同样将测试平台转动一个角度,调节配重的上下高度来实现三角板重心z方向的调整。
重心调节完成后,同样需要对三角板的平衡性能进行测试。将测试平台按照-45°,-30°,-15°,0°,15°,30°,45°转动几个角度,分别记录点D、E、F处Load cell的示数F3、F4、F5。
同理可以得到A、B、C三点支撑力误差为
Whiffletree结构在实际工作状态下,两级结构之间存在误差传递过程。由于:
式中:FN3、FN4、FN5为A、B、C三点支撑力。
则工作状态下对于连接在横梁左端的三角板,A、B、C三点整体合成支撑力误差为
3 装调测试实验
测试对象是某望远镜主镜底支撑所采用的Whiffletree结构。测试现场如图8所示。
测试流程如图9所示
对左右两个三角板和一个横梁的重心调节完成后,分级对Whiffletree结构进行效果测试。测试结果如图10所示。其中,ΔFN6、ΔFN7、ΔFN8为右端三角板三个支撑点单级支撑力误差,ΔFD、ΔFE、ΔFF为其合成支撑力误差。
按照式(22)~式(24)计算得到各支撑点合成误差,结果显示6个支撑点在7种状态下的支撑力合成误差均在±0.5 N的范围内,满足设计要求。
4 结论
本文针对在大口径望远镜主镜底支撑中广泛采用的Whiffletree结构,提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平衡性调节及测试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在某望远镜主镜Whiffletree底支撑中,实验表面此方法切实可行,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经调节后的结构,各点支撑力合成误差在±0.25 N范围内,满足±0.5 N的设计要求。
摘要:基于运动学原理的Whiffletree结构被广泛应用在大口径望远镜底支撑中。为了达到理想的支撑效果,保证主镜镜面面形精度,对Whiffletree结构的平衡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针对这一装调测试需求,结合Whiffletree结构的特点,提出了运用Load cell、千分表等仪器对Whiffletree结构的平衡性测试方案,并通过增减配重和调节配重高度的方法对Whiffletree结构的平衡性进行调节。首先对该装调测试方案进行了原理分析,然后使用该方案对某望远镜主镜底支撑所采用的Whiffletree结构的平衡性进行了调节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经调节后的结构各支撑点支撑力误差在±0.25 N范围内,满足±0.5 N的设计要求。该方法切实可行,对今后Whiffletree结构更好地应用在大口径望远镜的支撑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Whiffletree,平衡测试,平衡调节,Load cell,底支撑
参考文献
[1] Yoder P R,J R.Opto-mechanical systems design.New York:Marcel Dekker,Inc,1993:12-26
[2] Malvick A J.Theoretical elastic deformations of the Steward Observatory 230 cm and the optical sciences center 154 cm mirrors.Applied Optics,1972;11(3):575-585
[3]范李立.极轴式望远镜主镜支撑设计研究.长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Fan L L.Study on the primary mirror support of equatorial telescope.Changchun: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2010
[4]范磊.2 m级地基望远镜Si C主镜轻量化设计及支撑技术研究.长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Fan L.Research on the lightweight design and support of the 2 m-Si Cprimary mirror for ground-based telescope.Changchun: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2013
[5]吴小霞,李剑锋,宋淑梅,等.4 m Si C轻量化主镜的主动支撑系统.光学精密工程,2014;22(9):2451-2457Wu X X,Li J F,Song S M,et al.Active support system for 4 m Si Clightweight primary mirror.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2014;22(9):2451-2457
[6]邵亮,吴小霞,陈宝刚,等.Si C轻量化主镜的被动支撑系统.光学精密工程,2015;23(5):1380-1386Shao L,Wu X X,Chen B G,et al.Passive support system of lightweighted Si C Primary mirror.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2015;23(5):1380-1386
[7]李庆祥,王东升,李玉和.现代精密仪器设计(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Li Q X,Wang D S,Li Y H.Design of modern precision instruments.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4
[8]卢倩,黄卫清,王寅,等.深切口椭圆柔性铰链优化设计.光学精密工程,2015;23(1):206-215Lu Q,Huang W Q,Wang Y,et al.Optimization design of deepnotch elliptical flexure hinges.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2015;23(1):206-215
[9]于靖军,裴旭,毕树生,等.柔性铰链机构设计方法的研究进展.机械工程学报,2010;46(13):2-13Yu J J,Pei X,Bi S S,et al.State-of-arts of design method for flexure mechanisms.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10;46(13):2-13
[10]姚建涛,李立建,杨维,等.直圆柔性球铰柔度矩阵的解析计算.光学精密工程,2014;22(7):1857-1863Yao J T,Li L J,Yang W,et al.Analytical calculation of compliance matrix for right-circular flexure spherical hinge.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2014;22(7):1857-1863
[11]张丽敏,王富国,安其昌,等.Bipod柔性结构在小型反射镜制程中的应用.光学精密工程,2015;23(2):438-443Zhang L M,Wang F G,An Q C,et al.Application of Bipod to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minitype reflector.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2015;23(2):438-443
寻找平衡的支撑点 篇8
1. 转变观念, 达成共识。
中国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远程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是互为一体的。因为知识转化为能力, 必通过实践, 知识、能力转化为素质更要通过实践。大家深刻认识到, 在远程教育模式下, 实践教学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 而应更重视和加强, 从校领导到师生员工应形成共识。在这一基础上成立以院长为首的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 统领有关实践教学研究指导事务, 例如在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方面, 成立各专业毕业设计领导小组, 聘任教师组成论文写作指导小组和答辩委员会。同时, 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 加大了实践教学资金的投入, 建立和完善校内实践教学设施, 如增设了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和双向视频教室, 并以合作共建的方式与州农行、市法院等十多个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推行校企联合办学, 订单培训, 互惠双赢, 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 还可解决师资的困难。
2. 抓好实践教学, 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鼓励教师挖掘自身潜力, 上好实践课。学校要严格执行教师任职资格制度, 既考察其理论表述能力, 还要考核动手能力;既要注意从生产一线聘请熟练技师任兼职教师, 又要加强对现有专职教师的培训。此外, 还可选拔青年教师到企业单位学习, 鼓励现有教师参加网络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等职称考试, 取得相应资质。总之要多渠道造就一支既有扎实专业知识, 又有较强实践能力并乐于为学生服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以确保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
3. 多方协调充实完善教学计划, 合理设置实践实训课程, 加大实验实训力度。
要强调教师的正确指导。只有指导到位, 规范操作, 切实加强教学过程监控, 才能完成 (下转315页) (上接306页) 每个环节的教学任务。由于学生分散, 多居山区, 工学家学矛盾突出, 如管理松懈, 就易出现放野马的现象。如会计模拟实习, 从各种业务发生开始就应准确地填写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进行账簿登记和成本核算以及掌握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4. 据实选题, 是杜绝“抄袭”的良方, 也是培养应用能力, 出成果的策略。
教师从开始就应牢牢把住“结合实际”的方向, 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主客观条件的课题, 才有切身体验, 材料充实, 厚积薄发, 提出创新的思路。如园艺专业李洪文同学关于“野生金雀花繁苗及丰产栽培试验研究”的选题, 既解决了生产难题, 取得很好的实用效果, 又获得优秀论文的成绩。
5. 实践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 学中干, 干中学。
实践活动要常规化、多样化, 如讲座、调查、见习、座谈、模拟、实地操作, 组织技能竞赛、网上互动、实习交流、论文答辩等, 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6.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寻找平衡的支撑点 篇9
飞思卡尔半导体专为上网本而设计的综合解决方案进军快速增长的上网本市场, 借助飞思卡尔的解决方案, 售价不到200美元的上网本带有8.9英寸显示屏, 电池续航时间可达8小时。
飞思卡尔解决方案基于内置ARM CortexA8技术的新i.MX515处理器, 包括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软件、组件和资源, 以帮助OEM快速开发和部署极具竞争力的上网本产品。
基于i.MX515处理器的综合上网本参考设计目前已上市。该参考设计专为适应Pegatron而创建, 它内置i.MX515处理器、Canonical的Ubuntu操作系统、一个来自飞思卡尔的新电源管理IC、SGTL5000超低功率音频编解码器、Adobe Flash Lite软件、以及Adobe的用于移动电话和器件的Flash播放器。
"我们看到上网本市场的巨大商机, 因为消费者要求更经济高效、性能更佳的解决方案, "飞思卡尔高级副总裁兼网络和多媒体部总经理Lisa Su表示, "我们的上网本解决方案将让OEM能够开发引人注目的产品, 不但拥有像手机一样的电池寿命, 而且价格也非常便宜。我们相信, i.MX515处理器和相关支持解决方案的联合, 将极大地加快这个令人兴奋的新领域的演进步伐。"
"正如我们在2008年暑期旺季所看到的那样, 由于消费者对实惠而紧凑的上网本需求旺盛, 上网本市场呈爆炸式增长。用户可以用上网本开展一些常规任务, 如社交或网上购物, "ABI Research首席分析师Philip Solis表示, "上网本市场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 对于像飞思卡尔这样的公司来说, 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遇。随着针对上网本的先进平台越来越多地投放市场, 上网本的价格还将进一步降低, 市场也将继续扩大。"
为上网本市场解放ARM技术
飞思卡尔新i.MX515集成了ARM Cortex-A8内核并使用65纳米处理技术制造, 提供高达2100 Dhrystone MIPS, 性能可从600MHz扩展至1GHz。i.MX515处理器包含一些先进电源管理功能, 如基于硬件的专用视频加速块, 能够延长电池寿命, 不再需要风扇和散热片。
通过将高度集成的器件和低成本印刷电路板融合在一起, 飞思卡尔解决方案实现了非常低的物料单成本。此外, 由于具有一个同时支持DDR2和移动DDR1的储存器接口, i.MX515还实现了成本效率。尽管移动DDR1是大多数功率敏感型移动互联网设备的理想选择, 但DDR2更适合上网本, 因为它能够以低得多的成本实现低功率。尽管i.MX515能同时支持两者, 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很多竞争Cortex-A8平台仅提供移动DDR1, 从而限制了设计人员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的选择。
i.MX51是同时提供OpenVG和OpenGL图形内核的仅有的几个处理器之一, 因此实现了2D和3D图形以及Flash和SVG, 增强了用户体验。为Adobe Player创建的视频是目前互联网上领先的视频格式之一。通过与Adobe合作, 飞思卡尔计划让Adobe软件运行在该处理器的专用OpenVG图形块上, 以此延长电池寿命, 让上网本网络浏览体验具有像传统PC一样丰富内容和响应性。
来自飞思卡尔的新上网本电源管理技术
【寻找平衡的支撑点】推荐阅读:
寻找工作和生活的平衡07-16
寻找平衡点10-19
寻找“遗失”的……作文07-06
寻找永恒的记忆07-20
寻找秋天的影子10-17
寻找回来的美丽10-21
寻找上涨的因素05-27
寻找更好的自己06-09
寻找自己的生活06-20
寻找失去的自我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