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街道

2024-07-15

传统街道(共3篇)

传统街道 篇1

一、前言

传统小城镇是历史的产物,其水文、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社会经济、生产方式等的极不平衡,加之在历史演化中由频繁冲突带来的分裂、融合等,使传统小城镇形态较普通小城镇更具多元性和复杂性。传统小城镇拥有自己的自然特征与人文特征,通过一系列的点、线、面(民居、街道、坊区)的结构形式来表现自身独特的城镇性格、气质与风貌。在不同的年代背景、不同的生活模式引导下,依托不同的主线进行有序的排列组合,构建出一系列严整的结构体系和空间体系,形成了城镇肌理。它是城镇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城镇人文精神、生命与活力所在。

B鲁道夫斯基在《人的街道》——书中指出:“街道是母体,是城市的房间,是丰沃的土壤,也是培育的温床。其生存能力就像人依靠人性一样,依靠于周围的建筑。完整的街道是协调的空间,无论是非洲的卡巴那样密室似的住房,还是威尼斯的纤细大理石宫殿,他们所构成的街道都主要靠周围建筑的连续性和韵律。街道正是由于沿着它有建筑物称其为街道,摩天楼加空地不可能是城市”。街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对于一个城镇整体形象的重要资料来源,是人们了解和欣赏城镇的重要通道。街道景观是城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城镇的特色和活力。它是历史积淀的结晶。传统小城镇街道的形象代表着城镇的形象,而城镇形象又反映着一个城镇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的发展水平。激发传统小城镇的潜力和活力,创造有魅力、特色的传统小城镇形象需要从传统小城镇街道景观入手。本文以浙江省嵊州市的崇仁镇为例,对其城镇肌理、街道的形态及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研究,提出一种传统小城镇街道景观的原真性保护方法,即从传统小城镇肌理出发,通过一系列街道、建筑及空间尺度等的延续,从而创造出既有文化和艺术水准,又有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形象,希望能对传统小城镇街道景观规划与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二、崇仁镇肌理特色及其街道形成机制

(一)崇仁镇肌理特色

崇仁镇位于浙江嵊州之西,是一座千年古镇,保留着庞大的古建筑群。从物质空间来看,镇内历史遗存较多,能够充分反映历史信息。崇仁镇的台门延续了清朝时期的传统风貌,无论在形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凝聚了深厚文化韵味。这些历史信息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结构形成传统民居肌理,是与历史建筑融为一体的城市文化遗产,这种肌理具有多样随意性的特点——单元的可重复性达到肌理的“无限延展”。崇仁的历史不是在某个建筑或者建筑群体上,而是蕴含于肌理之中,通过有组织有秩序的形式系统表现出来。崇仁镇的街道不仅是崇仁镇肌理的重要门户,同时它们与崇仁镇的建筑与环境相互依存,融于人们的生活中,形成主次分明、纵横有序的城镇肌理(见图1)。

(二)崇仁镇街道的形成机制

崇仁镇和大多传统小城镇一样都是沿着主要交通干线形成的。首先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人们开设店铺,从事商业贸易。随着汇集的人口越来越多,居民点也由点到线,逐步形成一条街,然后又发展成十字街。更多的人口不断积聚,更多的住宅在十字街兴建起来,规模不断扩大,由点到线,再到面,最后形成小城镇。崇仁镇的街道东西方向有上、下直街,南北方向有后军家路、石马路、横街官路、下横路,分别与直街相连,形成一竖四横的棋盘格局。

三、崇仁镇街道景观改造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处在迅速城市化发展阶段,交通方式的快速发展,机动车快速增多,崇仁镇的街道也逐渐不能满足现代发展的需求。崇仁镇的街道作为城镇形态的骨架和支撑,其景观正逐步被现代城市的发展所影响。

(一)盲目膜拜,尺度失调

由于现代交通方式的影响,崇仁镇的街道除了步行街以及保留的古街外,外轮廓的街道几乎都是开敞的。随着现代交通发展,崇仁镇规模日益扩大,这需要更多的街道和广场,形成更加多样化的结构。崇仁镇中以步行作为主要交通形式的空间格局也在发生巨大变化。汽车数量的增加需要提供更宽的道路、更大的停车场、更大的交通广场,大量的人流疏散也需要大尺度的步行广场。于是,在崇仁镇建设中,传统街道成了城市化的牺牲品——汽车的尺度取代人的尺度,“街道”变成公路,“广场”也变成了巨大而空旷的停车场地。同时,有些管理者为了追求所谓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盲目膜拜大城市的规划和设计方式,不断拓宽道路,不仅造成了道路尺度失调,资源浪费,更严重的是这些街道破坏了传统小城镇几百年下来的城镇肌理,这是无法弥补的。

(二)千篇一律,缺乏特色

快速城市化的今天,经常能在崇仁镇看到时尚化的沿街建筑景观(见图2),横竖垂直交错的几条街道,沿街是高楼和商铺。让人无法相信自己是处在千年古镇的一条有几百年历史的传统街道上。沿街古老的建筑、桥梁一一拆除,留下的只是钢筋混凝土的冷漠,以及四四方方的建筑造型。有时候这些建筑的色彩还会异常鲜艳,与整个城镇的街道景观不相协调。建筑与周围相比,一般密度较高且结构化,建筑模式趋于混乱和乏味。杂乱的天际线更不能与人的审美需求相适应。沿街建筑是小城镇街道景观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若其单调乏味,千篇一律,何来小城镇形象特色之说?

(三)文化韵味遗失,缺乏归属感

崇仁镇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建筑文化、越剧文化、围棋文化、佛教文化以及特有的民俗文化,其文化旅游被命名为“浙江东海文化明珠”。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趋同、城乡趋同使传统小城镇的特色缺失。本应是朴实的崇仁镇的街道景观也开始追求标新立异,各种风格的雕塑、小品开始摆设在小城镇道路节点,致使小城镇街道景观形象处于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而且街边的戏台、祠堂等都已经荒废。崇仁镇的街道景观在历史的积淀过程中呈现出其自身的变化规律,是与整个城镇的肌理相互协调的,不管是道路、建筑还是街头的雕塑都是具有很强的标识性的。但是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街头游憩娱乐空间被高楼所顶替,历史韵味荡然无存,不仅破坏了原有街道的肌理,也使整个城市呈现单调、乏味的景象。

四、基于传统小城镇肌理的街道景观的保护与更新

小城镇形象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于小城镇的街道景观。街道是小城镇肌理的重要表现之一,又是小城镇生活的真实体现,也是展现小城镇特有风采的风景线。因此在传统小城镇街道景观建设中必须认识到更新与保护并重,既要满足现代交通发展的需求,又要延续原有的小城镇街道肌理、脉络。本文提出的基于小城镇肌理的街道景观原真性保护方法,措施如下:

(一)街道的延续

按照城镇街道发展的一般规律,城镇街道肌理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历史上形成的元素组织关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街道结构的关联性。传统小城镇街道的延续主要是指其街道的平面结构的连续。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传统小城镇的街道肌理、特征、方向、走势等进行一系列研究。再此基础上,总结其规律及排列组合特征,并结合城市化对其发展的动力影响来规划小城镇街道的平面结构。只有处理好其街道结构的关联性,才能正确把握传统小城镇街道更新与保护之间的“度”的关系,保持街道结构的整体性,为传统小城镇街道的整体规划做好铺垫。当然,所谓整体规划不是简单的数字罗列,而是将街道景观各要素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研究并做出最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改造方案。小城镇街道规划需要建立在小城镇肌理的基础上,探索其发展的规律和组合形式,才能创造出具有标识性、整体性、关联性的街道景观,才能符合当地特色的街道景观的连续性,为小城镇居民谋取最大的利益,避免小城镇的街道景观改造陷入规划性破坏的局面。

(二)界面的延续

小城镇街道的界面包括小城镇街道建筑界面与其街道景观界面。街道所固有的特性是界面延续性,而我们在分析中国传统小城镇街道景观的特性时可以发现,其街道界面的延续性往往不是指所有的界面形式都是延续的,而是通过暗示的方式将整个街道空间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因此与其说是单纯的界面之间的延续,不如说是街道景观各因素的延续。这种延续,是“笔断意连”的延续,追求的是变化中有统一,统一中不乏变化。小城镇街道的界面看似漫不经心,但其意义异常深远。小城镇街道界面延续就需要做到街道景观的统一与连续,在小城镇原型的基础上,反复运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材料,用祖上传统的方式加以铺装,使其与建筑的形式与体量交相辉映,从而形成街道建筑界面与街道景观界面的统一性和延续性。

(三)空间及尺度的延续

传统小城镇是历史形成的,整体空间环境呈现相对稳定和有序的空间格局。日本的芦原义信在《街道构成》中写道:“街道,按意大利人的构想必须排满建筑形成封闭空间,就像一口牙齿一样由于连续性和韵律感而形成美丽的街道”。街道就像乐章,有“序曲—发展—高潮—结束”的序列空间,为此街道空间设计必需多样化和延续化,才能创造出具有空间的韵律美与节奏美。小城镇的街道具有交通与生活双重的功能,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为此,传统小城镇古镇内部街道尺度应当延续原有街道尺度,而在传统小城镇的古镇外围的新建区域可以稍微扩大街道的尺度空间,以满足不断扩大的交通量的需求。同时在新旧交替处设置较大的停车场,以减少古镇内部车辆的通行。一方面可以减少交通量,减少污染,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护街道的完整性与原真性,减少地面的损坏及街道景观的破损。

(四)意向、风格、文化的延续

传统小城镇的街道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丰富的环境意象及特有的文化,是具有生命力的场所精神所在。因此在小城镇街道景观更新中需要给予保留、延续,继续发挥其强大的凝聚力的作用。这就需要将景观肌理的元素、风格、形式特征充分运用,并进行原型再设计,不断凸显传统小城镇特有的风貌及其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等过程中的历史价值。同时传统小城镇具有典型的农业社会聚落特征,在保护和利用中,可利用当地木结构建筑的艺术性、古镇的完整性及文化的丰富性,挖掘其中蕴涵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历史背景与古镇发展紧密相连,将历史时期古镇景观的原貌保护并延续下来,使之成为特殊形式的历史博物馆,彰显古镇农业社会聚落的质朴性,保护质朴传统的景观特征。

五、结语

传统小城镇肌理是小城镇街道更新的基础。只有对街道原有的空间、尺度、结构等进行系统分析,充分考虑传统小城镇街道景观元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传统小城镇街道景观改造思路及原真性保护方法,通过街道的延续、界面的延续、空间尺度的延续及意向风格的延续,才能使传统街道更具文化性、历史性、原真性,才能为现代化的发展积淀深厚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申青.空隙结构——传统小城镇空间的一种解析[D].江苏:苏州科技学院, 2007 (06) .

[2]徐丹.论城市肌理——城市人文精神复兴的重要议题[J].现代城市研究, 2007 (02) .

[3]武星宽.设计美学导论.[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6.

[4]叶菁.城市街道景观创新设计[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06) .

[5]杨俊宴, 谭瑛.基于传统城市肌理的城市设计研究——南京南捕厅街区的实践与探索[J].城市规划, 2009 (12) .

[6]黄耀志.小城镇详细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7]杨毅, 侯莉.和谐街景的美学分析——海南蒲前镇胜利街的文脉主义启示[J].华中建筑, 2009 (07) .

[8]杨柳.小城镇街道景观改造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 2007 (06) .

[9]霍艳虹, 刘红秀.小城镇街道空间设计浅析——以天津王口镇改造规划为例[J].河北果林研究, 2010 (03) .

[10]仇春晖.生态视角下水网小城镇景观肌理研究[D].江苏:苏州科技学院, 2010 (06) .

[11]王云才, 李飞.江南水乡古镇城市化倾向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以乌镇、西塘、南浔三镇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1) .

传统街道 篇2

1.1 街道, 生活, 人

现今在盲目追求功利的旅游业发展洪流中, 一个个宁静悠远的乡土村落街道向特色旅游商业街区转化, 朴实民风不复, 并逐步丧失本土文化的灵魂。位于云南省通海县的兴蒙蒙古族的村落白阁村是2012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915个村落之一, 历史悠久但因地理的原因, 经济较为落后, 村落街道形态混乱。保护和关注其少数民族乡土景观, 传承其独特的历史文化, 在当下的街道更新设计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街道是人居空间的必要产物, 街道是用于联系人与人关系的存在。简·雅各布斯 (Jane Jacobs) 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说:“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 首先处在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有生气, 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1]”。同理可引, 人们感受一个传统村落的模样, 首先来自村落的街道。换句话说, 街道是传统村落景观最直接的体现。街道与生活息息相关, 是当地居民生活的重要载体。“街道, 是生活的一部分, 不只是为了交通, 而是作为社区存在[2]”。“街道最基本的用途就是社交[3]”。所以传统村落民族文化的文化传承, 在于体现村落少数民族的特有生活形态的景观设计。

街道景观, 是一个传统村落居民的生活形态景观最直接的体现。“你不是在街道上, 你就是街道[4]”。这说明人是街道的一部分, 街道其实是活的, 或者说应该把街道当作活物去对待。街道更新的方向, 应是以景观体现生活和满足人情需求为宗旨, 而不是盲目追求品质, 追求景观指标。

1.2 设计生活与文化传承

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人, 民族文化的传承于景观来说, 是形态符号, 更是人们的生活形态。那么如何在兴蒙乡蒙古族村的街道更新中, 体现其传统文化的精神?答案显而易见, 最直观的体现是其独特的人文景观———生活。只有存在于传统村落里人们特有的生活情景, 才能使其村落的景观活起来。因此在兴蒙蒙古族村街道的更新设计中, 将以居民生活为主导, 将其生活形态融入更新设计之中并配合居民的生活方式, 满足人情需求。以这样的更新方式, 把人当作景观设计更新的一部分, 体现当地居民生活形态和民风民情, 传承其独特的传统文化。

2 背景概况

云南省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是省内唯一一个蒙古族聚居乡, 位于云南省通海县杞麓湖西, 东经102°30′25″~102°52′53″, 北纬23°65′11″~24°14′49″, 距县城15km, 辖区面积4.77km2, 含5个自然村———白阁村、中村、下村、交椅湾村、桃家嘴村。云南省是全国传统村落分布的热点区[5]。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常年四季温和, 年平均气温15.4℃。地形以坝区盆地为主, 兼有小面积丘陵, 海拔1350~2441m, 土壤为红壤。

兴蒙蒙古族又称喀卓人或卡卓人, 是1253年随忽必烈率大军平云南大理国后, 镇守曲陀关而落籍通海的蒙古族后裔。历经750年沧海桑田的高原生活, 蒙古族的文化风俗与当地民族融合, 形成独特的卡卓文化。村落里保留有许多元代古迹和古文化建筑。它们是历史的刻印, 是展现从元朝至今历史变迁的活化石。

3 街巷空间构成与景观现状

3.1 街巷空间

3.1.1 街巷基本结构

蒙古族村的街巷道路分为二个等级 (图1) 。第一级道路为主要街道, 由村西侧延伸的呈南北走向道路和贯通全村的东西走向道路。第一级街道从村口蒙古族入滇纪念碑开始向村内延申, 联系蒙古族历史文化纪念馆, 民族文化图书馆, 祠堂, 文化活动中心广场等景观建筑和空间。此级道路路面宽约4~5.8m, 并常在交叉口处形成放大空间或广场。第二级道路为次要街道, 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巷弄, 较为狭窄, 仅满足人或非机动车辆通过。路面宽度约1.8~4m不等。第二级道路呈网状分布, 数量较多。

3.1.2 街巷界面组成

街巷的空间界面包括2个基本界面, 垂直界面和地面 (图2) 。蒙古族村的垂直界面由单纯的众多建筑面构成, 建筑多为1~2层楼民居。地面部分地形大部分呈平地, 在村落北缘因山势关系而为平缓坡地。铺装为青石板或水泥组成。地面上几乎没有公共设施。

3.1.3 街巷空间分析

按照景观学的标准, 视距和物高比为1∶1, 视角45°为全封闭空间, 2∶1则为半封闭, 3∶1封闭感达到最小。蒙古族村街巷空间除去节点空间, 街巷空间视距比值, 一级道路约为1∶1~1∶3, 二级道路则小于1, 表明蒙古族村其余街巷空间大多数为全封闭空间, 而这些空间视距比值因多个建筑物高度不一, 使得简单的街巷空间变得支离破碎, 成为一系列较小的杂乱空间。

3.1.4 重要的节点空间

根据实地调查调查, 蒙古族村的节点空间全部为交叉口空间。由街巷内明显的道路交叉口空间构成。此类空间大部分均为“十字形”, “丁字形”空间少且小。

3.1.5 街巷空间的疏密度

蒙古族村主要单元街巷空间, 路宽约1.8~4.5m不等, 视角约1∶1~1∶3。一般意义上而言, 说明其空间是非常狭窄且密集的。

3.1.6 街巷的整体形态

蒙古族村的各栋民居保持基本相同的走向和模式, 环境及相邻建筑之间通过附加自由形状的附属建筑, 以及民居建筑的不统一性, 使得村落的街巷结构形态呈现拓扑网状结构, 边界连续且不发散。

3.1.7 街巷的休憩空间

蒙古族村街道属于居住区道路, 偶有居民习惯于坐在房前的门槛上, 或者自备板凳靠墙而坐, 与人闲聊或是晒坦言, 作为休憩空间使用。

3.2 街道景观

街道的基础功能是交通。因此从景观形态学的角度出发, 街道景观必然是干净整洁和通达的。街景可以划分为垂直界面、地面、交叉口空间三个单元。以每个单元为对象分析现状, 结果如表1和图3。

3.2.1 街道建筑景观

a类蒙古包纹饰房屋:硬山顶, 墙面涂刷白粉, 蓝色蒙古族纹饰, 质地细腻。屋门顶作华丽的青瓦斗拱, 门框柱多为水泥仿石砌或花岗岩, 颜色繁杂。

b类砖房:墙体由灰黄色砖块垒砌, 无装饰。质地粗糙, 大部分保留硬山顶。

c类青瓦土房:墙面由泥土块砌成, 褐红色。质地粗糙, 是古老的原生态房屋。

d类杂糅房:a类b类房的结合体, 或是以上3类房结合花岗岩、瓷砖、不锈钢等具有明显现代的构筑风格的材料。

e类现代农村常见瓷砖房。

注:a类房屋所用蒙古族纹饰, 实际上为兰萨纹 (“寿”字纹变体) 结合云纹与卷草纹的综合纹饰, 形状偏向卷草纹, 故以卷草纹称之[6]

3.2.2 街道景观总体现状

(1) 所有民族文化景观仅集中在第一级道路。整体景观民族文化不突出。

(2) 街巷缺乏绿化软质的景观元素, 没有公共照明设施。

(3) 街道界面颜色灰黄、粗糙、样式杂乱, 个别街道脏乱有碍通行。街道没有达到干净和整洁的标准, 通达性不足。

(4) 整体街道空间狭窄、密集, 大多功能仅满足于通行。

4 蒙古族文化形态

兴蒙乡蒙古族人继承了先辈蒙古族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保留着蒙古族人的习俗和文化。同时因生存环境的巨变, 经历了由牧民—渔民—农民的转变的历史轨迹, 又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俗文化———“马蹄南驻人北望”。

4.1 蒙古族的基本美学认知

蒙古族以骏马为精神依托和民族象征, 崇尚青色和白色, 以西为尊, 装饰纹样运用最多的为云纹 (图4) [7]。

4.2 兴蒙乡蒙古族特有的文化形态

“龙”文化:渔民时期所留下的历史痕迹, 体现在“龙王会”、“祭海会”等民俗活动。

“建筑”文化:当地蒙古族人拥有自鲁班《木经》习得的精湛建筑技艺, 所建房屋造型别致且经久耐用, 有自己的建筑文化节日“鲁班节”。

“眷北”文化:蒙古族崇尚依恋家乡并以草原为傲。当地传说一名叫阿扎拉的少女以青草编织大龙, 带领下一代回到了北方大草原的故事, 表达了南驻的蒙古族对北方深沉的思念和返乡的渴望, 充分体现当地对草原强烈的归属感。

5 街道景观更新改造

5.1 更新改造理念

通过以上研究, 调查兴蒙蒙古族当地居民的街巷空间结构、街道生活形态、文化情怀和美学认知, 针对融入居民生活的街道更新提出基于6个目标的更新改造理念:保护和修葺街道内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为当地居民建造一个安全美观方便的生活街道;街道改造的方向、景观满足人情的需求, 打造一个可供居民慢行休憩的街区;由于街巷空间的体积、疏密度、形态等因素限制, 街道景观的改造控制在亲切、迷你、小巧、安静的尺度之内;街道景观体现当地蒙古族居民认可的美学, 设计融入其文化形态, 提升街道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注重保护居民利益, 在更新改造中倡导自上而下的社区参与[8]。此外更新设计将考虑在街道的两侧设置景观、照明、坐椅、乡土植物的选择与搭配等。

5.2 更新改造措施

5.2.1 街道垂直界面更新

(1) 基础改造更新。保留和修葺c类房中具有当地文化内涵和建筑艺术价值的古老土房, 用修旧如旧的方式, 保留原有的硬山顶青瓦、红土墙面。将c类中没有历史价值的一般土房和b、d、e类统一为a类的外观, 青瓦硬山顶, 墙面统一为a类房的外观, 白底卷草纹。

(2) 修饰提升更新。蒙古族村蒙古族房屋最具特点的地方在于其独特的房门 (图5) 。其结构充分体现了当地人精湛的建筑技术和文化特殊性。因此对民居改造的重点就是营造有韵律的精致的门头“斜挑顶”, 使它们随着屋子的走向排列而有韵律, 使整个村落形成屋顶青瓦硬山顶统一韵律和门头青瓦“斜挑顶”统一韵律的二重奏。

门框, 将当地的门框材料统一颜色统一质地, 这里建议统一用塑木制作斗拱和门柱, 柱上做花纹修饰, 有龙、凤、水、云多种图案。或者沿用a类建筑以灰砖统一制作门柱。这措施以期赋值当地的建筑文化。

5.2.2 街道地面部分更新

(1) 路面更新措施。

清除杂物、堆积物, 平整路面, 埋入电缆。路面改用透水性混凝土铺装, 压印仿石纹。统一整齐石纹路面, 间断散点布置拟马跑过而留下的马蹄踏印 (图6) 。设计思路来源草原诗“马蹄踏得夕阳碎, 卧唱敖包待月明。”

(2) 路与墙的边界线绿化处理措施。

(1) 对较为宽阔的主要街道, 边界线依据路面宽窄和使用情况间断性放置马槽型景盆的植物组景盆栽。边缘作“凸”起处理。将突起的“槛面”处理为矮形休闲坐椅, 供居民沿屋休憩之用, “凸面”与墙面的夹角做小形条状绿化带, 混种禾草类植物与草本花卉。此地块可交由居民自行处理, 做为其自留地使用。此举在于模拟草原蒙古包与草原草地相接的边界, 以这样一种不完全而相似的模拟方式去表达高原蒙古血脉在漫长岁月里对北方草原深刻的思念与无奈 (图7, 8) 。

(2) 对路宽小于2m的路面边缘, 由居民自由处理, 摆放自家盆栽或是不作绿化处理, 首要保证通行。

(3) 道路安置路灯, 路灯选用为马灯形状。

(4) 植物配置选择以乡土植物、粗放管理的草本植物为主, 季度植物轮播。可选植物为迷迭 (Rosmarinus officinalis) 、杜仲 (Eucommia ulmoides) 、金沙槭 (Acer paxii) 、红花木莲 (Manglietia fordiana) 、华山矾 (Symplocos chinensis) 、云南七叶树 (Aesculus wangii) 、杜鹃 (Rhododendron simsii) 、龟背竹 (Monstera deliciosa) 、芋 (Colocasia esculenta) 、烟草 (Nicotiana tabacum) 、油菜花 (Brassica campestris) 、三叶草 (Trifolium repens) 、红花酢浆草 (Oxalis corymbosa) 、黑麦草 (Lolium perenne) 、地被菊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孔雀草 (Tagetes patula) 、紫花地丁 (Viola philippica) 、圆锥石头花 (Gypsophila paniculata) 、韭菜 (Allium tuberosum) 、紫云英 (Astragalus sinicus) 等。

5.2.3 交叉口空间更新措施

不做大型复杂的绿化景观, 小品尺度小而精, 朴实。小品置石, 置石选浑厚偏圆的朴素石料, 石上可雕刻当地传说故事, 或蒙古族文字。边缘点缀3~4种绿化植物。保留居民的菜田, 但要规整边界线, 边缘点缀绿化植物。地面或可以地被植物和鹅卵石或湖石组合铺设为蒙古族基本纹样。在保证通行的情况下选择较宽的路面, 配植小乔木。

6 结语

民族文化的传承于景观设计而言主要是在于其民族生活形态的构建。将兴蒙蒙古族村的街道打造为一个安全、美观、有民族特色的街道, 街道设计风格力求符合其民族美学, 并加以创新, 以求既得到当地民族的美学认同又符合一般的审美原则。街道设置简单、小巧的坐椅使其随处皆可成为休憩空间;将街道两侧的狭窄的绿化空间交由居民自行种植;保留交叉口空间的种植区, 由居民自行管理。通过这样简单的方式, 使街道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居民屋墙外的“家”空间, 居民自主管理街道, 其生活也将逐步渗透到街道中, 使其逐步发展为一个“活”的或者说有生活景观的街道。

这样更新旨在提供一个安全的基础, 提出具体的简单方便的更新设计策略建议。只需确定一个大方向, 剩下的将由居民的生活方式自动完成。这是一种自然的做功, 同时也是当地文化形态的鲜活体现。少数民族村落的街道是特殊的, 其更新方案应具有针对性。少数民族村落街道景观的改造应在尽力恢复其原生之美和生活宜居之上 (图9) 。

摘要:以通海县兴蒙乡蒙古族村为例, 依据现场调研资料, 在分析街巷空间构成及景观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少数民族传统村落街道更新的理念, 探讨了街道界面的更新措施, 指出了传统村落街道景观应遵循体现生活、满足人情和当地美学需求的设计宗旨, 期望使传统村落街道景观在更新改造之后不会成为丧失本土文化灵魂的商业街区。

关键词:街巷空间,街道景观,更新改造,蒙古族村落,通海县

参考文献

[1] (加) 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6:29.

[2] (日) 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7, 22.

[3] (美) 阿兰·B·雅各布斯.伟大的街道[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268.

[4]卓健.城市街道研究与规划设计——全球50个街道案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103.

[5]刘大均, 胡静, 陈君子, 等.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4) :157~162.

[6]乌恩琦.蒙古族花纹图案考[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6:5~9.

[7]巴特尔.蒙古族民歌与蒙古族的审美心理[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社版, 1999 (2) :1~5.

传统街道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符号,社区公园,景观设计,祥云公园

1 前言

社区公园是居民经常利用与享受的一种绿化系统, 以人们与自然共存为目标, 以再现自然、改善和维持小区生态平衡为宗旨, 为一定居住范围内的居民服务, 并为居民提供游览观赏、休闲娱乐、文化健身和防灾避险等活动的场所[1]。

社区公园作为独立的利民公共场所和城市绿地的组成部分, 在设计上不仅要注意因地制宜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更要注重附近居民的需求功能。社区公园设计与其他景观设计一样, 要不断创新, 在不同环境中做出不同的设计。在传统文化符号被景观设计遗忘的今天, 把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与社区公园设计进行融合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2 祥云公园设计构想与理念

2.1 祥云公园用地分析

祥云公园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西南红牌楼, 逸都路与龙华北路交会处, 北侧为社区干道, 东侧为龙阳街, 占地面积为1.8 hm2, 四周都是居民社区, 其所服务的社区包括双丰社区、北部龙爪社区, 总面积约为45 hm2, 流动人口10 623人, 常住人口5 322人。

祥云公园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四周居住的社区居民, 其中以离退休的老年人、儿童、家庭主妇为主。由于社区公园具有开放性, 因此相邻社区的居民也可进入。相对于城市综合性公园、街旁绿地等, 祥云公园作为社区公园来说, 服务对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2.2 设计构思

“飞舞的凤凰, 永久的祥瑞”传统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绵延流传下来的文化之一。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 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 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传统艺术, 并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本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图案与符号。传统吉祥符号是最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 它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和情感色彩。“吉者, 福善之事;祥者, 嘉庆之征。”吉祥如意, 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千古永恒的希望和追求, 更是一种普遍的民族文化心理。

2.3 设计理念

(1) 参与性

对于现代人而言, 单纯的观赏性景观已无法满足对环境景观的要求, 而参与性的景观却十分受欢迎[2]。在祥云公园的设计中, 融入了很多景观小品, 目的在于提高社区公园的参与性或娱乐性, 更好地服务于居民。针对服务居民的广泛性, 可分为中老年、青年、青少年、儿童等不同人群, 做出具体的设计。

(2) 生态性

在公园地形地貌的艺术处理中, 要考虑园林使用功能、园林景观、园林工程、园林植物生长等诸方面的要求, 合理开掘布局[3]。在祥云公园的设计中非常注重生态性, 在整个公园的规划上保留了大量的原有植物, 合理地利用园区的每一份资源, 以免造成因植物的损失而带来的环境影响。

(3) 传统文化符号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中的祥云、龙凤纹样正好迎合了社区居民追求幸福、长寿、喜庆、吉祥的主题, 而且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的景观设计结合起来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传承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针对传统文化符号传承的祥云公园设计如下。

(1) 从整体设计理念及功能划分上入手。在园区进行功能分区与分布时, 在保证园区基本功能健全的同时把祥云、龙凤纹样融入其中, 更好地适应居民潜在期望祥瑞的心理感受及生活方式。根据该社区居民的使用习惯, 将整个园区分为入口广场区、祥云广场区、景星庆云中老年活动区、云起龙骧儿童活动区、云窗雾阁家庭集聚区五大区域, 由于整个园区为长方形, 所以把凤凰纹样进行抽象化 (见图1) , 利用柔和的曲线打破原本规整的园区结构, 使用蜿蜒的道路对区域形状进行修整, 并在每个区域之间设有互通的道路, 使公园的使用者能够在园中随意穿梭, 给其带来舒适感与归属感。

(2) 从景观细部设计上入手。在园区功能分区及分布确定好后, 就要着手于景观细部的设计, 包括管理系统、交通系统、辅助设施等一系列的设计, 运用设定好的主题, 把祥云、龙凤纹样进行打散重组的构成方法运用到设计当中 (见图2) ,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保留传统文化符号的神韵, 而且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能够充分体现注重创新原则。

(3) 从植物配置上入手。植物配置是社区公园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选取植物上, 把植物的种植理念和种树寓意内涵融入到设计理念中, 根据设计需要合理地安排植物的种植与配置, 塑造出具有特色的文化景观。

3 祥云公园规划设计

祥云公园作为社区公园, 它的建造应该给社区范围内的居民带来不同的体验。其在设计之初就确定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祥云及龙凤纹样, 一方面满足社区居民期盼吉祥平安的心理, 另一方面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在园区的规划上, 引用了这两种符号, 园区的平面图宛如一只飞舞的凤凰 (见图3) 。祥云公园分为入口广场、祥云广场、景星庆云、云起龙骧、云窗雾阁区 (见图4) 。

3.1 功能分区

(1) 入口广场

祥云公园采用的是沿街的布置形式, 这种形式是将绿化空间从社区引向外部空间, 与城市街道绿化相连, 这种地理位置的选择既能为居民服务, 也可以吸引更多外部社区的居民, 使用率较高。主入口设置在逸都路与龙华北路的交叉路口, 这样能够更明确地提示居民与行人这块用地是作为公园来使用。主入口广场呈阶梯状, 能够有效地分散人流量。

(2) 祥云广场

祥云广场是园区的次入口广场, 其中祥云雕塑、水幕、植物相结合的设计足以吸引人们的视线, 祥云雕塑的设置更能简单明了地展示整个公园的主题, 并且直截了当的表明公园的设计理念。

(3) 景星庆云

景星庆云区的规划以点状分布为主, 宛如夜空里的星星, 其中贯穿着祥云的纹样, 如景星庆云, 吉祥如意。整个空间是给老年人提供了休闲区域在, 锻炼是老年人在社区公园中的需求之一, 老年人的锻炼多以健身为主, 基本以集体活动形式出现, 所以需要的空间尺度也较大, 根据这一点设置了多功能的庆云广场空间。该广场适合各类综合性活动, 如跳舞、打拳、表演等。由于没有植物的大型空间对于老人来说没有亲切感, 所有在庆云广场的设计中, 运用植物把空间进行分割, 部分供老年人使用, 部分可供聚会等大多数人使用。

(4) 云起龙骧

此分区的主要功能为儿童活动场所体育运动区。运用“云起龙骧”是影射期盼儿童及青年人能够在各个方面取得进步和成功.这个区域主要包含裁月镂云、云起儿童广场、龙骧运动广场3个部分。其中的裁月镂云区 (见图5) 是整个园区的设计重点之一, 它的设置增加了整个区域的趣味性。利用祥云的设计主题, 通过修建整齐的植物布置成迷宫, 即可以作为景观小品还可以作为儿童的活动场所。儿童进入迷宫不仅能通过兴趣获得快乐, 还能促进儿童的记忆力和判断力, 因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通过游戏不仅能够锻炼儿童的身体机能, 促进智力增长, 而且能培养儿童间的互相交流。

(5) 云窗雾阁

此区域主要强调的是生态这一设计理念。公园内的绿色植物种类多, 植物、草坪等植物材料使绿地空气负氧离子积累, 使园区内的空气新鲜, 适宜活动。在公园中种植的多种芳香植物发挥出的芳香物质, 具有提神醒脑、舒经活血、杀菌的功效, 能促进人们身心的健康。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 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保证人们的呼吸和空气的清新, 使生态居住区得到补氧增氧, 环境更舒适[4]。

此区域主要包含云窗池和雾阁亭两个部分。云窗池 (见图6) 是旱喷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设计, 形状为圆形, 旱喷四周有座椅, 整个云窗雾阁区是为家庭聚会提供的生态区, 座椅的设计是为了家长可以看护在旱喷中玩耍的儿童。旱喷池中设置了半圆镂空的雕塑成祥云状分布, 不仅加强了美感, 而且从上方看雕塑与裁月镂云景观小品形成呼应, 此外整个云窗池又如海上的帆船, 寓意一帆风顺。这样多功能的休闲区域也给公园的使用者带来了温馨祥和的心理感受。

3.2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作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社区公园中的植物景观规划是必不可少的。而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功能上的综合性、生态上的科学性、配置上的艺术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及风格上的地方性[5]。园区的设计主题影响和控制着整个园区的物化景观, 植物景观设计应该通过植物的品种、形态、色彩、构图等来烘托公园的主题氛围。

广场植物选择了一些适应成都天气及土壤的花灌木, 比如杜鹃、金叶女贞等, 给广场添加色彩来吸引居民的目光, 在植物分布上, 采用了拼接成祥云图案的形式来体现传统文化传承这一设计理念。

作为串联社区公园中各空间的道路, 其周边环境的营造是很重要的。公园的道路植物选择适应成都气候和土壤, 并有芳香保健作用的植物造景。上层乔木为白玉兰、广玉兰相间种植;中层灌木以月季、含笑为主, 成丛成片至乔木边缘;下层冬麦、吉祥草成片种植, 形成完整的道路植物景观带。

裁月镂云植物景观小品运用含笑、小叶女贞、栀子花, 把它们修剪形成祥云图案的迷宫 (见图5) , 这样的设计不仅满足了儿童娱乐的需要, 也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围合园区的花坛 (见图7a) 采用了祥云纹样进行组合, 花坛中种植吉祥草、杜鹃、金叶女贞等。

3.3 道路系统规划设计

祥云公园紧邻城市主干道, 对外交通便捷, 根据其周边环境设置了5个出入口, 分别设置在西南主入口、南侧次入口、东侧次入口、东南侧次入口、北侧次入口。并保留了原有的地下停车位, 方便外来居民使用。园区内的道路主要分为一级主路、二级次路、三级小路。一级主路宽4 m, 主要是用于人群的集散以及作为消防通道;二级次路用于居民的日常游览, 宽2 m, 设置在园区内个别功能区与主路之中;三级小路用于联系各个功能区, 宽1.5 m。

一级主路的铺装采用广场砖路面, 利用砖在地面上拼出祥云的图案, 让公园的使用者时刻体会到祥云这一主题;二级次路采用花岗岩路面结合卵石素拼路面;三级小路部分采用素拼卵石路面, 利用不同颜色的卵石在路面上拼出各式各样的祥云图案, 让传统文化在公园的各个方面都得以运用。

3.4 公共设施设计

祥云公园所涉及的管理系统主要是围栏及井盖的设计。围栏和井盖既然属于祥云公园的一部分, 在设计上当然要紧扣主题, 都要以祥云图案为主, 通过打破、重拼的方式设计出紧扣主题的作品。在井盖的改造时主要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祥云图案, 及祥云公园字样。垃圾箱 (见图7b) 的设计是把祥云图案立体化, 设计出符合市政要求及主题的垃圾箱, 使整个公园具有整体性。

休闲凳 (见图7c) 在社区公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每个区域都要设置。云窗雾阁的生态椅, 把座椅和植物相结合, 不仅符合了云窗雾阁的生态主题, 而且把居民带到真正的自然中, 感受植物的包围。云期雨信的圆圈椅, 是通过植物的围合而成, 成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空间, 给情侣们提供了幽深的空间。

指示牌 (见图7d) 包括道路指示牌、警示牌以及看板牌。为了使园区更具有整体性, 在这些指示牌的设计上, 也融合了祥云图案。通过简洁的祥云图案在公共设施上的运用, 能够直观有效的传递给公园的使用者公园的主题。

4 结语

社区公园作为独立的利民公共场所和城市绿地的组成部分, 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祥云与与现代景观设计巧妙的融合, 以参与性、生态性以及传统文化传承为设计理念, 祥云为主题, 将园区进行功能分区, 且最终的设计平面图使用“凤凰”的形状, 象征着祥瑞, 在心理和视觉上给居民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从局部到整体都始终围绕的主题进行设计, 在满足各个年龄段居民的需求的同时也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孟刚, 李岚, 李瑞冬, 等.城市公园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3:5-11.

[2]樊宇.关于社区公园规划设计原则和布局的综述[J].现代园艺, 2011 (5) :82.

[3]袁媛, 杨柳青.浅论社区公园景观设计发展方向[J].现代装饰:理论版, 2011 (2) :108.

[4]李承承, 郭高燕, 李先源.浅谈社区公园的功能和特点[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 2010 (1) :64.

上一篇:数控教育下一篇:互动元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