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系统

2024-09-09

价值链系统(共12篇)

价值链系统 篇1

摘要:在商务建模过程中, 我们关注的是公司价值链如何向价值系统的转换。在逐个比较了E3-Value本体论、DEMO方法论及标准化的服务接口模型后, 笔者提出一个从价值系统中的某一特定商务伙伴 (例如供应商、客户) 视角, 或者从一个中立的第三方视角看都是等效的REA模型。REA模型可以表达供应链上的不同伙伴商家的个性化信息, 以便可以穿越公司边界进行信息的集成。

关键词:商务建模,价值链,价值系统,供应链,REA模型

一、问题提出

过去, 商务建模人员将公司的价值链看作是公司信息系统所要支持的商务的核心结构。这些价值链包含若干价值活动, 例如物流、经营、营销和销售、采购、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些价值活动预期给客户创造价值, 为客户所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应当返回给创造价值的公司, 作为价值创造活动的回报。价值系统包含公司的价值链。价值系统还包括供应商以及客户的价值链。商务建模的重点放在价值链上产生了将公司理念或信息结构, 流程、活动和角色文档化的公司模型的构建方法。

这种做法可以为公司级的管理信息系统、交易处理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一个概念基础。然而, 持续不断、越来越快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供应链上商务伙伴间越来越频繁的合作增加了为整个价值系统, 而不仅仅是为价值系统中某个单一商家而建模的需求。

这种从单个商家向供应链上各个伙伴商家间通力合作的转变作为商务建模的中心揭露出很多学术界和实务界现有概念模型的不足, 这些设计的概念模型服务于某一家公司某一时点的特定需求目的, 主要提供特定部分应用视角的商务领域。因此, 这些模型的抽象级别有限, 特定应用语义阻碍了公司在更高抽象级别上的经济单元的建模。

这种商务建模方法确实能够很好地支持特定信息系统工程化从所涉及商务伙伴的内部业务角度的抽象的价值系统建模, 但却越来越不支持整个价值系统的整体概念设计。因此正如前面定义的那样, 我们不能认为这些简单概念化是优化的商务建模方法。例如, SCOR方法中从经营角度构成价值系统, 并且提供在设计这些流程过程中提出经营问题的词汇表的价值创造流程的设计。这很明显就是从支持信息技术角度抽象而来的。

二、模型演进

另一方面, 不从战略角度看待同一个价值创造流程, 并为在流程设计时提出战略问题提供一个本体论。这很明显就是从经营问题的E3-Value本体论抽象而来的, 它提供了基于经济交换原则, 表达这类商略商务模型和预测他们的获利能力的工具, 作为早期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工程的需求启发。同样, 战略问题的商务目标模型在信息系统开发的更早期, 例如商务规划时期, 就如此看待商务。

在信息系统开发的早期, 提供支持的信息技术架构是不相关的。作为Dietz的公司本体论补充的DEMO方法论, 关注构成价值创造流程的交易的控制流。与REA一样, DEMO方法包含价值创造流程所产生信息的处理。然而, DEMO本体论不符合“理性经济人”这一核心概念假设, 而REA本体论符合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与Dietz的公司本体论相反, Ushold的公司本体论的目标只包含通过提供一个共享的商务词汇表来加强交易双方的通信。因此, 后来的公司本体论更倾向于被用作信息系统的人为组成部分, 而不是用来支持开发信息系统。

需要什么是一种商务建模方法, 该方法允许每家公司参与一个价值系统来提高自身的价值链信息系统, 同时也支持系统交互操作能力和供应链上各商务伙伴间的信息共享。产生系统的交互操作能力需要具备4个先决条件: (1) 与标准的参照模型一致; (2) 标准化的服务接口模型; (3) 关于领域特定概念模型的标准化集合 (例如原型和模板) ; (4) 标准化的鱼控制变量协同的决策机制。

在当前状态下, 除了标准化的服务接口模型, 例如网络服务标准W3C、电子数据交换标准Eur等模型外, 商务信息系统工程领域缺少这些先决条件中的绝大多数。

尽管存在广义定义的应用领域的参考模型, 例如公司架构、工作流建模以及更狭小的领域, 例如产品跟踪追溯、电子合同等。该领域还没有一个可跨越多种商务信息系统应用领域的普遍接受的参照模型。以上单独的应用领域参照模型可以实现领域内的系统集成, 但是不能实现跨领域的系统集成。这些参照模型与概念模型的建模模式或领域术语互相不一致。

各个不同的本体论都已经提出了商务领域的标准化的决策机制, 像专业词典、分类系统、语义模型等。但以上模型中没有一个能够超越统一各个不同的基于特定目的商务子领域, 诸如会计、业务流程管理、公司治理等, 或者实现跨领域范围内的共享。

三、REA模型表达

本文迈出了价值链和价值系统建模都能使用的, 为信息系统开发和集成提供了基础的开发商务模型方法的第一步, 即一个克服了商务信息系统各个应用领域障碍的参考信息模型。该模型可以用作价值系统内出现的公司内部现象和公司间现象建模的一个参照。本文同时也提出一个商务专用概念模型的标准集来实例化这一参照模型。这些作为对象模型表达的概念模型显示了递归概念或者商务信息结构的原型发生法。在今后的研究中, 这些原型对象模型可以被集中到用作创建商务模型积木的建模模板中。

本文提出的参考信息模型是从作为受控业务词汇表的REA本体论派生而来。REA是一个开发自会计信息模型的商务本体论。会计是一种拥有500多年历史的记录商务交易的专门技术, 会计因此能够表达商务领域内大量的实际业务。由于REA本体论已经被用作供应链和电子协同建模, 以及生产过程、公司会计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建模的概念基础, 因此, REA本体论的会计本源并不意味着REA只是一个面向会计的本体论。

国外的研究已经表明, REA本体论的模型可以支持跨越公司边界的业务流程集成, 也有助于数据库主体框架的演进。正因为以上业务流程集成, 以及现有商务建模应用的变形, 研究人员选择REA理念作为提出的公司内部以及公司间的参考信息模型的本体论基础。

选择REA作为参考信息模型的基础并不意味着REA理念本身就是参考模型。REA在商务资产和交易中交易各方视角和独立视角之间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区别。交易各方视角特别强调从交易的唯一特定参与方进行商务概念化。这个唯一的、特定的参与方称为“交易方”, 例如公司以客户、生产者或供应商的身份进行交易。REA的ISO标准版本中提到的, 作为开放-可编辑的商务交易本体论 (the Open-edi Business Transaction Ontology, Oe BTO) 的独立视角, 从独立观察者的角度或者说从空中 (即将经营活动看成交易各方发起的商务事项所导致的货物流、服务流和货币流) 看待经营活动。两种视角都关注公司内部建模以及公司之间建模, 如果该参考模型既要满足价值链建模, 又要满足价值系统建模, 那么REA参考模型必须集成, 这一点显而易见。

参考文献

[1]周梅.REA公司本体论视角下的AIS建模[J].财会月刊, 2012 (11) .

[2]周梅.公司本体论中的会计信息系统[M].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4 (8) .

[3]Wim Laurier, The Resource-Event-Agent Ontology as a Foundation for Business Modeling.Doctorial Presentation in Applied Economics at Ghent University.August 2010.

价值链系统 篇2

价值取向的系统内函

作为一种理性层面的`行为取向,价值取向不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有层次、有结构的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价值观念等要素与当下所处环境、条件之间的协同过程.

作 者:徐玲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刊 名:系统辩证学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YSTEMIC DIALECTICS年,卷(期):10(1)分类号:B018关键词:价值取向 系统内涵 层次性 协同性 过程性

酒店集团核心价值是系统建设 篇3

Q & A

Q:港中旅未来是否会加大酒店业投入?投入方向侧重哪些方面?

A:中国港中旅集团以旅行社、酒店、景区为旅游产业链的三大支柱产业。旅行社板块包括中国旅行社总社,景区板块包括有世界之窗、锦绣中华、嵩山少林等。单纯从酒店来看,在很久之前,我们就确立了自己的目标,那就是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民族酒店品牌。从2006年至今,我们打造的维景酒店已达到80家,从港澳到内地覆盖近40个商务旅游城市,主要定位在五星、四到五星之间。

我们有自己投资建设的酒店,也有通过收购获得的。未来我们在重资产方面将会加大投入,目前也在买一些重点区域,计划做出一个标杆来,对象主要集中在高端酒店。我们对自己投资的酒店也会进行一些梳理,有些可能要“进”,有些可能要“退”,让资产效率更好。在轻资产方面,我们将用自己的品牌、人员和系统建设来提升品牌竞争力。

Q:港中旅酒店是否有拓展海外市场的计划?

A:我们刚刚做了一个尝试,在非洲已经开出了一家维景酒店,而且是西非当地最好的五星级酒店。未来,随着中国出境游的不断发展,我们的酒店也会向欧洲、美国等其他地区拓展,这是我们发展的目标。

而且港中旅除了酒店以外,我们的旅行社、芒果网等在内的酒店、游客接待量每年达到4000多万次。比如说,去台湾十个人中有四个是港中旅的顾客,这就是我们的资源和协同优势体现出来的,所以一定会走向海外。希望维景以及其他中国酒店品牌可以在世界各地都看到。

Q:在当前政策和市场低迷的现状影响下,酒店行业面临着转型的压力。酒店转型需要面临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A: 国家政策出台后可以使市场回归本质,回归理性。其实在市场经营中,在国外或其他地区,很难看到非理性的政府消费,其实这是一种常态。酒店作为一种经营体,随着市场变化,客户变化,自然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应对市场。在市场这个浪潮中,变得快、适应得快就能够生存,否则就将会被淘汰。从我们目前的状况来看,可能是定位问题,我们的经营今年上半年到现在和去年基本上是持平略有增长,我们也在慢慢调整中。

Q: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网络对酒店的经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通过互联网来选择酒店。港中旅的在线营销有哪些举措?

价值链系统 篇4

价值链的概念是1985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来的。波特认为, 每个企业都是进行设计、采购、生产、营销、服务及辅助活动的集合, 所有这些活动都可用价值链来表示。皮特·海恩斯把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重新定义为“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与传统价值链相比, 海恩斯把原材料和顾客纳入其价值链范畴, 这意味着任何产品价值链的每一个成员在不同的阶段包含不同的公司, 而波特的价值链只包含那些与生产性质直接相关或直接影响生产行为的成员。20世纪90年代, 美国杜克大学的社会学教授格里芬把波特的价值链概念应用于全球范围的企业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全球商品链条的概念, 其含义是全球不同的企业在由产品的设计、生产和营销等行为组成的价值链中开展合作。英国经济学家卡普林斯基认为, 生产价值链条是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项行为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的实现过程, 它包括产品研发设计、加工制造、生产和财务管理、品牌管理、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美国Market space公司首席执行官Jefferey F.Rayport和哈佛商学院John J.Sviokla于1995年提出了“虚拟价值链”的观点。他们认为, 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由物质世界构成的实物价值链和由信息构成的虚拟价值链。信息技术的发展揭示了获得竞争优势的新领域, 价值链被看成是包含信息的创造和利用。美世管理咨询公司的顾问Adrian Slywotzky在《利润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价值网的概念。价值网是价值链概念在互联网时代的延伸和拓展。价值网是由虚拟企业构成的网络, 依靠电子信息技术, 将相互独立的企业联系起来, 共享信息资源, 优势互补, 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傅元略 (2004) 将价值流、价值网、虚拟价值链和智力资本价值链进行集成, 提出了网络价值链的概念。这一概念是受美国计算机商业应用权威专家詹姆斯·迈天提出计算机网络化的企业的启发, 根据计算机网络在财务领域应用发展的趋势和适应企业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环境而提出的。网络价值链中的“网络”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充分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 二是指类似动物的神经网络可对实体的外部环境实时做出反应的价值链网络系统。网络价值链是适应网络化时代的计算机化企业快速变化, 能够学习、进化和自我快速应变的网络价值链管理系统, 是按照控制论原理而设计的计算机网络化的价值链系统, 其以价值流为基础, 能对企业的环境变化、竞争、顾客需求和供应商供给做出即时反应, 并对企业进行虚拟或联盟运作, 实现实时财务监控和联盟企业的财务信息共享。

二、网络价值链系统对传统财务的影响

其一, 网络价值链系统的出现拓展了财务关注的范围。从网络价值链的特征看, 其是价值流、价值网、虚拟价值网和智力资本价值链的集成, 既重视企业传统的价值链管理和价值流财务信息的应用, 也重视企业外部 (包括市场、顾客、供应链节点企业、相关利益者等) 对企业资金流和财务目标的影响及其协调作用。就目前我国企业的ERP、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应用发展来看, 引入网络价值链系统, 对于推动企业信息网络化系统从企业价值管理比较注重内部资金管理逐步扩展到企业外部链节点的价值流协调管理, 从事后过渡到实时, 从静态到动态, 促使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功能不断丰富, 同时也可促使价值链管理研究的领域和问题不断延伸。

其二, 网络价值链系统概念的提出, 使财务监控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网络价值链系统中普遍采用的电子交易和电子资金结算彻底地改变了传统的交易和资金结算方式, 其结果必然使企业各部门间资源配置的进一步优化;其外部联网改变着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乃至一般顾客的沟通方式, 从而改变着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控制方式;通过国际互联网则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成为可能, 为企业间的竞争提供一个全球性的舞台。空间上, 网络价值链系统中, 管理控制不受空间地域的限制, 网络监控实现了包括远程资金安排、远程财务信息处理、远程审计等的多种远程管理控制, 使网络价值链节点间、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总部与分机构间的空间距离由物理距离几千公里或几万公里变成了鼠标的几十秒或几秒的光速距离。利用这些快捷功能, 财务总监几乎可以零距离地对企业全部经营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在时间上, 电子商务供需链下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与业务之间的同步实时信息处理, 使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实时, 从静态走向动态, 实现对企业的一切活动进行在线管理。在实时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支持下, 财务总监将能够同步地对供需链上物流和资金流进行管理实时控制, 并存在的问题适时做出相应的财务安排和解决。

三、网络价值链系统中授信风险控制

在网络价值链系统中, 授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实时监控机制的缺乏。无论是公司自身管理制度, 还是客户的相关信息, 如果能够及时反映到财务部门, 并采取相关的措施, 就可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授信风险的产生。然而我国很多企业, 即使建立了基于因特网的信息系统, 但由于管理思想理念的落后, 业务之间不协同, 财务与业务不协同, 总分机构之间、各部门之间有时还是一个个信息孤岛, 财务总监无法获得实时动态的信息, 使管理控制不力, 更谈不上实时监控。在手工或信息孤岛环境下, 财务总监并不能及时获得有关客户信息和市场信息, 财务部门所作的工作往往仅限于被动地进行事后反映销售活动和应收账款变动情况, 而不是主动地发挥实时控制作用。

根据网络价值链系统的授信风险产生的原因, 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对授信风险进行控制。

其一, 可以考虑实现销售和财务的实时控制。网络的出现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界限, 使得财务可以跨越时空与业务同步, 而财务与业务的协同, 实现了信息集成。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就是:进行实时的授信风险控制成为可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动态的、有针对的管理实时控制。对这些实时信息所反映的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实时监控, 是一个十分庞大而艰辛的工程。因此, 在财务总监实时监控体系中, 应采取控制点实时监控和中心实时监控结合的双层实时监控方法。

(1) 控制点实时控制。所谓控制点实时监控, 是指根据企业环境、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的具体特点, 对有关业务环节设置关键控制点, 在关键控制点通过计算机系统设置相应的监控指标, 由计算机实施对控制点的刚性监控。例如, 企业的信用政策为90天, 于是可以在销售子系统 (销售部门) 设置控制点, 对账龄超过90天的客户, 不允许再作销售。这样, 销售部门拟作销售时, 须将客户信息输入系统, 而系统会自动分析客户信用情况, 将欠款账龄超过90天者硬性阻止在销售对象范围之外。设置关键控制点, 对相关业务流程进行刚性的实时监控, 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财务总监的工作强度, 并且其监控是行之有效的。作为财务总监, 应根据本企业具体情况, 对于那些易于把握、可以制度化、不需主管判断的业务环节, 采取控制点实时监控方式, 设置控制点及相应的控制指标。

(2) 中心实时监控。中心实时监控是指财务总监根据各业务部门及财务部门传递的各种实时信息, 按照一定的标准, 运用职业判断, 对相关业务进行管理实时控制并将相应处理予以反馈的过程。中心, 是将财务总监作为管理实时监控体系的中心。对于那些复杂、需要其他数据支持和主管判断、控制点实时监控无法解决的业务环节, 有关信息将传输给财务总监, 由财务总监做出相应的处理。中心实时监控, 是在考虑了计算机刚性控制的局限性的前提下, 结合财务总监的主观能动性 (判断性) , 设置一种柔性控制。由此中心实时监控弥补了控制点实时监控的不足。值得一提的是, 控制点实时监控的实现要求相应管理软件能够提供设置关键点和各种控制指标的功能, 这是企业在选择软件时要注意的。关键控制点实时监控的结果应生成报告信息传给财务总监备案。控制点实时监控和中心实时监控相结合的双层实时监控方法, 充分利用了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的高速性, 又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管理实施时控制中发挥主导作用, 将有助于全面、有效地进行管理实时控制。

其二, 要使授信风险管理控制人员的观念实时化。授信风险控制要实时化, 企业首先要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 实现企业管理方式上的创新。企业信息化的难点不是技术, 也不是资金, 而是管理思想上的转变和观念的更新。要实现授信风险管理实时控制, 最终要落实到一个“人”字。在决定授信管理实时控制能否实现、效果如何的诸多要素中, 人是第一位的。因此, 在企业内部培养一支能够适应网络环境先进技术的过硬人才队伍是至关重要的。企业中销售人员、财务人员的素质决定了授信管理实时控制的有效性。企业必须走出以往单纯依靠专业技术人员的误区, 培养其信息意识和信息使用及处理能力。

其三, 改进营销管理和资金管理流程。企业要从一种外部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角度, 并通过不断应用新技术来将这些流程自动化。在自动化跟踪控制方面可增加一些重要的工具来改进财务部门和营销部门业务集成化。财务经理和销售代表可以通过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来进行更加便利的交流。他们主要通过个人计算机来进行信息传递、收集价格信息或者关于客户的数据。除了电子邮件之外, 语音邮件也已经成为了企业用来传递内部信息和追踪客户需求的一种重要通信工具。财务部门为了更好的进行自动跟踪, 可考虑给销售点代表配备如下的自动化工具包: (1) 电子目录 (EZ) ———可以被用于向客户报价, 也可以被用于向忠诚公司的客户提供本公司的产品信息。 (2) 销售代表工具箱 (SRTK) 。一种趋势记录系统, 可被用于分析客户业务, 或者是对某个细分市场进行分析。 (3) 自动定价工具 (PX) 。可以使得销售代表向客户提供一系列的价格选择, 从而尽量减少价格变更对双方原有关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Rayport, Jeffrey F.John J.Sviokla.Exploiting the Virtual Value Chai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ep-Dec., 1995, 75-99.

[2]Shank, J.K.and Govindarajan, V.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the value chain perspective,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J], 1992, 179-198.

[3]Michel Crouhy, Dan Galai and Robert Mark,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urrent credit risk models[N], 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 2000, 24, 59-117.

人才价值的自我驱策系统分析 篇5

价值取向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灵魂”

人力资深顾问师卢东祥老师说: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应建立在满足社会需求、企业需要的基础上,要有正确的职业期望,不能脱离实际,有七种价值取向可供选择:1、推动社会发展的职业(如社会活动家、政治家);2、助人为乐、为社会做贡献的职业(如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志愿者、义工等等);3、得到高度评价的职业(如科学家、文学家、改革家等);4、受人尊敬职业(如教师、作家);5、能赚钱的职业(如商人等);6、虽平凡但有固定收入的职业(工薪一族);7、若不为人所用,就自谋职业(创业者),每个人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参照价值取向确立规划自己的职业。

确定自己所想要的目标后,还要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并且考虑内因(如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身体条件、学历等)和外因(如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市场行情、就业趋势等),并清楚我是谁?我想做什么?与环境支持或允许自己做什么?很好地权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自知之明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石”

研讨会上,柏明顿(广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师的胡八一总经理现身说法,讲述了其职业生涯规划的切身体会,正在攻读中山大学哲学博士胡总素来喜好社会人文学科,而他曾经服务过的一家大型著名跨国公司在录用他的初期,却认为他“胆大”、“心细”的品性适合担任“品质管理”和质量检测员(QC),让不是学工科的他去管马达的质量,真是莫名其妙!但他始终相信自己的发展不在这方面!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他无奈地扮演“品管”一段时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将他推向了舞台,让公司领导重新认识了他的价值,最终他进入了人事部,从事自己喜爱的人力资源管理及研究直今!他说他是幸运的,有的人则被命运将了军,阴差阳错从事了自己不擅长不喜欢的职业,如搞电子工程的进入了消防队,学外语的当中文教师,诸如此类,这无异于让诸葛亮去舞张飞的“方天大戟”,而让翼德去摇孔明的“羽毛扇”,这不闹出笑话吗?

检验科室数据管理系统的应用价值 篇6

数据的录入与输出

由于该系统采用人机对话方式,所以稍加培训可学会使用。住院病人数据的录入:首先通过网络或软盘从医院住院病人管理信息系统内将住院病人的姓名、病历号、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调出,便可以按屏幕上的提示,选择最适合的录入方式录入数据。敲入病历号以调出该病人的基本信息,敲入检验代码以确定该患者所要做的檢验项目,敲入结果数值或文字代码以记录该化验结果,确认后再敲一次回车键即可将以上信息全部存于计算机内。此外还可通过大型自动化仪器,将病人的数据直接传入计算机内处理。凡有录不进去的病历,可按提示的四种方法选择一种处理方式。门诊检验数据的录入:由于门诊病人情况较复杂,许多无病历号的门诊患者无法处理。我们为此设计了一个批处理录入方式,即输入一个检验项目代码,再输入做了多少个标本,确认后敲回车键则该项目的标本数量和总收费价格即全部存入机内,并可以查阅和修改。具有储存各检验项中英文全称、简称、检验代码、正常范围、单位、价格、实验室名称和统计等多项功能。检验代码的设计非常重要,并应有自己实验室的特点。我们采用数字编码来分别表示各个检验项目,检验组项中可包括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检验子项。

充分利用数据库内储存的数据与计算机网络,在各病房的终端机上整理并生成各种检验报告单。可按临床医生的要求迅速按多种索引方式查找所要查询的内容,并按要求打印报告,减少手工抄写登记的麻烦和带来的笔误,加快回报结果的传递速度。

数据系统的维护

所谓“维护”即对检验数据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和删除,以避免由于某些原因造成的录入错误,避免这些错误数据进入临床产生恶性后果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它起到了一种保护作用。此外录入的数据应能迅速查找到,系统可以通过选择查找当日结果还是查找某月的结果,只要给出病人病历号和月份,即可迅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结果,比查找化验记录本方便很多。另外,设置该程序的目的是为了对整个检验科管理程序中的主要数据库进行补充、修改和删除。通过该程序可以在原有的检验项目数据库中添加新的检验项目,可以删除不再使用的检验项目,修改或重新安排检验代码、检验项目名称、调整检验收费的价格等多项内容。该程序还可按需要打印出整个检验项目与检验代码的对照表手册。对检验结果代码数据库进行同样的修改、添加和删除,打印检验结果代码韵对照表,也是数据维护的主要内容。此外,还可存储、修改和打印科内职工的基本档案资料。

数据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价值

进行广范的开发,检验科数据管理工作中有许多内容尚待开发。例如:质量控制数据的管理、分析、作图;每月临床检验测定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和分析,或称为应用病人临床数据的质量控制;职工个人工作量及奖金分配管理;临床检验试剂管理及成本核算,以及笔者正在开发的医学临床检验专业文献卡片管理等,有许多工作可做。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化仪器,特别是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计数分析仪、尿分析仪、酶标仪等均有计算机程序控制和管理检测数据。检验科的数据联网乃至全医院的数据共享,数据统计分析,质控管理等均离不开计算机的帮助。计算机应用已经走进医学检验专业,其质量控制一样越来越受到医院、检验科管理者和检验工作者的重视,因此应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培训和开发。应用计算机管理检验科数据,可使我们处理检验科的临床检验结果数据以各种用于统计和管理的数据报表变得简单、准确、方便、迅速。

完善检验科数据管理制度

检验科室一定要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制度建设是管理工作的生命线,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如《检验科工作人员工作条例》、《检验科管理办法》、《检验技术人员管理条例》等。有关制度内容应该包括:保证检验科室管理人员具有履行其职责所需的权利;保证临床检验工作的真实性;对影响检验质量的所有管理、执行或验证人员规定其职责、职权和相互关系;由熟悉检验方法和程序、了解检验工作目的以及懂得如何评定检验结果的人员实施监督及定期考核;实验室应建立对其多开展项目固定、准确的工作程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保证在任何时候对样品的识别不发生混淆,避免检验所用样品在贮存、处置、准备检验过程中变质或损坏,并遵守随样品提供的任何有关说明书。实验室应尽可能选择由知名的技术组织检验或在有关科技文献或杂志上公布的方法。如果任一仪器设备有过载或错误操作、或显示的结果可疑、或通过检定(验证)或其他方式表明有缺陷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加以明显标识;应配置停电、停水、防火等应急的安全设施,以免影响检验科室工作质量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讨 论

检验科室中熟悉微机技术的专业人员少,缺乏开发能力和经验,微机软件开发人员又尚未了解和开发这一领域。该系统的开发人必须具有检验专业知识又懂微机技术,才能开发好一个应用程序。在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协助下,利用专业知识和编程技巧,不断改进和发展新程序,使得科内每个检验人员都能方便地使用该系统,同时使其更符合检验科工作的特点和满足科内各种管理需求,才能使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应安排专门技术人员专职或兼职管理该系统,负责培训科内每个使用者,对系统进行维护,做各种统计和报表,负责解决疑难问题,负责与医院计算机管理部门的横向联系。本系统可对许多数据库进行维护,可按需求进行调整或稍加改动即可便于其他医院移植使用。

另外要鼓励检验科室工作人员直接或间接参与检验科的开发,检验科数据管理工作中有许多内容尚待开发,例如:质量控制数据的管理、分析、作图,每月临床检验测定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和分析,或称为应用病人临床数据的质量控制;临床检验试剂管理及成本核算等,仍有许多工作可做。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化仪器,特别是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计数分析仪、尿分析仪、酶标仪等均会出现更好的计算机程序控制和管理检测数据。检验科的数据联网乃至全医院的数据共享,数据统计分析,质控管理等,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的帮助。计算机应用走进医学检验专业的若干年以后,数据质量控制一样越来越受到检验科管理者和检验工作者的重视,因此应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培训和开发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相当有研究前景的。

医学检验数据是一种表达某个特定检验结果的信息,它可能是数值,也可能是文字信息,也可能两者兼有。检验科的数据除以上内容外,还包括各种用于统计和管理的数据及报表,内容较多也较为复杂。应用计算机管理检验科数据,可使处理上述内容变得简单、准确、方便、迅速[2]

参考文献

1 张时民,刘卓辉.检验科数据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应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2,8(5): 304-306

价值链系统 篇7

关键词:价值链,战略成本管理,系统

1 价值链战略成本管理系统的内涵

价值链战略成本管理是在价值链管理、战略成本管理等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面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新型成本管理体系。它将价值链分析作为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 拓展了企业成本管理的空间范畴和时间观念, 运用环境分析和战略定位、成本动因分析、作业成本分析、产品寿命周期分析等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对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成本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和分析, 进而对价值链进行优化和重构, 降低价值链各环节的成本, 以提高企业及其所处的价值链联盟的竞争优势。

2 战略成本管理系统的特点

2.1 外向性和全面性

外向性是指战略成本管理系统重视外部环境的影响, 注重行业的价值链、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 把企业成本管理问题放在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虑, 以求使企业获得的外部资源成本最低。全面性是指战略管理要求从多方面提供战略性成本信息。

2.2 竞争性和长期性

竞争性是指战略成本管理系统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发展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上, 帮助决策者选择最佳的战略方案及以对应的成本管理战略, 来促进战略管理目标的尽快实现。长期性是指战略成本管理系统把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短期目标转向长期目标, 争取较长时期的竞争地位, 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

2.3 动态性和灵敏性

由于不同的战略选择需要不同的成本分析观和成本管理方法, 这就决定了战略成本管理系统应该具有动态性以及对信息传递和响应的灵敏性。

2.4 事前控制性和支持决策性

事前控制性是指战略成本管理系统更多的集中于价值链上的成本计划、预算和控制。支持决策性是指战略成本管理系统具有辅助决策的功能, 为决策提供有用的战略成本信息。

3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

3.1 竞争战略指导原则

在竞争性经济环境中,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完全决定于竞争战略的正确性及其执行的有效性。所以企业设计成本管理系统的指导思想也就是有效地实现竞争战略, 设计出的成本管理系统的各个方面都应体现出竞争战略的指导作用。

3.2 成本效益原则

在设计成本管理系统的过程中, 选择成本的计算及控制方法应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为实现同一种竞争战略, 通常可以使用多种成本管理方法, 每种方法所需要的成本却是不同的, 其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也不同。

3.3 协调原则

成本管理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3.4 弹性原则

当企业的竞争战略或其他重要因素发生变化时, 成本管理系统也就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而成本管理系统的调整同时也会使企业发生成本。

4 战略成本管理系统框架的构建

本文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 借鉴、吸收国内外战略成本管理的先进思想, 结合我国企业内外环境, 对现有战略成本管理模型进行比较和总结, 构建了战略成本管理系统。 (如图1所示)

图中的最大的矩形框表示企业组织, 战略成本管理系统以组织职能划分为基本前提。战略成本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实施立足于企业的战略, 并为战略的制定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图中双向箭头表明了战略成本管理系统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箭头⑤表示战略成本管理系统是以价值链和战略管理思想为理论基础而设计的。战略成本管理系统由成本计量系统、成本管理分析系统、成本管理改进系统、成本管理评价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

(1) 成本计量系统是战略成本管理系统的基础和前提, 它为系统的设计、实施提供保障, 成本管理分析、改进和成本管理评价的过程都离不开对成本的计量, 箭头①体现出成本计量系统的基础性地位。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把企业价值链分解为一系列具有特定目的的工作和任务——作业, 这些相互联系的作业活动构成了作业链, 多个不同的作业链联结起来就组成了流程。价值链被看作是为满足顾客价值而进行的所有作业活动的集合。一般来说, 价值链包括三个层面, 一强调价值链上下游的不同企业, 也就是行业价值链, 二是企业内部价值链, 反映企业的流程, 三是作业及作业链。价值链的三个层次互相联系, 形成了企业组织及管理体系的有机整体。战略成本管理系统将作业成本作为成本计量基础, 对企业价值链——作业链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

(2) 成本管理分析动因分析构成, 为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了思路及方法, 是企业未来成本活动的基本系统是战略成本管理系统的重要环节, 由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战略成本方向和衡量成本管理业绩的主要标准。

(3) 成本管理改进系统则深入到作业层面, 以改进成本控制、优化整个价值链——作业链为目标, 根据改进作业管理思想, 去除无效作业, 改进低效作业。箭头②体现了成本管理分析系统对成本管理改进系统的指导作用。

价值链系统 篇8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竞争是主要特征之一,企业想要在市场上有独自生存的能力进而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需要具有独特的竞争力。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市场对于企业生存能力的要求愈发高。因此,无法模仿与超越的竞争力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保持竞争力的必要条件[3]。从价值链整合这一全新的角度出发,提升企业竞争优势需要综合分析构成企业战略优势的要素,如业务流程、运营机制、组织结构等。价值链主要针对企业内部的价值创造过程,例如物资采购、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创造价值的过程[4]。创造企业的核心价值就是通过跨组织的边界,利用联盟等方法优化价值链,即价值链的扩展。在生产总量大大超过顾客需求量的情况下,有许多可利用的买方市场态势的社会资源,通过串联价值链使分散的环节创造出新的整体价值。企业想要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不仅仅是对价值链本身的理解与组织,还包括对整个价值链的认识和适应,以及有效的整合价值链。

产品服务系统是一个从采购到销售具有完整供应链循环,且具有产品回收等逆向物流的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产品服务系统的广泛应用,促使制造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为了增加制造企业的核心价值,提升竞争优势。本文以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山推是典型的制造企业转型成为服务型制造企业。从价值链整合角度出发,构建产品服务系统的价值链模型。

1 产品服务系统价值链整合相关理论

产品服务系统是面向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和服务的组合,能实现价值的延伸。PSS的目的有2 方面,一方面是通过满足顾客需求,创造新的产品价值; 另一方面是可持续发展。PSS中包含有形的物质流以及无形的服务流。产品服务系统价值链整合的意义在于企业不再仅局限于原有产业的低成本战略,仅依靠成本优势并不具备未来市场的竞争力,而是根据顾客的需求,使企业与其他相关联的企业发展出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企业内部各关键环节的价值链整合,使各业务流程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实现价值增值。

1. 1 产品服务系统的定义

由于资源的日益匮乏、环境负担加重,企业开始思考如何在尽可能不破坏环境,并且提供给顾客相同的水平的产品和服务的情况下,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这种由提供有形产品向提供无形服务的理念早已存在,只是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早在上个世纪90 年代中后期为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全球环境,针对制造企业提出了产品服务系统这一概念。截止到目前为止,对于PSS的定义有很多,国内外常见的定义,如表1 所示。

其中较为常见的定义是: “产品服务系统是以最大限度满足顾客需求为目的一种组织创新战略和系统设计,它由产品、服务以及固定的支撑结构构成,使只生产和销售有形产品的工业生产与服务能有机地整合,与传统的制造业相比,对环境的冲击更小,有效的延伸价值链,获取独特竞争优势。”

1. 2 价值链整合的定义

价值链整合是产品服务系统中的一个复杂过程,它是把企业内部与外部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价值链连接在一起,也就是企业对价值链的重新组织过程,既涉及企业内部,又涉及企业外部[12]。价值链整合的实质是企业从战略的角度,把物资采购环节、研究开发环节、生产加工环节、市场销售环节、售后服务环节等视为一整条价值链,协调信息流、资金流、实物流、知识流以及服务流之间的运作关系,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优化企业业务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从而发挥价值链的协同作用,使企业各业务流程连接在一起,实现无缝对接,根据顾客的需求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市场机会的一种运作模式,从而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目标,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制造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的整合就是打破原有的价值链系统的束缚,不仅仅关注企业自身利益,而是着眼于为顾客创造新价值的战略,将分散的对企业有利的有利因素进行合并,提高整体绩效,使每个与产品服务系统有关的主要业务流程都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重新思考制造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在制造企业价值链增值体系中的作用,对产品服务系统价值链的整合有利于制造企业发现更多的市场机会。

2 制造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现状

在传统观念中,服务业与制造业是2 个不交叉的,相互独立的行业。但是按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更多的互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支持。形成了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产品服务系统是一种为了实现价值链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增值,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入融合的新型商业模式和生产组织系统。

制造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的典型生产方式之一就是定制化生产,在这个日益发达的市场体系中,生产分工愈发趋向细化,因此需要灵活、柔性、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制造方式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为了实施定制化生产,服务型制造企业建立海外制造基地或业务流程外包,带来降低成本、提升价值链、增强产业竞争力等优势。制造企业利用优化的产品服务系统,以制造业务为核心,通过以产品为载体向微笑曲线上下游服务域延伸,提升企业上下游服务价值创造能力,最终转型为集成服务提供商[13],如图1 所示。制造企业通过产品差异性和与其他制造企业之间进行非价格竞争,摆脱了同质化竞争,提高自身优势。由于产品服务系统支持全新的运营、组织协作方式和基于实现顾客价值的价值创造,产品服务系统的蓬勃发展会给制造业的竞争格局带来变化。一方面,企业能为客户提高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实现制造业务的延伸和价值链的攀升; 另一方面,通过整合创新资源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增强以产品为基础的服务,实现了企业传统制造能力的提升。

21 世纪全球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制造企业产品服务系统不单单提供单纯的实体产品,而是伴随着无形的服务,提供一套整体解决方案。产品服务系统改变了以前只注重产品的一次性交易模式,代替的是用售后服务来进行的多次重复交易模式,延长了企业获利的周期; 注重顾客需求与顾客参与,有效的发现价值链上各环节的需求并加以利用,更好的为生产制造做准备; 在制造过程中,根据不同主体相互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资源优质配置,形成动态的、稳定的产品服务系统; 制造企业在像顾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要不断与顾客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顾客的需求,不断完善整体解决方案,最后将产品与服务更好的结合起来提供给顾客[14]。

3 产品服务系统价值链整合的运作模式与建模

3. 1 价值链整合机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价值链中各环节要素之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从战略的角度来分析,由于供应商、制造商、渠道商、顾客之间的沟通愈发频繁,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具有关键竞争优势的活动看作一整条价值链,并进行精细化管理,使企业的运营成本有效的降低,经营效率大幅度提升,最终达到企业营业利润的提高。通过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发现企业价值链中各价值活动都具有价值增值作用,通过价值链整合将这些独立的优势环节连接起来,实现多种功能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紧密配合,发挥价值链整体协同一致完成功效,使价值相加实现“1 + 1 > 2”的价值增值,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如图2 所示。

价值链整合分为2 种价值链整合模式,一种是垂直价值链整合,另一种是水平价值链整合。垂直价值链整合是指参与企业价值链中全部实体之间的整合,供应商、经销商、顾客通过保持紧密的沟通,实现信息共享,最终成为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而非对立的竞争关系。水平价值链整合是企业价值链中同一水平上的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发挥各个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价值链整合包括价值链延伸、价值链收缩、价值链拓展以及企业联盟4 种模式。

( 1) 价值链延伸也就是价值链的垂直整合,当企业的价值链与上下游价值链无法无缝对接时,价值链延伸能为提升企业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由此可见,价值链延伸对于企业是否能获得竞争优势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企业上下游成本占很大比例时,企业可以通过向上整合的方式降低企业成本。企业向下整合渠道商,既统一企业品牌形象,又提升企业的美誉度、品牌知名度以及忠诚度,降低顾客对价值的敏感度,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本文主要针对价值链延伸做主要论述。

( 2) 价值链收缩是指企业专注于设计开发、品牌创造、营销规划等主要业务,不拥有生产线,把非核心的业务外包给价值链系统中的其他合作伙伴,有利于形成企业独特竞争优势。一个企业要想具备竞争对手难以逾越的独特优势,应当专注于创新,尊重知识产权,树立产品行业新标准。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以及核心力量,要想在市场竞争中领先对手,达到优势,首先应当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企业的美誉度,同时要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顾客忠诚度,降低顾客对价值的敏感程度。

( 3) 价值链拓展亦指价值链水平整合,某个价值链系统中的活动环节独立后加入其他价值链系统,成为价值链系统中的一个环节,企业可以形成新的市场机会。价值链上各个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 4) 企业联盟是指企业通过签订协议,进行资源交换,结成盟友,共同开展价值活动,共同实现各自的目标,实现竞争优势。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损失,企业之间无需对市场进行新的整合就可以共享到信息,这样的联盟可以有效的化解之前在沟通方面不必要的障碍。减少机会主义现象,降低企业交易成本、采购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事先协调好收益分配规则,使企业间的分工更加明确、更加专业化。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的生产成本以及产品的创新方面相对于其他企业都存在优势。

3. 2 构建产品服务系统价值链整合评价模型

制造型企业中价值链系统包括基本型活动和辅助性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价值链与企业运作过程中的管理、操作活动、职能、业务流程整合在一起。管理就是把各部门职员协调和组织共同工作,是价值链中辅助性的职能活动。操作就是需要职工具备专业化的技能,按照一定的程序来作业,是价值链中的作业环节。两者都是实现价值链运作的工作过程。价值链系统有强大的整合性,结合企业的管理与运作,整合价值链,实现企业的协调运作。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分析得出,在市场竞争中,产品服务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环节环环相扣,进而从整体上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制造企业通过对自身价值链的整合,并全程与顾客保持紧密联系,为顾客创造价值,这些附加在产品上的服务,无形当中提高了产品的价值。换句话说,这些人性化的服务也同样会为该企业带来价值的增值。使企业的发展步入长期化与稳定化。企业走向良性循环,同时增加了企业的绿色价值[15]。制造企业产品服务系统价值链整合模型,如图3 所示。

制造型企业的产品服务通过价值链整合取得价值的增值过程当中,主要有物资采购、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市场销售、售后服务5 个环节。

(1)物资采购

物资采购主要考虑供应商和原材料运输两个因素。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优胜劣汰,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化需求。取而代之的是企业之间的联盟,即价值链整合的竞争。企业通过向上整合,与供应商密切合作,追求共赢。企业通过对零配件不合格率、零配件单位采购成本、零配件供应率等指标的分析,间接得出供应商的满意度。单位原料运输成本往往会转移到顾客的购买成本中,会影响顾客价值。

(2)研究开发

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就要不断的进行创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对市场竞争中“众口难调”的客户多样化需求,只有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开发新产品,与时俱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影响研究开发的因素有很多,可以用研发费用率、研发人员占总研发人员的比率、新产品或新技术研发时间、研发新产品或新技术的成功率4个方面衡量企业研究开发环节。

(3)生产加工

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能力利用率以及零配件未充分利用率都对企业的产品成本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产品质量的提高关系着企业是否能够提高企业的成本优势。单位生产成本是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能力的一种体现。

(4)市场销售

市场销售是指企业与客户通过出售产品或服务,双方达到共赢的一系列活动。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发展,企业在观念上不单单止步于满足顾客的需求,而是在此的基础上向创造新的顾客群体和引导顾客消费观念的方向转变。在营销方式上,企业由传统的营销方法转向现代化的营销理念。由传统低效的营销方式向知识营销、网络营销、定制营销等新型高效营销方式转变。通过准时交货率、缺货率两方面衡量企业是否满足顾客的需求。

(5)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环节主要考虑顾客的满意度。现如今企业很难通过低价格来吸引顾客,企业更多的把重点放在提高售后服务质量,从而留住顾客。通过成功解决顾客投诉率和顾客投诉响应时间两项指标来衡量顾客满意度。

4 产品服务系统价值链整合评价模型实证

4. 1 评价方法的选取

4. 1. 1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层次分析法( AHP) 通过模拟人的思维决策过程,通过先分析、再判断、最后综合的方式,系统的为决策者提供定量式的判断以及决策依据。运用AHP进行决策,分为5 个步骤。

( 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图。由目标层、准则层、措施层构成。首先要分析问题的本质原因,选择问题的理想目标是问题的关键,也是建模成功的关键,所以目标层只有一个元素,是唯一的。然后,寻找与实现目标相关联的准则与子准则因素,详细分析准则层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层元素由下层元素构成,对下层元素起支配作用,下层元素隶属于上层元素。同层元素由性质的不同分成若干组,不同组的元素隶属于不同的上层元素。若结构复杂的递阶层次结构图中,存在交叉的层次关系。最后,为了实现决策问题的理想目标,并且在准则范围内,构建出可实施的解决方案,也就是措施层。明确了各层的元素以及相互关系,连接就构成了递阶层次结构图。

( 2)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通过向学者、专家、权威人士询问的方法,俩俩比较出重要程度,按1 ~ 9标度赋值,如表2 所示。

若判断矩阵中元素满足等式: aijajk= aik,则说明该矩阵具有传递性,称之为一致性判断矩阵,性质如下: 若判断矩阵A具有一致性,那么A的转置矩阵AT也具有一致性; 一致性判断矩阵A的每一行都为任意行的正整数倍,r( A) = 1; 最大特征根为n,其余特征根为0; A不一致时,λmax> n。

( 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计算一致性指标CI,计算公式: CI = ( λmax- n) / ( n - 1 ) ,查表找到对应的RI,计算一次性比例CR,计算公式: CR =CI / RI。若CR < 0. 1,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接受的,反之,要重新修正,直到符合一致性检验,符合逻辑排序。

(4)层次上的单排序。和法计算权重是将一致性判断矩阵的每一列归一化后得到相应的权重。公式为:i=1,2,…,n。

(5)计算合成权重和排序。每一判断矩阵中的各个元素对于目标层的相对权重,从上到下,逐层合成。假设第k-1层nk-1个元素对于目标层的相对权重ω(k-1)=(ω(k-1)1,ω(k-1)2,…,ω(k-1)k-1)T,第k层nk个元素对于上一层第j个元素单排序的权重是P(k)j=(P(k)1j,P(k)2j,…,P(k)nkj)T,不受j支配的权重为0。P(k)j=(P(k)1,P(k)2,…,P(k)nk)T表示第k层元素对于第k-1层元素的权重,则第k层元素对于目标层的总权重ω(k),ω(k)=(ω(k)1,ω(k)2,…,ω(k)nk)T=p(k)ω(k-1)或,i=1,2,…,n,由于ω(k-1)=p(k-1)ω(k-2),由此可以递推出ω(k)=p(k)p(k-1)…p(3)ω(2)。

4. 1. 2 数据包络分析法的步骤

运用DEA即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决策,分为3个步骤。

( 1) 确定决策单元。数据包络分析法最主要的功能是对同种类型的对象相对优劣进行评价。所以,在对企业价值链绩效进行评价时,参考对象要符合同类型。为使评价结果有价值,参考对象应该是各个层次中有代表性的。

( 2) 建立输入输出指标体系。基本的原则是能反映评价内容和目的,避免指标间的强线性关系,最后考虑指标的可获得性和多样性等。

( 3) 进行数据包络法分析。对企业的价值链绩效进行评价,根据决策单元选取原则,另取n - 1 家同类型的企业,有n个决策单元,设为DMUj,j = 1,2,…,n。假定对DMUj进行相对效率评价,整个价值链上总投入指标为X1,X2,…,Xm; 总输出指标为Y1,Y2,…,YP,分别以权重系数v和u为变量,以效率指数为约束,传统的CCR模型如下:

经过一次对偶规划和一次分式规划,转换的线性规划如下:

引入松弛变量,输入超量S+= ( S1+,S2+,…,Sm+)T,输出亏量S-= ( S1-,S2-,…,Sm-)T

求解线性规划求得有效指标 θ ≤1,θ 越大,DMUj相对效率越高,当 θ = 1 时,且S-= 0,S+= 0,DEA无效,当 θ = 1 时,且S-≠0,S+≠0,弱DEA有效,当θ < 1,DEA无效。

4. 2 价值链整合的评价指标的建立

指标的构建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应能够全面系统的反映价值创造的基本情况,指标层次分明,避免重复和相互包含,使评价更加客观合理; ②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依赖的理论必须正确,指标的筛选和设定应当典型全面,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能够量化的指标因素就采用定量指标评价,不能因为定量指标客观性强,就忽略不能量化的指标因素,二者相结合才能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 ④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应尽量避免庞大复杂的指标群,选取简明易懂和符合可行性收集的评价指标,在评价有效的前提条件下,尽量简化评价过程; ⑤相关性原则。根据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整合单独、个别的指标,使指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文从企业的研究开发、物资采购、生产加工个售后服务为主线。在研发环节中,从研究开发的投入、研究开发的过程以及研究开发的结果展开讨论。研究开发的投入以研究开发的费用率和研究开发人员占总研发人员的比率作为评价指标。研究开发的过程以新产品或新技术研发的时间作为评价指标。研发结果以研发新产品或新技术的成功率为评价指标。在物资采购环节中,可分为3 个方面实现价值增值: 提升产品质量、降低单位采购成本、协调供需。分别选取零配件不合格率、零配件单位采购成本、零配件供应率为评价指标。在生产加工环节中,可分为四个方面实现价值增值: 提升产品质量、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增强生产环节协调程度。分别选取产品合格率、零配件未充分利用率、单位生产成本、生产能力利用率为评价指标。在市场销售环节中,选取准时交货率、缺货率为评价指标。在售后服务环节中,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价值增值,主要包括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2 个方面。分为成功帮助顾客解决所投诉问题的比率和针对顾客投诉所响应的时间为评价指标。

本文基于上述原则以及通过对价值链中各环节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构建出通过价值链的整合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如表3 所示。

4. 3 基于DEA分析法进行实证检验

山推公司通过整合上游物资采购环节,以集中采购平台为契机,建立一套公正公平的供应商准入机制,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优化内部业务流程,满足山推公司战略性采购和发展的需要。山推公司一直遵循一个理念“要想保持企业长久活力,必须着眼于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根据顾客的实际需求,不断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整合企业研究开发环节,有利于企业的长久生存。生产加工环节在制造型企业中显得尤为重要,把生产加工环节与其他内部业务流程有效的整合起来,促进内部信息的流通,降低由生产过量所引起的库存管理风险。山推公司在整合下游营销环节上利用技术商用的思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统一管理和规划营销渠道,对已有的4S进行改造,提升企业品牌优势,也针对顾客的回访、投诉进行跟踪管理的客服热线也正式运营,有效的整合了企业售后服务环节的内部资源。

通过上述山推企业价值链整合的具体内容,本文分别设价值链在整合以前企业的绩效为DMU1,价值链整合以后企业的绩效为DMU2。根据山推公司发布的相关财务数据,企业价值链整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收集并整理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014 年相关指标的原始数据如下,营业收入726 945. 35万元,营业成本619 391. 34 万元,销售费用37 247. 19万元,管理费用57 111. 45万元,财务费用19 535. 44万元,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7 811. 70万元,销售量6 785 台,生产量6 568 台,库存量776 台,原材料3 646 046 961. 29元,人工成本( 含劳务费) 155 124 765. 32元,燃料及动力( 能源费用) 121 169 310. 22 元, 制造费用及其他461 688 375. 61 元,商业产品284 390 751. 77 元,研发投入金额26 024. 64 元,指标数据,如表4 所示。通过专家打分的方法,构建制造企业产品服务系统中价值链整合的核心环节,即研究开发、物资的采购、生产和加工、售后服务的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求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对其一致性进行测试,如表5 所示。最后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四个核心环节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价,如表6所示。

由表6 可以总结出,在进行价值链整合后,企业绩效的排序结果DUM2显著高于DUM1,通过该结果更能强有力的证明在制造企业产品服务系统中价值链增值大的环节,例如对物资的采购、研究及开发、生产和加工、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整合,可以显著的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5 结论

本文创新点在于顺应制造业与服务业相融合的趋势,在原有制造业产品服务系统基础上通过价值链整合这一关键要素,构建了适合制造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的价值链整合评价模型,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价值链各环节整合绩效,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价值链整合核心环节中各指标的权重,通过价值链各环节的绩效和相应的权重得出整合后的绩效。最后,将整合前后的综合绩效进行对比,得出整合价值链可以显著的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产品服务系统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它不仅仅提供有形产品,主要强调用服务替代产品,注重通过产品的效用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减少了产品的生产总量以及资源的浪费,资源的使用效率也能有效的提高,延伸企业价值链,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对产品服务系统以及制造业产品服务系统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价值链整合机理,提出了制造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的价值链整合评价模型,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权重,DEA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价值链系统 篇9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的今天, 现代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得到迅猛发展。在价值链管理下, 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已经不能够适应这种新环境下的企业管理要求, 就需要在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新的会计信息系统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国内外研究表明, 会计信息系统研究甚多, 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逐步完善, 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理论或实践的进步也随处可见;然而针对物流企业的还很少, 而且现代物流业正在起步, 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很多地方物流产业被归为高科技产业并得到重视和发展, 但是相应的研究还比较少。

二、物流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一般特点

(一) 基于价值链的会计信息

在会计信息系统中, 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 它在企业经营过程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存在状态, 如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固定资产等, 它以货币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物流企业以价值链为核心, 将企业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融合, 构成价值的流动。企业的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物流系统效率不断提高, 这为“三流”的一体化整合创造了条件。信息流是资金流和物流的基础;资金流和物流是信息流的结果。例如:徐工集团将重型机械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徐州某物流企业, 即产生物流外包业务, 徐工集团通过现金支付, 支票付款或银行转账从而产生资金流和信息流, 最终进入运输、装卸等物流过程。

(二) 代收代付的会计核算方式

物流企业在接收发货人的货物和交付给接货人货物时, 会依靠自身的信誉发生代收代付款业务。代收代付有两层含义:一是代替客户收取服务款项;二是代替客户支付服务的款项。某些属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代收业务流程为:企业接受客户委托, 发货人将货物交给物流企业, 企业进行核实并开货物单据。核对后将货物交给营运部 (对于远距离、易挥发物品合理计提折旧) 并通知发货人, 运到指定目的地交给接货人并开具运输费用发票。在装货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其他应收单据, 比如人工费、运输费等。

(三) 明细账复杂繁多

物流企业成本的构成复杂繁多, 按照成本项目划分可以分为物流功能成本和存货相关成本, 其中物流功能成本指物流活动中产生的成本, 包括运输成本、包装成本、仓储成本、搬运成本、流通加工成本、物流信息和管理成本。存货相关成本指企业在物流活动中产生的与存货相关的流动资金占用成本以及存货风险、存货保险成本。大部分物流企业都有四级明细科目, 这是物流企业典型特点。

三、价值链视角下物流业会计信息系统原因分析

(一) 会计信息不能满足价值链管理的需求

价值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是以市场和用户需求为导向, 把企业上下游的资源整合起来, 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价值链条。企业采用价值链管理是以企业实现价值增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基于波特价值链理念的一种管理模式。它能促进企业价值链中的每一链条实现价值增值, 从而使企业的总价值增值。而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全封闭式系统, 它强调的是会计业务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把会计业务处理过程全部限制在会计信息系统内部, 把上游系统固定为系统内的会计核算系统, 割断了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业务系统之间在业务上存在的内在联系, 在处理内容上也往往只与企业资金有关, 不能满足价值链管理的需求。

(二) 会计核算体系不完善

物流企业在会计核算上的突出特征是代收代付业务, 所以在会计信息系统中要体现出代收代付业务子系统。由于现在的会计信息系统没有该子系统, 因此企业会计业务基本处于手工处理状态, 若加上子系统便会使信息流通, 便于客户查找核对。在收代付业务中也会产生内部交易, 某些手续费不入账, 这就需要加强内部控制。确切的说, 内部控制是为了确保企业目标以及为此拟定的计划能够实现。多数企业在采用代收代付的会计核算方式下, 内部控制泛化, 在企业的COSO报告中, 控制已不在是管理的一部分, 管理和控制的职能和界限已经模糊;内部控制无人负责。代收代付方式下比较混乱, 不单独成立权威的、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 这就执行有效的监督和健全内部控制都比较困难。

(三) 成本分配方法不明确

物流企业采用会计核算获得成本数据, 即通过会计凭证、账户以及报表对有关物流所耗费用予以连续、系统和全面地记录、计算和报告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收集得到的数据不完整, 另一方面不能企业成本与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 导致经济活动不同的成本被合并, 这就使物流成本中的间接费用分配不合理。

四、基于价值链的物流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改进建议

(一) 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条件

(1) 信息系统建设必须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工程的关键是让领导亲自参加与应用。 (2) 成功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必须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总体规划, 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分步实施, 既要着眼于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又要强调企业当前的基础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充分考虑企业的现状以及要求。 (3) 对于大型的物流企业建设会计信息系统, 需要对国内外实施相应会计信息系统的情况进行实地考察, 充分吸收和借鉴同行业完备的会计信息系统。

(二) 会计信息系统下的子系统的改进

1、账务处理子系统。

账务处理子系统包括:初始化、凭证处理、审核记账、账簿输出和期末结算, 各个部分由各自的功能。作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 完善该子系统就优化了企业大部分会计信息, 进而加强了企业财务上的内部控制。使用ERP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可以解决传统会计业务下会计信息供应不及时, 会计信息重复录入, 与企业的价值链管理接轨。ERP系统下的会计信息采集原理是: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其他的管理子系统结合起来, 当会计经济业务发生时, 财务部门将原始数据按照编码录入, 储存于数据库。会计部在需要数据时直接从数据库中调用进行加工处理。同时ERP系统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三者合为一体, 物流业务人员在处理业务时将同时产生信息流, 定期传递给整个系统。

2、应收应付款子系统。

现有的应收款系统中以发票、费用单、其他应收单据为原始凭证, 记录业务所形成的往来款项, 处理应收款的回收、坏账、转账等情况, 提供票据处理的功能, 实现对应收款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可以增加其他处理功能, 比如远程处理协助的功能, 方便用户之间的交流。应付款管理处理应付款的回收、坏账、转账等情况, 提供票据处理的功能, 实现对应付款的管理。

3、成本费用子系统。

物流企业通过ERP系统对货物进行识别, 同时得到统计数据。成本费用子系统和其他相关系统都存在联系, 通过账务处理子系统可以归集其他间接费用, 通过固定资产子系统归集固定资产,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并予以分配。ERP系统对归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将成本费用进行计算并分配得到成本费用分配表。改进后的成本费用子系统如图1。

(三) 完善价值链下的物流企业会计信息系统

基于价值链的思想, 企业可以将产品数据管理 (PDM) 功能、数据仓库 (DW) 和联机分析处理 (OLAP) 功能纳入ERP系统。在企业ERP系统下, 结合现代内部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 使整个物流企业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结构, 对物流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设计。如图2所示:物流企业通过合适的会计核算方法对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和装载处理, 并通过一系列数据库处理形成标准会计信息;再通过对数据库进行挖掘、分析、总结, 得到目的库, 将目的库用于人机交互系统供企业内部 (财务人员和非财务人员) 和企业外部使用, 通过Internet输出并传送, 使得企业得到相关的会计信息。

五、结语

本文基于价值链管理思想针对于物流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在结合理论和案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将价值链管理思想运用到了物流企业中。针对徐州地区具代表性物流企业在会计信息系统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 即建立一个ERP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 可以使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得到合理的配置, 实现企业增值, 完善价值链下的物流企业会计信息系统。

摘要:当期经济全球化开始席卷全球, 物流企业快速发展, 价值链管理逐渐成为企业一种新型竞争战略, 第三方物流企业同时也需要在这种竞争战略环境下开发适用于自身的会计信息系统。基于此种背景, 本文研究发现价值链下的物流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不能满足现代物流企业的管理要求。通过分析国内外会计信息系统现状, 从价值链的角度提出在ERP环境下进行改进, 完善物流企业会计信息系统, 以解决物流企业在会计信息系统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价值链,会计信息系统,ERP系统

参考文献

[1]刘胜春, 李严峰.第三方物流[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2:15-20.

[2]谭薇.会计信息价值链视角下的内部控制探讨[J].商业会计, 2013 (02) :50-51.

[3]高艳玲.基于价值链的物流企业成本管理探析[J].物流技术, 2012 (09) :168-170.

[4]胡杨, 陈岩.基于价值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价值增值研究[J].北方交通, 2009 (04) :143-145.

[5]谭艳艳.基于价值链管理的会计信息系统重构[J].会计之友, 2010 (02) :70-74.

[6]黄清煌, 宋震.全球物流价值链下我国物流企业战略选择[J].物流技术, 2012 (02) :65-67.

[7]朱其忠.物流价值链的优化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1 (24) :56-57.

[8]David Simi chi-Levi, Philip Kaminsky.The Supply China:concepts, strategies and case studies[J].2009 (144) :270-179.

价值链系统 篇10

1 旅游景区价值链分析

传统的旅游价值链, 不同层次的旅游企业通过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旅游消费的过程, 实现旅游产品的价值增值, 如图1Ⅰ所示[2]。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价值链的构成变得复杂, 参与价值链的企业和组织增多, 如图1Ⅱ所示, 构成了复杂的网状结构, 其中虚线框内为旅游景区内部价值链, 又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商务生态系统。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旅游景区的发展, 景区内提供旅游产品服务的企业逐渐增多, 内部的竞争和合作开始显现, 如图1Ⅲ所示。各种形式的旅游中介服务商缩短了旅游价值链, 尤其是网络旅游中介商迅猛发展, 开始在旅游市场占据优势地位。同时网络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加快, 价值链之间的单链条和单向的信息传递模式也被打破, 游客的信息能够及时得到反馈, 旅游定制服务得以实现;到了电子商务环境下, 旅游价值链发生根本的改变, 传统旅游价值链核心的旅行社作为旅游中间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网络旅游代理商、旅游电子分销系统、旅游电子预定系统的挑战, 游客有了更多的自主定制旅游的需求, 对于旅游服务的质量要求更高。旅游景区作为产品服务提供商的差异性和不可复制的资源优势, 可以根据游客的新需求, 定制开发出新的产品, 因而景区的价值创造能力大大提高了。外部环境的改变迫切需要在景区内部进行价值链的横向整合, 形成一个如图1Ⅳ这样的电子商务下的旅游景区商务生态系统, 对景区旅游资源整合来优化景区内部价值链, 这样才有利于在与外部旅游产业链的其他环节竞争和合作中取得优势[3]。

2 旅游景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BillBramwell和Bernard Lane的研究指出, 旅游目的地需要建立起某种组织网络, 网络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对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非常重要, 这些组织间的网络将各个独立的旅游产品服务提供商联系在一起, 根据其各自能力和外部环境的情况, 建立一个松散的网络组织来对外提供产品和服务, 组织网络内的企业之间是合作与竞争的关系[4]。Gibson, L.等对目的地旅游网络[5]和Noel Scott等对4个澳大利亚旅游城镇旅游目的地企业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都表明在像旅游景区这样的旅游目的地, 需要用微观的视角来分析其商务生态系统。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观点来专门研究旅游景区内部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 是对旅游价值链在景区内研究的很好补充[6]。

2.1 旅游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由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1935年提出来的, 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 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 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1993年, 美国经济学家詹姆士·穆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借用生态系统首次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概念, 指组织和企业等以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为中心组成的群体, 在一个商业生态系统中各司其职, 但又形成互赖、互依、共生的生态系统[7]。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是在传统商业生态系统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企业、组织和个人, 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价值增值的商务生态系统。旅游景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则是指在电子商务下, 原来各个封闭的旅游企业由于网络联系起来, 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复杂的新环境。本文在旅游价值链分析基础上, 选取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景区为核心, 通过考察景区内各个参与方, 分析旅游景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如图2所示。其中旅游景区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是核心, 可以是一个旅游景区的门户网站、官方网站, 也可以多个景区旅游网站、景区主管部门网站等, 平台将景区内的产品服务提供商、支持机构以及各种寄生机构和消费者连接起来, 从而形成一个景区内部的旅游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2.2 旅游景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构成

旅游景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成员按其定位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如图2所示[8]。领导种群, 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领导者, 旅游景区的领导种群是景区内核心旅游企业或者旅游景区的管理部门等, 在形式上就是旅游景区网站所建立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实现统一的服务机制。一方面可以由旅游代理商分销产品和服务,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进行网络直销, 满足游客的个性化、定制旅游服务等。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也是旅游景区的营销中心、联络中心、监管中心。关键种群, 是电子商务交易主体, 成员有旅游景区景点、旅游公司、酒店饭店和旅游主管部门、行业协会, 旅游的代理商和游客等, 这些种群共同作用完成旅游产品的生产、传递、消费的全过程。支持种群, 电子商务实现所需要的金融保险机构、物流服务商、交通运输商、电信服务商等, 旅游景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完备, 在线预订、交易、支付、物流等功能完善和安全是一切服务的基础, 离不开支持种群的支撑。寄生种群, 是寄生在旅游景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上的, 依靠系统存在的小型企业和组织, 景区内的各种休闲旅游度假服务场所、小型的餐饮住宿服务、个体经营者, 以及旅游商品的生产、零售等, 从对当前旅游市场的分析来看, 旅游商品的在线销售并不是旅游景区电子商务服务的主要业务, 只是依附于旅游服务存在。

2.3 旅游景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演化

旅游景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形成是围绕市场需求, 在景区内通过整合资源, 实现电子商务旅游价值链的横向一体化,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形成, 是一个从萌芽、发展到成熟的演化过程。演化的核心是领导种群的确立, 领导种群的开拓培育了新的市场环境, 吸引了更多种群进入生态圈, 电子商务发展所依附的支持性因素, 电子支付、物流、技术服务等的加入, 加快了系统的进化, 随着寄生种群的出现, 带来了增值服务, 生态系统种群变得丰富多彩, 最终实现电子商务各物种成员的共生共建、均衡发展[8]。从目前国内景区的发展现状来看, 主要有以下三种演化模式。

2.3.1 旅游主管部门打造景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旅游景区所在地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的引导和规划是旅游景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由于旅游景区电子商务开发的综合性、复杂性, 因此采取政府主导作为领导种群的模式, 有利于整合旅游资源, 利用电子商务实施旅游景区一体化战略;便于提高旅游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促进旅游产业的升级、优化和重组;便于确立明确的利益分配机制,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实现景区内良好的发展秩序。通过培育关键种群的旅游企业, 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出台政策吸引支持种群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鼓励景区内的组织和个体等寄生群体参与到旅游产业链中, 优化服务体系。这一模式适宜那些中小型旅游或当地旅游企业相对弱小的景区, 可以更有效地实现旅游景区电子商务应用。

2.3.2 核心旅游企业打造景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随着旅游景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会加强信息化建设, 开展电子旅游业务, 旅游景区内从事电子商务网站数量迅速增加, 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可以从旅游网站的竞争中反映出来。发展好的大型旅游企业通过品牌化、规模化竞争, 逐步站稳了脚跟, 而那些知名度低、规模较小的企业, 由于缺乏资源优势在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在这种形势下, 大型旅游企业通过竞争在旅游景区内成为核心企业的领导种群, 会在电子商务领域继续投入更多的资金, 扩展电子商务功能, 扩大业务覆盖面, 增加服务内容, 并整合其他网络资源以巩固自身的优势地位。而中小型旅游企业, 作为商务生态系统的关键种群, 只有与优势企业在业务上开展合作, 化竞争为联合, 追求共赢的发展模式, 旅游景区内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得以形成。

2.3.3 旅游企业联盟打造景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旅游景区内企业如果发展比较均衡, 则可能会由多个旅游企业共同发起, 建立一个综合的服务网站, 并逐步发展为集提供旅游服务信息、旅游预定、旅游增值服务等于一体的一站式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随着旅游景区的发展, 网站影响力不断扩大, 不仅会带来更多的游客, 也会吸引众多旅游企业的加盟, 最终实现对整个旅游景区资源的整合。这是旅游景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演化的一般情况, 即旅游景区企业联盟的模式。旅游企业联盟的方式还有一种是景区外的旅游企业也参与整合, 如跨地区的旅行社、旅游公司等和旅游景区内的企业, 实现在旅游产业链上的纵向一体化, 打破传统市场边界, 实现旅游景区、旅行社业务的共同扩张, 这是一种整合了部分旅游中介功能的旅游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它的范围要更广一些, 进一步缩短了旅游价值链。

2.3.4 旅游景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协调机制

旅游服务涉及到众多企业的参与, 众多的旅游企业都提供同质化的产品和服务, 必然会因为争夺客源等发生激烈的竞争和冲突, 协调不好就会造成旅游市场秩序的混乱, 因此在旅游景区内部必须有完善的机制来协调和制约各个群体的规范运行[9]。领导种群的协调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信任关系协调机制, 景区内部企业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和联系, 各自独立发展必然带来无序竞争, 因此首先要协调各个企业之间的关系。通过领导种群建立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各个企业作为参与方成为合作者, 领导种群作为管理仲裁方, 建立奖惩制度来规范各个企业的竞争行为, 从而建立起基本的信任机制。随着成员之间信任的提高, 良好的合作关系将取代恶性的竞争, 同时将信任关系扩大到整个商业生态系统, 逐步建立基于信誉的机制, 赢得良好口碑的企业客户的满意率忠诚度逐渐提高, 从而带动整个竞争环境的良性发展。

合作发展协调机制, 由于旅游消费活动是由多个环节配合共同完成, 因此在旅游企业开展业务之初, 就应该引导企业根据自身特色, 主攻旅游价值链的某个环节的服务, 变资源争夺为价值链上下游之间的合作关系, 从事相同业务的企业也要从规模效益的角度出发, 变同质化竞争为共同合作, 发挥规模化旅游产业集群的优势。作为核心企业的领导种群还应创造条件吸引支持种群加大投入力度, 进一步改善旅游生态基础环境。同时通过各种手段, 引导更多的依附种群加入生态系统, 创造更多的细分市场和增值服务, 丰富旅游生态环境的产品和服务。

利益分配协调机制, 旅游景区要想在旅游产业价值链上取得更多的优势, 必须在利益分配上有所倾向, 通过利益分配机制的引导, 在内部建立一个规范有序的旅游市场, 鼓励旅游创新和进步, 加大深层次旅游产品服务的开发力度, 限制低水平重复的旅游项目。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领导种群从整个生态系统总体利益最大化原则下, 对利益进行再分配, 对于那些对整个系统贡献大, 但在利益分配时处于弱势的群体成员, 给予政策优惠和物质上的激励, 对于不顾整体利益, 破坏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行为, 给予相应的处罚。

信息共享协调机制, 网络的出现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极大便利, 但旅游信息大量集中在信息化程度高的大型旅游企业和网络代理商中, 中小型旅游企业处于不利地位, 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 会造成旅游景区内企业发展的不均衡, 不利于整个旅游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进步。因此要消除这种信息不对称现象, 景区领导种群应大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建立联系各个旅游企业的信息网络, 在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中推广旅游电子政务和旅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加大旅游信息的发布量, 创造一个让所有成员和游客都能共享信息的生态环境。

3 智慧黄山旅游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智慧黄山精品旅游信息化项目, 依托途马网, 为多景区、多酒店及多层级、多应用提供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更为满足高级复杂开放式平台架构的需求, 把黄山旅游电子商务打造成大黄山旅游门户;向游客、市民等综合消费者提供大黄山宣传营销、消费资讯服务网络平台;向政府和行业管理者提供行业管理系统和数据支持的一站式个性化综合性业务平台。

3.1 智慧黄山旅游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构成

3.2 智慧黄山旅游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演化

智慧黄山是黄山市委、市政府立足旅游资源优势, 以途马网为基础, 以途马公司为运营载体, 进行组织架构和功能拓展。第一阶段2010-2012年为快速发展阶段, 主要任务是完成建设精品旅游、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 初步构建智慧黄山应用体系和支撑环境;第二阶段2013-2015年为全面提升阶段, 主要任务是全面提升网络通信能力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全面提升政府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全面提升信息化与产业化融合水平, 基本建成“城市网络化、政府智能化、产业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

3.3 智慧黄山旅游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功能

智慧黄山旅游网的指导思想是“服务政府决策、服务广大游客、服务广大市民”。建设内容有五大工程, 数字化精品旅游推进工程、国际化旅游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黄山旅游综合服务系统建设完善工程、黄山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建设完善工程、旅游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工程。智慧黄山综合门户网, 已于2011年5月1日上线, 汇聚资讯、商务、政务、生活等方面的子网页。外界可以通过综合门户资讯网来了解黄山, 它将涵盖所有的旅游要素信息, 通过立体式的网络营销, 整合整个黄山市旅游资源;商务网打造吃、住、行、游、购、娱的全能交易平台;政务网是行业管理网站, 打造旅游电子政务功能;生活网便捷地解决各种民生需求。

智慧黄山对于安徽省甚至全国而言, 都是探索旅游信息化高级阶段创新发展路径的有益尝试, 也是建立旅游景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成功应用。

4 结束语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分析旅游景区电子商务的应用, 实质上是在旅游价值链分析基础上, 研究在景区内部价值链的横向一体化, 旅游景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成、演化、协调机制和评价体系的分析, 对于景区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制定发展规划, 发展旅游景区电子商务, 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在分析研究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对于旅游景区内部企业之间, 景区和外部价值链其他环节的关系, 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 分析简单也缺乏数据的有效支撑, 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XINYAN ZHANG, HAIYAN SONG, GEORGE Q.Tourismsupply chain management:A new research agenda[J].Tourism Management, 2009, 30:345-358.

[2]杨路明, 劳本信.电子商务对传统旅游价值链的影响[J].中国流通经济, 2008 (4) :38-41.

[3]黄敏, 简王华, 范璐.电子商务环境下旅游产业价值链构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6 (7) :50-53.

[4]BRAMWELL B, LANE B.Tourism collaboration and part-nerships:politics, practice and sustainability[M].USA: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 Ltd, 2004:1-19.

[5]GIBSON L, LYNCH P A, MORRISON A.The local destina-tion tourism network:Development issues[J].Journal ofSustainable Tourism, 2005, 16:87-99.

[6]SCOTT N, COOPER C, BAGGIO R.Destination networks:Four Australian cas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8, 35 (1) :169-188.

[7]MOORE J F.The new ecology of competition[J].HarvardBusiness Review, 1993, 71 (3) :75-83.

[8]胡岗岚, 卢向华, 黄丽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及其演化路径[J].经济管理, 2009, 31 (6) :110-116.

价值链系统 篇11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呼和浩特市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通过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和功能直接或间接得到的生命支持产品(如食物、原材料)和服务(如废弃物同化)。通过货币化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和效益,认识生态系统服务的巨大价值,将会使人们更加意识到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随着对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维持与保育生态服务功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分析与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间接价值已成为当前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定量评估已成为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焦点,是当前生态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以及生态经济学的交叉前沿领域。

作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首府城市的呼和浩特市,自2000年初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伴随着全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提高,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加速转变,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对土地需求日益旺盛。土地利用变化越来越大。各方面矛盾日益突出。本项研究希望通过对全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为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格局,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

一、研究区概况

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9°35’~41°25’。东经110°31’~112°20’。该市除市区外还辖有4县(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1旗(土默特左旗),人口约214万。

呼和浩特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2~2.5℃。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本区北部为大青山中低山地和北麓丘陵。中部为土默川平原,东南分布有山地和黄土丘陵。其中,山地、丘陵、平原各占总面积的39.4%、37.6%和30.6%,海拔995~2280米。主要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甸草原、典型草原等地带性植被类型。

二、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以2000年和2004年获得的TM遥感资料为基本信息源,参照1:25万地形图选取地面控制点(GCPs),在PCI软件的GCPWorks模块下进行几何校正,误差控制在3个像元之内;结合野外调查数据,确定合理的土地分类系统,并采用标准假彩色的图像合成方案,利用EDARS及ArcVJew软件进行室内人机式交互解译,并在ArcGis软件支持下对两个不同时期的矢量数据进行叠加运算;土地利用变化、景观格局分析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是在ArcGjs9.1、Excel及Fragstats3.3软件支持下完成的。

(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

1997年,Costanza最先开展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以每种生物群落单位面积上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乘以该生物群落的总面积。得到每种生物群落的服务价值总和。由于Costanza的理论成果存在着一些不足,2003年谢高地等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参考Costanza的研究成果,制定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

研究采用Costanza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公式和谢高地等制定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对呼和浩特市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估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公式如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式中,V为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元);Pi为第i类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单位面积的生态功能总服务价值(元/hm2);Ai为研究区内第i类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面积(hm2,n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数目,Ai采用谢高地等制定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

三、结果与分析

(一)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变化

结合表3可以看到4年间呼和浩特市的土地利用转变情况:

1、耕地相对比较稳定。在转出方面主要为草地和林地,占了总转出量的96.45%。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应该主要是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同时在转入方面有686.29km2的草地转化为耕地,说明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2、林地变较频繁。在转出方面主要是转化为草地有175.56km2,在转入方面起主要作用的是草地和耕地。分别为950.59km2和260.16km2

3、草地转化为林地和耕地的总面积为1636.88km2,而林地和耕地转化为草地的总面积仅为738.38km2。这是导致草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4、建设用地的变化动态度也比较大,这也说明了呼和浩特市建设用地的空间转移比较频繁。建筑用地转化为其他用地很少,在转入方面主要是草地和耕地,由此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膨胀,城市的扩建,建筑用地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和草地。

5、未利用土地基本没有转入,再转出方面主要为耕地和草地。分别为45.13km2和15.34km2,反映了呼和浩特市的土地开发利用情况。

6、除耕地外,其他几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动态度都比较大,说明呼和浩特市人类活动非常频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非常大。

由图1和表4可以看到2000-2004的4年期间,土地利用的变化给呼和浩特市及各旗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带来不同程度的增加。总体而言,整个呼和浩特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0.12×1010元,造成这种增值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的林地面积增加较多,为975.14km2。六个旗县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都有所增加,其中增加最多的是武川县,增加了约0.05×1010元。这与该县大力推广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大力实施有关。同时可以发现。以丘陵和山地为主的武川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加程度要好于以平原为主的托县。

价值链系统 篇12

关键词:企业技术中心,运行管理,系统思想,价值链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 企业技术中心的管理运行机制对企业技术的进步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建立系统化的管理模式, 并将企业的技术管理与企业的最终价值联系到一起, 就可以为企业技术的发展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天地。

一、企业技术中心运行管理的价值链分析

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但是如果企业只顾追求眼前的利益, 不做长远的打算, 那么其价值链就会出现断裂的情况, 也即企业为短期的利益损伤了消费者、供应商、同行对手等的利益, 从而也就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利益那么长久的价值链就会出现问题, 葬送了企业的前程。企业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就要合理分配利润, 从宏观的角度出发, 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 运用系统化的思路和观点来整合企业的技术中心管理, 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出最有效的实施方法。

依据现代契约理论, 企业在创办的最初, 所有创建者都有对企业经营利润的掌控权利, 包括对企业剩余价值和剩余控制权的掌控, 这些利益攸关者的关系也应该是平等互利的, 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利益的均等化, 达到互惠的目的, 而不能仅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企业经营的目的, 如果忽视其他主体的利益, 就会因利益分配不均衡产生内部的纠纷,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企业实现价值的最大化的本质就是将每一位成员的利益都考虑进来, 不断满足各方的利益需求, 最终使企业技术中心的管理程序越来越符合企业未来发展的情势。故而, 为企业理财管理选择一个适合的目标非常重要, 这个目标就是企业价值。无论是那一部门的生产运营与管理都需要充分考虑其行为将给企业的价值带来怎样的后果, .尤其是企业技术中心的管理运行机理, 非常关键, 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水平, 为了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企业技术中心就要通过价值链的整体提升来获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从而实现预期的目的。

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的实现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经历一个利益重新分配组合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体现出企业价值拓展的一些特征。总体来看, 企业价值具有很强的空间拓展性, 也就是说, 企业要想保持价值链的完整性和持续性就要不断地扩大企业的生存空间, 从更广阔的领域去整合各种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资源, 提高企业创收的能力, 不断凝聚企业的整体价值链和产业集群的力量。另外,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需要一定时间段的积累, 从这个积累的过程中要不断降低企业生产的成本, 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价值的稳步发展, 最终使得企业技术中心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可见, 如果想要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就要不断提升企业的价值, 从企业的内部管理入手, 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建立健全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 尤其是要鼓励企业技术中心的不断创新, 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二、基于系统思想的企业技术中心运行管理

企业管理的系统原理就是要将价值链的分析思路运用到企业整体发展的综合考虑之中, 实现宏观、集成化的管理模式, 并能够在企业的技术研究中不断突破时空的界限, 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实现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升级。

在这一过程中, 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作为技术中心运行管理的保障, 企业要完善相关的技术创新与管理机制, 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与其他部门的良好合作制度, 并将企业生产、营销、市场等每一环节都纳入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中, 为企业技术中心的导向提供坚实的服务平台, 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在企业追求实现最大化价值的过程中, 也是企业自身实现技术与资源重组的过程, 管理战略的应用不容小觑, 而基于系统思想的精益化的管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它主张不仅要重视过程的细致与严谨, 重视生产的安全与规范, 更要对其管理的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估, 以是否带来丰厚的经济利润为评判的基准点这样就把投入与产出的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并以效益为导向, 必将会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 企业技术中心不仅仅要保持原有的水平, 更要实现螺旋上升式的稳定又迅速的发展目标, 基于系统思想的精益化管理的内容有五个基本内容, 即定义价值、识别价值流、价值流动、价值统筹、价值持续改进。企业技术中心一方面要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 避免做一些无用功, 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使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实现高效化的运转。在这一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价值思维”的观念, 一切管理行为的安排均以价值为主导, 进而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 彻底简化管理的环节, 优化资源的配置, 将企业的财力、物力、人力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与管理, 协同推进企业生产的各项工作, 最终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三、总结:

综上所述, 企业技术中心的管理运行机理最终是要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利益, 所以一定要在系统思想的基础之上, 以企业的价值导向为基准, 合理配置与优化企业的各项资源, 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技术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宝山.管理系统工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2]付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3]刘进先.企业技术中心研究[M].武汉出版社, 2011

上一篇:宋代文赋的特征下一篇:司法鉴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