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聚落景观

2024-06-06

传统聚落景观(精选9篇)

传统聚落景观 篇1

摘要:立足于徽州传统聚落的景观空间和景观节点要素, 通过对徽州传统聚落的庭院景观、街巷景观、公共空间景观、植物景观、水系景观、建筑及小品景观六个要素的分析, 概括徽州传统聚落景观特征, 提出徽州传统聚落景观品质提升的策略, 以期为徽州传统聚落景观深化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徽州,传统聚落,景观品质,提升策略

0前言

徽州传统聚落景观是徽文化和环境因子长期积淀的结晶, 是人和自然结合的典范。由于受到现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影响, 传统聚落空间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景观正处在衰退, 甚至遭受遗弃的境地。同时社会的不断发展及生产方式、生活模式的变化, 居者对改善、提升景观品质有着迫切的愿望。此外伴随美丽中国、美好乡村的提出, 国内外多方学者正致力于聚落景观的研究, 但对徽州传统聚落景观的研究尚处在起始阶段。因此对徽州传统聚落景观品质提升的研究具有学术价值, 徽州传统聚落景观品质提升研究是徽州传统建筑和聚落适应性改造和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该篇立足于徽州传统聚落景观的基本概念、品质特征, 提出徽州传统聚落景观品质提升策略, 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化研究提供参考。

1 相关概念解读

徽州传统聚落景观。是指明清时期萌芽、成型和分布于徽州府辖内及其周边, 在环境性质、基本特征、形成机理和演化过程等方面具有同质性, 亦指徽州传统聚落外部形态、内部形态及其相互作用的聚落综合体给人带来的具体感受和意象[1]。

景观品质。包括景观的空间、美学、功能、生态、以及文化品质。本课题的研究中景观品质正是这五大方面的结合, 将徽州传统聚落景观品质归纳为空间品质和景观的节点要素品质, 即庭院、街巷、公共空间、植物、水系、建筑及小品。

品质提升。针对现今徽州传统聚落的生存状态与现有问题, 使之能够传承一定时期历史风貌, 提升徽州传统聚落的居民生活质量, 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生产与生活, 所采取多种的技术方法和措施。通过保护传统聚落景观环境、原有风貌和整体格局, 提升聚落景观环境质量。

2 徽州传统聚落景观品质特征

徽州传统聚落景观主要指明清徽州府辖区内萌芽和成形的一种以强化儒家伦理道德秩序为主要特征[2], 并保存至今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聚落形态, 是徽州人的主要生产、生活空间。景观品质正是景观展现的特征, 包括建筑、植物、水系、小品、道路等, 徽州传统聚落景观品质包括空间品质, 即庭院景观、街巷景观、公共空间景观和景观节点要素品质, 即植物景观、水系景观、建筑及小品景观, 立足于实地调研及文献分析, 概述徽州传统聚落景观品质特征 (表1) 。

2.1 景观空间品质特征

(1) 庭院景观

徽州庭院景观是建筑的主要附属部分。功能上分为民居庭院、祠堂庭院、私塾庭院;空间形式上分为天井景观、由厅空间形成的“庭”景、院落空间形成的“院”景和大院落空间形成的“园”景[3]。

天井景观——徽州民居一大特色, 由高墙和正屋围合而成的露天空间,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多设置盆景、置石、鱼池等, 起美化和风水作用 (图1) ;庭景——庭的进深与建筑物的高度相当或稍微大一些, 多布置树木、花卉、假山等, 由厅堂、墙、次要房屋和游廊环绕而成, 由于尺度原因庭景一般不设水塘仅对地面进行铺装美化并设计不同的图案, 多以静景为主;院景——院落尺度要大一些, 不仅植树、种花、设置假山, 还利用空间建造水塘, 水元素使院景比庭景更生动, 产生了动态景观;园景——园景的构成要素比“院”景和“庭”景多, 一般在园内置较大的水景, 并以此为中心, 在周围布置假山、树木, 空间层次分明。

(2) 街巷景观

街巷位于房屋围墙之间, 其宽度与房屋高度之比一般在1/5-1/10。徽州传统聚落的街巷形态不仅受村落布局和建筑形式的影响, 传统审美观念也起很大作用, 主要包括直线、折线、曲线、十字相交、“人”字及“丁”字型等[4]。街巷形式上有水街、主街等。徽州古民居街巷空间通常小于3米, 适宜的尺度使街巷空间充满活力, 街巷相交的节点空间是人们聚集休憩和最理想的交往空间[5 (图2) ]。

(3) 公共空间景观

公共空间景观包括广场、水井、池塘和巷弄。

广场类型公共空间多与宗祠相连, 尺度上多变化、功能上服务于实际生活需要;水井在徽州传统聚落中形式多样, 有三眼井、公用水井、室内井等。徽州水系发达, 开凿水井对满足居民生活用水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们聚集于此, 是邻里交往活动发生最频繁的公共空间;池塘在徽州传统聚落的开凿关系着“风气”的聚散, 风水开凿的池塘众多, 如黟县宏村“月沼” (图3) , 池塘满足了居民生活用水的需要, 是徽州传统聚落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巷弄景观空间充分体现了传统审美中“步移景异”的观念, 以黟县南屏村的巷弄空间为例, 在10米左右的巷弄上, 景观置换达到了四五幕之多。

2.2 景观节点要素品质特征

(1) 植物景观

徽州传统聚落植物景观融合了徽州文化的各方面, 以徽派建筑为基调, 采用乡土植物为元素设计, 具有游玩、观赏、休憩等功能。在植物造景时, 多选择麻栎、苦槠、香樟、枫香、银杏等植物造园;在色彩上以绿色系为主, 崇尚简朴、含蓄的自然之美, 仅点缀少数色叶植物或开花的乔灌木。

徽州传统聚落中运用较多的植物造景, 主要有枫香、香樟、麻栎、苦槠、梓树、银杏、香椿、白玉兰、罗汉松、枇杷、橘、桂花、棕榈、南天竺、葡萄、牡丹、菊花、荷花等, 它们大多具有寓意[6]。此外还种植大量食用果树, 如石榴、柿、枇杷、桃、李、枣等。徽州传统聚落四季景观色彩不一, 春主青, 夏主绿, 秋主碧, 冬主苍青, 并夹杂白色, 加之徽州粉墙黛瓦, 显得朴素大方。

(2) 水系景观

水系是徽州传统聚落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 其中水口区是聚落景观的重点表现区域。水口是风水术语, “水口者, 一方众水总出处”[7], 指水流的出入处。水口景观常结合地形地貌种植树木, 以桥为主体、辅以牌坊、亭、堤、塘等, 形成一个水口园林区 (图4) , 具有一定的引导功能。徽州传统聚落独特的水系既不同于北方水系的粗犷, 也不同于江南水系的精致。受风水理论影响, 徽州传统聚落的水系设计非常注重水体的来龙去脉, 动静、曲直、缓急。 (3) 建筑及小品景观

徽派建筑以牌坊、祠堂、民居最具特色, 号称“古建三绝”。牌坊是徽州聚落中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建筑, 多布局在祠堂前或村口处。外观形态上, 分冲天式和牌楼式两类;功能上, 分为标志坊、功德坊、节烈坊及百岁坊[8]。祠堂耸然高出民居, 是聚落必不可少的景观建筑。建筑风格分天井式和廊院式两种, 一般由三四进院落组成;祠堂按等级分宗祠、支祠和家祠, 宗祠是最重要、最显著、最辉煌的建筑。马头墙是徽州传统聚落民居最具特色的景观要素 (图5) 。门罩是判识徽派民居的景观要素;徽州民居屋外或屋内门框正上方一般都装饰门罩, 通体黑色砖雕;有避邪、审美等功能。

3 徽州传统聚落景观品质提升策略

徽州传统聚落景观主要由庭院、街巷、水系、牌坊、祠堂、民居、水井、植物等组成, 通过景观空间品质和节点要素品质两大方面, 总结徽州传统聚落景观品质特征, 提出徽州传统聚落景观品质的提升策略, 以期为徽州传统聚落景观深化研究奠定基础。

3.1 景观空间品质提升策略

(1) 庭院景观

庭院景观是古建筑的附属部分, 其房屋及庭院的占地面积不应超过所辖地区宅基地的标准。庭院景观提升主要体现在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上。庭院地面宜采用铺装与种植相结合的方式。庭院铺装宜采用地方天然材料、地方传统材料, 以及透水、透气的环保铺地材料。庭院院墙可分为砌筑的实墙和通透的栅栏, 实墙宜采用体现传统聚落特色的地方材料, 色彩宜符合徽州地域特点。庭院植物应使用徽州地区的树种, 同时考虑植物的寓意、层次、季相。

(2) 街巷景观

徽州传统聚落街巷景观, 在满足道路相关的技术参数要求和消防要求的前提下, 道路宜结合自然条件, 因地制宜, 曲折有变、宽窄有别, 体现聚落特色。道路材料应选用平整、耐磨、防滑, 环保透水性材料, 宜选用当地材料, 宅间道路路面铺装宜采用地方性材料如块石、青石、卵石等。

(3) 公共空间景观

公共空间景观的提升, 首先对徽州传统聚落范围内的原有绿地充分利用并与之相结合, 公共绿地内宜依据徽州居民的生活习惯设置必要的活动场地和设施, 场地内配套设置的相关设施应符合徽州聚落特色, 场地应进行无障碍设计。其次空间形态宜活泼自由, 因地制宜, 丰富多彩, 宜采用自然生态的绿化模式, 不宜采用规则式或图案式的绿化模式。最后宜选择乡土植物, 体现自然田园景观。

3.2 景观节点要素品质提升策略

(1) 植物景观

植物景观的营造, 首先以乡土植物为主, 植物配置应注意远近期结合。植物配置要与地形结合, 采取高处更高、低处更低的手法。多采用自然式配置手法。通过乔灌草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植物群落, 是营造丰富自然生态景观的重要手段。沿林缘线可以点缀花境, 用球根、宿根花卉以株丛为单位设计栽种, 形成模拟自然生境的优雅小环境。应注重季相变化。常绿和落叶树种配比得当, 色叶和香花植物点缀其中, 植物种植疏密得宜, 以达到步移景异、四季有景可观的效果。徽州传统聚落植物选择 (表2) 。

(2) 水系景观

公共空间内水体线型应符合自然界的规律, 河道驳岸提倡自然生态驳岸;水口景观应充分再现徽州传统聚落水口园林景观特征。水面宜有宽窄变化, 岸线立面起伏, 通过变化岸线形式、沿岸堆土起坡、栽植高低错落的植物群落等方式来丰富驳岸空间水体设置的形式与深度, 应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及设计的功能定位合理确定。

(3) 建筑及小品景观

首先注意把控建筑构筑物的形式、风格和体量。建构筑物风格应力求统一, 以体现徽州建筑风格特色为宜。仿古建筑设计时应注意其建筑形制与尺度大小, 并注意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切忌建筑仿古, 而周边的铺装广场和园林小品过于现代。其次重视临水建筑的点景作用。临水建筑形式和体量应考虑到对岸的观赏效果, 与水体和周边环境相协调。再次牌坊、祠堂、栏杆、坡道和台阶、亭廊和棚架、古桥等景观小品, 一般根据自然景观和乡俗民情, 顺其自然, 选择合理的位置和布局, 做出景点中小品的设计构思, 充分反映小品的灵活性、多样性特色, 丰富园林空间。

4 结论与展望

徽州传统聚落景观品质提升是美好乡村、美丽中国建设的时代要求。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文化遗产国, 而徽州又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集中地区。该文立足于实地调研和文献阅读, 提出徽州传统聚落景观提升的策略, 以期为徽州景观品质提升的深化研究奠定基础。随着黄山市“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的开展, 为徽州传统聚落景观深入研究提供了机遇和挑战。随着传统聚落文化旅游的兴起, 传统聚落景观遭受遗弃、破坏等, 对徽州传统聚落景观的提升具有现实意义。关于徽州传统聚落景观品质提升策略分析只是徽州传统聚落景观研究的起始环节, 有待于更多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作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2011.

[2]辛福森, 黄成林, 尹寿兵.徽州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其分析[J].黄山学院学报, 2012, 14 (1) :35-39.

[3]王鲁华.徽州古民居庭院景观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合肥:合肥工业大学艺术系, 2013.

[4]张希晨, 郝靖欣.皖南传统聚落巷道景观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1 (2) :179-183.

[5]戴慧, 吴运法.徽州传统聚落空间意象分析及启示[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 2010, 18 (6) :44-47.

[6]刘亮, 黄成林.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树木景观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社会科学, 2008, 14 (23) :97-99.

[7]汪双武.中国皖南古村落宏村[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1.

[8]陆林, 焦华富, 凌善金.徽州古村落[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5:111-185.

传统聚落景观 篇2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的文化形态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具有明显的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产业开发价值.本文按其功能,将传统聚落的物质形态构成要素分为宗教要素、生活要素和自然要素三类,并从空间构成上将其划分为环境空间、精神空间和生活空间,进而从物质层、心物层和心理层三个层次对文化形态赋予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的影响进行剖析,归纳出传统聚落的四个文化因子,即水之村寨、越人之村寨、神灵之村寨和佛之村寨.提出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按傣族聚落的文化核心、社会时代特征和相应的民族价值观将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有机地统一了傣族传统聚落发展中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作用,深化了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产业开发中所需的、对传统聚落文化演进的认识.

作 者:杨庆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 云南昆明 650093 刊 名:云南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年,卷(期): “”(2) 分类号:G03 关键词: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   文化形态   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产业开发  

西南传统民居聚落文化浅析 篇3

传统民居;聚落;文化;地域;西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TU24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8-0077-02

相对现代建筑传统民居更像是经由沧海桑田变化蕴育而成的宝石,魅力悠远,保存了一种最接近自然和人文情怀的生活方式,贴切地展示了各地人民在数千年历史中依存于不同自然条件所做的创造精华,集中展示了一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因而传统民居聚落在一种文化形式中的重要性和代表性不言而喻。

我国西南地区主要包括川、滇、黔三省。该地区是河中游、北方和西北草原、长江流域“三大文化区”板块的延伸、碰撞和交融下产生的,在经历各个时期的民族流变后,是该地区的文化呈现多样性、异质性与复杂性的鲜明特征[1]。

一、西南传统民居聚落的形成及存在机制

云南元谋的聚落是西南地区最早的洞居聚落状态。聚落最基本的单元是民居,并凭借民居塑造自身形体,展示自身内涵,实现自身功能,形成一个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2]。

二、西南传统民居聚落的组合形式

1.民居形式。由于地理的原因,西南地区的各民族聚居点分散,形成“人居生态点”,这些生态点有一定的自然空间尺度,能承载一定容量的人类群体,自然生态上能提供自给自足的资源,即便不与外界交换交流,也能满足自身生存的基本要求。反映到传统民居上则是各聚落之间建筑及组合形式对比鲜明,呈现出多种形式并存的现象。

2.聚落形式。以血缘氏族为纽带的族类聚居是西南传统民居聚落千百年来存在的主要聚居形式。这种聚居形式使西南聚落着力建构一种世外桃源的生活场景,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封闭关系。

以生产方式和防御自卫的需要而聚居为次要居住形式。原因主要是由于西南地区山岭起伏,聚落大多以天险为守,不需在建筑上进行过多的自我防御[3]。

三、西南传统民居聚落中宗教文化的影响

1.本地宗教文化。西南地区的各民族,对祖先的崇拜和自然的崇拜是普遍存在的。如川蜀地区的道教文化,尊崇天人合一,力求人与自然共处,这些思想影响着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再通过人的行为活动对民居聚落形态造成影响。

由于其对自然的崇拜,有力地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例如东巴文化形成了一系列的环保规则和法典,对于维持玉龙雪山下包括丽江古城在内的聚落与周围自然生态之间的良好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外来宗教文化。中原儒教相对于西南地区来说应被列为外来宗教,它对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影响深远,促使其走向风格化与形制成熟的异质化。儒学的礼仪形制为其所吸收,追求功名、光大门庭的思想在这些地区扎下了深深的根基。体现到传统民居上,一方面形成了与北方四合院相似的中轴对称、主房居中、“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房屋格局。

四、西南传统民居聚落的地域特点

地域文化的延续是传统民居能够完整保存,并形成有浓厚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建筑形式,反映出浓郁的民俗风情,是真实记载丰富历史信息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民居聚落的地域性也正是其风姿百态,魅力各异的重要原因。

因山就势西南地区的地形变化急剧,聚落建筑所依附的地势有山地、高原、丘陵、台地、谷底、山顶、山腰、山麓等,高低错落,层层传递。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形,因势利导以减少工程量。村寨的聚居空间并没有占据比较平整的良田地段,而是在山边筑房,先民们在村落选址时就考虑到了耕作与居住的最优组合。

因地制宜在建筑材料上西南民居一般就地采集、加工。村寨周边森林木材资源充足的地区,如贵州黔东南地区,以木结构房屋为主;石材比较丰富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建筑就以石砌墙体为主;部分高寒地区则采用土墙草顶建筑。就地取材,建设成本相对低廉。当房屋被废弃之后,对环境土壤性质的影响程度较低,基地可很快恢复农业耕作土地的品质。

道路坝场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聚落内的道路多呈现不规则状分布,道路随房屋排列变化自然形成,多为土路、乱石路,九曲八折、四通八达的乡村小道有机地把整个聚落联为统一整体。而聚落的公共活动场所,也提供了节日歌舞、闲谈聊天、举行庆典及各种宗教祭祀活动的交往空间[4]。

五、西南传统民居聚落文化

1.人与自然和谐而处。不管是处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还是宗教文化影响,西南地区的传统民居聚落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更加注重与自然为一体的相处模式,因山就势,因地制宜。

2.家族血缘的氏族文化气氛浓厚。由于地理原因,一个聚落的村民大多有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在这种亲缘纽带的捆绑下,聚落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称为氏族文化,很多村镇都是以氏族姓氏命名。

3.聚落宗教色彩强烈。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西南地区开化较迟,各个地域出于各种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衍生出大小宗教,影响着聚落的选址,规模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

4.寻求避世,希冀桃花源。地理上的封闭和难以到达导致了各个聚落之间的交流缺乏。这种状况阻碍了信息的传导,却为希求避开乱世的迁徙民族提供了良好的选择。因而历史上大的战争之际皆有流民前往川、滇、黔地区。

5.流派交杂,各逞风采。因为历史上各个时期的迁徙大潮,西南地区接纳着来自周边各个地方的不同民族,从而使各种文化在此交融,而后繁衍,生出独立于别处的大融和文化,进一步导致了聚落的建筑形式多样且个性鲜明。

六、总结

传统民居聚落是一个地区地理与人文的融合体,集中体现了一个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文化。西南地区的传统民居聚落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各地区的传统建筑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传统民居是地域文化中最明显的载体。各地的传统民居只有植根于广阔的地域文化中时,才能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1]李建华,张兴国.从民居到聚落:中国地域建筑文化研究新走向——以西南地区为例[J].建筑学报,2010 (3).

[2]唐云松,朱诚.中国南方传统聚落特点及其GIS系统的设计[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4).

[3]孟颖.地域文化对传统民居的影响——以西南民居与西北民居的对比为例[J].安徽建筑,2006(1).

传统聚落景观 篇4

关键词:聚落景观,发展路径,竞争——共生,岭南

前言

传统聚落景观是人——地互动或交互作用之下的产物, 其不仅表现为人通过主观观察的构成意象及主观构成意象所表现出的符号和方式, 也是一种客观的环境要素组合, 其呈现出特殊的地域性或区域特征及文化特色[1,2]。因此, 聚落景观既具有地域特色性, 也具有景观特殊性。

依据生态群落演化理论的“生存竞争”法则, 按照竞争、侵入, 支配和演替四阶段划分法, 结合人与地的关系发展历程所对应的四阶段, 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化社会, 而不同的景观类型将经历“传统——竞争——支配——共生”四个阶段, 为了分析和对比研究的方便, 在此把岭南地域围绕农业所产生的聚落景观定义为基准研究点, 从传统聚落景观到现代景观的连续演进过程按照村落经济、社会、环境、人文等四个方面的变化情况及主要特征划分为传统期、竞争期、支配期、演替 (共生) 期等四个阶段。

1 竞争——共生理论及其与聚落景观的关系

1.1 竞争——共生理论

英国生态学家坦斯烈 (Tansley, 1935) 提出了“生态群体概念”, 使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从单纯的个体——种群——群落转向了更加切合地球实际的生态系统[3]。帕克 (Robert Park) 认为[4], 就像在植物和动物群体中一样, 人类社会群体的秩序也是来自于“生存竞争”1) 过程的运行, 例如优胜劣汰、隔离、无情的竞争和演替, 经济分异被视作导致社会分化的基本原因, 而特定群体在某些地区上的支配被归因于其相对竞争力。社区范围内的竞争现象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由土地利用形式引起的, 另一类是由于土地占有者的更迭引起的。

1.2 竞争——共生与传统聚落景观空间演变

乡村作为整体具有动态系统的特征, 其建设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动态变化的, 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 传统聚落景观具有动态系统自组织、自适应及协同进化等特点[5]。聚落景观空间结构在行为上表现出许多生态系统演化特征, 结合生态系统演化理论, 岭南传统聚落景观在各种动力的作用下主要有竞争、捕食、寄生、共生等等行为特征[6], 分别表现为:

竞争:具有相似需求的物种生活在一起时, 为了抢夺空间和资源, 必然会产生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 即竞争。现代化的乡村作为一种不断被城市侵袭的特殊生命体, 其生存和发展需要各种资源, 当过去农业资源足以维系乡村发展时, 乡村呈现以农业发展为主调的景观特征, 传统聚落则是为适应农业生产和生活而产生的居住形态。当乡村在城市化的冲击及经济发展的引导下, 面临其他的资源或产业更有利于乡村发展时, 则对传统的聚落景观造成竞争。

捕食:生物物种之间除了空间和资源的抢夺之外, 还有一种直接的对抗性关系, 就是一种生物吃掉另一种生物的捕食作用。一个乡村的存在是以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为载体的, 没有了承载乡村发展的地域空间, 则乡村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 传统聚落景观之间的捕食关系最直接的表现是地域空间的侵占, 尤其是强势景观往往将弱势景观纳入自己的版图, 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建设, 以求获得更高的规模经济效应。

寄生:在生态学中, 寄生是指一个种 (寄生者) 寄居于另一个种 (寄主) 的体内或体表, 从寄主那里获取养分并维持生活的现象。乡村中典型的寄生者是“城中村”。“城中村”景观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特有的聚落景观形态, 它是滞留城市流动人口、为城市建设暂时蜗居劳动力的场所。

共生:在生物学中被认为是两种生物或其中的一种由于不能独立生存而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现象。在传统聚落中, 共生意味着不同的有机体或子系统之间呈现合作共存与互利互惠的现象, 共生使系统协调演化, 整体功能和效率最优, 从而使其持续发展的机会最大[7]。

2 竞争——共生理论下的岭南传统聚落景观发展路径

2.1 传统期——1979年以前

地域特征主要受自然条件影响, 因地域之间的地形、气候、物产、生产方式或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等影响到建筑形态[8]。要深入了解一个地方的聚落景观, 则必须着手于当地的建筑形态。传统期岭南地区的乡村聚落景观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及明显的岭南特色性, 从地域特色及环境条件出发, 传统的聚落整体布局形式多满足从事农业生产的需要, 因此梳式布局系统为主要布局形式, 其建筑构造通常为巷道与夏天的主导风向平行, 即沿南北向布局, 户内有天井小院起空间组织作用, 主要是为了满足通风、隔热、遮阳等要求 (图1) 。内搭建阁楼、灰瓦、白墙和清水砖墙、栗色木门窗, 建筑平面整体, 这种外封闭, 内开敞的形式, 具有建筑密度高、安全、隐蔽的特点, 形成了独具岭南传统的居住观念和居住文化[9], 并成为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岭南派乡村建筑。村前水塘, 村口榕树, 村中坐落有大祠堂, 已成为岭南传统聚落景观的典型标志。由于这时村镇的住户多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 并保留着传统农村社会的生产方式, 因而住宅也溶入到传统的村落空间中, 住宅周边是农田、池塘和榕树等, 村落生态环境良好。

2.2 竞争期——1980至1989年

聚落实质上体现的是一种人地关系, 以及在此之上生长的社会、经济、文化关系。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村镇里率先出现“万元户”。在有了一定经济积累之后, 农民建房改善生活的热情高涨, 在此期间, 政府提出农村的农民住宅属于生活资料, 并允许农民自筹自建房, 产权归自己所有, 引起村民住宅开始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轮大规模改建。由于城乡日益接近的生活方式逐渐改变了传统农民的住房观念, 使他们的建房动机从“改善”型向“享受”型转变, 建房格局从“瓦房”变“楼房”。建筑形式舍弃了传统民居的合院式或三间两廊等形式, 而是根据实际使用功能, 结合基地条件将其改造为二层或三层的独家独院的住宅, 结构形式多为砖混结构, 后期过渡到部分采用框架结构, 平屋顶、清水砖墙、白墙或水刷石墙面后期出现了马赛克或瓷砖外墙 (图2-1) 、钢窗、平面以独院式为主, 水井逐渐取消并过渡到使用自来水。祠堂作为聚落传统的中心仍在乡村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并发挥着公共空间的作用, 但是传统的宗族观念被消弱, 祠堂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宗族聚会的场所, 而被改用为乡村的各种公共活动和小学教育场所 (图2-2) 。农村整体上仍旧保持原有的村落形态, 到80年代末期部分人开始将住宅首层辟为商铺, 或建房时选取前店后居、下店上居的住宅形式, 有的人选择不在原址而是在村落的公路边建设新房。

2.3 支配期——1990至1999年

在城市化风气的侵袭下, 现代建筑的形式也渐渐入侵乡村, 人们纷纷选择兴建钢筋混凝土平屋顶的建筑, 由于崇尚城市建筑风格, 岭南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在建房上追求建筑材料的高档化, 建筑形式的多样化, 因此导致乡村里传统式、现代式、甚至欧陆式等多种建筑风格并存。并且不同建筑风格的聚落景观呈现同心圆式展开, 在乡村的中心往往是还保留着出租给外地人用的传统合院式建筑, 在合院式建筑的周边则是第一次建房高潮中所建造的二至三层砖混结构楼房形式, 乡村的外围则是通过占用农业用地而建造的多层现代化的框架式楼房结构, 新旧建筑出现梯度交错 (图3) 。九十年代初期, 沿街、沿公路首层商铺型住宅开始大量出现, 人们建房的目的从最初住好转到如何通过住房获得更大的租金收益。为了建更多的住房, 村里原有的池塘、水面被填平, 树木被砍伐, 农田被侵占, 传统的村落空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建筑已开始失去了个体差异和地域特征的美学意义, 经济的铁律破坏了中国传统村落和谐人居空间的“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古村落的天人合一、风水、小桥流水人家等意境, 在这里开始消失[10]。

2.4 演替期——2000年至今

进入21世纪以后, 岭南的整体经济发展速度趋于稳定。聚落景观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开始由以外资投入和乡镇企业发展为主转向政府主导的集约型基础设施投资, 聚落景观发展进入演替期的前期。岭南地域乡村聚落景观无论从单体建筑外观还是聚落规模、内部结构等方面, 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其一就是乡村居民经济水平的提高, 最快反映在对自己房屋的建造和改制上, 单体建筑从最初的平房改制为多层楼, 且与城市的距离越近, 房屋的建筑密度越大, 间距越小, 尤其是城中村里面, 在租金利益的驱动下, “握手楼”、“贴面楼”景观比比皆是;其二是村庄空心化与新村沿道路自发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达及趋向商业经济利益的发展, 部分先富起来的村民选择在交通便利的路边建房屋, 或者在更靠近城市的农业用地上建造房屋, 造成原有村落的空心化或成为专有的出租屋村。由于农民意识提高, 部分地区的农民开始自愿的接受“文明公寓”式的房屋 (图4) 。

城中村景观是珠三角聚落景观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城市化所带来的结果是人、物与活动的集聚, 也是导致乡村区域发生冲突和产生问题的根源。城中村“出租屋经济”导致外来人口急剧增长并大大超过本村人口, 作为传统农村社区与移民社区的混合体, 农民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与城市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彼此碰撞, 村中治安状况极差。“城中有村, 村中有城;村外现代化, 村内脏乱差”成为典型的城中村写照 (图5) , 更是成为珠三角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一大难点。

由于该时期更多的是面临城市化及城市文化的冲击, 及接受各种影响的时期, 还未更好的实现城乡之间的融合和协调发展, 因此又可将该时期称为演替期的前期, 也就是经济社会各方面得到较大的发展, 但同时乡村社会中各种问题更加严峻, 急需得到有效解决。一旦各种乡村社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将促使乡村地区得到一个质的提高, 也是进入乡村聚落景观协调发展的时期——演替期的后期, 即达到和谐共生状态。

3 岭南传统聚落景观演变规律及特征

3.1 聚落景观演变规律

通过对岭南聚落景观发展路径的分析, 了解到岭南传统聚落景观在20多年的城市化进程中正逐渐失去其乡村形态要素, 渗入城市形态要素, 并演变成“非城非乡”的特殊景观形态, 甚至被城市景观完全同化, 而逐渐演变为城市的一部分。其聚落景观空间形态演变规律概括为表1所示。

3.2 聚落景观演变特征

分析岭南地域传统聚落景观空间演变特征, 主要体现为:

渐变性:聚落景观随着时间的发展在地域空间上的渐次演化。渐变是聚落景观空间结构变化的基本规律, 但由于人为因素作用的方式和强度的不同, 在聚落景观的渐变发展中又分别包括突变型聚落景观、稳定型聚落景观、消亡型聚落景观等三种。

城市性逐渐替代乡村性:随着乡村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 聚落景观的乡村性不断被城市性所替代。1978年前的聚落景观还是以农业景观为主调的传统型聚落景观, 随着各种动力因子的刺激和作用, 农业景观不断被城市景观所侵蚀而成为残余斑块, 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也受到城市的不断影响。随着城镇面积的增加, 城镇数的增多, 城镇辐射范围的扩大, 聚落景观的乡村性不断减弱, 城市性在逐步增强。

均质性与异质性:聚落景观的发展过程, 既有均质的一面, 又存在异质的一面。均质化的过程与异质化相互交织。在宏观层面上, 整个区域的聚落景观有向均质性发展的趋向, 即与全国其它地域的乡村乃至是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地域的乡村趋向类同的一种变化过程[11]。但是在空间表现上, 又受微观地域特色的影响及不同因子的制约, 在不同的空间范围上, 表现为景观的异质性。

4 小结——共生理念下的传统聚落景观发展思考

聚落景观作为一个复杂的景观生态系统, 其与生态群落演化有着相似的模式, 发展演进一样依据“生存竞争”法则。因此在城市化的进程中, 传统聚落景观必然受到城市文化因素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冲击, 传统的地域性特色和文化特色不断的剥离和丧失, 聚落景观的保护性规划迫在眉睫。在发展过程中要达到传统聚落景观的适应与共生, 则应该更新观念, 树立共生理念, 进行生态调研, 施行规划控制, 并进行生态设计, 促使传统聚落形式与相应的自然条件和社会背景相适应和和谐共生状态, 实现城乡的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迁村太郎著, 曹沉思译.景观地理学[M].商务印书馆发行, 1978.

[2]汤茂林.文化景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 2000, 19 (1) :70-79.

[3]丁鸿富, 虞富洋, 陈平.社会生态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

[4]Haken, H., Advanced Synergetics[M], Springer-verlag, 1983.转引自: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5]魏秦.从原生走向可持续发展——黄土高原地区建筑学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99.

[6]陈绍愿, 张虹鸥, 林建平等.城市群落学:城市群现象的生态学解读[J].经济地理, 2005, 23 (6) :810-813.

[7]李晓峰.适应与共生——传统聚落之生态发展[J].华中建筑, 1998, (2) :108-110.

[8]李允裴.由南北产业的差异看客家民居形式[客家文化研讨会论文集][R].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1994.271-280.

[9]李炜.围合式布局设计探索[M].南方建筑, 2003, 3.

[10]刘沛林, 董双双.中国古村落景观的空间意象研究[J].地理研究, 1998, 17 (1) :31-38.

传统聚落景观 篇5

位于青藏高原东南、四川省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 自然生态系统相对完整, 高原、山川、峡谷等自然景观类型丰富。同时, 因位于藏汉交融地带, 自古以藏文化为主体、多民族共荣和谐发展, 是康巴藏区文化的发祥地和藏传佛教派系保留最全的地区。甘孜州具有独特的自然及人文资源, 是对地域性景观思考、分析及研究难得的案例。

1 甘孜州藏式聚落

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 其主体部分属于川、甘、青边区的三角形构造, 地形地貌也相对复杂多样, 主要包括高原、山原及高山峡谷类型, 地域差异显著。相比于藏区其他地区, 甘孜州内河流众多, 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跨境而过, 水资源丰富, 又属于藏区中相对较为温暖、湿润的地区, 森林木材、药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至今大体仍是以藏民的农牧业为主要经济、传统藏式民居院落作为主要生活栖居空间的聚落。同时, 特殊的藏汉地理交界位置, 多民族文化在此相遇, 为和平生存的文化融合, 使得甘孜州聚落具有明显的以藏族文化为主、结合多民族文化的特征。

2 地域性景观特质

根据甘孜州普遍的社会组成结构方式“个体—家族—聚落”, 以下分析对应尺度的空间“个体—院落单体—院落群体”。

2. 1 群体景观特质

甘孜州自然气候、地形地貌相对复杂, 对聚落的影响也远比平原地区直接且深刻, 长久以来形成的自然山水间有限制的发展主线, 也是适应自然条件的智慧选择。同时, 宗教是藏区的精神主导, 对生命的思考使得藏民的生活态度更为敬畏自然, 追求内心的平和与精神的境界, 这使标识性的宗教景观成为内心精神世界无限追求的表达。

2. 1. 1 山水间的“有限”

甘孜州聚落在山川中, 有限制蔓延与分散布局, 为生产尽可能不占用可利用耕地, 多选址于山坡或山腰等无法耕种区域, 呈现与高原山川的互补式关系, 常见聚落群体景观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 1) 依缓坡高原分布的聚落景观。在甘孜州的西北部, 属于山原分界线, 地表呈现丘状高原特征, 聚落多沿高原缓坡扩展, 如炉霍县、色达县, 多为片状连绵布局, 随地形起伏。

( 2) 沿峡谷分布的聚落景观。甘孜州内雪山以东的峡谷地区, 江河贯穿其间, 形成谷底与山顶的大落差地貌, 聚落位于河畔、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山麓的峡谷中, 在极其有限的可建设土地上沿水系发展, 如泸定县、雅江县, 甚至进入需经索桥跨湍急江水, 呈现带状布局, 层次落差较大, 竖向密集分布, 高低错落鲜明。

( 3) 沿河谷山原生长的聚落景观。山原不同于高原, 水系对其切割较浅, 整体保留广阔缓坡平原, 河流冲击扇、坝口等河流谷地可生长茂密的森林及作物, 也是甘孜州重要的农牧产区。聚落在此可利用建设土地较多, 为更好地使用水源多远离其展开布局, 如稻城县、乡城县、道孚县, 民居三五成群点状散布于山原中 ( 见图1) 。

究其原因, 一方面在高原地形地貌中, 聚落多选址于靠近水源的相对平地, 有利于生产力不高条件下以游牧及耕作为主的农牧生产, 借地形也可以更好地利用日照资源; 另一方面, 严峻的自然环境使得原住民对自然心生敬畏, 山川神灵化, 自古以来基本上没有大力开垦自然的风尚, 保护自然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的自然观仍是主导。

2. 1. 2 宗教中的“无限”

除自然因素的主导性, 宗教文化的影响也相当深远。甘孜州有大小寺院多达43 座, 每个聚集地都不可或缺地伴随着寺院的守护, 寺院先占据高地、向阳位置, 建筑风格庄重鲜明, 以红色为主, 民居远望其布局或围绕分布, 整个群体景观参差错落、主次分明。玛尼堆、白塔、转经筒、寺院等必备群落要素, 也因此自然成为聚落群体景观的标志性景物, 整个山谷的人文景观异常突出 ( 见图2) 。

2. 2 单体景观特质

甘孜州整体处于自然生存条件艰苦、物资匮乏地区, 为了生存的建造优先于对景观品质的考虑。具体表现为在一定地域中, 群体人为生存需求, 使用易于获得的材料, 进行了多样性的建造尝试, 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筛选, 形成了“聚落”。

2. 2. 1 完整围合的院落空间

甘孜州各个聚集地多见的聚落是以院落为单元, 以院墙和房屋组成规整的矩形院落, 院墙为实体不开窗, 院内一般以有错层天台的2~3层楼房为主, 若干平顶1层建筑为辅。并因气候选择向阳处, 高房屋位于西、北, 矮房屋位于东、南, 以保证院落充分的光照, 自身单体也形成了随地形的错落布局。

2.2.2藏式建筑为主体, 融合其他要素的房屋形式

甘孜州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 藏族民族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适应地域气候的特点, 但同时, 多民族的融合及气候微差的影响, 又使得甘孜州房屋建造具有融合传统与多样性的特质, 并成为标志性景观。

作为可识性聚落景观中重要要素的房屋, 具有传统藏式碉楼式特征, 外墙收分明显、内墙通直、厚墙体、平屋顶, 但门窗相对较多、较大。平屋顶利于储水和晾晒, 多见于与汉文化交融较多或雨水较大的地区, 坡屋顶也很常见, 并使用瓦片。建筑采用墙柱混合承重结构体系, 柱头有托木, 木上架梁, 但跨度不大, 檩条较细, 仅80 ~ 100 cm宽, 密集横跨于梁及外墙上, 多檩头露出外墙并粉饰黑色。以“柱”为基本模数单位, 一“柱”及周围四方位的一“方室”空间为最小居住空间, 正方形的结构在相同面积下散热最少, 利于应对高原寒冷气候。藏式建筑柱头的替木与汉式建筑雀替有异曲同工之处, 在门窗等立面装饰上斗栱或作为结构、或作为装饰出现, 频繁且精美, 很可能也是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果 ( 见图3) 。

在多样性景观特质上还可以明显地看到, 州内大型传统公共建筑主要为藏式宗教建筑, 如色达喇荣寺五明佛学院、稻城雄登寺、德格印经院、理塘寺等。民居院落则根据自然气候和民族文化融合程度, 州内自西向东出现了院落形式的微变。例如, 石材从稻城的粗犷渐变到康定的规则细巧, 色达土石平屋顶到新都桥使用木材的坡屋顶, 乡城窗门洞口较小而到雅江渐变大, 丹巴多见片岩和云母岩砌筑墙身。此外, 门窗檐口的木材也逐渐从大材到小材, 院落中植物种类因地各异等。

2. 2. 3 高效、完整的使用空间

甘孜州一直以农牧业为主, 在生存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完整院落中包括了除耕作之外的大部分生产生活空间, 院子为晾晒作物、圈养牲畜, 房屋一层大多为储藏或牲畜用房, 二层为主室、客室、卧室等, 三层为卧室或佛堂。相比于其他藏区, 康巴藏区气候相对优越, 故聚落的单体多出现天台、露台等, 还有在屋顶加木棚架, 常见天井, 有做房屋二层外廊, 院子的尺寸也相对较大。

随着交通、旅游业的发展, 城市在慢慢地形成, 当代建筑已进入甘孜州, 在传统的街道、旷野出现了零星的现代建筑的身影, 但建筑内部依旧采用藏式空间使用方式及装饰装修。究其原因, 与地域性生活和文化并不完全适应可能是主因。

2. 2. 4 地域性材料肌理

院落中的建造材料以当地的杉木、花岗岩及泥土为主, 因木材珍贵, 建筑中采用每层柱网相对而非通体整柱贯通的3 m左右木材; 花岗岩墙体厚达60 ~ 80 cm或更大来抵御严寒, 大、小块粗石结合分层砌筑, 中间泥土找平、结合, 既节约材料, 也有利于建筑的抗震性 ( 见图4) 。外立面多用石片、卵石贴面, 结合涂料或图案化的卵石贴面, 用草甸、麦秸或牦牛粪砌围墙或女儿墙。从大门、围墙到建筑单体的装饰装修均为藏式传统风格, 如家居彩色木雕、墙柱彩画、深漆门框以及高挂经幡帷幔等, 浓重的装饰颜色有利于日照下吸热增温。另外, 多见瓦在院墙大门的屋顶做藏式图案的装饰使用。可以这样说, 当地的藏式建筑是最大化利用自然资源与交融文化的结合。

甘孜州属于亚热带气候区, 对植物材料的选择也相对其他藏区更为丰富。院落内植物品种以季节性草花为主, 如波斯菊、金鸡菊等, 有时也出现少量苹果树、核桃树等生产类乔木, 院落花园、小型林卡等实不多见。

2. 3 生活及精神景观特质

除了可见的物质性景观, 在生活上, 非物质性的文字、语言、节庆、祭拜等生活方式, 也是地域性景观特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例如, 藏民日常的佛事活动, 转塔、转经、转山、转寺院、磕长头; 藏民喝茶的茶馆、茶店以及与酥油茶相关的生活空间; 以食物为中心的采集、制作、销售, 如水淘糌粑、康定凉粉、巴塘金丝面等, 这些生产生活行为也是朴素、平和、易感知的地域特质景观。

在精神层面, 除了寺院、藏式民居等实用性构筑物形成的聚落景观, 伴生在聚落周围的白塔、转经筒、玛尼堆以及图腾石刻等精神性构筑物也是重要的景观。一方面, 这些景观构筑往往选择聚集地郊外、山谷、山腰、垭口、河口等远离凡人居住之地, 远离尘嚣、凌空一世的雕塑性景观是崇敬、虔诚的信仰所致, 是恶劣生存环境中内心的期冀。另一方面, 相对纯粹的自然环境中屹立的这些景物, 在旁人眼里可能几乎无任何改造自然之强制力, 但点缀在自然中往往形成质朴、纯净的视觉景观, 这种独特的宗教精神性景观在启示人们如何在自然中生存。

所以, 在景观范畴中, 与其进行符号化的景观提炼、统一化的仿古建造, 似乎更可考虑适地、适时地考量原住民的生活方式, 保护生活最基本需要的空间, 留有自然筛选、繁衍生活方式的余地, 而注重生活景观特质实际上是面对地域文化最基本、最直接而又经常被忽视的。当藏民在这种构筑物形成的空间中进行跪拜、转经、转塔等佛事活动时, 这种精神性景观从对构筑物的观赏上升为对使用空间的表达, 精神生活方式成为独特的景观特质。所以, 地域性的景观特质实际上是长久以来生活积淀的结晶, 在相辅相成地表达着非物质的精神文化。

3 结语

聚落的景观特质实际上只是外部空间营造中的一个方面, 但对于景观学的意义, 相比于为了美化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这种自然生存需求更具有自主性、多样性、地域性和适应性, 是根植于地域、有生命力的景观特质。

甘孜州传统藏式聚落在极力适应与应对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 吸收与消化民族文化的异同, 以生存为初衷的建造包含了大量的对自然的利用及改造, 而院落是其中隐含的相互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隐含着的关系主体是人与自然, 以敬畏自然为基础的认知以及长久以来的可持续生存方式, 促使其内在自然观传承着原生状态的思考角度———基于环境特征的可持续的生存, 聚落景观表达其中的客观表现及内在联系。

参考文献

[1]艾博文.甘孜藏族自治州自然地理特征[J].西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9 (1) :84-92.

[2]毛颖.甘孜藏族民居艺术特点探析[D].成都:四川大学, 2005.

[3]陈耀东.中国藏族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4]木雅·曲吉建才.藏式建筑的历史发展、种类分析及结构特征[C].建筑史论文集 (第11辑) , 1999.

传统聚落景观 篇6

一、基本情况介绍

上海郊区拥有近现代历史上重要的历史文化聚落, 是上海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奉城位于上海市郊西南部, 奉贤区东部境内。奉城老城厢范围西至奉新公路、东至南门港、北起浦南运河、南至川南奉公路, 占地111.7公顷。目前, 老城厢空间格局依稀可辨, 历史风貌主要体现于古城墙、护城河、古建筑等存在或已消失的物质空间中。它是江南地区不可多得的具有完整防御体系的军事要塞。对奉城老城厢历史风貌的形态分析有助于奉城老城厢的可持续开发和保护。

二、奉城老城厢历史风貌的形态分析

(一) 分析方法

奉城老城厢的保护引入城市形态学的风貌区分析思路。通过形态学概念, 既可研究风貌区整体的形态特征, 也可以研究风貌区的形态要素之间的发展与演化过程。

基于城市风貌区理论, 规划单元由道路-街区系统、街区内的地块组成、地块内的建筑布局和特定地区、地点四种要素组成。对于本地区的风貌特色的分析, 按照整体 (老城厢) —街区—地块—建筑的有序的等级结构来进行。

通过对奉城老城厢不同历史时期图文资料的分析以发现风貌要素的演化脉络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的主要资料来源是对老城厢地段的实地观察 (包括记录在图纸、文字以及照片上) , 对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的综述和分析, 以及对规划和建筑图纸的形态学分析。不同的资料收集方法可以保证不同资料之间的相互核对和相互补充, 以最大限度地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全面性和可靠性。对搜集到的资料的分析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 最终通过图形处理 (规划单元的划定) , 以形成分析结论。

根据不同图纸绘制的内容和时间先后顺序, 大致可以将奉城老城厢的建设和发展分为起源成形、鼎盛、转折、退化、破坏、替代 (以民房为主的当代建筑) 等六个不同阶段。

(二) 奉城老城厢建设发展的形态学演绎

第一阶段为奉城建成至清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 。这一阶段为奉城老城厢的起源发展期。当时奉城主要作为江南地区的海防守备城堡而存在, 城池由明朝政府主持营建, 完全从军事防御要求和统一规制出发, 平面布局规整, 城外有护城河, 是筑城时取土开挖而成, 面阔十丈, 底阔六丈, 深一丈六尺。城内主要道路正对城门, 形成垂直相交的十字街, 官长衙署建于城中心位置, 周边设属官办公场所和练武场。由于当时本地饱受倭寇侵袭骚扰, 居民多迁居内陆, 城内居民较少。奉城至康熙二十二年共经历了6次主要的整修, 其整体格局保持不变, 奠定了整个地区的城市形态框架, 从图中可以看出, 整个城厢成规整的方形, 除十字街外无明显的支路, 下一层次的道路—街区系统尚未成形。

第二阶段为清雍正四年 (1726年) 至民国十九年。自清朝中叶开始, 本地区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 人口大量增加, 奉城于雍正四年置县, 城市建设达到了鼎盛时期, 兴建了县衙, 配置了一整套县城的管理机构和文庙、书院、武庙等大型公共设施, 并依例建有魁星阁、接婴堂、言子祠、同善堂、宗祠等民用公共设施, 这一鼎盛时期一直延续到县治西迁南桥镇之前。这一时期基本形成了以十字街为分界的四个街坊, 有下一级的支路深入街坊。整个城厢内形成了以城墙、十字街为第一层次的整体框架, 以下一层次支路和四个街坊象限构成的“L”形道路—街区系统, 从城图中可以大致看出各主要公建的地块分布, 而建筑形态可以分为官式和民用两类, 在建筑功能、平面布局、规模上都有显著的差别。值得一提的是, 这一阶段的城图完整的描绘了内城水系的走向, 对追溯老城厢内的水乡特色的线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第三阶段为民国三十二年 (1943年) 至1965年。老城厢的区域军事、行政职能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奉城退化为一般型城镇。聚居人口有所增加, 前期的中心地职能使其作为乡村商贸集散地的特征得以保留延续, 并在这一时期有所发展, 十字街两侧基本形成了连续的空间界面。城楼、城墙等地面建筑虽被部分拆除, 但限定城厢基本格局的旧城基轮廓依然明晰, 护城河及周边水系也未有明显的变动。老城厢内的建设基本限定在前一阶段的整体格局框架内进行。增建的民房打破了内城水系的连续。

第四阶段为1965年至1969年。火热兴起的工农运动加速了对老城厢的建设性破坏, 城内兴建的砖瓦厂开始全面拆除城墙, 旧城基也被清理, 作为主要历史遗存物质要素的城墙完全被毁。浦南运河的开凿第一次改变护城河的形状位置, 延续了几百年的城墙与护城河的伴生关系被打破, 而这一时期的民房建设也开始突破城墙位置的限定, 逼近护城河水面。机动车道奉粮路的修筑改变了城厢内部街坊的划分格局, 使北侧街坊对十字街的依赖度降低, 但其他部分的道路-街坊系统得以保留。土地使用功能仍然以居住为主, 厂房、合作社等新的建筑形态开始出现。

第五阶段为1969年至1985年。老城厢内的街坊呈现由中心向四周快速蔓延的态势, 原有城墙界定的旧城格局完全被突破, 下一层次的支路系统也由于建筑密度的增加被重新定义。县衙所在位置被影剧院替代, 严格按照传统风格建造的民居由于年代久远陆续被改造、拆除, 现代风格的建筑形态大量出现。

第六阶段为1985年至今。护城河以内完全被各类建筑填满, 老城厢外部西南两侧的带状区域由于临近交通干道被充分开发, 使护城河成为事实上的“内河”, 并增加了跨河桥梁, 改变了十字街南侧街坊的划分, 支路—街坊系统再次被改变。大量二三层的自建民宅出现, 部分地块建有多层单元式住宅, 解放前的传统建筑形态完全被瓦解替代, 仅留不到十处老宅零散分布于不同区块。

各阶段的平面布局及分析图式见表1。

在以上的分析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发现, 包括城墙 (城基) 、护城河、十字街在内的早期规划单元要素构成了奉城老城厢城市风貌特色延续的基本形态框架, 相对其它要素而言, 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是组成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态要素中最不易变化的, 在空间上也对其他形态要素的发展、演替起到了限定、引导的作用。而由于这个形态框架的存在, 使城市不同地区的城市风貌特色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稳定性, 而不同时期的风貌特色的变化也因此具有了内在的延续性。建筑形态相比则较易被改变, 特别是解放以后, 随着对老城厢地段大规模的重建和改造, 新的建筑形态完全取代了原有形态的主体地位。土地利用模式随着城市功能的变化而有不同的用地性质比例关系和组织类型, 土地利用模式 (包括建筑使用功能) 是最容易被改变的, 这在十字街两厢建设用地性质的更迭上的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

(三) 奉城老城厢形态要素的分类

综合以上的分析结果, 可以将风貌区内主要形态要素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类为古奉贤卫的各本体构成要素。这类要素最先建成, 并在后来整个地区的建设发展中起到了结构性的限定和引导作用, 而且是具有地区历史人文记忆集中体现的地点。这类要素应该重点予以保护。包括城墙 (基) 、护城河、十字街、内城水系等。

第二类为各单独的文物保护单位, 及其它具有单独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单体。这类要素同样是重点保护的对象。如万佛阁、曙光中学旧址、包宅、杨宅、徐宅等。

第三类为形态布局直接依附于本体构成要素、或与之互为表里的各空间实体, 如构成十字街连续的街巷空间的沿街商住建筑, 以及各保护建筑周围虽未划入保护范围、但与保护建筑在空间布局上联系紧密、使用功能基本类似的建筑。对这部分要素的保留和规划控制也应该同时进行。如万佛阁西侧和北侧加建的佛塔、附属用房等;

第四类为在老城厢整体布局结构 (第一类要素) 形成后形成的要素。这类要素更多的是与前三类要素形成主与从、图与底、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这类要素本身往往表现出风格基调上的不稳定性和存留年限上的非延续性, 使其保护和保留的价值大打折扣, 可以适当更新。如老城厢内建于当代、占总建筑量主体的低层自建房、各类现代风格的多层建筑及由这两者与之组织的支路形成的新的街坊系统。

三、结语

奉城老城厢地区传统聚落特有的景观是江南自然地理条件和特有文化的具体体现, 对奉贤传统聚落景观形态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掘传统地域和文化特色。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 保护传统聚落景观特征应从聚落形态的特征和聚落形态要素之间的发展与演化过程入手, 只有全面的继承和保护才能使富有特色的传统聚落景观得以保存和发扬。

参考文献

[1]陈勇、陈国阶.对乡村聚落生态研究中若干基本概念的认识[J].农村生态环境, 2002 (01) :54-57页

羌寨聚落景观特点研究 篇7

1. 羌寨聚落概况

聚落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场所,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总称。聚落有多种类型:按经济活动分农业聚落、林业、牧业、渔村或两类以上经济活动的聚落;按形态分为块状(集村或团村)、条状(路村、 街村)、环状(环村)、散漫型(点村)。羌寨传统聚落按经济活动,属于农牧相结合的聚落;按平面形态分类,则属于块状聚落。

羌族聚落现主要分布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理县、黑水县、松潘县、茂县、绵阳专区的北川县。面积大约12181.6平方公里,以现茂县为中心,沿杂古脑河和黑水河分布。羌区处于四川盆地外围山体向西部高山高原过渡地带,地势由中山向高山、高原过渡,地形呈蜿蜒起伏的立体单元。境内受大面积区域变质作用,部分地方并伴有花岗岩浆侵入,岩石破碎,深度变质,断层发育, 以三叠纪变质岩为主。山多贫瘠,石多树少。羌寨所处区域是极不利于生产生活的,但他们没有更多选择,历史上军事战争的结果导致他们夹在南部汉族与北部藏族之间,只能栖身现有环境并对环境资源充分加以利用。

2.羌寨景观构成

2.1本底——建筑

羌寨建筑最基本单元有两种。一种为邛笼(鸡笼),为高七八米的石砌民居;碉巢,也叫碉房, 是高二十米左右的碉楼与邛笼的结合体。建筑材料一般有石砌、土夯,以及板屋。石砌民居是最常见的,以石头作为墙体材料,泥土作为砌筑材料,“但支撑结构仍以木构为主。”[2]

在单体建筑布局上,平面多呈矩形院落,一般三层,通高15米~ 20米。

其中,二层主室是最主要的活动空间。主室的最大空间为堂屋,它是联系火笼、灶房和卧室的主要空间,同时也是整个家庭水平和竖向联系的交通枢纽,揭开地面上一块隐藏的活动地板可以看到底楼牲畜圈。在更原始的地区,家中长者的卧室可能就设在主室,不是不孝敬,而恰恰因为主室在家中地位很高。

火笼一般通高两层,类似现代住宅的客厅或起居室,是羌族家庭的核心,由火塘、中心柱和角角神共同构成,这三者被赋予了神的象征。火笼一般兼餐厅,在火圈上铺上圆木板即餐桌。以前还兼灶房。

A、火塘——最早羌族火塘三足用三块白石作支撑,代表三种不同的神。后来改为铜和铸铁做的三足。火塘也加入了汉民族的宗教意识,如火塘四面位置有“上八位”(靠近神龛)、“下八位”“上组呢”“下组呢”的尊贵卑贱之分。

B、中心柱——二层平面中间部位最大的一棵柱子,称为中柱神或中央皇帝神,保佑着房屋的稳固。 它保留了羌族最早作为游牧民族的烙印(毡包的中心支柱)。在结构上不起任何作用,仅具象征意义。

C、角角神——每家火笼都有神龛,供奉神位。 过去供奉白石,现在供奉“天地君亲师”及日、月、 玉皇大帝、观世音菩萨和十二尊家神等等。从神位的设立以及供奉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汉族文化与宗教对羌文化之影响。神龛靠墙两边设置,而神位设在神龛转角,故神位称为“角角神”。

“火塘、中心柱和角角神三点一线,制约着整个主室的平面对角线,室内桌椅、厨灶、水缸都视其布置。角角神没有特定的方向归属,以进门即可看见为准,因此在主室中为视觉中心,处于最险要地位。”[3]而羌族石屋很讲究朝向——“门对槽, 坟对包”,槽是山间空隙,但要注意的是此处的门并非是入户门,而是石屋主要房间的门,同石屋朝向一致。透过山间可以遥望远处连绵的大雪山;同时室内第一个要确定的要素就是中心柱。角角神位于大门与中心柱的沿线上;火塘也在中心柱与角角神的连线上。因此,火塘、中心柱和角角神,加上大门共四个要素决定了二层主室平面空间。

灶房——其灶台必须东西朝向,“烧东烧西”, 取“烧东西”之意,若烧南北,则触犯了风水。现在不大在意。

夹层:卧室——如果没有夹层,卧室分散于主室层和储藏室。

2.2聚落斑块:公共空间

较大的寨子一般有碉楼,形成整个寨子的垂直构图中心。一般二十多米,矮的也有十多米。古时防御外族入侵而修建,多处于地势险要、视野开阔之地。以其特殊的体量、形体、尺度等与民居形成鲜明对比。桃坪羌寨就有两座遗存的碉楼,据当地人讲,以前的碉楼更多。

表 1 | 羌寨建筑单体布局状况

羌寨为防御而生,因此,除了碉楼之外,原始的寨子中没有刻意制造的外部公共空间。路边树下或是房屋旁稍宽部位有时会聚集一些当地人拉拉家常,晒太阳等等,但不适于久留。事实上,“他们几乎每晚都有大小不等的聚会”[4],他们的聚会场所是任一家的房间、屋顶。跳锅庄是他们喜爱的一种活动,一般都在某户室内或平台上举行,视天气情况而定。笔者就曾经很偶然地被善良好客的当地羌人邀请至某户跳锅庄。

2.3聚落生成:原点—核心组团—全寨

每一座羌族建筑,都是一座退台式堡垒。由高而直的厚石墙围合;墙体内直,外部有收分,但不如藏族建筑明显。尤其在寨子防御较薄弱处的建筑, 如入口,墙体更直更高,防御性特别强。而对于每一个羌族聚落,则是由若干堡垒单元绵延不断所组成的堡垒群,它的生成方式也比较有规律,往往围绕中心的原点形成核心组团,再渐次外延,形成羌寨聚落。

原点:羌寨之原点一般在聚落心脏部位,后来者围绕它向四周发展;有的原点在聚落的一端、视野开阔,防御形式最好,后来者紧随其后[5]。原点在羌寨中一般容易分辨:一般而言,它年代久远; 而且由于它建筑时不受制约,一般规模较大;最主要的是它能深刻反映本民族传统文化。

核心组团:附着于原点周围,互相倚仗,防备外人侵犯。

寨子:密集建房,有机生成。利用建筑错落划分街道,转换天井以避开与邻家视线干扰。由此也形成了羌寨中独特的三层式道路系统。

地面道路:地面道路系统通过住宅的墙体围合产生,宽度都极为窄小,1至2米左右,建筑墙体又高又直。道路往往出其不意,峰回路转。且高差起伏变化,加之普遍存在的过街楼,道路景观变化多样,给人以丰富的视觉感受。但其尺度使人颇觉压抑,不过这也是羌人千百年来,在严酷的与自然和其它种族作斗争的必然结果。

空中道路:地面道路的狭窄是便于空中道路体系的搭建。羌寨建筑皆平屋顶,需要时,羌人往往利用跳板、梯子搭接各家屋顶,方便战时接济,互通消息。

人工水渠系统:桃坪羌寨的人工水渠随道路分布。利用杂古脑河高差引水入寨子最高处,明渠、 暗渠,时隐时现,随道路进入每家每户。无论是行进在道路上,还是在羌人家中,常常能听到水流声, 成为羌寨景观之背景音乐。水渠宽度刚好容一人穿越,战时则成为通道。有的引水口的磨坊处于寨子与荒野交界处,往往成为实际交往中的共享空间。

3. 羌族聚落景观之特点

羌族聚居地位于战争频仍的“民族走廊”地段, 先后经历与当地土著戈基人的战役、唐蕃战役、清(大、小金川战役)等等。因此在聚落的空间形式上展现出一些独特的特点:

3.1防御功能强

1羌寨多建于山脊之上,易守不易攻;即使河谷地带也充分利用河流、索桥御敌于寨外。2建筑就地取材使得与环境浑然一体,不易察觉。而且建筑本身房大墙高,墙体厚,外八字的观察孔,便于了望、守卫。建筑与建筑之间总能互相钩连。一家的建筑修好之后总会预留两孔,以便亲戚搭建新屋。 一边叫“挖眼搭木”,一边叫“靠墙立柱”。这样, 建筑屋顶晒台就能户户相连,有利于结成一体,成为防御能力很强的堡垒。3住宅入口设于建筑巷道内或由建筑和过街楼构成的半封闭天井内,有的还需要通过坡道进入。各户的入户门朝向不会完全一致,也很少会有两家的入口完全相似,完全根据周边环境状况而设,使进入的敌人无处藏身。4寨内连通系统通过建筑巷道、屋顶道路系统和水系水道组成一复杂系统。建筑巷道窄,墙体高直。羌寨中的地面道路宛若迷宫一般,只有住户自己才清楚每条路通向何方,便于歼灭来犯敌人。屋顶皆平屋顶, 可通过跳板、梯子连接。这样整个寨子就成为了一个严密的整体。5碉楼作为瞭望和避身之所,高而直,窄且小。便于居高临下,打击来犯敌人。

3.2对用地的节约

由于羌寨在选址上非常受制约,因此在寨子的用地开发和建设上非常注重集约利用。首先村寨选址上主要建于不能进行农牧生产的山坡、石岩上, 以保护生产用地。在建筑形态上,尽量利用挑台、 过街楼延伸空间,向空中发展,不占基底面积。在寨中的联系空间上,巷弄狭窄,尽量减少用地。

3.3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吸取和保留

羌寨聚落从整体到单体,从建筑到局部,也都体现了对其历史的尊重,对传统文化的吸取和保留。 首先,基于最原始的游牧民族帐幕式建筑的利用, 羌寨建筑中对中心柱进行保留,并发展为精神支柱。 对曾经的窑居式建筑的特点保留,形成了今天退台式平屋顶,以及外部封闭、内部开敞的四合院形式。 对曾经干栏式建筑的板屋结构和底层牲畜圈的保留。

4. 结语

羌寨是羌人在几千年特殊的战争历史背景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因其特殊的民族文化景观逐步走进人们的视线。许多羌寨如桃坪、萝卜寨等现在也已经开发成重点旅游区,并申请了世界文化遗产。但在现场调研中也发现,由于用地的紧张,邻近道路的桃坪羌寨局部已出现不协调的要素(砖墙),降低了整体景观的价值;当地人急于摆脱贫困和落后的基础设施和住房现状,却没有实在的规划条例去约束他们的行为,引导他们的建设, 势必造成景观的进一步破坏。如何在发展与保护之间达成平衡,使双方都能获利最大,正是我们需要做出努力的。

摘要:论文从四川羌族聚落的景观构成上,分析了其景观本底单元,即羌族建筑单体;景观斑块,即聚落中的公共空间;景观的有机构成原理,原点——核心组团——全寨。并据此总结了羌寨聚落的景观特点:防御功能强;节约用地;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保留。

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 篇8

关键词:乡村聚落景观,规划,构成

1 引言

2000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 中国城市人口的比例为36.09%, 提高了近10%, 对比10年前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的城市化对乡村景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 建设用地面积由于城镇快速发展, 不断扩张的居住小区景观代替了乡村聚落原有的景观特色。城市化使得一些具有文化和历史价值的传统乡村景观, 特别是传统乡村聚落, 都面临着亟待保护的状态。盲目的模仿城市社区景观, 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和对乡村聚落景观的认同感, 将使得乡土文化损失严重, 误导乡村景观的发展。

乡村是相对社会的城市地区概念而言的, 乡村相对城镇经济、交通、教育都相对落后, 自然景观较丰富。乡村聚落主要是指不属于城镇规划区内的人类聚居地, 是乡村里居民的居住地, 居民成团居住, 聚落内部形成的空间供居民交往、休息、游憩。而村镇周边为村民生产活动的场所。

2 乡村聚落形态的基本类型

2.1 聚集型

在聚集型乡村聚落内, 按照其最常见的平面形态可以分为二大类。

2.1.1 团状

在中国乡村最常见的便是团状形式的乡村聚落, 此种乡村聚落一般位于地势平坦的地区或者四周山脉围绕的盆地。团状多是形成类似于椭圆形或者不规则的多边形态。其东西轴线大致等于南北轴线长度, 或其略大于另一轴长度而呈长方形。

2.1.2 带状

一般延伸于平原地带的河道, 湖岸附近而形成了条带状聚落形态。由于靠近水源和道路, 既可以满足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 又能方便交通和贸易往来。当地生活方式主要依靠水源, 这种村落布局多沿着两侧水陆运输线延伸。在背山面水的复杂地形区, 乡村聚落布局的轴线往往沿着其不同标高的道路线延伸。在地形复杂的背山面水地区, 乡村居民点布局往往沿不同海拔轴线延伸的道路延伸。

2.2 散漫型

这种类型的村落称之为聚落并不十分准确, 因为它并没有形成特定的乡村聚落形态, 而是分散的在地面上的居民住宅单元。在我国, 散村大多是按照一定方向, 沿河流或者做带状延伸。它散落于全国各地, 东北称这种散村为“拉拉街”。

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3 乡村聚落的景观构成

人们对于乡村聚落的总体印象是由一系列单一印象叠加起来的, 而单一印象又经人们多次感受所形成。人们对乡村的印象和识别, 很多是通过乡村聚落的景观形象而获取的。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作为构成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的五种元素。林奇认为这些元素的应用更为普遍, 它们总是不断地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环境意向中。虽然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是相对的, 其形式和面貌都不同。但构成其各自的景观空间中的景观元素是相同的,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空间层次

当对乡村聚落的空间层次进行考察时, 发现有代表性的乡村聚落主要体现为四道景观层次, 即村周环境、村边公共建筑、村中广场和居住区内节点。第一道聚落景观层次是村镇领域与外界空间的界定标志-水口建筑。其建筑用来加强聚落周边自然环境的防卫性, 使其具有对外封闭, 对内开放的双重性作用。转过水口, 再经过田野, 梯田等自然景观, 便可看到整个村庄的形貌, 祠堂、商店、戏台、鼓楼、庙宇及其书院和牌坊等公共建筑布置在村庄的主要道路旁或者村庄周围。这些特有的景观建筑体现了村庄的经济状况与文化内涵。景观标志性建筑形成了景观的第二道景观结构, 重点景观可放在此部分展示。由公共建筑围合形成相对开敞的广场是村中的核心部位, 形成了景观的第三道空间结构并构成了高潮部分。构成村民日常生活的井台、支祠、更楼等场所形成的节点空间和次要中心形成了第四道景观层次。

3.2 景观构成

3.2.1 标志性景观

散落在乡村聚落周边的零星景观, 其平面规模不大。往往结合地形, 呈现出纵向高耸或者横向展开的布局模式, 以此成为了村中内部与周围山川隔绝的对景或者欣赏对象。例如桥、墩、塔、庙宇、楼台、甚至古树景观。大多数此类标志性景观位于水口或者聚落周边山上。

3.2.2 水系

大多数的村庄聚落都会选在河流、湖泊的周边, 形成带状或者团状的布局。不仅如此, 人们开始想方设法的将水引入村中, 开池蓄水, 这样不仅有利于日常生活和基本需求。而且水景调和与串联起聚落中各个分散的聚落景观元素, 美化与活跃了整体景观。

3.2.3 居住区

乡村聚落的居住区布局与城市居住区布局风格相差甚大, 有特色的乡村聚落都有其各自的特色, 其选址, 建筑形式, 采光通风, 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 如气候、降水、风向及其人文文化, 如社会习俗, 节日节庆等密切相关。它们都有局部连续的相似的形体特征或者是相同颜色质感的建筑砖砌材料与色彩, 而正是这种大片的统一的构成特色景观要素使其成为了具有明显不同于城市居住区的乡村聚落景观。如果是在聚族而居的地方, 即同一宗祠发源的子孙住宅组成, 其空间布局明显的显现出长幼尊卑的次序, 或组团型, 或井干型。但都会有明显的中心建筑体现。例如, 皖南关璐村。

3.2.4 广场

作为乡村聚落的中心和景观标志的广场, 同时还兼具了连接道路和人流的作用, 传统的乡村聚落作用也有好几种, 比较常见的广场有宗教功能、商业功能和生活功能。作为当地居民的活动中心, 公共建筑的延展, 及其道路的融合空间, 许多聚落在规划之处都以此广场进行中心布局。

3.2.5 边沿景观

边沿景观是指村口的边沿, 或者是聚落与劳动耕作的土地的交界处。人们由于风水观念会对这些景观重点处理, 同时这些景观也体现出了整个村落的民俗文化及其经济发展。整理现有资料, 就会发现庙宇、祠堂、书院等建筑都是以公共建筑为中心, 沿着中心的聚落边缘布置。从而纵观侧立面, 会发现聚落立面与景观的丰富。

3.2.6 街巷

街巷连接乡村聚落各个重要节点, 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而街巷的布置也体现了整个部落布局的思维严谨性。若是长幼尊卑的思想在聚落中表现明显, 那么中轴对称, 重点突出的景观便会一览无遗。而蜿蜒扭曲的街巷则体现出轻松愉快地气氛, 如湘西苗寨和丽江古镇的小街小巷。街巷同时成为为乡村居民生活交往与邻里通话的重要纽带而充满了人情味, 充分的展现了乡村聚落的“场所感”, 是一种舒适的人性空间。

4 乡村聚落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内容

乡村聚落是属于自发性的沿着地形地貌发展而成, 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及其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人口增长的大幅度加快, 此种发展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乡村聚落的发展。而由于每家每户根据自身经济条件修建改造自己门户, 打破了原有规律的乡村聚落布局, 使得景观层次不齐。缺乏有效的措施保护和继承乡村聚落原有的风貌和文化, 使得在景观上造成混乱。面对如此局面, 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应该掌握生态规划的原理与理念, 采用统一规划建设管理的办法。

4.1 控制聚落空间层次

中国在高速城市化的情况下, 传统的聚落景观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功能。当前, 能够长久保存的乡村聚落景观应该是既有原来聚落的基本特征, 比如聚落统一环境肌理, 便于识别的景观中心标志, 舒适的聚落尺度空间, 传承已久的交往空间, 又能将乡村聚落环境满足现代的景观功能需求。因此, 在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塑造上: (1) 突出聚落景观的可识别性, 例如强化聚落入口, 重点地段, 街巷交叉口的景观特征。 (2) 针对边沿景观, 突出其景观特色。 (3) 增加聚落景观的绿化量, 在街巷, 道路, 沟渠旁边设置一定的绿化带, 在绿化带增加休闲, 观赏, 游憩的设施。 (4) 利用生态景观设计的手法, 对遭到破坏的乡村土地, 水资源得到恢复。

4.2 修整乡村建筑

反映着当地自然, 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乡村建筑是传统民居为主的乡土建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乡土建筑一直保持着优良的传承性。但是工业文明后, 建筑的新形式不断冲击着乡村聚落。其在布局, 尺度, 形式, 材料和色彩上与传统建筑大庭相径。传统乡村建筑文化和特色正在逐渐消失, 因此, 乡村建筑的保存与发展需要统一的规划设计, 使其原有形式与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存留。

用以下3种方式来解决乡村建筑现有的保留与发展问题: (1) 给予保护政策。因其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能见证村落文化成长, 引起人们产生文化共鸣的古村落建筑, 即使失去了原有功能也不能予以拆除与随意改建。 (2) 建筑内部空间改建。若建筑的功能已经不适用现代生活, 在改变其内在结构时, 应该尽量保持其外在建筑形式, 例如外墙装饰材料及其颜色。这样子能过促使改建的聚落建筑与整体环境先协调。 (3) 拆除。对于一些没有历史意义与丧失内在功能, 不能改建的旧建筑, 都可予以拆除。

4.3 创造行为活动与场所空间景观

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 将人们在户外的活动划分为3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及社会性活动。对于乡村居民而言, 必要性的生产活动包括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 如生产, 劳作, 做饭, 洗衣。自发性的活动包括居民之间的交流, 小孩之间的游憩等活动;社会性活动包括赶集、民俗习俗、节日节庆。不同的活动, 例如赶集、祭祀、过节, 都需要不同的场所与之相对应。 (1) 必要性活动。在生产场地劳作, 人们溪边或者井台淘米, 洗衣, 洗菜, 从而成为了各家各户的联系纽带。 (2) 自发性活动。在街道见面也总会寒暄招呼。人们较多在街道的十字、丁字路口、广场驻足交谈。在有大树和石凳, 一堆沙, 一堆草和一条小溪都有可能成为老师与小孩嬉戏玩耍的地方。 (3) 社会性活动。这些活动并不是自发性形成的, 往往是在特定的即使, 祠堂和庙宇等形成而出现。这与当地的文化与传说有着密切的相关。

5 结语

人们的行为活动影响着场所空间的形成与发展, 而随着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居民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内同也发生了变化, 古老村庄的一些场所空间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行改造, 丰富乡村聚落景观的内涵, 创新乡村聚落景观的发展途径,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乡村聚落景观。

参考文献

[1]陈威.景观新农村:乡村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2]梁雪.传统村镇实体环境设计[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60.

[3]kevin.Lynch.The Image of the City (24th) [M].Cambrige:the MIT Press, 1996:46~47.

传统聚落景观 篇9

(一)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庄景观风貌

到2009年初, 新农村建设已经经历了三年多的时间, 村镇建设大大改善了中国乡村的面貌和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也为乡村景观的规划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农村建设给乡村带来的是更快的建设速度和更广阔的建设领域, 村庄景观面貌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由于建设滞后、认识偏差、规划水平有限、生态退化、管理欠缺等原因, 村庄景观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盲目性、自发性和无序性等诸多问题, 亟需相应的景观风貌控制原则进行规范和约束。

(二) 村庄景观风貌的概念及内容

村庄景观风貌是村庄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及其所承载的村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内涵的总和, 其中自然景观风貌是人对自然景观要素所呈现的状态的整体感知, 包括由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动植物等共同形成的不同村庄地域的景观基底,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人文景观风貌是人对人为景观要素所呈现的状态的整体感知, 主要表现为村庄聚落景观、农业生产生活性景观以及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等。本文主要针对人文景观中的村庄聚落景观风貌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山西省村庄景观风貌现状

(一) 概况

山西省地处暖温带干旱气候区, 地理风貌以山地丘陵为主, 东西两侧为山地和丘陵的隆起, 中部从南到北依次是运城及临汾、太原、忻定、大同五个盆地平原分布其间。山西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 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和五台山风景区三个世界文化遗产, 晋祠、应县木塔、永乐宫、悬空寺、壶口瀑布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以及临县碛口镇西湾村、平遥县岳壁乡梁村、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小河村等历史文化名村, 人文景观较为丰富。

(二) 目标村庄的选择

目标村庄采取随机选择的方式, 期望能够尽可能多地涵盖不同类型和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既包含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又包括历史遗存的古村落, 既包括以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性景观为特色的村庄又含有其他生产生活性景观的村庄, 既包括风景区内及周边的村庄又涵盖远离风景区的村落, 以及不同聚落形式的村庄, 最终跨越两市三县四镇乡, 确定了9个样本。

(三) 村庄聚落景观风貌现状

人文景观的构成要素可以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两类, 其中物质要素是人文景观的最重要的组成要素, 指具有色彩和形态, 可以被人们肉眼感觉到的、有形的物质因素, 主要表现为村庄聚落景观和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性景观;非物质景观主包括思想意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观等。村庄聚落作为人们生产生活及周围环境的综合体, 是一种最直观的人文景观, 主要包括村庄整体布局、道路街巷、房屋建筑物、活动场所空间、基础设施等。

1. 村庄整体布局

传统的村庄大多分布在江河流域的平原、河谷和丘陵, 其次是草原和山地。村庄的自然形态一般沿江河呈条形, 丘陵地区呈扇形、平原呈圆形, 山地呈点状分布。常见的村庄布局有集中型、组团型、带型、放射型、灵活型、象征型六种, 从调查来看, 9个村庄的布局形式见表2。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 村庄布局形式同地形关系较为密切, 依山而建的村庄大都采用非字式、一字式的带型布局方式, 或随山势呈条列式的灵活布局方式, 而地势较为平坦的村庄大多采取组团型、集中型等布局形式。

2. 道路街巷

乡村道路包括乡村地域范围内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乡间道路、村间道路以及田间路等不同等级的道路, 从调查来看, 各村庄的对外交通基本可以满足其可达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在村庄内部交通上, 传统的村庄道路街巷大多具有较丰富的变化形式, 尤其是地形复杂的山区村庄, 往往依山就势、因地制宜, 而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村庄道路格局则相对呆板, 呈现出比较规整的布局。

在道路街巷的铺装材料上, 各村在主要道路上一般都为一块板的水泥铺地, 各支路则一般都保持着富有特色的地方材料如石板、卵石等, 而完全城镇化的新村如南城新村则完全采用现代工业生产的材料铺装, 如规整的花岗岩、水泥、沥青路面等。

在村庄道路系统的整体规划上, 道路普遍较为狭窄;部分村内次级干道还是裸露地面, 由于垃圾堆放, 沿土路环境卫生质量较差;村庄道路绿化普遍欠缺, 行道树种单一。

此外, 道路系统中尤其要注意的是乡村古道的保护, 这是村庄景观建设和规划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而在所调查的几个村落中, 仅在闫家寨村能从其保留的安置在各主要干道节点上的关楼上看到古道的遗迹, 而其他几个村落道路系统没有完善, 特色元素大都已经遗失。

3. 建筑风貌

在建筑风貌上, 由于建造年代、功能以及村民建房的自发性、盲目性等原因使得建筑样式大都趋于雷同或十分突兀, 造成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对比以及建筑与周围环境不相协调, 而经过统一规划的村庄的建筑样式大都没有完全继承或优化地方民居的特色与传统, 一些公共建筑也大体上是统一模式, 没能体现当地的人文历史背景和地域特色, 不符合视觉美感的要求。此外, 还有些村庄仅对村庄外立面的建筑进行了统一的规划, 治标不治本。

4. 绿化景观

新农村绿化的主要内容有街道绿化、宅旁绿化、休闲园地绿化、庭院绿化、村庄外缘绿化等。调查发现各村庄绿化缺乏整体规划, 多数村庄缺乏完整的对外道路绿化和农田林网, 绿化总体水平还比较低, 建设也相对比较滞后, 大多数还停留在一般的街道绿化、村庄外缘绿化上。除少数几个村子如闫家寨、大寨在房前屋后种植有少数植物, 大都缺少宅旁绿化, 尤其是道虎壁村, 几乎很难见到绿色。同时由于各自独立成户, 独门独院, 房前屋后和庭院绿化自主性较强, 不易形成整体景观, 庭院绿化中最为普遍的是各家种植的蔬菜瓜果等。在对名木古树的保护上, 仅上桥头村和大寨尚存几棵古树并对其进行了保护。

5. 公共活动场所

在公共活动场所的设置上, 除个别村庄如大寨、闫家寨在村口设有集散广场供村民休闲娱乐外, 其他各村几乎没有供村民使用的公共空间, 房前屋后、道路街巷成为人们聚集聊天的场所。宅前屋后私人空间残留的景观滞后, 缺乏系统的规划。

6.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道路、能源、电力、水的供应、垃圾处理、雨水粪便排放及与它们相关的各种管线的布置。从调查来看, 绝大多数农村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尤其是在生活污水的处理以及垃圾处理、公用厕所等方面。

三、村庄聚落景观风貌控制的思路

从以上对村庄聚落景观的调查分析可见,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和村民环境卫生意识的提高, 村庄自然环境逐渐变好, 街道、建筑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大幅度提高。但多数村庄在景观上仍普遍缺乏统一的规划, 而在统一规划的新农村中, 大多风貌不佳, 原有的村庄风貌在逐渐被破坏或者改变, 越来越向城市靠拢, 更像是扩大化了的城市, 因此农村传统景观风貌的传承和新旧协调成为农村景观规划中尤为重要的问题。

(一) 以原住村民为主体, 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

传统村庄景观风貌是该地区社会发展的历史积淀, 是其地域文化的外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 村落景观也随之发生明显的变化。从本质上来说, 这种变化来自于生活在其中的居民的变化, 因为他们才是该区域发展的原动力。在切实有效地保护其传统生活氛围、挖掘历史文脉和人文元素的同时, 应逐步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离开了生活在其中的居民, 传统村落的特色和生命力也就无所依附了, 只有通过他们所进行的村落传统景观保护才是有价值和可实施的。

(二) 基于村落原有形态, 构建景观安全格局

村落从选址开始, 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与环境的适应和发展演化, 已经成为大地生命肌体的有机组成。然而, 目前的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大都简单地将城市中的景观风貌照搬全抄, 农村特有的景观风貌逐渐消失殆尽。因此在规划中, 需要从村落原有形态着手, 充分挖掘对维护村落景观塑造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的景观素材、节点元素、空间位置及空间肌理, 构建完善的农村景观风貌安全格局。

村庄景观的生命在于田园山水格局、交通网络、交流空间、乡土建筑的特色保护及民俗文化的认同五个方面, 它们是构成村落景观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保护与延续村落的活力与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通过对这五种功能的挖掘、辨别、整合和传承, 构建完善的村庄聚落景观安全格局, 并在此基础上, 适当引入新的景观和开发建设项目。

(三) 以乡土特色景观为载体, 营造完善的乡村景观节点

宜人的乡村生活, 不仅在于其优美的田园环境, 更体现在独有的乡土特色景观给予村民的精神满足。这些乡土特色景观往往与村落的开放空间相结合, 成为村落的公共性场地。同时, 在细部上, 结合现状, 针对不同级别的开放空间, 配以不同的景观小品要素, 如树、花坛、桥、石凳、篮球场等, 从而为村落社区注入活力, 营造富有乡土气息的意境。对每一个可以利用的乡村特色景观节点进行辨别、整合, 形成邻里级、组团级、社区级三级完善的村落开放空间体系。

四、村庄聚落景观风貌控制的方法

(一) 整体景观格局

传统村庄的景观格局是基于当地的自然风貌和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而逐渐形成的, 在当今社会与经济发展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它们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现代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尽管如此, 传统村庄的一些重要特质和优点在今天的生活环境中仍然是良好的典范, 例如聚落与乡村环境肌理的和谐统一、可识别的乡村景观标志、宜人的建筑和空间尺度、良好的交往空间等。因此, 在村庄整体景观格局的塑造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整体景观格局的更新与发展充分考虑与地方条件及历史环境的结合; (2) 内部更新区域与外部新建区与在景观格局上协调统一; (3) 赋予历史传统场所与空间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的形式和功能, 满足现代乡村居民生活与休闲娱乐的需要; (4) 加强路、河、沟、渠两侧的景观整治, 有条件的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化休闲带; (5) 突出聚落入口、街巷交叉口和重点地段等节点的景观特征, 强化聚落景观的可识别性; (6) 采用景观生态设计的手法, 恢复村庄的生态环境。

(二) 建筑风貌

乡村建筑风貌的更新与发展需要统一的规划, 确定不同的更新方式。在村庄聚落内部, 建筑风貌的更新与发展面临三种方式: (1) 保护。对于有历史或文化价值的乡村建筑, 应予以保护和修缮, 作为聚落发展的历史见证。 (2) 改建。对于聚落中一般旧建筑应视环境的发展及居住的需求, 在尽量维持其原有样式的前提下进行更新, 如进行内部改造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对于聚落中居民自行拆旧建新造成建筑景观混乱的建筑, 如建筑形式、外墙装饰及颜色更需进行改建, 这也是目前聚落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 拆除。对于无法改建的旧建筑, 应予以拆除。在村庄聚落外部, 即新建的区域, 相对来说, 建筑风貌具有较大的设计空间, 但需要将当地传统建筑中衍生出来的新的可供选择的建筑语言替代当前普遍的无美学品质、千篇一律的新建筑, 这同样适用于撤村并点重新规划建设的村庄。 (4) 置换。对于极具历史价值的建筑群可以考虑将整个村庄保护起来, 将村中居民置换出来, 在附近开辟新的地块进行安置。如新南城村就采取该方法将平遥古城整体保护起来并开发其旅游产业, 城内原住居民大部份被安置到城外新建的小区中。

(三) 公共空间

人们在户外的活动划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对于村民来说, 必要性活动包括生产劳动、洗衣、烧饭等活动;自发性活动包括交流、休憩等活动;社会性活动包括赶集、节庆、民俗等活动。在村庄中, 有什么样的活动内容, 就会产生相应的活动场所和空间。

1. 必要性活动——劳动生产空间

现代农民最需要的生产场地是用来晒粮食的晒场, 为了保证农民的粮食及时晾晒, 同时又不影响人们的正常出行和日常生活休息, 就必须为农民创建合理充足的劳动生产场地。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 (1) 整体规划布局, 集中在村庄外围。 (2) 对于大型村庄, 在进行空间规划时, 可以在正常标准的基础上加宽中心街道的铺设, 或在中心街道周围加设小型晒场, 类似城市道路建设中的车行道与人行道的格局。

2. 自发性活动——邻里空间

新农村建设要创建和谐的邻里关系, 最好的途径就是通过改善农村的空间环境, 营造温馨友好的公共空间氛围, 来创造机会增进邻里交流。创造良好的邻里空间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在整体空间的规划上, 改变旧村落散乱的格局, 对村内的空房、旧房进行修葺或拆毁, 拆毁的基地上用来新建住房, 也可以创建能为村民提供交往机会的邻里交往场所。二是丰富和完备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如为村民夜间串门、上街闲聊、娱乐提供必要的照明条件, 为夏日午后人们乘凉、休闲提供一个轻松愉悦, 能遮阳庇荫的空间场所, 为农闲时街头打牌下棋的人们提供简易古朴的石桌椅等。

3. 社会性活动——集体活动空间

现代乡村居民除了日常交往外, 对休闲娱乐的需求日益增加, 如健身锻炼、儿童游戏、文艺表演、节日庆典和民俗活动等, 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活动场所, 可以视作农村的集体活动空间, 大都位于村中心较为宽广和开阔的地段。对于新建的乡村聚落, 场地的景观规划应体现现代乡村生活特征, 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 同时它也是最具代表性和最能体现本村特色的场所。因此, 对集体活动空间的设计营造, 不仅要体现其功能性, 更重要的还要体现其独特性和标志性。

(四) 绿化景观

绿化能有效地改变村庄整体景观, 加强村庄绿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目前农村建设中, 村庄绿化需要整体的规划设计, 合理布局, 不仅要为乡村居民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生态良好的生活环境, 也要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 最大限度地创造出经济效益。由于地域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不同, 村庄绿化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和尊重群众习俗的原则, 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对于有保护价值的传统聚落, 要以保护人文景观为主, 不千篇一律强调绿化覆盖率;对于旧村更新改造, 要照顾到当地的经济实力, 实事求是, 量力而行;对于新建的乡村聚落, 则可相应提高绿化标准。具体实施方法可以: (1) 以村为单位, 统一规划、集体栽种。在村民公共活动场所、溪河水边、道路两旁等要根据具体空间的特点, 栽种相应的树种, 搭配乔灌木, 形成多品种多层次多形式绿化格局, 体现地方特色。 (2) 充分发挥农户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做好房前屋后绿化。 (3) 保旧植新, 在保留和利用原有数木的基础上, 植新补缺。对村庄周围街道河塘边原有的树木在保留的基础上利用丰富多样的乔灌木填补原有绿化的空缺, 使之成为完整、连贯的绿化带。

摘要: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 村庄景观迎来了新的建设时机, 同时村庄景观规划与建设的盲目性、自发性、无序性等问题也随之产生。如何对村庄景观风貌进行控制, 成为该时期村庄规划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村庄景观构成中的人文景观入手, 结合山西省部分村庄的实地调研, 针对人文景观风貌中最为直观的村庄聚落景观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庄聚落景观风貌的控制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立.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欧阳高奇.北京市风景名胜区村庄景观风貌研究.北京林业大学.2008/6

[3].蒋爱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山东牟平及西安市长安区上王村新农村创建实例分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6

[4].代琛莹.新农村背景下的乡村聚落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8/6

上一篇:液位控制阀下一篇:态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