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管狭窄

2024-07-22

颅内血管狭窄(共7篇)

颅内血管狭窄 篇1

我院对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例颅内血管狭窄患者应用支架植入术, 均一次成功,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8例患者中, 男5例, 女3例;年龄43~78岁, 平均 (64.6±2.3) 岁。所有患者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确诊为颅内血管狭窄, 狭窄程度65%~90%, 其中基底动脉狭窄3例, 椎动脉颅内段2例, 大脑中动脉M1段3例。所有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偏身麻木、眩晕、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偏瘫等。所有患者均给予Wingspan支架植入术治疗。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2.1.1 入院护理

患者入院后, 详细收集患者临床资料, 包括年龄、性别、有无家族史、有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全身性疾病, 正确评估患者临床情况, 预防术后高灌注综合征。

2.1.2 心理护理

颅内血管成形术应用Wingspan支架植入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新技术, 患者往往缺乏对这种术式的正确认识而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等负性心理, 因担心手术疗效, 而产生心理压力。为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沟通, 耐心细致地为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目的及必要性, 并讲解该术式的优势和成功案例, 及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消除患者心理负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1]。

2.1.3 术前准备

术前协助患者做好胸片、心电图、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相关常规检查, 术前给予预防脑血管痉挛的药物, 且术前6h禁食禁水。

2.2 术中护理

(1) 准备好术中急救药品, 如肾上腺素、肝素、20%甘露醇等, 及相关手术器械; (2) 协助患者取平卧体位, 并将头部固定, 便于暴露手术区; (3)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待患者全身麻醉后留置导尿管, 建立静脉通道; (4) 加强术中观察, 由于导管、导丝推送时, 会引起血管痉挛, 可能造成脑部缺氧、缺血, 甚至发生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为此应加强心电监护, 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律等变化情况, 若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协助医生处理; (5) 计算肝素量, 预防全身肝素化。

2.3 术后护理

2.3.1 常规护理

术后绝对卧床休养, 去枕平卧, 在解除穿刺点加压包扎前, 对肢体采取制动措施, 不可抬高头部, 且翻身时应伸直穿刺侧位的髋关节;保持血压在110/70mmHg~140/90 mmHg;加强心电监护, 每隔30minj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等临床变化;待患者清醒后, 且病情稳定, 可依据患者临床情况给予半流质饮食;多饮水, 促进排除造影剂, 并观察造影剂不良反应;观察术后72h观察尿量, 预防肾功能损伤;同时, 加强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 若皮肤颜色变暗, 且肢体温度变冷、下肢动脉脉搏消失, 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2.3.2 抗凝护理

术后加强抗凝护理, 预防血栓发生。对需肝素化患者, 应每隔2h监测ACT值, 调整肝素剂量;固定买鞘拔除后立即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 1次/12h, 并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持续治疗。并严密观察患者皮肤黏膜、口腔黏膜、消化道有无出血征象, 若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2]。

2.3.3 血管痉挛护理

导管、导丝刺激操作易引起血管痉挛, 为此应遵医嘱术后继续给予尼莫地平微泵输注4ml/L, 并观察用药后有无不良反应。

2.3.4 过度灌注综合征护理

由于植入支架后会重新分配血液, 而病灶周围组织小动脉尚不能承受正常血流量, 易引起血液过度灌注, 导致脑水肿、大范围渗血等。为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及瞳孔、意识观察, 若出现异常, 应及时考虑为过度灌注综合征, 需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2.3.5 出院指导

出院前,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避免情绪激动, 劝诫患者不可做重体力活及剧烈运动, 鼓励灌注每日参加舒缓的户外体育锻炼, 注意劳逸结合。在饮食上, 应给予低脂、低盐、高营养、高维生素的饮食, 同时, 指导患者如厕或起床起身时, 切忌不可用力过猛, 应缓慢起身。严格遵医嘱服药, 并定期到院复诊。

3 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植入成功, 经围术期护理, 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 无并发症, 出院随访6个月, 临床效果良好。

4 小结

加强对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有利于提高颅内血管成形术成功率, 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降低术后并发症,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对临床治疗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分析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例颅内血管狭窄患者应用支架植入术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植入成功, 经围术期护理, 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 无并发症, 出院随访6个月, 临床效果良好。结论 加强对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有利于提高颅内血管成形术成功率, 对临床治疗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护理

参考文献

[1]简崇东, 梁雄壮, 黄建敏, 等.脑保护装置下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临床应用观察[J].山东医药, 2012, 14 (5) :183.

[2]张劼, 李玲, 何金爱.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广东医学, 2010, 25 (7) :185.

颅内血管狭窄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08~2008—12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8例, 男38例, 女20例, 年龄50~72岁, 平均58岁, 临床诊断脑梗死35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16例, 后循环缺血7例。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行TCD、MRA及颅脑CT和 (或) MRI检查。

1.2 仪器和方法

1.2.1 TCD检查

应用理邦仪器CBS-Ⅱ型双通道TCD机对患者行TCD检查, 用2MHz探头, 从颞窗分别检测左右大脑中动脉 (MCA) 、前动脉 (ACA) 、后动脉 (PCA) , 从枕窗分别检测基底动脉 (BA) 和左右椎动脉 (VA) 的各种血流参数。TCD颅内血管狭窄诊断标准[3]: (1) 峰值流速 (Vs) >140cm/s, 平均流速 (Vm) >80cm低频成分增加, 伴涡流和血管杂音; (2) Vs>160cm/s, Vm>120cm/s, 可无明显的涡流或杂音; (3) Vs:140~160cm/s, Vm:80~120cm/s, 无明显的涡流或杂音, 但Vm较对侧同名动脉流速快20%以上。

1.2.2 MRA检查

应用西门子1.5T Magnetom, Symphony P核磁共振扫描仪, 利用三维时间飞跃技术扫描, 并以最大投射强度对原始图像进行重建 (MPI) 。根据MRA所示狭窄的信号丢失量和颅内管腔缩减程度对其狭窄进行评定[4]。

1.3 统计学处理

计算两种方法的χ2值, 并计算出诊断血管狭窄的敏感性 (TCD与MRA检查结果均阳性的血管数和MRA阳性血管的总数之商) 、特异性 (TCD与MRA均阴性的血管和MRA阴性的血管总数之商) 、假阳性 (TCD阳性, 但MRA阴性的血管数与MRA阴性的血管数之商) 、假阴性 (TCD阴性, 但MRA阳性的血管数与MRA阳性的血管数之商) 。分析TCD与MRA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2 结果

58例患者颅内血管中, MRA阳性27例, 阴性31例, TCD阳性26例, 阴性32例, 以MRA为标准, TCD阳性有22例与MRA相符, 而阴性中28例与MRA相符, 假阳性3例, 假阴性5例。TCD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81.48%、90.32%、9.68%和18.52%。结果见表1。

+代表阳性结果, -代表阴性结果, χ2=0.125, P>0.05。

3 讨论

目前, 脑血管疾病已成为高发病之一, 而且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颅内狭窄引起的缺血性脑病是临床常见病因。早期诊断脑动脉狭窄, 是临床早期干预其发展为脑梗死的重要措施。TCD是通过测量颅内血管内的血流速度, 观察频谱变化来反映血流动力学改变, 间接地反映血管内壁情况, 可以作为筛查颅内血管狭窄的方法之一。本文中, 观察5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TCD诊断为狭窄的结果与MRA结果分别对比分析, 两种检查方法阳性检出率没有显著差异, 符合统计学指标。在本组病人, 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1.48%、90.32%, 提示TCD在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的阳性检出率与MRA无显著性差异, 说明我院TCD的操作及诊断技术是成熟可信的, 完全可以作为筛选检查方法之一, 筛选出适合做DSA检查以求明确诊断或需要介入治疗患者, 并可以作为大脑中动脉介入前评估及术后评价与长期监测指标。 虽然TCD在诊断脑血管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比较高, 但TCD也有其局限性。1) TCD检查受检查者技术的影响。2) 而且还受颞窗的限制, 有的患者无法获得完整的多谱勒信号。3) TCD检测不能直接观察血管状况, 因而TCD有时会将高流速的代偿血管诊断为狭窄动脉, 造成血管狭窄的误诊, 而合并颅外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 狭窄后血管内压力降低的血管, 由于血流速度不增快, 造成颅内动脉狭窄的漏诊。 目前检查颅内血管狭窄有DSA、CTA、MRA、TCD等方法。TCD作为一种无创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MRA的不足, 在诊断颅内血管狭窄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是血流流速增快。对仅有血管病变尚无脑组织形态学改变且CT、MRI无阳性所见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 TCD无疑是筛选和早期发现病变部位的有效检测手段。 本组观察证明TCD诊断颅内血管狭窄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因而TCD可作为常规的筛选检查。相信随着影像医学的进步, TCD的诊断技术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应用TCD可以帮助临床医务人员获取更加详尽、直观的血流动力学信息, 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颅内血管狭窄,经颅多普勒超声,核磁共振扫描仪

参考文献

[1]范常锋, 黄一宁.2711例社区居民脑血管狭窄的流行病学调查[J].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 9 (1) :36-38

[2]Suh DC, Lee SH, Kim KR, et al.Pattern of atherosclerotic carotidstenosis in Korean patients with stroke;different involvement of in-tracranial versus extracranial vessels[J].Am J Neuroradiol, 2003, 24 (2) :239-244

[3]黄一宁, 高山, 王莉鹃, 等.闭塞性脑血管病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脑血管造影比较[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7, 30 (2) :98-101

颅内血管狭窄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年4月—2008年6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行主动脉弓加DSA检查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心房颤动、心肌梗死及亚急性心内膜炎等患者剔除) , DSA结果显示异常病例共100例。按预后分为3个亚组[1], 缺血发作组:非缺血典型症状者, 如发作性头晕、头重, 头胀痛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小卒中组: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 (症状在3周之内完全缓解) 或留有神经功能残疾, 但生活可以自理;大卒中组:神经功能残疾, 生活不能自理。100例病例中, 缺血发作组34例;小卒中组36 例;大卒中组30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查血常规、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疾病筛查等, 影像学头颅CT, 符合DSA手术指征。全部患者行主动脉弓及DSA检查。术中认真观察狭窄或闭塞血管的侧支循环的有无, 以及充盈程度, 分别计算三个不同分型组侧支循环的发生数, 并行两两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

2 结 果

3组患者DSA侧支循环建立数分别两两行卡方检验, 缺血发作组患者颅内侧支循环建立较大卒中组丰富。详见表1。

注:大卒中组与小卒中组比较, χ2=0.968, P>0.05;缺血发作组与大卒中组比较, χ2=7.830, P<0.01;缺血发作组与小卒中组比较, χ2=3.660, P>0.05。

3 讨 论

侧支循环包括脑底动脉环 (Willis环) 、颅内-颅外、软膜-软膜的侧支循环, 其中Willis环是脑部血液循环主要的潜在侧支循环代偿装置, 使两侧大脑动脉、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的血循环能相互沟通。Willis环上的前交通动脉 (ACOA) 和两侧的后交通动脉 (PCOA) 是建立侧支循环的重要枢纽。因侧支循环的存在, 脑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很大的可变性。Tsiskaridze等[2]的研究显示侧支循环在脑动脉狭窄或闭塞中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在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者如果有好的侧支循环, 皮层和皮层下不会出现梗死灶, 梗死一般会局限在基底节区, 而侧支循环差的患者可能在大脑半球出现大面积的梗死灶。本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缺乏有效的侧支循环, 而一部分短暂性脑缺血患者, 虽然相关血管狭窄严重, 但由于侧支循环建立丰富, 所以临床表现轻微。本研究证实, 对于不同程度的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患者, 侧支循环开放良好, 则脑血管缺血的临床症状较轻, 或即使有神经功能缺损, 亦恢复较好, 短期临床预后较佳;而侧支循环开放不佳或未开放的患者, 脑血管缺血的临床症状较重, 短期临床预后差。

急性期缺血性脑病中, 侧支循环对神经功能有肯定的保护或恢复的作用, 同时, 侧支循环又为需进一步介入治疗的患者赢得了时间。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 只是初步研究, 尚未进行大样本、随机的研究。

本研究证实了短期内或急性期侧支循环对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那么, 侧支循环究竟能不能完全代替责任血管的功能?如果能, 期限又是多长?这些问题是临床医师极其关注的问题, 故进一步的研究可望在此方面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桂红, 王拥军, 姜卫剑, 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及特征[J].中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3, 5 (5) :315-317.

颅内血管狭窄 篇4

1 临床资料

2004年3月—2008年12月我科行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病人29例, 男21例, 女8例;年龄42岁~75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9例, 脑梗死所致轻偏瘫10例;均行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发现颅内动脉狭窄行脑血管造影, 以确定狭窄部位、狭窄长度及程度;颈内动脉颅内段3例, 大脑中动脉M1段14例, 椎动脉颅内段7例, 基底动脉狭窄5例;狭窄程度60%~96%。

2 舒适护理

2.1 环境的舒适护理

病人术后进重症监护病房, 空间共享, 造成不适应, 给予围帐隔断, 形成相对私密的空间;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 减少外界对视、听、触觉器官的刺激;减少噪声, 关闭监护仪报警声, 由专人负责中央监护系统显示屏的各种数据, 根据病情选择性地应用监护项目, 尽量减少各种连线和导管缠绕对病人体位的限制;夜间灯光调暗, 白天窗帘打开, 在病人无不适应的前提下保证病房有足够的光线;保持病房安静, 医护人员做到“四轻”;病房每日定时开窗通风, 保持空气新鲜;合理安排治疗操作及护理活动时间, 尽量保证病人正常的睡眠周期。

2.2 体位的舒适护理

术侧肢体需伸直制动24 h, 术后长时间同一姿势卧床导致病人腰背部酸胀疼痛。采取的护理方法:①砂袋压迫6 h内, 2 h给病人术侧肩、臀部垫枕并给予按摩术肢和腰部1次, 每次按摩力量均匀、缓慢, 避免用力过度, 健侧肢体可自由弯曲;②去除砂袋压迫后, 术侧下肢可进行活动, 脚尖伸直向前、向上下部勾紧肌肉运动各做数次, 转动脚踝部上下、左右运动数次, 膝关节做弯曲与伸直运动, 也可以被动按摩肢体, 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

2.3 穿刺部位的舒适护理

①穿刺口使用无菌敷料覆盖, 采用胶布固定后使用网状弹力绷带以“8”字形法加压包扎。②注意病人的血压及面色的变化, 敷料不宜过厚, 以免影响穿刺口出血量的观察, 注意观察包扎处有无移位, 穿刺点有无渗血、血肿及足背动脉搏动及下肢血运情况[2]。③杜绝使用导致穿刺口过敏的胶布及过度牵拉胶布, 防止因此而致表皮脱落。

2.4 社会心理的舒适护理

与病人家属交流沟通, 了解其家庭关系、经济情况, 在不影响治疗前提下适当允许家人陪护, 指导家属关心病人并提供有效支持;尽可能帮助解决病人的实际困难, 争取有效的家庭、社会支持。护理人员应协调好病人间的关系, 了解各自的生活习惯, 做到友好的提醒;建议病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关心, 使病房内保持融洽、祥和、友好的气氛。尊重病人的宗教信仰, 只要无危害性不予干涉, 并尽量满足其对宗教信仰的要求。出院前向病人发放温馨提示卡, 并填写随访表, 出院后电话定期随访1年。

3 讨论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 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和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 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 最终目的是让病人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更好地配合治疗, 减少并发症, 促进病人早日康复[3,4]。实践证明, 采取环境、体位、穿刺部位及社会心理的舒适护理, 实现了全人护理, 发扬了整体护理的内涵, 得到了病人的欢迎。同时, 舒适护理要求护理人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护理技能和强烈的责任心, 能科学地利用各种手段为病人解除痛苦。这样, 不仅使病人感受到最大的舒适程度, 还能促进护士业务素质和护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舒适护理,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

参考文献

[1]陈凌, 卢海涛, 王凯, 等.提高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病人卧床舒适度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3) :230-240.

[2]王运茹, 王小井.舒适护理在老年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 12 (19) :87-88.

[3]萧丰富.萧化舒适护理模式[M].第6版.台湾:华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8:7-9.

颅内血管狭窄 篇5

关键词: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研究现状,综述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及复发率高的脑血管疾病,颅内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病因[1],颅内动脉狭窄的内科抗凝、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对控制卒中的发展疗效并不理想,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仍在不断上升;一些外科手术如颅内、颅外动脉吻合术,因适应证窄、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及其危险性而不能广泛使用并已经被多中心国际合作的研究实验结果证明是无效的。自1999年Mori等首次成功地实施了椎基底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安全有效的支架输送、投放系统和支架材料的发展,支架的介入治疗在脑动脉硬化性狭窄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具有较高成功率和低并发症率,显示出较好的前景。

1 支架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历史研究

早在1980年Sundt等就报道了基底动脉狭窄的球囊成形术。此后很多研究也探讨了球囊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临床研究中发现球囊成形术并发症多且疗效不确定,包括血栓形成、弹性回缩、内膜夹层和血管破裂等问题。Mori等经研究发现术中或术后出现的一系列病变形态学改变与球囊成形术的结局有关,因此学者们开始考虑应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椎基底动脉支架置入术是在1999年由Mori等首次汇报的,隔年Gomez等[2]又做了首次关于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一组病例的报道,12例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采用支架置入术治疗,成功率达100%,术后血管的狭窄率从平均71.4%降至10.3%,未见相关的并发症发生。Gomez等提出: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的狭窄与卒中关系密切,要高度重视。不管有没有接受药物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狭窄发生卒中的危险性都很高。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神经介入技术的不断成熟,血管内治疗的风险性明显降低,故有学者提出可将支架治疗术作为颅内动脉狭窄的首选治疗手段。

2 适应证

支架置入治疗颅内动脉狭窄适应证是2005年美国介入与治疗性神经放射学会(ASITN)、介入放射学会(SIR)以及神经放射学会(ASNR)建议进行诊断的。对于无症状患者,国内亦有认为无症状患者血管狭窄≥80%,经相关的影像学检查证实有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患者,由于其有效代偿性侧支循环建立不完善,可考虑进行支架治疗[3]。支架置入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目前仍然没有统一的指南和适应证,但都应该遵循使患者获益并降低患者负担的原则。

3 支架技术

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极其精细的手术,保证手术能顺利完成,防止术中并发症发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术前应认真评估患者的具体病情并拟定出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有研究报道术前对症状进行评估,详细分析血管的解剖和病变情况并选择合适的球囊、支架类型和考虑是否使用脑保护装置等,可以使术后1个月的卒中发生率或病死率下降到2.2%[4]。

3.1 麻醉方式

通常颅外动脉支架术选择局麻,而颅内动脉支架的治疗多数学者推荐选择全身麻醉[5,6],以便顺利完成手术。但全身麻醉可能影响心率、血压等而造成脑血流灌注降低,尤其是严重狭窄的病变或血管过于扭曲,治疗装置通过或放置在病变部位时可能造成血流阻断,易引起大脑缺血损伤。因此,全麻中尽量避免血压过低,操作中尽量缩短血流阻断时间。

3.2 支架的类型

3.2.1 裸金属球扩支架

球囊扩张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已有近30年的历史,随着球扩支架在心脏冠脉的广泛使用,近几年也出现了专用于颅内动脉的球扩支架。SSYLVIA是由Guidant公司(美国)资助提供的非随机多中心Ⅰ期裸金属球扩支架(Neurolink)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研究。本研究对55例狭窄程度超过50%的患者进行支架治疗,成功率为90%。研究过程中无死亡病例发生。本研究显示:(1)颅内支架治疗相对安全,30 d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相似;(2)狭窄度70%~99%的患者,支架治疗1年卒中发生率低于阿司匹林或华法林的药物治疗,提示支架治疗对高风险的患者有利。SSYLVIA报道:应用Apollo球扩支架治疗狭窄度≥70%的颅内动脉狭窄取得满意的成功率和低卒中发生率,但未得到FDA批准在颅内使用[7]。

3.2.2 自膨胀支架

基于对45例症状性IAS病例治疗有较好结果的研究,美国FDA 2005年批准BOSTON公司的Wingspan系统在临床上治疗颅内动脉狭窄。该研究结果示支架成功释放率达98%,围术期卒中和死亡率4.4%,术后1年同侧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9.3%。作为第一个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颅内血管狭窄的自膨支架,Wingspan采用比目标血管直径略小的球囊来完成亚满意扩张成形,随后采用比目标血管直径略大的自膨支架来完成血管狭窄段的纠正[8]。Fiorella等总结了4个美国治疗中心,9个月内进行了78例共82处病变的Wingspan支架治疗,技术成功率达98.8%,术前狭窄度平均为74.6%,术后即刻残留狭窄度27.7%,5例发生围术期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其中4例死亡,1例非致死性再灌注出血,围术期并发症6.1%[9]。自膨胀支架的到位释放技术成功率较高、并发症低的原因是:(1)具有较好的柔顺性,易顺利到达目标血管;(2)支架位于涂有亲水层的输送微导管内,避免损伤血管内膜,球囊的亚满意扩张较少引起血管破裂;(3)具有良好的金属记忆。但Wingspan上市后美国进行的多中心注册研究中证实,Wingspan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程度依然高达25%~28%,与一般球扩金属裸支架相似[10]。术后再狭窄与自膨胀支架的自身径向支撑力较小是否有关仍未能确定。

3.2.3 药物涂层支架

随着药物涂层支架在冠状动脉中的使用,有国内外学者[11,12]试图将此项技术运用在防治颅内支架术后再狭窄,如在支架上涂予免疫抑制剂和(或)细胞毒药物。目前仅见少量病例的研究报道,由于冠状动脉和颅内动脉在组织形态学上存在差异,运用药物洗脱支架可能会因血管毒性反应等原因造成不良反应。因此对于药物涂层支架的有效性、安全性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3.3 保护装置

颅外段的颈内动脉支架术已广泛应用栓子保护装置,并使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降至2.3%左右[13],但颅内动脉目前仍不推荐使用脑保护装置,理由一是脑保护装置的最小直径一般在4 mm左右,大于大多数颅内动脉的直径;二是颅内动脉壁薄、周围无支撑组织而脑保护装置须紧贴血管壁才能起到良好效果,操作导管时难免移动脑保护装置,易致动脉夹层形成甚至血管破裂。

3.4 并发症

支架置入手术中需要关注的就是安全问题,有研究发现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后1个月和12个月时的卒中发生率较高,分别是6.6%和13.2%[7],因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手术的并发症带来的风险。并发症包括围术期的远端栓塞、急性血栓形成、血管破裂、高灌注综合征、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血管痉挛、穿支动脉闭塞、支架移位等,这些并发症影响了手术成功率,有的甚至导致患者死亡,而术前详细的评估、术中娴熟的操作技术可降低此风险。术后血管再狭窄是影响支架治疗长期疗效的重要因素,再狭窄主要机制是支架的致栓性、支架损伤血管导致内膜过度增生、炎症反应以及血管回缩等。多数再狭窄无症状,有症状的严重再狭窄则可能需要再次置入支架治疗。预防再狭窄的研究包括药物支架、转基因治疗、血管内放疗和置入放射性支架等。

4 结语

颅内血管狭窄 篇6

关键词:颅内动脉狭窄,影像诊断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疑似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以CTA及DSA技术进行诊断干预, 取得了确切的干预结果, 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2013年8月期间, 门诊部所收治的疑似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28例, 女22例, 患者平均年龄为 (62.5±3.7) 岁。

1.2 方法

对以上疑似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分别给予数字血管造影 (DSA) 以及CT血管造影 (CTA) 技术进行诊断。

1.2.1 DSA诊断

DSA诊断使用仪器为德国西门子公司数字血管造影剂。诊断过程当中使用基于Sedinger的穿刺技术, 对受检对象右侧股动脉进行穿刺, 在超滑导丝以及示踪图的引导下, 超选导入双侧锁骨下动脉, 双侧颈总动脉, 双侧颈内动脉, 双侧椎动脉。

1.2.2 CTA诊断

CTA诊断使用仪器为美国GE公司CT扫描机, 选定自主动脉弓上缘-颅顶区域作为成像区间, 矩阵参数为512×512, 管电压参数为120.0 k V, 管电流参数为280.0m A, 螺距为0.6~1.0 mm, 扫描层厚为1.0 mm, 扫描重建间隔时间为0.6~0.8 s, 扫描时间为10.0 s。

1.3 观察指标

对两种不同影像诊断方法下的颅内血管狭窄诊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DSA诊断下确诊颅内血管狭窄的标准为: (1) 检出颈动脉系统血管血流速度≥120.0 cm/s (收缩峰血流速度≥160.0 cm/s) ; (2) 基底动脉系统血管血流速度≥80.0 cm/s (收缩峰血流速度≥100.0 cm/s) ; (3) 两侧血流不对称差值≥20.0%) 。CTA诊断下确诊颅内血管狭窄的标准为: (1) 血管不同程度堵塞; (2) 根据血管阻塞计算数值评估狭窄程度。轻度狭窄指血管阻塞数值≤50.0%, 中度狭窄指血管阻塞数值在51.0~69.0%范围之内, 重度狭窄指血管阻塞数值在70.0~99.0%范围之内, 完全狭窄指血管阻塞数值为10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 计数资料以%表示, 以χ2检验, 可信区间95%, 检验水准为0.05, 当P<0.05时为差异显著, 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50例患者共检查颅内动脉520条。其中, 颈内动脉系统共计320条, 椎基底动脉系统共计200条。具体诊断结果如下。 (1) 颈内动脉系统诊断结果: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 DSA诊断下的灵敏度为91.25% (73/80) , 特异性为95.83% (230/240) , 数据见表1; (2) 椎基底动脉系统诊断结果: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 DSA诊断下的灵敏度为92.00% (46/50) , 特异性为96.00% (144/150) , 数据见表2。CTA、DSA诊断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灵敏度与特异性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临床研究中, 多将颅内血管狭窄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诱发因素之一[1]。为指导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 改善本病患者预后, 就需要通过影像学诊断的方式, 尽早检出本病, 并了解疾病的发展情况。DSA对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 以及血管内壁情况的反应机制为对颅内血管正常运行状态下的血流速度进行测量, 以频谱的方式分析受试对象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改变, 从而提示血管内壁的具体运行情况[2,3]。同时, 结合既往研究资料可知, 在应用DSA对本病进行诊断的过程当中, 可能受到以下因素影响而出现误诊: (1) 血管走形变异, 致使定位出现偏差; (2) 在一侧颈内动脉闭塞作用之下, 同侧/对侧交通动脉流速代偿性水平增快, 从而可能将血流速度较快的侧肢循环征象误诊为颅内动脉狭窄。而CTA作为一种非介入性血管成像技术, 可显示脑血管的三维空间结构, 可从任意角度动态观察颅内血管, 有利于解剖结构和病变细微的显示, 可同时显示颈动脉系和椎动脉系及Willis环, 利于观察颅内动脉供血全貌, 可以较准确地评价脑动脉狭窄的程度以及发生的部位和侧支循环情况, 这也正是其较常规影像学诊断技术以及B超等检查技术的优势所在。临床证实, 在CTA的诊断作用之下, 能够提供受检对象脑血管的立体空间结构。换句话来说, CTA诊断技术可作为对患者栓塞信号的检出方案, 推断斑块的稳定性水平, 两种诊断技术相互配合, 能够达到相互印证的效果。

我院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数字血管造影以及CT血管造影均是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有效技术, 两者相互配合, 对于提高诊断各类颅内动脉狭窄客观性有重要价值, 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1]关景霞, 张少锋, 周琴, 等.CD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诊断准确性的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3, 20 (3) :141-145.

[2]尤群伟, 高峰.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狭窄性病变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3, 46 (11) :782-784.

颅内血管狭窄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行经颅多普勒 (TCD) 检查的住院或门诊脑卒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 年龄30~75岁。

1.2 方法

采集病史:性别、年龄、体质指数 (BMI) 、吸烟史 (≥1支/d, 连续1年以上) 、高血压 (HBP) 、糖尿病 (DM) 、高脂血症 (HL) 、高尿酸史 (HUA) 、家族性心脑血管病史。在行TCD检查前后1周内采集空腹血标本, 检测血红蛋白 (Hb) 、血糖 (GLU) 、血尿酸 (UA) 、总胆固醇 (TC) 、低密度脂蛋白 (LDL) 、高密度脂蛋白 (HDL) 、三酰甘油 (TG) 、尿素氮 (BUN) 、肌苷 (CR) 、谷丙转氨酶 (GPT) 、谷草转氨酶 (GOT) 。按TCD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组、单支血管狭窄组、二支血管狭窄组、二支血管以上狭窄组。

1.3 方法

1.3.1 ABI的测量和计算

ABI的测量统一使用英国Huntleigh公司生产的便携式多普勒超声检测仪 (仪器型号:MD2) , 手持超声探头为5MHz, 血压计袖带气囊宽度10cm, 长度40cm。患者静卧5min, 标准仰卧位, 分别测得上臂和踝部 (胫后或足背动脉) 动脉收缩压, ABI的计算为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收缩压的高值与双侧上臂动脉收缩压的高值之比。

1.3.2 检测仪器

TCD检查仪器为德国DWL公司制造的MuhiDop L 2型机, 颅内血管检查采用2MHz探头经颞窗、枕窗探测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 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 如果骨窗探测效果欠佳, 采用从眼窗探测眼动脉。TCD检查取样容积为10~15mm3, 由同一位有经验的神经科医师进行检查

1.3.3 TCD检查方法

TCD检查主要经过颞窗、枕窗和眼窗进行检测。通过检测来观察脑血管的血流方向、频谱形态, 测量并计算所查血管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等血流动力学参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5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 (x±s) 表示, 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组一般资料及危险因素的比较

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 ABI异常69例 (34.5%) , 男31例, 女38例, ABI异常患者平均值为 (0.79±0.03) 。4组间性别、BMI、TC、TG、HDL-C、UA及冠心病等因素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与二支血管狭窄组比较, 正常组和单支血管组LDL-C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二支血管以上狭窄组比较, 单支血管狭窄组, 二支血管狭窄组年龄偏低, 高血压、糖尿病偏少, LDL-C明显降低, ABI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预测二支以上颅内动脉狭窄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以ABI≤0.9、年龄、吸烟、糖尿病、高尿酸、高血压及LDL-C为自变量, 是否为二支以上颅内动脉狭窄为因变量, 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 ABI≤0.9、LDL-C、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吸烟是二支以上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 而年龄与二支以上颅内动脉狭窄无明显相关性。

2.3 ABI分层对二支以上脑动脉狭窄的预测价值

以ABI≤0.9截断值预测脑动脉二支以上狭窄的敏感性 (83.6%) 、特异性 (71.5%) 和准确性 (73.6%) 相对较高。评价ABI对二支以上脑动脉狭窄预测价值的ROC曲线面积为 (0.76±0.05) , 95% CI (0.71, 0.89) , P<0.01。

3 讨论

ABI即踝部动脉收缩压与上臂动脉收缩压之比, 是利用动脉血压来反映机体动脉硬化的一种血管检查方法, 临床常采用ABI检测作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筛查手段。正常人踝部收缩压应大于等于臂部收缩压, ABI的正常值为1.0~1.4, ABI≤0.9为异常。1993年美国心脏学会公布了ABI评价标准, 当ABI<0.9时, 有动脉闭塞的可能性;当ABI<0.8时, 动脉闭塞的可能性比较高, 其中当0.5<ABI<0.8时, 有一处存在动脉闭塞;当ABI<0.5时, 有多处存在动脉闭塞;当ABI>1.3时, 血管钙化。对于识别外周血管疾病, 这一标准的敏感性为95%, 特异性为50%。所以对于动脉疾病因时间推移而变化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ABI作为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度量, 目前已受到越来越多医务工作者的关注, ABI的临床价值在国外已经逐步得到了广泛认可。本研究是较早在中国人中进行ABI与脑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通过脑动脉造影评价ABI与脑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可进一步提示ABI是预测颅内动脉严重病变的一项简单、有效、无创的指标, ABI技术可定量地反映脑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有助于临床评价和诊断早期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有关ABI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 国内刚开始起步, 其临床应用价值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上一篇:开放式价值链下一篇:乐器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