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伦理

2024-09-20

哲学伦理(精选10篇)

哲学伦理 篇1

我国传统哲学中体现的朴素的生态思想和农业生产实践的成果, 堪称人类农业文明时代生态伦理传统的典型, 与西方近代主客二分、天人对立的思想相比, 中国的传统哲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比较适用我们当今这个复杂世界的真实情况, 也有利于人类正确地对待自然, 从而有益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其中蕴含的与“真善美”相统一思想能够补充西方科学理性的不足。认真挖掘其中蕴含着的朴素的生态伦理观, 这对当代生态科学的研究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万物平等的生态价值观

中国哲学在自然万物面前, 始终具有一种博大的胸怀, 具有一种宽容仁厚之心。始终认为自然万物和我们人类一样, 也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因此, 它们的存在和个性也是应该得到尊重的, 自然万物乃是平等的伙伴。《论语》说孔子:“子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意思是说, 孔子钓鱼, 不用大网;打猎, 不射还巢和栖息在树上的鸟。这体现了孔子对弱小动物的一种尊重和仁爱。在儒家传统中, 始终是以孔子所代表的这种仁爱之心去对待万物。宋代的张载说:“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即, 他人都是我的亲兄弟, 天地万物都是我们的同类、同伴。北宋的程颢说:“人与天地一物也。”“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可见, 中国传统哲学始终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万物, 人类是自然万物中的普通一分子, 而不是雄踞大自然之上的主宰者。尤其是《庄子》一书, 这种对自然万物的平等意识不仅十分明确, 而且十分丰富。《庄子》指出:万物在本质是一样的、平等的, 没有差别的, 大小、彼此、美丑、是非、生死等等莫不如此。“以道观之, 何足贵贱” (《庄子秋水》) , 以大来说, 大海不可谓不大也, 但在天地之间, 它又难以称之为大了;中国不可谓不大也, 但在海内, 就好象“梯米之在大仓”一样, 难以称之为大了。庄子说:“因其所大而大之, 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 则万物莫不小。”每一个东西都比它小的东西大, 也都比它大的东西小。所以一切东西都是大的, 也都是小的,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 而大山为小;莫寿于子, 而彭祖为夭。”从上述可看出, 庄子的相对论中蕴含着极为可贵的万物平等意识。庄子这样尊重万物的存在和个性的平等思想在后世也有很强烈的回响。明代吕坤说:“山峙川流, 鸟啼花落, 风清月白, 自是各造其天, 各得其分。我亦然, 彼此无干涉也” (吕坤《呻吟语》) 。自然万物不仅是我们的同类, 而且是我们的朋友与知己, 因为在本质上与我们是同等的, 我们必须尊重其天性。翘首云天, 俯瞰山川, 时而星垂云阔, 月涌江流, 时而鱼出燕斜, 鬼啸猿啼。整个自然界就这样展现在人类的眼前, 或壮采伟丽, 眩人心目, 或幽美奇致, 动人情性。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而且对于培养我们的审美心胸, 对于培养我们的高尚情怀, 对于铸造我们健康人格, 都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珍贵价值。这种强烈的生态意识, 这种浓郁的自然情怀,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有价值的精神资源。我们相信, 这种宝贵的精神资源, 不仅将继续嘉惠中华民族, 而且必将融入世界文明潮流, 成为整个人类谋求进步、和平、发展的不朽智慧。

2 惜生、爱生的生态伦理准则

中国古代对尊重生命、仁爱万物的伦理思想具有普遍的认同。儒、道、佛都有惜生、爱生的慈善情怀。仁爱万物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重要准则。儒家思想不仅提倡“仁者爱人”, 而且认为对待天地万物也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孔子认为, “伐一木, 杀一兽, 不以其时, 非孝也。” (《大戴礼记·曾子大孝篇》) 表达了他对万物所持的善待态度。孟子对仁爱思想做了进一步发挥, “君子之于禽兽也, 见其生, 不忍见其死;闻其声, 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梁惠王上》) 。汉代的董仲舒更是明确地把道德关怀从人的领域扩展到自然界, 他说:“质于爱民, 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 奚足矣谓仁?” (《春秋繁露·仁义》) 儒家伦理从爱人到爱物, 天不违人, 人不违天,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张, 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爱上升到人们道德要求的最高层次。道家虽然没有提出专门的保护动物的伦理思想, 但它也反对“动物的存在是为了给人提供肉食与方便”的自然目的论思想, 认为“天地万物, 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 (《列子·说符》)

3 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观

天人合一即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亦即认为人与自然界不是敌对关系, 而具有不可割裂的联系。所谓合一即指对立的统一, 即两方面相互依存的关系。“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重要内容, 儒、道各家所共有之, 并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句名言:“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 , 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 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行为的基本依归。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庄子也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顺应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 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儒家对天人合一观念进行了许多阐发。孔子主张以“仁”待人, 也以“仁”待物, 即所谓“推己及人…成物成己…。”《礼记·中庸》说:“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这都是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汉代董仲舒讲天人合一, 宣扬“人副天数”陷于牵强附会。宋代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四字, 在其所著的《西铭》中, 他以形象的语言宣示天人合一的原则:“乾称父, 坤称母, 予兹藐焉, 乃混然中处。天地之塞吾其体, 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这是说, 天地犹如父母, 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 都是由气所构成的, 气的本性也就是人与万物的本性, 人民都是我的兄弟, 万物都是我的朋友。可见, “天人合一”在中国由来己久, 并主要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合一。即人可以认识自然, 合理地利用自然, 但不应该破坏自然, 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强调人类要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 与自然友好相处, 反对“物畜而制之”, 征服自然, 以免失去大自然这个朋友, 正如我国季羡林先生所言:“天人合一”, “这个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 是一个非常伟大的, 含义异常深远的思想”, “这是东西方文化最显著的区别之一。”[1]

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不仅关系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而且也关系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正因如此,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无论是对于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还是对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然而, 一个时期以来, 我们许多人却忘记了这个最基本的道理, 以征服自然为目的, 以科学技术为手段, 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动力, 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 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使我国的资源浪费、生态失衡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如有人曾经做过一个测算:新中国成立50年以来, G D P增长了十多倍, 但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五十多倍。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但是没有在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也就是说, 我们的经济增长, 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而取得的。另外, 还有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环境污染、物种减少、城市缺水等一系列问题。用恩格斯所告诫的话讲:“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会报复我们”[2]可喜的是, 党和国家领导人已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并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明确地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 搞好资源, 能源节约, 保护环境, 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努力方向。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也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伟大思想的回归和生命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季羡林.人生絮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114, 147.[1]季羡林.人生絮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114, 147.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162.[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162.

哲学伦理 篇2

稻盛哲学的伦理学分析

利他经营的思想是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核心,这一思想使稻盛哲学带上了浓厚的伦理色彩.本文将从伦理学角度分析利他经营的思想,并通过与西方主要伦理学流派和日本传统伦理观的`对比,进一步揭示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独特之处.

作 者:钟放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4 刊 名:日本学论坛 英文刊名:JAPANESE STUDIES FORUM 年,卷(期): ”"(2) 分类号:B85-053 关键词:稻盛哲学   利他经营   伦理观  

哲学伦理 篇3

关键词:善、伦理、真与美

【分类号】B82

西方元论理学审视论理学的基本问题是善,其定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论理学的关键。他们以元论理学的事实价值的关系问题以及道德实践问题的基本立场离不开善是什么出发寻找善的定义。列宁的“善理解为人的实践”(《列宁全集》第38卷第229页)。即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人通过改造客观世界,实现或满足自身的要求和目的。

一.西方哲学中关于“善”的认识是内在的,能动的

在古希腊,人们对善的认识同我们的祖先基本上是一致的。善不仅有好、可欲、有益的意思,还有幸福的含义。苏格拉底就认为:对于任何人有益的东西对他来说就是善。他甚至将善的知识称为“一种关于人的利益的学问”,而 “一切可以达到幸福而没有痛苦的行为都是好的行为,就是善和有益 ”。苏格拉底的善,希腊文中本来就有好、优越、合理、有益、有用等含义。苏格拉底还认为:美德就是善。知识即美德。善是内在的。善是至高无上的宗教,是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唯一东西,人们应该认识什么是善行。苏格拉底认为,既然同一件事情,同一种行为,不仅对于不同的人,而且对以同样一种人(如对朋友),可以是善行也可以是恶行,因此,具体的有条件的善行是不真实的,只有一般善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善行。

康德把心灵看作是能动的因素,可以为它所经验的对象做些事情。凭借它的本质发,心灵能动地组织我们的经验,就是说,心灵不仅通过感官得到印象,而且还对我们的经验做出判断。就像是一个戴着变色眼镜的人看世界,必然把世界置于那种颜色之下。每个正常人都有思维能力。不可避免地依据心灵的天然结构来思考事物。在康德看来,哲学的任务是发现我们如何能够达到束缚所有人的行为规则。他确信我们仅仅学习人们的实际行为是不能发现这些原则的。虽然这种研究会提供给我们关于人的行为的有趣的人类学信息,但是它不能告诉我们人们该如何行为。而且,当我们说,我们应该说真话,我们确实在下道德判断。问题在于,我们是如何达到这样的行为规则的。对康德来说,“我们应当说真话”的道德判断与科学判断“一切变化都有原因”是相同的,使它们相似的东西是,这两种判断都源于我们的理性而不是来自我们所经历的对象。

因此,对于康德来说,道德是理性的。一方面,与我们对行为的规则和法则的意识有关,而这些行为规则是普遍的、必然的。普遍性、必然性是先天判断的标志。这就进一步确定了康德的观点,即,行为原则通过先天的实践理性而产生,不是去寻找善对我们行为的影响。康德关注的是我们行为的理性方面。所以,善具有能动性。

二、对善的理解

(一).善的哲学定义分析

真是符合规律, 善是符合目的 ,美是二者的统一。

善本身是一种主观判定结果,随着主体和时间的变化,而被赋予不同的内容。

总体宏观的说,在最广时间范围内符合最大多数人的目的(最大最终目的)即善。在最广时间范圍内被证明对最大最终目的 有利的目的被称为是“善心”。在最广时间范围内被证明对最大最终目的 有利的行为被称为是“善行”。

善的哲学定义:善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对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生存发展具有的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具体事物具有的有利于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生存发展的特殊性质和能力,是人们在与具体事物密切接触、受到具体事物影响和作用的过程中,判明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符合自己的意愿和意向,满足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产生了称心如意的美好感觉后,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来的有别于恶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

价值和意识都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都是人脑在感官观察具体事物的基础上,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象出来的普遍性规定组成的认识对象,都是存在于每个具体事物之中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绝对抽象事物或元本体。实际上价值和意识是人们对同一个认识对象冠予的两个不同名称,是完全能够相互包容的名称不同的绝对抽象事物或元本体

价值、意识、绝对抽象事物、元本体有两种对立统一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正价值和负价值、真和假、善和恶、好和坏、真理和谬误等

人是万物的尺度,善是万物之一,所以人是善的尺度。这里所谓的人不是指社会中的个别人,而是指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是指占社会多数比例的人民。社会的发展进步是有客观规律的,人是社会发展变化规律的制定者,人们参与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绝大多数人的意愿、意向、意识就是社会发展变化具有的客观规定和客观规律。

(二).利与善的关系分析

现实中的人,总是受“趋利避害”的本性所支配。这种力量让人迷失本性、把社会、世界离我们真正向往的世界越来越远。而且使人认为,现实中的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是天堂,其实我们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强肉强食、适者生存的动物世界无异(极端化的话,人的生命就是争夺、不是争夺别人,就是被别人争夺、在六道轮回中,“修罗”界就是这样,无时不刻地战争,杀人或者被杀,永无宁日),对这样的世界、人间。不知不觉,被奴役、支配,而且还觉得很舒服。

做为一个人,上天赐于我们身体,赐于我们感官,让我们感知这个世界、让我们得到身体、感官带来的满足和欢乐。

成为一个人,上天又赐于我们“自我”意识,让我们体验感情付出与收获、让我们认识这个世界、让们个人意志得到满足和快乐。

对每个人而言,身体、自我,使我们得到很多(有欢乐、有痛苦),但也同时给我们带来了物质世界的束缚和限制。蒙蔽、错误引导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甘于受到外在力量的控制和支配。远离真正的自由和快乐{没有痛苦、只有欢乐(不是一般意义的快乐,不是由身体、自我得到满足得到的快乐)祥和的世界,这样的世界存在于我们的感知之外,甚至我们心灵之外}。endprint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善与恶的区别,才是最根本的区别,其它的,都是没有意义的区别。

因为善(趋善、向善、心中有善、以身行善),而无我,从“小我”走向“大我”,解放心灵,让我们的心灵摆脱身体、自我的双重枷锁、消灭矛盾、超越物质的有限。到达善的终极世界,走向真正的自由与快乐。(世界是善、恶两极的,无论是善的终极、还是恶的终极都是世界的不同形式。世界是始于善,终于善,也可终于恶)

尘世中的修炼,不只是参透这个世界的法则(参透自我、参透善恶),让心灵从身体、自我的限制中走出来,一次次的用身心去證明、体验善的境界,在生活中、在自己的生命中,让自己整个身心远离恶的包围、进入善的圆融世界。让一个人的心灵彻底质变的过程。

人只要有身体、自我,就会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就会有对“利”的争夺,就会产生矛盾冲突,就会在解决矛盾冲突的斗争、战争,就会分出强弱,在大部分情况下,强的越强,弱的越弱,但有时,强的会衰败,弱的也会走向强大,所以,做为强者,有衰败的可能和危险,没有绝对的保障,而弱者,长期受强者的打压。存有积愤,所以不管强的,还是弱的,都是在“恶”的世界中体味痛苦。在佛教中“六道轮回”中万劫不复。

而如果能对身体、自我超越的话,从小我走向大我,走向无我,趋向善的终极,消灭矛盾,超越物质世界的有限,就是极乐世界(善的终极,善的全部,无边无际、无始无终,超越空间、时间的存在)。

“什么也没有,无”,以前自己认为的,只是主观中存在的认识,其实是在客观世界中,不存在的世界。或善、或恶。是万物发展的方向,但不会是无,针对某个个体而言,分成了部分,而这些部分又与其它组成新的整体。对以前存在的个体而言,可以认为是无。

对于“自我”来说,最难接受的是身体、自我的消亡。自我会灭亡吗?可以肯定的是,趋向善、从小我走向大我、以无我彻底解放心灵。那是自我消亡的方式,有没有其它方式呢?人死后,没有了身体后,自我会消亡吗?如果消亡,解放心灵的活,也不错,如果,不消亡,永远存在下去的活,备受折磨的话,那可真是万劫不复啊!人死后,这个人身上的罪恶,不会让他轻易解脱的。

一个人把身体当做真正的自己,是错误的,把自我意识当做真正的自己,也是错误的,真正的自己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反映,是不存在的,摆脱身体、自我后,享受自由畅快的心灵,那是物我两忘的境界,是无所谓“我不我”的。

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不消失的话,那么,这个自我的存在将是它本身得到各种痛苦体验的根源!

三.对善的几点思考

老庄哲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篇4

一、老庄哲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1、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思想。

老庄哲学是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在老子看来,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基础, 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和“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归根结底, 人应当法地效天, 师法自然。老子关于人是自然界即天地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思想是中国最早的“天人合一”论。关于这一点, 庄子更是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庄子强调“与天为一”, 认为人与天地和谐并育, “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一指也, 万物一马也”, 天下万物本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是万物之一, “号物之数谓之万, 人处一焉”, 人并不是独立于自然界之外的抽象存在物。因此, 老庄哲学要求人们放弃人类作为自然界立法者、主宰者的观念, 将人类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学习大自然的纯朴和谐, 这样就可以达到庄子所向往的“同与禽兽居, 族与万物并”的人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的“至德之世”。

2、适度发展思想。

凡事都有一个限度, 只有学会满足, 才能真正永远得到满足。而世上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自我满足, 诚如老子所说“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 常足矣”。老庄哲学认为, 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不仅要做到“知足”, 而且还要做到“知止”, 即向自然界索取必须适可而止。只有知道适可而止, 才能远离危险, 避免祸患, 故“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老庄哲学中“知足”和“知止”是密切相关的, 既然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限度, 所以人的欲望就应当有所节制;同时, 老子所谓的“知足”要求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 不要一味追求贪欲, 为所欲为, 而应讲究实际、讲究限度。庄子继承老子这一思想, 强调适可而止, “达生之情者, 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 不务知之所无奈何。”洞悉生命真义的人, 不追求生命所不必要的东西。洞悉命运真谛的人, 不追求命运所无法改变的事情。因此, 庄子强调开发利用自然必须顺其自然, 懂得适可而止, “无迁令, 无劝成, 过度益也。迁令改成殆事, 美成在久, 恶成不及改, 可不慎与!”凡是过分过度的, 都必然带来祸患。在庄子看来, “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 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 是以大乱。”天下每每大乱, 危机四伏, 罪因皆在于人们不知足不知止。

3、遵循自然发展规律。

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 老庄哲学认为自然界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人类要“知常”——认识自然规律 (“道”) , “道”是内在于天地万物之中成为制约其盛衰消长的规律。“道”的规律是自然无为。老子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自然”是自然而然, 本来如此的意思, 天、地、人、道都是遵照本身的自然规律而发展变化。“自然”是老子最为崇尚的价值, 在他看来, 自然的程度越高, 就越有发展的前途, 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小, 因而人类应当取法于宇宙的自然和谐, 并以此为原则来约束、指导自己的行为, 这就是老子所谓的“道法自然”。又“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即顺自然而不妄为, 这还是老子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原则。故“是以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因此“知常曰明, 不知常, 妄作, 凶”。庄子发展这一思想认为“物固有所然, 物固有所可。”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生灭变化都有其自然的理由和规律, 其规律便是自然而然, 本来如此。又“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 万物之本也。”天地万物在本性上都是无为的, 作为万物之一的人, 应顺万物之理而不妄为。庄子要求人应“顺之以天理, 应之以自然。”而反对“以人灭天”。在此, 庄子强调要顺自然之道, 尊重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倘若刻意用外力改变自然, “乱天之经, 逆物之情, 玄天弗成”, 就必然造成“云气不待族而雨, 草本不待黄而落, 日月之光盖以荒”的灾难性后果和生态危机。

二、老庄哲学的现代意义

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要把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制订出使双方都受益的政策。庄子曾告诫世人:“圣人处物而不伤物, 不伤物者, 物亦不能伤。”人类无情地破坏自然, 自然也会反过来报复人类, 使人类惶惶终日而无栖身之所。老庄的适度发展思想, 使人认识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和保护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知常曰明”提醒世人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使人懂得在充分利用科技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 还更应该思考如何进一步保护大自然。老庄的生态伦理思想使人意识到和谐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 人类只有保持生物多样性, 其生命才能同外界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人的生命才能得以延续。同时, 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也在不断地印证“物极必反”的极限意识, 它不断告诫人们:自然界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 如果人类只把大自然当成大索取、高消耗和大排泄、大破坏的对象, 人类最终将走向自我毁灭之路。因此越是经济高速发展, 则越要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 不断改善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 人类才能获得长远持久的支撑能力。

恩格斯曾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自然界是一个系统整体, 人对自然界的任何局部破坏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地球环境的恶化, 从而使人类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进一步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科学性与道德性, 协调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 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全面和谐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思想, 打破了人类是自然界立法者、主宰者的观念, 改变了人与自然界的传统制度, 认为人与自然密不可分, 只有保持生态平衡, 人的生命才能延续;老庄哲学要求人类社会发展时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 强调“适度发展”而又不危及人类自身生存。现代人只有不断发扬老庄哲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并赋予其现代意义, 从而使具有东方生态智慧的中国早日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摘要: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危机的加剧, 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部署了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老庄哲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现实意义。

关键词:老子,庄子,生态伦理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哲学伦理 篇5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从创刊起就坚持“环境与发展”内容特色,依托学校学科发展的支持,学报编委会全体编委和编辑部全体成员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之国内外环境哲学研究领域学者的真诚信任,是获得该殊荣的关键。该栏目长期以来注重对于新问题、大问题、元问题研究成果的组稿力度,追踪并组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进行专题报道,从而不断扩大《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专业影响力。

“环境伦理学(或环境哲学)研究”在国际上是一个新兴的学科,我校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有一定的学科优势:学校设有博士点 1个,硕士点4个,每年招收30多名研究生;学校还成立了“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成员有 26 人,这些研究条件为文科学报特色栏目的建设提供了较为重要的学术资源支撑。

哲学伦理 篇6

1.什么是生态哲学:生态哲学(ecology philosophy)就是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普遍规律的科学。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进行的社会哲学研究的综合。起初,生态哲学以“新唯灵论”为理论根据,它宣扬人和宇宙的精神统一性,确认自然界的和谐性和完整性。人的道德问题在生态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生命哲学”也对生态哲学有很大的影响。生态哲学的拥护者反对不加节制的工业发展、技术统治的理性主义、大都市主义,还形成一个政治团体“绿党”。

2.当代生态哲学的研究情况:现今的生态哲学已从一种狭隘的唯心主义哲学演变成一种新的哲学范式,是生态学世界观,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哲学基本问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目标,因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哲学基础。可持续发展明确提出并引起人们普遍重视的一个综合性、全球性的问题。它首先似乎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严重的生态被破坏、环境被污染以及能源减少、资源匮乏等危机而提出来的对策,但实际上已涉及到人类文化、人文价值等深层问题。很明显,这些危机的出现,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哲学上说,则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运用哲学思维必然引起人们思考生态问题方式的转变。

生态伦理学(ecological ethics)是一门以“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应用伦理学。它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伦理”不仅要求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非人的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而且呼吁人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根据生态伦理的要求,人类应放弃算计、盘剥和掠夺自然的传统价值观,转而追求与自然同生共荣、协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生态伦理学对伦理学理论建设的贡献,主要在于它打破了仅仅关注如何协调人际利益关系的人类道德文化传统,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赋予了真正的道德意义和道德价值。

3.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对于文学研究的意义:对生态哲学、生态理论学的研究可以提供文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理论依据,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研究。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去剖析作者与作品中其他象征物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对非人类生命实体的关注,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的负面影响。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的角度研究文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角度研究文学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大门。

二、《古舟子咏》体现出的生态哲学观

《古舟子咏》的生态伦理内涵: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把自然视为创作的灵魂,其诗歌由自然而生,为自然而存,体现自然本身的价值。诗人于1798年发表的长诗《古舟子咏》是一首富有奇幻色彩的生态寓言诗,诗歌取材于自然却远非对自然景物的直观临摹,体现了诗人对非人类生命实体的关注,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的负面影响,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内涵。《古舟子咏》通篇笼罩着一种超自然的神力。诗人以广袤无垠的大海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离奇且充满宗教神秘色彩的航海故事。这似乎是一个因果报应的宗教性说教故事,但事实上诗人感悟到的真理远远超越了宗教教规,他是对宇宙万物和谐相处的憧憬。诗中的老水手无名无姓,他并非只代表着他自己,而是代表着人类。他和同伴们航行在风和日丽、万顷碧波之中,突然狂风大作,云雾弥漫,如墙的冰山从船旁漂过,冰雪怒吼。过了一会,穿过云雾飞来了一只信天翁,于是坚冰迸裂,它带领船只脱离险境,陪伴着船员,使航行顺利进行。信天翁是一只来自于自然的鸟,代表着美丽、高贵、神圣与纯洁。

这篇诗歌中体现了有生命中心论特点的自然世界,透视处于生态伦理关系中的人类,并探讨生态伦理和谐的构建。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角度上来看,《古舟子咏》折射出生命平等主义的生态伦理特征,倡导颠覆人类中心主义所坚持的人类优越性,试图唤起人们建立敬重自然的态度,并且为构建生态伦理和谐提供了具体的道德策略和方向。

三、古舟子咏体现出的生态伦理演变

1.《古舟子咏》的写作生态背景;《古舟子咏》是柯氏自然观的具体化,它表现出的生态伦理思想极具启发性,远远超越了同时代的其它作品。它赋予人们无限的思考空间去重新感知自然、审视自然,对自然更加敏感,继而产生敬重之情。自然本身是一个整体系统,其中一切因素都是息息相通的,一旦某个环节发生变化,其他环节就会出现连锁反应。如果某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体平衡就被打破,其他环节就会遭到破坏。《古舟子咏》与现代的生态平衡假说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的信天翁、水手、船、海水都是自然中的有机环节,也是息息相关的。信天翁被射死后,自然原有的和谐就被打破了,自然中的其他环节就会遭到破坏,于是自然灾害发生了,谋害信天翁的水手们成了自然灾害的受害者。从超自然的角度来看,柯勒律治可以把这场灾难解释为超自然力量对水手们的报复;从现代生态科学的角度看,我们也可以把这场灾难解读为自然生态失衡后,自然对破坏生态平衡的人类的惩罚。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被人类破坏的自然环节很多。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人类像诗中的水手们一样漠视自然,使自身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如果人类不能认识到自己的严重错误,不能设法补救,就会像诗中的水手们一样走向末日。人类如果能像杀死信天翁后能够翻然悔悟的老水手那样,也许还有救赎的希望。老水手在灾难中幸存下来,闪为他已经悔悟。他意识到他射死信天翁是犯罪,是一种对自然的亵渎。

2 . 由《古舟子咏》中体现出的生态伦理演变:从古至今,生态的持续性都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这就决定了生态建设主体思维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之内,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应有规律。

把生态建设上升到人与自然共存的高度上去认识。生存环境的恶化不能不使我们省悟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改造和被改造、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人是主动的方面,引发生态危机的关键在于人自身。从本质看,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人的生存与发展看,自然界为生产提供了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人与自然物质交换活动是社会的基础;从人与自然的相互使用看,人的活动不能超越自然所能接受的限度,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因此,人类如果想使自然正常地存续下去,自身也要在必须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的话,归根结底必须和自然共存,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做到:将“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相和谐,从而实现在保持自然资源质量和持续供应能力的前提下促使经济的持续发展,在不超越环境系统涵容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促使人类社会健康发展。

哲学伦理 篇7

马克思认为以具有利益代表的虚幻性的阶级、国家为前提的政治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制约, 要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必须使公共权力失去政治性质, 马克思以共产主义为最终追求实现了对政治伦理价值的超越。[1]

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的总体性思维可概括为伦理问题经济分析, 经济问题政治解决。其基本逻辑是:伦理道德由经济基础决定, 伦理道德现象的变化要从社会基本矛盾的总架构中去理解把握, 瓦解旧经济基础的社会政治变革是在新经济关系中建立合理政治伦理的根本出路。马克思政治伦理的总体性方式是超越西方传统伦理思辨逻辑的根本原因, 也是这份思想遗产的珍贵所在。[2]

二、《手稿》政治伦理思想

1. 对政治主体的伦理关怀

政治主体主要是无产阶级, 但具有趋于整个人类的意指。马克思在《手稿》中批判地指出:“国民经济学把无产者, 亦即既无资本又无地租而只靠劳动, 而且是片面的抽象的劳动为生的人只看作是劳动者, 劳动者应当和牛马完全一样, 只得到维持他的劳动所必需的东西。”[3]马克思批判国民经济学不把劳动者当人看, 忽视人的价值和尊严。

马克思还考察了异化劳动条件下人的价值和本质的否定, 劳动者不再是具有创造本质的人, 而被贬值为动物。马克思在《手稿》中辛辣指出, “人只是在执行自己的动物机能时……才觉得自己是自由地活动的, 而在执行自己的人类机能时, 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劳动创造了美, 却使劳动者成为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 同时却把一部分劳动者抛回到野蛮的劳动。”

2. 对政治关系的价值判断

政治关系本质上是个人与国家围绕权力和权利形成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认为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在《手稿》中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关于人的存在和本质问题的观点。马克思通过考察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存在状况, 发现人的存在与本质已相互离异, 人得不到符合本性的生活。马克思批判地指出人应明确区分自己与活动对象, 人能在更高层次上超越自然界和一般生物系统。“正是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改造, 人才实际上确证自己是类存在物。”因此, 不能仅用社会来衡量人, 更重要的是把人作为社会标准, 以社会是否为个人全面的自我创造提供最大可能作为合理与进步的标准。

3. 对政治制度的正义追求

政治制度指政权组织形式和政治体制。马克思主要从社会发展规律或社会形态角度阐述政治制度, 即在批判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确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 这种制度充满“无‘正义’的正义立场”, 本质上合乎人性需要。马克思指出:“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需要而作准备的历史。”马克思认为政治制度的伦理价值在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斩断了各种封建羁绊, 具有历史进步性, 但它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必然导致这种非人性制度的瓦解。马克思预测,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代替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形态,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只有共产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类解放和人性复归。“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 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 (即合乎人性的) 复归, 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共产主义是合乎人性的复归, 它具有政治超越性和全人类性, 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政治制度的伦理关怀。

参考文献

[1]陶艳华.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09.

[2]王仕国.马克思的政治伦理思想遗产[J].伦理学研究, 2014 (01) .

哲学伦理 篇8

关键词:人与自然,异化劳动,共产主义,环境伦理

环境伦理归根到底是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求得人和自然共同、持续、和谐发展。虽然环境伦理发展至今已演变出多种学说派别,包括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对中国环境建设也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但多是西方本土化的研究成果。根据我国具体国情,环境伦理的研究更应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入手,从他的作品中寻根探源,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找到适合中国本土的环境伦理依据。因此深入结合时代主题,重新挖掘《手稿》的当代价值,在某种意义上为环境伦理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虽然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与自然关系涉及不是很多,但相比于前期作品则更为清晰、完整地表述了他的自然观。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马克思已经从资本主义的社会实践中看出人和自然其实是一个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和人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必然是相互关联的。马克思《手稿》中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阐发,为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十三五”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实现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美丽中国的目标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人与人的关系

《手稿》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是这样论述的:“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主客体角度来看,马克思明确表示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但同时人与自然相互联系,人也是自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每一步文明的前进都脱离不了人类对自然的索取,从生产到生活,甚至精神活动都离不开自然。除此以外,在《手稿》中马克思还提出人和自然到底是何种关系的思考,他说:“人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限制的存在物。”从根本上来看,这段话意味着:一是人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肯定具有一些先天性特征,像天赋和才能一样存在于人的身上;二是这也表明其实人和动植物又是一样的,像动植物一样受到自然的制约,不能脱离和摒弃自然,要依赖于自然生存。

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否定了旧唯物主义自然界与人的分裂为二的观点,而把自然看成人的“无机躯体”,说明人永远无法脱离自然而独自存活。因此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仅人的物质生活,连人的精神生活也同样被自然界所限定。在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中,先在的自然逐步纳入后来的人的领域,成为人的对象,从自在的、无拘束的自然逐渐演变成为受人控制的、人化的自然。其实就是经过人类改造后而形成的人化自然,这才是马克思所认为的真正的自然。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所以马克思在《手稿》中这样论述:“自然界的属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着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本主义。”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如果离开社会和劳动,就不会有人的存在,因为人的属性是在社会这个独特的环境中才体现出来的,因而社会产生人的活动,人通过劳动这个改造自然的社会性活动来促进人化自然的产生。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因而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人类所面对的自然,即面对的是自己创作的产物,那么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理解其实就可以解读为如何面对人类自己生产出的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综合来看,在实践过程中探索人和自然关系的本质,应该首先明确什么是人的本质、自然的本质,自然和人如何产生的关系,之后即可挖掘出处理好人和自然关系本质上是如何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异化劳动

基于以上人和自然关系本质的论述之后,可以明晰马克思所期望的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其实应该是人和社会、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状态。至于如何达至这一理想状态,马克思在《手稿》中阐述,从社会制度层面来说,必须铲除异化劳动,因为异化劳动是造成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异化的根源。

《手稿》中提出来的“异化劳动”理论,是对资本主义实际现状进行批判的必然结果。异化劳动即是指劳动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它是异己的不依赖生产者的独立力量,并且与劳动相互对立。结合异化劳动产生背景、原因以及导致的后果,现从工人同自己劳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这两个角度来具体分析因异化劳动而产生的人和自然关系的对立的原因。

第一,工人同自己的劳动相异化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对生产、生活资料的占有状况,二是人逐渐沦为资本家掠夺财富的劳动工具。“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这即意味着自然为工人提供了丰富的劳动资料,当然也为工人提供了维持生存的必要条件。从中应该初步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在生活资料分析的过程中揭示出了其对立关系。在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的背景,工人越是想通过自身的劳动来获得物质世界的肯定,就越会失去更多。劳动变成一种外在的东西,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无法肯定和明确自己生存的意义,只能在资本的压榨下不断否定自己。因此,在劳动中工人不能自由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使自己的肉体、精神遭受摧残。工人失去了人的属性,为了获得生活资料以此维持自身日常生活,从而沦为纯粹为资本家谋利的劳动工具。马克思从中已然认识到了当时人和自然的对立的状态,所以在资本主义制度统治下,本质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并进的关系从根本上失去了价值。

第二,《手稿》中人同人的异化应该明确的是人与人相异化中的“人”,不仅包括工人,也包括资产阶级,虽然从本质上看他们的异化状态和工人异化状态完全不同,但可以肯定的说他们同属于异化的人。马克思在《手稿》中说过,人除了拥有本身的有机的身体之外,还存在一个无机的身体,就是自然界。因此,劳动者同人相异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即人同人相异化和人同自然界相异化。第一,人同人异化,就是这个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类本质处于对立,这些辛苦的劳动所得却由“他人”获得。就工人而言,这个“他人”就是有产者、资产阶级。这部分人将资本主义私有制作为剥夺工人劳动价值的依托,从而导致为他们所利用的工人的异化。人同自然界相异化反映在资本家阶级对工人的无情压榨的关系上,就是对工人生产生活的无情剥削所发生的关系,工人因此与自然界发生间接的关系对立。由此可见,人同自然相异化可归结为人和人关系相异化。第二,人同自然界的异化则是导致二者对立的关键。在前面已经论述过人和自然关系的本质实质上就是人和人的关系,因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所以人和自然界相异化就是人和人相异化的一种结果表现。私有制社会中人的异化表现为对自然物的争夺,于是自然界就成为人与人相异化的媒介。不仅如此,资本家们无节制地掠夺自然界,使自然不能彻底促进人的本质的实现,把自然界推向了异化,因而人又是导致自然界异化的根源。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在异化劳动条件下,人和自然都不能以自身本质力量显现出来,因为人和自然之间出现了中介———资本。人和自然在价值规律支配下为资本增殖而劳动,资本使人和自然都被资本化和商品化,从而扭曲了人和自然之间的联系和交往。当人受到资本的要求而索取自然的价值时,自然就会按有利于资本增值的方式牺牲自己的价值,而当这种索要变成无限制的时候,人和自然的关系就逐渐对立起来。因而要逐步消除人和自然的异化现象,逐步消除人类在工业文明时代同自然的“对抗”关系,他认为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带来的异化劳动,使人和自然能够真正按照和谐方式进行交往,即达到共产主义。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观是《手稿》一书的另一重要主题,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才能达到矛盾的真正解决。具体表现为对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以及对人的本质的实现。在以劳动为核心的人本主义思维构架的支配下,共产主义不仅是完成了的人道主义,即人和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的实现;还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即自然界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的实现。从本质上说,这跟劳动异化的消除是同一个意思。

扬弃劳动异化,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是互为实现条件的,它们不可能单独实现这一目的。所以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马克思描绘了一幅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蓝图,当且仅当人和自然和解之后,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才会最终走向和解。所以要实现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解决劳动异化所带来的人和自然的对立,就必须实现两个和解,即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解,人和人关系的和解。

(一)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解。

众所周知,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在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蓬勃发展,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疯狂掠夺,最大程度地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由此产生两方面的重大影响,一是工人劳动异化,造成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二是自然界遭到掠夺和破坏,引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因此,马克思尖锐指出其中的矛盾,并认为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能最终解决这一危机。所以,从根本上说,如果要实现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解,就必须彻底解决人的异化问题。

工人的劳动异化是指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原因,社会财富被资本家所代表的资产阶级所占有,工人即无产者只能通过劳动获得微薄收入,并使自己陷入极度贫困的境地,工人不仅丧失了自我价值实现的能力,人与自然这个无机身体分离,而且还要承担环境破坏的恶果。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人与人关系的改变是由人类改造自然而开始的,是不合理地占有和分配生产生活资料而产生的,所以要对私有财产进行积极的扬弃,使人类可以公平地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人的有机和无机身体的统一。马克思说“人的普遍性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变成人的无机身体。”因此,当社会实现财产的公平占有,人类才会真正做到有机身体与无机身体的统一,即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的理想状态。

(二)实现人和人关系的和解。

人类想要实现共产主义,达到这一理想社会状态,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就必须解决好人和人的关系。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和人的关系基本包含两方面,一是男女关系,二是利益关系。他在《手稿》中提到“人和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女的关系”。在女人依附于男人,被当做淫乐的牺牲品这个角度看,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男女平等有助于人和人关系的和解。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关系是利益关系,主要包括的是资产阶级资本家和工人的阶级利益以及资本家相互之间的平行利益,工人为满足生存需要而被迫接受资本家的剥削,资本家之间因为利益冲突而衍生出各种矛盾难以解决。因此只有共产主义才能解决好利益问题,不再受支配,按需生产,实现人全面自由的发展,从而达到所有人关系的和谐。

四、人和自然关系的生发———关于环境伦理的启示

马克思的《手稿》中人和自然关系的思想为当今世界解决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具有独一无二的启示作用,并与环境伦理的相关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手稿》距今已有171年的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把握好马克思其中关于环境伦理思想的精华,仍然适用于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

(一)从人和自然关系的本质上来看,应该要突破人类中心主义及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桎梏。

人类中心主义就是以人类利益为核心,将人和自然关系分裂开来,只为满足自身需要而牺牲自然环境,不顾及自然的承载能力,也不为子孙后代考虑,其代价就是生态破坏。与之相对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则排斥任何形式对自然的破坏,认为人作为自然人就应该保持自然的原始状态,尊重、顺应自然,但这种思想导致人和自然没有差别,失去人之为人的意义。由此可见,两者都是片面的环境伦理思想。马克思分析异化劳动时就提出人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自然界则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生产生活资料,所以人在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劳动来进行改造自然、获得生产生活资料的同时,也要受到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制约。因此,应该改变现在主流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两种价值取向,既不能为人类自身的利益考量而大肆地破坏和掠夺大自然,也不能光为了保护自然而彻底地否定人类的实践活动。人在进行改造自然实践活动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身,促进着自身的发展,因此只有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会形成稳定、和谐、美丽的生态环境。

(二)从人和自然关系的对立来看,应该要实现人和自然有机和无机的统一。

马克思在《手稿》中详细论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造成的异化,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马克思的基础上将其引申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几种异化上来,认为正是资本主义的制度导致了这一异化从而产生了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扬弃劳动异化,实现人的无机和有机的身体统一,这与环境伦理学中所强调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生态整体主义理论见诸于利奥波德、奥德姆、罗尔斯顿等著名生态学、环境伦理思想家的论著中,主要是借助现代生态学,依靠整体主义方法论来解释自然的存在和评价自然的作用,并且树立新的价值观,重新审视人在自然中处于何种地位,有何种作用。生态整体主义认为自然界和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这是一个进化发展的生态系统,一切价值之源。因此,生态整体主义肯定人类的生存权利,但人类改造自然实现物质欲望的获取等行为应该保证在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其目的是为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健康、有序发展,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状态。所以,生态整体主义同样可以从马克思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环境伦理思想中汲取营养,以此来丰富当代环境伦理建设。

(三)从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的要求来看,要彻底解决环境问题,须通过共产主义来实现两个和解。

现实角度看,共产主义的实现还很漫长,但是两个关系的和解对于当今环境伦理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环境伦理学中,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解、人和人关系的和解可以看做方法论上的指导原则,明确实际生活中用何种环境道德规范指导实践。人和自然和解的原因就是人类的破坏导致严酷的生态环境现实,因此从这一角度看,保护环境就是环境伦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普世道德要求,从根本上达到从掠夺自然到善待自然的转变。除此以外还要坚持生态公正,人类应当在享受环境权利的时候坚持保护环境的环境义务,真正做到对生物和自然界的公正,促进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人和人关系的和解就是要求减少矛盾利益冲突,从生态环境大局出发,为子孙后代的幸福考虑,就应该减少人为的破坏,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尊重生命,善待自然,并坚持适度消费,同时能肩负起相应的环境伦理责任。

马克思在《手稿》较为具体地阐述了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在理论意义上可以生发出许多相关环境伦理思想。面对全球环境治理难题,我们需要创造性地解读马克思环境伦理的具体含义,探索其当代价值,这不仅有益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阐发,也有助于理论到具体实践过程的进一步发展,解决具体生态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6~57、105、75、53、79、80~83、80

[2]侯惠勤.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马克思主义著作精要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90,95

[3]辛学敏.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

[4]牛瑞凤.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D].辽宁大学,2012

[5]林坚文.自然的人和人的自然本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时代解读[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6]张莉,陈爱华.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伦理思想[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哲学伦理 篇9

关键词:救援伦理,哲学思维,地震灾害

地震救援中, 主要存在救援者和被救援者两种主体。救援是一种援助形式, 其主要目的是挽救生命。从哲学的视角看, 救援是对“生命第一”原则的坚持, 从高中政治教学的视角看, 救援伦理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效果的呈现。

一、地震灾害及救援伦理概述

(一) 地震灾害救援概念

地震灾害主要是指由于地球的能量释放而带来的地外摇晃。一直以来, 地震灾害都是困扰全球的灾害之一, 其所带来的震动威胁着人类的生命, 为整个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地震灾害的救援是指在地震发生后, 对当地的人、物等方面进行的援助, 它是挽救生命、提供食物、安抚心灵等行为的共同体。

(二) 地震灾害的救援伦理概念

地震灾害的救援伦理是指一种道德标准, 它能够将援助过程中的所有人际关系和谐统一, 能够很好地作用于救援过程, 是一种对道德评判的标杆和衡量标准。地震灾害的救援伦理涵盖了很多方面的理论, 无论是救援者还是被救援者, 都受这一理论的约束和规范。

(三) 救援伦理与公民道德建设

救援伦理属于公民道德建设的范畴, 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效果呈现。从教学视角来看, 它直接体现了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一理论观点。

二、救援伦理在地震灾害中的运用

(一) 从救援者方面看

在地震灾害的救援过程中, 救援者会应用救援伦理, 根据救援原则来进行援助。“生命第一”是救援的核心原则。人是特殊的生命个体, 是任何事物不能够替代的, 是保障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因此, 在地震灾害发生时, 当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时, 就自然会运用到“生命第一”的伦理原则。遵循这一原则, 能够让救援者更好地实施灾区救援, 尽最大的能力去保证生命的安全。与此同时, 救援者遵循的救援伦理还包含了注重效率和平等共存的原则。灾害救援的方式主要是提供物资和治愈心灵。而物资的调配需要一定的原则来支持, 从而保证分配的合理性和效率。基于此原则, 救援者会以效率第一, 并兼顾平等, 协调不同利益者之间的关系, 形成规范的救援秩序。

(二) 从被救助者方面看

被救援者即受难者, 其经历了地震的全过程。每一个人都不是单独存在于这个世上的, 都会和不同的人物产生关系和利益纠纷。作为被救助的一方, 他们在接受他人的帮助后, 应建立帮助他人的意识, 以实现自我与他人情感的对等, 能够向其他灾民伸出援助之手。灾难发生时, 被救助者都会表现出无助、惊慌的神情。如果此时, 他们之间能够互助形成一个团结的整体, 这样, 每一个个体在灾情中都能体会到温暖, 体会到社会真情。

(三) 地震灾害救援伦理体系的建立

建立救援伦理体系需要确定核心伦理。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伦理是一种道德标准的体现, 能够对人们日常的行为规范予以指导。灾害中的救援伦理更能够突显道德水准。如在医疗方面, 若两个灾民都需要被救治, 而其中一个即使治疗了也没有多大帮助, 此时只有一个治疗的机会, 现场的医疗救援人员就需要进行伦理的取舍了。

建立救援伦理体系的另一方面是要对救援组成人员作出道德要求, 要求他们具有高水准的道德素质。同时, 在体系建立的过程中, 应注重对社会人的教育, 让他们认识到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了解人不是独立存在的, 只有秉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才更有利于救援伦理的构成, 才能真正满足灾民的需要。

三、救援伦理与高中政治教学

构建救援伦理体系是应对灾害的一种有效手段。根据以上论述可知, 救援伦理体系更多的体现为公民的道德标准, 而公民的道德建设基础源于思想政治教学, 思想政治教学的成败直接决定了救援伦理体系构建的成败。从这个意义上来, 救援伦理体系的构建对思想政治教学的理念影响是很大的。

助人为乐和为人民服务是救援伦理体系中比较核心的两种思想, 而这两种思想也正好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道德建设部分的核心观点。教学中的案例分析和理论阐述只能让学生明白这两种思想的内涵, 对应试有作用, 但对学生道德的真正形成作用不大, 学生还需要有真实的体验和心灵的震撼, 而这种体验和震撼考验的是教学的社会效果表现。因此, 灾害中救援伦理体系的构建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启示就是:教学效果要尽量做到社会化, 要引导学生形成道德体系。

救援过程中, 很多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向被救援者捐款和献爱心。当灾民得到帮助, 并恢复身心健康后, 他们会受到救援者的感染, 会去帮助没有恢复身心健康的难民。因此, 救援伦理能够增加灾民之间的感情, 并协调好救援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利益关系。把救援伦理应用到地震灾害中, 能够更好地实现对灾区的救援, 能够树立道德标准和互助行为的风尚标。

参考文献

[1]李华强.突发性灾害中的公众风险感知与应急管理[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11.

[2]祝艳.汶川地震救助的伦理思考[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10.

哲学伦理 篇10

一, 传统文化的生态滋养与环境伦理制度规范。

刘福森教授提出, 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生态伦理学, 必须超越西方文化的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 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放德而行, 循道而趋”、“顺乎自然”的哲学精神;必须以中国文化的“中道”精神取代西方文化的两极对立思维方式, 超越西方理性主义的、“知识论”范式的生态伦理, 把生态伦理学建立在中国哲学“境界论”的基础上。卢风教授指出, 文化自觉运动 (自觉、自强、自信) 植根于文化传统, 中华文化是可持续的, 而西方文明是不可持续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两个架构了西方制度, 宗教信仰被物质主义所侵蚀, 宗教信仰仅仅成为一个工具。应由市场经济+民主法治+超越了的物质主义的文化等三部分组成社会制度。杨通进研究员认为, 工业文明有两个制度成就值得借鉴:一是公民社会的健康成长。公民社会的健康与强大使得西方发达国家公民能够及时发现政府和市场在环保等方面的失效, 迫使政府和企业认真对待公民的环保诉求。二是民主宪政的完善。民主宪政的完善为西方发达国家环保事业提供重要制度保障。叶平教授提出要开拓环境哲学研究的新局面, 为此在理论上, 要研究环境哲学本体论, 深入挖掘中国古代儒道天人存在论和古希腊关于外部世界的思想源流, 接通环境哲学与正统哲学的对话联系。在实践上迎接和主动进入环保实践, 研究一些重大环境实践问题。王国聘教授指出, 人类道德培育规律和城市化进程中传统伦理控制力的失效, 要求我们把社会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提升为制度乃至法律规定, 借助制度的强制将人们的行为统一到有益于社会秩序的规范上来。环境伦理制度化主要有环境伦理自身的制度化和环境伦理渗透到社会制度中的制度化两条路径。杨涯人副教授提出要研究元伦理学内在逻辑问题, 这涉及环境伦理学的文化源流和哲学根据的追究。没有与传统文化的关联, 没有与传统哲学的联姻, 环境伦理学就不可能立足。

二, 科学技术的生态转向与环境治理制度安排。

卢风教授认为, 学界关于工业发展前途的分歧是关于现代性的分歧, 现代性思想的核心是独断理性主义或科学主义。独断理性主义和极端现代主义所形塑的文明就是正在全球扩展的现代工业文明。独断理性主义是站不住脚的, 现代工业文明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必须走向生态文明, 为此必须促成科技的生态学转向。对此, 包庆德教授从技术与能源维度指出, 一方面应有效提升科技的生态含量研究及其科学发展水平、深度开发节能技术的潜质及其广阔应用前景、深入研究生态技术的实质及其有机构成层次, 从而积极推动绿色适用技术、环保技术以及可享受体系的生态化进程;另一方面深入探讨由不可再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移递进, 甚至转换替代直至有序发展成为生态能源的过程, 进而自觉推动能源结构转变及其多样化, 当代过渡能源及其再生化, 理想生态能源及其规模化进程。丁宪浩教授认为, 人类文明进步与相应产业发展相伴随, 即将到来的生态文明社会须有自己特征的产业来支撑, 这个产业就是正在形成中的“生态业”。黄爱宝教授认为, 在环境治理的制度安排中, 存在着是以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法制还是以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德制为制度目标的选择问题。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道德制度即德制是一种实现服务精神的制度, 是服务精神的物化成果。其常规内容应当主要表现为各种引导性而不是强制性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郇庆治教授认为,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主义向度可以大致理解为:城市生活交往功能而不再是工商业功能的强化、绿色可持续生存与生活方式的创新和推广、城市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遗产的保持和恢复, 而这三重意义上的生态主义内涵在城市规划和政府监管过程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责权体现。

三, 环境哲学的理论研讨与发展理念范式转换。

曹孟勤教授探讨生态自由意志的可能性及其现实性, 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如果生态自由意志得以证成, 不仅为改造自然实践活动的合理性提供合法性理由, 也为生态伦理存在的合理性提供合法性理由。更重要的是, 证成生态自由意志的存在就为探讨人与自然的本真关系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前景。徐海红副教授提出生态劳动概念, 认为生态劳动是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良性物质变换的基础上实现利用自然与保护自然本质统一的活动。劳动不再仅仅是人对自然的单向利用关系, 而是人与自然的双向养育关系。谢阳举教授指出, 在大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就是要促进人文学科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的绿色化并将其贯穿到大学教研中去。包括揭示传统人文学科通向环境问题的路径和结合点;研究实现传统人文学科绿色化的基础与原则, 总结发达国家环境教育利弊得失;制定典型的人文学科绿色化教学模式, 实现环境教育与人文学科的深度融合;中西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 广泛吸收亲自然、亲生态、亲环境的文献资料, 制定文学、历史学、哲学、宗教、政治学、教育学、人类学等人文和社科学科绿色化的课程体系和施教途径。曲红梅博士指出, 近年来有关发展研究受到人们关注。通过对众多有关“发展理论”文献进行整理分析, 我们发现关于人类发展范式的研究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意义, 不厘清各种范式之间的区别就无法在真正的意义上讨论发展主题本身, 更无法理解这一主题背后所展现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

四, 生态危机的根源探讨与摆脱困境制度建设。

上一篇:户外广告的人文公益性下一篇:消费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