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聚落(精选9篇)
民族聚落 篇1
虽然新疆是茫茫戈壁和沙漠, 但部分地区仍然有着绮丽的自然景观和不朽的历史人文景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现代化乡村构造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居住生活格局, 处于天山北坡核心经济带的玛纳斯县更是如此。玛纳斯县是“全疆第一县”, 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富于地域性和民族特色的地方, 生活着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等19个民族, 近20万人, 各民族的文化艺术、风情习俗, 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人文景观。
乡村聚落景观, 作为乡村人类聚居区域的复合系统, 在乡村景观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乡村聚落结构和功能的改善, 对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国70%的人口居住在乡村, 地理环境多种多样, 文化、风俗差异巨大, 乡村聚落景观特色丰富明显, 如江南水乡、皖南民居、西南吊脚楼、西北窑洞等。玛纳斯县乡村聚落发展有两大难题:一是改善乡村人口的居住条件, 保护生态环境;二是填补乡村聚落缺失的人文景观空白, 提高他们对家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此以具有代表性的玛纳斯县沙窝道村聚落景观整治设计实例进行探索研究。
1 项目概况
沙窝道村是玛纳斯县北五岔镇2006年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沙窝道村曾经叫沙窝岛村, 昌吉州地名办编写的《地名图志》解释:沙窝道村地处沙漠边缘, 有通往沙漠的小道, 故名。1995年, 昌吉回族自治州进行了乡村规划编制, 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 形成了沙窝道村今日的风貌。随着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0年以前规划设计的乡村聚落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不协调的矛盾日益凸显出来:如聚落景观功能不够完善, 生态景观单一, 聚落景观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失调等。本案主要从聚落选址、布局、与邻近村落关系、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内向空间与外向空间、私人庭院与民居建筑等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2 项目功能定位
景观整治设计是本案设计的重点, 考虑到该村的整体经济水平和村民收入等因素, 景观设计以全局把握、重点突出、自我建设为原则, 这样既发挥了村委会的宏观指导能力, 也激发了居民建设自我家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该村落原有规划设计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完成的, 与全疆其它村落的规划几乎一致。随着乡村社会的发展, 原有的规划设计暴露出只强调重视功能, 而忽略了乡村聚落应有的庇护性、民族性、地域性和乡土性, 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不太适应的问题。因此本方案设计宗旨是立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主要从地域性、民族性、经济性和乡土性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当地文化, 重点提取典型元素, 策略性的使用, 在重点考虑功能的前提下进行设计, 避免过于装饰而无本真, 使该村改变目前这种缺乏生机和气质的景观风貌, 着力打造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乡土性, 且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乡村聚落景观。
3 规划目标
从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角度调查研究聚落发展现状, 各族人民对满足生产、生活需求的居住聚落环境有何需求, 做到规划设计尊重地域、尊重历史、尊重人性, 多民族和谐发展。对原有聚落规划设计进行调查分析, 运用科学的规划设计原理, 在尊重原有规划设计的前提下, 提出科学合理的整治设计方案, 做到既满足使用功能又注重乡土特色营造。在尊重当地自然环境、地域文化、民族特性的前提下, 整治设计强调体现聚落的历史性、年代美、地域性、文化性。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景观轴线与节点的整治设计注重实用性、便利性、经济性原则。
4 设计理念
如果说规划设计是宏观把握, 那么景观设计就是中观和微观的把握。通过调查发现, 该聚落现在也还是有很多值得保留和借鉴的东西, 虽然原有规划过于呆板, 这主要受制于当时乡村经济条件和土地政策。因此, 在整治设计时考虑曲径通幽是不大可能的, 再加之当地自然环境恶劣, 就更谈不上像江南园林的清新雅致了。主要设计思想有一下几点: (1) 继承原有优秀的设计思想, 完善欠佳的功能和艺术审美效果。如模仿城市景观设计列兵式的行道树, 而忽略了乡村聚落景观的乡土性、经济性、生态性。 (2) 依据田野调查, 提炼出具有本土特征和民族特性的设计元素和材料。如粘土砖、密梁式平顶、晾房、尖券穹窿、棉花杆、红柳等。 (3) 对现存的民居建筑、公共设施、道路、数目等各类景观及设施进行修缮、保护和新建, 而不是一味地重复建设, 浪费资源。新建民居建筑主要以符合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概念指导设计, 体现出新疆乌昌地区的地域特征和多民族融合的文化, 在注重功能性设计的同时, 也考虑结合民族特性元素、地域建筑材料与营建方式。如采用伊斯兰拱券、葡萄干晾房、密梁平顶结构等。 (4) 整个聚落景观设计与规划设计统一、公共景观有序、民居建筑与庭院景观各有特色和多元并存, 力求使整个聚落整体统一又不失特色。作为人类活动叠加于自然景观之上的建筑形式, 乡村聚落景观及其民居建筑形式最具持续性和典型性。维吾尔族民居庭院作为本地区乡村聚落景观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筑形式、庭院特征上就显得尤其重要。
5 设计说明
本案属于乡村聚落景观整治设计。在田野调查时, 发现该聚落位于准噶尔沙漠边缘, 由于前些年对树木的滥伐, 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连续几年遭天灾, 经济损失惨重。该聚落后面约500m处已经出现了几个小沙丘, 而且有沙化加剧的迹象, 沙丘周围的植物主要有骆驼刺和少量芦苇。根据当地土质、气候等数据显示, 在沙丘附近可以大量种植白蜡和杨树, 既可以防风固沙, 也可以调整环境小气候, 同时也好比该聚落的“靠山”, 与风水学上的阳宅 (聚落) 应“背山面水”相符。
新疆属于干旱严寒之地, 该聚落原有规划设计时道路都是直线网状结构, 功能性强调的比较多, 导致这些道路全是水泥路面, 考虑到农耕机械的经过, 也留了几根土路。干道两边是民居院落, 听村民说现在的环境比规划前好很多了, 干净的水泥路面, 整洁的庭院布置, 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从村民的言语中, 我们能感受到现在的村落和一些城镇差不多, 但似乎离过去自然、淳朴、鸟语花香的村落越来越远, 可以说中国的很多村落规划设计都有模仿“华西村”的痕迹。本案在景观整治设计时, 尽量保留原有规划设备设施, 注重干道软质景观的设计, 如乡土树木配置、竖向景观设计等。考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景观的季节性、观赏性、经济型等, 尽量使人工痕迹很强的聚落恢复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田园景观中来, 凸显聚落气质, 营造聚落文化。
聚落内部的民居建筑和庭院景观是本案设计的重点。民居建筑主要集中在3个时期修建, 各个时期的建筑都具有代表性, 虽然有很多不太令人满意, 但是可以明显地反映出聚落当时的发展过程和经济文化状况, 因此, 对民居建筑景观的设计主要坚持以修缮为主、新建为辅的原则。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建筑以砖混结构为主, 一般面阔三间, 密梁平顶式, 外墙为白色瓷砖, 与传统的土木结构民居建筑截然不同。但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修建的土木结构房屋, 面阔三间、五间不等, 以夯土墙或者土砖为主, 外部抹草泥, 木结构密梁, 苇席子粘土顶。从外部明显可以感觉到浓厚的乡土性和年代美。庭院景观主要以院落内的菜园为主, 不同季节的景观效果也不一样, 再与庭院内的高大乔木、攀援植物和外部公共空间的景观相结合, 形成具有乡土性、创造性、艺术性和年代美的聚落景观。
5.1聚落入口设计打破了传统牌楼形式, 本案以汉阙为基础形式进行设计采用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伊斯兰拱券、葡萄干晾房为元素, 结合当地特有的磨砖对缝技术和运用解构设计手法进行设计。该入口建筑正反两面具有不同的特征, 正面为典型的民族性特征, 反面为体现内地移民所带来的汉族文化特征的元素, 如屋脊、坡屋顶、漏窗等。二者合而为一蕴含着聚落和睦、和谐发展之意。
5.2维吾尔族民居庭院设计主要从自然生态、生产生活、邻里关系等角度出发, 体现出功能性、便利性和经济性原则乌昌地区是北疆典型的绿洲, 至今成为自治区首府所在地, 仍为人口密集、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传统维吾尔民居在空间布局、空间形态、营建技术上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之处。平顶土木结构民居在过去是一种普遍流行的居住形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民居建筑水平也提高很快, 目前民居建筑主要以砖木结构为主, 采光上与当地汉族民居没太大区别, 在风火墙的处理上仍然保留着十字镂空处理手法, 这一点刚好与当地葡萄干晾房设计相契合, 体现出设计的延续性和文化性。本方案在遵循中国传统民居庭院受地理、气候、宗族影响的基础上, 依据当地维吾尔民居庭院布局、形态、特征进行大胆创新, 不仅仅在形态、布局上得以创新, 而更在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对其居住环境、生活环境的需求, 人与生活、人与文化关系上的创新。比如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民族, 在庭院设计时, 不但要考虑前庭后院, 还得考虑当地特有的用葡萄藤围合起来的廊架, 注意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衔接与过渡, 处理好这一灰空间, 安排好各项生产及生活活动。院内种植大量的果树, 不但满足香气四溢、瓜果飘香的需求, 而且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5.3哈萨克族主要集中于乌昌地区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主要从事牧业和农业生产, 他们的居住方式也因生产、生活方式而定一种是牧区的房屋, 另一种是农区的房屋, 牧区的哈萨克传统房屋大量以毡房为主, 也有“井干式木构民居, 这主要是和他们的游牧生活有密切联系。随着新疆“三帮一扶”、“退牧还草”政策的大力实施, 绝大多数哈萨克牧民搬迁到北疆绿洲, 过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牧业为辅的生活, 与最初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转变, 与当汉族在某些生产、生活方式上有一定程度的适应与融合。
本案在进行哈萨克族民居庭院设计时尽量从满足其生产、生活方式需求, 心理归宿需求的角度出发, 对民居庭院进行大胆继承与创新。庭院布局与民居建筑朝向与当地其它汉族民居庭院朝向一致, 不同在于民居建筑由类似毡房和“井干式”木构房屋组合而成, 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毡房”结构布局在建筑中心位置, “井干式”布局在“毡房”两侧, 在形态和体量上也有一定的对比讲究, 本设计是以“毡房”、“井干式”为元素, 以清真寺建筑精神为概念进行设计。这一概念与中国传统民居的“一明两暗”、“一正两厢”有异曲同工之妙。民居建筑内部结构与装饰均与牧区的毡房相一致, 比如密肋梁结构、平顶结构。不同之处是材料、装饰与构造方式、营建技术上, 这些与生产、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 现在已不需逐水草而居, 不需再迁徙。新建民居庭院尽管功能有所改变、材质与情感有所改变, 但是民族精神与艺术精神犹存。
5.4乡村聚落广场是景观节点的一种, 同时具有道路连接作用和人流集中的特点, 也是乡村聚落的中心和标志
聚落中心的形成, 则以人们心目中象征权利的标志物或公共建筑、公共集散地来形成。乌昌地区的大部分乡村聚落广场几乎都没有达到广场所具备的功能, 这当然与资金投入和设计也有一定的关系。沙窝道村聚落广场建在村委会和商业街这一轴线上, 一条乡村公路将其与生活区分隔。这一设计背离了聚落广场生在聚落、服务于聚落这一要求, 导致了聚落广场杂草丛生、破败不堪。
基于以上情况, 本案在整改设计时考虑到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 出于防御观念、居住观念或是象征文化, 村落以一族一姓来组成, 用宗族血缘关系来加强村落的凝聚力。而随着计划生育、三帮一扶等政策的实施, 对于移民现象严重的北疆乡村聚落来讲, 更应该考虑找回遗失的人类生活最简单的邻里情感和被忽视掉的群体空间这一基本的生活方式。因此, 在村委会 (广场) 、商业街的延长线与聚落入口主干道的交点上设计了聚落广场, 刚好可以带动原有规划的村委会 (广场) 和商业街, 使原本松散倦怠的聚落活起来。考虑到乡村聚落的乡土性, 当地居民对自然景观的情感, 在设计时采用了聚落外部农业 (生产) 景观、聚落入口农业景观、聚落内部农业景观“三位一体”的设计手法。具体表现为分区设计, 构筑葡萄廊架、景观设施、健身器械、庭院步道;种植葵花、棉花、小麦等, 旨在打造一幅具有诗意的生活画卷。
5.5从经济、节俭的角度出发对村委会办公楼与庭院整改设计原有建筑为两层砖混结构, 外墙贴白色瓷砖, 顶部为琉璃瓦仿古结构, 十多年过去了, 该建筑仍然与聚落环境格格不入。在保留其原有结构的基础上, 设计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尖券门窗, 外墙贴与民居建筑砖墙色彩质地相同的瓷砖, 屋顶采用十字镂空窗花风火墙, 与民居保持一致。原有花坛现已杂草丛生且破败不堪, 在整改设计时, 将原有花坛分割为四块, 恰好与当地特有经济作物棉花桃的四个棉花瓣想吻合, 步道中心焦点处设置旗杆, 目的使聚落重新振兴起来, 同时也便于对花坛进行管理。对大面积混凝土地面进行分割组合, 缩小原有尺寸, 为庭院添置景观设施和运动设施, 增添绿色, 如棉花、葵花和花卉等, 注重竖向设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6中华民族历来都很重视尊重祖先, 讲究慎终思远、天人合一的理念国人对先辈的关怀, 是宗法伦理文化的必然产物, 控制着整个社会生活, 成为人的强制性生活准则。宗法伦理的核心是“孝”的规范, 是下辈对上辈意志的绝对服从, 以及祖宗本位意识。从宗法伦理角度看, 子辈所拥有的一切, 包括生命本身是祖宗所遗留下来的, 祖宗是子辈所拥有的一切的真正主人, 因而, 祖宗高于一切, 而子辈对祖宗有着永远不可摆脱的行孝义务。为祖先找到一个好的安寝之所, 必定能带给子孙后代吉祥如意, 同时也代表着一种乡村文明和聚落文化。
新疆很多地区因为气候、地域环境等因素, 对祖先的安寝之所没能很好的料理, 大部分都安葬在戈壁滩或盐碱地等不毛之地, 当然城里有条件的人还是可以安葬在陵园, 但是对乡村老百姓来说是不太现实的。沙窝道村的居民把祖先安葬于沙丘之中, 时间一长谁家的祖坟几乎很难辨别, 这也就造成了如今的村民连祖辈的坟地都找不见了。为了继承中国“入土为安”、“天人合一”的精神理念, 本案在改造设计时, 采取因地制宜、依山就势这一选址理念, 将聚落后的沙丘作为陵园地。将这里修整为陵园墓地, 种植一些松柏、白杨树, 既可以丰富聚落景观, 同时对自己的祖先也是一种尊重, 生者的安慰, 对防风固沙, 丰富聚落景观生态也其一定作用。
总而言之, 虽然新疆处于祖国西北边陲, 乡村聚落景观的发展和建设还相对滞后, 但是我深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开展, 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会又快又好全面开展, 只要妥善处理好乡村聚落中的族群关系与宗教活动, 传统生产方式与功能最大化之间的矛盾, 聚落生态结构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特色民居的保护和发展等现实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乌昌地区广大乡村聚落会成为新疆广袤大地上的靓丽风景。
民族聚落 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差异,以及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文化遗产的意义及措施。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让我们带着问题听歌赏景,歌曲或图片中展示了哪些事物,比一比谁记住的最多。有山、有水、有房子、有庄稼,同学们描述的这些事物,组合成了一幅非常优美的乡村景观图,人们在这里集中的居住、生产、生活,这就形成了聚落。小到几十人的村庄,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都是聚落。[承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聚落》。先来了解学习目标(教师指出重难点),从目标一中我们了解到,聚落有两种形式: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讲述新课]
一、乡村和城市(我秀我家乡)
1、师:先让我们辨认以下景观分别属于哪种聚落?(生答,师指出村庄和集镇)同学们辨认的非常准确,能告诉老师你们是从哪些方面区分的吗?(生答)
承转:乡村小而优美,城市大而便利,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举例说明城市、乡村给生活带来的美好之处呢?(可小组进行)
2、师:通过同学们的展示不难看出,乡村优美,城市方便,尤其是城市,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和发展的空间,然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生说)我们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好呢?请同学们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生答)
总结:这些建议都很不错,看来城市需要我们加强管理和保护,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城市环境。
承转:不过有的生活在乡村的同学可能很得意:我们乡村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其实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可能也会发展为城市,城市也可能会继续发展,也可能会产生这些城市问题,不过也不要太担心,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我们人类的活动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就会尽可能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如不注意,就会使聚落停止发展甚至消失。如:以前水草肥美的内蒙古大草原,如今很多地区由于过度放牧、盲目开垦等导致地表植被严重破坏,草原严重沙化,绿色草地已很少见。一些地区人们已无法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很多地方成了无人村。再有,光辉灿烂的古巴比伦文明已经不复存在,兴盛一时的古楼兰王国已经成为一个传说,我们绝不能让这样的悲剧重演!我们只有合理的改造自然,协调好人地关系,聚落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下面,我们以传统民居为例,一起来探究古人是怎样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
二、特色民居(我家有特色)
1、师:这是老师制作的世界上某地区传统民居的模型,通过观察你能发现他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有怎样的特点吗?提示:双层、竹木结构。(生答)
总结:同学们分析的很好,你认为老师的这个模型,可能位于哪个地区?(生答)对,这就是东南亚的高架屋,它很好的适应了当地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承转:同学们能否根据刚才的分析,思考:热带沙漠地区的民居可能是怎样的形态?(师提示,生答)
总结:同学们真是智慧超群呐!平顶、厚墙、小窗,这就是位于热带沙漠地区的北非民居,极好的适应了当地高温少雨,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承转:这两种民居是怎样适应环境的?你会连吗?
三、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我爱我家乡)
1、承转:以上这些特色民居都是祖先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环境的适应,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正因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聚落建筑风格各异,所以前人留下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聚落,有些聚落因其独特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如: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福建土楼、安徽西递宏村、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法国塞纳河岸等(介绍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城内外有各类遗址、古建筑300多处,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被称作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
2、总结:这些作为人类宝贵财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能体现不同历史时期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精神,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值得我们参观考察。今年十一的时候,老师本打算去旅游的,但却发现中国有的文化遗产地出台了这样的举措,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生答)
师:这种做法避免了过度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环,除了这种做法,同学们还能想到别的办法来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吗?(小组讨论,回答)
民族聚落 篇3
关键词:民居聚落,公共建筑,传统文化,艺术成就
构成一个完整的民居聚落的要素, 除了供人们居住的各式住宅之外, 还有精心布置在村镇聚落中的非住宅建筑, 暂且称之为民居聚落中的公共建筑, 如祠堂、牌坊、戏楼、鼓楼、书院、亭、阁等。这些聚落中的公共建筑和民居相互映衬, 互为依托。
1 我国传统民居聚落中的公共建筑的种类、形式及典型实例
民居聚落中的非住宅建筑, 主要有祠堂、牌坊、戏楼、鼓楼、书院、亭、阁、桥、广场等。其中, 祠堂、牌坊和民居, 均为闻名遐迩的建筑, 被誉为古建“三绝”。
祠堂
“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 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 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时, 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 其余称宗祠。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 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也可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
龙川胡氏宗祠坐落在徽州绩溪县瀛州乡大坑口村, 始建于宋代。祠堂坐北朝南, 由影壁、平台、门楼、庭院、廊庑、尚堂、厢房、寝室、特祭祠等九大部分组成。宗祠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的建筑手法。胡氏宗祠为砖木结构, 三进七开间, 建筑面积1564平方米。
绩溪县城曹家井39号的周氏宗祠, 建于明嘉靖年间。周氏宗祠由影壁、门楼、庭院、廊庑、正厅、庭院、寝室等七大部分组成, 建筑面积为1156平方米。门楼为重檐歇山式屋顶, 面阔七间, 进深两间。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的罗东舒祠, 占地3300多平方米。阁为二进歇山顶, 祠堂前沿溪照壁面宽29米, 呈八字型。寝殿并列三个三开间, 加上两尽间, 共十一间, 十根檐柱采用琢成讹角的方形石柱。寝殿内的梁头、驼峰、脊柱、平盘斗等木构件, 用各种云纹、花卉图案组成, 雕刻玲珑剔透, 绘有彩绘。
由以上实例可见祠堂的特点:占地和建筑规模较大, 组成祠堂院落群的建筑单体种类较多, 屋顶形制较高, 采用斗拱、雀替等高形制构件, 开间多, 雕刻、彩绘等装饰丰富。
牌坊
“牌坊门”是从“华表”演变而来的。华表都是以一对的形式出现, 一对华表之间在其上加一道“额枋”就会成为一道“门”, 额枋上书上名称就成了最早的“牌坊门”。如果其间再装上门就成了“乌头门”或“棂星门”一类的门式了。在另一方面, “牌坊门”再作进一步发展, 用作古代居住街区的入口门———“坊门”, 因而称为“牌坊”。对它的标志性功能再作进一步强调就成为了“牌楼”。
牌坊, 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 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
牌楼从形式上分, 只有两类, 一类叫“冲天式”, 也叫“柱出头”式。顾名思义, 这类牌楼的间柱是高出明楼楼顶的;另一类“不出头”式。这类牌楼的最高峰是明楼的正脊。如果分得再详细些, 可以每座牌楼的间楼和楼数多少为依据。
古徽州绩溪县龙川村的奕世尚书坊, 建于1562年。四柱三门五楼单体仿木结构, 高10米, 宽9米。系用花岗石和茶园石搭配凿制而成。石坊流檐飞脊、斗拱花翅, 梁、柱前后均饰以龙狮鹤鹿等镂空浮雕。
棠樾牌坊群位于古徽州府歙县郑村镇棠樾村东大道上。共七座, 明建三座, 清建四座。近楼的栏心板镌有精致的图案, 梢间横坊各刻三攒斗拱。四柱的嗓墩, 安放在较高的台基上。整座牌坊典雅厚重。
贞白里坊位于徽州府歙县郑村, 为徽州最古老的牌坊。始建于元末, 明弘治和嘉靖年间、清乾隆年间曾重修。仿木结构, 二柱一间三楼, 高8米, 宽5.7米。
牌坊不仅建筑结构自成一格, 集雕刻、绘画、匾联文辞和书法等多种艺术于一身, 熔古人的社会生活理念、封建礼教、封建传统道德观念、古代的民风民俗于一炉。
鼓楼
汉代有一种楼的建筑, 在乡村的大地主富豪们可以说每家必有一座, 这既是望楼, 也是谯楼, 是鼓楼的前身。这种楼的式样很多, 3至5层不等, 多为双开间, 或单开间式。
侗族民间有“建寨先楼”之说。村寨里如有重大事宜, 或有发生火灾、匪盗, 登楼击鼓。鼓楼一般高20多米、11层至顶, 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撑。楼心宽阔平型, 约10平方米见方。楼檐角突出翅起。鼓楼至今仍是侗家人议事、休息和娱乐的场所。
皇城相府河山楼, 位于内城北部, 是明代建筑中的珍品, 显示出古老古堡风格。楼平面呈长方形, 长15米, 宽10米, 高23米, 共七层 (含地下一层) 。楼外墙整齐划一内部则逐层递减。整个河山楼只在南向辟一拱门, 门设两道, 外门为石门, 门后施以杠栓。楼层间构筑棚板屯贮人员物资。暗层内有井、碾、磨。楼顶设垛口和堞楼。
戏楼
戏楼建筑, 有着悠久的历史。北宋之后, 演出场所逐渐演变为精致实用的殿阁式建筑。据考证, 我国现存最早的古戏楼建筑, 是山西高平县王报村的金代舞楼。
古戏楼不只是建筑艺术的实例, 而且是砖石木雕艺术、彩绘艺术和书法绘画艺术的综合载体。戏楼的建筑形制可分为卷棚式、硬山式、歇山式, 单体式、双幢竖联式、三幢并联式。
传统民居聚落中还有一些书院、亭、阁、广场等建筑形式。
岭南建筑中的文奎阁, 高19米, 共三层。首层供奉土地公, 二层供奉武圣“关帝”, 顶楼就是手执朱笔的“踢斗魁星”。顶层上供奉的文魁星, 能保佑村中多出功名。
在乡村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中, 常常见到路亭、凉亭等建筑, 路亭的一侧建有神龛, 另外三面透空, 凉亭则是四面敞开。
村镇中一般还设有广场, 分为交通广场、集市广场、入口广场、水上广场等。广场一般是村镇发展中自然形成的, 平面一般不规则。在民宅组合过程中所自然形成的村镇广场, 常常辅以牌坊、寨门、市楼等公共建筑, 不致流于概念化。
2 我国传统民居聚落中的公共建筑建造的缘由和意义
2.1 聚落布局的需要
从平面构图的艺术上说, 中国建筑的门担负起引导和带领整个主题的任务。牌坊, 作为门的一种演化, 起到了这种引导和标志性的作用。
中国建筑构成的一个很主要的特色是“门堂分立”, “门堂分立”对于单个院落空间不难理解, 进而可将其抽象用于村落的布局中:牌坊可称之为“门”, 祠堂等大型中心建筑便可称之为“堂”。
“门堂分立”成为一种传统之后, 中国建筑就没有以单独的“单座建筑”作为一个建筑物的单位而出现了。有堂必须另立一门。
牌楼普遍的横跨于古代的城市大街上或古镇村口处。形式多样、造型别致的牌坊便是这种中国古典建筑中“门”的艺术的一个体现。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民居对于村落布局、牌坊的设置是很注重的。
2.2 功能的需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家族观念相当深刻, 祭祀先祖、规范家制、团结本族便是这种家族观念的体现。祠堂便提供这种家族活动的场所, 也体现着家族的名望和实力。
牌坊就其建造意图来说, 可分为四类:一是功德牌坊;二是贞洁道德牌坊;三类是标志科举成就的家族牌坊;四类为标志坊。
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 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 兼有祭祖的功能。
鼓楼、谯楼作为防御性的堡垒之用, 同时又火灾和自然灾害的报警之用, 其在和平时期, 却仍可作观赏揽胜之用。
2.3 民间住宅艺术的展示
民间住宅设计的手法很丰富, 发展也很快, 很多官式建筑的设计手法都是从民间住宅中吸取的。
隋、唐、五代是建筑得以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 对于宅第制度的重视和宅第的控制达到了非常严格的程度。北宋时规定除官僚宅邸和寺观宫殿以外, 不得用斗拱、藻井、门屋及彩绘梁坊, 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这就限制了民间住宅的体量和样式。但是, 居住者不会轻易放弃对气派、豪华精致的追求, 民间匠人更是对这种建筑艺术有不懈的更新。聚落公共建筑可以做歇山顶和重檐, 可用斗拱雀替, 可进行彩绘, 是民间匠人得以发挥之处。同时, 居民也对这类公共建筑有现实的需要, 给匠人的发挥提供了条件。
我国传统民居聚落有着丰富的样式博大的内涵, 而民间聚落中的公共建筑更是这种民间建筑艺术底蕴和民族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者。
参考文献
[1]王其钧.中国民居[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1.
[2]李允鉌.华夏意匠[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
[3]楼庆西.千门之美[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世界的聚落 说课稿 篇4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聚落》。下面我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内容,本节包括“聚落的形态”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两部分。本节探究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叙述目前世界上聚落的分布趋势,以及受环境、社会生活的影响而造成不同聚落的建筑物的差异,突出显示了学习对身边有用的地理的理念,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整个课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能举例说明聚落 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相关图片,运用图片说明城市和乡村的特点和差别。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城市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观念。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联系。
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难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二、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学生,大部分学生对地图有了一定的接触,在教师的引导下容易理解。其次,他们正处于积极思维的年龄,凡事都想知道为什么,因此,设计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学生带着探索的心情,积极的而不是被动的学习。另外,就本课而言,其内容丰富有趣,容易吸引学生。
三、说教法
画图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创新以及表达能力。
讨论填表法: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从亲身的体验、图中的信息总结出城市和乡村的差异。
讲述法:通过讲述世界文化遗产的过去、现在,让学生知道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四、说学法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认知的中心,只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不仅要传授知识,更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本节课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五、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城市与乡村的景观图片导入新课。城市和乡村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聚落(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聚落的形态
首先,让学生思考聚落有那些主要形式?(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叫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接着给学生一组城市和乡村的图片,让学生辨别一下乡村和城市,说一说城市和乡村生活的美好之处,找出乡村和城市的差别并填表。教师进行总结,又引出新的问题,在城市发展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又带来了哪些问题又该怎样解决,引导学生从交通、住房、污染等
方面进行讨论,然后老师总结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并承转,让同学分为几个小组,给出“世界气候图”,在图上找出几个点(雨林区、沙漠区、江南水乡),让同学们设计各地的建筑,然后老师播放出各地的特色建筑进行印证,归纳出聚落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同时也反映出当地环境的特点。最后组织学生讨论63页的活动,总结出城市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村落发展起来形成城市,让学生知道一般城市形成的过程。
西南边境沿线人居聚落 篇5
自2002年我国与东盟10国签订自由经济贸易区协议以来, 云南地区由于与缅甸、老挝、越南直接相连, 使得贸易活动更加活跃, 以沿边境分布的14个一类口岸为中心, 在周边形成了一定的发展区域。
另一方面, 云南依然是中国最贫穷的省份之一。云南社会的贫富差距也在迅速的扩大, 并影响到了当地人的生活, 有学者研究表明, 读写能力、收入和健康水平具有强相关性 (Bhalla&Qiu, 2006) 。
跨境的贸易对云南的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第一, 跨境的经济和社会纽带有助于将边境的“中间地带”进行模糊化 (Giersch, 2006) ;第二, 云南地区的城镇也在区域背景中有了新的角色定位, 如西双版纳的景洪, 伴随着“大湄公河流域”建设, 成为了一个“新兴都市” (Wasan, 2007) ;第三, 对外贸易的兴起, 也影响了云南地区的经济结构, 2006年, 云南的外汇收入中有30%来自旅游, 与此相关的服务, 如通讯、交通占了云南GDP的38.5% (而同期工业产值占42.7%, 农业占18.8%) , 国内游客和国际游客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变得更加商品化。
由于云南边境地区多为险峻的山区, 交通条件有限, 且缺乏该地区的基础数据, 对于城市或土地方面的研究较少, 边境线带来的空间分割和限制, 使得获取周边国家土地信息的渠道变得非常困难。因此, 对该地区的空间分布研究一直进展不大, 笔者通过从卫星影像图中提取出建设用地信息, 对边境线两侧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试图发现总结该地区聚落分布的状态, 寻找各个口岸地区发展水平不一致的原因, 为下一步边境地区的规划建设工作做出一点贡献。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包括边境线沿线的云南省全省、与之边境线相邻的缅甸两个省份、老挝的三个省份、越南的三个省份。
在研究区内, 具体包含云南省125个区县, 缅甸克钦邦与禅邦91个区县, 老挝19个区县, 越南28个区县。研究范围面积为720836平方公里, 其中云南面积占55.3%, 缅甸占35.2%, 老挝占5.0%, 越南占4.6%。
2.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数据为笔者根据2012年11月谷歌卫星影像 (50米分辨率) 提取的人居聚落用地 (见图1) 。
3 结果分析
3.1 斑块总体特征
经过上述处理, 共提取了分布于264个区县中的87010个建设用地斑块的用地边界, 以单个斑块的面积So为排序依据, 统计各个面积区间的建设用地斑块个数 (N) 、该区间斑块总面积 (S总) 、该区间斑块个数占全部斑块个数的比例 (P1) 以及该区间斑块面积之和占斑块总面积的比例 (P2) (见表1) 。
通过对这些斑块的形状特征进行分析, 斑块呈现如下特征:
(1) 斑块面积分布规律
从斑块个数N来看, 0.5平方公里以下的有85894个, 占总个数的98.7%;0.5—1平方公里的斑块为661个, 占总个数的0.8%;1—2平方公里为258个, 占总个数的0.3%;2—3平方公里的为67个, 占总个数的0.1%, 3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32个, 占总个数的0.2%。所以, 在研究范围内, 0.5平方公里以下的小斑块占绝大多数。
从斑块面积S总来看, 0.5平方公里以下斑块面积和为4521.8平方公里, 占全部斑块面积的65.4%;0.5—1平方公里的斑块面积和为447.1平方公里, 占全部斑块面积的6.5%;1—2平方公里的斑块面积和为354平方公里, 占全部斑块面积的5.1%;2—3平方公里的斑块面积和为163.5平方公里, 占全部斑块面积的2.4%;3平方公里以上的斑块面积和为1426平方公里, 占全部斑块面积的21%。所以, 从这个角度来看, 0.5平方公里以下的斑块在面积上只占了65%, 3平方公里以上的斑块虽然数量上占极小的比例, 但在面积比例上并不小。
(2) 周长与面积变化规律
将研究范围内的斑块按照四个国家 (缅甸、老挝、越南、中国) 分类, 分别观察每个范围内斑块周长与斑块面积的关系, 得到回归关系 (X表示单个斑块周长, Y表示单个斑块的面积平方根) (见图2) 。
四个回归关系中, 方差R2都大于0.8, 表明四个回归关系都是显著的, 具有较强的可信度, 其中云南的回归关系为Y=0.0706X+0.1305 (R2=0.8 5 8) ;缅甸的回归关系为Y=0.0807X+0.1675 (R2=0.808) ;老挝的回归关系为Y=0.0882X+0.1057 (R2=0.838) ;越南的回归关系为Y=0.0725X+0.1154 (R2=0.8158) ;从回归方程上来看, 其回归系数和常数项都相差不大, 表明沿着边境线两侧的四个区域里面, 斑块的周长和面积都呈现相似的形状特征。
(3) 形状规则度变化
由于四个区域内的斑块具有相似的形状特征, 因此, 将四个区域的斑块放在一起, 观察它们形状特征随着面积的增长呈现出来的变化规律。借助面积的平均形状AWMSI表示 (p、a分别为斑块的周长与面积) , AWMSI最小为1, 此时为简单的方形, 之后随着斑块变复杂、不规则, AWMSI的值也随之增大。
计算结果如图所示, 斑块面积从0平方公里至7平方公里 (图中AB段) , 平均形状因子从1.22增加到3.99;从7平方公里至10平方公里 (图中BC段) , 平均形状因子从3.99下降到2.83;从10平方公里到21平方公里平均形状因子呈现上升 (CD段) —下降 (DE段) —上升 (EF段) —下降 (FG段) —上升 (GH段) —下降 (HI段) 的变化, 其中在14
从上述变化中可以看出, 研究范围内的斑块的形状变化呈现如下的规律: (1) 0—7平方公里和20平方公里以上这两个面积区段内, 斑块的平均形状因子随斑块的面积的增大而增大, 表明随着斑块面积的增大, 斑块的形状变得更加不规律; (2) 在7—20平方公里之间的斑块, 其平均形状因子和斑块面积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线性变化规律, 在图像上呈现出波动性, 表明斑块形状的不规则与斑块面积之间的关系不明显。
对于上述现象的解释是, 在云南, 由于地形关系, 存在大小不一的“坝子地”, 绝大多数的建成区都分布于这些坝子地, 0—7平方公里的小斑块其发展过程还未受到地形的限制, 随着面积增大形状也更加不规则, 20平方公里以上的斑块大多分布于较大的坝子地, 由于用地相对开阔, 且还未将坝子地全部占满, 所以形状也随面积增大而变得不规则。对于7—20平方公里之间的斑块, 他们大多散布于面积相对较小的坝子地中, 随着用地蔓延, 形状在初期变得不规则, 但是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 不规则的、随意的蔓延被限制, 形状趋于规则, 随着周边新的用地的发现, 其蔓延又改变方向, 形状又趋于不规则, 以此往复。
3.2 区域空间分布
3.2.1 建设用地密度
定义:建设用地密度=单个区县内建设用地面积总和/县域总面积, 单位是% (见图4) 。
建设用地密度结果呈现如下规律:
(1) 研究范围内呈现“T”字形的用地密度。
在研究区内, 有两条明显的高建设密度带, 一条为从昭通—昆明—文山 (红河) —越南老街—越南河内方向, 另一条为曲靖—昆明—楚雄—大理—保山—德宏—瑞丽—缅甸腊戌—缅甸密铁拉方向。
这两条高密度建成带的形成是由于历史上多方面的原因。首先, 是早期形成的“古道”原因。其次, 是历史上人口延古道迁徙对这一分布特征的加强。另外, 近代的发展使得这一分布特征继续加强, 如法国殖民时期从越南老街经文山河口一直修建到昆明的铁路系统, 使得昭通—昆明—文山 (红河) —越南老街—越南河内这一条建成区密集带形成。此外, 由于昆明在历史上为大理南诏国的防守前沿, 使得曲靖—昆明—楚雄—大理—保山—德宏—瑞丽这一连线两侧人口密度较大, 而大理—缅甸腊戌—缅甸密铁拉为古代大理国进入东南亚诸国的交通要道, 造成了这一密集带形成的原因。
(2) 沿着我国边境线建设密度都很低, 且我国一侧的密度普遍高于另一侧。
沿着中越、中老、中缅边境线一侧, 建筑密度很低, 除了中越边境的部分地区之外, 其他边境地区的建设用地密度都呈现我国高于另一侧的状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自然环境与历史发展两方面的:自然环境方面, 边境地区大多是地形险峻的山区, 人烟稀少, 很多地方被原始森林所覆盖, 由于大多地形属于横断山脉纵谷区, 使得很多直线距离很近的地区无法翻越山脉, 只能绕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山路;历史发展上面, 边境地区一直人口稀少, 人口数量一直没有得到明显的增长。所以边境沿线的建设密度普遍较低, 在我国境内一侧, 由于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入, 建国之后, “支边”也使得云南地区的人口数量增长明显, 对云南边境地区的人口数量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3) 滇中地区是研究范围内建筑密度最高的地区。
在研究范围内, 滇中地区是建筑密度最高的地区, 因为在这一地区, 是云南的两个最大的“坝子地”——曲靖地区和昆明地区, 并且这个地区有滇池等湖泊, 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 滇中地区的城市扩张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造成了当前这样的建筑密度格局。
3.2.2 平均斑块个数
定义某个区县的平均斑块个数=单个区县内斑块个数/县域总面积, 单位为个/百平方公里 (见图5) 。
(1) 平均斑块个数较高的区域仍然具有“T”形的结构。
从平均斑块个数来看, “T”形的结构更加明显, 延云南东部片区, 平均斑块个数密度大多大于20个/百平方公里, 另一片区为曲靖—昆明—保山—德宏片区, 这一沿线的斑块个数大多为30个/平方公里。
(2) 以河口为中心的中越边境延续了“T”形区域的斑块个数特征, 其他边境地区出现明显的断层。
从图5可以看出, 滇西南地区 (临沧、普洱等地) 的斑块个数集中在10—15个/百平方公里, 越靠近边境地区, 平均斑块个数越小, 只有瑞丽、孟定口岸、版纳口岸这三个地区的平均斑块个数略高, 之所以在边境地区形成这三个地方的斑块个数密度较大, 原因如下, 瑞丽和孟定口岸地区是因为交通条件造成的, 因为缅甸的NH3号公路和34号公路分别与我国境内的233省道和214国道在这两个地区相连, 使得这个地区的交通条件便利, 斑块个数较多 (建成区比例也较高) ;版纳口岸地区由于有西双版纳, 且这一地区有澜沧江—湄公河将中缅老泰相连, 使这一地区成为有名的“金三角”, 各种贸易活动活跃, 平均斑块个数较多。
(3) 缅甸、老挝靠近边境的省份中, 斑块平均密度普遍低于云南沿边地区。
在研究区内, 缅甸地区只有瑞丽—缅甸腊戌—缅甸密铁拉沿线的斑块个数略高, 由于地形和交通的作用, 这一地区的人口相对较多, 斑块个数也较多, 其他地区虽然建设用低密度较大, 但是由于这些地区人口相对较少, 人口聚集的结果是并未形成很多的村镇, 所以这些地区的平均斑块个数普遍较低。
3.2.3 斑块类型分布
将每个区县内的斑块按照斑块面积分为四类, 分别为0.5平方公里以下、0.5—1平方公里、1—2平方公里和2平方公里以上, 计算各个区县这四类斑块的面积和在各个区县建成区总面积中的比例, 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
(1) 0.5平方公里以下的斑块分布特征:缅甸老挝越南沿边境线呈现高比例带, 滇西南地区为次高比例带 (见图6) 。
如图6所示, 沿着边境线两侧, 0.5平方公里的斑块的面积比例是最高的, 特别是孟连口岸、打洛口岸对面的缅甸第二特区、第四特区, 这两个地区0.5平方公里以下的斑块面积比例几乎全都达到了100%, 缅甸这些特区的经济文化同中国云南联系较为密切, 对中国的经济文化非常依赖。在语言、货币、民族文化等多方面都与边境线另一侧的云南有着极高的相似度。这些地区由于经济落后, 聚落规模都非常小, 全部都小于0.5平方公里。老挝及越南和云南交接的边境线两侧0.5平方公里以下的斑块面积比例也达到了90%以上, 这些地区的斑块面积也几乎全是0.5平方公里以下的斑块构成的。
而一线之隔的云南边境地区, 0.5平方公里以下的斑块面积所占的比例明显小于边境另一侧的比例, 表明在云南边境地区, 与周边国家相比, 云南的斑块面积相对较大。
滇西南地区的0.5平方公里以下的面积比例为次高区域, 在保山—临沧—普洱地区形成了0.5平方公里以下斑块的高分布带, 由于地形的原因, 这个西—东南走向的狭长地带与昆明所在的大坝子地隔断, 这个地区在历史上也是茶马古道的一条重要线路, 从普洱市到大理经西藏运往印度, 所以有很多小村寨沿线分布。
(2) 0.5至1平方公里的斑块分布特征:集中分布在山地险峻、森林植被保存完好的滇西北及克钦邦禅邦西部地区 (见图7) 。
其中, 缅甸克钦邦和禅邦的西部片区此项比例最高, 大约为20%左右, 正如上文所述, 这个地区由于人口规模偏小且地形以原始森林为主, 使得人口聚集, 村庄规模较大。在滇西北地区这一比例也较高, 在10—15%左右, 原因与缅甸地区相似, 山地与森林等自然因素使得聚落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作用, 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聚集起来借助他人的力量, 交通条件的落后也使得新斑块的产生变得困难,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 使得这些地区虽然建设密度和平均斑块比例都较低, 但是, 在斑块构成类型上以0.5至1平方公里的斑块为主体。
(3) 1至2平方公里的斑块分布特征:与建成区密度、平均斑块密度呈现出相似的“T”形结构, 表明在这些建成区密集的地区这一类型的斑块相对集中 (见图8) 。
1至2平方公里的斑块分布也呈现出T形结构, 一条为曲靖—玉溪—红河—河口—越南老街, 在这些地区, 此种类型的斑块占各自面积总和的8%—10%左右;一条为楚雄—丽江—德宏—瑞丽—缅甸腊戌—缅甸密铁拉沿线, 在这条沿线, 此种类型的斑块占各自面积的13%—15%左右。
这两条带上面, 无论是建成区密度还是平均斑块密度都较大, 是云南发展的最为成熟的两条发展带, 加上自古代以来形成的交通条件, 在近代不断得以加强, 使得这些地区的聚落发展成熟, 1—2平方公里的斑块面积在总面积中占的比例较大。
(4) 2平方公里以上的斑块分布特征:散点状分布于研究区内的主要城市所在地 (见图9) 。
2平方公里以上的斑块在各个城市所在地所占的面积比例较高, 如曲靖市麒麟区、昆明市、安宁市、呈贡县、大理州大理市、丽江市古城区、德宏州芒市、临沧市临翔区、楚雄州楚雄市等, 以及缅甸的密支那—八莫地区、木姐、腊戌、景栋—孟林地区和越南的奠边府。在这些城市所在地, 2平方公里以上的斑块面积占总面积的30%—50%, 个别地区甚至占到了80%以上。在这些城市周围, 圈层关系并不明显, 2平方公里以上的斑块所占的面积比例降到10%—15%。
3.2.4 斑块空间分布特征总结
研究范围内呈现明显的T形发展带, 瑞丽与河口是云南与周边国家相连的节点地区。
通过对研究范围内的建设用地密度、平均斑块密度和斑块类型分布的分析, 可以将研究区内的斑块空间分布特征总结为三个方面:
(1) “T”形城镇聚集带
“T”形的城镇聚集带一条为从昭通—昆明—文山 (红河) —越南老街—越南河内方向, 另一条为曲靖—昆明—楚雄—大理—保山—德宏—瑞丽—缅甸腊戌—缅甸密铁拉方向。这个T形城镇聚集带表现为较高的建设用地密度 (1%以上) 、较高的平均斑块个数 (20个/百平方公里以上) 、高1至2平方公里斑块面积比例 (10%以上) 。这个地带的形成是由于早期的交通条件引起的人口沿交通干道向边境地区的迁徙, 使得这个T形地带具有了早期发展的基础, 在这个T形城镇聚集带上, 少数民族以傣族、白族、纳西族为主, 这些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水平在云南当地算是比较高的, 加上近代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对外贸易在这个T形城镇聚集带上逐渐兴起, 并形成了以瑞丽和河口为代表的对外贸易活跃点。通过这两个主要的边境口岸城市, 云南省内的这一T形结构向缅甸和越南延伸, 与这些国家的主要城镇形成了主要的发展轴线。
(2) 高原坝区缓慢发展地带
主要集中在越南、老挝、缅甸和云南共同围合出的滇西南地区, 这个地区在空间特征上表现出较低的建设用地密度 (0.4%—1%) 、较低的平均斑块密度 (10—15个/百平方公里) 、很高的0.5平方公里以下斑块面积比例 (80%以上) 。这个地区由于横断山区余脉的作用, 使得该区域与滇中城市群相隔离, 在这个地区, 由于茶马古道的原因, 具有一定的交通条件和斑块聚集基础, 但是历史上这个地区由于远离中原地区、环境险恶、交通不便, 一直以少数民族为主, 且这些少数的经济文化水平较低, 有11个少数民族都是在解放初期才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 如景颇、僳僳、怒、佤、德昂、拉祜、苗、瑶等, 如沧源佤族自治县, 有80%以上的人口都是由佤族构成的。而与这些地区一线之隔的缅甸、越南境内, 也是由于地形、政治等原因, 属于该国落后的地区, 地形原因使得边境两侧无法形成边界的贸易通道, 使得这些地区发展缓慢, 大多数的村镇都属于较为落后的原始农业模式, 主要种植香蕉、橡胶、甘蔗, 但由于耕作技术落后, 加上交通运输不便利等外部原因, 使得这些地区效益不高, 无法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3) 横断山区落后发展地带
这一发展地带主要集中于滇西北地区、相邻的缅甸克钦邦中北部地区以及大部分的边境线沿线地带。这个地区的空间特这表现为很低的建成区百分比 (0.4%以下) 、很低的平均斑块个数 (2—4个/百平方公里以下) 、较高的0.5—1平方公里斑块面积比例 (10%—15%) 。在这个区域, 由于属于横断山区, 并且有大量的森林植被, 使得这个地区保持着较为原始的风貌, 另外由于横断山脉使得交通极为不便利, 所以这个地区的贸易活动也极其不活跃, 由于不便利的外部环境, 使得人口稀少, 人们聚集生活以便共同抵御恶劣的条件, 造成了这个地区独特的建成区特征。
4 结论与讨论
(1) 历史文化、自然地形、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共同构成了研究区域内的人居聚落格局。
呈现出来的人居聚落格局, 其结果表明分布格局与该区域的历史文化、自然地形、当代社会经济发展都有很强的联系规律:自然地形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历史文化 (如古商道、少数民族文化等) 形成了最初的聚落格局, 当代社会经济发展 (如铁路、公路、经济区建设等) 将历史的格局强化, 并使得新的地区出现了聚落的增长与加强 (如景洪地区) 。
(2) 区域人居聚落分布规律明显, 区域内存在发展不平衡格局。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在整个区域内, 人居聚落的分布规律与地形、交通呈现出密切的联系, 使得区域内呈现明显的T形分布格局, 这种格局也使得主要交通两侧的聚落成为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 而建设用地密度小、平均斑块个数少、单个斑块面积也小的地区, 其经济发展也较落后, 由于自然资源 (如地形、湖泊河流、植被) 的差异, 研究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大部分地区较为落后, 少数地区聚集发展较好, 而近年来交通条件的改变更加加剧了这种现象。
(3) 口岸发展条件差异很大, 边境地区依然是发展的薄弱环节。
在四个交接的边境地区, 是发展最为薄弱的地区, 除瑞丽和河口口岸借助历史条件、当前优越的交通联系和繁荣的对外贸易发展的较好之外, 大部分的边境地区都是该区域内发展最落后的地区, 虽然边境沿线存在14个一类、二类口岸, 但是这些口岸由于发展阶段的原因, 还未能有效的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通过进一步的调研发现, 由于边境口岸紧邻着的国外地区还存在战乱、交通不衔接、对岸人口稀少、对岸赌博和毒品泛滥等原因, 使得我国云南地区的边境口岸一直处于发展缓慢的阶段。
(4) 如何挖掘本地资源, 寻找发展途径是落后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区内由于地形的原因, 使得地区分割明显, 商业流通、经济发展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地形平坦的地区, 能够借助规模优势, 经济条件发展较好, 而山区由于与主要城市的隔离, 使得自身优势条件无法发挥出来, 此外, 由于历史的原因, 在这些地区分布着不同的少数民族, 这些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区特色, 如何挖掘本地资源, 从中寻找发展的契机是当前落后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Bhalla, A.A.and Qiu, S.Poverty andInequality Among Chinese Minorities[M].London, NewYork:Routledge, 2006.
[2]Giersch, C.P.Asian Borderlands:TheTransformation of Qing China's Yunnan Frontier[M].Cambridge, MA:HarvardUniversityPress, 2006.
羌寨聚落景观特点研究 篇6
1. 羌寨聚落概况
聚落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场所,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总称。聚落有多种类型:按经济活动分农业聚落、林业、牧业、渔村或两类以上经济活动的聚落;按形态分为块状(集村或团村)、条状(路村、 街村)、环状(环村)、散漫型(点村)。羌寨传统聚落按经济活动,属于农牧相结合的聚落;按平面形态分类,则属于块状聚落。
羌族聚落现主要分布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理县、黑水县、松潘县、茂县、绵阳专区的北川县。面积大约12181.6平方公里,以现茂县为中心,沿杂古脑河和黑水河分布。羌区处于四川盆地外围山体向西部高山高原过渡地带,地势由中山向高山、高原过渡,地形呈蜿蜒起伏的立体单元。境内受大面积区域变质作用,部分地方并伴有花岗岩浆侵入,岩石破碎,深度变质,断层发育, 以三叠纪变质岩为主。山多贫瘠,石多树少。羌寨所处区域是极不利于生产生活的,但他们没有更多选择,历史上军事战争的结果导致他们夹在南部汉族与北部藏族之间,只能栖身现有环境并对环境资源充分加以利用。
2.羌寨景观构成
2.1本底——建筑
羌寨建筑最基本单元有两种。一种为邛笼(鸡笼),为高七八米的石砌民居;碉巢,也叫碉房, 是高二十米左右的碉楼与邛笼的结合体。建筑材料一般有石砌、土夯,以及板屋。石砌民居是最常见的,以石头作为墙体材料,泥土作为砌筑材料,“但支撑结构仍以木构为主。”[2]
在单体建筑布局上,平面多呈矩形院落,一般三层,通高15米~ 20米。
其中,二层主室是最主要的活动空间。主室的最大空间为堂屋,它是联系火笼、灶房和卧室的主要空间,同时也是整个家庭水平和竖向联系的交通枢纽,揭开地面上一块隐藏的活动地板可以看到底楼牲畜圈。在更原始的地区,家中长者的卧室可能就设在主室,不是不孝敬,而恰恰因为主室在家中地位很高。
火笼一般通高两层,类似现代住宅的客厅或起居室,是羌族家庭的核心,由火塘、中心柱和角角神共同构成,这三者被赋予了神的象征。火笼一般兼餐厅,在火圈上铺上圆木板即餐桌。以前还兼灶房。
A、火塘——最早羌族火塘三足用三块白石作支撑,代表三种不同的神。后来改为铜和铸铁做的三足。火塘也加入了汉民族的宗教意识,如火塘四面位置有“上八位”(靠近神龛)、“下八位”“上组呢”“下组呢”的尊贵卑贱之分。
B、中心柱——二层平面中间部位最大的一棵柱子,称为中柱神或中央皇帝神,保佑着房屋的稳固。 它保留了羌族最早作为游牧民族的烙印(毡包的中心支柱)。在结构上不起任何作用,仅具象征意义。
C、角角神——每家火笼都有神龛,供奉神位。 过去供奉白石,现在供奉“天地君亲师”及日、月、 玉皇大帝、观世音菩萨和十二尊家神等等。从神位的设立以及供奉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汉族文化与宗教对羌文化之影响。神龛靠墙两边设置,而神位设在神龛转角,故神位称为“角角神”。
“火塘、中心柱和角角神三点一线,制约着整个主室的平面对角线,室内桌椅、厨灶、水缸都视其布置。角角神没有特定的方向归属,以进门即可看见为准,因此在主室中为视觉中心,处于最险要地位。”[3]而羌族石屋很讲究朝向——“门对槽, 坟对包”,槽是山间空隙,但要注意的是此处的门并非是入户门,而是石屋主要房间的门,同石屋朝向一致。透过山间可以遥望远处连绵的大雪山;同时室内第一个要确定的要素就是中心柱。角角神位于大门与中心柱的沿线上;火塘也在中心柱与角角神的连线上。因此,火塘、中心柱和角角神,加上大门共四个要素决定了二层主室平面空间。
灶房——其灶台必须东西朝向,“烧东烧西”, 取“烧东西”之意,若烧南北,则触犯了风水。现在不大在意。
夹层:卧室——如果没有夹层,卧室分散于主室层和储藏室。
2.2聚落斑块:公共空间
较大的寨子一般有碉楼,形成整个寨子的垂直构图中心。一般二十多米,矮的也有十多米。古时防御外族入侵而修建,多处于地势险要、视野开阔之地。以其特殊的体量、形体、尺度等与民居形成鲜明对比。桃坪羌寨就有两座遗存的碉楼,据当地人讲,以前的碉楼更多。
表 1 | 羌寨建筑单体布局状况
羌寨为防御而生,因此,除了碉楼之外,原始的寨子中没有刻意制造的外部公共空间。路边树下或是房屋旁稍宽部位有时会聚集一些当地人拉拉家常,晒太阳等等,但不适于久留。事实上,“他们几乎每晚都有大小不等的聚会”[4],他们的聚会场所是任一家的房间、屋顶。跳锅庄是他们喜爱的一种活动,一般都在某户室内或平台上举行,视天气情况而定。笔者就曾经很偶然地被善良好客的当地羌人邀请至某户跳锅庄。
2.3聚落生成:原点—核心组团—全寨
每一座羌族建筑,都是一座退台式堡垒。由高而直的厚石墙围合;墙体内直,外部有收分,但不如藏族建筑明显。尤其在寨子防御较薄弱处的建筑, 如入口,墙体更直更高,防御性特别强。而对于每一个羌族聚落,则是由若干堡垒单元绵延不断所组成的堡垒群,它的生成方式也比较有规律,往往围绕中心的原点形成核心组团,再渐次外延,形成羌寨聚落。
原点:羌寨之原点一般在聚落心脏部位,后来者围绕它向四周发展;有的原点在聚落的一端、视野开阔,防御形式最好,后来者紧随其后[5]。原点在羌寨中一般容易分辨:一般而言,它年代久远; 而且由于它建筑时不受制约,一般规模较大;最主要的是它能深刻反映本民族传统文化。
核心组团:附着于原点周围,互相倚仗,防备外人侵犯。
寨子:密集建房,有机生成。利用建筑错落划分街道,转换天井以避开与邻家视线干扰。由此也形成了羌寨中独特的三层式道路系统。
地面道路:地面道路系统通过住宅的墙体围合产生,宽度都极为窄小,1至2米左右,建筑墙体又高又直。道路往往出其不意,峰回路转。且高差起伏变化,加之普遍存在的过街楼,道路景观变化多样,给人以丰富的视觉感受。但其尺度使人颇觉压抑,不过这也是羌人千百年来,在严酷的与自然和其它种族作斗争的必然结果。
空中道路:地面道路的狭窄是便于空中道路体系的搭建。羌寨建筑皆平屋顶,需要时,羌人往往利用跳板、梯子搭接各家屋顶,方便战时接济,互通消息。
人工水渠系统:桃坪羌寨的人工水渠随道路分布。利用杂古脑河高差引水入寨子最高处,明渠、 暗渠,时隐时现,随道路进入每家每户。无论是行进在道路上,还是在羌人家中,常常能听到水流声, 成为羌寨景观之背景音乐。水渠宽度刚好容一人穿越,战时则成为通道。有的引水口的磨坊处于寨子与荒野交界处,往往成为实际交往中的共享空间。
3. 羌族聚落景观之特点
羌族聚居地位于战争频仍的“民族走廊”地段, 先后经历与当地土著戈基人的战役、唐蕃战役、清(大、小金川战役)等等。因此在聚落的空间形式上展现出一些独特的特点:
3.1防御功能强
1羌寨多建于山脊之上,易守不易攻;即使河谷地带也充分利用河流、索桥御敌于寨外。2建筑就地取材使得与环境浑然一体,不易察觉。而且建筑本身房大墙高,墙体厚,外八字的观察孔,便于了望、守卫。建筑与建筑之间总能互相钩连。一家的建筑修好之后总会预留两孔,以便亲戚搭建新屋。 一边叫“挖眼搭木”,一边叫“靠墙立柱”。这样, 建筑屋顶晒台就能户户相连,有利于结成一体,成为防御能力很强的堡垒。3住宅入口设于建筑巷道内或由建筑和过街楼构成的半封闭天井内,有的还需要通过坡道进入。各户的入户门朝向不会完全一致,也很少会有两家的入口完全相似,完全根据周边环境状况而设,使进入的敌人无处藏身。4寨内连通系统通过建筑巷道、屋顶道路系统和水系水道组成一复杂系统。建筑巷道窄,墙体高直。羌寨中的地面道路宛若迷宫一般,只有住户自己才清楚每条路通向何方,便于歼灭来犯敌人。屋顶皆平屋顶, 可通过跳板、梯子连接。这样整个寨子就成为了一个严密的整体。5碉楼作为瞭望和避身之所,高而直,窄且小。便于居高临下,打击来犯敌人。
3.2对用地的节约
由于羌寨在选址上非常受制约,因此在寨子的用地开发和建设上非常注重集约利用。首先村寨选址上主要建于不能进行农牧生产的山坡、石岩上, 以保护生产用地。在建筑形态上,尽量利用挑台、 过街楼延伸空间,向空中发展,不占基底面积。在寨中的联系空间上,巷弄狭窄,尽量减少用地。
3.3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吸取和保留
羌寨聚落从整体到单体,从建筑到局部,也都体现了对其历史的尊重,对传统文化的吸取和保留。 首先,基于最原始的游牧民族帐幕式建筑的利用, 羌寨建筑中对中心柱进行保留,并发展为精神支柱。 对曾经的窑居式建筑的特点保留,形成了今天退台式平屋顶,以及外部封闭、内部开敞的四合院形式。 对曾经干栏式建筑的板屋结构和底层牲畜圈的保留。
4. 结语
羌寨是羌人在几千年特殊的战争历史背景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因其特殊的民族文化景观逐步走进人们的视线。许多羌寨如桃坪、萝卜寨等现在也已经开发成重点旅游区,并申请了世界文化遗产。但在现场调研中也发现,由于用地的紧张,邻近道路的桃坪羌寨局部已出现不协调的要素(砖墙),降低了整体景观的价值;当地人急于摆脱贫困和落后的基础设施和住房现状,却没有实在的规划条例去约束他们的行为,引导他们的建设, 势必造成景观的进一步破坏。如何在发展与保护之间达成平衡,使双方都能获利最大,正是我们需要做出努力的。
摘要:论文从四川羌族聚落的景观构成上,分析了其景观本底单元,即羌族建筑单体;景观斑块,即聚落中的公共空间;景观的有机构成原理,原点——核心组团——全寨。并据此总结了羌寨聚落的景观特点:防御功能强;节约用地;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保留。
江南传统聚落空间类型推演 篇7
聚落是人的一种定居方式,其空间形态包涵着人居空间自然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具有自然和生活双重属性。聚落的自组生成方式使地域的自然秩序在聚落中得以抽象存在,与植物及微生物存活繁殖的自然状态相似,依附于水网交错环境中的江南聚落,其形态与自然的地貌如水域有着明显的对应性;同时,江南聚落空间作为居民生活的承载体,容纳着多层次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生活属性。
在自然秩序和生命活动的相互作用下,江南聚落成为自然与人的生活密切相接的空间系统。 场所理论认为,人为场所的产生与其所处的地域环境有机关联,人为空间的形态与特性是对环境特征的集结与诠释,人为场所的集中与包被的特质来源于居住的地景,空间特质具有地形的性质,是一种暗示性的秩序,自然与人为场所之间具有简单的结构相似性,这成为我们探索日常世界的具体现象的一个基准[1]。
二、江南聚落的空间层次
江南聚落空间形态的起源和形成过程大致相似、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规模和功能布局相近、实体要素和组成方式基本一致,具备这些基本相似点,貌似随机的江南聚落空间形态中存在共同的理性秩序,有条件将其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
从空间关系的角度上,江南聚落空间分为单元、组合和结构三个层次:
(一)简单性的空间单元
单个院落和街巷的片段以空间单元的形式存在,作为具体生活的承载物的空间单元是江南聚落中最活跃的层次:首先,建造材料和方式使空间单元的存留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再者,居民生活本身也具有动态特征,生活空间单元从无到有或从有到无,处于持续变更的新陈代谢过程中; 同时为了适应居民使用,空间单元本身处于不断的调整中,如人口变化、经济情况、功能使用, 文化影响等,多种因素相糅合造就生活空间单元的进化,空间单元本体的不同也是形成不同聚落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简单性是形态逻辑统一的体现,与自然的分形原理相似,空间单元的连接与重复形成多变的江南聚落形态,简单性单元支撑了复杂空间的表象,正因为具备这种简单性并成为聚落关系的一种规则,才能在时间变化中延续。
(二)内向性的空间组合
相近的空间单元以不同的方式连通,产生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生活空间组合,空间组合是江南聚落中半稳定的层次,是江南聚落形态的骨架支撑和联系纽带。首先以农业为背景江南聚落,发展过程相对缓慢,生活空间的扩展一般依靠“数”的增加,连接不同的功能部分,以构成完整功能组合;再者从较长时间阶段看,空间组合遇外力作用会发生破解,如建筑的增加和拆除等,但居民生活行为方式的惯性仍然存在,空间组合重组后能与原来取得较多的相似性,使空间组合呈现半活跃半稳定状态。
在整个聚落中内向的围合空间占有绝对的优势,无论是街巷还是院落,都以向内聚合的方式存在,因此空间组合多表现出内敛性。有节制的、内向的空间组合使空间尽其用、行其事,没有铺张浪费。同时,内敛性还表现为一种空间的柔性,空间向内收缩,包容着人们的各种活动, 从而减少了外界的冲突矛盾,空间具有安全性。
(三)关联性的空间结构
江南聚落空间中最为独特之处在于存在广泛的连接因素,作为整体存在的空间结构是江南聚落中最稳定的层次。在外部边界,聚落的物质结构与周边的自然环境有机地融和;在聚落内部,各组合间具有有机地联系,街巷与院落的空间组合相互关联,组成密切相接的空间结构系统,层次不同的关联构成具有自然秩序的整体聚落形态。
人的行为方式影响空间的状态,聚落空间使用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多层次的居民活动使空间形成多种类型的联系。日常生活一般在空间距离近的地方进行,而公共生活自发寻找较为宽阔的地点,空间使用中日常生活与公共生活之间互相联系,空间结构也体现出明显的交错和渗透。
具有简单性、活跃的空间单元,形成内向性、半稳定的空间组合,并逐步形成具有关联性、 稳定的聚落空间结构整体,这是江南聚落形态历史发展繁衍的典型方式。
三、江南聚落的空间类型
江南聚落容纳了从公共到私密的各个层次的生活空间,具有保持居住私密性和创造社会接触的双重作用,形成了适合不同使用功能及交往方式的场所。类比生物的多孔隙生活环境,本研究以微观的物质形态作为宏观城镇形态的具象表征,找寻聚落自组织形态的空间类型,通过这种理解和抽象,试图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建立联系。 本文描述聚落空间类型是由“孔”空间和“隙” 空间组成的合体。
(一)“孔”与“隙”的生活单元
“围出来”的“孔”表达了聚落空间形态的包含关系,是被实体围合的“空”的集群。 “孔”承担着日常活动、日照通风,物质的新陈代谢等功能,具有生态的功能,其中行为交流密切,进行速度较缓和,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挤出来”的“隙”表达了聚落生活空间的顺应关系,是实体间的缝隙集群,表现出与自然地形的关系,通常也是聚落形态发展所顺应的方式。“隙”之间彼此交错渗透,形成无数可能的交流空间。而且,尺度狭窄的空间能带来有效的压力,影响了人们的活动,隙中的行为交流属于接触性交流,具有游离性和短暂性。
(二)孔隙的连接组合
“隙”空间具有联系与组织功能,解决了空间的水平联系,连接了相离的空间,是联系不同功能“孔”空间的枢纽,使空间形成有机的整体。同时“隙”空间具有引导和分散功能,引导人流到达不同的“孔”空间,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是一种引导活动流线的自然手段。
孔隙的连接关系有:孔与隙的连接—院与街巷之间的连接;孔与孔的连接—院与院的连接;隙与隙的连接—街与街、街与巷、巷与巷的各种连接。“隙”的线形特征起到组合要素的作用,达成元素之间的联系,将“孔”空间连接为一体。
(三)孔隙的集合物态
以“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的组织方式所构成的江南聚落空间,是一种负体形的串联, 是一种相对内向的、较为封闭的空间集合。在其内部活动的人,可以体察到这种空间的存在,却无法寻找角度对它进行完整的“观看”。在现实中“孔隙”是一种不断展开的、变化的、局部的场景,通过人的行走而链接在一起的感受。
孔隙形态中,自由与秩序达成动态平衡。 一方面与空间自然秩序相关联,充满不规则的排列、连接和重叠,这种“有机”秩序在人的头脑反映为对场所的识别和记忆;另一方面空间为居民的行为服务,居住、宗教、交易、聚会、仪式等行为带有的秩序性,为之服务的空间也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空间存在等级化的秩序。
四、孔隙的空间意象
类型不仅仅指外部形式上的接近,还包括物质意象和精神内涵的共通性。孔隙并非一个抽象的定义和概念,它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涵义, 反映了江南聚落空间形态的物理特征和社会的心理特征。孔隙类型的具备空间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产生了丰富的空间意象。
(一)虚存
与现代空间中由体量限定的板块化的“实” 不同,江南聚落空间和实体处于一种融合渗透、交叠过渡中,表现了虚存相伴而生的状态。“虚” 和“存”相比较而存在,建筑内外之间存在层次丰富的半室外空间,促进着两者的相互渗透,“空间关系的建立是基于这两个特性的巧妙处理,形成 “这里”和“那里”的感觉。无论是从街巷往里看,还是从院落往外看,都像在观望另一维空间, 使人产生“已知”和“未知”的感觉。
(二)支干
江南聚落中街为干、巷为支,街与巷枝状交接。与网格状结构不同,支干的连接犹如血管,等级渐变、主次分明,在封闭与流通之间,产生着瞬间的平衡。支干是隙的连接方式,隙又串联起孔, 这种连接完成了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到私密空间的交接过渡。透过隙的开口可以看到孔的“洞穴”般的入口,完成空间领域之间的转换。
(三)开合
开合是一种弹性的空间限定方式,也是江南聚落最基本的分区形式,它的特性在于区分了私密与公共的活动。江南聚落中围合性是第一位的,开放性居于其次,街巷的意义在于联系可以容纳人生息的院落的存在。围合的“孔”和流动的“隙”两者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的整体。在其中完成空间的呼吸,物质的吞吐和交换,光线的进入,视线的交流,空间的起伏,并且达成了不同部位的联系。
(四)明暗
空间作为身体的延展,身体空间与外部空间互动形成感知。在江南聚落中,常有因建筑形体的交错、转折,特别是透过相邻建筑之间的空隙看到明暗变化的多重灰度空间。由于空间的遮蔽性和开放性,产生了空间明度的黑、白、灰的色相变化和不同的光感层次。在孔隙中,围合街巷、院落的界面遮蔽性大于开放性,空间的灰度占主导地位,而木构屋檐带来的阴影,更是加强了空间的灰度。同时空间灰度也是心理氛围的体现,“隙”的较强的遮蔽性,连接的地方也相对狭窄,这拉近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建筑之间的距离,从而产生了一种丰富的观感环境。
(五)融贯
孔隙内部各要素间具有有机的、融和贯通的联系,具有融贯性,组成密切相接的空间系统, 空间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协调,达到和谐共存, 形成多层等级的空间。空间或弯曲折叠或放大缩小,但是看似随机的形态,仍有其自然发展的内在规律,其物质结构与自然有机地融和在一起,保留了“原始混乱”的状态。
孔隙最直接地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状况、社会状况和经济体制以及道德伦理观念等深层文化内涵,并且反映了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 孔隙的意象与图案式、机器式的现代城市空间结构完全不同,反映了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特征。
五、结语
江南聚落立足于我国地域场所文化,居民活动与自然调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构造出的空间形态,孔隙体现了融合共存的生存态度。在当代建筑设计中,自然的孔隙状态得到了重视: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 2009年设计的麻省理工学院西雅图学生公寓,“孔洞性”的“海绵”空间结构引入自然光并促进空气的流动;伊东丰雄的仙台媒体中心的树状结构三元素—板、管、表皮,产生了不同于框架结构的新的建筑形式,并形成不均质的内部场所空间;而王澍在杭州象山中国美术学院校园的设计中就试图在布局中空间转折、大小变化、开放与围合上,表现出接近生活本真的传统聚落的空间结构关系。
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 篇8
关键词:乡村聚落景观,规划,构成
1 引言
2000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 中国城市人口的比例为36.09%, 提高了近10%, 对比10年前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的城市化对乡村景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 建设用地面积由于城镇快速发展, 不断扩张的居住小区景观代替了乡村聚落原有的景观特色。城市化使得一些具有文化和历史价值的传统乡村景观, 特别是传统乡村聚落, 都面临着亟待保护的状态。盲目的模仿城市社区景观, 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和对乡村聚落景观的认同感, 将使得乡土文化损失严重, 误导乡村景观的发展。
乡村是相对社会的城市地区概念而言的, 乡村相对城镇经济、交通、教育都相对落后, 自然景观较丰富。乡村聚落主要是指不属于城镇规划区内的人类聚居地, 是乡村里居民的居住地, 居民成团居住, 聚落内部形成的空间供居民交往、休息、游憩。而村镇周边为村民生产活动的场所。
2 乡村聚落形态的基本类型
2.1 聚集型
在聚集型乡村聚落内, 按照其最常见的平面形态可以分为二大类。
2.1.1 团状
在中国乡村最常见的便是团状形式的乡村聚落, 此种乡村聚落一般位于地势平坦的地区或者四周山脉围绕的盆地。团状多是形成类似于椭圆形或者不规则的多边形态。其东西轴线大致等于南北轴线长度, 或其略大于另一轴长度而呈长方形。
2.1.2 带状
一般延伸于平原地带的河道, 湖岸附近而形成了条带状聚落形态。由于靠近水源和道路, 既可以满足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 又能方便交通和贸易往来。当地生活方式主要依靠水源, 这种村落布局多沿着两侧水陆运输线延伸。在背山面水的复杂地形区, 乡村聚落布局的轴线往往沿着其不同标高的道路线延伸。在地形复杂的背山面水地区, 乡村居民点布局往往沿不同海拔轴线延伸的道路延伸。
2.2 散漫型
这种类型的村落称之为聚落并不十分准确, 因为它并没有形成特定的乡村聚落形态, 而是分散的在地面上的居民住宅单元。在我国, 散村大多是按照一定方向, 沿河流或者做带状延伸。它散落于全国各地, 东北称这种散村为“拉拉街”。
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3 乡村聚落的景观构成
人们对于乡村聚落的总体印象是由一系列单一印象叠加起来的, 而单一印象又经人们多次感受所形成。人们对乡村的印象和识别, 很多是通过乡村聚落的景观形象而获取的。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作为构成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的五种元素。林奇认为这些元素的应用更为普遍, 它们总是不断地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环境意向中。虽然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是相对的, 其形式和面貌都不同。但构成其各自的景观空间中的景观元素是相同的,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空间层次
当对乡村聚落的空间层次进行考察时, 发现有代表性的乡村聚落主要体现为四道景观层次, 即村周环境、村边公共建筑、村中广场和居住区内节点。第一道聚落景观层次是村镇领域与外界空间的界定标志-水口建筑。其建筑用来加强聚落周边自然环境的防卫性, 使其具有对外封闭, 对内开放的双重性作用。转过水口, 再经过田野, 梯田等自然景观, 便可看到整个村庄的形貌, 祠堂、商店、戏台、鼓楼、庙宇及其书院和牌坊等公共建筑布置在村庄的主要道路旁或者村庄周围。这些特有的景观建筑体现了村庄的经济状况与文化内涵。景观标志性建筑形成了景观的第二道景观结构, 重点景观可放在此部分展示。由公共建筑围合形成相对开敞的广场是村中的核心部位, 形成了景观的第三道空间结构并构成了高潮部分。构成村民日常生活的井台、支祠、更楼等场所形成的节点空间和次要中心形成了第四道景观层次。
3.2 景观构成
3.2.1 标志性景观
散落在乡村聚落周边的零星景观, 其平面规模不大。往往结合地形, 呈现出纵向高耸或者横向展开的布局模式, 以此成为了村中内部与周围山川隔绝的对景或者欣赏对象。例如桥、墩、塔、庙宇、楼台、甚至古树景观。大多数此类标志性景观位于水口或者聚落周边山上。
3.2.2 水系
大多数的村庄聚落都会选在河流、湖泊的周边, 形成带状或者团状的布局。不仅如此, 人们开始想方设法的将水引入村中, 开池蓄水, 这样不仅有利于日常生活和基本需求。而且水景调和与串联起聚落中各个分散的聚落景观元素, 美化与活跃了整体景观。
3.2.3 居住区
乡村聚落的居住区布局与城市居住区布局风格相差甚大, 有特色的乡村聚落都有其各自的特色, 其选址, 建筑形式, 采光通风, 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 如气候、降水、风向及其人文文化, 如社会习俗, 节日节庆等密切相关。它们都有局部连续的相似的形体特征或者是相同颜色质感的建筑砖砌材料与色彩, 而正是这种大片的统一的构成特色景观要素使其成为了具有明显不同于城市居住区的乡村聚落景观。如果是在聚族而居的地方, 即同一宗祠发源的子孙住宅组成, 其空间布局明显的显现出长幼尊卑的次序, 或组团型, 或井干型。但都会有明显的中心建筑体现。例如, 皖南关璐村。
3.2.4 广场
作为乡村聚落的中心和景观标志的广场, 同时还兼具了连接道路和人流的作用, 传统的乡村聚落作用也有好几种, 比较常见的广场有宗教功能、商业功能和生活功能。作为当地居民的活动中心, 公共建筑的延展, 及其道路的融合空间, 许多聚落在规划之处都以此广场进行中心布局。
3.2.5 边沿景观
边沿景观是指村口的边沿, 或者是聚落与劳动耕作的土地的交界处。人们由于风水观念会对这些景观重点处理, 同时这些景观也体现出了整个村落的民俗文化及其经济发展。整理现有资料, 就会发现庙宇、祠堂、书院等建筑都是以公共建筑为中心, 沿着中心的聚落边缘布置。从而纵观侧立面, 会发现聚落立面与景观的丰富。
3.2.6 街巷
街巷连接乡村聚落各个重要节点, 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而街巷的布置也体现了整个部落布局的思维严谨性。若是长幼尊卑的思想在聚落中表现明显, 那么中轴对称, 重点突出的景观便会一览无遗。而蜿蜒扭曲的街巷则体现出轻松愉快地气氛, 如湘西苗寨和丽江古镇的小街小巷。街巷同时成为为乡村居民生活交往与邻里通话的重要纽带而充满了人情味, 充分的展现了乡村聚落的“场所感”, 是一种舒适的人性空间。
4 乡村聚落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内容
乡村聚落是属于自发性的沿着地形地貌发展而成, 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及其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人口增长的大幅度加快, 此种发展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乡村聚落的发展。而由于每家每户根据自身经济条件修建改造自己门户, 打破了原有规律的乡村聚落布局, 使得景观层次不齐。缺乏有效的措施保护和继承乡村聚落原有的风貌和文化, 使得在景观上造成混乱。面对如此局面, 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应该掌握生态规划的原理与理念, 采用统一规划建设管理的办法。
4.1 控制聚落空间层次
中国在高速城市化的情况下, 传统的聚落景观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功能。当前, 能够长久保存的乡村聚落景观应该是既有原来聚落的基本特征, 比如聚落统一环境肌理, 便于识别的景观中心标志, 舒适的聚落尺度空间, 传承已久的交往空间, 又能将乡村聚落环境满足现代的景观功能需求。因此, 在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塑造上: (1) 突出聚落景观的可识别性, 例如强化聚落入口, 重点地段, 街巷交叉口的景观特征。 (2) 针对边沿景观, 突出其景观特色。 (3) 增加聚落景观的绿化量, 在街巷, 道路, 沟渠旁边设置一定的绿化带, 在绿化带增加休闲, 观赏, 游憩的设施。 (4) 利用生态景观设计的手法, 对遭到破坏的乡村土地, 水资源得到恢复。
4.2 修整乡村建筑
反映着当地自然, 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乡村建筑是传统民居为主的乡土建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乡土建筑一直保持着优良的传承性。但是工业文明后, 建筑的新形式不断冲击着乡村聚落。其在布局, 尺度, 形式, 材料和色彩上与传统建筑大庭相径。传统乡村建筑文化和特色正在逐渐消失, 因此, 乡村建筑的保存与发展需要统一的规划设计, 使其原有形式与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存留。
用以下3种方式来解决乡村建筑现有的保留与发展问题: (1) 给予保护政策。因其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能见证村落文化成长, 引起人们产生文化共鸣的古村落建筑, 即使失去了原有功能也不能予以拆除与随意改建。 (2) 建筑内部空间改建。若建筑的功能已经不适用现代生活, 在改变其内在结构时, 应该尽量保持其外在建筑形式, 例如外墙装饰材料及其颜色。这样子能过促使改建的聚落建筑与整体环境先协调。 (3) 拆除。对于一些没有历史意义与丧失内在功能, 不能改建的旧建筑, 都可予以拆除。
4.3 创造行为活动与场所空间景观
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 将人们在户外的活动划分为3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及社会性活动。对于乡村居民而言, 必要性的生产活动包括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 如生产, 劳作, 做饭, 洗衣。自发性的活动包括居民之间的交流, 小孩之间的游憩等活动;社会性活动包括赶集、民俗习俗、节日节庆。不同的活动, 例如赶集、祭祀、过节, 都需要不同的场所与之相对应。 (1) 必要性活动。在生产场地劳作, 人们溪边或者井台淘米, 洗衣, 洗菜, 从而成为了各家各户的联系纽带。 (2) 自发性活动。在街道见面也总会寒暄招呼。人们较多在街道的十字、丁字路口、广场驻足交谈。在有大树和石凳, 一堆沙, 一堆草和一条小溪都有可能成为老师与小孩嬉戏玩耍的地方。 (3) 社会性活动。这些活动并不是自发性形成的, 往往是在特定的即使, 祠堂和庙宇等形成而出现。这与当地的文化与传说有着密切的相关。
5 结语
人们的行为活动影响着场所空间的形成与发展, 而随着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居民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内同也发生了变化, 古老村庄的一些场所空间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行改造, 丰富乡村聚落景观的内涵, 创新乡村聚落景观的发展途径,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乡村聚落景观。
参考文献
[1]陈威.景观新农村:乡村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2]梁雪.传统村镇实体环境设计[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60.
[3]kevin.Lynch.The Image of the City (24th) [M].Cambrige:the MIT Press, 1996:46~47.
浅析传统民居聚落的空间形态 篇9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包括了各种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绿地、水源地等物质要素。传统的民居聚落主要是古村落。作为中国社会的基本单元,聚落蕴含了乡土文化和乡土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是有一定的外部范围和内部结构的系统的整体。从传统民居聚落的营建和空间形态的研究过程中,不仅反映出对自身生存空间的理解和追求,也是社会文化和历史文化相关联的非物质因素的物质化体现。
2 聚落的地域与选址特点
营造村落之初必须进行选址。其指导思想就是“天人合一”,中国“天人合一”观念源远流长,其思想内核即天与人是和谐的整体,天地派生万物,人和自然万物都是这个和谐大系统中的不同元素。因此,人就应当尊重自然万物,强调天道与人为的合一;强调自然与人类相同,相类和统一。
在“天人合一”理论的指导下,村落选址建设注重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需求,有科学的基础和很高的审美观念。古人以崇尚自然,珍惜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态度,择宜居之地。并高度重视和尊重基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内在机理和自然规律,以惜土地,重山水,保林木,巧用自然能源的原则,村落选址大都利用天然地形依山傍水,枕山环水,背山面水,负阴抱阳,随坡就势;聚落居住用地大都选择在山谷内相对开阔的阳坡或山侧南向缓坡上。遵循“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兴。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古村落的选址方式,充分体现了利用自然环境,营造适宜的聚居环境;充分体现着节约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装点自然和融合自然,而且满足人们的居住和心理要求;注重环境和资源容量,保持适度的聚居规模。
3 总体布局特点
3.1 因地制宜
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因地制宜地营建城市,村庄。管仲在《管子乘马》中提出的“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这一见解充分强调了城市营造应充分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不必强求形式上的规矩整齐,突出各地的个性特色,这也正是古人崇尚自然观念的集中体现。古村落的选址,定位和土地使用,分区安排上都注意“因地制宜”,以充分发挥自然潜力,以人活动的多种功能需求合理确定土地使用量,强度及特质。同时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活动需求和人精神审美及文化的需求,构建与自然保持协调的民居,街巷,广场,活动中心等物质和精神空间体系。
因此,空间塑造强调顺应自然,因山就势,保土理水,因材施工,培植养气,珍惜土地,水脉等原则,保护自然生态格局与活力。常以因借岗,阜,谷,脊,坎,坡壁等坡地条件,巧用地势分散布局,组织自由开放的环境空间;在山地多依山构建高低错落的多层次的竖向环境空间,充分发挥自然通风,采光,日照,观景及高密度空间效益;在黄土高原多利用黄土层具有的壁立性强的自然力,开挖洞穴而建窑洞式的环境空间;在平原多采用集中式布局的内向型环境空间,以方便生活和节约土地;在滨水地带常以“河澳”为建宅基地,以“顺流”布宅而温水患或顺水布局建造灵活流畅,方便生产,生活的水乡环境。中国不同地域环境的聚落,构建出了山水交会,情景交融的理想的居住环境。
3.2 宗族与安全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以血缘为基础,因此,人类居住的村落,便成为以血缘为基础聚族而居的空间组织。早在五、六千年前的西安原始半坡村落,就有了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聚族而居的雏形,整个村落由中心的一所大房子和周围的46座小房子组成,小房子的门都朝着大房子开。这种向心内聚状的聚落空间,显然是为了借助氏族血缘的力量来获得整体上的防御优势。这种围绕一个中心空间(内院)组织建筑群的形式,使中国传统聚落从开始到终结都受这种意念所支配。在中国古代村落中,最重要的宗族建筑是宗祠,古人认为:“君子营建宫室,宗庙为先,诚以祖宗发源之地,支派皆多源于兹”(清代《阳宅会心记》卷上“宗祠说”)。因此,村落空间多表现为以宗祠为几何中心或“心理场”中心展开布局。宗祠成为村落景观的焦点和醒目标志。
3.3 趋吉意象
人类生存环境首先讲究的是一种趋吉避凶的理想环境。人们在与大自然长期的搏斗中,逐步认识到土地肥沃、人身安全、生活方便、风光优美的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有利(吉祥)环境;反之,穷山恶水、土地贫瘠、安全感差的环境是不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险恶(凶险)环境。因此,中国传统村落与传统城市一样,特别注意选择和营造一个趋吉避凶的人居环境。安徽黟县西递村周围的形势,是由一系列富有象征性的吉祥地物组成:“罗峰高其前,阳尖障其后,石狮盘其北,天马霭其南,中有二水,环绕不之东而之西……”(明嘉靖《新安民族志》)。安徽绩溪县的冯村,不仅村落四周的地形环境颇具安全感,而且在满足村民心理需求方面在村口处命名有狮、蛇、龟、象等山头作护卫,从而为村民们创造了一个在心理上极为安全祥和的村居环境。
4 聚落的空间形态
村落的形制没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多是通过村落有机体内的要素不断协调自然生长起来的,总体布局较为自由、随机。村落多采用小尺度体系,呈现出一种宽松舒适的性格。
街巷的方向感来自当地特有的地形坡度、水系。住宅在外观上大都形态相近,沿着长巷、水道线性展开。在街巷或水渠网限定下的密集且近人尺度的村落空间有很强的可识别性。建筑物与其所限定的街巷是在大致的尺度范围内建成的。高墙背后容纳着宜人而又开放的生活场景。村落中的建筑形式基本类似都成围合布局,中间形成庭院或天井成为家庭日常生活的中心。虽形态各异,但丰富形式的背后具有默契的同型。街巷与院落互相生成,构成多样的公共场所,彼此相互渗透交织,建筑形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体现在规格和等级上。
4.1 空间的基本单位——院落
院落是中国传统农业条件下的家庭建筑,主要的模式为合院式,在环境和条件不同的情况下主要表现为三合院,四合院,天井式合院等组合方式。院落按中轴线纵深展开,规模层次可以为一进院或多进院。还可以水平重复展开,称为跨院。但所有的组合都按照统一的基本结构展开,所以保持了整体的风格统一。由于空间布局的特点,在院中就形成了不同层次和尺度的开敞和封闭空间的组合。
村落的建筑简洁而朴素。它们以有限的技术的可能性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多样性。这种简单性表现在多方面,首先在材料供给上很有限且大都使用简单的工具。其次,缺乏像现在建筑师、工程师一样的专业人员。其中孕育了丰富而有趣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基本是在同构形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予以适当的建筑而形成,是同构之下的变化。
4.2 村落的空间——院落群
由许多个以相似方法建造的合院建筑作为由家庭居住单位建立起来的村落基本单元,依据特定的人文因素(如宗法伦理风水观念等)及自然条件(如沟渠、坡度水系等)在场地上递增扩充形成村落。
所以,村落就作为相对于单个家庭居住单位的更上级的界定内外的空间支配体系,并可以解释为空间形态在结构上成为院落上一层次。其基本构成模式是单体建筑以内院或天井为连接点,以厅堂为主轴线形成纵深的院落,具有较强的向心性,封闭性和秩序性。这种理性观念同样可见于村落的整体布局之中。村落的特点表现为由简单单元组成的复杂组合体。建筑单元彼此独立,但村落的整体布局又使它们之间紧密相连,建筑单元的特殊性只能依靠加大面积或增加高度来获得。在单元聚集的状态下依据共同的空间理解而衍生出的,除去独具创造力的每个住居建造者的智慧,仅仅只是等级上的差别。
巷道包含着感知的连续性与诱惑力。街巷多半不是平直的,穿透的距离也不远,曲折迂回的自由形态分散了线性空间的透视深度。同时巷道两侧平实的墙面有节奏地被各家各户的入口空间分割成段落呈现简单与复杂的转换,于是连续的线变成线段,避免了单一乏味的行走体验。有序与无序的重叠并置,丰富了空间体验的多样性。
5 结语
传统的村落是丰富的建筑及规划实物宝库。作为村民家园感、归属感和识别标志的村落特色,现在被重新发掘,旨在村落的塑造上:一方面有义务要考虑与地方条件及历史环境的结合,另一方面也要赋于这一历史传统与特色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的形式与功能。
村落及其民居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其形式美的塑造,还有更多可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1]刘沛林.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2]程极悦.徽商和水口园林[J].建筑学报,1987(10):21-22.
[3]汪之力.中国传统民居建筑[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4:208.
[4]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5]姚志玲.村落透视——江南村落空间形态构成浅析[J].建筑师,2005(6):34-35.
【民族聚落】推荐阅读:
传统聚落08-23
城市聚落09-08
传统聚落景观06-06
传统乡村聚落06-25
聚落性景观07-27
传统聚落形态08-05
传统聚落文化08-22
聚落教案示例07-02
《仰韶文化遗址的聚落考古研究》读书笔记09-09
七年级上册《居民与聚落》知识点归纳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