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迷失的自我(精选6篇)
寻找迷失的自我 篇1
改革开发以来, 人们对于“住”的要求逐年提高。从“亭子间”到“联排别墅”, 城市居民的住房质量在短短30年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 房子是关乎每天日常生活的消费品, 在这一前提下, 人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住宅经济性背后的舒适性, 是住宅对人们生活模式的影响与改变, 是住宅所体现的生活品质。
历史的“家园”
本文所关注的住宅生活品质, 并不是指住房的实际面积、地理位置、材料构造等直接关乎住宅价值的硬性指标, 而是试图从住宅的规划建筑形式角度来考察其对于人们生活模式的影响和改变。要探寻这种关系, 我们不妨从历史中汲取营养。
住宅是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一建筑。在几千年的人类发展史中, 住区环境的最高境界可以浓缩为两个字——“家园”。
“家”。在传统的住宅建筑中, “家”的概念不仅指的的单一的“家庭”, 它更多的体现为“家族”、“宗族”。住宅的规划布局所反映的是“小家庭”与“大家族”的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是十分看重这个字的。在几千年的自然选择中, 老祖宗们所最终选择的建筑都强烈的包含了这个概念。
从安徽到山西, 中华大地上的许多古村古镇的规划都秉承了这种“大家”与“小家”的关系, “家”的建筑表象中包含了许多尊卑、伦理道德关系及家族秩序。
千百年来, “家”的建筑物质表象很好的与“家”的本质紧密结合。无数的家族、家庭依靠这种建筑形式凝聚在一起, 历经千年。
“园”。“园”是人们对于住宅生活品质的进一步要求, 它所体现的绝不仅仅是人们对于户外生活的理想追求;也不仅仅是对自然山水的一种形式模仿;更不仅是出于人们对于花木园艺的天然喜爱。它所体现的, 最终还是人们对于公共生活的需求, 一种对于公共交往的本质追求。
传统的住宅
在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住宅文化遗产中, 许多“家”和“园”本来就是天然联系的。
福建土楼
福建的土楼体现的是一种大家族的关系。先人们巧用建筑的布局促进家族间的交流:首先, 圆形向心型的布局形式极大的促进了组团内住户的目光接触及心理感受, 一种家的聚合性由此强化。其次, 中心的广场及祠堂是这个大“家”中的“客厅”。如果说土楼外的田野、村道是一级公共空间的话, 这种空间则属于这个大家庭的“二级公共”空间。它尺度宜人——一般直径不超过25米。在这一尺度内, 人们可以观察到对方的喜怒哀乐, 产生最自然的交流。许多中世纪的欧洲小镇的中心广场也是一样。人们在这种尺度的广场中进行交流, 自然的形成了一个空间上的交往圈, 继而产生一个固定的社会圈, 将这种空间用于住宅内部, 无疑强化了住宅中“家园”的概念。
土楼各层的环道, 即是大家庭的“三级公共”空间。往往同住一层楼的家庭成员关系又更进一步, 所以这种“三级公共”空间私密性更强, 人们的生活态度及交往方式也就更轻松随意。这一层次的沟通环道进一步联系了大家族内小家庭或小群体的联系, 使人们的各层次交往在空间上也变得层次丰富起来。
四合院
四合院是汉族大家庭住宅的典型代表。它依靠建筑布局形成天然界面与外界隔绝, 形成“家”, 中央又天然的留有“园”。家族中的长幼尊卑按序居于正房偏室, 体现了家中的伦理关系。
前院空间体现的是四合院内部公共空间与外部公共空间的过渡。而中庭空间则是四合院大家庭的交流之园。这种过渡与聚合的空间关系也更加明确了“家园”的概念。促进了这种大家庭内部成员的归属感及集体感。
北京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 许多人被迫从四合院住进现代化的住宅, 但是大部分人至今还怀念着四合院的美好时光。这就是正确的空间关系产生的巨大魅力。
胡同、石库门
胡同、石库门都是城市化的产物。也是中国近代城市住宅的一个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这种住宅建筑不再是大家庭式的, 取而代之的是细胞式的小家庭住宅。这和我们现在的新式住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回忆儿时七八十年代的时光, 上学穿行于胡同之间, 隔壁打呼噜的声音清晰可闻, 胡同口坐着乐呵呵的大爷、老太, 谁家煎的带鱼飘香邻里……这些场面至今回忆起来依然亲切甜蜜。
“胡同”与“洋房”, 同样是细胞式的家庭结构, 为何在邻里交往之间差异如此明显?最本质的原因是街道尺度及建筑高度的不同。
老式的胡同, 巷道宽度不会超过3米, 不通机动车。当人们在这种尺度下通过,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关系就被迫的更为接近, 随之更多的细节被感知, 这些感知的细节促进了人们的交流。毫无疑问, 这种交流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益于社区、家园概念的形成, 有益于人们归属感及认同感的形成。同时, 亲切的尺度也使胡同的安全性得到极大提升。人们的任何行为都暴露在周围人群的视野下虽然使行人们失去了自我空间, 但确实能够减少犯罪率, 增加人们心理安全感。
建筑的高度更是阻碍人们交往的绝对条件。上下户之间的交往往往比传统邻里间的交往要疏远的多。然而, 现代城市住宅的发展趋势却是向上发展, 向高层要空间, 尽量压缩住区的占地面积而提高住区的绝对面积。于是, 我们的胡同生活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汽车、电梯生活及高层建筑下产生的巨大而恶劣的小区外部环境。
“家园”的迷失
反观当今住宅, “家园”的概念正逐渐迷失。许多现代住宅由于多种原因存在着各种弊病:首先, 过分强调“交通通达性”, 忽略了“交通舒适性”。许多小区主干道越做越宽, 机动交通及未来的机动停车扩容性占据了主导权, 而人们对于小区内道路的舒适性及安全性感受往往容易被忽视。于是, 原来绿树成荫的迷人小径通通变成了宽阔的机动车道。车道隔绝了生态, 也隔绝了交流。其次, 消防安全等指标是设计师关注的头等大事。为了方案报批的顺利通过, 急功近利的设计师们很少会关注如何在满足消防安全的同时创造足够合理的宅间空间。而是将宽阔的道路, 极大的硬质铺装等都简单粗暴的强加于住区建筑周边。安全足够了, 但是居住的交往空间与邻里感被这种规划破坏殆尽。
由于有明确的规定, 那些涉及住宅建筑的硬性指标如楼间距、建筑密度等被极大的重视, 但是关系到住区邻里生活关系的那些交往空间, 多层次空间被极大的忽视。很多开放商的理念就是, 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 在最小的区域内安排最多的住房面积。
小区停车位的设置也存在许多问题:老式小区由于没有足够车位, 汽车直接占据了小区内所有的硬质场地。而新式小区, 车库往往集中于地下停车, 住户开车到车库, 直接电梯上楼, 这一过程缺乏交流, 小区再生动的庭院环境也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寻找与回归
“住”的舒适性其实很多时候和面积、层高等无关, 更和建筑的外立面或者广场环境的几何布局美观程度无关, 住区环境回归本质还是需要寻找“家园”的感觉。
对于现代住区规划设计中, “家园”的概念体现为为住区居民提供一种交往的公共空间, 有了这一物质平台, 就有可能创造真正的精神家园。其具体表现可能是凝聚人群的空间, 制造交流的空间, 中央向心凝聚型空间, 有层次的交往空间, 适当的住区环境尺度……可惜, 这些来自于老祖宗的住宅环境设计精华正被当今社会经济利益至上的观念冲刷殆尽。西方人经过了一个个痛苦的建设与再建设期后, 开始认识到人性化住宅的可贵, 相信在未来的几年中, 我们的住宅也会像土楼、四合院那样, 发展成为真正被人们所喜爱的, 能够传承并为人们所骄傲的时代住宅!
寻找迷失的自我 篇2
天上雾蒙蒙的,转眼间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正如此刻灰暗的心情。一脸的悲痛,一脸的无奈,我那孤单的背影被昏黄的路灯拉得老长,老长。我曾多么渴望着胜利,但老天给我的却是惨痛的失利。我丧失了斗志。“或许我该好好放松一下我疲惫的身躯了。”我想。
二、
今天的天气依旧是雾蒙蒙的,我首次破例到小区走走,以安慰我弱小的心灵。可天公依旧不作美,对于半期考试的成绩,我已不在那么在意,因为我注定就是一个失败者,还需在意它干嘛?“简直毁了我的大好心情。”我暗暗地想。
穿过葱郁的树林,跨过青碧的池塘,我不禁沉醉在了这山青水秀之中。忽然,一只黑乎乎的小甲虫拦住了我的去路。
“唉,怎么这么倒霉,又碰到一只卑微的生命,这一次弄死它可不能再脏了我的手。”于是,我蹑手蹑脚的捡起路边的石块,小心翼翼的朝甲虫走去。
只见甲虫艰难地向前爬行着,估计是天太冷,冻僵了,所以看起来很笨拙。它头顶的触角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光辉。“它这是要干嘛呢?”我疑惑不已,但一旁的小洞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大概是想回家吧。”我想。
这时,我的心底顿时产生了一个卑劣的想法:折磨它,不让它回去!
于是,我这个残忍的屠夫便抄起了屠刀——石头,向甲虫的脚砸去。刹那间,甲虫的腿皮开肉绽,惨不忍睹。它挣扎了两下,便昏死了过去。我会心一笑,嘲讽道:“哈哈,你这小样,还不得折服于我的手?”
本以为,甲虫会因为过度的疼痛而死去。可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继续向前行进着。一步,两步,三步……它拖着一条残腿,一瘸一拐的走近了洞。
我不甘心,小小甲虫竟然有如此顽强的的生命力。于是我又把甲虫拖回了起点,希望它能放弃。可是我又错了,它依然坚持到了终点。我的脸突然感到灼热,像是被狠狠抽了一记耳光。后来,在那片树林里,我看见了许许多多因为严寒而被冻死的甲虫,它们大多都是完好的,却死在了严寒之下。我没有想到,无数的完好的甲虫被严寒夺走了生命,而唯独那只被我折磨了的甲虫活了下来。我沉思良久,我想,噩梦应该醒了。
三、
寻找迷失的链条 篇3
最令人振奋的消息,是在1862年出现的。这一年,首个始祖鸟的遗骸被发现。它被认为是“有羽毛的恐龙”,是处于恐龙和鸟类之间的过渡物种,标志着恐龙向鸟的过渡。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始祖鸟都是过渡物种的一个“孤本”。
不过,难觅其踪并不代表没有,为青蛙找到始祖就是个可喜的例子。
青蛙的老祖宗是蝾螈。蝾螈与娃娃鱼有着直接亲缘关系,是两栖类动物中最原始的类群。可要一个物种跑到另一个物种里去归宗认祖终究不像那么回事。青蛙真正的始祖,肯定不能说是一只蝾螈,而应该是某种过渡物种。
加拿大的一个古生物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后来被命名为“霍通的老青蛙”的小动物。这只被认为是青蛙始祖的小动物长约11厘米,头部、脊椎和牙齿明显兼具青蛙和蝾螈的特点:脚踝像蝾螈一样有两块融合的骨骼,四肢结构也与蝾螈相似,但其头部的结构和宽度都像青蛙。它被认为是介于蝾螈和青蛙之间的过渡物种。
青蛙的始祖到底是谁,可能很多人并不关注,但“人类是如何得到双腿的”却是个很令人着迷的问题。如果青蛙有思维能力,它们对此可能一样饶有兴趣。人类和青蛙在探寻“我们来自何方”时,有相当长的一段路可以一起走,因为彼此都是四足动物。
地球生命起源于海洋,而鱼类的出现则为地球的繁荣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鱼类从水里走上陆地,进化为四足动物,最终,人类诞生了。可是,在这一场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进化事件中,同样有一根链条迷失了。是谁同时兼具鱼类和四足动物的双重身份第一次光顾陆地呢?童话里倒是有个耳熟能详的名字——美人鱼。可毕竟是童话,当不得真的。
鱼石螈化石的发现一度刺激了科学家们兴奋的神经。为证明鱼石螈就是那根“迷失的链条”,科学家还为它认了个祖宗——真掌鳍鱼。
真掌鳍鱼与早期两栖动物有着非常多的相似之处。有些科学家认为,从真掌鳍鱼到陆生脊椎动物在进化上只差爬上陆地那短短的一步了。而迈出这一步的,是鱼石螈。
对于真掌鳍鱼的演化,科学家作了这样的模拟:残暴的泥盆纪太阳将水塘晒得日益干涸,一些有着强烈求生欲望的真掌鳍鱼为生活所逼,不得不拖着鳍“走”上陆地。它们没有脚,当然也没有脚趾,可不走就意味着等死,就算是慢慢挪也得找口水来喝。
这一“走”,不但让真掌鳍鱼走上了一条活路,也踏上了一条进化之路。它们的身体开始为适应新环境而出现微妙变化:鳍慢慢变成四肢,然后为了行动更加方便又长出脚和趾头。一路走过来,到最后就不是它们自己了,而是走着走着就成了我们的祖先——四足动物。鱼石螈,就是它们“走”出来的结果。
事实上,鱼石螈由真掌鳍鱼直接进化来的可能性非常小,虽然二者相似之处很多,但差异仍然是巨大的。鱼石螈已经是完全成形的四足动物,而真掌鳍鱼虽然模样怪异了点,但还是如假包换的鱼类。
鱼石螈不是真正的答案,不是我们所要找的“美人鱼”。它担当不起过渡物种这个角色。我们需要的,是中途一度出现的某个家伙,而不是待在路的尽头坐享其成的鱼石螈。
在真掌鳍鱼寻找生机的路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美国科学家在加拿大的埃尔斯莫尔岛找到了一种生活在3.7亿年前的古怪生物的化石。這种被命名为“提克塔利克”的古生物可能是一种鱼类,却有着显著的陆地动物的特征,头部由颈支撑,适合抬起。可别小看了颈部的重要意义,如果动物长时间离开水面,那么就必须要有坚固的颈部,以让头可以自由地转动。
科学家认为,“提克塔利克”这种新发现的生物,正是水栖动物向陆生动物过渡的“中间动物”,是真掌鳍鱼和鱼石螈的“中介”。
随着越来越多的过渡物种的化石被找到,进化链条将不断完善、完整,同时也印证了达尔文的预言。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做了一个假设:一定有无数的中间类型曾经存在过,这些中间类型以微细的级进把每一群中的一切物种联结在一起。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类似的“预言”其实也发生在比目鱼身上。
比目鱼不是过渡物种,但它身上隐藏着一个关于过渡物种的“惊天预言”。很多生物学家都认为,在进化过程中,比目鱼的眼睛绝对不是某一天突然一拍脑袋就跑到另一边去的,在两眼左右对称的鱼和两只眼睛长在同一边的比目鱼之间,一定存在某种中间类型。
比目鱼的生长,本身就是个“预言”。刚刚来到这个世上的比目鱼一点也不像它们的父母,至少是缺少了最重要的家庭标志——它们的两只眼睛是正儿八经长在两侧的。当幼小的比目鱼一天天长大,奇迹出现了,其中一只眼睛就像没有伙伴耐不住寂寞的孩子,悄悄向另一侧转移,直到跟另一只眼睛接近才停住脚步。
眼睛的移动,不能仅仅看做是比目鱼的一种成长。在科学家眼里,这是隐藏在基因里的遗传记忆,是一个“预言”。这个神奇的过程中,说明在比目鱼之前,存在两眼不对称但又尚未长在同侧的过渡物种——“歪眼鱼”。
第一个找到“歪眼鱼”的是美国人马特·弗雷德曼。他对几块“歪眼鱼”化石进行分析后发现,有种生活在远古第三纪的鱼类的眼睛不对称,但还没有越过中线达到同一侧,并且这种不对称程度都一致,这就排除了它们的眼睛是在形成化石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形的可能。这些化石表明,比目鱼的确存在过“歪眼鱼”这种过渡物种。
寻找迷失的象牙塔 篇4
教育理应鲜活而富于生命!但是这个命题或者说这个常识在今天却成为了不是问题的大问题。今天的高等教育充斥着空话套话和官僚语气, 弥漫着市场氛围, 忙碌于资源线索, 奔走于项目之间, 固守着行政逻辑, 高悬着各级指标, 穿梭着各种“先进”, 长于知识短于文化, 既无真理辩驳亦无诗情画意, 天天都在召开会议, 到处都在遴选干部, 网络上游走着茫茫然的众生, 课堂里播放着程式化的课件, 除了考试之前的突击复习, 少见伏案苦读的莘莘学子, 必修课选逃, 选修课必逃, 有课姑且拴不住, 没课当然不看书……
教育重在育而不在教, 育者——熏也、陶也、辩驳也、质疑也、批评也, 会着急流泪, 会捶胸顿足, 会反驳, 会辩解……现在、而今、眼目下, 情形却已大异!如若韩愈在世, 于“道”、于“业”必将大“惑”!学问之途疑惑四起, 专授功名机巧, 背“道”而驰骋不已, 如之奈何?
在杜威那里, 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在苏格拉底那里,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这位布衣先哲不经意间运用的“产婆术”却成为后学思想的源泉。在柏拉图那里, “学园”论辩的风范衍化催生着理性的光芒和智慧。当下, 中世纪以来备受争议的象牙塔时代已经逝去, 而中世纪大学所坚守的象牙塔精神却在当代中国引发了争议。中国现代大学总体上从未构筑起象牙塔的壁垒, 也就谈不上坚守或者放弃对于象牙塔精神的追求, 因此, 中国大学的问题并非像一些同志焦虑的那样远离社会, 孤芳自赏。中国大学的症结恰恰是大学并非自我之存在, 缺少独立品质和运行生长的自然生态, 其实属于行政体制格局的基层单位、世俗社会之普通细胞和资源链上嗟来之食者, 完全无异于社会其他组织, 基本上处于“自己是谁”都没有搞清楚的状态。在这种情形之下, 根本上缺乏孤芳自赏的权力, 亦无资格奢谈“走出象牙塔”的问题。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本人作品《找回大学精神》在学界影响较广, 迄今已先后四次再版 (2011年11月第4版) 。对于大学特质的独自寻觅难免形只影单, 寂寞呼唤之余时而邀约师生同仁一起研磨辩论, 几年下来居然议论方向已有二十余题, 日前忽然动念, 汇集成这本《寻找迷失的象牙塔》以为呼应, 有意使其成为《找回大学精神》的姊妹篇, 据此进一步激发更多的人来一起寻找大学真义, 同时满足一下现实所欠缺的对于高深学术的心结——虽不能至, 心向往之!
对话体的消失是思想消失的前兆, 缺乏相互间的批评是人文退步的随影, 不见飞扬的文采是教育萎缩的标志——当代人文还有精神吗?教育还有情感吗?学问还有意义吗?在指标时代毕竟有一小撮人执着于身体力行非行政的、非市场的、非功利的话语方式和思想交锋, 不多, 稀奇, 因而弥足珍贵。如果只有一种思想, 大概也不能称之为思想;如果只有一种花开放, 虽然繁盛, 大概也不能称之为百花齐放。本书言论绝非个体声音, 而是多个有差别的个体发出来的不同的声音, 各不相同, 又大体相同。相同之韵律源自责任心和对于高等教育的执着追求, 不同之处在于切入方式、论辩机锋、深入程度, 不一而足, 不亦乐乎!其间, 我只是那块引玉的砖头或者激起涟漪阵阵的石子。
大学精神与存在意义除了自己一个人黑灯瞎火地找, 看来邀约同仁、集合师生煞有介事、打群架式地四散而寻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呼吁寻找的人多了, 找回来的几率肯定更大些!
眼看着身边一批批弟子载着阳光四散而去, 心中既喜亦悲, 但无论滋味如何, 总有“做教育真好”的功德感;而面对着学习成绩七前八后的弟子, 跑得快的要纠偏, 跑得慢的要加鞭, 就有了“做教育真累”的责任感生发出来;四顾左右, 发现学者教师大家都做同样的活计, 却有人门庭若市, 有人门可罗雀, 于是知道了“做教育真难”之艺术感的差别!
作为研究生导师, 我的功能定位就是主动凑上一个可以支撑学生前进的肩膀, 间或架上一道摇摇晃晃的独木桥, 让弟子们往来其间, 各展风采, 各显神通。我时常感叹敬仰那些民间段子的创作者以及在博客上生发言论的青年学生——发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赞许之余, 立马担心起他们的未来——最怕的就是这一批批本来具有英雄本色的热血青年步入世俗之途后迅速蜕变为鹅卵石般的“大人”或者“别人”, 一方面成熟了, 同时有知而无识了!成为一个成熟的人以后, 大都拥有职场经典形象:装模作样、眉头紧锁、拿腔作调、表情迟滞, 如若憋不住要笑, 大都十分勉强, 即便皮笑了肉还是不笑——悲乎!
本书论坛对话参与师生五十人, 先后发生于过去三年, 议题涉及大学理想、学术生态、师生关系、学术伦理、教育质量、教育人生、科研困境、课堂教学、人才误区、心理健康、质量评估、教育危机、教育创新以及成长纠结等多个方面, 旨在为刻板、程式化以及了无生机的当代中国高等教育 (形式上其实相当热闹) 提供一个鲜活的话语例证, 随意汇集浓缩以构成时代高等教育真相之一隅。
有朋友精辟地指出:历史与小说的最大差别在于——历史人物都是真的, 事件有时却是假的;小说人物都是假的, 但故事都是真实的。本书言论之发生, 场景都是虚拟的, 但所思所想都是真的!
命运坎坷的中国大学啊!话锋交接辨精义, 众里寻他觅神迹!教育原本鲜活, 并非刻板如今!近日又闻朋友明鉴:教育本质无非“整懂、懂整”四个字, 先“整懂”, 再“懂整”!我以为精辟之至并立即附合延展——不刻苦, 则“整不懂”;不灵活, 则“不懂整”;换言之, 大凡“整不懂”的人往往是在求学问道过程中没有刻苦到位, 于心于力均不够投入;大凡“不懂整”的人常常是在社会生活中难以找到知识转化和技能应用的契机或节点, 于神于体难免少了些许灵悟。
2012年, 于我而言, 虽已近“知天命”之数, 但仍时刻显示顽童情态, 惟有参加各种行政会议时表情显得庄严些 (其实骨子里仍旧顽童) 。最近回想自己的名字由来及经历事项, 不觉有点应验, 好笑好耍。父母命名之初, 无非云南四川整合基因是也。大约是在上一个本命年36岁前后有书法家欲赠字于我, 其时正当脱离行政专心学术之转移期, 于是将个人理想题写为“白云山川尽自然”一幅, 似有些许出世豪情有待发作。前几日又遇见一位所谓知晓易数掐算的先生, 开口解释为“云者, 说也;川者, 走也”, 似乎有点道理, 看来是名字决定了我四处演讲暂时还未被轰下台的运道。去年再逢48岁本命年, 又有陶艺大师要赠我原创作品一件, 要我自己提名内容, 当即随手写下“云游三界, 川流心海”一偈, 似梦似真。“云游”是性情使然, “三界”乃兼容心胸。上句是主观志向表达, 落实与否无关紧要, 下句是客观效果估量, “川流”就言过其实了, 而别人的“心海”何其宽广, 能够溜边就不错了。真是吹牛不打草稿啊!即便如此, 还是奢望在庄子白驹过隙的一瞬以及释迦摩尼的呼吸之间, 真可以在并肩学生、携手同仁以及结缘亲友心间留下滴水之润, 也就此生无憾了!
反求诸己, 于人于事, 我一贯倡议师友并身体力行“不求完美, 但拒绝平庸”之信条。而且, 本人始终自认是个积极而乐观的人, 同时也认定世界可以“享有”而不能“占有”。由于势单而力薄, 所以心甘情愿明了世界的走向归属大概于己无关 (当然会与其他一些韬略宏大的仁人志士相关) , 个人的一生只能做极有限的事情, 大凡“有为”, 其实非常“有限”。因此, 就固执己见, 坚持以短小志向为己任, 只想静心象牙塔爬格子、写小字, 间或评茶神聊一番, 无论行文言语、行动追求, 好玩好耍, 活得真实、自由足矣!此回翻腾整理笔谈及多篇对话文稿, 神思几度迷离, 复杂感受难以言状。斗转星移, 物是人非, 时间难以留住繁盛雍容的物质, 惟有文字符号持续地迁徙漂移。字里行间, 师生情态呼之欲出, 无不显现论辩对话当初之言行生动、机锋灵动的记忆。
回眸教育现场, 通观全篇言辞, 既非风动, 亦无幡动, 已然心动!
漫天飞舞的文字之中始终飘荡着一句话:大学有消息, 却没了故事!
说明:本文为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寻找迷失的象牙塔》一书之序责任编辑:周鹏
寻找迷失的自我 篇5
对当代中国人而言,时间就是金钱,他们为一种莫名的焦虑感所追逐着,不停地占有、占有、再占有,便是他们生活的意义。就算是一个什么事都不做的有钱人,他的心也未必是闲着的。这样的人,你让他走进戏院,他那颗躁动不安的心马上会起来造反,他需要的是释放、发泄与刺激,而不是催眠与抚慰。
然而,就算京剧已退出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在当下或未来的某个时刻,将其植入适当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京剧仍有可能获得新的生命,焕发出新的光彩来——西方的“文艺复兴”便是最好的例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文化记忆都如同一座休眠火山,古人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京剧复兴所必须的环境支持系统的核心是足够的闲暇与强大的创造力——足够的闲暇是产生强大创造力的前提,而强大的创造力则将带来更多的闲暇。
个体能自由支配的闲暇取决于社会剩余产品的丰裕程度及社会如何分配剩余产品。如果没有足够的民权的支撑,社会公正就不可能实现,剩余产品也不可能得到公平的分配,于是将产生出少数人将自己的闲暇建立在大多数人的劳碌之上的病态社会。因此,如果中国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式不能成功转型,社会公正不能有效地实现,则所谓的“文化强国”战略与包括京剧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复兴都是不可想象的。
寻找迷失的自我 篇6
关键词:村上春树,迷失,寻找,救赎
寻找是村上春树作品一以贯之的核心。在《且听风吟》中寻找消失的爱人, 在《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中寻找三年前消失的弹子球台, 在《寻羊冒险记》中寻找那只带有星形斑纹的羊, 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寻找人类心智和它所认知的世界之间的关联, 在《挪威的森林》中寻找那个鲜活的、从未被玷污的纯真自我, 在《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中寻找那“国境以南太阳以西”的别样风景, 在《奇鸟行状录》中寻找丢失的猫和离家出走的妻。几乎在所有作品中, 村上都在努力尝试着通过寻找, 救赎那些成长旅途中迷失的灵魂。村上本人也在2001年9月的题为《远游的房间》的致中国读者的信中写道:任何人在一生中都在找寻一个宝贵的东西。但能够找到的人并不多。即使是幸运地找到了, 实际上找到的东西却已受到致命的损毁。尽管如此, 我们仍然继续寻找不止。因为若不这样做, 生之意义本身便不复存。1如此, 活在不断寻找的当下, 村上笔下的主人公得到了灵魂的救赎, 陆续走出自己的心灵小屋, 回归了现实本身, 重获了生存的意义。
1、迷失——成长的代价
迷失——在个人的内心深处感到某种强烈的缺失, 却又无力填补那种空洞时的一种精神状态。而更让人深感恐惧和不安的是, 孤独、迷惘甚至绝望往往会伴随着这一精神状态, 让我们的灵魂归于虚无, 靠近无边暗黑般死亡的边缘。
村上春树的作品中, 随处可见这种个体成长途中因迷失而引起的绝望、荒诞、死亡等故事元素。《且听风吟》中, “我”因女友的离去而迷失;《1973年的弹子球》中, “我”感到无故的乖离, 而“鼠”也于迷惘困惑中选择了逃离。《寻羊冒险记》中, “我”不断寻找着一只带有星形斑纹的, 迷失了的“羊”。《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 透过离奇梦幻的故事情节, 村上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别样的梦幻空间:世界尽头。这是一个封闭、暗黑又充斥着迷失的角落。《挪威的森林》中, “我”孤独、空虚、迷惘, 皆因成长途中迷失了纯真的自我。《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中, 主人公总是追求的“国境以南太阳以西”的别样风景, 最终也随着岛本的失踪得而复失。《斯普特尼克恋人》的叙事情境依然是那么的孤独、空虚、无奈、苦闷和怅惘。《海边的卡夫卡》中, “我”长期寻求的场所——甲村图书馆里同样满载着迷失的自我。如此这般, 在村上或平缓淑雅、或离奇荒诞的叙述风格背后, 掩藏着极其深刻的迷失主题。然而, 村上并没有止步于这一消极的成长命题, 而是不断通过死亡、恋爱、回忆等种种途径, 积极寻找曾经的迷失, 努力探寻灵魂的救赎——这也正是村上文学创作的目的。
2、寻找——为了灵魂的救赎
对于创作, 村上曾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都活在各自的故事中。人就是这样获得拯救。我想写的就是那样的故事。故事虽不明朗, 但可以通过在某种昏暗中发现共鸣以获得拯救。2也许对于村上春树来说, 拯救就是这样一种明确的责任, 通过这种“拯救”, 缺失的心灵方能找到抚慰与修补, 迷失的灵魂亦能得到救赎与归位。然而, 如上文所述, 村上在自己的小说中四处埋设着迷失这一成长难题, 于是如何拯救那些迷失的灵魂, 便成为了村上文学的又一大主题。对于这一点, 村上认为:“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 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3, 村上满怀希望地把这一严肃命题交予了小说的主人公。他们或选择通过死亡进行自我清算, 或通过恋爱积极找寻生之延续, 或通过想象构建意识深处的双重世界, 但无一不在积极地寻找——寻找灵魂救赎的有效路径。当发现日常生活的自我内心深处存在着巨大的迷失空洞时, 当终于知道自己是一个由表与里、明与暗、正义与邪恶构成的对立统一体时, 当开始思考为何感到自己不再是自己时, 无论谁都必将开始寻找之旅。于是, 为了救赎那个在成长过程中迷失了的灵魂, “我”开始努力地寻找, 在《且听风吟》中寻找着消失的爱人;在《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中寻找着三年前消失的弹子球台;在《寻羊冒险记》中寻找那只带有星形斑纹的羊;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寻找人类心智和它所认知的世界之间的关联;在《挪威的森林》中寻找那个鲜活的、从未被玷污的纯真自我;在《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中寻找那“国境以南太阳以西”的别样风景;在《奇鸟行状录》中寻找丢失的猫和离家出走的妻;在《斯普特尼克恋人》中寻找自己的真义与归宿;也在《海边的卡夫卡》中寻找着“甲村图书馆”。通过这种积极地寻找, 村上的主人公们展示出与迷失这一艰难成长难题进行彻底对抗的顽强姿态。这不仅给予背负着同样成长命题的我们以巨大的鼓舞, 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无穷的生活智慧。也许正是如此, 村上文学才得以“为我们在繁杂多变的世界上提供了一种富有智性和诗意的活法, 为小人物的灵魂提供了一方安然憩息的草坪”。4
迷失——寻找, 为了生命的延续, 为了灵魂的救赎。村上在写尽了现代人成长与生存过程中的迷失难题后, 却并没有对人类绝望, 反而更加积极地为我们的灵魂寻找救赎的可能。通过这场寻找之旅, 村上“医治”了人类心灵中巨大的成长创伤与迷失空洞——这便是村上作品中透射出的, 深沉的文学主题与极尽温暖的人道主义关怀。
参考文献
[1]、林少华.村上春树在中国:全球化和本土化进程中的村上春树[J].外国文学评论, 2006, (3) .
[2]、[日]村上春树:《故事是全世界的语言》[J].《参考消息》, 2008-04-09 (10) .
[3]、村上春树.且听风吟[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
【寻找迷失的自我】推荐阅读:
寻找迷失的方向08-29
别迷失自我09-11
迷失的自己05-30
迷失的爱情07-25
寻找失去的自我06-29
迷失的中国老人06-29
迷失的方向情感散文06-10
迷失的心经典散文11-10
寒冬、年终、迷失的伤感美文11-18
创作者主体身份的迷失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