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楼建筑

2024-09-08

骑楼建筑(精选12篇)

骑楼建筑 篇1

摘要:骑楼建筑的发展是跟着城市建设的演变而发展起来的, 对于骑楼建筑的发展应用, 在近代范畴内已有十分充足的研究和解决方案, 但是在现代社会却停滞不前。本文通过对近现代骑楼建筑案例的研究和分析, 进行对比和分类, 探讨在当代骑楼建筑的应用和创新以实现骑楼当代价值。

关键词:骑楼,应用,发展

引言

骑楼建筑是我国近代城市和建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域性建筑, 适应性强, 具有浓厚的地域与民族特色。一条骑楼街就能够创造一个缩微城市, 骑楼带来的方便和它独特的历史印记留给了很多老一辈的居民深厚的感情。

随着城市格局的发展和现代化大都市的进程, 传统的骑楼建筑也渐显各种和城市发展不适应的因素, 如骑楼街的空间模式比较适合于小尺度街道空间, 单一的线形空间和多样化步行系统存在差异, 骑楼建筑和日渐兴起的多高层建筑之间的共生存在无法接壤的分歧。商业中心正在转移, 骑楼建筑正在消失。

前人已经有相当全面的关于对骑楼在近代城市发展时期的形式和功能等元素的继承和创新的研究, 但多数基于单个建筑或建筑群。在我国以1949年为近代和现代的分水岭, 近代活跃的关于骑楼形态和应用的发展前后共维持约20年左右的时间, 至此, 渐趋停滞。面对在全球化和多样化带动下的当代社会, 骑楼和城市的互动关系成为影响骑楼发展的重要因素, 实现骑楼形态与城市的共生、骑楼形态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 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近代骑楼的种类和创新性

1. 近代骑楼在结构上的创新

从骑楼的结构形式看, 中国最早期的骑楼主要为以砖木结构为主, 表面饰以石灰砂浆抹面, 以白色、灰色或米黄色为主, 通过柱廊将一层架空形成廊道的建筑形式。其结构构件包括挑檐、挑楼和檐廊式。

随着建筑材料的改进, 骑楼建筑材料逐步由混合材料取代, 而现代骑楼则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 但无论何种结构形式都还保持着砖木结构格局。

2. 近代骑楼在空间上的创新

骑楼空间是限定街道、组织步行的一种特殊的沿街建筑组合方式, 其独有魅力也正是在于其整体连续舒适、遮阳避雨的城市步行商业空间。

在空间上看, 传统骑楼建筑是两个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 紧密联系人们的居住空间与消费空间、文化娱乐空间与工作空间等。现代商业建筑及其经营方式朝着复合化的方向发展, 骑楼空间的覆盖面越来越广了, 它可以作为不同时期的商业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 或者是不同街区之间的过渡空间。

3. 近代骑楼在形式上的创新

一般的近现代骑楼大多由底层有柱廊的单体建筑联排组合成沿街建筑群体, 并围合出底层连续的有顶人行道。而骑楼的架空形态也形成了界面围合, 增强了骑楼的线性空间感, 但部分空间过于局促、狭长, 一成不变的铺装和层高形成了单一的线型空间, 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多样化城市步行系统和开放空间的要求。对此, 针对独立的骑楼, 有相当多的文献提出了解决方式, 如《当前骑楼建筑发展研究》中提出的相关的骑楼工程实践:单体骑楼层面、骑楼街层面、骑楼绿化带等。

总而言之, 采取多种手段丰富骑楼的空间, 创造一个更利于空间交流的场所。但是在骑楼街层面上仅提供了铺装等元素的改进, 对于可达性和空间感的改进稍欠力度。

二、现代社会骑楼应用的新问题和解决方法

1. 多数研究仅基于单体

在骑楼单体的研究方面, 前人已从建筑学角度对骑楼的平面格局、立面形态、功能、结构和空间都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为骑楼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有利条件。

骑楼街的形式和功能在当代社会一直少有创新,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空间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骑楼街的可达性和功能需要被放置于空间层面上考虑, 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地面。

对于骑楼街空间的创新, 可以借鉴的例子是香港中环的“空中骑楼”。香港中环整个区域的建筑与外部空间之间都设有丰富的过渡空间, 大部分建筑的底层以架空、局部架空等方式成为公共活动空间, 建筑底层与街道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呼应和协调, 结合了骑楼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需求。

2. 对当代交通的不适应性

随着当今社会交通系统的不断更新和日渐发达, 通达性和多样性的要求将会使得近代时期的骑楼模式无法适应。

对于交通问题, 国内许多城市在近代骑楼街道改造中普遍选择“步行化”的发展方向, 也有采取机动车分时段通行的办法。但是这会涉及到骑楼街周边道路系统的重新规划。

对于步行道路系统日渐多样化的现状, 可以尝试摆脱近代骑楼模式的多种束缚, 将其作为城市半室外步行方式的一种类型, 与露天的、室内的多种步行方式一起构成城市多样化步行系统。

3. 与绿化空间共存的矛盾

传统意义上的骑楼在道路两侧无行道树, 传统骑楼的尺度和与沿街的关系也决定了绿化空间和骑楼街的矛盾。在当代社会, 生态与绿色理念在建筑领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 我们倾向于将传统建筑与现代技术运用相结合。

生态技术方面, 沿用骑楼建筑原有的框架形式, 增设屋顶采用太阳能集热板或屋顶绿化, 注重建筑内部自然通风和采光。

景观方面, 在敞廊外加设构架放置植物, 或在内部空间引入中庭等元素, 尽可能增加骑楼建筑的绿化率。

三、结语

骑楼是闽南城市不可或缺的建筑元素, 它记载了无数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 承载了年年月月的风雨和阳光。我们在保存这份优秀的历史遗产的同时, 必须给它注入新鲜的养分, 让它顺应社会的发展。

在当代社会, 结合全球化的趋势和多样性的特征, 我们要把思考的层面提高至更大更全面的地域环境中进行分析和比较, 当代骑楼的发展应该更加注重整体性和空间尺度的探索, 提取文化元素, 重视现代技术。

参考文献

[1]周鸿宁.浑然天成——广东骑楼多元符号与绿色空间形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1

[2]郑静.广州骑楼街空间分布特征与保护措施[J].规划研究, 1999 (11)

[3]陈瑜.骑楼形态在现代城市建筑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 2006.

骑楼建筑 篇2

在广州第二天是个周一,早上起来,带着我玩了整个周日的广州本地哥们给我发了个台风预报的微信文章。一个咸鱼翻身的小台风要刮一把,哥们表示难怪今天忽然又要下雨。前几天艳阳高照,晒得好好的,小台风忽然皮了一把,这就下上了。

我说,得,来广州感受一把刮台风。虽然说南京那边也会受台风影响,但换个地方感受台风,好像……还是有点不一样?

所以说我很感谢骑楼这个设计,正如哥们所说,就是为了应对这种辣鸡天气才有的。

从北京路往上下九走,看了看不到三公里,决定步行过去。被北京那个出门五公里起步的地儿锻炼到看到个八公里都不觉得远,两公里多点可不就是徒步距离?虽然说周日被哥们拎着绕了一圈上下九(还吃了好滋味的甜品),但一个人走,毕竟感觉不一样。

快到上九的时候,开始落雨点。我一闪身进了骑楼的下面避雨,并继续往前走。两广地带很多这种设计,就是人行道上方是二楼,一楼空出来作为行道,不遮风,但挡雨避太阳,简直再方便不过。

走到著名凶地荔湾广场前,雨开始下到了不打伞就可能会被淋死的.程度。眼瞅着不对,赶紧路边花十五块买了把小伞,以免在没有骑楼庇护的地方被强迫冲淋。

刚拐进一个店面,就听外面突然“哗啦”一声,猝不及防开始下大雨。一回头——嚯!水就跟拎着桶泼下来似的!

给正在上班的哥们说了一声上下九这边泼水了,哥们说她单位那块也是这个操作。泼了五六分钟,雨近乎要停了。走在骑楼下面倒是无所谓雨多大,反正被风卷着雨打进来也挡不住。

没几分钟再来一轮。

看这势头估计还能再下几个循环,我决定为了我的人身安全着想,从下九那边坐公交车回北京路。

之后下午去给人寄手信,出门时乌云密布,没下雨,地面都有点干。走到一个路口,忽然开始刮妖风,五秒不到开始下雨。

一分钟之内就变成了风雨大作的情势,跟纯种北方人的学校闺蜜直播了一下雨情,闺蜜说怕不是尿失禁。

我:没毛病。

雨大风也大,感觉眼前全是风扫过的一片片水雾。打伞没什么用了,这风能把瓢泼大雨吹到横过来打。瞬间路边的屋檐下站满了人,拎着两包糕饼抓着小伞的我也加入避雨的行列。

向所有的亲朋好友说,我在广州被妖风刮还被兜头浇了一盆雨。

今天(周二)早上,已经一大早坐厂车上班去的哥们又发QQ来,说今天天气又是间歇性360度无死角螺旋台风雨。

出门寻觅云吞面当早中饭,坐在哥们推荐的街角两面穿风的粉面店里,吹着螺旋风,思索一会儿怎么穿过大雨去公交站。

骑楼建筑 篇3

海口作为中国最南端省会城市,也是最年轻的省会城市,她的瞩目度并不因为年轻而降低,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力推进,海口各方面与旅游相关的事业蓬勃发展,基础建设和文化建设如火如荼,注重环境整治的同时,对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也非常重视。海口骑楼老街历史悠久,建筑形态丰富,所蕴含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为海口城市文化的典型名片之一。

海口骑楼建筑概述

海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但带有明显“南洋”风格的骑楼建筑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大批出洋华侨从东南亚带回具有殖民特色的骑楼风格,逐步修建形成规模,现存的典型骑楼建筑主要集中在海口博爱路、新华路、得胜沙路、中山路、解放路这五条街道,近700栋建筑鳞次栉比,构成了特色鲜明的骑楼老街的建筑天际线,至今骑楼老街人潮如织,商业活动繁荣,为海口市生活、生产、旅游观光的热门之地。

骑楼建筑形态丰富,折中了欧洲巴洛克、洛可可、罗马式、哥特式以及适应于东南亚和海南湿热气候而演变的空间布局及装饰设计,在加上国人难以割舍的中国传统建筑范式和海南本土文化,一个包罗万象的壮观建筑画卷呈现在人们眼前。无论是从建筑形态,还是从建筑本身蕴含的深刻历史文化积淀,还是鲜活的骑楼民俗文化活动,都具有极显著的审美特征和极高的审美价值。

作为历史文物建筑其特有的精神审美价值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最深层次的文化表述,各地区不同的生产、生活及审美情趣总是通过建筑形态得以留存和反映。骑楼作为历史文物建筑,其精神审美价值可体现在怀旧审美、残缺审美、经世致用的审美价值取向和民俗文化审美。

1.骑楼建筑的怀旧审美

怀旧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和心理反应,同时在怀旧生产的审美情怀里也蕴涵着大量审美原理,怀旧主体因为客体对象已经成为逝去的美好,不免会产生惆怅、哀愁以及感伤的情绪。但是由于主体积极地对对象进行想象性建构,想要获得重回过去的满足感,因此在怀旧的过程中主体的感情主调更多的是甜蜜、愉快和美好的感觉。而作为文物建筑,人们面对骑楼时,总是不由自主的以此为线索,去遥想当时当境的情形,仿佛可从一砖一瓦当中体验到先人们的生活气味。从海口骑楼斑驳的墙面,以及隐藏在其之下的精美雕饰,无不述说着当年先人背井离乡闯荡南洋,发迹之后衣锦还乡的壮烈历程,令人感慨唏嘘,心神得以共鸣和升华。同时街区的一些历史古迹也成为人们悼念历史名人、神话人物以及革命先烈的载体,如冼夫人庙、天后宫、琼崖一大遗址等,这些文化遗址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情结,人们通过它们,缅怀先人,记忆和想象历史场景,获得强烈的怀旧审美体验。

2.骑楼建筑的残缺审美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骑楼由于产权的更替,历经风雨,大多数呈现残破的状态,人们在感慨岁月蹉跎、时光荏苒的同时,也感受着另外一份审美体验——残缺审美。建筑艺术的残缺并不一定是精神愉悦的审美,建筑审美包涵这建筑精神的全部,建筑精神即可表达建筑本身,也表达着历史文化的变迁,而骑楼的不规则的形状、斑驳的痕迹、古旧的有着人文痕迹的艺术遗产等,都有着残缺美这样一种审美体验。百年历史在骑楼建筑本体上留下的残缺痕迹,给人以震撼、难忘、使人回味、思考,一段剥落或倒塌的墙垣、一扇破损的或掩盖了厚厚尘土的窗棂,对比着墙体冒出的丛丛鲜绿的榕树枝条,在其强烈的色彩和肌理视觉对比的情况下,让人感受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心灵震荡,历史建筑最大的价值在于岁月沧桑的古朴之美。近几年海口市政部门对骑楼建筑的修整,没能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们对于充满历史沧桑的残缺美的审美体验,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3.骑楼建筑审美的价值取向-----经世致用

骑楼建筑体现着先民们经世致用的审美价值取向。从地理位置来看,海口位于南渡江入海口,故称海口,汉代起源,唐代为联系琼州和雷州的商贸渡口,宋元明均为重要商港,清代海禁解除后,是大陆联系南洋等海外的重要对外通商口岸,加上20世纪初军阀邓本殷等政府力量的鼓励,归乡华侨大力营造,遂成今日骑楼之规模,骑楼一度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其实从海口地理位置和海口骑楼的发展史来看,骑楼是为商业而生,因此在先民营建骑楼时,均已获取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在建筑空间布局、用材、纹饰运用上等均体现着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

首先在空间布局上,上宅下商,骑楼最具特色的各骑楼楼下一层的相连的步行长廊,其主要功能为内部商业空间的延续,谓之“灰空间”,是内部商业空间和外部街道的有机延续,拓展了两者的使用空间和心理空间,也适用海南湿热的气候条件。其宽度从2.1米—2.5米之间,极少的到达了3米,从人行道0.7米的规则来看,人行道足够两个人相面而行,仍有较大空间,方便人们行走及采购货物,体现了其商用价值。同时起到遮风避雨的功能,人们在闲暇之余,也可在此会客、喝茶,成为邻里感情交流的场所。步行长廊本身就体现了先民们为商业行为而选择的建筑形态,极具实用功能。

其次在骑楼建筑面宽尺度上,大都为单开间的立面,这样在地价很高的商业地段,节约了商业成本,双开间的骑楼较少,一般为家境殷实的商家建造,但也是为了拓展其商用空间,三开间及以上的多为公共建筑或多户商家共建,体现了物尽其用的实用主义思想。

在建筑材料上,择善从之,开始使用耐用的新型建材,海南地处热带,气温湿热,早期建造的骑楼仍采用海南盛产的木质建材,而木质建材容易受潮腐烂,不利于长期使用,而随着通商口岸的开发,华侨的归国,带来了新型的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等,虽这些建材偏昂贵,但海南人民还是逐步开始使用新材料,与传统砖木共同使用,即保证了建筑本体的经久耐用(保存至今),也最大限度的控制了营建成本。

在建筑形态和装饰上,海南人民摒弃文化偏见,大胆引进欧式、南洋等风格,并与中式风格混搭营建,作为商用空间,当时经营的主要是“洋货”,为充分展现商家和商品特色,归国华侨大量采用他们在异乡已经熟悉的文化符号,同时也结合血液里难以舍弃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进行了大量为宣传商品、营造浓厚商业氛围的建筑装饰。

4.骑楼街区的民俗文化审美

民俗文化从广义来讲,既具有物质性的一面,也具有精神性的一面,但从狭义角度来讲,主要还是指的人们的风俗习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人类文化意识。民俗文化承载着地域民众的文化理想和价值观念,呈现出符号化特征,作为地域或民族的历史记忆世代相传,艺术活动的审美和民俗文化的审美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严格的界限。

海口骑楼有非常丰富的民俗文化,如军坡节、琼剧文化、饮食文化等等,相对于屹立百年的骑楼建筑物质形态来说,她是老街街区鲜活的流动的血液,给老街建筑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是骑楼百年文化历史的意识留存,失去这些鲜活的民俗文化,骑楼建筑也仅仅只是砖头瓦片,成为物质的空壳。在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同时,在海口其他地区很多民俗文化由于物质载体的丧失,被人们逐步淡忘,骑楼由于保持了相对的完整性,其民俗文化仍保持着原真性,其实,是建筑实体的保持延续了了民俗文化传承,还是由于民俗文化的保持成就了建筑本体的完整性,是人们值得深思的课题。

骑楼街区的民俗文化一方面本身具有很强的视觉、听觉、味觉等感官的审美体验,如琼剧,琼剧作为海南本土文化象征之一,备受民众喜爱,骑楼街区曾是表演琼剧最为集中的地方,早年骑楼街区修建了许多电影院,由于当时电影较少,更多的还是表演琼剧为主。如,20世纪二十年代修建的“幻真戏院”,还有后来的中华戏院、冠海戏院等,虽后来这些戏院渐渐消失,但时至今日,常有剧团在骑楼街低下搭台表演,观众云集。其特色鲜明的唱腔、华丽的舞台服饰还有如泣如诉的乐器伴奏,让一些老街坊如痴如醉。

骑楼街区的饮食文化也是海口民俗文化的一个象征,海口作为省会城市,外来菜系的冲击,本土饮食特点被冲淡,但在骑楼街区,无论是海南四大名菜还是街头小吃,均能在这里觅得踪迹,由于骑楼饮食文化的特征鲜明,2010年,在离骑楼较近的大同路修建了一个“海口骑楼小吃街”,这是对骑楼饮食文化的一个大集合,也是骑楼饮食文化这个民俗的价值体现。

另一方面,骑楼民俗文化也集中体现了人们平安、辟邪、祈福的精神追求。如骑楼的军坡节,军坡节主要流行于海南北部地区,一说是纪念民族英雄冼夫人,也有是为了祭拜祖先或一些其他历史名人,每个街区祭拜的对象和时间都有所差异,叫法也不一样,有称为军坡,也有称为“公期”或“母期”,每年在固定的时节进行“迎神”活动,海南话称之为“行符”,如骑楼街区得胜沙路的行符日为正月十九,位于得胜沙路冼夫人纪念馆的神像经过一番打扮,由人抬出挨家挨户去祈福,每户人家也摆上香案和贡品迎接神像的到来,同时也有舞狮、钻“公祖”等其他的一些祭拜活动,气氛热烈,场面壮观。

在这些民俗活动或节日庆典中,体现的是海南人民的价值观、人生理想以及真实生活的写照,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得到心理的暗示和安慰,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从这个角度来说,民俗文化的审美价值即体现在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和人生理想的寄托之上。从观看者角度来说,这些活跃在骑楼街区的民俗文化,是为这些百年建筑之灵魂,闪耀着从古至今骑楼民众们的精神,也为骑楼沧桑的街道增添几多浓郁的生活气息,令人神往,具有强烈的精神审美气质。

结语

海口骑楼老街历经百年沧桑,如今虽斑驳,但仍显岁月峥嵘,前人的奋斗和勤勉,给我们留下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在中国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当下,骑楼的存在更显弥足珍贵。我们探究骑楼建筑,既为感受先祖的精神,传承其文化,也为找寻骑楼审美原理及审美价值,最终确定其审美地位。

(作者单位:海口经济学院)

江门骑楼建筑小议 篇4

关键词:岭南,江门,骑楼

骑楼, 主要集中在岭南的珠三角, 如广州、江门、东莞、中山等城市, 流韵及于广西的梧州、福建的厦门、泉州等地。北方的上海、天津等地亦有, 但规模远不及南方。

好的建筑, 人们一般会誉之为“凝固的音乐”。以此指称骑楼, 同样恰当。从一个局部, 当观者凝视它的饰花的廊柱、精刻的发券和窗花, 特别是楼顶山墙外纷繁如织的各式图案时, 会有以上感受。但骑楼与一般建筑最大的不同, 恰恰在于它们不是孤立的, 而是一幢幢相毗连, 以至在外观上似乎成为一个整体了。因而从远观之, 每幢骑楼在高矮、柱式、窗式, 阳台的形制以及图案装饰上的差别, 似乎成为一个整体的乐章中的不同的音符, 它们无时不处在流动之中, 形成变化, 形成韵律。

骑楼这种建筑, 从其来源来说, 一般没有很大的争议, 即认为其最早出现于古代希腊和小亚细亚等地中海沿岸城市, 随近代殖民者流传到南亚、东南亚等地, 然后, 以其适应多雨、炎热的气候, 并借中国城市现代化改造为契机, 大举移植于岭南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等地。

但对此, 叶曙明的《骑楼》一书略述了不同的观点:“也许, 可以大胆地推测, 两千多年前的干栏建筑, 并没有被流逝如水的时光所淘汰, 而是慢慢演变成今天的骑楼。”缘先秦时, 岭南越人所居住的房子即以干栏建筑为主。其余的证据, 有出土物:“一九五三年在广州先烈路龙生岗出土的东汉干栏式陶屋, 与西汉陶屋大致相仿, 也是二楼住人, 一楼架空。”“这种形式与功能完美结合的干栏建筑, 在当时岭南地区普遍存在。”并指出, “从宋代开始, 江南的城市就有‘檐廊式’的商业街道出现”, 此说重要, 但作者却未具资料的来源, 是否确证不能考究。

作者这个推测, 当然是就骑楼本身的形制而来的。从传统建筑文化中寻找基因, 是无可厚非的, 但其观点要成立, 尚需更多的证据。缘当中仍多有疑义, 最主要的, 恐怕是除作者提到的宋代已有“檐廊式”商业街道这个浮光略影式的证据外, 当中的大部分历史, 类似的建筑似乎是空白的。即在岭南, 在曾有“干栏式”建筑的两汉之后, 延至于明清时期, 并未见有大量的“檐廊式”民宅与商业建筑存在的历史记载, 更遑论有关的图则、形制等等, 更是索之杳然。

因之, 即使有了先秦干栏式建筑这个“源”, 其能隔空及于现代建筑的影响力还是有限的。然而却同时的, 在南亚、东南亚等地, 殖民者带来的已是现成的骑楼建筑, 它们在外观上与岭南的骑楼几乎同出一辙, 因而, 原先大体确定的传播渠道以及观点, 便更有说服力了。江门台山的梅家大院可和古希腊阿索斯广场相

它们都是以廊式建筑为主构成的。阿索斯广场的廊式建筑, 属希腊古典晚期, 据陈志华《外国建筑史》, 它来源于已成熟的廊庙建筑, 是后者的世俗化应用:“这些敞廊用于商业活动。商业兴旺的地方, 敞廊进深大, 中央用一排柱子把它隔为两进, 后进设单间的小铺。”这几乎已经是我们现存骑楼的样式了。其第一进, 显然就是我们现今的骑楼的行廊。后进“单间的小铺”, 便像是骑楼的商铺。当然, 区别在于, 阿索斯广场的廊式建筑看起来是整体建造的, 不像我们的骑楼那样, 是由单间挨贴拼成的一个整体, 或能说明它是某种公共性的设施, 而不是像我们的骑楼那样, 属某族某氏的私有财产。

恰巧的是, 它们同样以廊式建筑圈围后, 使中心形成了一个长方形的广场。当然, 不能就此简单推断阿索斯广场的廊式建筑便是梅家大院仿效的原型。但却可以确定, 在大体相同的建筑形制的背景和规范下, 前者完全可能成为后者的设计者的其中一个灵感的来源。阿索斯广场可能仅存废址了。而梅家大院则仍完好保存着。在逐渐褪去其商业色彩后, 倘经重视和大力维护, 将来它倒可能率先成为纯粹观瞻性的历史建筑文物。

前面已略说过, 骑楼建筑, 是在中国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其实, 这个过程也就是学习、交流、融合和创新。骑楼的每一个细节, 都能充分作出说明和印证。

据叶著, 一九一八年十月, 广州成立了市政公所, 颁布了《建筑骑楼简章》等法规, 从此拉开了骑楼建造的序幕。令人惊奇的是, 为落实这个规章及于每一细节, 公所甚至成立了“建筑审美委员会”, 以便“专门对涉及市容美感的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审定。”这使得岭南的骑楼的私属性不影响其规划和形式的统一和美观。而这个大规模的城市改造, 一直持续到抗战爆发前夕告一段落。江门五邑骑楼的建造和结束, 由于资料匮缺, 暂推断其大体亦在这个时限之内, 以其偏于中心, 开始可能稍晚;以其规模有限, 远不及省城, 则结束可能稍早。

骑楼的设计者, 叶著亦罗列了其代表性的人物, 多是从海外学成归来者, 如中山人杨锡宗, 郑校之, 东莞人林克明, 顺德人范文照;引为自豪的, 是其中也有我们五邑籍人士, 如台山人陈荣枝, 开平人黄玉瑜、关以舟。陈荣枝便是当时亚洲著名的广州爱群大厦的设计者之一。骑楼, 当然成了这批从海外学成归来者大显身手的杰作。同时以其中国的背景, 即那根深蒂固的文化血缘, 使这种崭新的建筑形式或多或少地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体现于结构, 花饰, 等等细节之中。比如, 从外观言, 骑楼的实用部分多是中式的, 为砖木结构, 而其前脸则是全然西式的, 可谓百花齐放, 按叶著称, 其式有仿哥特式的, 有复古主义的, 有现代主义的;装饰风格有巴洛克式的, 洛可可式的, “几乎西方建筑中数得出来的元素, 在广州骑楼都可以找到, 委实令人目不暇给。”这句话, 当然同样适合于描述江门市仓后区以及台山、开平赤坎一带的骑楼。

在《陈白沙故乡的老骑楼》这章中, 作者称:“一九二七年, 以广州为中心, 轰轰烈烈的市政建设浪潮, 正一波一波地向四周扩散, 终于有一天卷到了江门。”作者还使用了这样一条资料:“一九二九年, 江门成立市政促进委员会, 在民间筹集了二十万元白银, 修筑鱼栏 (即今竹排头) 至聚源路口的长堤。”资料来源作者未载, 但可推测, 江门骑楼与马路的兴建, 当在这两个年份之间。

江门市区的骑楼, 目前基本集中于西起今胜利路, 东至跃进路, 南至蓬江的长堤, 北止于中山公园、墟顶和狗山为界的这片区域内。事实上, 这基本也是当年江门骑楼集中和商业最兴旺的地域。

从直观来说, 这个区域的骑楼, 北以莲平路, 中以仓后、新市、太平、葵尾路一线, 南以书院路, 分割成东西走向的大体相互平行的四个部分, 以常安路、更兴路和钓台路等作南北的贯通, 这个层级分布、整齐有序的格局, 其实在岭南骑楼分布形态中也是不多见的。

据蓬江这个交通要津繁衍开来的这片区域, 其实具有悠久的历史。墟顶这个老地名, 应当是以它下边的墟集的存在而约定俗成的。明代白沙先生趁墟买书, 当亦发生于此地, 给我们留下不少佳句。这个历史的质的飞跃, 便产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 同时也定格于此, 似乎已臻至某种再难逾越的高峰, 似乎也在窥测着一代代后人对它的态度。

无疑, 以其高度的集中性、丰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建筑造型, 它们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任何的改建或当代建筑的插入, 必然是对这个整体的破坏;客观而言, 它们只允许有限度的修旧如旧的粉饰和不改变其结构的加固, 如此, 方能为这江门之魂, 留下其稳固的家园。

总的来说, 骑楼, 其外部的形态和装饰是最引人注目的, 当然, 就其审美特质、源流变化等, 仍值得继续深掘。而其内部形态, 后部形态等, 则向所忽略;它们和某种生活方式有关, 在多有共性之外, 更有其独特性;比如, 笔者尝多年流连过莲平路一幢骑楼的起居室, 以其在骑楼群的中部, 布局狭长, 光线较暗, 各房均以木板相隔, 厅临于街;据主人介绍, 临街的窗子, 过去全是色彩纷呈的玻璃;厨房在卧房之后;除窗子具异域色彩, 整个生活层的格局, 应该说是全然传统的。而另一幢, 在紫茶路与常安路交界, 即现今的色色婚纱店, 其内部格局, 则与前述大不相同, 木梯曲折而细巧, 与之相连的各楼层, 面积虽狭小而颇明亮, 布局典雅精当, 其内外观之一致, 堪称一幢典型的西式洋楼。此意是, 虽然未经广泛的勘查, 但不妨作一个推测:骑楼的内部布局也不是单一的, 甚至可能是多样化的。

在骑楼群之中, 除了像钓台路这样的大街, 其实仍多有一些石板小巷起贯通的功用, 它们往往能通往骑楼的后部;这里能看见一些树木, 墙头垂下的花草;这里保有传统的秘密, 固使对骑楼有细读兴趣的人, 愿意在此久久驻足。

参考文献

[1]叶曙明:《骑楼》,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10年12月。

社会实践报告(骑楼老街) 篇5

系部: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09级班级:1班姓名:李虹虹学号:200900110141实践单位:海南省农垦医院食堂实践时间:2010年2月13日——2月16日

实践目的:

虽然说和北京、西安相比,海口这个城市并不那么古老。让人更多想到的是柔软的沙滩、徐徐的海风和飘逸的椰子树。想要在海口寻古的确不那么简单,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不信啊,去海口老街古巷看一看。对于建筑,我们从来都是一窍不通的,可是对于老房子,却总有一种猎奇的心理,想知道沉淀在后面的究竟是怎样的繁华与古老。我们带着好奇,走在海口的老街,感觉另一个年代的辉煌。

实践内容:

走进老街,是一个明媚的午后,与海口随处可见的烂尾楼相比,老街的骑楼显得底蕴十足。在街头站立,抬头可见玻璃及木格组成窗花的满洲窗,那是最具中式建筑特色的。楼顶的爬藤和女儿墙,则是西方古建筑特有的圆熟。年华老区,这墙面哪怕是轻轻一拂,也会扬起一地的灰尘。百年以前,这一街的骑楼,在风雨飘扬中定是夜夜笙歌,醉生梦死。那是一个放着老旧胶片唱机的时代。尽管海口不能如同江南一般“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但多少有过一份“商贾络绎,烟火稠密”的气韵和三分淡淡的哀伤。海口的青石板路并不多“疏雨滴胡同”的情境第一次不作为幻想出现在眼前。一片柔细的光雾冉冉升起,向各个角落飘去,漫上布满青苔的骑楼的墙角,渗透,青苔越发青翠却掩不住那班驳的老骑楼的苍老。这个时候的骑楼,很美很优雅,充满了人性与温情。

海口的老街大多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建筑,也就是这一幢幢充满热带风情的骑楼。要想逛海口的老街,可千万别错过得胜沙路、中山路、新华南路、博爱路和水巷口。这些白色的骑楼乍一看,十分欧化。再走近一点,又不完全是这样。它们充满了浓郁的南洋风格,墙面上细致的雕工,呈弧形或尖形的女儿墙,富 有装饰性的柱廊,都透露着老街的别样风情。漫步其中,您似乎又走进了那个放着胶片唱机的时代。从中山路拐到水巷口,路口的这幢骑楼因为无人照管,二楼的柱 廊窗台已经衰败,住在楼对面的阿婆告诉我们,这幢楼已经有上百年了。我们访问了水巷口老居民,这个楼是什么时候建的,她告诉我们:“是祖宗建的,现在曾祖父过世了爷爷过世了,爸爸也过世了,水巷口老居民这房子现在都是危房,要坏了,都不敢住人了,你看都锁上了嘛。”这幢骑楼已经废弃太久,房子的墙面已经长满了青苔,屋檐下爬满了树藤。站在这里,似乎能触摸得到骑楼里沉淀着一段段耐人寻味的往事。算起来,海口 的骑楼也有百十来年的历史了,当年闯荡南洋的老一辈华侨,叶落归根之后,带回了这些他们在异乡一直梦想的屋宅。据说,这些南洋建筑所用的材料,还是从东南 亚一船船运回来的。

我们来到得胜沙路这条路上,大多都发展成商铺。一楼是服装区,楼上是供住宅的。平常这里都热闹的挤满了淳朴的海南人,街上洋溢着原始的繁华,百年风雨过后,骑楼还是静静地站在海口老街区的路边。这里的楼、这里的人,热闹而安详。沿着博爱路、中山路、得胜沙路、长堤路、新华北路、新华南路走上个一圈,装扮着老城区的骑楼就看个八九不离十了。

实践结果:

正如我们调查所示,老街给我们带来的虽然有许多古色古香,但也存在着许

多不足,比如电线的老化,年久失修的老屋,路面狭小造成的交通拥挤等等。海口的骑楼是我们海口的历史文化遗产,做为海口人,我们应该向政府呼吁并用我们的双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保护海口的骑楼。我认为我们应该把骑楼与现代的城市规划结合起来,将骑楼这一历史文化建筑融入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去。

(附录)如何抢救保护海口的“骑楼”?

近日获悉,《关于立法保护旧城区博爱路等四条老街》的立法议案获得通过,省建设厅已经同意海口市政府有关部门关于将海口市申报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提 案。海口市政府目前也正在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的准备工作,准备向国家文保部门申报,将海口市老城区的得胜沙路、博爱北路、中山路、新华路、长堤路 等“五大道”及其骑楼纳入海口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海口有如此成规模的特色建筑骑楼,是历史名城之宝。

海口的骑楼,是19世纪末至20世 纪30年代的建筑。最早的骑楼是1849年修建的四牌楼(今博爱路),后来发展到永乐街(今解放路)、大街(今中山路)、新街(今新华北路)、得胜沙路、长堤路等。那时,出海闯南洋的海南人“叶落归根”,携带着毕生血汗钱回乡建屋,安老终生,海南由此出现不少南洋风格的欧式骑楼建筑。几座或十余座骑楼参差 错落毗连一起,店屋前连廊连柱的长廊连接起整个街区,即可为往来的行人撑起一片遮挡烈日暴雨的天地,营造出相对凉爽的环境,又可成为商家谋业招徕顾客的开 放交流场所,反映了商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地域特色。

如今,以前卖米卖盐卖油的得胜沙路已建成海南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以卖煤油和火柴出名的中山 路成为五金灯饰一条街;新华路、博爱路也都分别成了家电、小商品及纺织面料一条街。沿着五条街漫步踱溜,会感受到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这些地方白色骑 楼建筑虽然十分欧化,可墙面上细致雕刻全都是中国民间特色的吉祥图案,形成一座骑楼就是一副风景画,一条街就是一个文化景区。

海口人热爱骑楼,骑楼是老海口的神韵。几代人的生生息息都在依傍着它遮风挡雨,情

感之深是可想而知的。然而,经过近百年的风雨侵蚀,骑楼外饰也斑驳破旧了许多。尤其“ 七.七事变”之后,日军侵占海南,民族经济每况愈下,外界交通断绝,港口萧条衰落,战乱毁坏失修,城市破损严重,海口的骑楼也面目全非。解放后,作为海口 独特的城市建设文化及建筑风格的“骑楼”产物,至今没有得到有力保护。现存的老城区五条街分布密集的骑楼,内在质量伤痕累累、斑斑驳驳,满目疮痍,乃至出 现坍塌。属于公房的因为资金捉襟见肘而年久失修,后期保护难以跟上;属于私房的有的没人愿住,有的违法搭建,有的肆意改建,有的任其破败,将原来的风格破 坏得面目全非。去年末,新华南路还发生一处骑楼危房屋顶崩塌的事件,应该为我们敲响警钟。

目前,海口乃至海南(如铺前镇通往码头的一段骑楼街等)没有一条街道或是建筑群体被纳入城市文化遗产范畴加以保护,因此,加强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海口市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如何抢救保护海口独有的“骑楼”?

我的意见是:

第一,重视现有骑楼的保护是第一位的,而保护的重点是尽量维护骑楼原汁原味的老特色。

第二,保护要尊重历史,注重城市的历史文脉,骑楼作为海口市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有其自身的建筑特色,骑楼开发保护要以恢复历史风貌为主,主观想象的东西不能有。例如,铝合金窗、兰色玻璃、不锈钢防盗网、临街空调等等。

第三,规划眼光要放长远,要充分挖掘这些“历史活化石”的魅力,实施连片规划,成片保护骑楼街,使现存骑楼街形成一个系统,不要只停留在得胜沙路上。

第四,将五条街的骑楼规划为“骑楼风情区”,严格控制道路中线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建筑高度及空中电力、电话网线,街道的轮廓线、街道空间的高宽比必须严格保护。

第五,合理疏导交通,将“五大道”与钟楼一带规划为旅游商业步行街,引入具有东南亚特色的服装、首饰、餐饮、休闲吧、文化艺术品、旅游纪念品的店铺,并 开设娱乐休闲场所,修复“基督教会海口堂”。同时,酌情增设环街小有轨电车,或旅游三轮车,使其成为海南一处领略东南亚风情的旅游胜地。力图通过旅游和商 业相融合,完善拓展“骑楼风情区”的功能。

第六,开发和整饰要慎重,规划水平要提高,要多听专家、市民的意见,要反复论证,不要搞一刀切。可以利用媒体(电视、报纸、网站),让市民、网民展开充分讨论,不要再出现类似“金光毁林事件”所带来政府行为的被动。

实践总结:

骑楼叁·零 开幕回顾 篇6

225风情

2009年6月30日,GOELIA 225诞生在一栋传承文化的老骑楼里,向大家呈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将岁月永恒的痕迹、东西文化的碰撞、新旧时空的交错,呈现在这栋古老的建筑之中。

二楼

二楼花店提倡法式优雅的品味,迎合不同的时节和主题,让更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放缓竞争的步调,用心感受鲜花的动人和创作过程中的无限舒适和惬意。

三楼

三楼225 SPEACES,这次骑楼展的所在地,为大众呈现来自不同国家、背景的艺术家、创意人的作品和理念。在繁华的广州闹市里,辟一方文化绿洲。

四楼

四楼SHOW TIME跟随歌莉娅品牌的环球发现之旅足迹,踏过不同地域、不同主题,让参观者能近距离观赏、把玩歌莉娅从各地搜罗的特色纪念品和趣味摆设,更直观地领略到旅行的魅力,激起对生活的热爱和动力。

五楼

而五楼的Benshop,亦在三年间为225吸引了一批爱Hea、爱生活创意的朋友。搭配不定期更新的各种二手书籍杂志和环保概念、公平贸易产品。让这个看似不变的空间,有着各种新鲜事物的暗涌。

骑楼“叁·零”开幕之时,225亦与大家分享三年来的喜悦,用充满创意活力的新展览,向大家展现225对“艺术不应被城市边缘化”的坚持,展现对未来全方位立体传达高品质美好生活理念的信心。

开幕当日,以歌莉娅会馆负责人阿BEN 的一席话拉开了帷幕。参与展览的插画家、模型师以露台为舞台一一上台接受采访,把他们创作的心得、故事以及感受与到场的各位分享。纵然两年多准备中遇到过很多问题,亦有过放弃的念头,在赶制模型的过程中犹如苦行僧一般,但在那一刻,站在台上看着自己的作品展现在众人面前,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骑楼建筑 篇7

关键词:茶阳,骑楼建筑,保护

一、茶阳概况

茶阳是我国历史文化名镇, 位于粤东著名客都梅州的东部。明清时期, 茶阳因地处汀江尾韩江头, 是古驿道与古码头的交点, 下同潮汕, 上溯石市, 成为闽粤两省三县十三个乡镇的商品贸易集散地。茶阳老街位于茶阳镇的西北部, 汀江、璋溪河和小靖河交汇处, 作为茶阳码头边上的商贸区, 清末时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街井、集市和驿站。1931年, 茶阳拓宽街道, 老街两边店铺建成“骑楼式”建筑。20世纪以后,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粤东许多骑楼老街逐渐被破坏, 茶阳老街因地处欠发达的偏远地区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目前, 老街全长一千多米, 店铺700多间, 因规模大、密集度高、保存完好, 享誉为粤东最大骑楼建筑群。

茶阳骑楼街现状风貌

二、茶阳骑楼特色与问题

茶阳骑楼街主要是清末民初时期遗留下来的, 建筑中西合璧的韵味十足。大片的小青瓦坡屋顶、连续的古典柱廊、精致的板棂窗、凸出的半圆形阳台以及门楼外壁的装饰等, 都带着鲜明的时代及地域烙印, 是梅州客家历史文脉的活载体, 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茶阳骑楼建筑在外观上吸收了西洋风格, 但其平面布局仍采用传统的“竹筒屋”, 进深大, 面宽小, 多为小型店铺与住宅的结合, 呈“下店上居”或“前店后居”的功能布局。每一栋骑楼首层临马路1-2米进深范围架空, 留作人行通道, 人行道的内侧是店铺, 建筑二楼以上作为住宅和办公用房。

骑楼沿街立面分为三段式:下段为骑楼列柱, 中段为楼层, 上段为檐口或山花。丰富多彩的立面装饰是茶阳骑楼最具特色和魅力的部分, 有浮雕图案、窗洞形式、线脚、阳台栏杆等, 有融合了西方巴洛克建筑装饰风格, 也有岭南特色的佳果与吉祥纹饰, 展现了茶阳骑楼建筑特有的美学价值。

然而, 随着公路的发展及上游永定棉花滩水库的截流, 茶阳老街已萧条下来, 骑楼建筑也逐渐衰败, 难以满足居民对现代生活的需要。同时, 周边新建高层建筑对骑楼老街空间的不断挤占, 导致茶阳骑楼街区急需进行整体保护。

三、建筑GIS价值评价

茶阳骑楼数量众多, 建设年代跨度较大, 在建筑风貌、功能类型、社会文化价值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 规划采用G1S空间技术, 综合考虑建筑风貌、建筑年代、建筑层数、建筑结构等要素, 结合层次分析法对茶阳老街建筑的价值进行科学评判, 以更科学地指导骑楼建筑的保护与更新。

规划通过分析年代、质量、层数、风貌、结构、功能等因子对建筑价值的影响程度, 为各单因子赋予不同权重;针对各单因子内部分类, 赋予不同分值, 建立建筑价值评估体系。根据建筑价值评估体系, 运用GIS进行加权加和运算, 对建筑进行综合价值评定, 并划分为价值高、价值较高、价值一般和价值低四类建筑。具体详见下图:

四、建筑分级保护措施

以建筑价值评价为基础, 进行分级保护, 并采用不同的改造措施, 以利于在保护骑楼整体风貌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确保一批建筑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较高的骑楼群得到应有的重视。

维护:对于历史文化价值高、风貌典型、保存完好的传统骑楼建筑, 清除加建部分, 按照原有特征、使用相同材料进行修复, 修旧如旧, 以存其真。在保护风貌原真性与完整性的基础上置入新的产业功能, 改善建筑内部设施和环境, 实现传统建筑的功能复兴。

修缮:对于局部改变但仍然保留原有风貌特征的传统建筑采取修缮的方法。主要保护、修缮建筑的特征部分, 并对其改变了的部分进行更新、恢复, 并重点对建筑内部加以改造, 配备卫生设施, 改善使用条件。

整治:对于在建筑材料、色彩、形式等方面与老街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 通过降低层数、加坡屋顶、改变建筑外墙装饰材料与色彩、更换建筑构件等方式进行改造, 以保证老街整体风貌的协调统一。

五、结语

茶阳骑楼街记载了茶阳古镇的历史足迹, 反映了昔日闽粤两省三县客家人南下出洋, 外出谋生, 衣锦还乡的历史岁月, 集中体现了粤东山地历史形态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 是粤东滨江地区客家历史城镇的典型代表。如何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把文化根源留住, 激活骑楼活力、改善骑楼街区的整体环境, 是粤东传统骑楼建筑群都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赵勇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2]中共茶阳镇委员会、茶阳镇人民政府编.古镇茶阳[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0.

[3]李颖, 刘云亚.广州市骑楼建筑的保护与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 2002, (01) .

[4]余倩雯, 王霖, 汪成刚.新形势下广州骑楼街保护规划探索——以中山六路骑楼街保护规划为例[J].规划师, 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专辑第30卷.

海南骑楼古建筑构件纹饰艺术 篇8

1.1 骑楼及海南骑楼

骑楼, 《辞海》注释为:“南方多雨炎热地区临街楼房的一种建筑形式, 将下层部分做成柱廊或人行道, 用以避雨、遮阳、通行, 楼层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 曰‘骑楼’。”[1]它是近代典型的商业或住宅建筑, 多为砖木结构, 一般是两层或三层。这种建筑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等地区。海南的骑楼在我国传统建筑表现手法运用的基础上, 借鉴西方建筑的形式构造, 并进行艺术再创造, 集合多元文化于一体。经过时间的累积, 最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

1.2 分布

骑楼建筑形式遍布海南各地, 但主要集中分布在海口市中山路、得胜沙路、博爱路、振东路、新华路、新民路、解放路、长堤路等;文昌市文成镇文南街、铺前镇、会文镇白延墟;临高县新盈镇;儋州市中和镇复兴街;三江镇罗梧村罗梧楼;定安县古县城;琼海市嘉积镇 (新民街、台湾街、银海路) 、博鳌镇乐城岛;儋州市南丰镇老街、新英街;三亚市崖城镇、保港东兴古街、解放路步行街;乐东县九所镇乐罗村[2]。其中海口骑楼老街是现今国内骑楼建筑保留规模最大, 保存基本完好, 极富中西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海南文昌的骑楼规模也较大, 主要分布在铺前镇老街, 现名胜利街, 始建于1895年, 1903年重新规划, 1927年初具规模。作为代表, 这些地区的骑楼外观格外出彩, 其精美的纹饰分外出挑。

1.3 建筑特色

海南骑楼多为砖木结构, 二层及以上的楼板一般为木质。其他材料多采用坚固耐用的砖石和水泥, 一些海南骑楼建筑还取用珊瑚石和火山岩作为建材。据当地居民口述, 始建骑楼时水泥与钢筋大多从欧洲进口, 木材则主要来自东南亚地区。海南骑楼建筑立面一般以白色作为基调, 清新脱俗、朴实自然。这种色调与蓝天碧海的自然风景和淳朴好客的人文风情相得益彰。虽然用色简洁质朴, 但海南骑楼建筑构件的雕花纹饰却异常精美, 图案造型种类纷繁, 寓意绵长, 艺术文化价值极高。

2 海南骑楼的纹饰样式

虽然海南骑楼具有西式建筑的风格特征, 但其装饰纹样依旧传承了我国古代传统建筑的艺术特色。其内容题材多样, 从植物花草、珍禽异兽到吉祥纹饰, 种类异常繁多, 处理手法娴熟且雕刻工艺精湛。这些纹饰不但外形精巧, 而且富有象征寓意, 表达出建筑主人的审美情趣与内心追求。根据这些装饰纹样的形态变化, 下文将从植物、动物、符号图案三个角度介绍分析其艺术特色。

2.1 植物

植物纹饰在海南骑楼的建筑构件上运用广泛, 选题多为中国传统植物, 造型灵活多变, 寓意美好。

2.1.1 牡丹

牡丹花是富贵和荣誉的象征, 它常与其他花卉组成具有吉祥寓意的主题, 如:富贵长春、光耀门庭、国色天香等。海南骑楼中常用的富贵万代, 它的图案由牡丹、蔓草卷延组成, 寓意子孙万代生活富足。牡丹姿态优美且寓意富贵吉祥, 颇受大众喜爱, 常出现于海南骑楼建筑的门楣上, 与其他纹饰一并组成大幅图案, 着重装饰建筑的立面。

2.1.2 兰花

兰花叶形飘逸, 花香清雅, 花质素洁, 常用来比喻君子高洁的品质。兰花也是爱情的象征。兰花图案常以竖向构图的方式, 出现在海南骑楼的山花构造上。这种构图在视觉上强化传达出兰花素雅端庄的风韵。此外, 兰花题材也会出现在建筑的门楣上方 (图1) , 或作为灯座的装饰图案。

在寓意上, 兰花用来表现建造者追求冰清高洁的品质, 渴望达到如兰般高尚的品格;同时兰花又象征爱情的坚贞不渝, 表达了相爱者的情真意切与海誓山盟。兰花装饰的骑楼建筑, 外观格调高雅, 内涵丰富而细致。

2.1.3 莲花

莲花也是我国传统装饰图案之一, 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莲花题材也广泛用于佛教装饰, 代表“净土”、象征“纯洁”。因莲藕连生、莲蓬多子, 因此莲花也被视作结婚生子的吉祥物。在海南骑楼纹饰表现手法下, 莲花格调清新典雅, 莲叶肥厚舒展, 花朵娇美清丽, 表达出清新纯洁的自然美。其多现于山花、窗楣等处 (图2) , 雕刻精美, 莲花中莲子的纹路都清晰可见, 花型饱满舒展。从花中伸出的四条枝叶造型寓意花之四德, 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莲花优美的造型、美好的寓意使它成为绝佳的骑楼建筑装饰题材。

2.1.4 桃

桃花象征春意;桃枝为五木之精, 民间传说可以辟邪;桃果则寓意长寿。这些花、枝、果的造型大量运用于门、窗装饰, 寓意祈福平安、健康长寿。海南骑楼早期大都由海外华侨归乡所建, 很多人事业都有所成就, 在财、权、家都相对稳定的基础上, 心中期盼长寿与平安。桃的寓意正好契合了人们心中的诉求。

2.1.5 忍冬纹

忍冬纹即类似忍冬花植物的花纹, 因其绵延不断且越冬不死所以被人们赋予长久吉祥的寓意。忍冬纹一般不单独使用, 与其它纹饰组成图案雕刻在建筑的门楣上方。一些位于建筑山花下部的忍冬纹饰, 则用来烘托山花中央的主体图案, 增添画面的层次, 使得建筑立面装饰构图更加生动活泼。忍冬纹就像一盘美味佳肴的盘饰, 是完美的锦上添花之笔。

2.1.6 藻纹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除了忍冬纹, 藻纹也常作为海南骑楼建筑装饰的点缀陪衬。外观上, 藻纹是水草和火焰之形, 其茎的走势流畅富有动感, 具有变幻不定的韵律美。从寓意上来看, 藻纹美丽高贵, 象征连绵不断, 轮回永生和纯净。从构图上来看, 海南骑楼中藻纹一般作为其他纹饰的边饰, 与主图纹动静参差, 相互呼应, 构成层次丰富的整体画面。以文昌铺前镇胜利街的骑楼来说, 藻纹沿山花形状逐渐蔓延开来, 左右对称的构图方式表达出秩序的美感, 而藻纹自身的形态柔和优美, 为对称的构图增添了趣味性。所有纹理趋向檐口处蔓延, 强化了构图中心, 丰富了整体画面。

2.2 祥禽瑞兽

飞禽走兽也是海南骑楼建筑装饰常用的题材类型, 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祥禽瑞兽造型一样, 多表达吉祥美好的寓意。

2.2.1 鹤

鹤造型在海南骑楼中出现频率较高, 因其形态飘逸优雅, 常成对出现在骑楼的山花上, 作为吉祥的象征。如文昌文南街的196-4号楼, 两只鹤分别位于山花两侧, 体态婀娜, 腾云振翅, 且有蓦然回首之态, 尽显其高贵的气质。 (图3)

2.2.2 喜鹊

在民间, 喜鹊被称为报喜鸟, 颇受人们喜爱。以文昌铺前镇的骑楼为例, 两只喜鹊栖于梅花枝上, 仿佛在互相对话, 寓意喜上眉梢。其雕刻手法精细, 羽毛细节清晰可见, 整体画面栩栩如生、动感十足。 (图4)

2.3 符号图案

不像植物、动物图案那样直接表达生命活力的方式, 出现在建筑上的符号图案, 借助宗教和历史来传承和延续其生命力。

2.3.1 盘长

盘长为佛门八宝之一, 其符号图案交织错叠、连绵不断、无头亦无尾, 象征天地万物无始无终、永恒不灭。这类图案常见于骑楼建筑的外廊立面, 作为外框或边界修饰, 强化整体构图。盘长延绵不断的造型, 在民间被引申为家族兴旺、子孙延续、富贵吉祥、世代相传的美好寓意。

2.3.2 水波纹、云纹

浪花散落的各种形状称为水波纹, 比喻江河湖海。水波纹在海南骑楼的山花上被广泛运用, 通常以浪花的形式装饰于山花底部, 体现海洋风情, 同时承载着海南渔民对大海的崇拜与感谢。云纹, 因云与运谐音, 所以人们认为云能够带来吉祥, 自古云纹的运用就颇多。又因云与天气密切相关, 在当时以耕种、打鱼为生的海南人心中, 无形中对云产生期盼和敬畏之感, 使云在人们心中得以升华。云纹在海南骑楼山花、门楣处都有运用, 一般从里向外逐渐散开, 表现手法细腻逼真, 使图案更有立体感。这两种图案是当地自然景观和气候的抽象化表现。水波纹展示浪花的各种形态, 表现江河湖海的波涛浩淼;云纹则象征的变幻莫测的天气状况。这对于以耕种和捕捞为生的海南居民来说至关重要。云和海的形象渐渐由人们朴素的敬畏之情逐渐升华为民间的文化符号。水波纹和云纹在海南骑楼建筑的山花门楣处都有运用, 常作为底部装饰或外框装饰, 起稳定均衡构图的作用。表现手法细腻逼真, 图案立体感强。

2.3.3 回纹

回纹也是我国传统几何纹样之一, 被大量运用于海南的骑楼建筑装饰。回纹最早出现在古代青铜器上, 纹样规则有序, 回环曲折, 在民间多表示“富贵不断头”, 寓意吉利绵长。在海南骑楼建筑中, 常刻于门楣、窗楣、外廊顶部或者环绕装饰柱纹饰四周。回纹造型简洁大方, 寓意美好。对于以经商为主的海南华侨来说, 富贵长存是大家一致的愿望, 将心中的期盼以回纹的方式寄托在建筑上, 赋予海南骑楼以浓厚的感情色彩。

3 结论

中西风情的结合是海南多元文化最真实细致的体现, 海南骑楼外观具有西方建筑的形态特征, 但其装饰纹饰却传承中国传统纹饰艺术的特色, 以其细腻的制作工艺, 生动的表现手法, 带给人们全新的视觉享受, 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此外, 寓意丰富的象征图案, 体现出人们对安定和谐、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这种深厚的社会人文精神, 反映出当时所在地域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因此, 海南骑楼建筑构件的纹饰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高萍.海口骑楼老街历史文化寻踪[J].新东方, 2012 (4) :37.

[2]陈真.浅谈海口市骑楼老街旅游开发前景[J].城市旅游规划, 2013 (2) :127.

《海南骑楼》 篇9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1日

骑楼, 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 是南方传统民居与西方古典建筑相结合的产物, 历史上中西建筑合璧的范例, 也是南方 (尤其是岭南) 城市特色和建筑个性的重要体现,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海南骑楼, 与海南的气候环境相适应, 与南洋文化相融合, 见证了海南的经济发展和历史变迁。作为海南宝贵的文化遗产, “海口骑楼老街”已经在2009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从建筑专业角度对其进行深入解读和研究的范例较少, 若不及时整理和保护, 骑楼难免会被人们无视并逐渐遗忘。出于这种考虑, 雅克设计公司发挥自己的建筑专业优势, 在海南进行了现场测绘和调研, 历时两年, 编写成眼前的《海南骑楼》。

海口着手保护与整治骑楼 篇10

据悉, 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综合整治工程日前启动。一期工程启动范围总面积约13.37公顷, 改造与保护内容包括文物和历史建筑修缮、重要节点及景点建设、骑楼及街立面修复、市政配套设施改造, 旅游设施改造等。

海口骑楼老街是海口市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也是国内现今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的骑楼建筑, 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海口骑楼主要分布于海口市的得胜沙路、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解放路、长堤路等老街区, 共有大大小小的二至四层骑楼建筑数百栋, 是现今国内骑楼建筑中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极富中西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2009年, 海口骑楼老街与北京国子监街等一起入选十大“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当地政府计划经过两年左右时间的综合整治, 将其建成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氛围的集娱乐、休闲、购物为一体的商业中心。

海口骑楼老街的绝代风华 篇11

作为东南沿海城镇一种极有特色的建筑形式,骑楼从形成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海南省海口市沿长堤路段以南至少有8条骑楼街区,这些骑楼建筑群保存了海口市19世纪以来的建筑特色,同时也保存了海口老商埠的历史人文风貌和上个世纪挥之不去的梦影星尘。

在落日的余晖中,骑楼的美尽显无疑:斑驳而又雕满图案的墙面、形态多样的女儿墙、充满闲情的露台、破旧衰败的窗棂……

漫步这些骑楼遍布的老街,仿佛在逐渐翻开海口的往日画卷。在这里,你可以听到天后官的传说、海口人民战海寇的故事、经商贸易发展经济的历程。海口骑楼老街曾经拥有的华美精致、中西合璧的生活,就这样从时光中走了出来——这里曾是海口魂!

开放之风生奇葩

海南岛的今昔,留给正史著述和人们口口相传的,更多的是孤悬海外,偏安一隅,贬放流徙之地,文明闭塞之岛。千多年的岁月,名臣良士北望京城,有口莫辩;芸芸百姓,耕读持家,却在远离京畿和中原大陆的小岛上,开垦出传统文化根基深厚、民风淳朴、性情自由的一方土地。靠着海的缘故,百姓胸怀宽大、包容八方,东南亚的习俗在原住民的生活中影响渗透。海口市的骑楼老街,就是这样一个透着历史气息、温暖海风、灿烂阳光与纯朴民风的世界。

海口骑楼老街的由来,跟那里的港口开放通商史大有关系。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海禁,开海贸易。琼州(海口),从此海运四通八达。咸丰八年(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琼州(海口)即被辟为通商口岸,时称琼州口。英、法、德等国逐渐在海口修建了具有西洋风格的领事馆等建筑,海口渐渐成为面向南洋(即东南亚)的一个商贸中心,形成繁华的商业城市风格。特别是那些明末以来“下南洋”的琼籍人士,或者衣锦还乡兴屋架楼,或者看到故乡的发展和繁荣将生意作回故土。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带回了杂糅中西文化的诸多南洋事物,骑楼正在其中。

根据专家考证,海口的第一座骑楼建于1849年,地点在四牌楼街,又叫城内街,就是现在的博爱北街。在一片低矮的民居中间,这座南洋风格的骑楼究竟是何等气派,我们已无从知晓。

以这座骑楼为发端,海南人逐渐认识了骑楼,也喜欢上了骑楼。它使海口的建筑风格为之一变,一定格就是百年。自此,海南骑楼兴衰百年的命运,就和海南发展的历史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1924年,粤军第一军独立旅旅长兼任琼崖善后处处长邓本殷拆去具有629年历史的护城古城,城墙方石被用来铺设一条12米宽的大路,这就是长堤路的雏形。原来五六米宽的石板路全部扩建为可以通行汽车的街道,原来的四五条马路扩建到了30多条。为了搞好市政建设,邓本殷热情邀请海外华侨回乡投资建房。“仅二年,争相修建有骑楼的新式楼房计800多幢,使海口面貌焕然一新”。这批琼籍归国华侨效仿南洋建筑风格特色,建成的一幢幢柱廊骑楼式建筑,不仅有单边外廊,甚至扩展到双边、三边以至四边回廊,用于商用和居住。这种建筑特色确实非常适合海南阳光强烈、风雨即来的天气,凉爽舒适的骑楼利于人们遮阳挡雨。由于毗邻港口,家家户户所建骑楼连接形成的街道,有着可供行走的地板,有着挡避风雨骄阳的顶盖,成为“店铺的公共走廊”。

路通财通,随着商业铺面的建设,老城区的商贸业也急速发展起来,当时全市商店迅速发展到600多家,年贸易总额达到数百万元。到了夜间,店铺灯火辉煌,广告牌被映照得五颜六色,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宛如上海十里洋场。

至此,骑楼真正引领起这座城市建筑的风格,并成为海口建筑文化的标志。直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大多数骑楼都是在这一时期修建的。叹为观止的骑楼建筑艺术

海口骑楼老街位于市区中山路、新华南路、解放东路、博爱路及得胜沙路一带,街道两侧是近百年历史的充满南洋建筑风情的骑楼。海南本地人称这几条骑楼老街为“南洋街”,街道上一栋栋饱尝岁月沧桑的骑楼静静雕刻着百多年来的历史印迹。这里既凝结着海峡北边内陆文化的厚重血脉,又受着南洋文化的熏陶,连接了文化的世代更迭,又横跨了文化的地域板块。在动荡的20世纪,海口骑楼老街见证了时代特有的交汇和挤压、特有的爆发和沉寂,以及非同寻常的欣悦与悲凉。

起初,博爱路、中山路的骑楼多为2~3层,新华北路和得胜沙路后来居上,多为3~4层。除了琼海关、银行、邮局等略为高大的建筑物外,最气派的要数南洋归侨建造的骑楼。70年多前,曾有外国旅居者感叹:“海口高楼林立,最豪华、壮观的建筑皆为华侨所建。”不仅如此,海口最大的商业实体也操纵在侨商手里。

作为海口骑楼的发端之地,博爱路的骑楼相对古朴庄重,有些地段已重新装修。在保持原貌的区域,楼顶檐口巴洛克式雍容华贵的凹凸面、涡卷形天际线、弧线优美的窗户拱券,墙面上随意点缀的苔藓植物无不显示出斑驳的岁月痕迹。

中山路上的骑楼保存最为完整,仍然有民国时期的规模和风貌。从新华北路向东望去,该街区蜿蜒迂回,具有音乐般华丽的韵律感;透视焦点变化无穷。中山路的建筑风格有着浓郁的南洋特色,窗户为百叶窗式,与新加坡牛车水街相似,有些窗户的拱券为南亚穆斯林古风,有些则为罗马式拱券;楼顶檐口雕饰墙面和女儿墙(俗称风洞墙)的浮雕多为巴洛克风格,又与新加坡的牛车水街不同。

得胜沙路是海口商家争夺最激烈的地方,也是楼层最高的地段。这条街的风格较为欧化,也许是因为这里设有琼海关、洋务局、中法医院、法国邮局以及众多洋行的缘故。

海口骑楼的雕饰物细节极为精致优美。骑楼的外部立面檐口带一个或多个孔洞的女儿墙,多为横向三段对称式,顶部檐口天际线多有波浪形、涡卷形和几何形雕饰。女儿墙的洞口,体现了独特的建筑智慧,可以预防台风袭击,减少对建筑物的风负荷,却也因此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形态。

除了女儿墙,海口骑楼的窗户也体现了欧亚混交的文化特点。它的窗楣有方形的、半圆形的、敞肩形的,还有阿拉伯式的尖形的。骑楼立面造型一般使用精湛的砖雕手工技艺,以砖砌筑出大致形状后,再勾勒表面线脚。有别于我国华南沿海以及东南亚一带的骑楼,海口骑楼的立面中,有着式样数不清的中式传统浮雕、砖雕花饰

图案,比如百鸟朝风、松鹤延年、梅兰竹菊、回纹圈绳、福禄寿等,体现了海南文化和中国祈福文化的特征。中式传统浮雕灵感来源于琼北、文昌地区的民居,老式民居习惯在屋檐下的内外墙体都绘上各式图案,五颜六色,对比鲜明,象征着吉祥如意、花好月圆、五谷丰登等。海口骑楼的浮雕花式取材于传统民居,具有浓厚的民间审美趣味,同时也巧妙地为商铺做了广告。

“民国第一楼”

海口骑楼老街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淀了大量的文化遗迹,有13个国家在这里开设的领事馆、教堂、银行、商会,中国共产党琼崖一大会址、中山纪念堂、天后宫、武胜庙和冼太夫人庙,还有当时衣锦还乡的华侨富商为家乡建起的家族式连排骑楼,如邱氏祖屋、饶园等。

得胜沙路上的五层楼——海口大厦,在海口骑楼群中是特别耀眼的一座,因为它曾长期是海口第一高楼,在海口人心目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1935年建好的五层楼至今依然保留着昔日的风采,当年,它曾是海口的豪华酒店,内设舞厅、影院、咖啡馆等。

五层楼主人吴坤浓是文昌铺前人。1930年,他的父亲——法国银行驻越南防城总代理、一位金融家,决定在海口建造大楼。大楼的建筑材料全部采自新加坡、泰国等地。从1932年开始,历经3年的精心设计和建造,占地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海口最高楼——五层楼于1935年落成了。它楼高27米,里面由4开间5进段组成,一层较高,为餐厅及商场,二至五层为客房,四至五层后进为影剧院。影剧院可坐观众300人,是当时海口最大的影剧院,海口人以在这里看上一场电影为荣。五层楼临街立面造型优美,浮雕立体感强,做工细腻精巧,雕花花样多姿多彩,布局得体大气,“堪称是东方的巴洛克式建筑艺术和洛可可装饰艺术的结晶”,同时也体现着中国建筑艺术里的阴阳对称美学思想。

五层楼曾是海口繁华、开放的象征,演绎着一个时代的海上旧梦。1948年,在堂兄吴坤浓的鼓动下,吴坤瑞变卖香港的产业,携家人返回海口,在五层楼创办了胜利大戏院。当年,戏院里放映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渔光曲》、《新女性》等左派文艺家创作的电影作品,不知赚取了海口人多少眼泪;从这栋楼里传出来的《蔷薇蔷薇处处开》、《春天里》或痴迷或欢跃的旋律,至今仍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盛世骑楼成追忆

海口人热爱骑楼,骑楼是老海口的神韵,它见证了海口的百年沧桑,保存和延续着一段珍贵的城市记忆。几代人都在依傍它遮风挡雨。静态的老街串起了海口变迁的历史,而动态的人间烟火更能够体现出老街记忆中的人文情怀。在这些骑楼里,有家族的兴衰历史,也有战火中人们的痛苦和无奈。骑楼,不仅是海口的视觉记忆,也是我们直接感受历史的方式。

老街、骑楼在沧桑岁月中愈老愈有味道,在现代化的城市格局中越来越显得时尚珍贵……

海南骑楼旅游开发价值的思考 篇12

一、海南骑楼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具有历史承载性。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南洋骑楼风格在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中荣获“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的称号。它记录了海口城市的发展与历史变迁,是海口市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的灵魂,也是当前建立国际旅游岛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它见证了一个城市的风土人情和岁月变迁,是一部深刻记载当地历史的“活辞典”,至今这些建筑仍然发挥着海口市旧城老街的主要商业功能,形象地记录了海口市由无到有,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沿海大都市的历史,其历史承载性和丰富性是独一无二的。

(二)富含建筑美学。骑楼离不开商业贸易的繁荣, 是多元文化碰撞的产物。随着海口海上贸易与航运的发展,活跃于东南亚与大陆沿海区域的华侨将南洋的建筑风格和样式带到海口,形成了海口近代骑楼老街欧亚混合的城市风貌。骑楼建筑形式是中西建筑文化交相辉映的典范,自身融合了南洋式、仿巴洛克式和中国传统式等建筑形式,并且因地制宜,很符合热带地区潮湿多雨的气候特点对建筑样式的特别需求。其立柱支撑形成骑廊,既可以替往来行人遮光挡雨,又可为商铺营造豪华大气的舒适环境,它独特的商业功能显现出浓厚的热带地域特色。

(三)骑楼与儒家文化。儒家哲学认为人与自然“浑然一体”,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在建筑中表现为追求“人——建筑——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要求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主张整个环境在形式和功能上要有机结合。如骑楼楼顶建有山花和女儿墙, 有意设计成曲线型和半圆形,配合着儒家内敛柔和的气质。功能布局上尊礼敬先,和睦共处,所以设计了实用的邻里空间,如露天戏台和社区活动空间合二为一的宗庙空间,较大的室内茶室为老年人交谈聊天消磨寂寞时光等所用,体现了邻里协作共存、共创和谐环境。

二、海南骑楼的使用价值

(一)商用。骑楼聚集地区曾经是十里洋场,洋烟、洋酒、洋布、洋油充斥街头。名流汇聚,商贾云集,车水马龙。港口聚集着密密麻麻的客货船只、来往搬运的工人。而得胜沙,在那个时代的辉煌不亚于上海的外滩。

(二)民用。骑楼的一楼一般作为商用,但二楼以上则往往是家庭住房。随处可见的八仙图、三星图、童子挑担等等,既充满了生活趣味,又寄托了美好愿望, 以及依然居住在其间的老人家,满满的是生活的气息。

(三)公用。骑楼不仅有单边外廊,甚至扩展到双边、三边以致四边回廊。由于毗邻港口,这些家家户户所建骑楼连接形成的街道,有着可供行走的地板,有着挡避风雨骄阳的顶盖,成为“店铺的公共走廊”,成为会客、交换信息、品茗、聊天、纳凉、晚间凉眠的地方,还是小孩做作业、跳橡皮筋等玩耍的空间。

三、海南骑楼的艺术审美价值

(一)单体骑楼的多元文化艺术美。骑楼建筑风格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具有浓郁的欧亚混交多元化特征, 既有浓厚的中国传统的古代建筑风格,又有对西方哥特式等建筑风格的模仿,还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装饰风格, 而且还可以看到印度及阿拉伯半岛建筑文化的影响。骑楼的建筑风格多姿多彩,骑楼的墙面造型、阳台、栏杆、窗楣、柱子、腰线、雕饰等都无不体现了一种独特的风韵, 尤其在外墙体上精心浮雕的花纹上,有着精美的海棠花、腊梅花等碧玉气息,也有百鸟朝凤、双龙戏珠等高贵氛围, 体现着中国传统雕刻艺术的精湛技艺。建筑立面的装饰是骑楼最具特色和魅力的部分,仿古罗马的穹顶、仿古希腊的柱式、仿巴洛克的山花曲线等均有丰富的浅浮雕或者装饰纹样,这些奇特的造型增添异域风情而又在传统格局中,使之在统一中寻求变化。

(二)骑楼街区结构上的景观美。欣赏骑楼还要学会用整体的眼光,它不单单体现为细节的美,更是整体的美,在视觉表现上,呈现的是一种成片性、连续性联排式的特征,有一种整体之美。骑楼的楼层都不太高, 两三层的居多,总建筑高度在9米左右,而街道的宽度在8米左右。这样的布局让人感觉无压迫感,且可增加商业街道的热闹气氛。骑楼是各种信息、物质交流和流通的空间,沿街的长廊为络绎不绝的人们提供遮风挡雨的舒适之地,非常适合海南阳光强烈、风雨即来的天气, 凉爽舒适的骑楼,也造就了最具有生活情趣的空间。

四、海南骑楼的情感价值

骑楼老街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历史人文色彩丰富多样,历史上有十三个国家在这里开设了领事馆、教堂、邮局、银行、商会; 中国共产党琼崖一大会址、中山纪念堂;西天庙、天后宫、武胜庙和冼太夫人庙,还有当时衣锦还乡的华侨富商为家乡建起的家族式连排骑楼,如邱氏祖屋、饶园等。当年非常有名的海口最高楼——“五层楼”,如今在得胜沙路还可以看到,它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由时任越南西贡市汇理银行董事长的文昌籍乡亲吴乾椿,用从南洋运回来的石料、木材修建起来的。因而现今的骑楼依然凝聚着海南300多万海外侨胞的乡情,他们想着有朝一日回到家乡颐养天年。但凡与乡土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的建筑,都特别能够牵动人心,引起大众的共鸣,因为这些建筑承载的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里留有很多他们的记忆,这些建筑本身更是城市成长长河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从旅游客源市场的角度着眼, 从圆海外侨胞的归乡梦着眼,海南的骑楼街区也应该加以保护,加紧开发。

五、结语

上一篇:民族聚落下一篇:人的本质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