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视角

2024-05-28

价值链视角(共12篇)

价值链视角 篇1

一、通过自身价值链分析, 识别并优化企业内部价值链

(一) 通过对自身价值链的全面分析, 进行价值链的整合。

企业最终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 成本不仅仅只与生产环节相关, 而应该是对投资立项、研发与设计、生产、销售等进行全方位监控的过程。当内部单元价值链不能拥有成本优势时, 企业可以通过资源外包等形式, 将企业内部价值链转移到企业外部, 从而分清哪些部门不具有存活的竞争力, 而哪些是在创造利润, 了解优势环节和薄弱环节。

(二) 开展成本动因分析, 降低价值链的资源消耗。

要降低企业的总成本, 必须降低各个单元价值链的资源消耗。首先, 要开展战略性成本动因分析, 即对决定企业基础经济结构和作业程序的成本动因进行分析, 如对企业规模、学习与溢出、技术、地理位置、多样性、生产能力利用率、全面质量管理、员工对企业向心力等成本动因的分析。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降低成本:1.成本管理应立足于合理的投入配置, 而不是一味地扩大投入。在投资前, 必须进行产业调查, 尽可能趋于最佳的投资点。2.通过前期市场调研、合理的研发政策, 发现产品的剩余功能, 并通过消除这些不必要的功能以降低成本。3.通过合理的人力配置来降低企业成本。当企业富余人员过多、组织机构的模式不利于操作时, 企业的工资成本及管理费用都会相应增加, 这就需要企业在生产前便做好人力的配置工作, 防止生产过程中成本的增加。其次, 开展战术性成本动因分析, 即从具体的作业层面对成本进行分析, 可以考虑在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上, 根据内部的产品价值链和企业价值链, 确定每个环节作业的种类和数量, 并计算产品价值链的成本 (即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与基础价值链的成本, 然后利用价值链各环节之间的联系 (作业之间的关系、作业与产品价值的关系) , 改变若干项价值活动的量, 达到降低、控制产品成本、提高产品价值的目的。

(三) 进行业务流程再造。

业务流程再造就是打破企业部门职能的界限, 去掉一些不必要的业务流程, 将分工过细的工作重新组合, 以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二、分析主要竞争对手的价值链, 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相对于其竞争对手的价值链的合理程度。谁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或劣势, 是哪些价值活动或成本因素导致了这种状况的出现, 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 能够发现并明确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 (即同竞争对手相比是处于成本竞争优势还是劣势) , 这样可以开展成本标杆学习, 消除成本劣势, 创造成本优势, 找到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分析竞争对手成本时, 必须从各种渠道获知大量的相关信息, 初步估计竞争对手的各项成本指标;分析竞争对手的人工成本及其效率;评估竞争对手的资产状态及其利用能力等。另外, 成本标杆学习的核心是比较企业价值链中的基本价值活动的优劣程度, 如何培训员工、采购原材料、安排生产流程、构建企业的营销渠道以及如何提升品牌、控制质量等等。

三、将企业价值链扩展到产业价值链, 建立战略联盟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一方面, 企业间信息沟通更加便利, 企业之间协作成本大大降低, 同时社会分工程度更加细化, 价值链的增值环节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 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 市场瞬息万变, 企业要求得生存与发展, 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以适应市场需求。然而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出让市场和顾客都认可的新产品, 企业难以完成价值链的全过程, 更不可能在每个环节都做得很好。不同企业在各自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上拥有核心专长, 有些活动是企业的优势所在, 有些则是企业的薄弱环节, 为此, 企业可以与处于价值链上的其他企业共同合作, 构建行业价值链, 强强合作, 通过联盟使每个企业都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实现共赢。与此相适应, 在成本管理中, 企业不应局限于自身的价值链分析, 而应置身于整个行业价值链, 从战略的高度进行成本分析, 寻求竞争优势, 将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列出, 并对主要供应商和购买商的价值链进行分析, 从建立基于行业价值链的成本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 通过战略联盟或兼并等形式, 确定企业的整合战略, 延伸利润增长点。

(一) 供应商价值链分析。

通过对供应商价值链的分析, 与供应商建立基于竞争战略优势地位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寻求成本持续降低的机会。在供应商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 评估供应商价值链及其与企业价值链之间联系的合理性, 并采取战略改进行动。1.帮助供应商进行价值链的再造, 以节约产品的生产成本, 从而降低本企业的采购成本。2.同供应商进行谈判, 通过采购价格的下调, 降低采购成本。3.采用最经济的方式, 以达成供应商价值链与企业价值链的合理对接。4.考虑更换供应商, 以寻求最低的采购成本。5.通过价值链体系的后向整合, 对供应商实施兼并, 以增强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

(二) 购买商价值链分析。

企业通过对购买商价值链的分析, 与购买商建立基于形成稳定销售渠道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以拓展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购买商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 为了提升企业价值链与购买商价值链之间联系的合理性, 可采取的战略行动有:1.帮助购买商改善价值链, 以节约其运营成本, 降低最终消费者的购买成本。2.从维护产品最终消费者的利益出发, 调整购买商的盈利水平。3.采用最经济的方式, 以达成购买商价值链与企业价值链的合理对接。4.考虑更换购买商, 以寻求最低的分销成本。5.通过价值链体系的前向整合, 对购买商实施兼并。

价值链视角 篇2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1998-2011年的世界投入产出表,选取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系数和位置系数分析我国商贸流通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参与度和分工地位的变化,了解我国商贸流通业中部分行业的出口发展和分工参与情况,并且提出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和向高端价值链跃迁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GVC模型 商贸流通业 国际分工 世界投入产出表

引言

在如今各国交流日益频繁的情况下,尤其是以生产国际化和贸易自由化为载体的经济全球化、以生产国际分割为特征的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国际分工层次在行业层面分化严重。过去30多年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吸收外资水平及质量的提升,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提高,成为全球范围内通过对外开放在全球价值链中不断升级,进而创造更多国内增值的成功范例之一。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各行业结构性矛盾显著。随着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改变经济转型模式的进程加快,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撑产业的商贸流通业正面临转型和升级的考验。因此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进行研究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商贸流通存在于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与第一、二、三产业都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按照现行统计框架和口径,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贸流通服务业是专门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行业,直接关系到全社会商品流通和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是否高效顺畅。如今我国商贸流通业已具有庞大规模,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商品顺畅流通,从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转型模式的改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2012)。柳思维(2012)认为商贸流通业在促进消费率提高和降低储蓄率、促进城乡一体化、“四化”同步发展的背景下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作用。吉利(2014)则认为商贸流通业对缩小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差距,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均衡和稳定方面的作用。任保平(2012)提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方式转变对目前产业转型升级,改变经济转型模式有重要意义,应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向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转变、向双向商贸流通转变,从而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服务。有学者通过附加值贸易测算法,分析了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国际分工地位呈“V”形,先下后上,且参与国际分工模式的差异是导致不同行业融入全球价值链路径出现分化的根本原因,总结出发展中国家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路径:融入、升级、准备、竞争、反转和蛙跳(王岚,2014)。黄先海等(2010)学者通过改进后的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国内完全增加值系数来刻画我国高新技术行业的国际化分工地位。

本文将基于国内外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基础,应用附加值贸易框架,考察我国商贸流通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参与度和分工地位,进而得出加快商贸服务业转型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关文献综述

全球价值链(GVC)理论最先起源于1985年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用于分析公司行为和竞争优势时采用的价值链分析方法,其后Kogut(1985)提出企业要确保其竞争优势所需做出的努力将由以国家比较优势而确定的整个价值链在各个国家或地区进行空间分配的结果所决定。Krugman(1995)针对企业内部各个价值环节在不同空间配置时的能力差异进行了研究,拓展了对价值链治理模式和产业空间转移的相关研究领域。最后随着全球化的合作加深,通过跨国公司的一些外包行为,发展中国家的相关企业也寻找到了机遇积极融入到了全球价值链中。而Gereffi(1999)通过提出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框架,将全球化与价值链理论相结合,最终通过学界的一致讨论最终确定了以全球价值链(GVC)取代全球商品链(GCC)这一术语。

全球价值链理论以全球化背景,反映国家、产业和企业层面的全球产业结构和动态性理论,并且能够合理地解释和指导企业的相关行为。全球价值链分析为解决传统贸易统计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方法,具体表现为:一是重视贸易中的增加值部分,能够将产业涉及进出口贸易中的利润部分考虑其中;二是GVC分析路径沿产业链纵向分解,涉及全球化过程中所有国家和行业的增加值收益情况(樊茂清等,2014)。马海燕(2007)认为全球价值链理论对于分析当前有关全球生产网络、国际贸易与分工、产业空间布局、区域经济差异和区域创新系统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同时,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应用对于分析某一些产业的升级与转型也存在着积极的应用价值。Gereffi(2005)提出全球价值链理论就是对分工深化和价值创造体系再构的实践性反映。其中对产业升级的相关研究由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析,归纳出全球价值链中价值环节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升级的层次(Kaplinsky et al.,2001)。针对发展中国家可行的升级进程由Schmitz et al.(2000)提出的“区域性”价值链升级和链条设计得到支撑,其研究认为本土企业表现出更强的升级能力,因此在扩大国际市场前需要深耕国内市场。

综上所述,全球价值链理论对于分析一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并探索转型升级有着较高的实践价值和意义。

研究模型设计

(一)出口增加值分解模型

附加值贸易的统计框架以垂直专业化为基础,本文借鉴Koopman et al.(2012)分离计算国内价值增值和国外价值增值的方法,对我国出口进行价值增值分解,以此测度我国商贸流通业各行业出口中包含的两类价值增值部分。分解方法如下所示:

数据选取与研究结果

本研究的数据选取自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中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库中包含了世界4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简称为“经济体”),表中包含16个生产部门和19个服务部门(以CPA和NACE rev1为分类基础)。本文考察的商贸流通业主要包含以下行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得到的行业分类结果):批发与零售业;住宿与餐饮业;租赁与商业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数据库中包含5的数据很好地配合了相关部门的测算,得到的测算结果如表

1、表2所示。

通过对表1和表2中测算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到:1998-2004年,我国的商贸流通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时表现出一定的弱势,发展动力不足且整体水平处于较为下游的位置;而从2005年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商贸流通业增加值也同步增加,并且实现了持续性地快速增长;但是由于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大部分生产部门遭受重大打击,因此我国商贸流通业出口也同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呈现出短暂的下滑趋势。

此外,整体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居民服务与其他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增长均处在前列,这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内不断加强的消费需求和居民健康概念的爆发。从国际分工位置系数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位置不断向上游前进,其中发展最明显的是居民服务与其他服务业,这一行业的迅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同批发零售业相同,依赖于O2O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缩短了服务的流程和时间,使得居民服务的出口和消费不断扩大。同时也可以看到,传统的运输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我国的运输业保持竞争的同时还未能进一步开拓国外市场,还存在着较大的增加值提升空间;而在国际分工层面,对于餐饮酒店服务业、运输业和物流通信业来说,多年的发展仍然没有带来分工层次的提升,这也与其行业的性质密不可分。我国在餐饮、酒店服务,物流通信服务上存在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弱的竞争力,并且行业发展水平不高,国内市场发展不成熟,导致在出口上略显疲软。依据商贸流通业各行业两项指标的动态变化(见表3)可以看到,餐饮酒店服务业与运输业整体发展较弱,国际化参与度和分工地位都在动态削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我国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使得以劳动力为主要要素投入的行业出口优势逐渐减弱。以上结果进一步说明,加快产业转型,并通过相关政策扶持帮助弱势行业实现更好出口势在必行。

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利用1998-2011年的WIOD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测算了我国商贸流通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参与度系数和位置系数的变化,发现其中大部分行业的增加值持续增长,大部分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提高了分工参与度和国际分工地位,说明我国商贸流通业总体呈现出国际分工地位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而部分行业如餐饮、酒店服务和运输业,由于行业性质为劳动密集型因而国际竞争力不强,导致其发展缓慢并出现国际分工地位下降趋势。在当前国际价值链分工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我国需要尽快转变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模式,重点扶持和发展具备高附加值的潜力行业,并以优势行业带动其他行业共同发展,提升整体分工参与度并实现向高价值链环节的攀升,成为该部门的出口强国。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继续推进商贸流通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政府带头引导相对弱势产业创新发展、加快转型,积极适应全球竞争格局带来的新变化;二是重视中间投入的重要作用,基于目前我国的分工位置,高质量的中间投入水平将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具备高附加值的服务行业;三是努力提高国内增加值,向价值链高端环节迁移,尽快转变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地位。

参考文献:

1.Gereffi,G.A Commodity Chains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Global Industries[Z].Working Paper for IDS,1999

2.Gereffi G.,Humphrey J.,Sturgeon T.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J].Review of Internation Political Economy,2005(1)

3.Schmitz H.,Humphrey J.Governance And Upgrading: Linking Industrial Cluster And Global Value Chain Research[Z].Working Paper for IDS,2000

4.Kaplinsky,R.,Morris,M.A Handbook for Value Chain Research[Z].Ppaer for IDRC,2002

5.Kogut,B.Designing Global Strategies: Comparative and Competitive Value-Added Chain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85(26)

6.Koopman,R.,W.Powers,Z.Wang,S.J.Wei.Tracing Value-Added and Double Counting in Gross Exports[Z].NBER Working Paper,2012

7.Krugman,P.Growing World Trad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25th Anniversary Issue,1995(1)

8.樊茂清,黄薇.基于全球价值链分解的中国贸易产业结构演进研究[J].世界经济,2014(2)

9.高敬峰,张艳华.中国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与要素报酬解构[J].世界经济研究,2014(7)

10.黄先海,杨高举.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的跨国分析[J].世界经济,2010(5)

11.吉利.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与效率评价[J].商业时代,2014(32)

12.马海燕.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评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13.任保平.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评价及其转变的路径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8)

14.王岚.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J].统计研究,2014(5)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32)

价值链视角 篇3

关键词:设备价值链;财务指标;集团企业;协同效应

一、 引言

为了让设备资产发挥最大的效用,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效益,人类不断探索先进的设备管理理论和模式。目前,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的设备管理模式有:美国的“后勤学”、英国的“设备综合工程学”、日本的“全员生产维修”(TPM)等。现阶段,现代企业设备大型化、系统化、高度自动化,设备资产愈来愈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特别是对于资本密集型的制造型企业,设备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有不可估量的比例,在采购、生产、维修、报废整个设备生命周期,设备资产的财务支出也在企业总支出中占很大比例。因此,在设备资产的管理控制中,企业应站在股东及出资人的立场角度,树立“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观念,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评价各种设备资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但是,无论是实务界还是学术界,鲜有学者从财务管理角度评价设备资产管控效应。本文将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和追求设备全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为目标,基于设备价值链视角建立财务管理指标,并运用价值树进行分解,指导设备管控的各个业务活动,进而提高设备资产的经济效应。同时,还将从设备投资、维修、管理与学习等多角度探讨集团企业的设备协调管控,从而实现设备管控的协同效应。

二、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财务指标设置

1. 设备价值链及其财务分析。波特的价值链理论(1985)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各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条价值链来表明。在设备资产的全寿命周期里,也存在设备价值链模型,其价值链基本活动体现为“设备采购→生产运行→维修保养→报废处理”,辅助活动包括设备基础设施、设备人员管理、设备技术知识管理、设备备品和工具资源供应。在设备价值链运转过程中,存在着一条财务资金流与之相匹配,这条财务资金流表现为“购置费→生产产值→运行费和维修费→报废损失”。因此,基于设备价值链视角,以最佳投资回报率为出发点,从财务角度分析设备管控的经济价值,不仅有利于设备运行协同分析,而且可用于分析企业如何获取设备竞争优势,对企业最终经济效益的提升产生积极作用。

在设备采购阶段,对设备进行科学评价,综合考虑设备的必要性、作用、性能、可靠性、可维修性、预计产生的竞争力等各个方面,预估设备的投入产出比,选择最佳设备;同时,准确计算合理的备件存货,实现“最佳备件库存”,追求最小的资源投入创造最大的效益,这是提高设备投资回报率的起点。在生产运行阶段,对设备进行合适的初始设置,减少停机时间,提升产品合格率,提高安全性,实现“停机为零”、“废品为零”、“事故为零”,实现设备的高效运转,提高产值,这是高额的设备投资回报率的根基。在维修保养阶段,选择最有效的维修、保养策略,优化维修、保养流程、维修、保养技术、质量验收,对有用部件进行循环和再生使用;同时优化预防维修的间隔期、生产准备时间和劳动力,从而减少事后维修成本。全方位降低维修、保养费用是实现高额的设备投资回报率的有力补充。在报废处理阶段,一方面,对设备采用合理的维修、改造,使报废设备修复再生,从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通过零部件回收、材料回收、废弃物处理降低报废损失。延长使用寿命,合理处置,减少报废损失,这是提高设备投资回报率的另一个有效方法。

2. 设备管控财务指标的设置。本文围绕追求设备高额投资回报率,实现“投入最小化、产出最大化”这个目标,提出一个综合性财务指标——设备管理和维护创值能力(Management Maintain and Create Value,简称MMCV)。这个指标综合了设备价值链“设备采购、生产运行、维修保养、报废处理”四个阶段,具有实质的指导意义,可以兼顾设备的投入与产出,相对固定消费和动态消费,可以有效地衡量设备资产的投资回报率,具有多角度、全方位、综合性的特点。下面将对这一指标进行详细解释。

MMCV=设备与备件资金周转率×万元产值节约MM成本

其中:

设备与备件资金周转率=年产值/(设备资金平均占用成本+备件资金平均占用成本)

设备(备件)资金平均占用成本=设备(备件)年平均净值*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万元产值节约MM成本=本年万元产值MM成本-基年万元产值MM成本

万元产值MM成本=MM1+MM2+MM3+MM4

万元产值设备资金占用成本(MM1)=设备资金占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产值

万元产值备件存货占用成本(MM2)=备件存货资金*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产值

万元产值维修成本(MM3)=(维修费+停机损失)/产值

万元产值设备报废损失(MM4)=设备报废损失金额/产值

三、 设备管控制财务指标的分解及应用

1. 运用价值树分解财务指标。价值树(Value Tree),又称价值驱动树(Value Driver Tree),它是企业基于价值管理的一个管理分析工具,体现了企业关键绩效指标之间上下级关联关系。本文根据价值树原理,将MMCV进行层层分解,分解为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最后落实到设备价值链的各个具体业务活动中,指导、管理和控制设备人员的具体工作。运用价值树分解财务指标,设备管控人员在进行工作时能有的放矢,能更好地发现究竟是哪个环节比较薄弱,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进行改进。

2. 财务指标的具体运用。在设备管控的具体业务活动,如何有效地运用各级财务指标,进而实现较高的设备投资回报率,具体的运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设置设备管控战略目标。为实现设备管理控制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匹配性,企业应根据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制定设备管控的战略目标,并根据各设备管控部门实际情况设置各自的战略目标,通过实现较高的设备投资回报率进而实现企业整体投资回报率。

(2)设置MMCV各级指标的目标值。根据“设备战略目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具体业务活动”的路径分析,设置MMCV、设备与备件资金周转率、万元产值节约MM成本、年产值、设备资金平均占用、备件资金平均占用、MM1、MM2、MM3、MM4等各级指标目标值,并提出改进设备具体业务活动的建议和措施。

(3)以车间为基本单位落实执行设备管理控制。在设备资产管控中,每一个财务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依靠具体业务活动的执行,车间是执行这些具体业务活动的最基本单元。一个指标可以在一个或多个业务活动中体现,车间需要对于每一个具体衡量指标目标的实现制定不同的执行和考核措施,然后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员工或每一项活动中,从而实现高额的投资回报率。公司和部门管理人员提供设备管理控制的协调管理、技术指导、绩效考评和其他辅助工作。

(4)绩效考核、反馈和改进。公司、部门和车间等各层级应当在日常生产中进行设备资产管控的考核程序,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从而达到科学衡量设备综合管理水平的目的。另外,如果企业实际情况发生变化,企业应当适当调整绩效指标的目标值,达到与时俱进的效果。如果某一指标得分较低,说明这一环节比较薄弱,应加强相应的具体业务活动。

四、 集团企业设备管控协同效应

20世纪60年代,安索夫首次提出了协同的概念,协同是相对于各独立组成部分进行简单汇总而形成的企业群整体的经营表现。企业集团在财务、文化、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协同已成为许多集团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形成“1+1>2”的协同效应,即企业群整体的价值大于各独立企业价值的简单总和。设备资产的管理控制是企业,特别是制造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集团母子公司间、各子公司间,如果能在设备运行的价值链中,在设备投资、维修、管理和学习等方面寻求资源共享,协调配合,这将在更大程度上创造集团企业的协同效益,使集团整体实现单个企业所不能实现的效果。

1. 设备投资协同效应。集团公司对各子公司之间的设备投资进行协同管理,发挥资源的组织协同效应,通过采购协同,如设备及备品备件的批量采购所形成的价格、质量及对供应商的谈判优势,在技术水平和要素组合比例不变的条件下,扩大采购规模降低单位产品的平均采购成本。

对于供货渠道不稳定、外购成本过高的原材料、半成品,集团公司可以建立存在上、中、下游纵向产品供应关系的各子公司,建立纵向联盟,通过不同业务之间的协调管理,可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地发挥资源优势,稳定供应链,减少中间环节,进而使集团企业的总成本小于各子公司分别进行的成本总和,形成范围经济效应,形成协同效应,建立竞争优势。另外,母子公司之间、各子公司之间应充分利用资源,获得互补效应。例如,在进行次要、辅助、短期产品的生产设备投资决策时,通过本-量-利分析,企业可以考虑向集团内部其他公司购买、代加工,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投资支出。对于备件库存,采用JIT管理,建立备件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科学控制库存备件,降低库存备件资金占用,对于部分紧缺备件库存通过集团内部的会计结算,形成集团各子公司之间相互调配,资源共享。

因此,在设备价值链的初始投资阶段,集团总部进行统筹规划,各子公司团结协作,在设备运行的源头形成成本协同效应,降低设备及备件的资金占用成本,提升设备整体投资回报率。

2. 设备维修协同效应。随着现代企业的设备越来越先进,其维修费用也随之递增,是设备运行中的一笔巨大支出,能否有效地降低设备维修费用直接关系着设备运行效果,关系着企业的成败。企业设备的维修包括定期大修、中修和小修,并辅之以日常保养维护。维修支出通常包含修理费、维护费、备件消耗、停机损失四个方面。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企业必须配备庞大的设备维护人员以适应设备各种维修,特别是定期大修时对设备维护人员的要求。然而,设备大修周期一般比较长,从而造成大批维修人员闲置,增加企业的人力成本。另外,设备的大型化、自动化和技术密集化也加重了维修的难度系数,很多企业的维修人员的维修技术可能难以满足设备维修的要求,形成先进设备和落后的维修水平的矛盾加剧,阻碍设备性能的全面发挥,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

企业集团跨组织的资源协同主要分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纵向层面实现集团公司与成员企业间的资源协同,横向层面实现成员企业与成员企业间的资源协同(丁铭华,2010)。在执行维修任务时,集团中各企业也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协同、企业外部协同两种方式实现协同管理,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维修费用。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同管理,是通过先进的设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促进设备管理部门与维修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物资供应部门、人事部门等沟通、协作,保证维修任务顺利、及时完成,在企业内部实现维修协同效应。企业外部的协同管理是集团母子公司之间、各子公司之间的协同管理。他们彼此之间建立战略维修同盟关系,在维修人员、维修经验技术、部分维修材料和工具等方面资源共享,发挥各自优势,协调配合,实现单独行动所无法实现的整体最有效果,同时通过彼此之间的财务结算相互独立,自负盈亏。对于高难度、高技术的维修或改造工程,集团母公司可以建立设备维修专项部门,通过外派人员、技术援助、资源共享等方式对各个分、子公司进行支持,形成设备维修协同效应。这也是目前很多跨国集团公司总部在实践中运用的有效方式,加强了对各分、子公司的技术控制和垄断,也有利于提高集团总部的全球竞争力。

3. 设备管理、学习协同效应。在设备价值链的辅助活动中,管理和学习效应扮演者重要角色,特别是在设备人员管理、设备技术知识管理环节中。管理、学习协同效应侧重于无形资源的共享,管理、学习协同效应相当于一个助推剂,对设备运行效率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集团公司的设备管控制中,通过花费较少的边际成本便可以从集团母子公司之间、各子公司之间进行移植或复制。管理、学习协同效应的有效发挥,能够在短期内显著地提高低效率公司的管理技能、技术水平,进而提高集团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

在集团公司中,设备管理协同效应主要通过各公司之间的管理经验交流、主要管理人员的委派等方式,促进管理技巧的顺利转移,提高管理效率,在设备价值链中的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中形成协同效应。先进的管理方式能够为设备的有效运转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生产流程再造、5S现场管理、TPM等管理经验的推广,在实践中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设备运行效率。集团内部各子公司之间往往在业务活动、发展背景或经营模式等方面存在极大的相似性,对于先进设备管理经验的推广,实现设备协同效应,在各子公司之间产生共赢,推动集团公司整体设备管控水平。经验丰富的中高层设备管理人员是一种稀缺资源,委派他们对新成立的子公司或效率低下的子公司进行管理和指导,可以使它们的设备运行状况得到较大的改善,管理协同效应也将变得更加显著。

学习协同效应为设备运行提供坚实的基础,实现先进技术经验的知识共享,形成良性循环的集团内部学习网络。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管理人员等都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人才,各子公司在设备人才、知识、技术方面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学习和交流,是各自优势和劣势相互弥补,实现互补效应,如集团母公司集中各子公司设备人员进行培训、编写设备操作、维修和管理实用书籍进行推广和运用、子公司之间举办技术交流会议等。

参考文献:

1. 丁铭华. 基于协同经济的企业集团管控路经研究. 经济管理,2010,(2):65-69.

2. Ansoff,H.I. Corporate Strategy: An Analytic Approach to Business Policy for Growth and Expansion. McGraw-Hill New York,1965.

3. Alan Wilson编著. 李葆文,徐保强等译著.企业设备资产维护管理——发展策略与改善运行指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 李葆文,徐保强等.设备维护水平考核指标和入阶评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 韵江,刘立,高杰.企业集团的价值创造与协同效应的实现机制.财经问题研究,2006,(4):79-8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项目号:12JJD790011)项目和厦门大学(正泰数据)资产综合管控研究所横向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傅元略,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俞雪莲,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

价值链视角 篇4

关键词:产业价值链,产业升级,汽车产业

在劳动分工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 全球产业发生了梯度转移, 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价值含量低的环节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又面临着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加快产业升级的问题。本文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对产业升级进行分析, 希望能对产业升级的发展提供一点借鉴。

1 产业价值链理论

产业价值链理论是建立在波特价值链理论基础上的, 波特认为, “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示” (Porter, 1985) , 当这些活动在一个企业内部进行时构成企业价值链。在产业链上, 产品的价值被分解到不同的经济单元, 各经济单元的经营性活动不仅决定着个别环节的价值, 还决定着整个产品的总价值。这些价值单元环环相扣, 必将导致产业中价值的“链”化, 从而形成产业价值链 (李平, 狄辉, 2006) 。因此, 产业价值链是价值链在产业层面上的延伸, 是产业链上企业价值链的整合, 是产业中不断转移、创造价值的通道。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产业内分工深化, 产业价值链的各环节被分解并转移到不同国家和地区, 实现了产业价值链的全球化分布。按照价值转移的梯度, 形成发达国家占据价值较高的产业链环节, 而发展中国家占据价值较低的产业链环节的状况。产业价值链的全球化分布一方面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也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条件。

2 产业升级的内涵及方式

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 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明的;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 是从微观的角度来说明的。微观的产业升级是实现宏观产业升级的基础。有的学者侧重于宏观角度的产业升级, 如波特认为, 产业升级就是当资本相对于劳动力和其他的资源禀赋更加充裕时, 国家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发展比较优势。而有的学者则侧重于微观角度, 如Gereffi (1999) 认为, 产业升级是一个企业或经济体提高迈向更具获利能力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的能力的过程。Poon (2004) 则认为产业升级就是制造商成功地从生产劳动密集型低价值产品向生产更高价值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这样一种经济角色转移过程。但是无论从什么角度, 其共同之处就是:产业升级是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价值状态演变的过程 (张向阳, 朱有为, 2005) 。

产业升级的方式一般认为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产业功能升级和部门间升级 (也称链条升级) 。众多研究表明, 产业升级一般都依循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产业功能升级——链条升级的路径 (Gereffi, 1999) 。Humphrey (2004) 研究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时, 认为东亚国家的产业升级路径是沿着组装——OEM——ODM——OBM的路径实现的, 这是一种以全球贸易为基础的产业升级方式。随着产业价值链的全球化延伸, 这种方式也成为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一种重要选择。

3 基于产业价值链的产业升级路径分析

3.1 以学习积累和自主创新为基础的内生拓展升级路径

内生拓展的升级路径就是依靠自身实力, 通过资本、技术积累, 逐步构建完整产业链, 增强制造环节实力, 并向研发、设计、服务等环节拓展, 向附加价值多的环节转移, 实现产业的内部升级。这种升级路径对产业自身的再生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很高, 并且需要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 能够在竞争中不断创新。一般多见于IT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

内生拓展型的产业升级可以通过独立模式和合作模式两种途径实现。所谓的独立模式就是由一个企业独立完成相关技术的研发、产品的生产等活动。这种模式对企业的资金、技术、人员的要求都很高, 一个企业的发展往往会给整个产业带来质的飞跃, 甚至是改变产业的发展方向, 如微软公司widows视窗的研发就给计算机行业带来了巨大变革。一般情况下只有具备超强实力的企业才能够通过独立的内生型拓展方式来完成产业的升级。而合作模式则是由若干个企业联合进行技术开发、资本投入等活动。单独的企业由于各方面实力的不足往往很难完成某一项重要的产品开发或生产, 而企业合作的模式能够很好的解决资金、技术等问题。但是合作企业之间也存在着责任承担以及权益分配的问题, 因此合作模式的选择是关键。

沿产业价值链方向的内生拓展型产业升级要求产业具有较强的自生能力, 对企业要求较高, 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或资金积累为基础, 这一般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 因此, 内生拓展型的方式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产业的快速升级, 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升级方式。但是内生拓展型的产业升级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特别是对于关系国计民生产业, 这种升级方式更具有战略意义。

3.2 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升级路径

即将产业或产业升级所需的产业链关键环节嵌入到全球的价值链中, 使该产业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上起步, 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具体嵌入的方式可以是外生性的嵌入模式和内生性的嵌入模式。外生性嵌入模式主要是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 来弥补本地产业的不足或缺失部分, 通过引进关键产业价值链环节, 进行相关环节配套, 实现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如我国江苏的电子信息产业就是在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嵌入的基础上, 带动了一批上下游的产业配套环节, 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并在短时间内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但是这种外生性嵌入模式的主导权一般掌握在嵌入企业手中, 如果本地企业缺乏学习积累和创新的主动性, 往往会影响被嵌入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 如果嵌入企业转移则会导致产业的衰退, 从而影响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 外生性嵌入升级路径也需要保持学习和创新的主动性。

内生的嵌入模式则是利用自身在产业链某个环节的比较优势, 通过委托加工、订单贸易等形式与国外的核心产业链环节的企业进行融合, 伴随核心产业链环节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壮大, 降低投资风险, 然后通过学习创新等方式逐渐向附加值高的产业链部分延伸, 实现渐进式的产业升级。这种升级途径与内生拓展型有相似之处, 都需要依靠自身的学习创新能力来实现产业链延伸, 不同之处在于, 这种嵌入型借助了外部的市场和技术, 来推动自身的发展。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即企业可能会满足于这种委托加工的方式, 而失去了自主创新的动力, 容易导致产业发展停滞不前。如我国的对外加工贸易中, 很多OEM制造商只是进入了国外的生产线流程, 由于缺乏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 只能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 而不能带动整个产业实现升级。因此, 内生嵌入式发展模式也必须积极进行自主创新, 其中创建自主品牌是重要的环节, 这样才能占据附加值高的产业价值链环节, 带动产业升级。

3.3 两种升级路径的比较

两种升级路径都能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产业升级, 但是也存在不同之处, 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对比两种类型的产业升级路径可以发现, 内生拓展型的产业升级方式需要的时间较长, 对延伸产业链发挥主导作用的核心企业的资金、技术等条件要求很高, 同时需要具备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这样才能够保持不断的创新和对产业链的控制力, 从而形成持续性的产业竞争力。而嵌入式的产业升级方式是借助于外力来推动本地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相对于自己积累发展来说, 所需要时间较短, 同时由于借助于外力, 因此对产业链上核心企业的整合能力要求也比较高, 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和再创新能力, 否则难以形成持久的竞争力, 容易出现断环、孤环等产业链环节, 使产业升级出现短暂的昙花一现。

对于两种不同类型的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不能一刀切, 应该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情况, 考虑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发展政策、发展目标和方针, 以及当地的比较优势进行选择。例如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一般应该提倡内生拓展型的产业升级路径, 以此来奠定国家发展的基础。在消费环节较多的领域可以鼓励嵌入式的升级路径, 以尽快地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 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同时加大创新力度, 促进产业的内生拓展。如我国的家电行业, 在引进外资的基础上, 积极进行自主创新, 最后实现了自主品牌的发展和家电行业的升级。

4 我国汽车产业升级的实证分析

我国的汽车产业起步较晚, 从1956年汽车产业诞生起, 我国汽车产业从零开始, 依靠模仿和自主研发, 逐渐建立起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奠定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格局。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汽车产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在汽车产业政策的指导下, 形成了一批以轿车生产为主的企业集团。进入21世纪后, 我国汽车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合资企业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同时自主品牌汽车也开始发展壮大。在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升级路径也经历了不同的变化。

4.1 内生拓展型的产业升级路径分析

我国载货汽车行业从汽车产业诞生之日起就一直立足于自力更生,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 并坚持学习和集成创新, 走出了一条以内生拓展为主的产业升级路径。从第一汽车制造厂开始, 我国载货汽车行业通过相互支持、联合发展, 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拥有发动机、底盘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能力, 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从“缺重少轻无微”的状况, 逐步发展形成了解放、东风、重汽、跃进、江淮等众多的自主品牌, 并且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我国载货车出口24.8万辆, 占我国出口汽车总量的40.3%;出口金额23.1亿美元, 占我国出口汽车总额的31.5%。

坚持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是载货车行业发展的关键。中国重汽在发展的过程中, 既有完全自主开发的产品, 也有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后再创新的产品, 通过工艺改造、产品研发等形成了1700多个车型。在汽车产业对外开放的过程中, 国外的商用车汽车巨头也通过合资的方式试图进入中国载货车行业, 沃尔沃与中国重汽, 奔驰与解放等先后进行了合作, 但是自主品牌始终占据优势地位。可以说我国载货汽车行业的发展完全是一条内生拓展型的升级路径。事实证明, 我国载货汽车的内生拓展式发展是一种成功的模式, 是促进产业升级的有效路径。

同时, 在轿车生产中, 以奇瑞、吉利为代表的新兴汽车企业成为自主品牌的主力军, 他们基本上遵循一条模仿——消化吸收——改进创新——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 在实践中通过“干中学”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在产品研发上, 奇瑞公司建立了以汽车工程研究总院为核心, 以控股设计公司为骨干, 与关联零部件企业和供应商开展协同设计, 同时兼顾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展开合作的产品研发体系, 在研发过程中, 通过利用国外汽车公司、国外研发人员的资源优势, 进行综合整合, 不仅节省了成本, 而且大大提升了奇瑞汽车自主研发的能力。吉利公司从模仿造车开始, 利用价格优势先进入低端车市场, 然后向中、高档车市场前进。在技术方面先后建立了吉利汽车研究院、发动机研究所、变速器研究所和电子电气研究所, 拥有较强的轿车整车、发动机、变速器和汽车电子电器的开发能力, 每年可以推出2—3款全新车型, 拥有行业顶尖的技术专家和技术力量, 自主研发的自动变速器, 并开创了国产品牌的汽车电子助力转向系统先河。

综合而言, 无论是我国载货车行业还是奇瑞、吉利等企业, 都是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以内生拓展为主进行的。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来看, 这种内生拓展型的升级方式, 在价值环节的发展上和研发创新上往往借助于多方的力量, 但是仍然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掌握发展的主导权, 可以说是一种独立性的内生拓展方式。

4.2 嵌入式的产业升级路径分析

为了迅速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特别是轿车的发展水平, 政府制定了“市场换技术”政策, 希望通过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 实现我国汽车产业跨越式升级。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看, 这种“市场换技术”政策就是国内汽车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的模式嵌入到跨国汽车企业的生产环节中, 利用技术外溢和学习效应, 从产业链价值低的环节向价值高的环节升级, 实现汽车产业升级。这种模式利用国外汽车企业的生产技术, 是借助外力推动来实现的外生嵌入型的产业升级路径。实践证明, 在这种方式的推动下, 我国汽车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 这种外生嵌入的模式在我国汽车企业中也产生了一定的扩散作用, 汽车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相关的配套环节也得到了发展。但是这种提升和促进作用是不完全的, 片断化和低度化程度较高。

首先, 跨国企业只是将其汽车生产环节转移到了中国, 而相应的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制造还要依靠国外的进口, 导致我国汽车产业变成了依靠进口贸易来完成的加工制造业, 而没有形成真正的制造能力。其次, 跨国企业多是将国外已经淘汰的旧车型转移到中国来进行生产和销售, 使中国市场一度成为淘汰车型的倾销场, 如富康是雪铁龙1992年推出的ZX等, 导致我国汽车市场总是处于设计和消费的低端水平。同时, 为了防止核心技术扩散, 跨国企业将其设计中心和技术研发中心设置在母公司所在地, 中国企业很难获得产业升级所需的核心技术, 造成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并且合资企业中原来的研发部门先后被取消, 造成国内技术研发平台缺失, 加之从国外购买的便利, 使很多国内企业对技术研发重视不足, 导致技术人员流失, 进一步削弱了国内汽车企业技术积累和创新的能力。因此, 这种外生嵌入的升级模式由于嵌入方的技术封锁和被嵌入方的被动性造成了产业升级中的片断化和低度化程度较高。

此外, 在合资过程中, 国外汽车企业分别和国内若干汽车厂商进行合资合作, 例如大众公司分别与一汽、上汽, 丰田分别与广汽、一汽建立合资公司等。合资企业引进相同或相似的车型、技术和设备, 同时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与沟通非常有限, 彼此不能分享引进技术的经验和心得。并且合资企业采用国外品牌而放弃自主品牌, 对国内自主品牌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 嵌入式的升级方式虽然在短时间内使我国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是这种升级方式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自主品牌的发展。

因此, 利用外生嵌入方式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是企业必须主动进行学习和技术创新, 建立自己的技术研发平台, 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 掌握核心技术, 而不能简单地引进、模仿, 否则就会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 形成路径依赖, 成为国外企业的附庸。

5 结论

以上分析表明, 产业价值链的内生拓展和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都是两种可行的产业升级路径, 但是相比之下, 基于自主创新的内生拓展型升级路径更有优势。这是因为:产业价值链的内生拓展型升级具有很强的根植性和主动性, 在自主研发平台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通过“干中学”和实践能够积累更多的技术和创新能力, 为进一步的产业升级奠定基础。同时内生拓展并不是“闭门造车”, 而是通过引进、学习、消化吸收后进行再创新, 通过整合多种外部资源为我所用, 保持技术研发和战略生产环节的独立性和自主权, 实现内生性的产业升级。嵌入式的升级方式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但是由于存在产业链环节的片断性和价值增值环节的低度化问题, 而影响了产业升级的基础, 并且由于短期利益的诱惑往往使被嵌入方企业放弃了自主创新的选择和机会, 而成为嵌入方的附庸者, 从长期看来, 不利于实现可持续性的产业升级。因此, 选择嵌入型的升级路径关键是能够做到主动学习和主动创新, 在引进产业链环节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创新的方式向内生拓展型方式转移, 将嵌入的产业链环节本地化、内生化, 以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2]李平, 狄辉.产业价值链模块化重构的价值决定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6 (9) :71-77.

[3]GEREFFI G.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 (48) :37-70

[4]POON TS C.Beyond the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a case of furtherupgrading of Taiwa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J].Tech-nology and Globalisation, 2004 (1) :130-145.

[5]张向阳, 朱有为.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产业升级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5 (5) :21-27.

[6]HUMPHREY.Upgrading in global value chains.Working Paper No.28[C].2004.5:www.ilo.org/publns

[7]周煜, 聂鸣.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中国汽车产业升级路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7) :83-87.

[8]杨东进, 刘人怀.自主GVC模式: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的可靠路径[J].管理工程学报, 2008 (2) :164-169.

[9]姚建文.基于功能提升视角的产业升级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07 (8) :93-96.

价值观视角下组织理论演进述评 篇5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9-11-12 14:51:00 ]作者:蒲德祥

内容摘要:本文对组织理论进行了脉络梳理。笔者认为组织理论经历了一个从没有人的组织、没有组织的人,没有社会的组织到社会的组织的演变过程。并认为组织理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种新的价值观系统,使人的本性得以真正体现。

关键词:理性系统 自然系统 开放系统 生态系统 价值观

本文通过对组织理论的脉络梳理来考察组织中的价值面,为组织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

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

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意图寻求具体目标并且结构形式化程度较高的社会结构集合体,它具有两个方面的结构特征:组织是有意图地实现相对具体目标的集合体;组织是形式化程度较高的集合体。在理性古典组织理论中,组织结构是为了有效实现目标而专门设计的。从根本上说,组织模型是机械模型,这个模型把组织作为可操作部件的结构,每个部件都可以单独改变,以提高整体的效能。理性古典组织理论的思想主要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以及法约尔和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与科层制理论。泰勒提倡通过改变传统的经验管理来达到科学管理,其理论核心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它的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员工的努力方向,以便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员工的生产效率,使劳资双方都能获得最大收益。行政管理理论提出了“自上而下”的理性化方案,主要阐述正式组织结构与一般管理过程的关系,其关注点是管理的行为和功能,以期通过协作与专门化寻求建立一个单一而有效的部门原则。韦伯则致力于对科层制结构特征的简要描述,以期能提高组织的效率。比较而言,泰勒主要是从微观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个体参与者的工作和决定予以考察,把结构特征作为影响行为的环境因素;而法约尔和韦伯则更多地是从结构角度出发,他们力图把组织形式的特征概念化并予以分析。

总之,该理论采纳了封闭系统战略:组织中的所有成分都是为特定目的而存在的,且都会对组织整体起到积极的甚至是最佳的作用;所有资源都是恰当有用的,且这些资源的配置都满足于组织计划;组织的所有行动都是合理的,组织的结果也是可预测的。由于理性系统强调的是结构特征而不是参与者的特征,因此,理性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没有人的组织”。

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

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集合体,其参与者寻求多种相同或者不同的利益。但是,它也认识到组织远不只是达成既定目标的工具,从其本质上说,组织是力图在特定环境中适应并生存下来的社会团体,因此,不应把组织看做主要是达成特定目标的手段,而应把它本身看成是目的。它强调个体参与者从来都不只是被雇佣的劳动力,他们投入的是他们的智慧和情感:他们加入组织时带着个人的观念、抱负和计划,他们带来了不同的价值观、兴趣和能力。通过相互作用,所有这些因素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非正式结构,Roethlisberger和Dickson(1939)称之为“感情的逻辑”。与些同时,该理论遵循了功能分析,系统如果要生存,就必须满足一定的功能需

求,而且所有研究都试图发现满足这些需求的机制。为此,该理论强调行为的结构,关注做了什么,责任和动机就成了更为突出的变量,这为理解组织行动提供了比正式结构更丰富和精确的指导。它的思想主要来源于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和巴纳德的协作体系和Likert的结构分析。人际关系理论主要研究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及其产生行为的原因,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率。而巴纳德的社会协作体系把组织作为有目标的沟通合作体系,将所有参与者整合到一起以使组织目的被成员接受的非物质性的、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的以及道德的行为基础。Likert通过对领导类型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第四系统组织。

总之,该理论认为参与者只有部分行为是与组织有关的,而只有这些与任务相关的行为才能作为问题来讨论;自然新古典组织理论则将与组织相关的行为界定扩展到个体活动和态度的方面。如果说理性古典组织理论采用的是结构机械模型,那么,自然新古典组织理论采用的就是有机模型。理性组织是设计出来的,而自然组织是演进出来的;前者是有意识地设计,后者顺其自然地发展;理性组织以精打细算为特征,而自然组织则以发自自然为特征。因此,自然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没有组织的人”。

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

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与参与者之间不断变化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活动体系,该体系根植于其运作的环境之中,既依赖于与环境之间的交换,同时又由环境建构。它强调个体要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及其相互之间的松散性。个体要素被看成是半自主行为的主体,它与其他要素之间的联系是松散的,个体和子群体之间的联合时而形成,时而解体,协作与控制变成了主要问题。同时,系统边界也似乎是无形的,行动者的任务和针对组织或环境的行动也似乎是武断的,并依据系统运作而变化。开放系统并不只是使组织结构特征的一致性变得松散,而是将其注意力从结构转向了过程,强调的都是组织行动而不是组织,过程不仅被看成是组织的内部运作,而且是作为系统的组织自身运作。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的思想主要来源于西蒙的决策行为理论以及系统理论和权变理论。决策行为理论考察组织的结构特征对个体决策者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满意原则的“管理人”。该理论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整个过程中。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是由各种子系统构成的完整系统且与环境系统发生相互作用和影响。系统理论关注系统中的战略性部分及其相互依赖性,系统中把各部分联系在一起并相互协调的主要过程及其所追求的目标。而权变理论所要研究的是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分系统内与各分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确定关系模式即各变量的形态。权变观点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出最适合于具体情况的组织设计。

总之,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动态系统,组织与其环境的相互依赖关系在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中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强调组织与其周围及渗透到组织的要素之间的联系的交互纽带,环境被看成是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终极资源,并成为系统延续的关键。作为组织与其环境相互依赖关系的开放系统,组织不仅要服务于人,建立和维护内部的运行机制,组织还必须建立基于价值的社会共同目标以服务于社会,维持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开放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没有社会的组织”。

生态系统的当代组织理论

该理论认为组织是致力于研究人类行为、组织结构与其环境互动性的社会体系,主张行为个体、组织只有在与环境、背景的关系中才能得以生存、定义、描述和认识。生态系统的当代组织理论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关系的、生成的、演进的实体或一个视野中的实体,即现代社会的运行是在“组织实体”之间进行的,而不是在“生产者”之间进行的。现代社会是由各类组

织机构组成的,组织机构是由全体成员共同构成的,而不是由各种生产资源要素构成的,组织就是社会中的一个社区,所谓“组织是社会的一个器官”。生态系统当代组织理论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尼尔森和温特的演化理论以及组织生态学理论。演化理论主要是从组织内部的知识生产、传播和利用以及个体与组织的交互学习过程来解释组织异质性、持续竞争优势和多样化等问题。演化理论集中关注组织惯例、惯例的变体、环境选择以及成功惯例的累积性保留并认为惯例是有规律的、可预测的企业行为模式。而汉南和弗里曼的组织生态学致力于探讨组织种群的创造、成长及消亡的过程及其与环境转变的关系,该理论重点解释为什么会存在多种类型的组织,同时探讨了相同组织内的不同组织形式如何在长期的竞争环境压力下作出反应。http://www.studa.ne总之,该理论认为组织并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组织的目标是对个人和社会做某种贡献。组织是一个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将人们联合起来的社会结构系统。组织不能只关心利润,不能把经济绩效理解为利润,利润是组织也不能把组织目的定义为利润最大化,把组织的性质或概念,理解为“生产者”或“经营者”,而应该理解为社会经济和人文活动的组织者,理解为社会组织的管理者,使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格生态得到和谐发展以期人类本性得以真正体现。因此,生态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社会的组织”。

述评及其启示

理性古典组织理论和自然新古典组织理论的错误在于坚持了对组织认识的这种两分法。从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来看,由于过于关注组织的规范结构,理性系统的分析家实际上忽略了组织的行为结构。在坚持劳动分工是组织基础的同时,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却从个人的经验和有限的观察出发,旨在寻找组织设计的先验假设。此外,理性系统中的理性概念是有局限性的。在组织的最上层,指导整个决策制定的价值前提是处于体系之外的。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放弃了理性的主张而代之于感情的逻辑,但是,在对非正式组织理论的重点研究中,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却放弃了对非常重要的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的认识。借用权变理念的术语来说,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只是极端地关注了有机型的组织。

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由于坚持了开放系统的这一正确主张,从而标志着严格意义上的管理学组织理论的形成。但是,开放系统既没有按照统一的研究纲领来进行,也没有据以运作的分析单位及其关键维度。正是这些缺陷,使得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根本无法提出对组织结构和行为的统一观点,而始终处于组织研究两分法的艰难境地。此外,西蒙的决策理论虽然始终致力于微观分析,但是,作为分析单位的决策前提却从未被人予以操作化,以便使之得到广泛而一般的应用。由于关注了决策前提,西蒙主义对组织结构的研究是薄弱的。而系统理论把组织的目标和价值分系统作为组织系统的子系统加以研究并认为组织的很多价值观来源于较为广泛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该系统从外界社会文化环境中取得信息并确定组织的价值观,以便组织履行社会大系统所确定的目标和职能。但是,组织系统理论没有更为深入剖析组织的价值观也没有予以操作化。

生态系统的当代组织理论使用变异—选择—保留的基本环境机制作为解释工具。但是,演化理论和组织生态学理论过多地与生态学系统进行类比,导致它没有涉及人的决策和动机,致使价值观问题也被忽略了,而且整个过程都被视作不可避免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对组织理论的研究中围绕着组织管理系统的价值观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使得组织管理面临基点不稳的问题,即组织的价值观问题未能得到彻底解决。面对这些事实,当代组织理论研究者们深思的是一个具有“二律背反”意味的问题:强调个人的自主性与强调组织的制约性一般是互斥的,但为什么成功的企业组织能有一种综合协调的机制扬个人自主性、个人的发展之长而避其短,使企业组织趋向良性运转呢?当代组织理论研究者

们的回答是:建立一种以幸福为中心的价值观系统,而这种具有终极性的价值观系统正是组织管理系统的核心所在,它的存在对个人行动和组织的行为产生的韧性约束,推动了组织成功地迈向卓越,使人的本性得以真正体现。

参考文献:

1.(荷)杜玛,斯赖德著.原磊等译.组织经济学[M].华夏出版社,2006

价值链视角 篇6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 纺织服装企业; 升级; 路径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 同一商品的生产销售过程被一段段地分开, 在空间上一般离散性地分布各地。由此, 围绕某种商品的生产销售形成一种跨国生产组织体系, 把分布在世界各地不同规模的企业、机构组织在一个一体化的生产网络中,从而形成了全球价值链。全球价值链上利润分布并不均匀, 就像跨国公司的"哑铃型"组织结构, 主要利润流向产品价值链的两端, 一端是研发和设计, 一端是品牌和营销, 中间是生产制造, 形成一条U 型曲线, 被形象地称为"微笑曲线"。 从制造业价值链来看, 由于发达国家较高的劳动力和资源成本已成为其获取利润的瓶颈, 所以, 它们主要从事研发、技术创新产品开创期的生产以及产品营销环节, 以攫取高附加值的垄断利润和经济租金, 而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获利最少的制造和组装环节。中国纺织业就是一个很好的残例证,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全球价值链条上处于低端环节,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只能拼数量、竞压价、抢出口, 其结果是极易陷入所谓的"贫困化增长"道路。迄今为止, 中国纺织行业的利润率为3% -5% , 服装行业则为5% -8%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和最大的纺织服装贸易国, 在频繁遭遇全球纺织品进口国的特保措施、反倾销、技术、环保等各种形式的贸易和非贸易壁垒的情况下, 如何实现纺织服装业升级, 占据全球价值链上高附加价值的环节, 是目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将基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框架, 分析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升级的制约因素及其路径选择问题。

二、纺织服装的全球价值链和升级的一般理论

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途径和升级方式则随着价值链治理模式的不同而异。根据链条驱动力的不同, 全球价值链可以分为生产者驱动型和购买者驱动型两种类型。 前者是指以发达国家跨国制造商为代表的生产者通过投资形成全球生产网络的纵向分工体系, 比如, 在汽车、计算机以及航空等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中, 这些产业中的主要战略环节是研发和生产, 发展中国家企业一般可以在制造环节通过合资、合作或并购等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 后者是指以国际品牌制造商、国际零售商为代表的购买者通过全球采购或OEM、ODM 等方式组织的国际商品流通网络, 比如, 在服装、鞋、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中, 其战略环节主要是设计和市场营销, 发展中国家企业一般可以在销售环节通过贸易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

纺织服装产业链被认为是典型的购买商驱动的全球价值链, 其核心竞争力在于设计、品牌和营销, 主导企业有三类购买商: 零售商、品牌专营商和品牌制造商。主导企业与非主导企业的区别在于主导企业控制着能够产生大多数利润回报的主要价值链环节。因此, 零售商、品牌专营商和品牌制造商行使治理者的职能, 组织协调纺织服装价值链各环节的价值创造活动, 并控制价值的分配。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应符合这三类购买商的参数要求, 才能以国际贸易方式嵌入纺织服装全球价值链。

在全球价值链框架下, 升级是指处于价值链之中的企业借助价值链以获取技术进步和市场联系, 从而提高竞争力, 向能带来较高收入的经济活动转移的一个动态过程。与一般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类似, 纺织服装企业沿着全球价值链攀升通常要经历如下四个阶段: 一是进口产品的组装。二是原始设备制造即为跨国公司生产。三是自行设计制造 , 即自行设计出产品后, 以外国公司的品牌进行销售。四是自有品牌制造, 即销售自己的品牌产品。

三、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升级策略

全球价值链中最有利可图的环节通常是自有品牌制造, 它要求企业同时具备市场能力和技术能力。根据升级所依靠的力量的不同,升级路径可以分为两类:

( 1 ) 基于市场扩张能力的策略。它是指原始设备制造商承担的许多活动被重新配置给位于低工资国家( 或地区) 的第三方生产厂商, 产成品从得到进口国配额的第三方所在国( 或地区) 直接运至全球购买商, 从而导致"制造三角"形成, 而最初这些活动和其他关键活动都是由该制造商完成的。由于投入品来自许多不同的生产商和不同的地点, 采购和组装这些投入则要求掌握物流体系, 因此, 能力的增强便集中在对物流体系的掌握上。"制造三角"中的第三方厂商可以是制造商全资拥有的分支机构, 可以是与自己成立合资企业的伙伴企业,还可以是独立的国外合同企业。如Gereffi 所指出的东亚新兴经济体的纺织服装企业起初为美国和欧洲购买商代工生产, 通过与欧美零售商和专营商建立起紧密的关系, 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技能的提高, 随后改变自己的角色-- -创建全球采购网络, 成为欧美购买商与亚洲和其他发展中地区服装工厂的中介, 最终实现了升级。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升级过程中, 可以借鉴"制造三角"模式, 向越南、斯里兰卡等南亚地区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进行外包生产, 而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于市场扩张方面。市场扩张能力涉及市场定位、营销网络的构建、广告策划、品牌的运作和维护、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能力。沿着路径A 升级的企业一般先在国内创立品牌, 整合营销战略, 扩大产品和品牌的知名度, 创建出在全球市场有一定影响和声誉的品牌; 或者通过参与跨国兼并、重组和收购甚至直接在国外注册公司和品牌, 获得升级所需的资源。

( 2 ) 基于技术能力的升级策略。它是指通过扩张企业的职能来加强企业的技术能力, 企业职能从原始设备制造扩展到包括一些设计职能在内, 并导致企业接下来依托自己的品牌来营销自己的设计。其实现机制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与全球价值链中主导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 在OEM 过程中, 利用价值链治理产生的信息流动、知识溢出和动态学习效应, 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创新, 或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 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从工艺升级向产品、功能升级的延伸, 最终攀升到全球价值链的高端。这一升级路径的关键在于加大研发投入, 培养技术创新能力, 掌握核心技术, 实现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获得较高的附加值。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基于技术能力的升级过程中, 应该注重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创新, 除在设备更新和引进、消化吸收方面要加大投入外, 更要加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不仅要提高时装设计档次, 还要向纺织服装产业价值链的上游织物生产环节延伸, 在纤维的开发应用、面料尤其是高档面料的设计和加工技术方面有所作为, 提高自身的设计、开发能力和产品档次, 向中高端市场渗透, 避免低端竞争局面。

五、结语

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问题其实是整个中国制造业的缩影。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制造业已有多年为跨国购买商和生产商"贴牌"或"代工"生产的经历,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提高了生产技能, 但总体而言仍处于"微笑曲线"谷底, 赚取的只是少量加工费, 利润微薄。可以说, 中国制造业能否在嵌入全球价值链基础上, 实现产业升级, 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赢得更多的利益, 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全局性挑战

参考文献:

[1]黄永明,何伟,聂鸣.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升级路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6(5).

[2]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我国纺织外部政策环境变化及影响[J].国际贸易,2004,(1).

产业价值链视角下的数字音乐 篇7

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是音乐产业分工细化和竞争压力加大的产物, 是音乐产业链的延伸, 是从价值的角度来分析研究音乐产业各部门之间关系的成果。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健康发展有赖于链条上各环节进行有效的互联、互通, 整合各方资源, 需要开放、合作才能实现音乐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价值的增值, 获得利润。

由于数字音乐是音乐与信息、电信、互联网以及传媒融合的产物, 所以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链条环节的构成也是由音乐产业与信息产业、互联网产业、传媒产业的各个部门组成。因此, 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协同能力, 比起单纯的一个产业的企业价值链来说, 是相对弱化的。单纯一个产业的企业价值链内部拥有相对集中的决策部门, 进行资源和利益的分配相对容易, 具有高度协同的能力;而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涉及到若干个产业及这些产业内的企业, 跨度大, 尽管存在“链核”或契约的约束, 然而由于数字产业价值链的形成多为“产业集群”或“战略联盟”, “产业集群”的成员约束性弱, 战略联盟也难以约束, 因此若要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内各环节达到像单一产业内企业那样的高度协同是较为困难的。广义上说, 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是音乐产业价值链理论的一个特例, 而研究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上的某个一个环节时, 又是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一个区段。

一、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与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之比较

在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中, 音乐生产者包括词曲创作者、演奏/演唱者、音乐出版公司、唱片公司等, 音乐的载体主要为CD唱片、盒带、音像带、VCD和DVD等, 传统的音乐产品经过制作、生产、销售等环节, 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

数字音乐是在音乐的制作与传播及储存过程中使用数字化技术的音乐, 以在线音乐 (在线收听或下载的音乐) 和移动音乐 (手机彩铃、手机铃声、手机IVR) 为代表, 用数字格式存储音乐, 可以用互联网和无线网络来传输。 (1) 数字音乐由于其载体为“互联网络”或“移动通信网”, 因而改变了整个数字音乐产业的价值链。

(一) 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

对于传统的音乐产业链, 我们从价值流的角度分析研究其活动过程及经济模式, 可感到其主要价值来源有三种。第一是来源于对歌曲的使用;第二是来源于对歌曲录制行为的使用, 即唱片的生产;三是来源于歌曲的现场演出。 (1) 歌曲作者的创作带来音乐创作中的版权收入;唱片公司和制作人为歌手录制唱片获得声音录制版权收入;歌手开演唱会进行现场表演获得演唱收入。简而言之, 在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中, 最典型的就是上述的三种链条及对应的三种收入价值流。而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第二种收入价值流, 在这条产业价值链上, 唱片公司签约艺人, 垄断版权, 掌控市场, 策划音乐产品, 收集音乐文化与唱片市场的情报, 了解音乐消费的爱好和消费欲望, 确立唱片概念, 确定合适的音乐制作人制作音乐, 录音缩混, 进行宣传推广, 然后通过发行商和零售商送达消费者手里。总之, 他们不仅能够控制分销、零售, 还利用媒体集团下属的各种宣传媒介来影响大众的音乐品位与偏好。整个过程中唱片公司占有绝对的控制地位, 还涉及音像产品生产商 (主要指制作音像制品的厂家) 、渠道代理商 (他们建立了较大的发行网络, 与终端销售环节建立了较好的关系, 并通过自己的网络将唱片发送到渠道销售商手中) 、终端销售商 (包括FAB店、专业音响卖场和超市等) 、播放器厂商, 以及音乐消费者。

传统的音乐产业也可以用下面的流程来简单表示:词曲作者签约音乐出版商→音乐出版商签约艺人 (或制作人) 录制歌曲→唱片公司制作唱片以及MTV→唱片推广部门使歌曲及其MTV在广播或电视上播放→律师与各方签署有关使用、出版歌曲或MTV的协议→唱片公司在线销售以及卖给批发商, 批发商再转卖零售商→艺人机构与唱片公司签约并预订演出→演唱会主办方拉赞助并开始售票→演唱会经纪人布置舞台、灯光及音响→艺人演出, 音乐著作权管理组织收取版税→财会部门计算收入→政府部门收税。在这个流程中不同环节上有不同的参与角色, 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并获得相应的利益, 每一个个体行为都会影响产业链中的其他机构乃至整个产业链的整体运作。

图1显示的是传统音乐产业最主要的几条产业价值链, (2) 也是国际上通行的收入流模式, 我们简称之为音乐创作链、唱片链和现场演出链。

音乐创作链价值增值主要来源于音乐创作的版权, 词曲作者创作歌曲后与音乐版权机构 (如中国音乐著作权管理协会) 签约。一般来说, 大的唱片公司为了获得音乐版权收入, 都有自己旗下的音乐版权公司或部门, 他们获得版权后对歌曲的使用进行授权, 进行影音同步, 所得版税的一部分付给词曲作者。在该链条中媒体的作用不可忽视, 他们通过音乐的播放、宣传, 刺激消费者的欲望, 促使消费者有购买需求。媒体播放的音乐以及推荐的音乐对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有着巨大的引导作用, 从这个角度上看媒体还扮演着音乐产品的宣传、推广者角色。因此媒体是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链条环节, 同时音乐的播放和各种音乐排行榜的播出也吸引消费者注意媒体, 对媒体的收听收视率、知名度等都有提升作用。

唱片链是音乐产业最主要的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销售渠道, 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唱片公司收回成本、实现价值增值、获得利润的主要方式。唱片公司根据其面向大众的营销计划来录制唱片, 他们与歌手签署契约, 承诺根据唱片销量付给歌手版税, 作为回报, 歌手要承诺为唱片公司录制唱片。唱片公司将经过专业录制的音乐批量压制成LD、CD之后由唱片发行公司或部门销售。消费者可以在音像店或超市买到音乐产品。在我国, 由于缺乏完善的商业运作机制, 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版权保护机制, 以及缺乏政府的大力支持, 严重的盗版现象导致唱片发行市场发展不成熟, 专业盗版者未获授权非法生产音乐产品, 非法音乐产品销售商销售盗版音乐产品, 该盗版链条甚至比正常的链条还要顺畅, 直接导致唱片产业价值链出现断裂状况。

现场演出链的音乐人和歌手主要在演唱会、夜总会、电视或广播电台上进行现场演出, 他们有自己的经纪公司, 或与演出经纪公司及唱片公司合作, 安排各种演出活动, 同时也接拍广告、参与拍摄影视作品等。这一环节可为其赚取巨额利润。歌手参加各种演出活动不仅可以通过门票获取收益, 还可以增进知名度和消费者对其喜爱的程度, 若他们是唱片公司的签约艺人, 那么唱片公司也会参与演出活动安排并获取提成, 因此演出活动同时也是对唱片的营销活动, 可部分弥补唱片链条因盗版而损失掉的收入。在传统的音乐价值链中该链条相对较为成熟和清晰。

以上三个链条构成了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的主体框架。任何一条产业价值链中的链环为了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 都会同时参与到其他两个链条中去。音乐产业链上的各个链环之间开放、合作、共赢, 相互制约、相互配合, 才能整合音乐产业价值链上的资源, 实现价值的转换与增值。但是在我国, 由于盗版猖獗、唱片发行市场无序, 以及音乐消费者正版消费意识淡化, 唱片产业价值链呈畸形发展:不靠卖唱片获得利润, 而是依靠艺人拍广告和商业演出等维持发展, 产业缺乏效率, 盈利水平低, 产业价值链的不完整直接导致音乐产业核心产品和最具价值的音乐本身的文化性和艺术性都较为平庸, 链条上各环节之间无法发挥战略联盟的聚合效应。

(二) 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构成

现如今数字音乐表现为有线互联网音乐和无线移动通信网络音乐。通过互联网直接传输到电脑, 主要存储在电脑硬盘和便携式数字音乐播放器中的数字音乐, 称为在线音乐;通过移动增值服务提供的数字音乐, 包括下载的手机铃声、彩铃、IVR中的音乐收听以及整曲下载到手机中的音乐, 称为无线音乐。可以说, 数字音乐的到来给中国的音乐产业带来了新的契机, 使我国的唱片公司不再把精力放在如何与盗版做斗争上, 而是直接跨入了数字音乐时代。我们已然看到, 现在的移动音乐市场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清晰的产业链。一方面, 中国的手机用户群越来越庞大, 截止2011年底, 我国无线音乐用户数量接近7亿, 在移动用户中渗透率为45.7%。 (1) 他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势必使移动音乐市场充满了吸引力。另一方面, 不断健全的移动音乐产业价值链使得链条上的各成员对巨大的市场潜力达成了共识。无论是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还是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都可以分为三个环节:上游是创作, 中游是传播, 下游是消费环节, 它的主体是广大的消费者, 这是音乐产业的下游。

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上游由唱片公司、从唱片公司购买了版权的数字音乐制作公司、音乐版权人、音乐网站、音乐原创作者 (内容提供者) 等组成, 唱片公司处于垄断地位, 负责提供音乐产品, 称为内容提供商 (content provider, CP) 。所提供的音乐产品由唱片形式转变为数字形式, 通过互联网或移动通信网直接上传。

中游由服务提供商 (service provider, SP) 、电信运营商 (operator provider, OP) 、服务平台提供商 (如门户网站型公司, 综合性纯SP公司和拥有自主音乐资源的公司等) 、提供音乐播放设备及软件的供应商组成。

下游是终端用户, 即最终消费数字音乐的用户, 他们通过互联网或者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在线收听音乐, 或下载音乐到播放设备上享受。

目前, 在实践中业界习惯将数字音乐分为在线音乐和无线音乐, 因此本文在分析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现状时也采用在线音乐产业价值链和无线音乐产业价值链的划分, 分别予以探讨和研究。

在线音乐产业链已经由单纯的唱片公司间的竞争推动, 发展为唱片公司、原创个人、音乐网站、版权服务商共同参与的合作共赢。而无线音乐产业链中, 运营商是产业的主导, 是产业链的组织者和中心, 产业链各环节应结合精密, 分工比较明确, 合作大于竞争。这就形成了新的产业价值链。

数字音乐给传统音乐产业造成巨大冲击, 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尤其是全新的无线音乐价值链的出现, 改变了传统音乐产业以往的销售模式和盈利模式。这种改变是我国传统音乐产业的市场机会, 可以预见数字音乐带来的新的发展思路有望引领我国唱片产业走出多年以来的困境, 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 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与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之比较

通过对比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与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构成, 我们可以发现, 二者的相同点主要是以下两方面。

第一, 二者产业价值链的上游主体仍然是唱片公司, 其提供的音乐产品构成产业价值链的核心产品。在价值传递过程中, 传统媒体的宣传作用仍然存在。在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价值传递过程中, 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虽不是主要渠道, 但因其有庞大的用户群基础, 作为重要辅助渠道依旧存在, 在宣传音乐艺人、推广音乐产品方面仍然不可替代。

第二, 现场演出链虽然在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图示中没有重点强调, 但依然存在。在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中, 唱片公司签约艺人开演唱会、办歌友会等活动, 对弥补因盗版泛滥、传统唱片发行市场不顺畅而导致的亏损有一定作用。在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中, 链条成员更加多元, 在其他产业的企业 (如数字音乐服务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等) 参与下, 现场演出链将同样发挥重要作用, 新旧媒体通过互动联合, 逐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价值增值效果更加明显。

同时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与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也有不同之处, 主要表现为以下四方面。

第一, 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呈单线型结构特征, 价值流动也呈单一循环形态, 各环节之间的价值关系比较简单, 音乐创作者与消费者之间互动极少;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呈网状结构特征, 任意链条环节之间几乎都可以进行双向的价值流动, 音乐传播原始形态的透明性特质在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里得到了再现与回归。由于音乐创作者与创作者之间、创作者与音乐接受者之间、音乐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可以对音乐产品的多种形态进行直接的、及时的技术和艺术交流, 其蕴涵的价值活动更加复杂。

第二, 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的单线结构决定了它要通过从上游到下游的层层增值过程来创造价值, 产业链上各环节的收入来源都比较单一;数字音乐产业由于是技术的融合、网络的融合、设备的融合和企业的融合, 所以其产业价值链表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征, 并且其纵向性、横向性双向发展更加体现产业价值链的“点、线、面、网”特点, 这是个相互合作共同创造更大价值的价值创造系统, 每一个链条环节都可以有多种创收途径。比如, 作为内容提供商的唱片公司既可以通过向搜索引擎、音乐网站、无线增值业务商、电信运营商等提供音乐版权参与广告收入分成, 也可以自己建立在线销售平台直接面向用户销售产品, 还可以与终端产品制造厂商合作, 把自己的音乐产品内置到数码播放器内进行捆绑销售。多样化的获利方式有利于各企业凭借与其他环节间的价值联系进行有效的扩展和协调, 进而增加竞争优势。

第三, 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单循环价值流动的方式使得非相邻环节之间缺乏约束力, 音乐产品销售渠道和方式是传统的, 购买唱片是直接的钱物交换过程, 各类销售网点是音乐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 一旦中间环节出现了问题, 上下游之间就会因无法直接相连而使产业价值链产生断裂或价值流动的通道发生阻塞;而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结构呈网状, 如果某一环节的运作出现问题或障碍, 价值流仍可以通过其他通道予以实现。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中游由IT产业或通信产业的部门组成, 负责音乐产品的推广、营销等工作, 低成本的数字化分工代替了高成本的生产、包装、传播及售后服务等环节, 成为数字音乐发行与销售的主要渠道, 取代了传统音乐产业发行环节, 大大减少了音乐产业价值链的中介环节, 也大大提高了抗风险的能力。

第四, 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的链条都是音乐产业范围内的企业, 其发展只受本产业微观环境的影响;而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经营战略不仅取决于音乐产业内部价值链, 还取决于一个更大的价值系统———其链条上的企业同时也是其他产业的企业, 不同环节上有不同的参与角色, 整个产业链的价值的转移、创造和分配要依靠不同产业的不同企业、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 他们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并获得相应的利益。

二、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形成的经济学分析

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具有单向式、间接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 唱片公司为了传达产品信息, 通过广告传单、媒体和户外活动等方式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 在这种营销模式下, 唱片公司很难正确及时地掌握消费者的反馈信息, 消费者也要通过多层中间环节才能获得产品信息。 (1) 而在数字音乐时代, 由于消费者与生产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接触 (如在线视听、文件共享以及提供免费下载服务等) , 具有便捷性、省时性、多重选择性、易转换性等优点, 使得传统营销渠道被大大削弱, 造成“去中间化”的现象。消费者是理性经济人, 在数字音乐时代, 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交易费用来获得超值享受, 满足自身效用最大化。

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形成, 是产业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变化的结果。宏观环境包括技术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及人口文化环境等, 微观环境包括数字音乐生产组织的内部环境、数字音乐中间商和服务提供商、数字音乐用户 (数字音乐消费者市场、中间商市场、国际市场) 以及数字音乐竞争者。任何一个重大变化的发生, 都有可能毁灭或者重新塑造产业链。不断变化是数字音乐产业环境的突出特点, 而正是因为不断变化的环境才会源源不断涌现出新的机会。从不同角度看待这些变化, 是数字音乐产业从业者业务发展和音乐产业重新振兴的新机遇。如何正确对待数字音乐产业环境变化带来的机会, 以及如何化解消除环境威胁, 从而在社会经济发展浪潮中发展壮大音乐产业, 是数字音乐生产者必须面对的课题。从产业经济学和传媒经济学的视角考察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形成原因, 主要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数字技术的发展导致产业的融合

产业融合的直接表现结果就是产业边界的消失, 之后融合成为一种新型的、与以往不同的产业类型, 它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的简单累加, 而是一种在原有产业适度整合基础上的重新分工。 (2) 数字音乐产业是音乐产业和IT产业、电信产业、传媒产业、互联网产业等相融合后出现的新型产业, 它的出现没有完全替代传统音乐产业, 然而却创造出新的业务和市场。数字技术是数字音乐产业融合的核心, 它使本来隶属于不同产业的企业因为供需双方的连接而产生联系, 功能互补、链条延伸, 也可以使一些技术力量雄厚的公司凭借数字技术实力进入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创造价值, 赢得竞争优势。数字音乐产业是音乐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产业渗透、产业交叉、产业重组, 这样的重组发生在具有紧密联系的产业或同一产业内部的不同行业之间。数字技术在音乐产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是音乐产业融合的根本原因, 数字技术实现了音乐作曲、演奏、存储和传输的自动化, 音乐转化为数字形式利用网络和终端进行传输, 让原音乐产业和其他产业得以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发展新业务。电信业的宽带业务发展势头良好, 音乐产业则开始重点发展数字音乐, 音乐产业与电信业在技术融合和业务融合的基础上, 让双方原来独立的产业出现了交叉并形成产业融合, 在新业务 (如在线音乐和无线音乐) 迅速发展的同时延伸了产业链。因此, 数字技术导致的产业融合是形成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基础。

(二) 消费者获取数字音乐的便利性

在一个稳定历史时期内, 消费者对音乐的喜好程度之和是一个定数, 在此用常数C表示, 当技术发生重大变革、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 常数C会有所改变。在传统音乐产业时代, 产品结构单一, 附加价值低, 常数C是稳定的;数字音乐出现之后, 尤其是当无线音乐的彩铃推出以后, 人们可轻易获得自己喜欢的音乐, 这种便利程度就使得C值大幅提高, 标志着音乐产业的一个新时代来临, 新的产业价值链形成。

音乐作品作为一种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 在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中, 音乐作品的复制、销售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 必须固定在磁带、CD唱片等物质载体中才能进一步传播, 而且每复制一次, 音乐作品的品质就是降低一些。在这种情况下, 只有那些拥有专业设备的生产商才有能力大规模复制音乐产品, 私人若想实现大规模复制则有一定的天然障碍。音乐版权人创作生产出音乐产品之后, 不可能直接出售给最终用户, 而是授权那些与音乐产品销售商建立了广泛业务联系的发行商发行该音乐产品, 最终消费者只能从零售商处购买音乐产品, 购买的时间、地点也有一定的限制。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的这种传播模式使得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音乐产品, 并不参与音乐产品的生产。而在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中, 音乐的存储形式和传播模式完全改变了, 数字技术可以使音乐产品在不损失太多品质的前提下以数字化形式被使用、复制、传递, 并以MP3音乐文件的格式存储于电脑硬盘或便携式数字音乐播放器中。

由长尾理论 (3) 可以知道, 在传统唱片时代, 人们只能关注重要的唱片或热门唱片, 如果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绘这些热门唱片的话, 人们只能关注曲线的“头部”, 而将处于曲线“尾部” (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 的大多数唱片忽略。而在数字音乐时代, 由于关注的成本大大降低, 没有货架空间, 音乐数量不胜枚举, 人们可以轻易获得他们想要的音乐, 这时人们才有可能以很低的成本来关注正态分布曲线的“尾部”, 这种关注“尾部”产生的效益甚至会超过关注“头部”产生的效益。长尾理论认为, 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 当音乐产品储存流通的空间和渠道足够大, 导致音乐产品的生产成本急剧下降, 甚至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单独生产, 且销售成本降低时, 任何在以前貌似需求很低的产品, 在数字音乐时代都有了市场。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音乐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 可以和原来唱片时代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比肩, 甚至更大。这种获取音乐的便利性的极大提高, 也促进了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形成和发展。

(三) 音乐消费者购买行为因素的变化

音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取决于他们的需求和欲望, 而人的需求、动机和购买行为又受制于多种因素。消费者的音乐需求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高、眼界的开阔而无限扩展。而消费者的客观需求受他们的文化水准、主观偏好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因而音乐消费者的需求是在一定的支付能力和其他条件下形成的多层次需求。 (2) 数字音乐出现后, 人们对音乐的选择性大大增加, 当人们获取音乐产品的壁垒消失后, 音乐市场上就出现了长尾, 无论是音乐数量还是音乐种类, 人们都有极大的选择性。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新的音乐服务业务, 消费者需求随之增加, 而增加的这部分需求又不同于原来的需求, 新增的这部分需求由于消费模式和流程的改变而产生了新的产业价值链。

消费者在有购买能力的情况下是否会发生购买行为还要取决于其他因素, 譬如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心理因素以及消费者的个人因素。而当效用因素和便利性因素一定时,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可以用一条供需曲线表示。图4所示是数字音乐市场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结合, 供给和需求曲线相交于一点, 这一点称为均衡价格, 相交时的数量称为均衡数量。当需求量变动到一定程度时, 量变引起质变。就单一消费者个体而言, 数字音乐消费需求受到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制约, 体现在数字音乐价格对音乐消费者购买音乐的推动力。音乐消费者根据充分的音乐市场信息去购买对自己最有价值的数字音乐产品, 如果价格过高, 就会抑制音乐消费者的欲望和行为;相反, 如果价格降低, 就会诱发音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在价格处于均衡时, 供给量等于需求量, 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字音乐数量正好与数字销售商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数量平衡。不管在线音乐的免费还是无线音乐的付费 (如彩铃每首2元) , 其价格都刺激了数字音乐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并改变着他们购买喜欢的音乐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李怀亮著《国际文化贸易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曾遂今编著《音乐社会学教程》,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曼昆著《经济学原理》 (第三版) , 梁小民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4]芮明杰等著《论产业链整合》,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郁义鸿等著《产业链纵向控制与经济规制》,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李一鸣、刘军著《产业发展中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周洪雷著《音乐市场营销及案例分析》,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8]李思屈著《中国数字娱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9]曾遂今《音乐网络传播与当代人的音乐观》, 载《中国音乐》2006年第4期。

[10]王睿《数字音乐时代的音乐产业现状分析》, 载《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10期。

[11]宋明、孙媛、忻展红《国外电信运营商数字音乐业务运营模式研究》, 载《数据通信》2009年第5期。

价值链视角下的低成本领先战略 篇8

一、低成本领先战略的内涵

为理论界和企业界所熟知的“竞争战略”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波特在其著作《竞争战略》中首次提出的。波特教授提出了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三种基本战略:即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中战略。低成本战略是指企业根据自身客观条件和环境, 联系企业经营目的, 正确分析和判定企业的费用成本在市场竞争对手中的水平, 通过加强内部成本控制, 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广告领域里把成本降到最低限度, 使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单位生产成本最低, 从而处于领先地位, 以保证企业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 取得竞争优势。即通过借助规模经济、技术创新、运作效率提高、低人工成本、优惠获取原材料等因素, 获得低成本、低价格, 并在获得较大市场占有率的同时赚取高于竞争者的利润。差异化战略是要求企业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 满足顾客特殊的需求, 或是形成一些在全产业范围内具有独特性的东西, 以形成企业竞争优势, 即借助于高超的质量、非凡的服务、创新的设计、技术性专长, 或不同凡响的品牌形象, 以此培养顾客忠诚, 获得“溢价”。目标集中战略就是企业把经营战略的重点放在一个特定目标市场上, 为特定的地区或特定的购买者集团提供特殊的产品和服务, 本质上讲也归属于低成本领先或差异化战略, 这三个战略实质就是使企业与竞争对手产生差异, 实现比较竞争优势。

低成本领先战略的核心涵义是要求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 其动态长期总成本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在由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环节构成的企业价值链上, 由于各企业自身资源状况、战略经营重点、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不可能要求企业在价值链上所有的环节与竞争对手相比都处于领先地位, 这样要求也不现实, 而要求企业为保持其总体上成本领先, 要根据企业内外部资源条件、所处的发展阶段, 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整合企业价值链, 有战略重点地打造价值链上对企业来说能够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达到低成本领先的战略目标。低成本领先战略的核心是建立持久成本优势, 而成本优势的战略性价值正是取决于其持久性。因此, 只有为企业带来长久性竞争优势的成本削减战略才是低成本领先战略。

在低成本领先战略指导下, 企业的目标是要成为其产业中的低成本生产 (服务) 厂商, 也就是在提供的产品 (或服务) 功能、质量差别不大的条件下, 努力降低成本来取得竞争优势。如果企业能够创造和维持全面的成本领先地位, 那它只要将价格控制在产业平均或接近平均的水平, 就能获取优于平均水平的经营业绩。在与对手相当或相对较低的价位上, 成本领先者的低成本优势将转化为高收益。成本领先战略的逻辑要求企业就是成本领先者, 而不是成为竞争这一地位的几个企业之一, 所以, 成本领先是一种格外强调先发制人策略的一种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可通过大规模生产、学习曲线效应、严格的成本控制来实现, 企业必须发现和开发所有成本优势资源。只要企业通过某种方式取得了在行业范围内的成本领先地位, 一般情况下就会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同时赢得较高的利润。而较高的收益又可加速企业的设备更新和工艺变革, 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企业的成本领先地位, 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反之则可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二、低成本领先战略的保障条件

任何一种竞争战略的成功实施, 都必须建立在必要的保障条件之上, 低成本领先战略也不例外。总的来说, 低成本领先战略要取得成功应充分考虑以下保障条件:

1. 该战略适于资本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的企业。

低成本领先战略是建立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企业规模只有足够大, 才可以摊薄成本, 实现低成本领先。相反, 如果企业的规模较小, 达不到规模经济, 固定投入较高, 产品的单位成本必然较高, 在成本方面就不具有竞争力, 就不适合采用低成本领先战略。同时, 为实现低成本领先战略, 企业还需在生产设备与信息化方面进行持续不断的大量投入, 资本实力较弱的企业实行起来是比较困难的。

2. 企业的产品应处于成熟期或由成长期向成熟

期过渡的阶段。由于低成本领先战略是建立在各竞争厂家的产品同质或基本同质的基础上, 各企业产品对于顾客来说, 在功能与质量方面, 不存在较大差异。价格是顾客优先考虑的因素, 只有这样成本才能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在产品研发期, 由于产品没有最终定型, 各厂家的产品在功能、质量、外观、技术标准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 顾客购买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不仅仅是价格, 成本并不是各厂家竞争的主要手段。同样在这个时期, 由于产品的制造标准没有统一, 生产规模达不到规模经济, 要实现低成本还较为困难。只有在由成熟期或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时期, 各厂家的产品才具有同质化倾向, 才能成为竞争的主要手段。

3. 低成本领先战略的成功实施还需要企业员工

树立和具备强烈的成本意识, 并形成相应的企业文化。把成本理念贯彻到员工中去, 形成员工的共享价值观, 就会有更多降低成本的途径。一般来说, 追求成本领先的企业应着力塑造一种注重细节、讲究节俭、严格管理、以成本为中心的企业文化。不但要控制好战略性成本, 也要控制好作业性成本;不但要注重短期成本, 更要注重长期成本, 一切行动和措施都要体现“成本”这个中心, 一切矛盾和冲突的解决都要服从“成本”这个中心。

4. 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系统。要使企

业制定的低成本领先战略成功实施, 还需要企业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在学习与借鉴其它企业先进的成本控制手段与方法的基础上, 设计出适合于自身的成本控制系统。

5. 在知识与信息化时代, 企业要成功实施低成本领先战略还要正确处理好成本领先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三、低成本领先战略的风险因素

1. 生产技术的变化或新技术的出现可能使过去

为降低成本投入的巨额设备或学习经验变得无效, 甚至成为进一步实施低成本领先战略的障碍。例如, 长虹为降低成本, 曾投入巨额资金建立了庞大的彩电生产线, 成为“世界级彩电加工厂”, 一旦市场不景气, 或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 巨额投资就成为其实施低成本领先战略的包袱。

2. 行业中竞争对手或新加入者通过模仿、总结

前人经验或购买更先进的生产设备, 使得他们的成本更低, 以更低的成本起点参与竞争, 后来居上, 这时企业就会丧失竞争优势。如TCL正是以跟随者的方式, 学习并最终赶超长虹, 成为彩电市场的主导者。

3. 由于采用低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其力量集中

于降低产品成本, 从而使它们丧失了预见市场变化的能力。企业可能发现所生产的产品即使价格低廉, 却不为顾客所需要。例如, 2001年各彩电厂家在常规彩电上激烈竞争, 长虹却在高端“背投”市场发力, 结果在高端市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4. 由于实施低成本领先战略, 企业将精力集中

于降低成本, 可能会对科研开发与技术创新注意不够, 造成产品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 这是低成本领先战略最大的风险所在。典型的例子是20世纪20年代的福特汽车公司。福特曾经通过限制车型及种类、采用高度自动化的设备、积极实行后向一体化, 以及通过严格推行低成本措施等取得过所向无敌的成本领先地位。然而, 当人们收入水平提高时, 市场向个性化、舒适化发展, 通用汽车公司看到这种趋势, 开发了一系列车型, 适应了市场的需要。而福特由于对新市场估计不足, 虽然把生产成本降到了最低, 但由于失去了新市场, 结果被通用击败。

四、低成本领先与创新的关系

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和源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迅猛, 企业产品的开发周期和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这一切都要求企业要不断地进行创新,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由于创新需要投入, 需要成本支出, 有时支出成本是巨大的, 特别是科技创新, 因此人们往往将创新与低成本对立起来, 认为低成本就是低投入, 不必要也不应进行创新,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低成本领先战略与创新首先是统一的, 低成本领先战略本身就是波特在研究传统企业战略理论后, 得出的创新性竞争战略理论。低成本并不是静态的低成本, 而是动态的长期的生产经营创造的低成本, 它需要不断的创新, 诸如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 提供智力支持与手段保证, 来实现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水平, 形成竞争优势。

从成功实施低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实践来看, 创新正是成功的方式与保障。例如在家电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 海尔公司针对夏季洗衣的特点开发出“小小神童”洗衣机, 在夏季低迷的洗衣机市场上创造了奇迹。

其实, 技术创新与成本领先不仅不矛盾, 而且是相互促进的。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可以开发新的产品、新的市场, 降低企业总的运行成本;通过工艺创新, 企业可以节约原料和能源支出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产品外观设计创新, 可以增加附加值吸引顾客, 扩大市场销售, 降低成本。低成本可以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 为技术创新提供经济保障。

但创新同其它任何经营活动一样是要发生成本支出的, 有时同低成本领先战略确实存在矛盾的一面。如果企业进行了巨额的创新投资, 最终失败, 企业就很难消化, 就会给企业的低本领先战略造成巨大障碍。例如摩托罗拉耗资50亿美元投资于铱星计划, 结果投资失败, 不仅没有使公司的营运成本相对降低, 还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对于投资较大的技术创新投资, 企业一定要慎重从事, 要把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消化和吸收的范围内。

五、低成本领先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高度发达, 依靠传统手段来实现企业低成本领先战略已不可能。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传统技术手段表现的弊病主要有: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慢;对顾客的服务水平难以提高;无法实现跨地区经营需要, 更不要说跨国经营, 这无形中降低了企业的运作效率, 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与低成本领先战略相违背。

在当今复杂、快速多变的开放经营环境中, 对企业的应变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三大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对其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首先, 通过企业信息化, 可以大大提高企业信息的搜集、处理、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从而大大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第二, 通过企业信息化, 使企业可以很方便地捕捉到外界的变化, 及时应变, 从而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第三, 企业信息化不仅使企业可以及时跟踪世界科技的最新成果, 而且信息化也使企业与外界的联系更直接和更密切, 从而使企业创新更趋市场化。

因此, 实现低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必须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 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节约时间、资金、沟通、交易等成本, 有效地实施低成本领先战略。同时, 企业还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重组企业价值链, 对企业和社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通过跨地区、跨国的战略合作, 可以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整合资源, 利用地区差异, 降低企业成本。企业在应用信息技术时, 还要注意风险, 切记不能为信息化而信息化。

价值链视角 篇9

关键词:价值链,价值网络,价值星系,商业模式创新

关于商业模式,目前为止在学术界和企业界中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的商业模式往往从系统、盈利、运作,以及价值创造等角度描述了商业模式的内涵,系统论认为商业模式是由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系统,强调了商业模式的综合性;盈利模式论认为是如何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企业运作模式论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如何适应环境变化合理配置内外资源获取利润的方式;价值创造论则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决定性来源。笔者倾向于从价值链角度将企业商业模式定义为:企业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 以及价值链、企业组织结构、合作伙伴网络和关系资本等以实现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盈利收入的要素组成的系统,是企业创造价值的逻辑和结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传统的价值创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当今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需要实现转变,本文拟从价值链演变的角度探讨商业模式的创新。

一、价值链理念的演变路径

最初关于企业之间关系的界定是关于产业链的概念。产业链是以一个共同的目标、由一些相关的企业所组成的具有上下游关系的一种链条结构,处于链条上的企业都是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建立起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产业链主要表现为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实现供产销一体化的过程。

价值链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Michael E.Porter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中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相互分离的活动的集合”。任何一个企业的价值链都是由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所构成的,这些活动分布于从供应商的原材料获取到最终产品消费时的服务之间的每一个环节,这些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价值链理论源于制造产业的研究,被认为是企业内部一系列有序联系的运营活动,其目的是实现企业将原材料向产品形式的转变。波特提出价值链概念以后,国内外学者对这一理论都有所发展,在价值链的概念上又提出了虚拟价值链、价值网络、价值星系的概念。

1995年,Jefferey F.Rayport和John J.Sviokla提出虚拟价值链的观念,即电子商务在信息与通信中的活动所构成的价值链。实物价值链与虚拟价值链形成一个价值矩阵 (value matrix) ,在实体价值链中的每一个活动中,信息的收集、组织、选择、综合、分配等都会再创造新的价值。企业面临着两种价值链:管理者所能看到的和触摸到的marketplace的实物价值链,和由信息形成的marketspace虚拟价值链。

在虚拟价值链理论基础上衍生出了价值网络理论,价值网络理论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价值创造主体发生了范围上的变化,另一方面,虚拟价值链和实物价值链交相作用,形成复杂的价值网络。随着人们个性化需求的强化及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强,企业实现其价值创造的选择发生了重大改变。单一的企业很难完成对顾客的价值创造,必须集合各种类型的参与者相互协作,共同围绕顾客价值需求开展价值创造活动。这样,价值网络不仅应用于企业创新过程和业务活动, 还提升到聚焦于为顾客创造创新价值的角度。成功的公司战略分析的焦点不是公司、产业本身,而是整个价值创造系统, 在系统内不同的经济行为主体——供应商、商业伙伴、同盟者、顾客一起工作,共同创造价值。他们关键的战略任务是这些行为主体间的关系和角色的重构, 目的是以新的方式、由新的参与者实现价值创造。

伴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价值星系的理念逐渐出现。价值星系其实是一种特殊的价值网络,其主要区别在于存在一个“恒星”企业产生一种吸引力,使价值星系中的其他模块企业既围绕“恒星”企业运转又能自组织地运转。在价值星系中,“恒星”企业往往表现为有能力控制价值流路径的信息和资源、能够起到帮助其他企业建立联结桥梁的焦点企业,而星系成员都是一个个具有自组织特性的能力要素模块,他们由焦点企业外部市场中的供货商、协作厂家、中间商、企业用户,以及最终消费者,甚至是焦点企业内部市场中的其他部门的能力要素模块组成。这些能力要素互补、互嵌的模块相互合作,共同降低生产、交易,以及市场认知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并支持“恒星”模块创新的实现。网络的接入提升了星系成员围绕客户价值相互合作提升价值的能力。

不管形式及提法如何变化,价值链最本质的东西是没有变的,即价值链是由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所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价值链概念的演变更好地反映了随着时代的变化价值创造活动中各要素相互之间关系的演变。而从本质上讲,企业商业模式是通过对企业全部价值活动进行优化选择,并对某些核心价值活动进行创新,然后再重新排列、优化整合而成的。因此,随着价值链概念的演变,商业模式也表现出不同的形式。

二、价值创造活动模式的变迁

1. 价值网络与商业模式创新

波特定义的企业价值链囊括了所有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动和因素,也包括企业组织结构、制度安排、价值理念和企业文化等,其在整条产业价值链上的不同变动方式及其自身基础价值活动的创新带动了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地根据自身优势进行创新。一方面通过价值链的延展、分拆,获得成本领先和管理协同,实现优势互补和灵活反应;另一方面通过价值活动的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差异化经营能力,为企业和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

然而,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价值和利润频繁地在价值链环节中转移,并且价值链经常发生断裂、压缩与重新整合。因此,企业需要考虑利润产生的环节和自身实力,在价值链中选择合理的位置,发展与供应商、分销商、合作伙伴的联系,发挥协同效应,形成共同为顾客提供价值的网络。包含独特联系的价值网络,会给企业带来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思路。

Rayport等在研究了来自不同行业的数十家企业后,发现它们都试图同时在管理者可感知的物质世界和由信息构成的虚拟世界展开业务,并且发现在信息世界赚钱的组织成功地发展了实物价值链和虚拟价值链。两种价值链相互作用,导致企业网络可能经常改变形状——扩大、收缩、增进、减少、变换和变形,形成了复杂的价值网络系统。价值网络管理能使网络成员在现实中交换关键的信息和知识,并为共同的利益一起努力,达到预期目标。

不同企业间的价值链关系已经演变成价值网络的关系,企业内部的行为主体间关系及业务联系也构成内在的价值网络关系。价值网络使组织间联系具有交互、进化、扩展和环境依赖的生态特性,扩大了企业的动态发展空间。价值网络的价值创造与创新效率不仅取决于各企业行为主体各自的高效运转, 更取决于各个行为主体间,以及其所构成的不同层次的网络系统间的相互联系和合作, 以及由此产生的创造性协同作用。企业和不同层次网络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 形成了节点密集、联系频繁、组合运作方式合理的价值网络。在价值网络中, 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政府、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等各个不同的行为主体,以及不同层次的网络, 不仅各自高效运作, 而且彼此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多层次的各种技术合作和人才、信息交流, 有效互动、相互磨合, 并在相互作用、相互激发中采取高效的组合和运行方式, 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取得了“整体大于局部”的协同创新效果。

2. 价值星系的商业模式创新

价值星系是伴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价值星系是一种协作网络与系统化的 (Collaborative and Systemic) 新商业模式,它利用及借助于柔性契约网络与顾客选择去驱动战略优势。这表现在:

(1)价值星系可以与顾客一起创造出价值增值和为顾客提供创造价值的服务设计决策。由于网络的接入,价值星系可以提供的服务价值有:超级服务、便利的客户解决方案和个性化定制。超级服务是指具有快捷、可靠特征的产品交付。方便完整的客户解决方案是指致力于满足广泛顾客需求的完全、定向的服务。个性化是指独一无二的定制产品和服务。这三种价值定位都需要价值星系各模块企业的合作才能超过行业中其他同行而获得竞争优势。

(2) 价值星系不是一种按顺序连接的固定链条,而是一种包含顾客或供应商合作、信息交流活动的强有力的高业绩网络。成功的价值星系内的交易伙伴集成必须具备可视性、速度 (Velocity) 和粘度 (Viscosity) 。可视性是指客户需求、产品和生产计划、能力和存货、成本和价格等信息的同步和共享能力;速度是指供应链各成员对变化的响应能力。粘度是指成员间信息沟通的广度和深度。Internet的出现为可视性、速度和粘度提供了有力的手段,许多价值星系都构建了一致的BtoB电子商务平台与所有供应商、销售商伙伴进行设计、生产和交货等活动的整体性协调。新价值创造模式能按照顾客要求以“端对端”的方式减少物流和信息流的某个冗余层次,在不影响服务结果的情况下使得流程时间和步骤压缩。

(3) 价值星系各模块企业的关系是“市场需求拉动供应,而不是供应控制需求”的上下游合作关系,新利润和竞争优势的赢得要素关键在于企业间供应链的变革,形成一种能为获得市场份额顾客亲和力和持续优势提供有效手段的新型供应链业务模式。

总之,价值创造活动的模式变迁引发了商业模式的变化,从产业链到价值链到价值网络与价值星系,企业由注重为顾客提供价值逐渐转向与顾客一起来共同创造价值,不断创造新的市场;以往能够包办一切的一体化企业正在走向衰亡,要想提供最吸引顾客的产品和服务,现在得靠公司本身、供应商、联盟、合作伙伴一起努力,共同创造价值。因此,企业必须要转变商业模式,将相关的各种关系和经营系统重新排列组合,构建适合自己的创新商业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钟耕深孙晓静:商业模式研究的六种视角及整合.东岳论丛, 2006 (2)

[2]张延锋田增瑞司春林:基于价值网络的创业网络组织模式分析.科技导报, 2006 (8)

[3]罗珉:价值星系:理论解释与价值创造机制的构建.中国工业经济, 2006 (1)

[4]王艳:论价值连锁型商业模式[J].商场现代化, 2006 (1)

价值链视角下管理会计报告的改进 篇10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任何企业决策都离不开会计信息的支持,相较于对外提供信息的财务报告来说,企业的管理层更需要一个能够为其决策提供细节支持的内部报告系统,这时针对企业内部决策需求的管理会计报告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传统的管理会计报告主要包含三个组成部分,预算报告、决策控制报告和责任考评报告,这三个报告体系分别独立运作,动态相关性明显不足。长久以来,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没有对管理会计报告投入足够的重视,已有的一些研究或是从业绩评价的角度或是从监管的角度对管理会计报告进行研究,完整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仍有待健全。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价值链的思想引入了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中,试图将会计信息的传播贯穿价值链始终,加强企业各部门的相互合作与沟通,最终使得管理层得到更加及时、有效、完整的决策信息。

二、价值链视角下管理会计报告的基本特征

管理会计报告作为会计信息传递的载体,应向管理者传递决策相关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支持,以求改善经营效果。价值链视角下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也是为内部管理者服务的,相比传统管理会计报告,它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从管理理念上来看,传统的管理会计报告更加专注于对企业日常经营方面的管理,传统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将更多的关注放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上面;而价值链视角下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则从宏观上强调对整个企业的战略管理进行把控,不仅要对企业内部的运营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还应详细考察企业内外部环境,从多个角度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其目标应锁定在客户的需求与价值链的整合与优化上。

其次,从关注环节与控制活动两个方面来看,价值链视角下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应从原本的只专注生产环节转变为现在的在整个价值链各个关键环节上都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活动,使管理者能够从容地对以往的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作出正确的评价。

最后,从信息与沟通的角度来看,基于价值链视角下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不仅要根据管理者的需求提供包括企业内外部的全面及时的会计信息,同时需要将这些信息沿着价值链的走向从横纵两个方向对内部人员进行传递。这种高效的传播方式使得信息的传递既不会出现遗漏,又不会使管理者在丰富的信息中不知从何下手。

三、价值链视角下管理会计报告的内容与功能

管理会计报告定位于向管理层提供及时有效的会计信息来满足企业的决策需要,进而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和综合竞争力。价值链思想的引入解决了传统管理会计报告主要着眼于生产环节,而对企业战略管理层面的支持不够的问题。基于波特的价值链模型,我们可以将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按照价值链分为研发管理会计报告体系、采购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生产管理会计报告体系、销售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和售后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五个部分。

价值链视角下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功能与其战略目标是相辅相成的,结合其辅助管理者作出决策的目标来看,其功能主要体现在提供整合价值链各个环节所需的信息和数据,进而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支持,具体功能体现在各个价值链环节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

(一)事前预测功能

为了从全局对企业的整体战略进行把控,价值链视角下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在其设计之初就将企业的整体战略作为目标。在该目标的指导下,企业不仅对企业内部产生的信息做出反应,同时也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逐步调整其战略轨迹。通过对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有效地收集和整理,企业可以对未来的生产经营以及销售进行合理的规划,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二)事中控制功能

事前预测功能保证了企业可以为其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树立一个合理的标准。此后的各项活动能否都按照事前制定的标准进行,则依赖于事中控制功能。价值链思想的介入进一步加强了企业各个部门的联动与相互配合的意识,并在进行当中不断将现实成本费用与事前预算相对比,找出差异并分析原因。

(三)事后评价功能

对于价值链视角下管理会计报告的事后评价功能, 我们可以参考平衡计分卡和战略地图的思想,通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衡量对企业价值链上各个层面的运营情况进行打分。用定量的分数来衡量企业经营的现状和既定目标之间的差距,有助于企业发现自身薄弱环节和问题所在。另外,价值链思想还使得平衡计分卡的评价功能细分到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能够细致地对企业的各个部门和个人进行客观的评价。评价之余, 根据评价结果对部门与个人施行激励政策,有助于员工长期保持积极高效的工作状态。

四、价值链视角下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

企业的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共同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其中外部的价值链指的是供应商价值链与客户价值链两个方面。企业的内部价值链与供应商价值链是通过企业的采购活动相联系的,而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联系是通过销售活动实现的。在建立价值链视角下的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时,一个包含企业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的完整的链条关系应当被建立起来,从而形成一个闭环似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除此之外,根据上述分析的价值链基础上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与功能可知,每个环节的管理会计报告都应当包含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以及事后评价三个部分。因此,本文将每个环节的报告体系划分为事前预算管理报告、事中成本管理报告、事后绩效评价报告三个部分,整体框架体系如右上图1所示。

(一)研发管理会计报告体系

企业产品的研发活动指的是企业在进行市场需求的调研之后,根据市场的需求反向进行产品设计、生产、质检等一系列程序和工作。一般情况下,产品的研发会经历产品规划、产品研究、技术开发和设计施工四个阶段。研发活动的四个阶段与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息息相关。在产品规划阶段,企业需要从销售及售后管理体系中得到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然后基于需求对可能的产品设计进行可行性分析、产品参数设定等。因此关于研发部分的事前预算体系既包含了销售管理预算支出,做到资源的合理分配,又能良好地表现研发管理报告下的事前预算功能;研发的事中控制职能则应由研发成本报告体现,成本报告应详细记述预算报告中目标成本预算情况以及现实中实际成本的发生情况;研发的事后控制功能体现在研发绩效评估体系当中,可以利用平衡计分卡体系来对研发阶段的成果进行评价,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运营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都是评价体系所要考核的维度。 研发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如图2所示。

(二)采购管理会计报告体系

企业价值链上的采购环节与研发活动和生产经营过程密切相关。采购的事前预算职能体现在企业编制采购预算报告时应当同时考虑到这两个方面的预算信息,更加准确地获得价值链上各个环节关于材料采购有关的数量、质量、规格等方面的相关信息,以便更加合理地安排企业的采购活动,节约采购成本;采购的事中控制环节应及时将采购预算报告的预测采购成本与实际采购成本相对比,并分析差额产生的原因,在采购过程中不断修正成本误差,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事后控制表现在采购活动完成时,根据平衡计分卡思想建立的采购评价体系重新对采购环节的四个维度进行客观的评价打分,就此完成了采购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全部环节。采购环节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如下页图3所示。

(三)生产管理会计报告体系

企业的生产过程指的是企业将采购而来的原材料加工成为产成品的过程。在传统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下,企业的生产环节分析以及成本控制都是参考同类商品以往的商品信息展开的。由于信息沟通不畅,企业往往在接受订单之初就注定了亏损的结局。价值链思想的引入可以使得企业信息的传播更加顺畅,价值链上各个部门的横向合作也更加密切。源自研发与采购部门的预算报告和成本分析报告可为企业制定生产环节的预算打好基础, 原材料在采购源头价格的变化可以清晰快速地传达给生产部门,最终体现在生产管理会计报告当中。生产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如图4所示。

(四)销售管理会计报告体系

企业的销售活动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同时也是企业最终实现利润产出的环节。销售环节作为价值链中企业与消费者直接交流的环节,可以为价值链上的其他活动提供有关产品、市场以及需求等相关信息,进而为企业制订产品设计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前述其他环节相同,销售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仍然分为事前预算、事中成本控制和事后评价三个模块,具体报告体系如图5所示。

(五)售后服务管理会计报告体系

售后服务在企业的销售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企业选择进行售后服务也需要支付相当可观的成本。由于企业设定的服务标准不同,其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也就不尽相同,售后成本也会产生差异,一般标准越高,成本越高。企业制订售后计划的过程就是平衡客户满意程度与成本支出的过程。企业在提供售后服务的过程当中会清晰地得到用户关于产品的反馈,这对于价值链上的研发、采购、生产等环节都有独特的价值。售后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如图6所示。

五、研究结论

企业价值是通过一系列企业活动产生的,价值链在其产生之初便与企业的战略管理强烈相关,并且随着价值链思想的逐步发展,价值链管理也逐渐兴起。管理会计报告是供企业内部使用的,对企业的决策、控制和评价进行支持的全部会计报告的总称,价值链思想的介入无疑是对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动态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价值链的指导思想下,企业首先应当明确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其次应将企业价值链上各环节所需的会计信息与企业已有的价值活动进行对比分析,并重新进行评估,这样基于价值链的新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便产生了。

基于价值链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不仅能有效提升会计信息在价值链上的传播效率,满足管理者的信息需求, 还可提高各个部门的协同效率,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价值链视角下管理会计报告应具备的基本特征,然后提出了管理会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及功能,最后构建了包括研发管理会计报告体系、采购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生产管理会计报告体系、销售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及售后服务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等基于价值链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

关键词:价值链,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王留根,刘兆晟.管理会计边界与管理会计报告的理论定位[J].财会月刊,2015(1).

价值链视角 篇11

一、产业价值链与加工贸易的内在关系

(一)产业价值链与加工贸易的内涵

从现代工业的产业价值链环节来看,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包括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原材料加工、中间产品生产、制成品组装、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不同环节上有不同的参与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获得相应的利益。产业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活动都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的价值活动,具有较强的协同性,且每个环节在技术上具有层次性,对要素的需求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而加工贸易是针对产业价值链的中间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而言的。所谓加工贸易,是指东道国从国外进口中间产品,进行加工并最终再出口的一种生产方式。也就是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贸易方式(Fenestrate.2002)。加工贸易因技术含量低,使得该环节具有明显的增值空间小、竞争激烈等特征。

(二)产业价值链与加工贸易关系

产业价值链与加工贸易之间有着密切联系。首先,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作为产业价值链中的加工贸易环节因其技术含量低、竞争激烈,使得该环节的分工越来越细,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细化了产业价值链;其次,随着技术进步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依靠其控制产业链的核心技术,为了取得更大的利益,把产业链升值空间小、消耗大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成了必然的趋势。产业链的国际分工,不仅为发达国家进行结构调整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加工贸易的范围。因此,产业价值链促进了国际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

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的分工,通常表现为劳动密集型的价值环节布局在发展中国家,这些环节的劳动生产率和附加价值较低,而劳动生产率较高的技术与资本密集环节和信息与管理密集的价值环节则分布在发达国家,从而形成了一条"U"型微笑曲线(李敏,2008),而加工贸易处于"U"型曲线底端。基于此,以产业价值链的视角研究我国加工贸易的问题,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加工贸易在产业价值链分中的地位,及时调整战略向价值链更高层次发展,使我国加工贸易在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时更有优势。

二、产业价值链视角下的我国加工贸易现状

我国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是由我国特殊的国情、政策、全球产业转移的快速发展,以及加工贸易的特点所决定的。我国加工贸易的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我国贸易总额连续6年增长率超过20%,2007年贸易总额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达到2.1738万亿美元,增长23. 5%,继续稳居世界第3位。而对外贸易50%左右的份额是由加工贸易带来的,加工贸易从1981年的25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9860.5亿美元,增长了393倍,对出口一直具有高达55%左右的贡献率。

1.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低、增值率提升缓慢。由产业价值链和加工贸易的关系可知,加工贸易处于产业价值链条中最低附加值的生产组装环节,上游的技术壁垒,下游营销渠道和技术服务的控制,使得加工贸易始终受制于掌握着核心技术和品牌的发达国家。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的统计数据显示,高新技术产品所占的比重日益加大,但仔细分析这些高新技术产品,我国所从事的仍然是处于最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的部分。

2.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依据资源优势理论,我国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已经深入到世界产业价值链的加工贸易环节,并占有一定的优势,也因此得到了很少的附加值。但在加工贸易中外商直接投资占绝大部分,其表现形式为跨国公司,核心技术的严格控制也限制了技术溢出效应,加工贸易的微小收益也使得部分企业故步自封,不愿创新,限制了我国高新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对加工贸易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既缺乏有力的竞争促进,也缺乏有效的利益激励,阻碍了加工贸易的进一步转型升级。

3.加工贸易的附加值逐渐缩小。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凭借掌握核心技术和营销服务网络,逐渐压缩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值。另外,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减弱,而世界产业价值链的划分是建立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的,因此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着附加值逐渐缩小的严峻挑战。

三、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加工贸易升级对策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要本着"有促有控,以促为主"的原则。"促"就是为高附加值环节的加工贸易产业活动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金融环境、监管环境;"控"则是加强对低附加值或"两高一资"加工贸易企业的管理,提高其准入门槛。我国大量低素质劳动力的基本国情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因此,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政府的适当引导有利于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进程,但根本上还要依靠市场的力量(赵文成,2008)。

(二)准确把握转型方向,有节有度顺利升级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在保持现有劳动密集型产业活动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在延长加工贸易价值链环节的同时,向上下游高附加值环节产业活动延伸,而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这是与我国多层次的劳动力素质相适应的。从根本上说,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就是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由产业价值链的微笑模型可知,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为高附加值的价值环节,表现为两头大、中间小的凹透镜模式,而随着全球经济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加工贸易环节竞争加剧,加工贸易环节的优势是动态变换的过程,

1.牢固基础,保持我国加工贸易的绝对优势地位。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劳动力素质得到普遍提高,但短期内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还不现实。因此,我国仍需要保持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制。我国加工贸易的多年发展,已顺利成为全球产业链中的中间环节,并保持着绝对优势(O)。

2.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发展上游产业。我国是从最低端加工组装环节切人全球产业价值链的,这就要求加工贸易要不断地由简单零部件加工向复杂零部件的设计生产活动延伸。按照国际市场的品质要求与生产管理规范,加大技术引进和创新力度,借助世界经济格局转变的机遇,逐渐向世界产业价值链中的技术研发设计环节渗透(隆国强,2008),使加工贸易现状圈X中的部分企业向技术研发设计环节中的C渗透,进而使我国加工贸易逐渐向产业价值链中的上游技术研发环节转型升级。

3.改善市场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延长下游产业价值链。目前我国在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中只分享其服务增值的很小部分,向下游服务增值链的延伸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要使我国加工贸易向产业价值链的下游环节顺利转型,首先政府要创造宽松的金融管制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大对公共事业的投入;其次,引导企业发展仓储、物流、配送,扶植有条件的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去境外开拓销售市场,进一步控制销售渠道,逐渐向营销服务环节渗透,也就是加快向D区域转型。

价值链视角 篇12

提出这个理论概念的是我国会计学者阎达五, 价值链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 它是将价值链管理和会计管理的理论研究相结合, 是对企业价值信息及相关联关系做深层次的剖析, 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及使用来完成对企业价值链的管理与控制, 达到企业价值链的高效、有序、正常的运行, 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1. 价值链会计理论的构成, 价值链会计的理论是由价值链会计目标、对象、要素、假设、以及职能等框架组成。

2. 价值链会计的目标, 企业的价值的增值也是企业整体竞争实力增强的标志, 企业价值会计目标就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增值服务。具体包括:对相关会计信息如实的反映, 协调价值增值活动中的关系, 为企业的整体的价值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例如, 企业发生的供应短缺, 仓储不足断货现象, 会对生产及企业业绩造成影响。如果能利用价值链会计提供存货信息通过及时的反馈, 即可避免出现类似现象。另外认识增值环节对企业制定有效, 准确的目标, 以及对企业整体价值增值起到促进作用。

3. 价值链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以资金运动, 为核算对象, 而价值链会计的对象是研究的是以资金运动为主体的价值运动, 即价值的增值活动。它是从资金流实物流信息流等活动集聚为一体, 其范围远远超过会计管理的范筹。通过价值的活动挖掘企业增值潜力, 帮助经营者了解相关的信息, 促进决策的建立发发展。

4. 价值链会计要素, 它是将价值会计对象的价值运动做进一步的具体化, 细分类, 与会计要素一样, 也分为资产、负债、投资人权益、以及投入、产出和增值等六部分。通过这些要素能够反映企业现存状况, 以及经营成果。

5. 价值链会计假设, 与会计准则上的会计基本假设有所不同, 它分为会计主体假设计量单位假设, 和会计分期假设, 和持续经营假设。对于会计主体, 它不限于单个个体, 而是从企业所处的价值链上看, 既包括个体本身又包含个体所在的价值链条上。会计分期假设是体现了实时反映作用。计量单位假设是真实在体现出企业价值增值的状况, 而这其中也含有不能用货币表示的信息, 例如客户认知度, 及满意度等。

6. 价值链会计职能, 它是财务会计, 信息管理相结合的产物。它具有反映职能, 通过对所有的信息流的反馈, 进行加工分析、研究、企业价值链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企业绩效评价

企业绩效评价, 是指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为理论依据, 客观真实地评价企业对现有的资源占用、管理、使用等做定量或定性的分析评价过程。通过绩效评价, 投资者、经营者能够了解到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资本增值情况等相应的信息并以此为依据来判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 构建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应从全面、客观、科学地反映企业的现存状况和经营成果, 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综合权衡, 制定出具有可行性、可比性、全面性、严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其次, 在选择和应用上, 绩效评价通常分为定量分析指标和定性分析指标, 并且将其应用于企业各种经济活动中, 例如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对偿还债务能力的考核, 盈利能力的考核, 企业营运能力及未来发展前景的判断。定量指标可以简单理解为运用数学上的数值来衡量, 具有可操作性、可比性, 直观具体。如财务上用的资产负债率, 投资报酬率等指标。定性指标的特点不通过具体数据反映, 往往企业绩效评价又必需加以考虑的因素, 如人力资源, 客户的认知度, 满意度, 以及上下游客户关系等, 它对定量指标起着补充作用。

再次, 对绩效评价指标的设定, 要结合企业的自身情况综合评定, 对于那些与企业价值密切相关联的指标予以较高的权重, 重点考核。反之对于重要性差、较弱的指标配以权重较低, 或忽略不计。这种方法往往需要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借助专业人士的意见并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分析制定。

三、构建价值链会计绩效评价体系

首先, 企业内部链条, 这是从企业内部价值链条角度上进行绩效评价。它是基于从企业内部日常经营活动管理出发, 是企业内部深层次动因。一般从财务方面与非财务方面着手, 在财务方面的绩效评价, 其主要形式包括: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及发展能力指标等。例如:在偿债能力指标中经常出现的流动比率, 其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它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其偿还保证, 反映企业用可以在短时期内变现的资产偿还即将到期的流动债务的能力。再如:盈利能力指标中的市盈率指标, 其公式为: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100%, 市盈率是上市公司普通股每股市价相当于每股收益的倍数, 反映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投资的风险与报酬的评估。市盈率越高, 说明企业业绩越看好, 企业有较好发展前景。反之, 市盈率低则说明企业发展的空间有限, 成长低。它是反映上市公司获利能力的一个重要财务指标, 它也是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通过该指标反映了对企业预期期望值, 正是价值链会计在企业绩效评价上的体现。在非财务方面的绩效评价,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 有时会发生一些看似与生产产品无关, 但对企业价值的实现却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例如:企业的组织结构, 企业文化, 企业员工素质及业务水平以及劳动生产效率等等。企业通过完善组织结构, 合理分配企业资源和权限, 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与忠诚度。事实证明企业的员工有着高素质, 高满意度, 员工的生产效率就会提高, 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也就越多, 企业的竞争力随之增强。另外, 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对企业的价值提升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 纵向价值链条, 纵向价值链条评价企业绩效是从企业的外部因素衡量的, 是站在供应商与客户角度上看价值链。企业能否获得上游供应商提供的资源, 同时改善与下游客户之间的配合关系, 对企业自身的业绩评价都是起着积极的作用。从供应商的角度看价值链会计对企业的绩效评价, 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 通过提供优质的货源, 增强企业产品的质量, 减少短缺成本, 促进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例如, 在进货成本中的产品性价比率, 通过该指标考核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是否为优质的。如果该指标数值比重越大, 就说明该产品有竞争优势, 高品质。由此产品加工成的商品也同样会有竞争力的。从客户角度看待价值链会计对企业的绩效评价, 服务于客户, 满足客户的需求, 拓宽销售渠道, 增加销售收入。它是企业绩效评价的核心所在。如客户满意度, 它是服务能力中最常见的指标, 该指标越高, 说明客户对本企业的信任度越高, 销售量会增大, 侧面反映出企业的绩效就越好。再如:市场占有率指标, 它是指在某一地区内销售某种产品占该地区市场总份额之比。其比重越大, 表明企业的销售能力也强。

最后, 横向价值链条, 这是站在同行业间竞争的市场条件下, 通过企业的竞争能力指标与同行业合作能力指标来对企业绩效考核。例如通过衡量竞争对手的数量, 反映出当前市场竞争程度, 参与人越多, 表明市场容纳空间在缩小, 竞争压力就越大。而企业合作能力是反映企业在市场的适应能力, 合作能力强, 企业发展的空间就会扩大, 增值的能力也会增强。

摘要:现在企业是经济发展环境中的一份子, 竞争激烈人人皆知, 如何掌控企业的经营绩效, 从价值链会计角度出发, 理顺与本企业的上下游的企业关系, 疏导采购销售链条中的成本控制过程, 了解竞争对手, 了解市场环境, 发挥竞争优势, 才能使企业生存发展。本文基于价值链上的视角来创建内部链条、纵向链条、横向链条价值指标体系, 探析价值链会计和企业绩效评价以及站在价值链会计的角度上看待企业绩效评价。

关键词:价值链会计,企业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1]王晶晶.基于价值链会计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D].兰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2013.04.

上一篇:大学英语分级教育下一篇:高层建筑火灾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