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琴教学的艺术

2024-10-11

浅谈钢琴教学的艺术(精选10篇)

浅谈钢琴教学的艺术 篇1

浅谈钢琴教学的艺术

在钢琴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应根据学生现实的个体差异,坚持运用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等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学会鉴赏钢琴演奏的技巧,学会独立分析音乐作品,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教师应有良好的精神气质、人文素养和思想境界,才能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作 者:张欣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710065刊 名:新西部(下半月)英文刊名:NEW WEST年,卷(期):“”(12)分类号:G63关键词:钢琴教学 启发 引导 因材施教

浅谈钢琴教学的艺术 篇2

随着近年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 非语言教学艺术逐渐有了更宽泛的内涵与外延。多媒体技术 (含音乐教育中的电子琴、电子钢琴、高清晰唱片等) 能够更立体地为学生展示一个形象、生动、体验性极强的立体化视觉、听觉环境。这种立体的环境所带来的非语言艺术环境比单独靠教师个人的肢体语言等有了更丰富、更有趣的教学艺术体验。对于钢琴教学来讲, 这种能够营造立体化音乐美育教学环境的现代多媒体技术正在给传统意义上的钢琴教育课程以变革式的推进。非语言艺术对于现代的钢琴教学来说包含了教师的非语言的形体授课艺术和以多媒体技术、钢琴艺术表现形式为核心的立体化的非语言教学艺术, 二者共同构成了钢琴教学中的非语言艺术技巧。可见, 钢琴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在教学中学会运用非语言艺术, 以优化钢琴教学过程。教学中的非语言行为因依据标准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类, 笔者根据钢琴教学的特点, 将钢琴教学中非语言艺术的应用分为面部语言、眉目语言、手势语言、身姿语言四类。非语言艺术虽然只是教学艺术的一部分, 但是它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非普通教学可比, 直接关系到教学整体目标的实现。鉴于其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 钢琴教师应该对非语言艺术特别重视, 充分调动教学艺术中各种有效的手段来为教学服务, 全面、灵活地运用非语言艺术使钢琴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1. 面部语言的应用。

人的面部能发出极其丰富的非语言信息, 它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感情、表达信息的一个重要部位。伯德惠斯戴尔的研究结果表明, 仅人的脸部就能作出25万种不同的表情。由此看来, 面部语言是教学中丰富的信息源泉。在钢琴教学中, 教师的面部语言所要发挥的作用除具普通教学中所要求的作用外, 根据自身特点, 还有以下3种作用:在钢琴教学中, 教师的面部语言信息发挥常规的面部表情所发挥的作用;教学内容、情景及过程发生改变时, 面部表情所应该发生的作用;作为教学内容时, 所应该具备的示范与教育作用。其中前两点作用应与普通教学中面部语言应该具有的作用相同, 后一点作为钢琴教学内容应具有特性作用。钢琴演奏者面部表情的变化与演奏曲目之间的关系属于教学内容之一, 钢琴演奏者面部表情的变化与演奏曲目所表达的意图及表现感情间相互融合、相互烘托的能力属于钢琴教学中特殊的学习内容。所以, 教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 当面部语言行为作为教学示范行为时, 就应该注意面部语言行为的规范、真实、自然及示范的面部语言行为与示范的统一性、协调性。

2. 眉目语言的应用。

人的眉毛和眼睛所传递的丰富信息有很多是其他表现形式无法替代的, 通常说人的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是人与人交流的中心就是这个道理。钢琴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眉目语言时应该使自己的目光具有针对性、可理解性、沟通性, 保持目光有神, 富有表情, 注意眉毛、目光与面部表情、演奏曲目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保持良好的协调性。如钢琴教师在示范演奏富有激情的钢琴曲目时, 目光不能无精打采, 漫不经心;在示范演奏富有浪漫色彩的钢琴曲目时, 目光不能表现出焦虑、烦恼的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在示范演奏时不仅要意识到自己是在教学示范, 还要用心去演奏特定的曲目, 这一点对钢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手势语言的应用。

手势可以独立传递信息, 也可以辅助传递信息, 良好而恰当的手势能够使语言表达生动、清楚并且得到强调。因此, 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手势语言带给学生的教育作用及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钢琴教师应该注意在教学中手势应用的专业性与规范性, 如用手势给学生示范节奏时一定要注意手势所示范的拍子要打得非常均匀, 手势的幅度不能过小或过大, 手势与所示范的节奏要准确。另外, 在演奏钢琴曲时, 教师应注意到不同速度与不同风格的曲子对手的动作幅度的各方面要求也不尽相同。就乐句的换气这点来说, 弹奏速度较快的曲子在换气时手不宜离琴键太远, 并且应随时为弹奏乐句做好准备;而弹奏慢而抒情的曲子则应把换气处理得较为明显些, 可将小臂稍微抬高, 挺胸轻柔起落, 手离琴键可稍远些。

4. 身姿语言的应用。

浅谈乡村高中艺术生钢琴教学 篇3

关键词:乡村高中;艺术生;钢琴教学

我们在实践中是边摸索边总结,越来越感到对我们这种处于城市边缘的乡村城镇学校来说,要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我们教师不得不正视严峻的事实——从零开始!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预定效果的教学方法和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高中学习生活。

一、从头引导,从兴趣入手

对于这些从高中阶段才开始接触音乐的考生。我们从头引导,从兴趣入手,这一过程不必操之过急,主要策略有:教师示范演奏简单优美、雅俗共赏的名曲,过程中慢弹、简化其技巧为“诱因”,夸张其动作为强化的策略,几个轮回后学生也将“蠢蠢欲动”。我深深体会到:在“兴趣教学”阶段,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特别是选择优美的曲子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循序渐进,加强放松的训练和手指的训练

有的学生弹琴声音很不平均,有的硬,有的虚;轻重不一致;速度不均匀。这类问题一般是由于手指缺乏独立控制能力所造成的。

1.让学生踏实慢练,让每个手指都平均地得到锻炼,不能图快而养成很多毛病。

2.必须要“听”,要用耳朵去检验。听声音是否均匀,速度是否平均,从慢练听起,听到较快的速度,都要均匀,有毛病的地方要反复练,反复听,直到均匀为止。

3.对弱指要加强训练。一般来说四指独立性最差,五指最细弱,所以要加强四、五指的训练。同时围绕着四指结合周围的手指做一些单独的练习。利用哈农、什密特中一些侧重于弱指的练习,多花点时间练,持之以恒,手指的能力肯定会均匀起来的。

三、教法多样,灵活多变。突出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过了入门阶段后,学生的基础状况可以分为两类:有音乐天赋及感觉的学生和具有一定技巧基础但无音乐表现力的学生。因此他们虽然学过钢琴却并不能定位为能从事本专业学习的条件,因为他们缺少对音乐表现力的理解及对作品风格的正确把握。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譬如:对音乐感知不好的学生可以“模仿”为手段,多听钢琴曲,课余时间听曲子和练钢琴相结合;其次是阅读书籍,有音乐欣赏类、音乐作品分析类、音乐家作品创作背景材料等,另外还要阅读边缘学科书籍,如艺术概论、文学、哲学类等,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只有这样,演奏出来的作品才有丰富的感染力。对音乐感知好的学生可以从技巧入手,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手指技能。

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触键的要领,我分三步走:

1.我要求学生在做这些练习时都先要用慢速来练,但在慢速练习中,每个手指动作要快,当发出声音后,就不要再继续使劲用力。

2.在前者基础上用“高抬指”的方法逐步加快基本练习或技术片断练习的速度。并且要加大练习的强度,能有效地提高掌关节的能力。

3.就要要求学生逐渐缩小手指的动作,弹得越快手指的动作就越要精炼,越小。

四、音乐感、乐曲的表现能力的培养

有的学生弹得不算慢但总像原地踏步似的,音乐不往前走,这是因为缺乏节奏的律动感,或是缺乏音乐的流动和起伏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解决的办法我认为有:

1.首先要慢练,做到每个手指都能主动灵活,每个声音都很清晰而有弹性,再逐步加快速度练习。

2.手臂、手腕和手指要协调配合,手指积极在第一线的活动,手臂手腕要灵活调节,保证手指在每一音的弹奏中都处于最良好和有利的位置。

3.明确感受到此乐曲或乐段的节奏感觉,根据节奏的强弱感受音流的分组,体现出节奏的律动。

4.根据乐谱上标明的连线和分句,感受其分句,并根据音的高低起伏,作出自然合理的渐强渐弱的表情倾向,以增加音与音的流动感。

如果这几点都能去认真分析体会感受并做出来,对音乐的流畅肯定会有帮助。什么是乐感,就是在对音乐的体验中表现出来的强弱处理。

我们把乐感分成三种不同层次的领会:

1.初级处理的乐感(节拍处理),即以小节为单位来处理。

2.而中级乐感处理(旋律线处理),我认为则是旋律线发展的方向问题,相比较初级处理以小节为单位,它是以乐句为单位来处理的。

3.有时候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写作意图,常常有许多文字的、符号的提示,这些就是高级处理,不论是乐曲开始,还是每一段的开头,或速度变化时,变调时等等,都常常有许多提示,要注意许多强弱符号,渐强、渐弱变化符号等,一般不能随意更改,不然,就和作者原意背道而驰了。

此外,还可以通过定期集体观摩比赛,相互发现优缺点以取长补短,培养心理素质,激发学习动机,酝酿一个你追我赶、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

浅谈钢琴教学的艺术 篇4

常德市鼎城区第一中学

石磊

在钢琴教育领域,无论是艺术实践的舞台还是专业课堂的钢琴教学,或是一些具有教研性质的研讨会、毕业音乐会、演唱会等等,都需要一名非常出色的钢琴伴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艺术指导。

一、声乐钢琴伴奏的定义与内容

声乐钢琴伴奏是为声乐服务的,是为了对富有表现的歌声进行补充与衬托,处于从属的地位。伴奏是随着音乐情绪的发展而进行的一种烘托手段,是为歌曲旋律与音乐形象的完整性而存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钢琴伴奏最初是由钢琴独奏衍生出来的,如今它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伴奏并非是对自我的一种表现,而是与声乐演奏共同发展、互相作用,在艺术表达中具有自身的独特艺术特点。演奏者在表演中要与琴声达到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那是一种自然的融合,是对音乐和艺术的烘托与支撑,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领略伴奏的独特魅力。热爱伴奏专业,并且愿意为音乐付出,是一名合格、称职的伴奏者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二、声乐钢琴伴奏与声乐教学的融合性

音乐院校的伴奏教师和其他专业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工作压力比较大,工作时间的安排就会相对紧张。学生每周都进行两次专业课的学习。一是进行单纯的发声技巧练习,二是伴奏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合伴奏实践课。在合伴奏课堂上,学生要系统灵活地运用所掌握的发声技法,并在钢琴伴奏下尽情、完美地展示歌曲。这就要求伴奏教师要认真细致地为学生进行讲解,无论是作品背景的体现,还是音准、速度、乐句、呼吸等多个方面都要进行耐心的启发式教学。

有人将声乐比作“红花”,将伴奏喻为“绿叶”,这样的形容再贴切不过了,在课堂教学中亦是如此。如果失去了伴奏的陪衬,孤立的声乐教学必定会黯然失色,只有两者共融才会更加相辅相成,教学内容也才能更加丰富多彩。曾几何时,音乐学院的学生大多认为有一副金嗓子就可以引以为豪,但是现代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对音乐、乐理基础知识的培养,演唱技巧只是其中之一。正规系统地学习各方面音乐知识,对乐理知识以及每一个时期的声乐代表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将伴奏与弹奏相互融合贯通,将知识特点与曲式结构掌握熟练,才是一个全能的、合格的、新时代的优秀音乐人才。

有些学生对乐句掌握得不好,对前奏、间奏理解得不清楚,唱歌音不准,节奏感不强,对强拍、弱拍的体现也不分明,这都是发声技术和视唱练耳掌握得不好的缘故。这些虽然是伴奏教师的职责,但只是其职责的一个部分,重要的还是要对歌曲旋律及内涵、学生的发声及呼吸等方面做进一步探讨,对歌曲的语气运用、歌词的内涵、歌曲的思想境界、音乐创作背景等方面也要进行细致的分析,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境界。

在学习合唱伴奏的过程中,不能只专注于自己的钢琴弹奏,而要时刻注意演唱者的情绪变化,这需要敏锐的判断和观察能力。例如演唱者由于紧张没有换好气,琴声却还弹得激情高昂,势必会影响演唱者歌唱的发挥,甚至会出现唱不动、高音失常等状况。伴奏者与歌唱者只有做到心有灵犀,才能将歌曲演绎得浑然一体,这不但需要心灵的默契,更是在课堂上千锤百炼才能真正领悟出来的真谛。

即兴伴奏是在瞬间爆发的兴致与灵感,它虽然与声乐伴奏属于一个范畴,但在内涵与意义上还是有很明显的不同之处。当一首单旋律的歌曲呈现在伴奏者面前,在有准确判断力的情况下,在短暂的时间内对主旋律的调性、伴奏、速度以及风格通过娴熟的演奏手法以伴奏音型、复调技巧、键盘和声形式,有的放矢地对歌曲主题内涵、风格形式进行选择,实际上就是即兴演奏与即兴伴奏的结合。

三、声乐钢琴伴奏的艺术指导性

艺术指导性,广义上是指对一切艺术行为具有指导意义的影响和促进的行为的特性。如今伴奏专业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钢琴伴奏也称艺术指导,但钢琴伴奏者和艺术指导还是有很大距离的,即使是学习了多年的钢琴伴奏并能够毕业留校,充其量也仅仅是钢琴合作者的开始,还远没有达到艺术指导的水平。钢琴伴奏者这个阶段可以把很多声乐曲目弹得非常出色,可是艺术指导所需要的内在气质与外延、内涵还需要长久的磨练。艺术指导的最基本素质是能够把钢琴伴奏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还要在音色控制、音乐色彩方面有很强的造诣,把歌唱与弹奏完美融合,天衣无缝地诠释音乐的连贯性与流畅性,这不是钢琴伴奏者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以及对艺术更深层次的理解。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声乐伴奏只是辅助,没有很大的篇幅,所以很容易完成。其实音乐伴奏需要细腻的情感才能掌握好触键的分寸,将音色控制得恰到好处,才能弹奏出好的效果,用心去模仿自然界的每一种声音,伴奏时手指会情不自禁地演奏出相仿的琴声,风声、雨声、鸟儿的鸣叫、马儿的奔跑、小溪潺潺的流水、江河呼啸的波涛……声乐伴奏不仅仅是辅助,更是锦上添花。

艺术指导需要具备很高的艺术水准,不但要掌握国内和国外众多的经典曲目,还要掌握套曲、歌剧等各种形式的音乐。在语言上最基本的是要掌握意大利语的发音,然后还要深入到俄语、德语、法语、英语等语言的学习,拥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以及对多种外语的掌握,才能让羽翼得以丰满,这是一名优秀艺术指导的必经之路。

综上所述,声乐是人声的艺术,古往今来的声乐作品创造了人类宝贵的艺术财富,是人类文 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艺术的创作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社会背景。我们要充分领悟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培养敏锐的感知力与判断力,才能推动伴奏事业的发展,也才能够做一名优秀的艺术指导和钢琴伴奏者。

浅谈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 篇5

摘要:钢琴作为幼儿教育专业中的必修课,它的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所在的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主要是来自我市各镇乡的初中毕业生,她们在入学之前都没有学习过钢琴,在教学中遇到很大的困难。通过教学与积累,我在教学中做出了一些尝试,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根据幼儿教育专业的特点进行创新教学,本文从钢琴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措施等几个方面,阐述我对中职幼儿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一些看法。关键字:学前教育 钢琴教学

中职幼师专业的钢琴课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它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在我们的传统钢琴教学中,一般采取“一对一”个别的授课方法,按照传统钢琴学习的程序与法则,学琴者往往需要接受十余年系统正规的训练才能学出一些成绩。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由于受到学制的限制,钢琴课程仅有两三年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培养出一名上岗快、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重视的人才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按照传统钢琴教学的方法,面对如此繁重的教学人物显然是难以胜任的。因此我必须找到现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效率,简化教学中不需要的环节。

一、存在的问题

1、学校基础设施薄弱,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1)学生大多来自县城以下的乡镇、农村的初中毕业生,已经超过了学琴的最佳年龄,之前对钢琴的了解少之又少,学生的学习进度参差不齐,在教学方面遇到很大的困难。

(2)学校采用数码钢琴教学,数码钢琴和传统钢琴在触键和音质上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人多琴少,钢琴教学课时有限,所以不能用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

(3)由于学生刚刚接触陌生的知识,开始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钢琴的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对钢琴失去新鲜感,练琴的时候容易倦怠,学习效率低,这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考验。

2、教材运用不合理,基础训练缺乏

现在学生所用的教材内容笼统,缺乏手指的基础练习课程,儿童歌曲很少,针对性比较弱。学生大都是15到18岁的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很多学生不愿意沉下心来做基本练

习。数码钢琴课人多琴少,有时候需要两个人用一架钢琴,学习效率大大的降低,由于学生的学习进度不一样,有的学生学习进度比较快,弹的曲子难度也稍大一些,有些学生虚荣心强,喜欢追求难度大的曲子,可是手指练习又没有跟上来,对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

3、幼师钢琴教学与实际运用有一定的差距

由于我毕业于专业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所以对于幼师钢琴的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错误的想法,认为她们和我一样都要弹奏一些专业的曲子,比如初级的车尔尼599和849的练习曲,或者是钢琴八级九级的乐曲。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幼师以后面对的都是儿童,在钢琴曲上的运用以儿歌为主,如果钢琴教学只停留在学生只能弹599和849 或者是钢琴八级九级的曲子,在幼儿教育的实际运用中,都是以弹奏儿歌为主,实际运用的大多是儿歌的弹奏和伴奏,所以要切合实际,针对幼儿教育的特殊性进行教学工作。

二、改进的措施

.(1)钢琴课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钢琴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的音乐工作者,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要真正的做到教书育人,把好教学质量关,严格要求学生。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我的责任,在幼儿师范钢琴教学中,我认为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关键。比如通过欣赏优美的钢琴作品,让学生对钢琴产生学习的动力,让她们相信自己有一天也可以在钢琴上演奏出优美的音乐。

(2)有一定的奖惩方式。此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浮躁的时候,集体课的教学不能全面的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有些学生在学习新课的时候知识掌握不牢固,在自己练琴的时间会有懈怠情绪,作业完成也不尽理想。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合理应用一些奖励和惩罚的方式,对于作业完成较好的同学给予奖励,作业完成不好的同学适当给予惩罚,奖惩要适度,不能让学生有逆反心理,在奖惩的同时,让学生与学生中间产生相互学习相互争先的关系,严格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3)在整个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是占据主导型的地位,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明确这样的教学定位。教师应该在启发、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多阅读多听录音,善于感悟,并形成对作品的独立见解,鼓励学生依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去学习。

2、因材施教,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1)此年龄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比较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比较得心应手。。

(2)加强基础训练,重视识谱、视奏的练习,有良好的读谱习惯,仔细熟练认清谱号、调号、音符的位置、节奏、变音记号、力度记号,养成良好的读谱习惯。触键、手型都要注意,不可以敷衍了事,多做五指练习,锻炼手指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协调性。重视即兴伴奏的学习,做到能为儿歌做简单的伴奏。

(3)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中我采用的分组教学。根据她们的程度,分组上课。好的学生分一组,把弹的稍差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既不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又可以清楚的看到学生在学生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对于稍差的一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是关键,重视学生的手指练习,不能为了赶进度而忽视她们的基本功,在教学中对共同存在的常见错误进行归纳,统一讲解统一解决。对于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在弹奏的比较和点评中重点讲授,使其他学生避免同一错误,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好的一组的同学主要是以练习曲为主,基础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的同时,钢琴弹奏的作业难度也比稍差的一组大一些,学习进度也比较快。在每学期的期末,进行“优胜劣降”的重新组合的分组教学使学生产生了危机感和紧迫感,共同的曲目和学习目标在同组的学生和异组的学生中都形成了竞争机制,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

(4)按时回课。钢琴教学和学习中,按时向老师回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方面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回课,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质量;另一方面,回课也是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回课的过程相当于在台上演奏的过程,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考验。很多学生因为心理素质差,往往不能完整的弹奏,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克服紧张情绪,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完整演奏的同时有一个稳定的心理素质。

3、完善教学设施,加强实践锻炼

一方面学校应该积极向上级反映学校情况,改善办学条件,根据办学规模进行全面的规划,并逐步实施,让学生在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下学习,学习效率也会提高。另一方面幼儿师范专业都是以培养幼儿教师为目的,未来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学生弹奏钢琴是为了教小朋友们唱儿童歌曲,因此即兴伴奏能力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在钢琴教学中,应把练习曲和即兴伴奏有机结合起来,当学生弹到已经涉及了分解和旋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分析、讲解左右伴奏的形式以及所适合的儿童歌曲。可以在组织一些教学实践活动,把自己的同学当作自己以后要教的学生,通过钢琴教她们唱一首儿歌。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的得心应手。完善教学设施,加强实践锻炼是幼儿师范钢琴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总之,幼儿师范的钢琴教学应该根据自身的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大纲,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不断培养学生对钢琴和音乐的兴趣,开发她们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学生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做到学生和教师之间相互倾听、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以更高的标准顺应教育改革和自身发展的总体趋势,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幼师。

参考文献:

[1]周颖君 《中职钢琴集体课教学探究》

[2]罗妍《中职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第8期

浅谈钢琴教学的艺术 篇6

十八集小学 杨丽丽

浅谈幼儿钢琴启蒙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十八集小学杨丽丽

我们都知道学习钢琴是越早越有利,因为手的幅度,手指间的伸张力以及手指关节的弹性对今后学习者的发展是具有决定性因素的。而这些,趁年幼,手指的关节和键膜都还柔软时,就加以有效的训练,这对手指机能是有极大的好处的。然而因为幼儿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表现,所以对于幼儿来说,兴趣的培养则显得更为重要。虽然他们的好奇心很强,但如果不能及时将好奇心转化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久而久之必然对枯燥的指法练习产生厌烦情绪,随后对音乐也就会变得麻木不仁,只是手指的机械运动而已。怎样让孩子积极地坚持弹下去成为他钢琴学习中最大的问题和必须给予解决的问题。

一、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学习音乐也是如此,只有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去追求音乐的最高境界,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对于人的学习、工作等一切活动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它可以成为学习与工作的巨大动力,又可激发一个人的创造性才能。对于幼儿来说,兴趣的培养则更显重要。为了开启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大门,教学中应采取启发、诱导、激励的方法培养和加深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例如:在教孩子弹音程、和弦时,孩子的手小而没什么力气,需要孩子先感受触键的方法和形式。我们可以先从孩子喜爱的糖果或者吃的东西出发,教师通过孩子抓东西的感觉出发,让孩子来体会多指弹奏的方法。幼儿多具爱表现、喜欢得到赞扬的特点,所以在课堂上应该多以表扬为主。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也要充分肯定。经常举办一些小型音乐会,让孩子们互相观摩、互相找差距,既锻炼了表演能力,又能产生竞争意识。通过以上方法,幼儿会逐渐对学习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并能自觉地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成绩会明显提高。随着成绩的提高同时还会产生较强的自信心,会更加努力地学琴。

二、注意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启发

孩子学习音乐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学习音乐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音乐开发智力。在钢琴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力,同时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十分有益。比如相同的一个节奏型或一段旋律,可根据个人的不同感受演化成各种不同的动作表现,强调并鼓励哪怕是细微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幼儿钢琴教学中也是如此,如果只是死板地让学生按乐谱的要求去弹奏,必然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分析旋律所蕴含的情绪与思想,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建立音乐形象。在幼儿刚接触钢琴时,都是左右手相互交替的弹奏的,教师可以从孩子生活中的游戏、游戏器材的方向出发慢慢的引导。比如,把孩子一左一右的双手交替弹奏比喻成孩子玩的翘翘板,这样孩子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进行创造性的弹奏。通过准确的范奏,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内涵,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弹奏,充分创造与发挥自己所感受的音乐形象。只有充分启发

创造性思维,才能通过丰富想象充分理解音乐内涵,才能提高音乐感、节律感等音乐素质。为了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以及音乐感和节律感,作为教师本身也应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用一些直观、生动、形象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幼儿正处于生理与心理上的发育期,各年龄段间及同年龄段每个幼儿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一律用同一模式进行教学,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由于每个幼儿在家庭环境、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及性格特征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幼儿钢琴教师有必要了解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这样才能作到“对症下药”、因势利导。比如有的男孩子脑子很聪明,但特别好动,上课时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有的女孩子自尊心特别强,非常敏感。教师略微批评她一下,便会哭闹不止。很显然对这样的孩子不能过分批评,然而也不能对其错误置之不理。每堂课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有计划地指出他们弹奏中的错误,且用非常温和的语气讲:此处如能弹得更优美一些就好了。孩子们很乐于接受这种语气,很快就能纠正错误。这样做同样也能使孩子们在学习钢琴中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

年幼儿童较难控制自己,不易进步,而且不会识谱就更难了。但我依然想试试,就决定通过游戏与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来试教孩子。我体会到,让学生一边弹一边指出这个键的音名,这样的游戏是很见效的。如,弹“爬上山”的音阶练习,就是让学生从最低的A音弹到最高的C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辨认每个白键的音级名称。起初,学生们无需考虑指法是否正确,可用任意一个手指来弹,但最终仍然必用传统的指法技巧弹奏方妥。练习弹奏“滑下山”难度较大,因为学生要倒序说出这些音名。孩子们喜爱的另一个游戏是“降落伞”练习。让学生闭上双眼,手自然向下降落,落至某一白键上,并说出其唱名,再从键盘上找出与其相同唱名的键。当学生们练熟了,老师再给学生加码。教孩子识别黑键时,要有进一步的要求,告诉他们弹上行键使用升号,下行使用降号。待他们能熟练地说出这些键后,再让他们说出两种音名。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让孩子能长久的坚持下去。

孩子第一次上钢琴课都是带着既好奇又紧张的情绪。因此,作为把孩子的启蒙教师,不仅要授予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感情,要培养好这种感情教师的表情就很重要.教师的表情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因为你的喜怒哀乐都会写在脸上,天真无暇的儿童,对教师的表情是很敏感的,教师亲切和善的表情会使儿童一下子和你缩短距离。

浅谈钢琴演奏的艺术美学价值 篇7

关键词:钢琴演奏,演奏艺术,美学价值

钢琴演奏中蕴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与美学价值,钢琴演奏家要通过自身美学意识的审美体验来将钢琴作品中的美学内涵展示给听众,进而引起情感的共鸣,充分发挥钢琴演奏艺术的美学价值。

一、钢琴演奏的艺术美学价值的理论基础

(一)价值论美学。在价值论美学的范畴中,审美是生命意义及其存在价值的具体体现,以人的生命为美学研究的立足点和最终归宿,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合理的审美精神。

(二)音乐美学。音乐美学专门探讨音乐的内容和形式,表现力与表现方式,创作、表演、欣赏以及音乐美和审美等,是音乐评论的一般原理,是钢琴演奏鉴赏和评论的基础原则,指导人们用美学的角度与态度来解决钢琴演奏中的问题,并探索钢琴演奏的艺术美学规律。

(三)艺术美学。艺术美也称为艺术哲学,主要研究审美本质与艺术本质的基础问题,并不断探索艺术与美的规律。演奏者只有将价值哲学理论与艺术观念融合到自身的美学意识与审美价值中,才能将音乐作品的内涵充分地展示在艺术表演活动中。

二、美学价值在钢琴演奏中的地位

(一)演奏者的美学素养是钢琴演奏的前提与基础。音乐的审美效能是音乐艺术魅力的源泉,能使人们获得强烈的美的享受。因此,演奏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美学素养,深层次地发掘音乐作品中的美学内涵,并用恰如其分的情感来将音乐作品完整地展示给观众,体现音乐作品的艺术美。

(二)美是钢琴演奏技术的核心要领。钢琴演奏的技术与音乐的美感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因此,钢琴演奏家的演奏技术要以美为核心要领,且要符合美学的原则和规律,按照音乐的规律将音符进行巧妙的排列组合,进而实现一些新颖的音响配合。

(三)钢琴演奏的首要环节是领悟音乐作品的美学本质。音乐作品作为钢琴演奏的基础,若演奏者脱离了对音乐作品的分析领悟,钢琴演奏就像脱水之鱼,毫无灵性可言。因此,钢琴演奏者要对音乐作品的内涵美、个性美、结构美和形式美等各方面的美学本质进行全面的分析。演奏活动也只有在充分细致地分析了音乐作品的美学本质后,才能将其审美价值充分地展现出来,带给听众美的精神享受。

三、钢琴演奏艺术中的美学原则

(一)集本真性与创新性于一身的美学原则。钢琴演奏是一项高雅的音乐艺术,演奏者要深入把握住音乐作品的内涵美学,通过二度创作将其强烈的艺术生命力完美地展现,实现本真性和创新性的有机统一。

本真性是指演奏者要遵循钢琴音乐作品的原有本质精神,忠实于作品的本真思想;创新性则是指演奏者在进行二度创作过程中,在遵循作品本质精神的基础上适当加入自己的主观思想与审美感受,并将其表现为自己的艺术个性化特征。这就要求演奏者要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将作品中的本真思想深入加工形成具有自己艺术特色的二度创作作品。

(二)集限定性与先进性于一身的美学原则。任何一部钢琴作品都是特定历史背景的产物,历史性鲜明,并具有时代的限定性。

钢琴作品的历史限定要求演奏者从历史的角度来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和时代背景,深入解读作品中的历史思想和艺术价值,并且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作品,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同作品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化的思想有机地结合,进而为作品注入新鲜的血液。

(三)集技艺性与艺术性于一身的美学原则。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仅有技巧是不够的,还需要较高的艺术表现力。

钢琴演奏的技术性,是演奏者将乐谱符号向现实艺术效果转换的过程,需要演奏者具备良好的生理操作技巧和心理认知能力;钢琴演奏的艺术性则是指演奏者通过运用演奏技术将钢琴作品的艺术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需要演奏者具有良好的演奏技术的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审美与艺术素养。二者是相辅相成,高度统一的。

浅谈钢琴教学的艺术 篇8

陈田鹤先生在他短暂的一生之中创作了多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其中以声乐作品居多。这些声乐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艺术歌曲、少儿歌曲及现实性的群众歌曲。纵观陈田鹤先生的歌曲创作,大多在选词上相当考究,这来源于作者自幼对诗歌的浓厚兴趣。在学校读书期间,就与同学组织了一个“诗歌朗诵会”,讨论诗词歌赋。并且与好友创办诗刊《山雨》,发表词作文章。在创作歌曲时,他一定先对诗歌本身所表现的意境深入理解,再寻找最切合诗词意境的音乐手段来表达诗歌的韵味和情感。因而,他创作的声乐作品情感深邃、意境深远、对诗词的把握恰如其分又蕴含独特个人感悟。在音乐风格上,陈田鹤的创作受到了其业师黄自先生的较大影响,将西洋创作技法民族化的探索付诸于实际创作之中。

中国20世纪30年代是艺术歌曲创作的一个多产时期,以黄自为首的学院派作曲家们创作了大量以古诗词和现代诗歌为内容的艺术歌曲,陈田鹤先生的艺术歌曲是这一时期代表作之一。他的歌曲旋律优美,和声简洁,结构多样,钢琴伴奏与声乐水乳交融,显示出了较高的艺术造诣。本文将就其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特征作进一步解析,以期对陈田鹤先生的艺术歌曲作进一步深入了解。

在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刻画形象、渲染气氛、烘托环境和深化意境的作用,好的钢琴伴奏能为声乐部分增色添辉,在这一点上,从传统深厚的德奥等国的艺术歌曲中可见一斑。好的歌曲伴奏,在离开声乐演唱后,甚至可以成为独立的钢琴曲。

陈田鹤创作的艺术歌曲大约有十几首。它们包括:《谁伴明窗独坐》、《春归何处》、《枫桥夜泊》、《江城子》、《雁子》、《望月》、《山中》、《回忆》、《心花》、《牧歌》、《给》、《秋天的梦》、《良夜》、《冷月诗魂》等。上述作品大多已收入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陈田鹤歌曲选集》中。这些作品的诗词选择颇为严格,既有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如《春归何处》(黄庭坚)、《枫桥夜泊》(张继)、《江城子》(秦观),又有当代人的新诗作,如《山中》(徐志摩)、《雁子》(陈梦家)、《牧歌》(郭沫若)等。

一、钢琴伴奏手法简析

1、伴奏中歌曲旋律的隐伏

这种伴奏手法指的是在钢琴中重复歌声旋律来强调、突出歌曲的主旋律,增强歌曲的特点与线条。陈田鹤先生的艺术歌曲在钢琴伴奏中常见歌曲旋律的隐伏,这种隐伏有时在分解和弦中,有时浮现在织体中。在歌曲《谁伴明窗独坐》、《春归何处》、《给》中声乐部分的旋律在钢琴伴奏中同样重复,有时出现在低声部,有时出现在分解和弦或柱式和弦的进行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强化旋律的作用。其中,歌曲《给》是这一类写作手法的成功代表。这首作品由陈庆之作词,写于1934年。在歌曲中,钢琴的伴奏织体朴素淡雅,在高音区钢琴重复着歌曲的主旋律,低音区是琶音主和弦和一条相对独立的半音下行旋律,起伏有致,表现感情丝丝入扣。

2、复调手法的应用

复调手法在陈田鹤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中较为常见,如歌曲《给》、《山中》等。以《山中》为例,这首作品歌曲分为三个部分,以徐志摩诗作为词。第一部分降A大调,钢琴伴奏以三连音为主,在乐曲的开始处,歌曲旋律与钢琴伴奏的二部卡农式写法,充分显示了作曲家的创作功底。第二部分情绪逐渐激动,钢琴伴奏改为更加流动的六连音分解和弦,和声更为密集丰富,并短暂转入E大调。第三部分又回到最初的速度,伴奏又呈现出安静的特质,低音声部的旋律与声乐声部继续以二部对位形式写成,彼此呼应,最后音乐渐弱渐慢,结束在主和弦上。另一例歌曲《江城子》,在钢琴伴奏的前3小节引子中,右手高声部做左手低声部晚一小节的严格卡农,显得颇有特色。又如在歌曲《春归何处》中,作者将钢琴伴奏做三个声部的处理,伴奏高声部与声乐旋律一致,中声部是由分解和弦构成,低声部由节奏缓慢的持续低音作为支持。织体层次显得丰满而匀称。

3、以分解和弦为主的伴奏音型

分解和弦音型具有流动性的特点,此种形态在陈田鹤的抒情性艺术歌曲中较为常见,它寓平稳之中又带有流动性,能够将歌曲旋律表现的更加生动,很好地推动歌曲的情绪。如歌曲《春归何处》、《牧歌》等。在这两首歌曲中,同样都描写春日,作者几乎在通篇都运用了分解和弦音型形式。所不同的是《春归何处》中,诗词描写了对春日向往与略显寂寥的心情,在钢琴伴奏中作者用舒缓而优美的八分音符分解和弦描绘了淡淡的忧郁之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种种忧思愁绪。而在《牧歌》中,作者用更流动的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来描绘春回大地,年轻人开朗、愉快的青春形象,有效地对音乐情绪作了进一步推动。

二、钢琴伴奏作用与效果

1、刻画形象

这种手法是用钢琴伴奏来塑造诗词中所要表达的某种音乐形象或者补充诗词内容以及演唱者的诉说,丰富音乐形象,使人物内心刻画更完整。这一手法在中国30年代的艺术歌曲创作中屡见不鲜。如作曲家周淑安在其歌曲《纺纱歌》中用钢琴伴奏来模仿吱吱哑哑的纺车的音响,又如青主在其歌曲《我住长江头》中用钢琴伴奏来模仿流淌不息的江水等。陈田鹤在歌曲《枫桥夜泊》和《望月》中,在钢琴伴奏中大量应用高声部的柱式和弦持续进行,伴以较弱的力度及功能化较弱的和声进行,恰如其分的刻画了静夜冷月的形象,非常贴合原诗的意境。在歌曲《雁子》中,作者在伴奏声部采用灵活跳动的十六分音符,造成短句跳跃重复的音型,用音响的碰撞贯穿全曲。这种跳跃的节奏型织体塑造雁子鸟鸣声声、活泼可爱,不知疲倦的形象,生动而逼真。

2、营造意境与气氛

这种手法指用钢琴和声、对位、织体来营造某种气氛、情调和意境。钢琴伴奏作为一种背景音乐出现,不是具体形象或主题的写照,为音乐的发展和进行提供一种氛围,使音乐形象在具有一定的空间性与抽象性的背景基础上更加完美地体现出来。歌曲《山中》是三部性结构,第一段与第三段中,作者在钢琴伴奏中主要使用舒缓的三连音构成,营造山中安静柔美的情景。在歌曲《给》中,作者在钢琴伴奏声部重复歌曲的旋律,但在歌曲旋律的休止或切分音的长音处,往往补充一个钢琴高音区的波音和弦,暗合诗词中山泉的清澈流动意境。

综上所述,陈田鹤的艺术歌曲,钢琴伴奏歌词、旋律融为一体,给主旋律以贴切的铺垫和烘托,与歌声相映生辉,极大的提高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浅谈钢琴教学的艺术 篇9

西华大学艺术学院 冯钰荃

【摘 要】音乐理论是学习音乐专业所必须的基础课程,但往往学习钢琴专业的同学,对钢琴的演奏技能很重视,却或略了专业理论的学习。如何让音乐理论的学习和钢琴专业技能演奏综合在一起,让钢琴专业的演奏有上理论支撑、更能让钢琴专业的境界更上一层楼,笔者通过四年的音乐学习,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看法,在这里提出来供老师和同学们探讨。【关键词】音乐理论 钢琴 运用

前言

音乐理论教育是对有史以来围绕所有能被称之为音乐的声觉包括以数学计算,历史纪录,主观认知(所指论,表情论,形式论,绝对论等)进行描述的学说。主要包括《音乐美学》、《音乐史论》、《中外音乐比较》、《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学》、《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分析》、《视唱练耳》等等。钢琴教育是技能技巧的训练实践性课程学习,钢琴是属于键盘乐器,而管风琴是最古老的键盘乐器,在巴洛克时期键盘乐器先后出现了克拉维克特,哈普西科德。现代意义上的钢琴是由克里斯托弗里通过对哈普西科德的改造而来的钢琴。近代,伴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西方音乐文化在西学东渐中传入中国,作为西方音乐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钢琴音乐也随之而来。由于其音域宽广和对12平均律完美的体现,开始随着中国大众精神文化的日益丰富而被广泛接受。从钢琴的产生上就决定了钢琴教育必须要与理论知识相综合,才能演奏出更优美动听的旋律出来,因此我们要有意识的把音乐理论教育运用到钢琴技能训练和演奏中来。

一、音乐理论教育的概念

(一)广义上的音乐理论教育

是对有史以来围绕所有能被称之为音乐的声觉包括以数学计算,历史纪录,主观认知(所指论,表情论,形式论,绝对论等)进行描述的学说.主包括《音乐美学》《音乐史论》《中外音乐比较》《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

乐学》《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分析》《视唱练耳》。

(二)狭义上音乐理论教育(针对大学教育)主要包括:

1、基本乐理(basic musical theory)是音乐的入门课程,是解决有关于声音的基本问题包括音的性质,律制,怎样记谱,读谱,以及音与音之间的规律等.2、曲式(Musical Form)

乐曲的组织与结构形式。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种段落,根据这些段落形成的规律性而找出具有共性的格式便是曲式。主要曲式的类型大体可分为:①复调曲式:如赋格曲(段)、各种卡农等;②主调曲式:如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复二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奏鸣曲式、套曲、回旋曲式以及自由曲式等等。

3、和声(Harmony)

不同高度的乐音同时发声,谓之和声。和声学的研究对象为:和弦的结构、和弦的连续法则、和弦在乐曲上功能属性。和声学是作曲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4、音乐史(history of music)是音乐产生到发展的历史.主要包括中国音乐史以及西方音乐史。

理论教育则是将上述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传授,并使之掌握。本论文里的理论教育主要是指大学教学大纲里的所要传授的理论。

二、钢琴教育

钢琴属于键盘乐器,在巴洛克时期键盘乐器先后出现了克拉维克特,哈普西科德。现代意义上的钢琴是由克里斯托弗里通过对哈普西科德的改造而来的钢琴。现代意义上的钢琴最大的标志在于它拥有对于轻重音变化的表现,能够演奏渐强或减弱。近代,伴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西方音乐文化在西学东渐中传入中国,作为西方音乐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钢琴音乐也随之而来。由于其音域宽广和对12平均律完美的体现,开始随着中国大众精神文化的日益丰富而被广泛接受。同时,因为它的这两个特点,也成为我国广大音乐教师对于音乐理论(乐理,和声,视唱练耳)的教育所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生对于钢琴键盘的熟悉,作为对音乐理论辅助进行教学。

中国钢琴教育主要从技术和情感(对于所演奏曲目的理解)上入手,对于钢琴曲目,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对它的情感理解上都已经有一套深入的教育模式。

(一)技术上

要培养正确的弹奏姿势。常言道:苗栽地正,树大才长得直。从小就用科学的弹奏姿势弹琴,日后才能渐渐体会到正确地运用身体的重量和力量来触键和发声,提高弹奏的准确性。

其中正确的弹奏姿势包括。

其一,身体要与键盘的中央对正,坐得端正而不僵硬,上身略向前倾,前倾的目的是为了弹奏时把全身的力量都能转移到两只手的指尖上。但脊椎骨不可弯曲,背部和肩部要松而不懈。

其二,双手放在键盘上时要使肘部和前臂的高度与键盘一致。

其三,坐的距离以上身略向前倾、双臂自然下垂、左右肘部自然放松并稍向身体外侧展开;下身则注意大腿根到膝盖应略呈坡状倾斜,膝盖的位置在琴边下,双脚略向前伸。其四,手型应放松,手指自然弯曲,用指端肉垫部分触键。掌关节自然拱起,像是虚握着一个圆球,手腕大约与键盘平行。大指第一关节仅以指侧端触及琴键靠边缘的位置,四指和小指要注意端正。

(二)情感上

首先,要对所弹曲目的作者,所在时期,以及对曲目创作时所在的时代背景详细了解。

其次,要通过各种具体的表情符号,以及调性的转换上进行判断,从而赋予贴切的轻重缓急以表达情感,等等...三、理论教育与钢琴教育课程综合的必要性

(一)钢琴与理论在教育中的互补统一

钢琴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单方面的技术和对曲目情感处理上的问题。钢琴曲目本就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教育素材,它包含几乎所有的关于音乐的知识。而钢琴的教育仅仅依靠“手指的运动”是不完整的。从古至今但凡伟大的钢琴家,如D.斯卡拉蒂,肖邦,李斯特等等...他们除了个人钢琴技术上的高超以外,更拥有各种音乐的素养。而就单从目前的钢琴教育过程来看,培养出来仅仅就是“手指运动家”,而绝不是钢琴家。为什么?因为这样的教育之下,学生学到的知识 3

是怎样运动手指而不是运动大脑。如果钢琴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以这样的目而教学的教育,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二)钢琴与理论课程相综合的优势

理论教育和钢琴教育并不是孰轻孰重的问题,二者是互补互利的且统一的。和声学老师,视唱练耳老师,乐理老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用钢琴给学生做示范性演奏,通过示范来形象的传授相关的知识。这种传授的方式是这么多年音乐教育工作者总结的经验。然而,钢琴课上,这种示范并不仅仅是老师进行示范,学生作为听众,而是学生亲身演奏。如果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理论的传授,以琴谱为例。那无论是从学生可接受度上,还是在传授效率上讲都会更好。

举一个列子,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一种情况。所谓的钢琴“童子功”——从小练钢琴的人,在初次面对乐理和声学的时候很多人都是一种非常茫然的状态。其实这种情况是非常让人难以释怀的,说之为“买椟还珠”也并不为过。从小学习钢琴,从拜尔到大小汤普森,再到车尔尼的599,849,740....期间在学习演奏曲目的同时,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见到过,甚至弹奏过各种包括节奏与节拍,大小调式,力度与速度,和声与织体等,空拥宝山却茫然未知。到了大学或者到了应试之前,又通过老师利用钢琴再来分别说明讲解。我觉得,这种效果,并没有在学生切身实际的弹奏时去教导而来的深刻。学生在学习钢琴中,缺少的仅仅是一种提示,“为什么这个音和那个音在一起就好听,为什么要有升降号?”这是钢琴教育有利于理论教育的方面。

另外,理论对于钢琴的教育也是有帮助的。同样举个例子,学生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是很容易认错音的,然而就是因为他们对于理论的认识没有,所以这种状况通常他们是不会直接发现的。而通过理论的学习,至少学生能通过和谐与不和谐,和声走向是否过强(下属到属)等来初步判断下自己的演奏是否正确。另外,理论的学习,对于钢琴教育中所要教导的情感理解也是有一定帮助的。比如频繁连续的转调可能代表主题的展开,是作者对于前后情感的对比,是否该用不同的演奏手法?

(三)在时代背景下的要求

当代背景下,教育的目的也应该从培养单一化向复合型人才发展。教师的能力也必须多方面发展。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的多元化发展,对于教师也有新的要求。各行各业都需求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教师也不例外。在钢琴教育中除了进行技术以及情感的教导外,我觉得理论教育和钢琴教育相结合的趋势将会成为以后钢琴教育的潮流。

四、如何实施理论教育与钢琴教育的综合课程

我这里所指的钢琴教育和理论教育结合实际上属于课程类型中的综合课程(广域课程,统合课程,合成课程),是指将几个学科的教育内容组织到一个课程的教育之中,运用认识论,方法论,心理学,教育学为理论基础的课程.针对目前大学生所处的思维阶段为具体计算阶段的特点.如何将理论教育和钢琴教育同时进行可以分为:

(一)教师指导

钢琴教育会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而进行不同的教学模式,而音乐理论的教育在大学中则普遍从最基本的开始.如果这两个学科之间相综合,统一教学,则开始的阶段必然需要指导。

取材上,教师在选择进行教育的钢琴曲目的同时,也考虑分析其对于理论教育的价值.尽量达到钢琴技术预期目的的同时,也满足理论教育的需要。这个步骤并不困难,现今通过直译出版的外国钢琴曲集,如新版的钢琴书籍《贝多芬前奏曲》等,在书的最后都有详细的曲式以及和声的分析.这些书籍可以方便教师进行取材。

教学上,在对所布置的曲目在钢琴技术上指导的同时对钢琴曲目内所包含的各种理论知识进行传授.如贝多芬的《A大调第二钢琴奏鸣曲》,在教学之初可以对曲目的历史背景进行介绍,如贝多芬为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他对海顿所奠定的奏鸣曲原则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将谐虐曲代替了小步舞曲,早期的奏鸣曲作品常常肯据内容的需要对奏鸣曲进行扩展,各种不同乐章的组合相对灵活,晚期的作品更加主观,手法更加自由,复调的成分增多等。这首《A大调第二钢琴奏鸣曲》就属于贝多芬创作的晚期,主观因素加强,表现了贝多芬晚年失去听觉的悲哀和徘徊。之后可以对整个曲目的结构调性和声特点进行初略的讲解。此曲为 5

回旋奏鸣曲式,什么是回旋奏鸣曲式,即回旋奏鸣曲式由呈示部,插部,再现部组成,其中呈示部由主部,副部,主部以及连接部组成,呈再现单三部曲式。调性是什么,那里转调。以次类推。

(二)学生体验

在接受教师对于理论和技巧的大概传授之后。学生在接下来的钢琴练习中,必然除了考虑钢琴技巧以外,对于理论的理解以及一些疑问也会随之形成。因为音乐理论本是围绕音乐而成,而钢琴弹奏出的音乐则是所有音乐中最具概括的一种。学生在练琴中直观的感受,再加上教师指导阶段的传授所建立起来的关于理论的一些概念,必然会在学生的钢琴练习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共鸣。这个阶段主要是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的阶段。而随之进入教学的第三个阶段。

(三)教师评价

这个阶段属于检验假设的阶段。针对学生在感受阶段所获得理论知识给予评价,并对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诊断性教学。在这个过程需要系统而全面的讲解曲目中的各个部分包含的理论知识,以达到音乐理论与钢琴教育统一的教学目的。

(四)课程设计

1.课前准备:课程的价值分析,主要是体现钢琴教育中所选择的钢琴曲目是否对于理论的传授有所价值。

2.课程目标:理论教育和钢琴教育同时达到预期实现的结果。

3.课程内容:以大学音乐教学在钢琴和理论上所需达到的预期实现的结果为内容的主要取材。

4.课程类型:属于综合课程。

5.课程实施:分三个阶段。指导阶段,感受阶段,深化阶段。

6.课程评价:对是否达到钢琴与理论教学目的进行测量,做出有价值的判断。

结语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已经越来越朝着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而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为社会输送养料的圣地,如何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轨迹相统一是重中之重。将钢琴与理论这两门 6

课程相综合既有利于学生对于两个课程学习的深度,也有利于学习的效率,这是一种顺向迁移的作用。将这两门在音乐教育中本就不可缺少的科目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学习音乐的学生来说,进入社会之后无论从事有关于音乐的那种职业都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一类乐曲的两种数学结构分析》 作者:郑隆炘 等 《试论钢琴演奏中的分句方法》 作者:李思音 等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与音乐形态学》 作者:江殊璇 等

《熟能生巧之巧从何而来—钢琴练习方法浅析》 作者:李晓莉 等 《浅谈幼儿钢琴的启蒙教育》 《钢琴启蒙教育之我见》 《兴趣.习惯.能力—幼儿钢琴教育浅见》 《儿童钢琴教学入门方法》 《浅谈儿童钢琴教学》

浅谈钢琴教学的艺术 篇10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声乐教学重要地位

钢琴即兴伴奏的特点是突出弹奏的即兴性,即在无钢琴伴演唱水平的目的。可以这样说,一位优秀的声乐教师,不仅应有奏谱的情况下,伴奏者能以即兴伴奏给歌声以烘托并推动音乐迷人的歌喉、扎实的专业功底,更应是个技术超群的钢琴即兴伴的开展。这往往要求演奏者对歌曲的理解和分析做出快速反奏者。应,熟练地运用与歌曲旋律相适应的和声语汇和织体音型,并根

三、借鉴正谱伴奏和声手段,提高即兴伴奏水平据演唱者的需要,使钢琴伴奏与歌声形成多声部的声响效果。和声设计是钢琴即兴伴奏中具有“灵魂”地位的重要部分。它的作用不仅是使音乐形象得到充分的发挥,更重要的是琴声和声选配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整首旋律伴奏处理的目的性、合激起演唱者的情感活动,两者相互呼应,交流,增强音乐的感染理性和完美性。在一般性的旋律进行中,运用调内正三和弦便力。能大致保持主旋律的和谐、流畅以及织体的丰满效果,但在旋律

钢琴即兴伴奏是根据既定的歌曲旋律,在键盘上作出即兴的高潮段落和转调部分,和声手法的运用与处理却要求体现出弹奏,尽可能地用琴声带动演唱者投人歌曲情绪,并与歌声共同特定的效果。例如:旋律《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是一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钢琴即兴伴奏的即兴性还可表现在同首首颂歌,它以宽广雄伟的旋律,坚定有力的节奏,歌唱和赞美充歌曲,不同的演唱者,不同的演唱形式,即兴伴奏采取变换调性、满生命力的社会主义祖国。全曲有三个乐句组成,第一、二句为和声语汇、织体音型等手法,因人而异,默契配合,使演唱更富于并列句,第三句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如果这里仅仅配置调内和艺术的个性化。此外,即兴伴奏的灵活性也有助于演唱者情感弦,和声的力度较弱,很难推动旋律情绪的进一步发展,如果在的灵活变化。高潮段落恰当地运用不稳定的变和弦,便增强了和声的倾向性,一、钢琴即兴伴奏的实用性加大了和声的力度从而有效地推动旋律向着激昂、辉煌的情绪 钢琴即兴伴奏在现今大、中、小及幼儿园的音乐课程教学发展,充分展示出这首旋律的感情色彩。在实际教学中,有一部中,是一种必用的教学手段,它起到艺术指导的作用。分学生不能把和声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不能恰当地选配和弦,教师用富于音乐感的琴声带动全体学生投人作品的情感;这在钢琴伴奏教学中也应予以弥补,让学生多弹和弦及和弦连教师用音乐前奏作预示,启发和引导合唱的正确进人,或用间奏接,仔细倾听音响的变化,感受更多的音响效果,也可建议和声来推动歌声,激起音乐的转折、掀起高潮;采用变化和弦强化合课中适当地加人旋律和声轮廓的写作,掌握和弦在实际作品中唱的调性变化;也可用尾声作歌声的补充,达到言尽意犹在的境的运用,在完成书面作业的同时,加强键盘和声的训练,增强实界。际音响的感知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在钢琴伴奏中和声设计能

尤其在小学、幼儿园的音乐课中,钢琴在体态律动、节奏乐力的提高。队、歌舞剧表演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往往用钢琴的即兴弹

四、结论奏、即兴伴奏替代教师的语言导向,用以启示儿童对音乐的理解总之,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综合艺术,又具有其灵活即兴的和表现。通过琴声的渲染,使整个教学充满音乐的气氛。特点。尤其在“全民歌唱”的今天,它的实

用性和必要性显得越

上一篇:“多元优势教育”课题实验工作报告下一篇:完整版中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