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条件下粮食供求平衡问题的思考

2024-07-09

市场化条件下粮食供求平衡问题的思考(通用3篇)

市场化条件下粮食供求平衡问题的思考 篇1

关于市场化条件下粮食供求平衡问题的思考

娄底作为湖南省的.缺粮市,过去主要靠当地国有粮食部门执行统购、定购、农业税征实、按保护价敞开收购政策掌握大部分商品粮源,依靠国有粮食部门和其他多渠道经营主体从外地购进一部分商品粮来保持全市商品粮的常年供求平衡.从4月1日起按照全省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整体部署,娄底市和其他地市一样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价格和市场,进入粮食市场经济体制新阶段,以往的粮食供求平衡手段和方式相应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粮食供求平衡体系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为确保区域经济良性发展和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真正落到实处,有必要重新审视购销市场化新形势下全市的常年粮食供求平衡问题.

作 者:封建初  作者单位:湖南省娄底市粮食局 刊 名:现代商贸工业 英文刊名: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年,卷(期): 15(4) 分类号:F7 关键词: 

市场化条件下粮食供求平衡问题的思考 篇2

一、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

在粮食市场化改革后, 作为利益主体的农民, 在土地利用上的首选是高效益。这无疑给我们的粮食生产安全带来了威胁。要消除威胁和解决矛盾, 必须思考以下问题:

(一) 农产品的种植结构是粮食安全中首要的问题

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不断完善的今天, 农民更多的是倾向于种植经济效益高的农作物。要引导农民保持合理的种植结构, 必须通过经济的手段来调控。目前政府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政策, 就是比较有效的。但这种补贴的机制应进一步改进, 即把补贴数额与土地面积挂钩的办法, 改为与农民种粮面积挂钩, 使粮食直补资金与粮食安全有机结合起来, 避免农民在得到补贴后仍然不种粮食的问题。同时, 政府要对基本农田进行统筹规划, 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优质高产农田,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要采取引导性的调控措施, 从种植面积上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

(二)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粮食生产安全中的调控功能, 加强调控目的

一是缩小经济作物和粮食的比价, 鼓励粮食的生产。市场化后, 通过一定时期的调节, 经济作物和粮食价格的比价会逐渐缩小, 最终形成一个合理而稳定的种植结构比例, 稳定粮食生产。二是限制劣质粮食生产, 提高土地使用效益。粮食市场化后, 农民生产的粮食能否卖出去取决于市场, 劣质粮食价低无市场, 市场就会自发地限制劣质粮食生产。三是促进粮食合理流通, 提高粮食流通的经济效益。我国地域广大, 农业生产条件千差万别, 粮食生产成本有高有低, 促进合理流通, 就可促进粮食安全。

(三) 粮食生产的品种结构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不能小视

粮食生产的品种结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要粮食品种与杂粮品种, 但粮食安全所关注的是主要粮食品种。在宏观调控上, 要加强杂粮生产区主要粮食品种供需量和储存量的监测, 及时向粮食经营者公布有关信息, 保障主要粮食品种的供应。二是优质粮食品种与普通粮食品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优质粮食品种的消费量在不断增长, 国家鼓励农民增加优质品种粮食的生产。但我们应该注意这样一个事实, 优质粮食品种生产成本投入大, 销售价格高, 这部分食品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例是有限的, 居民口粮消费主要还是成品粮, 而这些成品粮普通粮食品种就可以加工。因此, 在提倡种植优质粮食品种上要注意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防止优质品种生产过热, 造成优质品种生产相对过剩, 普通品种供应短缺, 给种粮农民造成经济损失, 给粮食安全带来隐患。

二、粮食流通与粮食安全

在粮食市场化过程中, 通过完善调控机制, 使流通环节发挥好纽带作用, 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一) 科学合理的粮食流通机制, 可以化解粮食安全风险

市场化改革后, 农民出售粮食的价格风险和变现风险增大, 这种风险会影响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 从而影响粮食安全。粮食收购主体多元化, 改变着粮食的流通结构, 也改变着企业的经营理念。粮食经营者将完全按照市场经济法则来参与粮食的收购, 以销定购, 以效定购。结果可能会引发两种情况, 一种是市场需求增大时, 农民惜售、待价而沽, 粮食经营者收不到粮食, 造成市场供应紧张;另一种是市场萎缩时, 粮食经营者不积极收购, 出现农民卖粮难。因此, 在市场化后, 政府要对流通进行科学的调控。一是要建立一个健全高效的流通组织来作为调控载体。二是要培育粮食中心批发市场和区域批发市场作为粮食贸易的平台。三是通过准确权威的信息发布和政策引导, 来化解风险, 保障安全。

(二) 多渠道流通的市场和多元化的市场主体, 可以使粮食安全更有保障

市场化改革后, 粮食购销市场主体必须实现多元化, 每一个粮食经营者都应成为承担粮食安全的责任主体和风险主体, 这样便可以加快粮食资源配置的速度, 加大配置的力度。政府要把调控精力放在规范市场行为和制定市场规则上, 逐步实现“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决定生产”的有序流通。这里要注意的是在正常情况下“市场主渠道”必须是在市场竞争中通过优胜劣汰而形成的主渠道, 而不是政府通过行政干预按经济成份认定的主渠道。市场主渠道必须按设定的市场规则主动承担份内的粮食安全责任, 而不是通过行政命令被动承担责任。

(三) 正确认识粮食的政府储备在粮食安全中的关键作用

粮食储备包括政府储备和社会储备两部分, 政府储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也是政府对粮食生产与流通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社会储备主要是指粮食流通环节的周转库存和农民、城镇居民的消费储存。流通环节的库存由企业支配, 它可以作为粮食安全的调节库存, 但真正出现粮食安全风险时, 要用企业的库存来调控市场;成本太大, 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消费储备, 也很难发挥作用。因此, 政府储备是唯一可以在粮食出现安全风险时发挥作用的关键资源。目前, 中央储备粮管理体系和省级储备粮管理体系都已经建立, 并在不断完善和规范, 一些地方的市县级储备粮也在逐步建立。我们还应该注意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在确立政府储备规模时, 要宁大勿小。随着社会发展, 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在加快, 失去土地的农民在增加, 人口的城乡流动和区域流动越来越频繁, 政府在建立粮食储备时必须考虑不产粮农民、缺粮农民和流动人口, 把他们纳入政府储备保障的范围, 合理确定储备数量。二是各级政府储备粮在紧急情况下要统一调度。由于各级储备粮的粮权分属各级政府, 在紧急情况下, 如何快速有效地发挥政府储备粮的作用, 承储企业如何尽快统一调配储备粮投放市场, 必须要有相应的机制。因此, 各级储备粮在调控市场时要明确“属地管理”的原则, 以保证各级储备粮统一有效地发挥横向整合和纵向协调的作用。

三、粮食消费与粮食安全

粮食消费安全, 不仅有量的安全, 也有质的安全。因此, 粮食消费的结构、数量、质量, 直接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

(一) 准确把握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 合理确定粮食消费安全目标

传统意义上的粮食消费, 一是指人口的口粮消费, 二是指工业消费, 即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生产药品酒精等化工产品的粮食消费。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 粮食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 在口粮消费方面对成品粮的直接消费在逐渐减少, 通过粮食深加工的食品 (方便面) 和粮食转化食品 (肉、蛋、禽) 的消费在迅速增加。在工业消费中, 以粮食为原料的工业品范围越来越大。这种变化要求我们必须重新界定粮食消费的范围和数量, 对于消费数量, 不仅要计算人口直接消费粮食的数量, 还要计算粮食深加工和粮食转化食品的间接粮食消耗。不仅要计算传统条件下工业用粮的数量, 还要考虑现代条件下消费增加量。这样确定的粮食消费量就会更接近实际, 建立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目标也就会更加可靠。

在这个基础上的安全目标必须划分层次:口粮消费要优先保证。作为直接消费的成品粮供应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法码, 这是初级的粮食消费安全目标, 也是必须保障的目标。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 这个目标不能打折扣, 否则将引起社会动荡。深加工食品和转化食品的粮食消费要全力保证,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 粮食消费结构中转化食品的消费比重在不断扩大, 这是消费需求多样性的表现, 也是消费质量不断提高的必然趋势。政府和市场必须尽最大努力来满足这一消费需求, 保障这部分粮食的供应。在正常情况下, 这是可以做到的。工业消费必须加强宏观调控。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目标的推进, 工业用粮的数量是非常惊人的, 我们要尽早地考虑这个问题, 处理好口粮消费与工业用粮消费的关系, 使后者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前者。

(二) 粮食消费的质量安全不能忽视

在保证粮食消费数量的前提下, 粮食消费的质量同样重要。这里的粮食质量不仅仅是指粮食的品质质量要求 (无毒、无害、无污染) , 还包括粮食的营养含量要求 (保鲜度好、营养丰富、适口性良好) 。从目前来看, 我们所面临的粮食质量问题主要是品质质量问题, 如“有毒大米”、“掺假面粉”等“问题粮食”在市场上时有出现, 严重威胁着粮食消费的质量安全。在粮食市场化后, 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粮食品质质量的监管力度, 在加强市场管理的同时, 督促粮食经营者把好粮食收购质量关, 引导科学储存和合理流通粮食, 防止储存和流通环节粮食变质, 杜绝变质粮食流入消费市场。粮食营养含量是与品质质量同等重要的指标。近几年绿色消费是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对粮食消费的营养含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有必要提升粮食安全的内涵, 把营养安全的内容引入到国家粮食安全的范畴, 并以此作为政府提倡发展绿色粮食经济,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安排粮食生产, 建立政府粮食储备的依据。这样, 我

甘肃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策略探讨

■/于彩荣

摘要:根据甘肃省“十一五”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以及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目标取向, 通过银政企长效合作, 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加强信贷政策的指导力度, 调整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策略, 以“十一五”为契机, 再造甘肃经济的腾飞和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商业银行银政合作信贷营销策略

根据甘肃省“十一五”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以及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目标取向, 商业银行的信贷营销策略可以概括为:根植于甘肃国民经济发展土壤, 以省会城市为龙头, 优化资源配置, 调整信贷结构, 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增强贷款的综合效益, 努力实现信贷业务良性循环发展。商业银行实现信贷经营目标的中介手段:一是银政合作;二是控制风险;三是强化营销。银政合作是基础和前提, 控制信贷风险是关键和核心, 强化信贷营销是手段和途径。良好的银政合作可以构建外部环境, 控制信贷风险是强化内部环境, 信贷营销是连接内、外部环境的“桥梁”。因此, 研究信贷营销策略就要紧紧围绕内外部环境想对策、做文章, 这样才能实现地方经济和银行效益的“双赢”。同时, 风险和营销又是一对“孪生兄弟”, 信贷营销过程中伴随着信贷风险;信贷风险也只能通过营销优质客户来消化和规避。本文力求通过研究两者的关系找出有针对性的信贷营销策略。

一、加强银政企合作长效机制对策

们的粮食安全才能跟上消费市场的变化, 跟上社会发展的需求, 才能更加符合实际。

(三) 政府要建立粮食消费安全预警系统, 形成三大机制

粮食消费安全预警一是建立市场价格预警预报机制。粮食市场化后, 政府要建立灵敏的市场价格预警预报体系, 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态。当市场价格低于粮食生产成本时, 要加大对生产者粮食补贴力度和政府临时储备规模, 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当市场价格暴张时, 政府要动用储备和调控工业用粮规模, 使价格回落到合理区间, 保护消费者利益。二是要建立粮食总量平衡预警预报机制。根据粮食生产、流通、消费情况及市场状况和国际粮食形势, 适时确定并合理调整粮食总量平衡的调控指标。以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 从市场入手, 以消费引导生产, 实现生产和流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要建立社会粮食储存量预警预报机制。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社会粮食储存量的调查, 合理

银政企合作是商业银行拓展业务的一种方式, 是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扩大自身利润增长, 不断挖掘地方金融资源的有效方法, 通过与政府的全方位合作, 达到地方经济与银行效益双赢的目的。面对甘肃“十一五”规划前景, 对银政企合作要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

(一) 完善银、政、企沟通联系机制, 不断拓宽合作领域, 及时捕捉信贷营销的信息及商机

商业银行应密切跟踪全省及各地区“十一五”规划项目, 加强信贷项目储备, 并努力通过多种形式与各地、区 (市) 政府加强联系, 捕捉信贷营销信息, 通过签定合作协议, 或者通过联席会、座谈会等形式, 研究银政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以便促进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及营销措施落到实处。

(二) 建立项目推介机制, 促进银企良性互动

试行以市、州为单位组织成立“贷款项目推介市场”, 由市、州政府和人民银行中心支行牵头组织、审查一批贷款项目, 把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潜力大、竞争力强, 又有还贷能力的项目推介到“贷款项目市场”上, 对推介的“贷款项目”由各家商业银行进行筛选。

二、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社会, 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可以说, “银政合作”的背后, 是地方政府与银行、企业的合作, 是共建和谐社会和健康社会的问题。政府帮助企业建

确定社会粮食储存量指标。当社会粮食存量低于合理存量指标时, 政府要通过动用储备和进口粮食来增加粮食的市场流通量, 补充社会粮食储存量, 确保粮食消费安全。

参考文献

〔1〕肖春阳.粮食市场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9.

〔2〕刘满仓.粮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J〕.中国国情国力, 2005 (10) .

〔3〕崔振华.商贸流通改革与实践〔M〕.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3.

市场化条件下粮食供求平衡问题的思考 篇3

【关键词】 市场经济;诚信;道德

诚信是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我国的经济在转轨的过程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诚信缺失现象。

一、诚信缺失的原因

1.在经济上,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分配方式促进了人们追逐经济利益,个人的生产积极性焕发出来。在利益的驱动下,有些企业、商人为了利润最大化不顾他人的利益,采取欺诈行为,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经济主体是否坚守诚信往往取决于守信的机会成本与不守信的机会成本之比较。如果维护个人信用要付出巨大的财富代价,诚信的动机就会降低;如果不诚信会影响他未来的大好商机,他坚持诚信的动机就会加强。当经济主体的失信成本小于失信收益,失信行为有利可图时,经济主体就可能选择或主动选择失信行为。当一些失信行为不但未受到惩罚反而获利,甚至是暴利时,常常起到很强的负面诱导和示范效应,一些人就会纷纷效仿。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尚未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利益导向和利益约束机制,一些通过不守信用追求高额收益的行为往往能够得逞,甚至大发横财。

2.转轨时期经济体制不健全。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所需要的内在约束机制不健全,使失信者有机可乘。一是市场自身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尚未建立。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计划经济体制作用渐失,但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源自市场自身通过信用来配置资源的功能尚未形成,守信获利、失信受惩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使守信者并未获得信用的回报,失信者的违约成本大大低于其可能的收益,这样信用理念很难得到弘扬,失信行为又得不到应有的惩处。二是企业产权不明晰、责任不明确。约束与惩罚失信行为的前提是失信责任能够确认,并有具体承担者。但目前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正处在从政府行政附属物的地位向市场竞争主体的角色转变过程中,产权不清晰,责任不明确,经济主体往往急功近利,对企业的长远利益考虑较少。发生失信事件,难以找到具体的责任承担者,从而造成失信责任无法追偿。

3.在文化上,我国正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诚信是文化的概念,属于道德范畴。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大力提倡传统的优秀文化遗产。在传统文化中,诚信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诚信是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公德,是职业道德,是家庭美德。诚信是立国之基、立人之本。它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规范,对政治、经济的发展,对个人道德修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经济的转型,经济利益对人们的冲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传统诚实守信的观念受到冲击,各类经济主体遵循唯利是图的信条。许多传统的优良品德已经丧失,新的适合市场经济诚信规则没有建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注重诚实信用的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建设

1.以正式制度为后盾,以政府为支撑,惩治诚信严重缺失的行为。国家应当出台更高层次的规范性文件和专门的法律法规,这是诚信建设的坚强后盾。用法律来规范诚信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它是建立信用制度的基石。不仅如此,从法律的层面上还需要对失信者加大惩处的力度。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企业和个人都是“经济人”,在做出某种行为时,都要进行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对失信者不实施重罚,使失信者获得的收益大于失信的成本,即失信有利可图,企业或个人当然会有一种失信倾向。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为了眼前的利益损害消费者的权益,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对于类似的事件,政府应当采取严厉的措施予以打击。政府作为社会信用的捍卫者,应当加大执法力度,整顿市场秩序,惩戒失信的企业与个人,使具有不良行为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不良失信行为如触犯法律还应将实施者绳之以法。

2.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个人信用制度的基础是有关个人的信息,它实质上是一种市场体制下的有关个人行为、状态的信息的收集、处理、评价和传递机制。这种制度在世界上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的香港也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相对较晚,且这种制度建设与其他的制度建设不同,由于涉及到巨大数量的信息,所以,先由某些区域开始,逐渐波及其他区域,最终完成全国范围内的信息收集及共享。

上一篇:我的老妈好凶话题作文下一篇:环球市场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