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结构

2024-10-06

开放式结构(精选12篇)

开放式结构 篇1

风机冷却是机载电子设备在无环控冷却时常用的一种冷却方法,其利用风机驱动冷却空气流经电子设备将热量带走,其冷却能力约是自然散热冷却的10倍[1]。

目前风机冷却的机载电子设备主要采用隔离密封的结构形式,即风道与内部电子模块完全隔离,模块将热量传导至机箱侧壁,冷却风通过机箱侧壁,通过侧壁换热器将热量带走。隔离密封方式的优点是电子模块实现密封,但散热路径长,热阻大[2]。开放式风冷散热结构,风机驱动冷却风直接吹过模块表面散热器换热,有效缩短了散热路径,并大幅提高散热能力。但机箱开放,带来了电磁屏蔽、三防、灰尘等多方面问题,难以直接应用于机载环境。只有解决上述问题,才能将开放式风冷散热结构应用于机载环境[3]。

1 两种散热方式说明

隔离密封散热方式的典型结构及散热路径如图1所示,开放式风冷散热机箱的典型结构及散热路径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看出,隔离散热结构为间接传导散热,而开放式为直接对流换热。

测量表明:楔形锁紧结构,机箱插槽至模块散热板边缘温升一般约14~16℃,由散热板中央至插槽处散热也存在传导热阻,一般温升8~10℃。仿真证明:同样的风量和模块结构,采用开放式散热相比隔离密封热结构,器件表面温度下降10℃[4]。

开放式散热结构可忽略机箱插槽处传导热阻,增强了模块散热板中央至边缘的热传导效果,总体散热改善效果良好,采用开过式散热结构散热优势明显。

2 技术难点

开放式结构应用机载产品的技术难点主要是电磁屏蔽、防尘设计、三防设计。如何在实现电磁屏蔽的同时又尽量不减少风量是第一个难点。开放式散热方式散热效率高是因冷却风直接吹过器件表面,需提供较大的风量。增加风量,需增加通风孔面积,但提高电磁屏蔽效能,又需减小通风孔面积,两者相互矛盾,所以在方案设计之处须进行热及电磁仿真计算,才能取得最优效果。

如何实现过滤灰尘的同时又尽量不降级风阻是第二个难点。风道直接与外界贯通,气流经模块表面,灰尘在伴随冷却气流进入设备。如何设计滤尘装置,保证隔离灰尘的同时且风阻降低在可接受范围内,同时滤尘装置要便于维护。

满足机载环境三防要求是第3个难点。开放式结构霉菌、水汽等均会直接进入设备,必须通过提高设备三防性能和设计相应结构,将问题逐项解决。此外,风道的设计也是难点,因风机驱动力量有限,合理的模块排布、冷却风的流量分配、风道的风阻设计等均是必须考虑的问题。风道设计中应注意,层流与紊流的差异会导致换热系数的变化,其效果甚至大于模块散热板尺寸的作用[5]。

随着仿真技术发展,仿真软件内部一般都有典型风机的供风特性,可直接调用,一般通过多轮热仿真优化,可解决风道设计的问题。

3 成功样例

某机载电子设备外形尺寸260 mm×210 mm×420 mm,包含12个功能模块,总功耗355 W,工作环境温度70℃,自带风机散热。由于热设计条件恶劣,对选择方案有决定性影响,所以首先考虑热设计方案。经仿真,采用开放式风机冷却结构。机箱左侧装配2台风机,并采用抽风方式,模块冷板采用传导贴覆式冷板[6],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热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功耗模块的前后顺序排列、风机的选型、风道的设计等方面问题,主要通过仿真手段来保证。最终将主要功能模块温度控制在85℃以下,热设计满足要求,如图4所示[7]。

采用开放式热设计方案,散热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满足使用要求,但带来的电磁密封、防尘及三防方面问题,需逐一解决。

3.1 电磁密封

开放式结构中通风孔、缝泄露抑制最为关键,根据孔耦合理论,决定孔、缝泄露量的因素为孔、缝最大线性尺寸。

通风孔的设计关键在于通风部件选择与装配结构的设计。在满足通风性能条件下,应尽可能选用屏蔽效能较高的屏蔽通风部件。设计经验表明:孔最大线度尺寸即直径应≤波长/20,缝最大线度尺寸应≤波长/100,且<波长/20,一般可取得较好的电磁密封效果[8]。

通风散热孔的处理有多种方法,通常做法是机箱盖板加工孔阵列、覆盖金属丝网、安装蜂窝状波导板等。在军用电磁兼容标准GJB151中,RE102试验测量值极限有严格要求,阵列打孔金属板和覆盖金属丝网屏蔽效果一般,难以达到屏蔽要求。蜂窝状波导板屏蔽效果好但厚度较厚且占用体积较大,故应用受到了较大限制。

本案例中设备主要晶振频率及其倍频范围为30~200 MHz,对应波长为10~1.5 m,将最小孔径确定为3 mm,最大间隙尺寸设计标准值为75 mm。

采用安装风压损失较小的新型金属发泡网来处理通风散热孔,金属发泡网因材质柔软不能直接裸露,在发泡网外表面增加阵列打孔金属板用于保护金属发泡网,缝隙内填充柔性导电密封材料,提高了电磁密封性能。最终产品RE102试验,扫描结果如图5所示,产品满足要求。

3.2 防尘设计

按照我国科学分类方法,粉尘组成分级标准为8级,防尘部件的选择应注意:首先明确设备使用环境的粉尘等级,然后确定防尘网孔径规格;其次考虑风阻特性。防尘网的风阻特性与设备风机所提供的风阻、风量有直接关系,使用中不可避免有粉尘滞留防尘网表面,造成风阻增大,所以风阻特性的选择应留有一定余量,确保使用中风阻特性始终满足性能要求,也可延长防尘网清理周期[9]。

本案例中防尘部件选择新型铝制发泡金属网,发泡金属网是一种经特殊工艺制成带有大量层叠微孔的镍铁等金属支撑既能屏蔽辐射干扰又能通风的材料。金属发泡网的选择主要考虑风阻特性、防尘等级和屏蔽效能3个因素。金属发泡网的主要参数是孔隙率和厚度,一般孔隙率越大,厚度和风阻越小,但屏蔽效能及防尘能力则越差。防尘网在风道中的位置应靠近入风口处,考虑到维护清理问题,一般应设计为独立部件。根据产品特点,最终选择400目金属发泡网作为防尘部件。经试验,防尘性能满足产品使用要求。

3.3 三防设计

提高开放结构的三防性能从3个方面开展:选材、表面涂覆和局部结构密封。要选择三防性能好的材料作为零部件基材,并对零部件进行表面处理。标准件尽量选择不锈钢材质,且模块表面涂覆高性能三防涂层[10]。

局部结构密封是指将产品的通风区与接线区等区域隔离开。模块尽可能采用密封结构,母板与模块之间垫金属隔离板,结构件之间填充柔性密封材料。通风风道和整个设备底部开泄水槽,以防止湿热空气冷凝聚集成为液体,而发生短路危险。

本案例中选择金属材料选择耐腐蚀性能较好的防锈铝合金作为金属基材。非金属表面除常规表面处理外还增加了真空涂覆,确保模块三防性能优良。机箱底部设计泄水槽,确保冷凝水可正常排出。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产品成功通过环境考核试验,并顺利交付。

4 结束语

随着电子产品对性能需求的不断提升,对产品热设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充分挖掘常规散热方式的潜力,在机载电子设备热设计中占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解决商用开放式散热结构的技术难点,将其成功应用于机载环境,并成功解决了项目散热难题,为日后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参考。热设计方案的选择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每种散热方式均有其优缺点,使用中应特别注意。尤其是海洋环境湿热,对盐雾要求更加严格,因此使用开放式散热结构仍有一定的风险,应尽量避免使用。

开放式结构 篇2

新型开放式结构复合磷酸草酸铟的水热合成及表征

以有机胺(乙二胺, 1,3-丙二胺)以及碱金属离子Na+做结构导向剂(SDA),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3种新型开放式结构的复合磷酸草酸铟(Ⅰ~Ⅲ), 并进行了结构及性质表征. X射线单晶结构解析表明它们的分子式分别为Ⅰ, Na[InPO4(C2O4)0.5]・H2O. Ⅱ, [C2N2H10]0.5[InPO4(C2O4)0.5]. Ⅲ, [C3N2H12]0.5[In2(PO4)-(HPO4)(C2O4)]・H2O. Ⅰ~Ⅲ合成中所用的结构导向剂均位于孔道中. Ⅰ在Na+为导向剂条件下合成得到, 它的`结构是由InO6八面体与PO4四面体共用顶点连接成四元环磷酸铟层, 层与层之间由草酸基团C2O42-连接. 这一结构在a, b方向都具有八元环孔道, 为三维交叉孔道结构. Ⅱ的结构与Ⅰ类似, 不同的是, 它的客体分子是质子化的乙二胺而非Na+. Ⅲ中, InO6和PO4的连接形成双六元环二级结构单元(SBU), 这些二级结构单元之间通过草酸根连接, 在c方向产生了环形十六元环直孔道. 这三种磷酸草酸铟晶体数据如下: Ⅰ, 三斜, 空间群: P-1 (No. 2), a = 5.5662(17)(A。), b = 6.454(2)A。, c = 8.966(3)A。,α = 102.609(4)°, β = 107.319(3)°, γ = 94.426(4)°, V = 296.56(16) (A。)3, Z = 2, M = 294.81, ρcalcu = 3.301 g/cm3, R1 = 0.0275, Wr2 = 0.0731. Ⅱ, 三斜, 空间群: P-1 (No. 2), a = 5.653(4) (A。), b = 6.627(4)(A。), c = 9.391(8) (A。), α = 70.788(8)°, β = 75.836(12)°, γ = 89.681(9)°, V = 321.1(4) (A。)3, Z = 2, M = 283.85, ρcalcu = 2.936 g/cm3, R1= 0.0664, wR2 = 0.1572. Ⅲ, 正交, 空间群: Pccm (No. 49), a = 10.350(2) (A。), b = 12.190(2) (A。), c = 13.000(3) (A。), V = 1640.2(6)(A。)3, Z = 4, M =272.32, ρcalcu = 2.206 g/cm3, R1 = 0.0691, wR2 = 0.1831.

作 者:陈珍霞 翁林红 陈金喜 赵东元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化学系分子催化和创新材料实验室,上海,33刊 名:科学通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年,卷(期):200449(5)分类号:O6关键词: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开放式骨架 磷酸盐

开放的结构,成长的生命 篇3

以上感想来自于近日对袁卫星、褚树荣、李镇西三位名师执教的同一篇文章《一碗清汤荞麦面》(也译作《一碗阳春面》)的教学实录的研读。三位名师的执教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面对不同的学生,而且他们执教本课时的年龄即他们的教学艺术成长阶段也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对语文教学高境界的执着追求。在比较研读中我深受启发,并享受到不可抑制的感动和喜悦。

一、文本是个开放的结构,学生学什么是我们第一位的思考

像《一碗清汤荞麦面》这样的好文章,文质兼美,可教可学的地方总是很多,我们该怎样策划教学呢?先来看一看三位名师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课程标准下本课所在的单元目标和课后练习也许可以很快捷地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果是重点课文,目标就多一些;如果是略读课文,目标从简,重点突出单元目标就可以了。整个过程大致三五分钟,很多一线老师就是这样做的。然而,差距就出在这里。

教学目标决定着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的选取,决定着学习方法的选择,更重要的,决定着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发展,因此,在名师这里,目标的确立,实在是一个颇费踌躇、颇费时日的问题,然而匠心也就在这里。在这里,判断一个目标的优劣首先决定于它是否适合学生,能否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三位名师教学目标的确立,正是来自于他们对语文本身的深刻理解和对学生精神发展、生命成长的人文关怀。如褚树荣老师,将目标设定为两个层次:一是通过检查预习,了解小说的主题、情节、人物;二是体验人间真情,感悟生活哲理。这两个目标一个基础,一个深化,立足导学,简洁明快。这种设计,是和褚老师对语文教学的深刻认识分不开的。他认为,语文教学一定要以言语教学为途径为手段,以语文能力和人文修养为目标。此为语文课的价值所在。

课一开始,褚树荣老师要求学生,“请大家看文章,找一找打动你的细节,谈一谈令人心动的感觉。”并作出指导,“小说是一个开放的文本结构,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东西,你找到的东西是什么?”不仅如此,褚老师更是把文本的开放结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原则,他在反思本课的教学后说:“为了使学生对小说蕴含的哲理作广泛而深刻的体悟,本人事先并不设框框和标签,让学生来谈自己的观感,最后内挖外联……让文中的哲理具备了普遍的意义。”这种从结构到内容的开放,正是基于学生真实的生命成长的需要。

再看李镇西老师的设计。李老师的课总是站在学生精神发展和生命成长的高度,把引领学生学什么放在首要的位置,也正因如此,李老师的课绝不作文本的生硬传授,而总能找到文本和学生心灵的契合点。本课上课伊始,李老师先给学生讲了一个韩国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先生向全体员工朗读《一碗清汤荞麦面》,以及该文在帮助集团冲出亚洲金融危机中所发挥的精神力量。学生被震撼了,李老师接着说,在企业成功后,李会长组织全体员工把这篇小说又重新读了一次,学生再一次被震撼了。然后,李老师组织学生带着预习任务——请同学们找出最吸引你或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小组互相交流——通读小说。在李老师行云流水的指导中,文本被打开,学生的心灵被打开。在对话中,师生对“小说是一曲人性的赞歌”的主题达成共识,“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教学目标获得了深刻的共鸣。

袁卫星老师的课则非常注重情景语言的品味,他独具匠心地紧紧抓住文中母亲四次要面的语言描写,引导学生品味体会,联系自己和生活,课堂始终流动着情感和诗意的河流,使学生在感受爱,感受真情,感受生命的顽强与坚韧的富有磁力的课堂氛围中获得生命的丰实。这种精美的、超越文本一般意义的设计,来自于袁老师对语文学习的执着的认识,“以深厚的生活和精妙的阅读为基础,创造出诗意,这应当是我们语文课堂不懈的美学追求。”(《袁卫星:诗意的呼唤和语文的回归》)

同样的教材,三位名师设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却有很多不同之处。在这里,他们实践的正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让文本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实现真正的开放,必须建立学生学什么是第一位的思想,这是名师课堂传给我们的最重要的财富。王荣生教授在指导教学时,反复强调,“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不是让人警醒吗?

二、 民主宽松的氛围,合作对话的环境,课堂本是生命快乐成长的地方

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哲理美……,一篇篇文章简直是美的盛宴。那语文教学呢?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语文教学理应是美的,是富有魅力的。欣赏美、表达美,不是应该成为我们课堂的主旋律吗?袁卫星老师认为,语文就是对“诗意的呼唤”,语文教师要“追求课堂诗意”。在本课的教学中,袁老师用《北国之春》和《好人一生平安》两首歌渲染了浓浓的诗意氛围,从语言品味入手,挖掘学生生活资源,在自然亲切的交流中完成了教学。

诗意营造的正是浓浓的人文氛围。三位名师精心、热心呵护着一个个独立的生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被唤醒,被激励,被鼓舞,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热情洋溢,才情洋溢。是啊!只有心态放松了,学生才会像和风细雨中的花草一样,快乐迅速地成长;只有心态放松了,学生才会像活泼的小鸟一样,与你笙箫和鸣;只有心态放松了,学生才会像敞开了口的容器一样,乐意接受和储藏。

教学也许就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

研读褚树荣和李镇西两位老师的课,你会深切地体会到,名师打开课堂的亲和力绝不是矫揉造作而是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尊重学生的平等的生命意识。这种意识贯穿始终,自然而然地在一举手一投足中表现出来,令人感动。这种尊重首先表现在教师作为一个对话角色的平等的融入。李镇西老师在让学生谈自己最感动的细节时,也谈了自己小时候的艰难生活和感恩情怀。这是平等的生活经验的交流。在学生迫不及待想打断他的话时,李老师没有故作谦让,而是坦诚地说:“你先稍微等等再说,好吗?同学们,今天咱们是互相讨论,我也可以发言,等我说完了,你再说,好不好?”这种尊重还表现在教师情感和文本情感、学生情感的高度契合上,回荡在课堂上的是心灵的共振和碰撞。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见到有的老师备课不深入,自己没有什么触动,却简单地拿教参的结论,要求学生产生什么什么情感,感悟什么什么哲理,这种生硬的语焉不详、情感麻木的指导如何能产生理想结果呢?褚树荣老师在谈本课的教学时说:“(这个)故事感动了我,它触动了我心底深处敏感而亲切的情感。我多次阅读它,每一次都眼眶湿润!我真切的感受到,要感动学生,自己首先要被感动。”尊重就是这样推己及人。这种尊重尤其深刻的表现在教师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耐心呵护、唤醒和激励,用日本教育家佐藤学的话说,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三位名师的课,学生个个主动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质疑论辩,老师的点拨深化,都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三、培养语文能力,涵养人文精神,语文课需要简单而充实

上面提到,褚树荣老师将本课设计了两层目标,他的课堂结构也是如此简单:第一步,检查预习,品味语言,了解小说的主题、情节、人物特点;第二步,体验情、感悟理。这种设计从作为一篇教师指导下的自读课文的定位来说,课堂效果是充分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以言语教学为途径和手段,注重了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请看下面的课堂实录:

师:这里有内涵丰富的四句话。(投影)

第一次:……唔……阳春面……一碗……可以吗?

第二次:……唔……一碗阳春面……可以吗?

第三次:……唔……阳春面两碗……可以吗?

第四次:……唔……三碗阳春面……可以吗?

师:第一次“一碗”为什么放在后面?

生:不知道能不能买,怕老板笑话,有点试探的意思。

师:那么读的时候,“一碗”用重音还是轻音?

生:(齐)轻音!

师:好,我来试试。“阳春面一碗可以吗?”(“一碗”处理成重音)

生:不好!

师:“阳春面一碗可以吗?”(“一碗”处理成轻)

生:(齐)好!

师:同学们的立场很坚定。其实在特定的语境中,重音和轻音都可以表示强调。再看每句前面一个“唔”字,表示了怎样的心情?

……

褚老师在这里的指导很精细,使学生通过品味感受到语言在表达人物形象上的力量,这种语文能力的培养是实实在在的。

二是善于发掘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在抒情言志中自然而然的涵养了人文精神。在第一层目标完成后,褚老师做了这样的引导:“记得我第一次读这一篇文章时,被其中的细节深深打动了。老实说,我流过眼泪。我相信大家深有同感。请看文章,找一找打动你的细节,谈一谈令人心动的感觉。”在师生共同品味小说的细节魅力后,褚老师接着启示:“请大家酝酿一下,然后说一个你经历过的爱的细节,让大家分享。”“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东西,你找到的东西是什么?”在层层的诱导下,学生纷纷言说自己的故事和感受,并且在共鸣和共享中获得了精神的发展,生命的成长。

大道易简,可很多时候,我们却做着徒劳无功的工作,把本来简单的东西繁复化了,把本来质朴的东西弄得光怪陆离,而语文的本色却渐去渐远。洗尽铅华呈素姿,我们应该学习名师易简而醇厚的课堂艺术。

四、 只有实现挑战性学习,课堂才有真正的意义。

在所有的学科中,也许语文教学最容易失之于浅,失之于泛。“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而这些“例子”之间相同的知识点实在太多了,这篇文章可以讲,那篇文章也可以讲。如果举一反三,语文课老师不是太悠闲了吗?我们只好“举三反一”,篇篇反复的讲了。而在学生那里,语文课则是听不听无所谓,这篇落下的,那篇同样可以拾起来。岂止是那篇,甚至初中到了高中,隔了几年,相同的知识还是会被煞有介事的详细讲授。试问,平淡乏味,如何能够吸引学生?

从名师的教学效果看,语文课的魅力往往不是来自于教学技巧的刻意追求,而是来自于教学内容的挑战性,来自于由它唤起的心灵的震撼。观李镇西老师的课,常使人产生“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的感觉。这篇《一碗清汤荞麦面》教学,便是如此。我们来看其中一个教学片断。

(老师引导学生谈“最让你感动的细节”。)

生:这篇小说令我最感动的地方,是老板夫妇为素不相识的母子三人预留二号桌这个地方。而且,每次在他们离开时都为他们送上温馨的祝福:“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这句话非常普通,但他让我想到,在他人遭遇困难的时候,有时候我们的一句话,哪怕是非常平常的话,对他都是最大的精神鼓励!

师:对!我想接着他的分析追问一个问题:老板夫妇每次在母子三人离去的时候都要对他们说“祝你们过个好年”,这是为什么?

生:习惯。

师:习惯?(教室很静)

师:习惯,不一定是发自内心的,习惯嘛!

生:不对,是真心的祝福。

师:嗯,我也认为那不仅仅是习惯,更多的是真心的祝福。可是,这只是单纯的新年祝福吗?

生:应该有变化。

师:有什么变化呢?一开始是什么?

生:一开始是一种同情,后来便增加了关心。

师:大家看文章,有个细节不容易捕捉到,这就是母子三人第三次吃面后离去的时候,作者写老板夫妇送他们的时候用了一个词,仔细看看,是什么词?

生:(齐答)目送!

师:什么叫“目送”呢?

生:就是久久的注视着他们的背影。

师:这种眼神里就不仅仅是一般的关心了,还有什么在里面啊?

生:(纷纷的)敬佩!敬仰!

师:不错,我也认为是敬仰。可老板夫妇为什么敬仰母子三人呢?或者说,究竟是谁帮助了谁呀?

生:是母子三人帮助了老板夫妇。

师:是怎么帮助的?

生:因为他们三人并没有因为生活困难而放弃生活,还是勇敢的生活下去,这种精神感动了老板夫妇,母子三人在精神上帮助了老板夫妇!

师:对,说得真好!你们说到精神,让我想到文中的一个细节,那就是老板夫妇一直保留着那张旧桌子。为什么要把这张桌子保留着呢?这张桌子是一种精神,它代表着自强不息的精神。最初,母子三人从这碗面中获得了一种精神,那是素不相识的人所奉献的爱……,而他们的精神对老板夫妇是一种激励,这也是让人感动的。因此,是谁帮助了谁?

生:是互相帮助。

师:对。老板夫妇和母子三人,他们在精神上互相取暖,各自用人性的光芒照耀着对方,这是两颗心,不,应该说是好多颗心所散发出的真善美的光芒,彼此交相辉映,让人感动。

(课堂上很安静。)

这段师生对话,不只在学生中间,即使在老师那里,也引起了深深的共鸣和震撼。在很多课堂中,当一开始学生谈出了自己的感动后,老师肯定就结束了。这种对话,淡如空气中的微响;而李老师绝不满足于学生的泛泛的感受。他在大家熟视无睹的地方做了一个追问:“老板夫妇每次在母子三人离去的时候都要对他们说‘祝你们过个好年’,这是为什么?”于是,对常规思维的挑战开始了!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终于找到了“目送”这个细节。“目送”的姿态、神情和心理正是大家所熟悉的,一瞬间,大家冲出了迷惑,豁然开朗。这种发现的喜悦,不亚于理化实验课,真是酣畅淋漓!在此基础上,李老师继续追问:“究竟是谁帮助了谁?”引导学生将情感的认知做理性的梳理。为什么“一直保留着那张旧桌子”呢,又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终于,学生认识到这是小说人物之间精神上的互相帮助,李老师顺势做了总结,小说的“一曲人性美的赞歌”的主题,豁然呈现。一番情感和理智的挑战完美完成了!我相信,学生一辈子也忘不了这次学习!

只有设计出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才能唤醒和激发学生的才智,课堂才有魅力,才有真正的意义。

回到本文开头,语文是什么,语文课该怎样上?阅读名师的课,真是受益匪浅,然而,“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的探索仍未有穷期。

————————

参考文献:

①褚树荣:《褚树荣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7年版。

②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④吉春亚:《新生代语文杰出教师教学风采录》 ,中国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版。

开放式结构 篇4

那么什么是开放式电影结构呢?在论述之前, 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电影结构。罗伯特·麦基在他的《故事》一书中对电影结构做过一个恰当的定义:“电影结构是对人物生活故事中的一系列事件的选择, 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 以激发待定的而具体的情感, 并表达出一种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1] (P.39) ”。能够看出, 事件是构成电影实体的最基本的材料, 这些材料就像人体各个部位的肌肉一样, 不能多也不能少。这些事件都是导演精心选择的, 每一个事件都承担着自己的职责。然而序列则是由一系列事件组成, 是构成电影更大的动态单位, 序列传达出更为强烈更具有决定意义的变化。一个电影故事是一个巨大的主事件, 当你在故事的开头看一下人物生活中负荷价值的情景, 然后把它和故事结尾的价值负荷比较时, 你应该能够看到电影弧光, 把生活从故事开始时的一个情景带到故事结束时的另一变化了的情景。这个最后的情景, 这一结尾的变化, 必须是绝对而不可逆转的。

《樱桃的滋味》从刚开始巴迪在第一个镜头中露面, 就能看到他灰色面孔的形象, 给观众的感觉是消极、被动的, 他的内心没有什么快乐的东西。就是这种内心世界构成了整个电影的基调, 也正是这种内心世界才推动这个故事向前发展:巴迪已经觉得这个世界对他已经没有意义了, 他想雇佣一位给自己封墓的人!这就是故事的基础。接下来就有了巴迪驾车寻找雇佣者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由多个序列构成的。序列一, 对军营的士兵的请求, 士兵被他的做法所惊吓, 一溜烟跑掉, 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序列二, 在一个荒废的建筑工地, 巴迪找到了一名阿富汗裔的神学院学生, 这个学生镇定自若, 并引用《古兰经》里的教诲来劝诫巴迪不要自寻死路。最后这笔交易也没有谈成, 巴迪谢绝了学生的饮茶宴请, 再次游弋在荒山秃岭的盘山道上;序列三, 最后上车的土耳其裔老答应了他的请求。但在途中, 这个夹杂了禅宗气质的老人讲述了自己的一个故事:当年他也想在一棵樱桃树下自挂东南枝, 却在无意中尝到了几颗鲜美的樱桃。这个奇妙的滋味令他怀念起了人生的种种美好况味, 并因此打消了赴死的欲望;最后巴迪送走老者, 茫然若失;序列四, 当晚, 巴迪在家里沉思良久, 还是驱车来到了山顶, 在那里他俯视着下方城市里的灯火海洋, 半晌无语。巴迪安静地躺在自己已经挖好的墓穴里, 仰望天空, 直到黑场降临。通过以上的分析, 这部电影的结构就很清晰了。在四个序列中, 每个序列都有多个事件组成。这种结构的安排是最一般的电影叙事手法, 以故事的向前发展而引出一个个事件。小事件是构成整个故事的基本要素。它们不只是填充故事的物质性材料, 更重要的是它们是整个故事的思想的载体。从《樱桃的滋味》的每个序列中我们能够看出不同宗教信仰者对待死亡的态度, 能够看到巴迪对死亡坚定的心态, 能够看到不同人群对生活意义的阐述等等。这个事件过程是必要的。因为电影还不同于真正的口述故事或者小说。电影必须想法设法去引导观众从外在行为来解释内在生活, 而不能利用话外解说或者人物的自我旁白。即如约翰卡彭特所说的:“电影就是将无形的东西变为有形的物质。”为了展开主人公内心变化的大弧光以及对于死亡的讨论, 一个个恰当的小事件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我们会发现, 如果以这种平叙的方式安排事件及序列, 难免会使电影趋于平淡, 这也正是电影所忌讳的。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平淡?那么这就要靠导演对电影结构的设计了。对电影结构的安排通常有两种手法:封闭式电影结构和开放式电影结构。如果一个表达绝对而不可逆转的变化的故事高潮回答了故事讲述过程中所提出的所有问题并满足了观众的所有情感, 则被称为闭合式结局[1] (P.57) 。通常大情节的电影都采用的是封闭式结构, 这种结构是电影的主菜。电影中提出的问题都得到了解答, 激发的所有情感都得到了满足, 观众带着一种完满的体验而离开, 毫无疑虑, 充分满足, 导演会让观众的体验停留在一个确定点上。好莱坞的电影通常都是采用封闭式结构, 故事都有个完美的结局。例如《当幸福来敲门》就是一部典型的封闭式结构电影。影片的最后, 加德纳努力赚钱, 当上股票经纪人后, 事业一帆风顺。并且以后在芝加哥开设经纪公司做老板, 成为百万富翁。这个结尾让观众为之感动, 并且情感上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可见封闭式结构的电影应该是那些追求逻辑圆满的观众所青睐的。相比之下, 《樱桃的滋味》则是典型的开放式结构。开放式结构通常青睐小情节的影片, 会给故事留下一个开放的尾巴。一个故事高潮如果留下一两个未解答的问题和一些没有满足的情感, 则被称为开放式的结局[1] (P.57) 。影片讲述故事过程中提出的大多数问题多得到了解答, 但还有一两个没有回答的问题会延伸到影片之外, 让观众在看完电影之后去补充。影片激发出的大多数情感将会得到满足, 但还有一些情感的残余要留待观众自己去满足。尽管这些影片以一个思想和情感问号作为结局, 但“开放”并不等于电影的半途而废, 使所有的东西都悬而不决。问题是可以解答的, 情感是可以理决的。在《樱桃的滋味》中, 巴迪是否死去, 导演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交代, 那么这就需要观众自己去填补这个留白。

笔者认为, 电影的开放式结构从属于文艺理论中的艺术召唤性结构。召唤性结构理论认为, 由于艺术作品本身形式的限制和作者的目的性, 每件艺术作品都要留下空缺部分和物质形式上的不完整, 让受众群体去填补这个空缺, 让受众群体凭借自己的经验去丰富作品的思想。我国明代思想家王夫子也曾说过:“作者用一致之思, 读者则各以其情而自得”。也就是说在艺术作品构思中, 作者对于自己作品总是有一定目的性的, 期望受众能够理解自己的作品, 体会到自己的思想情感。但是受众群体则不尽相同。由于受众群体的知识层面、人生价值观、审美情趣和生活阅历等的不同, 就会导致他们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理解方式的差异。开放式电影结构的艺术效应也在于此。

参考文献

[1]、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1.

[2]、林一民.艺术品内在魅力来自何方—谈文本的召唤结构[J].江西社会科学, 1995.

开放式结构 篇5

阶级阶层分析,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国旗的五星图案,代表了当时阶级阶层结构的基本格局,即围绕中国共产党这颗大星的人民大团结,由代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四颗小星组成。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一些社会阶级阶层逐渐消失,阶级阶层结构呈现简单化趋势。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提出“两个基本”和“一个主要矛盾”,即“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循序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1956)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都是在那个时期写成的。

但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之后,提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到1962年进一步强调,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这些思想在“文革”浩劫中形成“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在实践中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导致经济和人民生活长期停滞不前。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果断地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实行了大规模的阶级阶层关系调整,如为几百万人摘掉“反革命”“走资派”“修正主义分子”“黑帮分子”“臭老九”的帽子,为几十万错划的“右派”摘掉帽子,为一大批人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为70万工商业者恢复了劳动者身份,等等,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改革开放初期,经过阶级阶层关系的调整,形成“两阶级一阶层”的阶级阶层格局,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本文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阶级阶层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阶级阶层关系的政策建议。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阶级阶层结构的深刻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方面发生两个重大转变:一是从单一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从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业社会,逐步转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社会。伴随着这两个巨大转变,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也发生了极为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原来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构成的相对简单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现在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了,适应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现代化要求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正在形成。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变迁,我国阶级阶层结构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一)工人队伍空前壮大,农民工成为新生力量

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在我国4亿多从业人员中,第二产业从业人员6900多万人,占17.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近4900万人,占12.2%。现在近40年过去了,到2016年,在全国7.7亿多从业人员中,第二产业从业人员达到2.2亿人,占28.8%,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近3.3亿人,占43.5%。随着工人队伍总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工人队伍的结构也发生三个显著变化:一是农民工成为工人队伍中庞大的新生力量,2016年全国农民工的总量达到2.82亿人。在整个非农从业人员中,扣除党政干部、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等之后,约占工人队伍的60%。虽然农民工的户籍身份还是农民,其文化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也低于工人队伍的平均水平,但他们成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流水线、一般建筑业和日常服务业的骨干支撑。二是服务业工人的人数超过了工业工人,成为工人队伍中人数最多的部分。改革开放初期,服务业工人是三次产业中从业人员最少的部分,而到2016年,服务业工人的人数不仅超过了工业工人,也超过了农民。特别是随着以通讯、金融、物流、电子商务、房地产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一支与新技术、新业态密切联系的、有别于传统体力劳动工人的新型工人队伍迅速成长,人数已达数千万人。三是工人队伍中的国有企业职工比重较大幅度减少,其经济社会地位分化较大。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我国工人中大约75%是国有企业工人,25%是集体企业工人,几乎没有其他所有制形式的经济组织。改革开放后的前十几年,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崛起,国有企业的工人和集体企业工人都较大幅度的增加,但1995年是一个拐点,那时国有企业工人达到7000多万人,集体企业工人达到约3000万人。经过国有企业改革和多种经济成分的大发展,国有企业工人的人数大幅度减少,到2015年,全国6200多万国有部门从业人员中,扣除700多万党政机关公务员、3000多万国有事业单位人员等,国有企业工人实际已下降到只有3000多万人,集体企业工人也只剩下400多万人,而私营企业、港澳台资企业、外资企业和各种非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工人,达到近2亿人,其中私营企业工人1亿多人。这些变化也使得工人队伍的经济社会地位发生分化,现代服务业、效益较好的国有垄断行业、与新技术、新业态相联系的知识经济部门,工人的经济收入情况相对较好,而传统产业部门、去产能国有企业需要安置的工人经济收入次之,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

(二)农民数量大规模减少,并且日趋分化和高龄化 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我国9.6亿人口中,有7.9亿农民(农村居民),占82%,在4亿多从业人员中,有农民(农业从业人员)2.8亿人,占70%,是典型的农民大国。改革开放后,农民有了选择职业的自由,很多农民转换了职业,变成乡镇企业工人或管理者、进城农民工、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主等。到2000年,农民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下降到44.2%,不过由于从业人员总量增加了,农民的绝对人数增加到3.1亿人(扣除领工资的农业工人)。经过近40年的发展变迁,到2016年,在全国13.7亿多人口中,有6亿多农民(农村居民)占42.6%,而在全国7.7亿多从业人员中,有2.2亿多农民(农业从业人员),占27.7%。在近40年改革开放中,尽管人口总量增加了5.8亿人,但农村居民和农业从业人员的绝对数都减少了,比例数更是大幅度地减少。根据《中国农村经营管理统计年报(2015年)》,2015年全国有26744个农户,耕作土地面积在10亩以下的占79.6%,10~30亩的占10.3%,30~50亩的占2.6%,50~100亩的占0.9%,100亩以上的占0.4%,未经营耕地占6.2%。农民阶级发生了几个大的变化:一是相当大部分的农业劳动力特别是绝大多数农村青年劳动力,都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2016年我国持农村户籍、从事非农工作的农民工总量达到2.8亿人,其中以进城务工为主的外出农民工达到近1.7亿人;二是在务农的农民中,出现了一些从事种植、养殖、渔业、牧业、林业等规模经营的农业大户以及量众多的兼业户,纯粹务农的小耕农的数量和比例都大幅度减少,完全靠几亩土地耕作维持生活的小耕农,成为农村的和整个社会的低收入群体;三是留在农村从事农耕的农民,呈现高度高龄化,40岁以下的务农农民已经很少了,如果不改变农村的耕作方式和耕农收入过低的状况,耕农将无以为继;四是务工经商、参军、上大学、嫁入城市等似乎成为农村孩子改变自身命运的主要渠道,地主、富农、中农、贫农等改革开放前仍作为农村阶级分析的“家庭成份”概念,已经成为历史记忆。

(三)专业技术人员成为中产阶层的主力

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在企事业单位和各种经济社会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是一个以教师、医生、律师、工程师、经济师、科研人员、记者、编辑、演员、作家、艺术家等为主体的职业群体。这个群体以高学历和脑力劳动为特点,我国习惯称之为“知识分子”,而在西方研究社会分层研究的文献中,他们通常被划为“新中产阶层”或“白领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区别于以小资本者为主体的“旧中产阶层”和以体力劳动者为主体的“蓝领阶层”。我国的专业技术人员分散在各行各业,总的人数还不是很多。按照国家统计局就业分类来估算,1978年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约1500万人,约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4%;到2015年,这个群体达到5000多万人,约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2.5%。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也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一是他们的政治地位提高了,不仅不再是“被改造”对象或“资产阶级知分子”,也不仅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而且成为知识创造和科技“创新”的主体。二是经济地位也显著提高了,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收入“脑体倒挂”的现象,即所谓“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现象,得到根本扭转,他们的平均收入水平已高于公务员的平均水平。三是这个在改革开放初期还几乎是完全依靠国家财政发工资的群体,现在其所在的单位,已经分化成财政全额拨款单位、差额拨款单位和完全自收自支单位。如出版行业等一些事业单位,已经转变成企业,全国公立高校的财政拨款大概占总经费支出50%,全国公立医院的财政拨款大概只占医院全部日常支出的近10%。专业技术人员也面临着一些发展的矛盾。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对教育、医疗、文化的需求大大提高,教育、医疗和文化等事业日益繁荣,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了广阔发展空间,知识价值大为提高;另一方面,专业技术人员所在的非营利机构,在“创收”机制的驱动下,也出现某些行为扭曲,如趋利的倾向和所谓的“道德滑坡”。

(四)私营企业主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阶层 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完成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之后,私营企业主作为民族资产阶级就不存在了。改革开放以后,私营企业主阶层从无到有,快速发展。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私营企业1908万户,私营企业主(投资人)3560万人,全国实有私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比重为87.3%;注册资本(金)90.55万亿元,占全国实有企业注册资本(金)的53.8%;全国私营企业从业人员1.64亿人,雇工人数1.28亿人。总的来看,我国私营企业绝大多数都还属于中小企业,到2015年,户均资本规模为475万元,但在经济新常态条件下,仍呈现快速发展势头,2015年全国新登记私营企业421万户,比上年增长22.0%,新增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金)合计22.7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5.4%。与此同时,私营企业也加快清理僵尸企业,2015年全国注销私营企业68.25万户,比上年增长65.2%。我国的私营企业主目前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从产业分布来看,私营企业主绝大多数集中在商业服务业,这一领域私营企业的户数占全国私营企业总户数的74%。二是从区域分布来看,近60%的私营企业主集中在东部地区。三是从受教育程度和收入状况来看,私营企业主平均受教育程度并不高,远低于公务员群体和国有企业负责人群体,约40%只受过高中及以下教育,受过大专教育的占31.8%,但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也占28.7%。四是从收入情况来看,呈现高度分化,绝大多数小私营企业个人收入并不高,2015年的年收入的中位数是12万元,亿元资产以上大企业的业主年薪中位数为40万元。但与此同时,根据福布斯的研究报告,2016年全球共有1810位富豪净资产超过10亿美元,中国富豪总数世界第二,有300多位富豪净资产超10亿美元,其中251位来自中国大陆。五是从私营企业主的来源和政治参与看,私营企业主的20%来自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下海”人员,28%是中共党员,4.8%是民主党派,23.9%担任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五)新社会阶层和新社会群体不断产生

新社会阶层和新社会群体,通常是指那些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不太容易被归类为传统的阶级阶层概念中的新阶层、新群体。“新社会阶层”实际上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概念。2001年,时任中国共产党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之际,发表了“七一讲话”,他在讲话中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他还强调,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此后,“新社会阶层”的概念就包括了六种人: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2015年颁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对“新社会阶层”做了新的概括,在原来六种人基础上归纳出三种人:一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二是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包括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税务师、专利代理人等以及社团、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业人员);三是自由职业人员和新媒体从业人员。该文件强调,“他们”是“统战工作新着力点”。此外,一些不断产生、翻新和扩张的“新社会群体”,也被媒体冠以一些新称号,如“蚁族”“北漂”“海归”“海待”“散户”等。这些新社会阶层和新社会群体,有的是伴随社会结构的发展趋势不断成长的,有的是经常变动不居的。2016年,全国新社会阶层约有5000多万人,他们在社会上影响不断增强。在新社会群体中,应当特别关注被称为“我能行”的年轻一代,他们具有世界视野、创新精神,思想开放、积极进取、个性鲜明,生活方式完全融入移动互联网,推动大众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阶级阶层结构的深刻变化,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第一,极大地调动起全国人民和社会各阶级阶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成长,形成我国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第二,加快了我国的社会流动,使各种社会资源实现了更有效率的配置,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第三,基本形成了适合我国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的现代社会结构,为最终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条件。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既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在本质上不同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与改革开放以前的情况也有了很大的差异。正确地分析阶级阶层结构和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我们党确定政治路线和制定实施经济社会文化政策的客观依据,关系到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政策取向,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我国阶级阶层结构变动产生的新特征新挑战

(一)利益格局多样化发展,社会依然充满活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多种经济主体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利益差距扩大。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依然巨大,短期内也难以完全解决。这些情况都造成我国利益格局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同阶级阶层之间产生各种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也在所难免。尽管如此,我国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仍处于快速变化之中,仍具有很大的变动弹性,社会流动较快,具有很多发展机会和较大的发展空间,社会依然充满活力。

(二)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矛盾重叠,产生一些两难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跨越式的发展,用几十年走完很多国家需要上百年走完的过程。所以,往往一个阶段还没有结束,另一个新的阶段已经开始,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并存,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矛盾同在,从而使我们解决一些社会矛盾处于首尾难顾、投鼠忌器的两难境地比如,在一些贫困集中的西部地区,既要大规模减少贫困,又要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在企业劳动成本方面,既要注意依法保护劳动者权益,也要防止企业人工成本上涨过快导致劳动密集型企业丧失竞争力;在社会安全方面,既要防止火灾、矿难、交通事故等传统风险,也要防止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工资待遇、下岗失业、转业安置等方面的不满而产生的社会冲突,还要防止突发传染病、金融危机、恐怖主义行为等现代“风险社会”问题。总之,现在往往会出现解决一种社会矛盾反而导致另外一种社会矛盾加剧的情况,真正做到统筹兼顾很不容易。

(三)工农基础阶级的构成发生深刻变化,实现共同富裕要有一个过程

工人和农民是我国的基础阶级,人数众多,但近几十年来其构成发生深刻变化。工人阶级的两个最大变化,一个是有2亿多农民工加入到工人阶级,他们在生活待遇的改善和思想意识的转变上,都需要一个过程,另一个是以脑力劳动为特征的“白领”职工超过了以体力劳动为特征的“蓝领”职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对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农民阶级也发生深刻变化,不仅人数大大减少,高龄农民可能会成为我国最后一代“小农”,未来的新型“农业经营者”,将会极大地改变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然而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工农基础阶级的利益,特别是防止他们当中的那些弱势群体被现代化的列车抛下。但中国工农基础阶级的人数众多,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势必经过一个漫长过程,我们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耐心。

(四)处理好精英群体与大众群体的关系至关重要,要防止社会分裂

“精英群体”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学术概念,但通常被用来描述那些在经济、政治和知识等领域中可以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群。他们往往领风气之先,能够更好地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但也往往抢占先机,成为在变革和发展中的获利者。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精英群体脱离大众群体,从而造成社会认同危机和社会分裂,始终是一个巨大的危险。我国在近40年的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实事求是地说,随着利益格局的分化和收入差距的扩大,也出现了精英群体脱离群众的倾向,这是需要特别警惕和防止的一种倾向。

(五)人民内部矛盾演化成对抗性群体性事件的情况将会长期存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完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社会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需要长期磨合,通过良性互动和有效协调,不断完善相关制度。由于各种原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一些群众因利益受损产生强烈不满,采取集体上访、游行示威、静坐、堵塞交通、焚烧汽车甚至冲击党政机关等对抗方式使人民内部矛盾走向激化,都是可能发生的。在这些事件中,往往是参与者的合理诉求与他们的不合法的行为方式交织在一起,多数人的合理诉求与少数人的无理取闹交织在一起,群众的自发行为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插手利用交织在一起。如果处置稍有不当,再加上发生在部分政府官员身上的诸如贪污腐败、决策失误、官僚主义等方面的原因,局部问题就有可能扩散到全局,从而把非对抗矛盾转化为对抗性矛盾。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到此类矛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不断提高依法、依规、靠制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我国当前关于阶级阶层的一些争议问题

改革开放近40年的经验表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我国在现实中要处理好的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没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和发展的目标都难以实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阶层矛盾是始终存在的,只不过有时表现为缓和,有时表现为激烈。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快速的发展使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产生“时空压缩”,也使得不同发展时期的社会矛盾集中凸显,甚至产生“发展起来”以后的时期比“欠发展”时期面对的问题还要多、还要难解决,形成发展起来的“苦恼”和“困惑”。本文尝试着在学理上解释和分析人们普遍关心的、与阶级阶层结构变迁相关的若干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怎样理解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一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序言中也强调,“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从这些宪法规定来看,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依靠者。而在学界的调查研究中,工人在现实阶级阶层结构中的经济社会地位并不高。怎样理解这种理论和现实的看起来的不一致呢?其一,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这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来讲的,是说工人阶级代表着工业社会大机器生产阶段的先进生产力,就中国的发展阶段来看,这一点并没有改变,而且随着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和生产力的发展,工人阶级的构成发生了深刻变化,智力型、专业型、技术型工人的比例大幅度增加,进一步增强了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性;其二,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这是工人阶级作为一个整体而言了,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当前过剩产能消化的过程中,一部分国企工人下岗失业、一部分去产能企业工人岗位变动,这是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正常变动,不应对此进行不切实际的政治解读;其三,工人、农民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改善工人、农民的经济政治社会地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把这项任务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二)当前收入差距是在扩大还是在缩小?

根据衡量收入差距基尼系数,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收入差距曾一度缩小,那主要是由于农民的收入最先通过获得经营的自由而较大幅度提高,但随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展开,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上世纪90年代中期基尼系数超过0.4,到2008年达到峰值0.469,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扭转,开始缓慢地缩小,这种缩小的趋势持续到2015年,2016年有轻微的反弹。这样一个总的趋势,或者说近若干年收入差距开始缓慢缩小的趋势,无论是用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还是学界的调查数据测算,结果是一致的。但这样一个学界的实证研究结果,却似乎与民众的感受有很大差别。这主要是因为,影响我国收入差距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城乡差别、区域差别和社会成员个人之间的差别,其中城乡差别的影响最大,大概可以解释整体收入差别的约40%,近若干年来我国整体收入差距的缩小趋势,最重要的就是来自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和农民工收入持续增长的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成员个人之间的差距也在同步缩小。而民众的感受,可能更多地来自富豪榜、明星出场费、巨额贪腐等与普通民众生活水平的比较。另外一个因素是,我们所说的收入差别,还不是整体的贫富差别,也就是说并不包括财产的差别。直到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全民的财产登记制度,而学界的一些关于家庭财产的调查,由于很多人难以真实填报,数据质量受到很大影响,还难以做出符合信度要求的科学分析。但根据世界各国的研究结果,财产的差距要比收入差距大很多,由于我国还没有开始实施财产税,估计财产的差距会更大一些。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依然过大,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无论从促进共同富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来说,还是从促进大众消费、保障经济长期持续增长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三)社会阶层真的“固化”了吗?

“社会阶层固化”,是近来媒体经常谈到的一个话题,但这还算不上一个规范的学术概念,可以说是一种描述性概念。它主要是指社会流动性减弱,社会位置变动的难度加大,即产生极而言之的“龙生龙、凤生凤”的社会现象。从这种意义上说,“社会阶层固化”是与“社会流动”相对应的概念。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大调整、大变动的时期过去了,一夜暴富式的“社会流动”机会减少了,社会结构进入转型时期相对稳定的常态;另一方面,社会结构仍在转型变化的过程中,社会流动的频率仍然很高,社会仍然充满活力。在学术界,社会流动是社会学研究的经典议题,在这个领域产生了很多不同的社会地位获得的模型,其主要关注的是,在一个社会中,人们改变社会位置的机制是什么?其基本的假设是,影响人们社会位置的,在传统的社会中主要是家庭背景、户籍、性别、宗教等先赋因素(ascribed factors),而在现代社会中主要应该是教育、业绩、努力程度、机会把握等自致因素(achieved factors)。我国社会学的多数经验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自致因素在人们经济社会地位的获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所谓“社会阶层固化”的判断,无法在科学意义上得到经验研究的实证基础。

(四)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和中产阶层有多大规模? 国际上关于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还没有一个像国际贫困线那样的统一标准,但已经有30多年的研究历史。我们按照三种标准对中国目前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进行了测算和估计:一是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最常用的标准,即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每人每天收入或消费10~100美元(PPP$),按此标准,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占全部收入群体的比例2015年达到约44%,这也成为一些国际媒体报道中国的中产阶层已经超过5亿人的依据;二是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探索性标准,以家庭年可支配收入9万元至45万元人民币来界定中等收入群体,按此标准,2015年我国中等收入家庭占全部家庭的24.3%,这也是一些媒体报道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达到3亿多人的依据;三是按照相对标准,即按照收入中位数的75%~200%的区间来定义中等收入群体,按此标准,则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2015年为38%,但在相对标准下多年来比例变化不大。这三种标准中,世界银行的标准是针对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对我国目前发展阶段来说标准过低,难以被社会认同;国家统计局的探索性标准,比较适合我国,也能够反映我国消费市场的扩大,但存在难以反映收入差距变化的弱点;而相对标准,优点是便于进行国际比较更能反映收入差距变化,但也有“中等收入线”随平均收入提高而不断变动的问题。在国际经济学界,中等收入群体与中产阶层几乎是同义语。但在国际社会学界,这两个概念还是有较大差别。中产阶层更多的是依据职业来界定,所要反映的是在后工业社会从业人员中“白领”超过“蓝领”的结构性变化,这种变化基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将会在生活消费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带来一系列的变化。

(五)我国农民怎样才能普遍富裕起来?

中国的问题说到底还是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没有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现代化。我国农民人数众多,绝大多数是小农,每个农户的平均耕地面积只有约0.5公顷,相当于欧洲农户平均耕地面积的1/60到1/80,单靠农耕收入微薄,增收很难。从东南亚一些农地缺乏的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经验看,农业普遍像西方国家那样实行规模化经营很难做到。而目前“80后”农村青年已经很少务农,务农农民过早出现老龄化,很难再转移成非农劳动力。农产品价格也已经多数高于国际市场价格,靠政府补贴财政压力很大,难以为继。怎样让广大农民普遍富裕起来,进入中等收入群体,是我国面对的最大难题。实行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扩大农户的多样性经营,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农民的兼业收入,可能是唯一的选择。在未来的发展中,农民的总人数将会持续减少,但农业劳动者将会长期存在,农民作为一个阶级,在现代化的过程将会逐步消退。

(六)现阶段的贫富矛盾、劳资矛盾、干群矛盾是一种什么样的矛盾?

我国现阶段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地表现在贫富矛盾、劳资矛盾、干群矛盾这三大矛盾。在贫富矛盾方面,收入和财富差距的扩大,强化了阶级阶层利益格局的分化势头,这方面的矛盾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积累,并通过企业改制、征地拆迁、失业下岗等各种社会事件凸显出来,个别暴富者的狂妄言论、炫富行为和恶劣表现,极易激起公愤。世界各国的经验都表明,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必然导致社会的分裂和动荡,从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秩序,最终对经济增长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在劳资关系方面,多数私营业主是能够遵守法律、接受社会主义制度和道德观念约束的,但也有一些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业主,非法延长工人的工时,克扣工资,忽视劳动安全,甚至侮辱人格,使局部劳资关系比较紧张。随着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劳工维权意识的增强,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和谐劳动关系,需要认真研究。在干群关系方面,总体上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但在有些地方和有些部门,干群关系疏远了,甚至比较紧张,有的还引起冲突。一些干部选拔使用上的“买官卖官”现象,一些干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虚报浮夸和说大话、空话、假话现象,特别是少数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现象,影响了干群关系,加剧了干群矛盾,在一些地方引起群众强烈不满。但总的来说,这些社会矛盾绝大多数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即便是一些矛盾演化成对抗性矛盾,也不属于“阶级矛盾”,要依法依规治理,不能简单地用“阶级斗争”的办法处理。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要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但也绝不能放弃人民民主专政。

(七)农民工的大规模流动为何没有引起社会震荡? 农民工在我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在世界现代化的历史上,还从未有如此大规模的人群(数以亿计)在短时期内从农业向工业、从乡村向城市流动。农民工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世界工厂”形成都是紧密相连的。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为了解决劳动力缺乏问题,引入欠发达国家的移民,曾是普遍的做法,但大量的外来移民,由于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民族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也带来很多社会问题,诸如社会融入难、民族宗教冲突、犯罪率升高、排外情绪高涨、恐怖袭击威胁社会安全等。所以,中国出现的所谓“民工潮”,从一开始就受到各种质疑和担忧,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大规模的民工流动会对社会安全社会稳定形成“颠覆性”力量,国内也有学者提出“历代王朝都毁于流民之手”。但出人意料的是,我国大规模的农民工流动,虽然也存在生活条件和待遇较差、社会保障欠缺、欠薪问题曾经比较严重、社会排斥和社会歧视普遍存在等问题,但在几十年中几乎从未发生过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相关的研究表明,与城市工人相比,农民工的收入和经济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但农民工却意外地具有比较积极的社会态度。农民工的社会安全感、总体社会公平感、对地方政府的满意度都高于城市工人。中国的农民工之所以持积极的社会态度,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农民工在流动中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他们更倾向于把自己过去艰难的农民生活作为比较的参照体系。他们不是与社会横向利益比较,而是与自身的纵向利益比较。另一个原因是,农民工以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社会贡献赢得了社会舆论的支持和赞誉,并通过社会传统的关系网络不断融入城市社会,政府也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保护农民工的权益,支持农民工转化为市民。整个社会对农民工的包容性不断增强,并形成了农民工作为共和国建设的“脊梁”的形象。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总结的成功的社会融合案例。

(八)为什么当前很多民生问题表现为教育、医疗、环境等公共产品供给问题?

我国当前的阶级阶层矛盾,绝大多数是涉及物质利益的矛盾,这些物质利益的矛盾,又绝大多数表现为民生问题。而民生问题,在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形式也有很大不同。在改革开放初期,民生问题主要表现为商品短缺问题,但随着人民物质文化需求层次的提高,随着商品领域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变化,现在的民生问题更突出地表现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或供给体制不完善的问题。如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了一些诸如因学校收费过高、劳动权益受损、医患关系恶化、企业职工退休金过低、空气和饮用水污染严重等问题。这类民生问题,在任何社会、任何发展阶段,都会存在,都会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我国当前收入和财富差距较大,社会不公现象还相当普遍地存在,人民的发展需求快速提升,公共产品的供给还不健全不均衡,所以这类民生问题的突发事件,在新媒体快速传播、社会舆论快速形成的条件下,有时也会与阶级阶层矛盾以及部分公务人员的官僚主义行为纠合在一起,并引发对政府和社会的强烈不满。这是需要给予高度关注、认真面对的一种发展趋势和社会问题。

(九)什么是新集群行为或非直接利益冲突?

集群行为通常是指自发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制约的众人的短暂狂热行为,这种行为往往具有很大的社会破坏性,并且产生越轨行为和犯罪行为。集群行为也有可能发展成有组织、有目的的持续抗争,从而演变成社会运动。传统的集群行为,往往涉及到物质利益关系,在表面的无目的、无取向的背后和深层,是受直接利益关系的驱使。例如我国近年来也频频发生“邻避运动”(NIMBY,Not In MyBack Yard),在殡仪馆、垃圾处理站、PX项目、核电站等建设中,往往会遭到当地民众的抵制和抗争。所谓“新集群行为”,是现代社会兴起的一种基于价值认同的非直接利益的社会冲突,如在民权、环境保护、女权、同性恋、反战等方面形成的集群行为。参加这类集群行为的人群,可能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也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他们的集群行为更多地不是为了自身的直接利益,而是基于某种价值取向。在西方社会,这些行为往往被认为是不同于传统“工人运动”的“新社会运动”。而在我国,这些“非直接利益冲突”,往往容易以“新集群行为”的形式爆发出来。这是我们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一种新型社会矛盾。

(十)为什么说要警惕权贵主义和民粹主义?

在一个大变革的时期,也是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各种社会趋向展露锋芒的时期,在这样的时期,防止极端主义走向非常重要、也是我们面对的非常现实的问题。从现阶段的情况看,主要应该防止两种极端主义走向:一种是权贵主义,即在权钱交易之下,资本和权力结合,掠夺社会财富,如以“产权改革”为名鲸吞公共财富,以“土地批租”的形式完成个人原始积累,以幕后交易掠夺广大股民。几百名部级官员的被查处、一些数以亿计的巨额贪腐,足以让人对权贵主义触目惊心。另一种是民粹主义,即以反对权贵、维护大众权益为旗号,制造蔑视权威、拒绝变革、不信任政府和仇富仇官仇专家仇名流的社会氛围,通过主张不切实际的福利要求来迎合民众,以民权代言人自居绑架民意,甚至要把改革拉回“文革”。

四、关于正确处理现阶段阶级阶层关系的若干建议

(一)充分认识解决阶级阶层矛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我们也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变化发展的阶段,因此必须清醒认识到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清醒地认识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所提出的新要求、新问题,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望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足,进一步增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责任感、紧迫感。新的人民内部矛盾大量涌现,这是我们国家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定要出现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快速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新问题,阶级阶层矛盾是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历史现象。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各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短期内不会消除,有的甚至还会加剧。因此大量的新型社会矛盾(包括阶级阶层矛盾)还会不断出现,有时还会在一些局部有所激化。在经济增长较好的时候,很多矛盾还容易在发展中化解,一旦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很多潜伏的矛盾就更容易爆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解决阶级阶层矛盾的艰巨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的新实践,必然会面对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新趋势,新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也会给我们提出很多新挑战,而我们处理新型阶级阶层矛盾的能力还有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对处理新型阶级阶层盾的途径和办法,也有一个需要准确把握和深化认识的过程。这种大背景决定了当前解决阶级阶层矛盾的复杂性。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原则是统筹兼顾,协调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化解和缓和人民内部矛盾,把人民内部矛盾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和程度上,不使其大规模地转化为对抗性矛盾,保证现代化建设在基本稳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

(二)把改善民生作为当前解决阶级阶层矛盾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

改善民生是当前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必须千方百计落实好这项政策。根据新时代新阶段我国民生问题的新特点,在改善民生问题上要有新举措、新突破:一是在提供均等化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有所突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特别是我国进入中高收入国家发展阶段和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有了更高的物质文化需求,因此必须加强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提高这方面供给的均等化程度,提高人民群众在这方面的享有能力、享有水平和享有质量。二是在进一步减少和消除贫困方面有所突破。我国已经确定了精准扶贫战略和到2020年全部消除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的目标,必须下大力气、以抓铁有痕的精神,保质保量地完成这一重大任务,防止数字脱贫、口号脱贫。同时,要尽早研究2020年之后的新的扶贫标准,规划新的减贫目标和长期安排。三是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有所突破。我国城乡差距过大、农村发展滞后,是我国发展的软肋。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都要把改变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面貌作为重要任务。要争取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候,能够基本消除城乡之间存在的基本生活条件的巨大差异。

(三)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解决阶级阶层矛盾的长期任务

新时期的阶级阶层矛盾归根结底是利益的矛盾,要把完善分配体制作为解决阶级阶层矛盾的关键环节。正像邓小平同志说的:“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办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完善收入分配体制,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非常重要。要建立健全以税收、财政支出和社会保障为重点的再分配机制。就税收制度而言,要逐步增加直接税并相应减少间接税在整个税收收入中的比重,从而逐步提升中国税收的调节贫富差距的功能。要逐步建立覆盖全民的收入和财产登记制度,抓紧研究财产税问题,结束财产保有层面的无税状态,从而建立起至少在收入和财产两个层面全方位调节贫富差距的直接税税制体系。就财政支出而言,要加快公共财政制度建设进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完善覆盖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此外,要考虑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环节之外,建立鼓励赠与等慈善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如通过所得税优惠等措施,鼓励所谓三次分配的开展,为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沟通、阶层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创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要整顿收入分配秩序,打击各种非法谋利行为,取缔各种非法收入,平衡一般竞争行业与垄断行业的收入差距,规范公务员的工资制度体系,协调劳动收益与资本收益的关系,建立职工正常的工资增长制度,进一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全面贯彻民主法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保证。实施民主的过程,特别是实施基层民主自治的过程,既是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表达诉求、体现意志的过程,又是协调、磨合各阶级阶层利益关系的过程。要扩大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要完善城乡社区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与民主建设紧密相连的是法治建设,要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更加充分地利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各种纠纷和矛盾,尤其要把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要在司法实践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降低司法救济门槛,降低诉讼费用,保证群众打得起官司。司法行政部门要扩大法律援助的范围,建立多种形式的法律志愿者队伍,为贫困和低收入群体提供免费法律服务。要坚决惩治司法腐败,保证社会主义司法实践的公平正义。当前,应针对一些社会焦点纠纷,面向群众受理一批典型案件,简化案件审理程序,加快审理速度,有效地通过司法途径化解社会矛盾,保证司法救济渠道的畅通,从而减轻信访部门的沉重压力。

(五)加强和改进党和政府的群众工作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大优势之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在新形势下,党和政府的群众工作要着重做好三个面向:一是面向基层,重心下移,让群众工作进入城乡社区和千家万户,要改变过去重点依靠“行业”和“单位”做群众工作的倾向,把群众工作的重点放到基层城乡社区,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二是面向基本群众,解决好基本群众面临的共性问题,不能把群众工作的关注点仅仅放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一些代表身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都要加强对普通民众的群众工作。三是面向群众的基本民生问题,把帮助解决群众一些共性的具体民生问题作为群众工作的重点。

(六)引导社会舆论和把握社会心态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随着互联网和各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会舆论的形成机制和社会心态的变动规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解决阶级阶层矛盾,要注重把握这些变化,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思想宣传文化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引导工作,促进形成更加广泛的社会共识,促进形成理性平和的社会舆论环境,促进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要从苗头抓起,防止一些极端主义思想和偏执情绪绑架民意和滥用舆论暴力。二是做好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弥合代际之间的观念冲突,塑造面向未来的、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青年一代。三是要积极探索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七)加强对新时代新阶段阶级阶层结构的研究

开放式结构 篇6

【关键词】广西产业结构 双因素方差分析 产业结构优化

一、引言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物质生产部门(包括部门内的分部门)之间的组合与构成的情况,以及它们在社会生产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产业结构是由国家(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制度、科学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习惯以及区域关系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是经济技术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国民经济结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关键环节。

在研究有关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库兹涅茨在总结发达国家国民收入的增长历史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认为几乎每个发达国家的增长过程都会呈现出一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联系,人均产出的高增长率来自于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高人均收入又转而产生了高水平的人均消费,高水平的人均消费意味着需求结构的变化,由此刺激了生产结构的变化,从而促成一国从不发达走向发达。可见,库兹涅茨认为,经济增长首先是总量变化的过程,结构变化是总量变化后的结果,只有总量的高增长率才会导致结构的高变换率。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是有着关联性的,库兹涅茨曾提出了一个不同经济水平下较优产业结构标准(见表1)。

本文选取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代表年份的广西产业结构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来分析广西产业结构的演进,并得出相应研究结论。同时,在本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对广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二、广西产业结构演变数据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产业结构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动态演变过程,并且基本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趋势(见图1和图2)。在产值结构方面,从1978—2008年,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下降了20.5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了8.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上升了12.28个百分点。根据发达国家产值结构高度的演进规律,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由初级阶段进入加速阶段,第二次产业所占的比重上升较快;而当工业化进程进入成熟阶段,第二次产业所占比重上升速度逐渐减慢,不变并逐渐转而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广西产业结构历史演进的30年过程中,广西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只增加0.28个百分点。这与广西工业基础薄弱,长期处于一个农业大省的发展史有关。自从“工业兴桂”战略实施以来,近几年,广西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速度加快,广西将进入工业化初期的加速阶段。在就业結构方面,从1978—2008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了25.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了4.9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了20.93个百分点,相比而言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幅度较小。从第一产业就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大部分转到了第三产业中,这与广西工业基础薄弱,低加工资源型工业是密不可分的。

三、广西产业结构方差与?啄收敛性分析

1、双因素方差分析原理

双因素方差分析中运用的计算公式为:

即SST=SSR+SSC+SSE。

各个平方和的自由度分别为:SST的自由度为n-1;SSR的自由度为k-1;SSC的自由度为r-1;SSE的自由度为(k-1)?鄢(r-1)。

2、广西产业结构演进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本文选择7个较有代表性年份的数据(1978年、1980年、1985年、1990年、1998年、2000年、2005年),进行产业结构的方差分析和?啄收敛性分析。?啄收敛性分析是指不同经济总体间人均收入或GDP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少的一种趋势。本来,?啄收敛是测定区域经济发展均衡性的一种方法,本文借用此方法分析广西产业结构的异质性。7个代表年份的选取数据依据: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1980年,中国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1985年,每隔五年选取数据;1990年,中国开始跨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1998年,中国处于亚洲遭受金融危机的外部经济环境;2000年,21世纪的开始;2005年,每隔五年选取数据。

依据统计学方差分析的现实意义,本文可做以下两大检验命题:命题一,经过30余年的演变,广西的产业结构是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命题二,不同产业的产业结构比之间是否已有显著性差异。

根据双因素方差分析的原理,这里的零假设为:广西的产业结构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不同的产业之间其比重没有显著性差异;备择假设为:广西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同的产业之间其比重已有显著差异。

依据样本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年《广西统计年鉴》)得出的方差分析结构如表2和表3所示。

表3显示:当显著水平?琢=0.05时,行的统计量检验值F=0

图3显示,从中国改革开放(1978年)到东南亚遭受金融危机(1998年)这20年来,广西的产业结构的行标准差?仵大体上是在缩小,说明了在这段时期广西产业结构有类似的?仵收敛性存在,也从另一个角度支持了上述方差分析的结论。但从1998年后,行标准差的扩大并未支持方差分析的结论,说明从1998年后广西的产业结构在逐渐变化,但不显著。

当显著水平?琢=0.05时,列的统计量检验值F=8.9269>F0.05,故拒绝零假设,即认为不同产业的结构比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了广西不同产业比重在变化,广西产业结构已经逐渐从低水平向高水平阶段演进。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正如库兹涅茨在《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对伴随这经济增长出现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一样,美国、日本等国的经济发展的历程都验证了这一规律。美国的工业化进程起步于 18世纪末 19世纪初,1839年三次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42.6%、25.8%、31.6%。到 19世纪末,大致经历了 100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工业化,第二产业已经成为国民财富的主要创造者。20世纪以来,美国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对传统工业进行新技术改造及现代产业的发展,并且以后者为主,体现了后工业化阶段及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持续上升,支撑国民经济的发展。

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进趋势来看:产业结构由低级的一、二、三模式,经过大约100—200年左右的时间的长期的渐近式的变革,经历二、一、三模式和二、三、一模式逐步演变为高级的三、二、一模式。

因此,通过比照表1提出的较优产业标准和对广西产业结构进行双因素差分分析可得出结论:广西产业结构现状的形成路径依赖特征明显,工业基础的薄弱造成第二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使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GDP比重相对较高;广西除了2005年从业人员结构比较接近库兹涅茨的较优标准外,其他代表年份,无论是增加值结构还是从业人员结构,广西任何时期都未达到库兹涅茨的较优标准。尽管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演变,其演变仍在变化中,但广西的产业结构并未发生质的变化,仍然处于一种低水平阶段。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广西的经济增长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十一五”期间广西GDP年均增长13%以上,近几年经济增长迅速。广西经济在快速增长,其产业结构也在逐步优化。但同时,诸如本研究结论所反映的一样,广西产业结构也存在着产业结构低度化、产业空洞化等一系列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一些建议:继续贯彻“工业兴桂”的发展战略,选择第二次产业中优势产业重点发展;提高第一次产业生产效率,重点发展广西特色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以信息、科技、资本等发展高层次的新兴第三产业,解决广西产业结构“虚高”的不合理性;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广西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阳昌寿:区域主导产业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1.

[2] 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商务印书馆,1999.

[3] 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6(6).

开放式结构 篇7

1 范围

GB/T 18759的本部分规定了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基本体系结构, 定义了体系结构中各个功能组件及其主要功能模块。

本部分只规定开放式数控系统的控制器规范, 不对驱动器的类型、性能和由最终用户开发的软件作限制。

本部分不对操作系统和通信系统作具体规定, 凡是采用符合事实标准、国际流行、技术成熟的操作系统和通信系统 (包括PC的通信系统) 都被视为符合本部分。

本部分对于控制器的外部接口只规定采用国际标准或事实标准, 不作具体限制。

本部分只定义最基础的模块及其功能, 在实际使用中可扩充。

GB/T 18759的本部分适用于机械电气设备用的开放式数控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略)

3 术语和定义

本部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 功能区functional area

用来解释数值控制系统的传统观念和开放式数控 (ONC) 系统概念之间的关系。

一个ONC控制器的功能可以划分成若干功能区。基本功能有下列三个:

——HMC人机交互控制功能区;

——PLC可编程逻辑功能区;

———NC数值控制功能区。

3.2 功能模块function module

是功能组件中的基础单元, 用来实现功能组件中各功能的模块, 它是一个独立的功能块, 具有标准的数据接口。

一个功能组件可以选配和连接不同的功能模块实现不同的功能水准。模块可以通过系统配置直接嵌入ONC平台, 并被通信系统访问。用户对模块进行开发时, 对外接口应符合所属模块的数据接口定义, 以便实现“即插即用”, 其内部实现被封装, 并允许加许可证。

3.3 功能组件functional component

ONC控制器的独立组成部分, 实现一类独立的功能。

功能组件划分一般如图1所示。

4 基本体系结构

从体系结构的观点来看, 一个ONC系统分成了两个主要部分:应用软件和系统平台。如图2所示。

应用软件包括了控制系统的特定功能, 这些功能是由一些功能模块通过标准接口连接起来实现的, 各功能模块均能运行在服从开放式体系结构要求的不同系统平台上。

系统平台由系统硬件、系统软件和应用编程接口 (API) 组成。系统硬件包括支持第三方的电子组件 (如处理器板、I/O模块等) , 而系统软件则包括操作系统、通信系统和其他的设备驱动器等软件。

系统平台必须支持ONC系统的结构特性:互换性、伸缩性、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系统平台应通过API提供服务, 保证功能模块在不同环境下的可移植性。功能模块的接口要通过标准的通信系统和API来支持, 通信系统要支持功能模块的互操作性和远程通信。性能的可扩展性可通过提高或降低平台的性能来实现。功能的可扩展性可通过增加、去除或更换功能模块来实现。系统的拓扑结构可在系统启动阶段根据配置系统对给定的解释进行动态建立。

5 功能组件及其模块

5.1 MP功能组件

该组件的任务是读入用NC语言编写的加工程序, 通过对它的解释获得加工轨迹。根据数控设备的要求对加工轨迹进行各种预处理获得实际加工轨迹。该组件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及相应模块见表1。

5.2 MC功能组件

该组件的任务是产生对机器运动轴的命令值, 即把轨迹插补计算出的离散点位置、连续运动命令及其参数、同步运动命令及其参数、手动命令及其参数转换成伺服驱动器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命令值, 借助于轴组配置, 可在一台控制器上同时实现各种类型的运动。

5.2.1 功能及其模块

该组件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及相应的模块见表2。

5.2.2 逻辑状态图

轴的运动有三种状态 (见图3)

——离散运动 (Discrete Motion) , 轴按点位或插补出的离散点运动;

——连续运动 (Continuous Motion) , 轴按给定的速度、加速度连续运动;

——同步运动 (Synchronized Motion) , 轴按电子凸轮/电子齿轮/相位同步方式运动。

轴总是处于某种规定的运动状态, 任何运动命令都是为改变轴运动状态的一种转移, 一根轴的运动命令总是顺序执行的。

轴在各种状态下执行运行有三种结果输出:

——完成 (Done) , 完成后执行新的命令;

——出错 (Error) ;

——停止 (MC_Stop) 。

状态机的逻辑控制根据不同的输出结果处理状态转移。

注1:图3中描述的是单轴状态图, 复合的多轴状态可以看作各单轴处于各自特定状态。

例如电子凸轮的主控轴可以处于连续运动状态, 而它的从动轴则处于同步运动状态。

5.3 AC功能组件

该组件的任务是管理伺服驱动器的参数, 实施对伺服驱动器的控制, 管理运动控制现场总线的数字接口 (例如CAN、Profibus、Sercos等) , 管理传统轴中的位置控制, 准备要显示的轴的各类实际数据及状态。

该组件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及相应的模块见表3。

5.4 LC功能组件

该组件的任务是负责在控制器硬件上运行PLC的各项任务。它不仅对输入输出实现逻辑控制, 而且可以对NC功能区的组件实现逻辑控制。它向各功能区提供通信接口服务, 应有能力对不同操作系统和用户外部设备进行适配。

该组件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及其相应模块见表4。

5.5 IOC功能组件

该组件的任务是对外围输入输出设备执行逻辑控制。

5.6 IODrv功能组件

该组件的任务是负责外围输入输出设备的驱动。它可以支持各类现场总线 (例如CAN、Profibus、Sercos等) 。

该组件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及其相应模块见表5。

5.7 HMI功能组件

该组件的任务是执行各种人机交互功能。

该组件具有的基本功能及其相应模块见表6。

5.8 Config功能组件

该组件的任务是对整个系统进行配置。

该组件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及其相应模块见表7。

配置原则:

——各功能组件按控制对象的要求从模块库中选取所需要的模块, 对各模块进行逻辑连接;

——把功能组件归并到若干任务中去, 选择各任务的优先权、周期时间、触发事件, 完成任务配置;

——对逻辑变量定义地址, 完成IO配置。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ONC系统平台参考布局

ONC系统平台参考布局如图A.1所示。

开放式结构 篇8

并联机构是一组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支机构并联而成的机构,其特点为所有分支机构可同时接受驱动器输入,而最终共同给出输出,在机构学上属于多路闭环机械系统。以并联机构作为传动进给机构的数控机床、机器人操作机以及由此构成的制造单元统称为并联构型装备,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制造装备。

并联构型装备在操作空间中的运动与关节空间各伺服轴的运动成非线性映射关系,因此即使是笛卡儿坐标系中单坐标轴的匀速直线运动也须同时由关节空间内几个伺服轴的非线性运动共同合成。正是由于并联机构控制的复杂性,传统的基于串联结构设计的运动控制器无法直接应用于并联机构,目前建造并联机构控制系统普遍采用在“PC机+运动控制器”的结构形式基础上利用PC的开放性进行2次开发,由PC机与控制器共同完成对并联机构的运动控制。虽然此类结构较为简单,容易实现,但在并联机构的实时控制中,PC在每个插补采样周期都要进行复杂的非线性运算处理,然后通过PC总线将数据传输到运动控制器完成进一步运算,数据吞吐量很大,两个CPU间极易形成通信瓶颈,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尤其在高速条件下实现4轴以上的多轴联动控制时,系统的处理速度往往不能满足控制需要。此外,并联构型装备具有非线性、强耦合、时变的动力学特性,原则上应采用智能控制算法以提高动态性能,而目前的运动控制器出于商业原因其核心控制策略多是封闭的,用户无法更改其内部设置,使许多智能控制方面的理论成果难以应用于实际。

针对以上并联构型装备的特点和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DSP并行处理结构的开放式运动控制器,并详细介绍了其硬件结构和设计方法。

1 运动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

针对并联构型装备控制复杂、运算量大的特点,本文开发的运动控制器采用基于多DSP的并行处理结构,将系统的非实时性和实时性任务分离,分配到多个DSP单元同时进行处理。控制器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系统划分为一个控制级与一个执行级,构成两级控制结构:控制级以一片高端的DSP芯片为核心,负责系统的整体逻辑控制和多任务调度;执行级由多片DSP芯片构成,每片DSP与必要的接口电路构成独立的电机控制单元,完成对关节空间内各轴电机的具体实时控制。

系统的整体拓扑结构逻辑和数据通信接口全部通过可重构器件FPGA来构造。FPGA具有灵活性强的优点,其内部具体逻辑功能可以根据需要动态配置,这种构造方式使运动控制器内部结构更加易于修改和升级维护,增强了系统的开放性。

2 各单元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可分为中央控制单元、电机控制单元和通信接口三部分,本文将逐一加以介绍。

2.1 中央控制单元

中央控制单元为控制级的核心,负责系统的整体控制,包括任务调度、控制策略决策、故障处理、误差补偿等,此外还要进行操作空间内的轨迹插补和加减速运算。中央控制单元选用DSP芯片TMS320-VC5402,该处理器能够达到100MIPS的指令处理速度,拥有较多的外围电路接口和较好的数据处理能力。由于中央控制单元不参与电机的具体控制,不需要外围接口,硬件电路比较简单,故采用TMS320VC5402的最小系统电路作为基本电路结构。

2.2 电机控制单元

2.2.1 核心处理芯片选择

中央控制单元完成操作空间内的轨迹运算后,执行级的各处理器需调用位置、速度、加速度逆解模型,对插补后的离散点序列进行逆解计算,得到关节空间内各伺服轴的运行位置、速度后与反馈信号进行比较,然后通过控制算法处理得到电机控制量,经数字滤波、数/模转换为+/-10V的模拟电压信号,输出给交流伺服驱动器,实现对电机运动状态的控制,以上计算任务都要在一个采样周期内完成,对处理器的实时运算能力要求较高。

TMS320LF2407A是电机控制专用定点DSP芯片,主频20MHz,内部集成了大量外围接口电路,很适合用于电机控制。为能实现至少四轴联动控制,执行级选用两片TMS320LF2407A芯片,构成了2个并行工作的电机控制单元,每个单元分别负责两轴电机的控制。每个伺服轴都具有30μs以下的伺服刷新时间及可控的、复杂的电机加减速控制能力,保证了多轴联动控制的快速性和精确性。

TMS320LF2407A芯片内部已带有32K的Flash ROM,Flash中的程序不能设置断点且需专门的下载程序,为调试方便外加了64K*16bit的外部程序存储器SRAM(61LV6416)。TMS320LF2407A芯片还配置了一个兼容IEEE 1149.1标准的JTAG仿真口,可将芯片通过仿真设备连接到PC机上进行在线仿真。

2.2.2 电机控制接口电路

电机控制接口电路主要包括编码器位置反馈信号接口、D/A、A/D转换接口等部分。系统采用增量式脉冲编码器作为位置检测装置,输出+A、-A、+B、-B、+Z、-Z三组差分形式的方波脉冲。脉冲编码器产生的位置反馈信号经DS26LS32芯片差分整形后得到整形后的A、A-、B、B-及Z信号,根据A相与B相的相位关系可以判别电机的旋转方向。系统利用FPGA的部分资源来实现反馈信号的倍频/鉴相/计数的逻辑功能,构成位置信号反馈回路。

数/模转换接口采用D/A转换芯片DAC7724提供四通道12位并行输入、电压型输出,DAC7724需要+/-15V双电源供电,并提供+/-10V的基准电压。+/-15V双电源采用单+5V供电,双电压+/-15V输出的电源芯片MAX743来实现,基准电压芯片则选用MAX674。模/数转换接口选用四通道12位并行输出、电压差分输入的A/D转换芯片ADS7864,可用于力/力矩、转速等其他传感器模拟信号的转换处理。ADS7864的供电电压为+5V。

2.3 通信接口设计

2.3.1 多DSP间的数据通信及同步逻辑接口

系统对机构的运动控制是由控制级和执行级的多个DSP协同工作来实现的,必须保证各电机控制单元输出完全协调同步,才能驱动并联机构末端精确地走出指令轨迹。针对这一关键问题,利用FPGA的部分资源构造了两路结构相同的双向FIFO,如图2所示。每路FIFO与一个电机控制DSP相对应,将电机控制单元与中央控制单元相连接。中央控制单元完成运算处理后将离散化的控制信息(位置、速度、加速度)以运动指令序列的形式逐次发送到FIFO中,通过设计FPGA的逻辑控制保证不同的电机控制单元同步读取指令并将计算结果输出,驱动伺服电机运动,并将位置反馈信息回送入FIFO,由中央控制单元根据运行状态调整控制算法和指令序列,如选择适合的控制模式和参数,插入加减速段等。

2.3.2 PCI总线通信接口

为充分利用PC机的人机界面功能和软硬件资源,控制器通过PC总线与工控机连接组成系统。由于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大部分实时处理任务都由控制器的DSP完成,PC只需实现用户操作界面、数控代码解释编译、状态显示等一些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任务,大大减少了两者间的数据传输量,可有效避免PC与运动控制器之间形成数据通信瓶颈。考虑到PCI总线接口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兼容性,采用当前比较成熟的PCI接口芯片PXI9052,并通过双端口RAM (DPRAM)实现PC机与控制器之间的高速实时双向数据通信。DPRAM选用高速8K×16 DUAL-PORT STATIC RAM IDT7025。

3 结论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多DSP并行处理结构的并联装备开放式运动控制器的硬件结构和设计方法,该结构的优势在于将系统任务按实时性合理分配,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功能单元的处理能力,使整个系统具有更强的实时性和更快的运算速度,解决了单一DSP结构的运动控制器本身处理速度有限的问题,适合应用于并联构型装备的高速高精度多轴联动控制。

摘要:并联构型装备的控制复杂运算量大,且不同构型的并联机构逆解方程和结构参数不尽相同,这对控制系统的运算性能和开放性均提出了较高要求。针对并联装备的控制要求和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DSP并行处理结构的开放式运动控制器硬件结构,该系统实时性好,处理速度快,能够很好地满足并联构型装备高性能的控制需要。

关键词:并联构型装备,多DSP,运动控制器

参考文献

[1]汪劲松,黄田等,并联机床—机床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机械工程,1999,10(42):1103-1107.

[2]黄真.并联机器人机构学理论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3]王洋.并联机床开放式数控系统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2.

[4]TMS320LF2407A,TMS320LF2406A,TMS320LF2403A, TMS320LF2402A DSP Controllers user's manual,Texas Instruments,2002.

[5]李哲英,骆丽,刘元盛.DSP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6]刘和平.TMS320LF240X DSP结构、原理及应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开放式结构 篇9

关键词:广西产业结构,双因素方差分析,产业结构优化

一、引言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物质生产部门 (包括部门内的分部门) 之间的组合与构成的情况, 以及它们在社会生产总体中所占的比重, 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产业结构是由国家 (地区) 的自然资源、经济制度、科学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习惯以及区域关系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是经济技术长期发展的结果, 是国民经济结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关键环节。

在研究有关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上, 库兹涅茨在总结发达国家国民收入的增长历史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认为几乎每个发达国家的增长过程都会呈现出一些共同特征, 这些特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联系, 人均产出的高增长率来自于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 高人均收入又转而产生了高水平的人均消费, 高水平的人均消费意味着需求结构的变化, 由此刺激了生产结构的变化, 从而促成一国从不发达走向发达。可见, 库兹涅茨认为, 经济增长首先是总量变化的过程, 结构变化是总量变化后的结果, 只有总量的高增长率才会导致结构的高变换率。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是有着关联性的, 库兹涅茨曾提出了一个不同经济水平下较优产业结构标准 (见表1) 。

(资料来源:林善炜:《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选取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代表年份的广西产业结构数据为研究对象, 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来分析广西产业结构的演进, 并得出相应研究结论。同时, 在本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对广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二、广西产业结构演变数据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广西产业结构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动态演变过程, 并且基本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趋势 (见图1和图2) 。在产值结构方面, 从1978—2008年, 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下降了20.53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了8.3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上升了12.28个百分点。根据发达国家产值结构高度的演进规律, 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由初级阶段进入加速阶段, 第二次产业所占的比重上升较快;而当工业化进程进入成熟阶段, 第二次产业所占比重上升速度逐渐减慢, 不变并逐渐转而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 在广西产业结构历史演进的30年过程中, 广西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十分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只增加0.28个百分点。这与广西工业基础薄弱, 长期处于一个农业大省的发展史有关。自从“工业兴桂”战略实施以来, 近几年, 广西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速度加快, 广西将进入工业化初期的加速阶段。在就业结构方面, 从1978—2008年,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了25.9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了4.97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了20.93个百分点, 相比而言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幅度较小。从第一产业就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大部分转到了第三产业中, 这与广西工业基础薄弱, 低加工资源型工业是密不可分的。

三、广西产业结构方差与δ收敛性分析

1、双因素方差分析原理

双因素方差分析中运用的计算公式为:

A (行) 因素第i水平的样本均值

B (列) 因素第j水平的样本均值

样本总平均值

总误差平方和

SSR反映A (行) 因素误差平方和

SSC反映B (列) 因素误差平方和

SSE反映随机误差平方和

即SST=SSR+SSC+SSE。

各个平方和的自由度分别为:SST的自由度为n-1;SSR的自由度为k-1;SSC的自由度为r-1;SSE的自由度为 (k-1) * (r-1) 。

SSR的均方记为MSR, 即

SSC的均方记为MSC, 即

SSE的均方记为MSE, 即

检验A (行) 因素的各水平对试验结果有无显著影响, 采用统计量

检验B (列) 因素的各水平对试验结果有无显著影响, 采用统计量

2、广西产业结构演进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本文选择7个较有代表性年份的数据 (1978年、1980年、1985年、1990年、1998年、2000年、2005年) , 进行产业结构的方差分析和δ收敛性分析。δ收敛性分析是指不同经济总体间人均收入或GDP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少的一种趋势。本来, δ收敛是测定区域经济发展均衡性的一种方法, 本文借用此方法分析广西产业结构的异质性。7个代表年份的选取数据依据:1978年, 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1980年, 中国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1985年, 每隔五年选取数据;1990年, 中国开始跨入20世纪90年代, 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1998年, 中国处于亚洲遭受金融危机的外部经济环境;2000年, 21世纪的开始;2005年, 每隔五年选取数据。

依据统计学方差分析的现实意义, 本文可做以下两大检验命题:命题一, 经过30余年的演变, 广西的产业结构是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命题二, 不同产业的产业结构比之间是否已有显著性差异。

根据双因素方差分析的原理, 这里的零假设为:广西的产业结构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不同的产业之间其比重没有显著性差异;备择假设为:广西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不同的产业之间其比重已有显著差异。

依据样本数据 (数据来源于历年《广西统计年鉴》) 得出的方差分析结构如表2和表3所示。

表3显示:当显著水平α=0.05时, 行的统计量检验值F=0<F0.05, 故接受零假设, 即认为经过近30年的演变过程中, 广西的产业结构仍未发生质的显著性的变化。同时, 随着时间的推移, 广西产业结构的行标准差收敛性如图3。

图3显示, 从中国改革开放 (1978年) 到东南亚遭受金融危机 (1998年) 这20年来, 广西的产业结构的行标准差仵大体上是在缩小, 说明了在这段时期广西产业结构有类似的仵收敛性存在, 也从另一个角度支持了上述方差分析的结论。但从1998年后, 行标准差的扩大并未支持方差分析的结论, 说明从1998年后广西的产业结构在逐渐变化, 但不显著。

当显著水平α=0.05时, 列的统计量检验值F=8.9269>F0.05, 故拒绝零假设, 即认为不同产业的结构比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了广西不同产业比重在变化, 广西产业结构已经逐渐从低水平向高水平阶段演进。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正如库兹涅茨在《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对伴随这经济增长出现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一样, 美国、日本等国的经济发展的历程都验证了这一规律。美国的工业化进程起步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 1839年三次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2.6%、25.8%、31.6%。到19世纪末, 大致经历了100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工业化, 第二产业已经成为国民财富的主要创造者。20世纪以来, 美国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对传统工业进行新技术改造及现代产业的发展, 并且以后者为主, 体现了后工业化阶段及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持续上升, 支撑国民经济的发展。

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进趋势来看:产业结构由低级的一、二、三模式, 经过大约100—200年左右的时间的长期的渐近式的变革, 经历二、一、三模式和二、三、一模式逐步演变为高级的三、二、一模式。

因此, 通过比照表1提出的较优产业标准和对广西产业结构进行双因素差分分析可得出结论:广西产业结构现状的形成路径依赖特征明显, 工业基础的薄弱造成第二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使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GDP比重相对较高;广西除了2005年从业人员结构比较接近库兹涅茨的较优标准外, 其他代表年份, 无论是增加值结构还是从业人员结构, 广西任何时期都未达到库兹涅茨的较优标准。尽管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演变, 其演变仍在变化中, 但广西的产业结构并未发生质的变化, 仍然处于一种低水平阶段。

改革开放30年以来, 广西的经济增长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十一五”期间广西GDP年均增长13%以上, 近几年经济增长迅速。广西经济在快速增长, 其产业结构也在逐步优化。但同时, 诸如本研究结论所反映的一样, 广西产业结构也存在着产业结构低度化、产业空洞化等一系列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一些建议:继续贯彻“工业兴桂”的发展战略, 选择第二次产业中优势产业重点发展;提高第一次产业生产效率, 重点发展广西特色农业, 加快农业现代化;以信息、科技、资本等发展高层次的新兴第三产业, 解决广西产业结构“虚高”的不合理性;加强区域合作, 促进广西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阳昌寿:区域主导产业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 2001.

[2]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商务印书馆, 1999.

[3]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 2006 (6) .

开放式结构 篇10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出了克服经济新常态的药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大文章,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最重要一条就是怎样改善中国要素配置机制,最根本目的是提高要素配备效率,尽快提高产业要素生产率,走出中低端增长的陷阱。此次结构性改革就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和重点。

商务部门、经贸部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大有可为。经贸领域有两个利器,一个是市场,一个是开放,这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可缺少的。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备。

二、我国对外开放中出现的问题

1. 产能过剩。对刚刚过去的“十二五”规划进行梳理,有16 个省重点发展钢铁,23 个省重点发展汽车,30个省市重点发展新能源,导致当前宏观经济的突出矛盾就是产能过剩。实际上“十二五”很多方面在走一种行政配置资源驱动产业发展的路,以政府理性代替了市场理性,以财税为目标,以国有资本为杠杆,以地方政府为老板,参与竞争。产能过剩集中在工业领域,包括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和船舶等。2014 年,钢铁领域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比重为52% ,有色金属领域为40% ,汽车船舶为56% ,如算上不控股的企业比重更高。可以得出产能过剩主要是在国有经济部门的观点。

2. 法律政策与负面清单不符。近几年中国对外开放有一个特别重大的进展,就是负面清单,是中美投资协定谈判时引入的概念。按照负面清单模式来衡量我国的产业政策,衡量我国法律体系,全国大概有17 万件法律政策和负面清单不符,仅在中央层面就有一千多部法律不是按照负面清单的模式制定的。

3. 国民待遇和市场准入标准不统一。中国改革开放30 多年,市场形成了三种国民待遇,第一种是国有企业,或国有资本、国有经济的待遇,可以投向任何领域。二是外资,利用正面清单和行政许可的模式,部分限制,但制度和规则比较透明。三是民营企业。新36 条和旧36 条规定了政策的意向,但实际操作中有很多手段可以调控经济和企业运行。三类待遇,国有企业最高,外资企业次之,民营企业最低。外国企业要求获得准入前国民待遇是中国国有企业的特殊待遇,但是依照我国的体制和制度不可能给予。所以如果国内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和市场准入标准不统一,很难对外进行谈判。

4. 资源错配。谈到中国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就非常敏感本身是个误区。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国有企业,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西方包括美国也经历了国有企业市场化的过程。统计显示,目前在OECD国家,国有企业数量非常少,平均每个国家70 个左右; 这些国有企业基本上主要分布在公共事业领域,如电力、天然气等; 国有企业基本上不涉足一般竞争性领域,在农业、制造业、房地产行业的比重基本为5% 、7% 和2% 。西方国有企业功能和角色已经完成大的转换。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国有经济在我国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包括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和航运,要求在这七大行业保持绝对的控制力。在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建筑、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勘察设计、科技九大支柱性领域保持较强控制力。但从实际情况运行来看,政策目标和当时的初衷发生严重背离。2014 年,国有经济布局行业分布特别广,国有经济、国有资产涉及到我国所有产业部门,2014 年末规模以上国有资产总比是40% ,其中比重最高是烟草行业99% ,最低是制鞋业约占1% 。战略导向不明确,当时规定的是7 个重要行业和9 个关键领域的行业,2011 年以后,在这16个行业国有资产比重反而下降了10 个百分点,而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资产比重提高了10 个百分点,这实际是一种资源的错配。

5. 国有企业保持绝对控股与TPP冲突。从TPP条款来看,最核心的就是强调市场,减少行政配置,跟我国国有经济布局一一对照起来,2014 年我国国有独资企业有19 万家,如果按照TPP的标准,19 万家企业都将进入TPP条款约束范围内,影响非常巨大。如果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从管企业到管资本转变,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个难题是可以克服的。现在的争议点在商业领域,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分为公益类和商业类,排除公益类,在商业领域的重要产业和行业要保持绝对的控股地位就是问题所在。如果在这些领域国有企业必须得保持绝对性的控股将和TPP和中美投资协定谈判等产生非常大的体制上的冲突。未来决定这么多行业是否都要保持国有企业控股是一个难题。

三、强调三个观点

在国有经济改革上,包括在市场主体地位的构建上始终要强调三个观点: 第一,国有企业在这么多领域都保持控股地位并不意味着国家安全。改革开放30 多年,始终是一个经济开放搞活的过程。国有经济的战线变短了,但活力更加集中,大部分领域放开,一般企业都在竞争,促成了我国30 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国有企业不控股,不一定意味着国有资产总量在减少,30 多年来国有企业控股领域越来越少,但国有资产的比重翻了好几倍。

第二,不会影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比较敏感的问题,公有制和私有制是相对而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但要思考的问题是公有制等于国有制吗? 公有制等于国有企业吗? 这三者能划等号吗? 公有制叫全民所有制,中国的土地、矿山、水等一些资源属于全民所有,在这种情况下,要思考公有制的实现形势,即使在中国的民营企业,有党组织、雇佣中国工人,依法缴税,在利用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在生产,某种意义上讲,也算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第三,不会造成所有制私有化。私有化是把国有资产出卖给私人,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从管企业到管资本,国有资本还在国家手中。资本进出某个企业,改变企业股权结构,改变的不是资本本身的所属性质,不能说推进国有企业重新布局、推进混合所有制就是私有化。

四、反对四个观点

推进开放,尤其对照TPP这样高标准条款推进国内改革时,要紧紧围绕我国发展生产力观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任何束缚和阻碍社会生产力的言行都背离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决反对四个观点: 第一,对外开放中的“阴谋论”,把什么都理解成阴谋,所有问题都是别人在背后捣乱,这样的观点有弊无益; 第二,反对开放中的“姓社姓资论”,一提开放,一提让步,一提改革,就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淡化这样一种观点。从经济角度出发,不能把经济问题泛意识形态化; 第三,反对开放中的“卖国论”。大家知道做生意、对外开放谈判总要有妥协和让步,不能说做出妥协和让步就是卖国; 第四,反对对外开放的“泛安全观”,什么都跟国家安全沾上边,本来是局部利益的妥协退让,非要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如果有这样四种观点的存在,恐怕会阻碍我国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回顾十几年来,我们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判断存在一定的误差,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基础数据、基础模型的建立投入还不够。通过查找数据可以体会到,发达国家数据非常详尽、详实,而却很难找到我国准确全面的经济数据,缺少扎实做具体工作的人。二是工作逻辑存在问题。过多关注短期形势,对形势的分析基本上还是针对过去情况,中间加一个变量,分析出未来形势。但恰恰短期经济形势变量多,最难预测,如果过于被短期形势牵着走,很难对未来经济形势做出准确判断。

开放式结构 篇11

关键词:阶级;阶层;阶层分化;权力结构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33-01

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是一次巨大的历史变革,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肯定中国的改革事業,就必然会同时肯定这一分化的主流是积极的。抓住分化中不可避免出现的一些负面影响来全盘否定这一分化的进步性是错误的。社会结构的多样化,必然会对社会政治生活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从目前的情况看,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两大“基本阶级”,即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自身出现了力度很大的分化与调整。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和企业运行机制,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白领”和“蓝领”的划分早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有数千万人是在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中从事劳动;通过社会分化,在所谓“九亿人口”的农民阶级中,真正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劳动的已经只剩下不到两亿人了;第二,出现了一亿多乡镇企业职工、企业经营者等新兴阶层;第三,重新出现了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等与非公有制相联系的“复新阶层”,且规模发展非常快,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分别达到了数千万和数百万人的规模;第四,民工数量的持续增长和政府相关政策的重大变化。民工,包括在企业从事产业劳动的民工,也包括在城市从事零散劳务的民工,其总数究竟有多少,很难说清楚。这也确实不是一个稳定的数量。据有关专家提供的资料,目前民工数量在7000万到1亿人之间。他们是中国未来工人阶级和市民的后备军。值得注意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对以前以控制为主的政策作了重大的调整,开始取消种种对劳动力流动的不合理限制,取消了一些对民工的不合理收费,注意保障他们的权益,致力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这将会为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分化诸如新的机遇与活力;第五,在原有的城乡差别、工农差别没有根本解决,社会保障制度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的情况下,阶层性、行业性等收入分配差距日益凸显。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由于包括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在内的许多因素造成的,解决起来难度不低。第六,由于中国改革渐进性的特点,在各个新兴阶层和复新阶层中,包括在引人注目的私营企业主中,都有相当一部分“两栖人”。所谓“两栖人”就是那些已经迈入了新的阶级阶层队伍,但又没有完全割断与原有阶级阶层的联系的人们。这种“两栖人”现象所带来的各阶级阶层之间的界限不清晰等问题,给正确认识各个阶层的社会属性和妥善处理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解决某些复杂的政策问题带了了很大的难度。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如下:

首先,这种社会分化推动了中国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的转化过程。英国19世纪著名法学家亨利·梅斯加沁指出:“迄今为止,一切进步性的社会活动,都是一场身份到契约”的运动。它至少是从一个重要的侧面,比较深刻地说明了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近30年的阶层分化运动证实了这一判断的生命力。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传统因素的影响相当大,许多历史任务,比如民主化、法制化等被遗忘到了现阶段来完成。如前所述,许多身份性的因素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

其次,这种社会分化造就了一个成长中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一词有多种含义,但其中无疑包含着这样一个基本含义,即“市民社会”是指与国家相区别的,处在政治权力直接控制之外的那一部分社会成员、社会力量及相应的经济制度、规定等的。“市民社会”的出现,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增加了一个弹性因素,提高了社会抵御经济、政治动荡的能力,减轻了政府管理和财政上的压力,加大了社会成员流动、分化的余地。同时为市民社会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契机,也对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

再次,这种社会分化推动了当代中国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进程。长期以来,中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一直处于比较低的发展水平上。这除了有历史和政治生活本身的原因以外,也有社会成员构成的因素。社会分化本身不屈于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范畴,但它能够为民主和法制建设提供生长点。从目前社会阶层分化的情况看,这种推动作用集中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农民阶级的分化,为中国社会民主化、法制化建设创造了条件。小生产者无疑是一种不利于民主和法制因素生长、壮大的土壤。当前一个最伟大的事件就是,中国农民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群体终于并已经开始分化了。中国农民,特别是较开放地区的农民接受现代民主观念的速度多少还是令人欣喜的;第二,随着社会阶层数量的增加和重新组合,阶层界限的清晰化,阶层独立意识的强化,不论是在国家直接控制的范围,还是在刚刚分化出来的“市民社会”,阶层之间乃至阶层内部的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均开始刘东华、松散化、灵活化。这虽然有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一面,但也有利于人们相对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和利益的一面。

最后,在社会分化中形成的日益扩大的中等收入者群体,有利于社会在结构上的稳定。现在,极少数人的炫富和2000多万贫困人口的存在,容易给人们“两极分化”的直观印象。但资料证明,中国的现行政策没有导致“两极分化”。实际情况是,贫富差别确实有所拉大,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但是贫富差距仍处于可以允许的鲜度以内。在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基础上,一方面是高收入者的增加,一方面是贫困人口的减少,其结果必然是知识分子、企业白领、公务员、个体大户等中等收入者的增加。

开放式结构 篇12

1.1 开放体系结构的特征

通常情况下,开放体系都具有可移植性的特点,并且还具备可以互相操作的特性,所谓的可移植性就是指系统中的应用软件运行不受其他系统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应用软件可以在多种操作系统环境中流畅的运行。可操作性针对的是集成环境下,可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互相连通使用,从而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协同作业。再者可互换性指的是控制系统中的各个部件按照功能可以互相实现替代,在构成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开放体系中,不受制于任何专门的供应商,当然也不用考虑版权费用的问题。

1.2 开放体系结构的意义

实现开发体系结构标准生产,对于软件开发上来说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产品研发的周期,对于客户来说,能够满足客户对于应用软件不同内容和层次的需求。再者从实际角度出发,开放体系结构的设计能够将多种应用集成在一起,这就大大降低了用户为了获取应用服务而付出的成本,用比较低廉的价格就能获取功能更加强大的控制系统,开放体系结构的研发体现出我国在制造业领域做出的积极努力,也大大缩短了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尤其是在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领域进行开放体系结构的研发,更具有实际意义。

2 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开放体系不同层次的结构设计

2.1 典型的控制系统

典型的控制系统通常情况下都是由基本系统模块和输入、输出模块以及专用模块组成,所谓的基本系统模块指的是能够保证控制系统最低配置系统功能实现的模块,比如微机系统、PLC系统以及单片机系统。与个人计算机系统相比,微机系统具有实时性的优势,并且具有较高的环境适应能力,而且可靠程度也比个人计算机要高。而PLC系统与微机系统相比具有价格低廉的优势,并且如果出现系统故障还比较容易维修。人机接口顾名思义是计算机与人联系起来进行信息互通的模块。

2.2 系统层的开放设计

系统层的开放设计首先要根据操作系统软件的装载方式来进行设计,目前系统层可以分为两种,主要是根据系统软件和硬件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合成,比如许多厂商在产品出厂前就已经将系统的软件固定在系统硬件中,或者是系统软件的执行方式也分为直接在内存中运行和调出运行两种。对于嵌入式系统来说,一般分为独立式和分布式两种,该系统一般都会选择单片机作为自身的微处理器,最后由个人计算机来运行,这也为个人微计算机技术计入开放体系结构提供了条件。对于应用软件和系统层之间的开放化设计来说,首先就是要统一操作系统,这样就可以基本保证系统之间能够有一个比较可靠的运行环境,目前通用操作系统凭借其良好的运行环境,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基于通用系统之上,人们已经开发了多款软件来供用户使用。因为拥有公共的系统接口,这些软件就能避免负重的编程,从而获得比较大的效益。通用操作系统的内部核心资料是公共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掌握通用操作系统的细节,就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相关应用的重组,继而在应用软件层上开发出更好的应用软件。简单的操作系统是不能满足机电一体化的任务需求的,需要利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来进行,比如嵌入式操作系统等。

接口层的与系统层之间的开放化设计也是开放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的软件层和控制层,其中系统的软件层是基于接口控制层的基础上进行设备驱动的,从而获得应用软件的开发与设备之间无较多关联。总线是开放系统结构中主要的信号线集合方式,开放体系结构利用总线技术来解决控制接口层和系统层,总线定义不同所造成的硬件不能是实现公共使用,总线的设计要坚持对系统和接插器件之间的信号保证标准化。

2.3 应用软件层的开发化设计

应用软件层的开放化设计能够为用户创设一个比较优质的人机交互界面,再者就是为操作系统提供更多的资源管理程序,从而实现系统应用软件的开放化,对于应用软件层的开放化设计来说,必须要建立在结构化的条件下,类似于数据流的模块化设计,类似于数据流的模块化设计就是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的,再者应用软件层模块初步划分层,应用软件层就可以分成开放人际界面接口与开放系统核心接口,以此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开放和设计。系统控制的实时性通常与应用软件的和谐相关联,应用软件和核心部分是完成实时加工与控制的核心模块。

2.4 接口控制层的开放化设计

对于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的开放化设计来说,接口控制层的开放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通常来说,接口控制层都是处理一些比较复杂的任务,之所以说其复杂是指控制的对象比较多,接口控制层不仅和标准总线相连接,而且还要与电气接口的外部设备连接到一起,与此同时还要满足接口模块的柔性化要求,未来还可能要满足智能化的要求,从这个角度来说,接口控制层对于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的开放化设计至关重要,目前对于接口层实现柔性化设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方式,其次就是间接方式,直接方式就是将接口模块的端口信号以及地址范围,通过软件设计来实现用户的需求,所谓的间接方法就是基于双重运行内存的角度来实现,对于接口模块智能化设计来说,主要是通过软件编程工作,来完成对于接口模块可能要处理的复杂情况进行预先编制,这样就能大大提高接口模块的处理效率和质量,从而实现接口模块智能化设计的要求。

3 总结语

综上所述,开放体系结构具有可移植性和可互换性的特点,对于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来说,比较常见的设计就是系统的开放设计、应用软件层的开放化设计以及接口控制层的开放化设计,其中接口控制层的开放化设计是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开放化设计的核心问题,随着自动化系统的开发,接口模块的智能化是开放体系未来设计的一个主要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徐侃烈.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的研究与研制.[J].上海大学.2012

[2]朱志成.试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方向[J].机电一体化.2012

[3]卢金频,山景民.机电一体化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上一篇:儿童课外阅读下一篇:智慧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