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的伦理意蕴

2024-10-04

低碳经济的伦理意蕴(共3篇)

低碳经济的伦理意蕴 篇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1]从根本上说, 这是一场包括从经济发展方式到整个经济社会体制的深刻变革。在这场深刻变革中, 合理利用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容量, 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 促进经济系统和谐地融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保证, 也是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具体化。在这种形势下,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成为必然的选择。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结果, 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生存危机而产生的理性抉择。循环经济是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自然生态的大系统内, 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 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 从而维系和修复生态系统的经济[2]。循环经济体现了生态伦理思想。循环经济是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使二者相互促进的经济活动形式, 它要求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 按照物质能量多层次利用的原理, 以及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良性循环的原则, 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产业开发、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立足于生态, 着眼于经济, 变环境末端治理为生态工程建设,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 因地制宜, 全面规划, 合理组织经济发展。因此, 从生态伦理的视角透视循环经济, 可为我们更深入地把握循环经济的内涵拓展新的思路。

1 生态伦理的基本理念是循环经济本质特征的再现

生态伦理观认为, “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的利益看成是唯一的、绝对的, 把自然看成是人类为获取自身利益而任意支配的工具, 其结果导致对自然肆无忌惮地索取和掠夺, 从而就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并造成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为了自身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人类必须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伦理和道德原则。生态文明的伦理观认为, 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 要把人类的道德认识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延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的基础上, 增强人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增强人们对代内关系、代际关系、种际关系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建立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 协调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 达到三者共生共荣、共同永续发展。可见, 生态伦理思想把追求公平作为基本理念之一, 把践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实践理念。这两种基本理念都充分展示了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

1.1 生态伦理公平理念是循环经济本质的提升

生态伦理的公平作为其自身最基本的理念, 是指人类把视野建立在“人——自然——社会”这样一个动态三维坐标上, 以公平作为理念基石, 运用公平理念来协调处理各种利益主体在生态问题上的利益关系, 使之达到动态的和谐。具体地说, 这种公平理念表现为同代人之间的代内公平、不同代人之间的代际公平和人与其它物种之间的种际公平。

循环经济首先应该体现的是“生态伦理公平理念”的经济运行模式。如果生态伦理的公平理念不能在整个经济运行中得到充分体现, 那该经济运行的模式就不能称之为循环经济。如何体现生态伦理公平理念呢?第一要充分体现代内公平, 即循环经济之所以循环, 要求在同一时代的经济运行中保证人们公平地享用资源, 共同来保护生态, 合理地承担责任, 适时地取得补偿。这就要求代内之间要处理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富人与穷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利用资源、承担环境问题责任上的公平性。第二要努力实现代际公平, 即循环经济要求在不同时代的经济运行中, 当代人在满足自己需要发展的同时, 又要维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 以满足后代人的需要。也就是说, 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 当代人应当为后代人提供至少与自己从前人那里继承的一样多的生态资源。第三, 在种际公平的处理上, 循环经济必须将生态伦理种际公平理念作为生态伦理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基本内容加以凸现。这是因为, 种际公平的全部意蕴就在于公平地对待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生态伦理公平理念的最终贯彻与落实, 也是循环经济的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促使经济持续良性循环之保障。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循环经济在经济循环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自身应有的价值。

因此, 循环经济就其生态伦理公平理念来看, 它本质上应是一种公平经济, 是一个系统内的经济循环, 而不是系统外某一单一的经济循环。这种循环跨越了时间和空间, 超越了人类自身的物本经济的狭隘循环, 是一种建立在“人——自然——社会”三维复合系统内的整体循环。只有在这三维复合系统内的循环经济, 才能真正实现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种际公平的基本理念。

1.2 生态伦理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理念是循环经济核心理念的具体体现

如果说公平作为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理念, 主要是理论原则上的要求, 那么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是含有公平之意的实践操作层面上的主张。

生态伦理思想针对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目的是使之和谐统一, 这种和谐统一既是动态的, 又是持续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理念是通常的可持续发展观的进一步合理延伸。《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指出:“从广义上说, 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3]这种和谐与生态伦理的内在主张是相吻合的, 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既表现了新发展观的本质, 也揭示了生态伦理观的内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要求我们在生存与发展上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强调社会、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应当建立在社会公平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前提下,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在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维护发生矛盾时, 要着眼于长远, 着眼于子孙后代, 不做那些得益于现在而不利于长远的急功近利的事情, 更多地考虑一些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在求得发展以满足需求的同时, 要顾及限制因素, 即发展的概念中蕴涵着制约因素, 其中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即自然资源与环境。不言而喻, 人类的存在和活动必然会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干预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要保持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使人类生活与生产技术活动对自然的干扰限制在全球生态系统自调节、自稳定、自组织能力的限度之内;当全球生态系统与局域生态系统能够把这种人类生活与生产技术行为造成的扰动整合到自身之内时, 它们之间便会建立起一种动态平衡或稳定有序态, 使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使人类的生存发展同全球生态系统的健全与发展达到一种和谐状态[4]。如果我们不顾生态规律, 一味掠取自然资源以获取眼前的经济效益, 这个经济效益将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而效益递减, 直至不再有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 随着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之间耦合关系的不断改变, 以及各种局域生态系统乃至全球生态系统已形成的动态平衡与稳定的有序态不断打破, 人类往往就会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 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和报复。这种发展经济的做法不能保证自然资源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利用, 不能保证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只顾局部利益、不顾整体利益, 是对国家和民族的犯罪。

循环经济强调要实现物质资源的永续利用, 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是一致的, 循环经济蕴含着深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是遵循人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它的最终目标和归宿是追求社会、生态和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它对资源的使用采取“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模式, 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减量化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再循环旨在将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处理数量。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中。传统工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将物质生产和消费割裂开来, 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恶性循环。循环经济实践要求在三个层面上将生产 (包括资源消耗) 和消费 (包括废物排放) 这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一是企业内部的洁净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二是共生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三是区域和整个社会的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

2 生态伦理思想的道德规范蕴涵着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

道德规范是根据一定的道德理念而提出的行为准则。生态伦理思想自产生以来, 在其理论不断地走向成熟之时, 其公平理念也在不断地见之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践, 这种实践在经济活动中表现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必须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大基本原则。而生态伦理思想的洁净生产、合理消费和适度人口的重要道德规范正是这三大基本原则的真实表达, 因此, 对现存经济活动实践提出伦理规约, 就是一方面要运用生态伦理思想的理念对经济活动的两个重要环节即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进行合理规范, 另一方面对生产行为主体和消费行为主体提出伦理准则, 这也是循环经济中生产循环和消费循环协调统一的完整体现。

2.1 洁净生产伦理准则是循环经济的本质要求

循环经济的前提和本质是洁净生产, 洁净生产的基本精神是资源削减。洁净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基石, 循环经济是洁净生产的扩展。在理念上, 它们有共同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在实践中, 它们有相通的实施途径, 应相互结合。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以洁净的生产过程进行生产。洁净的生产过程是指将洁净生产的理念贯穿于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出成品的全过程之中, 包括节约原材料、替代有毒原材料、改进工艺技术设备, 并将排放物和废物的数量与毒性削减在离开生产过程之前, 完善生产管理, 实施洁净生产审计, 减少生产过程中各种危害环境的危险中间产品的产出, 从而实现减量化的目的。洁净生产的实质是贯彻污染预防原则, 从生产设计、能源与原材料选用、工艺技术与设备维护管理等社会生产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控制, 从源头上削减污染, 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概括地说, 洁净生产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四个方面, 即洁净的能源、洁净的生产过程、洁净的产品和洁净生产的全过程控制。洁净产品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其技术先进性。先进性意味着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功能实用、性能可靠、便于维修以及报废后便于回收处理。传统产品包装一方面要消耗大量资源, 另一方面在包装过程和拆装使用后往往还产生大量的废弃物, 尤其是一些塑料和复合化工产品很多是难以回收和再利用的, 只能焚烧或掩埋处理, 往往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洁净产品都要实行绿色包装, 即适度合理的环保包装, 反对奢华的包装, 这种包装在生产、使用、回收等各个环节均对生态环境没有污染和破坏作用, 并且不会引起任何不利影响, 其意义在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同时还要兼顾包装废弃后的再回收利用, 即洁净产品的包装摒弃求新、求异的消费观念, 简化包装, 并尽量选择无毒、无公害、可回收或易于降解的材料。洁净生产是实现再循环原则的重要保障。再循环原则要求通过对在源头不能削减的污染物和经过消费者使用的包装废物、旧货等加以回收利用, 或者将该种废旧物品资源化以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 或者从中分离出可转化资源的物质而形成与原来相异的产品或能源, 只有当避免废物产生和回收利用不能实现时, 才允许将最终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要求产品的制造者在生产时应预见该产品在消费后的使用价值, 并从技术上预留废物利用的可能性, 利用优先于清除, 废物利用必须是无害化利用, 废物清除必须是以对环境有利的方式进行。可以说, 再循环在循环经济中是上一个循环的结束、下一个循环的开端, 而洁净生产是实现再循环上述功能和目的的重要保障[5]。总之, 洁净生产的要求是循环经济生产循环的根本要求, 也是循环经济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 在一定的意义上, 洁净生产的伦理准则是循环经济的首要准则规范。

2.2 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消费伦理规范是循环经济消费理念的体现

作为一种新的环保理念, 循环经济的消费理念集中体现为对工业文明以来盛行的消费主义的批判和摈弃, 积极倡导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消费观念, 这种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消费观倡导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就是在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基础上, 人们的消费不超出自然的承载能力, 并杜绝过度消费和避免超前消费。适度消费是对环境友好的合理消费的体现, 它以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 而不是鼓励对物质资源无止境地占有, 并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改变挥霍性的消费方式。虽然人们需要的内容和水平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但不论怎样变化, 都应限制在生态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内, 特别是要避免和限制奢侈消费和过度消费。绿色消费是当代人类消费道德的一种新境界, 要求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自觉抵制对环境有不利影响的物质产品和消费行为, 购买在生产和使用中对环境友好以及对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绿色消费要求消费者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自己的消费理念和购买行为去影响企业, 增加其生产绿色产品的压力和动力, 促使企业向循环型企业转变[6]。因此, 倡导并力行循环经济的消费理念, 大力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进行一场消费方式的彻底革命, 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消费伦理规范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摈弃消费主义在我国的泛滥, 切实促进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3 适度人口伦理规范是循环经济人口生产理念的必然要求

从适度人口伦理规范来看, 这既是对人类自身生产的一种伦理道德规范, 也是生态伦理规范继洁净生产、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消费之后在人口生产上的逻辑必然。一般而言, 适度人口包括三个方面, 即人口的数量控制、人口的质量提高、人口的结构优化, 这三点也就是适度人口作为生态伦理思想道德规范的三层具体要求, 是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在人口生产上的必然措施。首先, 控制人口数量, 是指在人口对环境造成压力的情况下, 根据现在人口数量过多及增长过快的现状对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加以合理的控制。其次, 提高人口的质量, 这和控制人口数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提高人口质量, 而恶性的环境则制约着人口质量的提高, 因此, 改善环境质量乃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必要前提。最后, 优化人口结构, 主要包括人口生理和人口分布上的结构。人口结构之所以要优化, 是因为人口结构与环境也具有意义相关性, 人口结构的优化关系着全球的社会稳定, 关系到人类的物质幸福和环境的完整性, 关系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性。鉴于人口对环境的巨大压力, 《21世纪议程》建议, “要详尽地研究人口问题, 有必要更深入地理解人口统计动力学、技术、文化行为、自然资源和维持生命系统之间的关系。”[7]适度人口是减缓、改善人口问题的合理设计, 它的落实既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配合、国际社会的协调, 也需要公民自身的人口生态意识的提高, 因此, 它是一种关心全球的类伦理规范和关心地域的群伦理规范, 也是关心自我的个体伦理规范。

通过对生态伦理道德规范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循环经济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循环问题, 它应是整个人类、社会、生态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全部环节的整体循环, 这种循环包含着“人——自然——社会”三维复合系统中具有经济意蕴的全部循环的总和, 主要包括生产循环、消费循环、交换循环、分配循环、人口循环、劳动力循环、生态循环、社会循环、资源循环等方面, 只有整体层面的循环才是循环经济的真实意蕴。

以上是从生态伦理视角来认识和理解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在循环经济系统中, 认真贯彻生态伦理“公平”这一基本理念, 并使循环经济成为一种全新的公平经济;在践行公平经济的过程中充分再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 ”使循环经济本质上归属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 是在“人——自然——社会”三维复合系统中为实现社会、生态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存在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告诫我们,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8]我们要避免“竭泽而渔”的做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真正体现生态伦理的基本理念,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90.

[3]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维, 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80.

[4]王贵友.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84.

[5]白露.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作用机制探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 (6) :98-99.

[6]王云霞, 王国弘.循环经济下的消费伦理转向[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7 (2) :99.

[7]万以诚, 万妍.新文明的路标:人类绿色运动史上的经典文献[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48.

[8]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158.

低碳经济的伦理意蕴 篇2

一、循环经济的生态诠释

作为学术性概念, 多数学者都认为循环经济思想萌芽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 (Spaceship Economy) 理论。但最先明确提出循环经济 (Circular Economy) 一词的却是英国环境经济学家戴维·皮尔斯。90年代以来, 循环经济开始作为实践性概念出现在德国。几乎是与此同时, 日本也开始了与之含义相近的循环社会实践活动。90年代末, 循环经济概念和理论开始进入我国并开始广为使用。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定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发端于生态经济, 也被称为经济 (或产业) 的生态化转型。它运用的是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 运用生态伦理的价值原则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 在自然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 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性增加的发展, 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 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为自然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关系提供了新思维、新思路。循环经济是人类生态伦理取向的科学运用, 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

“最早以科学形态提出生态伦理学思想”的是法国哲学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施韦兹 (Albert, Schweizer) , 其著作《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 (1923) 提出了“尊重生命的伦理学”:生命是大自然的伟大创造, “生命本身是神圣的”, 人类对一切生命都要给予极大的尊重;应以“崇拜生命”作为伦理的核心和基本原则:“保护、完善和发展生命”, 应是“人类与自然的准则”和“善”的观念的重要内容, “善就是保护生命和发展生命, 恶就是毁灭生命和妨害生命”。

“生态伦理”作为一种道德规范, 它不仅要求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非人的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 而且呼唤人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人类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 是建立真正平等的、公正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达到共荣共存。它建立的两个基本价值原则是:人类平等原则和人与自然平等原则。根据生态伦理的要求, 人类应该放弃算计、盘剥和掠夺自然的传统价值观, 转而追求与自然同生共荣、协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而循环经济的提出和确立, 从本质上反映了生态伦理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并以生态伦理为基础, 为发展循环经济寻求伦理和道德支撑。生态伦理主张把生态道德、经济道德和人类道德有机地统一起来, 在主张生态道德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和促进人的自身发展, 并以此来寻求保护环境和美化自然。

三、循环经济3 R原则中的生态伦理意蕴

“减量化 (reduce) 、再利用 (reuse) 、再循环 (recycle) ”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 (3R原则) 。减量化原则 (reduce) 属于输入端方法, 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 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再利用原则 (reuse) 属于过程性方法, 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 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 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再循环原则 (recycle) 属于输出端方法, 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循环经济不是简单地通过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 而是强调在优先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废物产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3R原则, 3R原则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一再利用一再循环。

循环经济的建立依赖于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准则的操作原则, 每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也是人类生态伦理理念, 在涉及人与自然资源环境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的最佳表现。“我们正处在一个动荡的时代, 我们需要一种生存的伦理, 一种得以生存的伦理。”“人类的生存正面临着种种威胁, 这些威胁中最直接、最具有毁灭性的是来自于人类自己, 即人类日益增长的对付自然的力量, 人类要想在地球生物圈中能生存下去, 就必须用生态伦理思想来指导自己的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而循环经济模式正符合生态伦理思想, 它的减量化原则 (属于输入端方法, 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 、再利用原则 (属于过程性方法, 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 、再循环原则 (是输出端方法, 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来减少最终处理量减轻环境压力, 降低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 这些正是生态伦理价值导向的具体体现。

(一) 减量化原则 (reduce) 与生态伦理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价值导向

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就是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 要求人们一改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生产路径, 把废弃物产生消灭在萌芽状态。在生产环节, 要依法审核, 加强排放准入, 实行清洁生产, 鼓励节能降耗;废物排放环节, 污染排放全程监控, 实行责任到人追究制, 合理延长产业链, 强化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消费环节上, 要大力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消费方式, 实行环境认证和绿色消费制度,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 要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体地位的人, 是自然界中普通的一员, 自然界是人类生命和价值的源泉, 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 要少索取、多给予, 与自然和谐相处, 珍惜自然资源环境, 尊重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在发展经济时, 要遵循生态伦理的持续生存、善待自然的要求, 合理利用资源, 竭力避免通过牺牲环境资源的代价来求得经济的发展;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同发展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伦理道德价值目标, 改变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努力做到经济发展的同时, 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 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 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二) 再利用 (reuse) 与生态伦理的持续生存原则

“人和自然是密切联系的, 只要有人的存在, 自然史和社会史就彼此制约”。人既是自然的存在物, 又是社会的存在物, 这就决定了生态伦理对人的生存的研究以及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都应当充分考虑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两个方面。“生态伦理的持续生存原则可以作为人类的一种道德诉求来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缓解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所造成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面临耗竭的矛盾, 把自然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以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纳入生态伦理视野之中, 从人类自身出发, 努力找出更适于人类与自然环境共生、共存的最佳途径。”《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原则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具有鲜明的生态伦理意义。循环经济的“再利用”是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 对消费群体采取过程延续方法, 最大可能地增加产品使用方法和次数, 有效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对生产者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 使产品一废弃物的转化周期加大, 以经济系统的物质能量流的高效运转, 实现资源产品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在日常生活中, 确保再利用的简易之道, 是对物品进行修理而不是频繁更换。将可维修的物品返回市场体系, 或捐献出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 供别人使用。这些都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界中持久地、更好地生存的生态伦理观。

(三) 再循环原则 (recycle) 与生态伦理的人类平等原则

人类平等原则, 具体包括“代内平等”与“代际平等”, 前者体现的是全球共同利益, 后者体现的是社会未来利益。“代内平等”原则追求人类的整体和长远的利益, 要求任何人、任何国家都享有平等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 任何人、任何国家都不能以“自我为中心”, 不能以损害别人、别国的发展为代价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而必须在地区、国家和全球范围内防止和消灭贫富两极分化, 实现同舟共济。

“代际平等”原则要求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而且要考虑下一代以及子孙后代的需要, 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也就是说, 生态伦理在人类内部关系上, 不仅着眼于建立同代人的人际伦理关系, 即人类横向的伦理关系, 还要注意建立当代与后代间的代际伦理关系, 即人类竖向的伦理关系。人类代际间的公平, 是从时间特征和人类认识的能动性出发而提出的一种现代人类应有的伦理道德和对下一代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代际公平要求本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 至少要留下比前辈留下的更多的自然财富, 提供后代人能进一步发展的自然条件。

浅析低碳经济的伦理困境及其解困 篇3

自工业革命以来, 伴随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以及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 由化石能源和自然资源的大量使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重大灾难频频上演, 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走出危机, 人类亟需探索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来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自身的经济行为。低碳经济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因此可以说, “低碳经济概念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一种全方位反思, 是从经济、社会及环保等诸多方面的统筹性思考[1]。”

低碳经济通过调整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确保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不仅体现了人类对自身发展过程中的行为反思, 同时也体现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责任以及人类主体的道德关怀。低碳经济的伦理意蕴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 二是基于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生产伦理, 三是基于人的发展的个人伦理。生态伦理规范了人对生态自然的责任态度, 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目标;生产伦理包含了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道德诉求;个人伦理彰显出低碳经济实践目标的高度性, 充分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

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 低碳经济是人们对传统思维模式反思的重要成果。马克思认为, “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至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2]。”在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下, 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 主观能动性不断膨胀, 导致人与自然关系逐渐走向崩溃。在人类生存危机的重压下, 必然要求传统式野蛮的思维方式转向和谐共存的文明生态观。低碳经济主张生态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是对传统主客二分思想的超越, 是“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辩证整合。在解决低碳现实问题中, 人类通过减少碳排放担当对自然的保护责任, 首先体现了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作用。其次, 人类认识到环境危机的根源, 自觉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体现了人类对自身和自然的深切关怀。

从生产伦理的角度来看, 低碳经济是人类对自身生产、生活状态的理性回归。低碳经济是人类对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的反思, 它要求人们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单一目标转向追求物质生产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标志了工业社会下的物质化的生产方式到生态文明社会下低碳化生产方式的转变。低碳经济的提出, 引导人们构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崇尚低碳生活, 追求低碳消费, 抛弃人类中心主义带来的人类发展的错误路径, 使人类个体以生态责任感, 来回应风险社会的挑战, 防止生态风险的全面到来, 走向和谐社会的发展轨道。

从个人伦理的角度来看, 低碳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具有同一性。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生产力发展统一起来, 他指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 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人不仅要满足物质生产资料的需要, 同时要在社会中得以全面地发展。低碳经济的终极目标是解决人类生存发展的困境, 其核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它将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出发与终结的归宿,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这和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具有同一性。而低碳伦理是适应低碳经济发展需要提出的一种相应的行为活动准则, 蕴含了低碳经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也必然体现出人的价值。此外, 低碳经济取代“高碳经济”模式, 作为人类全新的发展模式, 必将推动新一轮产业改革, 带来生产力的又一大飞跃, 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新的物质基础。

2 低碳经济的伦理困境

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有很多, 如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的落后、国家低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然而, 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中, 浮现出一系列的伦理困境, 并深层次地制约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为经济发展与控制碳排放的矛盾、社会利益与生态责任的背离、消费自由与消费责任的分离以及低碳经济的公平困境。

2.1 经济发展与控制碳排放的矛盾

在传统的观念中, 经济发展与碳排放量的增长处于正相关的关系之中, 这也就意味着经济发展与低碳经济的减排目标构成了冲突。一方面, 经济增长离不开重化工业的支撑, 而重化工业的发展需要巨大的能源支撑, 这不可避免地会加剧高碳化的发展模式以及高排放的工业特征。另一方面, 控制碳排放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要减缓经济发展的速度, 这显然与当前重点发展经济的战略目标发生冲突。

现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 决定了发展成为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 特别是在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 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依旧居高不下, 而这种依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得到根本的改变。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依然没有根本的改变, 实现传统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向仍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2.2 社会利益与生态责任相背离

从人类主体与自然的关系来看, 人类不断从自然中获取经济利益来满足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然而却忽视对生态自然的责任, 这种只追求眼前利益而漠视对生态自然应尽责任的做法, 必然会导致人类对自然无节制的开发与掠夺, 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 加剧环境危机的恶化。

社会利益与生态责任相背离的这种做法, 根固于传统发展观的局限性。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 社会利益与生态责任呈反向增长, 愈是追求利益最大化, 愈是会淡化对生态的责任意识。多年来, 政府把GDP的增长作为衡量政绩的标准, 不断片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些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的出现, 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利益的欲望淡化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 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而忽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在低碳经济的浪潮下, 这种背离的状态势必影响低碳经济的推行。在实践过程中, 通过促进企业开发低碳技术以及新能源技术来减少碳排放的具体行动, 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成本负担与经济利润的矛盾。高额的成本负担导致低碳经济在市场推行面临了巨大的困境与挑战。

2.3 消费自由与消费责任相分离

消费自由指的是人类主体从事消费活动的自由行为,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生活习惯做出自由的消费选择。在异化的消费生活中, 就消费主体而言, 消费的自由与消费者对自身、环境以及社会的责任产生了分离。首先, 现代工业的丰富成果催生了消费主义的物质消费观和生活方式, 人类主体被物化, 追求物质享受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价值目标, 从而背离了生活本身的目的。其次, 过度奢侈的消费不仅背离了生活的本真目的, 对社会风气、生态责任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鲍德里亚将消费社会的本质概括为:在空洞地、大量地了解符号的基础上, 否定真相[3]。在消费生活中, 人的消费不是基于自身的需求, 而被符号意义上的消费所占用, 进而使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失去了意义, 这种不负责任的消费方式不仅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 侵害了他人的生存空间, 同时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 这种分离的状态伴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而一直存在。在一定时期内, 人类很难扭转这种消费思维与方式, 因此, 低碳经济的发展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2.4 低碳经济的公平困境

公平是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 亚里士多德把公平看作是道德的首要条件。他指出:“公正是贯彻一切德行的最高原则, 个人道德要依靠它, 社会道德也要依靠它[4]。”就低碳经济发展而言, 其公平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即代内不公与代际不公。代内不公, 主要指的是国与国之间以及不同人群之间在经济发展利益与低碳责任方面的不公平现象。在经济发展的实际行动中, 发展中国家依然停留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的阶段, 实现低碳减排只能通过牺牲经济利益为代价, 显然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切实际的。从低碳责任分担的角度来看, 发达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碳排放赤字现象, 因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规定的高指标的碳排放义务也是有失公平的。代际不公, 主要指的是当代人在利用资源与享受环境惠泽时, 却不承担保护资源与环境的责任。在消费生活领域, 富人崇尚奢侈的消费生活, 而由此带来的环境代价却要由他人共同承担, 这是一种极大的不公。

综上所述, 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起点上, 这种不公的现象, 无论是在低碳伦理语境的主动权还是在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先权上, 都很难实现真正的平等。另外, 这种不公的环境也直接影响到了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性和效果性。

3“碳道德”:走出低碳经济伦理困境的路径选择

“碳道德”是适应低碳经济提出的一种新的价值观, 其内容与性质都与低碳经济保持着一致性。一方面, 低碳经济是碳道德得以产生的经济基础, 决定了碳道德在行为规范上的方向与实际指南。另一方面, 碳道德是低碳经济在道德领域的反应, 是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精神生产力, 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低碳经济要求摒弃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在道德领域就是要摒弃高碳时代下, 唯物质至上、消费主义、技术至上、过度生产的异化状态, 转向具有低碳经济特点的碳道德价值观。目前, 学术界对碳道德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认为, 碳道德就是在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下, 为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通过建立一个行为规范和准则, 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指导人们在生产消费活动中的行为方向, 解决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不公、环境责任不明等问题, 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达成低碳经济的实践目标。

碳道德不仅具有道德约束力, 引导、规范和调节着人们的行为活动, 同时以精神生产力推动着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 作为低碳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指导观, “碳道德”的构建普及了全社会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认可, 引发了人类对生态环境责任的道德觉悟, 规范了人们在生产、消费、生活等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中, 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 碳道德作为一种生产力, 内在的诉诸于生产力要素的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之中。碳道德通过内化感染力, 强化劳动者的碳道德素养, 实现劳动工具的革新以及劳动对象开发的最终效果。所以说“碳道德”是低碳经济的生产力, 并且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5]。

具体来说, 碳道德的构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 树立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与低碳经济本质上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哲学理念保持了一致。因此可以说, 发展低碳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理念的具体实践。在低碳经济发展浪潮前, 我们应该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 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国家发展报告中, 加强人类主体对生态自然的道德关怀, 承担起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自然资源的爱护,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把“碳排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 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 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建立自主创新的制度框架, 形成政府、企业的联动研究机制, 不断加快新能源技术以及低碳技术的研发。从全局、长远的视野和角度, 确定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路, 将低碳经济与区域经济结合, 形成互补的低碳经济区域发展模式, 打造以低碳工业、低碳农业、低碳社会服务业为主的新兴的低碳经济体。

第二, 构建政府、企业、公众三位一体的责任机制。碳道德的构建, 必须强化责任意识, 形成以政府引导、社会主导、公众积极参与的责任机制。政府应秉持绿色经济增长的指导理念, 摒弃先生产后治理的发展思路, 改变以往单一追求GDP指标的发展路线, 建立绿色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环境治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统筹兼顾, 强化政府对低碳环保执行力度的监管职能。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 必须兼顾自身的生态责任和社会责任。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生产伦理, 强化生产者的“碳素养”, 提高生态环境责任意识, 加强低碳技术创新, 促进生产产品和产业结构的低碳化, 进而提高产品和产业的生态效益。公众应积极参与低碳活动, 强化社会责任感, 履行对环境保护的道德义务。统筹子 (下转172页)

将协整关系进行标准化处理之后, 得出以通胀率作为被解释变量的协整关系:

分析估计结果会发现模型中的第一项, 即房地产综合景气指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因此考虑删除此项, 重建模型并估计得到下列结果:

其中, 括号内数值为t统计量。从各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可以看出, 通货膨胀率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之间存有长期均衡关系。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对通胀率有正的作用。当房屋销售价格每上升1个百分点时, 通货膨胀率则上升0.4867个百分点。而且从t统计值来看, 效果也是比较显著的。

2.3脉冲响应函数

(1) 房地产价格指数对通货膨胀指数冲击的响应。在通货膨胀指数受到冲击时, 它会给房地产价格一个正的冲击, 并一直持续, 到第3期达到最大值, 之后会缓慢减弱, 到第9期恢复到冲击前的状态, 并且对房地产价格带来轻微的负的冲击。在通货膨胀前期, 人们为了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房地产的需求增加, 房地产的价格上涨。因此, 对房地产形成正向冲击。之后由于物价上涨, 人们的生活成本增加, 在收入没有明显提高的情况下, 人们手中的资金量较以往相对减少, 从而对住房的购买能力不够, 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疲软, 于是房地产价格下降。因此, 在后期通货膨胀对房地产价格产生负的冲击。

(2) 通货膨胀指数对房地产价格指数冲击的响应。对于房价的冲击, 通货膨胀率在当期即显示出迅速的上升。至第6期, 通货膨胀率开始缓慢增加, 一直延续到第10期, 并趋于平稳。因房价不断上涨的吸引, 开发商增加对房地产的投资, 对原材料和劳动的消费需求增加, 这便推动了房地产上下游产业和相关产业的投资, 市场上对原材料和劳动的需求进一步上涨, 在这种乘数效应的作用下, 原材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求增加, 使其价格出现上涨, 从而扩大通货膨胀, 对其产生正向效应。另一方面, 房价持续上涨会使得居民名义财富大量增加, 居民的消费热情在这种财富效应的刺激下又开始增长, 从而推动物价的上涨, 因此显示出对通货膨胀的正向作用。

针对我国目前房价与通胀如此相互作用的经济形势, 政府对房价的过快增长已经提起高度重视。自2009年起, 国家陆陆续续出台各项政策措施来调节房价, 调控房地产市场, 并对通货膨胀进行管理, 保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此, 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积极关注房地产价格的变动, 在适当的时候可考虑将房价纳入广义的物价指标进行测量, 以便更准确地反映物价水平; (2) 有效调控房地产方面投资及相关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 将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与对总需求的调控结合起来; (3) 在对房地产价格进行宏观调控时要充分考虑到房价影响宏观经济的长期性以及货币政策作用的滞后性, 要重视对房价的预调。

参考文献

[1]林兵.低碳经济何以可能[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0 (03)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人民出版社, 1979.

[3][法]鲍德里亚.刘成富, 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4]亚里士多德.廖申白, 译.尼各马可伦理学[M].商务印书馆, 2008.

上一篇:保险养老社区下一篇:物业管理企业战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