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进课堂

2024-07-22

乐器进课堂(精选5篇)

乐器进课堂 篇1

器乐进课堂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有利于拓展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进而开拓学生视野,培养他们合作精神。器乐巴乌以其音色优美、简单易学、携带方便、经济耐用等优点受到师生的青睐,因此我校选择巴乌这种器乐走进音乐课堂,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

一、有板有眼的器乐课堂

利用乐器进行节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条重要途径。虽然巴乌很简单就能吹出声音来,但要吹出巴乌特有的民族音乐感觉,也还是需要大量的气息支持。所以每次上课前,我都让学生进行不同的节奏,由慢到快、有强到弱,这样进行合奏时,既有分明的强弱感,又有合奏声势。既培养了学生们的音乐节奏感,又培养了学生使用乐器的本领,更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因为合奏的形式是集体性的。例如:在如三年级唱游课中要求学生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如果光听老师讲,学生对学习一点儿也没有兴趣而且根本听不懂,这是一个让所有老师都头疼的问题,于是我运用“搭节奏”的游戏,让学生自行组成活动小组,在搭搭拆拆的游戏中学习掌握到新知识。在他们的游戏过程中不单单解决了怎样搭节奏这个知识点,而且继续在研究搭完了节奏之后,怎样拆了节奏再搭新的节奏我们还进行了比赛,看哪一小组节奏搭得又快又好。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知识点,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而且也锻炼了他们小组合作的能力,因为只有小组成员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

二、未成曲调先有情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倾听主题旋律,辨别旋律的重复、变化和对比,感受音乐内容,情绪和感情的发展;通过听辨音乐的对比和再现来判断音乐作品的结构。要帮助学生顺利解决这一重点,较好的方法是选择一些浅显、易于掌握的主题音乐,指导学生用巴乌吹奏,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中去,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主题音乐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音乐记忆力。例如:在欣赏管弦乐合奏曲《阿细跳月》时,这首乐曲音乐形象丰富、生动,情绪对比明显、突出。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其不同的情绪和音乐形象,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用较快度和较强的力度吹奏主旋律,用于表现少数民族在跳舞时越跳越快、情绪越来越高涨。我在先没有告知学生我也加入其中的时候,学生听到我用如此的速度来吹奏,歌曲完毕后给了我热烈的掌声。

三、强弱对比和不同速度演奏的音乐更迷人

人们常说:“音乐是声音与时间的艺术”。音乐中音的强弱程度就是力度。音乐进行的快慢就是速度。学生们在演奏器乐的过程中,由于十指的协调动作,使左右大脑皆处于兴奋状态,通过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学生得到综合的技能训练,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和锻炼。例如:我在教授《瑶族舞曲》时,这首乐曲同时包含了强弱、快慢的对比。刚开始,松散的旋律,简单的节奏和速度,同学们练习的还是挺带劲的,而且乐句的重复带给我们一种抒情愉悦的情绪。可是,一到第二乐段的学习同学们就傻眼了,这么快速的十六分音符的节奏速度,吹奏起来手指和气息总打架。我说,不要急于求成,快了你们不行,那你们就慢慢来,先把手指和气息弄通了,再把速度加快。然后,我以稍慢的速度带领同学们进行练习,再点名好的同学进行表演,增加他们的信心。

四、以“和”为贵

音乐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音乐的表现艺术也是多元的。其中既有独唱、独奏、独舞等个人的表现形式,也有领奏、合奏、齐奏等集体表演形式。学生集体参与合作是共同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表现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过程。特别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关心、共同进步。

在一段时间的班级器乐教学后,学生对巴乌的掌握程度会出现明显的分化。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强,能够熟练地运用巴乌的演奏技法表现乐曲;一部分学生识谱准确,节奏感强;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演奏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工。让演奏熟练的学生担任主旋律声部,演奏相对有困难的学生担任中、低声部,甚至只吹奏一个固定的长音也未尝不可。只要乐曲的和声编配合理,同样能演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演奏中来,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演奏能力和欣赏水平后,便可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加入其它乐器,如:古筝、竹笛、电子琴、小提琴、萨克斯等,再适当加入各式打击乐器,这样一个“小小乐队”成立了。巴乌这样一种简单小巧的乐器,能成为连接师生情感的纽带。

当然,音乐的表现要素还有更多,还有调式,曲式,织体等。它往往不是孤立而存在的,我们经常能把各种音乐要素柔和在我们的器乐课堂中不断地运用创造。总之,音乐要素在课堂乐器中的有效运用,给了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了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反之,在教学中教师能合理有效充分地运用课堂乐器教学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才能使教学内容得到丰富,才能更行之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孕育出高素质的人才。

乐器进课堂 篇2

摘要: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有鲜明的民族性,学习民族音乐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民族音乐的优越性和独立性。通过对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分析,指出民族音乐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关键词:民族音乐;重要性;方法;意义 论文发表

一、概述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中,艺术教育是一直被忽视的教学内容,而民族音乐在教学中更是难以有一席之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小学生接触到的音乐都是一些流行音乐和西洋乐器,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知晓度基本是空白,一大部分学生开始认为中国的民族音乐比不上西方的流行音乐。轻视本国家的音乐文化,不仅减少了自身的知识含量,还会使祖国的优秀文化得不到很好的发扬,作为一个中国人,都有义务阻止这类问题发生。

我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当今世界音乐中的一支独秀。我们应该从教学开始,引导我们的下一代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并将这种文化发扬光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者和发扬者。因此,国家教育部决定加强对学生的美育培养,在小学生音乐课堂中引进民族音乐,深化学校的教育改革。与此同时,很多小学都将其办学思路和艺术教学、弘扬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结合在一起,将民族音乐教学看成是一种爱国教育,也看做对学生的艺术熏陶。让学生通过艺民族音乐教学,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以民族音乐教学为契机,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乐趣,使他们能够掌握基础的民族乐器弹奏,并最终实现素质教育。

二、小学民族音乐教学内容

(一)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化、环境等并且各具特色。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小学生正确的学习民族音乐,可以使学生学习到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还能真切的感受到祖国民族音乐之美,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但是,随着新时代各种新鲜事物的出现,很多学生都将民族音乐视为落后与时代的产物,加上老师还没有把民族音音乐教育看成艺术教育的重点。

(二)引导学生端正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态度 音乐艺术论文将民族音乐具体的划分出来会发现,中国的民间歌舞种类繁多,民族器乐也十分齐全,还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曲艺音乐和戏曲,它们都是通过中国上千年的文化积淀而来的,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我国现有的民族音乐教材有限,且内容单一,加上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很难对这种一层不变的东西产生兴趣。

因此,丰富教学内容,扩展民族音乐教材的内容,特别是要增加一些有趣味性的图片和资料,才是吸引学生的最佳途径。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加民族音乐的趣味性,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近距离的欣赏民族音乐,播放民族音乐中的各种地方戏曲及民间舞蹈,同时配上老师详细的解说,更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一般学生在看完民族舞蹈片之后,都会对里面所使用的道具和配乐进行提问,这时正式加深民族音乐在学生脑海里的印象的关键一步,比如蒙族的筷子、藏族的哈达、秧歌的手巾等,教师都应该一一解答,同时,老师还可以付诸实践,与学生一起跳舞。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往往会涉及到戏曲欣赏,由于戏曲大多是用方言

来演绎的,老师就应该实现讲解戏曲的特点和又来,于此同时,还可以教授学生学习方言。正确的教育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三)了解民族乐器

了解民族乐器也是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内容,只有通过对器乐学习,并进行实践演奏,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感受民族音乐,老师也能将民族音乐教学放在艺术教学的重点上。

针对乐器的讲解,老师首先要对乐器的发展做一个大概的介绍,并比较东方和西方乐器的不同,加强学生的认知感,比如,根据乐器的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大小,不同的材料来分析它的用途和发音效果等。

教学中,应当将乐器实物和教师讲解结合起来,让每位学生走集中精力听讲,加深乐器的认识。比如:二胡的介绍,老师提供真正的二胡做讲解道具,学生们都会用好奇的眼光去观察二胡,并且会基于兴趣,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们就会爱不知不觉中熟悉二胡,最后,老师只需要总结课堂内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就可以了。

以此方法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清楚的掌握乐器的发音特点,还可以了解它的演奏效果,使学习与实践二合为一,与此同时,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也会日益高涨。.三、丰富民族音乐教学内容

小学生是我国启蒙教育的接受者,一切优秀的文化都是从这一代开始培养的,他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无可否认,应当加强中小学的民族音乐教育,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生活,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我国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他们都是用智慧的头脑和对音乐的热爱,制造出一件件精美的乐器,谱写出一首首传送不衰的乐曲,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民族音乐。在《课标》中指出:“在音乐教学中,应创设多种情景,提供各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民族音乐的教学也应这样。

民族音乐教学课堂应该是一个活跃的课堂课堂,应多让学生进行听、唱、奏、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不仅能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还能在这种气氛中培养出学习民族音乐的乐趣,与民族音乐近距离接触,感受到使民族音乐中蕴涵的民族感情,国家尊严以及和谐共处的情感,这些优秀的精神文化时刻感染着学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例如,在讲授民歌《茉莉花》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演奏或演唱《茉莉花》,然后再欣赏不同地区的《茉莉花》。通过这类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原来我国的民族音乐可以有这么多种变化,增强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传承感。

在欣赏教学中,老师应多选择一些古今名曲,如利用《怀古》、《流水》、《苏武牧羊》、《二泉映月》等名曲来教学。在欣赏《二泉映月》时,老师首先要介绍阿炳的身世命运,这样才能再次分析出,这首曲名的由来和创作背景,同时还能了解二泉的地理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欣赏完二泉映月后,可以让学生用手写或口语表达对这首歌的听后感,将文学知识和音乐素养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到这首歌的内涵,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时代特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力,还能增强民族荣誉感。

在欣赏《春江花月夜》这首民乐曲时,老师可以启发学生用心融入到音乐中,想象一下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的情景画面,用真实的感情去感受我国的大好和山。欣赏时,可以适当贯穿讲解一些当时的时代背景,介绍一些大音乐家的生平事迹

以及作家在创作时的思想感情。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意义

民族音乐教学主要是研究作品的内涵和那中民族气息,以及作家的创作思想和时代背景,追求从艺术中得到情感,将伦理道德和社会环境结合在一起,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民族气息和民族感情。学生可以从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增加对艺术的理性认识,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教育论文发表例如在欣赏《苏武牧羊》这首歌曲时,歌中表现苏武“留胡节不辱”、“大节定大亏”的精神品质,对学生而言又是一种精神教育和陶冶。使学生从心灵上受到感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小学课堂上引进民族音乐教学,不仅补充了学生的精神知识,还让学生对祖国的民族文化产生特殊的感情,最后,这种情感将把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发扬光大。参考文献:

[1] 孙挺.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继承与创新[J].儿童音乐, 2003,(07)

[2] 李慧琴.艺术执教与科学导学[J].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8,(03)

[3] 董如玉.好教师的标准[J].教书育人, 2009,(02)

[4] 张玲娇.精彩课堂来自教师的有效理答[J].小学教学参考, 2009,(04)

关于让民族乐器阮进课堂的建议 篇3

据我了解,我国各中、小学校进课堂的乐器大多为竖笛、口琴、电子琴,近年来又从日本传进来一种电子口风琴。这些乐器都是外国乐器,而且都是吹管乐器,既不利于孩子们民族感情的培养,也不卫生。我认为,这些乐器作为进中国大中小学课堂的乐器,都不是最理想、最合适的乐器。

我认为,作为进中国大中小学课堂的最理想、最合适的乐器,应该首选中国的民族乐器——阮。

理由如下:

一、阮是一件中国的民族乐器,最有利于培养我国广大青少年的民族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阮这件乐器,音色优美、造型美观,最容易引起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和兴趣;

三、阮这件乐器的演奏方法相对比较简单容易,孩子们学起来容易上手,学上半年左右就能演奏些较为简单短小的乐曲;

四、价格便宜。普通阮大约300元人民币就可以买到。500元一把的阮,其音色、工艺就已经很好了;

五、携带方便。阮的体积较小,重量很轻。孩子们再买个琴套套上,上学放学背着,都不会成为负担;

六、卫生。阮是一件弹拨乐器。演奏的动作远离口腔,避免了许多疾病的相互感染。要比吹管乐器卫生多了。有利于孩子们的健康;

七、阮在型制上,小、中、大都有。便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学习掌握。小学生手小可以学小阮,中学生手长大一点可以学中阮,大学生可以弹大阮。小阮、中阮、大阮的定弦和演奏法都是一样的,非常便于孩子们学习掌握;

八、阮这件乐器,既可以独奏,也可以参加合奏,而且阮族乐器的合奏效果还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合奏这种演奏形式,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与别人的协作配合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组织阮专业的广大会员先教会各小、中、大学的音乐教师,使各小、中、大学的音乐教师掌握阮的基本演奏方法,然后再由这些音乐教师去教孩子们。这样坚持几年,必定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

如果哪个学校愿意采纳我的这个建议,我们也愿意积极协助。

民族乐器进课堂,丝韵笛声谱新篇 篇4

山城永泰,灵山秀水。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第二实验小学(原名里岛小学)就坐落在永泰城关北面,依山傍水,环境优雅。学校占地23亩,设有小学部、附属幼儿园,现在校学生共计1460人,教职工99名。学校先后获得县文明学校、福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福建省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等荣誉,先后被授予福建省葫芦丝陶笛教学实验基地、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协会葫芦丝教学实验基地等称号。

2009年9月,卢祯盛校长刚到这所小学时面对仅有的两幢教学楼、泥泞不堪的黄泥地和十来位教师,心头无比沉重!学校地处城区,周边老校、名校、大校林立,家长群众、社会各界纷纷投来质疑、观望、期待的目光,督促、鞭策着他:作为首任校长,应当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尽快创建自己的办学特色,打造出一片属于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天地!

魅力篇:缘起爱乐,邂逅葫笛

“葫芦丝兴趣班”应运而生。在一次聚会上,卢校长有幸偶遇了葫芦丝王子、当今葫芦丝界的领军人物李春华大师嫡传弟子——郑宪先生,并聆听了他的演奏。那柔美的乐音使人陶醉其中。更巧的是,郑宪先生竟是祖籍本县,与学校比邻而居,这使卢校长萌生了借助大师之力,办音乐特色学校的念头。我们学校的师资力量虽不算雄厚,却有很多老师喜欢并懂得音乐,这就给办音乐特色学校提供了资源。于是回校后,领 导班子就筹备成立了兴趣班。由我校林义忠、黄可周两位老师兼任教学。才一个学期,十个女孩就能吹下全国考级第三级的葫芦丝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并在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中亮相。女孩们身着傣族服装边演奏边起舞,引起了一片赞扬声,这一张艺术照还发表在《福州日报》上。

“陶笛教学实验基地”光荣成立。2011年10月23日,郑宪教授、林烨教授、赵亮教授三位葫芦丝陶笛演奏家联合福建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共12位艺术家在我校启动了“中国状元之乡葫芦丝、陶笛义务普及之旅”,我校为此次活动的国内首站。十二位艺术家为我校全体师生做了两天的讲座与培训,并与我校师生联合举办了一场音乐会,让全体师生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无穷魅力,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民族乐器的热情。在这次民乐普及的活动中,省民族管弦学会授予我校“福建省葫芦丝陶笛教学实验基地”的称号。这是我省民管会为学校授的第一面铜牌。自此,音乐的种子深深埋在了这块美丽而肥沃的土壤里,期待有朝一日,民族音乐之花在学校里绽放出奇丽的色彩。

一年硕果为新春献礼。2012年元旦前日,福建省民族管弦乐学会骆季超会长,林烨教授、赵亮教授等领导专家一行十人对我校开展了省级葫芦丝陶笛教学实验基地授牌周年验收系列活动,对我校为期一年的音乐教育成果给予了好评。同时,专家们还观看了在我校举办的“丝韵笛声颂和谐”新春音乐会:葫芦丝陶笛新星涌现,经典诵读民乐声声,师 生轮番上阵。与会嘉宾共同享受了全国顶尖的艺术家们带来的高品位的艺术盛宴,一起见证了我校授牌一周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师资篇:大师引领,骨干先行

三位大师,亲手执教。民族器乐的教学需要广阔的视野,仅凭我校现有的师资水平远远不够,因此专家的引领至关重要。于是,我们邀请了郑宪老师担任艺术顾问,无偿承担起师资培训的任务,并经引荐结识了李春华大师,同时成立了由李春华、郑宪、林烨三位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负责对全校教师进行音乐指导。有强大的“专家团”作为技术后盾,我校的师资音乐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

骨干教师,术有专攻。郑宪老师给我校的定位是:“永泰第一、福州仅有、全省有名。”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得建立一支爱好音乐、乐于奉献的专业师资队伍。而在我校,林义忠老师有很深厚的文学功底,黄可周老师的二胡小有名气。学校力促他们与郑宪老师结成师徒关系,并送他们进修培训。如今,他们都参加了李春华葫芦丝艺术研修班,取得云南艺术学院考级与培训中心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并被省内外多个器乐交流专委会聘为会员。

组工作室,全民参与。要想普及学生,必须先普及教师。我校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包括保安至少掌握一种乐器,并列入业务考核范畴。2011年9月,为帮助全校教师学习乐器,我校组建了一个特色机构:“葫芦丝陶笛工作室“,以上提到的四位教师便是工作室的中坚力量。他们 担当起教师培训、全员普及、尖子培养、考核参赛、节目排演等重任,有计划地帮助教师逐步推进民族乐器进课堂活动。葫芦丝陶笛教学由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轰轰烈烈的在全校展开了。

课程篇:课程整合,有机渗透

校本课堂,民乐声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为课堂器乐教学确立了重要的位置。我校将器乐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引进音乐课堂,学校添置了200多支葫芦丝,还特别编写了一套适合于学生实情的校本教材。学校的两位音乐教师充分利用自身在乐理、合唱等方面的业务特长与教学经验,合理安排葫芦丝与陶笛演奏的教学进度和课时频度,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在音乐校本课程考核方面,我校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学会两首新曲子,半期、期末进行两次验收,从普及率、吹奏技巧、乐曲表现力等方面评出优胜班级,并择优参加校级兴趣班的培训,力争达到100%普及,20%优秀。

联姻语文,相得益彰。对艺术的正确欣赏解读,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准确把握。我校将艺术教育引入语文课堂,使艺术与语言相链接,将艺术课程中的语文因素充分发挥利用起来,让艺术课程体现语文内在,语文课程折射艺术的美感。正样的融合方式,也正是体现了大语文观的理念。渗透各科,相融相生。平日里,老师将民族音乐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可作为课间插曲,让学生劳逸结合;可作为课中小憩,让学生振奋精神;还可与思想品德课、班队活动结合起来,熏陶品德,磨练意志。

环境篇:花草絮语,廊壁生辉

花草校园,丝韵悠长。建设绿意盎然、充满艺术气息的校园,一直是卢校长的建校理念。多年来,学校投入巨资,先后建起了十多条绿化带,栽种花草树木100多种,其中不乏红豆杉、银杏、台湾杉、竹柏等珍稀濒危植物,绿化面积达3100多平米。而且,为配合学校特色,景观设计时,我们还特意设计了一个十分形象的“葫芦园”。今年10月完工的新操场塑胶跑道更使学校有了新风貌,通过开展首届运动会让丝韵笛声伴随运动健儿的拼搏展现二实小的英姿。踏入我们的校园,您仿佛置身于花园中,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清香,双眸里映现着鸟影蝶姿,双耳旁回响着丝韵笛声。课余时间,孩子们围坐在花圃边上,师生们半卧在茵茵的草坪上,怡然自得地吹奏起葫芦丝、陶笛,那一份默契,那一份陶醉,让我们感到无比欣慰,同时又有一种艰巨的使命感!

文化长廊,笛韵英姿。学校非常重视环境的直观教育作用。我校开辟了六条文化长廊,即校史长廊、制度长廊、安全长廊、科普长廊,还有艺术长廊之葫芦丝篇、陶笛篇。同时还在学生进班的必经之路旁设立“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文化墙宣传专栏。葫芦丝陶笛的历史、吹奏技巧、大师风范、明星风采,活动、汇演、竞赛的掠影,无时不刻地激励着孩子,让每一个人都浸染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之中。呵护绿色,滋养心扉。艺术熏陶对孩子品德、习惯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学生十分爱护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例如,每到一年中开花结果的季节,树木上结出的果子一粒不丢,孩子们只有羡慕、保护,从未有偷摘破坏的念头,就连幼儿小朋友都会受到良好影响。这正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真正渗透到了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已经体现在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

成长篇:展示汇演,佳绩频传

校内提供平台,鼓励竞演。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舞台应变能力,学校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表演平台。如:每周四早会的才艺展示,每学年家长会前的同台竞演,每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以及定期举办的校外演出。校内的演出经历,孩子们可展示阶段学习成果,又可与其他小朋友“切磋武艺”;而校外的演出机会,则培养了孩子们的拥有爱心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校外参加比赛,佳绩频传。器乐比赛是对演奏者的基本功、心理素质、艺术修养、舞台表现能力的综合考验,是演奏者向着艺术高峰不断努力攀岩的重要过程。我校积极推荐尖子生参加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主办的各种乐器演奏大赛,同学们用他们精湛的演奏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吸引了众多媒体电视台的报道与邀约。如,2012年2月我校同学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中小学器乐大赛,获得葫芦丝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两名,陶笛组一、二、三等奖共四名;2013年7月参加云南省第三届葫芦丝、巴乌全国邀请赛,获一项金奖,一项银奖,并被中央网络电视 台C8TV频道采编报道;同年,我校还参加了福州市首届“闽教杯”葫芦丝巴乌邀请赛,厦门“国乐杯”中华民族器乐大赛共获金奖四项,银奖三项,铜奖三项;2014年8月参加“北京首届陶笛邀请赛”获两项银奖;11月参加福州市中小学生民乐比赛获一等奖5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3名......情系宝岛,争做文化使者。2012年11月,我校学生有幸参加了“陶韵之夜”海峡两岸陶笛专场音乐会暨福建省陶埙陶笛专业委员会五周年庆典活动。9名小选手参演的两个节目得到台湾著名陶笛演奏家游学志先生等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赏。又于2013年1月,作为我县参演的唯一节目——我校选送的《青云神韵》参加2013年十邑春晚演出,为全市人民和世界十邑乡亲献上闽都文化盛宴,同年2月又参演了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葫芦丝陶笛演奏备受海峡两岸人民的喜爱,学校被授予了“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协会葫芦丝教学实验基地”的称号,两位老师和两位同学也应邀成为“协会会员”及“交流使者”。从此,我校全体师生用丝韵笛声作为两岸同胞情感交流的纽带,在两岸之间架起了一座亲情之桥。

品牌篇:留守儿童,心灵之歌

我们学校年轻、质朴,一如校园里的青青小树,茵茵芳草。学校独立未满五年,教职工平均年龄36.5岁,50%的教师由农村学校进城轮岗,80%的学生是外省、外县、外乡镇的进城务工子女、留守儿童。至亲父母不在身边,如何填补精神上的空虚?家庭教育薄弱,如何塑造健全的 品格?生活条件一般,如何追求越来越贵族化的艺术教育?我们用我们的特色教学实践交出了令人信服的答卷:

五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的特色教学不仅改善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还提高了他们的智力水平。我校毕业班等各种质量抽检成绩都在达到或超过县设目标,得到家长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难怪时任县委书记黄忠勇带一班领导来校慰问时,调侃到“卢校长啊!你说这些孩子哪像农民工的孩子呀!这个特色要做下去,面还不够大。”

器乐教育,为每位学生送去一份心灵营养,将我国的民族瑰宝发扬光大,这即是开展器乐教学的发展理念;全面发展,智育与美育并举,为孩子们铺设一条特长之路,让全体师生共享一片音乐阳光,这便是我校的办学追求。

乐器让音乐课堂妙趣无穷 篇5

一、激活音乐兴趣,提升学习质量

我们一般选取小乐器进课堂,也就是方便携带,学生经济上能够承受的乐器。同时,也需要是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学习小乐器后能为其他乐器的学习奠定基础。比如有竖笛、口琴、口风琴等,或者是传统乐器箫、笛、拍板、埙等。这些学生并不常见的乐器,能很快激发学生学习演奏的兴趣。

教师可以将演奏技巧、音乐教学知识点等巧妙融入到趣味游戏中,比如训练学生的气息、提升吹奏能力时,可以组织吹气球、吹纸片比赛,教会学生深呼吸、再缓缓吹出气息。如此长期训练,能提升学生长音吹奏能力和控制气息的能力。再如指法教学时,教师总结出简短的语言:平放、按实、快松。用三个简单的词汇教给学生乐器吹奏时的指法要点,以此让学生轻松接受、快乐掌握。有趣的乐器带来丰富、多形式化的音乐学习,激活了音乐课堂。

二、挖掘学生潜能,进行多样练习

乐器演奏与一般的歌唱学习不同,它需要学生全身心参与,不仅动脑、动心,还需要动口、动手,协调全身心器官和思维,展开别样的演奏表现。乐器演奏学习能极大地挖掘学生潜能,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提升学生的合奏、齐奏能力,需要引导学生具备把握音高、节拍和节奏感的能力。运用多种方法实施教学,可以组织听音模唱游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成员模拟演唱一个或一组音,符合要求的记一分,累积得分作为小组成绩;或实施节奏接龙活动,教师小声告诉每组首个成员一个节奏信息,小组成员相互传递,到最后一名成员记录并展示节奏,没有出错则加一分等。

乐器合奏、齐奏、重奏学习,是乐器演奏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因为学生间存在能力差异,且演奏学习本身存在一定的复杂性。由此,为提升全体学生的演奏技能,可以采取“一对一”帮扶活动,由成绩优异的学生带后进生,在做中学,做中教。学生之间更容易沟通,掌握快的学生,将自己的理解思路和演奏技巧教授给同学,提升其他学生的学习进度。通过教师的科学指导,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构建妙趣的音乐学习课堂。

三、引导鉴赏音乐,促进艺术创造

乐器进课堂,将乐器演奏学习与歌唱学习结合起来,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感悟和演奏真正的音乐。视唱练耳是音乐学习的基础课程,乐器学习给视唱练耳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另外,还可以提升演奏乐器的视奏能力。在演奏乐曲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首先欣赏,将自己对乐曲的欣赏渗透到乐器演奏中,也就是先欣赏后演奏,学生在欣赏时认真分析乐曲的曲式、力度与速度变化,并感受乐曲中音色、音量变化带来的情绪与情感的变化,由此提升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学生感受、体验美妙的音乐,并通过实践操作,将乐曲的情绪和情感演奏出来。通过教师范奏、范唱及乐曲欣赏,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展开想象,寄托情感,获得灵魂的净化。由此,学生可以在乐器演奏学习时激发热情,提升审美能力。乐器演奏学习对于培养学生音准和读谱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通过熟悉、感受和演奏乐器,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知识、演奏技巧,也能够由浅入深,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艺术创造,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四、拓展学习范围,培养优良品质

新课改指出,音乐学习是一种群体性活动,需要群体间的相互配合,借助音乐的纽带作用,实施人际交流。通过这种合作式的人际交流,学生共同参与,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有效的音乐教学,对学生的社会能力有所提升,包括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

乐器进课堂,学生在齐奏、合奏、重奏的过程中,需要与他人展开合作交流,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协调自己与他人和谐地配合,使得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如此,乐器演奏活动是学生锻炼合作能力、培养合作精神的实践机会。成员们通过共同努力,为一个目标奋斗,在集体演奏活动中,保持良好的积极协作心态,有效创设和谐氛围,保障乐器演奏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在演奏活动中,听觉、视觉与运动感觉等各个器官都积极参与,长期的乐器演奏,能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毅力、自信心和团队精神。

在音乐教学中,践行乐器进课堂,能调动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创造能力。在乐器演奏学习中,演奏者需要发挥想象,投入感情,运用全身技能,将乐器的优势发挥出来,展现生命的激情,彰显音乐的魅力。总的来说,乐器进课堂创新了音乐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模式的补充、完善与强化,教师要重视乐器进课堂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表现、创造,通过生命律动彰显音乐魅力,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观音山镇红旗小学)

上一篇:颅内血管狭窄下一篇:上下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