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价值链(共11篇)
开放式价值链 篇1
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发展大学生运动能力、健康意识与终身锻炼习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以体育课程改革为抓手,加大对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体育教学评价的优化与创新、体育教学组织方式的多元化应用等。开放式体育教学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有利于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多元化、灵活性。因此,加大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价值与对策的研究,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1、高等院校开放式体育课程的基本特征
1.1、特征一:体育课程改革的多视角
开放式体育教学的实践应用,是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理念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为依据,以体育课堂教学为阵地,所提出的体育课程目标设计开放性、体育教学内容选择开放性、体育选课方式开放性、体育教学评价开放性、体育教学组织方式开放性、体育教学场地开放性为依据的一种教学理念。开放式体育教学所表现出的体育课程改革思路的多元化特征,更加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与大学生身心促进价值的发挥。
1.2、特征二:体育课程结构的多样化
在高校体育课程结构改革的过程中,体育课程结构的多样化是满足大学生体育学习、提升体育教学灵活性的基础。而开放式体育教学的使用正是丰富高校体育课程结构,促进高校体育课改目标达成的有效抓手之一。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有目的的优化体育课外锻炼、运动队训练、体育社团等纳入到开放式体育教学,以此来促进高校体育课程结构的多样化、高效化、自主性。
1.3、特征三:体育课程组织形式的开放化
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课程模式是达成体育教学目标的组织方式与教学方法的总和。开放式体育教学指的是在开放式体育教学理念、健康第一理念的指导下,以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为落脚点,以较为稳定的体育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为抓手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开放式体育教学注重结合课内外、校内外教学资源的使用,表现为体育教学目标的开放性、体育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体育组织方式的开放性、体育评价主体的开放性等等。
1.4、特征四:体育课程资源的拓展性
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建设是一个系统性较强的实践过程,构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大体育教学,需要以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基础。同时,在社会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高校传统的体育课程资源种类、性质等无法适应大学生体育学习的需求。创新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种类、提升体育课程资源的创新性,成为激发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重要研究内容。而开放式体育教学则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新兴性、多样化、拓展性等课程资源特征。
2、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的价值寻绎
2.1、实现了高校体育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体育教学的组织方式创新是高校体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有效的体育教学方式创新包括大学生学习方式、体育教师组织方式、体育学习场所等内容。其中,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与创新的背景下,开放式体育教学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抓手之一,而受到高校体育学习特殊性与身体练习属性的影响,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的内容、开放式体育教学的学习方式、开放式体育教学的评价方式等,都需要进行全面的优化与实践总结。而这些也成为丰富高校体育教学路径的有效动力。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借助现有的体育教学环境与条件,创设与丰富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顺应当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2.2、提高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在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水平、社会适应力的高低。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的高低,关系到我国高等人才培养方式创新与教育改革的力度。因此,从当前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的基本特征来看,其开设与应用能够明显的助推高校体育教学效益。同时,创新教学方式是新时期学习者学习背景与方式的转变。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是以体育运动技能、体育只是、体育场馆设施为基础,来发展大学生的体育健康技能、体育健康知识储备为目标所开展的教学组织方式。开放式体育教学的使用对发展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生活观念与学习创新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开放式体育教学模式的使用是高校体育教学向着高效、灵活、多元发展的基础。
2.3、助推了大学生体育学习力提升
大学生的学习力指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接受新事物、吸纳新知识与应用的基本能力。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力指的是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大学生对健康运动知识、健康运动参与、健康生活运动习惯的养成能力。大学生体育学习力的提高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体育课堂教学、体育学习组织与体育价值评价来达成。开放式体育教学以期内容的多元化、获取的网络化、学习方式的灵活性等,为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力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因此,开放式体育教学的开设与适用性是发挥大学生学习自主性、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基础。高校要充分结合体育教学的需求,全面的提升开放式体育教学的实践效益,促进大学生体育学习力的提升。
3、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的应用策略
3.1、提升高校体育教师开放式体育教学的把握能力
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的使用,离不开高校体育教师、大学生的指导与参与。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的效益与质量,需要加大对高校体育教师开放式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力、开放式体育教学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消除高校体育教师对开放式体育教学的抗拒意识,让体育教师等以更为积极、专业的态度参与到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的建设与使用。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高校体育教师的主导性与开放式体育教学研发的有效性。高校体育教师开放式体育教学应用能力的提升与开放式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使用是相辅相成的,这是因为开放式体育教学需要体育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创新能力才能够更好的研发使用,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把握能力又得以有效的提升。
3.2、提升开放式体育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高校开放体育教学作为新型的体育教学方式,是促进高校大学生体育学习方式、体育学习内容不断丰富的有效平台。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的设计与研发,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人本主义课程为纲的教学方式。从当前先进的开放式体育教学的研发与使用来看,常用的开放式体育课教学策略主要有抛锚式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交叉形教学策略等等。学习的策略主要有认知策略、体育元认知策略、体育课程资源管理应用策略等等。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注重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基础,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进行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的设计。
3.3、优化开放式体育教学的学习形式
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的最大特征就是体育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与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在体育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基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目标的体育学习方式是开放式体育教学的落脚点。因此,作为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的学习,教师需要大学生体育学习内容为基础,以满足大学生的体育技能、体育与健康知识学习的需求,将开放式体育教学的表现方式不断的加以创新,以此来实现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开放式体育教学是借助课程资源来帮助大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健康知识、技能的建构平台。所以,为了更好的提升体育课教学的有效性,需要高校体育教师、高校领导等以先进的体育教学理论作为指导,来提升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3.4、加大开放式体育教学的资源整合
在高校体育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要从社会需求与大学生的体育学习角度出发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与提高。第一,要提高开放式体育教学的实用性,教育行政部门与各个高校要从人才培养的社会性、专业性出发,加大开放式体育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的优化。课程建设可以借鉴已有成熟的开放式体育教学设置方式。做好与兄弟院校之间的合作,来共同研发优秀的开放式体育教学。同时,要加大对开放式体育教学的管理,借助互联网等实现开放式体育教学资源的共享。而评价开放式体育教学的实用性,需要通过采取学习效果的有效性、学习过程的舒畅性、评价跟进的适切性出发,在不断调整与完善的过程中,提高开放式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的开设作为顺应新时期大学生体育学习方式转换、满足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需求、提升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的青睐。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的开设效果与课程资源的应用效果,需要高校在充分整合与创新现有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开放式体育教学方式的转变,打造更富个性和实用性的开放式体育教学模式。高校要充分结合体育教学的需求,全面的提升开放式体育教学的实践效益,促进大学生体育学习力的提升。并通过加大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的教育研究,来提升开放式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郑博.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改革的策略探讨[J].科技展望,2015(31).
[2]孙海勇,丁花阳.浅析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3(36).
[3]许正勇.体育教学模式的选用策略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12).
[4]李微.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技术,2009(10).
[5]刘浩.高职院校实施开放式体育教学的途径和环境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5).
[6]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开放式价值链 篇2
赵妍妍
11000519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由社会结构变迁和经济体制转轨、全球化的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主体自我意识的日益觉醒等原因造成,给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带来重要影响。构建和谐社会价值观,引导是关键。
关键词:中国 改革开放 社会价值观念 变迁
一、社会价值观的定义和作用
价值观是关于什么的是非曲直观念?社科人文的各个学科因研究对象的不同,各自关心的价值观也就不同。哲学关心与“真、善、美”有关的是非曲直观,历史学关心与历史判断有关的是非曲直观,人类学关心人类再生产——性与生育方面——的是非曲直观,伦理学关心与人类基本道德相关的是非曲直观,心理学关心影响心理健康的是非曲直观,经济学关心那些与市场机制运行相关的是非曲直观,社会学关心影响社会(向现代性)变迁的是非曲直观,政治学关心各种被称为“主义”的是非曲直观。
强调社会价值观对社会关系的作用是本文的基本出发点。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问题。邓小平科学地破解了这个课题。
于是,经历了最近三十年的变迁之后,在物质生产取得了震惊世界的伟大成就之后,“发展”、“改革”、“与国际社会接轨”这类一度被视作天经地义,拥有社会共识的词汇丧失了原有的磁力,而中国式保守主义思潮开始自下而上地兴起。一个潜在的“中国学派”呼之欲出了。
中国式保守主义的主要特征有三个。(1)要求重新评估中华传统政治文明,将三千年与最近三十年的成就连在一起。既然传统政治文明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生存方式的结晶,就不能用一个西方的负面概念“专制”来简单地概括和否定。(2)要求重新评估人民共和国前三十年建立的社会主义传统,将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的成就连在一起。前三十年的传统貌似与“改革”相左,却为中华由小农文明跨人工业文明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3)要求重新评估近代以来的西方文明,将其不仅与新中国六十年的成就连在一起,而且与新中国的挫折连在一起。西方文明趋于极端,不仅激励进步,也带来掠夺和异化;不仅应当学习,而且还可以批评。
仅仅将这种中国式保守主义思潮斥为“极端民族主义”是无益的,这思潮的崛起有国内和国际的思想基础。
在新的三十年开始之际,“否定之否定”的轮回开始出现,批判精神再度兴盛。在城市,批评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市场化,以及对国际需求的依赖和对国内需求的轻视。在乡村,批评以“海选”和“费改税”为名的改革摧毁基层政权,使政府在乡村沦为空中楼阁,把权 1
力真空留给黑社会和外来宗教势力去填补。当传统的工农联盟丧失了基层政权这条纽带,农民的利益与国内和国际资本求扩张的利益就经常呈对抗性质。于是,“发展”和“改革”不再拥有绝对的政治正确性。“发展”依然是目标,但“发展”必须以“和谐”为前提。“改革”依然有正当性,但破坏了社会和谐的改革也是改革的对象。于是,追求“社会和谐”开始崛起为一股官民共有的强劲思想潮流。换言之,随改革开放进程而来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分裂危险是中国式保守主义兴起的国内因素。
在这最近的三十年,市场的全球化提速和互联网技术的崛起使得情况变得更为复杂。价值观与国内生产结构和社会关系的联系日益显得含糊不清,反而与全球生产体系所决定的社会关系相关,与世界体系内的霸权话语系统密切相关,与西方的“自由民主”霸权话语系统密切相关。一批激进学人把改革开放时期取得的一切成就归于哈耶克,一切弊端归于现存的党政制度,急不可耐地要求“改革闯关”,要求照美国政府的模样进行“根本的”政治制度变革。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解释在现行党政体制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成就反倒成了他们遇到的最大障碍。1987——1989年间风靡我国知识界的理解是:没有政治“民主化”(可以读作竞争型选举),就没有经济市场化。历史证明,那时的流行理解大错特错,经济的市场化与政治的选举化并无必然关系。不仅如此,我们今天还认识到,完全的市场化在世界任何地方都不可能,也不值得追求。而今仍有激进学人试图把西方政治学里的“合法性”观念套用于我国社会,继续论证社会关系多样化与奉行多党选举政治必然联系的“规律”,证明竞争型选举能减少腐败的“规律”,证明只有竞争型选举才有政府“合法性”的“规律”。但在逻辑和历史面前,这种“规律”业已阵脚大乱。最新的趋势是放弃论证“规律”,号召信仰和服从“普世价值”。谁坚持“实事求是”,不与西方富国俱乐部同声高喊“自由、民主、宪政、人权”之类的空洞口号,就给谁扣上“反对人类普世价值”的大帽子。苏联不是被经济挫折打败的,不是被科技创新打败的,也不是被陆海空军的武器打败的。苏联是被观念打败的,是被符号打败的,是在解构和建构核心价值观的混战中采取鸵鸟政策而失败。苏联输掉的是“冷战”,但损失的惨重程度却远远超过“热战”。于是,在思想战线上和世界体系中求生存、求独立自主,就构成了中国式保守主义兴起的国际因素。
否定是思想解放,否定之否定还是思想解放,是新一论思想解放的标 志。是自信地总结“中国模式”的起点。
有些社会关系是基本的。基本的社会关系不稳定,社会就不团结,就陷于分裂。我把基本的社会关系分成七个层类:(1)个人与他人的关系,(2)人与自然的关系,(3)个人与群体的关系,(4)群体与社会整体的关系,(5)人民与政府的关系,(6)人民与国族(国家政治疆界内的所有公民,如美利坚民族,中华民族)的关系,(7)国族与国际体系的关系。对应这七层类基本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是社会核心价值观。我把社会核心价值观分成七层:(1)道德观、(2)自然观、(3)群体观、(4)整体观、(5)政治观、(6)国族观、(7)世界观。当代每个国族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都是以道德观为核心构成的七层同心圆。
生产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变迁通常不足以撼动基本的社会关系。但对应基本社会关系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却是脆弱的。核心价值观因一些神话式的典型符号而在社会中流行,而现代的社会大众传媒可以在很短时间里解构或制造出大众神话,导致核心信仰符号的变化。核心信仰符号的变化能够撼动基本的社会关系,使这种基本的社会关系发生紊乱,甚至使超级大国出现玛雅文明那样的自杀行为。
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核是个人与他人关系中的基本行为准则,也就是人类的基本道德。人类的基本道德,正如《圣经》中的“十戒”所言,是禁止杀人、抢劫、偷窃、欺骗、遗弃、强奸。道德的存在区分了人与动物的行为,也是人类社会普适的,见于中外各种古老的习惯法之中。“食色,性也”,理性地追求物欲享受是人的动物本能;为此孔子曾哀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价值观不是本能,是人类进化出的观念,即“人性”。有了道德约束,人类就脱离了动物世界,高于动物世界。然而,一夕之间,我国冒出了对“机会平等”和“程序正义”之类的绝对信仰,赞美弱肉强食自然法则下的“自由”和“理性”,开始流行社会达尔文主义。心灵里的普世道德迷失了,社会就出现分裂堕落的危险。尽管我国前三十年里有此偏差,但最近的反弹是强有力的,国人在汶川大地震中展现的爱心惊天地、动鬼神,证明我中华社会的道德基础依旧牢不可破。诡异的是,我国居然有大型媒体把这人道之“爱”的道德看作西方近代启蒙运动的结果,而我国至今还有待“启蒙”,有待与西方“接轨”,有待西方“普世价值”的光芒普照。这与断定墨子和孔子是康德的儿子一样荒唐。“泛爱”,只是在抽象的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而言是普世的。爱心主要与社会是否失序有关,也同道义文化的历史沉淀有关,还同自身生活圈的范围有关。生活圈的范围与通讯和交通手段有关,还受生活圈的界限约束。民族国家的疆界由重兵把守,是人类福利的主要界限,也就成为爱心的主要界限。
既然价值观是人们关于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价值观的主要源泉就是社会关系,价值观变迁的主要动力就是社会关系的变迁。生产技术在进步,社会分工在变迁和细化,社会在运动演化,社会关系也在运动演化。倘若社会关系变动不拘,人们对自己身份的界定就变动不拘,人们内心深处与身份相关的行为准则也就不稳定。在一个高速变迁的社会,社会关系不可能稳定,价值观也不可能稳定。
绝大部分价值观的变迁是被动的,会跟随、反映、并润滑社会关系的变迁。大部分价值观的变迁只会让一部分人“不大适应”,却不会引发社会动荡。比如,当家庭由三世同堂变成核心型的小家庭,再变成“丁克家庭”(没有孩子的家庭),原有“家庭伦理”相应地逐步解体是当然的。同样的道理,先进避孕技术的普及和男女同工同酬,使性与生育的必然关系不复存在,关于性关系的观念也发生显著变化。当交通、通讯、运输技术产生重大突破,IT业成为重要的产业部门,关于劳动的观念,关于雇主与雇员关系的观念,关于休闲娱乐的观念,关于言论自由的观念,关于师生关系的观念,关于政府权威的观念,等等,就都与小农社会和机器社会里的观念显著不同。
如果社会结构变迁太快,社会关系变迁太快,就会造成同一时代里不同年龄人之间的价值观出现“代沟”。当权的长者跟不上社会关系变迁的实际,强行灌输保守的价值观,会招致年轻人的逆反心理。同样,年轻人不懂得尊重传统价值观,浅薄地嘲弄那些光荣时代确立的价值观,也会招致长者的激烈反应。
二、社会价值观的种类
价值观分为两大类,即“核心价值观”和“非核心价值观”。反映基本的、需要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的价值观就是核心价值观。或者说,能维持社会基本团结的价值观就是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以外的对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都是非核心价值观。在一个社会里,多元的非核心价值观能增进社会活力,统一的核心价值观能阻止社会分裂。
基本的社会关系“应当”比较稳定,社会核心价值观也“应当”比较稳定。基本的社会关系没有变,核心价值观变了,可以使基本的社会关系发生“不应当的”紊乱。在任何时代,人际关系出现急剧恶化都是“不应当的”,而普适道德观迷失后就会发生。这说明,与非核心价值观的被动变迁不同,核心价值观的变迁是主动的,有其自身的变化逻辑,相对独立于社会关系的变迁。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有什麽特点?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一元价值观和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素所构成的两两对应的价值观形成了一种张力关系。
1主流价值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2两两对应的价值观形成了一种张力关系
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原因分析
价值观变迁总是有其深刻根源的,导致社会价值观变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与社会结构变迁和经济体制转轨同步
社会变迁与价值观变迁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一方面表现为两者的互动,即两者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另一方面表现为两者互为前提的关系,关于社会变迁对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影响和作用,我们通常可以从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和革命与思想观念的革命性变化的关系来加以说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重大表现之一,就是社会主义过程的不断推进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由此带来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巨大变迁。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社会的形成,也都需要建立与其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体系。如果说,非市场经济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是“一种定命论的群体主义的自然主义”的话,那麽,在市场经济社会,主体性意识、个体性意识、功利意识三者共同构成了市场经济存在的观念条件。
2与全球化的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共进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步融入了全球化的进程,这是历史赠与中华民族的一份厚礼。从此,中国的改革开放就与全球化在双向互动中前行。文化的全方位开放既是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前提;邓小平曾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这个开放的世界里,要按照“趋利避害”的原则处理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针对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不加甄别一概批判“左”的做法,邓小平认为:“对于 4
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思想,当然也要采取科学的态度,一方面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的文明成果,一方面又要坚决抵制、反对和批判资产阶级和剥削阶级的消极和腐朽的文化。对于混在资本主义文化中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的东西,尤其应该按照邓小平同志所确定的上述原则进行认真分析和对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生的。中国社会价值观从一元价值观向一元价值观和多元价值观互动的变化、从整体价值观向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融合的变化、从理想价值观向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共存的变化、从精神价值观向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并重的变化等变化,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可以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所形成的张力关系,也表现在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之中。
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上述分析是平面化和白描式的。还须指出, 应该辩证地看待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对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
3与主体自我意识的日益觉醒相得益彰
主体意识或主体观念是价值观念的核心;社会主义的主体观念,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然而,在计划经济时期,“人”这个主题不断被虚无化,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主体甚至被消解掉,人完全成为一种政治工具而被客体化和异化。然而,如果说那时还存在所谓的主体的话,也只是作为唯一的、最高的和整体化的主体—国家。国家通过自上而下的单项行政控制来强化自己的作用,国家代替了一切社会主体和个人主体,因此,不仅社会结果,而且人们的价值观都显示出“铁板一块”的状态,这也是当时社会价值观之所以是高度一元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主体意识的觉醒和高扬。
改革开放以来主体意识的觉醒和高扬, 以及市场经济之作为多元主体经济的作用,首先就使中国社会价值观发生从一元价值观向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互动的变化成为一种必然。价值观的多元化首先就是价值主体多元化的必然结果。只有一个价值主体即一元价值主体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多元价值观的,可以说,计划经济时期的价值观就是这种情况。而在价值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每一个作为主体的个人和群体,其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必然就是多维的、多向的、多层次的和立体化的。
五、引导树立正确社会价值观念的途径和措施
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
将“以德治国”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 强化价值观的创新
加强对价值冲突的引导和调控 要改革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
六、结语与展望
人们关于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就是“社会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的特点在于:(1)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2)一元价值观和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素所构成的两两对应的价值观形成了一种张力关系。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概括为:社会结构变迁和经济体制转轨;全球化的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主体自我意识的日益觉醒。当前的社会现实已经给我们的价值观宣传和教育提出了挑战。对此,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深入研究价值观问题,倡导并引导建立先进的社会价值观,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于树贵;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念的新变化 [J];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02期
[2] 徐贵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范型的转换[J];探索与争鸣;2004年05期
[3] 徐贵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变化之研究透视 [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06期
[4] 金盛华,辛志勇;中国人价值观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开放教学过程 珍视生命价值 篇3
[关键词]开放;教学过程;生命价值;情感体验
[作者简介]卓碧玲,女,福建省宁德市第一中学教师。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习个体差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使学生的生命价值得以升华。在教学中,教师积极把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调查问卷设计、辩论会、主题活动方案设计、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不同形式引入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
一、引入主题活动方案的设计,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动机、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个性特征。教学中要认识到、尊重学生的差异,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教学中,指导学生以课后“试一试”为内容设计一个植树的活动方案。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负责;(2)活动方案要以书面的形式呈现;(3)召开方案说明会,派一位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说明设计的意图及哲学原理依据;(4)评出最优方案,给予加分,计入平时成绩。整个过程学生都处于兴奋的、快乐的体验中,俨然一副大企业集团的主管人员在策划产品企划案的样子,煞有介事。不同组的方案内容各异,各有特色,但都能利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重视时间上的合理安排,男女同学的优化配置,体现整体的效应、功能。其中高二(1)汤冰同学小组的方案,不论从内容,还是版面设计上以及说明会上的阐述都可谓“最优”:除文字说明外,还配上小树,人物,工具的简笔画,还附有“注意安全”、“节约用水”等人性化的提示语。在这项活动中,学生开动了脑筋,激发了学习兴趣,也展现学生的绘画的才能。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仅仅是一潭死水,要让它泛起阵阵的涟漪,需要老师去投石。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的活动,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学习,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引入课堂辩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人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比,价值无比,而我们的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学生有着巨大发展潜能,都可以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找到一把合适的钥匙,去打开每一座资源宝库,去激活学生沉睡的大脑,使学生的潜能充分释放出来,真正成为富有创新的一代。而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就是一把激活学生思维潜能的极为合适的钥匙。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评判,去辩论。在辩论中,教师充分感受到学生之间思维碰撞、心灵交汇的智慧,充满质疑批判的胆量,标新立异的观点,充满激情,充满灵性。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的教学方式很多,教师要善于发现、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中,不能片面、孤立、预定地看待学生的存在,不能限定学生的活动,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教学的过程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引导学生反思以促进学生的发展的过程。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引入角色模拟,强化情感体验,体验生命意义
学生在学习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又是发展的主体,而他的发展是通过自我设计、自我构建、自我努力实现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思维,而应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只有在具体的参与过程中,学生才能通过亲身体验去感悟、检验知识的由来,本质及应用前景,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消化、吸收、沉淀为自身的东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一个背景材料的提供者、学生活动的引导者、学生表述见解的倾听者,是学生游戏的伙伴和可信任的朋友。因此教师要扮演好指导者、引路人、组织者的角色,教师甚至要能够让出五尺讲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才能,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在自娱自乐中提高认知的能力,实现情感的升华。如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教学中,让学生分成四个组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就职演说,“假如你是厂长”、“假如你是工会主席”、“假如你是党委书记”、“假如你是一名职工”你将如何经营企业。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领会不同角色的作用、地位,收集相关资料,补充自己的生活经验,把教材中的文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体验,把似乎离学生非常“遥远”的大事拉到学生身边,以供学生实实在在地探究,增强情感体验。在“家庭消费内容”一框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前后桌四人组成一个调查组,根据文本资源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调查家庭的消费情况。在设计过程中,学生考虑到要了解家庭收入,人口数量,用于食物的费用,用于购书的费用,用于旅游的费用等等,理解了消费的目的、内容,影响消费的因素以及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了合作的意识,提升了关注生活世界的情感。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人,关注人的生命的成长和发展,关注人的生命价值的存在,激活与生成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之情。只有实现开放式的教学,才能解放学生的身心,真正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富有创造性的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开放式价值链 篇4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贸易开放,金融开放,亚投行
1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一国对外开放程度要将金融开放度与贸易开放度充分结合及综合考虑, 才能真实地反映经济的整体对外开放程度。同时, 金融开放与贸易开放是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 金融业的开放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并进一步促进国际分工与规模经济;另一方面, 贸易开放背景下的实体产业和企业是金融开放的承接载体, 并对资本流动产生重要影响。总体来看, 二者都有助于社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技术进步和长期经济增长。
不过, 全球化背景下, 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金融抑制问题, 并对国际贸易开放及金融开放产生一定的负作用。从当前国际金融格局和国际贸易体制看, 对外贸易不仅离不开国际金融的支持, 后者反而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一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而当前的国际体系中,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贸易与金融开放问题只是表象, 本质是要提高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亚投行的建立提供了某种契机, 这一机构的建立, 在给亚洲发展中国家提供融资专业化平台基础上, 为升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开辟了新的通道。不过, 亚投行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具体问题, 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政策实践。
2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的内在联系
对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的研究较多。一是关于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谁先谁后的问题。一些研究认为, 贸易开放应先于金融开放, 以防止国外金融机构垄断本国金融市场, 冲击国内落后产业的发展, 同时容易导致金融动荡。但一些学者认为, 金融开放对贸易开放有一定的牵引和促进作用。二是贸易开放的深度与金融开放的程度的关系问题。国际分工深化的背景下, 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对外开放领域的信息不对称, 即金融开放与贸易开放的信息不对等, 因此一定程度上的贸易开放更受重视, 也更能见到实际效果, 而相比之下, 金融开放则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差异, 其真正实现也需要一个渐趋完善的步骤, 而在发达国家, 二者的开放程度往往步伐一致。三是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 各国金融与贸易开放的意义和趋势不同, 一国经济起步阶段贸易开放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更大更直接。
索罗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经济体长期增长的稳定态势, 但在解释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和收入差距扩大、国际分工地位下降等问题上还缺少说服力。对于金融业而言, 由于知识与技术具有正的外部效应, 且能够内生化, 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程度可能更快, 且与发达国家的金融开放度不断趋同。
3贸易开放、金融开放与金融抑制
在一国对外开放中, 贸易信贷是金融与贸易开放的直接通道和第一通道, 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抑制则使得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间接联系。Mc Kinney (1973) 认为, 金融抑制涵盖了所有阻碍技术潜力发挥的政策和规定。当一国贸易开放度很低时, 金融抑制相当于隐性税收。在发展中国家, 金融抑制是政府的一项隐性税收来源。随着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 金融抑制有可能降低到较低水平, 因此, 从世界范围看, 经济全球化降低了金融抑制作为一种隐性税收的有效性。
金融抑制存在成本, 一是利率扭曲会造成效率损失。二是低成本资金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存在较大的副作用。三是银行贷款过度集中, 资金的市场化配置手段缺乏, 效率较低。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金融抑制在一国市场化进程初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深化, 金融抑制将逐步降低, 金融市场开放也将加快推进。与我国类似, 不应该主动寻求消除金融抑制, 而是要在对外开放中寻找二者的平衡, 保证对外开放的稳步推进。
4亚投行相关问题再思考
4.1亚投行的成立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
中国近年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 政治、经济实力和影响力逐步增强, 中国发起并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有望在现有国家金融格局下打开一个缺口, 提高亚洲国家抗风险的能力, 同时提高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但也受到了诸如转移国内落后产能、环境污染问题蔓延等质疑。
实际上, 国际社会的质疑也是亚投行面临的自身业务定位的问题, 基础设施投资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的重要基础性地位。根据现有的研究看, 当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贸易与金融开放问题只是表象, 本质则是要提高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与此同时, 一国基础设施规划也不能脱离自身的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 因此, 亚投行对一国基础设施的投资, 需要突破单一融资方式, 向着培育弱质产业、提高国际分工地位的模式发展。总体来看, 亚投行这一发展性的融资机构, 一是应该致力于解决亚洲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链分割的问题。二是要以基础设施完善为前提, 进一步帮助亚洲发展中国家改善贸易结构、对接全球价值链、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三是应完善机制和操作标准, 优化审批程序, 降低成本, 这些都关系着亚投行的发展前景和最终成效。
4.2亚投行对国际金融的影响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 欧盟内部金融环境趋于复杂, 欧共体经济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具有活力的新环境、新市场。从欧盟的角度看, 现有的金融发展环境不协调, 亚洲国家的发展可以助推世界金融多极化, 对稳定国际金融环境起到建设性作用。
目前, 各国都在为改进当前国际金融环境和秩序投入精力, 欧洲货币经济一体化等都做了积极尝试, 亚洲地区也面临着诸多具体问题, 比如储蓄收益率低的问题。因此, 亚投行的成立和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快, 是亚洲国家应对这一贬值问题的正确道路。首先, 亚投行能够提高亚洲国家面对金融危机的抗风险能力;其次, 亚投行的成立为西方国家提供了投资亚洲的新方向。中国作为亚投行的发起者, 能够在国际金融市场争取更多地话语权, 并有助于亚洲金融秩序的稳定。
4.3亚投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亚投行与“一带一路”紧密相连, 二者的有效对接是实现发展的关键, 尤其是将金融开放和贸易开放结合的做法, 将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抑制成本, 提升融资效率, 更好地推动亚洲金融环境的改善, 并进一步促进亚洲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 另外, 还可以改善金融发展的环境、提升经济效率、改善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地位。同时, 亚投行还将会规范亚洲各国、西方国家与亚洲国家进行国际贸易, 提供了一个在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过程中具有共融、开放和平等特征的金融平台。同时, 当前国际经济重心已经向亚洲地区倾斜, 亚洲经济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来源, 它的发展有助于国际分工的转型和国际经济的发展。
亚投行与“一带一路”的对接可以提升区域融资能力, 分散风险, 平衡不同国家的区域利益, 并深化互联互通, 给沿线国家带来更多贸易和投资机会, 促进经济发展。同时, 亚投行的成立, 在促进亚洲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 还可以增加全球经济需求, 并进一步带动全球利益的深度调整。
4.4亚投行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与亚投行紧密相关的还有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目前, 人民币已经成为主要的贸易融资货币, 亚投行有望成为一个多边投融资平台。长期以来, 亚洲地区是全球外汇储备的集中地, 但亚洲的外汇储备多以美元为主, 这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大量补贴欧美经济, 自身的实际福利损失愈演愈烈。
目前, 中国资本“走出去”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通过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 有助于扩大人民币结算量, 推动区域贸易协调协作, 进一步完善国际分工, 优化贸易环境, 同时, 通过签署各类货币互换协议, 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人民币国际化的蓝图。
4.5亚投行的前景与挑战
亚投行的发展中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受制于当前东盟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发展现状影响亚投行的发展作用和经济地位, 尤其面临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同时, 各国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的程度不同, 亚投行的发展实际上面临着更多的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贸易证券和抵触情绪问题。二是各区域市场的经济金融开放程度不同, 亚投行的运作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区域整个经济金融体系, 下一步的成功与否还有较大的变数。三是区域矛盾和冲突的存在, 政治经济形势的不明朗, 区域混乱局面、贸易争端等问题, 都使得亚投行面临着诸多的运作问题。四是来自区域外的反对和压力。当前, 美国、日本在中国成立亚投行的问题上百般阻挠, 尽管亚投行的成立将显著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改善贸易环境, 但是在提升我国话语权的同时, 美、日等发达国家也极力阻挠。总之, 亚投行的发展问题还面临诸多变数。
5政策建议
贸易与金融开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当前,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贸易与金融开放问题只是表象, 本质是要提高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发展建议如下。
一是要加快区域信贷规则的统一。要致力于加快亚太自贸区建设速度, 力争主导国际信贷规则, 改变发达国家主导的旧规则。
二是将制定中国标准和中国规则, 获取主动权。亚投行的发展, 要在充分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 提高运营效率, 获取中国规则的主动权。
三是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要继续推送亚投行形成多边投融资平台, 改变亚洲长期以来的外汇储备多以美元为主的情况, 发展人民币债券直接投资工具,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促使亚洲经济体增加人民币储备, 同时要积极扩大人民币结算量, 推动区域贸易协调协作, 进一步完善国际分工, 优化贸易环境, 同时, 继续通过签署各类货币互换协议, 进一步明确人民币国际化的蓝图。
四是要坚持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要在亚投行的运营过程中避免腐败行为, 遵循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信贷政策, 积极推动亚洲贸易与金融开放一体化, 提升国际分工地位。
参考文献
[1]刘安荣.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5.
[2]Joshua Aizenman.On The Hidden Links Between Financial and Trade Opening[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2008 (3) .
[3]周小川.建立符合国情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J].中国金融, 2011 (13) .
[4]郭田勇.金融宏观体系的探索与完善[J].中国金融, 2008 (13) .
[5]王勤.东南亚地区发展报告 (2012)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6]高歌.投资东盟[M].广西人民出版社, 2011.
[7]谭春枝.泛北部湾金融安全合作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开放性提问在课堂中的价值 篇5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启发以及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就显得尤为重要。著名的教育专家卡尔汉也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所谓的开放性提问其实是和过去的封闭式提问相对而言的,传统的封闭式提问是很枯燥乏味的,答案的唯一性根本不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并且给学生在无形中增添了很大的学习压力。与此相反,开放性提问它的最大特点在于答案不是唯一性,同时问的对象也不是唯一的。开放性的提问能够充分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每个学生都可以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思考角度。这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扩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的灵性,让学生在一个愉快轻松的环境下学习。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
一、开放性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扩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纵观过去的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对于提问无外乎都是走着同样的模式,教师领着学生向着自己预设的答案方向进行提问,常常要求学生为预设的答案死记硬背,为所谓的标准和唯一答案进行思考,看似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际上其实是扼杀的学生的一种不良的教学手段。封闭式的提问由于规定了答案是唯一的,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这样也无形中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产生厌学,恐学的情绪。这都主要是因为过去的封闭式提问的设计没有站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去考虑,只是站在分数的角度去考虑,所以问题的设计没有开发性。
其实开发性的问题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并且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以往封闭式提问“答案唯一性”的束缚,让学生展开思维和想象的翅膀。它没有标准的答案,它的答案是多元化的,它的目的就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上到《落花生》这篇课文的时候,最后我的就问学生:“你喜不喜欢像落花生这样生长在地上做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你喜欢像香蕉、雪梨这样在树上的人吗?”这是一个极具弹性,没有标准答案和唯一答案的问题,学生们很感兴趣,一改往日的沉闷,积极议论起来。有的学生说:老师,我不喜欢落花生那样的,一个人孤零零生长在那黑漆漆的地上,多可怜呀,老师,我喜欢像香蕉和雪梨那样的,长在树上天天可以和阳光、小鸟他们做伴,多快乐呀!”“这个同学说得真不错,谁喜欢黑漆漆的地呀,老师也不喜欢,还有谁有不同看法吗?”这时有的学生说:“我喜欢落花生也喜欢香蕉、雪梨,只要是好人,我都喜欢!”有的学生说:“我觉得落花生很伟大”………学生们根据他们自身的想法和自己特有的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的看法进行作答,抛开了“唯一答案”的束缚,没有了压力,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也从中得到了锻炼。
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对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不限制学生的思维,并适时的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所问的问题进行开放性的思考,不管学生的回答是什么样的,只要有了思索的过程,那么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这样不仅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并且让学生感觉到在上小学语文课时没有压力,感觉到轻松和有趣。
二、开放性提问有利于调节课堂的灵性,促进师生交流
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说是一门教育艺术。它不仅能启发小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提问效果如何往往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而开放性提问有助于学生展开讨论,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其语言能力,更有助于教师调节课堂的灵性,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例如,我在上到综合性学习:“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之《奇怪的东南风》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在课堂导入的时候首先问了学生:“同学们,你们的家乡在哪里?”这样的提问顿时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都积极参与到回答中。紧接着我又问学生:“同学们,想到哪些词语来形容自己的家乡呢?”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的到课堂上来,有的学生说是“美丽”的,有的学生说是“山清水秀”的,有的学生说是“物产丰富”的,也有的学生说是“脏兮兮的”的。上到高潮部分时我又问学生“为什么现在的河水那么浑浊,天空那么灰暗?”使课堂推向一个白热化的阶段,有的学生说“是因为环境污染”,有的学生说:“因为人们乱砍树,”有的学生说:“因为人们乱扔东西到河里”学生们争相恐后地回答着,而且我自己也参与到他们的讨论,整节课的气氛活跃,学生们的注意力高,可以说效果非常好。
其实,这几个问题都是有关身边的环境,整节课学生们的回答得都很活跃,纷纷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观点,并且我自己也参与了其中的讨论,就像是跟朋友们聊天一样,这样不仅增加了课堂的灵性,还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学生压力小了,学习的效果自然也就增加。
三、开放性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难题,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小,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利用开放性提问的方式则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去思考。
例如上课外阅读《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时候,有这么一段话是这样的“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联系前面的内容,再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为什么高尔基先生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要知道他家的花可不少啊!”这时,有的学生就说了:“高尔基先生看到是他儿子种的花,感觉就是他儿子送给他的礼物,所以他高兴。”有的说:“因为高尔基先生觉得自己的儿子懂事了长大了,他在为儿子感到骄傲而高兴。”有的说:“高尔基先生可能在想,这花看起来真漂亮啊,只要看到漂亮的花,人都会觉得高兴。”大家都在议论纷纷,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想法,每个人所阐述的角度不同,使沉闷的课堂顿时活跃起来。而这个开放性的提问,就好像是宁静的小河边突然泛起的一阵波澜。学生带着这样开放性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阅读和理解课文,并且这样的交流不仅使学生更容易地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增加学生学习的独特体验,让学生感觉到语文课充满乐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而这就是开放性提问的教学方法所要达到的效果。
四、开放性的提问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前面提到了传统的封闭式提问的答案是标准的,是唯一的,是给学生限定了一个死的框架里。而这个框架就在无形中给学生巨大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只能往标准和唯一的答案方向走,学生的想象力根本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开放性的提问是多元化的,没有所谓的唯一和标准的答案,更没有束缚学生的框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和想象力尽情的发挥,并且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体验、探索去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而不是依靠固有的现成的答案去死记硬背,去回答。开放性问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勇敢去想象,勇敢去实践,勇敢去探索,勇敢去研究。通过自己亲自查阅资料,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实证研究,自己总结出结论,而在这个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学生追求成功的欲望就会柔然而升,激发他们积极去研究,在这积极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学生慢慢地学会了如何学习。让学生主动地学会学习的效果也远远比逼学生学习的效果也要好得多。
这点就是在高年级的写字教学过程中也颇为重要,写字教学过程中,我一改往日让学生死记硬背记笔顺、记结构的方法,我总是问学生“这个字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记的?”学生的回答虽然有时候天马行空,但是这是他们自己总结发现的规律,所以他们学习起来也就容易得多,并且在提问思考总结规律的过程中学生们逐渐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经常自己主动学习,把自己感兴趣的字的特点和记忆规律跟好朋友交流,这样的学习效果远比死记硬背要好得多。
当然,教师在使用这个开放性提问的教学手段的时候,也要注意开放性提问要面向全体的学生,要注意提问的科学性、针对性,问题的设计要围绕课文内容进行,不要盲目,问题的设计应该在课前就要准备好,并且问题的设计要根据文章的特点,在不同时段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达到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不同进行设计。所设计的问题要有深度,要有思考性,要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开放性问题才是有效的,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思考、想象能力。这样的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就像一根磁铁紧紧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精神状态永远处于一个饱满的状态,注意力也时刻集中。这样才能体现出开放性提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价值,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到知识,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开放性的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课堂需要改革,而开放性提问则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在以减负增效为课程改革目标的今天,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采用开放性提问的教学手段就显得极富价值。
开放式价值链 篇6
主持人:你对哪方面知识最感兴趣, 感觉值得你去深入学习和研究?
马星宇:说到兴趣爱好, 小时候我就喜欢看动漫, 而且自己还动手画过一些动漫人物, 曾经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动漫作家, 直到进入高中上了陈老师的课, 才知道要想用电脑做出成功的动漫, 不仅需要娴熟的技术, 还需要好的创意主题。现在, 我对编程也很感兴趣, 那是因为原先我很喜欢玩电脑游戏, 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让我了解到, 游戏也是程序, 这学期陈老师给我们介绍了Scratch软件让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就制作出一些简单的小游戏, 从而萌发了自己编写游戏的想法。
主持人:如果课堂上, 老师恰巧也讲到这些你感兴趣的内容, 你希望老师用什么方式教给你?
马星宇:如果这部分内容是理论知识的话, 我希望老师能详细地给我们解释, 让我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这个, 学过这个有什么用;对于操作的内容我希望老师最好能手把手地教给我们, 当然如果在学习评价系统中提供相应的技术文档的话, 我们也可以自己琢磨。
主持人:要是让你自学这些内容, 你会怎么学呢?
马星宇:我会先学习知识点内容, 再学习经典案例, 最后自己动手来实际操作一下。通常我会到网络中寻找相关的教学视频和案例。
主持人:你觉得网络中的资源应该如何呈现, 才能更便于你的理解, 且让你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学习的动力?
马星宇:现在网络上的教程大多数是以知识点的形式呈现的, 以我学习Flash为例, 资源都是按照Flash知识点呈现, 这种方式对于初学者而言, 掌握技术可能不错, 但如果我是在制作Flash动漫中要实现一些效果的话, 寻求帮助, 这种方式显然就没有以“功能”呈现更有优势。另外资源呈现的形式上, 最好图片配文字, 加视频结合的方式。因为文字方面看懂了, 实际操作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图片、视频可以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这些知识, 并使用它。
主持人:你认为自主学习和听老师讲课相比, 存在哪些区别?
马星宇:个人觉得自主学习在没有老师讲解的时候, 效率要慢很多, 知识的吸收量较少, 尤其在接触到一个新软件的时候, 往往会因为一个步骤的操作失误, 导致效果无法实现, 但优点是可以边学习边实践, 出现错误的地方, 印象深刻, 下次基本不会再犯了。听老师讲课会理解很多知识, 但实践的机会就很少, 所以我觉得两种方法应该共同使用。
主持人:首先觉得您这个学生很坦率, 他对于自己想做什么非常清楚, 而且可以坦率说出自己的理想。现在社会某些人有这样的论调, 羞于在别人面前谈自己的理想, 觉得那是难以启齿的, 但我们看到, 现在的开放教育资源可以让很多人离梦想更近了, 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自学, 无论是学生还是成年人。
陈杰:是的, 我这个学生, 可以在课外遇到问题时, 通过网络来寻找答案, 获取帮助。但从学生的回答和您刚才的发言中, 可以看出开放教育资源, 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为需要获得帮助的人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源,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点, 这种现象可能是很多网络使用者, 在获取网上信息时常见的情景, 但这只能算开放教育资源的一半特性。
主持人:另一半应该也是它区别于其他资源的关键。
陈杰:对, 我举个百度百科的例子, “百度百科本着平等、协作、分享、自由的互联网精神, 提倡网络面前人人平等, 所有人共同协作编写百科全书, 让知识在一定的技术规则和文化脉络下得以不断组合和拓展, 为用户提供一个创造性的网络平台, 强调用户的参与和奉献精神, 充分调动互联网所有用户的力量, 汇聚上亿用户的头脑智慧, 积极进行交流和分享……”可以说, 这个例子体现了开放教育资源典型的另一半特性, 即对开放资源的共享与共建, 是对知识的更新与摒弃, 其实质即创新。可见开放教育资源不仅仅是把资源提供给别人免费使用, 而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资源的建构中,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
主持人:不过从您学生的学习经历来看, 很容易理解您所说的开放教育资源的前一部分, 学生也养成了通过网络自学的习惯, 但是后一方面仅仅从学生方面很难看出。
陈杰:当然, 后一部分是由建设者和学习者共同完成的。我们目前开发的教育资源通常是把相关的信息挂在网上, 提供给广大网友下载观看, 网友通常没有修改的权限。但是技术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可能会导致我们现在这个阶段的知识更新, 所以就引入了开放教育资源的第二层含义, 共建资源, 让“我”也参与到开放资源的共建中。正如手机从砖头变为轻薄小巧, 再从小变大的过程, 除了确实出于提升用户体验外, 也有设计工艺、材料、生产制造方面的压力。但是我们可以看出, 如果一味制造技术“壁垒”或者封闭, 只会让技术停滞不前。同样, 回到我们的开放教育资源中来, 如果资源只是单纯的共享, 而不是开放“共建”, 我想这样的开放资源也会慢慢死去。换句话说, 没有学习者参与共建的资源, 犹如一潭死水。
主持人:但现在的高中生, 未必都会去选择利用网络学习, 所以用和不用是一个层面, 会用和不会用又是一个层面, 有的用和没的用也让人操心。但我想得科幻一点, 假如未来人们开发出某种机器, 可以将知识输入人的大脑, 那我觉得即便真有这么一天, 我们依旧需要学习, 而不是简单的输入。如果从这方面看, 开放的教育资源给了我们一条大路, 通向更广阔的 (科幻) 世界。
但我还是要把场景从科幻片拉回到现在的中小学课堂, 不是未来课堂了。那么陈老师在构建这个开放教育资源的时候, 是如何去考虑其核心, 也就是实现资源“共建与共享”的?这种共建将会有谁来参与?所建设出来的内容, 应该具有怎样的特性?
陈杰:以下是“淮南一中信息技术课堂开放教育资源”的构想:
1.搭建信息化教学设计平台。
信息技术课堂开放教育资源应该能支持各种类型的教学。教师提供相应的资料挂在网站平台上, 这些资源不仅教师之间可以交流沟通, 改进教学资源的设计, 实现共同备课、共同构建资源。学生也可以在空余时间预览教师提供的课堂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网站上提供的资料进行相应的预习。学生对课程资源内容有疑问一样可以进行交流反馈。
2.提供互动的教学组织环境。
信息技术教学很重要的一块就是培养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教师面对多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最难解决的就是如何把握学生的学习程度, 对于部分有困难的学生我们如何去发现他们, 如何去帮助他们?为此, 教师会经常走下讲台辅导和巡视, 但结果是自己忙得半死, 收益却甚微。
实践发现,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有一部分学生远远走在前列, 他们能很快地掌握并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有的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化的教学方式, 发动学生相互帮助, 可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目标, 表面上看似课堂热闹非凡, 其实效率也只是了了。开放资源平台应为此提供了课堂讨论、作品投票及作品互评的特色功能, 给师生互动提供了有效的实施措施。
3.过程性展示与评价的舞台。
学生通过努力完成了教学任务, 并获得成果的时候, 通过机房控制软件进行作品提交, 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品进行点评。在这种情况下, 往往是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而且当一节课学生有多个成果需要提交的时候, 教师很难对此进行有效地区分处理。开放资源平台应提供学生作品上传的功能设计, 在任务设计中开启上传, 指定学生上传的作品类别, 并支持多任务的作品提交、评价及展播。
4.系统化的学科测评工具。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经常会需要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测验, 开放资源平台, 提供灵活的分年级分科目类别选择功能, 题型上支持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并通过Fckeditor在线编辑器, 实现了图文混排的出题方式, 使得功能上更加强大。开放资源平台同时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测试控制功能, 可以控制测验开启和关闭。平台可以自动对学生的选择题类型的题目做到自动批改。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即时分析。使得课堂中的教学测验真正成为一种方便有效的教学检验手段。
5.个性化学习的虚拟社区。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环境的特殊性, 由于安全性和教学的需要, 硬盘保护卡的存在, 学生的作品很难保存在电脑中, 以至于在复习时候往往对学习过程缺少一种总体的把握。学生也容易遗忘曾经学过的知识, 使得教学过程缺少了连续性。信息技术课堂开放资源平台, 应将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进行完整的记录, 并提供强大的查询和展示功能, 学生通过开放资源平台就可以对自己以前所有的课堂学习记录进行回顾, 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及时地巩固自己遗忘的知识。平台将对所有的课堂记录进行整理、排序, 也方便教师对所有学生学习情况的统计分析。为今后教学任务的设计和复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主持人:我觉得您说的这五点当中, 第一点和第五点我比较感兴趣, 学生是这个虚拟社区的一员, 他们有权利对资源进行修改, 让资源变得更适合他们学习, 同时上传自己的作品。我想如果利用这个平台发挥任课老师们的积极性, 学生收获得会更多。但说了这么多开放教育资源的优点, 也看到了您所作的比较典型的案例, 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而言, 我们应该如何去评估开放教育资源呢?
陈杰:这个问题我想可以从几位国外学者的观点中得出。第一位是,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Vijay Kumar对于“优质开放教育资源“作出的某种综合性的概括, 他提出, 开放教育资源应该具有本地化、重组性、适应性、灵活性、交互性等特征, 并能够及时更新。而美国莱斯大学Joel Thierstein则强调了开放教育资源的重组性, 在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中, 应实现对内容的模块化处理。他们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 通过传统教育方式需要15周完成的课程, 学生采用网上学习方式仅需6周就可完成, 而且学习效果数倍于传统学习方式。
第二位是, 日本东京大学的Hideki Mima, 他着重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做了阐述。他认为在当前的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中, 很有必要开发新的专用搜索体系, 满足用户快速、准确搜索资源的需求。这与美国国际互联网档案馆的Steward Cheifet的想法不谋而合。
主持人:我一直想用麻省理工学院的例子来谈开放教育资源的本质。2001年, 也就是十几年前, 麻省理工学院开展开放课件项目 (MIT OCW) 活动, 通过网络系统、大规模地开放和共享校本课程资源, 但当时他们的行为被看作是“逆潮流而动”, 那么当时的潮流是什么呢?知识就是金钱, 是某些人特有的权利, 开放教育资源违背了当时的物质观。个人感觉这是一个很严重的事情, 甚至关乎到这个项目的生死。而今, 总结他们成功根源有三, 一是他们具有开放的现代教育理念;二是以教师为中心, 让教师自愿参加开放课程计划, 并想尽一切办法减轻教师的负担;三是注重应用效果和评估。用户利用网站提供的“反馈”功能可以向管理人员与课程主讲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帮助完善OCW计划, 而其中对教学有价值的部分会传达到教师那里, 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
开放式价值链 篇7
一、开放档案的价值实现原则分析
档案的价值在于将客体进行主体化, 只有得到使用, 档案才能够发挥其潜在的价值, 并将这种价值转换为实际价值, 发挥档案本身所应具有的作用。在利用开放档案进行价值实现时应该依照如下几方面原则进行设计, 以保证整个过程的稳定、安全、可控, 能够真正实现开放档案的价值。
(一) 优化数据收集与分析, 增强开放档案的价值性
档案开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要求较为苛刻的工作, 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与开放档案环境相匹配的工作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有效的档案开放, 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开放档案的实用价值。故在规划与设计开放档案的价值实现时, 应该及时、客观、准确的对现有开放档案的环境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 利用所收集的环境信息属性指导档案价值实现的设计思路和规划方案, 使之与客观条件相匹配, 以期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二) 提升档案用户的使用价值与使用体验
档案用户获取和使用开放档案的目的无外乎是达到自己预期目标或得到某种有利于自己的效益, 在这个过程中, 用户希望消耗尽量短的时间和精力来达到较高的使用效率。这就要求在实现开放档案的价值时考综合考虑用户的使用体验和自身价值体现。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逐渐向多元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为档案信息的管理和利用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途径。因此在设计实现开放档案的价值线路时应该综合利用多种先进技术, 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应用特点与管理方式进行有机结合, 满足开放档案的多层次、多元化使用需求。
(三) 缩短响应速度
时效性在档案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档案的价值是具有时效性的, 超出一定时限就会失去对某些用户的价值。这就要求在进行开放档案管理的规划和设计时要保证档案的时效性, 提升对社会档案需求的响应速度, 保障开放档案可以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此外, 缩短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响应速度也是信息环境下的发展要求, 可以有效提高相关管理单位的市场竞争力, 提升档案价值。
二、开放档案价值实现线路的规划与设计分析
综合分析上节中提到的开放档案价值实现原则可以确定以下两种线路规划和设计方案。
(一) 前馈式开放档案价值实现
这种价值实现方式主要是利用所收集的相关信息对未来的档案管理活动的方式进行预测或制定, 对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当今社会环境特别是对于时效性要求较强的档案管理环境具有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不同单位或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 人们对开放档案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对开放档案的管理进行规划和设计确保其价值实现, 就必须快速响应新需求, 对自身状态进行调整, 适应来自多方面的挑战。
前馈式档案价值实现线路恰好可以满足这种发展要求, 其以外部环境的要求与变化为导向, 指导相关单位或者工作人员根据这种导向和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策略, 然后根据实际环境的变化进行自我适应性微调, 确保开放档案的价值实现处于较高较好的水平。
其实现流程为:1.相关档案管理机构首先根据开放档案的使用环境制定相应的调查内容向档案使用用户进行调查, 通过调查分析现有的阻碍或需求, 进而识别和确定规划思路和设计目标。2.之后, 根据设计目标和规划思路制定适当的执行策略, 在符合实际管理和应用条件的前提下应用新的、适当的理念和方案去观察问题、理解问题, 进而解决问题。3.最后对工作内容进行整理和完善, 综合分析各方面影响因素, 寻找适当平衡点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开放档案价值规划和设计方案。
(二) 反馈式开放档案价值实现
相较于上一价值实现方式而言, 本方式是以开放档案形成后的反馈以及新需求作为指导, 优化和完善现有的开放档案价值实现的一种管理方式。
该方式下, 相关档案管理机构会根据自身管理状态对档案用户的多种需求进行分析和归纳, 然后指定一个现阶段符合用户需求的规划目标, 进而根据该目标对现有的开放档案中所蕴含的信息资源进行挖掘、整合, 综合提炼出符合档案机构自身预期的档案服务体系供用户使用。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对该服务体系进行实施评价, 比较实际效果值与理论目标值之间的关系, 若两者相符合, 则说明该开放价值实现方式有效可行, 若存在偏差则收集用户反馈信息, 针对性地对现有方式进行优化和完善, 不断提高开放档案所能够实现的价值。
摘要:开放档案的使用价值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价值实现线路的规划和设计。符合社会需求的档案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档案的时效性, 充分发挥开放档案的价值, 促进开放档案管理的长远发展。本文分析和归纳了规划和设计开放档案价值实现时所需遵循的原则, 进而就前馈式和反馈式两种规划线路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开放档案,价值实现,规划线路
参考文献
[1]宋雪雁.我国开放档案价值实现路线设计[J].档案学研究, 2012 (3)
[2]彭坚.论信息自由与开放档案[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8 (3) .
摭谈初中数学开放题的教学价值 篇8
所谓开放型题, 就是指那些条件不完整、结论不确定或不唯一的数学问题, 这些问题一般没有明确、固定的解题方法, 它需要解题者通过敏锐的观察、缜密的分析和准确的推理、判断等探索活动来确定所需求的结论、条件或方法。常见的开放题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 条件开放探索类。
这类题的特征是缺少确定的条件, 仅给出问题的结论, 让解题者分析探索使结论成立的条件, 而满足结论的条件往往不唯一。这类问题的解答要求解题者要善于从问题的结论出发, 逆向思考, 探因索由。
2. 结论开放探索类。
这类题常给出问题的条件, 让解题者根据条件探索相应的结论, 并且符合条件的结论往往呈现多样性, 或者相应的结论的“存在性”需要解题者进行推断, 甚至要求解题者探求条件在变化中的结论。这类题它要求解题者能充分利用条件进行大胆而合理的猜想, 发现规律, 得出结论。这类题主要考查解题者的发散性思维和所学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
3. 策略开放性问题类。
一般指解题方法不唯一或解题路径不明确的问题, 这类问题要求解题者不应循规蹈矩选择通法通解, 而应标新立异, 不走寻常路, 寻找最优解题方案和过程。一般来说, 开放题具有以下特点: (1) 非完备性:开放题的组成要素常常是不完备的:要么条件不充足, 要么结论被隐去, 要么解题思路和方法不明确。 (2) 不确定性:对于条件开放题而言, 其条件可能或不足或多余;对于结论开放题而言, 其结论或不定或不唯一;对于策略开放题而言, 其解题策略和依据常是不唯一的。 (3) 发散性:在解答开放题时, 一般不能从定式思维模式出发, 而应从多角度、多层次寻找答案, 因而思维模式和方向呈现出发散性。 (4) 探究性:开放题的解答没有固定的、现成的模式可循, 解题者常常要进行多次尝试和调整, 通过不断优化自己的解题方案才能找到答案, 因而, 开放题的解决需要具有大胆的探索精神和一定的探索能力。 (5) 层次性:开放题的设置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使他们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探索问题, 从而体现出层次性。 (6) 发展性:开放题能够有效促使学生认知结构发生质的变化, 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7) 创新性:开放题能有效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思考, 有利于促使他们创造性地寻求解题途径和解题方案, 因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大有裨益。其实, 学生解决开放题的过程就是一种创造过程, 就是一种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育过程。
二、有效利用开放题, 充分发挥开放题的教学价值
1. 利用开放题教学, 能锤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对于开放题教学, 老师应有开放的思想、开放的视野和开放的情怀, 教学中要能够灵活利用开放的形式、开放的手段和开放的途径, 培养学生的开放的思维, 不断锤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 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由于开放题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探索性的特点, 它提供给学生的问题情境往往比封闭题所能提供的问题情境更加丰富、繁杂、新奇、有趣, 尤其是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嫁接的问题, 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 吸引学生进行探究, 因而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大胆地想象。学生为了解决这些开放题, 常常需要不断变换思维的方式和角度, 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探索, 这无疑能大大地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 使他们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全面性得到有力的拓展和延伸。我们知道, 解答开放题, 一般没有固定的、明确的程序, 也不是使用某种技能就能顺利完成的, 它需要解答者灵活选择有效的思维方法, 不断调整自己的解题策略去尝试、探索, 并且这种探索性活动带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 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表现和不同的成果, 这样一来, 就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创造欲望, 引发他们对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思考, 努力寻求高效的解题方法或构造新颖的解题方案。因此, 学生解决开放题的过程就是一种创造过程, 就是一种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育过程。教学中灵活、有效地利用开放题, 无疑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2. 开放题教学有利于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由于开放题结果的多样性和解题策略的不唯一性, 往往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策略, 当然也会出现不同的解答结果, 这就为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合作学习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教学中, 如果老师能合理组织教学, 还课堂给学生, 给他们思考的空间、讨论的空间、合作的空间, 就能大大激活课堂, 使课堂教学充满智慧张力和民主气息。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能力和习惯, 利用开放题教学, 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教学中, 我们发现, 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 常常会与同伴进行探讨, 或陈述自己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 或指出对方的思维漏洞, 知识缺陷, 甚至会点出对方一些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的不足, 显然, 这是一种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课堂生态, 这样的课堂, 最有利于学生的智慧碰撞、情感交融, 能很好地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3. 开放题教学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 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进入初中, 随着数学知识量的增加, 思维难度的提高, 许多同学感到学习困难, 自信心严重受挫。利用开放题教学, 就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克服自卑心理, 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由于开放题条件和结论具有的不确定性, 解题思路的多向性, 以及问题解答的层次性和探究性特点, 学生在解答过程中, 就可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 思维惯性和熟练技能去寻求解答问题的途径或方案, 这样他们的解题思路和策略, 就会彼此不同, 他们的答案也会千差万别。这样, 他们就不会因为自己的答案与众不同, 而怀疑自己、否定自己, 他们也可以在解题中享受解决问题的成功愉悦感, 久而久之, 就会克服自卑心理, 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摘要:如今, 开放型试题已成为中考的必考试题。开放题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际教学中, 为了更好地利用开放题, 发挥它的教学价值, 必须明确它的含义和分类, 掌握它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入开掘它的价值, 才能在教学中灵活、有效利用, 实现它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萍.数学开放题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中学数学教学, 1999, (1) .
开放式价值链 篇9
关键词:新闻价值,改革开放三十年
新闻价值是新闻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在美国学者约翰·费斯克等编撰的《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中, 有“新闻价值 (news value) ”这一词条, 除解释其含义外, 还特别说明:“多年来, 想给新闻价值做出更明确定义的尝试数不胜数。但是, 若把这些理论编成一个确定而可靠的价值一览表则难乎其难, 因为, 不同的研究是从不同的立场, 使用不同的假定与术语而探究这一完整概念的。” (1)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学界对新闻价值的研究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费斯克的这一观点。关于新闻价值的论文很多, 在新闻学的辞典、著作中, 关于新闻价值的论述也有一些, 还有关于新闻价值的专著和学位论文。笔者尝试按照时间顺序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梳理。
一、新闻价值研究的初步展开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一) 新闻价值的渊源
有研究者在做过一番考察后发现, 关于新闻价值提出的源头, 国内学界说法不一, 首尾间相距长达八九十年。 (2) 但不可否认, 新闻价值最早起源于西方新闻学。有研究者认为, 1903年美国学者休曼在其《实用新闻学》一书中, 首先使用新闻价值 (news value) 一词。 (3) 美国学者希伯特和麦克道格尔提出了新闻价值的“五要素”, 即时间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人情味。美国的乔治·穆脱在《美国新闻学提纲》中提到, “读者的兴趣是新闻价值的试金石。”美国学者赫伯特·甘斯说过, 新闻价值“只能意会, 不可言传”, “难得清晰了然”。这些观点对我国早期的新闻价值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
新闻学在中国诞生的近百年来, 新闻价值也一直是中国新闻学者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我国最早论述新闻价值的是徐宝璜先生。他在《新闻学纲要》中提出, “新闻之价值云者, 即注意人数多寡和注意程度之深浅之问题也”。之后, 任白涛、邵飘萍、梁士纯、管翼贤、田振玉、萨空了等都对新闻价值有所论述。在革命战争年代和解放初期, 很少有关于新闻价值的专门研究。当时苏联的新闻学中没有“新闻价值”这一范畴, 因此, 在延安时期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中国无产阶级党报理论中也没有为“新闻价值”留出研究的空间, “新闻价值”基本上被认定为资产阶级新闻学的糟粕。 (4) 1947年冀中新华书店出版了恽逸群的《新闻学讲话》, 其中有关于新闻价值问题的论述。1957年新华社举办新闻讲座, 莫如儉介绍了新闻价值, 认为衡量读者兴趣的标准是:时宜、接近、著名 (显著) 、影响、人情趣味, 这些标准就是新闻价值。 (5) 反“右派”运动开始, “新闻价值”被视为资产阶级新闻观, 遭到批判, “新闻价值”也成为学术研究禁区。
“文革”结束后, “新闻价值”作为一个值得研究且亟待研究的课题摆在我国新闻学者面前。1979年第7期的《解放军报通讯》最先刊出吴鸿业的文章《谈谈新闻价值》。此后, 有人提出由于新闻价值比较简明地概括了新闻报道必须进行选择, 并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这一普遍规律, 因此无产阶级新闻学也应当重视对新闻价值的研究。 (6) 也有人认为读者兴趣与新闻价值关系十分密切, 无产阶级新闻学也要有自己的读者兴趣观点, 与资产阶级新闻学的读者兴趣观点有本质区别。 (7) 到了1987年, 有人提出新闻价值就是新闻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这个概念本身没有什么阶级属性。 (8)
(二) 新闻价值的定义
关于新闻价值的定义, 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主要有标准说、素质说、功能说、效果说等。但有一点是明确的, 即报纸是办给读者看的, 读者爱看有新闻价值的新闻, 研究新闻价值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益。 (9)
标准说的代表性观点是“新闻价值是记者衡量事实可否成为新闻的标准”。标准说强调记者的主动性, 认为新闻价值是记者凭自己的新闻敏感、自己的经验和对当前形势了如指掌达到的。 (10) 这也成为后来标准说遭受批评的原因, 即忽视新闻价值的基础是事实。
持素质说的学者认为, “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所包含着的足以构成为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 (11) 。素质说强调新闻价值存在于事实之中。标准说和素质说, 引发了后来学者对新闻价值客观性的深入讨论。
功能说是从新闻对社会的影响的角度来认识新闻价值的, 代表性观点是“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适应社会需要的一种功能, 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这种功能越大, 新闻价值就越高” (12) 。功能说看重的是新闻满足读者需要。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 就有研究者提出新闻价值涉及到事实、传播、读者 (受众) 几个方面的关系, 认为新闻价值是包含变动事实、及时传播 (注入主观成分) 以适应于读者的需要等几个要素构成的, 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是互不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13) 这种观点影响了后来学界从关系角度研究新闻价值。
还有学者认为, “新闻价值就是新闻机构发布的新闻在群众中受到重视的程度, 也就是说, 记者、编辑的辛勤劳动在群众中受到赞赏的程度, 或者说, 我们发布的新闻在群众中发生影响的程度”。这种观点被称作“效果说”, 也有人把功能说和效果说视为同一种观点。效果说有可能把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评价相混淆。
20世纪80年代出现新闻和宣传研究的一个高潮, 有人提出新闻价值就是宣传价值, “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 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的意志 (主张) 的素质”。这种观点被称作“宣传价值说”, 它强调传播者的意志, 忽视客观事实本身的价值因素和受众, 混淆了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之间的界限。对此, 有人提出应区别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 有研究者认为新闻价值和新闻宣传应作为两个并存和互相制约的标准来判断和衡量新闻, 使我们报纸上发表的新闻既有新闻价值又符合新闻宣传的需要。 (14)
针对新闻价值的各种说, 有人提出要反对两种偏向, 一是否认新闻价值的客观性, 认为它是主观意志的产物;二是否认新闻价值的社会性, 即离开新闻的社会存在, 离开读者对信息的需要, 仅仅把新闻价值归结为事实本身就能具有某种玄而又玄的“性质”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5)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 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给新闻价值下定义, 有从传播者角度, 有从受众角度, 有从新闻事实本身, 还有从社会效果角度, 各自触及问题的视角不同, 观点自然不同。
(三) 新闻价值的要素
研究者们受到西方新闻价值理论中“五要素”的启发, 从无产阶级角度揭示五要素的内涵。如有人提出, 新闻价值要素包括时效、内容的新鲜感、接近性、显著性、时宜性。此外, 新闻价值还与是不是真实、是否做到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能否给读者以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精神享受等方面密切相关。 (16) 有人提出真实问题应该属于探讨新闻范畴内的一个问题, 而不应该成为探讨新闻价值中的问题;而指导性、重要性、新鲜性、兴趣性是构成无产阶级新闻价值的最基本最主要的要素。 (17)
(四) 新闻价值的表现形态
有研究者提出, 新闻价值表现为两种形态, 一种表现在报纸的版面上, 一种存在于社会实践中, 即“判断价值”和“实际价值”。 (18) 还有人认为新闻价值由传播价值和实用价值构成的, 前者是新闻事件本身具有的传播价值, 后者是由新闻机关发布的新闻具有的。 (19) 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出, 学者认识到新闻价值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既离不开新闻事实, 也离不开新闻工作者的中介作用。
(五) 新闻价值与新闻效果
有研究者区别了新闻价值与新闻效果, 认为新闻的社会效果既取决于事实本身的新闻价值, 还取决于其他因素, 只有在新闻发布之后, 根据实际调查和经过科学分析才能认识、判断新闻效果。 (20) 这也否定了新闻价值定义的“效果说”。
除此之外, 还有人提出采用量表法测量新闻价值, 并发挥它在实际新闻工作中的作用 (21) 。有人提出新闻价值问题包括新闻价值的定义、要素、实现、运用和效果等方面 (22) , 新闻价值是新闻学中一条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3) 。这为以后深入研究新闻价值问题提供了参考框架。
二、新闻价值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末)
(一) 从关系角度定义新闻价值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有学者指出以前的新闻价值定义都缺少一个对价值概念经过哲学阐释的、统一的逻辑出发点 (24) 。从哲学角度看, 价值“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 价值概念反映着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这种关系主义取向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学者, 他们先从价值的定义出发, 从关系的角度定义新闻价值, 认为新闻价值是一个标志新闻事实与受众需要关系的范畴。有人进一步提出“新闻价值域”的概念, 把有关新闻价值的一系列问题看作一个以价值为基础而展开并用一定方式相联系的立体网络。 (25) 在这种思路下, 有人提出新闻价值不仅与新闻事实和新闻信息的质与量有关联, 而且涉及新闻接受者和新闻事实之间的价值关系, 以及新闻传播者、接受者与新闻事实所处的时空关系。 (26) 有人提出新闻价值就是由新闻价值源、新闻价值观和新闻价值实现等多种涵义所组成的多义性概念, 以往学者对新闻价值各执一词, 主要原因是只强调新闻价值的某一种内涵, 割裂了组成新闻价值概念的多种内涵之间的有机联系。 (27)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
20世纪90年代之后, 一些学者虽然还是把新闻价值定义的落脚点放在“功能”、“素质”上, 但是引入了传播者、受众、社会等因素。如“所谓新闻价值, 是指新闻事实在传播过程中所履行的能满足人们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等诸种需要的功能” (28) , “新闻价值是事实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素质及其满足受众信息需要的程度” (29) , “新闻价值是某些事实所固有的在满足受众新闻需要方面所具有的显在或潜在的作用” (30) 。
有一些学者尝试用马克思给商品价值下定义的方法来给新闻价值下定义, 认为“新闻价值就是凝结在新闻中能动地反映现实并满足受众需要的有效劳动”, 凝结在新闻中的劳动质量越高, 新闻价值就越大。 (31) 也有人提出新闻价值是一个多义性概念, 给新闻价值下定义比较困难。在谈到新闻价值时, 不少论文把“素质说”和“标准说”结合进行表述:新闻价值是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各种素质的总和, 也是记者、编辑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标准。
还有人提出定量分析新闻价值的一种新方法———版面分析法, 并推出一个公式, 报道价值与新闻的显要度、变动率及读者的关切系数成正比, 与报道的相对时效成反比。 (32)
(二) 新闻价值要素和新闻价值规律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之后,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十四大召开,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观念也影响了学者对新闻价值的研究。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新闻价值要素为:一是事物变动的空间跨度;二是事物变动的传递速度;三是传播信息的密度;四是同受众的关切度;五是揭示市场经济规律的深度。 (33) 还有研究者提出基本新闻价值标准是真实性和时效性, 新的价值要素有信息性、商品性、服务性和指导—监督性。 (34)
有人提出, 新闻价值规律是新闻传播学诸多规律中的一种, 在变化莫测的各种新闻现象中, 也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潜移默化地起作用, 就是新闻价值规律。 (35)
(三) 新闻价值的实现
对于新闻价值的实现, 不少学者做了相关论述, 大都把新闻价值实现看作一个过程, 划分为三阶段的观点居多。如有学者认为, 新闻价值的实现有三个层次:一是记者以事实为客观对象, 在这个层面上他代表社会主体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 把他认为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写成稿件;二是记者写出的稿件又成了编辑部工作的客观对象, 三是呈现在读者———即真正的社会主体面前的报纸。 (36)
(四) 新闻价值的应用
从新闻业务角度谈新闻价值的论文占一定比例, 如采访中新闻价值的挖掘、新闻背景和新闻价值的关系等。有学者按新闻的分类研究新闻价值, 如社会新闻的新闻价值、体育新闻价值、经济新闻的新闻价值等。还有研究者研究历史报告文学的新闻价值、档案的新闻价值等。以前学者探讨报纸的新闻价值比较多, 有人研究电视的新闻价值, 认为可视性是电视新闻价值判别和价值实现的特殊要求与个性所在。 (37)
(五) 新闻价值和新闻的价值、新闻价值评价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学界出现关于“新闻价值”和“新闻的价值”能否划等号的争论。有人认为“新闻价值”和“新闻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前者是指新闻事实而言, 是记者选择事实的尺度;后者是指新闻作品而言, 是读者评价新闻作品的尺度。这两个概念形成于新闻工作中的两个不同过程。 (38) 持相同观点人认为, “新闻价值”和“新闻的价值”的区别在于, 前者是原始状态的事实, 后者则是经过加工的事实, 新闻的价值不仅取决于新闻价值 (即事实本身) , 还取决于记者编辑对新闻价值认识的正确性、全面性和版面编排技巧等等。 (39) 争论的另一方认为, 区别新闻价值和新闻的价值, 是把新闻价值、新闻价值观和新闻价值的实现混为一谈, 提出新闻价值是新闻本身的功能和效用。 (40)
可见, 这种争论源自“新闻”定义的模糊性, 认为“新闻价值”中的“新闻”是指新闻事实, 而“新闻的价值”中“新闻”是指新闻作品。正是因为学界尚缺少权威统一的新闻定义, 为这种争论埋下了伏笔。
还有人提出区别“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评价”。新闻价值是客观的, 因为它所表示的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新闻事实与社会之关系。新闻价值评价指人们对新闻价值的判断, 评定和发掘, 是主观的, 反映的是主观对客观的认识。 (41)
三、新闻价值研究的繁荣 (进入21世纪以来)
进入21世纪, 关于新闻价值的研究论文数量陡然增加, 相关研究再次升温为新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学界对新闻价值的研究层面也越来越丰富。
(一) 新闻价值:回归本义
学者试图跳出一般“价值”的范畴, 认为“价值”内涵的多义和歧义会造成“新闻价值”理论基础的混乱, 提出新闻价值的理论首先要指向和面对新闻活动以及新闻事业。回归“新闻价值”的本义也就是要从泛“价值”的泥潭中把真正属于“新闻价值”本义的内容揭示出来。 (42)
有学者对上一时期的一般看法, 即用标准说和素质说并列解释新闻价值的观点进行了颠覆。他认为, 我国新闻学教科书上解释的新闻价值, 把价值等于新闻构成的标准, 又等于新闻的素质 (要素) , 这类释义不能不说是混乱的。 (43) 他同意新闻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 研究新闻价值就得从剖析新闻与受众及社会关系入手, 从新闻事实满足受众和社会需要的程度去考察, 并提出现代新闻价值说, 即“现代新闻价值是指新闻满足受众需要所表现出的效用和意义”, 核心问题是新闻价值以对受众有用处为目标。 (44) 这就进一步推进了从关系角度研究新闻价值。有学者从事实与受众的关系角度提出, 影响事实新闻价值的是在新闻事实能得到及时报道的前提下的这样四个因素, 即事实对于新闻的受众有无意义、有无关系、有无益处、有无趣味。 (45) 有研究者从静态和动态两种视野比较完整地叙述了这种关系, 双重主体 (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 的新闻价值活动贯穿于新闻传播活动的始终, 新闻事实、新闻文本、传播效果不过是体现主体间价值关系的活动对象, 正是通过这些共同的价值活动对象, 使他们互相联系在一起, 组成一个完整的新闻价值关系系统。 (46) 还有研究者在维度视野的框架下提出新闻价值的矢量意义, 分析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 (47)
(二) 新闻价值和新闻的价值
有人对“现代新闻价值说”提出质疑, 引发了对新闻价值和新闻的价值的又一次争论。质疑者沿袭第二阶段争论中“新闻价值和新闻的价值是两个不同概念”的观点, 认为现代新闻价值说实际是新闻的社会功能或“新闻的价值”。 (48) 现代新闻价值说的提出者对此回应, 新闻价值和新闻的价值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区别。 (49) 针对二者的争论, 有一篇论文提出, “新闻价值”至今仍然是新闻传播学中一个问题丛生、值得研究的基本问题 (50) 。对这些争论, 有人在考察了新闻价值在英语中的表达后, 认为1978年至今, “新闻价值”是否等于“新闻的价值”, 新闻学界仍没有达成共识, 主要原因是术语翻译中引起的误解。 (51)
(三) 新闻价值的实现
有研究者认为, 新闻价值实现的层次性是从新闻文本内容的纵向结构出发来揭示价值实现的特点。新闻文本对于一定的接受主体来说, 可以实现三个层次的价值:一是表层价值, 它的核心在于实现对接受主体对最新事态信息的需求;二是内层价值, 它的核心在于满足接受主体对蕴涵于文本之中的情态信息的体验;三是深层价值, 它的核心在于满足接受主体对文本象征信息、意态信息的理知需求。 (52)
(四) 新闻价值的应用
有学者以历届中国新闻奖中的部分获奖作品为例, 探讨新闻业务中与新闻价值有关的三个问题:新闻价值的发现、新闻价值的开掘、新闻价值的展示。 (53) 有学者则以普利策新闻奖中的人物报道为例, 认为美国媒体的人物报道始终贯穿了其多年坚持的新闻价值观, 在体现人文关怀的同时, 注重人物写作的角度和传播技巧, 因此能够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54)
还有人研究了影响新闻工作者新闻价值框架形成的因素, 通过对新闻工作者随机抽样调查的数据的研究发现, 新闻工作者的从业动机, 新闻工作者对媒介的社会功能的认知与他们所采用的新闻价值框架有着高度的相关关系。 (55)
(五) 网络时代的新闻价值
网络媒体自诞生以来, 在新闻价值取向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有人认为,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网络新闻实践中认知的不断积淀, 对现有的新闻价值观作理论修正的必要性日益明显。 (56) 有人把网络新闻价值判断的新标准概括为四个方面, 即实时性、重要性、趣味性、实用性。 (57)
综上所述, 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国内学者对新闻价值的研究恢复, 打破了新闻价值是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认识局限, 在对西方新闻价值认识的基础上, 提出新闻价值的一系列研究问题。尽管这一时期研究者提出的有些观点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但是这些研究涉及到新闻价值的定义、要素、实现、运用和效果等方面的问题, 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末, 学界对新闻价值问题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从价值的概念入手, 认为新闻价值是一个体现关系的概念。给新闻价值下定义时, 也不再仅仅围绕一个方面, 或者新闻事实、或者传播者、或者受众, 而是综合考虑几个因素, 使得新闻价值的定义更科学。进入21世纪, 对新闻价值的研究层面也越来越丰富。
开放式价值链 篇10
【关键词】超声刀 开放性小切口甲状腺手术 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48-02
前言
甲状腺疾病在临床上常见,尤其多见于女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甲状腺疾病病人对手术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特别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甲状腺疾病病人对颈部切口的美容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科近期对甲状腺良性疾病病人用超声刀行开放性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效果满意。现报到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次收集的46例甲状腺良性疾病病人,其中男9例,女37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7岁。结节直径0.6-5.5cm,单发结节21例,多发结节25例。所有病人采用单纯甲状腺肿物切除术的有19例,单侧腺叶次全切除术的有8例,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13例,单侧腺叶全切除术7例。
2.手术方法
所有病人均为全麻后行手术。病人仰卧双肩垫高后取头过伸位。据病变情况,在病人胸骨切迹上一横指处作弧形切口,长度3-4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游离皮瓣,纵行切开颈白线,牵开颈前肌群,显露甲状腺,探查病变情况,据情况决定手术方式。具体手术方式不再详述。
3.观测参数
(1)总手术时间:从切皮到切口缝合结束的时间;
(2)术中出血量:术中吸引器吸出的血量加所用纱布术前与术后重量之差(换成体积);
(3)术后24h引流量:术后24h引流袋中总引流量(以引流袋刻度为准);
(4)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后第一天到出院为术后住院时间。
二、结果与结论
1.结果
46例病人的手术均顺利完成。全部病例手术平均时间66(39-12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4.5(5.5-22)ml,术后24h平均引流量23(12-49)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3-6)d,所有病例未出现出血、声嘶、呛咳及低钙抽搐等并发症。
2.结论
在开放性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中应用超声刀不仅可简化手术操作步骤,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而且止血效果好,还能在较小空间中进行手术,从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美容效果。
三、讨论
甲状腺不仅周围毗邻器官十分重要,如:神经、气管及甲状旁腺等,而且血供丰富,术中出血较多,手术操作困难,故一般切口都比较大,常在颈部留下长约8cm的切口瘢痕,对病人心里影响很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甲状腺疾病病人对颈部切口美容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做甲状腺手术时,切口应尽量减小,但甲状腺手术需在一定的空间下去处理血管和腺体,所以甲状腺手术要在小切口下完成关键是能在小空间下顺利可靠处理血管和腺体,保证术野清晰,且避免损伤毗邻器官。
1.超声刀对甲状腺手术的主要作用
超声刀出现给甲状腺手术带来了新的活力。超声刀是通过高频超声震荡使接触组织被切开和血管凝闭的[1]。理论上超声刀能安全凝固直径小于5mm的血管[2],這样切断和凝闭血管和腺体,就不必缝合结扎了,省去了传统手术分离、钳夹、切断、结扎、剪线等动作,简化了手术操作步骤,且应用超声刀时极少产生烟雾,保证了清晰的术野[3],从而降低了甲状腺周围器官的损伤率。超声刀的应用简化手术操作的同时,降低了手术操作空间的要求,真正减小了病人手术创口,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病人对颈部切口瘢痕的美容要求。
2.应用超声刀的注意事项
①应用超声刀时,应远离金属物,以防刀头损毁。
②应用超声刀时应尽量将非功能面朝向重要脏器,必要时应远离,以防损伤重要脏器。如应离喉返神经、甲状旁腺至少3mm以上[4]。
③术中凝闭较粗血管时,最好采用“移行凝闭”、“双重凝闭”[5]。
④术中要正确使用超声刀。一般对腺体质地脆嫩,血供足易出血者选择5mm刀头、最小输出功率行慢切割;反之选择10mm刀头、最大输出功率行快切割[6]。还可用旋转、上挑、下压等技巧加快超声刀切割速度。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开放性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中应用超声刀不仅可简化手术操作步骤,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而且止血效果好,还能在较小空间中进行手术,从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美容效果。
参考文献:
[1]Armstrong DN,Ambroze WL,Schertzer ME,et al. Harmonic scalpel vs electrocautery hemorrhoidectomy: a prospective evaluation.Dis Colon Rectum.2001, 44: 558-564
[2]Voutilainen P E, H aglund C. HUltrasonically activated shears in thyroidectomies: a randomized trial[J]. Ann Su -rg, 2000, 231(3) : 322-328
[3]牛恒,贾玲. 应用超声刀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287例分析[J]. 云南医药,2008,29(3):250-251
[4]Maeda S, Shimizu K, Minami S, et al. Video-assisted neck surgery for thyroid and parathyroid diseases[J].Biomed Pharmacother,2002,56(1),92~95
[5]Kanehira E, Omura K, Kinoshita T, et al. How secure are the arteries occluded by a newly developed ultrasonically activated device [J].Surg Endosc,1999,13 (4):340-342.
开放式价值链 篇11
改革开放以前, 思想政治教育严重割裂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联系, 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 忽略了它的个人价值取向, 甚至把二者对立起来。这种价值取向实际上就是把受教育者作为实现主体目的的工具来看待。表现为这种价值取向很少顾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 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往往是围绕中国共产党、国家和社会来规划、组织和实施。很少考虑对受教育者个人成长和发展, 对个人利益的实现, 对个人人生的实践所具有的直接或间接意义。因此。在这种价值取向指导下来构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远离了受教育者的需要, 忽略了对个人价值的实现, 造成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不感兴趣。总之, 在改革开放前, 在很大程度上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工具来利用的。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丧失了人性的光辉
仅仅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 是改革开放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特点。长期以来, 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于作为维护执政、为社会培养言听计从的合格人才的政治功能上, 社会整齐划一, 不谈个人利益, 实际上就是以功能说代替了价值观。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纯粹把人当作实现部分人目的的工具和手段。思想政治教育丧失了关心人, 爱护人的人性的光辉。彰显了社会价值的功能。给受教育者的印象是, 接受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了维护其统治或领导。对于自身无任何作用可言。从而反感甚至抵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这种价值取向还是以牺牲受教育者的独立平等的人格和尊严为前提的。教育者成了教育的控制者, 无须尊重受教育者的差异性, 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受教育者服服帖帖, 言听计从, 使之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抹杀了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没有顾及受教育者自身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等。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冷冰冰的控制人的工具, 失去了它关心人, 给人以安慰的人性光辉。
(二) 忽略了受教育者的需要
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把受教育者作为工具, 忽略了受教育者是鲜活的有着个性差异的主体, 这种整齐划一的标准化教育, 忽略了被教育者的个性差异, 最终是忽略了主体的需要。这种教育给人的印象是接受不接受这个教育与自己无关, 只对上层有利。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就其手段来说就是强行灌输。灌输的内容就是官方的, 没有考虑个体的需要, 所以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空洞的说教。历史上往往不是从人的实际需要来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仅根据社会需要来塑造人, 把人个体, 把思想政治教育都当成工具。既然是工具就要服从使用者的安排, 既然是工具就要由使用者随便改造以符合主人的需要。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随领导的意志而变动不拘。既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威性, 也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度。降低威信, 使人们认为思想政治课就是几个人的游戏, 内容想加就加, 不相信课程内容是真理。因此信度必须以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为前提。这种忽略受教育者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社会现实面前就显得苍白无力。
二、改革开放以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注重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人价值取向的结合
改革开放以后,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由以前的维护执政转向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当然,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应该以社会价值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实践, 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 阶级属性, 我们要站在第三者的立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能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社会价值取向, 但也不能忽视了对个人的价值取向。否则社会价值也无法实现。到了今天,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更加理性和科学, 体现在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上。克服了社会本位的缺陷。今天我们既要了解和研究党和国家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还要了解受教育者自身的愿望和要求, 注意把党和国家的要求与受教育者的需要两个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达到和谐统一。不注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就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效。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意思就是说, 人既不是绝对孤立的个人, 也不是一个抽象的共同体中的普遍人, 人既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存在, 又存在于特定的群体之中。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兼顾受教育者的个体价值, 还要兼顾群体和人类价值, 这正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的鲜明特征。
(一) 思想政治教育回归到注重个人的价值取向上来
以人为本就是要真正把人放在社会主体的地位上。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审, 其落脚点回归到了对人自身的关注上来, 在价值选择上倾向于“以人为本”的个体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作用, 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首先就要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摆在平等的位置, 这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同时教育者还要多去研究受教育者的真实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 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 他就什么也不能做。所谓人的需要就是人对某种对象的渴求和欲望。人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的需要之外, 更重要的是精神的需要, 人总是要靠信念或信仰支撑的, 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个人价值取向就是以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为出发点的,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社会化教育的重要环节, 根本宗旨就是帮助人们确立信念、信仰、寻找人生的意义, 关注人类的终极目标。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必然要求以人的现实存在为出发点。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就是要弘扬和培育人的主体性, 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以,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要贯彻科学发展观, 就是要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应该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在满足需要的基础上促使人自身的发展。
这种价值取向否定了社会制度的权威和社会对人的束缚, 培养了中国人的独立判断精神, 在此基础上创造更多财富, 实现了受教育者自身的价值, 也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取向的功效。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于人的全面发展上来
以人为本就是要一切为了人。思想政治教育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就应当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在人的全面发展上来, 这也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走出瓶颈, 开拓新局面的有效途径。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每个人获得不受强制性的限制, 并摆脱对物的依赖的自觉发展与选择的自由。就是要以受教育者能充分实现自我为根本。不受强制性的限制就要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摆脱对物的依赖就是人的精神解放, 这一切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应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根本价值观的体现,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 也是马克思主义要实现的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目标, 当然也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以及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就是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好回答。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到那时人就是真正的自由的人, 社会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以人为本就是人是目的, 而不是手段。“以人为本”是一个价值观命题。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无论是发展经济还是政治、文化及其他社会事业, 本身都不是目的, 而只是手段, 人的生存、发展、幸福才是目的。人的全面发展也有赖于精神文明的发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实现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这正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真正体现。
摘要:改革开放前,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社会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以后,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重视其社会价值取向, 更注重个人价值取向。这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也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的体现。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教育者,受教育者,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祖嘉合.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特殊性的思考[G2].思想政治教育, 2007, (6) 233.
[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