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价值取向新视角

2024-08-19

科学的价值取向新视角(共7篇)

科学的价值取向新视角 篇1

一、序言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公共管理学家罗伯特·丹哈特和公共管理代表们提出来的。他们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以经济学为基础, 顾客导向和3E标准为价值基础, 在20 世纪70 年代, 西方国家政府管理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管理危机的背景下, 各国开展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各种缺陷也凸显出来。首先, 新公共管理理论起源于经济学并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 但经济人假设是否适用于公共领域具有很大的争议。其次, 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3E标准, 即效率、效益、效能。其弱化了政府所应承担和实现社会民主和公平的责任。政府的责任不仅仅限于经济层面, 它更应该承担起服务于大众以及社会发展进步的责任。第三, 新公共管理基于顾客取向[1]。政府是整个社会的掌舵者, 同企业为其顾客服务不同, 政府为整个社会的公民和其发展进步而负责, 因此政府的服务应该是对社会大众的服务。新公共服务理论把实现公共利益作为公共行政的目标追求, 是人们观念和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需要。

在新世纪新公共服务理论发展的背景下, 构建现代服务型政府已成为当前的重要目标和世界公共管理革命和发展的实践需要。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价值和一系列体系的建设过程, 最基础的是要正确树立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因此, 本文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初步探讨了现代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 以期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过程具有指导性意义。

二、共服务理论所揭示的当代价值

所谓的“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公共管理在以公民为中心的管理系统中所扮演角色的一系列的思想的总称。罗伯特·丹哈特对传统公共管理尤其是新公共管理进行反思和批判, 在此基础上通过替代和修复新公共管理理论集合一系列的思想和形式, 首次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理论[2]。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价值主要强调了公共服务、公共精神、民主和公共服务的尊严和价值。本文认为, 以往的公共服务理论分析角度不足, 因此从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工作中的价值和需求与政府部门的价值取向两个方面来分析新公共服务理论所揭示的当代价值:

( 一) 部们工作人员对工作中的价值和需求

私人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价值和需求是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他们更看重的是金钱的报酬, 并以此为最大激励来有效的运行日常工作。以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为分析前提, 提出了委托—代理理论, 把它运用到公共部门, 用来分析公共部门各种行动主体的行为动机, 也就是说, 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工作中的价值和需求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以经济人为假设则意味着人人都埋头为自己的利益而生活, 全面地反映了人的趋利性。因此, 以经济人为假设前提衡量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价值取向为公共部门工作人员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提供了假设前提。同时, 随着近几年各大媒体报道出的很多各级官吏的腐败的例子, 从现象上更接近于经济人假设的行为基础, 从而使得经济人假设成为出现的官员腐败等现象的假设基础。

事实上, 经纪人假设在公共部门中的运用, 就有很多学者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 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工作中的价值和需求与私人部门相比是不同的, 公共部门当中的工作人员更加重视社会理想的实现和自我抱负的追求, 他们在追求合理的自身利益甚至是更少的利益的同时, 在工作中表现出更多的是服务于他人和服务于社会。同时, 无论是时代的变革还是社会深层次的体制变革, 时代所体现出来的像王进喜等先进的代表人物, 其利益价值取向完全是与经济人假设成为悖论。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的价值取向应为实现社会大众的公共利益, 坚持公共精神, 并具有根深蒂固的公共服务意识, 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就是人民的公仆, 他们担负起为民办事的责任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打造一个切实的服务型政府。

( 二) 政府部门的价值取向

公共部门的价值取向是一种组织文化和一种组织规则。组织文化是指公共组织成员在组织特定的背景下形成的对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组织目标和组织人员的态度、信仰、价值取向和人们所遵循的传统与行政规则。公共组织文化以“公共服务思想”和“公共精神”为基础, 公共部门的价值取向就意味着一种组织文化, 一方面正确以及适应时代发展的价值取向形成对公共部门成员的行为指向, 指引政府部门成员保持对政府部门的认同感并按照政府部门的价值取向行动。另一方面, 违背时代发展规律以及对现代德性提出挑战的价值取向将会成为一种阻碍公共部门组织发展的文化。因此, 在当代来说, 以“公共服务思想”和“公共精神”为基础的组织文化将是顺应当代价值取向的发展要求, 从而推动社会民主进程。

同时, 公共部门的价值取向又规范政府部门组织成员的行为在组织制度和组织规则中进行, 制约公共部门组织人员以自我利益为中心进行乱作为以及不作为的现象, 制约政府部门组织成员因价值取向的背离, 做出违背公共利益的行为。政府只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的工具, 其价值取向的核心是归属感、关心他人、自信、尊严、服务、基于共同的梦想和公民意识的公共利益, 这不仅是政府部门的价值取向, 是政府部门所形成的一种适应于每个政府部门成员更好的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文化背景, 更是其形成的对成员的行动进行价值取向约束的规则。在公共部门中, 只有形成以公共利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才能形成更好的组织文化和组织规则, 同时好的组织文化和组织规则必定是以公共利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三、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的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价值取向

( 一)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当前, 中国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很多学者都对研究服务型政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无论是理论的探索还是实践方面的探索。但是对于在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的探索却少之有少, 在中国的学者当中更是没有研究。所以本文首先提出了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以更好的探索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

作为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模式, 服务型政府意味着以公民和社会为基础的观念为指导、整个社会民主秩序为框架, 基于公民的意愿和政府的原则通过法定程序构建出来的承担服务责任而服务于公民的政府。作为政府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服务型政府指出了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要求。它是以公民基础和社会人文基础的观念为指导, 强调人文主义价值和公民参与政府服务的价值取向[3]。其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反映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特征同时体现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的价值要求。

( 二) 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

基于对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认识基础上, 我们认为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公共利益

新公共服务理论否认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的集合, 正是因为公共利益不能划分为个人利益的集合, 同时也不能按照个人的偏好去行为, 所以更多的是公共理性胜于个人理性去做出决策从而达成共识。公共利益具有不可分割性和公共性两个基本的特征。与传统的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范式相比较, 新公共服务理论最核心的原则是重新界定公共利益在政府服务中的地位, 强调政府合法性的基本依据是是否把公共利益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和是否以公共利益的实现和发展为宗旨, 强调政府及其行政官员的态度是否以公共利益作为信仰[4]。服务型政府旨在构建一个公共利益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决定了服务型政府维持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

2. 公共服务

当代服务型政府的服务精神是对传统政府服务意识的摒弃和超越。新公共服务理论声称政府的角色是“服务而不是掌舵”。服务型政府及其官员应该把重点放在服务于公民, 他们工作的关键不再是掌舵, 不再是试图控制社会或引导社会的方向而是以为公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作为宗旨。特别更应该关注公民需求和欲望的满足, 应该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和提供让公民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的平台和磋商机制, 通过构建公共领域的沟通协商机制, 实现民主对话, 让我们充分认识到服务型政府行为的性质, 真正理解政府的最终价值取向是满足公民的服务要求。

3. 公共责任

公共责任是公共管理的重要观念,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实践者, 应该为公众负责。服务型政府是一个为公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责任政府, 这种责任的追求主要包括行政法律责任、行政政治责任和行政道德责任[5]。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指政府不仅仅应该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反应, 而且应该积极执行政府的责任满足公民的潜在需求。另一方面是指政府机构和官员为了更好的为公共权力的主体负责即公民负责应该承担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公共责任政府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观点, 也是政府公共管理的民主控制的系统安排。作为一种制度安排, 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接受内部和外部的控制, 是一种受控机制和责任机制。

4. 公共权力

公共权力的实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 公共权力不应被行政人员用来谋取私人利益。我国政府自产生之日起权力就是人民赋予的, 这就要求政府和行政人员行为都要以公共权力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 同时使行政人员个人的价值取向与整个行政主体的价值的统一为前提, 以公共利益为实现目的去完成公共事务。同时, 公共权力的行使与公共责任的承担是不可分割的, 我国政府在行使公共事务的时候, 要求政府权责统一, 意味着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权责统一和各行政人员达到权责统一, 我国政府也在积极努力实行公共权力改革, 以求达到权责统一为公共利益服务的价值取向。

5. 公共伦理

自古我们认为, 法律制度和道德伦理是相互补充相互依赖的, 但事实是, 当行政体系中出现行政主体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的现象时, 更多的是诉诸法律和制度的途径, 把权力关在笼子里, 而道德伦理的思考却被人们认为是不可实际的空想。其实, 法律和制度往往是无法把行政行为固定在某一行为模式当中的, 法律和制度当中为公共伦理的发挥留下了一定的自由空间, 从而实现公共伦理规范与法律制度的协调统一[6]。服务型政府特别是更多关注行政伦理建设, 法律和制度构成行政主体外在的行为规范, 而行政主体的一切行为都是依据主体内在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 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构建公共伦理的内在价值尺度, 培养行政主体的行政伦理意识和道德良知。

四、实现服务型政府价值取向的路径研究

在上述的探索中, 深刻的认识到在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 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 必须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促进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的化育与养成:

( 一) 政府官员的公共利益意识的培养和公共服务观念的根深蒂固

培养行政官员的公共利益观念和建立公共服务信念是第一位的。我们必须加强政府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基础, 培养公共利益意识, 服务型政府应该有的公共利益意识主要包括民主、法制、公平、公正、服务、责任和和谐。只有政府工作人员在公共领域抛弃个人利益第一的原则, 在私人领域用公共利益第一的原则来指导自身行为, 并试图淡化和削弱私人利益, 促使公共利益的生成和发展, 他们才能为他人, 为社会, 为公共利益更好的服务。

同时, 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下,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也给政府行政模式提出的新的时代要求。当代政府应该改变传统的命令模式,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 改变深植于中华民族思想深处的行政权力支配着社会的一切, 政府无所不能, 无比正确的思想观念。同时在行政体制改革中剥夺垄断权力并对其进行重新分配, 从而弱化公共权力的控制功能, 转变政府从命令政府到服务政府, 真正做到公共利益意识的培养和公共服务观念的根深蒂固。努力创造美好的服务环境, 建立服务标准, 扩大服务领域, 提高服务水平, 保证服务质量, 塑造一个面向服务的形象政府。

( 二) 公共领域的构建, 民主对话机制的形成

公共领域的沟通就是政府和公民最好的对话机制, 公共领域的沟通, 民主渠道的建立是服务型政府建立的重要领域和彻底改变公民参与途径和方法的重要方式。德国著名学者哈贝马斯认为, “公共领域”是一种不受官方干预, 独立于政治权利之外的社会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和公共场所。在民主进程加快和公民主体意识增强的新形势下, 政府应该做出正确回应公民需求和环境变化的更灵活的管理系统, 提高公民参与能力, 培养公民公共利益需求的表达和了解公共政策的能力, 从而推动公共领域的构建, 民主对话机制的形成。

大力促进公民利益的表达和这功夫回应的互动机制, 开辟电子化的互动平台, 成为建立服务型政府正确价值取向的重要机制, 推动实现阳光透明政府和民主政府。同时, 在进行公共领域构建的同时, 注意新媒体在政府和公民民主对话机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以彻底构建公共领域的沟通, 形成民主对话的机制。公民民主对话机制的实现是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服务型政府价值取向树立的形象工程, 同时更是行政体制改革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从中国改革进程来看, 政策争论中的政治竞争与公共参与明显加强了政府的责任意识, 公开的政策冲突亦成为了显而易见的平常之事。从中我们可以窥见或读出, 成功进行改革的关键在于发展公民社会与民主参与机制、透明化与规范化政府决策过程以及制度化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对话机制。

( 三) 多元治理, 全民监督的实现

多元治理是我国现代服务型政府努力改革的重要目标。多元治理主要是指由个人、家庭、媒体、社会团体、法律和政府都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的处理当中, 通过组织、协调、领导、控制和激励等一系列的途径来实现服务型政府管理过程的通畅[7]。多元治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途径: 一方面多元治理不意味着弱化政府的责任, 服务型政府依然以公共责任为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多元治理意味着政府权力的分化, 实现公共权力的回归。同时, 多元治理即全民参与治理意味着全民监督的实现, 以使政府在法律和规则的规范下, 合理作为, 实现权责统一构建服务型政府。

在现代微波技术等媒介发达的情况下, 更多的民众能够直接参与到重大新闻事件的互动当中, 因此全民监督的实现意味着对与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形成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同时, 全民监督的实现也将是对公共部门工作人员最好的保护机制。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无论在何时何地使用公共权力, 在这种监督模式下形成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一种自律意识, 从而形成对权力更好的使用的一种约束机制。

( 四) 公共精神的培养和公共伦理的强化

公共精神是指公民的思想和行为以公共事务、事业和公共利益为目标指向, 超越个人利益的这一种基本且最重要的道德要求。公共精神对公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同时对于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的服务型政府来说, 公共精神意味着行政人员以身作则, 充当公共精神培养的先行者, 同时形成正确而适应发展要求的价值取向。公共伦理在此是指政府部门人员在公共领域行为时所遵循的一系列价值规范的总和。强化公共伦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重要任务。在我国服务型政府价值取向的建设中, 公共伦理要求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加强行政主体公共精神的培养和公共伦理的建设, 我们必须加强行政文化的建设, 让行政人员内部建立“公共”的概念, 建立基于公共精神的精神世界, 以形成行政人员内心世界精神的约束机制[8]。加强公共精神的培养和公共伦理的强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 加强行政管理的道德评价体系, 行政管理体制的评价体系只能突显公正、合理、公平、民主和符合公共利益的价值标准。第二, 培养公共精神, 同时, 使公共伦理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接受。更要重视行政伦理的立法, 行政主体通过基本的行政伦理法律标准和管理体系, 立法和制度化的基本道德规范来执行他们的职责。

( 五) 公共权利在法治下实行和公共责任的统一

公共权力的运行意味着以法律为规范, 把权力关在法律制度的牢笼中, 但又给与权力合适的自由空间, 使公共权力更好的实行为公共利益服务。在现代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模式下, 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 改革以前死板而官僚化的行政模式, 公共权力的规范化和合理化成为必不可少的改革要求。因此, 提出公共权力在法治下实行, 实现法治型政府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同时, 作为行为主体的行政人员, 法治成为其基本的行为指南, 成为其基础的价值取向。

法律必然不可或缺, 但公共道德伦理的构建是从根源上对公共权力滥用一系列行为的制约, 同时是一系列不作为事件出现的抑制剂。公共权力的运行以法律为规范, 以公共道德伦理为准绳, 更要以明确的职责划分来实现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的统一。只有明确职责, 各级政府都以公共责任为其行动的目标取向, 才能实现在新公共服务理论指导下的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才能树立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 以更好的完善行政体制改革, 建立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参考文献

[1]段溢波.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J].管理学家, 2011 (3) :315-317.

[2]张康之.论公共行政领域中的价值选择[J].江海学刊, 2000 (1) :35-40.

[3]姜晓萍.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的公民参与[J].社会科学研究, 2007 (4) :1-7.

[4]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 2002 (7) :5-7.

[5]陈建平.公共精神:公共行政现代化的价值维度[J].公共管理学报, 2007 (3) :36-42.

[6]王颖.政府利益内在性抑制与服务型政府构建[J].社会科学辑刊, 2009 (4) :34-36.

[7]孔凡河.我国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重塑及其路径选择[J].理论文萃, 2006 (3) :27-32.

[8]高小平, 王立平.服务型政府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26-31.

科学的价值取向新视角 篇2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历来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 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是他们终身思考并为之探索和奋斗的主题。

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以兴国为己任、以富民为目标, 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经过长时期的努力, 不断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说, 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不是最终的目的, 人的全面发展才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终极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原则和最高的评价标准。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 更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

二、以人为本理念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其价值取向注重个人与集体的统一

有人以为, 以人为本就是以个人为中心, 以个人为目的, 其价值取向只能是以个人利益为归属。因此在实践上, 一些人心理上患得患失, 工作上怕苦怕累, 生活上贪图享受, 作风上损公肥私, 却振振有辞地归结为“以人为本”。果真如此吗?大谬不然!究其根本原因, 就在于没能正确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价值取向, 陷入了个人主义的误区。

价值取向是价值观的重要特征, 回答人们“应该怎样”的问题, 决定着人们的利益选择, 为人们在实践上提供行动方向。我们应该看到,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所讲的“人”, 总是现实的人, 这种“现实的人”有着自己科学的内容。它是指客观存在着并为我们所感知、其生活过程也可作精确描述的人。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人的社会性, 在于实践性。那种脱离一定社会关系制约的所谓纯粹“个人”, 是根本无法找到的;那种不考虑社会整体利益和他人利益而仅仅维护自己利益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 也是无法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理念包含了个人, 但不归结为个人。它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体、历史主体、实践主体都是广大人民群众, 毫无疑问价值主体只能是人民群众, 其价值取向也必定要注重个人与集体的统一, 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理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人, 其产生与存在都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 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因此, 以人为本所阐明的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本的价值取向, 同我们党立党宗旨也是完全一致的。马克思恩格斯反复阐明:共产党人要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 也就是根本利益。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除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 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利益, 是我们的立党之本, 唯一宗旨, 也是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科学价值取向。

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 必须坚持党的立党宗旨,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科学价值取向。这就需要每个真正的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 自觉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 反对贪图享乐、以权谋私, 做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同党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当然, 党员和干部也有自己应该享有的权利, 有正当的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 党和政府也应尽量予以关照, 不能将其个人利益与无私奉献绝对对立起来。我们衡量一个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否正当合理, 要看他是把金钱、财富等当作自己追求的唯一目的, 还是只把它们当作手段, 更好地为促进中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服务。但是, 当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 一定要自觉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要像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 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真正的共产党人, 应该是既为美好的人生而图存, 又不惜为壮丽的事业而献身。这就是我们处理个人利益同党与人民利益关系的基本准则, 也是检验是否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人为本科学价值取向的根本标准。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应当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贯穿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坚持以人为本, 就要把人民利益作为谋发展、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一) 把发展为了人民落实和体现于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之中。

要根据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考虑问题和制定政策, 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一切决策。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倾听群众呼声, 了解群众意愿, 集中群众智慧, 使作出的决策、采取的举措、推行的工作符合客观实际和规律, 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和利益。

(二) 把发展为了人民落实和体现于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之中。

要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 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第一, 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积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帮助人们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 充分激发各方面的创造活力。第二, 要创造良好的法制、政策和市场环境, 使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经济成分平等发展、各种价值追求有机整合、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各种资源有效配置、各类要素高效利用、各种合法权益切实保障。第三, 要营造尊重创新、鼓励创新、推动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支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 使一切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第四, 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整体素质。要为各类人才的成长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努力培养大批优秀人才, 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三) 要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把以人为本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 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 也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 人们片面地把经济社会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 把经济发展等同于GDP增长, 忽视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密切关系, 忽视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忽视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 既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 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 是人的素质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命质量的提高和生存价值的提高。不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发展, 既没有意义, 又无从谈起。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 不仅导致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和发展不协调问题, 而且带来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增多、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不和谐等社会问题, 影响到相当大的一部分人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全面协调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同时强调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性、综合性, 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控制人口和开发人力资源相协调, 实际上强调人的代际平等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四)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我国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人的主体意识、自主意识、独立意识、平等意识以及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开拓进取意识、开放意识等, 对形成人的全面的关系、促进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保证人的价值的实现发挥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经济组织形式的多样性、社会利益群体的多样性、人们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促进了社会流动和分化, 总体上也是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和各种多样性也带有许多消极因素, 严重影响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腐蚀干部群众的灵魂, 拜金主义、拜权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导致人的片面发展。“以物为本”的片面发展观往往造成某些官员为“政绩”而搞那些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欺上瞒下的浮夸虚报等等, 结果浪费了资源, 破坏了环境, 影响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 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取向, 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转变发展观念, 创新发展模式, 就成为有效地解决经济、政治、精神文化领域的问题和缓解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的一个总开关。

总之, 以人为本, 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富、平等、自由、和谐、幸福, 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之奋斗的目标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也是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国际金融新编.第三版 (2001)

[2].联合早报网

[3].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2008~4)

浅析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 篇3

(一) 、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是传统价值观的唯一价值取向。

发展作为一种理念, 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发展观。流行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唯经济发展观”, 这种传统的发展观把追求经济的增长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唯一价值取向。也是一种“见物不见人”、“重物不重人”的发展观。它不管经济的增长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会产生什么后果, 只是片面的关注发展的速度快慢。

(二) 、传统发展观的影响和危害。

传统的发展观只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视对环境和人的发展的重视。受这种传统价值取向的影响, 我国在发展问题上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社会局面, 片面的追求GDP的增长, 我国也曾出现了一手硬, 一手软, 忽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现象。在发展过程中, 一些社会问题和矛盾愈加突出。例如:城乡之间、地区间差距加大, 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环境、资源、生态问题突出, 等等。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 中央提出和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

二、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

从根本上来说,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是由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价值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存在的生态价值观三部分组成的一个价值规范系统。

(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取向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 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人是发展的实践主体和核心动力, 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正确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在这里的“人”包含三方面的含义。

首先, 这里的“人”指个体的人。个体的人是一切社会存在的前提, 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具体创造者, 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具体创造者和承担者。“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正是指明了社会的一切发展无论经济、政治, 还是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都要围绕着人展开。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 都要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和手段, 强调了人的目的性价值和意义。

其次, 以人为本的第二层含义是指群体。也就是集体的人或人的集体。群体是由一个个单一的人构成的, 人的生存和发展要在共同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紧密关联的社会环境。同时, 人也不能离开群体而存在, 群体一旦形成, 便会获得一种独立存在的地位和力量, 使人对其产生依赖性, 离开群体的人, 其生活和精神都会日趋单调、贫乏。强调人和集体的共同协调发展。

再次, 以人为本的“人”的第三个层次含义是社会。社会是较之群体更为宽泛的集体的人的概念。社会的运行和发展的指向应当是符合人性的普遍的、合理的要求的, 但它也像群体一样, 一旦出现, 便形成相对于个体的人的独立的力量, 其作用和功能在一定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上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也是人的全面发展。

(二) 要坚持和贯彻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价值观。

首先, 确立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价值观反映了人类社会整体运行的客观规律的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价值取向的重要内容。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在人类社会这个系统整体中,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而经济发展是发展的基本内涵, 但不是所有的内涵。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为前提的。

其次, 全面发展的社会价值观就是在致力于谋求经济发展的同时, 还必须适时改革完善经济制度与体制, 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改革完善政治与社会制度体制, 努力创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富有活力、稳定有序的政治、社会环境。变革思想关系, 更新思想观念, 建设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相符合、与时代进步潮流相一致的思想文化体系。

第三, 确立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价值观也是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人的价值需求不仅是物质方面的需要, 还要有制度的、精神的需求。物质价值是最基本的价值, 是其他一切价值得以创造和实现的基础, 而社会价值既促进了物质价值的创造, 又满足了人的劳动、自主、安全、健康、求知、践行、审美的需要, 造就了人的全面而丰富的个性。

(三) 要坚持和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首先, 发展是社会与自然和谐协调的持续演进过程。自然界是人类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是生养、承载、庇护人类的家园。“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们能够认识规律, 改造自然环境, 参与自然过程, 使自然发生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变化。但是, 在过去的年代里, 人类在取得了改造自然的巨大成果、从自然界中攫取了巨大财富的同时, 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破坏了生态平衡, 并且受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

其次, 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就是要我们认识到自身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应当自觉地承担起保护自然环境、维系生态平衡的责任。为了消除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 保护环境, 维系生态平衡, 就必须全面和科学的认识自然规律。既要致力于改造自然,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又要科学预测人的行为对于自然环境的长远影响, 从而合理支配这种行为的影响。我们不仅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使全体人民公平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还要追求和实现环境公平正义,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价值取向的重要意义

(一) 科学发展观价值取向创新了当代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历史形态和时代内涵。当代人文精神彰显的是人性、主体性、人的本质力量不断拓展和强化的最新状态和最高认知。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并且提出了“五个统筹发展”的新要求, 蕴含着丰富的当代人文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

首先, 坚持以人为本, 显示了当代人文精神的新境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取向, 它在社会发展中强调突出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位, 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 牢固确立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万物人为本, 万事民为先, 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 始终坚持以人为根本, 以人为中心, 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 逐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体现了人文精神在当代今社会的新境界。

其次, 强调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 创新了当代人文精神的新内涵。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人、自然和社会的新型关系, 并以“五个统筹发展”来具体阐述之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城乡发展, 就是要解决城乡差距过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以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 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这是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也是当代人文精神在内容上的具体体现。所以, 科学发展观从人、社会、自然的关系中把握人文精神的变化, 在承启传统精华与现实的生长中创新了当代人文精神。

第三, 重视经济、社会、精神等全面发展, 重构了当代人文精神的新发展。唯经济增长发展观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 却带来了人文精神的严重危机:文化遭遇冷落、精神思想空虚、道德失范严重、艺术边缘化、甚至在精神领域出现商品化、金钱化、世俗化倾向。人们在反思唯经济增长发展观所引发的“人文精神危机”、“人文精神失落”问题的同时, 各种关于“重振人文精神”的呼声也日渐增多。科学发展观抓住“以人为本”的发展核心, 创新了发展的理念, 丰富了发展的内涵, 开拓了发展的思路, 不仅本身体现了丰富的当代人文精神内涵, 同时也大大地促进了当代人文精神在新的时空维度上的重构进程, 实现了当代人文精神的新发展。

(二)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是使人民获得幸福安康的重要保证。

发展不单是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 更要面对人的社会关系问题, 所以, 高度重视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是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从价值论的角度看, 科学发展观某种程度上就是发展价值观, 就是使中国人民获得幸福安康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就是使人民获得幸福安康的重要保证。

首先,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价值取向, 强调人民是发展的主体, 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发展的承担者, 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统一起来。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科学发展观不把党看作高于人民群众的一个特殊组织, 而是看作人民群众中的一部分, 是人民群众中起领导作用的先进的一部分, 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就是说, 科学发展观不是把发展看作无主体的自发的过程, 而是理解为人民在先进政党领导下自觉创造历史的过程。

其次,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强调人民群众本身也是发展的目的,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并最终体现为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

重视大多数人、人民群众的发展, 而不是个别人、某些特殊人群的发展, 强调发

展目的是发展本质的重要体现, 强调人民群众的发展是发展的本质和目的, 说明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主体和发展的目的是统一的, 发展就是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的过程。

第三, 科学发展观强调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尽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人民群众中的大多数人却不是发展成果的受益者而是发展的牺牲品即被剥夺者。新时期, 科学发展观强调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 倡导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 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和人道精神, 高扬着社会主义先进性的旗帜。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 科学发展观把公平正义提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的高度, 是对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观点的深化。因为所谓共享发展成果, 最根本的就是按照公平正义的原则分享发展成果, 就是要体现为发展机会的公平和对收入结果的调节, 就是摒弃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些人的发展以另外一些人的牺牲为代价的不公平的发展方式, 倡导一种使得每个人的发展要以他人的发展为条件的共同发展、公平发展的方式。

由上可知, 科学发展观强调, 发展实质是全体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依靠自身、为了自身, 实现自己生存和发展价值的过程。同时, 它也是各阶层、群体、个人之间的协调发展过程, 是构建中华民族和谐大家庭的过程。这毋庸置疑地说明, 科学发展观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指明了现实的道路。

摘要:党的十六届三种全会在正确评价和充分肯定我国发展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充分指明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 同时这一发展观的提出较之传统的发展观在价值取向上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意义,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价值取向创新了当代人文精神的内涵, 是实现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1) 第771页

[2]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1) 第218页

[3]徐正兴, 傅莲英。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理论创新。求实, 2004 (4) , 第50页

科学的价值取向新视角 篇4

一、原罪说

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 人们普遍认为, 人类的苦难皆源于夏娃, 女人是万恶之源, 本恬静的伊甸园中, 是夏娃受蛇的引诱, 偷食了知善恶树上的禁果, 她本人获得了知识, 却使得包括男人在内的全人类皆被逐出伊甸园, 从而饱受失乐园的痛苦, 人类从此便孤苦无依地来到苦难的世界中, 而这一切皆源于夏娃的不慎, 男人理应歧视、压迫女人, 女人的不幸是咎由自取。女性若想逃离苦海, 只有凭借自身的力量。

《红字》中的海斯特无论多么无辜与能干, 也雪洗不了自身的耻辱, 她胸前的“A”字是她永远的耻辱。自文明伊始, 在基督教的原罪之说下, 西方女性就被迫站在了与男性的截然对立和他者 (the Other) 的地位上。压迫与反抗, 禁锢与寻求解放, 自此两性战火频频, 直至发展到近现代的女权运动。总体来说, 西方的妇女运动始终是女性的一种自主的对抗男权社会的运动, 无论是激进的争取与男性的绝对平等, 还是保守的回归传统角色的反女权运动, 皆出于女性自主的选择, 这与西方那种非此即彼的极端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

二、阴阳说

反观华夏文明, 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中国文化素以儒道互补著称。儒家的经典是“五经”, 道家的经典是“三玄”, 二者是泾渭分明、对立而又统一的儒道两大体系。随着母系社会的解体, 女性的这种极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母神崇拜时期的“女耕”、“母权专制”转为男耕女织, 地位平等, 平分秋色, 后降至男权专制, 女性处于附属的他者地位。

儒教自从汉代以来确立起正统地位, 从而牢固地树立起威严的形象, 而对其有着互补作用的道家亦较为统治者所看重, 所以儒道互补, 阴阳相合, 它们共同支撑着华夏文明的一片天地。在这个和乐融融的, 类似西方人眼中的伊甸园般的大家庭中, 男女各司其职, 繁衍生息。人们生活在严父般的“儒”和慈母般的“道”的关爱之中。在“与天地和其德, 与日月和其明”的“天人合一”境界中, 又有“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思维方式的支配, 男女阴阳互补, 和谐共处, 并无尖锐的矛盾与对立, 女性虽然不参与社会生活, 却无时无刻不担当着“齐家”的重要职责。

在中国文化中, 由于女性在男人们的心目中, 从未犯过类似夏娃那样深重的罪孽, 只把她们当做一个卑弱的群体来看待。加之中国文化在众多学者那里属于阴柔与内倾的性质, 在中国不太可能出现西方意义上的极端的女权主义, 中国近现代的女性解放其实在很大程度上, 是作为男人摆脱封建桎梏而寻求解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禁缠足、兴女学”, 与其说是妇女解放运动, 不如说是男人们的解放妇女运动, 或是女性借助于进步男性的力量为处于弱势群体的自己呐喊一番而已, 妇女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受益者。所以中国的妇女解放概括起来讲是温情的, 而西方的女性解放运动则更激烈。

三、人际关系说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既不像印度人那样偏重于精神寄托, 又不像西欧文化那样偏重于物质财富, 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在于协调人际关系, 创造一个互相关爱的社会。在传统儒家学者看来, 社会的好坏取决于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 假使人心不古, 人与人之间处于一种紧张的对抗状态, 则世界就快到末世了。在这样一种“讲信修睦”崇尚伦理的文化氛围之中, 注定不会形成极尽个性张扬的女性主义, 使得中国的男性将解决女性的问题视为己任, 而且是协调家庭关系所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与基督教文化形成鲜明对照的中国文化价值体系最基本的规范就是“孝”。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把孝定义为“善父母为孝”, 孝是人类血亲关系的反映。儒家把孝作为一切德行的总纲。孟子总结说:“尧舜之道, 孝悌而已矣。” (《孟子·告子下》) 尤其是孟子的“夫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思想, 实际上为男子纳妾制度大开了绿灯。丈夫往往妻妾成群或在外寻花问柳, 而在家独守空房的女子须遵守“三从四德”的约束, 还要牢记“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的贞节观。除了孝敬长辈、操持家务之外, 不能有任何对自身价值, 对事业与爱情有所追求, 她的需要被剥夺殆尽, 唯一的精神寄托便是儿子, 她最大的希望便是在儿子身上将自己无法实现的价值体现出来, 并延续下去。对于她的女儿, 由于不时审察自己悲凉的处境, 觉得女孩最终还是自己无望的期待, 不必给予过多的关爱。这样, 儿子深知自己肩负着传宗接代的使命, 越发觉得自己地位的显赫与不可替代。女儿又从自己的母亲的经验中得知, 自己永远属于卑弱者, “男尊女卑”的观念便这样代代相传了。在其中起着传承作用、亲手制造着男女差等, 不是别人, 正是女性自己, 而女子只有到了老年, “所谓千年的媳妇熬成婆”时, 方可获得某种自由与关爱。此时的女性, 有已成就大业的儿孙孝敬, 又有儿媳妇可以指使, 也便有了某些支配权。

另外,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 最为中国男性看重的是温柔敦厚的母亲形象。中国男性从上到下, 无论官吏抑或是文人雅士无不一往情深, 母亲已成为仁慈与伟大的代名词。对母亲的尊崇, 除了与心理因素有关之外, 与儒家的“孝悌”思想, 并与史前的母神崇拜和道家倡导的阴柔从而导致的民族性格不无关联。这种尊母的传统往往导致以“孝”的情感代替“爱”的情感。我们在看到母爱的伟大与无私的同时, 往往束缚了人的自由与选择, “母命难违”, 母亲的话便是一切, 甚至自己的婚姻大事也全权交由父母操办, 否则便是不孝。妻子可以不爱并且无人指责, 对母亲的不孝则是奇耻大辱。中国古代男子在“爱”与“孝”面前时则陷入两难选择, “爱”与“孝”实难两全。这在众多文学作品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 《红楼梦》中贾母的至高无上的受人尊崇的地位, 以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中均可窥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法国著名女权主义理论家西蒙·德·波伏娃在《论老年》一文中, 却将此视为中国女性家庭地位极高的一个佐证, 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误解。

四、个性张扬与卑屈求全

在基督教的《圣经》中, 孝的地位并不突出。《旧约》仅有一处提到子女对父母之孝。在《马太福音》中, 耶稣在差遣十二门徒传道时明确地说:我来, 是叫人与父亲生疏, 女儿与母亲生疏, 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东西方这种迥然不同的家庭关系, 必然会影响到女性在家庭中的处境。在西方, 男女之间的感情多建立在心灵间的相互吸引之上, 较少出现“父母之命”与“媒妁之言”, 家庭生活较少受父辈干涉。父母到了老年不愿视自己为儿女们“孝”的对象, 更不愿视自己老而无用。从儿女角度讲, 父母在完成了对自己的监护任务后, 已成为独立的个体, 儿女与父母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比传统的中国家庭要小得多。这样, 男女两性间的爱的情感较少受到父母与子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婚姻能够建立在两性相悦的基础上, 相爱的双方都视对方为“第一位”, 这与传统的中国家庭爱父母儿女胜过爱妻子的婚姻关系有着显著的不同, 男女之间若没有了至高无上的爱, 便会分手, 中国传统家庭较难做到这一点。这种文化氛围形成了西方极尽个性张扬的女性主义。

在儒家文化中, 女子的价值体现在了传宗接代, 并以此孝敬父母上, 所以“相夫教子”就成为女性的分内之事。最为儒家文化所不能容忍或不能认同的, 便是女性对于自身价值的追求, 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 当然女子的“德”与“才”若是用于辅佐丈夫成就大业, 培养教育下一代继承人, 使得丈夫的大业有所传承, 司“相夫教子”之职, 这是很符合儒家理想的。在中国汉代女性读物极少的情况下, 有一部著名的读物叫《女戒》, 它是继刘向的《列女传》以后, 又一部引人注目的读物。极具讽刺意味的是, 作者竟是《汉书》的作者班固的妹妹班昭, 班昭是一位文学天赋极高的女才子, 早年守寡, 续完兄长未完成的《汉书》之后, 在朝廷中身居要职。按现代人的眼光, 她应该意识到自身的境遇, 奋而反抗, 然而她却做了一千多字的《女戒》, 此书与唐代宋若华的《女论语》, 明代明成祖的仁孝文皇后著《内训》, 清代王相母著《女范捷录》合订成一册, 成为《女四书》。女戒共分七篇, 分别是“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及“和叔妹”。女戒的基本观点仍来自儒家, 书中开篇便将女人与卑弱划了等号, 女人从一生下来, 就要让她明白, 千万不可与男人攀比, 遇人遇事, 处处谦让恭敬, 先人后己。在现代人眼里, 身为女官的班昭, 有些不可思议。然而在一个寡居多年的妇人那里, 何尝不是一种聪明的处世原则或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呢?迫于生存的压力, 多不取与男权社会相对立的态度, 自我压抑程度已成为衡量其生存状况或受人欢迎程度的重要标准了。由此可见, 在儒道互补的家庭结构中, 女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相夫教子”上, 个体的才智和创造力极难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挥, 男性尚可在“治国、平天下”中得以彰显, 而女性只能在“静能制动”, “柔能胜刚”的大道中卑屈求全、安然地接受自己作为家庭关系协调员的角色。

三、结语

研究中国女性, 重要的是学习和借鉴西方女权主义运动所展现出来的自主意识和对真理执著的探索精神, 以及西方人血脉中百折不挠的精神。处在价值多元的时代, 女性的价值取向应是多元的, 但愿所有女性都能做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选择。不过, 一种民族文化经过数千年的积淀, 一旦形成, 彻底改变就是十分困难的, 在对待女性问题上, 坚持文化相对主义观点, 不以任何一种价值取向取代另一种价值取向, 对解决中国的女性问题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刘霓.西方女性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1.

[2]李银河.女性权利的崛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12.

[3]邱仁宗.中国妇女和女性主义思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12.

科学的价值取向新视角 篇5

然而, 在课程教学实践中, 方法教育的价值取向似乎进退两难.方法教育不应是新的教育理念下的课堂“装饰”, 更多地需要教学技艺;但受教学时间、应试“效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方法教育面临可操作性难题, 成了发展性评价师生的困惑.所以, 在物理知识与方法的教与学中, “作秀”现象普遍, 依旧走着老路:奉行“知识与技能”至上的一维目标, 以填鸭式教学方式单纯灌输知识和追求结论的现象十分明显, 在示例教学中尤其突出.“重方法”成了噱头:师生“为解题而解题”, 重“量”轻“质”, 重 (解题) “知识”轻“方法”.

由此, 我们以开放问题的示例教学为入口, 以教学设计流程为突破口, 凸显物理教学的科学育人本质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和未来赋予活力, 据此考察科学方法教育的可操作性价值取向.

一、开放性示例是师生践行科学方法教育的平台

通过开放性物理问题示例, 引发学生主动地探究学习, 成为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探讨的热点.在新知识的教学中, 设疑激趣的情境设计是物理知识教学的预见性准备;通过课堂操作的引导与“互动”而引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技艺和策略;在应用知识即学以致用的教学中, 示例教学成为学生同化、顺应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需要, 更是他们通过“实训”去感悟或内化所学科学方法的必要过程.

1. 模型开放示例

把质量为m的小球用通过球心的轻质细绳竖直悬挂后, 再用另一轻质细绳沿水平方向拉住, 此时先前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试探究:水平细绳在与小球连接点处突然断裂时, 小球获得的加速度.[1]

2. 分析

(1) 题意分析

题意简单且为学生熟悉, 审题的重点成为发掘隐含信息, 探索新建模型: (1) “轻质细绳”隐含不计细绳的质量; (2) “探究:细绳……, 小球的加速度”隐含:材质不同的细绳, 可能影响小球获得的加速度, 即启发假想:细绳为弹性、刚性两个极端化的理想绳模型.

(2) 思路解析

本题为条件开放型力学问题, 需要探究小球在不同绳子模型下的加速度, 即需要运用物理学理想化方法中的理想模型法解题.

(1) 确定研究对象:直接对象为小球m, 细绳为建模对象; (2) 画小球m的受力分析图如图1.

A.弹性绳 (如图2) : (1) 在水平细绳突然断裂的瞬间, 拉力T′=0.因为弹性绳不能“瞬变”, 即它恢复形变的反应是“迟钝”的, 故张力T的大小和方向维持不变; (2) 水平细绳突然断裂, 小球在水平方向失去平衡, 获得加速度ax, 而竖直方向仍然处于平衡.

于是, 正交分解T, 可得:

式中, 加速度ax的方向水平向左.

可见, 水平绳突然断裂瞬间, 小球在理想弹性绳模型下, 获得水平加速度ax, 绳中张力大小, 维持不变.

B.刚性绳 (如图3) :在水平细绳突然断裂的瞬间, 拉力T′=0.若细绳刚性无形变, 则它对外界影响的反应是“瞬变”的, 即张力T的大小将应对水平绳断裂的影响而发生“突变”.此时, 重力的两个作用效果为:径向分力mgcosθ拉紧细绳、切向分力mgsinθ使小球瞬间获得切向加速度而做变速圆周运动.

于是, 对重力mg进行切向和径向的正交分解:

即加速度a=a切与竖直方向成 (π/2-θ) , 指向左切下方.

可见, 水平绳突然断裂瞬间, 小球在完全无弹性的刚性绳模型下, 只有切向加速度a切;无向心加速度, 绳中张力T=mgcosθ.

C.实际绳情形:实际的绳既不是完全刚性的, 也不是完全弹性的.由此, 可以推断细绳断裂瞬间的小球加速度大小介于二者之间, 即

方向则介于水平向左和左切下方之间.

3. 疑难·反思

本题为 (细绳) 条件开放性力学问题, 涉及的知识包括力的分解、力的平衡、牛顿第二定律等, 为广大学生熟悉, 几乎不存在知识障碍的问题.理想模型法、 (分析) 综合法、假设与猜想等物理探究的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正是探究小球加速度的法宝.如果下意识地专注本题要用什么知识, 就会定势地作出T′消失的瞬间, T的大小维持不变 (与绳子的材质无关) 的想法, 在模糊意识下断然认为ax=gtanθ, 而无法说出成立的条件.

所以, 在示例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显性方法教育”和“隐性方法教育”结合的形式, 即在示例教学中隐性地渗透, 总结时显性地指出方法[2], 让学生感悟“科学方法是把知识和能力联系起来的桥梁”: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方法, 才会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开放性示例的教学是实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着力点

一般地讲, 开放性问题涉及综合“所学知识”和整合“诸种科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对学生应用知识和方法的能力要求高于普通问题.因而, 开放性示例是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的“平台”, 它既是学生巩固和应用物理知识的“训练场所”, 更是学生体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实训基地”, 是物理教师实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着力点.

1. 失重开放示例

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体用轻质细绳连接, 跨放在定滑轮的两端 (m1≠m2, 滑轮质量、摩擦均可忽略不计) , 而定滑轮用相同的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 如图4所示.试估算:在m1和m2的运动过程中, 连接二者的细绳张力的大小范围.[1]

2. 分析

(1) 题意分析

题设情境为学生熟悉, 审题的重点成为发掘隐含信息, 构建“整体失重”情境. (1) m1≠m2:启发假设m1>m2, 则连接体中的m1以竖直向下的加速度下降、m2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上升, (显然) 张力T<m1g< (m1+m2) g;反之, m1上升、m2下降, 张力T<m2g< (m1+m2) g; (2) 滑轮质量、摩擦均可忽略不计:表明滑轮与轻质细绳为理想情形, 不考虑其影响; (3) 以“估算……张力”为点拨, 启发猜想:结论需用不等式来“半定量”地表征上下限, 可依据一定的物理方法和知识来推测之.

(2) 思路解析

本题是答案开放的连接体问题.一般首先考虑隔离体法, 但由于是估算张力大小的上下限, 即“半定量”的答案形式, 所以放弃基于“隔离”分析、“列方程”求“精确解”的传统思路, 而选择基于对连接体“失重、超重”定性分析的整体法, 即把滑轮、m1和m2三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 (连接体) , 以整体 (或全过程) 为研究对象, 探究整体 (或全过程) 的规律或特点, 寻求已知量与待求量之间的关系.

(1) 确定研究对象:滑轮、m1和m2三个物体构成的整体 (连接体) ; (2) 系统中滑轮处于平衡, 而m1和m2则处于“失重”或“超重”状态, 据此可估测张力与整体重力间的定性关系; (3) 本题适用“分析综合法”, 根据“力的平衡”知识和“失重、超重”条件知识来“定性”推理和判断.

(3) 构思求解

(1) 先用“隔离法”处理定滑轮.设悬挂定滑轮的细绳拉力为F, 连接m1和m2的细绳张力为T, 如图5所示.不妨认为, 题设滑轮在力学系统中为平衡态, 故F=2T;

(2) 现用“整体法”处理力学系统整体:m1、m2和滑轮.因为m1≠m2, 所以整体 (m1、m2和滑轮) 的“重心”会随着较重的一个物体下降而下移, 即整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a, 于是整体处于“失重”状态.据此判断:整体 (或定滑轮) 对外部悬绳的拉力F′ (=F) < (m1+m2) g;

(3) 综合以上两式, 可得

最后, 得到三个估算答案:T<m1g< (m1+m2) g、T<m2g< (m1+m2) g和T<21 (m1+m2) g.显然, “整体失重法”的答案0<T<21 (m1+m2) g为最佳!

3. 疑难·反思

学生的定势思维习题, 表现为又用“隔离法”求解连接体问题.对m1、m2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即可列出相应的二元一次动力学方程组, 而后联立求解可得张力最后通过代数演绎 (推理) , 即利用数学不等式 (m1+m2) 2>4m1m2, 可获得关于张力的信息.结果, 把本题弄成了一道具有中等难度的标准计算题, 而且要求解题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不等式演绎技巧.事实上, 普通学生是难于得出的估算结果的!利用“失重、超重”知识和条件, 也是估算的一种思维策略和方法.学生一般只在“显性”问题即涉及或被问及“失重、超重”问题时, 被动地联想这些知识和条件.本题的障碍:一是“方法性”障碍, 追求“隔离”, 忽视“整体”;二是“知识性”障碍, 要么是缺乏“演绎技巧性”不等式知识, 要么是缺失“开放性”的整体失重感知.显然, 在本题的估算中, 学生最缺乏的还是物理方法或方法性知识!

在示例教学中, 践行教与学的“方法价值”观, 就是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开放性示例的教学, 是物理教师培育学生感悟物理方法、形成科学思维的一片沃土:因为科学素养的核心是科学探究能力, 而物理学的探究方法、思想和逻辑思维方法, 是沟通物理知识与探究能力的桥梁.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 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和思维方法, 成为我们给予学生最具生命力的东西———方法性知识.

开放问题具有变异性、方法性、发散性等特点, 所以, 开放型物理问题的示例教学, 是教师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价值取向的重要途径和抓手.如果选择开放而典型的适量物理问题进行示例教学, 在教与学的“心灵碰撞”中, 学生就会受到科学方法的“隐性渗透”和熏陶;教师若能在总结或点评中及时指出所用的方法, 即显性地指出物理学方法或逻辑思维的方法, 那么学生就会进一步受到方法的“显性教育”, 从而在不断揣摩中学会相应的科学方法.

总之, 开放性物理问题, 可使学生感知:“知识不等于能力”、“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让教师 (教学) 反省:只埋头讲知识, 不注重科学方法的渗透教育, 教给学生的知识只是一堆钝器.

参考文献

[1]朱龙祥.物理教学思维方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科学的价值取向新视角 篇6

经济法与民商法的价值取向对于经济法和民商法相关部门是十分重要的, 其价值取向决定着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公平与效率,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对于其要求会更加的苛刻, 只有不断的促进其发展, 对于我国的经济法和民商法才会有新的革新与进步。基于公平与效率, 充分的发掘民商法和经济法的作用, 正确的决定其价值取向, 有利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者互相促进, 共同发挥作用。

二、对公平和效率法律价值的认识

对于法律的价值的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 对其理解有了不一样的解释, 现如今, 公认的法律价值有公平、效率、秩序、安全、正义等等。对于不同的法律其法律价值取向是不一样的, 其针对点也是不同的:经济法与民商法的价值取向对于经济法和民商法相关部门是十分重要的, 其价值取向决定着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公平与效率,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对于其要求会更加的苛刻, 只有不断的促进其发展, 对于我国的经济法和民商法才会有新的革新与进步。基于公平与效率, 充分的发掘民商法和经济法的作用, 正确的决定其价值取向, 有利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者互相促进, 共同发挥作用。

(一) 基于法律价值公平

在法律方面, 公平可以理解为义务与权力的合理分配, 使之处于一种平衡, 在法律中对公平的体现, 不同的法律也有其特有的含义, 有的可以赋予其每人都平等的原则, 有的可赋予其公正、自由的原则, 公平对于不一样的法律有不一样的作用, 对于公平, 没有详细的介绍, 可从原则性与道德规范两方面确定。

(二) 基于法律价值效率

社会需要法律来规范, 其解决众多冲突, 缓解各种关系, 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最终凸显于利益关系。法律在于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 对于存在的冲突进行平衡, 对于利益的获得要在法律规范的情况下, 取之有道。而法律的效果则是对利益与效率进行合理的限定, 进行有效率的组织活动, 效率对于经济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基于法律价值效率, 是利用民商法来规范的。效率的提高需要有一定的规范性才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把私人的工作逐渐转变到集体大众型活动, 将私人利益转变成公众利益。

三、基于公平与效率谈民商法与经济法的价值取向

(一) 基于公平与效率谈民商法价值取向

在民商法之中, 公平之法律价值是其中基本的法则, 公平对民商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民商法的自愿、平等方面有着促进作用, 公平在民商法之中是非物质的其作用是加强条件与经济的公平, 对于经济的各个方面都是追求最有利的, 民商法对每个主体不采取不平等的待遇;效率价值在民商法之中的展现, 是对利益的展现, 对于经济是自由合理的。民商法是对利益追求的最大化, 效率的法律价值在民商法中展现则是展现自愿、自由等等, 而这些原则则会使私人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间接促进整体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民商法在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基于公平与效率谈经济法价值取向

经济法的公平主要表现在经济的公平原则, 对于公平, 可以理解为对于存在一些价值的行动, 对于其获得具有平等的权力, 使之处于一个适当状态, 在经济法中, 其公平是针对不同条件的主体所展现出的, 让各方面都是公平的, 将各种不合理的因素进行排除。对于效率, 并不是都是高效的, 其存在一定的缺点, 同时也不是一直是有效率的, 市场的发展需要提高效率, 与此同时需要对市场进行合理的调节, 经济法对于市场上的这种效率中的缺点就可以进行修改, 促使效率的提高。

四、民商法和经济法之间的对比

二者有很多相似的价值取向, 基于公平价值, 二者是对经济的调整, 对市场间的调配以及相应的平等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者都离不开其具有的价值, 公平体现于民商法主要是其目标、特点、本质, 民商法离不开公平原则, 对于经济法, 公平作为其理念。基于效率, 对于民商法和经济法, 其效果是一样的, 其目的是获得利益, 促进社会的发展, 实现共同进步, 二者之间基于公平与效率, 其目的大致是相同的, 都是对市场进行调整, 进行合理的分配, 使之展现出平等的原则和高效的原则, 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 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其自我的价值, 与此同时, 其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取向, 比如说民商法针对私人, 经济法是针对整个社会。

五、结语

公平和效率的价值在经济市场的法律中, 既有其单独的作用, 又有其共同作用, 共同发挥。发现其共同的目标, 综合的利用, 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在了解其所具有的性质的前提下, 更好的结合公平与效率的价值, 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了解其所具有的价值取向, 无论是在微观领域还是宏观领域, 基于公平与效率, 都要充分的考虑其价值取向, 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促进社会的进步。

摘要:公平和效率是十分重要的两个法律价值。从细小的方面、对资源进行分配、首次配置时首先要考虑公平的原则, 从大的方面、二次分配时首先要考虑效率的原则, 而经济法在大的方面、二次分配中起着首要的作用, 民商法在细小的方面、对资源进行分配、首次配置中起着首要的作用, 基于公平和效率, 正确的认识民商法和经济法的价值取向, 展现其价值。

关键词:公平,效率,民商法,经济法,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戴霞.论民商法与经济法的价值取向——从公平与效率之视角[J].暨南学报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 , 2004, 03:64-68+139-140.

科学的价值取向新视角 篇7

一、公平与效率在法律价值中的意义

( 一) 公平在法律价值中的意义

公平是法律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之一, 由于人之差异而没有绝对的公平, 只有相对的公平。简单来讲, 公平是责任和义务的统一, 个人而言应承担他应担的责任, 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社会来讲, 公平应该是一种环境, 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体现在公平的竞争环境、公平的利益分配及其他生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上。公平这一法律价值的意义为人们提供了保障, 也帮助人们树立了公平正义的意识, 鼓励人们依法追求公平正义, 构筑一个公平的社会, 需要法律的保障, 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长期努力。

( 二) 效率在法律价值中的意义

社会经济活动、日常生活中充满了矛盾, 人们的利益往往发生冲突, 在双发或者多方无法协同达成共同意见时就不可避免的需要法律来解决, 此时公平这一法律价值的重要性凸显, 同时, 也需要效率的协作, 否则事态将无法控制。法律规定了社会原则、行为准则, 在条条框框的约束下, 社会机制正常运作, 在社会中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集体利益还是个人利益都需要被约束, 规则化的流程大大提高了法律效率, 保证高效有序的进行每一项社会活动并保持着稳定。效率这一法律价值不仅仅影响法律的执行情况, 其对经济来说更是极为重要, 就经济活动而言, 资源的利用效率就是关键, 法律的规范作用使得效率的效果得到加强。

二、基于公平与效率谈民商法与经济法的价值取向

( 一) 民商法对公平与效率价值取向的体现

民商法只指民法与商法, 两者共同调整商品经济关系, 民商法实行高位公平的原则, 民法注重公平、安全, 商法注重效率。公平原则下, 民商法保障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在社会活动中, 个人的创业、工作、购物等经济行为都具有相同的权利, 在个人与个人发生利益冲突时,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总的来说形式上和机会上的平等正是民商法在公平上的价值取向。个人利益的实现体现了民商法在效率这一价值取向下的现实成果, 在民商法的约束和规则下, 个人不断的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现, 微观的个人进步汇聚成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实现了经济有效率的发展, 而民商法对私人财产的保护也是效率的表现形式, 这极大的保证了人们私有财产的安全, 在此基础上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才能极大化, 因此, 民商法对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 二) 经济法对公平与效率价值取向的体现

法律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经济法对整个社会商品经济关系进行系统、全面、综合的规范与调整, 是对市场进行规制的法。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对经济进行调整时, 会产生市场失灵的现象, 并在自然垄断行业极易产生垄断的种种弊端, 经济法的实行对维持市场公平, 保证市场运行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最核心的内是: 注重维护经济总体效益, 兼顾社会各方经济利益公平。公平的价值主要表现为整个经济体的公平, 是一种更广义上的公平, 是对经济环境的一种描述, 在公平的经济环境下, 适用同样的经济规则、提供同样的经济信息。经济法在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物质世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从宏观层次上对政府、社会、市场进行平衡调节, 避免市场失衡, 提供必要的国家干预, 这是经济法中效率价值的重要表现形式。

三、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异同

民商法与经济法都离不开发挥公平与效率的价值, 两者有着相似点, 都以公平原则保障个人利益, 追求经济的稳定发展为最终目的, 也都追求效率原则, 高效有序的调节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两法也有各自的侧重点, 民商法公平原则是其精髓, 经济法则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在面对对象上, 民商法更关注对人们私权的保护, 而经济法更关注社会和整体的公平; 在实行手段上, 经济法更多的涉及宏观调控、国家干预, 民商法更具体到个人角度。同时, 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公平与效率有时相悖, 需要协调发展。

四、结语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但也存在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问题, 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效率与社会的稳定。法律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民商法与经济法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又息息相关, 处理好民商法与经济法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将两者有效地结合, 对我国经济实现中高速稳定发展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上一篇:化学除草不当下一篇:团学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