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与农民收入的增加(精选8篇)
农业信息化与农民收入的增加 篇1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农民收入
对策
世界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是继材料和能源之后的第三资源,是支撑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它将是新的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数据的采集和整理、信息的生产和传输,正逐步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林毅夫,1998]。现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将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已不再是仅仅取决于传统农业资源投入的多少,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技术运用的程度和信息的获取及利用程度。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它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农业信息化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一、农业信息化在农民增收的作用
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农业信息化又是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表现为农业工具以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操作为基础到以知识技术和信息控制装备为基础的转变过程。从另外意义理解,农业信息化是指培养和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促进农业发展、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农业信息化在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重要的作用。
2、农业信息化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不可少手段。落后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小农意识经营管理水平,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障碍。农业生产管理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农作物栽培管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畜禽饲养管理、养殖管理等各个方面。过去农民的种植、养殖,习惯在政府的计划安排下进行,缺乏市场信息观念。由于信息不灵而盲目种植、养殖、销售,造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大起大落,卖粮难、卖猪难等问题时有发生。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随着农业信息网站的出现,不少精明的农民纷纷上网,利用网上信息指导种植、养殖,利用网络推销农副产品,不再盲目生产,开始认识信息的价值,开始搜集信息,利用信息,围绕市场信息进行种植、养殖。这一传统观念的改变将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通过上述领域的信息化和自控化,实现信息的自动传输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由计算机分析数据并进行模拟运算,确定最佳的管理方法,从而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的智能工具改造和装备农业各部门,建立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可为农业经营管理决策者提供强大的技术手段和丰富、高效、畅通的信息渠道,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解决管理效率低、调控不及时等问题,促进管理科学化、合理化和最优化,从而加快农业的全面发展。
3、农业信息化减少市场交易风险,提高农业市场流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条件。市场经济是信息引导的经济,农业市场化要求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认识、指导农业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过程,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与产后的有效衔接,处理好农业生产、分配与消费的动态关系,从而使农业顺利进入市场,使农业供求关系在市场中不断获得新的平衡。而农产品生产具有周期长、农产品市场信息却瞬息万变的特点,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决策往往带有盲目性和滞后性,这使得农产品的生产和交易充满了风险。农业信息化正是为实现上述各方面的有机衔接、运转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农业信息将成为农业市场经济的润滑剂,发挥引导农产品市场运行和农业生产安排的作用,则可以使市场交易双方直接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流通环节,简化了交易程序,节约了交易费用;有了及时、准确、真实的交易信息做基础,能够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滞后性,降低市场风险,大大提高农业市场流通效率。
4、农业信息化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掌握劳动就业动态,改善农业就业结构,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劳动力自身的能力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其次就是待转移劳动力面临的信息障碍。互联网帮助农民找到了商机,尝到了甜头,同时也激发了广大农民上网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参加各种培训班,农民不仅学会了从网上下载信息,还学会把自己的产品信息上传到网上运行发布,有的甚至学会制作网页等上网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当代农民的素质。通过互联网可使农民不出家门在网上便可得到专家指导,目前,我国已有20多个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4个应用示范区,建立了一套网上专家诊断系统,农民可在网上实现咨询,随时获得技术指导。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也可及时、准确、有效地获取、了解处理,准确地传递到农民手中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动态,全国各地的就业情况和信息,这样可以合理安排农民自己的行程,能更好地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岗位。信息技术的引入,带来农业产业升级,改善农业就业结构,有效农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越来越少,而从事信息技术劳动、智力知识劳动,包括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咨询服务的人将越来越多,有效地转移一部分劳动力。
5、农业信息化促进农科教结合,加快农业生产技术传播和推广和农业科技人才,增加农民收入重要保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学技术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是农业增长的技术基础,是农业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突破口,它将改变农业科研的方式方法,大大缩短农业科研的周期。农业信息化促进了农科教结合,农业信息化不仅可以使农业生产、科研、技术开发、教育之间的需求信息得到有效传递,也能指导农业生产、科研、推广、教育部门的有机协调与正常工作,促使农科教各个方面在市场经济中找准各自的位置并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信息技术将有助于农业生产技术传播。农业信息技术优越性之一是信息的快速传播。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把农民急需的专业生产技术和最新的应用经验快速地传播到各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农业信息化加快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及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而发展和运用科技的关键是人才。通过发展网络,可以广泛、快捷地传播农业技术、科普知识,更快、更好地培养农业科技人才;通过这些人才,进一步推广、普及农业技术和科普知识,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素质,从而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二、农业信息化中主要的问题
2、农业信息化体系尚不健全和信息服务不完善。从总体上看,各省、市、县、镇都在建站、购机、入网,行政上的条块分割造成了网络发展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农业信息化体系统一化与规范化水平低。同时,农业信息的收集、发布的格局虽初步形成,但是,农业信息的加工、分析、利用及农业信息渠道的开通、农业信息市场的培育等发展缓慢,特别是农业信息服务市场、农产品设计(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市场、农业资金(筹集、调动、投入)市场、农产品加工市场、农产品存储和运输乃至包装市场等,尚未开发或形成,农业信息化体系尚不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不够全面、完善,缺乏针对性目前的农业信息服务还局限于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传播,而对农业市场供求信息传播不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不够,表面的、直接的信息比重小,而前瞻性、预测性信息比重大;一般性信息繁多、复杂,而权威性、可用性信息缺乏,特别是中长期市场分析与预测、结合本地情况开发利用的信息资源十分匮乏。农业信息服务的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导致了农民生产上的新的盲目性。这应该引起信息机构的高度重视。另外,农业信息机构仍处于未转制或半转制的传统体制下。传统的工作模式不能满足新体制和迅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工作的需要,其目标和利益与农户的生产和利益缺乏紧密联系,造成农业信息的利用效率提高不快。
3、农业信息发布的渠道不畅,信息接收方式落后、单向、信息滞后及农民的信息意识薄弱。农村基层主要是靠开会、办班、发资料、有线广播、有线电视等方式传播农业信息,显然跟不上市场变化的要求。同时,农民被动地、单向地接受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信息机构的信息传播,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缺乏积极性和风险性,造成农业信息的传播效率不高。农业信息传播的落后性、被动性、单向性必然造成农业信息的滞后,极易导致农业生产的大起大落,导致农产品过剩或短缺,引起价格波动,以致无法真正体现农产品的价值,影响农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农民的信息意识薄弱长期以来,小规模生产经营已使农民习惯了种什么、养什么全凭经验的作业方式,他们对信息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同时,由于经济和文化基础的限制,他们没有条件及时、直接地从网上获取信息,也没有能力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更没有可能上网发布信息。因此,目前以服务农户为主的信息传播,因缺少连接信息网络与农户的有效载体,影响了农业信息应有作用的发挥,也使农业信息难以从网上走进广大农户的家庭。
4、.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缺乏。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需要一大批不仅精通网络技术,而且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专业人才,能为农产品经销商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产品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回复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解答疑问等。而由于对农业信息网络人才不够重视,投入经费少,加上培训机制的不完善,目前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相当缺乏,使得农业信息专业库的建设、更新速度缓慢。
三、农业信息化发展与农民增收对策
21世纪将是信息农业的时代,农业信息技术将成为实现农业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人们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大战略意义,认识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基本目标,加强了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与计划[孙小礼等,199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首位。因此,要发展农业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将现有农业技术进行组装配套,有利于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
1、强化政府在农业与农业信息化中的职能作用和信息意识,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工作,牢固树立信息观念,真正认识到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只有掌握信息,实现农业信息化,才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各级领导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当作新时期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来抓,踏踏实实地做好农业信息的开发和应用工作。政府部门在政策措施上要重点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加强对农业与农业信息化的领导与组织。因为信息是一种社会化的经济资源,应该像资金、材料、人才等资源一样,有组织地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推进农业信息化是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和多种业务技术综合集成的大系统工程,涉及到省、市、县、乡各级各个方面,需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统一规划,分工合作、才能顺利实施。第二,强化对农业信息化的管理和监控。一是加强对农业信息化规划管理与信息标准化管理。二是加强农业与农村信息资源的管理,促进信息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同时防止信息污染和信息误导。各级政府要增加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投入,加强计算机硬件建设以及有关软件的开发,提高农业信息处理和应用水平,进一步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明确地将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列为基础性体系建设内容。作为农业基础建设,要求政府必须给予一定的基础性投入。这种基础性投入,包括农业与农村信息系统开发所需要的资金,也包括农业与农村信息系统日常运行所需的费用。政府应安排一定比例的农业发展资金和支农资金来推进农业信息化,通过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与农村的发展。
2、加速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充实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农业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全国大部分省建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县级农业信息中心正在逐步建立。应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网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传播推广实用技术,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在不断扩大现有数据库容量的同时,大力挖掘信息资源,把农业信息视野扩展到农业及相关的各个领域,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以充实现有数据库的内容,逐步建立并不断扩大网络环境的大型综合数据库,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需求。为了更有效地利用网络和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有必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涉及农业生产各个方面的专家决策支持系统,以便利用现有的数据库资源进行经济预警和政策模拟,制定调控决策方案等。同时,建立以主要农作物、畜禽、水产为对象的生产全程管理系统软件,以提高我国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水平。
3、推动农业信息化向纵深发展和提高农民信息意识。首先是基层组织的农业信息化。应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和通讯工程,尤其是加强有线电视网络和电话线的铺设以及自动程控交换机的建设,并且尽可能降低农民的使用成本。另外,也可以使用电子公告牌(穷人的网络bbs系统)发布农业信息和交流农业技术。这一途径的软硬件投入成本、运行维护成本和用户使用费用都较低,并且bbs上的信息一般都经过有关部门精心筛选,能有效减少信息使用的盲目性,提高寻找可用信息的效率。对于经济和通讯条件较好的发达地区,可建设国际互联网络,利用inter网络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服务。其次是新型组织形式的农业信息化。目前,农业生产和流通领域出现的新型组织形式,如种植(或养殖)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村经纪人、专业协会、中介服务组织等,由于它们是适应农业市场的发展而产生的,因而他们对农业信息的传播更具有积极的、直接的、高效率的号召力与影响力。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新型组织的组合形式,如龙头企业牵头,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大户的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牵头,形成农产品销售网等等,极其有效地实现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信息传播链的形成。这些新型信息载体将无可否认地为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结构调整做出巨大的贡献。第三、增强全民的信息意识。农民靠信息引导进入市场、组织生产,政府靠信息进行宏观调控、制定农业决策,这是国外成功的经验,更是市场经济、现代农业的要求。农业信息部门应通过各种手段与媒介,大力宣传信息的重要性,使国民树立信息就是效益,信息就是生命的观念。只有全民的信息意识增强了,农业信息化才能迅速发展。
4、进一步健全信息服务机构,加强信息服务队伍建设。农村信息员队伍是连接基层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与广大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是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途径。从目前统计,农业信息人员十分缺乏,信息员的队伍建设较落后,服务水平不高,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可通过省、市、县级逐级培训、网上培训等形式,对信息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也可以在全国大中专院校中吸纳一批信息专业的毕业人才,通过培训达到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信息的三会要求,努力建设一支素质好、业务精、具有开拓精神的农业信息员队伍。
5、重视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的培养和利用,充实农业信息网络的内容,提高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水平。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必须重视信息网络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要集中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人才、农业技术人才、农业经营人才、外语人才和法律人才等各方面的人才,不断充实网络的内容,建立系统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技术信息,完善网络的交互利用功能,使农业信息的使用者能够在农业信息网络上随时查找到所需的相关信息,能够通过农业信息网络向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咨询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疑难问题,从而把我国的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成真正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技术平台。
农业信息化与农民收入的增加 篇2
一、“三农”政策贯彻落实发展了农业产业, 提高了农民收入
在“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政策的有力推动下, 甘肃各地农业产业发展迅速。
临夏州从民族地区资源禀赋和生态特点出发, 围绕市场, 帮助调整种养结构, 发展特色产业项目, 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和政县松鸣镇桦林村发挥资源优势搞起了两个合作社——甜玉米和养殖合作社, 担任负责人的马胜荣2014年出栏西蒙达尔牛30多只, 收入10多万元;流转土地种植甜玉米460亩, 利润达到20多万元。同时, 村里成立了村级产业互助社, 双联单位帮扶注入资金, 入股的村民即可贷到产业发展资金。临夏县何王村, 则根据当地气候特点, 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 种植核桃树、枣树、啤特果合计4万多株, 栽种速生柳, 美化乡村道路;养殖户建成专业养殖场3座;村里还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投资5万元兴建何王村布鞋加工厂, 为村内剩余劳动力提供致富新渠道。
定西市安定区积极探索, 采取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延伸产业链条等措施, 保障农民丰产增收。2014年, 安定区采取流转土地的办法, 使闲散土地向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集中, 全区共流转土地30.97万亩, 其中流转土地种植马铃薯7.7万亩。甘肃巨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 通过土地订单方式, 按照政府规划、企业供种、群众种植、订单收购的办法, 在安定区石峡湾乡规划建成3000亩新大坪一级种扩繁基地, 涉及6个村17个社275户农户。2013年, 农民强彩霞采用全程机械覆膜、机械耕作、专业化防治的标准化种植技术, 种植的200亩黑膜全覆盖马铃薯收入20多万元, 合作社会员户均收入2万元以上, 增收5000多元。安定区还引导龙头企业、协会会员、贩运大户等积极参与贮藏设施建设, 目前全区总贮藏能力达74万吨以上。“恒温库+贮藏库+窑窖群+千家万户”的贮藏体系, 提高了马铃薯种薯贮藏安全及鲜薯贮藏水平, 有效发挥了贮藏设施淡贮旺销、均衡供应、稳定价格、促农增收的作用。在营销方面, 安定区按照“区有中心市场、乡镇有初级市场、村有收购网点”的要求, 建立综合交易中心1个、骨干市场78个、收购网点304个。先后在广东、上海、成都等地建立52个直销窗口, 年外售鲜薯50万吨以上。同时, 积极探索电子商务、期货市场、农超对接等方式, 实现传统销售向现代销售转变, 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 实现产业链上各大利益主体的“多赢”。
国家实施的取消农业税、农民种粮发补贴、养牛养羊发补贴、退耕还林发补贴、联村联户等等, 多种形式的补贴政策、扶助政策不仅提高了农民种粮、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 而且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收入由2004年的2599元, 增加到2012年的4507元。根据国家统计局兰州市调查队的统计:2014年兰州市一体化住户农民人均纯收入8067元, 增速是上一年的13.4%。兰州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有6个:一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收入从2014年1月开始每人由上年的每月55元、60元, 增加到每月80元、85元;二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15%, 从101元/月提到116元/月, 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户生活补贴增长16%, 人均增加450元。三是新增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 每人每月领648元。四是各种政策性的补贴发放到位。其中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共计10954万元, 农作物良种补贴共计1192万元, 农机具购置补贴共计1490万元, 农机燃油补贴667.245万元,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共计3713万元以及其他补贴整体发放到位;五是为农村调查户兑现了2014年全年的调查补贴, 户均1200元;六是兰州市今年的高原夏菜面积93.77万亩, 同比增加5.28万亩, 同比增长5.97%。上述六个方面的收入增长, 都直接或间接得益于国家的“三农”政策。2014年,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36元, 比上一年增长12.3%。
2014年, 通渭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341.7元、增长14.6%, 增速居定西市第一, 3个乡镇40个村整体脱贫, 减少贫困人口27008人。这与甘肃省在2012年开始实施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政策密不可分。通渭县马营镇华川村在“双联”政策扶持下, 按照“‘协会+企业+农户’‘协会+科研院所+农户’助推产业发展”要求, 走协会牵头、企业运作、科研院所助力、群众参与、“联姻”发展的路子, 在帮扶干部的精心帮扶下, 先后组建马铃薯良种繁育协会、肉牛养殖协会和苗木繁育协会, 吸纳全村287户农户加入协会, 实现了贫困户全覆盖。同时, 全村外引企业、内联农户, 先后引进了多家龙头企业, 助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通渭县马营镇油坊村村民张吉汉是精准扶贫的受益者。张吉汉因在外打工落下腰疼病, 加上孩子在外上学花费大, 村民们“评选”他为因病因学致贫的贫困户。张吉汉在驻村干部和双联干部的帮助下, 开起了油磨坊, 生意好, 家庭收入有了保障。
平凉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甘肃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质增效五年行动计划 (2012-2016年) 》, 双联行动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任务, 立足贫困村户发展实际, 从帮助群众理思路、调结构、兴产业入手, 采取帮助联系户多栽一亩果、多养一头牛、多种一棚菜、多输转一名劳务、多学一门技术“五个一”措施, 大力发展富民增收产业, 双联行动助农增收的效果显著。通过3年努力, 全市农业增加值净增28亿元, 年均增长7.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95元, 年均增长14.6%, 是历史上增长最快时期, 贫困乡村农民收入增速普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0.18万人, 贫困面由2011年的41.54%下降到2014年底的20.7%。
二、“三农”政策促进了农村交通和水利设施建设
得益于甘肃省实施的“双联”行动, 曾经是交通不畅、信息闭塞, “吃饭靠小麦, 用钱靠洋芋”的山区贫困村———平凉市庄浪县南湖镇石阳村, 在3年时间里, 实现了华丽蜕变, 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2014年, 石阳村人均收入4178元, 比2011年的2338元增长79%。不仅村庄美了, 村民富了, 而且交通也发达了。在双联工作组的协调推动下, 通过整合各方面的资金, 解决了沿途5个乡镇26个村152个社4万多人的行路和运输难题。同时, 修建的2座便民桥、21.1公里河堤和6公里南川硬化路, 把周边的石峡、高房、李庄3村联结在了一起, 共同打造美丽乡村。
2013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 要“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甘肃省交通运输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甘肃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 发挥双联行动对“三农”工作的助推作用, 突出交通扶贫攻坚, 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向民族地区倾斜, 乡村民生基础设施项目得到了新的发展。至2014年, 建制村通畅率甘南州为78.9%, 临夏州为84.3%, 均远远高于全省68%的平均水平。同时, 还确定临夏州东乡县、甘南州临潭县为全省交通扶贫攻坚农村公路通畅工程省级示范县。2012年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共计安排临潭县实施农村公路9项58.4公里, 补助资金2660万元。2013年共计安排实施农村公路建制村通畅工程29项62公里, 补助资金3100万元。2014共计安排实施农村公路建制村通畅工程9项35.8公里, 补助资金1790万元。2014年底, 临潭县建制村通畅率已达到100%, 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出行难问题。得益于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甘肃农田水利事业有了长足发展。2013年, 全省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 新修梯田153万亩,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45平方公里, 新增农村水电装机20万千瓦。
三、“三农”政策促进了甘肃农村金融事业全面发展
201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 要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甘肃省分行积极贯彻中央关于加快“三农”发展的方针、政策, 认真落实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采取提高单户授信额度, 灵活调整担保方式, 延长贷款期限等差异化信贷政策, 充分满足农户及涉农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特点, 大力倡导“阳光信贷”, 降低融资成本, 有效破解了农户和涉农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截至2014年10月末, 全行各项涉农贷款余额124.55亿元, 占全部贷款的65.1%。开办再就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业务, 为农村妇女、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 还开办了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小额贴息贷款、定西马铃薯收购加工、陇南中药材花椒收购、陇东苹果收购等特色小额贷款业务, 以及小企业担保贷款和小微企业互惠贷, 贷款额度更高、贷款期限更长、还款方式更加灵活。邮储银行静宁县支行立足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创新开展“苹果特色产业金融中心”建设, 借助苹果特色产业声誉, 推出了信贷融资、现金管理两大苹果产业特色金融服务, 涉及苹果特色小额贷款、金果小微企业贷款、果农特色理财计划和果商专享资金结算等4个主流特色产品。通过全方位的银地品牌对接、高密集的服务宣传, 有效地促进了邮储银行金融产品与苹果特色产业的融合, 提升了特色金融产品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据资料显示, 在2011年至2013年期间, 邮储银行静宁县支行连续三年被静宁县委、县政府授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4年静宁县支行累计发放各类贷款2.56亿元, 其中涉果贷款达到80%以上, 惠及果农1100余户, 支持涉果小微企业及果商70余家, 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民生发展, 凸显了特色产业与银行发展的“多赢”效果。
中国建设银行甘肃省分行从甘肃农业大省实际出发, 积极调整信贷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服务模式, 创新推出了“农耕文明”涉农个人贷款产品。自2011年来, “农耕文明”贷款累计投放84亿。“农耕文明”贷款主要依托“公司+农户”这种信用担保体制的运行模式, 解决农户和农业方面集体土地、流转土地、承包土地、农民个人资产无法抵押的问题。“农耕文明”贷款产品符合甘肃省新农村建设和特色农牧产业发展实际, 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市场的资金短缺问题, 也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信息化与农民收入的增加 篇3
【关键词】农业;农民;收入;信息化建设
“三农”问题是一个吸引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就目前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取强化政府在农业及农业信息化中的职能,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健全信息网络等措施,将会对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带来巨大的影响。
1 农业信息化与农民增收的关系
1.1 网络信息使农民的传统生产观念和生产方式大为改变
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随着农业信息网站的出现,不少精明的农民纷纷利用网上信息指导农业生产,利用网络推销农副产品。农民开始认识到信息的价值,开始搜集信息、利用信息。
1.2 促进了农副产品的流通,增加了农民收入
互联网超越了国界,不受时空的限制,可将触角伸到国内外任何角落,使得普通农民也能够利用它推销农产品,这大大减少了推销的中间环节,从而减少了生产和销售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
1.3 农业信息化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目前,我国农村不少地区创建了农副产品信息网,为农民提供了准确及时的生产和销售信息,拓宽了农副产品经销的市场空间,增加了农民收入。如三门峡市是河南省苹果的主产区,一度出现过卖果难的局面。为此,三门峡市创建了“优质果品信息网”,该网拥有19个基层信息站,连通了全国各大果品批发市场,并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建立分站,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销售难问题,还首次实现了网上苹果出口创汇。
1.4 激发了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素质
互联网帮助农民找到了“商机”,使他们尝到了甜头,同时也激发了广大农民上网学习的积极性。如今,农民不仅学会了网上下载信息,还学会把自己的产品信息上传到网上运行发布,有的甚至学会制作网页等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当代农民的素质。
1.5 促进了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推广
现代农业智能化信息技术利用智能技术、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汇集各类农业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农业模型和各种信息,具体指导农民进行各种农业活动。通过互联网,农民不出家门在网上便可得到专家指导,增加生产效益,从而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已有20多个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4个应用示范区,建立了一套网上专家诊断系统。
2 农业信息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2.1 农业信息化的概念
农业信息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的应用过程。它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
2.2 农业信息化对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
(1)农业信息化将会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进步,传统的高耗、低效型的生产结构将被新兴的低耗、高效的生产结构所替代。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高效益化。
(2)農业信息化将使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劳动力自身的能力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其次就是待转移劳动力面临获取信息的障碍,目前还无获得跨地区就业机会信息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的引入,带来了农业产业升级,改善了农业产业结构,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3)农业信息化将带来农业资源信息的共享,提高农业资源信息的利用程度。由于信息高度膨胀,特别是互联网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正在快速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农业也同样受到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将有效提高农业资源信息的利用程度,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3 我国农业信息化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农民通过看电视获取生产经营方面的信息居第一位;听收音机获取信息的居第二位;靠亲友传递取得信息的占第三位;靠其他农业组织提供信息的占第四位;靠网络获取传递取得信息的居最后。在我国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且不要说电话、计算机等现代信息设备,就是彩电、收音机,农村居民拥有量也远远低于城镇居民拥有量。以我国某省为例,农村居民电脑每百户的拥有量为零,移动电话每百户的拥有量不到一部,彩电、收音机每百户的拥有量也不到50台。落后的信息交流方式和缓慢的信息传递速度使不少信息丧失了时效性。
3.2 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农业信息化程度还很低,尤其是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信息人才相对缺乏,特别是缺乏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懂农业科学技术的高级人才;
(2)信息技术产品和信息服务产业化水平低,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科研、教学和管理对信息的需求。
4 农业信息化发展与农民增收对策
21世纪将是信息农业的时代,农业信息技术将成为实现农业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加快信息化进程,使传统产业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提升农业产业的整体水平。应抓好五个方面。
4.1 强化政府在农业与农业信息化中的职能作用
各级领导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当作新时期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来抓,政府部门在政策措施上要重点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加强对农业与农业信息化的领导与组织,推进农业信息化是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和多种业务技术综合集成的大系统工程,涉及省、市、县、乡各级各个方面,需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统一规划,分工合作,才能顺利实施。二是强化对农业信息化的管理和监控。信息是一种社会化的经济资源,应该像资金、材料、人才等资源一样,进行有组织的管理和监控。
4.2 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
各级政府要增加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投入,加强计算机硬件建设以及有关软件的开发,提高农业信息处理和应用水平,进一步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明确地将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列为基础性体系建设内容,为推进农业基础建设,要求政府必须给予一定的基础性投入,其中包括农业与农村信息系统日常运行所需的资金,政府应安排一定比例的农业发展资金和支农资金来推进农业信息化,通过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与农村的发展。
4.3 健全农业信息网络,强化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
要充分利用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的机遇,加大力度,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4.4 建设基于网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随着网络的逐步完善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建立基于网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十分复杂的农业技术以简单、易懂、易学的方式表现出来,以一种崭新的形式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科技咨询和农业教育的发展。
4.5 加快农业信息时代人才的培养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培养和造就农业信息时代的人才就成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 篇4
——对我县部分乡镇农户收入状况的调研一、引言
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48.5%,居全市首位。三大主导产业——食用菌、畜禽养殖、设施菜已成为我县大多数乡镇增收富民的主要渠道。但同时仍存在一部分乡镇产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乏力。而目前我县农户收入构成的基本情况怎样,农业产业化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作用有多大,亟待深入调研。为了获取有关农户收入状况的第一手材料,以了解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农户收入构成的影响,我们在11月初选取沙坨子、榆树林子、小寺沟、平房4个乡镇进行了实地调查。其中,沙坨子乡是我县食用菌生产量最大,发展最好的乡镇,被称为“中国北方食用菌第一乡”,榆树林子镇是我县设施菜特色镇,小寺沟则是我县畜禽养殖特色镇,平房乡的畜禽养殖发展得也不错。因此,本次调查主要在特色产业发展较好的乡镇进行,然后通过对不同产业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试图在总体把握农户收入构成状况的基础上,找出农业产业化对农民增收的具体作用及影响农户收入构成的主要因素,进而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为更好地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合理建议。1、相关概念界定
(1)农业及农业收入:这里的农业指农、林、牧、渔各业,是一个广义概念。农业收入亦即经营农业所获取的收入,包括从事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所获取的收入总和,而从事非农业(包括外出打工、个体经营等)获取的收入则是非农业收入。(2)农户类型:根据农户劳动力从事的产业及农户收入的构成的不同,将农户分为纯农户和兼业农户两种。纯农户,指家庭劳动力全部从事农业,家庭收入也全部是农业收入的农户。兼业农户,指同时从事农业和非农业经营的农户,农户中可能有的劳动力从事农业,有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业;或者劳动力在农忙时从事农业,农闲则从事非农经营。(3)总收入、纯收入与净收入:总收入=基本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 基本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 家庭经营收入=农业收入+其他非农业收入纯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家庭经营收入—投入的物质生产原料成本净收入=家庭经营净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2、调查程序
1、选取调查对象:4个乡镇(每个乡镇选2个村)。
2、对所选择的乡镇、村组进行总体情况的调查。
3、在了解乡镇、村组总体情况的基础上,分别选取3—5户具有代表性的纯农户、兼业户,对其2003—2004年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深入的调查。
3、调查对象
这次调查中,对4个乡镇87个村的部分农户进行了调查。所选样本村数10个,样本农户数为22户。其中,在沙坨子乡22个村,选取了情况大庙村、庙后村和沙坨子村,共1260户、5043人,特别调查了该乡双百亩花香菇科技示范园区暨下岗职工再就业孵化基地;在榆树林子镇30个村,选取了郑杖子村和百岱营子村,共694户、2775人,特别调查了村民刘利峰、宋英山两户;在小寺沟镇19个村,选取了养殖专业村胡杖子村和养殖重点村单家店村、佟杖子村,共803户、3215人,特别调查了新建的雅图沟金泉养殖场和单家店6户群众合伙建设分户饲养的养牛场;在平房乡16个村,选取了东樱桃沟村和太平梁村,共744户、2976人,特别调查了该乡引进社会资金进行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太平梁李龙江养牛厂。西红柿25,000斤0.512,5008,00025,50020,000黄瓜35,000斤0.621,000畜禽养殖牛————————1,000——猪————————300——羊————————50——玉米1000斤0.5500166334——说明: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将食用菌、设施菜、玉米全部按照单位亩产计算。分析:三大特色产业中,食用菌增收最为明显,每亩纯收入为26,350元,不过前期有一定的固定投入,技术要求也比较高;设施菜增收也比较见效,每亩纯收入为25,500元,但前期投入太高,每个棚20,000元,而且投入时间和精力也很多,一年四季不能闲;畜禽养殖,规模扩大存在困难,不仅投入增加太大,而且人手不够。但相对于种玉米,每亩纯收入仅334元,三大特色产业的确诱人。三、影响农户收入构成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县农户收入构成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也有农民本身素质因素。在此次调研中,我们主要发现以下几个方面:(一)地理区位因素:此次调查的4个乡镇中,沙坨子、小寺沟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农户收入受区位制约较少;榆树林子因靠近凌源,许多农副产品都可以拉到凌源销售,比较方便,但受农户自身交通工具限制;平房区位条件较为恶劣,因而农户增收缓慢。
(二)资源气候因素:沙坨子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铁选业的发展也大大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榆树林子气候独特,所产的设施菜、花卉质高价低,已成为邻近市场的品牌产品。
(三)经济发展水平
1、产业化水平:沙坨子乡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化水平较高,有食用菌生产示范园区4个,保鲜库26个,菌袋厂1家,龙头企业18家,有资质的菌种生产户15家,占全县的60%,交易市场1个,农民经济人270人,食用菌协会6000人,因而全乡有6200户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占全县总户数的75%,农户从食用菌上人均增收1000元。
2、市场交易水平:沙坨子乡有食用菌交易市场1处,农资交易市场1处,食用菌保鲜库26个,方便了菇农的产前原辅料购买和产后的产品销售,因而有75%的农户靠食用菌增收致富;榆树林子镇建有1处较大规模的果品蔬菜批发市场,蔬菜年交易额达4600万公斤,有力地促进了榆树林子设施菜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一些邻近市场的农户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每天可以根据市场行情采摘新鲜产品出售,既可卖个好价钱,又减少了许多成本。
(四)劳动力素质
1、观念因素:农民素来守业意识强,创业意识弱,等、靠、要的思想还很严重。沙坨子乡虽然有75%的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但剩下的农户除了邻近市场做点小买卖外,尚有一部分农户仍然固守旧业,抱着“宁可日子舒服过,也不冒风险”的想法。
2、学历与技术水平: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沙坨子乡的劳动力学历水平要较其他乡镇高,全乡15722名劳动力中,大专以上学历有116人,高中及中专2038人,初中7451人;而平房乡的10041名劳动力中,大专以上没有,高中1433人,初中6667人。农业产业化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特别是食用菌和设施菜,一是技术不过关,造成的损失将是巨大的。虽然所调查的4个乡镇都成立了食用菌协会,都有专职的技术人员,但技术推广和培训服务的程度与效果却不尽一样,沙坨子乡有90%的菇农经过培训,食用菌协会会员发展到6000人,因而坏盘率比较低,为4.25%。另一方面,农户对技术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在我们的调查中,不少农户表示“目前所学的技术仍不够,只要有技术员来培训指导,他们一定肯花时间学习”。此处,对于养殖业,特别是羊的舍饲圈养规模,一般数量达到200只就很困难再扩大规模了。
3、专业化组织程度:农民专业化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对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农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是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沙坨子乡成立了食用菌协会,有会员6000人,农民经纪人270人,保证全乡从事食用菌生产的6200农户家家都有一名会员,在技术培训、学习与指导上联系比较紧密,在资金扶持上也互相帮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乡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壮大。但由于协会成立时间较短、组织程度不高、管理比较松散,以及产业链条较短的限制,还没有形成统一供应种子、原料和统一产品收购、包装、销售的局面,与科研院所的联合研制和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技术方面的合作还远远不够,仅停留在技术培训层面。而榆树林子、小寺沟和平房却还没有成立相应的蔬菜协会和畜禽养殖协会,依靠的仅仅是亲戚村邻的指导与互助,既缺乏信息来源,也不了解市场行情。
(五)地方政府执政能力1、政策引导:指政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投入、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市场建设,主要包括为促进产业发展制定的优惠政策、落实中央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业税减免等政策。政策引导是影响农户经营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因此,其对产业化发展的影响不容小觑。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沙坨子乡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到位,落实得力。如该乡的双百亩花香菇科技示范园内生产大户杨连叔,获得政府无偿资金1万元,国家贴息贷款5000元,自己投入6.8万元,年生产食用菌3万盘(袋),纯收入可达近10万元。4个乡镇的粮食直补和退耕还林款发放都比较到位,人均粮补7.35元基本到户。
2、基层干部带动能力:实践证明,村领导班子比较得力的村,村干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农户收入普遍提高。在沙坨子乡,60%的党员和80%的村干部首先带头搞起了食用菌生产,在学透了技术、摸透了市场,赚了钱、致了富后,又带领所在村农民搞食用菌。
四、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我县的农业是一种典型的资源约束型农业,耕地面积按71.4万亩算,人均只有1.8亩,这就决定了农业生产终将受到耕地资源瓶颈的制约。一方面,粮食单产无法提高,粮食价格比较低;另一方面,增加农业收入也无法靠扩大规模来实现,进而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家庭经营性收入注定无法成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源泉。在目前的情况下,要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二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发展劳务经济,即增加非农就业机会,一是当地的非农工作机会,二是外地的非农就业机会。然而,由于我县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能够吸纳的劳动力有限,外地的就业信息也比较匮乏,加上大多数农民不愿意离土离乡,劳务经济所能产生的作用相应减弱。因此,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已成为我县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但是,我县三大特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均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制约因素:食用菌产业,存在菌种质量质量不过关、坏盘率比较高,原辅料来源受限或成本较高,部分农户技术不过关,部分农户没有足够资金,市场营销网络不健全、营销渠道不畅通,市场价格不稳等等问题;设施菜产业,存在因所购买私人品种不过关导致减产滞销的问题;畜禽养殖业,存在羊的舍饲圈养技术不成熟。而存在的共同问题是产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产业链条不够长,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有限,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组织程度不高,市场发育迟缓,交易信息闭塞,交易量上不去。因此,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政策引导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同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按有关条件继续给予发展特色产业贴息贷款支持,管好用好小额信贷及扶贫贷款。农口部门都要围绕特色产业发展谋划和包装项目,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资金实行打捆使用,重点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小额信贷不仅仅限制在支持食用菌产业上,其他特色产业也要安排财政贴息贷款和扶贫贷款。
2、要主攻薄弱环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因此,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要鼓励企业之间的联合和兼并,只要能与生产基地有机结合,只要能带动农民进市场,只要能增加农民收入,就应该一视同仁地给予扶持;要按照省市重点龙头企业政策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落实扶持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改善龙头企业的发展环境,促进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龙头企业的自身素质,提高龙头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尤其要注重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积极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打造龙头企业的精品名牌,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3、发展多元化农业服务组织,大力倡导农民自主自立的产业化组织。重点鼓励发展由政府支持、民间自办的农业产业化综合服务组织,如农民协会、农业(作物)研究会、农民合作社等,形成上下贯通,相互联结的网络。最终形成农民自愿参加和自主运行,与政府机构脱钩的自立农业产业化推广服务体系。目前则应鼓励现有各种官办、社区或乡镇办和民办的各种农业服务推广组织,在不搞垄断、不厚此薄彼、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各显其能,共同发展,自愿走向联合。在发展中有意弱化官办意思,使之形成具有广阔前途和长久生命力的多元化服务体系。
4、积极培育发展、搞活壮大一批专业市场和农产品“一条街”。可以采取政府出资搭台,农民经营得实惠的举措加快建设。由政府筹资食用菌交易市场周围的空铺面统一承租下来,建设一条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农民街”,县直各有关部门及乡镇积极为农户提供市场信息,对农户经销农产品给予帮助,鼓励全县农村种养、加工大户和有一定经商头脑的农户来“农民街”经营,特别是对那些由于城市扩建而失去土地的农民给予优先安排。实行政策倾斜,对到“农民街”经营的农户,两年内免铺租、免税收、免工商管理费。这样既可以为农民提供一个就业舞台,也可为平泉的特色农产品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打开一个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大门,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5、增强乡镇执政能力。乡镇执政能力表现在谋划发展、对外开放、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四个方面。首先是谋划发展,各乡镇要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选准一个主导产业,制定战略,合理规划,提出思路,重点扶持、重点推进;其次,必须增强服务意识,承担起引导、扶持农户的责任,有效进行市场调研、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主动承担风险。同时,要建立农产品供需市场信息发布机制,为群众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6、要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农民的经济利益关系。目前我县的农业产业化大都是松散的、不稳定的、低效益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解决好产业化内部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利益过多地倾斜于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对农民没有吸引力;在产业化内部缺少科学的、系统化的管理,各个环节松散、脱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利益分配机制是否健全、是否合理、是否落到实处。在这方面,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有的地方搞的“订单农业”,订单兑现不了,这里除了法律意识淡薄、合同不尽规范等问题外,最严重的原因还是利益分配关系没有处理好,以至一些地方的产业化经营是松散的,甚至是流于形式的。所以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要通过大力整治经济秩序,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环境,加强宣传、培训以及指导帮助,改进龙头企业与农户、中介组织与农户、龙头企业与中介组织以及各产供销、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组织的利益分配和联接机制,形成公平合理、利益互惠、平等合作、利润与风险共担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原则。
农业信息化与农民收入的增加 篇5
增加农民收入
滕明佳
四川省营山县农业局637700
我国“入世”后农业面临的冲击主要是产品冲击。我国农业由于分散经营、规模小、批量小、质量差、劳动生产率很低。因此,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是应对“入世”挑战的重要措施,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营山县本着“立足资源、科学规划、集中开发、发挥优势”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种养业结构,初步形成了优质粮油、畜牧、果品、水产四大支柱产业、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的供求已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农产品出现“卖难”、“买难”等问题。一方面,一些农产品因品质低下卖不出去,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营养和卫生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这些为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发展创造了无限生机。怎样推进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呢?为此,笔者对营山县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发展对策及建议。
1推进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战略意义
1.1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国内外实践证明,选择一些优势农产品,在优势产区进行标准化生产能够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降低社会和企业生产成本,从而增强农产品的竞争优势。应对“入世”挑战,在最能够发挥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优势的地方,建设质量高、规模大、成本低、品牌强的标准化生产优势农产品基地,构建一批有区位品牌的农业产业带和产业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于有效抵御国内外农产品的冲击,扩大农产品外销,增加农民收入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有利于农业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与合作。
1.2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突出问题。增加农民收入,首要的是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要求,推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培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实行倾斜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一批无公害优势农产品,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收入增长点。无公害优势农产品在形成一定规模后,能够显著促进产区加工贸易业的发展,带动储藏、运输、市场营销等服务业的发展,显著延长农业产业链,推动“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1.3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必然规律,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立足国内、省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范围、深层次地调整和深化资源配置,在优势产区发展主导产品,推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可以打破旧的生产格局,扬长避短,最大限度挖掘资源潜力,释放和形成新的生产力和增长点。在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相对集中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农户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可以促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示范和带动,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是在营山现有县情和土地经营制度基础上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因此,推进农业标准化无公害生产不仅是战略选择,也是大势所趋,是一件与时俱进,关系农业大局的大事。目前,营山农业总体上已经具备了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条件,时机比较成熟。农产品供求实现了总量平衡,年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供求关系和消费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有进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的前提和基础,而无公害农产品也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应不失时地推进优势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工作。
2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营山县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工作起步于2000年,至今全县已推行国家和行业标准9项,制定地方农业标准和技术规程1项,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2000hm2万亩,已有1个农产品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1个农产品基地被认证为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个农产品基地已申请认证,1个无公害农产品已注册商标,1个农产品已申请注册,1个农产品被评为四川省西博会优质农产品奖。2003年实施标准化无公害生产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达150元。从而使营山的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不断推进,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农业标准化生产是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则,制定出一系列科学规范、简明可行的标准,以此来指导、规范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通过组织实施,促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较快地得到推广运用。目前,营山县在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农业标准化生产知识还未普及。政府和有关部门还没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标准化生产还不了解,实施标准化还不能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2.2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不完善。由于农业标准化生产才刚刚起步,大部分农产品尚未制订和执行标准,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2.3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检测手段落后。在农产品市场准入方面,营山尚未建立专门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加之技术力量较薄弱,造成农产品市场比较混杂、消费者难以辨别,制约了农产品标准化推广应用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2.4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小,实施还有一定的差距。示范基地面积还不到全县耕地面积的1%,辐射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尤其是增收的能力较弱,加之龙头企业的带动乏力,名特优新产品少,市场竞争力差,因而对标准的实施缺乏有效的组织,标准化信息传递渠道不太通畅,一些农业标准还没有传到广大技术人员和农民的手中,更不能为广大农民所掌握和应用。
3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3.1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
走访调查了解到,虽然我国加入WTO已经两年多了,但农业标准化对许多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来说还是知识盲区,他们甚至连农业标准化的各字都很少听说过,更不用说对其中的规则、规定有什么了解。因此,必须加强农业标准化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墙报、印发技术资料,举办专题培训班、农民技术学校、“绿色证书”培训班、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送科技下乡等方式,借助电视、广播及村村通工程等大众传媒广泛宣传,把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概念送到千家万户,让农民朋友都知道和了解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并逐步自觉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从而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2建立和扩大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在严格论证,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按照“五统一”要求(即统一环境质量、统一关键技术、统一规程标准、统一监测方法、统一产品标识),重点建立和扩大一批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标准化生产的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搞好示范、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创新标准化和无公害农产品经营机制,鼓励扶持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大户,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积极探索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发展多种形式的直送、配送,连锁服务。
3.3抓住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在这一点上,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实际出发,抓住主导产业、优势农产品、选择重点,力争在3年内逐个制定和实施系列标准,使农业标准化延伸到整个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形成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尽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完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及时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检测工作。
3.4以点带面,努力抓好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和推广
农业标准化关键是抓好标准的推广和实施,才能变成现实的效益和成果。充分发挥和利用农业推广体系的作用,搞好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推广和技术服务工作。重点推广以抗病虫品种、生物农药及保护天敌等生物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筛选、推广高效低残毒农药品种,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积极推广平衡施肥,秸秆还田技术和控氮技术;倡导使用生物农药、生物肥料。重视发挥典型户、农产品商品基地;养殖基地和充分利用科技示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抓好示范培训,建立咨询服务,落实推广措施,使农业技术标准一直贯彻到农户和企业,使标准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
3.5实施名牌战略,发展名牌农产品
要搞好农业标准化工作,就得把实施名牌战略,发展名牌农产品作为推行农产业标准化的重要内容,对已经形成的名牌农产品要标准化生产,扩大规模,要加强技术攻关,尽快培育开发一批新的名牌农产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名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名牌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和单位要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保障体系,并按照产业化模式进行经营。
3.6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积极探索实行市场准入方式、方法,搞好试点,稳步推进。市场准入要从产品基地抓起,在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的基础上,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切实把好市场关,检验不合格的农产品不准进入指定的市场和专营区出售,建立优质无公害农产品专营市场,在超市设立专营柜或设专卖店。建立专门质检机构,配备必要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集贸市场农产品开展质量检测。
3.7加强标准化生产的无公害农产品市场管理和执法监督
按照《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办法》、《四川省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的市场准入制度,搞好农业投入品使用的引导和推广。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督管理、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行为。搞好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严厉查处超标排放污染的企业和单位。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对查出的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农产品,要依法及时处理。及时向社会公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引导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3.8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切实加强各部门协调配合成立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发展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工作,对推行农业标准化、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目标、措施和重点进行安排布署。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工作涉及到农业、技监等多个部门,各责任部门要齐心协力、密切配合,抓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及许可制度,推动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工作的开展。
作者简介
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篇6
个重要问题。那么,近年来农民收入的现状如何?导致农民收入增幅缓慢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对此,本文作些粗浅的分析和思考。
一、目前农民收入的现状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我县农村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成为当前我县经济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我县农民收入变化大体如下:“八五期间”,1990—1995年,为收入增长快速阶段,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486元增加到1203元,平均每年增长19.9;而1996年,年增长率下降至4.24;1997—199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516元增加到2058元,为收入增长较快阶段,平均每年增长16.5;2000年到现在,为收入增长迟缓阶段,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2526元增加到2001年的2690元,年均增长率仅6.5。
二、农民收入少增收难的主要原因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直接原因:
1、由于农产品价格不断走低。1996年以来,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总量相对过剩和农业结构调整缓慢造成的有效供给不足,使农产品价格连续三年持续走低。由于价格下降,特别是粮食价格的下降,农民从农业生产得到的逐年减少,而使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减少。
2、由于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低,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比较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下降。这些年来,单从粮食和其它作物的产量来看是增加了,农民的其它直观收入也是增加的,但是生产成本却在大幅度提高,合同外的各种收费屡禁不止,致使农民的实际收入难以增长。
3、农民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增长不快。随着近年来产业政策的调整、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乡镇企业被淘汰出局,部分农民工失去了相对稳定的二产收入。而农民进城务工又遇到城市下岗职工的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减少了农民的收入。
4、农业结构调整进展较慢。市场需求的约束,技术和信息缺乏,使得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快。而农业结构调整本身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处于初始阶段,龙头企业和农民经纪人不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也较少,受耕地面积、粮食安全、价格调节机制等因素的影响,近期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不能高估。
5、农产品加工增值链条短。据不完全统计测算,我县的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值之比为3:1,而发达国家为3:1,全省为1:1.5。农业加工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增值少,严重制约了农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能力。
6、农业融资能力差,资金流入少。(1)我县对农业资金支持水平低。(2)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缺乏向农村的“输血”机制。(3)农户新增投资中,用于农业的比重也明显偏低,表现出强烈的非农化倾向。(4)通过财政和银行系统,大量资金由农村流入城镇。
7、农村税费负担重。近年来,农民承担的各项农业税、提留统筹费、社会负担和两工(积累工和义务工)有增无减。此外,农民负担还出现了越来越复杂化、隐性化的趋势。
8、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农村第三产业不能正常发展,无法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造成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9、农业人口太多。目前我县有农业人口20.2万人,人均耕地仅0.74亩,以此解决温饱是可以的,但不能满足农民大幅增收的需要,想以此致富是很难的。
(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原因:第一、我县现有农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我县现有农业组织结构的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以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二是规模小,农民平均每人占耕地仅0.74亩。这种农业组织结构,主要弊端在于:
1、小规模农户之间的同步调整行为,极易产生对市场波动的放大效应,导致市场的同步震荡、大起大落,并由此引起资源利用的浪费。
2、由于每个农户生产规模太小,无法实现规模经营,农产品生产成本难以降低。
3、为数众多的分散农户直接进入市场,不仅难以回避农业交易成本高的问题,也难以协调农户与市场的矛盾,增加市场风险。
4、由于农户众多分散,生产规模小,农民无法在市场流通中占据主导地位,如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提高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等。
5、由于农业经营和纳税主体高度分散,导致农村税费的收取和监督难度增加,这也是导致当前农村税费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6、由于农户众多分散,生产规模小,难以有效地组织起来,与其他产业和企业相比,处于极为不利的融资地位。第二,是因为产业生产力水平低,农业生产关系落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一家一户分散生产,规模小,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
2、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农业仍然没有走
上良性循环。
3、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水平低,其他待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差。
4、农民收入有限,支出却有增无减,加重了困难程度。
(三)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1、自然环境较差,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县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山区乡镇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山高坡陡,山体滑坡、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民“靠天吃饭”问题十分突出。资源相对短缺,据1996年我县第一次农普资料显示,农民所拥有的耕地面积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明显较差,耕地面积15.05万亩,仅占用地的18.5,加之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差,防灾抗灾能力不强,自然因素对农民增加收入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2、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因素。我县农村农业机械化水平落后,连平原乡镇都基本上没有实现机械化。同时,通公路的村占8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仅表现在量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质”上,特别在公路设施的等级上有较大的差距。
3、人口素质较差,高文化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是制约农民增加收入的根本因素。目前农村中专以上科技人才仅占总人口0.8,普遍存在人才留不住引不进的尴尬局面。2000年农村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劳动力占11.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将近一倍;小学文化程度占55.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1个百分点;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33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7.2个百分点。特别是劳动力后备力量的素质也不容乐观,7-15岁少年儿童入学率农户比城镇户低115个百分点。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全国平均水平低,观念、思维方式落后,导致农村处于低水平经济状态,对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4、市场信息滞后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引导,农民对生产仍缺乏预见性。在农产品生产上,不少农民仍满足于听从政府号召,叫种什么就种什么,看见什么效益好就种什么,往往造成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局面,农民在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的过程中,显得束手无策。政府部门在指导农产品生产时,对农民也缺乏有效的信息引导,预测性、定量分析的信息偏少,导致农民决策缺乏依据,最终造成农产品供求的失衡,从而影响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同时,从客观上讲,要求众多小规模经营、素质不高的农民根据市场信息指导生产,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也不太现实,因此,信息滞后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将长期存在。
三、解决农民增收的途径农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增加农民收入绝不是在特定情况下所采取的权宜之计,而是关系我县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措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件大事抓,要紧紧抓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根本点,使农民切实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努力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我县“十五”计划纲要提出,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3300元,年均增长5,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实现这一预期目标,既需要继续扎扎实实地工作,又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措施。一是大力推进农业区域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两个途径:一是农业收入,二是非农业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合我县实际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业收入,必须做到:一是要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积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二是要着力引导农民以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以及休闲观光农业;三是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的需要,结合本县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四是通过提高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和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增加非农业收入,就是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农村非农领域和城镇转移,扩大农村的就业门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收入提高。产业化经营是我县农业发展的关键和方向。要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就必须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农村的城镇化,农民的市民化。从我县实际来看,最关键的环节是必须大力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一是要促进现有的一批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提高辐射带动能力;二是要确定一批有基础、有特色、有优势、有前景的项目,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工商资本,实行业主开发,加快发展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三是要把同时,我县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空间很广阔,余地很大,潜力很大。我县要选择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产品进行重点扶持,如我县希得蔬菜加工厂、绿色食品厂的竹笋加工,西屏镇、古市镇的火煺加工和优质米加工及饲料加工等。同时要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创名牌产品,推进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发展。我县还要依托当地资源开发新产品,以提高产品竞争力度。只要认真抓好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增值,逐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市场机制,使农民不仅从生产环节获益和创收,而且也要从加工和流通环节中获益和创收。三是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农产品在加工转化中增值,促进农民增收。四是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目前,我县已建了涉农科技协会11个,涉及了食用菌、高山蔬菜、名茶、脐橙、笋竹、烟叶等方面。要在项目安排、资金支持、信息服务等方面予以倾斜。二是建立覆盖面广、灵敏度高的市场信息网络,以农技110为依托。为农民提供及时、有用的科技信息,以科技促农增收。三是要向农民提供科技服务,通过调查研究,专题队伍、示范推广、科普培训,参与行业决策等开展科技活动,为农举办各类农技培训,便其掌握一技之长,开辟一条广阔的道路。四是引导农民走标准化无公害生产之路,打好特色品牌如端午茶、野山菜、黄粘果、本鸡、靖居油豆腐、玉岩马苓薯及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促农增收。加入WTO后,我县农业要进一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将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引入国际市场,如:这样既能为国家增加创汇又能为农民自身增加收入。五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把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培训教育体系,以便更好地发挥科技进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对于我县来说,一是要加大对民营科技组织的扶持力度。受一市场、政策的约束,更主要受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制约,以长远来看,单线性依靠农业增上难度很大。同时,若农业的优势得不到保障,将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因此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特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农民增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更要加大支持和保护的力度,并把精力放在服务上。支持和保护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以扶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使农民能够分享加工增值收益;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支持,使农民能够扩大再生产,开辟新的增收来源;制定合理的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等等。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使农民利益得到保护,使农民收入不断得到增加。六是,加快城镇化过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的利益,还必须努力减少农民,转移农村人口,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施。当前,我县最根本的举措施是加愉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实践证明,没有经济的较快增长,小城镇是秀难发展起来的。为了繁荣小城镇经济,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集聚。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把新办的企业建在镇上。对已办村里的乡镇企业,可以分别情况,创造条件,逐步搬迁到镇上来。二是把发展小城镇与农村市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发展小城镇过程中,要注意把发育市场、完善市场功能结合起来,通过健全的市场功能,吸引人流、物流。三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增植以农产品加工、包装、运销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我县经济的发展。四是搞好社会服务。要搞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供水、供电、交通、通讯以及住宅、学校、文体场所、商业网点等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好。五是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凡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及县以下小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对在小城镇落户的农民,可根据本意愿,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也允许依法有偿转让。七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收入增加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减轻农民负担能够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减负就意味着增收。现在,农民负担仍然很重,尤其是“三提五统”以外的乱集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屡禁不止,农民意见很大。为此,我县必须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文件,坚决制止一切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要取消一切必须靠增加农民负担才能实现的各种活动,特别是要制止名目繁多的达标千级活动和“三乱”行为。各乡镇、各部门要把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一手抓增收,一手抓减负,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近几年有的乡村干部在追缴“三提五统”和各种集资款的过程中,作风粗暴,往往因为几十元、一二百元欠款就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对这种恶性事件,发生一起,要严肃查处一起,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予以通报。同时,我县要积极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探寻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把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切实落实到实处,力争从制度上解决好这个问题。
四、解决农民增收的要素:
1、政府的任务是服务虽然政府在农民增收过程中起到不定期的推动作用,可是政府要明白自己不能为农户承担利益风险,所以政府就不要对农民指手划脚,干预农民的生产经营,而是要把精力放在服务上。一是出台政策,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政府要制定出具有预见性、能够贴近农村实际并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打破行业垄断,减少垄断对农民利益的剥夺与侵害,维护农民的自身收入,稳定农民的生产情绪,增强农民增收的积极性。政府还应大力发展保险业,制定出能够保农民收入稳定的险种。同时要出台一些减轻农民负担的条文,减轻农民的不合理负担。二是加大投入,为农民增收提供保证。政府要尽可能地增加农业的投入,特别是要在农田水平基础设施、品种改良、引导乡镇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等方面。还要加大投入力度,推广农业新技术,建立健全农产品的保护制度,大力发展本乡镇的非农产业,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为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提供好环境。三加强组织协调,为农民增收服务。政府要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劳务信息、销售信息服务,帮助农民在进行经营上提供参考意见,引导农民利用自身优势闯市场。有计划地发展一些中介性服务组织和社区性的合作组织,协调农户与农户,农衣与市场间的关系,同时要对农民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2、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农民增收首先要有增收的本事。尤其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不具备起码的科学文化,就川不好“市场田”,增收的路子了会越走越窄。农民素质不高在各地普遍存在,如何解决,需要从长计议。若要短期内就有个说法,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有个较大的转变。传授或引导群众学习知识不能光讲理论,应该琢磨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群众往往对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印象深。实践证明“科技之冬”、“科技之春”等活动都没有现场观摩讲解效果好。同时,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的知识也必须及进更机关报换代,注意跟上时代的节拍,否则几十年一个本子,一套路子,与实际严重脱节,实践中不会有用武之地。我相信,农民的素质提高了,如何增收就不必再让别人操心了。
3、发展农民流通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根本途径。但它也应体现农民能因此而分享逐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润。而要实现货畅其流,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关键还在于发挥贸工农一体化中“贸”字当头的作用,根据市场搞加工,真正做到在顺应市场要求的基础上,发展产地农民自发的流通组织,一乡一县自己生产和加工,集中销售,通过合作、股份或运销大户等形式,形成以农民自发的流通组织,一乡一县自己生产和加工,集中销售,通过合作、股份或运销大户等形式,形成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产品流通主渠道,促使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加强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使农民能最大限度地分离流通利润,从而解决“丰产不丰收”的难题,达到使农民增收的目的。
4、科技是增收的法宝笔者认为,引导农民树立科技意识,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种田的本领,是解决增收难问题的关键。比如我县农村信用社,在配合政府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过程中,及时和有针对性地为农民提供含量高、易操作、投入少、见效快、前景广阔的种养项目,同时投入贴息贷款700多元,并请农技人员对其所扶持的项目进行具体指导,大大缓解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矛盾。据统计,受信用社扶持的农户,年人均收入提高了60。
农业信息化与农民收入的增加 篇7
一、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四川实践的主要内容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统一部署,四川于2013年正式启动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工作,制发了具体文件,明确了改革试点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改革的主要内容、开展时限暨工作步骤、保障措施等,确定在温江区、崇州市、金堂县、郫县、荣县、泸县、广汉市、利州区、苍溪县、隆昌县、顺庆区、西充县、兴文县、恩阳区、洪雅县15个县(市、区,下同)开展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工作。
1.盘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建立和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强对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管理和服务。鼓励农民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农民获得合理保底、实物计价、动态调整的租金收入、工资收入和分红收入。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等项改革,此项改革包括了除泸县之外的另外14个试点县。
2.盘活集体林权
按照完善政策、规范管理、健全服务的思路,通过林权转让、转包、出租或林地入股等方式盘活林权;合理开发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强化县级林权管理服务机构建设,推进林权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建立林权流转市场化服务平台,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各项配套改革措施,完善森林资产评估、森林保险、抵押贷款等相关改革。包括利州区、苍溪县、兴文县、恩阳区、洪雅县等。
3.盘活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对依法确权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通过城乡统一的有形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立的城乡建设范围内,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的,允许农民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并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开发除房地产外的其他二、三产业。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抵押融资,包括郫县、金堂县、温江区、荣县、广汉市、利州区、苍溪县、兴文县、恩阳区、洪雅县等,其中,郫县是全国人大授权暂停实施的相关法律的33个改革试点县之一。
4.盘活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房屋所有权
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房屋资源,结合乡村文化旅游,统一出租闲置房屋,自主开发服务项目,探索建立宅基地流转、置换聚居点(城镇)住房和农村闲置房屋退出机制。包括郫县、崇州市、温江区、荣县、泸县、广汉市、利州区、苍溪县、隆昌县、兴文县、恩阳区、洪雅县等,其中,泸县是全国33个暂停相关法律实施县之一。
5.盘活小型水利工程经营权
以确权颁证、资产评估为基础,规范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使用权的变更管理、探索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抵押登记和融资业务,开展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分离试点,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的小型水利工程经营管理模式,包括金堂县、广汉市、利州区、兴文县、恩阳区等。
6.盘活其他产权
探索涉农项目投入形成的资产、转化为农民合作组织成员的股份,农民凭所持股份额获得经营权益。工商企业租赁农民承包耕地,发展由农民合作组织申请认证登记的“三品一标”产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获得无形资产收益。包括崇州市、荣县、泸县等。
7.推进农村集体经营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创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完善“统分结合”经济体制,构建现代产权运行机制。通过农村土地股权化合作,集体资产收益股份化合作和农村资源资本化的途径,实现集体资产保价增值和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鼓励农民与其他经济组织开展股份合作,探索创建新型经营组织,包括郫县、崇州市、温江区、广汉市、利州区、隆昌县、顺庆区、恩阳区、西充县等。
二、四川实践探索出的主要经验
尽管四川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实践只有3年左右,尚未真正构建起流转经营农村各类产权企业收入与农民财产性收入同步增长的长效机制,财产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占比较小,但增幅大、潜力大是不争的事实,并且已经可以从改革试点实践中总结提炼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可以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
经验一: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盘活承包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增加农民土地收入
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以股权的形式,把承包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委托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农民既能获得保底土地租金和股权收入,又可以享受年底分红。这是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土地经营规模化、专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举措。郫县唐昌镇战旗村组建了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并带动周边金星、火花等村农户入社,实现入社农户不仅享受保底租金收入,还得到了年终二次按股分红收入,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经验二:发展农业共营制,在使更多农民受益的同时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从传统耕作走向现代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不能回避的问题。农业共营制,整合土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资源,集中连片规划,集群集聚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带,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资折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聘请职业经理人代为种田,从农业综合服务公司获得“耕- 种- 管- 收- 买”一站式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形成现实管用、合作共赢的农业共营模式,既发展了适度规模经营,解决了农业人才短板,又实现了农民土地流转收入。崇州市桤泉镇千丰土地股份合作社,除了每年每亩500元保底收入外,社员还与合作社、职业经理人共享每季种养利润,分成比例为3∶2∶5。
经验三: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工程,提高耕地质量及流转效益
耕地质量与流转收益成正比。利用土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机遇,整合政策投入资源,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工程,通过土地整治推动农田集中连片、道路建设、灌溉设施配套,便于机械化耕作和规模化、现代化经营,既可以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高产稳产,又对社会资本具有更大吸引力,可以较大幅度提升耕地价值,增加土地流转收入。金堂县赵家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农田实现 “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较好的种养条件有效地吸引了龙头企业,流转土地发展设施农业,种植羊肚菌、蔬菜、从事水产养殖等,在推动现代农业产业提档升级的同时,农民每年每亩土地流转收益达到850元,土地入股的还将获得年底二次分红,而且不少农民还可以在企业打工获得工资性收入。
经验四:量化农村集体资产和财政投入资金股权,在增加农民股权收入的同时,找到了农村集体所有资产的有效实现形式
长期以来,农村集体资产产权虚置、经营收入不透明,收益分配复杂且很难实现。农村集体资产和财政投入资金股权量化,村集体通过专合社或直接转租等形式实现收益,按股给村民分红,找到了集体所有资产和财政投入形成资产的有效实现形式。部分改革试点地区在摸清农村集体 “三资” (资产、资金、资源)以及财政投入补助形成的资产基础上,将村集体所拥有的房屋、农业资产、其他生产性固定资产等经营性资产以及小型水利等财政投入性资产全部折股量化到人,让农民变股民进而增加财产性收入。崇州市桤泉镇通过荷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土地综合整治节余的集体建设用地股权量化到人,人平用5至20平方米集体建设用地入股修建乡村酒店,实现股权收入。金堂县试点区农户以小型水利工程经营权和资金入股组建合作社,由合作社对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统一经营,聘请职业经理人参与管理,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增加农民股权收入。苍溪县永宁镇兰池村将财政支农资金形成的资产按照村、社、村民1∶2∶7的比例分配股份,移交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每个村民每年获股权收益125元。
经验五:组建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增收
集体资产公司化管理,有利于专业团队对集体资产整体运作和管理,实现保值增值,既提升了集体资产的市场价值和经营管理透明度,又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金堂县竹篙镇观音村、老虎寨村农户发起成立了利民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土地综合整治节余的集体建设用地,为农产品加工园区提供集体建设用地指标,通过招商引资、股份转让、租赁等方式,吸引农产品加工企业入园发展,承包地入股农户每年亩收益达到4000元以上,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入股农户每年亩收益达到2万余元。
经验六:引进旅游企业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发挥宅基地和农房在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
农村房屋和宅基地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方面潜力巨大,发展乡村旅游在有效利用宅基地和农房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方面开辟了新的致富途径。引进旅游企业发展乡村旅游,既帮助农户实现了宅基地和农房出租稳定的财产性收入,又解决了乡村酒店、农家乐的资金投入和经营管理能力不足问题。
经验七:集体股权、个人股东、按股分红,创新林权改革模式和农民增收途径
林地资源是农村仅次于承包地的重要资源,也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潜力较大的一部分。但由于林地的特殊性,确地容易确界难,也是目前农村确权最容易产生纠纷的一个方面。荣县度佳镇探索实行 “集体股权、个人股东、按股分红”模式,即在全体村民自愿的基础上,每个村民小组颁发一个林权证,林权证上注明每户所占股份,但不明确具体林地位置和界线,村集体与林业企业采取 “公司+农户”的合股经营方式造林和经营,公司按照比例把林地收益分给村民小组,村民小组再按股分配给农户,形成了林业企业、村民小组和村民利益共同体。荣县的做法既保障了村民的林权权益,又增加了收益,探索出了林权改革新的有效模式,为农民增加林地收入创造了成功经验。
三、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1.思想僵化仍然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的桎梏
调查发现,虽然改革试点中创新性举措多、成效好,但思想解放不够乃至僵化,仍然是制约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的桎梏。一是在改革试点工作中探索仍然不够大胆。四川部分县虽然被纳入全国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试点县,但由于各种 “紧箍咒”仍未破除,使得大多数做法与没有被纳入试点的县基本无异,中央已有的政策没有用够更没有用活。二是条条框框仍然较多。各种 “红线”、“底线”未破除,各地很大程度上依然只能在思想被禁锢、手脚被束缚的条件下进行改革试点。三是缺乏对改革一线干部的保护性机制和措施。改革是在做前人没有做的事,必须打破常规,敢试、敢闯、敢突破,墨守成规不可能探索出新的路径和成功经验。但目前缺乏允许失败、宽容失败的机制和措施,使得一线的同志有顾忌,怕失败、怕担责、怕出偏差,畏手畏尾,放不开手脚。
2.制度性障碍仍然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的主要障碍
实践表明,制度性障碍是是目前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的主要障碍。虽然全国人大决定并授权国务院在33个县暂停实施相关法律,但调整授权仍未到位, 力度仍然不够。 例如, 土地管理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必须依法申请国有土地”,仅有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去办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举办企业”受法律许可,使用权流转也被限定在 “所兴办或共同举办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而导致的土地使用权转移”。虽然十八届三中全会规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直接入市,但受其他前置条件与限制条件约束,实际只有诸如过去的乡镇企业用地,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才能进入城市建设用地市场,享受同地同权同价待遇。《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严禁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宅基地。 《物权法》第124条和 《担保法》第37条规定, “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农村房屋等作为农民生产生活必需保障,其所有权和使用权不能抵押”。相关法律法规对农村土地使用用途的硬性规定,实际上限制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者的权益,也限制了农民参与农村土地财产增值收益分配的权益。
3.财产权转化为农民财产性收入依然较为困难
农民财产权的核心是“权能”,一旦受到严格制约,财产权利转化为财产性收入必然十分困难。据调查,当前确权颁证工作中农民积极性并不高,原因在于多数农民认为“拿到证没用”,实践情况也是农村产权更多只是“身份证”而非“财产权”。一方面,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只能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而村集体组织中的成员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宅基地,没有市场买卖的内生动力,农房出租也仅仅发生在少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进城就业和市民化,农村出现了大量闲置房屋和宅基地,无法转化为农民财产性收入。另一方面,法律明文规定农村房屋和宅基地使用权不能进行抵押贷款,虽然国务院对此出台了专门文件,但由于法律规定依然还在,使得金融机构在办理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时顾虑难消,因为业主一旦经营失败,银行不能变卖处置农民的产权,只能独自承担风险,积极性不高成为必然。
4.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渠道仍然单一
农民财产性收入是以不同类型的财产性资源的资本化为前提。从实践情况看,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主要集中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征用和流转收益上,农民的房屋、林权以及确权后的农村公共设施转变为资本依然困难,大量的农村产权闲置,其市场经济价值难以体现。加之,农民用于财产性投资的余钱较少,医疗、教育、食品等支出比重较高,农民投资理财意识和能力不足,专门针对农村市场的银行理财产品稀缺,在当前农民总体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农民参与投资产生财产性收入总体水平低,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渠道单一。
5.基础设施仍然是制约农民财产增值和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
试点实践表明:农村产权市场交易价格与交通、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密切相关,如果基础设施不配套,不仅价格低甚至根本无人问津。从四川试点县的土地流转看,成都地区的农地由于紧邻特大城市,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且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其流转的价格明显高于丘陵和山地。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大了对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但由于丘陵山区面积大、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且财政投入不足,许多丘陵山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依然落后,宽带网络、文体设施等更为薄弱,土地流转和农房出租大多数没有市场动力,山区许多林木和林下有机农产品因运输成本高,产品无法转化为商品实现其经济价值。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不仅使得农业投资比较效益低,对工商资本也缺乏有效的吸引力,而且必然制约农民财产性收入的进一步增加。
四、加快推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的对策选择
1.解放思想,营造有利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的氛围
一是进一步深化认识。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理解和认识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大幅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尊重农民意愿,坚决维护农民权益,让政府和农民“两头”同时热起来,把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变为农民的自觉行为。二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阻碍改革的一切思想禁锢,发扬敢想、敢干、敢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撤除阻碍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一切制度藩篱,营造有利的改革氛围。以 “三个有利于”为衡量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只要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得到绝大多数农民的欢迎和拥护,都允许各地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允许 “抢跑”、“越线”,使推进工作的热情高于争取试点的热情。实践证明成功的就认真总结推广,行不通的就纠偏纠错,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探索出可以全面复制和普遍推广的有效路径。三是建立健全改革举措失误免责机制。建立健全对干部进行合理保护机制,支持改革、宽容失败,对出于公心、一心为民的改革举措失误实行免责,有效保护那些勇于担当的改革者,打消各级、各部门的思想顾虑,放开手脚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进行探索和实践。
2.破除制度性障碍,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尽快修订完善法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处理好改革与相关法律立改废的关系”的指示,全国及具有立法权的地方各级人大应尽快通过立法、修法等手段,修改完善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合法程序可以直接出让、转让、出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可以在集体经济组织之外的交易平台进行交易与流转;修订完善物权法、担保法,规定耕地承包经营权、自留山及其水流、森林等自然资源经营使用权,宅基地、自留地、农村房屋所有权等,在农民需要扩大生产性投入时,经合法中介机构评估,可用于抵押担保贷款,可进行实质性产权流转和上市交易,实现财产权变现。二是尽快制定完善政策。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现实需要出发,尽快对涉及农民财产权的政策规定进行系统梳理,该废止的废止,该完善的完善。废除“农民宅基地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严禁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农村房屋产权只能在村内交易,集体建设用地只能在本乡(镇)范围内流转”等政策,取消农村房屋产权交易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范围限制,允许宅基地和农房买卖在城乡之间自由进行。
3.拓宽渠道,多措并举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一是推广试点中的成功经验。全面推广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农业共营制,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工程,集体资产和财政投入资金股权量化,组建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引进旅游企业发展乡村旅游,“集体股权、个人股东、按股分红”等四川试点实践证明切实可行的经验,让农民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财产性收入。二是试点农房和宅基地在城乡自由交换。赋予农民房屋产权的完整性,试点农房和宅基地在一个市乃至一个省范围内城乡自由交换,建成全市、全省乃至于全国统一的农房和宅基地产权交易市场,农村宅基地及房屋等产权在市域、省域乃至全国范围内自有流通,增强市场需求的内生动力,提升其市场价值。三是试点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和宅基地抵押贷款。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在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试点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农房抵押贷款,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由财政建立抵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抵押贷款。四是探索土地流转新的实现形式。推进农民土地股份合作,农民以土地承包权入股,向家庭农场、现代农业园等集中流转土地,实现土地收益保值增值。五是鼓励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为基础,成立农村资金互助社,农民向资金互助社入股,优先用于发放社员贷款,缓解农业生产经营资金短缺的矛盾,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创造现实条件
一是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应推进农业产业基地、林区主干道路建设,实施农村 “通组路”工程,进一步拓宽和硬化农村道路,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为把农民产权真正转化为财产创造条件。二是加强水电气建设。应整合现有财政支农资金,进一步加强提灌、水渠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村电力改造,在有条件的农村尽可能推广使用天然气,全面实现通水、通电、通气,为农村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农房出租提供条件保障。三是加强农村通讯网络建设。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应积极实施 “宽带乡村”工程,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缩小城乡信息化差距。四是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在农村兴建娱乐、健身场所,添置相关设施,为农村文化体育生活提供必要的场地;积极开展民俗文化娱乐活动,适时举办各种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的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缩小文化、体育设施的城乡差距,吸引更多城里人到乡村休闲度假娱乐。
5.完善服务保障体系,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提供服务保障
农业信息化与农民收入的增加 篇8
一、突出特色优势,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一)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加快“十大玉米深加工企业”、“十大畜禽产品加工企业”、“十大特产品深加工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条,培育著名品牌,形成竞争优势。全省基本形成了以玉米、大豆、水稻、蔬菜、中草药、瘦肉型猪、肉牛、肉鸡、肉鹅、参茸等为代表的龙型产业格局。近几年来,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都在20%以上,到2008年底有望达到2000亿元,与传统的汽车、石化两大强势产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二)产业化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基地建设呈现出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发展模式。农产品企业辐射带动的粮食种植面积占全部耕地的60%以上,有一半以上玉米面积实现订单生产。建设了中部玉米带牧业经济区、西部草原牧业经济区、东部山区半山区牧业经济区和环城牧业经济区,标准化牧业小区建设有了长足进展,畜禽优质品率显著提高,农畜产品生产开始向优质、安全、绿色方向转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已遍布各地,实现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
(三)科技支撑带动能力增强
育成并通过审(认)定的农作物新品种达1000多个,85%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良种普及率为95%以上,增产幅度达12%左右。实现了牧业实用技术组装配套化、畜产品质量优良化和经营管理规范化,牧业科技普及率达到90%,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0%以上。产加研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
二、发挥市场基础作用,统筹城乡资源配置
(一)新型科技支撑体系初步形成
一是加强农业科研体系建设。目前,全省有农业科研机构2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1个,科研人员3000多人。建立转基因植物中试及产业化基地,设立国家玉米、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玉米、大豆、水稻改良分中心,以及农业部大豆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科教资源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二是创新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在每个市州选择一个县(市、区),开展“区域建站、双轨运行、垂直管理”的改革试点,实行科技推广和经营服务于一体、政府投资和自身创收于一体。将区域站直接划为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探索出一条适应发展现代化农业要求的、运转灵活、服务高效的科技推广新机制。
(二)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快速推进
建设现代水平的省级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全省九个市(州)、54个县(市、区)在省级平台上建立动态网页,648个乡镇建立信息服务站,有近1622个乡镇、农业企业及涉农部门注册使用“一站通”全国农村供求信息联播系统。在基础网络建设上,深入实施了“金农工程”,以“四电合一”为载体,进一步整合各类信息服务资源,扩大农业信息覆盖面。在服务手段上,继续完善和扩大服务功能,开通的“12316”新农村热线,帮助农民解决种植养殖、市场信息、政策咨询、法律服务等各类问题,信息服务网络正在向村、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加工和经营大户延伸。
(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我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分为三种形式:专业协会型,以农产品和技术为纽带组建的合作组织,为会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专业合作社型,以农民利益紧密联系,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平等持股,自我服务、民主管理、入股有息、利润返还;股份合作型,农民在兴办龙头企业和进行农产品加工、销售、运输、储藏等方面采取这种合作形式。目前,全省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4510个,共带动农户126万户。
同时,农产品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使大批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粮食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
三、加大政策资金倾斜力度,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一)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加强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在支持粮食生产方面,建设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项目,建成600万亩优质玉米、水稻和大豆生产基地。建设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产出水平。建设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建设标准化水田方条田700万亩。全面开展以江河堤防整治、城市防洪和水库除险加固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主要江河堤防长度已达4300多公里。37座城市的防洪工程完成建设任务。同时,实施种子工程,省农科院培育出的高产、优质、抗病的超级稻“吉粳88号”,比普通水稻增产15%以上;“杂交豆1号”单产则提高20%以上。组织实施现代农业、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等重大农业示范项目,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竞争力,发挥了引导、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支持生猪扩繁场和养殖场(小区)、奶牛养殖场和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建设,全省养殖业得到健康发展。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得到加强,重大疫病防治水平不断提高。
(二)围绕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累计完成退耕还林74.2万公顷,从2008年开始,组织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3.4%,有林地面积达到810万公顷,活立木蓄积达到8.6亿立方米,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加大了主要江河重点水土流失区治理和小流域综合整治力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00万亩。
(三)突出抓好“水、气、路、电”,解决农民最急需的生活设施
一是农村安全饮水。我省列入国家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的农村人口659万人。目前,全省共解决农村231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尚需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428万人,计划到2010年解决220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农村沼气。建设户用沼气池6.51万户,其中“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4.03万户,年处理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100多万吨,使20万多户农民受益。三是农村公路。从2003年开始实施“村村通”工程,建成53266公里农村公路,实现了全省98.7%的乡镇和70%的行政村通油(水泥)路。四是农村电力。全省建成小水电站153座,总装机38.62万千瓦。24个县(市)有了地方中、小水电,完成了12个县农村水电电气化县建设。五是农村扶贫。2002年以来,共组织实施3000多个扶贫项目,较好地解决了当地贫困群众就医难、子女入学难的问题。
(四)加大农村社会事业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农业信息化与农民收入的增加】推荐阅读:
物联网与农业信息化08-16
农业管理与企业信息05-11
农业信息采集与开发08-31
市农业信息服务现状问题与建议01-22
我市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增收的做法与成效08-26
以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11-11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策略论文11-18
农业信息化08-21
信息化视角的农业经济发展创新研究论文07-15
规划农业信息化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