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教学的价值取向

2024-07-22

任务教学的价值取向(精选10篇)

任务教学的价值取向 篇1

笔者从19岁步入小学语文的教坛, 至今已有45年。历经40余年的摸爬滚打, 生出了许多思考, 很想与行进在语文教坛拼搏或历炼的同行叙说叙说。我最想说的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

我退休10年了, 但还常常被邀请去听课评课, 有时也借助网络看一些蜚声国内的特级教师的示范课。我发现, 近10多年来, 准确地说, 是有了新课标以后的14年来, 阅读课大多在追求对文本或人物的情感分析, 甚至以“挖课”、“探透”、“挖到位”为努力的方向。比如有一位知名度极高的名师, 他上了一堂人教版六年级教材的阅读课, 课题为《桃花心木》。这位名师抓住文中关键句里的一个重点词“不确定”, 挖, 挖, 挖, 挖出了道家的“无常”。这样的“高度”是12岁孩子应该或需要企及的吗?当然, 能就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 就挖出如此“高度”, 真是值得佩服。但如果不是老师拉着、拽着, 孩子们能凭自己的读书能力, 能悟到如此“高度”吗?老师拉着、拽着学生攀登“高度”, 就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吗?

用什么来衡量这种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正确与否呢?

我收了很多徒弟。有个徒弟拿着一份即将参赛的教案来求教我, 课文是四年级的《去年的树》。徒儿在教案中教学过程分为三个板块:一是“幸福的树” (鸟儿为它歌唱) ;二是“不幸的树” (被伐木工人做成了火柴) ;三是“幸福的树” (鸟儿为用火柴点燃的烛光歌唱) 。我看了, 大吃一惊。徒儿怎么被日本作家新美南吉所愚!作者在原作中不是为了写树, 而是为了写鸟, 是借着树的遭遇表达小鸟对友谊的真诚, 对许诺的诚信, 怎么缠着树不放呢?我反问他:你为什么会这样解读课文?他喃喃地说, 是从小学语文专业杂志上看到的。他还强调这份杂志专业性很强, 在国内小学语文圈内资深名望。嘚, 嘚, 嘚, 专业杂志也作错误引领, 这让我不知说什么为好。本应讲“鸟”却讲“树”, 也许就是时下人们所说的“创新”吧。这个案例说明, 包括小学语文专业杂志在内的对阅读教学价值取向居然定位于“创新”, 甚至为了“创新”竟不惜扬错,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那么, “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到底该如何定位呢?我们不妨解读解读最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在新课标 (2013年版) 中, 总目标阐述了10条, 其中直接阐述阅读教学目标的是第七条。其中明确指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 注重情感体验, 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这个条款有五个句号, 也就是说有五个层次的要求。我们不妨分层次来解读。

第一层次:具有独立阅读能力,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以教材为例子, 逐步培养学生最终能“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在教材中抓住一个关键词, 微词巨析, 与道家学说挂上钩, 这种能力只怕连这位名师也得浸淫数十年功力吧, 又何况是孩子呢?条款中用了一个很容易被老师忽视的词:“学会”。意思是说: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老师要教阅读的方法, 通过反复教、多次练, 让学生“学会”多种阅读的方法, 从而达到可以“独立”阅读的水平。这才是最重要的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

第二层次: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 注重情感体验, 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要让学生“有较为丰富的语感”, 不是一蹴而就的, 必须在长期的阅读教学中慢慢培养。“丰富的语感”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之上。课文内容明明是以小鸟的行为来赞美诚信品德, 结果教师竟错误地用以“树”为中心的三个板块来引领, 专业杂志还予以发表。一线教师追求“创新”做出一个错误设计, 专业杂志的专业编辑也认为可为全国小学语文教师作榜样、作标杆, 让错误见诸名刊, 实在不敢妄评。我们做老师的, 应该把力气花在引领学生读懂原句、原文上下功夫, 从而逐步使孩子慢慢形成正确而丰富的语感。这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

第三层次: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这个层次是对第一层次“独立阅读”的一个具体阐释。“独立阅读”读什么呢?读书报杂志、文学作品。也许条款中的“鉴赏”一词可能成为某些想在阅读教学中“求高度”、“求深度”的老师找到理论依据。请注意啊, 咱们可不能断章取义。这个“鉴赏”前给了一个限制的词, 叫“初步”, 不是“上不封顶”啊!在阅读教学中, 应该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理解能力, 让孩子们基于自己能力的强弱, 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品味, 或者叫“鉴赏”。这才是正道, 是阅读价值的一个价值取向。

第四层次: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工具书的范围很大, 目前在课标中明确规定的是字典和词典。这个条款的指向不太明确。是指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去“阅读浅易文言文”呢, 还是指课外?说实话, 在以亿为统计单位的学生中, 恐怕很难找到一个小学生会在课外主动借助工具书阅读教材以外的浅易文言文作品或书籍。那么, 我们姑且认为是课内吧。我认为, 在阅读教学中, 老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摆在“如何指导学生会用工具书”的这个层面。举一个生活例子, 好比一个人掌握了用刀的方法, 做菜前要将萝卜切丁、切片、切丝都不会有问题。只要我们授之以“渔”了, 鱼———肯定也得手了。这难道不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吗?

第五层次: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上述第三层次是对“独立阅读”范围的诠释, 那么这个层次就是对“独立阅读”量的规定, 而且用一个“以上”, 表明在这个“量”的方面是“上不封顶”的。要完成这个量当然是一个九年的积累。要完成或超额完成这个量, 只能靠两点:一是兴趣, 二是能力, 二者缺一不可。有兴趣无能力, 即使完成了这个量, 而通过大量阅读的所“获”, 仍是太少;有能力而无兴趣, 虽然能达到读一点, “获”一点, 但不一定能完成这个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 老师的功能就是要在这两个方面得到体现。既要激发阅读兴趣, 又要培养阅读能力。这样, 你的阅读教学才叫“功德圆满”。这二者合起来也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

上文扣住最新的课标修订版的具体条款, 诠释了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 也用实例说明了一些不正确的价值取向, 老师们也许对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那么, 到底该怎么做?下面向老师们述说一个令人感到欣慰的课例。

最近, 我在湖南株洲参加一个教学研讨活动, 听一位青年老师上了一堂精彩的阅读课。课文取自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小语教材, 课题是《火把节》, 对象是五年级学生。我先展示她的板书:

这位老师在课堂上首先明确板书这堂课的学习目标:读中感悟。她对目标的解说是:“读”是手段, 学会感悟是目的。这篇课文用五个自然段具体描写彝族火把节的五个不同场面。第一次读, 要求学生分别用四个字概括五个不同场面。第二次读, 要求学生从不同场面的描写段落中抓一个词或一个句, 从“情”与“境”两个方面说出自己的“悟”。所谓“情”, 是指彝家人在火把节中四溢的激情;所谓“境”, 是指火把节中不同的热闹氛围。有读有悟, 妙不可言。学生的童心童语, 异彩纷呈。当然, 孩子的表达有瑕疵, 这很正常。难得的是, 老师语感极强, 随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说得更流畅、更准确。

我虽然没有完整而全面地描述这堂课, 但是从这堂课的板书和几个教学招数, 老师们应该感受到这样的阅读课价值取向是明确的, 也是正确的。

生成性教学的价值取向探究 篇2

关键词 生成性教学 价值取向 创新教育

生成性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教学形式,意指在课堂交流、互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意外生成的教学问题作出积极回应和指导的教学形态。生成性教学作为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相对于预设性教学而言,它更强调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性、结果性及评价性,是教师“生成性的教”与学生“生成性的学”共同构建的一种积极健康、和谐高效的个性化课堂环境。鉴于此,生成性教学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为创新教育的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生成性教学的内涵及本质特征分析

1.生成性教学的内涵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而“生成”却是“现代哲学的最强音”[1]。《辞海》中对生成的解释为“变易”,即“自然形成”,是对“无”的否定或对“有”的“否定之否定”。“生成”所强调的是一种事物从无到有的创造性的发展过程[2]。因而,生成也即事物创生、创造的过程和结果。生成性思维是以哲学的思维方式呈现的一种教学形式,是指事物及其本质在发展过程中不是预先设定存在而是创造生成的。教学生成又称生成性教学,已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通常情况下,研究者无论是从认识论、方法论还是从解释学的角度阐释其内涵,生成性教学都是基于师生课堂情境的动态性与多变性,强调师生共同参与交流和对话,实现课堂教学中意义的不断创生,是一种从预成性到生成性思维方式转变的过程[2]。由此,教学生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堂互动情境状态,以学生自主建构为主,积极引导学生生命健康成长,即是一种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生成性教学对突破传统教学的思维定势、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常态、实现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和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2.生成性教学的本质特征

对于生成性教学的理解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但就生成性教学的本质特征而言却具有相对稳定性。生成性教学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性、开放性、自然性和创造性。“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所谓过程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对其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深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表现出的疑惑与困难、错误与矛盾等持宽容和理解态度,而且要善于利用生成的问题作为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力的契机,以此促进学生智力、个性、创新思维的发展,促进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生成性教学的开放性强调课堂应是一种活跃、动态的课堂。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有序”开放而“无序”生成的教学形态,教师应采取合理机制,使教学生成的资源产生教学价值,从而推进教学的有效进行。“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强调教育要适应个体的自然发展。刘良华教授谈及“生命教育”时指出,凡是生命都有三个特性,即主动性、整体性和自然性,教育必须立足于并致力于这三个特性。他还提出要想学生主动学习,只有运用从“自由到规范再到自由”的方式培育和引导学生。最后,教学生成强调个体生命成长的质量,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处于教育发展的核心地位,这正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内在诉求。生成性教学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与满足,确保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发展。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性的教”与“生成性的学”的现实意义

人作为一种理性的并且是反思性的存在,对于教学现象和教学活动进行理性思索的结果表现为对教学的理性认识,而生成性教学作为理性的存在,本身也需要不断地自我批判与反思。现代教育立足生命存在,终身教育关注生命体验,创新教育呼唤生命活力,而教学生成在于追求生命质量。新时代发展要求教育具有现代性和创新性,生成性教学正是教育的内在需求和时代的发展诉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生成性的存在,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教师则是课堂教学行为反思及学生生成性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引导者,在实践中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师生关系的主体间性。

1.对“生成性的教”与“生成性的学”的理解

(1)“生成性的教”

教育是人类文化进步的重要组成,教师则是实现教学目标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质量人才的主体。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教师要把书本既成的知识内容融入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进行认识、思考和解决;在教学互动上,教师不仅要积极营造自由和主动的课堂环境,通过师生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且要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及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以便及时发现和清晰表征在课堂所遇到的各类教学问题,从而形成一种智慧的课堂,使生成性教学成为现实;在教学反思上,教师要对教学过程、效果和质量形成及时性、动态性、整体性的评价,及时掌握学生的情绪情感状态,在动态评价中及时反思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和评价。同时,教师不仅要拥有强烈的教学资源意识,更应具备引导教学生成的教学能力,积极应对和处理生成性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审视和分析生成性教学的结果和质量,这也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生成的各种问题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教育机智,即只有达到教与学的一种平衡状态,才能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

(2)“生成性的学”

生成性教学也即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动态生成性,实现从“静态学习”向“动态学习”模式的转变。学习是一种生成的过程,学生在动态发展的课堂教学中自主建构、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又发现新问题,并独立思考不断促进自身发展。杜威的教育主张中也提出“教育即生长”的观点,其中“生长”并不专指个体身体的发育成长,而应当包括精神的、观念的、知识能力的生长。首先,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是提高自身发展的前提。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当作其正在形成的某种智力和潜能来培养。其次,生成性思维的核心是在生成中形成创造,在创造中促进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生成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应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方式,转换教学设计的视角,为学生呈现丰富而多样化的课堂环境。再次,教学过程不是教师操作而是师生交流合作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交流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正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对生成性教学的价值取向产生积极的影响。总之,生成性教学内在的包含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创新就是发展,是推动事物前进的动力。创新的意义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创新的内涵也是在不断扩展和深化[3]。基于此,教育发展的作用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培养创新能力,拥有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2.“生成性的教”与“生成性的学”的现实意义

生成性教学作为创新教育发展的新理念,体现了人们对教育价值的追求。从发展的角度看,生成性教学是为教育的发展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事实上,人们不应把教的价值和学的价值关系对立起来,相反,它们是密不可分的,教的价值和学的价值始终统一于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应是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的学,最终使学生获得充分发展,而不是以记忆与理解来作为教学效果的最终特征。

对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性学习的理论意义和价值追求,是对教师实现教育教学价值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艾德勒认为,“教育事业的各项事业,尤其是教和学的艺术显然是合作的。”[4]课堂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人际交往、情感互动的过程,这种交往使学生领会了知识以外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因素。教师民主的教学态度有助于形成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可以有效地感染学生,使其充分发挥自身潜力,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实现教育公平以及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三、坚持“育人为本”,创造性地运用生成性教学

新课程改革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保证个体生命质量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探求未知的兴趣,把他们天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塑造成创新的能量,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教育已不再是外部强加在学习者身上的东西,也不是强加在人身上的东西,教育必然是从学习者本人出发的[5]。生成性教学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尊重、遵循和敬畏人的发展规律和生成性教学的发展规律,把促进学生的全面、个性充分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目标,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个体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

1.以人为本,合理利用生成资源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这一切变化汇聚成强大的时代潮流,冲击着人们的教育观念,树立终身教育与学习的新教育理念势在必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对课堂生成的问题和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和反思,积极引导学生生成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即生成学习方法,生成生活技能,使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学生智慧成长和实践能力发展的增长点。

2.理论与实践的高效结合

新课程改革最大的特点在于强调课堂的动态性与开放性,教学目标的制订不仅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且也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已成为实现学生生命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教育理论和教育问题互为前提和结果,教育实践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教育理论以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教育问题为研究基础。中国教育是民生之本和强国之基。当前,中国教育面临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经济新常态,中国教育改革也面临着新的使命。具体来说,认识教育问题,就要从教育主体和教育现实出发,注重教学动态生成的价值以及对教学结果质量的追求,深层次理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价值意义,真正实现教育的高效发展。

3.在评价与反思中促进教学生成

生成性教学在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是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关键所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评价和判断教学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是否具有价值以及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一个质的高度,是当前课程改革一大进步同时又是教师教学进程中出现的一道难题。学生获知是一个不断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应自觉、及时地对课堂生成的教学问题进行审视和反思。基于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学校教育关注教学的生成价值,就是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价值,生成性教学则是实现教育价值的最直接的手段。

四、结语

教育的发展处于社会的核心地位,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观体现了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的方向与质量,是新时代教育追求的核心价值。个体发展体现了生命成长具有动态持续、生成发展的特征,是由点到面、由浅至深习得知识与逐渐完善人性的过程。若传统课堂把“生成”作为一种意外收获,新课程则是把“生成”当成一种个体生命的价值追求;若传统课堂把预先设定的教学问题作为一种教育智慧,新课程则是把“生成”当成是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生成性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追求“教”的质量,也更加注重“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是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高标准,是终身教育的价值诉求,同时也是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6).

[2] 李祎.教学生成:内涵阐释与特征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6(11).

[3] 徐循.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3.

[4]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作者:程琳(1990-),女,四川南充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康钊(1968-),男,四川蓬安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焦浩进(1987-),男,甘肃庆阳人,重庆三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助教,硕士。]

任务教学的价值取向 篇3

一、关注生命体验, 实现阐释者视界与文本视界的融合

所谓生命体验是指作为一个存在着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在不停地用眼观察这个世界、用脑思考这个世界、用心体验这个世界时所积累和建构的对世界的认识、体验。从学理上说, 生命体验既是一种生命活动形态, 是个体在当下的一种悟解、领会、观照、神思状态;又是一种高度澄明的心灵境界, 是主体心灵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的一个张力场, 在主体“神与物遇”、“神与物游”的过程中, 通过悟解、想象、移情等多种因素的交融、碰撞、互汇, 使相对凝固和静态的知识经验在个体心灵之中被激活、催化起来, 赋予新的意义, 产生出更强烈、更深刻、更高妙的生命活力。从实践的意义上说, 体验的过程是外部世界和自我生命的存在状态向心灵内部展开和演讲的过程, 即通过生命活动中的感受、理解、领悟、欣赏活动, 对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再发现、再加工、再创造, 超越具体的对象与事实, 生成更深刻的意义世界, 成为和个体生命融为一体的精神力量。这种原初的生命体验对于文学文本解读而言意义重大。阐释学认为读者对文学文本解读的过程绝不是对文本消极、被动的接受, 一定会融合了自我生活经验、情感经验、欣赏经验的, 读者的感受能力、艺术趣味以及已经具有的对于社会生活、对于人生以及对于艺术本身的认识, 读者已经具备的关于文学文本的相关知识, 都将被运用于他对某个文学文本的解读之中, 并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对文本进行“补充”甚至“改造”, 从而丰富文本的内涵。

中学生作为生命个体, 虽然阅历不丰富, 但是也在用自己个体独特经历、探究、体验、感悟、阅读、思考中形成知识, 在不知不觉中建构着生命体验。学生自身的这些独具个性的生命体验, 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介入因子。它既可以使文学文本内容更为具体生动, 又可以生成文学文本无限丰富的意义, 提升文学文本的当下意义。因此, 将文学教育内容和学生的生命体验有机融合、交汇在一起, 实现生命体验与文本世界的融合, 成为文学教育的特征之一。如果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忽略学生的生命体验, 而只讲缺乏学生生命体验基础的标签性的理解, 那无疑是对文学教育价值的扼杀。而事实上, 中学文学教育一直滑行在这样的轨道中。中学文学教育“缺乏微观基础的空话、套话、大话、胡话乃至黑话, 本是由来已久的顽症”。[1]文学教学要走出忽视学生体验的困境, 既要关注学生外显的活生生的生命崭露, 又要关注其内隐的、活泼的、流动的生命情感, 实现学生的生命体验与文学文本视界的有机融合。

二、微观挖掘, 解读语词缝隙中可能的多重意义

文学语言是描述性语言, 文学文本无论将对象描述得多么详尽, 都只能是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多重图式化面貌, 其中有着更多意义的不确定性与空白。正如叶燮所言:“诗之至处, 妙在含蓄无垠, 思致微渺, 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 其旨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 泯端倪而离形象, 绝议论而穷思维, 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 所以为至也。”[2]叶燮推崇的最高审美境界是那种“言在此而意在彼, 泯端倪而离形象, 绝议论而穷思维”的“冥漠恍惚之境”。就是指“言有尽而意无穷”或“含不尽之意而在言外”的境界, 即是有限的言辞含蕴丰富而多义的状态。含蓄无垠是指修辞以暗示的方式去蕴含无限丰富的意味。“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 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 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没有说出来, 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 才能够领会它”。[3]文学文本中的这种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就成了文本的基础结构或审美对象的基础结构, 有待于读者品味、把握、填空、挖掘。如果没有解读者的补充、丰富, 文本事实上无法在解读者那里获得真正的反映和实现, 也即文学的价值不能真正得以体现, 而正是有读者的补充, 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无穷韵味和情趣也才能真正凸现。正如德国接受美学的重要理论家伊瑟尔认为由于文本中“未言部分在读者想象中成活, 所言部分也就‘扩大’, 比原先有较多的含义, 甚至琐碎的小事也深刻得惊人”。[4]这些理论给予中学文学教育的启示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微观挖掘, 解读语词缝隙中可能的多重意义。

然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由于种种原因, 语文教师很难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内部结构, 揭示出深层的、丰富的、多重的文本意义。例如在中学语文课堂上“霜叶红于二月花”、“二月春风似剪刀”、“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等经典诗句的妙处很难解读得令人心服口服。这些诗句究竟好在哪里?讲了多少年了, 还是古典诗话中那些印象式语言, 如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来写, 语言简洁、感染力强之类的解释。这种解释只是玄妙而空洞的赞美, 缺乏货真价实的、系统、深入的分析, 至于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就不得而知了。要摆脱这样的文学教育缺陷, 需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学文本内部, 对之进行微观分析。所谓微观分析也就是文学教育要引导学生层层剥离, 把握文学文本语词缝隙中的可能的多重意义。

三、飞扬灵性, 走进美的历程

美是动情的、醉人的, 是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变幻莫测的。就文学作品来说, 以反映人类的生活、净化人的灵魂为己任的文学家, 当然要在自己的作品中追求至真、至善、至美, 并以之作为自己创作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当人们面对古今中外无数文学作品时, 复杂多样的美让人心动神驰、流连忘返。“文学的至真至善至美就是达到文学的极致, 就是一切文学创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终极目的。……我们的文学仍然是在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种种矛盾中, 描绘真善美与假恶丑, 人性与兽性的斗争景象, 从中弘扬真善美, 张扬人性, 揭露假恶丑, 批判兽性, 以求人类能在精神上提升自己, 净化自己的灵魂, 以帮助构建一个和谐社会。”[5]正是由于文学文本这样的审美属性, 可以引领人走进美的世界, 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中学生正是审美观养成的关键期, 文学这一特性不能不在中学文学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 通过文学教学, 让学生在文学殿堂里得到美的濡养和培育, 进而养成学生高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怎样实现这样的目的呢?中学文学教学不是仅仅停止于让学生知道作品说的是什么事情, 或者仅仅停止于被它写到的人、或抒发的情感所打动, 应构筑起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平台, 引领学生够透过文本的字面意思去领悟那含蕴的情趣、妙味, 亲近美、感受美、品味美、评价美, 在进行审美享受的同时获得思想的启迪, 带学生走进一个美的历程, 让学生在文学作品中荡漾出各种轻柔优美的愉快感受, 让学生在文学殿堂里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人情美。如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经典美文, 融会了美的文字、美的意境、美的情思、美的精神。让学生一边诵读文章, 一边想象自己心目中美丽的春天, 并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在作者原有描写的基础上再进行拓展, 用带有文学色彩的语言把自己所看见的和所理解的春天描绘出来, 与大家分享, 感受文章行云流水的美。总之, 可以让学生跟随着作家创造的美把灵性飞扬起来, 使每一节文学课、每一篇课文就像一朵美丽的花儿一样, 带着一股幽幽的清香, 飞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如让学生通过语文课堂可以得到种种美的体验:可以登泰山看日出的绚丽多姿, 可以去海边听海潮的私语, 可以上天山看奇景, 可以顺长江游三峡, 可以到丽江看绿之韵……通过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对课文有一个敏锐的审美感知, 达到“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的审美境界。

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一直是人类文化与人类精神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总是在字里行间渗透人类最美好的思想情感, 以丰富的诗意与情意对人的心灵进行潜移默化的陶冶, 对人类精神领域进行净化、升华和拓展。在人文主义之光的照耀下, 纯技术主义的语言训练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质疑, 新修订的《语文新课程标准》赋予语文学科工具性以新的内涵, 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 规定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 关于课程目标的论述是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 尊重多样文化, 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文学教育成为国际教育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自序.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2]王一川.文学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3]龙协涛.鉴赏文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4]蒋孔阳.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 (下)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8.

幼儿生活教学的价值取向摭谈 篇4

关键词:幼儿 生活教学 价值取向

“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理念对幼儿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而践行这一理念的主要渠道是“生活教学”。根据文献资料显示,很多研究者倾向于探究幼儿生活课程,忽视了对幼儿生活教学的思考和研究。其实,生活教学具有复杂的价值关系,对价值评估、判断、选择等有着很高的要求。

一、幼儿生活教学对生活世界的关注应注重真实而非理性

当前,教育处于“科学世界”的环境中,幼儿教学亦是如此。数理——逻辑结构为科学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学世界主要由规律规则、概念原理等因素构成。当前,幼儿教学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教学的技术化和同一化。教学的技术化主要体现在数量化的教学评价、程式化的教学过程、操作化的教学目标、工具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教学的同一化主要表现为有序性、目的性和结构性。这种幼儿教学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求知需求等,把幼儿“物化”成会动的工具、知识的容器,从而影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幼儿生活教学应以生活世界为基础,采用经验化教学和活动化教学。经验化教学能帮助幼儿掌握经历中蕴含的方法、技能、知识,形式正确的价值观、态度、情感、认识、反思等,它对促进幼儿感知、思维发展等具有正面影响。众所周知,幼儿的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知识经验。所以,正确地幼儿教学方法应该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快乐活动,而非强迫学生进行训练。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生活,同时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等。

二、幼儿生活教学对生活的关注应注重多元而非同一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对幼儿生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把科学世界的理论化、模式化、标准化转变成生活世界的复杂化、多样化、个性化。因此,在开展幼儿教育时,教师应以具备个别性、差异性、流动性、偶然性等特点的幼儿生活世界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幼儿受遗传因素、社会因素(社会阶层、文化、家庭)的影响,对生活的理解存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每位幼儿构建的经验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在进行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幼儿的独特性和异质性。其中,异质性存在于幼儿个体、群体中,主要包含心理特质、身体机能、智能结构、情感特征等。因此,生活教学应尊重幼儿的主体性,教学目标和内容、组织形式应呈现多元化,从而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此外,幼儿个体的差异性还体现在个性结构、生活环境、身体素质等方面。生活教学通过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如在传统的生活教学中,教师认为某些幼儿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能力较差,且无法理解加减法运算的互逆关系。然而,多元化生活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加减法运算的教学成效。虽然有的幼儿计算加减法运算的能力较弱,但他们的语言能力极强。因此,教师可鼓励这种类型的幼儿采用编故事的形式学习数学,在讲故事的同时,引导幼儿进行数学计算,让幼儿懂得加减法运算的互逆关系,进而更好地掌握、运用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差异性制订相应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进而实现幼儿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目标。

三、结语

在开展幼儿教育时,教师必须把注意力集中于日常生活。但这并非意味着将教学完全融入生活,而是要求教师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除了上述内容之外,教师还当下的现实生活、生态的整体生活等价值取向,用其指导幼儿教学回归本性价值,把人的生存、发展摆在首要位置,重建、改造幼儿的生活世界,把生活的价值、意义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促使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任务教学的价值取向 篇5

价值观, 即一个人对周围的人、事、物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与总的看法。价值观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 是世界观的核心, 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价值观影响和指导人的做事方法和处世方式, 对于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人格, 即人的良好意愿和尊严的财富。有了人格的力量, 既可战胜困难, 又能抵御邪恶, 最终在人生道路上留下光辉足迹。

在当代, 少年儿童的成长受到复杂社会关系和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 其行为与心理表现出多样性, 因此“人格教育”自然成为小学品德课程教学乃至小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小学品德课程教学中, 依托教材, 把握教材, 实施“人格教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是教师应有的责任。

二、在小学品德课程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上册着重安排了“让诚信伴随我”“我们的民主生活”“我爱祖国山和水”“我们都是中华儿女”这四个单元的内容, 实际就是按照少年儿童成长的层次, 从自我修身、团队合作、热爱祖国和民族意识这四个角度预设了“人格教育”培养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因此, 在小学品德课程教学中, 教师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一点并结合少年儿童成长的实际, 实施有效的“人格教育”。

1. 严于律己、诚信立身

“严于律己、诚信立身”既是少年儿童成长的基本前提, 又是“人格教育”的重要基石。在教学“让诚信伴随我”这一内容时, 教师要让学生深入了解“诚信”。具体而言, 有三方面:一是人无信而不立, 只有诚信待人, 才能取信于人;二是感受“诚信”与否给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带来的不同影响;三是理性辨别、评判各种行为, 自觉树立为建设“诚信”社会而尽力的信念。在具体教学中, 教师可借助生动故事、真实事例和社会现象, 开展品德教学活动, 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1) 利用生动故事, 理解“诚信”意义

在品德教学中, 教师可充分利用生动故事, 使学生理解“诚信”的意义。古时候, 曾子的妻子出门赶集, 儿子哭闹着也要去, 妻子便哄儿子说回来后杀猪给他吃, 儿子信以为真, 不再哭闹。妻子赶集回来后, 看到曾子要杀猪便制止, 曾子说:“做父母的说话不算数, 孩子今后也不会讲信用, 将来他怎么在社会上立足?”最终, 曾子把猪杀了。“曾子杀猪”的故事表明做人应树立“诚信”的基本观念。因此, 在品德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引用故事, 唤醒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既感受生动的故事, 又围绕故事展开讨论, 还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从而初步认识“言行一致”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2) 引用真实事例, 增强“诚信”做人的价值观念

如何做到诚信立身?如果不诚信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在品德教学中, 教师可充分引用真实事例, 让学生学会分析, 再结合实际生活, 了解“不诚信”的危害。例如中国一留学生在日本勤工俭学期间, 投机取巧, 减少刷碗的程序, 被发现后不但丢失了工作, 更被写进他在日本的诚信记录, 从此没有了打工机会。这既是个人的经济损失, 又是其人格方面难以弥补的缺失, 还使国家的荣誉受到一定影响。通过引用真实事例, 教师可有效增强学生“诚信”做人的价值观念。

(3) 分析社会现象, 感知集体“诚信”的魅力

个人的“诚信”是较大的魅力, 集体的“诚信”是更大的魅力。因此, 在品德教学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社会现象, 明确“诚信”的集体魅力。众所周知, “丰田”是世界著名汽车品牌, 人们以拥有“丰田”汽车为荣。不过, 2012年, “丰田”汽车公司在全球范围召回部分型号的汽车高达五百多万辆, 原因是油门踏板问题可能引发漏油等故障。召回的汽车数量之多, 可见公司经济损失之大。那么, “丰田”汽车公司为什么坚持这样做呢?是公司的社会责任使然。作为世界知名的汽车公司, 比效益更重要的是公司的形象, 也就是公司的魅力——集体人格魅力。通过分析社会现象, 让学生展开讨论, 明确认识, 进而较好地体会集体“诚信”的魅力。

2. 主动参与、民主合作

在品德教学中, 教师应教育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主动参与”, 学会“民主合作”。“主动参与、民主合作”意识应建立在“诚信”人格的基础之上, 是少年儿童成功的重要基础。只有具备“主动参与、民主合作”的意识, 少年儿童生命的意义才会显现。“合作”不仅是一种能力, 更是一种品质, 它表明了一个人对待他人和周边世界的基本态度。因此, 在教学“我们的民主生活”这一内容时,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民主生活”的意义, 了解“民主生活”的表现形式与程序, 树立“民主意识”, 进而按照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主动参与学校的“民主生活”。在具体教学时, 教师可设计三类活动。

(1) 模拟选举, 投票决定

“民主意识”如何培养?模拟选举是较好的方式。因此, 在品德教学中, 教师可这样设计:“班上要重新组建班委会, 你会选哪些人当班干部?请投上神圣的一票。”接下来, 教师给学生提出若干问题:“班干部应具备什么条件?假如你当班干部, 你会怎么做?当班干部是为什么?你投票的标准是什么?”在学生讨论和分析的过程中, 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一定要把选举原则和个人情感分开。”另外,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 班委会产生后, 学生有权监督、了解所选的班干部是否较好地履行了工作职责和竞选承诺。

(2) 设计情境, 协商进行

每个人都有权独立生活, 但每个人都应具有主动与别人合作的意识。只有这样, 才能既有个人的真实思考, 又有顾及全局的宽广胸怀;才能既有集体事务的顺利开展, 又使个人的集体意识逐渐养成。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学校组织春游活动, 到哪里去好?请大家提出自己的建议。”很显然, 如果不加引导, 肯定全班沸腾, 各执一词。怎么办?协商进行。教师可要求学生稍加思考, 然后表达真实想法, 最终教师适当点拨。在此过程中, 教师可先认真聆听学生提出的建议。注意:这些建议反映了什么?到底是坚持己见、互相争议, 还是互相谦让、求同存异?在最终的适当点拨中, 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说出对“商量”这个概念的认识。接下来, 教师归纳:“参与集体生活是对个人能力的锻炼, 在参与中加强合作, 增进互让是对个人品质的考验, 因此一定要从集体利益出发, 充分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

(3) 现场辩论, 评价行为

集体的事, 谁来管?答案肯定是大家。但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往往忽视“大家”也包含“我”在内, 所以就出现了“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现象。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小区里有一个爱管闲事的人, 看到东家乱丢垃圾, 他要提醒一下;看到西家小孩子娇生惯养, 他会说上几句。于是, 有些邻居说他是个好人, 有些邻居非常反感他。你怎么看待那个爱管闲事的人?”问题提出后, 教师可把学生分成两组, 进行辩论。在辩论过程中, 教师应提出这样的问题:第一, 有些邻居认为那个爱管闲事的人是好人, 为什么?第二, 那个爱管闲事的人所管的闲事对谁有好处?第三, 有些邻居反感那个爱管闲事的人, 为什么?第四, 由于那个爱管闲事的人管闲事, 谁的行为受到了限制?在学生辩论过后, 教师应对学生正确引导:“那个爱管闲事的人是有责任感的人, 其爱管闲事的行为既是积极参与集体事务、热爱集体的表现, 又是民主意识增强和人格素养提升的反映。那个爱管闲事的人应成为我们大力弘扬和主动学习的榜样。

3. 胸怀祖国、爱心永存

“爱”与“责任”是理想人格的崇高境界, 也是少年儿童成长的必然要求。从“自我修身”到“集体合作”再到“心系祖国”, 这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也是教育规律的必然探索。因此, 在教学“我爱祖国山和水”“我们都是中华儿女”这两个内容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自然概况, 初步体验爱国情感;知晓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提升民族团结和统一的意识;学习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拥有情系中华和报效祖国的情怀。在具体教学中, 教师要坚持做到知识教学、情感体验和行为指导相结合。具体来说, 可运用三种方法进行教学, 最终达到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目的。

(1) 发挥多媒体优势, 让学生领悟祖国的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魅

爱国教育要从小事抓起, 因此教师要用丰富的素材和生动的手段, 让学生领悟祖国的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魅。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 物产丰富, 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 如何使学生具体感知和深刻领悟呢?多媒体技术可发挥其独特优势。课前, 教师可让学生围绕主题搜集相关材料 (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 。课上, 教师既可通过大屏幕、电脑和展示台等多种手段具体而形象地呈现, 让学生充分领略;又可自己事先准备相关专题材料 (包括风光片、纪录片和教学课件等) , 让学生深入感知和深刻领悟, 进而产生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 为了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埋下爱的种子, 教师要给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爱国?祖国的自然之美和文化之魅体现在哪里?”

(2) 结合社会热点问题, 激发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感

中华儿女无论身处何地, 都要心系祖国, 团结一致, 互相关心, 共同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作出贡献, 这是“人格教育”的至善、至高境界。因此, 在品德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社会热点问题, 引发学生对社会和祖国的关注, 让学生自觉将个人情感和国家利益统一起来。例如奥运圣火传递到国外时, 广大华侨和奥运火炬手通力合作、勇敢护卫火炬传递的全过程, 便体现了个人与祖国休戚与共的情感。对此, 教师应让学生充分感知并集体讨论, 最终使学生明确: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基础和保障, 只有各民族同胞亲如兄弟、共同努力, 才能使民族振兴、国家强盛。

(3) 有效拓展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合理规划人生

爱国思想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之中, 个人和祖国要联系在一起。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规划人生, 把课堂教学引向课外生活。为此, 教师可设置这样的问题:“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把读书的最终目标定为出国求学并以此为荣, 甚至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低龄移民现象。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问题提出后,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讨论和交流。在学生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可提出相关问题:“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周恩来总理在年少时就能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此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合理规划人生, 从小奠定学习基础, 自幼形成健全人格, 以着眼自我、心系祖国和放眼世界。

三、在小学形成有效的“人格教育”机制

1. 坚持不懈, 长效育人

“人格教育”是永恒的话题。在小学品德教育的各个阶段, 都应有“人格教育”的内容, 为此教师要将“人格教育”的内容加以梳理, 形成体系, 并在不同时期突出不同重点, 确保“人格教育”的针对性与连续性。同时, 学校教育的各个学科、各个领域, 尤其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都要做到统筹兼顾、注重渗透, 让教材发挥传播知识、培养能力的育人功能。

2. 把握道德, 成就人格

任务教学的价值取向 篇6

一、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价值取向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1.片面关注知识性。

在当前应试教育仍根深蒂固的环境下, 很多教师单纯地关注如何教会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 把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当做学习的最终目标。诸如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如何运用生字、生词, 如何理解内容与中心思想等, 把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作为重点。然而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价值观念、个人情感意志等人文性教育关注的比较少。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让学生死记硬背、重复练习巩固和积累知识, 把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目标, 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 使学生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机械理解和僵化操作。

2.忽略语文的艺术价值。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照模式化的教学方式, 从课文中提炼政治思想, 并机械地传授给学生, 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情感体验。而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去领悟语文的艺术价值, 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魅力, 对于所学习的内容没有亲身感受, 也没有适当的情境唤醒学生的情感共鸣, 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 机械地记忆学习内容。

3.传统意识形态影响大。

受我国传统教育意识形态的影响, 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就是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工具。在古代, 读书就是为了做官, “学而优则仕”, 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基于这样的文化传统, 中国人把读书作为改变自己命运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所要教给学生的知识是能够改变学生命运的知识, 是做官治人的知识。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影响下, 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不自觉地顺应传统的模式, 以升学应试为目的, 与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

二、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 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应该更多地体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学习优秀作品, 用心品味其中的民族性和人文精神。改革应试教育应该重视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为了学生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努力。改革应试教育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 从整个教育大环境中, 加强对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视, 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的影响。

2. 结合时代的特点挖掘课文的教育价值。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小学语文教学也应该结合时代的特点, 要从课文中挖掘与时代的节奏密切相连的有价值、有内涵的教育资源, 深入挖掘能够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文内涵,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教师需要在与时代特点相结合的过程中, 激发出学生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等精神,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个人品质等。

3.立足学生全面发展, 确立教学价值取向。

任务教学的价值取向 篇7

学生步入神圣的语文殿堂, 首先接触的就是汉字。这种接触不能仅仅看作是文字的接触, 而更应将其视为中华文化熏陶的发端。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与阅读、写作一样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 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同时, 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发掘汉字的文化内涵, 让学生在学习汉字过程中,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1]最终养成语文素养。这理应成为识字教学的上位目标追求。

一、识字教学的文化价值取向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 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如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算起, 汉字不间断的使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经过漫长的积淀, 汉字不仅是一种言语符号, 还承载着超越时空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信息。

1. 民族文化的认同

人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 在劳动生产活动中创造了文字, 所以, 文字也烙上了文化的印记。———汉字与文化具有同构性。陈寅恪先生曾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2]作为中华文明象征的汉字, 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产物, 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其中孕育着中华民族的情思。这是汉字的文化特点———民族认同的反映。汉字在其独特的自身形体结构中蕴藏着丰富的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一种情致, 一种追求, 一种智慧, 一种思想等。如, “晶”字, 形体上由三“日”组成, 喻多日, 明亮至极。但, 只要我们把这字与后羿力射九日的神话相联系, 则字的形与义相得益彰。“后羿射日”反映的是先辈们对自然抗争的精神。汉字展示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哲学思考。如, “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在“天”字的构形中可见一斑。“天”, 下方的“大”是一个正面斜展双臂的人形, 上方的“一”指示人的头顶。这正是先人们在汉字的意象性建构过程中, 贯穿着对世界与自然关系的人文主义哲学思考, 天的概念和人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汉字还是民族情结之寄系。作为中华民族语言 (母语) 表征的汉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符号, 在运用中传递着中华民族情感, 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2. 和谐生活的追求

重视情感、人伦道德的价值取向渗透, 追求和谐生活, 几乎成为汉字创制和使用的最高文化旨归。如, “家”, 甲骨文从“宀”从“豕”。究其根源, 从新石器时代考古证实, 当时畜牧业已相当发展, 家畜以猪最为普遍。另外, 猪与贮藏的“贮”古音相同, 是财富积蓄的象征。由此可见, 一个“家”字可窥察到先辈的一种期待, 一种希望与一种追求。古老的汉字, 浓缩了远古真实而丰富的生活画面, 保存了中华民族的悠远记忆, 表达着人们的思维活动、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 即祖先们创造一个汉字的时候, 目的是展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活而不仅仅是为了造字。所以, 当人们看到汉字的时候, 也更多地看到它所包含的内容, 不一定只把它当作语言。如, 诚信是中华民族之美德。这正是“信”字的内涵折射。“信”, 从人, 从言, 属会意字, 指的是人们所追求的“人言诚实可信”。所以, “凡出言, 信为先” (《弟子规》) 成为了我们的言行准则。此亦乃和谐生活的根基。汉字寄寓着祖先造字时, 对和谐生活的期望, 和为之奋斗的热情。

3. 高尚情操的陶冶

前印度总理尼赫鲁曾对他的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 它的每一个字, 都是一幅美丽的画, 一首优美的诗。的确汉字不仅是文字符号, 也是一种审美对象。鲁迅在《汉文字史纲要》中指出, 汉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 一也;音美以感耳, 二也;形美以感目, 三也。”汉字就是以这“三美”, 陶冶着人们的情操。

形美。此乃汉字与拼音文字区别的主要标志。汉字属方块文字, 是“依类象形”而来的。汉字的“形”闪烁着美的气息, 其各部件所构成的形状能给人以和谐、平衡、匀称的美感。比如, “横”有“列陈排云”之庄重美;“点”有“高峰坠石”之飞动美;“竖”则有“万岁枯藤”之苍劲美……

音美。一个汉字, 一个独立的音节。每一个音节都有其不同的声调。可以说, 汉字的读音几乎能把所有音乐美的因素完美地呈现出来。不同汉字连缀成句, 连段成篇, 自然会产生平仄、节奏, 起伏、韵律。一篇优美的文章, 犹如一首旋律动人的歌。

意美。汉字除了外在的形美、音美外, 还有内在的意美。汉字的内外和谐统一构成了其独特的立体审美空间。一个汉字即一方天地, 展示着一种古朴而深邃的哲理情思, 一个丰富而多彩的文化世界, 一缕继承而发展的历史脉搏, 一份真挚而广博的人文情怀, 一段高尚而执着的艺术追求。如, 从“美”字, 可以感受到古人的审美观念。曹明海教授这样分析:“‘美’这个精神文明生产符号包含着审美的因素, 就是感知愉快和情感宣泄的人化, 亦即动物性愉快的社会化、文化化, 是社会性产物向心理功能特别是情感和感知的沉淀, 这恰巧与‘羊大则美’相联系;而‘羊人为美’则讲社会性建立的规范和它向自然感性的沉淀, 也就是理性存积在非理性中, 而文化模式对人性塑造开始起作用。从美学看, 这种宇宙 (天) ———人类 (人) 统一的系统意义就在此, 它强调了自然感官的享受愉悦与社会文化的功能作用交融统一, 亦即‘羊大则美’与‘羊人为美’的统一。”[3]小小的汉字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审美意韵, 这就是汉字的魅力所在!

二、识字教学文化价值取向的课堂实施

识字教学应根据汉字的特点, 在扩大学生的识字量的同时, 更注重汉字文化价值熏陶。常用策略有:

1. 字理溯源策略

这一策略, 主要是追溯汉字构字原理, 对汉字作理性的分析, 梳理汉字形成的来龙去脉, 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 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1], 启迪学生作深层次的思考, 把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体验汉字内涵的深邃, 感悟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汉字是有理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即一个独立的表意文字体系, 除少数表音字外, 基本上都可以从字形上感悟其涵义。如, “盥”字的上半部分, 中间是水, 两边即人的双手;下半部分的“皿”指盆类。上下合起来即意指双手从盆里捧水洗涤之意。识字教学理应从汉字内部理据的剖析去探究, 通过其构件组合的分析来理解其构意, 并促使学生建立起音形义之间的必然联系。一般而言, 字形结构理清了, 字义也就基本明晰了。

2. 情感体验策略

这一策略, 主要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营造学习氛围, 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 体验汉字的内隐情感因素。丰富而恰当的教学方法、现代教学媒体是该策略实施的主要手段。尤其是现代教学手段在识字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既能再现特定的识字情境, 又能形象直观地展现汉字丰腴的文化底蕴, 让学生浸润在一种特定的氛围中, 沐浴汉字文化的普照。我们中国汉字有一个特点, 就是由一个单子重复几次组成一个字, 每重复一次, 这个字的意思就加强一次。在我们的汉语中, “三”常用来表示多的意思。“品”字由三个口组成, 品茶就表示品尝了很多口茶的意思。

不难看出, 教师运用演示和讲解等方法, 将枯燥抽象的汉字符号变形象可感的情境, 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品”的字理以及“品茶”含义。如此教学, 学生所获得的就不仅是“字”, 还能在对汉字的体验、理解中感悟到的汉字丰富文化内涵。

3. 立体感悟策略

这一策略, 主要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探究、体验、感悟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识字教学应根据汉字的特点, 引导学生以多元的学习方式, 立体式地去感悟汉字文化的深邃内涵。如, 探究学习, 对汉字追本溯源, 加深对字义、字形的识记与理解;合作学习, 感受汉字, 鼓励交流, 集思广益, 丰富对字义、字形的理解;体验学习, 把汉字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结合, 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汉字, 在体验中感受汉字文化的韵味。对汉字立体感悟, 应特别强调的是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汉字, 在学习汉字中提升对生活的认识。具体的教学方法有实验法、探究法等。

文化因素是汉字的内核, 忽视汉字文化内涵的识字教学是干瘪的、苍白的。汉字文化的价值取向始终应是识字教学坚持并着力实现的目标导向, 我们语文教师理应为这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7) .

[2]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 1986.

[3]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 篇8

语文素质教育, 应以人为本, 顺应学科特点, 抓好教学工作中的层层面面, 明确各环节价值取向,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时刻考虑做什么, 怎么做, 做多少, 才能取得最大价值。

思想素质是学好语文的源动力, 为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应加强爱国主义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明确正确的学习目的, 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解放课堂教学。新课程确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定位的教育价值观, 要求每位教师在实现新课标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成为“智慧型、创新开拓型”的道德教师。努力强化我们教师本身素质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 教师应在平时工作中从多渠道获取新信息, 教育新理念以保证教学改革的成效。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每节课中首先确定这节课的价值取向, 这节课的内容是什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做什么?怎么做最有价值, 从教学目的确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 从教法的确定到教学过程的实施, 都要从价值上来衡量, 做到高质量教学, 使学生达到最大收益。

在语文教学中, 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 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质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新课讲授时, 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注重培养学生探索能力。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 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 教师在上课开始时, 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的写出来, 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 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或多媒体等直观教具, 刺激学生的大脑, 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 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恰当的教法是实现教学价值的保证,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

精讲多练, 腾时间让学生多实践,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 教师要精选例题的难度, 结构特征, 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 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 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 可以由教师完整写出, 也可部分写出, 或者请学生写出, 关键是讲解课文的时候, 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来, 而不是由教师一人承包, 对学生进行满堂灌。教师应腾出时间让学生做练习或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练习的选择要精巧, 不搞题海战术。

重视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方法教学, 深化思维能力训练, 强化逻辑推理能力, 在学生的基本功, 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上下功夫, 以适应新时代对学生语文素质的需要。适时渗透发散思维方法的教学,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实施电化教学, 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教学目标的实施提供保证, 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 课堂教学容量扩大了, 既增强了直观性, 又有利于整堂课所学内容的回顾和小结。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北京市二十二中特级教师孙维纲老师已给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他在教学过程中, 实施全方位的素质教育, 进行开放式教学, 所带试验班55%的同学考上清华、北大, 取得了学生素质一流, 高考成绩一流的骄人成绩, 自身的价值得到了体现。

对小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研究 篇9

一、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正确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本并不只是教学蓝本,同时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来选取适合的素材,实现教学方向的明确化,尤其是正确的价值取向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白道理,发现课本中所蕴含的价值规律,提升课堂教学针对性。小学语文课本内容表面看起来非常简单,而实际上蕴含着非常多的故事和道理,学生需要进行深刻领会。教师需要充分发掘实际内容,了解语文教学文本的价值取向,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掌握好教学节奏,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教育意义,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

例如,在进行“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教学中,文本主要讲小白兔和小灰兔帮老山羊收白菜,老山羊为了感谢小白兔和小灰兔,给他们每人一车白菜作为酬劳,小白兔没有要白菜,而是要了菜籽,之后小灰兔看到小白兔种了很多白菜,小灰兔也开始种白菜。通过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比,让学生明白一些道理,并且学会用更加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通过生动有趣且富有想象的小故事来引导学生不断体会,了解课本的真正价值,体味到其中寓含的重要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根据学生发展需求确定价值取向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发展需求来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作为学习语文的启蒙阶段,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升读写能力,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认知,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来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例如,在《坐井观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思想特点,一般学生对社会认知较为肤浅,并没有形成明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有意义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朴实、感人故事,体味课文语言,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教师可以通过课文教学,让学生体味到拓展视野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逐渐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三、根据时代发展特色确定价值取向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结合时代发展需求,选择更加具有代表性的价值取向,使价值取向与实际教学内容相契合。语文课程教学与现实生活存在着非常大的关联,通过现实生活与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能够促进学生成长发展。学生需要具备健全的人格,这样才能够更好发展,教师需要借助课堂教学来对学生进行渗透。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发展特点,深入发掘语文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城市的孩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机关联。从目前社会发展来看,人们更加注重诚信意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深入发掘社会发展的人文内涵,充分体现教育价值,引导学生理解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引导与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以语文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需要根据学生实际需求、教材内容等方面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价值取向上多做努力,在育人方法上多做贡献。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价值取向培养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语文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明确教学价值取向,利用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鸦鹊湖乡鸦鹊湖中心学校)

论普通高中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 篇10

一、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

虽然高中数学不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但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依旧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对事物正确的价值观. 很多人认为高中数学应该是研究型的并且要突出高层级水准,对于学生的要求也要变高变严. 但是,在高中阶段,我们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限于从学业上得到发展和突破,更要使学生全面发展,在综合素质上得到提高. 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上,教师授予学生解题技能的同时,也是教授他们正确的科学、人文价值的机会. 高中课程虽已分科进行,但是在探索正确的价值观方面,每个学科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能因为数学这门课的特性而忽视教育的共性. 数学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离不开对教科书的选择,好的教科书是教师的重要帮手,更是学生们有价值的学习工具. 在教科书选择问题上,教师要有正确的观念,教科书的使用不是教学的唯一手段,最多称得上是教学的有效工具,在思想和道德上的教育不仅依赖书本,更要有教师的循循善诱. 许多高中数学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对学生不加教育,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导致师生关系疏远甚至紧张.

二、从课程实施看高中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该就学习方面保持密切交流.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不是单方向的教学,教师讲台上滔滔不绝的授课,学生在课堂上不停做笔记,忽视大脑的思考. 长此以往,不仅不会提升做题效率,更加无法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不利于教学价值取向的实施. 教师应该就教科书的新知识点结合学生已学的知识,让学生对新知识有良好的吸收并且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比如,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反比例函数等. 因此,在学习高中阶段的函数时应该就已学的函数知识为例,用问题反映出已学函数的解题局限性,再学习函数概念与性质. 在学生能接受的范围里,拓展新知识点,而不是一拉起教科书,就引出新的定义和内容. 在学生对知识的摄入过程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不可抱有揠苗助长的心态. 如果忽视知识的自然衔接,会造成学生的不解和困惑,严重时会打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 所以,教师必须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自身情况结合,推进教学价值取向的实施.

三、从课程评价看高中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由教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体现出来,对课程的评价则显现出高中数学的价值取向. 课程评价,就是对教师的课堂内容与课程设计教学观摩与评估. 高中数学课程的评价是多角度的,这种多角度表现在: 首先,多元化的评价指标,相比较初中数学课程,高中数学课程的要求较高,除了基础知识外,还要对课堂所体现出的数学思想、实际意义、情感品质等作出评价,以此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其次,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为了满足现代教育所要达到的层次目标,不仅需要作出教师评价,还要作出家长评价、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因为现代教育包含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除此之外,学生之间也要互相进行评价. 价值取向需要监督与引导,课程评价可以有效的完成对教学的检查与导向工作,发挥重要的引领价值观作用. 随着形势的变化,高中数学的课程评价系统要及时进行更新与构建,改变过去单一的评价系统和方式,争取做到各方面评价多元化,以达到正确引领高中数学教学价值取向的目的,发挥好促进高中数学教学发展的作用.

四、关于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价值取向的思考

新的时代对高中教学课程有新的教学要求,教学价值取向也应当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发展,而高中数学的教学也相应的作出了变化,其价值取向也应及时的跟上时代的潮流,秉承新课标思想,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但是,课程改革进行的并不是很彻底,仍然残留着很多陈旧的教育思想与方法,因此依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 首先,旧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数学教学还是在围绕做题进行,课堂内容仍然以单纯的概念、公式等为主,以学生会解题为首要教学目标; 其次,没有彻底领会新的课堂评价的精神,对课堂评价的要求一知半解,只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数学教学的范围,但是远远没有达到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目的; 最后,应试教育的思想没有改变,浓厚的高考主导思想严重桎梏着价值观的解放与更新,使得课程改革成了一纸空文.

上一篇:桥梁钢结构件下一篇:自动切割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