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网络

2024-07-23

街道网络(精选6篇)

街道网络 篇1

随着“校区共建”教育模式的出现, 高校将学生党建工作与服务社区紧密结合, 很多高校, 特别是职业技术院校, 组织学生党员走入社区, 在街道挂职锻炼, 担任居委会主任助理、青年中心主任等职务, 街道成为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锻炼的新平台。街道与学校搭建共建平台, 实现双赢, 拓展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服务平台, 青年学生成为建设基层的主力军, 把先进文化带入社区, 利用专业优势和高校资源, 积极开展职业培训, 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同时, “校区共建”又是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接受教育和培养, 提高自身素质的良好平台, 社区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 实现了学校与社会教育的有效对接, 完成了青年学生从校园角色到社会角色的转变。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学生党员挂职过程中不断创新机制, 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青年中心、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社区学院等机构, 建立政府、大学、社区、企业四方联动的互动模式, 实现互赢的良性循环, 取得了积极效果。

一、“校区共建”学生党员挂职街道存在的局限性

“校区共建”学生党员挂职街道取得了一定成效, 实现了社区服务、社区育人的双重功能, 但“校区共建”模式由于制度、现实、社会环境的原因, 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目前, 大学生挂职街道, 承担社区服务的功能, 但青年学生的主要职责是学习, 活动范围也主要在学校, 进入街道开展各种服务的时间受到限制, 从学校到服务地点的距离也成为服务效果受限的现实因素, 出现对社区帮扶对象服务的不连续性, 同时也降低了社区服务的质量。作为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校区共建”平台, 同样缺少服务的过程监控、评价体系, 在挂职过程中出现空间、时间、服务的不连续性。

二、学生党员挂职街道的网络模型的实现

为扩大服务的时间性、有效性, 延长服务的空间, 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在培养和教育过程的管理, 建立基于网络的“校区共建”服务平台模型, 实现服务功能的最大化显得尤为重要。社区服务系统主要是在居民居住集中的住宅小区设立电子服务智能终端, 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等技术的应用, 使居民通过智能终端足不出区, 就能享受到各种便利服务。基于网络的“校区共建”服务平台模型的基本功能包括: (1) 挂职人员管理系统:实现对挂职街道的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个人信息、工作情况、服务质量进行管理; (2) 社区弱势人群管理系统:全面掌握社区弱势群体, 实现群体的动态管理; (3) 服务呼叫系统:社区弱势群体通过共建平台建立互动信息交换, 完成社区服务的各项预约、查询和需求服务; (4) 社区服务评价系统:对社区服务进行全过程监控和评价; (5) 远程教育应用系统:教育是社区居民关心的问题, 而网上教育更是一个发展方向, 通过共建平台, 实现专业职业技能学习的远程教育平台, 使社区居民可以在社区的网络环境下, 实现网上课程的在线点播、直播和学习; (6) 虚拟图书馆应用系统:社区用户向共建平台提供服务请求后, 由共建平台调用虚拟图书馆的集成服务, 集成服务执行引擎根据定义执行各个真实图书馆的服务方法, 并把服务结果整合, 返回给用户; (7) 社区休闲娱乐系统:点播电影、电视、歌曲, 提供出行、旅游、住宿、医疗、宾馆等信息, 丰富家庭文化生活; (8) 心理帮扶系统:提供社区居民心理档案建设、检索和统计、心理测试、结果评价、心理案例分析等功能, 同时支持在线咨询等功能; (9) 社区服务调度系统:在异地的网络环境下, 实现社区服务的并行进行, 充分利用在线资源。

“校区共建”平台, 能为社区管理与服务提供统一的支持环境, 并以它作为各挂职部门的集成框架, 支持各类异构环境系统的要求, 以便满足不同社区居民用户的需求。社区服务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需要相应的配套服务提供支持, 它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 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信息集散中心, 提供信息的服务商将信息源源不断地传送到社区服务系统, 服务终端从系统中获取所需的各类信息, 在这种信息的输入和输出过程中实现了服务功能。只有信息服务系统而没有服务商提供服务内容, 就像有高速公路而没有车。因此, 在平台实现过程中, 必须充分考虑平台的各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法。

1. 学生党员挂职街道的网络化模型体系结构

学生党员挂职街道的网络化模型采用三层C/S结构。三层C/S结构能方便地和Internet捆绑起来, 从而使社区服务的C/S应用扩展到整个Internet范围。同时, 三层C/S结构通过将用户业务逻辑集中到中间层, 使系统获得了对业务逻辑的独立性, 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具有用户界面简单、支持各种网络结构和异构平台等优点。

学生党员挂职街道的网络化模型, 使用Web技术、Java技术和CORAB技术相结合的方式, 第一层为客户端浏览器, 客户端通过Http发出请求, Web服务器接受请求, 并将结果返回客户浏览端, 在执行请求的过程中, 如果为静态页面, Web服务器直接将结果返回给客户, 如果是一个动态页面, 包括网页中镶嵌的Java所产生的Class文件和Jsp程序, Web服务器将通过公共网关接口执行结果, 并将结果返回给Web浏览器, Web浏览器负责信息的显示, 包括二维及三维图形数据的显示。第二层为中间层, 负责进行业务逻辑处理, 包括Web服务器和RMI服务器, Web服务器接受来自客户端的请求, 并传递请求到RMI服务器, 第三层为数据处理层, 客户查询数据将SQL请求发送到RMI服务器, RMI服务器上的存根再将SQL请求发送到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处理层负责处理SQL请求, 将结果发送到中间层, 中间层再将结果发回到客户端。

2. 社区服务流程管理的设计和实现

在社区服务过程中, 服务活动一般表现为任务创建、任务通知、网上服务、服务评价。作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服务流程管理的任务是对社区服务的整个形成过程进行控制、评价, 并对服务过程进行跟踪、延续。

为了有效的进行社区服务流程的管理, 必须建立一个包括服务过程中所有重要特性的结构化的过程模型, 该过程模型描述了构成社区服务工作流的各过程步骤在逻辑上的串、并行关系。为此, 首先必须确定所有有关的过程步骤, 通过对过程步骤的分析, 将它们抽象成一些构成社区服务过程的基本的任务单元, 通过对这些基本的任务单元的有机链接来构造不同的社区服务管理过程。每一个基本任务单元都有至少一个入口和至少两个出口 (如图1-1所示) 。在任务入口部分需要给出任务的完成模式、任务参与人员列表以及任务的工作对象等;在任务出口部分需要提供任务活动的成功和失败等出口。

过程模型确定以后, 则可以将过程模型中的每一个过程步骤与功能对象相关联, 并通过功能对象来对工作流中的各过程步骤进行控制。同时, 每个功能对象也需要同能执行或接受这项任务的系统用户、用户组或角色等相关联 (如图1-2所示) 。

通过系统的社区服务工作流管理功能, 用户可以对社区服务过程中各种复杂的过程进行管理。图1-3显示了一个典型的社区服务管理的处理过程。在该工作流程中, 社区服务的发起者如某个个人、某个小组或某个部门发出服务申请书, 社区服务工作流管理模块将申请书发送给有关的挂职人员, 进行服务批准的过程。假如申请没有获得批准, 社区服务工作流管理模块将会向服务的需求者发送有关信息, 整个过程就此结束。如果服务申请得到批准后, 社区服务工作流管理模块将会向经授权的执行者发送服务任务单。接下来执行者根据任务单对需要服务的对象进行网上服务。服务过程结束后, 再经过评价系统的评价过程, 如果检验得到通过, 社区服务工作流管理模块将服务对象的相关属性存入档案库, 同时向下次可能为该对象服务的所有挂职人员发放通知书。

同时, 在社区服务工作流管理模块中运用并行工作的思想, 通过分析和修改传统的串行工作流程方式, 并对服务形成过程中的各个工作步骤进行有效控制, 可以使一些服务工作过程得以并行执行, 从而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社区服务质量。

3. 权限的设置和管理

作为一个实用的信息系统, 要求不同用户在特定的阶段数据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 并要保证整个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易于管理和监督整个系统的运行。

“校区共建”平台从组织社区服务过程和系统管理的角度出发, 要保持社区服务的完整性、有效性、一致性和安全性, 要求系统中应该包含强大的权限管理功能, 以实现对参与服务过程的人员进行适当的权限设置和管理。

首先, 要求在构造系统时, 需将社区服务人员组织结构进行重组划分, 使每个服务人员分属于不同的服务组。一个服务组可以包含多个不同的服务人员, 而一个服务人员也可以属于多个不同的服务组。此外, 可以通过角色定义的方法来为不同的服务人员指定不同的角色, 并使他们与服务关联起来。同样, 不同的服务人员可以属于不同的角色, 同一角色类型也可以包括不同的服务人员。所以, 我们可以根据各个服务人员所属服务组或角色的不同, 来规定其在社区服务系统中所享有不同的功能操作权限和范围。典型社区服务人员角色包括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家教人员、义工等。

在角色定义时, 为了便于角色的管理, 可以采取一种层次式的角色结构。即将具有最少权限的角色置于角色结构的最底层, 从它们开始通过逐层赋予新的用户以新的权限, 从而派生出处于不同层次并具有不同权限的新角色。同时, 处于更高层次的角色将自然继承了更低层次角色的所有权限 (如图1-4所示) 。

权限管理通常是通过为服务人员、服务组或角色定义不同的规则来实现的。规则是服务人员执行某项活动必须满足的一个或多个简单的或组合的条件的逻辑集合。多种规则可以组成规则库。服务人员在请求执行某项服务活动开始后, 首先需要检查该活动的执行者是否具有执行此项活动的权限 (如图1-5所示) 。只有当用户权限检验获得通过, 社区服务人员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否则, 社区服务人员请求将被拒绝, 系统将通知社区服务人员其无权进行该项活动, 活动同时也将会终止。

此外, 因为社区服务过程中, 要求社区服务系统还要能够实现动态权限的管理。如在社区服务过程中, 社区服务活动设计者拥有对活动计划的修改权限, 但到了签审阶段, 设计者就只能拥有对其设计的计划的浏览权限。动态权限管理的实现, 能够更加有利于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4. 服务跟踪及评价

学生党员挂职街道参与社区服务, 网络化模型的建立解决了必须到现场的难题, 做好服务评价成为衡量党员挂职社区参与服务取得效益的重要标准, 同时也成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的重要途径, 需要建立一套统一的评价标准、考核体系, 考核体系通过Web模式由被接受服务的社区居民进行评分, 同时系统通过过程监控, 组成服务对象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的跟踪评价体系。

三、结束语

学生党员挂职社区网络化模型的建立, 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服务范围, 解决了服务时间的限制, 增加了服务人群, 同时也是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利用信息化渠道, 直接参与社区服务的新途径, 学生党员可以通过现实服务和虚拟服务相结合的方式, 体验社区服务, 增加服务的自觉性, 扩大社会的接触度, 实现学校、社会、家庭、社区的多层次育人环境, 使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能接触到社区这一社会基层单元的真实情况, 了解社会发展状况, 通过自身专业服务社区。

通过网络化服务模型, 加强学校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 通过评价体系, 增强对服务效果的了解, 街道办通过评价体系, 可以形成挂职街道到选拔人才的新途径, 将优秀的挂职党员吸收到社区。网络化服务模型在技术层次提供了新平台, 但人的思想是多层次, 需要于更多的教育化形式相结合, 形成科学的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宏勇.基于NET平台的社区服务系统的研究和实现[J].2006.11.8.

[2]王小敬.社会信息化的崭新服务模式[M].上海信息化, 2002 (2) .

[3]吴玉春.基于Web的社区服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井冈山学院学报, 2008, (6) .

街道网络 篇2

3月份,我校组织八年级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教师进行新教材网络培训,聆听专家对语文、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课程标准的解读以及教材的解析。

上午,专家从部编教材的编写背景和经过,新版本的内容、体例及重点核心,如何使用新版本进行了具体的解读。培训会上,专家讲解了部编教材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思路,注重用法和学法指导,让大家明确了教材改革的方向。

下午,主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如何设计教学环节、落实课程理念、指导学生学习等方面进行了阐释,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把握了处理教材的方法。

通过这次网络学习,语文、政治和历史教师们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对于怎样充分利用新教材、落实新大纲的指导思想、克服教改中的困难有了新的思考。

一、转变观念仍是关键

初中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更新观念,尤其是教材观。解决了教材观才能谈改善教学,才能谈有效教学。注重人文性,注重能力的培养、编排体例新是新教材“新”的所在,我们要严格遵循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充分利用好课本、读本,吃透教材,宏观调控。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课本是点,读本是面,我们须下大力气备课本、备读本,把读本分门别类的和课本相对应,做到课本、读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教师要终身学习

新大纲、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体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以适应教材和时代的要求。广博的知识、较高的语言水平和诵读能力是新形势下教师所必备的,“终身学习”不再是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更是时代对每位教师的要求。

三、抓住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广大教师应抓住契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形式各异的激励办法和开展各项活动。从课堂到课外,从一堂课到一个单元再到一册书,都要匠心独运的设计一定的检验学习效果、推动学习动力的办法。

四、要善于总结和回顾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闪光的做法、独具匠心的设计,但却如过眼烟云,没有积累下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因此,教学中要善于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最终形成一整套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

我校希望借这次培训的契机,在教材的解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上下功夫,不断地反思与总结,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用好教科书!

小店街道一中

街道柔性界面在街道整治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街道,柔性界面,空间层次,活动的参与性,骑楼

1 城市街道柔性界面建立的必要性

1.1 对街道生活的体验由双面到单面

城市如果按照功能主义的分区理论进行建设,被分成了工作、居住、娱乐等一个个单一功能区块,这些区块之间依靠城市街道取得联系,人们借助汽车穿梭于城市街道之中,城市中的汽车越来越多,步行者被挤压到边缘,在街道两面来回穿梭的街道空间体验已无法实现。除了特别规划的步行街,步行者只能通过街道界面来体验街道生活,于是街道界面在街道公共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

1.2 城市街道界面的现状反思

让我们看看现在城市街道的情况:街道上车行道宽阔,汽车在上面快速的奔驰;人行道窄小,步行者受到汽车的压迫,有不安全感;步行区铺装单调,有的甚至不能满足基本的要求,如盲道建设的不完善。街道界面单调、乏味、中断、生硬,单位院墙、零散的杂货店相继出现……这些不能很好地吸引人的注意与停留,走在这样的街道上让人感到无聊,不是通勤的需要人们不再来到街道上,街道上人气丧失。

1.3 街道柔性界面概念的提出

街道界面的抗性大大损害了街道的生气与活力,本文希望通过街道柔性界面的建构解决目前街道界面的问题。我们需要对街道的界面进行设计,使其具有良好的视觉景观,同时要在其上建立起若干活动场所,使人们走在街道上不但有风景可看,而且有事情做。在这里,街道界面不再仅仅是一层把街道与建筑分割开来生硬的“皮”,其上应该附加一系列的设施与空间。

2 骑楼——一种典型的街道柔性界面解析

建筑面向街道边缘架空形成骑楼空间,这个空间对街道界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它们的归属具有模糊性,因此不管是建筑所有者还是普通行人都可以使用这个空间;它的遮蔽功能可以方便人们在恶劣天气时的街道生活,另外它对街道空间感的产生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建筑沿街立面的统一协调。

2.1 骑楼的作用

2.1.1 双向活动的弹性满足

骑楼是建筑和行人都可使用的空间,可以对两者的需求提供弹性满足。奥斯卡·纽蔓在《可防卫的空间》中将空间的层次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与私密空间,骑楼正好充当这个半公共空间的角色。街道空间层次的完善有力地促进建筑与街道之间的交流,促使人们在此展开活动。骑楼空间使人获得更多的安全与保护感,可以获得很好的两面景观,因此大家乐意在此行走通过或是停留休息。

2.1.2 多样天气的包容

街道柔性界面作为一个宜人的活动场所,就必须考虑到恶劣天气对人的活动影响。骑楼空间可以让人们在恶劣天气同样享受街道生活。在我国南方夏季炎热、冬季多雨的地区,骑楼对人们街道生活作用尤为显著。

2.1.3 减弱高层建筑对街道的压抑感

骑楼可以使人们的视线有个很好的着落点,有效减少沿街高层建筑给人的压抑感,当建筑的底部架空以后,人们的视线会在架空部分的顶部停留下来,因此获得一个舒适的空间感。步行者走在骑楼空间会得到一个良好的空间尺度感,不再受到沿街建筑的压迫。

2.2 骑楼设置应注意的问题

1)骑楼要吸引人到此驻留或是从此经过,骑楼与人行道之间保持紧密联系,尽量不要设置高差、花坛等阻碍,人们进出要方便自由。2)架空区域要具有合适的高宽比以获得良好的空间感,一般来讲高宽比在1∶1时可以获得很好的空间感。3)架空区域要有足够的进深及面积,以方便多种活动的展开。4)为了鼓励沿街建筑的边缘架空,除了政府硬性控制外,可根据开发商对城市公共空间贡献的大小,政府给予相应的奖励办法。

2.3 骑楼空间的解析

骑楼为商业活动与日常街道生活提供场所,起到建筑与街道柔和过渡的作用。

2.3.1 双重限定

骑楼不是靠一层生硬的皮把室内外割裂开来,而是通过柱廊及内部墙面做双重限定来实现,骑楼外面一层柱廊对空间起到弱限定的作用,暗示了骑楼空间的公共性,骑楼空间与街道之间无限制地互相渗透流通;内部一层皮起到对空间的强限定作用,对室内空间起很好的保护作用。两层“皮”之间形成一个半公共空间,这个空间把街道界面从一层“皮”拓展到了一个空间域。

2.3.2 骑楼对活动的诱发

1)骑楼的双面风景。人们穿行于骑楼之中,一面是精美的店面,一面是富有生气的街道,这种不同的风景体验吸引通行的人来到骑楼下面。2)路径重合的难度与程度。如果人们只是在街道上通行,要把人吸引到骑楼下面来就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a.从街道进入骑楼空间需要克服的困难要足够小。b.骑楼与原本的路径重合程度要足够大。只有满足了这两个条件,骑楼对通行才有吸引力。人们从街道来到骑楼的过程尽量不要设置踏步、花坛之类的隔断,这些增加了人们进入难度,会减少人们进入骑楼的可能;骑楼要有足够的连续性,如果人们需要频繁地进出骑楼,对它的利用也会减少。3)骑楼下设置可以让人们停留的设施。骑楼内部空间要考虑人们停留的可能,要有足够的设施,让人们可坐、可站、可靠。如果骑楼内部空间足够,摆设一些舒服的座椅,好让人们舒服地坐上一会。4)间断的弥补。街道界面上的建筑不连续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骑楼的建设可以把建筑之间的间断连接起来,让步行者获得一个连续的受保护过程。骑楼的建设还可以有效地对街道界面起到统一作用,使其获得连续一致的美感。

3 杭州街道整治中的骑楼改造

近几年,杭州对城区道路进行了一系列整治。经过“三口五路”“一纵三横”“背街小巷”“五纵六路”等整治工程,在这一系列的改造中,有些地方根据交通等需要,把沿街房子边缘“挖空”为骑楼,使步行者进入骑楼通行,这样既可以拓宽原来的车行道,又为行人提供了多样的活动空间。骑楼的引入,避免了大拆大建,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留住历史记忆的符号,保留了城市的历史厚度,符合城市有机更新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城市道路的交通潜力。这些改建的骑楼贴着青色面砖,花岗石铺地,木格栅吊顶,散发出江南特有的韵味。

4 结语

街道网络 篇4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频发,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影响社会稳定。为深化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百日攻坚”宣传成果,切实提高群众防范意识,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势头,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决定在全街道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项宣传活动。现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总任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中央、全市、全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行动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防范宣传力度,不断创新反诈宣传形式载体,通过参与反诈“三微”(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大赛,制作推送一系列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作品;通过针对老年人、财会人员、学生群体等易受骗人群的精准宣传,及时公布最新犯罪手法、深刻揭露不法分子的诈骗伎俩,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构建“全民动员、全员反诈”良好氛围,努力实现全街道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发案总量和损失金额双下降的目标。

二、组织领导

成立街道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由政法书记XXX担任组长,平安办、XX派出所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三、工作重点

(一)聚焦犯罪变化、开展精准宣传。

要紧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及时通报情况,提出打防工作对策建议;掌握全街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基本情况、作案手段及方式,牵头制作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资料;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对接,及时提供宣传素材,便于媒体开展宣传报道;积极策划、组织、协调全街道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重大主题宣传工作。

(二)聚焦城乡居民,强化社区宣传。

各村(居)要组织统筹组织召开小区业主委员会、村(居)民小组会等,深入开展进社区宣传活动,适时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知识。各村(居)要利用宣传栏、宣传标语、宣传海报、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向群众开展经常性防范宣传。针对退休职工、家庭主妇、老年人、务工人员等易受骗人群,发动村居干部、网格员、楼栋长等力量,组建反诈义务宣传队,全面开展上门走访宣传,确保宣传工作无盲区、无死角。街道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和派出所要指导各小区物业对网络交友、网络兼职、冒充客服、购买保健品等诈骗方式开展针对性防范宣传。

(三)聚焦学校师生,开展集中宣传。

教管中心要组织学校,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反诈知识教育活动,并通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校讯通推送提醒短信等方式做好学生家庭的防范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

(四)聚焦企业员工,开展针对性宣传。

市场监管所、XX派出所、司法所、经发办等部门要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与日常检查、执法等业务工作相结合,开展对服务对象的日常反诈骗防范宣传工作。对冒充领导诈骗、邮件诈骗、贷款诈骗等企业主及财务人员容易被骗的诈骗类别,要指导企业开展内部宣传教育。司法所要指导通信、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新金融平台等相关行业开展企业法制宣传教育。

(五)聚焦传统媒体,开展公益宣传。

各村(居)要开设宣传专栏,大力宣传典型案例,加大正面引导力度,营造公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物业管理服务中心督促物业公司利用小区宣传栏、电梯LED广告屏等张贴海报、投放公益广告。交巡警保税港大队统筹辖区各汽车站、公交车站及客运、公交车辆悬挂预警提示标语、张贴宣传资料,利用LED屏滚动播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短片。规建办协调企事业单位户外显示屏、大型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LED屏投放公益广告,发布防范宣传内容。经发办要督促通信企业落实用户实名制,按照《通信短信服务管理规定》,适时发送“防骗提醒”公益短信。文化服务中心、XX市场监管所要督促集贸市场、景区、酒店、宾馆、餐饮、企业、网吧等场所张贴宣传海报。文化服务中心督促辖内酒店、宾馆、网吧在电视、电脑开机画面中播放防骗警示。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此项工作纳入平安渝北建设(社会治理)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考核,各单位、村(居)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反诈骗宣传防范工作的重要性,从关注保障民生的角度出发,精心组织,制定措施,多策并举,力求实效,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二)深入推动,统筹兼顾。

各部门、村(居)结合职能实际,推进宣传教育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场所、进机关,进千家万户,全面覆盖每个角落、每个人。要统筹兼顾,将集中宣传与疫情防控工作有机结合,与成渝两地双城经济圈、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确保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相互促进。

(三)强化协作,创新落实。

各部门、村(居)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共享信息,形成宣传合力。要将宣传教育活动中的本单位工作和任务严格落实到位、落实到底,要结合涉及的行业群体和可利用的宣传渠道,认真思考、积极创新,实现宣传到人、宣传入脑。

街道网络 篇5

街道,是伴随着人类生产和聚居中的营城建屋活动而形成的线性空间。自机械动力的交通工具出现之后,城市中的交通性空间可分为两类:一种是以机动车交通为主,供车辆快速通行,本文称之为道路(如快速路,主干道等);另一种则是以步行为主,融合人们日常生活和公共交往等活动。本文探讨的街道即为后者。

在满足徒步、自行车等日常通行的同时,街道越来越多的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商业活动和文化娱乐的重要场所。然而,在当下我国的部分城市,昔日街头巷尾的亲戚熟稔不复存在,人们已经找寻不到记忆里充满童趣、让我们初识世界的街巷生活。忙碌的都市人摩肩擦踵地流动于高楼间的深谷,“高大”、“有效”、“便捷”已经成为现代都市的象征符号。冷漠敌意的目光、社会治安问题、空间中的阶级意识等,形成都市空间莫名的“压力”。

传统上,关于中国街道空间及文化的研究多聚焦于历史特色和西方先进理念,而作为与大陆在历史、文化上一脉相承而在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上有不同经验的台湾地区却少有涉及。随着近些年两岸沟通交流的日益频繁,大陆地区已然出现一股“台湾热”。在众多的文学、电影、照片中,“街道”似乎成为台湾文化的集中体现。面对全球化和现代主义对在地文化的冲击,台湾地区的经验值得探究。

由此,本文致力于以社会文化与空间生产的视角,从中国街道的历史和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出发,借鉴台湾地区的实际经验,对街道进行再认知,以探讨中国街道的发展方向。

1 现状与成因

随着近代以来城市的扩张与“现代化”,“速度”和“效率”早已成为一种“进步”的意识形态。在越短的时间处理越多流通量的设施,成为现代城市基本公共设施所追求的目标。在西方世界这种转变的过程可以经历数个世纪,然而在许多第三世界新兴工业国家(地区)则仅以十数年到数十年的时间进行改变,这也正是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历史写照。

回顾中国近30多年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照搬现代主义初期对城市“有效性”和“几何形式”的过分追求,而忽略了自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国家对其进行的反思和批判。同时,在地方权力与商业资本的共同运作下,巨大的街区与现代建筑强势插入,大量新型的消费空间拔地而起,在极短的时间内大范围地改写了中国街道的物质形态。而这种从消费空间到消费精神的全面植入,是对在地文化和社会秩序的破坏。因此,现代城市成为一种“流体城市”,其中的空间成为散落的岛屿而被大海——通行的空间所包围[3](图5、6)。日据时期,统治当局根据殖民统治需要,参照欧洲现代化城市理念实施“市街改正计划”,将“街区”、“圆环”、“土地机能分区”及“建物高度管制”带入台北,也将“骑楼”加以制度化,成为台北街道特色[4]。战后经过国民政府的重建和市区扩张,台北市的主要市街则以中山南北路为转换轴而成东西向,国民政府广建军公教眷舍(其后改建为“五层公寓”及“住宅大厦”),因居民同构型较高又具历史性,形成紧密片区文化,片区互动及文化底蕴为其历史存留特色。

时至今日,台北市已形成以中山南北路为界的新旧市区,宽窄不一的街道夹杂着车辆可穿行的巷子的方格网街区布局其中。在土地混合使用突出的情况下,虽然混杂不纯粹,但实际上却发挥着小街区密集路网效果,加上街道的混合用途,支持着整体的城市运作,也增加了都市空间的丰富感[5]。就台北都市发展历程而言,藉“街道”所形成的市街生活的公共性有其固有传统(图7)。

3.1 小街区的棋盘式格局

台北市旧市区有60%为棋盘式巷弄结构的四、五层公寓,为中密度住宅区,粗密度约为500人/ha1)。此种结构来自日据时代的日式木屋院落单元基地,后来转变成为多层公寓的巷弄,社区空间尺度亲切。20世纪70年代起,台北市扩展外围地区为新市区时,亦依此结构模式重划市地街道。因此,台北市的住宅区,除了具有历史轨迹的早期住商混合之长条街屋的型式及大街区高层塔式之外,几乎都是巷弄式的小棋盘结构。

在此分割细密与集约开发下,台北市商业用地沿主要道路分布两侧,形成带状商业区。主要道路所围合出的区域内由支路和巷道划分成以居住为主的小街区。由此,整个台北市便清晰明了地形成了主要道路-商业带和支路-居住区的双层城市空间格局(图8)。

在台北,如果说大街有如广告牌,陈列着人们最想要别人看见的自己,那么巷弄便有如家中的起居室,表露出地区居民真实的生活面貌。生活圈的巷弄内,不但可以享受大街商业机能的便利性,也保有巷弄宁静与私密性的生活空间。大街与巷道之间,有着微妙的差异关系:大街是绿的,巷道是缤纷的;沿街建筑高度竞相向上发展,而巷内居所尺度却依旧保持三到五层的高度;街道两旁卖场吸引的是大批逛街的人潮,巷弄内餐饮、服饰店常靠附近熟客维持。大街与巷弄分别构成了台北的“颜面”与“内脏”,有不同动线的时程顺序,呈现不同的质感。

3.2 住商混合

在台北,无论是历史街区还是经过规划的新辟道路,住商混合都是极其普遍的现象。台北早期的住商混合使用是由民众习惯于住家附近消费日常生活所需,移民受落地生根观念的影响,多采用“前店后住”的居住方式而自然形成的形态。随着营造技术的进步和西方洋楼立面的影响,街屋逐渐发展为两层以上的形式,住商形式由“前铺后居”变为“下店上住”。后期则由于都市计划采用土地使用分区管理,但为符合台湾民众生活形态,于住宅区设置混合使用允许使用组合,允许混合使用的存在[5]。

台北市住商混合使用模式可以分为3类(表1):

(1)同栋平面混合型:居住与商业活动在同一楼层混合使用,以首层为主。

(2)同栋平面分离混合型:居住与商业活动位于同一楼层,但是各自分开使用,如早期店铺街屋,以院落天井作为中介空间,区隔商业与住宅空间。

(3)同栋立体混合型:同栋建筑物中居住与商业活动垂直分布,土地使用更具经济性。

由于街道两侧建筑住商合一,因此街道活动强烈的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在街巷中,通常人们的生活和小型商业等非正式活动在此呈现,街巷成为除了私有家庭生活之外的大部分其它生活想象的实存空间。这里是典型的台北人“住家”生活以外的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街边作为“家”的外延空间来放置大型生活器物,如机车、汽车。街道空间成为“家”无法容下的大型社交活动如祭典、婚宴等的置办场所。

近年来,因中产阶级城市人文生活需求活络,书店、文创产业、人文咖啡厅、有机农产市集等产业进入街巷空间,形成许多知名的城市人文街道,例如“温罗汀”(温州街、罗斯福路、汀洲路)、永康街、忠孝东路四段553巷等(图9、10)。沿街商业为人们提供了生活的便利,更增加了人与人交流的机会,成为改善社区治安环境、促进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关键因素。

3.3 法律规范

台湾地区对街道空间所涉及的道路、建筑等均有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以保障街道的整体环境品质。根据《市区道路及附属工程设计标准》的规定,市区道路分4种[6](表2):

(单位:m)

因此,与本文所讨论的内容最为密切的即为服务道路。《市区道路及附属工程设计规范》中规定“服务道路路权受限时,调整项目先后次序为车道宽度、缩小人行道、改为人车共享方式或调整为单行道为原则”[7](表3)。由此可知在服务道路中,人行空间处于比车道更重要的位置。《市区道路及附属工程设计标准》第18条要求“各该主管机关为确保行人及脚踏自行车行走之安全,得视需要于服务道路通过之商业区、住宅区、文教区及认有必要之区域,设置为交通宁静区或行人徒步区”[6],进一步为人们创造适合步行、休闲、购物的良好街道环境(表4、5)。

(单位:m)

在道路规划的环境和景观生态方面,《市区道路及附属工程设计标准》提出6点原则[6]:

(1)道路规划应整体考虑道路路型、断面设计、人车分流、速度管理,保持对居住环境之舒适安宁;

(2)道路规划宜考虑与邻近土地使用计划、路边休憩及社区聚集等路边活动相配合,以提升道路空间之生活机能;

(3)重视行人、脚踏自行车、大众运输及绿廊道所需之空间,使成为生活空间之一部分;

(4)道路规划对重要之环境与景观地区,宜考虑回避、缩小、减轻及补偿等对策,并与自然地景、人文景观、古迹遗址等配合;

(5)坡地道路之规划,应尽量减少挖填土石方,避免破坏自然地形,并可考虑使用适当之生态工程;

(6)道路规划宜考虑植栽绿化之空间需求,以营造绿廊道环境。

除此之外,内政部营建署出台了《市区道路人行道设计手册》、《都市人本交通规划设计手册》等可供具体实施参考的操作性文件,并实施如“101年度人行道资讯应用暨整合计划”等项目辅助人行空间环境的管理与维护。

3.4 政策及社会力量

物质环境的提升是随着整个社会的进步而得以实现的。在20世纪70、80年代的台湾地区,由于快速而粗放的发展模式,城市空间品质急剧恶化。80年代起,台湾地区社区意识逐渐兴起,在“中央政府”的“社区总体营造”的推动下,地方政府也开始进行相关的社区改造计划。20世纪90年代初,政府鼓励民间企业投资人行道、天桥、候车亭等小型公共设施,养工处甚至主动与人行道旁的商家洽谈,以争取民间认养。

标榜“市民主义”的台北市政府在1995年推动第一波造街运动,首先针对中山北路,改善人行铺面、整顿路灯、街道家具和沿线招牌,并打破过去养工处、公园处、交通局等各单位各自为政等情况,举办公听会以听取民意,希望借由市民参与让造街计划更能切合民意。同年,台北市政府都市发展局提出《地区环境改造计划》的构想以及重视无障碍通行与环境绿化的《人行环境造街计划》,并于2000年出台《地区发展计划》。该计划希望借由在地的空间专业者与居民共同合作,以社区利益为目标,由上而下的进行改善社区的参与式规划。市府也结合民众参与制度,推动《公共艺术(public art)计划》,规定所有公共工程经费的1%必须用以设置公共艺术。同时,配合《地区环境改造计划》,经由社区参与决定公共艺术的内容、形式与设置位置,在市区沿街各处创造了许多特色景点[8]。

民政局也于1999年提出《社区环境改造》,针对社区的公共空间,如街道、庙宇、邻里公园及广场进行改善。改造案于规划阶段,由专业规划团队、区公所及社区居民等共同讨论,确保未来的规划符合居民等使用需求。2001年3月,时任台北市市长的马英九筹组跨局处的“街道家具委员会”,至8月正式成立“台北市街道家具设置及营运计划执行小组”,为街道家具正式成立专案计划之始[9]。

这波上下互通的社区营造运动中,也结合了学界及民间组织,包括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中原大学建筑研究所、崔妈妈基金会、专业者都市改革组织,以及部分文史工作室等,成为政府以外,改善街道品质的一股新兴民间力量。

街道的品质不仅得益于前期的规划设计,更需要后期使用中的维护与管理。在文建会“社区总体营造”计划、经济部商业司的“商店发展计划”及民间自发性“主体性商店街”的倡导下,街道空间除了在实质环境的硬件设施努力之外,软件的规划、街道空间的经营与管理,在街道空间使用模式中开始渐渐被重视。

4 街道的再认知

4.1 路径与经验过程

街道的个性不同于庭院或广场等开放空间,因为庭院或广场是一处不会移动的场所,在这种地方,人们行为的发生也趋向于稳定性,也就是说,它是一处有因有果的目的型空间。但街道则是路径的一部分,它担负的功能是联络性质,使人或物从这里来到那里去,因此方向性很重要。

路径不是一处功能性的场所,所负担的是一种经验的过程,从甲地到乙地本身的过程是一个活动的经历,所发生的事情多半是无预期的,所以逛街就是连续发生事情的意思。因此通道或路径的个性很重要,它的空间结构性与目的性对一个使用者来说是经验的积累。

4.2 复合空间与包容性

从一个空间结构的体验上来说,街道不仅展现了一个城市的发展轨迹,更容纳了多样的都市活动。凯文·林奇在《城市意向》中指出“街道的基本性格,除了可作为连通和组构城市之外,更进一步的成为城市居民认知环境的参考标准”。

街道作为一种开放的复合空间,使它对于私密的居住空间而言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在此复合空间中,人们相互之间达成不同程度的社会默契,可以尊重并包容不同的思想、观念与文化的个体。台湾学者喻肇青认为,存在于街道与建筑物之间的界面(骑楼、人行道等)关系,更展现了一种公、私领域的张力,都市生活的特质便由此而生[10]。

因此可以说,街道不同于住家的特质在于其所呈现的包容性吸引人们流连其中。长久以后,就成了人们沟通、建立互信、凝聚共识的地方,我们称这样的地方为“街”。这种称呼有别于“道路”、“走道”、“动线”等意义较为单薄的字词,因为它已化身为一种文化的符号,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并且勾连到每个人的主体感受。最终,它唤起人们意识中独特的“美感经验”。

4.3 互动共生与美感经验

西方近代以来,康德、胡塞尔、伽达默尔等人改变了传统客观主义与绝对美学的概念。高达美认为,主体与客体在美感中是交融的,是无法区分开的。正是由于哲学上的发现,也为空间专业开启了全然不同的视野。“空间”不仅只是“人—环境”主客体的关系场域,而是当人与环境浑然成为一体,达到自明性与完整性的境界时,“空间”才会产生意义。

因此,人们受到街的吸引,以主体角色置身其中,却在进入的一刹那起,原本具有自主性的主体开始转变成为“街”的一部分。透过街道中的活动:街谈巷说、享受绿地、饮茶观棋、或逗留于市集活动,人们在享受“上街”的过程中,却浑然不觉其已成为“街”的一部分。同时,原有的街道会因每个人的出现而产生新的变化,用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测不准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2)来解释——没有一个观察者会是置身事外的。这种由互动而产生的空间美感经验,除了来自于人们对已建成的空间本身的经验之外,更重要的是来自于空间生产过程所提供的动态的集体经验,而这是静态空间所不及的。亦即,艺术的重要价值在于不断地与现实对话,而这种对话经验以及伴随而来的表达,正是最深刻的美感经验之源头。

结语

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背景下,社会文化和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提高,作为物质基础的城市空间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更好地保障和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面对日益消失的传统文化和精神,需要我们反思空间建设上对历史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

回溯中国街道的发展历程,从封闭到开放,从点状分布到线状分布,其空间特点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台湾地区是中华文化传承中相对独特的一部分,其城市街道在面对全球化的冲击下依旧保持了鲜明的特点,同时也为现代人的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物质空间基础。小街区、住商混合等自台北城市发展之始便形成并延续至今的特点、现代的法律规范、上下互通的发展力量共同形塑了今日的台北街道。正如台湾学者喻肇青所强调:“街道本质上是一个很重要的都市空间,它充满了都市生活的语言与意义,从个人到社会这些不同的层次都清楚地在街道表达出来。街道也是一种集体生活的空间,呈现出民族特色的生活面与价值观。因为街道是大家可以共同享有的地点,每一个个体所拥有的自由价值,在街面上都可以展现出来”。然而,对于街道“公共性”意义的提升,政府仅于公有地范围(公园、广场)提出居民参与环境美化对策,尚未建立体制化的街道生活管理经营对策,在法令完备性及公权力执行成效上仍处于被动的调适阶段。这些都值得大陆地区借鉴与反思。

街道作为中国城市空间中功能最复杂,形式最多变的公共场域之一,具有路径与经验过程、异质空间与公共性、互动共生与美感经验的统一性。在今后的街道建设中,综合考虑中国固有的文化特色、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交通需要等因素,有助于创造多元、丰富的空间形式,增进人们的情感交流,孕育地方文化,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图、表来源

图1~3: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图4:张择端.清明上河图[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2005).

图5、6:《台湾传统长形连栋式店铺住宅之研究》,台大土木研究所都市计划研究室,1983.

图7、8:张枢,王俊雄,吴光庭,等.台北原来如此[M].台北:台北市都市更新处,2013.

表2:台湾地区内政部.市区道路及附属工程设计标准[S].台北:出版社不详,2009.

表3~5:台湾地区内政部.市区道路及附属工程设计规范[S].台北:出版社不详,2009.

街道网络 篇6

随着国内的各大主要城市的不断发展, 现代大城市无论从建设速度还是建设规模上, 都成几何化增长。城市街道建设已经成为不容忽略的热点问题之一, 政府规划决策者对其重视的程度越发突出, 老百姓对其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城市街道不仅是面向公众开放使用并开展各种活动的空间, 更是城市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城市街道建设的现状, 以深圳市深南中路等具体街道环境小品设计实际项目的建设作为依托来进行设计的探索, 以期对街道环境小品的创新及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今后国内街道环境小品的整治及规划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 在我国城市街道特色以及户外家具的研究领域, 许多专家人员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同济大学吴伟教授的《城市特色》, 从理性的角度研究了城市空间环境特色[1]。《城市街道公共设施设计》研究了城市街道中的历史发展过程与其空间构成等因素, 指出了街道公共设施中特定元素的内在隐含关系[2]。丁天军和赵阳教授发表的文章《城市家具设计——一个跨国工业设计的研究课题》中指出城市公共设施的布置要针对不同城市合理规划[3]。在国外, 比较有代表的著作是芦原义信的《街道美学》, 它是以一个特殊的视角, 对日本及意大利等国家的街道结合心理学及建筑设计理论阐明街道构成、高宽比例等美学原则, 并强调了街道的美学及社会方面的价值[4]。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则从文化艺术等方面根依据对城市景观分析的个案, 深入地研究了有关于可印象性这一话题, 对城市街道空间的个性塑造产生了一些较大的反响[5]。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中也提出过, 街道, 尤其是人行道, 它为我们的社会生活, 也就是良好的户外交往空间的创造发挥了很大的作用[6]。

3 城市街道特色塑造中的环境小品的设计方法

3.1 城市街道环境小品的基本原则

街道环境小品不仅要与环境相融合, 还要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和审美情趣, 这就需要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尊重人对生活舒适的需求, 考虑实用性以及观赏性, 主要分为系统性原则、以功能为本的原则、人性化原则、与环境协调原则、美学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等。

3.2 城市街道环境小品的设计方法

对于城市街道环境小品的设计, 设计师应该在确定设计目标的前提下, 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再依据相适应的设计原则, 最后选用较为合适的方法来设计。在设计时, 通过对国内部分城市街道相关的环境小品设计进行调查, 以及对家具与产品等相关设计方法的归纳与剖析, 结合深圳市城市街道环境小品设计的实际, 提出了3种城市街道环境小品的设计方法, 包括:定向设计法、组合设计法和模仿设计法。

4 设计实践研究——以深圳市街道环境小品设计为例

4.1 深圳市城市概况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中南沿海地区, 地处珠江口东面, 东临大鹏湾西接珠江口, 与素有港口明珠之称的香港仅有一河之隔。它是我国除海南省之外最大的经济特区, 在过去短短20年时间里由东南边陲的小渔村发展成为我国南端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它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 它的发展速度令世界为之侧目 (图1) 。

4.2 深南中路街道特色塑造与环境艺术小品设计

4.2.1 深南中路环境小品设计存在问题

深南中路位于深南大到的中段, 该地段集中了深圳市最大的商贸圈华强北商圈以及深圳金融中心区, 以及特区的标志性建筑地王大厦、赛格广场以及深证证券交易所都坐落其中。该地段是最能代表深圳时代面貌的, 但是作为深南中路上的环境小品, 并没有体现街道特色, 而且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主要有环境小品的数量缺乏、盲目引进照搬和人性化关怀不足等。

4.2.2 深南中路段街道环境小品设计定位

(1) 符合街道空间特点。

该地段是最能代表深圳蓬勃发展的精神面貌的, 我们对其风格定位为未来风格, 在设计环境小品时通过在造型、色彩、功能上的创新使设计具有前瞻性, 符合深南大道整体空间品质。

(2) 满足人的需求。

深南中路上的环境小品定位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不仅要与街道上的人的行为、习惯和谐, 也应考虑小品管理人员清洗、维护的方便性 (图2) 。

4.2.3 深南大道深南中路段街道环境小品设置类型

本文取了深南中路的地王大厦至华强路段, 在这段道路上主要分布商业区、办公区、道路、公共休闲区及少量的住宅区, 基本囊括了所有空间功能如图3所示。

4.3.4 深南大道深南中路段街道环境小品造型设计

(1) 信号灯设计造型。

设计方案1:该信号灯的设计就是根据深南中路街道现代未来的风格特点结合实用功能进行设计的, 多功能交通信号灯在设计过程中, 以飘带为原型进行元素的提取, 将钢铁的灯柱进行流线型的改造, 让原本冰冷、生硬的钢铁富有曲线性的飘逸之美, 通过材质与线条的强烈反差营造出一种极具现代特色和科技感的造型美。

设计方案2:造型采用“沙漏”形态, 能明显的看到还要等待多长时间, 表意清晰, 让路人一目了然。“沙漏”信号灯的设计充满现代感, 灵感来源于时间沙漠, 人们可以通过LED灯形成的时间沙漏来判断停或走, 人们不用再为看着老式交通信号灯高达几十位的数字而烦躁, 因为这个沙漏信号灯只有在黄灯时才有仅有的3-2-1, 简洁明了并富有趣味性, 这样的设计形式丰富了街道空间的层次, 使原本无感情的街道变得灵动活泼, 让小品成为街道的点睛之笔 (图4) 。

(2) 深南中路的配景类街道环境小品设计造型。

配景类街道环境小品设计主要以花箱为主来进行设计造型, 设计结合所提街道环境小品设计方法中的异类组合法, 将花箱与休息坐凳组合的方式如图5所示。

(3) 深南中路的服务类街道环境小品设计造型。

服务类街道环境小品设计主要以路灯和自行车档为主来进行设计造型, 设计结合街道环境小品设计方法中的人工模仿法, 使环境小品风格与深南中路现代时尚的环境相一致。特别是在造型与材料上, 对周围建筑及结构的模仿, 提取设计元素, 能够使街道在空间上风格更加统一、整齐。同时也能与市民的精神产生共鸣 (图6、图7) 。

(4) 深南中路的卫生类街道环境小品设计造型。

卫生类街道环境小品设计主要以垃圾桶为主来进行设计造型, 设计结合街道环境小品设计方法中的定向设计法, 将垃圾桶的形象具体化、定向化, 从而体现出垃圾桶的形态意义与使用价值。设计中的垃圾桶设计除标注了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投放, 还设计了危险废弃物的投放口, 使垃圾的分类更加具有便利性和安全性, 也使环境保护在行动上更为人性化 (图8) 。

在进行深圳市深南中路街道环境小品设计时, 根据不同类型环境小品的设计要求侧重不同, 单独或综合运用定向设计法、模仿设计法、组合设计法这三种设计方法进行创作实践, 使设计作品既能彰显城市与街道特色, 也能张扬出环境小品其自身的特点与个性, 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5 街道环境艺术小品设计的未来展望

信息时代下, 设计师在更新与创作深圳街道空间环境小品时, 要把它作为一个综合的、整体的有机概念, 同时增加人们使用时的便利性与趣味性。街道环境小品的文化特质, 要从浸润于街道整体之中的特色来透射, 体现出所属区域所具有的性格与特征。充满“人性”的城市环境小品是未来小品设计的必然趋势, 它要同时满足人们的生理要求和心理需要。

街道环境小品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和要求。所以城市街道环境小品应具有美化街道空间环境的作用, 这就要求小品的设计应在材料、造型、尺度、色彩等方面有所考虑, 使其具有艺术性, 构造艺术氛围, 提高街道的空间环境艺术品质。

参考文献

[1]吴伟.城市特色[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 2000.

[2]谢秉漫.城市街道公共设施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2.

[3]梁雪, 肖连旺.城市空间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0.

[4]许柏鸣.公共家具设计精品解析[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5]方益萍.城市环境创造[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6]马里亚斯·奎恩塔拉·克鲁斯.空间、设施与城市元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7]杨小军, 蔡晓霞.环境设施设计与运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8][日]大智浩, 佐口七郎.设计概论[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1.

[9]章利国.设计艺术美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

上一篇:轧机AGC下一篇: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