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微量出血(通用7篇)
颅内微量出血 篇1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是人类三大致死疾病之一。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 在CT应用于临床之前, 内科保守治疗的病死率高达70%~80%, 100年来人们不断探索治疗脑出血的办法, 近20年~30年来病死率虽有所下降, 但仍较高。自从应用微创清除术后病死率明显下降, 一般可降至20%以下, 致残率、重残率也有所减少, 并且减轻了费用, 缩短了住院天数, 而且方法简便易行、便于掌握, 因此全国许多医院、科室都纷纷开展了此项技术。
1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方法的演变与发展
1.1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致残率或残疾程度取决于颅内血肿的大小 (出血量) 、出血部位和血肿存在或持续的时间, 采用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也取决于此。非手术治疗即所谓内科保守治疗的目的在于保护血肿周围脑组织, 预防和治疗脑水肿和颅内高压, 防止再出血, 促进血肿吸收, 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促进脑功能恢复。但内科保守治疗只对出血量较少且非要害部位出血的轻症患者有效, 而且大剂量脱水剂的使用, 使得很多老年人或心、肾功能不好的患者不能耐受, 对于出血量较多或要害部位出血或体质较差的脑出血患者, 显得保守而消极, 此时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 及时清除血肿, 以挽救生命。
1.2 1903年Cushing最早对1例43岁, 突发昏迷, 右侧偏瘫的女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手术治疗, 术后3 d死于肺炎。之后Russel对1例54岁女性患者在病后11 d开颅清除血肿, 术后9个月症状改善, 成为世界上第1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成功的病例。上世纪50年代, 脑血管造影应用于临床, 但手术病死率平均在50%左右。到了60年代, 一方面Mckissock180例手术治疗的病死率高达65%, 而对照组内科保守治疗的病死率为51%, 否定了外科手术治疗的优越性;另一方面Lussenhop Paillas和Alliez报道手术病死率分别为32%和46.7%,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因此, 对手术治疗存在较大的争议。传统的开颅清除血肿的方法, 一般在颞部去大骨瓣开颅, 经颞上、中回前部交界处进入血肿腔清除血肿, 或者再加上去骨瓣减压术。这种手术方法能彻底清除血肿, 但对危重患者手术创伤大, 对年老体弱者难以耐受这种全麻大开颅手术, 术后也很容易引起或加重脑水肿、脑损伤以及感染等并发症, 即使在严格限制适应证的情况下也难以提高疗效。
1.3上世纪80年代后, 我国一些单位开展了应用CT定位, 单纯钻孔或锥孔穿刺抽吸血肿的方法, 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978年Bocklund首先设计成功立体定向血肿排空器, 称之为阿基米德型螺旋器, 其外径为4 mm, 前端开两个侧孔, 利用负压将凝血块吸入侧孔, 旋转阿基米德螺旋针使其粉碎后排出体外, 首次应用于临床并获得成功。我国大连医科大学的陈牺光教授也是根据以上原理设计出简易碎吸技术, 但由于手锥锥颅较为困难、负压吸引有时损伤脑组织、器械故障率高等因素, 目前使用单位逐渐减少。
1.4远滕等报道超声波体层诊断装置指导下的血肿清除术, 其方法为:全麻下钻孔, 咬除4.0 cm×2.5 cm的骨窗, 将超声波探头放在硬膜下测量脑内血肿的范围, 然后将探头固定在血肿最大层面的方向, 从穿刺处放入外径3 mm、内径2 mm的穿刺针, 拔除针芯后用注射器抽吸血肿。血肿的动态及血肿腔的缩小能从超声波屏幕上观察, 吸除血肿的80%~90%后插入引流管固定后结束手术。此外内窥镜清除颅内血肿也在国内一些单位应用。但以上方法由于止血困难、费用高, 不易推广使用。
1.5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是由贾保样教授于1967年-1994年间研究完成的, 他设计的YL-l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 针钻一体, 设计合理, 操作简便, 固定及密闭性好, 由于具有正压液流血肿粉碎技术和由尿激酶和肝素组成的血肿液化剂能通过血肿粉碎针均匀地分布到血肿内, 引流效果明显, 安全有效, 适合有CT的单位开展。特别是可以在保持颅内压平稳的情况下对血肿进行连续引流、置换, 并可通过有效的止血技术对再出血进行防治, 该种方法极大地减化了治疗颅内血肿的步骤, 在治疗上突破了对患者年龄及身体状况的限制 (最大成功病例为98岁, 最小的成功病例为35 d的婴儿) 。通过之后几年全国10万多例的临床实践, 证明与其他方法相比较, 该种方法是目前治疗颅内血肿特别是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理想方法。
2各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2.1内科保守治疗仅适用于小血肿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 对大于40 ml的颅内血肿患者病死率接近100%。
2.2开颅手术 (包括小骨窗清除术) 适用于创伤性脑出血及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 但需全麻, 创伤大, 费用高, 对患者打击大, 对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有严格要求, 手术也会带来一定损伤, 对于较深部出血清除困难, 并对相关医院人员条件及设备也有严格要求。受我国医疗状况的限制, 即使如此, 此种治疗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病死率仍高达40%~60%, 但对创伤硬膜外、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有确定的疗效。
2.3神经内窥镜技术主要用于神经功能介入治疗, 也有人用于血肿治疗, 但治疗血肿疗效有限, 且过程操作复杂。此种设备非常昂贵, 目前我国仅有少数医院拥有, 患者治疗费高, 很少用于脑出血的治疗。
2.4单纯抽吸及简易碎吸技术适用于颅内血肿治疗, 但血肿清除不彻底, 操作中不易控制, 极易引起再出血, 并有神经二次损伤, 故疗效不佳, 此两种方法正被广大医院弃用。
2.5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主要由配套专利器械、血肿液化技术及临床治疗方法组成。2000年4月, 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在全国24个省对144家医院做了随机抽样调查, 统计结果如下:全国24个省144家医院共治疗了4 912例患者, 其中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 986例, 平均出血量57.69 ml, 总病死率仅为12.83%, 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为15.18%;总致残率为22.5%, 其中重残率 (指卧床等) 仅为6.75%, 只占总致残率的30%。2002年底在长春召开的全国第二届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研讨会上制定的《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规范化治疗指南》是该技术的又一里程碑。
3微创手术的优势
高血压脑出血常被界定为“内科急危重症”。所以临床首诊或接诊科室常为内科、急诊科, 而外科被放到了“二线”位置, 这就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或失去最佳治疗手段。
3.1微创术由于避免了大剂量脱水剂的使用, 而减轻了患者心、肾负担, 更适合于平素体质差、心肾功能不好的老年和儿童患者;还解除了水、电平衡紊乱之虑。
3.2由于血肿清除早而彻底, 出血囊出现时间早, 患者脑水肿、脑损伤机会小, 持续时间短, 意识恢复快, 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脑功能, 减少了并发症, 降低了病死率、重残率, 提高了生活质量, 更早地进入康复期。
3.3脑出血后, 新鲜血液释放活性物质, 如氧合血红蛋白、5-羟色胺、血栓烷A2、组织胺等刺激血管和脑膜, 引起脑血管痉挛和蛛网膜颗粒粘连, 可致脑梗死和脑积液;血液可刺激和诱发下丘脑功能紊乱, 致高血糖、心率紊乱及诱发再出血;血液凝固, 导致脑脊液回流受阻, 而致急性阻塞性脑积液。微创术直接引流血性脑脊液, 解除梗阻, 减少不良刺激, 有效地解决了上述损害因素。
3.4由于手术相对于开颅而言创伤小, 本身几乎不会带来直接危害, 其直接提高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更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
3.5因为避免了全身性止血药物的运用, 而无因血流动力学改变诱发新的并发症之忧。
3.6微创术简单易操作、便于推广, 且费用相对便宜, 适用于基层医院。
4方法
4.1简而言之, 在CT机下定位并选取微创针, 以电钻将微创针钻至硬膜下, 钝性插入到血肿中心, 抽吸并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溶栓药物使用, 悬吊引流管, 引流脑脊液, 直至大部分血肿溶解、冲洗及引流, 拔除微创针, 缝合创面, 一般需引流5 d~7 d。
4.2严格依照颅内血肿微创技术规范操作。
5在“技术规范”基础上我们又作出一些改进和拓展
5.1手术进针靶点选择。通常选用废旧心导管垂直CT扫描平面贴耳屏前0.5 cm用胶布固定作为标记物行CT检查, 从而了解血肿与标记物的位置关系, 并调整进针位置, 优点是同一层面便于前后调整, 但有时进针位置或高或低, 不能从出血最大层面进针。我们改进并选用直径6 mm螺钉作为标记物, 解决了这一问题, CT片显示有螺钉层面与血肿关系更直接, 易于前后、上下调整进针点。
5.2微创术主要针对大量出血患者, 血肿极易破入脑室, 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 虽然大部分血肿被引流, 少量出血进入脑脊液循环, 导致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患者在发病第10~14天常出现意识障碍加深, 复查CT除外新发出血后, 可给予尼莫地平口服或静点, 意识往往迅速改善。
5.3少数患者不能耐受哪怕是很少生理盐水的颅内冲洗, 有时可诱发癫痫, 只需在置入微创针后抽吸部分出血并打入溶栓药并引流即可。
5.4对于Hunt分级Ⅲ~Ⅴ级的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 我们采取微创脑室引流术, 取得较好疗效。
5.5随着手术方式的改进, 在救治生命的同时, 应考虑早期康复, 以减轻残疾, 减少并发症, 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与社会。
颅内微量出血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9-07—12期间经SWI检测存在CMBs的36例脑血管病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21例,年龄55~84(70.0±8.4)岁。伴有高血压16例,既往有出血性脑卒中史者7例,有缺血性脑卒中史者8例。所有患者均同时行常规T1WI、T2WI、DWI、常规GRE序列以及SWI序列扫描,部分患者行头颅CT扫描。
1.2 检查方法
应用西门子Trio3.0T超导磁共振,头颅12通道正交线圈,对所有受检者行T2WI、T1WI、DWI、T2Flair检查。SWI扫描参数—横断面TR:28 ms;TE:20 ms;flip angle:15°;FOV:184 mm×230 mm;矩阵:218×320;激励次数:1;层厚:1.5 mm;层数:96;iPAT因子:2;扫描时间:324 s。横断面自旋回波(SE)序列T1WI常规扫描主要参数—TR:280 ms;TE:2.46 ms;flip:angle 90°;FOV:176 mm×230 mm;矩阵:256×320;激励次数:1;层厚:5 mm;间隔:1.5 mm;扫描时间:80 s。横轴位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T2WI扫描参数—TR:4 000 ms;TE:98 ms;FOV:176 mm×230 mm;矩阵:336×512;激励次数:1;层厚:5 mm;间隔:1.5 mm;i-PAT因子:2;扫描时间:106 s。横轴位FLAIR序列扫描参数—TR:6 000 ms;TE:87 ms;TI:2 500 ms;FOV:176 mm×230 mm;矩阵:256×256;激励次数:2;层厚:5 mm;间隔:1.5 mm;iPAT因子: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多序列CMBs检测数目比较采用Kendall′sW方法检验;SWI与梯度回波常规序列CMBs检测数目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梯度回波序列与常规序列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颅内微出血的患者在梯度回波序列上均显示出磁敏感效应,具体表现为点状、条状、类圆形或环形的低信号影,信号多均匀,部分病灶信号不均,与其他序列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
2.1 CMBs在梯度回波序列与常规MRI序列上的表现比较
绝大多数CMBs在各序列上均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信号缺失,边界清晰,周围无水肿。不同序列上CMBs的表现又存在自身特点:在SWI序列上,CMBs显影最为清晰,直径为2~8 mm,少数形态欠规则,极少部分CMBs在局部区域会有聚集和融合,其大小及形态难以准确记录。常规GRE序列观察发现丘脑区CMBs直径往往较其他区域偏大,而脑干区CMBs则往往偏小。CMBs在T1WI和T2WI序列上表现相似,边界清晰但直径较SWI及GRE序列显影明显偏小,在T1WI序列上直径<1.5 mm,在T2WI序列上直径<2.0 mm,多数呈规则的圆形或点状信号缺失。
2.2 CMBs在梯度回波序列及常规MRI序列上的检出数目比较
SWI序列上CMBs检出数目最多,36例患者共检出CMBs261个,平均每位患者(12.4±9.4)个;常规GRE序列显示有36例患者共检出CMBs121个,平均每位患者(4.6±4.0)个,CMBs病灶检出敏感性为46.4%;T2WI序列显示有15例患者共检出CMBs66个,平均每位患者(3.1±3.1)个,CMBs病灶检出敏感性为25.3%;T1WI序列显示有13例患者共检出CMBs 55个,平均每位患者(2.6±2.8)个,CMBs病灶检出敏感性为21.1%。多序列CMBs检出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WI序列与GRE、T1WI、T2WI序列MBs检出数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GRE序列与T1WI、T2WI序列MBs检出数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如表1所示。
注:多序列CMBs检出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SWI序列组比较,*代表P<0.01
CMBs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此后,研究者开始对CMBs的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检测方法以及临床意义等进行深入探讨。目前认为CMBs是脑微血管严重病变的标记之一,常与同为脑小血管病变标记的腔隙性脑梗死和脑白质疏松并存,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病理为含铁血黄素的沉积,周围常伴有神经胶质增生和不完全缺血性坏死[6]。多种因素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均可导致CMBs的发生,如高血压引起的血管透明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微动脉瘤的形成、脑淀粉样变患者血管淀粉样物质的沉积、CADASIL患者的微动脉病、红斑狼疮引起的小血管炎,甚至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菌性动脉瘤等。同样,CMBs也能为上述某些疾病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CMBs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可预测脑出血的风险,特别是对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风险与获益的评估。综述所述,CMBs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以往的检测方法中最敏感的是常规GRE序列。它主要是利用不同物质的磁敏感性不同,局部磁场由于某些物质的存在而不均匀时就会出现磁敏感度的差异,磁敏感度是指置于磁场中的物质发生磁化的程度[7]。当血液流出血管后,氧合血红蛋白变为脱氧血红蛋白,由于脱氧血红蛋白具有非成对的电子,是顺磁性的物质,会引起局部磁场不均匀,导致质子自旋快速失相位,结果造成局部组织的T2缩短、信号降低,之后通过特殊的技术方法可以对产生磁敏感效应的物质进行检测,这就是梯度回波序列显示颅内微出血的物理学原理[8]。3D梯度回波序列,即磁敏感加权成像的出现在检测颅内微出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有了很大提高。SWI采用三维采集,空间分辨率明显提高;选择薄层采集,明显降低了背景场的T2*噪声影响;在所有方向上进行了完全的流动补偿,去除了小动脉的影响,对顺磁性物质含铁血黄素引起的微小磁场改变极为敏感,故能很好地显示CMBs。
本研究中SWI序列检出的CMBs直径大、数量多,充分体现了该序列的优越性。无论从CMBs数量还是直径上观察,GRE的检测效能介于SWI和常规T1WI、T2WI之间,CMBs检出敏感性为46.4%,直径仅次于SWI,边界清晰且容易被识别。常规T1WI、T2WI序列检测CMBs的效果欠佳,虽检出敏感性约为SWI的1/4,但病灶体积甚小,很多病灶仅呈点状显影,不容易被识别。但是,在利用常规序列检测CMBs时,T2WI序列却起着至关重要的鉴别作用[9],因为在T1WI上CMBs难以与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灶以及血管间隙相鉴别,而在T2WI序列上鉴别相当容易,这是因为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灶、血管间隙为高信号,而CMBs为低信号。
总之,梯度回波序列加权成像(grandient-echo T2-weighted imaging,GE-T2*WI)是检测CMBs的敏感序列,尤其是磁敏感加权成像的出现,使梯度回波序列在显示颅内微小出血等方面较常规TSE、FLAIR序列更为敏感,可以为常规序列提供更多的补充信息,在检测颅脑微出血方面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琳,漆剑频,朱文珍,等.磁敏感成像在脑微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9,24(1):19-21.
[2]Viswanathan A,Chabriat H.Cerebral microhemorrhage[J].Stroke,2006,37:550-555.
[3]Won Seo S,Hwa Lee B,Kim E J,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microbleeds in subcortical vascular dementia[J].Stroke,2007,38:1949-1 951.
[4]Jeon S B,Kang D W,Cho A H,et al.Initial microbleeds at MRimaging can predict recurrent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J Neurol,2007,254:508-512.
[5]Fan Y H,Zhang L,Lam W W,et al.Cerebral microbleeds as a riskfactor for subsequent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 among patients withacute ischemic stroke[J].Stroke,2003,34:2 459-2 462.
[6]Tanaka A,Ueno Y,Nakayama Y,et al.Small chronic hemorrhagesand ischemic lesions in association with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hematomas[J].Stroke,1999,30:2 761-2 762.
[7]Hermier M,Nighoghossian N.Contribution of susceptibility weightedimaging to acute stroke assessment[J].Stroke,2004,35(8):1 989-1 994.
[8]陈敏,常时新,龚启勇,等.3T磁共振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4-35.
颅内微量出血 篇3
我院脑外科自2008年1月到2011年3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90例, 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70例, 用微创治疗40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治疗方法
1.1 病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选择
病例选自2008年1月到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90例, 微创组40例;其中男性24, 女性16例, 年龄38-63岁, 平均50.5岁, 其中选择单纯基底节出血20例, 单纯脑叶出血11例, 原发性脑室出血及脑实质出血9例, 后者出血者出血量为28ml~65ml, 平均57.5ml。对照组是同期入院的患者30例, 男18例, 女12例, 年龄41岁~67岁, 平均54.6岁。其中单纯基底节出血者16例, 单纯脑叶出血者12例, 原发性脑室出血及脑实质出血破人脑室者2例。脑实质出血者出血量25ml~66ml, 平均56.4ml。两组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具体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微创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常规脱水、降颅压、营养脑细胞等保守治疗。对于微创治疗组的患者我们使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具体方法是1.定位:在CT显示中, 以其中心为靶点, 避开脑主要功能区及重要血管区, 采用直角定位尺在头颅表面进行定位, 并做出标记。选用碎吸针, 以电钻驱动钻透颅骨, 到达硬脑膜下血肿边缘, 同时抽吸并转动针尖, 从侧孔边进针, 从侧管抽出液态血肿后, 再以血肿粉碎器进行抽吸、碎吸, 同时冲洗, 以抽出的液体颜色浅淡为标准, 将引流管夹闭, 进行引渡。复查CT, 进一步了解清除血肿的效果。对于破入脑室的患者, 则需要在进行脑室外引流术后, 还要再进行颅内血肿碎吸术。
1.3 临床指标及评判标准
我们对两组的临床效果、术后生活能力 (ADL) 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打分比较。 (1) ADL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 总分>60分为良; (2) 采用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3) 治疗效果在两组疗程结束后, 依据原积分减少百分比评定临床疗效分为基本痊愈、显著进步、病残程度、无变化、恶化或死亡。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采用χ2检验, 计量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临床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统计, 微创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 分别是78.87%和66.15%,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神经功能缺损
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结果表明, 治疗2周与4周后, 两组比较差异明显, 具统计学意义, P<0.01。
2.3 ADL评分指数
通过对两组治疗前后的ADL进行比较, 微创组治疗后的生活能力明显提高, 与对照组差异明显。
3 讨论
脑出血的发生率率近年来不断升高, 它是一种原发的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疾病, 其病死率很高, 可达50%左右, 脑出血的高发人群是中老年患者, 大多在50岁~70岁之间。。脑出血后的损伤对脑组织极具破坏作用, 由于血肿的压迫, 可导致脑水肿和颅内高压, 从而导致全脑血液量减少, 加重脑细胞损伤。所以在急性期, 采用微创手术法清除脑血肿, 及时治疗脑出血是非常重要而紧迫的治疗措施。快速采用手术治疗, 不仅能够及时去除血肿、预防进一步脑出血, 还能在脑出血的早期, 避免脑组织大面积的直接的损伤。
手术所使用的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 在治疗过程中只, 创伤微小, 可以避免脑组织进一步损伤, 也可防止再出血, 同时也能减少感染机率。通过此术式, 能快速提出脑内血肿部位的积液, 以及半固体状的肿块, 因而能快速降低颅内压力, 如果同时加入血肿液化配方, 再采用血肿粉碎器进行进一步的碎化, 则能使血块快速液化从脑中排出。
通过临床观察, 结果显示采用微创治疗脑出血脑血肿, 不仅存活率高, 致死率低, 并且方法安全有效, 提高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尤其是对于年龄大、各脏器功能较弱的患者, 这一方法的优越性更加明显。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有利于患者创伤脑组织功能的快速恢复, 并且由于该术式操作简便, 费用低, 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减轻了经济与精神的负担, 这一术式尤其适用于市县级等基层医院开展, 它对于快速清除血肿, 使患者尽早清醒, 减少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都非常有效,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70例随机分为微创治疗组和对照组, 微创组36例, 对照组34例, 微创组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碎吸针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 对照组进行常规脱水降低颅内压等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Barthel指数) 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微创组总有效率 (77.78%) 优于对照组 (64.7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2w和4w, 微创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能提高临床疗效,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微创清除术,脑出血,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颅内微量出血 篇4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的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并发颅内再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4例,最小年龄为49岁,最大年龄为73岁,平均年龄为(62±3.4)岁。高血压病史为2—10年,平均高血压病史为(8±1.2)年。30例患者就诊前均表现出头痛、呕吐等临床症状,其中11例患者为偏瘫患者。经临床GCS评分发现,6一12分患者共计17例,12分以上患者13例,其中少量出血患者11例,中等出血患者15例,大量出血患者4例。经治疗后,共计19例患者治愈,9例患者病情明显改善,另有2例患者病情无变化。
2 术后并发颅内再出血病因分析
2.1 患者自身因素
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发现,30例患者均长期受高血压疾病困扰,且年龄偏大,30例患者中50岁以上患者26例,占86.7%。高龄高血压患者由于机体功能逐渐衰退,生理结构发生显著性变化,血管组织自我修复功能降低,受高血压因素影响,极易发生颅内出血现象。同时患者生活习惯对于术后并发颅内再出血也具有显著性影响,尤其是长期和过量饮酒都会降低患者机体凝血功能的降低,从而在发生脑出血现象过程中极难控制。
2.2 手术因素
微创清除手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重要置治疗方法,但在实践中受手术操作规范、技术等因素影响,也会对颅内再出血产生影响[2]。如术中手术操作部位不准确,穿刺不当等导致患者血管破裂;又如在微创清除术中冲洗、液化等流程不正确,没有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范进行导致血管破裂,此外,手术过程中,患者颅内高压突发变化导致血肿现象的发生也会造成颅内再次出血。
2.3 术后因素
术后患者需要持续接受病情监测和治疗,部分患者术后血压控制效果不理想,在高压情况下极易造成颅内再次出血。另外,术后患者的治疗环境也会对病情产生影响,如探视人员、频率等过多会造成患者心理压力骤升,引起情绪不稳定,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3 护理方法
3.1 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表现出现的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及时开展心理护理工作。由于受病因和治疗的影响,临床上患者表现出焦虑、恐惧、烦躁等不良情绪。为此,护理人员应以亲切温和的交流方式,同患者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倾听患者的心声,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同时开展高血压性脑出血健康知识宣教工作,针对患者对疾病认知的缺乏和了解,采用讲座、发放宣传册等形式,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工作,从而帮助患者构建治疗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和配合治疗。
3.2 术中护理
术中穿刺前应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穿刺过程中严格按照临床操作规范进行,避免穿刺造成患者血管壁破裂,导致出血现象的发生[3]。同时术中在对血肿进行吸收、冲洗和液化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血量科学合理的进行操作,防止多抽或少抽现象的发生。术中患者若出现新出血症状,则及时给予冰盐水联合肾上腺素进行冲洗止血。术中引流管的置入位置用于血肿相持平或者略低于其位置,针对脑室内存在积血的患者,应将引流管的位置提高到血肿位置上部位置进行引流操作。
3.3 术后护理
术后维持患者头部抬起15—30°,以便于静脉回流,降低颅内水肿引起的压力,同时定期对患者体位进行变更,如翻身、叩背以及排痰操作,防止患者出现压疮或者积痰现象的发生。术后指导患者以流质和半流质食物为主,确保大便通畅,同时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和纤维的食物,以蔬菜和水果为主。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就医患者,确保患者病房内干净卫生清洁[4]。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病症,如体温、血压等变化,同时对引流管内的液体颜色和数量进行记录,若出现较大差异,及时配合主治医师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术后还需做好必要的并发症防治措施。指导患者正确饮食,对食物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引起呕吐、大便出血等问题的发生。对于并发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预防效果,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有积痰的患者雾化处理,预防肺部感染。做好包括引流管在内的清洁卫生工作,避免患者切口以及尿路感染,对于出现昏迷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将病情回报给医生,并采取处理措施。
摘要:目的:探析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并发颅内再出血的病因以及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的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并发颅内再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临床资料及其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微创清除术后并发颅内再出血的诱因受手术及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时也受术后治疗环境的影响。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后并发颅内再出血的病因较为复杂,临床做好术前手术准备准备,术中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定进行,术后做好疾病防治措施,对于巩固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并发颅内再出血,病因,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沁,刘骅,李长芳.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常见并发症分析[J].四川医学.2014.29(4):432-433.
[2]夏成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并发颅内再出血的病例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3,11(3);262-263.
[3]姚新华.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56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2)
颅内微量出血 篇5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目前主流手术方式为开颅手术夹闭及血管内介入治疗, 然而动脉瘤夹闭术与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两者并不是对立的, 治疗效果也不是绝对的, 在一种方法治疗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出现夹闭不全或者栓塞不全时, 可以考虑使用另一种方法进行及时补救。Nakamura等[4]使用外科夹闭术对动脉瘤破裂出血行弹簧圈栓塞术的病人出现栓塞不全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Chung等[5]使用血管内栓塞术对动脉瘤破裂出血后行外科夹闭术出现夹闭不全的病人进行补救, 同样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选用何种手术方式, 以及何种手术方式效果并无统一定论, 取决于患者病情及其他诸多因素。该研究从颅内动脉瘤出血的主流手术方式以及我国动脉瘤手术治疗现状研究做以下相关介绍。
1 动脉瘤手术方式
1.1 开颅处理动脉瘤
1.1.1 动脉瘤蒂夹闭术
Dandy于1937年用Cushing设计的动脉瘤夹成功夹闭了患者颅内动脉瘤。从此开始了外科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时代。到20世纪70年代显微镜的使用使得神经外科医生可以观察到细小的颅内动脉走行及动脉瘤与周围神经的结构。动脉瘤夹闭术花费少, 夹闭效果好, 动脉瘤残余与复发率少, 技术发展成熟, 至今仍被使用在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治疗中。近年来内窥镜被使用在动脉瘤神经外科夹闭术中, 增加了术者的视野范围, 减少了手术盲区, 可以实时动态观察颅内动脉瘤夹闭情况, 提高了动脉瘤夹闭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6]。
1.1.2 动脉瘤包裹术
动脉瘤包裹术开始于1931年, Dott第一次成功使用包裹法治疗动脉瘤破裂出血。包裹材料最初使用的是肌浆, 但实验结果发现肌浆包裹术后并不能有效降低动脉瘤破裂再出血率, 后来选用的材料有细薄棉纱布、明胶海绵片、涤纶片、聚四氟乙烯片、合成树脂片等。动脉瘤包裹术适用于动脉瘤不能被夹闭或孤立、动脉瘤夹闭以后, 出现严重的血管痉挛扭曲、瘤颈部破裂无法进行血管内栓塞的动脉瘤。动脉瘤单纯包裹术只是能减少动脉瘤出血, 促进破裂处凝血, 因此很少单独使用。动脉瘤包裹术经常与动脉瘤夹闭术联合使用, 既能有效夹闭动脉瘤颈, 又能加固动脉瘤周围血管壁[7]。
1.1.3 动脉瘤孤立术
动脉瘤孤立术是将载瘤动脉进行结扎, 使得使动脉瘤孤立于血液系统。动脉孤立术经常与与血管重建术联合使用, 通过移植血管供血, 减少单纯动脉孤立术所造成的组织缺血坏死。颅内动脉瘤孤立术适用于巨大动脉瘤、血泡沫样动脉瘤、难以通过手术夹闭或血管内栓塞治疗栓塞复发的动脉瘤[8]。
1.2 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
1.2.1 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术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起步较晚。1989年, Hilal首次报道将用于栓塞颈动脉的弹簧圈用来栓塞颅内动脉瘤。1990年, 电解可脱卸性弹簧圈运用于动脉瘤的治疗, 这种弹簧圈很柔软, 不会对动脉瘤囊壁造成损害。对于于颅内动脉瘤不适合开颅夹闭, 或者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弹簧栓塞治疗。使用弹簧栓塞术创伤小, 更适用于高风险患者。但同时也存在弹簧长期稳定性差, 容易移位, 及术后动脉瘤再通率高等问题有待解决[9]。
1.2.2 支架结合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术
支架结合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术是将支架放置在载瘤动脉的瘤口位置处, 通过支架网眼用导管将弹簧圈送入动脉瘤腔内, 达到动脉瘤栓塞[10], 这样可以减少动脉瘤栓塞后再通的发生, 另外由于支架的屏障作用减少了弹簧圈移位脱离动脉瘤腔进入载瘤动脉的发生率[11]。支架可以减少血流对动脉瘤的冲击, 减少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的发生率[12]。
1.2.3覆膜支架介入动脉瘤隔绝术
覆膜支架介入动脉瘤隔绝术是近年来兴起的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手术方法, 其运用血管内介入的方法将覆膜支架送入载瘤动脉, 使得动脉瘤颈被覆膜支架隔绝[13]。此法使得动脉瘤与血流隔离开来, 有助于破裂动脉瘤的愈合, 此外无需考虑动脉瘤腔内栓子脱落到载瘤动脉内[14]。但是覆膜支架也有其局限性如支架过长不能通过反复弯曲的动脉, 覆膜与血管壁不能充分贴合时造成血液侧漏入动脉瘤腔, 造成动脉瘤隔绝失败。
1.2.4 载瘤动脉栓塞术
载瘤动脉栓塞塞术是将弹簧圈或可脱性球囊通过血管内介入放置在载瘤动脉进行栓塞。此法适用于巨大颅内动脉瘤、假性动脉瘤、梭形动脉瘤、不能保证载瘤动脉再次通畅的动脉瘤。闭塞载瘤动脉前必须进行评估载瘤动脉闭塞的安全性试验, 否则容易造成载瘤动脉供血区的缺血坏死[15]。
2 中国的颅内动脉瘤治疗现状
相关研究[16]发现:在中国动脉瘤破裂后选择手术治疗比例偏低, 导致了死亡率较高。实施动脉瘤手术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院。等级高的医疗中心有更高的安全保障。该研究以开颅夹闭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综合分析了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手术方式, 然而, 如何提高其治愈率及改善手术效果以及提高手术技术, 才是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用以提高中国患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的生存率。
摘要:颅内动脉瘤是血管壁的局部病理性扩张引起的。在受到外力或精神紧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情况下很容易发生破裂出血。颅内动脉瘤破裂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 产生颅内占位效应, 造成患者偏瘫, 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颅内动脉瘤出血病死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早期闭塞与相关治疗很有必要的。该研究从颅内动脉瘤出血的多种手术方式及我国动脉瘤手术治疗现状研究做一下相关介绍。
颅内微量出血 篇6
关键词:脑出血,颅内高压,循证治疗
脑水肿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颅脑疾病患者的预后效果, 主要是由于患者颅内高压的存在会导致其脑内结构出现移位或者减少血流的现象, 从而使得患者的脑组织出现受压和缺血的状况, 甚至可能导致患者脑疝的发生危及其生命安全[1]。因此, 对于脑出血术后颅内高压患者来说, 合理的降压措施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脑水肿状况, 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但临床上缺乏对降压措施治疗有效性的证据, 对于一些治疗方法尚存在争议[2]。鉴于此, 该文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70例脑出血术后颅内高压患者,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5例。治疗组患者随机使用高渗盐水或甘露醇降颅压, 对照组患者单用甘露醇降颅压, 分析脑出血术后颅内高压患者最佳治疗方法,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70例脑出血术后颅内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5例。治疗组患者男20例, 女15例;年龄46~78岁, 平均年龄 (53.84±11.22) 岁;治疗组患者男22例, 女13例;年龄47~81岁, 平均年龄 (61.20±10.23) 岁。患者在入院时, 体温为37.5℃左右, 心率为85~90次/min, 血压为124/68 mm Hg左右, 患者呈现昏迷状况, 且双侧瞳孔呈现等大等圆的状况, 直径在2.5~3.3 mm之间;入院出现意识障碍。
所有患者均出现神志不清, 并且在临床上出现剧烈呕吐、左侧瞳孔散等症状, 采用头颅CT对患者进行检查, 结果发现患者的左侧出现巨大硬膜下血肿症状, 因此对患者采取紧急开颅血肿清除术。但患者在术后仍然呈现昏迷状态, 1 d前患者经MRI显示其左侧出现颅内血肿状况, 且出现明显的脑水肿。除此之外, 患者对光反射较为灵敏, 四肢肌力为0~1级, 患者的深反射未引出, 病理征为 (+) 。患者在入院后, 采用CT对患者进行检查, 结果显示患者的左顶深部出现血肿, 大概为38-45 m L, 且周围水肿状况和中线结构移位状况较为明显。双侧瞳孔呈现等大等圆的状况, 直径在3 mm左右, 并且对光反射较为灵敏, 准备对所有患者行急诊颅内血肿清除术。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来自于门诊, 且确诊为脑出血术后颅内高压;②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晓同意书;③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临床治疗方法及问题
对于脑出血术后颅内高压患者, 临床上长期以来降低颅内高压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3]。药物治疗包括甘油果糖、高渗盐水、甘露醇以及戊巴比妥类等药物, 而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高压氧治疗、治疗性低温、手术治疗以及过度通气等治疗方法[4]。临床治疗问题包括:这些临床治疗方式是否具有与之相关的临床研究证据、证据的可靠性等。
1.3 方法
治疗组患者随机使用高渗盐水或甘露醇降颅压, 对照组患者单用甘露醇降颅压。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 向患者家属详细地讲解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方式的可靠性, 在征求患者家属意见后实施浓度为7.5%的高渗盐水2 m L/kg, 甘露醇5 m L/kg进行治疗。然后立即为患者给予剂量为1 000 m L的生理盐水, 主要目的在于补充患者的丢失量。在治疗的过程中要及时地为患者排除呼吸道梗阻对其颅内压值造成的干扰, 且高渗盐水和甘露醇必须在15~25 min之内滴完, 其他的补液均在24 h内均匀地输入。两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均在其硬膜下置入颅内压监护仪, 术后对所有患者的颅内压进行监测。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数资料采取率 (%) 表示, 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比较治疗组患者降压效果
治疗组患者中采用高渗盐水和甘露醇的最大降压值和降压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而采用高渗盐水患者的降压时间及降压持续时间明显低于采用甘露醇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Na+离子浓度及血浆渗透压
治疗组患者血清Na+离子浓度及血浆渗透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上对脑出血术后颅内高压患者采用药物治疗, 主要包括甘露醇和高渗盐水, 大剂量甘露醇能显著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该研究中, 治疗组患者中采用高渗盐水和甘露醇的最大降压值和降压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而采用高渗盐水患者的降压时间及降压持续时间明显低于采用甘露醇患者;且治疗组患者血清Na+离子浓度及血浆渗透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说明甘露醇与高渗盐水联合使用能更好地降低患者的颅内压。临床上对于非药物治疗的论证较少, 且无法支持常规治疗手段[5]。
临床上治疗脑出血术后颅内高压患者采用的各种脱水剂包括高渗盐水、甘露醇以及甘油果糖等[6]。该次检索中我们发现, 浓度为20%的常规量甘露醇高渗盐水药物相比, 能更好地降低患者的颅内压, 但具有较高的病死率[7]。该研究中, 采用高渗盐水患者的降压时间为 (34.72±7.49) h及降压持续时间为 (251.89±69.01) h明显低于采用甘露醇患者的 (43.80±8.09) h、 (192.03±40.97) h;且治疗组患者血清Na+离子浓度及血浆渗透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说明采用高渗盐水在临床应用中能缩短患者降压时间及降压持续时间, 提高患者的血清Na+离子浓度及血浆渗透压。根据相关的研究资料表明, 与高渗盐水相比, 常规量20%甘露醇能更有效的降低颅内压, 但病死率较高[OR1.25;95%CI (0.47, 3.33) ];与戊巴比妥相比, 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和病死率更为有效[OR0.85;95%CI (0.52, 1.38) ];在使用甘露醇的剂量上, 大剂量较常规剂量更能降低病死率[OR0.56;95%CI (0.39, 0.79) ]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OR0.58;95%CI (0.47, 0.72) ;在甘露醇的使用能降低病死率[OR0.83;95%CI (0.47, 1.46) ][8]。而巴比妥类药物在临床上不仅不能有效的改善预后, 并且会降低患者的血压。这与该次研究结果相似, 高渗盐水在临床应用中能缩短患者降压时间及降压持续时间, 提高患者的血清Na+离子浓度及血浆渗透压。除此之外, 在临床治疗上还包括治疗性低温疗法, 但根据临床资料表明, 此种治疗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出现严重神经功能障碍, 但不能减少死亡, 并且也有可能使患者出现低温相关肺炎, 也就是说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能显示治疗性低温疗法的好处。尽管将患者的体温控制在32.5℃左右, 且持续24 h后复温, 可以有效地避免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但是低温持续的时间等指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临床预后效果, 因此, 此种治疗方法目前不支持临床使用。
综上所述, 根据目前研究资料显示, 临床上治疗脑出血术后颅内高压患者采用的药物治疗主要以甘露醇和高渗盐水为主, 由于缺乏强有力的非药物治疗论证, 因此尚不能否定非药物治疗的价值, 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同时, 临床上应该可以考虑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进行联合使用, 验证能否带来更好的临床疗效, 这些还需要临床工作人员进一步的研究和发现。
参考文献
[1]吕加希.茚甲新治疗顽固性颅内高压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 (21) :104-106, 111.
[2]李昌媛.78例颅内高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报告[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5, 9 (1) :115-116.
[3]李夏良, 龙连圣, 王伟明, 等.颅内压监测下5%高渗盐水治疗创伤性恶性颅内高压[J].浙江创伤外科, 2012, 17 (2) :253-254.
[4]符跃强, 许峰.儿童创伤性颅内高压治疗进展[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3, 28 (24) :1912-1914.
[5]颜玉峰, 姚慧斌, 沈晓, 等.高渗盐水治疗创伤性脑水肿合并颅内高压的疗效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 2013, 15 (4) :296-300.
[6]刘小年, 黄家福.高渗盐水治疗创伤性脑水肿合并颅内高压3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 22 (24) :68.
[7]孙诚, 曾文新, 陈纯波, 等.不同浓度高渗盐水治疗颅内高压的疗效及安全性[J].广东医学, 2012, 33 (2) :212-214.
颅内微量出血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 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共同制定的疾病诊断标准。患者入院时经头部CT检测诊断为脑出血, 颅内血肿, 以壳核和脑叶为主要出血部位, 患者在突发脑出血5h内入院救治。其中, 男32例, 女28例;年龄52~76岁, 平均 (55.26±1.09) 岁;高血压史平均 (6.12±3.45) 年;平均出血量为 (74.35±11.24) ml;入院时对照组清醒15例、轻度昏迷8例、重度昏迷7例;试验组清醒14例、轻度昏迷10例、重度昏迷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本临床资料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脱水颅内降压、止血及不间断吸氧等内科保守治疗,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各项生命体征, 避免其出现感染和其他并发症。试验组患者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抽吸引流治疗, 通过CT检测确定出血部位, 对颅内血肿面积最大且距离颅骨最近的部位穿刺, 选择小颅锥穿刺, 穿刺后立即将硅胶软管插入血肿部位, 采用10ml的无菌注射器缓慢抽吸, 有负压时停止。抽吸结束后CT复查, 若有残存的血肿则需注入约25000U尿激酶及5ml氯化钠注射液, 一日两次, 夹闭引流管2~3h, 引流1~2周后待患者情况好转可拔出引流管。
1.3 疗效判定标准
基本治愈:意识清醒, 可正常工作和生活, 肢体肌力测评为III级及以上;好转:意识清醒或半清醒, 肢体肌力测评III级以下;无效:意识模糊, 生活不能自理。神经功能缺损:轻度缺损:0~15分;中度缺损:16~30分;重度缺损:31~45分。患者分别在入院、1个月、3个月时进行测评。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见表1、2。
注:P<0.05
注:两组比较P<0.05
3 讨论
脑出血是一种突发性较强, 且致死率较高的疾病, 多发于中老年人群, 出血量较大会导致颅内血肿, 颅内压升高会导致脑疝, 从而伤害脑干或下丘脑, 使患者死亡[2]。因此, 对颅内血肿的清除和治疗是治愈脑出血的关键环节。本次对30例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行微创清除术, 对血肿部位穿刺抽吸血肿并进行清除, 操作简单且创伤小, 相比于保守的内科治疗, 效果显著, 总有效率为90.0%, 高于对照组的63.3%, 且患者在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微创清除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促进患者康复。但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作为一种较为先进和正在探究使用阶段的方法[3], 还存在很多争议和不足之处, 对穿刺注意事项、抽吸量不宜过大、患者颅内压情况监测等方面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不过微创清除术的临床治愈效果显著优于保守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 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的内科治疗, 而试验组则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情恢复情况及1个月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微创术后适应证等。结果 试验组术后临床症状恢复情况良好,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对照组低 (P<0.05) 。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效果理想、创伤小、恢复时间短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脑出血,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建国, 王长青.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40例疗效分析[J].安徽医药, 2009, 9 (3) :189-190.
[2]梁锐, 唐尤佳, 高翔, 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J].临床研究, 2013, 20 (26) :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