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聚落(精选7篇)
乡村聚落 篇1
摘要:本文对乡村聚落边界的构成、生长与变化及其形态特性进行了探析, 指出了边界形态是乡村聚落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多表现为复杂、模糊与不确定性, 进而呈现出丰富而多元的边界形态现象。
关键词:乡村聚落,边界形态,形态特性
1. 乡村聚落
所谓乡村聚落, 主要是指那些广泛分布于乡野间, 以土地为本、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的聚落。道萨迪亚斯 (Constantinos Apostolos Doxiadis) 在“人类聚居学”中将人类聚居划分为乡村型聚居和城市型聚居, 并认为“乡村型聚居”应具有以下特征: (1) 居民的生活依赖于自然界, 通常从事种植、养殖或采伐业; (2) 聚居规模较小, 并且是内向的; (3) 一般都不经过规划, 是自然生长发展的; (4) 通常就是一个最简单最基本的社区。每一个乡村聚落都是在不断发展、演变着的, 其内部总是处于一定的更新和改造过程中, 但在整体特征上还保持着自然原生聚落的风貌。
2. 乡村聚落及其边界的形成
乡村聚落的实质就是组成聚落的各元素在特定地理位置的聚集, 也即是各种与乡村居住、生活相关的物质 (包括人) 与非物质的聚集。基于其相对狭义的物质形态角度而言, 乡村聚落源于民居建筑的聚集;少则三两栋、多则成百上千栋, 形成不同规模的乡村聚落。乡村聚落的聚集成形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 因而表现出随机性与非线性特征。在这一过程中, 一方面受到区域文化、建造观念等内在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又受到现实外在环境的制约与诱导, 在内外两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下, 自适应地择取合适的方式与特定的途径, 控制着聚落以相对有机的方式生长与变化。
聚集的过程通常表现为以下两种方式, 其一是通过不断在其外缘增加建筑使边界向外拓展;其二是通过不断在内部填充 (包括改建、拆建) 建筑, 导致内部结构关系的变化。一个聚落的生长, 通常是两种方式兼而有之, 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主导方式。乡村聚落生长的速度与频率的变化, 与其人口容量等因素有关, 初期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 在人口发展变得相对稳定与饱和以后, 速度就变得相对缓慢。当下的中国处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 相当多的农业人口迁移入城, 使一些乡村聚落人口减少, 导致它们开始进入停滞与衰败期。
在乡村聚落中, 每个建筑都是一个体现着自主意识的聚落细胞, 在平面轮廓、高度、造型等方面体现着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同时, 它们各自在聚落中具有一个特定的位置, 也具有特定的面积大小与方向性角度, 与其他建筑之间具有一个特定的距离;这些要素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聚落形态结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每一个聚落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民居建筑的聚集, 首先形成了一个具有适度边界的建筑聚集体;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而言, 这是在以乡野为自然基质的环境中形成的一个聚落斑块, 它是一个具有生命的有机体, 通过其内外之间的边界, 与周围的环境基质之间形成了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
3. 实体边界与非实体边界
从相对广义的物质形态视角出发, 聚落的边界是由聚落边缘的物质要素组成, 具体包括自然边界、人工边界、混合边界等。自然边界就是由自然物质所组成的边界, 比如山体、河流等;人工边界, 包括了建筑、构筑物、人工栽植、装饰等;而混合边界则是由前两者混合而成。实际情况下, 聚落边界多是以混合边界为主。除了物质性边界之外, 还存在没有具体形态的心理边界。
从相对狭义的物质形态视角出发, 民居建筑单体所汇集起来的聚落是某种虚实关系的存在, 由作为实体部分的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聚落空间共同构成。这种虚实关系, 从聚落的内部一直延续到了聚落的边缘。因而, 聚落的边界也是由这些处于聚落边缘的虚、实两种要素共同参与构成, 也即由建筑部分的实体边界与建筑之间空隙部分的非实体虚拟边界连接而成, 这一虚实关系决定着边界的密实程度, 体现了开合渗透的空间特性。此外, 边界所形成的随机凹凸, 与外在自然基质之间也形成了一定的空间围合关系。
4. 边界的生长与变化
聚落边界的生长与变化, 意味着聚落与其周围环境基质之间在空间上相互博弈的过程。乡村聚落周围的环境基质主要以农田为主, 因而也有研究认为乡村聚落是从屯田产生的。在这样一种具有开放性的环境基质之中, 聚落边界的生长过程就显得相对自如。而在面临河道、山体等环境基质而言, 聚落边界的生长过程就显得较为缓慢。
(1) 生长的边界
乡村聚落的生长与扩张, 通常表现在其边界的增长上;通过聚落主体不断向外层层扩张, 外边界不断地转变为内边界, 从而遗留下一些痕迹和特征。在图1的皖南西递村边界特性分析图中, 实粗线是西递现有的主要道路, 虚线是西递现有的边界。研究认为西递是分层逐渐发展而来, 通过考证得知中间的3号道路是最先建设的, 因而推测2号和4号道路很可能是聚落发展的某个过程中的边界。
乡村聚落生长的尺度是在以聚落建筑自然大小的尺度控制下向外生长;因而, 几乎在任何时候, 它都可以被认为是一个自然而完整的有机体。相较之下, 现代城市在规划路网的控制下, 是以街区的尺度向外生长, 具有一个形态完整的预设, 因而在路网界定的街区没有被建造完之前, 它们的边界是破碎而不完整的。乡村聚落生长的过程中, 建筑与道路的关系是相互促成的, 既有道路对建筑的设置以及聚落的生长具有引导作用, 而同时建筑也相对更为自主地参与着道路关系的形成;因而两者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自然而有机。
(资料来源:彭松, 从建筑到村落形态——以皖南西递村为例的村落形态研究[D], 南京: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67)
(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2) 停滞的边界
当乡村聚落的边界面临着难以逾越的外在界体 (与聚落边界接壤并对其形态能够产生较为重要影响的外在环境物体, 本文简称为界体) , 比如山体、悬崖、道路或者河流等, 使得该边界在这一方向上无法自由生长, 便成为了停滞的边界。一般而言, 正因为存在着这么一个强势的外在界体的影响与制约, 对边缘建筑的组织也会具有较强的控制力, 进而使得它们在该边界上会具有较高的密实度, 较强的秩序性。 (3) 衰败的边界
对于乡村聚落, 有生长与扩张, 自然也有衰败与消亡。边界的衰败, 表现为聚落边缘建筑开始破败、废弃, 与外界自然基质之间的界限变得更为模糊, 自然基质开始侵蚀聚落边缘建筑。
5. 边界的形态特性
5.1 边界的复杂性
边界的简单与复杂, 是指乡村聚落总平面的边界闭合图形, 在建筑单体尺度上所呈现出的某种秩序化程度。复杂边界通常呈现出相对琐碎而错落的进退关系, 形成模糊而丰富的聚落边缘空间。边界的复杂化, 其实质在于边界形态受到不同向量的控制力影响。一方面, 是外在的物质性界体的影响, 比如复杂而琐碎的水系或其他环境基质, 聚落以之为边界, 其边界形态也易于复杂化;另一方面, 并不存在特别的外在影响, 但也缺乏内在的有效制约, 于是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 具有差异性的自主意识导致了聚落边缘建筑相互之间的秩序化程度较低, 局部空间较为紊乱, 进而使其边界呈现出复杂性的特征。
5.2 边界的模糊性
聚落边界在明确程度上具有差异性, 这一差异性主要源于两点:其一是建筑的密集化程度;其二是建筑两两之间所形成空间界面的秩序关系。
(1) 密集度
带有防御性的北方堡寨型聚落, 其外围具有一道连续的防御性堡墙, 因而其边界形态非常清晰而明确。安徽西递古村落的西侧, 由建筑单体链接成一道连续蜿蜒的外墙, 也形成一道清晰而明确的边界 (图2) 。但是大量的普通聚落, 特别是江南地域的乡村聚落, 一般不具有防御性, 因而边界通常是开放式的, 建筑单体之间相离, 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疏松空间, 从而使得边界的形态变得相对模糊而不确定。特别是相对比较离散的聚落, 边缘建筑之间的距离较远, 大于建筑本身的长度, 从而使其边界形态显得较为模糊。聚落边缘建筑的密集化程度决定着聚落边界在空间上的开放程度、及其与外界联系的密切程度。 (2) 秩序性
边缘建筑的外界面之间如果具有相对比较同一的角度与方向, 则它们所连接而成的边界线将显得比较整齐而富有秩序性;如果它们相互之间具有较大的角度差与方向变化, 将导致连接而成的边界线形成较大的曲折度。因而边界的模糊与复杂程度, 是源于构成聚落边界的建筑单体之间空间关系的秩序化程度。对于乡村聚落而言, 边界的曲折是不可避免的, 区别在于这一形态曲折的尺度大小, 是表现在较小的单体建筑层面还是相对较大的整体聚落层面, 将对聚落边界形态产生不同的影响。
5.3 边界的边缘效应
聚落作为一种景观斑块, 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 形成边缘效应。边缘效应在生物学上是指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生物群落交界处, 因不同生境的种类共生, 群落结构复杂, 某些物种特别活跃, 生产力也较高。俞孔坚教授在研究原始人居住遗址时论述了它的边缘效应:原始人的生活环境多处于具有区系过渡的边缘地带, 这种地带的特点是有利于获得丰富的采集与狩猎资源, 又具有“登望——庇护”的便利性, 能及时获得环境中的各种信息, 便于作出有效的攻击和防范。
乡村聚落边界, 是乡村聚落内外之间过渡的边缘部分, 是乡村聚落内外之间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流通区域, 是生发各种丰富的生活事件之所在。具体表现在聚落形态上, 可以看到聚落边缘建筑之间的疏密关系与聚落内部相比普遍存在着波动与差异。一般而言, 当外界没有特殊的界体对其形成制约与诱导时, 边缘部分的建筑单体之间相对比较疏松;而当外界具有特殊的界体对聚落的生长产生某些制约与诱导时, 建筑会在此高密度聚集, 使边界表现得较为密实, 几乎形成了一道屏障。聚落的边缘效应与其边界长度有关系, 边界越长, 则边缘效应也将越突出。而聚落规模越大, 与其占地面积相较而言, 边界相对越小;反之, 规模越小, 与其占地面积相较而言, 则边界相对越大;因而聚落的边缘效应随规模的扩大而减小。
6. 结语
乡村聚落源于民居建筑单体的聚集, 其聚集的方式构建了聚落形态并界定了聚落内外之间的关系。聚落边界是聚落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较之城市聚落边界的简洁、明析, 乡村聚落则多表现为复杂、模糊与不确定性, 进而呈现出丰富而多元的边界形态现象, 而这也正是形成为美丽的乡村聚落原风景的一个重要方面。
注释
1[1]吴良镛,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240-241
2[2]许飞进, 探寻与求证--建水团山村与江西流坑村传统聚落的对比研究[D], 昆明: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14
3[3]此“外在”并非指聚落外在, 而意指所要建造建筑的外在;比如在聚落内部填充聚落单体的时候, 该建筑所面对的外在现实环境, 恰恰是聚落的内部环境。
4[4]王昀, 传统聚落结构中的空间概念[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34
5[5]黄黎明, 楠溪江传统民居聚落典型中心空间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42-45
6[6]张毓峰、吴轩, 虚拟界面的定义与描述[J], 世界建筑, 2005 (5) :86-89
7[7]宫崎市定解释说:“后世所谓村的聚落形态, 实在是从屯田产生的。‘村’这个字本来写作‘邨’, 这个‘邨’字不用说是‘屯’旁加个‘邑’。”[日], 宫崎市定, 中国村制的成立--古代帝国崩坏的一面[M], 宫崎市定论文集 (上) , 商务印书馆, 1963[A], 见:李贺楠, 中国古代农村聚落区域分布与形态变迁规律性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122
8[8]彭松, 从建筑到村落形态--以皖南西递村为例的村落形态研究[D], 南京: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67
9[9]关于外在物质性界体的影响, 另一种可能性是, 当该界体是较大的河流或山体等尺度相对较大且规整的形态时, 它们将对聚落的边界形成十分有效的形态引导与制约, 进而形成为一个富有该外在界体边缘形态特征性的有序边界。
10[10]时琴、刘茂松、宋瑾琦、徐驰、陈虹, 城市化过程中聚落占地率的动态分析[J], 生态学杂志, 2008, 27 (11) :1979-1984
11[11]廖继武, 地理边缘与聚落过程的耦合及其机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专刊) :580
12[12]俞孔坚, “风水”模式深层意义之探索[J], 大自然探索, 1990 (01) [A], 见:李贺楠, 中国古代农村聚落区域分布与形态变迁规律性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114
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 篇2
关键词:乡村聚落景观,规划,构成
1 引言
2000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 中国城市人口的比例为36.09%, 提高了近10%, 对比10年前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的城市化对乡村景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 建设用地面积由于城镇快速发展, 不断扩张的居住小区景观代替了乡村聚落原有的景观特色。城市化使得一些具有文化和历史价值的传统乡村景观, 特别是传统乡村聚落, 都面临着亟待保护的状态。盲目的模仿城市社区景观, 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和对乡村聚落景观的认同感, 将使得乡土文化损失严重, 误导乡村景观的发展。
乡村是相对社会的城市地区概念而言的, 乡村相对城镇经济、交通、教育都相对落后, 自然景观较丰富。乡村聚落主要是指不属于城镇规划区内的人类聚居地, 是乡村里居民的居住地, 居民成团居住, 聚落内部形成的空间供居民交往、休息、游憩。而村镇周边为村民生产活动的场所。
2 乡村聚落形态的基本类型
2.1 聚集型
在聚集型乡村聚落内, 按照其最常见的平面形态可以分为二大类。
2.1.1 团状
在中国乡村最常见的便是团状形式的乡村聚落, 此种乡村聚落一般位于地势平坦的地区或者四周山脉围绕的盆地。团状多是形成类似于椭圆形或者不规则的多边形态。其东西轴线大致等于南北轴线长度, 或其略大于另一轴长度而呈长方形。
2.1.2 带状
一般延伸于平原地带的河道, 湖岸附近而形成了条带状聚落形态。由于靠近水源和道路, 既可以满足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 又能方便交通和贸易往来。当地生活方式主要依靠水源, 这种村落布局多沿着两侧水陆运输线延伸。在背山面水的复杂地形区, 乡村聚落布局的轴线往往沿着其不同标高的道路线延伸。在地形复杂的背山面水地区, 乡村居民点布局往往沿不同海拔轴线延伸的道路延伸。
2.2 散漫型
这种类型的村落称之为聚落并不十分准确, 因为它并没有形成特定的乡村聚落形态, 而是分散的在地面上的居民住宅单元。在我国, 散村大多是按照一定方向, 沿河流或者做带状延伸。它散落于全国各地, 东北称这种散村为“拉拉街”。
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3 乡村聚落的景观构成
人们对于乡村聚落的总体印象是由一系列单一印象叠加起来的, 而单一印象又经人们多次感受所形成。人们对乡村的印象和识别, 很多是通过乡村聚落的景观形象而获取的。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作为构成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的五种元素。林奇认为这些元素的应用更为普遍, 它们总是不断地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环境意向中。虽然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是相对的, 其形式和面貌都不同。但构成其各自的景观空间中的景观元素是相同的,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空间层次
当对乡村聚落的空间层次进行考察时, 发现有代表性的乡村聚落主要体现为四道景观层次, 即村周环境、村边公共建筑、村中广场和居住区内节点。第一道聚落景观层次是村镇领域与外界空间的界定标志-水口建筑。其建筑用来加强聚落周边自然环境的防卫性, 使其具有对外封闭, 对内开放的双重性作用。转过水口, 再经过田野, 梯田等自然景观, 便可看到整个村庄的形貌, 祠堂、商店、戏台、鼓楼、庙宇及其书院和牌坊等公共建筑布置在村庄的主要道路旁或者村庄周围。这些特有的景观建筑体现了村庄的经济状况与文化内涵。景观标志性建筑形成了景观的第二道景观结构, 重点景观可放在此部分展示。由公共建筑围合形成相对开敞的广场是村中的核心部位, 形成了景观的第三道空间结构并构成了高潮部分。构成村民日常生活的井台、支祠、更楼等场所形成的节点空间和次要中心形成了第四道景观层次。
3.2 景观构成
3.2.1 标志性景观
散落在乡村聚落周边的零星景观, 其平面规模不大。往往结合地形, 呈现出纵向高耸或者横向展开的布局模式, 以此成为了村中内部与周围山川隔绝的对景或者欣赏对象。例如桥、墩、塔、庙宇、楼台、甚至古树景观。大多数此类标志性景观位于水口或者聚落周边山上。
3.2.2 水系
大多数的村庄聚落都会选在河流、湖泊的周边, 形成带状或者团状的布局。不仅如此, 人们开始想方设法的将水引入村中, 开池蓄水, 这样不仅有利于日常生活和基本需求。而且水景调和与串联起聚落中各个分散的聚落景观元素, 美化与活跃了整体景观。
3.2.3 居住区
乡村聚落的居住区布局与城市居住区布局风格相差甚大, 有特色的乡村聚落都有其各自的特色, 其选址, 建筑形式, 采光通风, 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 如气候、降水、风向及其人文文化, 如社会习俗, 节日节庆等密切相关。它们都有局部连续的相似的形体特征或者是相同颜色质感的建筑砖砌材料与色彩, 而正是这种大片的统一的构成特色景观要素使其成为了具有明显不同于城市居住区的乡村聚落景观。如果是在聚族而居的地方, 即同一宗祠发源的子孙住宅组成, 其空间布局明显的显现出长幼尊卑的次序, 或组团型, 或井干型。但都会有明显的中心建筑体现。例如, 皖南关璐村。
3.2.4 广场
作为乡村聚落的中心和景观标志的广场, 同时还兼具了连接道路和人流的作用, 传统的乡村聚落作用也有好几种, 比较常见的广场有宗教功能、商业功能和生活功能。作为当地居民的活动中心, 公共建筑的延展, 及其道路的融合空间, 许多聚落在规划之处都以此广场进行中心布局。
3.2.5 边沿景观
边沿景观是指村口的边沿, 或者是聚落与劳动耕作的土地的交界处。人们由于风水观念会对这些景观重点处理, 同时这些景观也体现出了整个村落的民俗文化及其经济发展。整理现有资料, 就会发现庙宇、祠堂、书院等建筑都是以公共建筑为中心, 沿着中心的聚落边缘布置。从而纵观侧立面, 会发现聚落立面与景观的丰富。
3.2.6 街巷
街巷连接乡村聚落各个重要节点, 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而街巷的布置也体现了整个部落布局的思维严谨性。若是长幼尊卑的思想在聚落中表现明显, 那么中轴对称, 重点突出的景观便会一览无遗。而蜿蜒扭曲的街巷则体现出轻松愉快地气氛, 如湘西苗寨和丽江古镇的小街小巷。街巷同时成为为乡村居民生活交往与邻里通话的重要纽带而充满了人情味, 充分的展现了乡村聚落的“场所感”, 是一种舒适的人性空间。
4 乡村聚落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内容
乡村聚落是属于自发性的沿着地形地貌发展而成, 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及其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人口增长的大幅度加快, 此种发展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乡村聚落的发展。而由于每家每户根据自身经济条件修建改造自己门户, 打破了原有规律的乡村聚落布局, 使得景观层次不齐。缺乏有效的措施保护和继承乡村聚落原有的风貌和文化, 使得在景观上造成混乱。面对如此局面, 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应该掌握生态规划的原理与理念, 采用统一规划建设管理的办法。
4.1 控制聚落空间层次
中国在高速城市化的情况下, 传统的聚落景观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功能。当前, 能够长久保存的乡村聚落景观应该是既有原来聚落的基本特征, 比如聚落统一环境肌理, 便于识别的景观中心标志, 舒适的聚落尺度空间, 传承已久的交往空间, 又能将乡村聚落环境满足现代的景观功能需求。因此, 在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塑造上: (1) 突出聚落景观的可识别性, 例如强化聚落入口, 重点地段, 街巷交叉口的景观特征。 (2) 针对边沿景观, 突出其景观特色。 (3) 增加聚落景观的绿化量, 在街巷, 道路, 沟渠旁边设置一定的绿化带, 在绿化带增加休闲, 观赏, 游憩的设施。 (4) 利用生态景观设计的手法, 对遭到破坏的乡村土地, 水资源得到恢复。
4.2 修整乡村建筑
反映着当地自然, 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乡村建筑是传统民居为主的乡土建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乡土建筑一直保持着优良的传承性。但是工业文明后, 建筑的新形式不断冲击着乡村聚落。其在布局, 尺度, 形式, 材料和色彩上与传统建筑大庭相径。传统乡村建筑文化和特色正在逐渐消失, 因此, 乡村建筑的保存与发展需要统一的规划设计, 使其原有形式与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存留。
用以下3种方式来解决乡村建筑现有的保留与发展问题: (1) 给予保护政策。因其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能见证村落文化成长, 引起人们产生文化共鸣的古村落建筑, 即使失去了原有功能也不能予以拆除与随意改建。 (2) 建筑内部空间改建。若建筑的功能已经不适用现代生活, 在改变其内在结构时, 应该尽量保持其外在建筑形式, 例如外墙装饰材料及其颜色。这样子能过促使改建的聚落建筑与整体环境先协调。 (3) 拆除。对于一些没有历史意义与丧失内在功能, 不能改建的旧建筑, 都可予以拆除。
4.3 创造行为活动与场所空间景观
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 将人们在户外的活动划分为3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及社会性活动。对于乡村居民而言, 必要性的生产活动包括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 如生产, 劳作, 做饭, 洗衣。自发性的活动包括居民之间的交流, 小孩之间的游憩等活动;社会性活动包括赶集、民俗习俗、节日节庆。不同的活动, 例如赶集、祭祀、过节, 都需要不同的场所与之相对应。 (1) 必要性活动。在生产场地劳作, 人们溪边或者井台淘米, 洗衣, 洗菜, 从而成为了各家各户的联系纽带。 (2) 自发性活动。在街道见面也总会寒暄招呼。人们较多在街道的十字、丁字路口、广场驻足交谈。在有大树和石凳, 一堆沙, 一堆草和一条小溪都有可能成为老师与小孩嬉戏玩耍的地方。 (3) 社会性活动。这些活动并不是自发性形成的, 往往是在特定的即使, 祠堂和庙宇等形成而出现。这与当地的文化与传说有着密切的相关。
5 结语
人们的行为活动影响着场所空间的形成与发展, 而随着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居民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内同也发生了变化, 古老村庄的一些场所空间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行改造, 丰富乡村聚落景观的内涵, 创新乡村聚落景观的发展途径,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乡村聚落景观。
参考文献
[1]陈威.景观新农村:乡村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2]梁雪.传统村镇实体环境设计[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60.
[3]kevin.Lynch.The Image of the City (24th) [M].Cambrige:the MIT Press, 1996:46~47.
乡村聚落 篇3
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带来了乡村创收渠道的拓宽、产业结构的优化、城乡差距的减少,但与此同时,蜂拥而入的人潮对乡村提出了新的要求,诸如与之配套的餐饮、住宿、交通等旅游设施,这些新的功能元素对多年积淀的乡村聚落景观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并对乡村聚落的乡村性保护更新和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2]。如何既发展旅游,又有效地延续乡村聚落景观深刻根植的乡村性、生态性,将使得乡村旅游朝着有序、平稳、健康的方向发展。
1 乡村聚落的旅游标识设计
当人们面临旅游目的地选择时,往往根据旅游地的旅游形象、宣传口号、视频资料等来进行判断,从而做出最终的决定。然而,汪洋大海中各种传媒造就的诸多旅游形象怎样才能异军突起并被识别和认同,仅靠单纯的文字已经无法顺应现代人挑剔的眼光,而旅游标识这种视觉形象符号最终能够成为吸引游客前来的重要策略。乡村聚落的旅游标识设计应努力提炼乡村地方文脉,选择墙垣、石碓、马厩、农具等具有乡村生活气息的生活素材,塑造乡土气息浓厚、新颖独特、公众认同并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景观元素。选择村口、晒谷场、溪畔等乡村聚落的核心点进行布置,并将标识符号贯穿在指示牌、照明灯、休息设施等游客逗留的位置,从而提升乡村聚落的整体形象。当确定乡村聚落的景观标识之后,就应提炼适合乡村的旅游口号,朗朗上口、简洁凝练的语句将最终打动游客的心。
2 聚落建筑的乡村性更新和改造
乡村以其独特的景观魅力和资源优势吸引城市人寻找记忆中宁静美丽的家园,然而当这种探寻上升到旅游高度时,必然需要满足旅游的基本要求,即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在传统乡村聚落的基础上,首先应合理更新改造聚落建筑和院落空间,才能满足民居式旅店、街巷型商铺、农家乐菜馆等不同的功能要求。
充分了解和认识乡村聚落建筑承载的人文历史,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结合建筑原有的结构形态进行有机的更新和改造。乡村建筑的造型、结构、材料等均应延续自然、社会、人文适应性的美学特征,避免采用模式化、城市化的彩色瓷砖、大面积花岗岩等冰冷的外衣来进行包装。对乡村聚落建筑进行分级划分,具有观赏价值的历史遗迹建筑应秉承保护和修缮的原则修旧如旧、原汁原味地保留。那些不属于文物的老旧建筑应确保乡村建筑色彩、造型与原有风格一致;保留乡村建筑天井、风巷、廊道、厅堂等乡村性浓厚的布局;选择木材、青砖、石块、茅草等成本低、耗能小的当地材料;结合旅游项目的要求装修建筑内部的厨房、餐厅、厕所、卧室等部分,从而赋予其新的功能。
3 乡村空间的有机拓展
基于乡村旅游发展的需求不能仅仅停留在乡村聚落建筑景观的更新和改造上,乡村聚落景观的规划设计应结合旅游的现状和未来的趋势,遵从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原有聚落为原型,对乡村聚落环境及各部分空间进行新的创造,从而满足乡村旅游各方面的需求[3]。一是对街巷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改造。街巷是最能体现聚落乡村性的场所,街巷空间往往由水平和垂直2种界面组成,水平界面包括道路、水系等要素,垂直界面则包括建筑外墙、篱笆、墙垣、绿化等部分。在不打破街巷空间的尺度感、连续性、归属感的同时,在水平界面中适当增加类似洗衣埠、亲水石矶、古朴的木船等景观元素,为游客创造体验乡村生活片段的机会,勾起童年抓鱼抓虾的快乐记忆。增加垂直界面的蔬果类爬藤植物,不仅能够柔化建筑界面和外墙,同时能够使游客在乡村聚落内部感受瓜果飘香的乡村田园氛围。二是对中心公共空间的功能进行拓展。在传统的乡村聚落中,往往有一些结合集市、宗教、戏曲等综合功能的中心公共空间,这些空间所处的位置一般都在村落的核心位置,为村民们节假集日提供活动,同时也是村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4]。它的性质与城市中的广场类似,但却有着区别于城市广场的构架和氛围,反映乡村厚重的历史文脉和乡村质朴的生活气息。对于旅游者来说,这里是最能体会乡村文化的场所。提升该场所的复合功能,将同时满足游客和常年居住的村民的需求。在中心公共空间布置一些可移动的景观坐凳、花坛、棚架,不仅可以满足游客休憩活动、室外餐饮的需求,并为大型集会和民俗表演提供观赏驻足的位置。而在旅游淡季或使用率低的情况下,这些设施也可以移走,恢复其乡村日常生活的状态。三是增加乡村性停车空间。当前,自驾游的旅行方式越来越普及,周末、假期一家人或几个朋友驱车前往乡村、感受田园风光已然成为一种时尚。为防止破坏乡村聚落宁静的整体结构,应选择乡村与外界连接距离较近的位置,安排停车场所。停车场的平面形状可以参考乡村农田的形状自然布局,并灵活布置,避免大面积停车空间的出现。停车场的地面应选择当地的块石、卵石等乡土材料,并适当留出透水的缝隙,撒播当地适应性强的草种。车位之间点植柿树、柚子、核桃、枣树等冠幅较大并体现乡土气息的果树,打造乡村气息浓厚的生态果园式停车空间。
4 乡土植物的保护利用
亚历山大在《建筑模式语言》———“基地修复”模式中曾提到,应该主动避让那些植被茂盛的肥沃地区,文中还说道“我们每一次破坏这些东西,都要花20年,甚至是一辈子,才能用我们日常点滴劳动创造出同类的景物。”由此可见,乡村植物景观和田园风光的形成必然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然而一些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和领导片面的功绩要求,追赶错误的设计潮流,引种外来植物,造成物种入侵并破坏了原有的乡村植物风貌。乡村植物景观的更新和改造应保护风水林和乡村经济林木,尽量选用土生土长的植物,局部林下空间选择合适的蔬菜品种作为地被植物。乡土植物不仅适应性强,而且利于养护管理,并确保当地植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充分反映乡村原有的特色景观和精神内涵。
5 结语
乡村聚落是农村居民世世代代繁衍居住之所,其独特的建筑造型、节点空间、植物群落等景观要素组成了乡村性的原始基因[5]。然而,当前乡村旅游迅猛发展,使得一些乡村自发性、无组织、仿城市的开发蔓延,传统的乡村聚落景观遭受前所未有的不良影响。乡村聚落如何顺应潮流做出相应的回应与变化?乡村管理者、规划设计者及村民们应忠于基原始因的呼唤,合理拓展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增加适度的功能性乡土景观元素、保留乡村性的原汁原味,才能不断唤起城市人渴望回归的愿望,并确保乡村环境的有机发展[6]。
参考文献
[1]王小会.浅析乡村旅游的乡村性[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旬刊,2009(2):123-124.
[2]暴向平,张学波,庄立会,等.乡村旅游的本质思考[J].昆明大学学报,2007,18(2):21-22.
[3]金颖若.旅游地形象定位及形象口号设计的要求[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45-47.
[4]黄炜.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村落更新改造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6.
[5]张建武.乡村旅游影响下的乡村聚落外部空间设计初探[D].重庆:重庆大学,2008.
乡村聚落 篇4
乡村聚落的交往空间是乡村生活和文化最集中展现的舞台, 通过对它的观察、认知和理解, 以及对环境中人的交往方式的观察, 有助于我们把握交往空间中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而创造性地保护和延续乡村聚落的场所精神。
1 交往空间的单元模型设想
乡村聚落中交往空间的形式多种多样, 如何使用相对抽象的概念具体指导交往空间的建设。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笔者希望以空间类型学的研究方法, 通过交往空间的模型化思路, 完成从理论研究到空间塑造的实践转化。
乡村聚落的交往空间是一个庞杂的空间系统, 它的具体空间形式很多, 既有水塘、宅前空间等相对简单的空间形式, 又有像主街、桥头这样相对比较复杂的空间形式。但复杂的空间也可以理解为是简单的链接和整合, 例如:水街往往是由骑楼、水埠、桥头等局部的空间片断以具体的形式和结构整合而成的。所以说, 乡村聚落的交往空间系统到最后都可以被分解成简单的空间单元的集合。类似上述的道理, 简单的空间是由空间界面和空间元素共同构成的, 而空间界面本身也是空间元素的集合, 空间界面的属性是由空间元素所构成的。因此空间单元也可以被最后分解为空间元素的集合。交往空间模型化的基本思路见图1。
基于上述两点认识, 对交往空间的模型体系的研究可以通过建立空间单元模型的方法实现, 即研究空间元素、空间界面是如何具体构筑空间单元。进而还能探讨多个单元模型的整合, 即寻找空间单元模型之间以何种具体的形式和意义, 完成从简单到复杂, 从片段到连续, 从局部到整体的转变, 最终完成复杂空间或空间系统的塑造。
2 空间单元模型的相关概念
从交往空间系统或复杂空间中提取的简单空间, 就是讨论的空间模形的原型。在实践应用过程中, 单元模型的提取常常取决于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界面属性。
2.1 元素
空间元素即是空间实体的物质基础, 又是意义和精神的物质载体。空间元素相互组合、相互作用, 以具体的形式展现一定的空间结构, 以支持相应的交往事件的发展, 即实现“事件模式”与“空间模式”的对应。空间元素自身有许多丰富的特质 (材质、色彩、尺度、比例等等) , 这些细节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深故地表达环境的信息。即使是相同的空间元素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背景下, 也有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这种固定组合方式在人们印象中形成特定的空间特征, 从而向人们传达出特定的环境意义。例如, 同样使用天然石材铺筑, 但不同的拼接和堆砌的处理手法, 形成不同的空间特性;平原地区的石材组合方式显得更细腻精致, 刻画了水乡隽秀婉约的气质;丘陵地区的处理手法则更自然纯朴, 也更有野味。
空间元素既可以直接作用于空间, 又可以通过先作用于界面的形式间接地作用空间。因此我们将空间元素分为两类:一类是构成空间界面的界面元素, 另一类是存在于界面限定的三维空间范围内的介质元素。界面元素作为空间界面的构成基础, 不但向人们传达元素自身附带的微妙信息, 更强调以组合成空间界面后表达的总体价值和意义, 相对于介质元素更具稳定性, 通过以固定特征的形式表达环境的意义。介质元素则具有较强的可变性、塑造性和主观意象性, 它以树丛、座位、匾额、灯箱等形式出现, 承担了半固定特征的作用。而且介质元素可以通过选型、组合和密度的控制等方法, 帮助我们进一步强化空间特性和场所氛围。
2.2 界面
按界面的构成要素, 我们可以分为实界面和虚界面, 按界面的空间位置, 又可以分为水平界面和垂直界面。综合考虑方向和虚实的因素, 将界面进行分类。所示交往活动展开的底界面绝大多数是以大地的实体形式存在, 我们用S1表示, S1是人们形展活动和物资流通得以实现的基础平台, 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景观资源, 草坪、水塘、铺地等等。空间单元的顶界面往往是虚无的, 可以披檐、骑楼等界定灰空间的形式出现, 所以我们用X1表示。垂直方向上的实界面用S2表示, S2往往是由裕本建筑的外墙及附属构筑物组成, 在其构成的空间元素中, 常常传达出丰富的历史、文化、地域、经济等多方面意义。垂直的虚界面则用X2表示, 它一方面既限定和标识了空间的占有领域, 又能使空间单元与周围环境和景观进行对话和交流, 另一方面能在空间序列组合时, 起到衔接和过渡的作用 (这部分会在空间组合模型中展开详细讨论) 。空间单元模型的界面结构见图2。
2.3 重力倾向
空间中的各个元素及空间元素集合而成的空间界面对空间的影响并不是相等的。也就是说, 一个空间的重力倾向应该能明确地体现空间的功能定位, 从而引导人们展开交往活动。人人通过对重力倾向的体验, 得出对空间功能和特征的理解和认同。在体验空间的过程中, 对重力倾向的感受是整体的, 是各个不同方向的重力倾向的矢量和。
引进重力倾向这个概念的目的, 是为了在研究功能定位时, 将人对空间体验的整体感受用图式语言描述出来。这可以用来评价和判别现有空间的特征与所要支持事件是否相协调, 即各种参量所表达的环境意义是否与功能定位相一致。
3 空间单元模型的分类
实现“事件”与“空间”的统一是创造交往空间的最终目的, 这一目的实现有赖于对空间界面和空间元素的设计, 以及场所特性的形成, 这也确定了空间单元模型的主要研究内容。
3.1 空间界面的组合分类
就物质构成而言, 界面以不同的空间围合方式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例如:向心性、轴向性、开放性、滞留性等等。在所有的界面组合中, 底界面始终是闭合的实面, 以大地或水面的形式呈现, 所以对组合类型的讨论主要是对垂直界面和顶界面的讨论 (见表1) 。
1) 单元模型1:这种空间模型一般有两种占领空间的形式:实物占领和虚界面围合。实物占领的原型有广场中心的百战不殆树、村庄入口的石碑等, 场地的中心往往也是意义的中心, 中心的交点越瞩目, 向心性越强。以虚界面围合是指当空间垂直整体的约束力已基本不起作用, 这种情况下, 就可以将围合界面视作虚界面, 最常见的空间原型就是十字路口。但这种场地的中心少有人活动, 人们一般倾向于沿场地的边缘活动。
2) 单元模型2:这种界面组合方式的空间原型可以是一侧有建筑墙体界定, 另一面临水或田野等视野开阔的空间, 例如单侧界定的乡间小路等。这种空间的特点是既有伸展方向的轴向性, 又表现与S2界面相对应的开放性。同时, 在功能的重力倾向上会明显地倾向于S2界面一侧。
3) 单元模型3:这种空间模型表现出明确的轴向性和引导性, 一般用于以交通功能为主的空间, 其最常见的空间原型就是街道和巷型。在底界面S1与垂直界面S3的交接的边缘处常常会形成滞留的可能性, 但具体要视界面之间的比倾尺度和空间质量而言。
4) 单元模型4:这是交往空间中很常见的模型, 例如室外的建筑角, 道遗物转折处被放大节点等。这样的空间表现出的领域性和滞留性, 常常在固定的时间段有固定的使用人群, 既是摊点设置的好地方, 又能吸引晒太阳、聊天等自发性交往活动的开展。
5) 单元模型5:这种单元模型往往容易表现出封闭性和内向性, 但具体要视围合界面的比例而定, 而且赖以围合的实界面, 常常对空间原型起决定因素。湖州传统交往空间中, 街和弄堂的尽头就对应这种模型。
6) 单元模型6:相对封闭的空间形态, 既具有轴向性, 又有良好的景观渗透性, 加上顶界面X1的实体化, 满足了人们心理上进入其中的欲望, 为人们开展较长时间的滞留活动带来可能性, 而且常常作为相邻建筑空间的外延。空间原型可以是有骑楼的水街或带披檐的外墙等。
7) 单元模型7:这种空间模型的空间原型有凉亭或茶棚等, 界面中X1的实体化, 往往使这种空间产生很强烈的领域感, 甚至使用者会产生类似于在室内活动的安全感, 能进行长时间稳定的交往活动, 例如供人闲聊、看书、下棋等。在垂直虚界面X2的处理上, 常常用到虚实相生的处理手法, 用形态确定但不阻拦视线的结构支撑体, 既能像实界面那样清晰明确地划分空间, 又能实现完全渗透, 有效增加空间层次。
8) 单元模型8:这种空间模型的范围相对较小, 往往只涉及到涵洞和过街楼, 在湖州地区乡村聚落的交往空间中较少遇到。这种单元模型在视觉上有一定的标志性, 而且常常预示着空间性质的改变, 经常被处理成空间序列的转换和过渡的节点。
3.2 空间元素的组合和功能
3.2.1 界面元素
界面元素在空间的一个围合面上构成具体的界面形态, 同时界面元素自身具有丰富的信息, 使环境意义更加充实和具体。基于功能和审美的习惯, 水平界面和垂直界面上的元素往往有着不同。
底界面S1是步行、滞留等空间活动的承载面, 此外还有视觉景观和场所体验等需求。生活中常见的元素有地形特征、地面铺装、草坪、水面、台阶等等。多样化的空间要素点缀着我们最容易触及的界面, 人们在界面平台上开展各种活动, 并由此形成场景, 产生空间感受。
实体的垂直界面S2在日常生活中几乎等同于“墙”界面。此界面上的元素, 一方面为交往活动的展开提供立体层面上的平台, 使空间具有围合感;另一方面, 以特定的时代、地域、功能的内涵, 充当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 以建筑风格、局部构造、墙面材质、色彩等细部向人们传达着环境的意义, 丰富了空间的内涵, 有助于空间氛围的形成。
顶界面X1一般指檐、顶棚等遮蔽物和构架形成, 既可以遮风避雨、又很好地限定了领域的界限, 还常常是某些重要场所的标示, 既有实用性, 又有趣味性。
垂直虚界面X2往往是用树木、构架和低于视线高度的花坛、护栏等界面元素, 以点、线的构成方式对界面局部进行围合和限定。这个界面上的元素构成体现了行为和景观两个层面上的开放性和可及性, 既是鼓励和吸引空间外围的人进入其中的开放姿态, 又延伸了空间的视线和景观。界面元素的分类见表2。
3.2.2 介质元素
如果说界面元素连同界面共同形成了空间的骨架, 那么介质元素就是依附于骨架上的血肉, 以半固定特征的形式生动具象地表达空间的功能和环境意义。人们在空间中体验介质元素的色彩、材质、声音等细部信息, 并以整体感受的形式帮助形成对场所精神的理解和把握。
根据介质元素的功能不同又可分为功能介质的信息介质。功能介质以桌、椅等具有明确用途的元素表达空间意图, 为交往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服务。在乡村聚落的交往空间中, 其功能介质的表达往往具有瞬息万变性和简易性, 可能仅仅是一块水泥板或几块大石块, 但这同样是事件得以实现的关键条件。信息介质是以树森绿化、广告、招牌、标语等形式存在, 它在提供信息的同时, 既能协调空间单元内部各界面元素的冲突, 使空间的整体意义更明确, 又是多个空间单元叠加时重要的过渡手段。
4 结语
乡村聚落交往空间正面临着空间结构被破坏, 场所精神逐渐丧失的困境, 因此, 对其重塑的展开研究具有深远意义。乡村聚落交往空间的单元模型建构仅仅迈出了研究工作的第一步, 提出了一种具体可操作的研究方法, 更表现了一种思考的角度。在后续研究工作中, 基本单元模型的基础上, 还需对各个单元模型进行整合, 从界面的缝合、元素的链接以及特性的延续等角度展开讨论。
参考文献
[1]韩怡.运用建筑现象学对城市生活空间的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
[2]方华.杭州西湖湖滨街区空间解析[D].杭州:浙江大学, 2005.
乡村聚落 篇5
关键词:乡村聚落,生态美学,传统村落
乡村聚落是人类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产物,是自然与人相互作用交织的复合体,而生态美学则是人与自然相互对话的媒介。乡村聚落中生活的人与其外生态环境的审美关系,主要通过人的生活环境来反映,而人与其内生态环境的审美关系主要则由人的生活方式来体现。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涵盖了人与其内外生态环境的双重审美关系,并以生态文化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乡村聚落的生态审美主要是外生态环境审美,但同时由于生活在这样的时空环境下,这里的人也有着其独特的内生态环境审美。并且,内生态环境审美与外生态环境审美是相互作用的,内生态环境审美所指引的审美实践强化了外生态环境审美,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现存乡村聚落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各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历史断面,通过对其剖析,可以丰富关于人与自然学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拓宽生态美学研究的视野和思路,形成生态美学研究的新视角和新理念。
1. 乡村聚落与生态美学语境下传统村落
人类为了谋取更大的发展和更适宜的生存,而与生存的环境不断发生着协同演化。乡村聚落作为乡村地区的聚居地,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的场所[1]。在很多学者看来乡村聚落与村落具有相同的意义,但细究其内涵可发现并非完全一致。聚落在古代指村落。在近现代,乡村聚落指各种乡村居民点,既包括乡村中的单家独院,也包括由多户人家聚居在一起的村落(村庄)和尚未形成城市建制的乡村集镇[2]。从实际现状来看,村落是乡村聚落的一个最具代表性类型和主要组成部分。在本研究中,我们主要通过村落来研究乡村聚落。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存留下大量价值很高的村落,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村落冠之以“传统村落”称号。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印发的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中明确提出[3]:“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本研究不局限于传统村落名录下的村落,也包括浙江省级历史文化村落及其他一些保存了一定传统风貌的村落,在下文中以“传统村落”概括统称。当然根据我们的认识,必须指出在村落中保护传统建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延续或者以此为基础的活化,演化。文化的湮灭不存将使物质遗存失去存在的精神内核,而仅仅成为象征的符号。
传统村落是一种生活生产中产生的遗产,蕴含着深刻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在一定层面上代表着一种和谐的人类聚居空间。这种和谐,并不一定是自觉,但至少是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自发,是过去当地人在技术、知识和人力方面所达到的最佳境界。Bourassa(1991)曾言,“景观是特别庞大的美学标的物,它可以是艺术、加工品和自然的混合体,并且不可避免地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纠缠在一起[4]。”对于传统村落而言,正是如此,诚如Koh(2008)所说“景观是模糊的是因为它不是外在的某样东西,而存在于我们其内,我们即是景观,无论是实在的,象征的还是隐喻的”[5]。乡村聚落中生活之人与“自然的人化”后所形成的自然之间的审美关系,主要通过人的生活环境来反映。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共同塑造着生活环境,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反映“人的自然化”后所形成的关于人自身生态系统的“自然”审美关系的生活方式。而人的生活方式在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同时,也深刻改造着它,既可能产生正面促进的积极作用,也可能发生负面的消极效果。但通常,最终形成了地域性特征鲜明的生态文化,而这些特征经常反映在村落风貌及村民的生活方式上。自然的三大特征整体性、有机性和多样性在乡村聚落上也有着丰富的反映。服从生态原理创造或经营之下的乡村聚落景观,从多方面而言都是符合生态美学建构的:整体的景观结构组成是相对稳定且富有弹性的(可成长性),能够持续较长时间跨度(可持续性),而所需要的维护管理成本也相对经济,资源利用少而有效(低维护性),在一定地域尺度下,能够实现同类型或不同类型下的村落共存(包容性)。当然,乡村聚落在遵循生态原理的过程中,仍然需要设法去积极结合其他的目标价值。包括:土地使用项目的和谐、空间与设施的适宜性与便利性、形式美感、整体环境的统一感等等。
具有生态美学价值的事物一般来说是符合自然规律并符合生态伦理,是“自然而然”,而“自然而然”的事物则能够显现美的普世价值。当然根据我们的理论,生态美学是一种主体间的交流与对话。因此,真正生态美学的完成,即生态审美的发生是自然与人类发生交互性主体审美关系,并不是事物本身具有生态美学价值即可,而是需要生活其中的人与之发生交互性的审美体验,同时完成自然的人化及人的自然化。正因为如此,“生态规律”“生态伦理”与“生态审美”的企图才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实现生态美学意义上的统一。当然无论如何,乡村聚落本身并无法包涵所有生态美学内涵,而生态美学则可以称为理解乡村聚落中的根本出发点与重要议题。
作为一个符合生态审美的乡村聚落必须是一个开放的、有机的、多样的但同时又整体统一的聚落。聚落具有类似生命的机能,有良好生态功能的,各种生命形态都拥有其合适生存的机会和竞争的条件及对人类生活能有效支持,同时村民的感觉和精神能力能与自然规律及生态伦理相协调。
2. 浙江传统村落的聚落景观
浙江由于山脉,河流等地理环境因素的阻隔,在历史上遭受战乱等破坏较少,文化、经济上既与中原地区发生紧密联系,但同时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因此历史上形成了大量地域性突出的传统村落,其中的相当部分还保留至今。浙江传统村落强调与自然的有机融合,顺应山水地形,空间讲求变化。英国哲学家罗素早在20世纪前叶就指出“典型的中国人希望尽可能多地享受自然环境之美[6]。”李约瑟曾写道:“中国人在一切其他表达思想的领域中,从没有像在建筑中这样忠实地体现他们的伟大原则,即人不可能被看做是和自然界分离的[7]。”浙江传统村落尤为突出了浙江人醉心于融合自然山水的人居环境中。
由于浙江省复杂的地理环境及漫长历史中村落所自发形成的特色产业与功能定位,形成了各地区间不同形式的村落。根据地形地貌,可以将其分为山地型、水乡型、滨海型三大类,而依村落特色产业与功能定位则可分为传统农业型,特色手工业型及交通贸易型。由于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因此数量上以山地型居多,且山区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因此村落受现代文明冲击较小,相对还维持着较为原生态风貌,因此遗留下来的传统村落多为山地型。通过对这样一些村落的调研(表1),本研究试图以现状断面来展示乡村聚落语境下的生态审美历史脉络。
根据前期研究成果,乡村聚落下的生活环境生态审美藉由形式、体验、交感三者展现。形式具有内涵性,即蕴含特有结构模式的存在方式。同时形式又具有外显性,即具有表征内涵的一定的外部表现形态。两者之间既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又相互联系,统一存在于形式之中。通过考察乡村聚落的外部表现形态可以探究人的生活环境中的生态审美中的形式要素。乡村聚落景观的形式的具体表现复杂而具体的场景,各种物质实体交叉、混杂、重叠着呈现[8]。乡村聚落的外部表现形态包括空间形式与时间形式。空间形式是乡村聚落在自然环境与人工建成环境构成的整体空间关系中遵循整体性、有机性、多样性原则,由实体元素所形成的格局、肌理、形制、界面关系等多方面呈现出乡村聚落的有机秩序。而时间形式是乡村聚落整体及其内部各物质实体随时间而发生变化所产生的特定序列。在具体的案例研究中,我们仅能凭借文字,图件及其他影像手段(如卫星图)来试图构建“真实存在”的序列。更为可靠的研究方法还是从历史断面中的当下乡村聚落空间形式来窥探其所符合自然规律、生态伦理,“自然而然”的生态审美内涵。
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有的事物都在缓慢地分崩离析。因此,世间万物都需要系统外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秩序)来维持自身。只有“自然而然”的村庄才具有足够的生命韧性,也即具有充分的可成长性与可持续性,才能以最健康的姿态最大的可能性存活至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自然而然”的基本状态,它在资源利用层面上意味着乡村聚落符合生态美学的最低要求。但这种基本的“自然而然”如果不注重可持续性,任由人的欲望去耗尽内生禀赋,再藉由不断地外延式注入周边资源以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则注定了这种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因此对环境的友好性即可持续性,及与周边环境的相容共生,即包容性也是其应有之义。利用自身特色发展延续自己,同时考虑到这种方式的可持续性,即在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中能否自给自足,或者是对周围环境产生一种最小程度的扰动,即这种扰动下的生态系统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能力恢复到平衡状态,这才是乡村聚落生态审美告诉我们的内核。此外,乡村聚落发展受到交通手段、人力及生产技术的限制,聚落周边的耕地与水源只能满足一定数量村民的生存,因而决定了聚落只能以一定的规模存在[9]。这也是乡村聚落能够保持低扰动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
传统村落坐落于特定而具体的场地中,反映着特定的地形、地貌与气候等自然基本面(图1-图4)。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全省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为山地,中部为丘陵,间有盆地散布其中,而东北部为低平的冲积平原。同时,各大山脉东延至海,露出水面的山峰构成半岛或岛屿。浙江又有苕溪、运河、钱塘江、甬江、椒江、瓯江、飞云江、鳌江八大水系分布其中。此外,不可复制的气候也是地域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浙江省在亚热带季风气候作用下再加上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变化丰富的气象景观。散布于浙江山水间的传统村落尽管在类型和形式上各有不同,但贯穿其中的却总是与其所处场地保持适应性。这是由于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先民们受传统文化熏陶,形成了以顺应自然、因地制宜为主旨的聚落营建思想。
山地型传统村落通常坐落于背山面水向阳处,这是在综合考虑阻挡西北寒流,解决生产生活用水及取得良好日照后的自然选择,同时也符合传统审美依山傍水的审美诉求。而对于交通便利、地势高爽、利于生活等也是村落营建主要考虑的因素。此外,由于中国易发水旱灾害,因此很多村落以水利设施成就其生命线,如丽水市莲都区堰头村的通济堰(图5),诸暨市泉畈村的桔槔井灌工程,杭州市桐庐县深澳村的地下水系(图6)等。水乡型村落枕河而居,村落格局沿水系展开,临水常设院,院落开敞。由于村落保持着与河道的紧密联系,一方面解决了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另一方面也可利用河道开展水运,促进村庄的对外交流,如湖州市南浔区荻港村,嘉兴市嘉善县北鹤村都是非常典型的水乡型村落(图7)。而滨海型村落则由于渔业生产或者海防的需要设置在有天然屏障,岸线基本稳定、水深适宜的水岸处,为防止潮水侵扰,通常居民区设置在地势较高处,这在宁波市象山县东门渔村有所体现。
3. 生态审美视角下的乡村聚落的诠释
乡村聚落充满了人类的气息与印迹,其忠实记录着人类的活动与历程,当然也包括人类的审美体验与审美实践。在传统村落中,人与自然交迭共生,协同演化。这正应了卡捷特(Gregory Cajete,1994)所述:“在美国的许多地方,原住民(印地安人)积极地与其他所在场地相互作用,通过忙碌的工作,使他们成为地方上每一件事物的参与者。虽然,他们本身就是影响地方发展的重要因子,但是他们更领悟到自己必须怀着谦恭,理解及尊敬的态度去对待场地的神圣性及所有共处的生物,才能使所有向着正向和谐发展[10]。”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本次调查的16个传统村落中,只有极少数至今还维系着较强家族血缘纽带的村落才依稀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如深澳村。
人类为了适应生态系统中各种环境的力量,发展并塑造出与自然生态相互依赖、共生、共存的人文地景,成为了融合人类文明与大地演替的一种生态艺术,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秩序与定律[11]。加拿大学者卡尔森(Allen Carlson,2001)在—篇名为《人居环境的审美价值判断(On aesthetically appreciating human environments)》[12]的文章中指出:人居环境的美感精华,能够彻底地融入日常生活,并让多数人得以理解。他进一步解释:只有透过生态的方向和所有相关机能的合适,才能成就人居环境的最高美惑,也就是人与自然双赢的局面。而对于如何完成这个终极目标,他认为是顺从自然生态的运行原则,也即“看起来像它们应有的样子(looking as they should)”。这与本文所提出的“自然而然”有异曲同工之妙。
3.1 此在与共在
(1)此在的乡土
人作为此在,在它的存在中与这个存在自己有关,而世界是此在本身的一种性质。存在的本质是生存,生存“规定”着此在[13]。那么,普通的中国农民又是如何构造这种境况,展开存在的种种可能性呢?“人们利用土地来坚持自己的权利,征服未知世界,并表达成功的喜悦[14]。”中国农民对土地充满了崇敬与眷恋之情。这种与生俱来的乡土意识源于漫长的农耕社会中形成的乡土社会及所建立的乡土关系。根据一些学者的分析认为,“乡”是世代居住的场所,而“土”则是生活的根基[15]。我们也基本持有类似的观点,认为乡土是农民的可能的场所。
地域性资源利用是人与自然互动的场所活动,与生态伦理下的场所性要求相呼应。本质上,资源是一种存在于人类欲望、能力以及对环境评价间的功能关系。对于资源的利用,既包括最基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物质利用,也包括人与自然主体经验交流下所形成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浙江乡村聚落总是体现为其对地形地貌气候的适应性转化。在建筑和聚落所代表的生活环境空间形式方面,包括选址、格局、肌理、形制、材料、工艺等共同构筑了以木结构建筑为主的松散分布的居住体系。在相当长的历史跨度中,浙江传统民居以木结构为主,而建筑平面又以一字型(图8),合院型(图9)为主。随着时代的变迁,木结构建筑又向石木(图10),砖木演化,建筑平面也发生了诸多演变。
(2)共在的体验
乡村聚落中所有事物都是与其环境有机相连,与指向它的事件、体验联系。传统村落不是一个纯粹的物质空间,而是基于生态认知观念所建构的关于场地的形象与情感的关系状态,体验的发生才让人与乡村发生了关联,而使乡村聚落形成了自身特征与生命力。人们所能够具体感知的形象就是一种或多种元素交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和时间流程中,所凝结留存于人的意识中具有抽象属性与具象可感的复合体。据此而言,能够同时展现“空间价值”与“时间记忆”的景观,就是符合生态审美的环境。作为浙江传统村落中空间是与各种曾经发生其中的人的体验相关联的场所空间。这些体验既有为避中原战乱迁徙至此的家族记忆(如桐庐县深澳村,缙云县河阳村),也有绵亘古道数百年的交往与贸易所留存的场所印记(如图11),更是午后在自家台阶上闲坐、与邻里攀谈中所投射成的情感记忆。乡村聚落中持续发生的千百年间村民审美体验孕育出丰富的地域文化,成就了浙江的诗性崇文的品格,同时亦使浙江传统村落具有文化的厚重感(如图12,图13))。当然作为共在的体验,不仅为村民所共同分享,作为观测者也可以通过沉浸式体验感受聚落在时空上为其居民所感受,识别以及村民的精神内核与审美间的联系程度。
3.2 边界与领域
边界是村落及其内部物质实体所组成秩序空间与周围环境临接的界面,从平面上看,近似封闭曲线,在三维空间中上似封闭曲面,但在现实中实为开放耗散系统。因为村落无时不刻与外界保持着物质能量信息流动,即使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也不是完全自给自足的封闭体系。而这个边界的内部则是领域。在传统村落中,农宅建造行为的自发性与多样性使得村落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界面关系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如位于杭嘉湖平原的嘉善北鹤村保留着典型传统水乡自然村落格局,在村落核心区农宅沿水系连续密集分布,但保持临水开敞院落,而趋向界面交接边界处则离散随机散布着独立式农宅,整个村落中除道路与公用设施外,均被保留为农田,村落由于村民营建农宅时占地多寡、离河远近等不同的选择呈现一种整体一致性下的有机生长。
领域是空间主导物体所占有与控制的一定空间范围。空间领域表达了空间需求和空间控制的信息,是分析空间中主体与附属空间、附属建筑物和构筑物等的关系的研究要素。空间领域是一种社会化的产物,斯蒂(D.Stea,1965)根据个体、空间、社会之间的交往深度,把空间分为不同层次的领域范畴,在大家所公认的共同领域内,会产生明显的集体感、归属感、安全感等心理特征[16]。在传统村落中,我们可以以类似的标准,将领域划分为农宅—院落—街巷节点中的公共空间这样等级秩序空间。个人的领域性随着这个等级秩序而逐渐减弱,而公共性逐渐加强。个人的领域空间是保有自我并包容他人的心理范围,它的存在平衡了自我与其他共在体验者的关系。等级秩序空间不是简单的叠加,更多是不同层次领域在物质空间上的投影。领域决定了空间的格局及部分形式,这在生活与空间的关联耦合上有着更深刻的反映。
3.3 异质空间
如果将村落空间关系进行抽象剥离,可以概括为“点”“线”“面”三类元素。所谓“点”,可以归为节点、景点两大类。节点包括重要街巷交接处形成的公共空间及宗祠、风雨廊、戏台等公共场所,是村民进行公共活动的场所,是人与人交互主体经验的场所。而景点是指村落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交互主体经验,传承场所记忆的场所。所谓“线”元素,是指村落中的道路骨架和水系。传统村落村民通常聚族而居,以血缘、家庭为纽带建立起较大的居住组团,因而通常会有机形成一些曲折“街巷”关系来加深这种人际纽带,界面完整但不连续,特别当受制于地形等自然因素或宗法等社会因素。所谓“面”,是指村落由于规模较大,其布局往往突破线形村落的模式而形成团块状居住区,这是为了高效地组织村落内部的物质交流,节约土地资源,同时加强人际纽带的自发行动,客观上促成了节约资源消耗的可持续发展。点、线、面的融合产生了村落内部的异质空间特征。
点线面元素在村落中的非均匀分布,导致了村落内一些物质元素特异性分布,而非均质分布,由此决定了村落肌理。所谓肌理,即农宅单元建筑投影与基地下垫面之间的图底关系[8]。在传统村落中,随机散布的农宅与异质的村落空间间存在平衡。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有无相生,虚实相生,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图底关系更深刻的认识。传统风水学要求村落藏风聚气,因此在一些山地型村落中村野相互交融,街巷狭长通幽。街巷是决定村落肌理的主要空间,是村落建筑负形所形成的脉络。如台州市黄岩区半山村属于典型丘陵山地下的自然村落,以农宅为主的建筑群错落分布于山谷地带,村落肌理随着建筑单体在尺度、方向和间距上的变化组合而呈现不同的肌理形态,在水尾,阳坡及交通干道处建筑分布密集,整体呈现出空间异质性。而在水乡型村落中,由于河道是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因此,在水道呈线性的地区,村落也呈直线形(如嘉善县北鹤村);河道阻断零乱、水塘较多地区,村落形态多为团型(如南浔区荻港村)。
3.4 原型同化与变异
原型同化现象是传统聚落建筑形态演变所遵循的普遍规律,也是社会文化对聚落群体约制功能的具体表现[17]。在村落中,由士绅及富裕阶层定义并引导社会风尚,其所居住的相对成熟完美的宅院成为普通村民乐于模仿的住宅“原型”。通常来说,建筑原型一旦确立便确立了聚落建筑形态发展的内容和方向,因此可将聚落内其他建筑视为不同程度复制的“原型”。
原型同化演变规律赋予了作用于聚落的形态场,地域性特征的形成与之密切联系。聚落形态的地域性特征是由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及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叠加的产物。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制约,建筑材料的有限选择以及建造技术的限制都突出了聚落的空间结构与建筑风貌的不同特征。传统村落在漫长的历史中都形成了不可替代的特色,地域性鲜明,而这正是当代建筑所缺乏的。
虽然“原型”必定遵循,但变异现象亦处处存在。同一个村落中,因村民对农宅功能要求的不尽相同及受个人经济条件、修养喜好影响而对原型加以改造变化。原型变异与原型同化两者既相互作用又互为基础,使得村落在遵从内在整体统一之下又具备了多样性的可能。这正是基于自然的整体性、有机性、多样性原则乡村聚落在自然环境与人工建成环境构成的整体空间关系最完整真实的表达。
3.5 生活与空间耦合
生态审美主要由体验来完成,包括价值体验与审美体验,代表了生态美学的美的层面。而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涵盖了人与其内外生态环境的双重审美关系。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2004)说,日常生活就是人身体、宇宙时空、文化、社会的节奏的交错[18]。乡村聚落中所发生的“日常生活”就是人们协调自然节奏、社会节奏而进行的生活节奏,与时空相耦合(图14-图17)。罗西(2006)认为,生活是永恒的,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建筑内在本质也应该是永恒的[19]。形式的外显性就是乡村聚落的表层结构,而形式的内涵性则成为乡村聚落的深层结构。形式的外显性可以从遗存的传统村落中抽取,从遗存的传统村落中抽取出来的类型必然是某种简化还原的产物。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一些进行仪式活动的空间,如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弄村蓝氏宗祠(历史上景宁蓝氏祖先最早迁入地之一)(图18),桐庐县深澳村申屠氏宗祠,缙云县岩下村朱氏宗祠(图19)及贸易活动的空间(如黄岩半山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前的集贸市场)具有更强的凝聚力来吸引人群,而服务休闲型空间次之(如嘉善县北鹤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至于社会交往空间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发生频率极高,但其对场地要求不高,无论是自家院落还是节点公共空间都可以从容发生,因此不存在强凝聚力。
4. 结语
中华民族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民族,在对土地、自然的崇拜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文化,将人类看做自然的一部分。浙江传统村落是由村民自发建设经由漫长的自然式演进而逐渐形成的。村落中的水系、地形等自然因素对其内部道路形态、走向,建筑选址、朝向,乃至整个聚落形态都有重要影响,从所调查的村落现状来看,大多数村落与自然有机融合,共生共存,可明显看出其中“人工”实体元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倾向。诚然,我们清楚,今天的村落已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早先的村落,它依然在发生演进,不管这种演进是自然主导还是人类意志主导,但在演进过程必须建立在旧有的基础之上,必然带有原有村落的特征。传统村落发展中所取得的经验及教训,将是在制定未来村落可持续发展方针与规划的主要参考。以生态美学观点,自然并不是因为被人类控制、利用、改造而为人确认其存在价值。人与自然中其他事物是处于平等地位上,这里的平等并不是指相同的重要性,而是相同的考虑与尊重。在传统村落中,出于对自然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受生产力制约,人对自然索取较少,并保持对自然的谦逊态度。由此,不仅维持着乡村聚落与周围环境间的生态平衡,同时也保留着和美的生态环境。当然,我们知道传统村落中所蕴含的只是前生态审美阶段下的生态审美,但是无论如何初级,还是能够给我们许多启示。
乡村聚落 篇6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内容包括围绕建设现代农业,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 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 三农” 工作, 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同时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5%左右, 步入深度城镇化时期, 新时期国家建设的重点逐步从城市转向农村。乡村应该是比城市更具有优越性的地方, 拥有美丽的风景, 浪漫的风土人情, 能提供人类良好的居住环境和惬意的生活方式。 相比于城市, 乡村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花腰傣族乡村聚落处于高山河谷的地域环境, 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田园景观浪漫多姿, 在新时期其建设发展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花腰傣族乡村聚落虽或多或少进行了民族文化的宣传和旅游开发, 但村落整体的建设发展仍然处于低水平。 笔者通过深入田野调查, 走入乡村, 走近村民, 发现其现状建设存在诸如农业发展活力不足, 旅游发展停滞不前, 传统文化失落, 村落建设无序, 人居环境品质低等问题。 与此同时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 寻找解决之道, 意义在于为花腰傣族乡村聚落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让更多的人关注少数民族聚落的建设发展。
1花腰傣族
花腰傣 ( 如图1) 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 与壮、侗、布依、水、黎等民族等是古代百越民族的后裔。 花腰傣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红河流域的新平、元江、红河、元阳、金平等县。 其中新平境内聚居最多, 分为傣雅、傣洒、傣卡三个不同的自称。因其所着筒裙有彩锦带缠腰的特点, 俗称“ 花腰傣”。[1]花腰傣族没有受到佛教 的影响, 信奉万物有灵, 有染齿纹身的传统习俗, 不过泼水节。 拥有自己的语言, 以服饰文化和奇异的婚恋文化为突出特点。
图片来源:新平县戛洒镇人民政府
2花腰傣族乡村聚落自然地理环境
花腰傣族乡村聚落自然生长于哀牢山下红河沿岸的缓坡地带, 这里常年气候炎热, 犹如天然温室。可种植双季稻, 早冬蔬菜。 盛产甘蔗、香蕉等热带水果。 高山, 河谷, 缓坡梯田, 造就了独特的地理环境 ( 图2) 。
图片来源:笔者自摄
花腰傣族聚落的选址布局和发展都是在和自然磨合的过程中形成的, 和其古老的农耕稻作文化密不可分, 和信奉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紧密相连。村落就像是稻田里自然生长的一种生命体, 和农田紧密联系, 方便村民耕作生产。 稻作需要丰富的水资源, 因而花腰傣族聚落周围即便没有宽阔的河流, 也有沟渠大小的水流环绕。 花腰傣族神灵多以大树为象征, 因而造就了村落被郁郁葱葱的大树环抱的景象。 因此, 花腰傣族传统聚落的选址多表现出沿缓坡, 顺其势, 或紧邻红河边, 或在哀牢山奔流而下的山泉旁, 或在村前村后绿树成荫的地方。 因此花腰傣族聚落的选址体现了择宜而居,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点。 以戛洒镇大槟榔园为代表。
花腰傣族聚落依赖地形的起伏、河溪的分隔或植物的变化给予领域丰富的层次, 使聚落居住者因此产生领地的本能意识。 与此同时, 自然边界将田园风光引入聚居内部而不是完全分割, 给人栖居于自然的自在感。 花腰傣族聚落边的水系最为引人注意, 随着水流往下走, 可以看到苍天古树, 神秘竹林, 古老的水碓房, 水磨坊, 斑驳的木桥或者吊桥, 直至走到江边。傣家村落的碾米房、水碓房沿水边布置。 旧时这些设施方便了村民生活, 也是傣家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好去处。 遇到小桥流水, 往往告诉游者离江边近了。穿过小桥, 可看到郁郁葱葱的神树林、滚滚的红河或一片摇摆着的芦苇荡, 四时变换, 景色各异。 聚落的古神树, 多为上百年, 甚至上千年的大青树、榕树, 是花腰傣族人民然崇拜的对象。 它不仅表现在精神空间里, 还表现在地域空间上。树下人们纳凉, 刺绣, 彼此亲切交谈的惬意生活场景更令人难忘 ( 图3) 。
来源:笔者自摄
傣乡的传统民居土掌房, 建筑就地取材、拙朴随性, 乡土气息十分浓郁, 是花腰傣族在与自然的长期斗争中, 根据所居住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生产生活的需要而沿袭下来的古老民居。 土掌房以石为墙基, 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 墙上架梁, 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 上面再铺一层土, 经洒水抿捶, 形成平台房顶, 不漏雨水。 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 担上垫木, 铺茅草或稻草, 草上覆盖稀泥, 再放细土捶实而成。 多为平房, 部分为二层或三层[2]。 旧时平屋顶一家挨着一家, 足不落地就可以从屋顶串遍全寨。 屋顶用来晾晒谷物, 大人们经常在屋顶上闲聊, 夏天傍晚屋内炎热难耐, 小孩子们便跑上屋顶打闹嬉戏。
3花腰傣族乡村聚落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新平县花腰傣族乡村聚落主要分布于新平县戛洒镇、漠沙镇和腰街镇, 以传统农业发展为主。 据政府统计, 各乡村聚落的平均年人均纯收入已经超过8000元, 在新平县内处于较高水平。 近年来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更加重视, 并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花腰傣族乡村聚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风土人情, 引入正确的开发措施和规划设计方案, 能让乡村聚落的优美特质保留并过渡到现代生活。 据笔者实地调研和走访, 新平县花腰傣族乡村聚落的建设发展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3.1农业发展活力不足
以漠沙镇龙河村委会为典型, 如表1所示, 龙河村委会各个居民小组即聚落种以种植蔬菜和水果为主要经济收入, 人均纯收入较高。 但是, 生产活动仍然以家庭为单位, 这样的生产方式对农业资源的利用仍然是小规模和低效率的, 不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和推进, 抵御自然灾害和经济风险的能力也较弱, 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已不能顺应现阶段市场化的经济发展趋势, 无法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 农民的经济收入得不到显著的提高。 除此外, 年轻人多选择到沿海城市打工, 造成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在单个村庄发展中, 特色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做支撑, 但大部分村庄的资金多为农民自身的积累, 这直接导致了村庄产业在规模上只能停留在村、户各自为政上。 这样的结果就是即使有理想的发展项目, 其发展速度、规模和质量也因资金投入不足而受到制约。
3.2旅游发展停滞不前
目前, 新平县花腰傣族乡村聚落发展旅游的村落主要有戛洒镇大槟榔园, 漠沙镇大沐浴, 南薅以及腰街的南碱村。 表2为四个村落的基本情况。 旅游开发为低水平的农家乐餐饮形式, 有的甚至连农家乐都还在建设中, 徒有民族文化旅游村的口号。来村里的游客一般为邻近镇上的居民、学术考察专家、学生、政府宣传部门等, 专门从外地前来旅游的较少。 旅游产品为村内散户自己织的围巾, 纯手工织秀的本民族服饰, 竹编制品和土陶。 这些手工制品虽然做工精细, 但价格偏高, 且游客少, 购买率低。 村落的旅游收入以单户 ( 农家乐户主) 为主, 大部分居民仍然以传统农业生产获得经济收入。笔者认为花腰傣族乡村聚落旅游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民族文化特色不突出, 无著名景点带动, 亦无特色产业支撑。
首先, 花腰傣族聚落传统风貌没有得到保存, 经济发展后, 村民有权住得更舒适, 而游客总是希望看到传统聚落风貌, 体验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 然而政府的规划和管理总是跟不上村民的建设和发展。 以至于, 传统民居土掌房消失殆尽, 而政府在新建住房上的改造总是显得苍白无力。传统文化消退, 游客想要体验的传统傣家的生产方式、 服饰行为、饮食习惯、
(来源:新平县漠沙镇人民政府)
来源:新平县漠沙镇人民政府.
节庆游艺活动等已经消退甚至消失。 其次, 在花腰傣族村寨传统风貌丧失的情况下, 村寨附近没有知名景区形成景区互补, 以至于旅游没有核心吸引力。 除此外花腰傣族聚落自然生长于田间, 田园风光极具特色。 河谷高温气候使得花腰傣族聚居地常年瓜果飘香, 但却没能发展特殊的农业景观为其增添色彩。
3.3传统文化消退, 传统手工业萌芽但难有作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方式的转变, 传统花腰傣族文化削弱。 花腰傣族服饰精美, 花腰傣族的妇女会织布刺绣;花腰傣族竹编技艺精湛;土锅的制作一直延续古老的纯手工制艺;然而现在还喜欢穿本民族服饰和织布刺绣的只有45岁以上的妇女, 土锅竹编制作也只有上了年纪的人在传承。
村里上年纪的妇女农闲时均会织布和刺绣, 如有游客购买, 她们就会出售所绣的花布。 大沐浴有一户人家专门做花腰傣服装, 为家庭式小作坊, 衣服制作大部分为手工, 订购者主要是本地人。戛洒镇曼李村有多户人家缝纫加工鸭舌帽 ( 现在花腰傣族妇女喜欢戴的一种帽子) 。此外各村均有散户编制花腰傣族帽饰和秧箩, 但纯手工做工繁琐, 其产量较低, 消费市场局限于本地居民, 收入不理想。戛洒镇土锅寨是土锅制作的发源地, 土锅寨现有19户村民, 19户均传承了土锅制作技艺。 然而因原材料日益减少, 土锅形式单一, 生产销售仍然不理想。这些传统民族手工艺, 是花腰傣族文化的一部分, 均在各自生长, 因为没有技术引导, 产品无法突破传统样式, 虽保留了文化的原真性, 却无法为农民的经济收入做出较大贡献。
3.4村庄发展不平衡,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村落各小组户数不超过百家, 人口不超过400人, 小规模, 组团状分布于江畔。 大多数村庄除在中心村设置一处村委会, 有一些村民自发经营的基层商店和诊所外, 其他自然村生产生活配套服务设施严重缺失。生活污水基本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给排水设施均不完善。 垃圾收集设施缺乏, 村庄生产生活环境差。村落发展不平衡, 距离集镇近的村落往往受到更多的重视, 村与村之间为水泥路相连, 而离集镇较远的部分村落还是土路, 近镇村往往可以得到更多乡村建设项目。 村落的公共服务设施较单一。 据实地调研, 村落统一配备公房, 所有村落的公房都是蓝色彩钢瓦顶的半开敞空间, 同时设置党员活动室和公共厨房。 党员活动室平时不开门, 村内领导组织开会通知事情时才会开放。实际能改善村民文化生活和娱乐的设施并没有得到发展。
3.5村落空间环境无民族特色, 人居环境品质不高
花腰傣族乡村聚落大部分处于新旧并存的状态, 即传统土掌房和新砖房共存。 但是, 新建筑和老建筑极其不协调。新建筑无户型和造型立面等的引导, 为村民自发建设。 以户主和当地施工匠人合作为主, 根据户主的经济实力、 喜好和户主宅基地情况以及匠人的经验技术水平建造房屋, 同时建房户主之间相互“ 学习 ( 模仿) ”。 传统建筑就地取材, 因而传统土掌房有其鲜明的地域特色。而现在, 市场上可以买到更为经济实惠且耐用的建筑材料, 本着建房经济适用的原则, 村民愿意去购买市场上流行的建筑材料, 因而新建房失去“ 乡土性”。且同一地方匠人的经验技术大体相同, 因而乡村建筑趋于同质化。 对于户数较多的村落来说, 其传统民居土掌房占地面积较大, 建盖时一家挨着一家, 村落建筑密度高。因规划和控制不到位, 村民新建房依原来的宅基地和布局建盖, 致使布局依旧拥挤。 村民没有自家院落, 巷道只能容许人通过, 车辆无法出入。以至于花腰傣族乡村聚落建设具有快速的发展性、动态性、无序性特征, 如图4。
来源:笔者自摄
其次, 极少近镇村建设较快, 土掌房全部消失并进行了美丽乡村建设。而政府美丽乡村建设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整体规划滞后于村落建设发展, 因此美丽乡村建设浮于表面穿衣戴帽, 村落空间环境得不到较好的改善, 以至于品质无法提升, 太阳能路灯安放过于稀疏, 只能满足基本出行照明需求, 无法达到吸引人走出家门进行邻里交往的安全需要[3]。 村庄的清洁美丽需要家家户户共同维护, 绿化景观建设后也需要管理。 然而美丽乡村建设多建设, 而无长效的管理。 以至于建设完后村庄环境依旧处于脏乱的状态。
4建设发展策略探讨
4.1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第六产业
以“ 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加快第一产业规模化发展。 2011年以来, 新平戛洒镇根据各片区海拔及地形条件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 其中种植业6个;养殖业1个;服务业1个。 合作社共组织入社农民206人, 带动农户680户, 入社资金1607万元。 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 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其次以农业资源为支撑, 结合镇区区位优势, 构建绿色产品循环产业区, 集原材料聚集、 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河谷农产品循环产业经济区。即鼓励农户发展第六产业, 不仅种植农作物 ( 第一产业) , 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 ( 第二产业) 与销售农产品 ( 第三产业) , 以获得农产品更多的增加价值。 结合城乡农产品资源, 规划林果产品收购、销售、物流于一体的物流产业区[4]。
4.2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结合特色产业发展旅游
用活国家和省、市、县优惠政策, 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建设一批现代农庄, 创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使农村变景区, 田园变公园。 大部分花腰傣族所处的区域海拔低, 地势平缓, 加之河谷“ 温室”的作用, 水果蔬菜易生长种植, 可大力发展可居, 可憩, 可游, 可悟的休闲农庄或者观光农业, 结合花腰傣族独特的民族文化, 特色饮食等形成民族文化特色加现代农业的独特风情河谷旅游度假景区。 打破花腰傣族乡村聚落旅游发展的瓶颈。 与此同时, 壮大传统民族手工业生产。如引入合适的企业和创新发展管理机制, 将其进行一定的传承, 演绎和创新, 那么将会丰富村民的第二第三产业发展, 增加乡村经济活力。 与此同时也增加旅游吸引力。充分发挥新进企业其技术支撑作用和品牌宣传推广作用, 使传统手工业从过去的一家一户分散式经营实现新型、多元化经营模式, 增加产品创新性, 拓宽传统手工业的销售渠道。 借助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使镇区与周边乡村形成良性互动, 加快镇区与周边村落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互动。
4.3“ 活化”花腰傣族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最好保护方式在于把它“ 活化”, 使之扎根在当地民众生活中, 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与经济社会一起不断向前发展[5]。每年五月政府组织的“ 花街节”, 是开发民族风情, 展示民族风采, 弘扬民族文化, 举行经贸洽谈的重大盛会。 是传统“ 花街节”去除糟粕后的创新发展, 是民族文化“ 活化”的重要方式。 其次, 花腰傣族乡村聚落的规划应该把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纳入整体规划中, 并与乡村文化的产业开发紧密结合。开展多层次的花腰傣族文化研究活动, 使更多的人了解花腰傣族文化。 通过媒体, 文学征文、摄影、绘画等大赛, 制作与花腰傣民族文化相关的服饰、徽标等相关旅游产品, 打响花腰傣品牌。着力保护如土锅和竹编制作传承人, 建立健全传承人保障制度。 在村内向年轻人开展传统织布刺绣的培训, 让老一辈将手艺传给新一代。 在旅游村开展织布和刺绣等赛事, 吸引游客参与互动。
4.4重视乡村规划,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 乡村规划被重视, 村庄规划类型多样, 但规划体系缺失。 规划方法日益成熟, 但实施效果不佳。 规划编制者应深入项目所在地, 获取详细的资料, 充分与当地居民交谈, 有侧重的编制村庄规划。 且村庄规划不能停留在一纸终极蓝图上, 而应在规划过程中完成动态的调整和完善[6]。 对村落的发展进行跟踪, 反馈规划带来的影响。 加强镇村体系规划, 倡导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配备乡村基础设施。 政府能够全面把握各个乡村的资源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镇村体系规划将全面把控村落的拆迁与合并, 统筹城乡居民点基础设施的配建。[7]同时要充分听取村民的诉求, 保障村民切实需要, 达到高度以人为本的建设。 因为村民对服务设施的需求是分异的。 如小孩老人与青年、 中年由于闲暇时间和出行距离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公共服务需求。 因此, 按照属性的不同, 对工作以及生活需求进行分类, 然后进行相应的配套, 确保不同级别的圈层符合不同需。
4.5营造村落特色空间, 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在村落物质空间建设方面, 首先加强村落的规划以及居民新建房的专业设计。 整体规划控制村民建房的无序性, 利于基础设施的建设, 同时对村落的景观环境建设留有余地, 引导村落空间良性发展。 设计师应充分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 深入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提取民族特色符号, 结合当地的气候以及居民的生活习惯对新民居进行设计。民族符号的提取可以从花腰傣服饰与传统民居特色入手, 其次通过合理布置建筑朝向、设置门廊、内置庭院、开敞起居室、外挑露台等多项技术策略, 着力提升当地炎热气候制约下的居住舒适度;新的住房不仅要体现传统民族特色, 且要符合村民的诉求, 以保证神和形对文脉的传承。 结合花腰傣族尊重自然、崇拜自然这一传统, 注重村落自然环境的保护, 重视景观环境的规划建设;其次, 组织培育乡村建筑工匠, 提高建筑工匠的审美水平和技术水平, 保证村落居民建房遵循规划和设计。对村落的绿化以及公共活动场地的建设要遵循规划布局, 尊重村民诉求, 引导村民参与绿化场地或者活动场地的设计和施工, 增强村落自组织建设活力, 同时保证村落建设的多样性, 避免千村一面, 整体提高人居环境品质。
4.6建立健全村落管理机制, 充分发挥自治组织的作用
乡村发展水平的高低往往受限于政府财政支撑、专业人才和地方的自治能力。借助民间资本和各种合法的非营利性组织等相关社会力量, 构建多元化的地方组织。 充分发动居民参与和谐乡村的营造、村务管理, 形成上下结合的参与组织模式, 这不仅有利于利用各界资源, 增加乡村建设力量, 还有助于培育乡村社区共同体精神。 良好的社区共同体精神有利于居民以主人翁的形态去参与村庄建设、发扬社区文化, 促进乡村健康和谐的发展。我国乡村长期以来具有“ 自我治理”的社会基础, 村落营造关键在于唤醒长期被压抑的村民的积极性, 提供村民表达意见和参与和谐乡村营造的平台。 与此同时, 政府应当鼓励成立民间组织, 积极引导企业等各方机构参与乡村建设。 政府在初期应提供各种示范计划, 着力理念推广、经验交流、技术提供以及相关经费的支持。 立足自身, 乡村建设一定要由本身做起, 充分利用其自发性、自主性的。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 实现各方合作, 建构上下结合的参与机制, 为乡村文化活力发展提供保障, 才能让乡村健康稳定的发展。[8]
5结论
花腰傣族乡村聚落选址于高山河谷缓坡地带, 层层梯田之中, 体现了择宜而居,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点。聚落周围小桥流水, 风景秀丽。与一般的乡村聚落相比具有其独特的魅力。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小农经济以及村民的保守思想, 农业发展缺乏活力, 旅游发展停滞不前, 传统文化衰弱。由于乡村体系规划和村庄规划不到位, 造成村落建设无规划可循, 以至于基础设施落后, 村庄空间特色不突出, 人居环境品质不高等现象。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从农业转型升级, 特色农业和结合花腰傣民族文化的产业发展入手, 增加村民收入, “活化”传统民族文化, 提高旅游吸引力。与此同时, 充分尊重村民的诉求, 编制行之有效的规划方案, 指导村庄建设。充分发挥村民的组织和管理, 保障村落的健康发展。
摘要:花腰傣族文化悠远独特, 主要分布在云南红河谷地带, 其中新平县内聚居最多。花腰傣族乡村聚落所处自然地理环境优美,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花腰傣族乡村聚落建设发展面临新的时期。本文对新平县花腰傣族乡村聚落进行实地调研, 分析其现状建设存在的问题, 并探讨其解决对策。
关键词:花腰傣族,乡村聚落,建设发展,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陶贵学主编.新平花腰傣文化大观[M].民族出版社, 2003.
[2]云南省设计院组织编写.云南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3.
[3]杨贵庆主编.乡村中国——农村住区调研报2010[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1.
乡村聚落 篇7
1 研究区域概况
益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赤江咀示范片位于南洞庭湖的东南部,益阳市资阳区长春镇的北部,距益阳市中心城区约20 km。区域内交通区位条件优越,有益沅一级公路、香摇公路从其内部通过。赤江咀示范片区包括赤江咀、碑石仑、许家坝、九条龙、桃子塘和流源桥6个村,共90个村民小组,片区内地形平坦,河塘湿地遍布,有重要湖泊黄家湖。现有总面积1 357 hm2,其中耕地面积467.2 hm2,山林面积150.6 hm2,水体面积86.1 hm2,建筑用地面积167.9 hm2。现状人口9 299人,国内生产总值400.3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 310元,该区域于2006年被确定为益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片。
2 乡村聚落类型
1)个体类型。个体类型指房屋形式是构成聚落的基础。赤江咀示范片区的乡村聚落属典型的南洞庭湖区域的聚落,其房屋形式大多为上栋下宇式民居,单体房,多斜顶,房屋多砖瓦结构。住房布局紧凑:一般为2层楼房并设有阁楼,房屋空间高,建筑选型均衡。加之其墙身薄、出檐深,门窗高大,利于通风,外观朴素,具有一定的水乡特色。2)聚落群类型。受多年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影响,加之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民难于远距离进行农业生产。此外,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部分村民喜欢临益沅一级公路、香摇公路建房,这些都使得整个区域内呈现点线结合,大分散,小集中的状态[2]。
3 乡村聚落的特征
1)独立性。片区内水稻稻田众多,为农田管理的需要,农户往往居住在稻田之间的较高之处。2)破碎性。居住形态的分散使得赤江咀内的土地集约型较差,土地利用粗放低下,出现了明显的破碎性。3)滞后性。目前,赤江咀示范片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4)缺失性。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建设标准,赤江咀内的建筑整体风貌非常缺失。
4 聚落调控的措施和建设方法
4.1 合理的发展定位
按照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与相关部门的总体要求,结合赤江咀示范片区的发展条件与近远期目标,将其发展的愿景定位为:赤江咀示范片是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反映湖南农村风采、传承湖湘文化精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是益阳市的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基地、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
4.2 可行的发展策略
新农村建设,关键是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转变传统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发展公司化农村,促进农民本土就业,建设“生态循环型、产业高效益型、农民高素质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成为了赤江咀示范片聚落空间更新的基本策略。
4.3 聚落空间的更新
在尽可能保留原有聚落空间的基础上,适当调控现有的聚落群类型。采取以自然村为单位、集中建设的模式来选择建设用地。考虑到交通的便捷性和片区景观需求,各村发展建设用地均尽量靠近益沅一级公路和香摇路,并在实际过程中,以聚落用地的紧凑型、完整性和灵活性,来取代原有的破碎性与独立性,最终使赤江咀示范片的聚落空间形成“一片、两区、三轴、六点”的总体格局。一片:即示范片农林渔种养片区,包括赤江咀水果生产基地,红旗垸特种水产养殖基地,九条龙、碑石仑蔬菜种植基地,许家坝花卉苗木基地,赤江咀植物园等;两区:即流源桥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和桃子塘城镇建设发展区;三轴:益沅一级公路和香摇公路交通发展轴以及环黄家湖旅游发展轴;六点:即碑石仑、许家坝、流源桥、桃子塘、九条龙和赤江咀村新村6个村民居住区。
4.4 制定合理的聚落产业发展规划
1)突出发展优势产业。2)积极建设现代农业。3)倡导观光生态型休闲农业。
4.5 进行聚落环境的整治
1)道路整治。改枝状路网结构为网状结构。结合建设规划形成以省道S204线、香摇路为主干,环湖路为外环,通村、通组公路为枝干的网状路网结构。2)基础设施整治。实施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和饮水安全工程,完善道路质量、供排水网、电网、通讯、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其中自来水采用枝状管网由益阳城区水厂实行集中供水;建立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整理架空线路,各类管线敷设规范化;改厕、改厨、改圈,鼓励村民兴建沼气池,发展新型能源。3)聚落类型改善。加强个体类型的新建与改善:为适应村民的不同要求,规划3种不同户型,以供农民进行选择。要求新建住宅形式主要采用多户联建的独立式小康型住宅,将本地民居建筑特色与现代建筑相融合,尽量体现江南传统民居形式,并将住宅建筑日照间距控制在1∶1.2,住宅层数以2层为主。加强建筑立面整治,村庄内2层以上的住宅应加盖青瓦或红瓦坡屋顶,加雕饰突出每栋建筑轮廓线,墙面粉刷采用白墙面为主。4)村容村貌整治。实施公共设施建筑整治工程,环境卫生整治工程,重点要整修村内主要道路两侧的围墙和院门、危旧房屋,清理沿街粪堆、垃圾堆、柴草堆,整顿马路仓库、马路工地、散放散养家畜家禽等。对村内影响景观的农业附房、围墙等进行拆除,对于涉及道路改造需拆迁的房屋,根据规划要求由用户自行异地新建。
加强场所空间的建设与整治:村民集中活动场所应设置集中绿地,村庄(居民点)绿化覆盖率达25%以上,并实现农户庭院花园化;加强公共活动场地建设,通过地面铺装、配置广告橱窗、阅报栏、旗杆、灯具等方式完善场地功能[4,5]。
4.6 制定政策保障措施
加强领导,积极组织益阳市相关单位开展对口扶持。同时,着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和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注重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新体制和机制,探索村民自主管理的途径。进一步调动农民进行自力更生建设家园的创造性,引导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幸福家园。
5 结语
通过对赤江咀示范片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和探索,在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各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赤江咀示范片的新农村建设以聚落调控为基础,经过近两年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为南洞庭湖其他区域的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摘要:以益阳市赤江咀为例,简述了南洞庭湖区域乡村聚落的类型,揭示了其特征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在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下,如何对村庄的发展定位、用地空间布局、聚居环境进行调控与更新,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乡村聚落,新农村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勇.国内外乡村聚落生态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2005,21(3):58-61,66.
[2]邓先瑞.长江流域乡村聚落环境及其可持续发展[J].沙洋示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49-53.
[3]方明,刘军.新农村建设政策理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67-71.
[4]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176-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