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价值链延伸

2024-08-29

集群价值链延伸(共6篇)

集群价值链延伸 篇1

一、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现状与主要问题

(一) 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现状

1. 处于成熟期的产业集群阶段。

当前, 处于产业集群成熟期阶段的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体育制造产业集群效应显著。如晋江市陈埭镇的体育制鞋厂的相关制鞋技术和制鞋经验在与同行业的频繁接触中容易得到迅速地传播, 这对后进的体育制造企业来说, 可利用体育制造产业集群的良好学习环境减少起步成本, 并对有悠久历史的体育制造产业起无形的鞭策作用。再者, 晋江市政府对体育产业的重视吸引了民间许多多余的资金投资到体育制造产业中, 在地理优势方面, 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集群效应表现出较大的集聚吸引力。 (2) 体育制造产业集群协调性好。笔者走访了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集群中的龙头、核心代表企业, 如峰安皮业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于2009年被晋江市政府确定为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集群的核心代表企业。峰安皮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意大利、德国全套进口设备, 使用国际高质量的化工颜料, 产品质量达到环保皮的国际先进水平, 产品质量符合欧盟标准。企业长期被阿迪达斯、耐克、李宁、安踏、三兴、乔丹、德尔惠、匡威、巴黎、康奈、奥康、富贵鸟、深绿洲、托米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指定为皮料供应商。在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集群中, 像峰安皮业股份有限公司那样发挥着良好的集群协调作用的企业达到128家, 共同推进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集群由快又好发展。 (3) 体育制造产业集群灵活性高。以晋江市运动鞋产业集群为例, 1 000多家的运动鞋制造厂家能方便快捷地在当地得到有关运动鞋生产所必须的各个生产要素, 因为在晋江市运动鞋产业集群内聚集中560多家鞋业配套相关企业, 如皮革厂、鞋底提供商、电脑制绣服务企业等。这是这些配套企业与主体企业的长期良好合作, 形成高度的默契, 使晋江市体育制造企业集群灵活性较好。 (4) 体育制造产业集群信任度高。处于成熟期的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集群, 集群内部的主体企业与相关辅助企业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推动作用及产业分工细化的生产方式的促进作用之下, 形成长期稳定的良好合作文化环境, 集群内各组织成员之间已建立起较高的信任度。

2. 部分产业走上创新道路。

面对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 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集群率先走上创新型产业集群道路。以晋江市安踏企业为例, 2005年, 安踏企业创建了国内首家“运动科学实验室”。并与比利时著名运动鞋研发机构RScan公司合作, 研究人体运动力学特点。2006年, 安踏企业成功研制出“芯技术”, 并推出“芯技术”系列篮球鞋。361°企业利用磁悬浮技术、猎豹仿生技术, 推出适宜中长跑的跑鞋系列。

(二) 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主要问题

1. 同质化竞争严重。

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的同质化竞争不仅表现在行业同质化、产品同质化, 还表现在品牌同质化。首先, 行业同质化问题。据统计, 在晋江市3 000多家的体育制造产业中从事运动鞋制造的企业就高达上千家, 而晋江市仅721.8平方千米的面积, 如此高度集中的行业同质化现像使晋江市的资源和环境不堪重负;其次, 产品同质化问题。在晋江, 鞋业营销经理普遍认可将运动鞋划分为三类:专业运动、休闲运动和时尚运动。但尽管如此, 这些企业在这三类产品上的定位却仍不很明确, 它们往往互相抄袭、仿制其他企业卖得好的产品。最后, 品牌同质化问题。虽然安踏公司第一个走上品牌建设道路, 为其他仍热衷于贴牌生产的企业敲了警钟, 但是许多企业群而效仿。而今, 品牌建设很快也出现了同质化趋势, 选择知名体育明星代言, 选择优势传播平台大规模投放, 签约优秀体育运动队, 成了各家相互效仿的套路。

2. 营销渠道有待创新。

以贴牌生产, 加工起家的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 在营销渠道上选择了最为传统的营销渠道:产品要么批发给批发商, 要么销售给零售商, 如果是间接分销中间要经过一级、二级、三级乃至级数更高的渠道。这种普遍存在的多级分销渠道大大增加了流通环节和提高了交易成本。以运动鞋为例, 晋江鞋厂往往将鞋产品出口到海外市场, 选择的渠道是批发给海外的批发商, 失去对终端客户的把控, 据调查发现, 出口到海外的晋江鞋产品或者进入国外大型的仓储超市或者成了海外市场上的地摊商贩手里随意叫卖的便宜货。

3. 信息化意识不高。

笔者在对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信息化管理的调查中发现, 有信息化管理理念的企业只有十几家, 有实施信息化管理战略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 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自1998年以来经历了三次产业洗牌, 在大浪淘沙之后, 有上市计划的企业只剩三十几家, 在这三十多家的企业中有注重信息化管理的企业当推安踏公司。然而, 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中的很多民营企业的管理者没有真正认识到实施信息化为其业务带来的长远价值与效益, 更谈不上制造产业信息化建设战略实施了。

4. 科研创新力度不够。

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科研创新力度不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产品结构单一, 由于长期的贴牌生产模式, 产品的附加值也较低。贴牌生产不仅使产业对一线劳动力和资源有较大依赖性, 而且对产业的利润增长拉动力不大, 企业较难有能力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来改善用工环境, 进而较难形成稳定的职工队伍、合理高效的利用资源以及具备科研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 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普遍存在技术开发薄弱的现象。晋江市多数民营企业重视市场开发而忽视技术开发在技术投入方面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科研创新力度不够的问题突出反映在多数处于低端产品的体育运动系列鞋业产品的生产上。

二、基于集群价值链延伸的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与升级路径模型

在本论文中, 产业集群价值链的内涵界定为不同于单个企业的价值链活动方向, 着重指产业集群内相关组织在产生集群合作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系列价值链集聚活动。产业集群价值链延伸的内涵界定为产业集群内主体企业在集群内外各相关组织的相互作用下, 寻求产业集群沿着价值链向高附加值环节不断扩展、延伸的相关活动。

首先, 价值链是用来反映企业的价值增值活动, 根据波特教授 (1985) 价值链理论:“价值链是由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组成的”。解利军 (2010) 指出:“随着获取价值的重点由传统的生产制造部分向两端服务要素 (前端的研发、设计、后端的营销、售后服务等) 的转移, 制造企业价值链呈现出‘微笑曲线’形状”。然而, 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绝大部分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 即处于价值链中价值少、利润低的制造环节和销售环节。只有少数企业如安踏公司已向“微笑曲线”的左端创造价值和从“微笑曲线”的右端提升产品附加值。故本论文认为, 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在基于集群价值链延伸的视角下的产业升级活动中, 应积极寻找使产业价值链增值活动往“微笑曲线”的左右端靠拢, 即既注意研发设计提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又关心客服与营销提升产品美誉度和顾客忠诚度。其次,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就运动用品行业而言, 产品和服务逐渐趋于同质化, 中国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就目前而言,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中国运动品牌企业, 通过品牌价值链塑造品牌形象以提高品牌的竞争力, 从而扩大市场影响力已经成为了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再次, 产业集群有以“地理接近”为特征的传统产业集群和以“组织接近”为特征的虚拟产业集群。以“地理接近”为特征的传统产业集群在信息化的当今在获取资源方面显得相当被动, 相反, 如果传统产业集群能转变为虚拟产业集群, 利用集群信息化来提高物质条件, 从而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有效实现资源合理利用。最后, 专业化分工协作是制造产业集群得以存在的机制优势, 集群价值链向高端价值环节延伸离不开集群内外相关组织协作互利关系的良性发展。产业链较长的制造产业利用集群内专业化分工协作机制可使集群价值链得到极大的增值效果。

三、基于集群价值链延伸的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升级方案

(一) 以品牌差异化营销为驱动的产业升级发展路径

1. 体育品牌营销要走差异化的道路。

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品牌同质化现象严重, 品牌内涵区别度较低。据统计, 从2000—2003年, 晋江体育制造产业中的运动鞋生产企业在中央电视台五套“体育频道”投放广告的数量依次为16个、33个、36个及44个, 呈现节节攀升的趋势。据笔者进一步的调查, 有32%的体育制造企业没有设立品牌, 另外68%设立自己品牌的体育制造企业中有80%以上企业是按订单上的品牌要求生产产品的, 甚至有一些企业要求不用自己的品牌而借用其他知名品牌进行生产。

2. 以品牌差异化为驱动的前、后向延伸的产业升级路径。

针对体育制造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的问题, 本论文认为, 以品牌差异化为驱动的前、后向延伸的产业升级路径, 即将体育制造产业集群价值链前向延伸至产业集群中的销售商产品推广与宣传增值环节、后向延伸至产业集群中的生产商产品研发与设计增值环节, 一方面, 将晋江市各乡镇的体育文化资源融入到当地的体育产品品牌设计理念和品牌推广中, 形成体育制造产业品牌差异;另一方面, 结合晋江市各乡镇体育文化资源以品牌差异化为驱动策划不同的体育文化产业品牌活动形成独特的体育文化品牌。

按照本研究的设想, 晋江市的核心乡镇 (安海、深沪) 以及体育制造产业发达的乡镇 (陈埭、池店) 可利用其乡镇资源、经济 (大企业众多) 与已有的区域品牌优势, 凸显体育文化积淀对体育制造企业品牌设计与推广的启发作用, 积极推进体育制造产品品牌与乡镇、体育文化产业品牌的互动协调发展, 强化体育制造产品品牌的当地独特体育文化内涵。而对那些经济相对落后的乡镇, 则可先根据自身体育文化资源特色, 挖掘当地体育资源优势, 找到适合自身发展优势的体育制造企业品牌设计与推广。

(二) 以网络定制营销为驱动的产业升级路径

1. 竞争优势源自为顾客创造的价值。

迈克尔·波特 (1985) 在《竞争优势》中指出:“竞争优势归根结底产生于企业所能为顾客创造的价值”。由此可见, 管理顾客价值链的重要性。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和电子购物的流行, 企业需要对顾客价值链管理进行重新思考和大胆变革。

2. 以网络定制营销为驱动的前、后向延伸的产业升级路径。

鉴于体育制造产业营销渠道有待创新的现状问题, 本论文认为, 以网络定制营销为驱动的前、后向延伸产业升级路径, 即将体育制造产业集群价值链前向延伸至产业集群中的顾客战略增值服务与产品后向延伸至顾客参与设计环节。网络营销浪潮的兴起, 将为国内体育用品带来新的突破, 可以将以前人们不重视的个性化体育用品市场、分散的消费需求通过网络串起来变成一个巨大的体育用品销量。中国网民数量爆炸式的增长给了体育用品网上个性化定制提供了可能。在国外, 体育品牌借助网络媒体进行营销, 其运作已经颇为成熟。

(三) 以集群信息化为驱动的价值链创新延伸的产业升级路径

1. 信息化有助于促进产业升级。

实施信息化的产业集群意味着产业更多依靠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与信息化管理环境来整合产业内部的技术和资金和产业外部的一切有用信息资源, 为一种有效的优化集群价值链增值方式。内生拓展升级路径构筑产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信息化重视内生拓展升级路径, 发挥集群自身优势, 建设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2. 集群信息化是实现产业集群价值链增值的物质保障。

鉴于体育制造产业信息化意识不高的现状分析, 本论文认为, 以集群信息化为驱动的产业集群价值链创新延伸两业互动协调发展路径, 即借助管理信息系统促进集群内外各相关组织的联系, 依靠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和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形成有利于产业组织协调的空间集聚体, 形成产业集群价值链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和知识流在两业之间高度汇集与利用。第一, 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集群信息化应从产业集群内各利益相关方借助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相关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开始。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应首先学会运用SCM (供应链管理) 和VMI (供应商管理库存) 技术使产业集群中的体育制造主体企业与体育制造供应商 (产业集群中生产要素的内部提供者) 之间产生集群信息化效益, 利用BI (商务智能) 与体育制造同行竞争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竞争或提供创新互补产品竞争。第二, 体育制造产业与相关体育产业之间通过B2B (企业对企业) 技术实现互动沟通创新。如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借助B2B技术可从体育文化专业人才市场寻找到体育人才, 降低搜寻、培训等交易成本, 另外, 通过B2B平台与其他体育相关企业间建立协调与信息机制, 可迅速获得相关市场、技术与竞争信息。第三, 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集群信息化在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下, 以期形成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效应。这种集群知识溢出效应表现为集群内产业显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与隐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

(四) 以协作互利为驱动的集群价值链延伸互动协调发展路径

1. 协作互利提升产业科研创新能力。

晋江鞋业具有很长的价值链, 这一价值链包括鞋的配件、鞋楦、鞋底、鞋跟、鞋衬、轻泡、炼胶、吹塑到纸盒、包装盒等等。因此, 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可利用价值链上的各个生产要素的合作分工, 通过协作互利开展要素研发, 并主动联系产业集群内的相关科研机构, 共同推动产品技术开发进程。

2. 以协作互利为驱动的产业集群价值链纵向延伸的产业升级路径。

鉴于体育制造产业科研创新力度不够的问题, 本论文认为, 以协作互利为驱动的产业集群价值链纵向延伸的产业升级路径, 即将体育制造产业集群价值链纵向延伸至产业集群中的地方政府、中介组织、知识生产机构等辅助机构, 以产业集群优势最大化为前提, 寻找两业互动发展的战略价值环节, 发挥集群中辅助机构的协调效益。晋江市体育制造产业集群中的辅助机构要在基于集群价值链延伸视角下对产业升级发挥中间桥梁、中转枢纽的重要作用应做到以下几点。如晋江市政府机构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在集群内进行经济信息的采集与扩散、专业化高级要素的开发、科学政策的传播、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规则的改革宣传;工作重点从简单的给钱, 转向更广的领域的扶持和服务;政策重点应向促进产业网络、促进专业化、促进创新、促进集群、促进要素的整合转变。中介组织和知识生产机构强调于通过竞争来促进体育制造产业集群的效率和创新, 从而推动体育制造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过江鸿.零售企业营销渠道新变革[J].中国商贸, 2010, (5) :40.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40-92.

[3]赵一婷.推动制造业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0, (8) :35-37.

[4]冯建敏.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中国服装产业升级路径[J].河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 :10-13.

[5]何曼青.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发展与中国产业竞争力提升[J].宏观经济研究, 2008, (4) :22-27.

[6]李运强.虚拟产业集群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D].福州:福州大学, 2005.

[7]李刚.基于产业集群的内蒙古区域竞争力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08.

[8]张沛中.产业集群:发展中国体育用品的战略选择——以福建晋江运动鞋产业集群为例[J].福建体育科技, 2005, (5) :39-42.

“价值共鸣”方能使“长尾”延伸 篇2

[关键词] 价值共鸣长尾延伸

作为对传统战略逻辑的突破,继“蓝海战略”之后,又一种新的经济管理理论——“长尾理论”——以颠覆性的态势横空出世。获《商业周刊》“Best Idea of 2005”奖项,被《GQ》杂志称为“2006最重要的创见”,并位居2006年亚马逊经管类畅销书榜首的《长尾理论》,以互联网和娱乐领域为例,敏锐地洞察到商业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我们的文化和经济重心正在加速转移,从需求曲线头部的少数大热门部门(主流产品和市场)转向需求曲线尾部的大量利基(niche)产品和市场”。

“长尾”不仅在全球理论界刮起了风暴,而且G00gie、阿里巴巴、雅虎等许多知名企业也都在无意间踩中了长尾理论的尾巴。《长尾理论》中文版去年底的出版和热销预示着,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将会对我国即将诞生,尤其是业已诞生,却在“通胀”中生产、在“通缩”中销售的企业的创新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

笔者以为,从“蓝海战略”到“长尾理论”,反映了企业战略管理实践中涌动着的奔腾不息的潮流,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回到了源头——顾客价值创新。所不同的是,前者让你走出“红海”进“蓝海”,后者则在教你如何找准“入海口”(产品个性化和销售渠道网络化)。

在我国,顾客价值创新算不上鲜活的话题,近年来,学者们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但总体看来,多数是从宏观层面、产业层面去看,或企业主导的“工具性”研究,较少站在顾客认同这个“源头”上进行深入的、动态的分析。本文试图以顾客的视角看企业的价值创新,探析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以期抛砖引玉。

一、企业为顾客创新价值不能“单相思”

什么是顾客价值?目前理论界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雷登巴赫(Reidenbach)等人以“顾客价值CV=效用/价格”公式来表示;科特勒(Kotler)从顾客让渡价值和顾客满意的角度阐述顾客价值。所谓顾客让渡值是指顾客价值(TR)与总顾客成本(TC)之差,即CV=TR-TC;伍德罗夫(Woodruff)则试图用阶梯理论(Laddering Theory)揭示顾客价值的内涵。这种理论假设将顾客的购买行为分为三个主要阶段:首先是顾客购买行为与企业所设定的购买属性相吻合;其次,在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过程中,顾客承受使用的结果(购买需求的满足度);在使用过程的不同阶段中,购买者会分别感受到不同的价值。伍德罗夫把顾客价值进一步区分为“感知价值”与“期望价值”,当顾客在感知上的收获大于其付出的代价时,就会感到物有所值或物超所值。虽然顾客价值定义的表述有些差异,但都触摸了顾客价值的核心——顾客的感知利得与感知利失的差额,即“净收益”值。

产品有没有价值?价值有多大?只能由顾客来评判,而顾客购买行为折射顾客的价值需求和认同。要提高顾客价值,必须到顾客中去寻求价值增加的来源。优异的顾客价值得以产生的前提,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动与顾客对价值的需求和认知取得高度的协调和默契。因此,顾客的价值取向是企业价值创新的逻辑起点。要端正“起点”,企业家首先必须弄清楚两个问题;“企业是什么”?“我们的业务是什么”?对这两个看似简单不过,但却是与企业生死攸关的最重要的问题,管理大师德鲁克作了浅言大义的回答。企业是什么?他在1992年接受华尔街日报的一次专访时再次提醒说,“企业界到现在还没有理解它。”他举例说:“他们认为一个企业就应该是一台挣钱的机器。譬如,一家公司造鞋,所有的人都对造鞋没有兴趣,他们认为金钱是真实的,其实鞋子才是真实的,利润只是结果”。“鞋子才是真实的”一语道破劳动及劳动对象的意义:世界上之所以有鞋厂,是因为有人需要鞋,而不是鞋厂需要钱。我们的业务是什么?德鲁克认为企业家必须回答5个问题:是谁为我们提供业务(谁是顾客)?他们在哪里?他们看中的是什么?我们的业务究竟是什么(该做什么、怎么做和不做什么)?

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是为顾客创造价值。因此,企业创新的首选目标是顾客价值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应“退居二线”。因为商业逻辑很简单:顾客价值创新的过程,便是企业不断创造市场的过程;顾客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同时也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最终结果。企业在为顾客设计、创造并提供价值时,不仅要对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替代品了如指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首先要弄清楚目标顾客的真正需求和偏好,以顾客的“感知价值”为导向,以“期望价值”目标,始终如一地为他们创造价值。但是,如果“价值”创造出来了却交付不了,这种所谓的“价值”也就毫无价值可言。成功的价值创新是顾客的价值认同,而不是“单相思”式的标歧立异。价值创新不能一厢情愿,不能以为我们爱吃苹果,池塘里的鱼儿就会爱吃苹果。你拿苹果去钓鱼肯定一无所获。

二、顾客价值需求要“引领”,而不是“迎合”

顾客的价值需求具有模糊性,有时甚至是浑然不知,而一旦你的产品或服务提供了他们真正需要的价值并得到他认同时,才会使其隐性需求变为显性需求。因此,顾客的价值需求往往不是靠市场调查和价值臆断就能发现的,企业须站在顾客的立场上,仔细观察和分析思考顾客潜在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发现顾客购买你的产品或服务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找准你要影响的购买决策者是谁、弄清楚那些比你的顾客更多的“非顾客”为什么不买你的产品。不能囿于行业公认的和顾客普遍认同的那些应当提供的价值(价值主张的一致性越大,价值创新活动的趋同化就越高),进而去“迎合”顾客需求,而应以为顾客创造潜伏而又真正需要的价值去“引领”顾客需求。

“引领”顾客需求,必须关注顾客价值需求的层次性。在多种需求中,有基本的需求和派生的需求、低层次需求和高层次需求;在同一时间里,不同需求的重要性有明显差异,占主导地位的需求对购买行为影响最大;在满足各种需求的过程中,顾客又会按照需求的轻重缓急排出时间序列,当低一层次需求获得基本满足后,这高一层次的需求将演变为对产品的基本要求(每一層次的需求还可以划分为若干层次,后一层次的需求何时成为主导需求,显然可以有许多起点,因人而异),新的更高的需求层次又随之形成。需求层次还具有“代偿性”,即当某一层次的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时,顾客可能会通过更高层次需求的满足来代偿。顾客需求的层次性构成了价值创新的重要利基。成功的创新都是以引领、继而满足顾客更高层次的需求来提升顾客价值,通过发掘高层次的需求来赢得顾客的。

融资租赁,林德全价值链的再延伸 篇3

融资租赁是指具有融资性质和所有权转移特点的设备租赁业务。即出租人根据承租人所要求的规格、型号、性能等条件, 购入设备租赁给承租人, 合同期内设备所有权属于出租人, 承租人只拥有使用权, 合同期满付清租金后, 承租人有权按残值购入设备, 以拥有设备的所有权。

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林德近日联手山重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共同扩展叉车融资租赁的领域, 在原有的经营性租赁 (长租和短租) 的基础上, 提供给用户更加灵活、更多选择的租赁方案。本次合作进一步完善了租赁业务, 而双方成熟专业的经营模式、经验丰富的团队、管理严格的体系、运作规范的流程, 都将为国内更多用户提供量体裁衣的租赁业务方案, 切实解决用户资金方面的后顾之忧。

林德结合德国的先进理念及二十余年的中国市场经验推出了主要包括租赁服务的“全价值链服务”, 一直围绕着“以客户为导向”的理念。其中, 林德租赁业务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 最终实现用户的投入产出比最大化。早在2002年林德就引入林德集团在欧洲的成功经验, 2012年全面在中国市场宣传租赁理念并推广经营性租赁业务, 其叉车租赁业务早已在全国45个分公司全面开展, 并拥有5000台租赁车队的规模服务于中国市场客户, 成为中国市场最大最专业的叉车租赁业务服务商。作为行业一贯的引领者和率先倡导叉车租赁的先行者, 林德中国不仅仅着力自身租赁业务的拓展上, 更是致力于在整个物料搬运领域对租赁理念的培养和推广。

集群价值链延伸 篇4

一、价值链与电视内容产业价值链

价值链概念由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中提出。该理论主要研究企业内部的价值创造和价值流动过程, 旨在通过分析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品输出过程中的价值转换, 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提升利润, 实现竞争优势。后续研究者将此理论从企业延伸至产业层面, 即所谓“产业价值链”。存在上下游联系的企业与企业结成产业关系, 物质、资金、信息在企业之间流动, 促成了产业结构的完善和企业价值链的整合, 形成产业价值链。

近年来, 随着国家文化产业建设政策的推动和电视领域制播分离的逐步实现, 电视传媒领域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逐年加快, 电视内容生产的产业属性日益显现。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分析, 以电视内容生产为核心, 由节目创意研发、节目生产、节目交易、节目播出、衍生产品开发等环节组成的电视内容产业价值链已经形成。在此产业链结构中, 基于体制和政策的保障, 电视台处于核心地位, 并将业务布局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 获得价值增值中的大部分利润。民营影视机构、互联网视频企业尚不具备全面介入电视内容产业链体系的资质, 没有获得与电视台平等的市场地位。

二、我国传统电视内容产业链的问题

以产业价值链理论考量我国的电视内容产业, 就会发现我国传统的产业价值链存在如下问题:1.结构封闭, 延展性弱。基于我国电视台同时承担的内容供应商和渠道供应商的角色, 电视台在产业价值链中呈现出自然垄断的特征。封闭性强, 与上下游关联企业关联度低, 缺乏向关联企业扩展的延展性。2.增值手段单一, 风险性大。从西方电视产业来看, 广告、版权收入、收视费和衍生产品收益共同构成价值增值手段, 而我国电视业90%左右的收入依靠广告, 收益手段单一而且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较弱。3.资源利用无序, 竞争力弱。当前情况下, 电视产业链的突出问题体现在由于产业链体系不完善造成的市场规则乏力, 造成竞争无序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例如在我国的电视剧投资领域和综艺娱乐节目开发上, 经常会出现一拥而上、内容雷同的问题。

以此来看, 完善电视内容产业价值链结构, 拓展电视内容产业的价值增值空间, 是电视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价值链理论的角度看, 价值链的增值有两种方法, “升级”和“延伸”。升级是解决产业链内部的产品质量和品牌提升的方法, 包括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跨产业升级等。鉴于当前我国电视节目品质的相对稳定以及对品牌建设的普遍重视, 我们认为, 产业延伸是促进我国电视内容产业价值链增值的有益尝试。

三、电视内容产业价值链延伸的背景分析

产业链延伸, 是指在科技进步或竞争激烈的条件下, 企业或产业部门内的产业环节, 通过资源的重新有机整合, 突破产业、行业内企业的束缚和某一地区的限制, 在全球范围内的地域空间和产业空间上重新构建与调整产业链环, 从而改变原先为短链或孤环的链接状态。[1]对电视内容产业而言, 就是指在技术进步和渠道融合的条件下, 与出版、电影、动漫、游戏、新媒体等邻近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对接和整合。从当前的情况看, 产业延伸是解决我国电视产业增值手段单一、增值空间不足等问题的关键。

(一) 从有效利用电视产品的审美价值来看

电视产品是内容产品, 电视内容经过播出平台的传播得到受众的认可之后, 就会产生巨大的审美价值。而这一价值并不因为内容播出的终止而失去, 反而经过受众的口碑传送和品牌传播得到长期的生命力。因而, 单一电视渠道的播出并不能完全发挥电视内容的增值效用, 将电视内容与电影、新媒体等渠道对接, 或利用电视内容品牌的影响力将审美价值延展至网游、动漫、出版等行业, 实现电视内容产品的价值再造, 就能够生成巨大的边际价值。美国迪斯尼的成功, 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将影视与动漫等衍生产业的对接。我国代表性的案例是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产业链的构建, 包括唱片、新媒体应用、品牌授权、演艺经纪等, 使整条产业链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二) 从当前电视行业发展的环境来看

当前, 在政策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 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传媒发展的趋势并事实上打破了传统的电视内容产业链结构。传统的电视产业链当中, 渠道供应商是产业链的中心, 海量电视内容必须在有限的电视播出平台上竞争。融合背景下, 有线电视网、互联网、电信网的平台藩篱被打破, 手机和互联网媒体成为新的电视内容的播出渠道。媒介融合一方面削弱了传统电视渠道供应商的垄断地位, 同时促成了新的基于手机平台和互联网平台的内容供应商的产生。在此情况下, 就要求传统电视内容产业链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渠道中心转向内容中心和受众中心, 实现传统电视业务与新兴的网络视频、手机视频等内容的融合, 加强与新兴视频内容提供商的合作, 从电视内容产业链的前后两端即内容创意开发和电视内容的分渠道传播实现产业链的延伸。

(三) 从价值链结构的完善角度来看

价值链理论体系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即“微笑曲线”理论, 是指在一个产业价值链当中, 处于首端和尾端的环节基于创意、市场、信息等因素的推动, 具有高附加值增值能力;而处于中间部分的产业环节多是基于劳动、资源等因素推动, 增值能力较低, 因而从整个产业链的增值能力看, 呈现出一条微笑曲线。以此来看, 电视内容产业形成的节目创意研发—节目生产—节目交易—节目播出—衍生产品开发的产业价值链体系中创意研发、衍生品开发的增值能力最强, 节目生产和节目播出次之, 节目交易增值能力最弱。而我国电视产业中, 节目生产、交易、播出环节却是行政保护最强、布局企业实力最强、对整条价值链控制力最强的环节。这就会导致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如盈利手段单一、渠道控制内容及在全球产业链中缺乏话语权等问题。当前我国综艺节目从西方购得节目模板国内制作的模式正是这一弊端的体现。因此, 从产业链的前后两端向相近行业延伸, 增强产业链前后两端的实力, 有助于我国电视内容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竞争力提升。

四、当前电视内容产业价值链延伸的思路

(一) 前端延伸———实现版权业对节目创意的保护和开发

电视产业是内容产业, 内容生产与版权产业产生关联是必然规律。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1990年发布的版权产业报告中就将广播电视作为核心版权产业的组成部分, 以版权保护为依托的内容开发、版权交易是西方电视产业内的常态业务。电视版权产业, 至少应包括四类市场主体:电视模板研发商、电视版权销售商、电视节目制作商和电视版权开发商, 同时管理部门以法律和制度的手段提供监管、究责和追惩。当前, 我国全国性的电视版权产业尚未建立, 在西方节目模式大量进入中国的情形下, 催生了一批民营的版权引进和制作的企业, 如灿星制作、唐龙国际等。而专门从事模板研制、版权交易和版权开发的企业尚无规模, 大量此类业务还是混杂于电视台内部。因而, 当前电视产业链实现与版权产业的对接, 培育更多的市场化版权经营主体是关键。这既需要管理部门制播分离等政策的继续推行, 也包括各级电视台版权交易行为的逐步规范, 更需要打破电视节目在国内市场生产流通的壁垒, 将我国电视内容产业链的前端逐步与国际电视版权产业对接。以此, 拓展电视内容产业链前端的增值空间, 并促成我国电视内容交易市场化运行的实现。

(二) 中段拓展———实现台网从内容流动向产业联动的升级

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 电视台与互联网视频媒体的融合体现为三个层次, 即内容流动、业务整合和产业联动。目前, 台网互动正在实现从内容流动向业务整合层面的过渡, 产业层面的联动尚未实现。内容流动是电视台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初步尝试, 即建立电视节目的网上播出平台, 如CNTV、芒果TV等;业务整合则是市场化水平较高的电视台如湖南台、浙江台、安徽台等与优酷、搜狐视频等互联网媒体的双向发力, 业务整合主要体现在电视剧层面。如2011年安徽卫视与搜狐视频共同播放新《红楼梦》的合作, 就实现了从播出模式、内容营销、招商冠名等方面的整合。[2]实现产业层面的联动, 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量的提升, 即参与台网互动电视台数量的提升。这首先基于省级电视台层面的市场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以及电视台与民营互联网视频企业主动合作意愿的增强。二是质的融通。融通的核心是对共同受众资源的开发以及差异性受众资源的确认。针对不同受众属性实现节目内容在台网层面的整合、分播或定制, 而非PK和争夺。

(三) 末端开发———实现数字衍生产品的长尾

基于衍生产品的高附加值特性, 自价值链理论引入电视产业研究以来, 衍生产品开发一直是学界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近二十年来, 中国电视媒体对于电视内容衍生产品的开发和利用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中国电视内容衍生产品的开发, 几乎很难找出几个成功的案例。”[3]

与电影产业相比, 我国电视产业在市场化程度、品牌影响力、版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造成电视产业很难像电影一样与旅游、出版、轻工日消品等传统衍生产品大规模对接。当前的媒介融合的环境为电视产业衍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就是基于新媒体环境的数字衍生品开发, 如网络游戏开发。电视剧《武林外传》热播之后, 制作方顺势开发了《武林外传》网络游戏和移动互联网游戏, 精准营销电视剧观众中的游戏玩家, 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再如数字音乐。学者统计, 2011年全球在线音乐销售额可达63亿美元, 我国大量音乐选秀类综艺节目、影视作品音乐等提供了大量的内容资源, 与数字音乐产业的对接将带来巨大的效益。《中国好声音》首季彩铃下载收益预估测算为3.2亿元。[4]其他数字衍生产品还包括动漫开发、微电影开发等。

五、结语

在全球电视内容生产的市场规则下, 我国电视内容产业正在经历由封闭到开放、由垄断到竞争、由行政主导到市场推动的变革之中。在此过程中, 结构完善、资源流动顺畅的电视内容产业链建设尤为关键。在我国现有的电视内容产业链体系基础上, 建构合理的版权交易规则以提升电视产业的原创能力, 加强互联网视频媒体的播出平台建设以建立产业链内部利润分配的市场规则, 促进数字衍生产业的发展以提升我国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 从而实现我国电视内容产业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提升产业价值、参与国际竞争的良好愿景。

摘要:产业延伸作为电视内容产业链增值的重要手段, 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本文从价值链理论的视角出发, 研究电视内容产业链延伸的必要性和途径。本文认为, 我国电视内容产业链应从价值链前端培育更多的版权企业主体, 中段实现台网间的产业联动, 后端着重数字衍生品的开发, 以此提升我国电视内容产业的竞争力和增值能力。

关键词:价值链,电视内容产业,版权,台网互动,数字衍生产品

注释

1[1][3]彭祝斌.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成长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0:117, 47.

2[2]李威.台网联动2.0时代的三种合作模式[J].视听界, 2012 (5) :67.

集群价值链延伸 篇5

现期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多是建国初期重点规划建设的老工业基地, 凭借资源优势主要发展以采矿、钢铁、制造为依托的第二产业, 产业层次低, 产业链主要围绕传统的加工制造改造手艺进行, 这种从原材料开采到企业生产加工再到下游市场销售为一体的单向线性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之新兴替代产业尚未形成规模, 高新技术产业刚刚起步, 第三产业潜力亟待挖掘, 市场和政府都迫切需要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支持产业价值链由线性发展向空间发散, 推进产业向多元化、规范化和地方特色化发展, 使市场要素横向联合紧密, 提高单位生产效益, 增强城市公共保障能力。

2013年12月5日国务院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 全面强调了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思路进一步深化改革, 通过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 加快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曾经的资源型城市变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 转型的根本在于经济结构调整, 凭借产业替代和产业创新取代原有的资源消耗增长模式, 尝试把第三产业融入进第二产业, 结合产业交叉把价值链终端的增值定位在品牌和服务的优化上, 立足区位资源优势形成产业联动。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特征与转型桎梏因素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 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从产业价值链延伸性角度观察, 该类城市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第一, 产业结构单一, 主导资源产业萎缩。在资源型城市中, 资源型产业是支柱产业, 占比非常高, 这种高度非均衡的产业结构过分依赖于自然资源, 资源枯竭使企业无法正常生产。并且产业结构单一造成社会结构失衡, 人们技能单一, 技术水平低, 不能适应产业转型的需要。若要显著改变产业结构, 需要很高的成本, 单单靠市场是很难完成的。第二, 产业创新不足, 粗狂性特征明显。资源型产业处于产业链上游, 产品附加值低, 呈现出粗放性特征, 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其劳动力投入大于技术投入, 缺乏技术资金人才等多因素决定了新兴产业培育滞后, 新兴产业难以发展, 诱导了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运行规律表现出产业结构低级的不良循环, 要促使产业升级就必须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第三, 产业关联度低, 产业辐射效应小。资源枯竭型城市企业大多位于产业链始端, 其感应度指数和影响力指数低, 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小, 对其他部门经济带动作用弱。并且城市经济发展过分依赖产业链的始端产业, 容易造成城市经济的畸形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没有形成产业集群, 缺乏范围经济, 增值空间较小。

研究显示, 118个资源型城市20%处于成长期, 68%处于成熟期, 12%处于衰落期 (于佳升, 2012) 。随着这类城市逐渐陷入“矿竭城衰”的境地, 经济结构调整愈发迫在眉睫。除了产业本身的局限性,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发展转型过程中还客观存在诸多社会难题, 短中期内直接制约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第一, 政企不分, 管理体制不合理。我国资源型城市建立初期一般是按照“一矿一城”, 即先有厂矿后有城市的格局建立的, 导致城市管理体制双重特征明显。一方面, 企业社会负担严重, 企业包揽了职工及家属的生活、医疗、教育、治安等问题。另一方面, 政府主管部门直接干预企业的内部事务, 这既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 也给城市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第二, 生态环境破坏, 资源面临枯竭。随着资源的深度开采利用, 资源逐渐枯竭, 生态遭到破坏。采矿造成了地表沉陷、山体滑坡等严重自然灾害, 其废石、废气、废水被遗弃地表成为环境污染源。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最严重的城市, 也是酸雨最严重的地区, 全国每年有50亿~60亿立方米的煤层瓦斯散逸于大气, 85%的工业废弃物来自矿山开采。第三, 基础设施落后, 就业率较低。资源型城市建城之初奉行“先生产, 后生活”的方针, 把主要的财力、物力投入到了资源型产业的开发建设中, 而城市交通、通讯、供水、住宅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匮乏, 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于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随着资源企业的衰退劳动就业形势也越显严峻。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理论基础及转型案例

(一)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与启示

20世纪40年代, 人们开始用“产业结构”这一概念分析经济问题, 有了很多产业结构演变的理论研究。1691年配第—克拉克指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 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1941年库兹涅兹证明了劳动收入的增长速度是和劳动力转移的方向相同的, 进一步证实了配第—克拉克定律。1931年霍夫曼通过分析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 (这一比例被称为霍夫曼比例) , 得出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不断下降的规律, 即重工业化的过程。1960年罗斯托提出了主导产业及其扩散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他认为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 是因为为数不多的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此外, 1969年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揭示了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 发现了制造业发展受到人均GNP、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 而受工业品和初级品输出率的影响小。世界上产业结构实际演变和上述理论是有着很强的相关性, 证实了理论的正确性。因此,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转型可以得到的启示:第一, 高服务化, 发展服务业。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该主动引导发展服务业, 提高服务业的同时, 必然提高人均需求, 为高度工业化做准备。第二, 重工业化, 促使产业延伸。发展城市主导产业的时候依然应该在产业增加值比较高, 产业辐射效应好的重工业方面倾斜。第三, 高加工度化, 重视招商引资。工业都顺着低附加值、低加工度的产业向高附加值、高加工度的产业的方向演进。在我国, 加工生产一般是以出口为主的外商投资企业为主, 所以要发展高加工度的企业, 首要任务就是做好招商引资的工作, 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第四, 知识技术集约化, 构建高新产业园区。日本采取“产、学、官”联合的政策,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开发新兴技术产品等, 让九州老工业基地科技成果得到转化、产业技术极大提高。所以, 建立高新产业发展基地, 大力发展促进高新产业园区的发展, 是一条比较有效的带动地区发展的道路。

(二) 较为成功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模式

现今世界上有几种比较主要的资源枯竭型转型模式。首先是产业更新模式, 如法国政府面对洛林已经完全丧失竞争力的资源开采业, 果断采取了产业更新战略, 1996年成立了洛林工业促进与发展委员会负责领导产业转型, 制定优惠政策, 大量吸引外资;建立企业园区, 大力培育中小企业;加强职业技术培训, 促进劳动力转岗就业;增加政府投入, 支持产业更新。如今洛林的汽车、电子、塑料加工业已取代了传统的煤炭和钢铁开采业。这种模式要求资金投入量比较大, 城市发展经济活力较高, 城市的集聚效应显著。其次是产业延伸模式, 该模式指在原有资源开发产业的基础上, 发展下游加工业, 建立起资源深度加工利用的产业群。如我国克拉玛依市随着油田的开发而建立了石油化工体系, 主导产业逐步由单纯的石油开采转变为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并重。再次是复合模式, 通常是在产业转型的初期表现为产业延伸模式, 城市主导产业逐步由资源采掘业转变为资源加工业。随着加工业的发展, 城市功能逐渐完善, 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和发展, 最终城市演化为综合型城市。美国休斯敦市的产业转型是个复合模式的典型代表。休斯敦由于石油资源成为美国的石油工业中心, 20世纪60年代以后, 休斯敦的石油开采开始滑坡, 不过石油产业群己经形成, 休斯敦并没有受多大影响, 70年代以来, 休斯敦的石油工业虽然日趋衰退, 但是第三产业特别是科研教育、医疗卫生、金融贸易和饮食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 整个城市已经成为综合型城市, 实现了持续的繁荣发展。

三、市场导向作用下资源枯竭型城市价值链延伸思路

资源枯竭型城市传统的发展思路主要沿袭以第二产业为主导, 通过壮大地方实体经济带动地方整体经济向前驱动。然而, 资源的逐渐匮乏加之现代市场发展思路的转变, 导致传统的资源消耗模式下的发展产出比日益降低, 探索新的城市价值链实现途径和延伸渠道显得愈发迫切。根据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新的发展模式必须更加适应市场的主流趋势, 具体可以考虑从几下几个途径。

(一) 加强产业关联度巧妙引导二三产业兼容过度, 实现产业链延伸

在产品的供需方面, 任何一个行业的生产以及任何一种产品, 都可能以投入要素的形态出现在其它产品或其它行业的生产中 (除最终消费品的生产外) ;在产业的技术供给方面, 一个产业的生产需要其它产业为其提供技术水平层次相当的生产手段, 同时它的发展也推动了其它相互关联产业的技术进步, 从而使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不断向更高层次推进。由此形成产业间相互关联、互为存在前提条件的内在联系。资源型枯竭城市大多产业结构单一, 产业间关联度较低, 特别是二三产业的交融更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在过度转型时期, 要尤为重视科学引导部分发展后劲薄弱的第二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转型过度, 打破原有的机械创造价值思维, 更加重视人文社会价值和服务价值的拓展。尝试结合城市特点发展相关优势产业, 如景德镇作为瓷土资源型城市, 近年面临资源枯竭, 但其在通过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 依托陶瓷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业, 使其成为著名的“特色瓷都”, 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产业多元化发展。

(二) 倡导市场化规律的观念技术革新, 谋求新兴经济增长点

城市的资本要素投入产出是建立在服务市场基础上的, 发展思路的准备也应该以市场规律为向导。不少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企业都面临破产的困境, 摆脱困境就得进行观念技术革新, 具体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文化创新等。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 不可能停留在一个阶段、一个水平上, 该类企业必须转变观念, 自我创新, 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 根据本地特色制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自身效率改造而言, 创新有益于提高单位产出, 降低单位成本。从价值路径转化而言, 要促使企业价值链空间扩展就必须打破单一产业主导局面, 在借助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为工业提供技术、资金、信息支持和保障功能的信息咨询业、技术服务业、金融证券和保险以及旅游业等新兴第三产业, 加速工业化进程, 推进产业升级。

(三) 利用区位优势挖掘市场潜在需求

对于当前的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 未来主体资源终将被耗尽的这一不争事实无疑给这类城市判了“死缓”。但是如果用发散的思维来理解, 可以观察到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都有着地理空间或战略部署上的绝对区位优势, 半数以上的城市都有着跟外部信息资源流通的相对区位优势。由于长期定式发展思维的束缚, 当地都过分把目光投向了曾经给地方带来巨大增加值的资源消耗性产业, 往往忽视了自身有潜在发展优势的其它路子。当代社会的发展分工日益明细, 无形间也给地方经济的发展增添了可能性空间, 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这类价值延伸还相对单一的地市。因此, 充分深入市场调研, 结合周边临近地市的实际情况开辟新型产业, 向周围空间提供服务类、知识类等要素输送, 有利于城市做宽做大市场。

(四) 突出政府的宏观职能力度

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实施相应的政策, 在财政和信贷上给予支持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德国工业区, 在上世纪60年代, 该区煤炭资源面临枯竭, 政府通过给与财政支持、设立经济发展机构、吸引外资、办现代新兴企业、提供大量优惠条件和政策, 最终使鲁尔区成功转型成为新兴工业基地。同时政府在宏观管理中也因摆正自己的位置。由于历史原因, 资源枯竭型城市受计划经济影响非常大, 现在政府管理体制存在政企不分、产权不清、责任不明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在市场活动中, 必须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调配, 把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配作用相结合, 打破旧的束缚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建立新的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管理体制,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的, “凡是市场能够做到的, 交给市场;凡是社会能够做到的, 交给社会。”

四、价值链空间扩展思路下的支撑条件分析

(一) 硬件基础设施具有先天比较优势

我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多为传统老工业区, 产区基础硬件配备较为丰富。同时, 由于较为庞大的资源和产品运输需求, 公路、铁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完整, 可为后续的延伸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前期产业发展积累下的经济优势也使得不少城市从目前来看规划完善、财税资源丰厚, 有利于在较大的可行域范围内进行产业转型。在支柱产业优化革新方面, 也只需在原有厂房设置的基础上添砖加瓦, 部分可持续利用的生产线亦可保留利用, 而不必重建新厂, 大大节约了投入成本。

(二) 软件技术服务拓展价值实现渠道多样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一方面大大降低了信息技术的流动成本, 包括信息的流动成本和技术管理模式的外出考察成本, 有利于当前最前沿的信息技术普适化;另一方面, 也增加了信息技术的流通速率, 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被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企业捕获整理, 无形中给了他们更多的价值选择渠道。此外, 随着人民生活需求水平的日益增加, 特别是精神类消费需求, 更多的省市都开始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 可同时解决绿色环保, 市场需求量大, 可持续等诸多发展瓶颈。除了上述提到的传统产业纵向延伸, 可以充分借鉴其它成果转型经验鼓励产业横向转轨, 与服务类产品兼容, 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平稳过渡。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中国的资源型城市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多, 其带来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尽管其对城市的消极影响不可避免, 但是为了改变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 为了减轻资源枯竭对城市经济的消极影响, 为了摆脱“资源富城兴、资源竭城衰”境况, 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升级迫在眉睫。经过上文的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的政策性建议:首先, 拓宽产业发展思路, 引导产业兼容, 实现单个产业价值链多元化跟多个产业价值链一体化。其次, 尊重产业演变规律, 选择具有高服务型、高附加值的技术集约化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最后, 不能在发展主导产业的过程中, 忽视了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自然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多种社会问题, 必须将解决社会问题和发展新兴产业放在一样的高度, 否则有可能功亏一篑。

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过程中, 需要结合城市自身的情况, 选择适当的主导产业,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资源型城市的支柱产业选择, 要综合根据其资源状况、区位条件、生产要素配置、市场拓展度等优势以及城市的发展战略来定位, 其中技术要素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既得利于资源又受制于资源, 为避免产业结构调整与其他城市趋同, 支柱产业的选择更应注意发挥资源和技术的优势。既要遵从资源采选业作为资源型城市支柱以满足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发展的需要这一客观事实, 又要发展替代性支柱产业以改变原有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 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摘要: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轨升级是近来年国家宏观调控的战略之一, 也是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焦点。要素资源的稀缺性及要素需求的高度依存性客观上决定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转型将面临诸多挑战, 如何引导衰退型产业拓宽价值链延伸渠道是资源枯竭型城市长久发展的重中之重。基于价值链视角, 纵向通过技术理念革新延长传统工业价值链寿命, 横向引导二三产业融合、鼓励智力引进和服务创新由此扩展城市价值链空间, 旨在探索一条符合市场化规律的科学转型之路。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价值链延伸

参考文献

[1]路卓铭.资源型城市衰退症结与经济转型的中外比较[J].宏观经济研究, 2007, (11) :30-35.

[2]柳杰.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 2005, (5) .

[3]杨振凯.日本九州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 2008.

[4]罗珺.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J].经济与管理, 2007, (9) :88-92.

[5]杨继瑞, 黄潇, 张松.资源型城市转型:重生、困境与路径[J].经济理论与经济研究, 2011, (12) .

[6]赵景海.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进展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 2006, (3) :86-82.

[7]李树人, 谢承泮.技术创新与资源城市产业转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12) :63-164.

集群价值链延伸 篇6

1 国内外钢材加工配送的现状

钢材的加工配送最早出现在欧美等钢铁工业较发达的国家, 是钢铁工业由传统的原材料供应商向系统服务商转换的典型表现形式, 是现代营销的重要手段。它较好地解决了钢铁工业的集约化、大规模生产与市场日益增长的广大客户差异化的个性需求的矛盾, 应当说钢材加工配送是钢铁市场逐步发展成熟的一个普遍需求。

目前国际上著名的钢铁企业主要通过完善的营销网络和加工配送中心来提高钢铁产品的销售服务。在西欧和北美国家, 钢材的销售普遍采取直销、代理和加工配送方式。如美国大部分的钢材是通过代理商以配送加工中心形式实现销售的, 加工服务中心是提高钢铁售后服务重要的组成部分。发达国家的钢铁经销商都是通过对产品的第二次生产, 即加工、配送, 在延伸服务中获得效益。如北美洲的钢材代理商, 通过加工服务中心, 实施以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全方位管理, 把运输、仓储、切割、包装、装卸等组合成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 将航运、铁路、公路运输紧密连接, 按需、按时、按质、按量以最低的成本, 把所需的品种、规格, 组合配套送抵用户, 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国内90年代初, 一些主要钢铁企业就开始借鉴并推广国外这种先进的物流配送销售模式, 如宝钢等大型钢铁企业率先在全国各地建立了钢材加工配送中心, 并针对汽车、家电等用户的需求开展加工配送服务;国外一些企业瞄准中国的汽车、家电、电器、电子等庞大市场, 也纷纷来中国寻找合作伙伴, 合资和独资建立钢材加工配送中心。这种现代营销举措, 逐步转变了国内的一些企业过去的传统销售和采购管理模式, 使得加工配送很快在中国兴起。经过十多年来的发展, 这种营销模式已成为我国钢铁企业与用户之间建立稳定供货渠道、形成供应链的重要手段。

具体来说我国国内钢铁物流中心分为三个基本模式, 即产地型、消费型和交通型。目前的钢铁物流中心首先是钢厂或贸易商自有资源的剪切加工, 其次为社会提供外来加工, 而其加工业务首先依赖自身贸易的带动, 靠近消费地区。贸易商运营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在广东和江浙地区较为普遍, 投入的装备和加工质量也越来越高。国内一些专业仓库、铁路专业线已具备了仓储和加工配送功能, 只需要配套横、纵剪设备, 就能为下游用户提供钢材加工配送服务[1]。

按照重点用钢领域“十二五”创新发展的要求, 未来重点方向是︰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海洋工程和海上石油开采、大型和特殊性能船舶和舰艇、节能环保汽车等领域, 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也就是建筑钢材的应用是很多的。再分析目前国内建筑钢材的加工配送中心, 虽已建成一些成型钢筋加工配送中心, 但这些配送中心大部分只能根据工程项目部送来的钢筋清单, 照单加工, 把加工成型的钢筋进行简单配送, 还不能够提供从设计转化、成型钢筋加工、配送、指导安装等一条龙服务, 配送中心的这种专业性成套服务还远没达到, 在配送管理方面显得也不够专业, 配送技术仍然停留在粗糙的操作上, 没有应用现代物流的理论对配送过程进行优化管理, 这使得配送成本较高, 削弱了钢筋加工配送的价格竞争力。

2 价值链理论与JIT方式分析

1985年, 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 指出它是对增加一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实用性或价值的一系列作业活动的描述, 主要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竞争对手价值链和行业价值链三部分。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 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价值链, 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 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联结。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

以钢材加工配送中心为例, 作为钢铁企业与下游客户结成供应链的一种关系纽带, 其提供的物流服务直接影响钢材供应链的管理水平和上下游客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绩效水平。从产业发展趋势看, 未来钢铁流通业的主体是流通服务型企业, 是能够在产业链上发挥价值增值的企业。这类企业将承担着钢铁产品从出厂到客户这个过程中的分销、物流、金融、物业、电子商务等环节的组合性增值服务, 最大限度地实现价值链各环节的高度协同, 充分体现出产业价值链流通环节的四大专业功能。一是营销功能, 实现对钢铁生产企业、消费者的原材料、钢材营销协同, 通过为客户有效降低营运成本, 提高产业价值链整体效率。二是融资功能, 依托流通企业的贸易融资能力, 与银行携手介入, 提升为上游钢厂、下游客户的融资支持。三是多样化交易功能, 通过多种路径扩大市场交易范围, 丰富钢材流通渠道, 扩大市场规模。四是增值功能, 通过发展加工配送、物流等增值服务, 满足消费用户日益个性化、即时化的需求, 体现出流通企业的差异化服务价值[2]。

准时生产方式 (Just In Time简称JIT) , 1953年, 日本丰田公司的副总裁大野耐一综合了单件生产和批量生产的特点和优点, 创造了一种在多品种小批量混合生产条件下高质量、低消耗的生产方式即准时生产。准时制其核心思想是, 将必要的零件以必要的数量在必要的时间送到生产线, 并且只将所需要的零件、只以所需要的数量、只在正好需要的时间送到生产。作为一种组织策略, 其应用不仅已经超出单个企业的内部生产、采购、分销环节, 而且逐渐成为一种物流模式在欧美物流界得到推行, 成为整个供应链的物流驱动机制。作为一种管理哲学, 和90年代初形成的精益生产、柔性制造、敏捷制造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3]。

准时生产方式 (JIT) 作为“精益生产方式”的基本构成之一, 其背后也暴露出过去“中国制造”所存在的过分依赖廉价劳动力和过渡消耗资源问题, “中国制造”只能负责包装和组装工序, 其他大约90%的产业价值都产生在国外, 利润链的高端掌握在外方手中。而钢铁作为典型的中间产品, 上连煤炭、铁矿石、运输这样的瓶颈产业, 下连汽车、家电、装备工业、建筑、机械等经济支柱产业, 钢铁工业的水平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十一五期间”钢铁工业逐步出现的生产能力过剩、产品质量不高、能耗总量很大、环境约束加剧、矿石受制于人、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需要我们在“十二五期”间重点解决。

3 价值链延伸与JIT建筑钢材加工配送

按照前文波特教授的传统价值链分析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的价值链, 可以看到仓储管理、剪切加工、现货销售、配送服务和售后服务是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的基本价值活动, 这些基本服务功能简单, 技术含量低, 容易被同行模式复制, 核心竞争力差, 因此需要扩展增值性服务和深加工服务。从原则上讲, 钢铁产品深加工属于用户单位的职能, 但从提高钢铁企业经营利润、节约使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来讲, 钢铁企业和用户均有效益。例如自2002年以来, 宝钢已将钢材深加工业定位为集团发展战略中的战略协同产业, 成为宝钢产业布局中的一个重要战备产业。经过梳理整顿和系统研究, 宝钢重新界定了深加工的类别及定位, 确定了产业价值及意义、发展原则及聚焦领域。从钢铁主业产品供应链的角度考虑, 宝钢钢材深加工分为三大类:一是材料型深加工, 如在线涂镀、棒线材制品、制管等;二是营销型深加工, 如剪切配送服务、市场示范产品等;三是产品型深加工, 主要指钢铁业下游产业的拓展, 如钢制二片罐、印铁等。紧密依托宝钢钢铁主业的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及协同效应优势, 宝钢对钢材深加工产业循序渐进、开放式地系统规划和动态分步推进, 确定了现阶段宝钢钢材深加工的三大聚焦领域:一是汽车用钢深加工及其制品, 二是住宅用钢深加工及其制品, 三是建筑用钢深加工及其制品。

以此为例, 随着钢材深加工服务的需求增加, 钢材加工配送企业可以在做精初加工 (横、纵切割、开卷、展平等) 服务基础上, 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的深加工领域, 发展产业型深加工。如针对汽摩产业提供板材剪切、落料、激光拼焊及相关服务;针对装备制造业开展冷拉型钢、模具钢、镀锌板、彩涂板等深加工服务;针对建筑行业开展钢筋矫正调直、定尺剪切、弯曲成型等深加工服务。通过这种策略, 增强了加工环节的核心竞争力, 使价值链向下游产业延伸, 获得行业优势。为了应对下游企业对钢材加工、配送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钢材加工配送企业应当开展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定制化加工、配送服务。在政府的引导下大型钢铁企业可以联手在全国几个大区建立若干个钢材加工配送中心, 每个加工配送中心要有各自的特点, 如建筑钢材配送中心、模具用钢配送中心、工具用钢配送中心、造船用钢配送中心、汽车用钢配送中心等。

具体再以建筑钢材配送中心分析:建筑钢结构体系是建筑钢材和钢材深加工用材的最大市场, 国家推动住宅业现代化, 其中有两个重要结构体系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与薄板钢骨住宅体系。此外现代建筑、体育场馆、交通枢纽、桥梁和塔桅结构等采用钢结构越来越广泛, 包括各种焊接圆管、方矩管、H型钢等。这些钢材的规格、形状都比较复杂, 需要专门的工厂对其进行加工, 如大型蜂窝H型钢就是钢材深加工的产物, 它的使用减少了钢材的使用量。如果再涉及到使用最普通的钢筋:目前商品钢筋主要包括钢筋强化、钢筋成型、钢筋网成型、钢筋笼成型、钢筋机械连接等钢筋加工产品。例如其中钢筋焊网主要用作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 特别是面积大、钢筋绑扎工作量大的板类、墙体构件的受力主筋、构造钢筋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普通钢筋。用焊网代替手扎钢筋, 有利于专业化生产, 提高建筑质量;有利于防止混凝土表面开裂, 如路面使用焊网可减少龟裂75%;减少人工50%~70%;降低工程造价2%~5%, 节省钢材30%。目前国内的万科地产和南京栖霞建设都在联合马钢、南钢致力于建筑用钢筋工厂化的推广。

在建筑用钢筋工厂化方面, 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早在20世纪40年代, 钢筋加工配送模式就已在新加坡悄然兴起, 时至今日, 新加坡超过70%的建筑用钢筋采用工厂化加工, 且加工形式不仅有钢筋散件的加工配送, 还发展衍生出钢筋焊接网片、钢筋成型构件等多样化模式;以比亚西 (亚洲) 为例, 其在新加坡国内的年产销量就已超过20万吨, 而且还在不断增长中。特别是其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 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和专业化钢筋生产流水线, 将钢筋加工成所需形状的散件产品和钢筋焊接网, 通过专业平台将钢筋散件烧焊组装成满足规范要求的钢筋成型构件, 并通过物流环节以JIT方式配送到施工现场直接安装的新型生产模式可以作为实现国内JIT建筑钢材加工配送模式参考。这一点随着未来国内大城市建设中日益突出的施工场地紧张, 劳务用工紧张与人工成本增加等问题, 其高效率低损耗优势将更加明显。

4 结论与展望

目前我国部分钢材加工配送企业还受传统流通模式的影响, 一直采用“统购后销﹢来料加工”的经营模式, 功能单一, 缺乏核心竞争力, 不能适应现代化钢材流通和自身发展要求。相信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持续发展和钢材产量的不断增长, 钢铁企业、钢材贸易商对钢材用户的争夺会越来越激烈, 这将对钢材产业链产生很强的推动力;同时随着思想观念和经营方式的转变, 很多钢材用户也开始将钢材剪切加工业外包, 并对钢材供应在内容、时间和服务水平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交货时间由过去的按月交货提高到按旬、按周交货, 并逐步朝着按天交货和JIT (准时配送) 的趋势发展, 这将对钢材供应链的形成产生很大的拉动力。因此, 在这种推动力和拉动力的共同作用下, 我国基于产业链与价值链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 必将朝着更快地响应用户的需求、更贴近用户、为用户提供更多深加工产品和更及时配送服务以及更合理有效地控制成本费用的方向发展。这样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才能在未来激烈市场竞争中立足。

参考文献

[1]李拥军, 高学乐, 陈雪松.对中国钢材物流业发展特性的分析[J].冶金管理, 2008, (2) .45-48

[2]王随民, 林广生, 郭明强.建筑工程钢筋专业化加工配送技术探讨[J].中州建设, 2007, (11) .51-51

【集群价值链延伸】推荐阅读:

集群价值链05-14

集群课程07-16

传统集群05-26

虚拟集群05-30

集群融资06-07

集群治理06-18

集群比较06-23

集群创新06-25

集群成长07-23

集群识别08-16

上一篇:网络营销信息管理下一篇:情志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