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表皮样囊肿

2024-10-13

颅内表皮样囊肿(共6篇)

颅内表皮样囊肿 篇1

表皮样囊肿又称胆脂瘤或珍珠瘤, 是一种源于皮肤外胚层的先天性肿瘤。占颅内肿瘤1.4%~3.0%。CT通常表现为无强化的低密度影, 表现为高密度者非常少见, 容易误诊。回顾1994年至2001年笔者遇到的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 CT表现为高密度的表皮样囊肿进行分析总结, 旨在识别影像表现特点及形成机制, 从而提高术前诊断率, 以利临床医生制定最佳手术方案。

1资料与方法

3例中男2例, 女1例。患者22~45岁, 平均34.6岁。病程9个月~13年。临床症状依肿瘤所在部位不同而异, 但均有程度不一的头痛史。术前CT定性诊断比较困难, 本组3例中只有1例考虑高密度表皮样囊肿, 另2例均误诊为其他肿瘤。全部病例进行cr轴位平扫加增强扫描, 层厚、层距l0 mm, 病灶局部加扫2 mm薄层。

2结果

本组3例均表现为颅内单发高密度病灶, 肿瘤形状不规则, 其中1例呈分叶状。直径4~6 cm, 平均5 cm。肿瘤密度较均匀, CT值在78~110 Hu, 2例肿瘤内或周边见点条状钙化影。肿瘤边界清楚, 未见瘤周水肿及室旁水肿, 1例压迫第四脑室显示轻度脑积水。与颅骨内板相贴的2例肿瘤中, 未见颅骨有破坏及增生改变。全部病例CT增强扫描均无肿瘤强化表现。

3讨论

表皮样囊肿为良性肿瘤, 一般认为胚胎早期神经沟封闭时, 皮肤外胚层细胞移行异常发展而成。但准确的病理发生过程尚不十分清楚。到目前为止, 国内外文献报道的高密度表皮样囊肿病例仍不多见。

在本组3例高密度表皮样囊肿中, 2例位于幕下, 1例位于幕上, 肿瘤形态不规则, 与周围脑组织分界清楚, 多数瘤内有钙化。CT平扫肿瘤为高密度, 注射造影剂后未见肿瘤强化。cT平扫时表现为高密度表皮样囊肿的形成原因目前仍不清楚, 分析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儿点:①肿瘤内有高蛋白成分;②囊内有陈旧性出血;③大量多核白细胞;④钙质或含铁血物质的沉积;⑤角化脱屑物质的皂化及钙化。临床常见的低密度表皮样囊肿, 其病理基础是固态结晶状胆固醇和角质蛋白, 它们在CT上表现为低密度。由此可见高密度表皮样囊肿的病理成分复杂多样, 然而有关高密度和低密度表皮样囊肿的化学成分有待进一步研究。

高密度表皮样囊肿是一种少见的缓慢生长的良性肿瘤, 可位于脑外、脑内或脑室内, 依肿瘤发生的解剖部位不同, 需要进行相应的鉴别诊断。本组3例中2例CT考虑脑膜瘤的诊断, 说明高密度表皮样囊肿的发生部位及影像表现与脑膜瘤非常相象。2例与颅骨内板相贴的肿瘤, 均未见颅骨异常改变, 这与常见的脑膜瘤表现不符。脑膜瘤注射造影剂后表现明显强化, 而高密度表皮样囊肿则无强化。对于发生在小脑中线的肿瘤应与脉络丛乳头状瘤和脑内血肿相鉴别。发生在鞍区的还应与颅咽管瘤、垂体瘤、脊索瘤等鉴别。

高密度表皮样囊肿术前正确诊断对一临床手术选择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因为此肿瘤与其他类型肿瘤术中所见及处理不完全相同。尽管高密度表皮样囊肿发病率甚低, 但在颅内高密度病变的鉴别诊断中, 应考虑到高密度表皮样囊肿。

颅骨表皮样囊肿一例 篇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均正常,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血浆蛋白、生化均正常, 血液流变学正常,传染五项正常。

CT扫描:左侧小脑半球内见不规则团块影,大小约3.0 cm×3.1 cm,密度不均,内见低密度坏死区及斑点状钙化影, 左侧枕骨可见骨质破坏,CT诊断:左侧枕骨及小脑占位,考虑表皮样囊肿。

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及增强示:左侧枕骨内板及板障显示骨质破坏,见团片状弥散不均匀高信号,范围约为3.7 cm×3.15 cm,局部突向小脑内,弥散加权成像(DWI)(b=1000 s/mm2)呈高信号;增起扫描其内见团状长T1WI信号,病灶边缘强化,其内无强化,余无异常。MRI诊断:左侧枕骨内板及板障,左侧小脑区占位,考虑肿瘤,源于枕骨向颅内生长,皮样囊肿可能性大(见图1~9)。

手术与病理:术中所见于左侧枕部硬膜外可见肿瘤组织,肿瘤包膜菲薄,血供不丰富,与周边组织轻度粘连,肿瘤内容物呈“豆腐渣样”,伴生毛发若干,左侧枕骨内板被肿瘤侵犯变薄,左侧小脑硬脑膜可见约“黄豆”大小破损,肿瘤组织自硬脑膜破损处生长进入左侧小脑半球,于左侧小脑半球皮层下约1 cm可见肿瘤,性质同前。病理诊断:表皮样囊肿。

讨论颅骨表皮样囊肿按照其发病机制可以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2种。其中以先天性多见,多为3~5周,中胚层、 外胚层参与组织异位于颅骨板障内形成[1]。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男女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好发于颞前、额顶部。本例发生于枕部,于报道稍有差异。临床上以缓慢生长无痛性头皮肿块多见,因发生部位、生长方向及生长快慢不同而又有所差异。向颅内发展的病变可出现颅内高压、癫痫等[2]当肿瘤较大时,可向颅内生长,会伴有头痛、头晕等症状,本例亦是如此。

影像学表现:X线头颅正侧位片表现为不规则的骨质缺损,突破外板可见“火山口”样改变。CT、MRI是颅骨表皮样囊肿的主要影像学诊断方法,CT平扫均显示颅骨呈膨胀性改变,膨胀的外板可见部分不连续,病灶突入小脑内。囊肿呈密度不均匀的低密度,CT值约在-20~20 Hu,密度与囊内容物成分及比例有关,当囊肿合并有出血,感染时则可伴有不均匀的高密度[3]。

MRI表现:颅骨本身的高信号消失,低信号的颅骨内外板受侵蚀破坏。病灶多呈长T1、长T2为高低混杂信号影,囊内脂性成分较多时,T1WI及T2Wl均呈高信号;脂质较少,钙化及含铁血黄素沉积,陈旧性出血多时,T1WI、T2WI可呈低信号。在弥散加权成像(DWI)上呈不均匀的高信号与其他脑内肿瘤存在明显的信号差异。增强时通常不强化。

鉴别诊断:颅骨的表皮样囊肿主要需要与皮样囊肿、血管瘤、骨巨细胞瘤、脑脓肿、嗜酸性肉芽肿及转移瘤鉴别。1表皮样囊肿:囊壁内不含皮肤附件,如毛发、皮脂腺、汗腺、骨等组织,DWI呈现低信号可区分。2颅骨海绵状血管瘤:多为海绵型,骨质缺损区内有钙质样高密度影,并且从病灶中心向四周有特征性的放射状骨针,增强后肿瘤明显强化,并有粗大颅内血管进入瘤区[4]。3巨细胞瘤:常可见到“皂泡”样改变,增强检查常可见明显强化。4脑脓肿:较少会累及颅骨, 周围见水肿带,增强检查后瘤壁强化。5转移瘤:转移瘤常有原发肿瘤病史,膨胀较明显,水肿明显,病灶在增强后可见强化。

1 X 线示左侧枕骨骨质破坏

图2 CT 平扫示左侧枕骨骨质破坏,见低密度肿块突向颅内,其内见不均匀点状、条状钙化灶

图3 MRI 平扫 T1WI 轴位正常枕骨骨质信号消失,见稍长 T1信号,其内见高信号肿块,凸向小脑内

图4 MRI 平扫 T2WI 见长 T2信号凸入小脑

图5 为抑水像呈高低混杂信号

图6 矢状位 T1WI 呈不均匀混杂信号

颅内表皮样囊肿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8例, 年龄20~68岁, 平均44岁。其中右侧5例, 左侧3例。7例是以阴囊偶发性肿物就诊, 病史3个月~5年, 其中2例就诊时伴有轻微胀痛不适。1例是因睾丸明显胀痛不适就诊。5例曾予抗结核或抗生素治疗, 症状无缓解。6例体查时睾丸可扪及圆形、质韧、光滑肿物并凸向表面, 2例仅为扪及睾丸肿大。均行彩超检查, 肿物直径0.50~3.00cm, 平均1.75 cm, 5例位于上极, 2例位于中极, 1例位于下极。彩超提示睾丸表皮样囊肿5例, 睾丸囊性占位性病变2例, 睾丸畸胎瘤1例。均行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HCG) 和甲胎球蛋白检查 (AFP) 示在正常范围。术前拟诊为睾丸表皮样囊肿6例, 睾丸皮样囊肿1例, 睾丸囊性占位性病变1例。

1.2 手术方法及结果

7例行囊肿摘除术, 做腹股沟切口, 术中先以肠钳阻断精索血流, 在纱布保护下切开睾丸, 见肿瘤位于睾丸实质内, 呈圆形或椭圆形, 包膜完整, 与周围易分离, 内含豆腐渣样物, 切除肿物, 并切除睾丸囊肿周围组织, 一并送快速病理检查, 结果回报示为良性肿瘤, 随即保留睾丸。1例应患者及家属要求, 未行快速病检, 直接经腹股沟行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均为睾丸表皮样囊肿, 未进行其他治疗。随访10个月~10年, 均无肿瘤复发及转移。

2 讨论

睾丸表皮样囊肿在睾丸肿瘤中的占有率, 文献报告各不相同, 大致为1.2%~13.4%[1~3], 可见于各个年龄段, 常以偶发阴囊内肿物为首发症状, 仅少数有睾丸轻度疼痛或不适。肿物表现为界限清楚、光滑、质硬, 位于睾丸实质内, 且多紧贴于白膜下, 少数可有轻触痛。囊肿可发生于睾丸任何部位, 一般以上极多见本组占63.0%, 肿物一般为单侧单发, 平均直径2 cm[3], 单侧多发及双侧发生者仅有个案报告, 占睾丸表皮样囊肿的0.5%[4,5]。

睾丸表皮样囊肿的组织发生尚不清楚, 是发生在睾丸内部由单胚层构成的良性肿瘤。壁光滑、完整, 易于剥离。少数可见钙化, 但囊内部无皮肤附属器及其他特殊组织成分。睾丸表皮样囊肿需与皮样囊肿相鉴别, 皮样囊肿属于生殖细胞肿瘤是成熟性畸胎瘤的一种, 有成熟的角化鳞状上皮和皮肤附属器成分, 又被称为成熟型囊性畸胎瘤。睾丸表皮样囊肿的病理特征仍沿用Price (1969) 所述标准:囊性肿物位于睾丸实质内;囊内充以大量角化屑或无定形物质;有完整或不完整的纤维包膜, 被覆分化良好的复层鳞状上皮;囊内无毛囊、皮脂腺等皮肤附属器或其他畸胎瘤成分;睾丸组织内无瘢痕组织;囊壁与睾丸白膜界限明确。最终确诊还有赖于对肿瘤及周围的组织进行冷冻切片病理检查[6,7]。

过去表皮样囊肿与生殖细胞肿瘤的鉴别比较困难, 常常被误诊, 初次误诊率可达25.0%, 以致耽误治疗, 睾丸切除是常采取的治疗方法。高分辨的彩超可以识别这种病灶的特征性表现, 诊断睾丸表皮样囊肿的准确率可达90.0%[8], 典型表现为肿物周边界限清晰, 有强回声壁, 肿物内部大部分为低回声, 但中心为强回声核心, 呈所谓的“洋葱征”图像, 内部无或仅有少量血流信号。但其对睾丸表皮样囊肿的诊断也仅具有提示性, 不具有特异性。也有文献[9,10]报告:符合以上超声特征, 术前被诊断为表皮样囊肿, 而术后病检结果为生殖细胞肿瘤。本组病例即有1例术前诊断为畸胎瘤, 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表皮样囊肿。超声检查结果亦与操作者的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 超声只能作为临床参考, 必须结合病史、体检及肿瘤标记物试验呈阴性才能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11]。β-HCG、AFP血检可以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个依据, 睾丸表皮样囊肿者血β-HCG和AFP在正常范围内, 这是其与其他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区别之处。

睾丸表皮样囊肿手术方式上有一些争论, 早期大多主张按睾丸肿瘤处理, 原则上作睾丸切除术[3,12]。但随着对睾丸表皮样囊肿的认识及诊治水平的提高, 近期大多数学者主张行肿瘤摘除术[2,4]。保存患侧睾丸对于年轻男性的外观、生育功能和心理健康极具意义, 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睾丸通过分泌激素来刺激男童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在儿童发育过程中, 心理成熟以生理成熟为前提, 并受个体社会化过程所制约。睾丸切除后阴囊空虚使患儿产生自卑感, 出现焦虑、抑郁、孤独及悲观等情绪变化, 影响患儿心理发育。

患者病史较长, 症状轻, 肿物位于睾丸实质内, 采用彩超检查作为筛查手段, 结合血β-HCG和AFP在正常范围内, 提示为睾丸表皮样囊肿或良性病变, 可采取经腹股沟探查和肿瘤摘除术, 若在术前诊断上有争议, 在得到患者及家属的支持后, 建议直接行经腹股沟肿瘤切除术。手术探查时应遵循癌症外科的原则, 防止污染。可采用肠钳或止血带等部分阻断精索血流, 完整切除肿物及肿瘤周围睾丸组织送冷冻活检, 若报告难于判断或为恶性肿瘤时, 则完整切除睾丸, 按睾丸恶性肿瘤处理。

摘要:目的探讨睾丸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8例睾丸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取睾丸囊肿及周围组织送快速病理检查, 其中7例采用肿瘤摘除术, 1例采用睾丸切除术。术后随访10个月10年, 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睾丸表皮样囊肿是少见的睾丸良性肿瘤, 病史、体检及彩超检查对该病的诊断有较大意义, 结合术中快速病理检查, 主张采用保存患侧睾丸的肿瘤摘除术。

关键词:睾丸表皮样囊肿,彩超,快速病理检查,肿瘤摘除术

参考文献

[1]王国良, 陈忠新, 高麟韬.睾丸表皮样囊肿10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0, 15 (2) :70-71.WANG GL, CHEN ZX, GAO LT.Epidermoid cyst of the testis (Report of10cases) [J].Journal of Clinical Urology, 2000, 15 (2) :70-71.Chinese

[2]FU YT, WANG HH, YANG TH, et al.Epidermoid cyst of the testis:diagnosis by ultroson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esulting in organ-preserving surgery[J].Br J Urol, 1996, 78:116-118.

[3]SHAH KH, MAXTED WC, CHUN B.Epidermoid cyst of the testis:a report of three cases and a analysis of141cases from the world literature[J].Cancer, 1981, 47:577-582.

[4]SHENOY V, TRIEST WE, EL-BASH O.Bilateral epidermoid cyst of the testis:report of a case with preservation of testis[J].J Urol, 1995, 153:1933-1934

[5]SLOAN JC, BECK SD, BIHRLE R, et al.Bilateral testicularepi-dermoid cysts managed by partial orchiectomy[J].J Urol, 2002, 167 (1) :255-256.

[6]PRICE EB.Epidermoid cysts of the testis:a clinical and patho-logic analysis of69cases from the testicular tumor registry[J].J Urol, 1969, 102 (6) :708-713.

[7]HEIDENREICH A, ENGELMANN UH, VIETSCH HV, et al.Organ preserving surgery in testicular epidermoid cysts[J].J Urol, 1995, 153:1147-1150.

[8]CHITALE S, MORROW DR, JENA R, et al.Conservative surgery for epidermoid cyst of the testis[J].Br J Urol, 1997, 80 (3) :506-507.

[9]REINBERG Y, MANIVEL JC, LLERENA J, et al.Epidermoid cyst (Monodermal teratoma) of the testis[J].Br J Urol, 1990, 66 (6) :648-651.

[10]李飞平.睾丸表皮样囊肿6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8;19 (11) :645.LI FP.Report of10cases epidermoid cyst of the testis[J].Chi-nese Journal of Urology, 1998, 19 (11) :645.Chinese

[11]赵颂, 欧阳焱黎.睾丸表皮样囊肿超声图像特征与病理学检查的关系 (附3例报告) [J].中国男科学杂志, 2008, 22 (7) :49-51.ZHAO S, OUYANG L.Relationship between epidermoid cyst of the testis ultrasound characteristics and pathologic examination (Report of3cases) [J].Chinese Journal of Andrology, 2008, 22 (7) :49-51.Chinese

脑室内表皮样囊肿磁共振诊断一例 篇4

磁共振影像表现:侧脑室明显扩张,脑室内见巨大囊性异常信号,形态尚规则,与脑脊液相比,T1WI为略高的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图1,2),大小为:8.9 cm×8.0 cm×5.9 cm,向下突入三脑室。增强扫描后,病变无明显强化(图3)。

术中所见:侧脑室内类球形肿瘤,包膜完整,肿瘤质韧,色白,肿瘤血供不丰富,与周围切面呈浅黄色,边界清楚,肿瘤向前内侧压迫脑室壁使之变形,后方侵犯硬脑膜并与其紧密粘连,失状窦处部分硬脑膜受破坏肿瘤向外突出。病理诊断:脑室内表皮样囊肿。

讨论

表皮样囊肿是一种的先天性肿瘤,可能是在妊娠3~5周神经管闭合期间,神经与皮肤外胚层不完全分离,以致在神经沟内残留外胚层细胞。肿瘤由这些异位的外胚层细胞发展而来[1]。组织学上,镜下囊内可见角质碎屑、胆固醇结晶及其他类脂成分,部分病灶内还有钙盐沉着,少数病灶内可见新旧不一的出血和反应性肉芽组织增生。囊壁由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呈同心圆排列所组成,外附一薄层纤维结缔组织[2]。

图1 T1WI:与脑脊液相比病变为略高的低信号,内见条絮状稍高信号

图2 T2WI:与脑脊液相比,病变为高信号

图3增强扫描:病变无强化(a:冠状位;b:横轴位)

表皮样囊肿的影像表现与肿瘤内角蛋白和胆固醇结晶的含量有关。典型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为T1加权像上呈略高于脑脊液的均匀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均匀高信号,其内布满细小颗粒样物质。当肿瘤含较多角蛋白、胆固醇结晶伴钙盐沉积及陈旧性出血所致的含铁血黄素存在时,MRI信号会变得极其复杂[3]。钆喷酸葡胺(Gd-DTPA)增强后,多数肿瘤无强化,肿瘤周围有炎性肉芽肿形成时,也可呈环状强[4];Lewis等[5]认为,若邻近病灶出现持续强化,提示肿瘤恶变。弥散加权成像(DWI)表现为不均匀或均匀高信号,这主要是因为表皮样囊肿囊腔内主要成份为浓稠的豆渣样角化物,此种结合水分子弥散较弱,病灶内部增加的T2效应致信号不减低,因而DWI表现为高信号,较大者可呈不均匀高信号。

表皮样囊肿需与以下病变相鉴别。脑室内神经上皮囊肿:见于任何年龄,多位于侧脑室后部,壁很薄,内含脑脊液。囊内液体在各序列MRI图像上均呈脑脊液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DWI图呈脑脊液低信号。脑室内脑囊虫病:可呈单囊或多囊,病变可大可小,囊内信号在各序列上呈脑脊液信号改变,但囊内可见头结,一般位于囊肿中心或边缘,DWI头结呈高信号,囊液呈低信号。

综上所述,当脑室内见到巨大囊性占位时,形态类似“棉花团”样或团块状改变,病变内见一些“颗粒状”或“条絮样”信号时,其信号与脑脊液相比,T1WI为略高的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应当怀疑此病,加做DWI时,呈高或不均匀高信号时,则更进一步证实该病。

参考文献

[1]鱼博浪.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I鉴别诊断[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20-421.

[2]陆建国,丁庆国.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颅内表皮样囊肿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8,6(1):8-10.

[3]潘玉萍,李明华.CT和MRI对颅内表皮样囊肿诊断价值的评价[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13(4):221.

[4]Tsurushima H,Kamezakl T,Tomono Y,et al.Intracranial epidermoid cyst including elements of old hematoma[J].Neural Med Chir,1997,37(1):861-864.

颅内表皮样囊肿 篇5

关键词: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磁共振成像技术

颅内表皮样囊肿又称胆脂瘤或珍珠瘤,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外胚层残余组织异位所致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0.2%~1.8%,90%的病变位于脑外硬膜内,其中发生在桥小脑角区占50%以上,仅有少数位于脑实质内或硬膜外。本文收集22例经焦作市人民医院手术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对其DWI和FLAIR序列图像上的表现进行分析,共同探讨该病的MRI检查技术。

1 资料和方法

22例患者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25~64岁,平均48岁。其中14例行增强扫描。采用GE Signa1.0T MRI,头颅线圈,行常规FRFSE T2WI、FLAIR T1WI扫描。扫描参数:FRFSE T2WI,TR:4000ms,TE102ms,矩阵320×224。FLAIR T1WI,TR:2000ms,TE:Min Full,TI:700ms,矩阵256×192。然后加扫轴位FLAIR T2WI和DWI序列。具体扫描参数:FLAIR序列,TR:8000ms,TE:120ms,TI:2000ms,矩阵256×128。DWI序列,TR:8000ms,TE:Minimum,矩阵128×128,B-Value:1000,Diffusion Direction:ALL。

2 结果

22例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T1WI上呈高于脑脊液、低于脑实质信号的均质性肿瘤者(18例,占82%),T2WI上均呈高信号。4例(占18%)肿瘤实质内呈短T1、等T1混杂信号。FLAIR序列显示所有肿瘤实质内可见不规则点状、杂乱的线状或称为“乱麻状”的不规则等信号,肿瘤边界显示不清。DWI序列显示所有肿瘤呈明显高信号,边界清楚,脑脊液呈明显低信号。14例行Gd-DTPA增强扫描,10例肿瘤无强化,4例呈细线状或不规则线样边缘强化。

22例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均为单发,大小差异较大,最小者约为0.8cm×1.7cm,最大者约为5.6cm×5.3cm。形态呈略宽的扁平状,依脑池形状塑型并在桥前池、环池内蔓延者12例,肿瘤呈类圆形者局限性生长,推移临近的小脑半球及小脑中脚者6例,肿瘤向桥前池蔓延并累及同侧Meckel腔,包绕、推移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者2例,尚有2例巨大的表皮样囊肿向前内方生长、蔓延入桥前池、环池甚至上段颈椎管内,并向后方生长推移同侧小脑半球蔓延入枕大池和四脑室。

3 讨论

表皮样囊肿亦称胆脂瘤,其囊壁仅含有与皮肤表皮相似的复层鳞状上皮,囊内含有丰富的角蛋白和胆固醇。好发部位为桥小脑角、鞍区、中颅凹、大脑半球表面、脑室内及颅骨等,约有50%发生于桥小脑角区。绝大多数表皮样囊肿在T1WI上呈高于脑脊液、低于脑实质信号的均质性肿瘤,T2WI上呈高信号。本组22例中的绝大多数(18例,占82%)表现为这种信号。另有4例(18%)肿瘤实质内呈短T1、等T1混杂信号。

液体抑制反转恢复(FLAIR)序列,也有学者形象地称其为黑水序列。是在FSE序列前加一个180°翻转脉冲,是IR序列结合FSE序列而产生的一种多回波链IR序列。通过选择适当的T1,从而选择性抑制某种组织结构,是该序列的一个重要特点。选择短T1(120~180ms)可使脂肪被抑制,长T1(2000~2500ms)可使液体被抑制,从而显示被脂肪或水信号覆盖的病变信号。根据脑脊液的T1值1900~3000ms选择特异的T1值,使脑脊液在90°射频脉冲时的纵向磁化矢量恢复为零,转移到横向平面(XY平面)的磁化率也为零,没有信号产生,因而脑脊液中自由水的信号被显著抑制,从而检出依照脑池形状塑型生长或有时仅仅表现为一侧脑池增宽的表皮样囊肿。本组22例行FLAIR序列检查,肿瘤实质内均可见不规则点状、杂乱的线状或称为“乱麻状”的不规则等信号,肿瘤边界显示不清。这是由于FLAIR序列信号采集时间长,信噪比较低所致。有作者研究表皮样囊肿在FLAIR序列上的表现后发现:最易发生表皮样囊肿的脑池和脑室在FLAIR序列上也最容易出现脑脊液伪影,这些伪影的信号可高于或低于脑脊液信号,易误认为脑池和脑室内表皮样囊肿的不规则点状、杂乱的线状信号。

弥散加权成像DWI是在单次激发SE-EPIT2WI序列基础上施加扩散敏感梯度场来进行,即水分子扩散加权成像(DWI)。其图像对比主要由组织间弥散系数(D)及T2成分的对比产生,并受到微循环、渗透压、细胞外间隙的几何形状及主观运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DWI是目前在活体组织内进行水分子扩散测量与成像的唯一方法,其对超急性期脑缺血的定性、定位诊断的临床价值已被公认。本组22例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在DWI序列图像上均呈明显高信号,边界清楚,脑脊液呈明显低信号,因而DWI序列诊断颅内表皮样囊肿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常规MRI序列和FLAIR序列。有作者认为,DWI序列图像上,表皮样囊肿与蛛网膜囊肿截然不同的信号强度,可能与二者囊腔内容物的生物物理学特性不同有关。表皮样囊肿囊腔内为含有细胞碎屑、角蛋白、胆固醇的豆渣样油腻液体,粘稠度极高,因而其内细胞外水的浓度高,水分子运动受限;而蛛网膜囊肿是脑脊液被包围在蛛网膜所形成的袋状结构,其内细胞外水分子运动相对自由。

颅内表皮样囊肿 篇6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性, 31岁。口底肿痛、影响进食及语言, 并反复发作2个月, 曾在三家医院就诊, 未明确诊断, 给予静点消炎药治疗, 症状好转但反复发作。查体:左侧口底轻度肿胀, 口底及舌腹部粘膜无红肿, 挤压左侧颌下腺区时, 未见脓性液体自导管口溢出;双合诊:左侧口底肿胀, 触及一质软肿块, 边界不清;舌尖背部、距舌尖约1 cm见一瘘管口, 舌活动后或挤压左侧口底时有白色脓性液体自管口溢出, 用泪道探针探查瘘管, 见瘘管自舌尖背部穿过舌尖至舌腹部粘膜下。自瘘管口注入35%泛影葡胺, X线片示:瘘管自舌尖通向口底肿。入院诊断:左侧口底肿物伴舌部瘘管。

完善各项检查后, 在局麻下行左侧口底肿物及舌部瘘管摘除术。手术于舌背部瘘管口插入硬膜外麻醉导管并注入亚甲蓝, 沿瘘管口做一梭形切口, 劈开舌尖、沿瘘管钝性分离, 见瘘管自舌尖背部穿过舌尖向下、走行于舌腹部粘膜下, 达口底;再于左舌下皱襞外侧做一切口, 切开粘膜, 沿瘘管向周围分离, 见3 cm×3 cm×2 cm大小的囊性团块 (图1) , 质软, 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 将瘘管及口底囊性团块一并完整摘除。术后病理诊断: (口底) 表皮样囊肿。术后切口愈合良好, 7 d出院。本病例随访2年, 肿物无复发。

2 讨论

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为胚胎发育时使遗留于组织中上皮细胞发展而形成囊肿;也可以由于损伤、手术使上皮细胞植入而形成, 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多位于口底部, 表皮样囊肿还可发生于额部、眼睑、眶外侧壁、耳后等, 肿块质地硬度中等, 有面团样感觉, 于皮肤或粘膜无粘连, 穿刺时抽不出内容物或抽出黄白色干骆样物质或乳白色豆渣样分泌物。

上一篇:住房需求下一篇:猕猴桃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