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的财务问题

2024-09-26

资本市场的财务问题(共9篇)

资本市场的财务问题 篇1

现在是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时代。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本来意义是指长期资金的融通关系所形成的市场。但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 资本市场的意义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其原始内涵, 而成为社会资源配置和各种经济交易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本市场的功能可以按照其发展逻辑而界定为资金融通、产权中介和资源配置三个方面:

1.融资功能本来意义上的资本市场即是纯粹资金融通意义上的市场, 它与货币市场相对称, 是长期资金融通关系的总和。因此, 资金融通是资本市场的本源职能。

2.配置功能是指资本市场通过对资金流向的引导而对资源配置发挥导向性作用。资本市场由于存在强大的评价、选择和监督机制, 而投资主体作为理性经济人, 始终具有明确的逐利动机, 从而促使资金流向高效益部门, 表现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

3.产权功能资本市场的产权功能是指其对市场主体的产权约束和充当产权交易中介方面所发挥的功能。产权功能是资本市场的派生功能, 它通过对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造、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传递产权交易信息和提供产权中介服务而在企业产权重组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风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确认和评估, 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风险加以控制, 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活动。风险管理学源于保险学, 风险管理通过控制对策处理损失风险, 如果在实施控制对策后损失仍然可能发生, 则可运用财务对策。财务对策是将损失转移给他人, 或将损失留给组织或家庭内部。但在财务独立经营的资本财务时代, 风险管理应当成为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

一、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控制机制

选择合理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处理好集团和子公司之间的集权与分权关系。在适度集权的基础上, 企业集团应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机制。从集团全局出发, 针对不同的职能部门规定不同的经济责任, 划分不同的经济职能。集团财务部门加强对投资决策、成本控制等方面问题的研究, 通过各种形式的内部市场化建设, 以及内部结算的建设来优化财务管理行为。为适应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发展趋势, 集团财务管理应广泛应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 加快信息的集成化速度。在企业中实施企业资源规划系统通过将企业流程再造及供应链管理纳入企业财务资源规划系统, 使企业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既是防范与化解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 也是确保企业财产安个和财务活动效益性的有效于段。

二、完善企业集团治理机制

防范财务风险企业集团应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在内部各成员企业中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 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相互约束、相互抗衡, 限制委托代理关系的道德风险。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选择合理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处理好集团和子公司之间的集权与分权关系。在适度集权的基础上, 企业集团应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机制。从集团全局出发, 针对不同的职能部门规定不同的经济责任, 划分不同的经济职能。集团财务部门加强对投资决策、成本控制等方面问题的研究, 通过各种形式的内部市场化建设, 以及内部结算中心的建设来优化财务管理行为。要确保集团公司拥有整个集团的财务资源的控制权, 而子公司等成员公司拥有资源的使用权。

三、强化企业集团战略管理

规避财务风险战略管理也是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企业集团发展到一定程度, 关系企业集团生死存亡的不再是某一项业务的具体经营, 而是企业集团的长远发展规则。合理的长期目标与有效的执行计划能够为企业集团的后续发展指明方向, 保证整体运营不出现大的偏差, 防止出现企业集团财务危机。强化战略管理, 就要强化对战略分析、战略制定和战略评价的管理。战略分析要了解企业所处的环境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这些变化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还是更多的威胁, 同时还要了解企业自身所处的相对地位, 具有哪些资源与能力。其中对外部环境的分析尤为重要, 外部环境对企业集团具有不可控制性, 因而企业只能对不断变化的外部企业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 把握其变化趋势与规律, 制定多种应变措施, 适时调整企业战略, 以降低因财务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战略制定就是在分析的基础上, 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目标。战略评价就是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审视战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此外, 还要根据战略评价的结果和企业情况的发展变化, 即使对所制定的战略进行调整, 以保证战略对企业经营的指导的有效性。

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的计量、监控和评估需要获取并处理全面、及时、准确、大量的数据, 这些都需要运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需要建立贯穿公司各个层次、各个部门、覆盖各个业务领域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企业集团通过计算机与因特网技术将企业集团内各种资源进行集中管理, 有利于实现对资源的有效控制和各种信的快速传递、准确获得。通过对资源的有效控制, 可以在集团内部充分调配资源, 提高资源整合优势。各种信息的有效获得, 也为各种决策的制定及财务风险预测和危机预警提供基础保障。同时, 风险管理系统还包括完备的财务风险风险报告制度, 财务风险分析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企业集团整体财务风险现状说明、风险检测指标分析及风险防范措施、财务危机发生概率指标分析及危机处理措施等, 同时要对财务风险严重的单个子公司进行特别说明, 分析情况, 提供改进建议等。财务风险分析报告, 一方面可以使企业管理层及时获得各种风险信息, 进行有效处理, 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意识, 将风险管理纳入企业日常管理中。

摘要:企业集团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细胞, 为了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 企业集团应该建立以财务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着重财务风险管理流程, 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机制。

关键词:资本市场,财务风险,战略管理

参考文献

[1]杨长斌:《浅析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答理》.《现代商业》, 2007年第27期

[2]朱燕杰:《浅析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财会通讯, 2007.6

[3]柯利:《企业集团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会计之友, 2007.3

解析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问题 篇2

关键词:内部资本市场运行

0引言

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是我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与改革以及贯彻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我国外部资本市场的不完备性使得已有的许多企业很难发展成为大的集团企业,企业在获取外部融资的过程中受到较强的资金约束。而内部资本市场能够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地配置,其意义就更加重大。

1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运行的具体行为表现

1.1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运行的融资行为如果将内部资本市场的资金来源等同于内部来源的话,则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其研究无法体现出它的意义。后期对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所强调的是,内部资本市场运行的意义在于总部把整个利益相关者的资源置于统一的所有权。

内部资本市场可支配的资金与内部资金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内部资本市场可支配的资金是内部资本市场融资活动完成后拟在分部间进行划拨的资金:而内部资金是企业的内源资金,它属于内部资本市场可支配的范畴。因此,本文对内部资本市场可支配资金的内涵进行拓展,即无论资金来源于何处,只要其在总部统一的控制之下,就视其为内部资本市场可予以支配的资源。以此为起点的研究,对我国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才具有现实意义。

1.2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运行的投资行为完全资本市场下,一个公司的投资行为仅仅决定于这个项目的盈利能力。而在现实世界中,不完全的外部资本市场存在着代理冲突、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使得具有正的NPV的投资机会可能融不到资金。内部资本市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得内部资本成本低于外部资本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内部资本市场将企业目前可控制的资金进行重新配置,将有限的资金配置到企业最好的投资机会中去。更为重要的是,如果结果证明对投资机会的选择是对的,则通过内部资本市场比通过外部资本市场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1.3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运行的资金集中管理行为从企业整体角度看,当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后,企业总部在资金管理上往往容易出现失控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资金散乱,使用效率低。由于总部对成员单位资金缺乏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内部资本市场整体资金运用散乱无序,并由此导致总体资金成本高、使用效率低。各成员单位从自身的经营目标出发,忽视整体发展战略和资本需要,一方面会使整体发展资金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自身投资项目缺乏合理规划,投资失误多,很多项目长期不见回报甚至亏损严重,投资资金沉淀严重。

其次,监督管理失控,资金风险大。在总部监管不力的情况下,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取准确的成员单位财务信息,不能有效监督和控制成员单位资金收付,很容易造成内部资本市场整体资金失控,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表现为成员企业不按制度规定的借款、担保、投资、开支等。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应从资金集中管理入手,建立并完善财务结算中心制度,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加强对现金流量的监测分析,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

1.4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资金集中管理在我国企业集团的实践中主要存在结算中心、内部银行和财务公司等模式,这些模式从其功能上来说,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了内部资本市场的作用。它们是内部资本市场发挥作用的组织载体。

1.4.1结算中心模式。结算中心模式是指企业集团或企业内部设立资金结算中心,统一办理企业内部各成员或下属分公司、子公司资金收付及往来结算,它是企业的一个独立运行职能机构,其职能包括集团成员的转账结算、筹资、投资,并肩负监督企业资金使用方向、保证企业资金安全通畅等的责任。该种模式下,下属单位具有资金决策审批权,并且可以独立在银行开户(必须经集团公司授权)。在账户的管理权限上总部具有最高权利,企业的筹资、投资决策权仍然集中在集团公司或企业总部,下属的单位拥有更多的经营权和资金使用权。同时下属的单位有自己的财务部门,在总部的监督和引导下进行独立核算。

1.4.2内部银行模式。内部银行是企业在内部引入银行的管理体制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内部资金管理机构,其要求企业内部所有的单位都必须在内部银行开设账户,各单位遵照内部银行统一制定的结算制度进行日常现金结算及往来核算,内部银行实施银行化管理,对下属各单位统一发放贷款、对外统一筹措资金,并实施对企业资金的统一监控。该模式实际上是内部结算中心条件下将银行的管理体制引入,并强化内部资金结算中心的功能。使得内部银行成为结算中心、贷款中心、货币发行中心、监管中心,统一对企业内部实施日常的往来结算和资金的调拨、运筹。企业内部各单位均具有较独立的决策权和经营权,内部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向内部银行进行贷款,但不能直接向外部单位借款,内部资金实行存贷分户管理、有偿使用原则。

1.4.3财务公司模式。财务公司是一种经营部分银行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公司是企业集团发展到一定条件后经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企业财务管理中心。所以财务公司兼有管理企业集团财务的职能。财务公司在形式上是作为集团公司的子公司设立的,为企业内部单位提供资金往来结算及资金筹措功能,为企业提供担保、信息咨询、投资咨询等业务,并通过银行的手段为企业广开财路,将企业资金有效利用,发挥企业资金最大效用。

2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运行存在的问题

内部资本市场的治理问题增加了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代理成本,产生了信用危机,导致内部资本市场的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率。这些低效率或无效率所涉及的后果可能表现为如下一些特征,这些特征或一并出现,或只表现为其中一种或几种形式。

2.1操作利润。具有内部资本市场的总部可以按照既定方案在分部内分配现金流,各分部(包括上市子公司)的经营业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被有目的的调节。

2.2扩大风险。在有限责任制下,单个企业的风险一般不会或者很少波及其他的企业。但是处于内部资本市场上的各成员单位中,因为企业之间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的交易或多或少的存在各种联系,一旦某单个企业发生风险,很容易通过内部资本市场扩散到其他的企业。在金字塔结构的控股公司内,处于最终控制人地位的企业由于掌控着下属公司庞大的经济资源,最终控制人的经营风险将会危害到下属大量的控股公司,风险的扩散效应将危害到整个集团。

2.3掏空资产。在企业集团内,由于各子公司独立核算并承担有限责任,最终控制人可以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的交易行为掏空下属上市公司或处于最底层子公司的资产,将其转移至其它全资控股的公司,而使被掏空的公司处于破产的边缘。

2.4粉饰财务业绩。企业高级管理层和部分经理出于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目的,会用业绩好的部门的利润来补贴效益差的部门,使账面业绩变得更好看,而无视效率的高低。这样一种低效的补贴,既挫伤了业绩好的部门的积极性,同时也损害了其他的控股公司的中小股东利益。同时,也扭曲了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本配置机制,导致预算的软约束问题。此外,这种补贴通常也会受到地方政府出于维护稳定,减少失业等方面的影响,要求企业用上市公司所融入的资金,来补助非上市的业绩差的企业。

3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运行问题的解决建议

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涉及到诸多决策问题,利益相关者适当参与内部资本市场的决策,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让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内部治理,同样需要有适当的途径,这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去实现。

3.1制度层面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公司治理归根结底是一种权利制度安排,这种权利安排依赖于一定的制度和契约去实现,在制度层面上理顺利益相关者参与内部资本市场的治理。

3.2内部控制层面。企业应当加强内部控制,一方面缓解双层代理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利益相关者参与内部资本市场的治理创造条件。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使各利益相关者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和控制权,同时又通过绩效考核,鼓励各利益相关者高质量的完成与其控制权相对应的价值创造,再实施内部审计程序检查各利益相关者完成的质量情况,最后通过利益分配让利益相关者能够获得与其付出相对应的收益。

新兴资本市场财务报告及其选择 篇3

(一) 自愿披露政策论

根据新兴资本市场的特点, 财务报告最恰当的披露方式应由企业根据自身可能对公众决策非常重要, 而在缺乏强制规范的情况下, 却不能全面披露;而没有相应的信息披露, 潜在投资者会认为此项目特定投资者的利益已被操纵, 因而不愿投资。在不公正的证券市场上, 信息不对称便是一个明证。究其原因, 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新兴资本市场上, 公司有隐藏秘密且缺乏透明度的文化传统, 在集体主义传统气氛浓厚的社会, 包括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公司信息只应让公司内部人员使用。在此文化背景下, 公司信息外部使用者在获取信息方面便受到种种限制。另一方面, 大部分大型企业受控于某些财团, 相互持有股权和连锁董事会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十分流行, 而这种企业性质反过来又增强了这种文化传统。为此, 政府监管部门选择强制披露政策乃十分必要。

二、财务报告法规实施的力度

在新兴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 一方面表现为现存的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 如企业合并、投资、外币交易、衍生金融工具等项目, 相关准则的不完善或缺乏使得财务记录不明晰, 有时甚至会误导财务报表信息的披露;另一方面, 在很多新兴资本市场上, 即使存在充足的财务报告准则, 其实施力度也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 其一, 政府对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态度及各国间会计报表种类、格式存在差异。在一些国家, 政府政策优先考虑资本市场发展, 而在另一些国家, 国家直接控制企业的拨款, 从而影响资本市场的发展。其二, 若无指定政府机构负责制定证券市场法规, 财务报告法规的实施力度则难以增强。其三, 会计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法规实施力度。合格会计师匮乏的国家一般较难制定出较好的证券政策和强有力的实施法规。其四, 在新兴资本市场上, 合格审计人员的缺乏限制了对市场的监督力度。这是由于在新兴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 大量吸引外资, 对审计服务的需求骤增, 从而使审计人员急骤增加, 而迅速增加的审计人员未能按规定接受专业教育培训。

新兴资本市场法规制定者面临的另一个政策性难题是, 在多大程度上让私人组织可以参与财务报告法规的制订和实施。在一些新兴资本市场上, 财务报告法规大多由政府制订, 即政府主导型。而在另一些新兴资本市场, 私营单位的自我规定是受鼓励的, 即私营主导型。其结果是, 各行其是, 严重地影响了法规实施的力度。由政府立法强制规定会计要求的一致性, 有助于监管部门监督企业执行情况, 而且这种高度的统一性并不要求专业能力很高的会计人员, 这对于缺乏专业会计人员的新兴资本市场来说是有利的;反之, 由政府严格控制的统一性制度会阻碍反应灵敏的财务报告系统的发展, 并忽略个别企业的特殊情况。因此, 在国家给予私营单位, 特别是给会计人员较多的权利时, 就能较迅速适应金融市场的变化, 及时形成较为规范的财务报告体系, 从而加强会计法规实施的力度。

综上所述, 对财务报告法规实施的力度, 在新兴资本市场发展的前期, 应着力于政府主导型。政府一旦选择这一政策, 就能在最大限度上利用短缺的会计人才, 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 帮助企业提供适度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 使政府制定的财务报告规定有效地得以实施。但是, 当新兴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 已拥有一大批专业能力很强的会计师时, 政府、监管部门应让证券交易所、会计专业团体这类组织在法规制定和实施中起到更积极的作用。这时, 政府、监管部门只需起到支持和监督的作用, 如监控私人组织行为、对违规者施以可信而又谨慎的处罚等, 总之, 政府应着力选择私人主导型的政策。

三、会计准则的协调

会计准则的协调, 是指在众多新兴资本市场所在国, 实施统一的会计准则在实践中有一定的难度, 而只需在一定程度上协调适应, 无需全面统一。

一方面, 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使地理位置相近的国家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地区性组织, 如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已成为全球投资与商务的稳定参与者, 地区经济一体化, 必然使财务报告系统地区化。在此情形下, 地区会计协调代表了这些国家的政策选择, 地域相近的国家拥有相似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会计协调一致性反过来又增加了地区一体化进程。

资本市场的财务问题 篇4

关键词: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对策

资本市场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途径。然而任何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秩序,都是依靠信息的引导而形成的,信息的不同内容与不同质量决定了资本市场秩序的不同状态,从而直接决定了资本市场在这个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程度。会计信息是上市公司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反映了资本市场主体———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我国资本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迫切需要理论界和实务界认真研究解决。

一、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 “巧用”会计政策

上市公司常常通过“巧用”会计政策来达到粉饰财务报表的目的。这些方法包括:1、变更会计核算方法如改变折旧政策,延长折旧年限;变更坏账损失核算方法或不冲销坏账,或账龄不真实反映;变更存货计价方法;已完工的在建工程不及时转入固定资产等;2、潜亏挂账。一些上市公司为了粉饰会计报表,对于应收账款发生的坏账不冲销,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失不核销;3、费用巨额冲销。一些上市公司为了避免连续亏损被退市的风险,改变会计政策,巨额冲销应收账款坏账、存货跌价损失,资产减值损失等,以便以后年度报表扭亏。

(二)编造原始凭证,出具虚假会计报表

上市公司公然违犯法律、法规,编造和捏造原始凭证,出具虚假的财务报告的行为从证券市场诞生至今时有发生。特别是银广夏事件,使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公允性、可靠性产生怀疑,严重地影响了上市公司的诚信度。虽然故意编造原始凭证和虚假购销合同和发票等行为占极少数,但这种会计造假行为不同于利用会计法规的伸缩性调节财务报告,故意编造虚假会计报告,欺骗广大投资者的行为极为恶劣,影响了上市公司诚信基础,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虚资产大量存在,风险揭示不充分

在许多上市公司披露的资产负债表中不难看出,资产负债表项目中的待处理财产损溢、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等虚资产占有较大的金额,而这些资产在财务报告中没有充分揭示。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中存在着大量的坏账,存货中有许多滞销、报废的物资,固定资产有很多不能使用或与现实公允价值背离较大等,这些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也没有充分披露。另外,由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监管机制不完善,大股东挤占、挪用上市公司资金,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也屡屡发生。有的大股东通过内部融资的直接方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有的大股东以运用关联交易大量拖欠上市公司货款的形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这些以各种名义被挤占挪用的资金一般在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中没有充分揭示。还有些上市公司对或有事项,如商业票据转让或贴现、未决仲裁或诉讼、债务担保、产品质量担保等在会计报告中披露不明确、不充分,甚至有些上市公司故意回避披露。

(四)会计信息披露失真或披露具有误导性的信息

会计信息披露失真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最严重,危害最大的问题。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并伴随着大规模的信息造假是造成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由于对信息的产生及其客观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很难预料,买卖双方对股票价值的变化判断就很不确定。双方信息的不对称状况十分容易引起价格操纵,导致股票价格的严重扭曲,由此造成证券市上供需双方的大量的非理性的投机。这样,一方面加大了证券市场的风险,另一方面直接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五)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且透明度不高,有关措施存在漏洞和抵触现象,随意性较大。根据统计资料显示,超80%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在会计年度结束后4个月报出,而在此之前,一些明智的投资者早已通过其他渠道获取到相当多的信息,做出了早于其他投资者的决策。这种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及时严重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并没有做到真正使每个股东都受到公平的待遇。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各部门制定法规、制度等不协调问题

目前,我国制定上市信息披露法规的机构有:中国证券委、证监会、人民银行、财政部、税务总局等有关部门,在制度和政策制定中难免出现交叉的情况,部门间协调困难,权责界定不清,必然导致上市公司的行为缺少有效的监督。例如,中国证监会颁布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的准则,而财政部制定报告中主要部分的财务报表。由于二者职责不明,又缺乏协调和沟通,披露要求缺乏一致性,造成执行中的混乱。

(二)注册会计师问题

根据有关证券法规规定,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必须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以保证其财务报告的真性和准确性。但现实中,注册会计师并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这里面有他们的执业能力和执业水平的问题,也有受经济利益驱使等客观原因。近几年来,陆续披露的上市公司违规案例绝大多数与注册会计师的不规范执业行为有关。造成这样的局面,与我国对此项业务开展起步较晚有关。根据统计,目前我国具有可从事证券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有100多家,注册会计师1000多人,沪、深两市证交所上市公司已达1237家,新上市公司的不断增加,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增加收益和个人利益,广揽业务,最终导致审计执业质量的下降,问题多多。

(三)证券市场会计规范问题

上市公司会计与传统的企业会计不同。公司发行股票超脱了以往的任何行政隶属关系,以投资者为筹资对象,公司以法人名义,只对债权人和股东负责,财务报告以股东和债权人作为报告的主要对象,为了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就应公允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实际中,公司的会计人员并没有很好地履行自身的权力,会计信息生成和公布,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公司管理人员为了取得业绩,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指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歪曲事实,虚构利润。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在公司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是从事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人员,另一方面又是代表国家对企业实施经营监督的工作人员。会计作为公司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受公司经理人员的领导和控制。此外,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整个会计准则体系没有形成,不能满足公司的需求。如对存货跌价损失、应收帐款中坏帐损失估计不足等。

三、完善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的策略

如何设计出一套公平、公正、透明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如何建立能满足资本市场各参与主体需求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

(一)强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内部监督

上市公司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以国家法规和制度为保证,用一套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独立的核算形式,能够渗透于企业各个方位的管理控制工具。具体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务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2、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3、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4、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

(二)加强证券中介服务机构的审计监督

中介服务机构作为证券市场的第一看门人,地位非常重要。没有好的中介机构,就没有好的监管者,就不能很好地做到事前预防。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中介机构的审计监督作用:一是明确财政部、证监会、中介机构、交易所和上市公司等机构之间的关系,划分各自的职责范围,并以法规形式确定下来,这样将使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做到各司其职、井然有序。二是改革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接受业务委托的方式及报酬支付方式,以此解决上市公司的双重身份问题。三是加大审计队伍的自身素质建设力度,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为审计行业选拔优秀人才,鼓励非执业会员从事审计工作。同时,对执业者进行有效的后续教育,使他们能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三)充分发挥证券交易所实时监督功能

证券交易所是提供证券集中竞价交易的场所,是证券市场上的一线组织者和监管者。因此,证券交易所要奉行“安全第一”的原则,认真履行好服务和监管的双重职责,致力于维护交易的公正性和信息披露的规范化。目前我国证券交易所虽然制定了相应的章程和规则,但是缺乏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事件的预警系统,对一些突发事件缺乏快速自动的应变能力。因此,应尽快建立起一套实时监控的有效风险控制体系,加强实时监管,加大依法监管力度,严厉查处欺诈、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将违规行为造成的市场危害减小到最小。

(四)强化证监会的统筹监督地位

证监会作为证券市场的主管部门,应统筹掌握整个行业的发展,加强证券市场监督管理的规章、规则的制定。《证券法》和《会计法》相继出台之后,证监会应加强相关配套法规的完善工作,目前已经出台了股票发行审核办法、股票配售方法、兼并收购条例、上市公司管理条例、募股资金管理办法等。今后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还应不断制定新的相关法规,以规范市场建设和保护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权益。只有从法律方面保障了投资者利益不受违规行为的损害,方可从根本上保证投资者队伍的稳定,保证资本市场的长治久安。

(五)加大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处罚的力度

近年来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违规处罚的力度与上市公司的违规成本呈正相关关系,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处罚的力度,可以增加上市公司的违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因此,证券监管机构应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违规处罚力度。对造假行为的指使者和操纵者应追究其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者,应追究刑事责任。对参与造假的事务所及相关注册会计师应加大民事赔偿的处罚力度,并辅以吊销其执业资格,情节恶劣者,应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应追究事务所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总之,一个完善而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是建立高效资本市场管理体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而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需要监管部门、中介机构以及上市公司的共同努力。相信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并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先斌.内部资本市场信息披露效率浅探[J].财会月刊,2007,(11)

[2]李小敏.论我国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要求[J].现代管理科学,2005,(04)

资本市场的财务问题 篇5

关键词:财务重述,融资需求,上市公司

一、引言

融资是企业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在企业融资契约签订前,作为代理人的企业管理者保留有最全面的信息,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从企业财务报告中获取二手信息,企业管理者和外部权益人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有信息不对称。在此前提下签订融资契约时,企业管理者迫于证券市场融资法规及银行授信的压力,可能隐瞒甚至谎报财务信息,形成“逆向选择”,以获得资金。财务重述是对前期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差错进行纠正或对重大遗漏进行补充。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提高财务信息的披露质量,减少财务信息使用者的误解。然而,企业管理当局可以利用财务重述这件合法的外衣推迟不利信息的披露,从而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所需资金。笔者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进行统计显示:从2008到2010年,平均每年有170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年报补充或更正公告,企业年报的平均重述比率超过9.5%。这充分说明我国财务重述现象的普遍性。这普遍的财务重述现象究竟是对会计人员无意造成的误报进行修正,还是在法律惩罚之前对于原来的恶意误导相关者的信息进行转回呢?当前我国学者对财务重述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上述方面尚无研究。

本文研究基于融资需求动机的财务重述,选择曾经在2009-2010年对2008-2009年年报进行重述的A股上市公司为重述样本,并筛选对照企业,进行样本对照比较分析及逻辑回归分析,发现融资需求大的企业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更大,本文的研究成果说明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存在有基于筹资目的的财务重述。

二、文献回顾

国内外学者对财务重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财务重述企业的特征、财务重述与企业治理的关系、财务重述的后果三方面。

Moriarty等(2001)、魏志华等(2009)认为,规模小的企业财务制度及财务核算体系不健全,容易发生财务重述。Richardson等(2002)则没有发现财务重述企业和非财务重述企业在规模上的差异。Ahmed等(2007)、陈凌云等(2006)认为高成长性企业由于面临着较大的风险,业务复杂程度较高,因此其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出现差错的概率较大,也就越容易发生报表重述。Defond and Jiambalvo(1991)、魏志华等(2010)却得到相反的结论,因此笔者认为企业的规模及成长性对财务重述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此外,Richardson(2002)、Burns and Kedia(2006)等还研究了企业负债比率和财务重述的关系,认为负债比率高的企业面临的偿债压力越大,企业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也越大。

董事会作为财务监督者,具有改善、提高报表质量的责任。而外部独立董事与企业主要股东及经营者之间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其对企业的监督作用更强。因此企业的独立董事的多少、独立董事财务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应该与财务重述负相关。Dechow(1996)、李斌等(2006)的研究都证实上述观点。Agrawal and Chadha(2005)、李斌等(2006)认为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审核企业的财务信息,审计委员会的成立能提高财务信息质量,降低财务重述发生比率。曹强等(2009)的研究发现财务重述与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显著正相关。

在财务重述的后果方面,Hirschey等(2005)的研究得出了欺诈性企业和非欺诈性企业财务重述公告后的三天内累计超额收益分别为-21.8%和-7.73%的结论。其他学者研究发现,财务重述说明企业存在有财务造假的可能,将直接带来高管更换,同时给行业声誉带来了不利影响。国外学者的研究还证明了报表重述会引起股东诉讼、投资者对财务报表系统信心丧失等严重后果,我国尚未有学者对这些方面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财务重述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企业是否会在融资目的驱使下,调整财务报告进行融资?融资目的达到之后,为了逃避谴责或惩罚,是否又会通过财务重述进行纠正?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融资需求与财务重述的关系这一研究领域,尚有大量的猜想需要我们来求证。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Watts and Zimmerman(1986)研究发现,财务报告信息在企业的各种契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股权投资契约及债务契约签订过程中投资者及债权方决策的重要依据。在IPO(首次公开募股)、配股增发、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融资活动中,投资者和债权人都使用到了财务信息。依据信息不对称理论,企业经营者掌握着内部经营管理信息,了解企业真实价值,而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只能通过企业经营者编制并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等来获取相关信息,评估企业价值和投资合理性。为提高股价、满足借款或债券发行的条件,实现以低成本筹措到更多资金,满足融资需求,许多业绩不理想的企业就有动机利用会计政策美化有关指标,向信息使用者传递有利于融资的财务信息。当企业即将或实质上违反相关契约中限制性条款时,为避免较高违约成本,再发布补充或更正公告进行修正,逃避惩罚。因此经营者在融资需求的驱动下有操纵会计信息的动机,并最终导致财务重述的发生。即企业的融资需求显著增加了其财务重述发生的可能性,融资需求越强烈的企业越有可能发生财务重述。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融资需求越大的企业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大。

优序融资理论所列示的融资来源中,留存收益属于内源性融资,受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资金有限,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较小。债务及股权融资属于外源性融资,来源广、力量大,是企业资金需求的重要来源。林凡(2007)认为,企业的外源性融资存在业绩效应,具体来说企业业绩指标在IPO前及增发或配股前均有较大增长,而在IPO后及增发配股后均有明显下滑,上市公司业绩在IPO及增发配股前后存在显著的差异。林凡的研究向我们暗示了企业在进行外源融资之前调整了业绩信息,获取了资金之后报告的业绩信息才是企业真实的业绩信息。由此我们不得不认为,企业外部融资需求越大,对财务信息的调整的可能性越大。从而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大。由此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2:外部融资需求越大,财务重述可能性越大。

企业融资主要用于规模扩张、技术改造、投资获益、增加流动性等。本文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发展的角度,主要考虑企业生产性融资需求,体现为固定资产的增加、无形资产的增加、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的增加以及流动资产的减少和流动负债的增加等方面。基于上述分析,当企业上述生产性需求较大时,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也会相应的增大。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生产性融资需求越大,财务重述可能性越大。

企业外部委托者和内部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经营者为了再融资,保留私有财务信息,甚至捏造虚假财务信息。再融资需求满足后为了减少利益相关者和监管部门证实的概率,之后又会主动降低盈余信息质量,更正前期差错。陆正飞和魏涛(2006)研究发现,配股前企业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无后续融资行为企业在配股后操纵性应计利润发生了反转,后期业绩下降;而有后续融资行为企业在配股后仍进行应计利润调节,保持较高的业绩水平。雷光勇和刘慧龙(2007)研究发现,企业预期从外部股东筹集到越多资金,越有可能正向操纵应计利润。当这种以再融资为目的的盈余管理活动反复发生时,财务信息差错以及会计估计、政策的频繁变更也就在所难免。所以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有再融资意向的企业,发生财务重述可能性更大。

四、样本选取及研究设计

(一)样本筛选和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8-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把相关年度内发布年报补充或更正公告的企业界定为财务重述企业。从国泰安数据库“公告原文”中“定期报告的补充更正公告”栏目,阅读其公布的补充、更正公告,手工收集了2009-2010年两年内发布的年报补充及更正公告,其中2008及2009公告分别是有159和171份。由于本文使用到3个年度的数据,对于某些不可获得连续数据的企业,则将其从财务重述样本中剔除,实施剔除后本文共计收集样本217份。同时选取未对当年度年报重述的企业作为对照样本,对照样本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上市交易所、行业、企业规模。首先对照样本与重述样本必须在同一交易所上市。其次重述样本与对照样本必须属于同一行业,本文的行业分类以中国证监会(CSRC)2001年版《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为准,对照企业须与重述企业所属大类相同,即代码前三位相同。最后重述样本与对照样本必须规模相近,以被重述年报当年年末企业总资产来衡量,对照企业总资产在重述企业总资产加减20%以内,并尽量做到规模一致。执行了上述配对筛选程序后,重述样本与配对样本各217个,共计434个研究样本。

本文财务重述数据、研究变量和控制变量所涉及到的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并采用SPSS Statistic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模型设计

本文构建如下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研究检验:

(1)被研究变量

财务重述(用RESTATEMENT表示):是哑变量,财务重述企业为1,非重述企业即对照企业为0。

(2)研究变量

对于假设1,Baker等(1985)认为现金是企业发放现金股利的最直接来源,其持有量越大,表明企业可供支付现金股利的资源越多,内部资金充裕,能保证企业扩大经营所需资金。因此本文首先选取现金股利支付率(用DPR表示)作为融资需求的替代变量,现金股利支付率大,企业资金需求小,财务重述的可能性小,反之,财务重述的可能性大。

Cleary(1999)认为,股利支付率高低这一判断标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他通过比较本期与上期的股利支付率,将上市公司分为股利支付率增加组和股利支付率减少组。很明显,属于股利支付率增加组的企业,内部资金较充足,融资需求较小,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降低。所以本文还用股利支付率变动(用DPRC表示)这一哑变量来衡量企业资金需求。属于股利支付率减少组为1,属于股利支付率增加组为0。

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若现金流周转不灵,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偿债能力等都会受到影响,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破产清算。现金流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反映了企业主营业务为企业做出的实质贡献。故本文采用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用NCFOA表示)来衡量企业的融资需求。当企业经营性现金流量充足时,融资需求小,企业财务重述的可能性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成负相关关系。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报表上年年末总资产+报表当年年末总资产)/2]。

对于假设2,生产性融资需求(用PFD表示)反映出企业用于投资及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用前后两年内企业长期资产、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的对比额来表示,在本文中,生产性融资需求(PFD)=(固定资产增加额+在建工程增加额+工程物资增加额+无形资产增加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增加额-流动资产增加额+流动负债增加额)/[(报表当年年末总资产+报表下年年末总资产)/2]。

对于假设3,外部融资需求(用EFD来表示)=生产性融资需求-上期留存收益/[(报表当年年末总资产+报表下年年末总资产)/2]。

对于假设4,再融资(用RF表示),当企业在本年度发表增发或配股说明书的记为1,否则计为0。

(3)控制变量

净资产收益率(用ROE表示):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余额。盈利能力越差的企业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大,预计净资产收益率与财务重述负相关。

资产负债率(用DAR表示):年末负债总额/年末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企业,债权人风险大,往往会受到更多约束,且其违反债务契约的可能性也越大。为了消除较高资产负债率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违反债务契约条款,企业可能选择在会计信息披露上进行操纵,从而增加了财务重述发生的概率。预计资产负债率与财务重述正相关。

总资产增长率(用TAGR表示):(期末总资产-期初总资产)/期初总资产。资本保值增值率(用CMVGR表示):期末股东权益/期初股东权益。上述两个指标越大,企业扩张越快,成长性越好,融资需求越大,预计上述指标与财务重述正相关。

独立董事占董事会人员比例(用ID%表示):独立董事人数/董事人数。独立董事的存在增加了对企业的监管,降低了报表出错和盈余操纵的概率,降低了财务重述的可能性。因此本文预计独立董事占董事会人员比例与财务重述负相关。

董事会会议次数(用BODMEET表示)及监事会会议次数(用SUPVMEET表示):董事会及监事会会议次数越多,说明监管越严,企业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小,预计董事会及监事会会议次数与财务重述负相关。

四委设立个数(用FCN表示):《上市企业治理准则》建议上市公司设立审计、战略、提名、薪酬考核专门委员会,合称“四委”。“四委”的成立,有利于企业的治理和经营,有利于提高上市企业财务信息披露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财务重述的发生,预计四委设立个数与财务重述负相关。

此外用ε来表示除模型变量以外,影响上市企业财务重述发生的可能性的其他因素,即残差。

五、实证结果及结论

(一)描述性统计

注:*、**、***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上显著(双尾检验)。

表1是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情况,并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财务重述企业和非重述企业各变量的均值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重述企业的股利支付率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指标低于非重述企业,而股利支付率变动、生产性融资需求、外部融资需求及再融资指标都大于非重述企业,这与本文的假设是相符的。其中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率变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再融资需求几个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特别是股利支付率变动、现金流量及再融资这三个指标,均值差异在1%的水平上显著。以上结论初步说明A股企业财务重述与融资需求密切相关,融资需求增大了财务重述发生的可能性。控制变量方面样本组和对照组没有显著的差别。

(二)多元回归分析

注:*、**、***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上显著。

表2是关于融资需求与财务重述的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由表可知,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率变动及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三个变量符号与预期一致,说明企业的股利支付率越低、股利支付率减少、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越小,企业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大,假设1得到了验证。对于假设2和假设3,研究变量估计系数为正,与预计相符,但生产性融资需求与财务重述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外部融资需求与财务重述的相关性在10%的水平显著。再融资估计系数为正,且在5%的水平显著,说明融资需求大的企业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更大,验证了假设4。从控制变量来看,从控制变量来看,资产负债率与财务重述在10%的水平显著负相关相关,这与前人研究成果不一致,具体原因需进一步深究。净资产收益率、独立董事占董事会人员比例、监事会会议次数的估计系数与预期一致,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强、董事会独立性越强、监事会会议次数越多,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小,但是结果并不显著。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四委设立个数的估计系数与预期相反,说明董事会会议次数越多、四委设立个数越多,企业发生重述的可能性反而越大,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估计系数很小,并且与财务重述的相关性也不强,不能充分说明董事会会议和四委有否充分履行其职能。

六、结论及建议

本文以股利支付率低、股利支付率减少、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少、生产性融资需求大、外部融资需求大和有再融资意向来表示企业具有较大融资需求。研究发现,融资需求越大的上市企业越有可能发生财务重述。说明当企业内部资金不够时,为了能够在资本市场获得尽可能多的资金,经营者在融资需求的驱动下有美化财务报表、推迟不利信息的披露的行为,从而引发未来的财务重述。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 篇6

一、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意义

我国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 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可以优化我国经济结构和资源配置, 为国家的金融安全提供保障, 从容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资本市场是一个无形的手, 可以有效的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当前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依靠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 但是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 资本市场这个无形的手才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的手段, 通过有效的竞争机制、价格机制、自由的进退机制、企业并购机制等方式有效的降低资源配置的成本, 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将社会资金有效的转化为长期的投资。资本市场可以有效的调节资本存量, 实现产权流动和重组, 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加快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同时, 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必须依托资本市场,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

二、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信息披露, 主要是指任何的市场主体够能够及时、有效、全面、准确的获得企业公开发布的各类信息, 市场主体获得信息的成本相同, 所获得的信息能够正确反映事实真相。但是,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透明度不高, 信息披露不完善。在实践中, 很多市场参与者不能够及时获得有效的信息, 为了获得同样的信息所支付的成本、代价各有不同, 在信息获取上存在极大的不公平。另外, 公开发布的各类信息中, 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不确定, 存在做假账说假话的情况, 上市公司或者中介机构没有如实的向社会披露信息, 信息披露不完善严重的侵害了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根基。实践中, 透明度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虚假陈述, 存在做假账的情况, 如安然公司、银广夏等, 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 相对于资产的提供者或者上市公司, 明显存在信息的不对称, 如果法律不强制要求资产的提供者如实的向社会披露企业运行过程中必须披露的信息, 则投资者将面临非常大的风险, 对投资者显然是不公平的;另一个是内幕交易的行为, 实践中, 允许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但是从我国当前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来看, 我国的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已经远远超越了市场良性运行的比值, 掌握信息的知情人可以和投资者相互勾结, 获取不正当的利益, 侵害股民的合法权益。

(二) 我国资本市场资金来源单一

我国当期的资本市场资金的来源必须是多渠道、多方面的, 而不是单纯的以居民存款和居民收入中的一小部分为主, 以中小散户居民储蓄等为主要资金来源的是不足以建立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的。所以, 实践中需要通过集合理财型的资金渠道、股票质押贷款、各种社会保障资金、私募资金等渠道, 丰富进入资本市场的资金, 但是当前我国在这些方面的发展并不完善。实践中, 个体投资者偏好选择风险低或者无风险的资产投资方式, 所以零风险或者风险较低的银行储蓄或者国债等成为了他们最佳的选择, 但是如果集合理财方式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且具有一定的收益, 相信这部分资金渠道会越来越大。关于股票质押贷款方面, 国家当前仅规定证券公司可以进行这项工作, 在主体资格上限制的过于严格。当前, 国家正在逐步扩大商业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规模, 对于社保资金, 由地方政府管理的那部分, 已经被地方政府私底下挪用去进行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而由中央政府管理的那部分, 现阶段则考虑是否要上市, 盘活这部分资产的价值。

(三)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改革开放以后, 中小企业迅速发展, 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实现科技创新, 增加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 在实际中, 与国企等规模比较大的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的发展普遍不受重视, 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一方面, 由于中小企业达不到大企业的规模、资历、信誉、实力等, 没有能力通过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的股权交易进行融资。另一方面, 当前我国货币市场金融工具种类不足, 基于政策和制度等方面的原因, 导致大量闲散的资金放不出去, 而中小企业也却也没有办法获得充足的资金。另外, 没有相应的金融中介机构, 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担保服务。中小企业在经营中一般是没有足够的自有资产进行抵押贷款的, 但是当前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机构却非常的少, 使得中小企业难以获得担保资金。

(四) 一股独大的情况较为普遍

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象在我国资本市场中仍较普遍, 它在实践中存在很大的危害。控股股东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 可以随意干预经营管理, 妨碍公司治理, 侵害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实践中, 虽然增设有独立董事制度, 但是这个也很难改变当前一股独大的局面。另外, 一股独大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海外投资者对我国企业的信心, 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本市场上的不正之风。

(五) 资产的流动性低, 交易性差

我国当前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 整个资本市场都是强调融资, 市场上各种信息失真, 不少大股东通过各种手段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获得自身的财富, 大企业只注重融资, 而不认真考虑企业的长期投资发展等问题。另外, 市场上除了股票以外, 基金和债券在我国的流动性相对来说是比较差的, 整个金融市场中, 直接参与融资的份额非常有限, 市场投机性过强, 上市公司的质量也不高。

三、稳步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措施

(一) 不断完善投资主体结构

一方面, 大力发展机构投资主体, 培育资本市场的中介机构, 健全投资顾问机制, 培育投资理财专家。机构投资主体相对于个人投资主体来说, 其具有更加专业的理财知识, 拥有更多的资金, 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其投资行为相对于个人投资而言具有更强的规范性和可靠性;中介机构能够实现投资优化, 引导大众投资;而“大众投资、专家理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增加机构投资者, 不断的完善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投资主体的结构, 可以有效的规范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 净化市场的投资环境。比如近几年大力发展的证券投资基金规模和基金管理公司, 推动基金子市场的高效发展, 通过投资组合和运用避险工具, 完善机构投资者的运行条件, 进一步拓宽自己入市的渠道, 使得机构投资主体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

另一方面, 调整上市公司的结构,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放开企业上市的政策限制, 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关注, 让一些资质比较优秀的民营企业有机会公平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多元持股的优越性, 改变一股独大的现象, 加强独立董事制度, 完善董事会的工作流程制度和监督管理工作, 形成强有力、责任落实落实到位的执行机构, 规范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与积极推进上市公司股权全流通稳步进行, 制定国有控股企业减持国有股与流通的相应制度, 选择一批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进行国有股减持与流通试点, 加快推进国有股流通的进程。

(二) 优化资源配置, 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一是, 不断丰富当前资本市场的产品结构。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产品结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单一的, 所以, 应当以资本市场发展为导向, 不断创新金融产品, 增强市场的活力, 完善债券市场的规章制度, 为期货期权远期等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保险市场等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满足各类投资者的风险消费需求。

二是, 优化资源配置, 建立统一的资本流通机制, 建立满足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可以放宽对中小企业上市的限制, 关注中小企业的成长;或者可以通过政府的有效支持, 设立中小企业投资基金, 该基金由一定比例的政府投资和部分吸纳民间资本为主,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立该基金的投资重点, 帮组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三) 完善资本市场制度机制

首先, 政府在履行市场管理的职能时, 要放手让市场这个无形的手自己调节资本市场, 逐步实现职能转变, 在资本市场中, 能够通过市场解决的问题就绝不插手管理, 比如证监会可以逐步减少对股票上市的行政干预, 并确立保护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目标, 尽可能的支持我国经济的发展。

其次, 不断的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竞争机制, 让市场主体可以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 按照市场规则进行优胜劣汰,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现代的企业要获得长久的发展, 必须不断的完善企业自身的内部结构和管理, 建立企业内部完善的权利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 这些机构各司其职, 形成对经营管理者权力的有效制约, 提升我国上市公司的质量。完善公司章程, 明确规定诚实信用义务, 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保证信息披露及时、准确、可靠、完整, 严格制定股东、控股股东的权利和义务, 避免控股股东作出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决策和行为。

最后, 积极学习西方国家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激励机制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结合当前我国的具体情况, 完善我国当前的激励机制, 如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将经营管理者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 保证经营管理者能够从企业的长久发展考虑,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 完善资本市场中的法制建设

完善资本市场的法律制度, 建立相应的企业、投资者诚实信用管理机制, 借鉴国外先进的法律制度, 保证上市企业的质量, 避免出现不诚信的行为。法制建设应当从维护市场稳定、保证公平竞争的角度出发, 积极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信用体系, 对于那些严重违纪、严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机构和个人必须要严格打击, 净化整个市场的投资环境。

另外, 政府管理要严格执法, 加强监督、监管。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除了要具备完善的法律制度外, 还要有高效、高质的执法团队, 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 提高监管的效率, 保证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 降低市场系统风险, 保障参与者的合法利益。证监会要加大监管的力度, 强化对衍生业务的监管, 加强预防管理, 优化事后的抢救性措施, 拓宽监管的广度和深度。

(五) 逐步稳健地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

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国际资本供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对称,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为了不断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 我国设立了B股和H股, 以专门应对境外的投资者。但是, 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实践比较短, 尚且不成熟, 在进行国际化的过程中不能够操之过急, 否则将会对我国的资本市场造成冲击, 不利于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实践中, 应当谨慎对待国际资本, 当前的重点工作是防治我国资本外流, 避免国际金融风险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冲击, 逐步推进资本市场的国际化。

四、结语

我国资本市场经过几十年的风雨, 现如今已经走到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 一方面国际金融资本不断注入到我国的金融市场中, 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比较晚, 发展尚且不够成熟, 在实践中仍然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要不断的完善我国当前的法律法规制度, 提高资本市场的透明度, 加强对各类参与者的监管, 保证诚实信用原则落实到位, 做到资本市场的自身建设和不断改善资本市场发展所必须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相结合, 即“内外并重”形成合力, 促进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我国资本市场最早形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 我国资本市场迅速成长,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当前, 我国资本市场初具规模, 市场的基础设施趋于完善, 法律法规等各项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健全, 为我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为我国企业和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相对晚,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实践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

关键词:中国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市场改革

参考文献

[1]吴晓求.当前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三大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 (09) .

[2]刘力贺.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调整与制度创新[J].智.2012 (13) .

[3]刘文娟.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探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0 (10) .

[4]任志宏.中国资本市场规范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资本市场的财务问题 篇7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有企业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不断发展关联业务,通过合并、重组及兼并等组建大型企业集团。随着企业集团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管理的层级不断增多,企业集团的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也变得相当复杂。

近年来,为了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国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针对国有企业集团关联部门,即母公司和子公司及分部管理控制的研究较少。随着国有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如果企业集团内部运行及沟通效率缺失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国有企业集团将无法发挥其优势。可见,只有正确选择合适的国有企业集团管控模式,对子公司及分部进行有效的管控,才能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盈利能力,从而提升国有企业集团的国际竞争力。

国有企业集团管控模式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定义:第一,狭义的定义,即只涉及总部对其所属子公司的管控模式。第二,较广义的定义,它不仅包括总部对其所属子公司的管控模式,而且包括如何建立公司治理结构,还包括对总部及子公司进行角色定位和职责的划分,以及对公司组织架构具体形式的选择和全面管理体系的建立。第三,更为广义的定义,在确定公司管控模式时,还需要考虑相关的外部因素,包括人力资源战略和管理信息系统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国有企业集团管控模式按照总部对其子公司及分部的集中、分权程度及其所控制的内容与方式的差异,可以将国有企业集团管控模式划分为三大类:操作管控型、战略管控型以及财务管控型模式。操作管控型模式是一种高度集权的国有企业集团管控模式,比较注重管理的过程。战略管控型模式既有集权的特点也有分权的特点,是集权和分权进行折中后的一种管控模式,这种管控模式的特点和主要方式是程序控制。财务管控型模式在三种模式中是分权程度最高的管控模式,这种管控模式较为突出的特点是比较强调结果控制。

二、国有企业集团管控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一)管控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选择国有企业集团管控模式时需要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考虑。国有企业集团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国有企业集团的管控模式当然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法律和法规等。由于外部环境主要是通过企业的发展战略等内部环境因素影响国有企业管控模式的选择,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企业内部环境因素对国有企业管控模式的影响。

1. 产权关系。

按照控股、参股及协作关系可以将国有企业集团与其子公司的关系分为三个层次。把国有企业集团总部作为核心,国有企业集团总部与其子公司之间的关系可分为紧密层、半紧密层及松散层三种国有企业集团产权关系。紧密层类型的产权关系主要是针对国有企业集团的绝对控股公司、全资子公司和相对控股公司,国有企业集团会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企业文化等方面来选择合适的管控模式。半紧密层产权关系主要是针对参股和相对控股的下属公司,国有企业集团一般会选择财务管控型模式。松散层类型的产权关系主要是针对国有企业集团通过契约协作发生关联业务的公司,对于这种类型的产权关系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管控模式。

2. 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是国有企业集团总部对未来的发展做出战略性的全局规划,可以分为单一业务战略和多元化战略。对于单一业务战略国有企业集团一般会采取操作管控型模式,而对于多元化战略国有企业集团主要采取财务管控型模式。

3. 企业规模。

不同规模的国有企业集团总部的管理幅度和范围也是不同的,对于规模较小、子公司及分部比较少的国有企业集团一般适合于操作管控型模式;而对于规模比较大、业务比较复杂的国有企业集团,总部会考虑将权力下放到子公司,从而采用财务管控型模式。

4. 子公司及分部管理水平。

国有企业集团子公司及分部管理部门越健全,管理团队越成熟,管理水平越高。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集团多采用分权型管控模式,财务管控型模式多数情况下会被采用。

5. 业务重要程度。

当子公司及分部所经营的业务在整个国有企业集团战略规划中的地位越重要,特别是子公司及分部所经营的业务在集团中处于核心地位时,国有企业集团就越会采用操作管控型模式。

(二)财务管控型模式选择的情景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企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企业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不断涌现,特别是通过同一控制人形成的系族国有企业集团也不断增多。

首先,国有企业集团总部对分部及子公司的控制多采用控股形式,而且国有企业集团总部一般情况都会保留核心业务,这会使更多的国有企业集团采用财务管控型模式。其次,伴随国有企业集团的不断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子公司及分部业务不断多元化,这也使得国有企业集团优先采用高效率的财务管控型模式。再次,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及业务日益成熟,子公司及分部的员工素质和业务的熟练程度及管理水平也会不断提高,而这些因素也使得国有企业集团会更多地采用财务管控型模式。可见,财务管控型模式在国有企业集团管控模式中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被普遍采用。

(三)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与财务管控型模式的关系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和财务管控型模式在功能上是相同的,二者的目标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及企业竞争力。内部资本市场具有缓解融资约束、减少融资成本、优化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财务管控型模式主要是总部负责财务控制、资产管理、投资预决算,并对子公司进行监督控制。集团总部还可以对外部的其他企业进行收购、合并及兼并等,子公司需要完成总部制定的各项财务目标,总部通过这些财务目标对子公司进行监督控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可以作为财务管控型模式有效的组织和实现形式,内部资本市场能将子公司及分部的资源集中起来,通过共享资源信息,对比资源的配置效率,将资金投向收益最高的子公司。当内部资本市场运作越是高效时,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控型模式运行越是成功。为了更好地实施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控型模式,需要提高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运作效率,下面笔者将对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进行检验分析。

三、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有效性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每年都在发生变化,导致各年的系族国有企业集团也各不相同。根据收集到的样本数据,笔者发现系族国有企业集团中有的上市公司可能从系族中脱离,而有的系族国有企业集团中则可能会增加新的上市公司。按照同一实际控制人,本文对样本数据进行逐年筛选,具体过程如下:

1. 样本选取。

选取2008~2014年在沪深上市的所有国有上市公司,从中将金融、证券板块的上市公司剔除,这类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股权结构特殊,与其他行业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差异较大,在回归分析中容易对总体结果产生影响;将样本中被标记为ST类的样本数据剔除,是因为这类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表现较差,与其他正常企业相比不具有代表性,选入样本会影响分析结果。

2. 数据处理。

导入Excel表,通过筛选各国有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将同一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归为一个系族国有企业集团。数据中若出现政府部门作为若干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也会形成一个系族企业集团。但是,由于这些作为实际控制人的政府部门所拥有的上市公司具有特殊的使命,资本利用往往缺乏市场利益的驱动,这部分系族国有企业集团也不是本文的研究样本。同时,对样本中一些异常值进行剔除,对于数据严重缺失的上市公司也进行剔除。经过筛选后,得到系族国有企业集团总计313家,国有上市公司合计1005家。

(二)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测度方法

1. 测度方法选择。

刘新绍(2012)对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直接研究测度模型进行了改进,将以销售收入为基础的现金流敏感法改进为以分部资产回报率为基础的现金流敏感法,即基于上期资产回报率的现金流敏感系数法(CFSa),能够更好地体现投资意义。这里引入时间滞后因子,是因为在进行资本投资决策时,采用上一期的现金流回报能力来反映投资机会。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各代码的具体含义见表1。

上式中,若计算的结果CFSa大于0,则表示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有效;反之,则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无效。

尽管我国自2007年开始实施现行会计准则,但我国的上市公司在年报中对分部信息的披露还不完善,有的披露了分部交易信息但是不规范,披露的方法和格式都不统一。要想对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总体有效性进行评价,需要获取大量的样本和数据,特别是涉及2008~2014年7年的所有沪深国有上市公司的批量样本数据时,采用国有上市公司分部的数据是不能完成的。因此,在使用基于资产回报率的现金流敏感系数法时需要对样本数据做进一步处理和完善。

2. 测度方法的完善。

在研究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时,理论上应将国有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作为一个整体,对国有上市公司分部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测度,鉴于国有上市公司分部信息披露的问题,在数据的获取上存在困难,仅仅选取几家或一家不具有代表性。本文将所选取的国有上市公司按照实际控制人进行归类,将同一实际控制人下的所有国有上市公司组成一个整体,称为系族国有企业集团,严格来说是广义的系族国有企业集团。而将这些广义的系族国有企业集团下属的每家上市公司视为一个分部,通过以上处理,便可以用本文所采用的模型对我国2008~2014年样本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进行测度。

3.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评价方式。

本文对样本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是否有效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评价,即:对样本个别国有上市公司以及整体的有效性分别进行评价。一是根据样本国有上市公司计算现金流敏感系数CFSa,若CFSa大于0,则国有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有效;若CFSa小于0,则国有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无效。二是根据国有上市公司现金流敏感系数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现金流敏感系数的每年分布均值判断总体的有效性。为了进一步判断样本总体的有效性,还对现金流敏感系数正负进行统计,计算效率值为正的样本占总样本国有上市公司数量的比重,当该比重大于等于50%时,则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总体有效。

(三)样本上市公司总体分布统计

从表2中可以看出,每个企业集团内拥有上市公司数量平均为2~4个,2009~2011年企业集团拥有的上市公司数量逐年递增,平均个数为2.91、3.08和3.33。其原因可能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企业通过重组和兼并等方式组成了多元联合集团,这样在数据中表现为系族企业集团的数量逐年增多,大型企业集团拥有更多数量的上市公司。2012~2014年企业集团拥有的上市公司的数量保持稳定。

(四)全部样本实证检验结果评价

本文基于上期资产回报率的现金流敏感系数法,对1005家国有上市公司组成的313家系族国有企业集团分别计算现金流敏感系数,将计算的313家系族企业集团的CFSa值,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从表3可知,全部样本所有的CFSa均值为0.0002308,均值为正数,因此,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总体是有效的。从各年描述性统计来看,各年的均值也都为正数,说明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是能够有效配置资源的。

通过计算2009~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系族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得出有效组占比总体达到62.79%(如表4所示)。已有研究数据表明,2003年和2004年我国系族企业集团有效比为56.06%,2004~2008年五年间我国系族企业集团有效比分布在49%~61%。通过对比发现,我国系族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在逐步提高,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企业规模不断增大,越来越重视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

四、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集团“走出去”成为一种趋势。面对不断扩大的企业规模及复杂的企业组织结构,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国有企业管控模式来提高企业效率,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对国有集团管控模式的理论和文献进行回顾,本文对国有企业集团管控模式三种类型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财务管控型模式能更好地适应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发展。而内部资本市场作为财务管控型模式有效的组织和实现形式,其效率越高,国有企业集团管控型模式就越能发挥作用,国有企业价值也会随之提高。

本文选取2008~2014年1005家国有上市公司组成的313家系族国有企业集团分别计算现金流敏感系数,通过基于上期资产回报率的现金流敏感系数法模型,检验发现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是总体有效的,但是也有部分国有企业存在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应加强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建设,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不断完善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提高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

为了提高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建议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财务公司。财务公司具有信息优势和有效的监督职能,在企业集团中发挥着集中管理资金、缓解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的作用。利用财务公司调度资金、优化资源配置的特点,提高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从而优化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控型模式。内部资本市场有无效率可以通过集团总部的资金流向进行判断,若总部资金流向资源配置效率高的分部或子公司,则说明内部资本市场是有效的,否则是无效的。这种定量判定资源配置效率的方法,也为优化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控型模式提供了参考。

(二)展望

由于我国财务法规对企业分部数据披露没有严格要求,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研究只能以国有企业集团各子公司的数据替代,若采用分部数据则更为准确,但披露分部数据的公司很少。要想将企业内部资本市场作为国有企业财务管控型模式的组织和实施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后续将对这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优化国有企业财务管控型模式。

摘要:按照国有企业集团总部对子公司及分部的控制和集分权程度不同,可以将国有企业集团管控模式分为操作管控型模式、战略管控型模式、财务管控型模式三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企业集团规模不断扩大,业务不断多元化,财务管控型模式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选取2009~2014年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利用现金流敏感系数法验证我国内部资本市场是有效的,并通过提高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来优化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控型模式。

关键词:财务管控模式,内部资本市场,现金流敏感系数法,效率

参考文献

Gertner R.H.,D.Scharsftein,J.C.Stein.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apital Market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4(4).

王福胜,宋海旭.终极控制人、多元化战略与现金持有水平[J].管理世界,2012(7).

谢军,黄志忠.区域金融发展、内部资本市场与企业融资约束[J].会计研究,2014(7).

邵毅平,虞凤凤.内部资本市场、关联交易与公司价值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2(4).

陈志军.集团公司管理--基于三种管控模式[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叶康涛,曾雪云.内部资本市场的经济后果:基于集团产业战略的视角[J].会计研究,2011(6).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的财务问题探讨 篇8

我国经过20余年的企业改革, 已经初步奠定了企业资本运营的基础。主要体现在: (1) 具有较好的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市场范围逐步扩大, 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已经放开, 计划直接管理范围显著缩小, 包括资本市场、产权市场等在内的各类要素市场不断发展, 市场对经济活动调节的作用已经大大增强。 (2)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深化企业改革, 逐步明确了企业法人财产权, 使企业具有资本运营的自主决策权, 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这为资本运营提供了主体条件。 (3) 我国经过了几十年的生产建设, 积累起雄厚的物质基础, 形成了庞大的生产能力和资产存量。据有关资料显示, 目前国有资产达九万亿左右。与此同时, 我国又有大量的存量资产处于闲置与半闲置状态, 这些存量资产急需盘活, 为企业进行资本运营提供了客体条件。 (4) 近年来, 许多国有企业完成了公司制改造, 企业股份进一步多元化, 除了少数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外, 积极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公司,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存量, 推动国有企业资本运营。

二、国有企业资本运营存在的财务问题

当前从整体上来讲, 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还只是刚刚开始, 还没有完全展开, 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1.筹资渠道单一。在现实中, 由于各种原因及条件的限制, 许多国有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往往筹资方式过于单一, 即主要采用银行借款, 很少采用其它方式。这种状况既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和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 也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2.选择投资项目盲目, 缺乏理性。当前, 相当一部分国企在管理中存在决策随意、成本居高不下、资金管理粗放、产品质量水平低等突出问题。一些企业自身还没有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现代企业制度, 思维方式、治理结构, 管理水平有种种不完善之处, 企业的盲目行为大量存在。

3.会计计量收益存在的问题。资本增值是资本积累和分配的基础, 合理界定资本增值是研究资本积累和分配的前提。由于会计收益按收入实现原则, 不确定未实现的资产升值, 而对于此增值, 从投资者角度来看, 对于评价其财富状况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会计收益按现时价格计量收入, 按历史成本计量费用, 所以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 会导致成本补偿不足, 难以做到资本的保全;由于依赖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使得企业资产负债表仅揭示企业尚未摊完的资产价值余额, 故而难于揭示企业的实际价值。

4.忽视无形资产的作用。在企业的经营中, 无形资产的积累比实物资产的积累作用更为深远。无形资产对于企业的有形资产具有乘数效应。因此, 我国企业应增强知识产权意识, 注重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 注重无形资本的积累。此外, 对于在竞争过程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 更应重视无形资产的运营, 用无形资产去盘活实物资产, 从而也盘活无形资产存量, 实现无形资本价值的积累。因此, 重视无形资本的运营和开发, 是实现广义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

三、解决国有企业资本运营财务问题的对策

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从一开始就是个大难题, 各界人士也在孜孜不倦的进行探讨, 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本文通过分析国有企业中资本运营存在的一些财务问题, 提出以下建议。

(一) 开拓筹资渠道

筹资渠道是指企业资金的来源。它反映资金的分布状况和供求关系, 决定着筹资的难易程度。筹资渠道的选择其实就是企业要从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取得资金的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主要有以下5种筹资渠道可供选择。

1. 完善金融市场, 包括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

如在现有主板市场上加大上市的规模, 适当放宽条件, 使更多的企业上市直接融资;设立第二板市场, 为高新技术领域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场所;创建投资基金, 为创业阶段的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开拓货币市场的业务, 增加短期融资渠道;规范社会集资行为, 筹集社会闲散资金等。

2. 深化企业改革。

建立起“产权明晰, 责权分明, 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才能实行规范的内部治理结构, 明确股东大会, 董事会, 经理层, 监事会各自的责任, 才能培养和发展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实现股权多元化, 才能规范企业管理机制, 形成各种管理创新和理财创新。

3. 设置独立的理财机构, 明确财务经理的责任。

要使“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财务管理以资金为重点”真正实现, 在组织机构上必须设置独立的财务部门, 有条件的大公司还可以在财务内设立投资中心, 财务与会计分设后, 有利于明确各自的责任。财务经理的责任是作出有关财务管理的决策, 包括投资决策, 筹资决策, 资产的管理等。财务经理同其它部门经理一样直接对总经理负责。

4. 培养一批具有市场经济理财观念和现代管理知识的财务人员。

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市场;另一方面应建立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制度。

5. 量力而行, 多元筹资。

企业筹资方式很多, 每种筹资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对于大型企业集团或大型公司, 应积极创造条件, 争取上市直接融资, 此外, 还有国际租赁, 补偿贸易等。对中小型企业而言, 首先, 应尽快完成改制,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内部管理机制, 并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采用股份合作制, 股份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其次, 中小企业应在新型理财观念下, 除考虑现有各种融资工具灵活筹资以外, 利用商业票据及其贴现, 应收账款抵押, 售后回租等表外融资取得短期资金, 利用融资租赁, 向社会集资取得长期资金。

(二) 加强投资管理

1. 建立健全完善的内控制度和监督体系。

科学的投资决策是决策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 只有按照内部控制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运作, 长期投资的有效性才会得到保证, 企业才能达到预想的投资目标。因此, 企业应建立长期投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管理体系。

2. 建立投资风险制约机制。

现代企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专家化。现代企业将所有权外在化以后, 企业经营管理者由不具有财产所有者身份的专门管理人才担任, 为现代企业建立投资决策法人责任制和投资项目审批责任制的投资风险制约机制奠定基础, 可避免以往的投资失败后投资责任不清, 领导者以经验不足等理由推脱责任, 不了了之。在完善的长期投资内部控制制度下, 投资风险制约机制的建立, 可明确投资责任, 规范企业的长期投资行为, 从而保障企业国有资金的安全、完整、保值和增值, 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3. 组建投资部, 对投资业务集中管理。

企业投资部统一负责企业投资业务的管理, 对已投资的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对拟投资的项目, 评估权衡其投资风险与投资价值, 力求使风险降到企业相对可控的范围。

4. 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

很多国有企业的投资项目立项时就缺乏深入细致的可行性调查研究, 有些项目在提议, 专家论证, 批准, 资金的筹集和投入等环节上, 还存在领导“拍脑门”决策的情况。因此企业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时必须认真分析国家对投资项目的产业政策, 吃透行业规章制度, 避免投资方向性错误;认真分析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 技术水平等, 充分考虑市场范围, 空间, 近期与远期时效, 潜量预测和发展趋势预测等因素。

5. 慎重投资不熟悉及风险大的行业, 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首先, 通盘考虑企业自身生产经营资金状况, 量力而行。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投资方面的规定, 对企业技术改造任务重, 生产经营资金短缺, 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银行存款利率的, 企业不得对外投资;除特殊情况外, 企业对外投资总额不得超过企业净资产的50%。其次, 不搞借入资金对外投资, 以免投资失败给企业和个人造成严重后果;不搞资金借出收取利息式的“投资”, 以规避风险。第三, 慎重投资不熟悉的行业或风险大的行业。因为缺乏相关的专业人员, 又没有该行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经验, 盲目对这些行业进行投资, 一般很难监控投资的执行情况, 难以取得预期效益, 甚至会导致企业现金断流, 出现财务危机, 直接威胁企业的生存。

6. 建立日常监督机制, 跟踪投资项目的管理。

在投资项目的日常监督和管理方面, 建立科学, 规范, 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完善的监督体系, 进行事前, 事中, 事后的全过程控制跟踪。

(三) 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相结合

传统收益报告只反映已实现的收益, 不能反映未实现的收益项目, 不能满足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相关性和有用性的决策需求, 因而遭到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强烈批评。根据FASB提出的全面收益概念, 全面收益=净收益+其他全面收益 (前者是已实现的收益, 后者是未实现的) , 因此, 全面收益不仅包括现行会计实务中确认的净收益, 还应包括在各个会计期间内的其他非业主交易引起的权益变动, 如持有资产价值变动、未实现汇兑损益、衍生金融工具持有损益等。或者说, 全面收益将基本接近于经济收益概念。与传统收益概念相比, 全面收益包括的内容更广泛, 不仅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 而且包括企业与其业主之外的其他主体的交换与转让, 以及因偶发事项、物价变动等的结果。

随着近几年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提高了, 资本市场不断完善, 广大投资者将逐渐成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重要的使用者, 从长远看, 应该把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摆在重要位置, 改变会计信息重可靠轻相关的现状, 更好地发挥会计信息的服务功能。实际上, 财务报告的目标越来越倾向于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决策有用的信息。

由于我国某些上市公司存在着严重的利润操纵问题, 如果按照全面收益的要求编制收益报告, 则让人们担心会加大企业利润的虚假成分。对此首先应该明确一点, 全面收益不能等同于净收益,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 其他收益项目会逐渐增多:其次, 会计准则的责任不是杜绝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 而是为资本市场提供相关可靠的信息。如果上市公司存在利润操纵行为, 收益报告就应当充分体现这一现象, 并通过适当、科学的分类, 提供便于投资者分析利用的信息。当然, 现阶段在我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比如需要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 规范全面收益的确认、计量, 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员队伍, 健全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等等。另外, 推行全面收益报告制度也需要分几个阶段逐步进行。

(四) 盘活存量“无形资产”

1. 要正确对待国有企业无形资产计量、核算的范围, 切忌极端化。

国有无形资产计量范围过窄, 容易导致企业正当权益的损失;范围过宽, 造成资产空虚化, 影响企业及相关主体的正确决策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常预期。因此, 无形资产计量范围的两种极端行为, 均不足取。笔者认为, 会计计量应主要体现时代经济的要求, 对国有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范围应以新会计准则为准, 对一些重要的但新准则没有确认的无形资产, 可以通过附表和附注的形式加以补充说明。

2. 要注意无形资产与计价的统一。

在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模式下, 无形资产的计量可以选择不同的计价方式, 但落实到某一种具体的资产, 必须选择统一的会计计量模式, 不允许企业根据不同的资产相关主体 (政府、银行、分散的股东、其他债权人、债务人等) 选用对已有利的计价法。

3. 关于商誉的确认与计量。

商誉是否是一项可以入账的无形资产, 一直是会计界争论的热点。一般认为, 商誉是指企业一项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 如果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无形资产的定义标准, 很显然商誉不能算为一项可以入账的资产。国内会计理论界许多人持这种看法。他们的理论是:第一, 商誉不能单独计价, 也不能单独出售;第二, 与商誉有高相关度的经营管理人员不能完全由企业控制, 很难进行会计计量, 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出来;第三, 自创商誉能给企业带来多少预期收益不能确定, 且存在摊销操作上的困难, 而外购商誉并不是因为良好的企业形象而超值收购净资产市场公允价, 所以超额资产不能确认为商誉, 应作递延资产处理, 同理, 自创商誉也不能作为企业资产。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 商誉作为一项资产可以被证实, 并且通过改进会计方法可以被计量, 应算为企业资产。笔者认为, 商誉的确认和计量, 关键在于它的定义内涵及计量选择方式是否与有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方式相统一、协调, 如果没有, 是否有改进的方式为其提供制度支持。在这个问题, 要防止陷入空泛无谓的理论争论。

4. 有关无形资产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问题。

从总体上讲, 西方有关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西方市场经济服务的, 但同时也是科技进步和现代化大生产的产物, 具有一般性。我国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 也是改革开放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对外经贸往来中有必要跟国际接轨。在无形资产会计处理方法上, 笔者的看法是;合理吸收, 保持特色。即在项目的定义、确认范围、计量、摊销、财务借贷记载方式等方面尽量与国际准则一致, 但在具体细节、资产收益处理、离退休基金列支等主要辐射国内会计计量方面, 应根据国有企业的特色与现状有所保留。

四、结束语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是其中重要一环。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促使国有企业发展。因而, 从外部来讲, 要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规范金融服务中介组织, 完善法律制度以及建立有序的社会保障体系等, 为国有企业资本运营提供一个有利的大环境;从内部来讲, 我们需要从国有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 与各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措施紧密结合, 协调推进, 逐步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竞争选聘机制、报酬激励机制、声誉激励机制、企业组织内外的各类监督约束机制, 从而使我国的国有企业资本运营更有利于国有企业整体改革的成功推进。

摘要:文章从三个方面对我国企业的资本运营财务问题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国有企业资本运营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健全与完善国有企业外部市场环境, 在企业内部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本运营,财务问题

参考文献

[1].周莉.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研究[J]价值工程, 2004, (09) 12—14

[2].祝素月, 潘营.浅议国有企业筹资方式[J].企业经济, 2001, (01) :1113

[3].邵素梅.加强国有企业投资管理的建议.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02) :15—27

[4].南墨.试析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增资减债措施[0L) .http://www.lunwenwang.com/Freepaper/Managementpaper/200608/Freepaper7636.html.

[5].徐立飞.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流失情况分析[0L].http://www.suzhoucl.icy.gov.cn/shownews.aspid=516

[6].刘永泽, 任月君.全面收益理论对我国收益呈报改革的启示[J].财务与会计, 2005, (2) :21—23

资本市场的财务问题 篇9

股权分置改革是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制度改革,有利于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对股权分置问题进行研究,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一方面,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是一项标志性的制度。另一方面,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是一项过渡性制度,是需要改革的旧制度。

1 股权分置问题的由来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1.1 造成资本市场悬空,蕴涵系统性风险,影响投资者信心

股权分置格局下,股票定价除包含公司基本面因素外,还包括2/3股份暂不上市流通的预期。对于单个公司来说,由于其大部分股份不能流通,导致上市公司流通股本规模相对较小,易于受投资机构操纵,致使股价波动较大和定价机制扭曲[1]。

1.2 客观上形成了非流通股东同流通股东的“利益分置”公司

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关注点在于二级市场的股价波动,而非流通股股东并不关心这一问题,二级市场的股价对其经济利益并无直接影响,其真正的利益关注点在于资产净值的增减,这样就使得二级市场的股价与企业的业绩不相称的现象时有发生。

1.3 对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造成影响

股权分置不利于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因为国有股权不能实现市场化的动态估值,所以不能形成对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和增强资产增值能力的激励机制,不利于上市公司的购并重组。以国有股份为主的非流通股转让市场是一个参与者有限的协议定价市场,交易机制不透明,严重影响了国有资产的顺畅流转和估值水平。

2 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2.1 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

股权分置改革是十分必要的,股权分置已经不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经济发展造成多重的不利影响,同时两类股东在股权分置条件下的利益冲突也越来越明显。其中双方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同股不同价;(2)同股不同权;(3)同股不同酬。

2.2 股权分置改革的重大意义

(1)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意义。从资本市场角度看,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净化市场环境、完善市场功能,推动市场上一个新台阶。股权分置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上市公司股票的全部流通,革除市场上同股不同权的弊端,这样就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公司大股东滥用权力、过度融资、恶意圈钱、侵占公司财产等违规行为,使市场具备稳定的基础[2]。(2)对上市公司优化的意义。从上市公司优化的角度来看,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上市公司的市场意识,规范其市场行为,从整体上改善公司质量。股权分置改革所带来的“同股同权”反映在公司治理模式上,即可消除“一股独大”的特权现象,促使上市公司各类股东利益取向一致。另一方面,在全流通的市场条件下,上市公司的一切活动都要接受市场的检验,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也要由市场来决定。在这种市场化的评价标准面前,上市公司的非理性行为将受到严格约束。股权分置改革是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上市公司体制的强大动力。(3)对投资者利益的重大意义。从投资者利益保护的角度来看,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加强投资者的市场主体地位,尊重其合法权益,使其进一步走向成熟。伴随股权分置改革而来的股市大环境的改变,将为投资者的利益提供有力的保障。

3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问题

3.1 对价问题概述

从股权分置改革开始到现在,理论界围绕股权分置改革的核心问题———对价问题的争论一直就未停息过,在实践中正由于流通股股东对于对价方案的不满,导致了诸如清华同方、科达机电等九家公司的股改方案被流通股股东否决,而一些企业对价过高又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所以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问题仍是当前股权分置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3.2 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2.1 对价水平总体偏低

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水平偏低,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相比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流通股股东角度来看,较低的对价水平未能充分保护流通股股东的权益。另一方面,从资本市场角度言,较低的对价使我国资本市场缺乏吸引力。

3.2.2 对价方式过于单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的方式过于单一,有待采用新的金融工具。

3.2.3 对价形成的法律依据不充分目前尚无一个统领股权分置的法律,对价形式、对价多少、支付程序都欠缺法律依据

3.3 问题解决方案针对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对价水平不合理的情况,政府及相关部门、企业应作如下改进:

3.3.1 确定合理的对价水平

对价水平的确定应综合考虑股权分配溢价和流通溢价两方面。一般来说,非流通股比例越高,股权分配溢价越高,应支付的对价就越高,支付对价的多少与未来可流通量呈正相关关系。

3.3.2 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多样化的方案

我国多家上市公司分布在不同的省份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公司情况差别很大。面对复杂的现实情况,应根据不同的上市公司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对价方案。其中的对价支付方式可以是即期的也可以涉及金融工具,通过远期利益来实现。

3.3.3 对价方案要有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支撑,体现激励作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部分股改公司存在包装上市,违规操作等行为,这些行为不利于股改的顺利进行,危害到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必须将这些不法利益无条件还给流通股股东。在制定对价水平的过程中,要保护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改革中,监管机构应更多的,立场坚定的保护流通股东的利益。

在股权分置改革即将结束之际,上述问题正确合理的解决,将有利于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向着更高层次,更强实力的方向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在全面的分析股权分置问题的由来、股权分置改革的重大意义及其改革过程的同时,针对股权分置改革的核心问题——对价问题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进而,在本人能力范围内就对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股权分置,股权分置改革,对价

参考文献

[1]吴晓求.股权分裂与流通性变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12.

上一篇:现代生产型企业下一篇:小学作文教学的灵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