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的主要任务

2024-10-03

钢琴教学的主要任务(通用10篇)

钢琴教学的主要任务 篇1

众所周知,开办钢琴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促进大学生不仅仅可以很好的把握各种类型作曲家的演奏风格,而且在此过程中循序渐进的提高自身的演奏能力。但是就目前而言,如果仍然沿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首当其冲需要做的就是改变大学钢琴教学的传统模式,根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具体特点明确教学任务,和不断创新教学手法,充分合理的运用任务教学法来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钢琴的演奏水平。

一、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大纲要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通常而言,设计教学内容往往是实施任务教学法的开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要真正的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不管钢琴教师将要在课堂上教什么,都必须有效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定,这就需要钢琴教师在课前尽可能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掌握学生们的实际情况。然后再对教学内容加以反复研究,从而最大限度的让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其中,最终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学习任务。事实表明,这样做的话不仅仅能够很好的巩固学生的相关钢琴理论知识,与此同时还能够很好的满足学生需求,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方说,教师在讲授钢琴的音乐风格时(不同时代),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任务: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具有哪些其他时期不具备的特点?浪漫时期的音乐有哪些特点?二十一的音乐又有哪些特点?从实践结果上来看,通过设计这种层层递进的教学任务,能够以一个时间轴的形式让学生掌握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的具体特点,与此同时还能够从内心感受到学习大学钢琴知识的内在价值(能力的提高)与外在价值(应对考试),从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充分体现学生在钢琴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得知,这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师生之间进行互动互助与合作探究,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展示出任务教学法的功效。具体地说,学生不仅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参与到教学任务的每一个环节中去,还要在具体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进行主动探究,遇到自己不懂的地方要大胆主动的与钢琴教师或者学生们进行交流。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并非放任不管,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从旁进行指导。这是因为教师必然会比学生掌握的音乐知识要丰富得多,而且在艺术造诣上也是学生不可相互比较的。鉴于此,钢琴教师需要在设计与实践教学任务的各个环节中,带领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的提升他们的音乐能力。比方说在如何有效运用教授钢琴踏板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布置“轻踩慢抬”、“慢踩慢抬”、“轻踩快抬”等具体的练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钢琴教师要带领着学生真实的感受运用踏板的技巧,然后组织学生们进行相互交流,当他们明白其中的奥妙之处以后再进行更高层次的练习任务,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全方位的领悟到钢琴技能。

三、大胆进行教学任务上的创新

钢琴学习具有自身的特点,其中实践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由此可见,钢琴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增加实践的比例。具体而言,钢琴教师应该在设计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设立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而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最喜爱的就是这种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与此同时也可以安排学生间进行切磋并且适当的给予一些奖励。比方说,钢琴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教学任务为分析《牧童短笛》、《欢乐的牧童》、《牧童》中各自是采取什么手段塑造不同牧童形象的,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且各组设立一个小组长,他们研究完毕之后各组排一个代表上台分别进行演奏,在这个过程中各组成员间可以互相提问,通过这种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们积极踊跃的参与其中,这样一来不但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了相关钢琴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演奏中很好的展现出了自己的个性以及提高了创新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课改的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在大学钢琴教学中采取任务教学法可以明确教学目标,与此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学生们的主体作用,从真正意义上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而钢琴教师则从旁加以指导和引领。总之,任务教学法从根本上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被动教学方式,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钢琴水平。■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在当前的众多大学学府为了顺应大势所趋,在钢琴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了建立在建构主义教育理念基础上的任务教学法,它是以任务为主要媒介,让学生在钢琴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感知、实践和合作等多种方式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大量的实践结果表明,采取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鉴于此,本文将会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关于提高大学钢琴教学质量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够在各所大学的钢琴教学中得到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大学钢琴教学,演奏,教育理念

钢琴教学的主要任务 篇2

一、学科目标 :

1.突出人文熏陶,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坚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8、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二、学段目标任务: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二、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三、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

高中物理教学主要任务 篇3

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显示了科学的巨大力量。它是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科学文化的统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培养目标,乃是物理学本质特征在物理教育中的反映。一、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规律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它高中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形成牢固正确的物理概念和准确地掌握物理规律:(1)通过典型事例设置物理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这是学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还没有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还没有认清必要的物理现象,教师就急于向学生讲解概念和规律,学生靠灌输得来的“概念”和“规律”就将是空中楼阁。(2)在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进行科学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这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关键。学生在分析物理现象时常常会因为受到平时生活中的一些错误认识的干扰?而看不到本质,例如在分析成年人和小孩拔河比赛,小孩输掉的原因时,很多学生会认为是成年人拉绳子的力大于小孩,而不去想他们与地面的摩擦力。 (3)研究物理概念和规律,要让学生学会从描述物理过程开始,判断什么物理问题,说明用什么物理概念、物理量去描述物体的状态,用什么方程可以描绘物体的运动状况,变化关系,从而可以解决控制物理的问题。(4)配以系统的练习并指导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领会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的使用范围,深刻理解概念和规律的中各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强化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健全自己的物理知识体系。二、让学生领会物理思想与研究的方法物理学思想就是研究物质的运动形式、内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这种思维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其内涵包括了物理科学本身的发展建立、物理学家的探索精神和研究方法以及我们学习物理的思想过程。它包括:观察、实验探究思想,数据图象处理思想,科学设想、建立物理模型思想,数理结合思想,“时空”和“守恒”思想,变量控制思想等。认识物理学思想是学好物理的前提,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引导学生领会物理学思想,知道它的发展史,要尊重客观事实,遵循自然规律,学习物理学家对物理科学的热爱和努力追求科学的严谨态度;学习他们不怕失败敢于胜利的精神;学习他们不畏艰辛勇于拼搏的工作作风;学习他们善于假设、实验、发现、创新的辨证思想;学习他们对物理的认识有着独创见解、并能自成体系的勇气和胆略;学习他们研究物理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能进行抽象、模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总结等认识活动过程的思维方法并能逐步转化为他们自己的思想。所谓物理学方法,简单的说就是研究或学习和应用物理的方法。中学物理方法很多,既有分析 、归纳 、演绎 、比较等一般解题方法 ,也有整体法 、隔离法 、等效法 、极端思维法、逆向思维法、知识迁移法、估算法 、微元法等特殊方法 。在应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处理好联系实际与理论抽象的关系,不要让学生觉得实际的和理论的是相抵触的,而应该从内心认识到它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转变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常规方法和特殊方法 ,并且在使用过后引导学生总结, 例如解决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常用到“整体与隔离法”,那么什么样的问题用整体法,什么样的用隔离法,什么样的应该先整体后隔离,什么样的应该先隔离后整体。同时学生在自己分析 、探索过程中也会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问题解决过程有效训练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也可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奠定基础。三、渗透情感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无论是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实验技能,还是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都离不开情感的培养。例如《墨经》中对力的定义,对小孔成像的解释,沈括的《梦溪笔谈》等通过介绍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和思维形式;教师可以讲述哥白尼等科學家实事求是、一生为真理奋斗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精神和态度的教育;还可充分利用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让学生从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实验,逐步发展到积极主动探求真理,主动完成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从而能够正确面对日后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知道“神州”系列飞船的试验成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寓教于乐,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完善自己人格,用自己的高尚的情操逐步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情感,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意志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是说,我们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而是希望利用物理学科的这些特点,以高中物理课为载体,结合物理学科特点,渗透人文精神,加强情感教育,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发挥物理教学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成为有用之才。形成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规律、领会物理思想与研究的方法、情感教育三者紧密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按照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功,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联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质联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着重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实验归纳、理论分析等思维能力水平,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责任感。三点核心任务的完美实现需要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之路上不断的去探索、创新、创造。

论钢琴教学的主要组成要素 篇4

关键词:钢琴教学,教学方法,师生关系

钢琴教育在当今艺术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文章在于分析教育过程中的诸多要素,由此达到对于作品艺术性的完整表达。

一、师生关系

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和其所要传授的对象学生之间应该是互相视对方为同行,教师作为年长的同行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对学生在演奏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仔细观察并给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由于钢琴教学一向采取个别授课的方式,这样有利于保留和形成演奏风格和学派的优点,但其中也会带有旧式教育的弊端。例如强迫学生按自己的方式处理作品,如此教学只会加深师生间的矛盾。由于每个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都有不同,作为教师就应该从客观上考虑这些差异,针对个别学生的状况进行备课,在上课时因材施教。

教师在给学生授课时,同一首乐曲对于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一些八度较多的作品例如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对于有的学生来说这项技术不是难点,在对其授课时教师要尽量将其注意力转移到音乐表现上而不是技术的展示。反之对于一些技术存在缺陷的学生,教师应该通过观察发现学生的问题出在何处,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告诉学生,双方一起配合最终获得成功。

教学要出好成绩,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诱导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一般来说,弹一首新曲子,有关的知识,如:作曲家简历,作品写作背景及意图,乐谱上的指法,踏板,不同的版本,不同的音像资料,乐曲如何处理,有关文献资料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和研究。例如在肖邦第一叙事曲op.23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要了解肖邦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及其创作背景,当时正处在轰轰烈烈的波兰革命失败之际,流亡国外的肖邦在这种背景下写下次作品,因此作品的整体色彩是灰暗的。当学生获得这一信息以后,他们会去思考面对亡故的灾难,一个人会有何种思绪,这样就确定了这一艺术作品的整体基调。由此再配合师生合作完成的谱面工作以及教师和学生长期共同积攒的唱片、书籍、资料。这样的话,完成一部作品可以说变的有趣而生动。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优于刻板的教学方式,它淡化了师生之间的界限,这样与其说是在教学不如说是同行之间的交流。

二、教师对作品中组成要素的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对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进行分析,并让学生能领会到其中的中心思想。例如当我们拿到一首作品,首先要将你所知道的作曲家的一切信息和创作背景告诉学生,让学生对这一作品的艺术形象有直接的认识,这样的话作品的整体框架就已经展现在眼前,其次要做的就是分析曲式,节奏型,和声同这一艺术形象的联系。如切分节奏可能表现忐忑不安的心情,尖锐刺耳的和声可能表现愤怒紧张的情绪,反之平缓的节奏型和舒缓的和声配置可能表达安逸祥和的气氛。这些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需要学生去体会的东西。当这些重要因素得以确定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素质,解决技术上的问题。例如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放松,如何挥动器官,当遇到困难段落时应该如何更好的排列指法,踏板如何踩,是半踏板还是全踏板,声部如何分开练习,对于谱面的力度几号如何正确的理解和弹出合适的效果。教师的这些专业知识越丰富,他在教学中就会体现的游刃有余,给予学生的知识也就越多,这样学生自然对教师的信任度大大增加,在教学的配合中变得事半功倍。

三、教师的示范

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 篇5

(源自《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同济大学)

1、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要求,确定城市绿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指标;

2、研究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的相互关系,结合城市自然地貌,统筹安排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

3、确定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结构,合理确定各类城市绿地的总体关系;

4、统筹安排各类城市绿地,分别确定其位置、性质.范围和发展指标;

5、城市绿化树种规划;

6、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保护措施;

7、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现状的统筹安排;

8、制定分期建设规划,碑定近期规划的具体项目和重点项目,提出建设规模和投资估算等;

9、从政策、法规、行政、技术经济等方面,提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细则;

钢琴教学的主要任务 篇6

一、提高音乐表现力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在中小学钢琴课程的教学中, 只有结合培养目标的需要, 将钢琴技巧的基本练习与对音乐形象的表现力结合起来, 才能充分地体现音乐感和对音乐的理解, 培养学生对音乐语言的感受能力, 真正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 谈谈相关的方式策略:

二、丰富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语言艺术能够协助教师将知识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只有以多姿多彩的想象力和丰富的语言为基础, 学生才能在深刻细致的剖析下形成对音乐恰如其分的理解, 一步一步进入音乐的圣殿。为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 需要教师对音乐有良好的悟性与敏锐的感觉, 在课堂上以丰富的语言和想象力、富于灵感的创造性引领学生领悟音乐并表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从音乐的角度, 以真诚的发自内心的生动语言去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在这样的艺术氛围里, 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其个人的修养, 学生的音乐直觉便会得到提升。如笔者的一名学生在弹奏作品时, 整体来看表现都不错, 唯一的瑕疵就是曲中的和弦缺少共鸣效果, 弹得不够好听。在老师示范后, 学生还是难以体会具体的要求, 此时笔者在做示范的同时向学生解说:“一定要把声音远远地扬出去, 想象一下你舒展自己的手臂, 把声音弹得远一些, 再远一些……”学生渐渐有所领悟, 弹出了理想的声音效果。再如在为低年级的小学生讲授最基本的弹奏方法时, 笔者也十分注重语言的表达, 结合儿童形象思维比较活跃的心理特征和语言特点, 尽量使自己的语言形象、简单易懂。在训练学生的弹奏手型时, 笔者将这样的手型喻为“搭房子”:“琴键上的双手就好像一间小小的房子, 掌关节就是屋顶, 一定要拢起来;手指是柱子, 一定要支结实;虎口是屋门, 一定要打开……”儿童的想象力可以在形象的语言中充分调动, 便于加强其音乐的表现力。

三、实践环节的有机补充

艺术实践的功能是使学生获得锻炼和演奏经验, 巩固课堂上学到的东西, 在艺术实践中使自己的演奏日益完美。

(1) 阶段性学习汇报与定期观摩

这种方式为学生带来充分的舞台实践机会, 还能让学生们在广泛交流中体会“苦尽甘来”的舞台表演成就感,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能促使学生在舞台表演过程的交流和反馈中提升自身的音乐表现力。汇报观摩结束后不仅要有同学之间的交流, 还要有教师总结。让学生们以自己的舞台表现来证明其演奏水平和音乐素质, 从而获得一种进取、踏实的生活方式。

(2) 举办钢琴教学实习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将钢琴教学实习课从高校引入中小学,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教学实习活动, 让学生通过角色换位, 得到很好的锻炼。这是由于学生在音乐学习时往往依赖老师, 渐渐养成一定的惰性, 学生当上老师之后, 就会变得主动, 充分地调动起其聪明才智和积极性, 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四、与其他艺术学科的融会贯通

音乐与其他艺术是相通的, 钢琴演奏只有从其他艺术中吸收营养, 才能更加芬芳动人, 耐人回味。笔者在具体教学中, 从感性与理性两方面出发。首先, 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熟悉各类钢琴作品, 通过扩大曲目量, 使其视野和思维变得开阔, 让学生扩大浏览面, 开拓视野, 进行全面的音乐锻炼。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些曲目进行重点“精弹”, 以产生认识上的飞跃。

其次, 笔者鼓励学生了解音乐史知识, 探究不同历史时期作品的时代背景, 以提升音乐修养, 进而拓展其音乐表现力。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 对于一部作品, 会将相关的知识, 诸如作曲家创作作品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作曲家的生平阐述给学生。比如, 在教授学生演奏《C小调“悲怆”奏鸣曲》时, 笔者告诉学生作品是在欧洲社会发生急剧的变化, 贝多芬耳聋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创作的, 而戏剧性的处理融入了贝多芬激情愤慨的个性, 一个与厄运顽强斗争的形象就从乐曲中淙淙流出。在了解这一作品的精神内涵后, 学生便知道怎样提升其表现力了。

钢琴教学的主要任务 篇7

一、理论教育

实践证明,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现代化的正确理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中学生, 是否掌握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思想, 并以它为指导的社会实践活动, 是关系到我国改革的前景和未来国家前途的大问题。因此,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对中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

二、政治教育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就要通过思想品德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 它能为学生确立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奠定基础。政治教育, 能使人们形成一定的政治观点、政治信仰、政治态度。中学生的政治教育, 要教育学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热爱社会主义中国人民, 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理想和志向。当前还要加强公民教育, 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三、思想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任务之一。思想教育, 是培养学生具有认识事物的科学观点和方法的教育。它能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中学只能为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当前, 要特别教育学生讲科学、不迷信, 能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待学习、生活及他人、集体、国家的关系, 培养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四、道德教育

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世界观的基础。所以道德品质教育应成为中学低级思想品德的中心任务。当前在我们的学校里主要进行以集体主义原则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中学阶段要教育学生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自觉遵守社会主义功德, 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五、能力教育

在《中学思想品德大纲》中, 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当作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课题任务。这就是说, 进行品德能力教育, 也是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课题任务之一。注意能力培养也是现代教育的特点之一。

品德能力包括:认识能力、实践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等。

过去的思想品德教育只注重理论说教, 不考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这对品德结构来讲是不完善的。中学阶段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抵御不良思想影响的能力、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等。

六、心理教育

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形成中学生优良道德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另外, 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特别是情绪因素对青少年的成长尤为重要。我国青少年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缺乏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刻苦磨炼、战胜困难的勇气。造成这些不良心理现象的原因很多, 但主要是长期以来忽视了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发展, 这就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发展。目前, 我国人们的心理素质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所以, 我们必须重视心理教育。

钢琴教学的主要任务 篇8

《语言学与情报语言分析》是我系军事情报学硕士专业“语言学与情报语言研究”研究方向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将语言学理论和军事情报理论相结合, 研究各类情报语言的语言特色和文体特征, 为培养学员运用语言学理论进行军事情报语言分析、提高军事情报的研判水平和情报信息处理能力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该课程已开设三期。在这三期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其中任务驱动“两化”法教学效果最为显著。

二、任务驱动“两化”法的理论基础

所谓任务驱动“两化”法就是将所教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 研究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 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学习和讨论,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该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教学观。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 以探索问题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建立真实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进步。《语言学与情报语言分析》教学采用的任务驱动“两化”法就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 将课程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不同阶段的任务体现, 以问题或任务驱动创设师生互动, 生生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氛围。它强调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 让研究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 以探索问题、完成任务的方式来驱动和维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使其在应用中学习, 在应用中构建所学课程的理论知识结构, 实现知识迁移和能力提高。

三、任务驱动“两化”法的实施方法

任务驱动“两化”法教学的出发点是, 抓住军事情报学科特点, 以语言学理论为主线, 以军事情报语言为对象, 以教学内容专题化为形式, 以学习效果作品化为驱动, 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在师生互动中掌握理论, 学会方法, 形成能力, 创造成果, 提高素质。培养研究生获取、处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开展任务驱动“两化”法教学的关键在于“任务”的实施方法。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教学内容专题化

深入研究大纲和教材, 从整体上确定专题的结构和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是“1+ X + 1”, 即1 (一个核心理论) +X (该理论在不同情报主题的运用) +1 (一次模拟情报平台的拓展应用:专题报告、虚拟台情、模拟台情) 。“1个核心理论”包括语言学、语言哲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以及军事主题相关理论。专题内容以西方现代语言学四大流派为主线, 将语言学与军事情报语言的融合点、创新点和生长点设计成专题。如从洪特堡的语言民族性理论看情报语言的民族性, 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理论看情报语言的符号性质和特点, 从布拉格学派的句子功能观看情报信息“表述核心”等, 使教学重点隐含在每个专题之中。

美国心理学家杜威将人类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分为五个步骤: (1) 困难或问题的发现; (2) 确定和限定问题; (3) 收集一些可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证据; (4) 提出关于问题答案的假设; (5) 检验假设。基于该理论, 并结合本课程的特点, 即以语言学与军事情报语言融合点、创新点、生长点为重点, 在设计任务驱动“两化”法教学模式时, 首先提炼和研究重要语言学理论, 保证研究生理论知识的架构;然后引导研究生寻找、思考和发现该理论在军事情报语言分析中的应用——要么以研究生为主体, 鼓励他们自己提出问题, 要么根据研究生的提问, 选取或归纳出典型的问题, 进行课堂讨论研究, 由此巧妙地把每一个语言学流派的重要内容设计成专题。

在布置专题过程中, 把“教学重点问题化”当作首要环节。首先把重要理论提炼出来, 对于重要理论, 在师生认真准备的基础上,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先由两个研究生作为小教员讲解重要理论:一个讲流派基本理论, 一个讲重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教员做补充, 重点讲解该理论在军事情报中的拓展应用如案例分析。然后采用讨论、随议等方式引导研究生发现、思考、寻找该理论在军事情报语言分析中的应用问题。确定专题重点后, 全班围绕专题重点查找资料, 解决问题, 准备专题报告或撰写论文。授课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学习方法的指导、思维能力的训练、重点难点的突破, 综合素质的培养。师生互动的方法包括兴趣驱动、现实驱动、案例驱动等。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我们强调个体化指导, 帮助学生将问题深化, 不给学生现成答案, 只给学生指思路, 教给其思维方法。例如, 有的学生发现“美国空军白皮书”中陈述句多, 介词有动词的含义, “中国”出现频率高, 任课教员及时给她找到2008年11月27日“南方周末”的一篇论文:“中共党代会报告30年的词汇变迁”, 建议她好好阅读并参考该论文的统计方法统计“美国空军白皮书”中有关“中国”的词汇, 之后给全班复印该论文, 让他们思考分析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 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实践证明, 专题化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教师设计教学任务、创设以激发研究生完成任务和探究新知识为目的的教学环境。研究生通过提出、分析和讨论问题、进行专题报告和撰写论文, 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研究者和探索者。

2.学习效果作品化

《语言学与情报语言分析》课程中“学习效果作品化”的目的是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 满足他们的探究欲望, 让他们在一个全开放性的教学环节中感受自主探索的喜悦。研究生个人或小组的学习成果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展示方式:

(1) 论文报告会。对于课内的每个重要理论我们都要求学生写出论文并举行论文报告。每个学生的论文选题各异, 报告的多媒体课件各有特色, 运用的技巧个性显著。通过撰写论文、报告论文, 学生不仅掌握了重要理论, 而且从中探索出了该理论应用的一般方法。这种方式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有效得多。研究生根据选定的课题, 在研究中搜集大量的资料并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 在撰写成论文或做作品报告时, 会将头脑中的这些零散的、无序的知识和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梳理, 再通过全班交流、协作学习, 最终达到理论知识学习和应用的系统化、有序化目的。

(2) 优秀论文展示。任课教员对每一篇论文, 都进行评价。对于优秀论文则公开展示, 让全班学生关注优秀论文作者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进展以及做学问的态度、情感和思维方式。使他们在交流和讨论中学会比较, 学会思考, 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这样既有利于研究生的个性发展, 同时也促使研究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研究水平和能力。

(3) 登台讲课。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我们注重激励效应。为调动学习积极性, 我们精心设计了授课内容, 把适合研究生将的部分提炼出来, 让他们“登台讲课”。目的是确保他们在完成讲课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 体验自身价值, 并从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及教师评价中体验学习成就和快乐, 从而培养其主动学习的习惯。

《语言学与情报语言分析》的任务驱动“两化”法对研究生的每次讲课、每件作品都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 评价中既考虑到研究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 付出的努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问题的创新意识, 又及时总结获取知识的经验和教训。一旦发现有创新的作品和思想, 就积极加以表扬, 从而激励研究生形成一种积极探索的氛围, 哪怕是很小的成功和进步都予以高度重视, 鼓励点滴进步。如请课代表用数码相机拍摄每位学生的发言, 目的在于多维激励, 给研究生创造品尝学习效果的机会。实践证明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同时又督促了较弱学生, 使他们在“任务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学。这样既符合目标要求, 又有利于研究生个性的发展。

四、任务驱动“两化”法的实际效果

任务驱动“两化”法作为一种具体实用的教学模式, 是我们在反复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不断修订完善而构建形成的, 具有较强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 真正体现了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符合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需要。运用“两化”法进行教学, 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利于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课三年来, 本课程的研究生已在国际学术会议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篇, 其中国际学术会议7篇、核心期刊6篇。研究生对任课教员的满意度为100%, 认为该课程是本专业最好的课程之一。学员反映课程学习中承担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讲课、写论文、做专题报告对他们的自学能力、情报意识、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有效。

任务驱动“两化”法的创新点在于首次创造性地实践了寓情报意识、能力培养于任务驱动“两化”教学全过程的教学理念。该课程的办学思路和实践符合军事情报外语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 符合科学人才观和质量观的要求, 是一个观念先进、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课程, 目标、手段和条件相互统一, 课程和专业协调发展, 是一个培养具有一流复合型军事情报人才的成功范例。

参考文献

[1]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何可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7, (5) .

[3]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4]姜振安.“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职教通讯, 2003, (7) .

[5]蒋红星.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 .

[6]刘润清, 吴一安.中国英语教育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7]巴班斯基著.吴文凯等译.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钢琴教学的主要任务 篇9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中职各个专业的高效运作,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推出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一包一表” (学习任务包和学习评价表)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 即“课前”教师与幼师生以钢琴课一个学习单元的学习内容共同协作开发 “一包” (学习任务包) , 并运用信息技术发给钢琴学习小组每个成员的手机里, 通过集体学习的监督作用预习预练“一包” (学习任务包) ;“课中” 以因材施教为教学原则搭建各种展示自我平台汇报“一包” (学习任务包) 的学习情况, 根据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即一个学习单元结束后, 通过注重任务学习过程评价的 “一表” (学习评价表) 总结和反馈任务学习情况, 总结经验教训, 激励 (驱动) 学习小组每个成员积极完成“一包” (学习任务包) 的教学模式。 “一包一表”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拓展运用, 它以“一包一表”的形式实现对“任务”的有效驱动。

一、实施“一包一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原因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数码钢琴课在实施“一包一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之前采用集体授课模式, 即一间教室里放着几十台数码钢琴, 一位老师同时面对几十位幼师生授课, 钢琴教师在课堂上讲理论、示范技能, 幼师生在下面进行简单模仿, 这种教学模式称为钢琴集体课。 然而,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 课堂上往往是教师在台上“满头大汗”一节课, 幼师生在下面“逍遥自在”一节课, 造成这个问题主要有下面几方面原因:

(一) 学生学习缺热情。

幼师生大部分来自于初中学习的失利者, 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较差, 对待学习有着先天的“恐惧”心理, 学习习惯较差, 缺乏积极钻研精神, 经常课前不按老师的要求进行预习预练, 课后对于老师课堂上所指出的作业错误没有及时更正, 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

(二) 教学手段缺创新。

数码钢琴集体课虽然节省了部分教学资源, 但教学手段仍然采用“填鸭式”的“三步曲”, 即教师说教示范-幼师生简单模仿;幼师生练习-教师纠正;幼师生再练。 这种教学手段, 教师是“说教王”, 突出的是教师反复的说教, 因而教学手段单一乏味, 课堂师生之间互动少、课堂学习气氛沉闷。

(三) 学习评价缺合理。

学习评价沿用传统的一次单元、期中、期末考试等“一锤定音”式“论英雄”, 再根据成绩高低排名次、评优评先等, 这种简单、粗暴的学习评价方式严重打击了幼师生的自尊心, 导致她们对钢琴学习的自信心“渐行渐远”。

鉴于以上问题, 我们采用“一包一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代替传统教学模式, 激发幼师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幼师生团体协作精神、提高创新思维、善于研究问题的能力。

二、实施“一包一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优点

“ 一包一表” 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调 “ 课前”、 “ 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 以钢琴教师为主导, 幼师生为主体, 在互动协作过程中实现对钢琴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建构, 幼师生在“做中教”、“做中学”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下完成对钢琴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 如表1:

三、“一包一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

著名C教大育调家音阶叶、琶圣音陶、和曾弦“说一:包“” (教学师习任当务然包) 须学习教评, 价表而尤宜致力学于号导姓。名”总分名称评价自我小组教师平均

数码钢琴课是一门集现代信息技术、音乐基础理论知识、音乐情感表达、钢琴弹奏技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技能课, 对于刚刚接触钢琴学习的幼师生来说存在不小的难度, 如何引导幼师生学好这门技能课是每位钢琴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分值) 项目评价评价评价得分K101丽红学习能力 (20%) 预习、预练“学习任务包”18 17 15 16.7社会能力 (10%) 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团队协作精神6 5 5 5.367.7

“一包一表”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调“课前” (新课授课前) 、“课中” (课堂中) 、“课后” (学习过程评价) 三个教学环节, 重视钢琴教师的启发诱导的主导作用, 以幼师生为主体协作参与“一包” (学习任务包) 的开发;以因材施教为原则搭建各种展示自我平台,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注重学习过程性评价激励幼师生学习;让幼师生在“做中教”、“做中学”的过程中建构钢琴知识与技能, 使她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摇摇专业能力 (70%) 完成钢琴基础理论、弹奏技术学习等情况50 42 45 45.7

(一) “课前”开发学习任务包,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前”即钢琴新课授课前, 教师引导幼师生互动协作开发由钢琴学习视频、学习导向文档等组成的“一包” (学习任务包) , 在“妙趣横生”的开发过程中提高幼师生善于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能力, 在“润物细无声”中建构钢琴知识与技能。

1.成立动态协作学习小组。

钢琴学习能力因人而异, 因此把学习能力相近的幼师生根据“同组同质”的分组原则, 每6~8位幼师生划分为一组, 每组选出一位学习能力较好的幼师生作为组长。 协作学习小摇组摇的作用是共同制作“一包” (学习任务包) , 并组织新课前预习预练、小组成员互相监督学习、小组学习评价等。

2.协作开发技能学习视频。

钢琴新课授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准备录影工具、 布置录影场地、维持场地秩序、共同确定录影内容等, 把一个学习单元里的钢琴弹奏技术录制成学习视频。 比如学习单元里关于正确坐姿、正确手型等, 在钢琴教师示范下拍成学习视频。 再如把音阶、和弦、琶音、练习曲、乐曲等分门别类制作成小小的学习视频, 然后通过网络发送到学生的手机里, 并根据学习内容进行课前预习预练。

3.协同制作学习导向文档。

学习导向文档由指导学习的文字说明或者图片组成。 在教师指导下, 利用幼师生美术手工制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 把钢琴学习的章节、单元知识等制作成指导学习的电子文档、卡通图片等, 遇到难以掌握的知识点时, 采用游戏、角色扮演等加深理解, 比如在讲解三和弦do、mi、sol的转位时, 我让三位音乐基础较好的幼师生手持制作代表do、mi、sol的卡通图片进行位置互换, 并用准确的音高唱出来, 终于让幼师生明白了和弦原位、一转、二转的原理, 幼师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掌握了知识, 同时活跃了课堂。

(二) “课中”搭建自我展示平台, 激励学生自我欣赏。

以因材施教为原则搭建个别课、小组课、观摩课等多种幼师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在幼师生展示自己才艺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 调整教学策略, 制定针对性的学习任务。

1.搭建学生自我展示平台, 定期举行观摩课。

搭建幼师生自我展示平台, 即幼师生每个学习单元结束后开展一次教学观摩课, 协作学习小组成员定期汇报“一包” (学习任务包) 的学习情况, 通过现场互相点评方式指出学习上的不足, 小组成员荣辱与共, 及时反馈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要求、技巧等方面的缺陷。

2.以因材施教为教学原则, 定期举行小组课。

幼师生钢琴学习存在个体差异, 一个学习单元结束后, 同组成员学习进度逐渐拉开距离, 小组成员将接受学习程度不一样的“一包” (学习任务包) , 因此在每个学习单元完成后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分组, 任务学习完成度相近的重新安排在同一组, 并定期以小组为单位授课。

3.正视学习能力个体差异, 定期举行个别课。

钢琴学习能力因人而异, 因此定期轮流指定幼师生进行个别指导, 深入细致地指出她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较快完成“一包” (学习任务包) 的幼师生, 要及时调整学习任务, 适当增加一些难度。 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 则要降低难度, 并根据情况布置针对性的练习, 比如 《哈农 》、《钢琴进阶 》等练习针对手指独立性差的幼师生;《车尔尼7 1 8》、《左手音阶、琶音 》等练习针对左手不灵活的幼师生;《巴赫初级钢琴曲》 练习针对双手协调性差的幼师生。

(三) “课后”构建三维学习评价, 实现任务有效驱动。

改变传统钢琴课“一锤定音”式的学习评价, 重新构建以“学习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为基础的“三维”学习评价体系, 一次单元学习结束后, 学习小组成员根据“一包” (学习任务包) 的学习情况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综合评定学习成绩, 注重评价幼师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团队协作学习精神、创新思考问题能力等, 激发 (驱动) 幼师生学习兴趣, 如表2:类别课前课中课后“一包一表”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协作开发“一包”。 (建构知识与技能) 以因材施教为原则, 搭建各种自我展示平台,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课堂互动多、生动有趣) 任务再分配, 重视学习过程的学习评价。传统教学模式简单布置预习预练任务。填鸭式灌输知识与技能。 (课堂气氛沉闷、单调) 简单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1.学习能力评价。

学习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 学习能力评价主要是针对幼师生是否充分利用钢琴“一包” (学习任务包) 的学习内容参与学习、课前是否预习预练等。

2.社会能力评价。

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 社会能力评价主要考查幼师生是否积极参与钢琴“一包” (学习任务包) 的开发、学习态度是否端正、是否认真听课并做好笔记、主动提问、保持琴室卫生等。

3.专业能力评价。

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与其相应的知识。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对于学生专业能力上的考核主要是考查幼师生“一包” (学习任务包) 的钢琴理论知识和弹奏技术掌握情况等。

总之, “一包一表” 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钢琴集体课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 教师与幼师生在共同制作“一包” (学习任务包) 的过程中建构了知识与技能, 提高了创新思维和问题研究能力,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课中搭建多种展示自我平台和课后构建科学合理, 重视学习过程的“三维”学习评价激发了幼师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了幼师生由原来“厌学”、“畏学”的消极学习态度为“好学”、“乐学”的积极学习态度, 促进了幼师生钢琴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 为今后的就业做好了准备。

参考文献

[1]白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教育与职业.

[2]秦岭.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等幼专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北方音乐.

“三生教育”的主要任务 篇10

生命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等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2. 生存教育的主要任务

生存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3. 生活教育的主要任务

上一篇:物流实训课下一篇:灵性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