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价值链

2024-05-14

集群价值链(共9篇)

集群价值链 篇1

近十年来, 一些学者运用全球价值链 (Globa Value Chains, 以下简称GVC) 理论研究产业集群发展问题。如Kessler (1999) 、Bair等 (2003) 对墨西哥服装集群进行了研究, 以寻找嵌入GVC实现产业升级的最优路径;Giuliani等 (2005) 研究了拉美产业集群在GVC上升级的经验教训;张辉 (2004, 2006) 、文女雩等 (2004, 2006) 、黎继子等 (2004, 2005) 、侯茂章和汪斌 (2007, 2009) 等对我国产业集群嵌入GVC进行了研究。但是, 从目前已有研究看, 并没有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动因进行深入分析。笔者认为, 其动因主要包括全球宏观因素、区域中观因素、产业集群外部支持因素和产业集群内部因素四个方面。

一、全球宏观因素

(一) 经济全球化

目前, 全球化已成为“社会理论的中心话题”, 并成为“我们借以理解人类向第三个千年转换的关键概念” (Malcolm Waters, 1995) 。经济全球化促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推动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提高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 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 发展中国家集群在参与经济全球化时, 既要继续发挥比较优势, 通过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扩大出口, 引进、学习国外先进技术, 还要加强在GVC关键环节上的学习与创新, 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才能真正达到嵌入GVC实现国际化发展的目标。

(二) 国际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是一个动态历史过程, 为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机遇。一方面对移出国产业集群而言, 通过获得市场、更低廉的生产要素, 使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移入国集群形成。20世纪90年代以后, 全球制造业 (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呈现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加速转移的趋势。如我国长沙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软件产业集群、动漫产业集群正是在承接国际软件产业外包转移过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三) 国际分工

全球价值链分工。目前, “头脑”和“躯干”分工是国际产业分工的发展趋势。GVC上研发设计、营销和售后服务属于“头脑”环节, 由发达国家集群或跨国公司占据;而生产、加工、组装等则属于“躯干”环节, 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或企业多处于该环节。GVC分工使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为在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环节的优势, 它主要取决于产业 (产品) 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的要素密集性的变化状况和由此导致的产品成本的高低, 取决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定位和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 GVC分工促使产业集群嵌入GVC, 真正进入全球生产与贸易体系。

产品内分工。Feenstra (1998) 把产品内分工称为“全球经济生产非一体化”。因此,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品内分工形成了产品内贸易 (Arndt, 1997, 1998;卢锋, 2004) , 对国际生产与贸易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越 (2006) 认为同一产品的价值链上存在各种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环节, 因而各国在价值链上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而产业集群作为一种高效的产业组织形式, 有利于企业间弹性专精生产的深度分工、技术创新、形成核心能力。因此, 产业集群比较能迎合与适应当今国际产业分工的发展趋势。

二、区域中观因素

(一) 经济国际化

经济国际化的主要实现方式是工贸互动, 要求工业 (生产) 与贸易相互依托与促进。从GVC角度看, 工业与贸易是同一GVC上两个相互衔接的不同阶段。在生产阶段形成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增值, 而在贸易阶段则通过改变产品的物理空间传递来实现其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 二者相互依靠、缺一不可。因此, 作为工贸互动结合较好的产业集群, 经济国际化发展为其提供了良好条件, 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 中国从原来的工贸隔离, 发展到工贸结合、互动发展, 经历了从低级逐步向高级的演化过程, 促进了中国经济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国产业集群也在经济国际化过程过程中发展壮大, 并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经济国际化进程。

(二) 经济转型

经济转型主要是针对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言的。20世纪70~90年代, 许多发展中国家由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型。经济制度转型使产业集群获得更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降低各种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相对发达国家而言, 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变迁主要表现在产权制度变迁、市场化程度提高、分配格局变化、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和行政干预减少等方面。如湖南长沙软件产业集群、动漫产业集群、信息产业集群等, 都是伴随改革开放、经济体制转型而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已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三) 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体系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RIS) 对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起重要作用。Isaksen (2005) 在对欧洲的集群进行比较时, 认为区域内的创新资源和合作是刺激集群内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RIS能促进产业集群嵌入GVC实现国际化发展。更重要的是, RIS能促进产业集群在GVC上实现升级。因为在GVC上, 产业集群要实现升级不可能由GVC上的国外产业集群或主导厂商来推动。产业集群的区域根植性特点会促使其从区域内部寻求支持, 而RIS正好能为产业集群基于GVC升级提供创新支持。此外, 产业集群作为RIS内一个十分具有创新活力的主体, 也会在RIS与国际创新网络接轨中, 与国外产业集群或企业发生联系, 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与技术水平。

三、产业集群外部支持因素

(一) 资源与生产要素供给约束

产业集群的持续稳定发展是以各种生产要素在时空上有效配置为前提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约束与配置效率, 直接决定着其嵌入GVC过程与程度。从产业集群发展历史看, 基本要素 (如自然资源、劳动力) 对产业集群的重要性正在下降, 而高级要素 (技术、研发、资本和高级人才) 的重要性正在增加。从GVC发展看, 资源与生产要素供给对产业集群的影响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低端生产要素 (如自然资源) 拥有者并不能控制GVC的高端价值环节, 只有控制高端生产要素 (如资本、技术) 才能真正成为GVC的治理者。

目前, 产业集群受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的供给约束在下降。但是, 对不同国家的产业集群而言, 不同要素的约束程度是不一样的。如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受技术、资本等高级要素的约束十分明显, 它们很难获得较高的要素报酬, 只能长期处于GVC低端环节。因此, 通过引进资本与技术来克服关键要素约束, 成为它们嵌入GVC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市场需求扩展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国内外市场联结成完整的市场体系。国内外需求总量增加和需求层次多样化, 为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从GVC角度看, 市场需求是处于价值链的市场营销环节, 它是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实现环节。

我国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国外需求因素。如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非常重视开拓国外市场。2009年该集群出口值占总产值的29%, 产品成功打入发达国家市场, 成为全球大型工程机械设备市场的强有力竞争者。该集群重要成员三一重工集团计划2012年海外市场实现销售500亿元。因此, 国际市场变化已经成为影响这些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 产业链延伸与价值链扩展

目前, 越来越多的地方产业链被纳入到全球产业链条, 也使这些地方产业链条向全球范围延长。如湖南长沙工程机械集群的三大骨干企业周围半径30公里之内, 聚集了100多家为其配套的企业, 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 发挥了极强的规模集聚效应。此外, 通过设立国外研发基地与产业园等方式, 向国外延伸产业链。如三一重工先后建设了印度产业园、美国产业园和德国产业园, 与东道国产业紧密联系起来。

同时, 区域价值链也逐渐融入GVC, 成为GVC在全球各地的一个片段化区域, 使全球各区域价值链内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在研发与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各环节上形成合理分工。因此, 区域价值链的延伸, 使产业集群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全球范围内的价值创造与分配, 为集群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与发展空间, 从而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

四、产业集群内部因素

(一) 产业集群内部治理结构

一般认为, 产业集群内部治理存在四种模式:市场治理模式、层级治理模式、准层级治理模式和网络治理模式。其中市场治理模式缺乏核心企业发挥领导作用, 中小企业各自为政, 其嵌入GVC呈现无序状态。而后三种模式由于核心企业或大型企业的态度, 直接影响了集群嵌入GVC进程。如果核心企业对嵌入GVC持积极态度, 则产业集群嵌入GVC起步早、发展快和程度高等特点。如湖南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是一个典型的准层级治理集群, 其中核心企业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企业的国际化, 直接推动了整个集群的嵌入GVC进程。

(二) 中介组织与服务体系

中介组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 中介组织的功能日趋国际化, 也会吸引国外中介组织进入产业集群。因此, 集群内的中介组织要学习国外中介服务组织的经营理念。同时, 中介组织应该走出去, 推动产业集群内中介组织嵌入GVC, 从而也促进集群加速嵌入GVC。如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软件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等都存在各种中介组织, 在这些集群嵌入GVC过程中的对外联系、沟通与协调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服务体系。它是由市场服务、金融服务、技术与人才服务、物流服务等方面互相支持、互相交织所组成的, 为集群内的人流、物流、资本流等提供完备服务, 提高了产业集群的运转效率与竞争力, 促进了产业集群嵌入GVC步伐。同时, 伴随着产业集群嵌入GVC, 也为产业集群内服务体系与国际接轨、促进其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外部条件。

(三) 资本构成与人力资本结构

从产业集群资本结构看, 主要包括私人资本和国有资本, 其中私人资本又有国内与国外之分。一般而言, 私人资本流动性、逐利性更强, 而国有资本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随着私人资本在全球资本构成中所占比重日益提高, 它们有更加强烈的国际流动欲望。因此, 以私人资本为主的产业集群的嵌入GVC进程与以国有资本为主的产业集群的嵌入GVC进程相比, 时间更早、速度更快。如以民营资本为主的长沙软件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动漫产业集群等, 正处于快速嵌入GVC过程。

总体而言, 以高素质劳动力为主的人力资本结构非常有利于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提高、集群的升级与嵌入GVC等。因此, 通过培养与引进人才, 改善、形成与集群未来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本结构, 有利于集群嵌入GVC与升级。

(四) 集群学习与创新

集群学习。集群学习是以一系列集群共享的制度、规则、程序和规制为基础, 集群成员和个人通过相互协调行动以寻求解决问题时产生知识积累和转移的社会化过程 (魏江等, 2003) 。胡宇辰 (2005) 把集群学习分为内部学习与外部学习。产业集群作为一个企业网络组织, 其内部各主体, 如厂商与中介组织能够提供各种知识资源, 在产业集群内部形成一个相对密集的知识场, 可以供集群内部学习。同时, 在GVC上存在众多可以支持产业集群企业学习与创新所需的各种知识资源, 成为产业集群外部学习的重要来源。而在开放环境下, 产业集群的外部学习日益重要, 成为促进产业集群嵌入GVC的重要原因。

创新。创新是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顺利嵌入GVC实现升级的必然选择。因为跨国公司是GVC上技术标准的制定者, 占据了价值链最高端, 形成技术进入壁垒。如果没有较强的技术与研发实力, 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即使能嵌入GVC, 也很可能长时期被锁定在GVC低端环节。技术与研发实力薄弱成为它们嵌入GVC实现升级的主要障碍。因此, 要解决这些障碍, 顺利嵌入GVC实现升级, 其手段和机制就是创新。只有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 逐步适应和达到GVC的规则和标准, 产业集群才能在GVC上升级、发展。□

摘要: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是由多种因素推动的, 它既包括产业集群发展的环境因素、要素供给与市场需求等, 也包括产业集群的治理结构、中介组织与服务体系、资本结构等等。总体而言, 这些动因主要来自全球宏观、区域中观、产业集群外部和内部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

参考文献

[1]Humphrey, J., and Schmitz, H., Develop-ing Country Firms in the World Economy:Gover-nance and Upgrading in Global Value Chains.INEFReport, No.61, University of Duisburg, Duisburg, 2002.

[2]高越.产品内分工与我国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J].对外经贸实务, 2006, 2.

[3]胡宇辰.产业集群支持体系[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

[4]张辉.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9.

集群价值链 篇2

摘  要:绍兴传统纺织行业作为全球价值链的传统产业集群的代表,基于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的升级理论,提出四种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以及链条升级,分析优化可行性路径,从而寻求传统纺织产业优化升级的切入点。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产业集群;升级;优化路径

国际化趋势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了产业集群,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是,另一方面,我国的产业集群大多是以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为主的传统产业,主要负责处于“微笑曲线”中间环节,进行附加值较低的简单制造工作。

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为例,它就正处在这样的一个过渡阶段,现在绍兴的纺织行业无梭化程度高、印染整设备好、市场发育成熟,形成外部规模化经济。但是,整个产业仍处于粗放型的初级阶段,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品牌形象欠缺以及国际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传统纺织产业是绍兴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绍兴纺织产业集群面对国际化大市场,各方面问题凸显,转型升级是其产业集群再有一方立足之地的唯一出路。

一、绍兴纺织业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绍兴纺织产业产品同构率高、中低档为主打市场的现象一直无法得到妥善解决。目前,约95%的低档纺织品市场竞争激烈, 利润空间压缩至最小, 而高附加值的产品却出现市场供应不足甚至空缺现象, 一些高档面料、终端产品等需要从外地进口,而技术含量一般、生产量大、价格便宜的产品又受到周边地区的威胁。其中主要包括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链不完善、增长方式粗放三大问题。

(二)自主创新欠缺。我国产业集群中的大多数中小企业仍然以模仿创新作为企业的基本生存战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也是如此,技术创新能力弱和附加值较低,在纤维、纱线、织造、染整和设计等技术环节都存在明显问题,主要表现在面料开发、设计基本上以模仿为主,服装的品牌建设未有建树,纺织机械缺乏自主知识权。主要包括研发投入不足、高端人才缺乏这两大方面的问题。

(三)国际化水平不高。绍兴柯桥轻纺城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但是其纺织企业嵌入国际市场的程度和层次均较低,往往通过中间商(外贸公司)实现出口。与发达国家相比,绍兴的纺织出口产品基本处在国际分工和价值链的低端,在科技和资本投入要求高的各领域差距很大。

二、绍兴传统纺织行业升级的优化路径选择

(一)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对于绍兴传统纺织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来说,选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即目标层(A层);选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主要从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自主创新、提高国际化水平这3个因素进行考量,故把它们作为层次结构模型的第二层,即是准则层(B层);优化产业结构主要需要调整产品结构、整合产业链、改变增长方式,故从这个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从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端人才和整合创新资源三个方面来实现,故选取这三个指标对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提高国际化水平从提高国际分工地位和获得品牌优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为指标层(C层)。方案层(P层)为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价值链升级。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层次结构模型。

(二)构造判断矩阵。用行和归一求出B层关于A 层的权重为W= (0.40548,2.154435,1.144714) T,得出最大特征值λmax=3.0037,一致性指标CI=0.04995,查表得随机一致性指标RI=0.58,从而计算一致性比率CR=0.017<0.10,因此判定B层关于A层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接受的。

进一步计算得到方案层P关于指标层C的权重计算结果及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方案层的各随机一致性比率均小于

0.10,可以判定 P 层关于 C层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

经过计算,得到 P 层四个方案的排序权重向量,功能升级

P3为0.491在优化路径选择问题中占得比例最大,其次是产品升级P2为0.270,再次是工艺流程升级P1和价值链升级P4。因此,绍兴传统纺织产业集群优化升级应该着重功能升级,其次也兼顾产品升级,这是绍兴传统纺织产业集群要发展的方向。

绍兴纺织应该以功能升级作为主要的升级路径,走高附加值的特色化道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发展具有高质量、高端品牌、高附加值的产业特色纺织品;同时不忽视产品升级,破解纺织产业发展瓶颈,加快绍兴传统纺织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推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彭迪云,刘彩梅.基于产业集群与全球价值链耦合视角的集群企业升级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集群价值链 篇3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研究成为各国重点研究对象,普遍受到经济学家重视,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细化发展。模具产业作为我国近几十年发展较快的经济产业来说,研究模具产业集群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浙江模具产业是我国沿海模具产业发展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其产业集群也成为实现模具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宁波的模具产业集群园区为代表,通过对其分析,提出如何通过工业园区集群化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提高产业园区的竞争力,提高宁波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1 产业集群和全球价值链基本概念解读

1.1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一种世界性的块状经济,在一特定的领域中( 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 ),大量相互关联的企业及支撑机构在空间上聚集,并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以民营企业和中小规模企业为主的宁波模具产业表现出的一些优势比如灵活企业机制、雄厚的民间资本、廉价的劳动力等逐渐消失,因此加快宁波模具产业集聚园区建设,推进沿海经济开发,具有深远意义。

1.2 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价值而连接生产和销售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 ,主要是从采购运输原料、生产分销半成品和成品、最终消费的的整个过程涉及所有生产者和生产活动的组织及利润在不同环节的分配。分析某一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可以为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指明方向。

2 宁波模具产业集群价值链分析

宁波市模具行业发展区域特色明显,宁海的大型塑料模、北仑的压铸模、余姚的精密塑料模、慈溪的家电模、象山的铸造模、鄞州的汽车零部件模等特色模具在国内已有较大影响。以余姚为例,各类模具制造加工及相关企业1200余家,拥有模具技工3万余人,素有“模具王国”美誉。以所建模具园占有比例而言,江苏和广东各占四分之一,仅浙江就占到35%,由此可将,浙江模具是我国的主要出产地。以模具产业带动相关产业为1:100优势,带动地方经济高速发展,宁波模具产业园区将建设成为国内外一流模具产业基地和国家中小模具企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模具产业价值链主要分为产业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其内部价值链是模具核心企业与其众多的辅助企业构成模具制作的精细化分工协作关系,产业集群就是一个供应链企业相关集群,相较于非产业集群要有更高的生产效率 ;其外部价值链就是在全球视角下的产业供应链,经济全球一体化促进跨国公司进行全球的原料采购、运输、生产和销售,形成全球的产业价值链。随着我国模具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激烈的国际竞争,宁波模具产业集群在面临的极大挑战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一种转型升级的新视角。

3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宁波模具产业集群创新不足的路径依赖分析

首先,自主创新能力是促进模具产业集群前进的动力和有效手段。宁波模具企业主要是以大企业为核心的,大小企业之间技术和知识单向传播,使得小企业缺少灵活性和创新性,自身的创新发展受限 ;其次,宁波模具产业大多数是以传统的家族关系网为主的,对于引进优秀人才有一定的制约,即使引进了优秀的人才,由于家族观念,也会限制这些优秀人才发挥作用,严重制约整个模具产业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国外企业中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在25%~ 50%左右,而国内这一比重较小 ;再者,具有根植性的地方产业文化强化了集群企业,导致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管理模式僵化,技术水平停滞不前,造成企业的生产设备落后、产品质量意识淡薄,容易陷入边个路线的困境,比如热流道技术在浙江塑料模具企业采用比例仅有30%,还有近两倍的提升空间。

4 构建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宁波模具产业集群创新体系

4.1 提升模具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必须要构建产业集群园区创新体系

创新是模具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加快推进宁波模具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主要发展点是重视培养和提高产业集群园区的整体创新能力、集中建设产业集群园区创新体系。将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结合成模具产业集群园区的一个大整体,同时要以人才引进、培养、激励、评价为主的人才培养机制,将产业和研究结合,互相学习、共同创新。积极建设适合宁波模具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集群园区,努力打造“中国模具城”。

4.2 加强技术创新,打造有深厚技术创新能力支撑的区域品牌

提高宁波模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树立模具企业的自主品牌,形成深厚技术创新能力支撑区域经济。宁波模具企业要通过技术、管理、营销、服务一体化的多方面创新,提升其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提升企业的实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将模具产业纳入先进制造业规划,定位高端模具生产,积极引进外资,并计划以增长率超过20%的速度发展模具产业。

4.3 大力拓展电子商务,完善信息共享平台

中小企业是模具企业的主体,通过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促进其集群发展,提升竞争力。目前,宁波已经拥有中国国际模具网、中国塑料模具网 (国家行业网站十强)、中话传媒等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较强影响力的网络机构和服务平台。

通过公共信息商务平台建设,对电子商务大力发展,信息共享平台完善,模具产业营销体系推进、宣传推广体系建立等不断地改革创新,将模具产业集群发展和信息网络结合在一起,共同发展。

4.4 将“五位一体”的创新体系运用到宁波模具产业集群园区

所谓的“五位一体”主要是模具企业、当地政府、模具协会、大学科研机构和中介机构为主的几大部门,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和相关企业通力合作,构建区域创新发展模式,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之所以构建“五位一体”的创新体系,是因为其有助于构建一个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信息互动平台,有利于信息发布和实现信息共享,这样的体系能够促进产业集群园区创新效率,也实现了五方共赢。

4.5 拓宽宁波模具产业外围,全面深入全球价值链

提高宁波模具产业集群园区竞争力关键是逐步完善模具产业链。在模具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对外引进资本,加强高技术研究,进一步将其整体竞争力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将一些有助于拉长模具产业的企业和项目引入到宁波模具产业集群园区。这样才能使得模具产业集群在原料采购、运输、生产到销售,

集群价值链 篇4

摘要:通过对模拟市场企业战略定位分析和战略层次价值链分析从战略管理层次控制成本;基于顾客与供应商视角进行价值链成本分析,从管理控制层次控制成本;以模拟市场主体为基本责任单位,实行模拟市场主体对作业层次价值链成本负责制,从作业管理层次控制成本。

关键词:价值链;财务风险;系统控制

西安市政府在《西安市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旅游产业将作为支柱产业予以了重点扶持。但近年来西安旅游流与心理预期的客流量有较大偏差,客均旅游收入与成都市、郑州市相比在排位上不够彰显。因此,探索西安旅游产业集群组织与管理的创新机制,就必须以旅游产业集群财务风险管理为切入点,以价值链理论为依托点,以提高西安市旅游产业的乘数效益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一、价值链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关联度

以往因缺失价值链管理理念,产业集群财务管理现金流量会出现“短路”,集群盈利能力下降,处于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的状态,资金供需出现恶性循环,致使集群资金链断裂,长期入不敷出、也难以从金融机构或资本市场等相应融资渠道筹措资金,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比例失调,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明显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并且难以通过合理的方式和价格将现有资产变现。因此必须导入价值链管理理论进而分析价值链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时间关联性和空间的弥合度。

众所周知,旅游产业提供的服务产品是价值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费用的发生过程和服务成本的形成过程。分析价值链各个环节活动的成本结构与动因,目的在于成本控制。旅游产业价值链成本控制标准内容表现在:

1.资源投入标准。主要是从价值链成本动因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出发制定,涉及到价值链成本动因基本上属于产前的资源投入标准,而涉及到服务性的成本驱动因素则基本上属于产中的资源投入标准。

2.资源耗费标准。主要是从价值活动成本动因的性质分析出发而制定。价值链成本的形成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基于价值链分析,其技术线路表现在由资源投入性成本和资源耗费性成本的形成;其二是基于服务经营作业链,由实物价值链和虚拟价值链角度的价值链成本的形成。第一层面的价值链成本形成过程基本程序是,首先,进行旅游财务管理系统的价值链分析,以确定价值链成本驱动因素,包括结构性和服务经营性价值链成本动因,从而为价值链成本控制奠定基础;其次,从资源投入成本和资源耗费成本两个角度,就结构性和服务经营性价值链成本动因按照价值链成本控制标准进行控制。第二层面的价值链成本形成过程控制基本程序是,首先,进行系统的服务经营作业链分析,以确定经营机构各类旅游项目,为实物价值链分析和虚拟价值链分析奠定基础;其次,从实物价值链和虚拟价值链两个角度,就资源投入成本和资源耗费成本对服务经营的旅游项目的成本形成过程按照价值链成本控制标准进行控制。

二、旅游产业项目管理层次价值链成本控制

基于模拟市场价值链成本观和模拟市场价值链成本控制的基本思想,旅游项目管理层次价值链成本控制作为模拟市场价值链成本控制的具体环节,采用的是模拟市场主体对旅游项目管理层次价值链成本负责的责任成本控制制度。旅游项目管理层次价值链成本控制之所以实行模拟市场主体负责制动因为:

1.模拟市场主体是模拟市场企业战略实施的基本操作单位,实行模拟市场主体负责制可以从战术上切实保障旅游企业战略的实施,从而避免因模拟市场主体利益的相对独立性而使它与产业集群的整体战略相悖。

2.模拟市场主体是价值链成本的耗费单位。在模拟市场运作机构内部,每一个旅游项目操作主体都对应一系列活动,而每一项活动都耗费一定的成本,旅游项目操作主体作为价值链成本的耗费单位对价值链成本具有可控性。同时,原本淹没在财务管理职能部门中的工作变得可以控制和监督,既减少了延误和失真,也节约了时间资源,有效地控制了成本。因此,以模拟市场主体为成本控制的基本操作单位可以使价值链耗费资源所产生的成本得以有效控制。编制旅游产业集群各旅游模拟市场财务管理主体的责任核心在于成本预算。预算编制既是一个计划过程,同时也是确定控制标准的过程。目前,旅游产业集群财务管理预算编制的方法有固定预算法、弹性预算法、滚动预算法和零基预算法。以往旅游产业集群财务管理预算局限在组织内部,现在编制预算作为成本控制的前提,预算致力于使差异最小化责任单位业绩最大化。在价值链背景下旅游企业价值链成本控制预算编制过程中,控制的主要目标应是同步协调整个旅游集群财务活动,在明确每个操作主体各自项目运作的基础上,一方面找出随业务量变化所对应的资源成本动因,并测算预计成本动因量;另一方面,对于不随业务量变化的项目活动应合理测算其成本额。

三、旅游产业集群财务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

产业集群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财务风险管理系统需要建立相应的预警组织体系和预警分析方法以协助实现决策、组织和控制的管理职能,以实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自我平衡和自我发展。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应符合系统原理,即要求财务预警系统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不但能保证财务管理这个子系统的功能和秩序处于可靠、可控的状态,还能够影响产业集群管理系统这个大系统的运行,即影响产业集群管理当局的决策。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应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即能够预见企业的发展趋势,协助产业集群向期望的目标顺利发展;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要密切关注外界的信息和外部环境对产业集群经营的影响,并根据环境的变化随时自我完善。旅游产业集群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构架要考量预警响应决策、估计预警影响、形成预警控制策略与策略实施等元素。旅游运营商根据自身竞争能力的优势和资源禀赋的条件,各自制定本运营单位战略目标、寻找适宜的风险控制杠杆和合适的市场占有率水平,以响应西安市旅游经济景气气候的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运营商根据外部环境状况对预警决策进行评估,包括对可能被经济选择准则淘汰概率的评估。在旅游产业集群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构建中,控制策略的实施手段主要以提高财务管理风险规避的能力和提高财务管理技术水平为目标,二者之间存在互相替代的关系。其目的在于使集群发展战略决策进入良性循环。在风险预警控制策略的实施中,在控制财务风险的情况下可增加固定投资或变动投资,同时采取缩减固定投资并增加变动投资的手段,可提高杠杆绩效摆脱生存风险。具体而言,西安旅游集群财务风险管理系统的构架为:

1.财务风险子系统。(原始数据、信息设备、财会人员、财务信息处理方法)

2.财务风险指标计算子系统。

3.财务风险综合评价和预测子系统。

4.财务风险报警子系统。财务风险管理系统要求系统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不但能保证财务管理这个子系统的功能和秩序处于可靠、可控的状态,还应该能够影响集群管理系统大系统的运行,即影响集群管理当局的决策。财务风险管理指标的选取具体如下:

(1)盈利能力分析:①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一平均资产总额×100;②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③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一净利润)×100%;④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2)偿债能力分析:①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②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100%;③超速动比率 超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信誉高客户的应收款净额)/流动负债。

(3)资产营运能力分析:总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4)企业发展能力分析:①销售增长率销售增长率=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额/上年主营业务收入×100%;②资本积累率 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股东)权益增长额/上年所有者(股东)权益×100%。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有效程度取决于各个决策环节的自适应调整过程,系统目标的最终效果是持续的改善规避风险能力。一个从预警控制策略到预警决策的自适应的调整过程是一个系统逐渐完善的过程,系统内元素的多因变量和系统结构的平衡点朝向要求要适时进行自组织调整,否则产业集群运作的绩效将面临衰退的风险。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控制预警产生的结果是,利用资本积累不断增加固定投资,依赖投资对增长目标的刚性约束不断提高控制目标;充分利用杠杆防止绩效衰退,形成一个从控制策略到杠杆预警决策的自适应调整过程;并根据市场占有率和投资的关系改变成本结构,进行资产重组,改变旅游运营机构的初始状态。在随环境变化连续评估面临的生存风险的过程中,要么实现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完成了资产重组,要么丧失了获取资本积累的能力而被产业市场竞争淘汰。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存在预警机理中的自适应调整机制和环境的选择机制的共同作用,旅游运营机构并非建立了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就能够避免失败。在整个过程中,财务风险管理成功与否关键是,能否持续主动改善财务运作水平并提高响应环境变化的自适应调整能力。

总之,建立旅游集群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是保证集群财务系统高效运行的保证,其运行机制表现在,集群财务管理信息搜集机制、集群财务危机管理的组织机制、集群财务危机管理的运行机制三大构面。西安旅游产业集群要做到良性运作、健康成长只有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的最佳运作结构,才能使产业集群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投资人效益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蔡勇霞:改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建议(J)财会通讯(综合).2005(9).

集群价值链 篇5

产业集群是由其价值链耦合而成的网络化组织模式, 其耦合模式关系着集群的创新能力, 价值链接模式或耦合方式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如黎继子、蔡根女、鲁德银分析了集群、价值链与集群链接之间的关系[1], 霍佳震、吴群、谌飞龙从集群组织结构模式层面研究了其升级难题[2], 卢洋、梅阳从全球化视角提出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科学、合理定位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的观点[3], 更有学者对产业集群价值链物流能力进行模糊评价, 提出了链接整合的测量方法, 建立了物流能力的多级指标体系, 指出信任机制和彼此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整合中的重要作用。尽管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开始了集群价值链的研究, 但未涉及到集群价值链链接模式、类型分析等问题。集群升级方面, 多从产业结构梯度转移、分工框架、增长极的扩散与吸收、政府激励等方面来寻找动力, 甚至无一从集群内部价值链微观组织结构, 即各单位之间相互行为关系来进行集群升级研究。集群价值链网络体系在市场机制激烈竞争下加速耦合, 其耦合模式对集群创新能力及竞争优势有着重要影响。因此, 只有不断深入集群中各单位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才能探索出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及可能遇到的不利因素, 也只有这样才能探索出集群升级的途径。

1 产业集群价值链链接模式

价值链实质上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等的跨网组织, 其环节不仅包括从原料、半成品、成品再到消费及回收整个过程, 还包括整个链条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利润分配问题与价值增值。集群价值链是相互竞争与协作的企业实体共同的作用过程, 即为对一种产品或多种产品进行采购、生产、分销、消费、回收等一系列相关活动构成较复杂的“采掘——供应——生产——销售”流程。集群价值链的链接模式, 强调群内各行为主体的互动, 通过不同的动力作用、集群政策、制度及治理等实现资源的有机整合及目标的协调, 同时, 集群在经济社会文化关系等软环境的制约下, 支持组织与核心成员共同推动着链接模式的网络化。其基本特征表现为: (1) 各单位之间的战略、任务、能力、资源等相互依赖; (2) 价值链之间的不同过程和活动产生价值; (3) 当链上的核心企业产业链扩散时, 链接结构就发展为网链结构; (4) 集群价值链包括不同单链式跨链协作; (5) 集群价值链依托于集群地域特征, 同时又突破其限制, 以集群为平台组成复杂网络体系。

1.1 集群价值链链接的动力来源

产业集群是由相关联企业或机构组成的综合体。从内容上看, 集群价值链主要由节点、链接构成, 即行为主体, 通过合作竞争关系、资源能源分配等经济行为组成。但为什么集群企业要选择价值链链接的成长方式呢?产业集群区域价值链网络体系形成机理又是什么呢?虽然, 目前没有比较完善的理论框架来解释这些问题, 但是一般是基于以下理论依据:

1.1.1 资源依赖性原理

资源的缺失带来了一个单位对其他单位的需求, 如何解决资源缺失这一困境, 上策是通过资源相互补充来实现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进而获得经济效益。同时又可以减少各自不确定性因素, 提高各组织预测未来行为的准确度。因为在开放的系统中, 企业不具备成长、发展所需全部资源, 必须与其他单位或环境交流, 相互作用才能填补自身资源的不足。虽然, 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或内部的扩大直接控制所需要资源, 但成本皆太高, 反而降低企业的灵活性, 不必要或不太可能, 资源依赖的协调性使企业发展深度更快, 更持续。

1.1.2 交易费用原理

集群作为一种介于科层与市场之间的中间性组织, 一方面可以降低市场协调的风险及规模企业的僵化效应, 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分工所带来的潜在收益。在新的竞争环境下, 集群企业网络化可以被认为是实现专业化分工效率的有效模式, 而网络化的前提条件是链接关系完整。威廉姆森建立了一个资产专用性、治理成本的治理选择模型, 认为当资产专用性处于中等水平时, 应该选择具有混合治理特征的中间体组织, 而其它情况则选择企业或市场治理。张维迎得出类似的观点, 指出内部生产不经济, 就会导致纵向一体化不经济, 为了节约交易费用, 协调独立交易者之间活动安排就会出现, 而且往往具有长期性。同时当双方成功地完成了交易, 并认识到双方的诚意, 那么相互信任就会出现, 进一步降低机会主义及监督成本。因此集群企业采取链接组织安排实现成长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

1.1.3 组织学习原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 企业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传统的组织模式难以适应时代的变幻。学习型组织理论指出, 在动荡竞争环境下, 企业必须增强其整体能力和素质, 才能维持持续力, 并认为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发展能力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然而, 彼此之间的学习有利于知识的传播、扩散与增值, 有利于获取稀缺的新资源。彼此链接使企业之间交流更便利, 成为企业能力新的组织形式。而且, 企业学习的效率或效果, 关系到企业的成长。

1.1.4 社会文化网络理论

集群企业行为受到周边环境密切影响, 通过这些社会因素与本地各组织单元在特定区域分工协作, 并形成较稳定的相互关系。这些社会因素包括地缘、业缘及血缘等关系, 因而构成了各单位之间的正式与非正式之间的链接。各种关系形成的网络是集群企业形成与发展的基础背景, 同时对企业经济活动具有激励与约束作用。如地理接近强化了上述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的链接与嵌套, 导致了更高的心理接近, 信任和互利机制很容易形成, 企业间的网络链接十分发达[4]。因为链接关系是社会历史发展中通过集体经济行为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决定于各方的认知度、预期及已存在的信任关系等, 而相互之间的临近使之成为必要与可能。

1.2 集群价值链网络链接模式

一般认为, 产业集群价值链接模式通常分为单核价值链链接和多核价值链链接, 但这种以核心企业数量为划分标准, 不足以全面反映产业集群组织结构的差异化, 也就难以有效探索出集群网络化升级的可能途径。集群价值链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体系, 其链接模式的分类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分工理论为我们对这一复杂组织的链接模式提供了新视角, 使对集群价值链链接关系的研究, 不再停留于传统的垂直一体化的产品供应链和水平供应链上, 扩展了链接关系的研究范畴。鉴于此, 本文主要从分工层面将集群价值链链接模式分为:交叉式、交错式、混合式及相离式等4种。

1.2.1 集群交叉式价值链链接模式

集群除了纵向 (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共同构成) , 即前一级的节点与后一级的节点企业的供求关系外, 为了获取外部范围经济, 往往采取横向链接形式, 主要表现为扁平的分工结构。同时, 按照交叉核心企业的数量, 可将集群交叉式链接模式分为单核交叉和多核交叉型。单核交叉指以一个企业为核心, 核心企业凭借其强大的竞争能力与创新、技术支持, 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 并控制相临企业, 整个集群以核心企业的流程为主线, 非核企业在按照它的要求生产制造、提供服务的前提下, 取得自身发展。多核, 即有多个核心企业, 其链接原理与单核相似。核心企业是一个具有垄断力量的, 处于集群价值链链接关系的控制中心。

1.2.2 集群交错式价值链链接模式

在集群空间中, 各价值链在一个或多个位置上展开, 就可能发生叠合与交叉现象。集群核心节点存在着多个地位对等、竞争实力相仿的竞争对手或潜在竞争威胁。交叉式网络是最常见的链接模式。而且同一集群内部也会形成上下纵向或横向水平子链接。随着技术、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集群内部一些企业规模逐渐扩大, 建立自己稳定的生产或销售网络, 对独立、相对等的集群依赖性逐渐减弱, 同时形成交错的产业链。如广东的顺德, 专业镇有土木机械、纺织制衣、建筑建材业、化工涂料业、玉石金银首饰加工业等五大行业的集群, 而相临专业镇以电子、机械制造、纺织服装、装饰建材为主导, 交错的网络有建材、机械的分工网络, 同时也存在不同的分工网络。

1.2.3 集群混合式价值链链接模式

前述几种划分很大程度基于理论的存在, 现实生活中往往是3种类型的混合体或交叉体。群内既存在几个核心企业及相关的或支撑的中小企业与辅助机构, 也存在大量非相关组织机构, 如美国硅谷及北京中关村, 集中了众多在业务上相关的半导体、计算机、芯片及辅助支持企业, 形成了当地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新中小企业集群, 还存在大量微小的软件开发公司。集群价值链体系链各节点依靠相互之间紧密合作, 相互协作衔接, 相互信任, 利益共享来完成对某一产品的生产[5]。产品生产链专业化分工网络上的小企业如同“蜂窝”中的每一单元, 混合式集群链接模式一方面基于产业链体系的分工特性, 另一方面受制于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中, 受信用、社会资本等影响程度, 有利于降低网络背景下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 同时专业化分工有效减少了生产成本。

1.2.4 集群相离式价值链链接模式

此模式因分工而形成的一种链接模式。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 其集群价值链已深深地嵌入到区域分工网络体系中, 集群价值链体系成为区域分工体系中的一环, 某些区域经济常存在多个集群, 而不同集群的价值链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分离状态。这些价值链虽然表面上是互不相关的, 没有交叉, 但实际上他们并非孤立, 他们与金融机构、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等服务性或支撑主体相关, 需要共同的社会文化网络来治理控制等。如美国底特律有着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 虽表面上并不相关, 但各自皆带动汽车集群的发展, 我国温州有着“中国鞋都”、“中国电器城”、“中国制笔之都”等称。而广西福绵则存在服装、电子等产业集群, 这样的链接模式呈现模块化状态, 主导价值链互不牵涉, 独立发展。

2 集群不同链接模式的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集群升级或技术创新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 以集群内企业为主体并结合社会文化因素、制度安排而构成的创新网络, 进而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渠道加快知识、信息等的传播扩散与增值。集群通过链接模式不断改变自身的组织方式, 提升生产效率,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并进而促进集群整个网络体系的升级与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不同的链接模式使集群有着不同的技术创新与自主升级能力, 链上企业往往根据自身区位优势及核心能力形成一些专业化分工网络, 试图巩固其在价值链体系中的地位与影响。

2.1 集群交叉式链接模式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此模式的中心为具有控制与约束能力的核心企业, 其能够充分利用其在体系中的垄断强势, 去要求其他非核组织接受其契约条款、政策制定、组织经济活动方式及文化意识形态等, 同时核心企业的技术创新或产业升级要求他们协同或辅助, 而以多层外包形式存在的供应商也得到自身的发展。这样核心企业能够为其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积累较丰富的资本与经验, 以便在动荡的市场条件下培育出其动态适应能力。一旦企业成为集群主核心企业, 并且具备了在生产或产品价值链中内在组织的能力, 就使集群具备了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争夺高端资源的实力与可能性。同时也培育出地方产业集群由轻工业化向适度重型工业化转移, 由偏重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适度资本、知识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力[5]。如美国、西班牙的鞋业的主核心规模企业, 培育出了具有柔性协作与适应能力的价值链网络体系, 在面临其它劳动力成本更低地区的竞争时, 就会迫使其供应商体系接受技术主动升级、成本持续削减等潜规则, 并要求其协助升级, 主核心企业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与产业升级, 始终依赖高品质占据全球高端市场。我国温州鞋业集群依靠红蜻蜓、奥康、康奈等品牌效应与渠道优势, 成功实现工艺流程与产品升级, 同时培育出由劳动密集型集群向知识、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的内在动力, 双核或多核交叉式链接模式具有同样的原理, 不过核心企业之间也存在竞争合作的动态博弈过程。

2.2 集群交错式链接模式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交错式链接模式依托两条或多条相互独立但有叠合的价值链而兴起的, 产品同质但也有着适度差异性。交错模式的出现, 不仅降低了企业创新能力所需的巨大投入成本与沉淀成本, 而且激发了交错企业产品差异化技术变革的内在动力。由于存在知识、信息外溢与被模仿等风险, 相错企业创新活动很快会被其他企业所模仿, 成为共享的公共创新活动, 或被其他企业更具有优势的创新活动所替代。这一方面加快了整个集群价值链网络的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却降低了独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或产业升级的动力, 导致集体无效率。如果涉及风险较高的创新活动时, 其激励大大降低。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交错式群内企业容易恶性竞争, 进而导致相错企业规模减少, 无法获取足够的垄断利润来进行技术创新与升级。虽然在需求动荡变化的市场和外在竞争对手竞争的双重压力下, 相错企业能够进行简单的升级, 但却很难促进集群整个产业的升级。然而, 如果相错部分已具有相当垄断力量, 那么这种不确定性高、风险大、投资巨大的创新或升级活动能够通过彼此博弈来实现。同时核心企业通过外部联系获取先进技术与知识, 根据自身特点及区位优势专注于整个价值链体系的某一环节, 由此带来其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同时通过战略的调整, 相关企业频繁跟进与模仿, 与大量的行为主体之间的生产贸易、信息文化等交流促进整个集群资源要素整合。

2.3 集群混合式链接模式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此链接模式的中小企业皆处于价值链分工网络体系中的一个小环节, 因而各企业必须与其他企业或组织紧密衔接才能维持自身的稳定。然而, 网络中各企业占据价值链网络体系的某一环节, 其资金投入、资源配置及各自生产设备都成为此环节的专用性资产, 进而成为整个体系分工协作视角下的“锁定效应”, 其核心能力就会因其相对均衡, 相互制约的专用资产而形成刚性。同时, 任何一个实力对等的组织都没有机会主义的能力, 任何一家独立企业也不具备推动整个集群网络升级的激励与控制力, 其独立主动进行技术创新或价值链升级的内在动力机制也受到削弱。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投资不足的困境, 但造成整个集群只能选择风险较低、投资不大的技术创新路径, 不利于整个网络体系知识、技术等的传播与扩散, 这导致集群整体产业升级风险加大, 能力降低。因而此链接模式的集群发展, 应该选择那些技术含量不高、风险较少、投资不多的产业, 如劳动密集型、自然要素禀赋依赖型的传统制造业, 如山西煤炭产业集群, 其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是通过用焦碳炼成石油方式完成的, 技术含量相对不高。

2.4 集群相离式链接模式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从群内企业之间链接关系来看, 很少纯粹的市场交易关系, 却有着紧密的信任、合作等为特征的虚拟网络关系, 其基本特征是表面独立, 实质相互依赖。Gowan和Jonard指出组织之间信息交易可以产生增值, 带来巨大的效益, 同时知识的传递或信息交换绝大部分在网络组织内临近单位之间进行, 信息歪曲较小。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更有助于企业之间协同, 此模式企业或集群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通过3种形态实现: (1) 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互联技术, 发展电子商务等; (2) 社会文化网络形态, 即基于地缘、血缘、业缘为内核的社会网络关系机制与关系型信任机制, 集群整体升级应该将这种以关系为导向的网络向以能力为导向的社会网络转变; (3) 以集群融资网络形态, 大量企业的积聚, 构建了集群融资网络形成与发展的基础。集群融资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加紧了相互之间的联系, 使集群具有更高的信用优势, 使那些诚信、有前途的中小企业及时获取足够的金融支助, 从而有效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如浙江义乌小商品城通过银行、各类金融机构电子业务输送等实现需求方与供应方的联结。因此, 此链接模式集群创新能力与产业升级主要通过虚拟网络来得到提升, 在技术的推动下, 其创新能力必将大大加强。

3 集群价值链链接模式的升级路径探索

集群企业不同链接模式上的专注、分离、整合等行为时时刻刻都在进行, 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须充分挖掘自身区域优势, 通过改变集群价值链链接模式, 创造与获取价值增值, 同时优化过程、提升产品、改善功能、整合产业链, 进而使集群得到产业不断升级与创新能力的持续提高。关于升级路径, 一般把之归纳于过程、产品、功能、链的升级, 其中链的升级指升级到或跨入到新的、价值量大的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相关价值链, 具体表现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 知识、信息物流更有效率, 收益率更高等。

3.1 集群相交式链接模式的升级路径探索

大量升级研究文献表明, 核心企业的经济行为能够帮助整个集群网络体系实现梯度式的升级。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阶段来看, 主要从事低值、低技术含量、高消耗等传统制造业的生产与消费, 主导企业虽有实现功能或链的升级, 但因波及效应的时滞性, 非核或辅助企业徘徊于过程升级与产品升级之间, 仅仅完成价值链升级的初级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集群价值链上的主要价值日益移向研发、设计、营销渠道、服务等“非生产性”环节, 网络体系价值转向资本、知识密集型产品, 物质性转向非物质, 实体转向虚拟的快速提升与转移, 这有利于推动群内各单位的创新与升级。同时, 核心企业获取了垄断利润, 凭借其特殊地位, 培育出了“熊彼特”式升级能力, 进而带动周边辅助与支撑企业, 使整个网络体系具备自我创新与升级能力, 由过程、产品升级逐渐上升至功能、链与网的升级。因此, 相交型集群链接模式所创造收益又会聚集于核心企业或为其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活动的提升服务, 使其积累资本形成良性循环。此模式中核心企业承担了升级的重要角色和功能, 在产品生产、决策制定、利益分配及各方面关系处理问题上, 具有主导权。其升级路径应该是积极培育核心企业, 同时兼顾非核企业和辅助单位。

3.2 集群相错式链接模式的升级路径探索

重叠企业因争夺市场、顾客而展开激烈的竞争, 各自也会千方百计使生产变得更加有效、产品质量更高、功能更完善, 及不断移向更高价值的价值链位置。此模式不存在明显的垂直分工, 其竞争程度取决于相错部分的专业化程度, 专业化程度高, 竞争力强, 竞争优势越明显。进而导致群内企业产生同质化, 产品具有某程度的无差异, 如果缺乏有效的协调沟通, 恶性竞争将使之沦为只有竞争而少合作的低效率组织, 其基本特点为协调界面有限、机会主义存在、敏捷性损失、恶性竞争常有等特征。而这些特征源于企业自身力量的限制, 如相错较多对等企业所表现出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垂直链长, 水平链宽等。我国相错式大多以传统手工业或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部门为主, 形成多条价值链, 同一条价值链联系紧密但与链外合作、联系程度较低, 淡化了相互之间链接。此类集群升级应该立足自身特色, 对比地方产业网络在价值链中的定位, 了解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定位与价值获取现状, 找寻到价值链中高增值或价值潜力大环节, 利用网络关系不断朝之跃进, 同时加强各链环节的联系。

3.3 集群混合式链接模式的升级路径探索

在混合式价值链链接模式中, 其组织运行除了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分工与共治, 更离不开社会网络关系与文化的影响。因为各主体分布于各不同的环节, 通过各自的职能与机制共同促进集群创新能力的提升与产业升级, 同时各主体地位影响相对均衡, 没有绝对主导组织, 这样组织文化与地方政府在升级中扮演重要角色。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为例, 由于其积累及利用金融力量不足, 其技术创新与产业的升级除了需要基础技术知识及资金的足够积累, 需要有完善的生产流程与创新合作网络, 更需要有统一的标准与制度。因此, 混合式与相交式相比, 虽有严密的分工体系, 具有灵活柔性生产、适应能力强的优势, 但其在组织能力方面, 有着能力不足、过程缓慢、竞争优势不明显劣势。这种模式政府要强力干涉, 通过税收、技术支持等规范市场, 引进市场机制, 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 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逐渐完善产品功能链的治理机制与升级, 促进集群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合作, 积极引导其与集群产业相关项目的研发。

3.4 集群相离式链接模式的升级路径探索

上述3种模式主要以价值链嵌入与延伸为切入点、以产业结构优化为目标, 试图改善产业集群发展中相对“固化”甚至“锁定”, 但集群网络体系还存在一种以启动集群内企业信息化工程、发展区域社会文化及企业家精神为主要内容的集群虚拟链接模式。在产业集群理论研究中,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的马歇尔“产业区”理论中, 他就发现一种以虚拟形态出现的社会网络作为一种环境在产业区发展的重要性, 暗含着社会网络是促成企业互动的基础。格兰诺维特第一次明确指出, 经济行为根植于以人们生活中社会网络为核心的社会结构。从产业集群价值链链接模式或企业之间的关系来看, 分离式企业并非完全孤立, 企业之间的关系不是显性的市场交易关系, 而是以信任、合作等为基础的隐性的网络关系。现时代, 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环境会比以价值链链接关系在新经济社会条件下更具有竞争力。根据以上研究表明, 分离式链接模式产业升级表现为两种形态: (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网上交易, 发展电子商务, 实现产业集群价值链网络体系链接模式的虚拟网络化, 促进产业集群高级化演进; (2) 通过集群社会文化或企业家精神所形成无形网络来获取联结, 充分利用产业集群形成的独特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重构区域融资网络或链接关系。

4 总结

集群经济行为强调群内各主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在经济社会文化等软环境影响下, 集群价值链各支撑成员与辅助单位, 共同作用于主导企业, 推动集群创新能力的提高及产业的升级。同时集群价值链的不同链接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模式, 而不同的模式有着不尽相同的创新强度、升级能力及相应的路径。对集群价值链链接模式的研究, 为集群复杂组织深入认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使对集群价值链的研究不再停留于垂直一体化或水平一体化的产品供应链上, 扩展了集群研究范畴。

集群价值链 篇6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各国之间的产业联系呈现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布局。由于从产品的设计、研发到终端市场的销售与服务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 使原先由一国承担的产品生产体系被分解到多个国家的企业共同完成。这种生产过程的空间重组与片断化地分离, 为世界各国相对优势的利用与发挥创造了条件。因此, 以专业经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为基础的全球价值链业已形成和发展。然而, 生产体系的分割与调整, 必然增加了全球价值链内部各个环节之间的对接、协调与治理的相关成本。

全球价值链衍生的成本主要表现为协调成本与中间产品多次流转的物流成本, 同时也为全球价值链的各个链节不断地通过成本领先战略而努力降低成本提供了外部压力。然而, 这只是全球价值链内部机制与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方面, 为了保持全球价值链的整体优势与每个节点的竞争优势, 企业还会采取差异化经营战略以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与各自的市场份额。根据波特 (2003) 的竞争优势理论分析, 企业获取竞争优势而实施的战略通常有两种形式, 即成本领先战略和经营差异化战略。经营差异化战略是市场细分的必然结果, 其本质是创造“人无我有、人有我别”的优势, 从而并维持自身的市场份额, 也是企业获取经济租的重要途径。因此, 全球价值链的空间重组必然催生和强化以降低成本为主导的价格战略和以扩大市场份额为主导的需求战略的选择与实施。它为全球价值链以提升各链节及整体竞争优势为目标的各种经济模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持。其中, 产业集群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目前, 关于全球价值链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内在关系与互动机制的内源研究并不多见, 尽管一些文献有所提及, 但均是印象式的描述, 缺少系统性。如Gao (2003) 证实了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对产业重组的影响, 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既是全球价值链向海外延伸的重要形式, 又是推动产业集群得以形成的重要力量。[1]邾慧、董芳 (2009) 则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生产过程向海外分离的重要途径, 跨国公司利用FDI等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分解生产链, 分配生产链, 综合合理利用全球资源, 寻求比较优势, 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通过利用东道国家的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分配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由于存在大量廉价劳动力, 低原材料价格, 低地价的优势, 成为跨国公司首选的生产加工厂。同时, 发展中国家由于大量劳动力充斥市场, 资本相对缺乏, 因此对资本的需求旺盛。而且发展中国家对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强烈需求促使本国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吸引资本, 有时通过规划具有自然和资源优势的工业园区来鼓励外国资本的进入, 并不断地吸引名类相关企业在园区安家落户, 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毛加强 (2009) 则认为产业集群是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延伸的重要载体, 全球价值链垂直分离后的外包体系通过产业集群的方式, 获取集聚经济, 从而使分离出去的低端环节降低成本, 不断地提升竞争能力。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 理论界已经注意到全球价值链与产业集群的关联性, 但遗憾的是, 这些论述均缺乏系统性与深入性。本文系统地梳理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机制, 并以此为基础, 总结和探讨全球价值链诱发产业集群发生与发展的内在机制, 并探讨产业集群的发展演进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路径。

二、全球价值链诱发产业集群的内在机制

(一) 一种解释模型

根据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1992年提出的“微笑曲线”理论的基本内容 (如图1所示) , 将全球价值链分为研发、制造、组装、销售、服务等五个基本环节, 但为了研究的方便, 本文将销售和服务环节合并成一个部分, 即研发、制造、组装和销售四个环节。假设这四个环节分别由A、B、C、D四个国家完成。如果A国与D国为发达国家, A国负责产品的研发与设计, D国控制着产品的高端市场。B国和C国为发展中国家。B国根据A国研发设计的要求, 通过原材料的进口负责生产加工零部件, 并由C国组装完成, 然后出口到D国进行销售。

1. 低端价值节点的选择。

根据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机制可知, B国生产零部件的企业与C国负责组装加工的企业可以有两种方式进行选择:第一是由A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设立生产加工企业;第二是通过业务外包的方式加以选定, 这两种方式决定了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一般而言,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或股权控制是全球生产体系空间重组的重要形式。如果采用投资的方式在B国或C国设立生产企业, 仅仅利用B国和C国廉价的生产要素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而追求信息的充分共享与发达的物流平台也是降低成本的最佳选择。因此, 显著的区位优势是A国企业向B国或C国投资的重要考虑。如果采用业务外包的形式向B国进行产业转移, 即一般通过贸易的方式实现A国企业的下游生产, 而能够承接A国转移的低附加值环节的企业之间形成了高度的竞争市场, 那么B国围绕承接的产业而形成的外部市场也就油然而生, 并保持着高度的竞争态势。下面分别讨论对外直接投资与业务外包两种情况下对发生产业集群的基本途径。

2. 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形。

由于零部件的生产必然带动了上游生产环节的发展, 同时又激活了下游服务环节。因而以投资生产企业为轴心的上游原材料的供应市场与下游的信息、金融、物流与服务等多个环节的服务性市场得以形成。然而, 企业的成长是内生性的, 也是异质性的, 其成长不能简单依赖于所拥有的异质性资源或管理能力, 同时还依赖于网络中伙伴关系行为及相互之间资源状况、合作的紧密程度与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情况。然而, 产业集群为参与企业的成长提供了网络资源。集群内的企业与其他企业建立的正式或非正式合作关系, 借助网络关系来共享关系资源, 并从中汲取企业异质成长的生产要素。这是群内企业在复杂动荡环境下寻求网络化成长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当一对一的双边合作关系上升为网络合作关系时, 产业集群能够为集群内企业创造了网络租金。一个有效的网络组织既能增加交易收益又可节约交易费用, 更能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全球价值链中的地方产业集群主要依赖于区域要素、基础设施、政策制度等来获取租金, 同时也可以通过主导力量实现治理价值链的目标。

3. 业务外包的情形。

由于业务外包是典型的市场竞争的结果, 外包的业务多是低附加值环节。由于企业进入的门槛比较低, 因而承接方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 承接方只能通过成本领先战略与差异化战略来获取自己的市场份额。而产业集群的空间聚集与特定资源的共享为降低成本提供了条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需要共同的硬件环境, 产业集群最大的特点就是群内的企业共享外部的基础设施。如分享外部的物流平台, 共享外部的有效资源等。 (2) 需要共同的融资环境, 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更为重要。由于中小企业发展主要靠自身资金的积累, 通过银行获得贷款难度较大, 其竞争力的提升受到严重的制约。但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有效促进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 在银行信贷、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方式扶持中小企业, 这些优惠的政策吸引着中小企业向特定区域集聚。 (3) 需要良好的信用环境, 良好的信用环境是产业集群得以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诚信而产生的社会资本是产业集群中的重要资源, 它是企业之间开展经济合作的基础。总之, 由于各承接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质性, 它们具有了天然的合作基础与内在动力。因此, 多个承接方为了保持充分的信息共享, 使之适应外部的市场变化, 由此在空间上保持聚集而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

(二) 全球价值链诱发产业集群的内在机制

从上面的分析模型中可以看出, 全球价值链诱发产业集群的形成一般通过以下三种路径而发生作用的。

1. 成本导向型。

成本驱动路径是指全球价值链在其业务分离的过程中, 以降低成本为主要动机, 带动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全球价值链是产品体系从一国向多国延伸的过程, 它是价值创造过程的空间重构。因此, 全球价值链的本身是价值分配的重大调整, 这一过程必然导致协调成本 (C1) 与物流成本 (C2) 的上升。之所以在产品体系的内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持续下去, 其根本原因是全球价值链的构建又引致了规模经济 (F1) 、范围经济 (F2) 和专业经济 (F3) 的发生。因此, 全球价值链产生的边界是协调成本与物流成本之和等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专业经济之和, 即C1+C2=F1+F2+F3。但由于研发的投入成本要通过终端市场需求得到足够的补偿与回报, 在终端市场 (D国) 的产品价格与产品需求总量理解为给定的情况下, 那么全球价值链的中间环节的更低成本则成为全球价值链获取更大利益的关键环节, 这也是全球价值链的主导企业把持着利益来源的关键所在。由于零部件的生产、加工组装等环节进入的门槛较低, 中间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 因而零部件的生产、加工组装等环节的利润空间在两端夹击下逐步挤压, 使之成为低附加值的环节, “微笑曲线”由此而来。中间市场的激烈竞争深化为低附加值环节企业不断谋求低成本策略的外部压力, 而产业集群的内部机制又为低端企业降低成本提供了选择的空间和机会。

2. 市场导向型。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并不全部都是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企业, 有时群内大多数企业为了服务于少数几家或一家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就属于市场拉动所致。在这样的背景下, 群内企业之间呈现垂直分工关系, 常将这样的产业集群称为纵向产业集群。由于纵向产业集群可以催生多个内部中间市场的产生, 因而这样的全球价值链诱发的产业集群称为市场导向型。虽然市场导向型的产业集群同样可以带来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节约, 但这种成本的节约是以内部中间市场的稳定性为基础的。从单个企业或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 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 可以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替代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 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这种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集群, 利用全球价值链中稳定的终端市场反向作用于内部的中间市场, 增强群内其他企业产和销售的稳定性。同时, 也正是纵向一体化行为, 可以在生产成本、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等方面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 提高企业进入壁垒, 提高企业对市场信息的灵敏度。

3. 知识导向。

知识导向型的产业集群主要是指集群内的成员为了获取企业内部的缄默的策略性知识而在空间上的聚集。跨国公司立足其技术优势, 往往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治理中居于主导地位。它们通过制定技术标准参数, 执行技术标准和监督标准的实施, 来组织、协调价值链各环节的价值创造活动, 并控制价值创造在不同地理空间、不同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分配。[2]虽然全球价值链向外分离的业务处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环节, 但与前向与后向的生产环节保持技术的对接性与融合性, 才能适应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的技术要求。因此, 低附加值环节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仍然具有技术的考验性。同样需要解构和理解生产加工的技术标准, 才能完成生产加工的任务。由于现代技术的复合性, 有时单凭一家企业难以实现技术应用的目标, 因此, 生产加工企业迫切需要与多家企业在技术上的合作, 因而推动一种以知识为内在动力和要求的产业集群的发生与发展。虽然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打破了知识传递的地域界限, 而且大大地降低了交流沟通的成本, 但是, 国内外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 知识的传递, 特别是那些过程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等隐性知识的传播与获取, 具有空间约束的特点。也就是说, 近距离的接触与沟通对于隐性知识的掌握变得十分必要。[3]因此, 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仍然是它们扩散与传递的最佳途径。因此, 处于同一产业的集群内的企业, 由于它们地理空间的临近和文化背景的相似, 极大地促进了集群内各成员间的组织学习, 不断地促进整个集群的创新。知识和技术的空间约束力而演变成为产业集群的外部凝集力。对于横向的产业集群, 集群内的各个企业之间都从事产业链中的相同环节, 它们的原材料使用状况基本相同, 对市场及客户需求也基本相似, 因此,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更具有通用性。近距离的知识学习与交流对于其中的任何一个企业都变得十分重要。由于每个企业的优势点的错位, 促使集群内成员之间相互构成了一定程度的互补性。例如有的企业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具有丰富的关系资源, 有的企业在工艺流程上具有相对优势, 而有的企业在市场开发方面掌握了商业诀窍。所以, 从来就不存在某一个企业在知识和技术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 在这样一种优势分布的结构集群中, 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与学习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促进整个产业集群优化的根本所在。这就从外部消除了企业因为学习或获取某种知识或技术而带来的成本和风险。正是集群内的知识与技术获取的便利性, 凝集了多家相同产业的企业向集群内跟进和集中。

综上所述, 虽然全球价值链不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充分条件, 但它能够通过成本导向、市场导向和知识导向等途径催促产业集群的发生的重要因素。虽然全球价值链将产业链在空间上延伸与扩展, 但它又通过产业集群将产业链的局部环节实现空间的集中与聚集。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将全球价值链诱发产业集群的内在机制作如下理解:全球价值链与产业集群都是因分工深化的结果, 全球价值链之所以能够将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延伸, 是因为产业集群能够不断增强产业内部“链接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价值链在全球进行分离的“分割成本”, 正是通过产业集群所带来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专业经济给予足够的补偿。

三、产业集群影响全球价值链的内在机制

本文一方面讨论了全球价值链催生产业集群的一般路径, 另一方面, 产业集群对全球价值链也产生一定程度和一定形式的影响。武建强 (2008) 认为, 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背景下,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全球价值链的空间重组既影响和促进着产业集聚的发展方向和程度, 又受到先发初步形成的产业集聚影响。在以要素价格均等化从而体现效率提高的约束条件下, 二者共同作用, 相互影响, 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致力于提高各价值环节企业的相对收益, 最终提高各价值环节企业的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的发达程度主要是指产业内集群的各成员的专有化的程度与合作程度。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度集中, 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 (包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 , 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 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 产业集群的发达程度是全球价值链在空间布局过程中的重要选择。一般情况下, 全球价值链的主导企业在片断化生产体系的过程中, 无论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还是外包生产加工业务, 总是优先考虑将生产加工环节安置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内的企业, 一方面为主导企业降低成本提供了发达的中间市场, 另一方面能够将向外分离的生产加工业务置于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产业集群内, 分享更优质更便宜的生产要素, 为主导企业获取技术垄断优势创造条件。

由于研究视角的多样性, 产业集群的分类目前很不统一。彼德·诺赖加 (Peter Knorrlnga) 等在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研究中, 借鉴Markusen对产业的分类方法, 把产业集群分为以下三类:第一是意大利式产业集群, 以中小企业居多;企业的专业化程度高, 企业之间基于信任的合作关系并形成了一定的合作网络;柔性专业化;产品质量高;创新潜力大。第二是卫星式产业集群, 以中小企业居多, 这些企业依赖外部企业;基于低廉的劳动成本;销售和投入依赖外部参与者;有限的诀窍影响了竞争优势。第三是轮轴式产业集群, 大规模地方企业和中小企业;明显的等级制度, 具有成本优势;大企业在集群中发挥着引领作用, 整个集群依赖少数大企业的绩效。[4]

不同的产业集群会影响着全球价值链的分离模式。上文已经讨论过, 跨国公司将低附加值的生产加工环节向海外分离的模式一般有两种考虑, 第一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或控股的方式进行, 第二是通过外包的方式, 即通过贸易关系加以实现。由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处于不同地位与优势, 全球价值链的主导企业在向外分离的过程中, 要考虑投资的成本、技术的安全性以及中间市场的发达程度等重要因素, 而不同的产业集群具有不同的竞争优势。如果投资的成本居于主导因素, 那么能够具有低廉成本优势的产业集群能够促进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产生, 如果技术的安全性成为主导因素, 具有高度信任基础的产业集群会推动外包业务的发生。

Humphrey与Schmitz (2001, 2002) 根据主导公司对价值链控制的程度, 将全球价值链的治理结构分成四种类型: (1) 网络型 (networks) , 即具有互补能力的企业之间对价值链的重要环节进行分工, 各方共同定义产品。网络意味着企业之间是一种平等合作关系, 在全球价值链中分享各自的核心能力。 (2) 准层级型 (quasi-hierarchy) , 即一家企业对其他企业实施高度控制, 经常规定产品的各种特征以及要遵循的流程。准层级意味着以下两类企业间的关系:一类是法律上虽然独立但要从属于其他企业的企业;另一类是在全球价值链中制定其他参与者必须遵守的规则的主导企业。 (3) 层级型 (hierarchy) , 即主导企业对全球价值链上的某些运行环节采取直接的股权控制, 跨国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之间的关系就属于这一类。 (4) 市场型关系 (market-type relationship) , 处于价值链上的企业不存在任何的隶属、控制等关系, 纯粹是一种贸易关系。其中, 前三种是较为典型的形式。[5]

作为不同的产业集群影响着全球价值链的模式选择, 如果分离的生产加工业务落户于意大利式的产业集群, 那么全球价值链的主导企业倾向于准层级型的治理模式, 因为集群内的成员具有一定的信用基础, 主导企业不担心知识的渗漏, 而且可以节省主导企业的投资成本。如果分离的生产加工业务安置于卫星式产业集群内, 那么主导企业倾向于层级型的治理模式,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利用低廉的劳动成本, 而且可以保证技术知识的内部化程度高。如果外包的业务落户于轮轴式产业集群内, 主导企业在全球价值链治理过程中具有网络型或市场型的倾向, 它可以通过合作或贸易关系, 完成全球价值链的创造过程。

四、政策内含

通过上面的分析, 从全球价值链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机制中可以看出, 我国企业要能更多地嵌入全球价值链来分享世界市场份额, 必须从产业集群的建设与规划以及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两个方面做好文章。为此, 其政策内含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加以理解。

(一) 宏观层面

1. 构建有利于承接全球价值链分离业务的产业集群。

跨国公司在向海外转移产业的过程中, 对于地方产业集群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强世界产业转移的规律与趋势的研究, 因势利导, 规划和建设有利于世界产业安家落户的产业集群园区。要根据各地方的实际情况与资源特定优势, 引导不同类型和不同产业集群的合理布局。一是政府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区域内的基础设施, 只有区域的环境优化了, 才能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二是重视软环境建设。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引导, 在区域内构建有利于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社会环境与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三是在区域内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和配套服务, 发挥区域的服务功能, 为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创造条件, 以提升企业群的整体竞争力, 促进产业集群的成长, 不断增强产业集群对国内外资本的吸纳力和区域竞争力。

2. 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步伐。

在区域内要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体制与机制。技术创新是一种风险投资, 只有在群内的企业与配套科研机构中共担投资风险, 才能降低科研活动的外部风险。因此, 科研活动的内在要求是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要建立产权明晰的科研体制与机制, 促进群内的技术创新与科研成果的转化。要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 健全和明晰技术创新的主体与产权界限, 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注重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 微观层面

1. 企业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任何产业都是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产业集群的路径依赖会在此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企业的技术创新的内在要求。很多集群企业“安于现状”, 满足于集群内的知识与资源的共享。一旦集群出现衰退时, 将使企业面临发展的威胁。所以企业单纯依赖于集群所提供的稳定市场及成本优势是难以长久的, 而必须着眼于长远, 要将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 加强自主研发的能力与资本的积累。企业要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跃迁, 具有自身的核心技术是突破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进行钳制的关键力量。

2. 企业要注重资本的积累和人才培养。

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集群内的技术创新与技术传播。而技术创新是以资本的积累为基础的, 因此, 企业充足的资本积累不仅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 而且降低了外部融资的不确定性, 为企业的技术研发提供了保证。企业的人才培养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源泉, 人才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企业要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 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Gao, T.The Impact of Foreign Trade and Invest-ment Reform on Industry Location:the Case of Chi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2003 (11) :367-386.

[2]文娉, 赵艳.全球价值链治理中的技术标准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6) :6-12.

[3]叶华光.横向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研究[J].科技和产业, 2009 (8) :19-24.

[4]陈剑锋, 唐振鹏.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 (8) .

集群价值链 篇7

一、价值链协同管理的定义

价值链管理的定义,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 如R.拉罗德认为, 价值链协同管理是指:“通过采购到消费的有形的物质流及其相关的信息流动同步化的管理, 来实现增强客户价值的传递”。而P.伊文斯的看法是:“价值链协同管理就是通过前馈的信息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 将供应商、分销商、零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结成一个整体的模式”。 尽管表述的方式各有差异, 但学者们对价值链协同管理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却是共通的, 对价值链协同管理可以从如下两方面进行把握: (1) 它是一种业务流程管理, 集群内企业的所有职能都环环相扣、密不可分, 形成一个整体; (2) 它是一个综合的战略管理思想, 它是通过协同管理的功能将群内企业组织起来, 形成一个产供销一体化的综合系统。所以, 价值链协同管理就是运用协同的基本原理, 以链内企业相互合作为基础, 以实现集群整体效率最优化为最终目标, 对价值链的相关环节实施协调、组织、反馈、控制等的管理活动。

二、价值链协同管理模式的优势

协同管理关注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的联系, 把整个价值链作为一个整体, 以实现整体效率最优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作用, 促进企业间的沟通与交流。它强调整合和协调, 强调链内企业的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共享。相比传统管理模式, 协同管理具有如下优点:

(1) 组织形式方面, 传统的管理模式因其以单个部门为主, 容易导致部门间利益不协调、信息不集中、管理职能交叉重复甚至矛盾, 不易产生最佳整体效率。同时, 价值链协同管理是一种集成业务过程管理, 它打破各部门资源 (人、财、物、信息、流程等) 之间的各种壁垒和边界, 使它们为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协调的运作, 通过对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和增值, 使整体管理效率达到最优化。

(2) 管理理念方面, 传统模式以部门自我为中心, 而协同管理则是以为最终客户创造价值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更能推动信息的收集与传递、交易成本的控制或降低, 以及企业潜在优势的挖掘。

(3) 管理手段方面, 传统模式注重单个企业的孤军奋战, 特点是面面俱到、大而全、小而全。协同管理则是全过程战略管理, 通过最高管理者实施战略管理, 形成协同的整体性和动态性, 最终实现管理目标。

三、以价值链协同管理促进产业集群化

1.价值链与产业集群的本质联系

价值链与产业集群的主体都是企业, 这种一致性是我们研究二者本质联系的逻辑起点。占据一定空间位置的企业, 通过价值链聚集在某一特定区域就会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实质就是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及与其发展相关的各种组织, 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产业集群和价值链及价值链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 在构成实体上, 由于产业集群不仅具有地域根植性特征, 而且具有集群内部各相关企业联结模式的价值链特征, 因此, 企业、集群、价值链就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要素组合。企业是价值链和集群的构成实体, 价值链在空间位置上的延伸便形成集群, 区域性质的集群是多条价值链在一定地区集中交汇的结果, 集群的实体是价值链。价值链协同管理是产业集群必不可少的环节, 是产业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价值链协同管理的核心是从向供应商采购原材料, 到组织产品的生产, 再到把产品销售给最终客户的整个过程中相关企业的分工协作, 最后达到管理最优化、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价值链相关环节的这种逻辑关系, 为管理者提供了利用协调、约束、激励等手段, 有效调控各环节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最大限度发挥资金链、信息链、物资链的潜能, 每个企业根据价值链的专业化分工, 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 在整体管理中实现协调运作, 从而实现集群整体效率最优化。

(2) 在组织形式方面, 产业集群与市场机制和官僚机制都不同, 它是处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并由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合力的组织体系。集群内企业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外部分工和由此产生的垂直指挥协调、控制, 来规范各自的生产活动的。产业集群能提高群内企业的生产效能, 同时需求空间也被创造出来;更为重要的是, 群内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会大大地降低, 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化、精细化, 企业之间的合作会不断扩大, 相互之间的依存度会更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会不断提高, 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竞争优势会不断增强。价值链协同管理的核心理念就是以群内核心企业为第一服务对象, 协同各环节点企业的决策, 以便在追求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过程中, 使整个价值链避免组织结构的内部矛盾, 提高集群组织的灵活性。所以, 完善的产业集群组织形式乃是一个通过价值链协同管理来实现对群内企业的协调和控制的经济实体。

(3) 集群价值链的一体化趋势。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企业之间协作所产生的交易成本会大大降低, 大型企业以往具有的竞争优势已不复存在。这使得群内企业更集中精力致力于挖掘和发展自身的核心能力, 而把非核心的价值链的某些部分进行外包, 使其组织结构更加专业化、精细化。随着价值链的延伸扩展, 企业更加注重加强与当地经济主体的横向联系, 在价值链中的有关企业、机构, 集聚在某一特定区域, 于是便出现了价值链的一体化或称为集群的柔性化, 其本质是价值链的重新整合。价值链一体化可以划分为内部一体化及外部一体化, 前者是指企业内部所有的经营业务都统一进行协调、运营、管理, 统一在同一价值链中;而后者则是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延伸和发展, 它面向全行业或相关行业, 形成各相关企业相互协作的价值链网络体系。很显然, 不管是哪种形式, 都毫不例外地体现价值链协同管理的理念, 在产业集群中, 每个企业都是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必须就近与众多的供应商通过多种营销渠道开展广泛的合作, 以便实现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质量最优化。在价值链协同管理这一动态化协同中, 协同的实现程度决定了企业之间竞争性协作关系广度和深度。因此, 每个企业都要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满足个性化市场需求为导向, 实现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匹配和互补。

2.价值链管理一体化的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利用价值链协同管理, 可以有效整合群内企业, 并有效地优化区域资源配置, 促进交易成本降低, 使企业连结成具有规模效应的、相互依存的、价值链整合的企业集群, 从而使整个集群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1) 降低成本。

一个好的价值链管理可以减少采购、库存和交货的时间, 加速原材料和半成品产品在各企业之间的流动速度。同时, 采用价值链协同管理方式, 有利于企业合作倾向的更快形成, 增强相互信任, 鼓励小组成员的忠诚度, 提高运作效率。此外, 集群具有知识、技术外溢与共享特性, 在获得规模经济的同时也产生了专业化柔性化的优势, 使企业的管理参与成本及核心刚性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伍琴 (2005) 把协同管理称为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 即降低资源消耗, 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 协同管理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交易成本、代理成本, 以及一体化管理成本。

(2) 促进组织结构的优化。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 企业的组织结构比较庞杂, 容易出现“大而全”或者“小而全”的现象, 而价值链协同管理则能够有效避免类似问题的产生, 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益效率。由于市场具有复杂性, 而信息却具有封闭性, 所以, 集群内部各企业仍然会出现盲目性和心存侥幸的现象。价值链协同管理的基本点在于信息技术, 每一个环节均在协同管理理念的指引下, 展现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 按照专业化分工, 在合作研发、生产销售以至售后服务等方面, 充分挖掘自身潜能, 不断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同时, 在协同管理过程中, 可以更好地促进技术、知识和信息的交流融通, 建立起集群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就可以把自己的次核心竞争力外包给比自己做得更好的企业, 而自己就可以集中精力致力于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以及培育自身潜在的核心能力, 从而大大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优势。

(3) 提高市场应变能力。

一条完整的价值链是由供给和需求连环构成的, 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了满足顾客或市场的需求而购买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生产产品, 然后为客户提供商品或服务, 并提供售后保障。所有环节都有“供给”和“需求”的对应关系存在, 上游企业是其直接下游客户的供给方, 下游客户是其直接上游企业的需求方。在整个价值链协同管理中, 由于每一个供需环节都紧密相连, 供给方就能很方便且迅速地了解到需求的变化状况, 并围绕市场变化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从而能及时调整产能及产品供给结构, 不断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需求, 提高对需求方的应变能力。

摘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企业要走集群化发展之路。实现产业集群化有多种路径可供选择, 比较而言, 价值链协同管理是其中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 它可以提升集群和区域的整体竞争优势。

关键词:价值链,协同管理,集群化

参考文献

[1]向世聪.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J].湖南社会科学, 2006, (1) .

[2]伍琴.整合供应链管理推进产业集群化的优势与对策分析[J].系统工程, 2005, (4) .

[3]汪敏.苏南模式在发展中的反思[J].江南论坛, 2001, (4) .

集群价值链 篇8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从空间分布来看存在着两条主线。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和交通系统的飞跃式进步,各经济主体正在逐渐打破原有的地理界限,以生产要素流动为主要渠道拓展着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网络,即所谓经济全球化;而另一方面各地理领域内的区域经济却出现了更加集中化的趋势,区域范围内同一产业或相似产业领域中各个企业通过水平整合而形成了地方产业集群——这一新的产业组织形态已经成为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推动全球经济共同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权力关系和利益分布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往往面临着发达国家主导企业所导致的“专业化模式”(Specialization pattern)、“锁定”(Lock in)和“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y)问题(T.Ciarli,2002)。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Industrial upgrading)”的命题因而在近年来备受关注,与此相对应的,“产业集群升级”(Upgradinginindustrialclusters)问题则正是其中的焦点。传统理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往往只限于对集群内部因素的分析,有文献讨论过全球经济对集群发展的影响,但也认为只有其竞争优势本地化后,通过隐性知识的传递才能达到提升集群能力的效应(如Maskelland Malmberg,1999)。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学者(Kaplinsky,Gereffi,Humphrey等)开始从全球化本身对集群发展影响的角度出发,探讨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后升级的可能性。本文将对此类文献作一初步的整理和评述。

二、全球价值链理论概述

(一)价值链

价值链是指一项产品或服务从概念的提出开始,经过中间生产阶段(包括有形的加工活动和生产者多种服务的输入),直至交付给消费者以及使用后最终处理的全部活动范围(Kaplinsky,2000)。价值链的基本形式可以用(图1)表示。20世纪60、70年代,价值链就被研究人员用于描述矿物出口经济的发展,但这个概念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由波特(Porter,1985)正式确立。他还对供应过程、原材料加工、市场营销和产品服务等基本活动以及为完成公司任务所需的辅助活动(战略规划、人力资源、技术开发等)进行了区分。波特此时所指的价值链仅仅适用于公司内部,针对的是将所有经营活动囊括于一身的垂直一体化公司,这样的价值链其实是企业价值链。而随着国际外包业务的开展,波特在此基础上突破公司的界限,将视角扩展到不同公司之间的经济交往,用价值体系的概念来对以前的理论进行补充,这一概念与后来出现的全球价值链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存在共通之处。

(二)全球商品链到全球价值链

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s)其实是全球价值链的早期称谓,这一概念是由Gereffi首先提出的。全球商品链是指聚集在一种商品或者产品周围的组织之间的系列网络,这些网络把处于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家庭、企业以及国家相互联系在一起。世界范围内经济活动的具体过程或者价值环节可以用节点来表示,这些节点彼此连接而形成了全球商品链。一个商品链之中的每个连续节点包括投入品(原材料、半成品或者产品)的获得和/或组织,劳动力及其供应、运输、分配和消费(Gereffi,1994)。全球商品链的提出为后来的全球价值链理论奠定了基础,在商品链概念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种文献后,该领域内的研究者最终用全球价值链一词取代了全球商品链(Humphreyand Schmitz,2000),而Gereffi对于全球商品链的分析也被当作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奠基部分。根据Kaplinsky、Gereffi和Humphrey等一系列学者的理论,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可以被概括为:它是在全球经济体系内,为实现产品或服务价值而从概念的提出开始,经过研究开发、设计、原材料的采购和运输、产品的生产和营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创造价值的过程。

(三)全球价值链的分析维度

Gereffi最初从三个维度来分析全球价值链:(1)投入-产出结构(Input-outputstructure)。指将原材料、知识、生产和服务等具有不同价值增值能力的功能环节通过特定或相关产业相互联系起来的结构。(2)空间布局(Territoriality),指一个价值链上活动的空间分布模式,特指这些活动空间聚集或分散的程度以及它们是否具有地方根植性(如在一个特定的国家范围内)。(3)治理结构(Governance),指存在于价值链不同主体之间的权力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资源在价值链上的分配和流动方式(Gereffi,1994)。后来,又加入了第四个维度。(4)制度框架(Institutionalframework)制度框架是指存在于国内和国际的体制背景(如政策法规、正式和非正式的游戏规则等),这些背景会在各个节点上对价值链产生影响(Gereffi,1995)。Gereffi提出的研究全球价值链的这四个维度中,以治理结构最为重要。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后续发展来看,该领域内的学者(包括Gereffi自己)大多只关注全球价值链的治理结构,而很少关注其它三个维度的研究。

(四)治理结构与全球价值链类型

全球价值链上各经济主体之间关系的性质决定着链上资源分配即流动方式,最终影响着各主体间的利益分配乃至主体本身的发展前景。而链上主体之间关系的性质则是由治理结构决定的。因此治理这一概念是全球价值链研究方法的核心。“治理”(governance)一词是世界银行1989年的报告中首先使用的,指包含强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符合自愿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在全球价值链理论体系中,Gereffi首先注意到价值链上的权力关系分布并引入治理的概念。他认为对价值链上不同的、分散于全球的活动进行的协调就是价值链治理,这些治理功能由价值链的驱动者(driver)或称主导企业(leadingfirms)担当。这样,全球价值链上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就是不平等的,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往往扮演主导企业的角色,并依靠权力占据着那些可以产生高附加值的(highvalue-added)环节。基于这种情况,Gereffi将全球价值链分为两种类型:生产者驱动(producer-driven)的价值链和购买者驱动(buyer-driven)的价值链。生产者驱动的价值链主要集中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如汽车、航天、计算机、半导体和重工机械等,这类价值链的主导企业往往是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制造商。而购买者驱动的价值链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和消费品产业,如服装、鞋类、玩具、工艺品、家电等,这类价值链的主导企业是发达国家的大型零售商、市场开发商和品牌制造商,这些企业自己一般并不从事直接生产,而是通过装配分包、统包等方式,向发展中国家的制造商定购产品,从而通过设计、营销、品牌和服务等环节获取高附加值。发展中国家的集群所嵌入的价值链一般是购买者驱动的价值链(Gereffi,1994,1999,2003)。Gereffi对于全球价值链治理以及类型划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后续研究全球价值链的运行机制、治理结构、发展中国家的升级对策等奠定了基础。Humphrey和Schmitz则认为治理是价值链上主体之间的关系和制度机制,这些关系和机制对价值链上的活动进行着非市场性质的协调。而协调活动的实现是通过许多参数的设定和实施进行的,主导企业设定或实施这些参数,其它企业在这些参数的约束下开展活动。这些参数是: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何时生产和生产多少(Humphreyand Schmitz,2001)。同样,根据所定义的治理结构,Humphrey和Schmitz起初将全球价值链分为四种类型:市场型(market-based),即购买者和供应者之间不存在密切的关系,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易完全按照市场规则进行运作;网络型(networks),即价值链上的主体之间彼此合作、互相依赖、有相互补充的能力而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准层级型(quasi-hierarchy),即这种链上存在着主导公司,由于能力上的差异,它能对链上其它企业实施高度控制;层级型(hierarchy),即这种链存在于垂直一体化公司的内部,表现为母公司控制它的附属公司(Humphreyand Schmitz,2002)。在最近的研究中,Gereffi和Humphrey发展了全球价值链的治理结构理论,根据交易行为的复杂性、交易的可编码化、供应方能力三个因素重新划分了价值链的类型:市场型(markets)、模块型(modularvaluechains)、关联型(relationalvaluechains)、俘虏型(captivevaluechains)和层级型(hierarchy)。

三、全球价值链中的产业集群升级

(一)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集群升级概念

产业集群的升级模式不同角度考察也存在多种观点,本文主要讨论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升级模式。与全球价值链相关的“产业集群升级”(Upgradingin industrial clusters)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命题是在90年代后期才提出的(Gereffi,1999)。从某种角度,产业集群升级可以看作是传统意义上产业升级概念的具体化,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上“通过提高创新、加强合作以及从低附加值的生产活动转向高附加值的生产活动可达到升级”(Chikashiand Kishimoto,2003)。

(二)全球价值链中的产业集群升级模式

Gereffi在对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东亚服饰产业进行研究后,认为发展中国家集群可以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而获得升级,东亚的服饰产业集群正是通过在全球价值链中由装配到本地生产和来料加工到贴牌生产(OEM)再到自有品牌生产(OBM)的途径实现了升级,从而获得整体的发展的。他指出,在这个过程中,主导企业扮演了原料输入、技术转移和外部知识源提供者的角色,从而促进了发展中国家集群的升级(Gereffi,1999)。然而Schmitz(1995,1999),Bazan和Navas-Aleman(2001)等学者通过对巴西Sinos-Valley鞋业制造集群的案例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上的主导厂商为了维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往往会制造各种壁垒阻碍制造厂商集群进入高附加值环节,因而发展中国家的集群会被“锁定”(lock in)在低附加值的制造、加工环节,从而链上的知识流和技术转移受到限制,集群无法进一步升级。Gereffi在后来的进一步研究中也承认了这一点,但没有提出详细的对策(Gereffi,2003)。Kaplinsky(2000)通过研究指出,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可分为两种方式:低端道路和高端道路。低端道路是以低劳动力价格、低生产成本、简单技术、高污染、低效率的资源利用为代价获取价值链上的竞争优势,而高端道路是通过新技术使用、产品和工艺流程改进、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来获取竞争优势。以低端道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集群如果不向高端转移,最终会陷入贫困化发展。Humphrey和Schmitz(2002)提出了产业集群升级的四种模式:工艺流程升级(Processupgrading)。通过重组生产系统或是引入高技术增加投入-产出水平;产品升级(Productupgrading)。研发新产品、引进更先进的生产线,以比竞争对手更快的速度提升产品质量;功能升级(Functionalupgrading)。获取链上的新功能,如设计和营销,或放弃现有的低附加值功能。如制造业集群从基本加工到“贴牌生产”,到自行设计制造,再到自有品牌制造的转换即可视为功能升级;部门间升级(Inter-sectoralupgrading)。将从某一价值链环节中获得的知识应用于新的领域,或是跨越到一条价值量更高的价值链,也可称为价值链升级。相比于Gereffi和Kaplinsky的升级研究,Humphrey和Schmitz所提出的升级模式更全面、更深入,但他们自己也承认,这种升级模式很大程度上是概念化的结果,没有经过实证的很好检验,而且在很多现实情况中,四种升级方式是很难区分的。Humphrey和Schmitz还进一步将自己的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与集群四层次升级模式相结合,用以分析以不同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前景。对应于四种不同治理类型的价值链,集群的嵌入方式也有四种:市场嵌入;网络嵌入;准层级嵌入和层级嵌入。他们认为:集群嵌入准层级链,有利于产品升级和工艺流程升级,但限制了功能升级;集群嵌入市场型价值链后,具有较大的功能升级空间,产品和工艺流程升级也能得到一定的实现,但是一般只有发达国家的集群才可能嵌入市场型价值链;网络型价值链上主体间是网络型的互相联系和合作关系,因而嵌入其中的集群可获得各种理想的升级机会,但是与市场型价值链一样,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往往很难嵌入网络型价值链;层级链只存在于垂直整合的大型跨国公司内部,因而只有独立的企业才能以附属公司的身份嵌入这样的层级链,对于集群整体而言,则不存在这样的嵌入方式。Humphrey和Schmitz的升级模式显然也注意到了发展中国家集群受制于价值链主导企业从而难以获得功能升级的现实,但他们对此仍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集群嵌入准层级链的现实情况并不意味着没有升级的出路,因为在准层级链上,功能升级的限制是暂时性的:首先,一方对另一方的权力取决于另一方的相对无权,但是链上的制造商可以获得新能力、开发新市场,从而改变权力关系;其次,建立和维持准层级链的治理关系对于领导企业来说也是成本高昂的(需要大量的专门投资)。所以,只要集群内的制造商存在战略意图(Strategicintent)和设备投资、组织安排、人力,就存在升级的可能性。发展中国家集群所要做的就是: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把从领导企业处所学到的知识(主要来自于流程升级和产品升级)应用于其它市场上的制造商,向更小的、关系更加不平等的市场谋求出路,逐渐实现自身从制造商向购买商的转变。其次,集群内的制造商可以进入领导企业所放弃的功能领域。Humphey和Schmitz的集群升级模式尽管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但迄今为止,它仍代表着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升级理论的主流地位。

(三)升级理论的相关案例

以嵌入全球价值链为视角的产业集群升级理论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但目前还处于概念阶段。在这一领域内,一些学者通过对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也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可以当作对这一领域研究的很好补充和拓展。如前所述,巴西南部Sinos-Valley鞋业集群升级的案例研究证明,嵌入准层级链的确促进了集群的产品和流程升级,但会限制其功能升级和部门间升级。除此之外,研究者还发现集群内少数转向国内市场和拓展拉丁美洲市场的企业反而发展起了产品的设计能力,这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Bazan and Navas-Aleman,2001)。还有学者研究台湾PC产业集群的升级现象,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台湾PC产业实现了从装配或本地生产到OEM,再到ODM的升级,主要原因是由于台湾的PC制造商们将来自于价值链上特定客户的设计修改后用于其它市场上的其它客户,从而获得了成功(Leeand Chen,2000),而在这一过程中,集群内部产品系统和知识系统与全球价值链的互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Kishimoto,2002)。此外,有学者用实证方法对南美洲巴西、墨西哥、哥斯达黎加等多个国家的产业集群进行研究,探讨在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产业政策对于集群升级的影响(Pietrobelliand Rabellotti,2005)。

四、结论

从全球价值链角度研究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的升级问题是从本世纪初兴起的一个热点,全球价值链的治理结构(价值链类型)分析以及相应的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等理论为我们研究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乃至产业的升级都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启发。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一国的产业集群局限于地理区域内只会走向衰亡,没有任何封闭的系统能够长时间得以维持和发展,因而嵌入全球价值链是发展中国家集群升级的必要条件。从诸多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确在某种程度上会较快地促进本地集群的发展。另一方面,嵌入全球价值链并非集群升级的终极手段。所嵌入价值链的类型影响着集群的升级前景,对于像中国一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一般都会嵌入准层级链,在有可能实现流程升级和产品升级的同时,功能升级和部门间升级却反而受到阻碍。因此,必须把集群内外部的动因结合起来研究,所嵌入的全球价值链是集群的外部知识源,集群应该以此为契机,培育内部的技术能力、本地网络和创新系统,调整自身在价值链上环节的定位,这样才能获得全面、整体和持久的升级。考察中国地方产业集群的现状,可以大致得出以下结论:内陆地区的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进程较慢,而沿海地区集群正处于以低端道路嵌入准层级型价值链的过程中;以低劳动力成本为主要竞争优势的低端制造、加工等低附加值环节是我国集群目前所属的价值链定位,现状下具有一定产品升级和工艺流程升级的空间,但是难以获得功能升级和部门间升级。因此,本文认为中国制造业集群升级的一条可行道路是嵌入特定的全球价值链,而嵌入之后的主要战略途径是从生产制造环节向核心技术开发、设计以及营销服务、品牌运作等环节转移,也就是通过培育技术能力、本地网络和创新系统,谋求在全球价值链上从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的攀升。

摘要:本文对全球价值链的内涵、分析维度、治理结构和类型等相关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系统的分析比较,对产业集群的升级类型、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以及相应的升级模式进行综述,针对中国制造业的现状讨论了不同嵌入方式下集群的升级前景。

集群价值链 篇9

关键词: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企业升级

全球价值链组织在形成过程中,领导企业往往倾向于在集群中遴选参与者,或者通过片段化促成集聚,因此,欠发达地区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往往位于集群中,其在价值链内的升级也受到集群环境的影响。

一、产业集群对嵌入全球价值链企业升级的影响

产业集群对其内部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已就此进行过探讨。

Pietrobelli和Rabellotti(2004)以拉丁美洲12个集群为例,分析了不同经济部门中的中小企业在集群和价值链环境下的升级行为。研究表明,聚集效应、升级行为按照价值链治理模式和经济部门的变化而变化,不同产业部门的集群和价值链有不同的聚集效应、价值链治理模式和升级方式。第一,在传统产业集群中,过程升级和产品升级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集聚效应从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其中,外部经济性的作用在于降低升级成本。第二,在资源型产业集群中,集聚效应的升级促进作用相对较弱。第三,在复杂产品部门集群里,中小企业(主要是第二或第三层供应者)可得的升级机会是有限的。第四,在软件产业集群里,集聚效应为中小企业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机会。

Giuliani等(2005)在对拉丁美洲集群的分析中认为,集群帮助产业区内的本地企业克服升级障碍并在终端市场进行竞争,部门特性是重要的,并影响着嵌入全球价值链集群中的升级模式和升级程度。在不同的部门集群里,聚集效应存在差别并且影响升级,不过冲击是不同的;价值链治理模式影响升级的范围、程度和过程。

张辉(2006)提出,全球价值链的片断化包括生产者、购买者和混合型三种驱动模式。不同驱动模式下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市场竞争规则和升级轨迹是不同的,应根据产业集群的类型确定企业和区域战略。黄永明等(2006)针对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集群的研究,系统分析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升级障碍和升级路径选择问题,提出了基于技术能力、市场扩张能力以及技术和市场相结合的三种企业升级路径,这三种路径都受到集聚效应的影响。

上述研究揭示出产业集群对内部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具有复杂的影响作用。综括而言,产业集群具有对企业升级的正向影响效应。

二、产业集群影响嵌入全球价值链企业升级的途径

产业集群对嵌入全球价值链内企业升级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集聚效应以及联合行为实现的。具体而言,产业集群通过集群内的外部经济、学习、创新以及外部要素吸引力等因素促进、影响企业的升级。

(一)外部经济

集群的外部经济主要指规模性外部经济和技术性外部经济,这是构成集聚效应的主体。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指出,企业集群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在于外部性。按照马歇尔的分析,外部经济指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个别厂商得到好处,主要是通过修理、服务、运输、人才供给、科技情报等方面的便利条件,使个别厂商降低平均生产成本即得到外部经济。马歇尔具体将这种外部经济概括为三类:(1)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中间投入品规模效应,(2)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3)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其中前两类称为金钱性外部经济,后者是技术性外部经济。除此之外,集群产生的外部性也包括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指两种或更多产品一起生产比单独生产更便宜、更富效率。显然,这意味着产品生产并不一定需要由一个企业来组织:只有在市场交易成本高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时,由单个企业生产才具有经济性。但是由于产业集群组织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的内在属性,使得处于集群内部市场中的企业间相互的交易成本极低,因此,由集群内多个企业分工合作而不是由一体化企业来组织生产更具有效率。上述金钱性外部经济、技术性外部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的存在,是集群这种新的产业组织形态所具有的固有属性,能给集群内全球价值链嵌入企业的升级提供有利条件。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有利于企业获取各种升级资源要素,降低企业的升级成本;第二,技术性外部经济的存在是企业实施技术进步、获得技术升级所需技术的来源。

(二)学习

Bell和Albu(1999)指出,集群既是一个生产系统,也是一个知识系统。作为知识系统的集群,意指导致升级的集群内部的学习过程与技术能力积累。集群内部学习与技术能力积累的主体,就是集群内的企业组织。嵌入企业在集群内的学习,是企业重要的升级知识获取途径。集群作为知识系统,在企业组织学习和积累能力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就在于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社会和制度结构环境。在具有财产权力分离和信息、决策权力共享的双重特征的场合,企业网络和某些特殊形式的网络形式在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和交易方面具有独特性。这是因为网络是建立在信任和长期委托关系基础之上的,这种长期的合作促进企业之间的知识、信息交流与共享,也就是促进“学习”。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之间实质上就是组成了这样一种有益于知识、信息交流与共享的企业网络。而且,由于在地理空间中存在的广泛集聚———上下游合作企业、销售机构、行业协会、大学和研究部门等公共技术服务机构的聚集,使得在聚集区域形成了一个来源于上述各方面的知识聚集“盆地”,这与集聚区域内的企业网络所提供的知识、信息交流与共享的便利性相结合,使产业集群成为一个推动企业方便地获取知识、积累能力的合适的社会和制度结构工具。集群中的价值链嵌入企业,能够利用各种正式(比如接受技术转移、购买技术许可等)和非正式机制(比如仿制、技术溢出等),从各种知识来源处获得其自身技术进步、升级所需要的知识。不过,各集群内企业组织学习的效率并不相同。例如,Morrison指出,在不同的全球价值链内部之间,知识流动机制的差异揭示了作为全球价值链的一部分,为什么一些集群比另外一些集群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关键之处在于,集群所在区域政府、企业网络中介(包括行业协会、领导企业、研究院所等)应为信息、知识的流通创造便利条件,即为企业学习提供条件。

(三)区域创新

产业集群内的学习,是价值链嵌入企业追求技术进步、获取升级知识的基础来源之一。但是,嵌入企业的较高层次升级则必须建立在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之上,企业需要形成自己的创新能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仅仅依靠在全球价值链内的学习和集群内的学习是不够的,一定程度上还有赖于区域集群创新体系的建设,有赖于区域集群的整体创新能力。

波特认为,集群的本质在于视野、知识和技术的交流,在于为创新构建一个能提供创新的动力和灵活性的结构。这种意义上的集群,我们可以将之作为一个区域创新体系理解。所谓区域集群创新体系,指集群中各行为主体(企业、政府、大学等科研部门以及中介服务组织)基于内部开放性的知识和信息交流、共享基础上的相互激励、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的具有长期稳定关系的协同创新共同体。这种创新共同体利用区域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投入,产出应对新的技术挑战、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新技术。在区域集群创新体系的各行为主体中,企业和科研机构是创新的主体,政府和中介服务组织为创新提供各种必需的支撑性服务。它们彼此之间既在集群内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同时又与集群外部环境发生着联系,联系的内容是有关知识、信息的流动(如图1所示)。通过这些联系,各行为主体连接在一起合成一个创新共同体,共同推动着区域创新行为的实施。对于企业创新主体而言,企业创新与区域创新构成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企业创新是区域创新的基础,企业创新与集群内各研究机构创新集成为区域创新,因而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大昭示着区域创新能力的强大,也反映出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状态。相反,得益于区域创新体系所具有的信息、技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能力以及由此而来的整体创新能力,区域创新体系能给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一个能量倍增器。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会促进单个企业主体创新能力的提高,使之获得通过单纯个体努力所不能实现的创新能力高度。对于集群中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而言,正是这一点意味着其自主创新得到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支持,意味着其升级得到区域创新的支持。

(四)要素吸引力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而言,除了一些由自发孕育形成外,很多的形成、存在和发展得益于FDI(外国直接投资)。比如,我国珠三角、长三角一带,很多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是由外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推动的(实质上是全球价值链片断化过程中价值链的“片”在当地的落户造成的)。不管是由自主孕育还是由外资推动形成,产业集群后续的发展均需要持续的、绵绵不断的要素资源投入,特别是资金、技术资源的引入。对于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区域集群中的企业而言,持续的外来资源的流入则意味着为其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知识资源支持。由此可见,即使是直接的外来投资,也能对企业的技术进步产生很强的物质、知识支持效应。从这个角度来看,生产者领导企业持续的资金、技术的追加投入,实际上等同于在直接促进企业升级;采购者领导企业的采购、外包的增加,实际上是形成对企业升级的一种间接动力,是对企业升级的一种间接的资金资源要素扶植。因此,集群需要具备强大的要素资源吸引力,不断吸引外来资源进入,这既是集群自身发展所需,也是集群内企业的升级所需。因而,集群要素资源吸纳能力的大小,决定了其吸纳外部资源的多少,这既决定集群自身发展,也对集群内企业的升级带来影响。

集群要具备较强的要素资源吸引力,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区域集群的发育状况。集群发育越充分,要素资源吸引力越大,吸引的外部要素越多,也越有利于满足嵌入企业的升级所需。下面,我们通过区域集群发育状况对领导企业增资扩资(即集群吸纳外部资金要素)影响进行建模分析,从一个角度对此进行说明。

1. 假设。

模型建立的内在逻辑是:集聚程度影响企业所嵌入全球价值链环节的价值增值程度,价值增值程度决定领导企业的投资意愿,投资意愿强弱则反映区域要素吸引多少和吸引力大小。现假设某产业全球价值链在某国A、B两地具有两个子公司(处于价值链同一环节上)。为了扩大生产,该价值链的领导企业进行资金分配比例决策,向A、B地的子公司进行增产扩能投资。

假设一:A、B两地的产出的利润比率分别固定为b(e1)、b(e2),即b是e1、e2的函数(e1、e2分别为两地既有集聚程度指数),且b′(·)>0。这表明产出利润比率主要由聚集程度决定,这是一个合理的假设。

假设二:两地使用相同的生产技术,产出为规模报酬不变函数Y(K)。

假设三:领头公司用从某国得到的投资利润全部用于再投资,投资在两地之间进行分配。

2. 模型描述。

领头企业投资于A、B地所获产出为R=Y1,t+Y2,t,因而用于追加投资的产出为Y=b(e1)Y1,t+b(e2)Y1,t。β是分配给区域A的用产出表示的追加投资比例,令β=β(t),忽略资本存量折旧,则下面的等式成立:

现由领头企业选择β以确定两地的追加投资(用产出表示),以便到T期实现下述目标:

此问题的Hamilton函数为:

其中,状态变量是Y1t、Y2t,控制变量是β(t),p1、p2为Hamilton乘数。则最优解(Y1t*,Y2t*,p1t*,p2t*)存在必要条件为:

横截条件设定为p1T=b(e1),p2T=b(e2)。

3. 分析。现在的问题是领头企业确定β(t)以使H最大。

由于H=[p2t*+(p1t*-p2t*)β][b(e1)Y1t*+b(e2)Y2t*],我们可推得追加投资(产出)的分配规则,即:

β(t)=1,则p1t*﹥p2t*;β(t)=0,则p1t*﹤p2t*;β(t)为任何值,则p1t*=p2t*。

由式(3)、(4)及横截条件,我们得:

由(5)式,当p1t*﹥p2t*时我们有b(e1)﹥b(e2),因而e1﹥e2;当p1t*﹤p2t*时,有e1﹤e2;当p1t*=p2t*时,有e1=e2。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直观结论:当A地集聚程度高于B地,从而A地生产利润能力(用产出表示)高于B地时,领导厂商再投资时应将资金全部投于A地(β(t)=1,反之,当A地产业集中程度低于B地时,应全部投向B地(β(t)=0,而当两地产业集聚程度相等时,投资于A、B两地无差异。上述结论表明,区域集群发育状况决定领导企业的投资决策,集群越成熟,领导企业的投资意愿越强,投入的资金就越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区域集聚程度越高,区域要素吸引力会越强,吸引到的要素也会越多,进而,则意味着区域最终对企业升级的支持力度也越大。

三、结论和建议

通过学习、创新、外部经济以及外部资源吸纳,产业集群对其内部嵌入全球价值链企业的升级发挥着正向影响效应,促进其实施。外部经济性有利于企业降低生存、升级成本,给企业提供升级技术来源,从而营造良好的升级环境;通过集群内学习,有利于企业获取升级所需知识;集群区域的创新能推动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是企业较高层次升级之需;强大的要素资源吸引力则能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知识资源支持。因此,对于地区政府而言,需要对区域集群采取有力措施,营造有利于集群内学习的条件,不断完善集群创新环境,不断促进集群孕育、发展,以此形成良好的外部经济性和强大的外部要素资源吸引力,促进集群内企业在价值链内的升级。

参考文献

[1]龚一斌,龚三乐.自主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嵌入产业升级[J].经济与管理,2006,(8).

[2]郭燕青.技术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3]黄永明,何伟,聂鸣.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升级路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6,(5).

[4]张辉.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与产业发展策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6,(1).

[5]朱允卫,董美双.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温州鞋业集群升级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10).

【集群价值链】推荐阅读:

集群价值链延伸08-29

集群课程07-16

传统集群05-26

虚拟集群05-30

集群融资06-07

集群治理06-18

集群比较06-23

集群创新06-25

集群成长07-23

集群识别08-16

上一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下一篇:企业降本增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