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街巷

2024-05-23

传统街巷(精选11篇)

传统街巷 篇1

1 引言

街巷是一部无言的史书,它记录着城市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生活画卷。通过这些画卷,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太原这座历经沧桑的千年古城。

2 太原城市街巷历史沿革

2.1 太原传统街巷形成机制

等级严格和规则布局的封建城市街道原生态文化初成时期,封建礼制文化是我国城市街道景观演变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封建制度下,城市街道只能在“王制”规范之中存在和发展。除少数受地形等特殊条件影响而形成自然延伸的城市街道布局外,我国古代大多数城市的街道内容和布局都以满足封建伦理、政治甚至军事需要为原则,呈现出严格的等级和规则的布局。

现在我们所说的太原城,南到大南门、北到北大街、东到建设路、西到新建路,实际上是宋朝时在焚烧晋阳古城后,北宋大将潘美因军事上的需要在汾河东岸的唐明古镇又新建的,经历代重修、扩建,古城的规制不断提高,城门由宋初的四门改辟为明初的八门,面积和人口也逐步增加,虽几经战火,但基本形成了解放初期太原市的旧城格局。

2.2 太原传统街巷丁字形态形成的原因

太原城几经修复扩建,但已远比不上往日晋阳城的规模和气势,街巷也都修成了丁字形,而不是当时普通城市的十字形。据说,“钉”同音,城里到处都是“丁”,宋统治者认为,这样就会将“龙脉”钉死了,太原也就不会像以前一样,再出现真龙天子了。太原的“丁字路”城市结构就这样诞生了。

于是,街巷封闭不畅,气脉不舒,观瞻不雅,充斥"丁"字,东西不贯,南北不通,没有通衢大道,这就是存在了千百年的太原城的闭塞的城市格局。单调的交通性街道与太原古城城市街道景观紧密联系的又一文化特点是内向型,与西方人喜欢公共活动和交往的外向型文化不同,太原城古代市民日常交往活动大多在院落等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进行。出于传统安全意识及等级观念,封建统治者、官吏、富商们将美好的园林景观锁在自家的院墙之内,而城市街道大多单调封闭,由两侧院墙或建筑的墙面防卫、分隔,路面狭窄,几乎没有绿化。

2.3 两宋后街市的形成

在两宋之后,太原传统城市街道开始与市场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街市”景观。如柳巷等街巷沿街建筑呈前店后坊式,与街道垂直布局。店铺朝向街道开设,构成了柳巷的景观界面。街市上“商旅辐揍,屋瓦鳞次”,商业交易、宗教、民俗等活动丰富多彩,是太原古城中少有的市民公共活动场所。这一格局一直延续至近代。

3 传统城市街道模式的改变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虽然摆脱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也丧失了与外来文化交流的机会。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城市街道景观发展的制约因素。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经济恢复时期,太原城的街道还处于窄街小巷、道路曲折、视线不良的状况。进入50年代,为了满足工业生产城市的需要。太原城的街巷打破了自宋以来“丁字路”的闭塞的城市布局,大胆改造了大批街巷。

与此同时,太原城其他大大小小的街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柳巷南路也是老太原城的繁华之所,但由于“丁字路”的闭塞、不通畅,限制了柳巷的发展,虽繁华,但也只能在局部,不能壮大。1956年,为了发展柳巷,将旧柳巷的故址右字巷、地藏庵、麻绳巷等打通、拓宽。打破“丁字路”的格局,为交通节省了时间,方便了百姓。同时,连接了迎泽大街与柳巷南口,使得交通更为便利,柳巷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1979年,太原城市建设迎来了新的文化交融的高潮。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念和思潮快速融入到中国城市建设中,促进了城市街道景观的演变发展。这个时期的街巷既有世界现代街道规划设计的影子,又有传统街巷的存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是这个时期街巷的重要特点。

同时,街道立体化、生态化的发展与工业化相随的城市化带来的城市拥挤的问题.城市迫切需要更宽、更畅通、更大通行量的街道。科技进步促进了城市交通立体化的实现.并使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分流,为行车创造较安全、通畅、舒适的交通环境。

4 文脉的挖掘以及历史街道保护与更新

但是,大规模的街巷改造也造成了历史文化风貌的破坏,这一问题也日益为市民所重视。街道景观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反映着城市的文化特质。街道景观的规划设计要富有特色,首先需要对城市文脉的深入挖掘。在掌握城市文脉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处理手法,将城市的文化抽象、凝练、强化,在街道景观中表达。城市街道景观文化特质的凝练强化并不是简单的仿造清风商业街和欧式古典街道景观,也不是形式抽象、难以亲近的“现代主义”景观,更不是文化景点的简单堆砌,而是凝聚大众文化和适应市民生活方式和心理需求的街道空间的营造,是能够反应城市文化发展记忆的设计。

历史街道景观反映了城市发展的独特风采,是历史形成的商业文化积淀,具有地方与民族色彩。恢复、保护和再现历史街道景观风貌,要体现地域风格,挖掘名人文化资源,尊重和展现传统民俗文化,同时又要使景观凸显时代风格文化特征,赋予历史街道景观以新的功能和意义,使城市文化得以发展和延续。除了在物质空间的景观塑造外。环境气氛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坚持静态与动态保护相结合原则,对历史街道进行整体性保护,并有效保护历史街道上独特的文化行为场所,如商业老字号等。

随着城市中人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升,街道景观中人的地位也相应得到提升,街道中人的感受逐渐受到重视。街道设施逐渐完善,并由简单的实效性原则逐渐转变为关注人的使用尺度和心理感受。城市街道中车辆对行人的影响以及传统色彩浓重的街巷景观逐渐消失的问题逐渐受到关注。20世纪80年代,太原开始建设现代商业步行街,之后步行街得到广泛发展,成为展现城市文化的窗口。柳巷这一传统步行街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沉闷之后,在80年代有了快速的发展,首先是老字号品牌的崛起,“华泰厚”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天津包子铺、顺天立、乐仁堂、六味斋、双合成等老字号撑起了80年代的柳巷。到了90年代,各种品牌专卖服饰开始入住柳巷,同时新建了立达、工贸等大厦,还有商厦贵都、中昌等大型商厦,这些都使得整个柳巷充满了现代的气息,新老品牌的共存形成了这时期柳巷的新特征,柳巷成了太原人消费、娱乐的首选之地。

按照新的城市规划,太原城的新老街巷将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变化:柳巷、海边街、羊市街、三墙路、府东街、五一路、北大街、钟楼街等传统街巷为核心将构成老城中心,将逐步弱化其行政职能,形成与旅游、休闲相结合的辐射全省的商业中心。鼓楼街、柳巷、钟楼街等街道组织步行商业街,优化购物环境,形成具有传统特色的综合性商业中心,从而使老街巷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传统街巷不仅是城市的脉络,而且构成了城市的坐标,太原传统街巷作为太原城市变迁的见证者,承载了众多历史文化记忆和人文积淀,将继续在城市发展中扮演先锋的角色,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金平,徐强,韩卫成.山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李宝龙,杨淑琴.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3]孟聪龄,马军鹏.天人合一谈山西传统民居的美学思想[J].建筑学报,2004(2):78-79.

传统街巷 篇2

——洪洞县实施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纪实

金秋的槐乡大地,一派丰收的景象。

今年,在这个被誉为“全球华人老家”、“祭祖圣地”的地方,另一项工程令三晋父老乡亲刮目相看,那就是正在全县开展的如火如荼的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大干一年,完成全县463个行政村,2300余公里的街道硬化和近1500公里的巷道户道硬化任务。截止目前,该县街巷硬化里程已经达到 公里,占总任务的 %。

两年任务一年完,用实际行动诠释“大槐树精神”

何谓大槐树精神?

王黎明在洪洞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如是说:以现代意识审视历史,大槐树精神就是忠厚直率、开放包容、敢为人先、坚韧奉献。其中,“忠厚直率”是大槐树精神的基本要素,“开放包容”是大槐树精神的鲜明特征,“敢为人先”是大槐树精神的内在要求,“坚韧奉献”是大槐树精神的价值取向,“大槐树精神”就是“洪洞精神”,二者合二为一,既体现了洪洞人民对历史的认知与传承,又赋予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是洪洞人民建设新型工业旅游城市的精神支持,是全县人民的精神动力。

6月24日,全省新“五个全覆盖” 工程开始启动,8月2日下午,临汾市召开农村“五个全覆盖”总结表彰暨新“五个全覆盖”动员大会。而在两者之间,7月6日,洪洞县就迫不及待、抢先一步,召开农村新“五个全覆盖“工程启动会议。旋即,全县16个乡镇犹如离弦之箭,纷纷召开动员会,采取措施,打响了你追我赶的新“五个全覆盖”工程战役。

在新“五个全覆盖”工程中,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被列为重中之重,要“两年任务一年完成”。一年完成,也就是要在3个多月的时间内,完成3800公里的街巷硬化任务。

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犹如在全县人民面前立下了‘军令状’,生性耿直的洪洞人民,敢于战胜任何困难,敢于向任何困难发起挑战。一场“政府补贴,县负总则,乡镇组织,部门联动,村委实施,群众监督”大会战,在洪洞县16个乡镇的463个行政村同时展开,从县、乡、村,到企业、个人,纷纷投入到这场战役中来。县政府成立了洪洞县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指挥部,下发了《洪洞县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实施方案》、《洪洞县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标准要求》和《洪洞县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质量巡查监督办法》。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督查组,县交通运输局成立了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办公室、巡查组、宣传组等8个工作组,班子成员带队包乡镇,严格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做到责任明确、任务到人,工作到一线,监管到路段,人人有担

子,个个有任务。各乡镇和村也迅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

为了确保该项工程的进度,洪洞县政府出面,为全县垫资水泥,仅此一项,就要垫资2.5亿元。洪洞县县委书记王黎明、县长孙京民、街巷硬化总指挥副县长牛永福等县上领导经常带头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工作。洪洞电视台、《槐乡大地》、标语、传单、墙报等宣传工具对这场攻坚战全方位宣传报道。每周周末,县电视台就各乡镇街巷硬化进度将16个乡镇排名通报。

各乡镇也制定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展。万安镇地处县城西,境内地形复杂,有平川、丘陵和山区,是洪洞县的缩影。工程开展后,他们把全镇60个村分为三大战区、九个片,实行片长负责制,区长领导、片里组织、村里实施,区长抓重点村、难点村、空白村,片长、机关干部、村干部包村包街包巷包户,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一级向一级负责。镇长高洪安告诉记者,全镇任务共计410公里,为了赶进度,镇上实行统一供料、统一结算,每个村都有包村干部,每天下午5点都要准时召开碰头会,做到当天事情当天办,当天问题当天解决。

苏堡镇地处洪洞县城东部,是个纯农业乡镇。7月6日,全县召开农村新“五个全覆盖“工程启动会议之后,7月8日,苏堡镇就召开了全镇新“五个全覆盖”动员会,成立了工程技术组、材料协调组、质量监督组、后勤保障组。针对

全镇自然村多、村散、条件差的特点,他们坚持早启动,早找工程队,并利用当地有河多沙的优势,对全镇19个行政村实行低价供应。镇党委书记、镇长杨瑞平告诉记者:苏堡镇虽然是纯农业镇,自然条件较差,但是,苏堡镇主要领导都坚持战斗在一线,镇上每个星期都要对街巷硬化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排队,有一个村支部书记因为工程进展缓慢被停职。目前,干部群众士气很高,一定按时完成街巷硬化任务。

龙马乡由乡里统一出面,为各村从临汾、襄汾、洪洞等地联系工程队,保证了修路资金及时到位,从而确保了全乡25个村在一周之内全部启动。

在街巷硬化过程中,各村都迎着困难,创造性地展开工作。

大阳凹村地理位置偏僻,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张小北,号召村里人自己加工石子。村民崔银生在外打工,家里老人又干不动,他就从附近村子找来自己表弟帮助捡石头。李俊生常年在外打工,为了修路,专门从新疆赶了回来。村民霍振忠是个残疾人,为了村里的街巷硬化,把自己建房子剩下的13车沙子全部捐献给了村里。

西步亭村村委主任王长云把自己房子抵押出去,贷款10多万元投资街巷硬化。

神西村书记孙天管今年已经67岁,干了43年村干部。为了修路,他借款14万元,两个月没出村。他说:“我就是把

这把老骨头拼上,就是这辈子最后一搏,也要把路修好,不让乡亲们说长道短!”

董家垣村地处洪洞最东部,下了山就到了古县县城,全村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4公里,13个自然村分成了7个生产组,到苏堡镇8公里的路程要走1个小时。当地老百姓开玩笑说:“这里说山没树,说川没水,说丘陵没有好土!”街巷硬化工程动员会召开后,村党支部书记王学平和村委主任秦根点先后联系了4个工程队,有的还没到村里,嫌施工条件差掉头就走。听说村里修路,本村在古县干工程的村民许文峰主动带人回来施工,老支部书记申小生把自己家的耕地让出来做料场。王学平说:“明知道是块硬骨头也要啃!”为了上料,他们专门用推土机推出了一条4.5公里长的运料专线,经过3次提灌才把施工用水通到料场,从500米外的变压器上把电接了过来。

街巷硬化工程,得到了洪洞各界的支持。贺家庄村号召村里13名在外工作人员为村里捐款捐款1.2万元。张瑞煤业公司免费为师村、孔庄村提供装载机;陆合集团为白村、东垣村、常家沟村、娄村、左家沟等免费提供压路机;塾堡村民李三平为村里街巷硬化工程捐款10万元„„

463个村,村村都是主战场;16个乡镇,个个都是指挥部。洪洞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再一次印证了“忠厚直率、开放包容、敢为人先、坚韧奉献”的“大槐树精神”。

全方位监管指导,誓把“民心路”建成“样板路”

记者在万安镇采访时发现,该镇的包村干部,每人都随身携带一把卷尺。包村干部张国虎告诉记者,自从街巷硬化工程开始以来,卷尺成了包村干部的必备工具,随时随地要对工程的施工情况进行测量。而包镇干部、县交通运输局纠风办主任严小明则开着自己的小车,不停地穿梭于各村之间,哪里需要就走哪里。

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县交通运输局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领导组组长张峰山说:“在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建设中,县交通运输局的主要任务是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我们决不辜负县委、县政府的期望,在修路中服好务、把好关,让这些‘民心路’修建成‘样板路’,向全县人民交账!”

为确保工程的质量,洪洞县交通运输局统一提供水泥,县质监局向洪洞县生产水泥的3个厂家派出专业人员,监督水泥质量,从外县调入的水泥一律严格把关。同时,对沙、碎石等原材料严格按标准要求进料。

与此同时,该县从市里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与县里的专门监督员,各乡镇各村聘请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农民担任监督员,组成质量督导队,用钻芯取样、回弹仪检测混泥土路面强度等方法监督工程质量。

就在记者采访期间,正好遇到临汾市交通运输局和临汾市质量技术监督站的专家来讲解施工注意事项,对工程进行质量点评。全县16个乡镇分管领导,聚集在县交通局二楼会议室,一边听,一边记。

而在此前,临汾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华志刚就代领市局班子成员及相关科室一行13人,对洪洞县的街巷硬化工程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分别从路基要求、路面材料要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求、安全生产等4个方面提出了10余条建议。

在万安镇的娄村施工工地,61岁的老书记许发起正在一丝不苟地监督着施工。他说:“为了修好路,我们老干部们都义务参加,采取24小时不间断地监督施工,一定要把路修好!”

龙马乡乡党委书记倪宁慧说,街巷硬化工程开始后,龙马乡一村一个包村干部,全程跟踪,每村3个义务监督员,由乡政府统一配发了监督证。

县交通运输局纪检组长、县交通运输局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领导组副组长程怀生介绍说,全县首次动用社会力量进行监督,对向人民政府街巷硬化建设领导组举报建路中的各类问题人员进行奖励。做到在项目实施前坚持“三不开工”:计划不落实不开工、简易设计不落实不开工、质量监督手续不落实不开工。在工程完成后,坚持“三不验收”制

度:没有列入计划不验收,没有简易设计不验收,没有质量监督不验收。

陪同记者采访的县交通运输局法制股股长张三星,是大槐树镇和苏堡镇的包乡镇干部。他告诉记者,尽管各村你追我赶,都在抢速度,赶工期,但是大家都坚持了坚持质量第一,工期服从质量的原则。苏堡镇的柳沟村,用的是襄汾玉庆工程队,尽管全村地处山区,沟沟坎坎,崎岖不平,但是,他们用的是从临汾志强钢铁厂运来的钢渣。

与此同时,该县还制定严厉的责任追究制,凡因不负责任或工作失误影响到工程进度和质量者,要从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按照有关规定追究主管人员和有关领导的党纪政纪责任。监察部门及时介入工程建设中的各个环节,深入工程一线进行监督检查,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违纪违法案件及时查处。

泥水路变成水泥路,千家万户乐开怀

在大槐树镇南营村的文化广场里,有戏台、篮球场、健身器材、图书馆。这个占地5000平方米的广场,在美化了村子的同时,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村里乡亲们的文化生活!

南营村村民素有屠宰牛羊的历史。该村西边是汾河,北边是涧河,东边是南同蒲铁路,村子没有一条出村的路,严重制约着

村子的发展和村民致富。街巷硬化以来,这个村按照“不漏一户人,不出一分钱”的原则,使用4支工程队,不仅硬化了村里所有的大街小巷,还修通了全村3000多口人的出村路。记者在该村看到,他们在街巷道路硬化的同时,还修通了路边的排水沟,对道路两旁进行了绿化和亮化。

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滑云辉指着新建成的文化广场,满脸喜悦地说:“现在,我们把街巷硬化任务做完,修通了出村路。下一步,我们将把公交车通到村里面,还要发挥传统优势,建起牛羊养殖基地、水产养殖基地,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富民产业!”

在实施街巷硬化中,多数村子的街巷硬化工程都和本村的实际结合了起来,有的设计了排水沟,有的还设计安装了路灯。

以林下经济著称的西梁村,在实施街巷硬化过程中,统一规划,设计出高路低渠,还安装了80多盏路灯。今年,他们还准备再安装40盏太阳能路灯。

辛庄村在实施街巷硬化的同时,和他们村的林下养殖业发展结合了起来,把硬化林下养殖基地道路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带动了林下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建起了800亩林下经济,养土鸡、种蘑菇、种草料、种饲草。

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就像人体的一根根毛细血管,延伸到了洪洞千万农户家门口,把幸福的源泉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农民心中。

91岁的师玉明是柳沟村年龄最大的老人,她坐在家门口,喜

滋滋地望着从家门口延伸出去的水泥路,人生第一次看到了汽车开到自家门口。

“街巷全硬化,平坦通各家;村民出门走,更加方便啦!远路坐‘公交’,近路有‘小巴’;摩托跑的快,老婆孩子带!货运业方便,卡车三轮载;交通条件好,不用徒步跑!”在龙马乡的塾堡村,80岁的退休老干部郭兆宁高兴地编起了五言快板《夸夸故乡塾堡好》。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洪洞县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的顺利实施,让全县农村旧貌换新颜,提振起农民改善生活环境,发展经济的信心。

街巷的演进 篇3

这条道路,在当时已经初露现代城市马路的端倪:碎石铺成的路面两边,是红砖砌成的人行道。为了避免夏日洪水对城市及铁路的破坏,路边有雨污合流的排水沟,并设有当年柏林标准的定型雨水斗,沿路中心底下还砌有拱形的下水道。

那一年,这条被命名为“经一路”的道路,成为商埠建设得最好的东西交通干道。

紧接着,经二路、经三路陆续开工建设。至1911年,经一路延伸到纬九路,并向南修至经三路……老城以西,一座新区如织网一样布局了自己的街巷脉络。从此,这里商贾云集,人流不断,“宏济堂”、“泰康”、“瑞蚨祥”、“精益”等百年老店应时而生,在这里扎根,辉煌,书写着各自的传奇。

后来,老济南人代代相传,把这些马路称为“一大马路”、“二大马路”,把一个个路口称为“经二纬三”、“经七纬一”……但其实,许多初来乍到的外地人、甚至本地人都不清楚以经纬命名街道的原因。

即便是今天观察,当时的街巷格局仍然有很多科学先进之处:小网格道路结构,在窄密的路口构成了自身的微循环。只要不人为在路边停车或设置其他障碍,一般不会堵车;道路两边郁郁葱葱的法国梧桐、近代的西洋和民用建筑的合理搭配,让道路与旁边的建筑、景观形成了交互关系,成为社会秩序、美学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这一切?

这又要从济南的开埠说起了。

老城与新埠

济南是一座千年古城,从西晋永嘉年间济南治所移至历城,到20世纪初,1700多年来,城市格局及规模几乎没有发生太多变化,城区范围仅限于护城河内的老城及关厢一带。

1860年,济南开始修建外郭圩子墙,形成了内外两道城防。开埠前,济南的城市规模大体就是圩子墙内的规模,包括今天的历山路、文化西路、大明湖北路和顺河街所圈起的范围。开埠后,商埠总局绘制了济南最早的规划图《济南商埠全界图》,在济南旧城圩外的坟地、田野上另辟新区,勘定了商埠界址:“济南西关外胶济铁路迤南,东起十王店(今馆驿街西口),西至北大槐树村,南沿赴长清大道(今经七路附近),北以铁路为限(胶济铁路以南),计东西不足五里,南北约可二里,共地四千余亩。” 此外,商埠还保留了三里庄、五里沟庄以及魏家庄等村庄。

这时勘定的区域中,旧城与商埠间尚有数里荒路。但是,在短短时间里,旧城和商埠之间的荒芜之地也形成了道路,并且星星点点地繁华了起来。如:经一路东段经馆驿街与英贤桥的永镇门相通,西首与通齐河的大道相连;经七路东与杆石桥的永绥门相通,向西接通泰安、长清的大道等。1906年,为了便于老城区与商埠的联系,在永镇、永绥门间开辟了直通经二路的普利门,拓宽了普利街。不少旧城的老字号和商埠的新店在这条街上设立了分号,普利街到经二路顿时成为老城到商埠之间最繁荣的街道;1916年,又在普利门和永绥门间增开了麟祥门,接通至经四路。

这些街道介于老城的传统与商埠的现代之间,在老城与商埠之间形成了很好的融合与过度。由此,老城新埠成为济南的新式格局。它既保留了老城的传统风骨,使其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不变,又容纳了商埠新区近似现代西方风格的肌理与格局,各国商人和华商在界内照章租地,建造屋宇栈房,为经济发展拓展了空间,“济南遂不独为山东政治中心,更为山东工商业之要埠”。

经纬与里弄

丈量好地图,商埠局便按照经纬来设计商埠内的道路。考虑到济南地势南高北低的特点,他们顺着山脉和河流的方向,平行于胶济铁路线规划了东西走向的“经”路,经一路到经七路由北向南依次排开;“纬”路的纬一路到纬十路则由东向西排列。经纬路垂直相交,避免了路线斜交、锐角和交叉过多。道路宽度7~17米不等。

这种方位明确、易记的道路名称,恰好与地球仪上的经纬相反,据说起源于传统纺织业中所讲的经纬线。同时,因东西向的马路长而且宽,所以经一、经二路等便被老百姓称为“一大马路”、“二大马路”。经纬路间间隔200米左右,开成3~6公顷大小不等的街区。这些街区将商埠切割成大小不等的棋盘状,便于安排建筑的朝向以及地块的出租。街区中的街坊四邻都靠马路,临街门面房较多,可开设商业店铺,而街区里面则建设里弄或别墅。

这种“小网格”布局是西方近代商业城市常用的一种规划手法,它便于对街道进行功能分区,对繁荣经济、活跃市场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反映了近代城市商业发展的要求。

里弄是开埠后兴起的一种主要居住形式。区别于老济南人居住的传统四合院,它是一种商品房性质的近代建筑,往往由有钱的官商大户出资建造,然后再租赁给在济南经商的住户和单身的外地生意人。里弄建筑形式统一,居住空间相对封闭,结构紧凑,但多少又继承了济南的传统建筑元素。所以商埠中那些充满了异国风格的里弄住宅中,你也能见到济南四合院的影子。

仿照上海、天津等早期开埠城市,济南商埠里弄的名称多取自中国传统的仁义道德、谦祥平和之意,像谦祥里、仁爱街等莫不如此。

同时,呈现在里弄间的建筑风格也呈多元化发展:在老城区,建筑多为传统土木结构和低层院落建筑,平面多为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布局,青砖墙,灰瓦花脊。沿街店铺多二层青砖楼房,门窗上口均有砖刻或砖筑半圆拱形装饰等。而在商埠区,这里既有传统四合院,又有西式别墅,还有近代公寓和里弄等建筑样式。上世纪三十年代,人们还曾在商埠的经七纬六路完全按照上海的红砖里弄,兴建了“上海新村”住宅区。在小纬二路一带,又按英式和德式风格建造了别墅院落。

这些风格迥异的街巷院落,在商埠区和谐并存着,共同蒸腾着商埠愈加繁华的市井气息。它们让商埠的街头巷尾,不仅充斥着老济南的亲切音容,还可瞥见近代西方及中国早期开埠城市的时尚元素。

北展与南扩

商埠地图的几条发展线愈加清晰,版图上的街道细节也日渐丰满。随着商埠内商业的繁荣和人口的增加,这张地图又被多次扩展填充。

1918年,商埠局将普利门沿顺河街一线向西至纬一路拓展为商埠。

1925年,张宗昌督鲁时期,再次议定拓展商埠规划。1926年,规划展宽商埠地区和增开北商埠。展宽商埠计划将清泉街(今并入顺河街)以西、馆驿街以南(皖新街、凤祥街等)展为埠地。此时商埠租地面积已增至247公顷,商埠与旧城也连为一体。1928年,因“五三惨案”,北商埠计划停顿。

韩复榘督鲁期间,济南市专门成立了设计委员会。该会于1932年~1935年曾对济南市做过城市建设规划。规划把市中心安排在北商埠,其范围南自天桥,北到洛口,东自津浦铁路,西到黄家屯、袁家庄。1936年完成了户地测绘、道路定线等工作。七七事变后,该规划工程也被迫放弃。

1937年日军占领济南后,日伪政府在老城和商埠内加紧推行殖民化统治,成立了华北建设总署济南工程处。他们放弃原北商埠计划,进行了北郊(东、西部)工业区和南郊新市区的规划和开发——北郊工业区位于成丰桥以北、济泺桥以南,西侧以工商河内侧为界,东至津浦铁路;南郊新市区位于齐鲁大学(今山东大学西校区)以西,岔路街以东,经七路以南,四里山以北地区。由于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商埠区不敷使用。同年,日伪政府再次对商埠展界,将三里庄、五里沟、魏家庄、官扎营、南北大槐树等处征为商埠用地。

尽管市区面积不断地扩大,但连年战火、政府更迭,使城市建设规划并没有得到完全实施。到抗战结束后的1945年,商埠租地已达9142.06亩。济南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济南商埠的商业地位及影响逐渐衰落,商埠逐渐成为以市民居住和工厂生产为主的老旧城区。

经历了商埠—商埠拓展—北商埠—南市区—城市整体规划的层层演进,1905年~1945年,济南用了40年的时间,超过了以往千年的发展规模。

如今,面积已达8000余平方公里的济南城区,虽比70年前的济南又扩大了无数倍,远远超出了过去旧城和商埠的规模。但谈及济南的历史,商埠的发展仍是它成长中的重要部分。

老商埠沧桑百年。如今沿经二路街巷西行,不少熟悉的店面仍在——当年那些雕梁画栋、金字招牌高悬的百年老店,如今已落满灰尘,日渐式微。但街头巷尾的那有着百余年树龄的法国梧桐,依然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中国传统街巷空间及人居状况简析 篇4

在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中, “街—巷—院落”这样的空间格局一直是最基本的空间组织形式, 街巷则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是城市空间的灵魂与血脉。但由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城市空间格局正在被渐渐改变, 在西方设计思想的影响下, 越来越多的街道正在向以集中广场作为设计重点的方式转变, 生活空间、居住环境越来越直白和硬性, 缺少了功能的多样性, 以及情感交流的场所。

1 新平堡简介

新平堡镇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东北端, 明长城大同镇关隘。全镇现含国土面积184 km2, 辖22个行政村, 10个自然村, 总人口1.475万人。新平堡镇平均海拔在1 100 m以上, 土壤品质不高, 为砂土和砂质壤土。源于内蒙古的西洋河, 从该镇中部缓缓流向河北省西洋河水库。新平堡镇为大陆性北温带干旱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冬季偏长。

2 街巷

2.1 街巷功能

街巷的功能作用有三方面:1) 交通作用。街巷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组织城市交通的作用。2) 空间作用。在中国传统街巷中, 街巷还有一个由室内居住空间向室外活动空间过渡的作用, 在我国传统空间组织中, 一直是一种由街到巷 (或者称为胡同) , 再到院子的空间组织形式, 所以街巷是这种空间形式的外在部分。3) 交流作用。街巷作为与院最近的空间形式, 其充分充当着交流空间的作用, 它是邻里之间, 亲朋之间在室外重要的交流、聚会场所。

2.2 新新平平堡堡街街巷巷构构成成

新平堡的街巷大致可分为四个等级:

主要街巷是交通用途的道路, 如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等, 其两旁是重要的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 以及大量的衙署、衙门等众多军事管理类建筑。如果有住宅临街, 则建筑主体与街道之间往往会有一个前院, 形成街道、门、院、建筑的空间序列。主街巷较为笔直, 几乎没有弯度。中央的十字交叉道路贯通东西南北方向, 宽约5 m。街巷整齐平整, 通往城门的道路宽广畅达。一方面, 符合古代军事寨堡的功能要求, 便于快速组织军队;另一方面, 又满足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形式, 以规整、严谨的规划满足最基本的城镇居民生活要求。次要街巷, 新平堡除了中央的十字街及周边公路等主要街巷外, 还有长长短短十几条街巷, 将整个堡镇内部划分成二十几个区域。这种巷道往往很长, 长度就是两侧几进宅院的长度, 宽度在2 m~3 m, 通常两旁是高耸的墙面, 有的是纯粹的院墙, 其巷道较为曲折, 两旁由于有大量建筑的大门, 所以空间界面、层次感较为丰富。第三类街巷是更为贴近居民生活的小巷道及环城巷道, 此类巷道往往较为狭窄, 但更为曲折, 路面崎岖不平, 常常是街坊之间或建筑之间最为接近和联系的巷道。其形式、长短、宽窄以及空间感更为丰富, 也更贴近人的生活。第四类是现代修建的公路, 其主要以交通为目的, 修建于新平堡外, 如马走公路、柴黄公路。

3 新平堡街巷空间

3.1 空间形式

新平堡现有的历史文物建筑大致分散在东西大街以南, 以及北大街。主要的历史建筑有永和成布匹行、玉皇阁、守备衙署、宣威楼、火药楼、马芳府邸、王家偏院、贾家宅院、郝家宅院等。其中大部分分布于东西大街以南。公共建筑玉皇阁则位于城镇中心, 十字大街的交点处, 以此构成了整个堡城的空间格局。新平堡镇的格局是较为典型的“点线面”相结合。

在新平堡内主要街巷以严谨的形式为主, 而次要街巷的空间则是一种动态的空间形式, 也就是所谓的流动空间, 在其内部是一种空间情景的连续发展。新平堡的街巷在各个巷道之间的连接处或转弯处, 往往会形成局部放大的空间节点, 这些节点成为了邻里之间生活交流的中心。而街巷中由于空间环境的变化, 往往会形成连续但跌宕起伏的空间形态感受。街巷的立面处理上, 多变化, 但又统一在一起, 形成一种张弛有度的节奏感。

3.2 空间发展

新平堡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历史时期, 明末、清初、建国、改革开放。但从各个时期的遗迹中可见, 新平堡在这一历史发展中保持着较为稳定的状态, 大致保持着古堡原有的空间格局。自改革开放以来, 为了适应堡城居民的增加以及生产、生活形式的多样性, 在堡城的东部出现了部分新建地区, 主要的街巷进行了整合、重组及更新。

新平堡由原先的零星居民居住, 到秦汉时大量人口涌入, 然后, 明初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而修建军事堡寨的发展, 再到明末清初商业的发展, 逐渐形成以十字街为中心, 加上其他街巷、马道、小路的三级道路发展形式。新平堡的先民是从自然的散居发展到“逐路而居”。其“逐路而居”乃是依照里坊制的格局, 形成一个个近似于方形的居住单元, 表现出中国古代严谨的规划思想。

新平堡的发展是一种有机的发展方式。其城市内部的街道一方面以满足军队正常演练及战争的要求, 另一方面要满足居民和官兵在城镇中依靠步行进行的各种生产、生活活动所需的距离, 因此, 在新平堡的街巷设计之初, 就是以一种“步行”为设计出发点的。在漫长的城镇发展中, 这种发展方式必然使人们在其内部寻找最短的交通流线。所以, 新平堡内部的建筑密度较高, 而居民间的街巷道路也较窄。这种在次级街巷中空间景观的随意性、自发性以及视线的连续变化性就更为明显, 同时, 曲折的街巷是城市内部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街巷空间尺度

由于人在不同的街巷中的不同行为活动决定了街巷的尺度, 北方古村镇的街巷以直和实用为设计初衷。在新平堡的中央十字街上, 除了中间的玉皇阁以外, 几乎可以称为一览无余, 其直线型的街巷形式主要是满足通行的需求。街巷空间的变化是由住宅形式及整体规划所决定的。北方城镇的道路格局大致呈规则的直线型, 而民居的基本组成单元虽然是规则的合院制, 但为了尽可能多的利用有限的基地, 其辅助用房往往随意布置, 院子的形状也更为多样, 所以, 居民在满足街巷使用的基本宽度以后, 总是尽量多的利用可用基地, 形成自己院落。

3.4 审美感受

新平堡的街巷空间极具北方军事寨堡的个性, 除了主要街道很宽以外, 其余街巷多以实用为主, 加之周围建筑的围合, 使得街巷空间有很强的封闭感。在这种空间中, 居民往往会有很强的安全感, 但却容易让初来乍到的人有紧张和不安的感觉, 此外, 曲折多变的街巷能引起人们的美感。

从主街巷来看, 由于其规整、笔直的形制, 使得其更像现代城市道路那种点与点之间线的形式。各个政府、军事衙门大都位于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上, 使得整条街道还弥漫有浓厚的庄重的氛围。整条主街道的空间节点是道路交叉口处的玉皇阁, 整个建筑作为城镇内的标志性建筑, 几乎是城内最高规格的建筑物。

其余街巷也多以直线型为主, 但增加了更多的曲折, 增加了空间的丰富感。其中的任何一条街道都很难用一个完整的说法完全概况出来。当人在一段街道空间中行走时, 就可以感受到一种连续不断的空间场, 其本身又是富于变化的。街巷的家庭化使用, 使其充满了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 成为一种场所精神的体现。在这些街巷中, 建筑的界面在具有关联性的同时, 呈现出复杂性。两侧居住建筑的平面凹凸不一, 加之屋檐、台阶的高低、前后变化使得街巷形成一种亦公亦私的空间, 增加了居民间交流的机会, 形成一种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动态联系。

4 结语

新平堡作为我国北方一座以军事防御为目的而建造的寨堡, 在经历了历年的发展与演变后, 已经成为北方寨堡的典型代表。它内部街巷空间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对研究中国古代北方城镇有着重要作用。如何在分析、研究新平堡内部街巷的同时更好的利用和保护这些有价值的街巷, 就成为我们日后研究的重心。

摘要:通过对新平堡的调查研究, 分析了该堡寨的街巷空间形式、发展方式、空间尺度以及审美感受等方面的问题, 并在分析、研究传统街巷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利用这些空间的新课题。

关键词:街巷,功能,构成,空间

参考文献

[1]王金平, 徐强, 韩卫成.山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2][明]杨时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万历刻本[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986.

[3][明]翁万达.翁万达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4]山西省天镇县地方志办公室.天镇县志[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7.

描写道路街巷的句子 篇5

大雨洗过的路面,映着银色的路灯,仿佛是一片透明的水晶世界。

一根根铁轨在前面安静地躺着,在柔和的灯光下,不时地闪着光亮,有种说不出来的韵律。

夜晚,城市的居民都进入了梦乡,只有一盏盏街灯睁亮着眼睛,站在马路边,和夜巡的战士一起,保卫着这英雄的城市。

八角街是围绕大昭寺而建的环形街道。进入这条街道有大小七八处入口,信教的人们按顺时针方向转街,以求来世的幸福。

汽车嘟嘟的喇叭声,自行车丁丁当当的铃声,霎时构成一首清晨交响曲。

每条大街小巷,都有那么多五颜六色的身影在蠕动,像河水一样流淌,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河堤小路,绕城而行,往来车辆如同穿梭一般,两岸绿柳成荫,许多高大的建筑物,掩映在绿柳荫中,红绿相间,景色格外迷人。

城市的马路犹似纵横交织的河道,红绿灯便是浮在水面的航标;那喇叭声声是浪潮喧哗,那张张笑脸恰似朵朵浪花。

老北京的街巷胡同 篇6

北京的胡同形成于元朝,明、清以后又不断发展。从明北京城复原图上数,明朝北京共有街巷胡同约629条, 清朝北京的胡同比明朝又有所发展。据清《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当时北京街巷胡同大约已2076条。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街巷胡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现通过这组老照片来看看早期街巷胡同的面貌。

西单北大街 西单北大街位于西城区中南部。明代于路口始设一牌楼,额题“瞻云坊”,故俗称西单牌楼大街,清代又称瞻云坊北大街或西单牌楼北大街。民国期间统称今名,为北京三大商业街之一。西单商场、亨得利表店、玉华台饭庄等商号多达100多家。

阜成门大街 阜成门为旧时北京内城九门之一。元称平则门。明正统四年(1439年)改称阜成门。门内之街清末称阜成门大街,今至羊市(今太平大街北口左右),西至阜成门。阜成门内大街古迹甚多,东段有广济寺,中段有建于明代的历代帝王庙。西段有建于元代的妙应寺,因白塔泛称白塔寺。

西四北大街 明清及民国时路口东、西、南、北设有四座牌楼,额书“大市街”,因在皇城之西,故俗称西四牌楼。自元代起此地即为大都城内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明代称西市,既是商品贸易之地又是刑人之所。马市、羊市、牛市、骆驼市等市場亦分布四周。

景山前街 紫禁城位于全城中心,过去不准一般市民穿行,东西城之间道路阻隔,人们只能从地安门以北和正阳门以南绕行,交通极为不便。1913年,紫禁城与景山之间才允许穿行,从而打通了东西城交通的干道形成今天的景山前街。上世纪30年代以后,故宫博物院展宽马路时,把北上门及北上东西两门拆除,马路展宽到景山门前。

东四南、北大街 东四南、北大街原名东大市街。明永乐年间建的东四牌楼上书“大市街”而得名,俗称东四牌楼大街。东四南大街早在明清时就已是商业金融发达之地,有米市、灯市、驴市等,店铺众多,生意兴隆。东四北大街也是一条重要的商业街,这里店铺林立,商业繁华。文革中一度改称红日路。

西总布胡同 西总布胡同,明朝称总捕胡同,因总铺衙署设于此而得名。清乾隆时称总部胡同。宣统时以朝阳门南小街为界,分称东西总部胡同。胡同西口原有一座屈辱的石牌楼名克林德纪念碑。1900年侵略者德国公使克林德在东单牌楼北总布胡同西口被清军打死。辛丑条约签定时,清政府除向德国赔礼道歉给予优厚抚恤外,还被迫在克林德被杀处建立了“纪念碑”。胡同内还有李鸿章公祠。

西安门大街 西安门是明清北京皇城西门。位于今西什库大街南口偏西。1950年焚于火。西安门大街西端位于西四商业圈,店铺颇多。

廊房头条 东起前门大街,西至煤市街。因按顺序该胡同是以廊房为称,自南向北排列的第一条胡同,故名。明代初年,北平(当时称北平府)商业萧条。明成祖称帝后,北平改为北京,为了振兴北京经济,以设“廊房”。据《人海记》记载:“永乐初,北京四门钟鼓楼等处各盖铺房,召民居住,召商居货,谓之廊房……今正阳门外廊房胡同,尤此得名。”用今天的说法“廊房”就是商业街。清乾隆年间称廊房头条胡同,宣统时改称廊房头条。

铃铛胡同 据考证铃铛胡同很可能是元的遗存,铃铛胡同的东端是钟楼,围绕钟楼的通道形状类如铃档,故称铃铛胡同。铃铛胡同北侧有支巷与汤公胡同相通,西端是旧鼓楼大街。由于它与钟楼很近,景观十分丰富,作为拍摄对象,成为北京最上镜头的胡同之一。

地安门外大街 地安门外大街旧时分为两段。以后门桥为界,至鼓楼,明称鼓楼下大街。清时称地安门大街。建国后称地安门外大街,地安门外大街地处北京南北中轴线上,古迹甚多,街西有火德真君庙,街北端的鼓楼与中段的后门桥均是著名古建,自元代起这里就是著名商业区。

传统街巷 篇7

布依族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现有250多万人, 其中贵州省有200多万人, 占布依族人口的95%以上。镇山村布依族村寨具有400多年的历史, 形成了比较稳定且特色突出的村寨空间形态, 村寨街巷空间格局完整且风貌特色突出。但是现状村寨大多没有进行专项的保护规划, 村内乱搭乱建现象普遍, 原始村寨街巷空间形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对布依族村寨街巷空间形态的研究势在必行。近年来, 国家颁布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条例》 (2008) , 为民族村寨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也为布依族村寨街巷空间形态研究奠定了基础。

2 镇山村的街巷空间

2.1 街巷空间的构成要素

镇山村布依族村寨街巷空间的构成要素包括:街道、支巷、寨门和广场等, 各种空间元素相互联系, 共同构成了镇山村街巷空间系统。

1) 街道。镇山村内部只有一条主街道, 也是村内唯一的对外交通联系干道, 一方面, 这条街是村内组织市井生活的重要场所, 街道旁边也有一些店铺, 供给村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另一方面, 这条街也是村寨整体空间体系的重要构成元素, 是村寨内街巷空间的主要骨架, 村寨内所支巷都由此衍生出去;再次, 这条街道还是村寨空间形态的重要展示面, 街道两侧建筑鳞次栉比, 依次矗立在其两侧。

2) 支巷。镇山村巷道由主街衍生而成, 主要起联系主街与各房族 (团) 的作用;同时镇山村布依族村寨属于典型的树枝状布局的村寨, 村寨内的巷道主要由建筑围合而成, 有的甚至采用骑楼的形式, 巷道两侧建筑均朝向巷道挑檐而形成独特的“一线天”景观。

3) 寨门。镇山村的寨门有一南一北两座寨门, 南为石头砌筑的城墙式寨门, 年代较为久远, 因其独特的建筑造型, 所以其是该村寨整体空间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北为近年来用混凝土砌筑的借鉴布依族头饰元素而修建的寨门。

4) 广场。镇山村现有五个广场, 主要作为居民节日活动、休憩、停车、晾晒谷物等功能使用, 是村内较为开阔的区域, 也是该村寨整体空间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2.2 街巷空间的界面形式

2.2.1 街巷空间的平面形式

镇山村布依族村寨街巷空间形式是典型的“树形结构”的形式, 即由一条主街向两侧衍生形成各支巷, 且由于没有严格的地形限制, 支巷与主街基本垂直相交。主街是村寨对外的主要交通通道, 各支巷连接主街和广场。

村寨内主街构成了全寨开放空间系统的主体骨架 (见图1) , 各广场是点状开放空间, 支巷联系主体骨架与点状空间, 因此镇山村布依族村寨是一个典型的“点-线”形式的开放空间系统。

2.2.2 街巷空间的断面形式

1) 出挑式街巷断面形式。镇山村布依族村寨街巷空间是典型的“凸”字形断面, 即建筑底层内收、上层出挑的形式。由于村寨内街巷空间大部分均由建筑围合而成, 又因为建筑为了满足排水和遮阳的需要, 朝向街巷空间出挑, 所以村寨内部街巷空间的断面多为挑檐式断面形式;同时由于布依族建筑在2层及2层以上出挑一定宽度, 因此其街巷空间在竖向上又有出挑的特征 (如图2) 。

2) 错落式街巷断面形式。镇山村整个村寨几乎都坐落在山腰的位置, 整个村寨沿山体走势布局建筑和道路, 建筑层高差错落, 层叠有秩。正因为有这样的地形关系, 使得镇山村的建筑与道路呈现出独特的高差错落的街巷断面形式。道路一侧的建筑的基础标高低于道路标高 (约3~5m) , 道路另一侧的建筑的基底标高于或平齐于道路标高, 这样两侧建筑的就呈现出高差的错落关系 (如图3) 。

2.3 街巷的空间尺度

镇山村布依族村寨的主街旁边建筑与主街的高 (H) 宽 (W) 比值约为2∶1, 主街空间应该具有一定的内聚、安定和舒适感, 适度宜人, 但是镇山村的主街的巷道空间比例还是不够好, 略显压抑。其巷道空间的高 (H) 宽 (W) 比值更小, 给人带来更为强烈的内聚感和压抑感。

通过分析可知, 不同的高宽比例, 会给人带来不同的空间感受, 见表1。通过对镇山村布依族村寨的实地调研, 村寨主街为单车道, 其道路宽度 (W) 约为3 m, 主街两侧建筑多为3层, 因此, 因此建筑高度 (H) 约为:2.5 m (建筑层高) +2.5 m (建筑层高) +1.2 m (屋檐高度) =6.2 m;因此主街的空间尺度的H/W比值约为2∶1。村寨内巷道宽度一般为1~1.5 m, 巷道两侧建筑高度 (H) 与主街两侧建筑的高度一致约为6.2 m, 因此巷道空间尺度的H/D比值很小, 局部巷道空间呈现出典型的“一线天”, 空间具有强烈的压抑感和紧迫感。

2.4 街巷空间的节点与标志物

镇山村布依族村寨内标志性空间节点包括广场、寨门、城墙、武庙和码头。从空间布局的角度上看, 村寨内有5个广场, 没有固定的布局模式, 其平面形态或狭长、或放得不成规律, 但都是开放式的布局形式。北寨门离村寨较远, 而且是近年来新建的, 因此很少有村民在此聚集, 南寨门就坐落在村内, 历史比较久远, 与北寨门相比, 村民对南寨门更有情感。镇山村的城墙和南寨门一样拥有较为久远的历史, 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 现今的城墙已没有了昔日的雄伟, 有些地方也遭到了损坏, 但是这段不长的城墙还是在村寨规划上起到了划分村寨上寨和下寨空间的作用, 同时对人们研究镇山村的历史价值也提供了宝贵的资源。镇山村武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 (1573~1620年) ,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年) 重建, 面阔五间, 通高约15 m, 占地250 m2, 两厢、过厅已毁, 只有到在重要节日期间才会对外开放, 是村寨内主要的祭祀场所。码头是连接镇山村和李村的唯一通道, 人们可以从这里乘船到达李村。平时人们闲暇的时候都在码头的台阶上休息、闲聊、观赏水库的美·景10。0码·头既是游客乘船游览水上景色的地方也是村内小孩上学的必经之地。

3 结语

镇山村布依族村寨的街巷空间主要包括街道、巷道、寨门、广场、布依族建筑等空间元素, 这些元素中, 布依族建筑是街巷空间的基础, 各元素相互组合形成“点-线”形式的街巷空间和“树形”的街巷空间结构形式;在街巷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从界面形式、空间尺度和标志性空间节点与标志物等方面继续深入研究了其空间形态。

[ID:001160]

参考文献

[1]彭一刚, 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2]彭一刚, 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3]罗德启, 贵州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4]王珊, 传统街巷空间及其启示[J].福建建筑, 2002, 20 (4) :13

昆明小街巷 篇8

好像走进儿时上学的路上

风儿轻轻吹拂脸庞

好像母亲的叮咛在耳旁

这里没有奢华都市相

这里却有四季春模样

这里是昆明小街巷

这里是我的故乡

当我走进昆明小街巷

好像走进心灵深处的期望

街景犹如默片飞扬

好像记忆的秋千在回荡

这里没有高楼立街旁

这里却有美味充牌坊

这里是昆明小街巷

这里是我的天堂

昆明小街巷

行人一趟趟

走出的道道是光芒

昆明小街巷

梧桐一行行

树立的棵棵是希望

昆明小街巷

滇戏一场场

唱出的嗓嗓是昂扬

昆明小街巷

昆明小街巷

古城镇街巷空间改造策略 篇9

1 街巷空间

在古城镇中, 街巷空间的主要作用是交通, 同时作为城镇的骨架, 古人们以街巷空间作为引导, 对城镇中的建筑进行布局和建设, 从而形成完整、特色的城市格局。作为人们交通、交往的必要设施, 街巷空间承担重要的社会功能。随着古城镇的发展, 街巷空间记载着这座城镇的历史、文化和习俗。街巷空间不仅连接着城镇的各个区域, 还反映了当地的历史脉络和发展水平, 是城镇形象的记录者、传递者和表达者。

2 街巷空间改造的现状问题

2.1 缺乏完整统一的街巷空间设计

古城镇街巷相应狭窄, 并且通常生活区、商业区混杂, 这样的模式弊端渐显, 改造势在必行。但是, 多数的古城镇随意改造建设, 不能预计到以后城市的发展, 并且破坏了古城镇原有空间格局。

街巷、交叉口、建筑前空间及水井等公共空间, 往往改造极不合理。人们经常见到的设计如交叉口, 尤其十字路口修建“大圆盘”, 树立标志物进行交通疏导。但是古城镇通常面积较小, 人们多采用步行、自行车等交通方式, 因此交通拥堵更多的地方是街———巷、巷———巷结合的地方。大圆盘只是约束了汽车的行驶, 却没有疏散行人交通, 并为行人行走制造了新的麻烦,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破坏了先前完整和谐的街巷空间。

2.2 缺乏街巷景观空间提升措施

街巷景观空间容纳了城镇生活中最丰富的内容, 是古城镇中最富有活力和最动人的空间形态, 也最能表现该地的文明程度, 创造独有的意境。

大部分城镇建设目的是为创造更好的城市形象从而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这样的建设势必会少了人性化的考虑。城镇活动空间不足、活动环境脏乱差、人员混杂是现在古城镇内人们出行、活动的最大困扰之一。一个高度文明的城镇必然是环境优雅舒适, 亲人宜居的地方。

2.3 缺乏历史气息和地域特色

有研究表明, 人的生活模式、行为方式以及对空间尺度的要求和体验在古城镇的演变发展中形成了基本不变的模式, 具有一定的地方性。顺应这种模式生成的古城镇的肌理, 包括街巷结构和建筑形式、尺度等蕴含了丰富的地方建造智慧。

然而, 一些城镇在改造建设过程中, 不能较好的认识当地历史文化的珍贵, 忽视地方特色的传承, 一味地追求新、美、奇或是盲目地模仿, 丧失了辨识度和归属感。

3 古城镇街巷空间改造策略

3.1 注重街巷空间整体系统

街巷空间关乎城镇整体运作和景观效果, 故街巷空间应作为一个整体, 纳入整个城镇系统来统一规划设计。

街巷道路方面, 首先要对城镇道路进行功能划分, 对城镇较为集中的商业、生活道路进行系统规划, 加大对临时贩售摊点、菜市等流动性较强的街巷的改造, 以缓解交通压力。许多南方城镇往往有水系穿城, 滨水道路和桥梁也应纳入街巷空间进行系统规划。

古城镇一般围合性较强, 街巷入口空间具备传统的防御性, 并常以门楼、牌坊等增加重要街巷的领域感。因此应当保持街巷入口空间的传统格局, 保护标志建筑, 适当进行开阔处理, 既可以满足当地人使用, 又可以很好地展现传统街区和建筑风貌。

3.2 创造街巷空间个性特色

街巷空间作为最基本的交通引导空间和各生活空间的纽带, 其愈富有特点, 愈容易被人记住感知。安徽宏村的青石板路、“牛肚”池塘, 不仅是当地人难以割舍的家乡情怀, 也是外来人无法磨灭的淳朴记忆。这样极富特色的街巷, 无疑是为城镇锦上添花。

不论是路面、街头的壁石、雕刻, 还是城镇中心、庙堂前的小广场, 都是这个城镇区别于其他地方的重要元素, 为当地赋予特色, 避免千篇一律的面貌。

3.3 结合建筑设计

建筑通常是街巷的边界。在改造中, 应当处理好建筑与街巷的空间关系, 保持尺度的宜人。例如, 建筑高度和路面宽度的比例在1:2~1:4之间, 人的视线和心理感受最舒适。建筑的形式、组合和风格, 也将影响到整个城镇的风貌。因此, 以合适的建筑形式和风格, 营造特定的地域感和整体感, 也将提升整个街巷空间的风貌。

3.4 继承历史文化

街巷空间是城镇架构的基础, 也是古城镇文化的重要载体, 见证着当地风俗的形成发展。在古城镇改造中, 应以整个城镇为背景, 融入鲜明的文化特色, 保护街巷体系, 修缮街巷空间, 重塑历史建筑, 并以其风格作为街巷空间及附属空间、建筑扩建的参考标准。

在很多古城镇中, 街巷空间是当地民俗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在古城镇街巷空间改造中, 应结合当地历史文化传统, 充分考虑民俗民风, 开辟适宜的活动场所, 为民间艺人提供表演的场地, 并可以此开发旅游文化。

3.5 营造美好的景观环境

对于一个城镇而言, 绿色、生态、优雅的生活景观相当重要, 它不仅能改善人们的生活, 柔化城镇建筑、街巷的刚硬线条, 而且有助于提高古城镇的生态环境。

在改造建设中, 首先要保护古城镇自然景观。城镇在建立之初, 古人在地理位置、风水环境、自然生态等各方面考虑充分, 因此保留原始的地理和自然环境, 诸如山、水、河流、林地等, 将有效保持古城镇传统风貌。其次, 应当依托原始地理自然环境, 提高城镇及其周边的绿地覆盖率。再者应当对城镇进行“见缝插针”式的绿化, 结合人们的活动需求, 修建林荫道、街头绿地, 进行景观提升。对于依托特殊地貌, 如山地、河流而建的城镇, 应当应地适宜的进行景观提升。

3.6 关注人性化需求

“以人为本”是当今社会一切活动的基础, 古城镇是人创造的, 也是为人建造的。营造人性化的街巷空间, 是一直被忽略的, 也是最重要的。

首先创造合理的行走空间。古城镇的人出行方式多是步行或骑行, 这样的出行方式是人与人随机交流的多发时刻。因此在改造中, 应当营造合适的空间尺度关系, 创造良好的景观环境, 为人们的出行和交流提供惬意舒适的氛围。

其次提供适宜的活动空间。满足城镇中人们锻炼、聚会等集体活动的场所, 也是文艺表演的备选场所改, 造中应首先考虑其安全、舒适性, 其次考虑功能的多样。

最后合理安排停留空间。“街头巷尾”的附属空间往往是人们, 尤其附近老人、儿童活动的主要场所。停留空间私密优美, 空间丰富, 布局多变, 视觉效果丰富美观人们才愿意停留, 享受风景, 相互交谈。

4 结语

我国古城镇街巷空间发展源远流长, 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也有其局限性和适应性, 尤其在当下的城镇发展建设大潮中, 古城镇街巷狭窄、附属空间功能不足等的确制约了当地的发展, 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在新需求和传统现状的碰撞中, 人们应当找寻合理的改造方法, 不断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 并结合地方特色和实际情况, 挖掘发展的潜力和契机, 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和统筹办法, 为古城镇注入新的活力, 实现古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我国城镇化建设大潮中, 古城镇街巷空间改造盲目求进, 体系缺乏, 问题颇多。文章在分析现状问题后, 着重从街巷空间系统、特色、景观、文化和人性化需求方面, 对现阶段古城镇街巷空间提出了改造策略。

关键词:街巷空间,改造,保护,人性化,可持续

参考文献

[1] 梁雪.传统城镇实体环境设计[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 胡月萍.传统城镇街巷空间探析——以云南传统城镇为例[D].云南:昆明理工大学, 2002

[3] 张志云.营造亲和空间——浅谈小城镇公共空间环境的改善[J].城镇风貌与建筑设计, 2009 (3)

[4] 吴赛男.中小城市传统建筑文化景观的保护[J].山西建筑, 2012 (17)

[5] 何晓川.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创造[J].华中建筑, 2000 (2)

传统街巷 篇10

很多年前, 建筑师张弘描述在阳朔设计的一个商业小街坊项目时, 谈到了他们在县城的街道、小巷中漫步, 想在这种漫步中寻找到隐藏在县城与山水之间的街道空间肌理、后来他发现, 街巷和山峰之间存在着一种空间的对应, 因为这样的发现, 他在项目不算太大的场地中间插入了几条巷子的空间, 甚至还因为和山峰的对应关系, 巷子在走向上产生了转折, 而左右两侧, 建筑与建筑之间也相互脱开一段距离, 形成狭窄的小通道, 走廊则飞架上空;为了强化这种对应关系, 甚至在巷子地面的中部, 用与两侧不一样尺寸和质感的石材作为铺地。因为这样的尺度空间, 项目突然之间和县城已有的空间肌理产生了一种对话, 然后轻易地融入县城已有的空间格局里。

在这里, 建筑师寻找的, 不是宏大的空间叙事, 或者一种地标式的外观, 而是寻找一种能够让人怦然心动的细微的空间记忆。街道、巷子、狭窄的通道, 这些构成城市空间的元素, 在建筑中仿佛一种沉淀了生活内容的记忆, 又一次被唤醒。

2.

小时候我生活的县城是位于两广之间的苍梧县, 准确地说, 是苍梧县龙圩镇。龙圩镇在历史上是广西的一个大镇, 因为地理上比邻广东, 加之西江、桂江交汇, 水路发达, 周边地区物产丰富, 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商业交易繁华的地方, 每到圩日, 街上人来人往, 熙熙攘攘。但以我自己的体会, 除了粤东会馆, 龙圩镇本身并没有存留下太多历史悠久的建筑, 倒是由于商业发达, 居住的人口较多, 没有任何规划的各式民居, 最后在向周边的蔓延中, 形成众多小街小巷。街巷有长有短, 有大有小, 有高有低, 四通八达的街巷可以四处穿越到达各个角落。初中的时候, 家里从县城边缘搬到了县城中心的一片居民区, 从街道进入, 要经过一条宽度只有一米多的窄巷子, 这一段窄巷之后是另一片向四处分散的巷子空间, 巷子不单曲折, 还因为地面高度的变化而有台阶、坡道的连接。我在那里, 前后生活了六年, 对那里生活的一切记忆尤其深刻, 这种巷子空间迂回曲折, 幽谧, 安静, 家家户户的大门或者侧门, 都朝巷子而开, 而巷子中间, 某一块稍微变得宽敞的空间, 则自然成为居民们生活和交流中心, 小孩在那里玩耍, 大人在那里干各种事情, 做家具、劈柴、洗衣、修理单车。而空地上的一棵番石榴树, 最让我们渴望的, 就是早上在地面捡到树上掉下的熟透的番石榴, 这些鸡犬相闻、炊烟相见的巷子空间, 是城镇日常生活最普通、最平常、最细微和生动的一幕。而我就读的中学位于县城的山坡上, 每天都要穿过街对面的另一片巷子空间, 从大街进入, 然后转折, 再穿出, 这些用砖石、水泥铺设的巷子, 在杂乱、形态各异的建筑之间, 留下了我少年时飞快奔跑的身影。

-标准营造的阳朔商业小街坊, 其整体街道空间肌理的得来是设计师漫步在县城的街道与小巷里、隐藏在县城与山水之间找到的。

-北海老街, 著名的“摸乳巷”。

3.

巷子的含义, 是指小街道或者狭窄的通道空间, 它们是城镇中最细微的公共空间, 其存在犹如人身体上的血管, 蜿蜒地通向各处。中国传统城镇的发展, 大都经由聚落空间的集结而逐步发展而来, 这些聚落空间往往因地制宜, 通过与自然地形地貌的结合, 自由布置而成, 并因通风、采光、朝向、交通、防火、防盗也或者景观的需要, 形成空间的联系与分隔。大的街道、广场往往和商业、交通、集会、表演有关;而小的街道或者说巷子空间, 则来自于日常生活的需要。两年前, 我在广西富川的福溪村, 一个湘桂交界的村落, 曾看到一条贯穿村落的小街中间, 比邻而建的一组建筑因防盗的需要, 在建筑的入口形成一个可以关闭的大门。从大门进来, 再转折, 是一条狭窄的类似巷子的通道, 沿着缓缓起坡的地面, 是一户接一户的房屋, 户户相连, 一前一后、一左一右, 形成阵列, 虽然通风采光稍差, 但却极为安全, 从中也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村落以家族为单位的营建模式, 这些相互脱开的通道, 具有巷子最初的原型。

在阡陌纵横的街巷里, 由于建筑南北朝向的需要, 往往形成东西走向的街道和巷子, 而房屋之间的山墙面, 出于消防、采光、交通的需要, 往往会形成狭小的通道空间。而我见过的最小的过道空间, 无疑是北海老街上的“摸乳巷”, 这个看上去性感得有些露骨的名字, 却真实地反映了通道空间的狭小。这些通道空间将前后的街道与巷子连接起来, 形成一种相互蔓延的空间和气场, 在错位和转折中形成空间的变化。在这些空间里, 你可以走街过巷、可以穿越奔跑, 可以停留、可以回首、可以坐下来, 回想从前的生活, 可以喜, 可以悲, 可以在雨后假设自己会遇见一个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的女孩。

4.

和梧州、苍梧不同, 南宁在历史上存留下来有特色的巷子空间似乎不是太多, 作为一个首府城市, 由于历史上商业的需要, 老城区中的小街道倒还算不少, 如邕江边水街一带, 我每次到江边散步都喜欢穿过水街, 或者在各种美食的店铺前停留。说来惭愧, 自己身居南宁多年, 却一直不知道老南宁所说的金狮巷具体在哪里, 直到有一天, 笔者出于好奇, 从当阳街一个经常经过的通道入口停留片刻, 然后进去, 才发现这里原来是大名鼎鼎的金狮巷。走进后发现, 位于闹市区的这里, 安静得别有趣味, 青砖砌起的老屋, 一间接着一间, 有些房门紧闭, 有些半开的高大房门, 依然是流行于两广地区可通风、可防盗的推拉圆木闸门。这条隐藏于闹市的巷子, 真有一种旧时人家的味道, 时间在这里仿佛停止了;再往深处走, 还可以看到一段建筑之间所剩不多的城墙, 记录了南宁这个城市发展中的变迁;再往前, 就到了人来人往的步行街空间, 这里商品琳琅满目, 时尚的商品和鲜活的人们构成街巷生活特有的一幕。而在不远处的万达沃尔玛广场, 位于兴宁路、共和路、朝阳路以及民族大道之间的一块用地, 四个不同形态的建筑之间是两条纵横交错的内街, 其中的青云街为项目拆迁改造前就已经存在的一条小街这组建筑, 我最欣赏的地方就是在新建筑群体中保留了原来的街道肌理, 它们将街道的步行人流引入建筑内部, 在交会处, 空间突然放大, 形成一个小型的广场, 每天, 这里人流摩肩接踵, 广场上各种商业活动在上演, 这几条内街以及小型广场, 赋予这组建筑一种真正的城市活力。

而梧州河东一带的骑楼老城, 也有不少小街小巷。以前我外公外婆位于梧州大东下路的租屋, 从大东下路和大校场进去, 要经过一段小巷, 我对外公外婆的记忆, 总是和这些空间窄小的巷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在梧州河东, 骑楼城一带包括北山、珠山脚下, 密布的房屋之间是曲折婉转的街巷, 当城市变迁、扩大, 大量的原住民搬离到了城市新区, 这些旧时的建筑、街巷, 除了位于商业繁华地带的还保持热闹外, 很多似乎一下子冷清了下来。虽然如此, 当人们在其中漫步, 还是可以隐约感受到旧城以往生活的气息, 熟悉的粤语腔调、歌曲与穿街过巷的脚步声, 不时在耳边响起。

-南宁仅剩无多的老巷子之一, 朝阳区步行街一带的百年老巷金狮巷。

5.

笔者去过一些外地的城市, 有不少街巷空间让我印象深刻, 不过这些地方似乎都位于旧城区, 也或者属于老城的复兴区。如成都的宽窄巷子是旧商业区改造的一个典范, 青砖黛瓦的建筑, 散发着一种历史的韵味, 四通八达的巷子则形让人流连忘返的空间, 这些各式各样仿传统的建筑, 不少带着院子, 当你从巷子中转进, 不大的院子呈现地是生机盎然的空间, 植物在生长, 茶客和食客在安静低谈, 时间仿佛像一阵微微的风在院子里慢慢打转, 然后又从屋顶的青瓦上飘逸出去。苏州的平江街, 则紧邻一条城市的河道, 在自由布置的历史建筑中, 不时可以看到河道的景色, 石砌的台阶可以下到河边, 而跨越河道的拱桥在水面静静地投下倒影, 两岸的植物、花草给小桥流水人家的街巷空间增添了不少生机。去年春节, 在厦门, 第一次在鼓浪屿上漫步, 高高低低、蜿蜒曲折的街巷以及不少精美的历史建筑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让笔者回味无穷, 久久不愿离去。在去乌镇, 白天或入夜, 街巷依旧热闹, 但漫步之中, 似乎总感觉到缺失了什么, 后来了解到, 乌镇的原住民已经全部迁走, 整个镇子交给了一个公司进行商业开发, 失去了自然的炊烟和原住民生活形态的小镇, 建筑看上去就如同舞台布景, 不再有让人怦然心动的气息。

因此, 我突然意识到小街小巷及建筑和生活之间所存在的一种紧密的关系, 一切的一切, 其实都来源于生活, 建造城市的目的是什么?构筑街道巷子的目的是什么?当人类开始用建筑材料构筑自己的生活之地, 构筑生活的空间, 就注定了城市、建筑以及街巷空间, 与人们生活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成都宽窄巷子, 已成为旧商业区改造的一个典范。

-金湖广场, 南宁的城市CBD。在大尺寸的城市里, 巷子和巷子的韵味已经被淹没了。

6.

现代的都市, 出于现代交通的需要, 小街小巷似乎从图纸上消失了, 尤其是一些城市新区的规划, 巨大的马路和通行汽车的街道代替了以往小尺度的街道空间, 小街小巷在棋盘式的规划中, 不再作为一种主要的结构存在, 这个转变, 当然也是出于一种时代和生活变化的需要, 无可厚非, 但我个人坚持认为, 宜人的适合人生活的街道尺度空间, 对人更具有吸引力, 也是以汽车通行为优先目的的新城市的一种补充。只是, 由于时空的转换, 具体的操作上, 往日那种店铺林立、建筑紧邻的小街, 在新的规划中越来越少见, 因为商业和交通的要求, 使得传统以步行为主的街道空间, 不再适合新的道路交通规划, 也或者交通需要的快速空间和步行需要的缓慢空间, 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除非单纯出于商业步行空间的规划, 也或者作为最次要级别的道路, 还可以保留这种街巷的特征和味道, 否则很难想象, 这两个不同需求的因素, 可以达成一种调和和平衡。

在当下的城市, 尤其是城市新区, 规划中各种不同等级的道路以及功能分区, 将用地划分为大小不同的空间, 虽然出于消防的需要, 每个商业开发的地带之间, 可以通行消防车的道路还会存在, 但它在功能上, 已经不是以往那种作为商业或者生活的目的街巷, 传统街道空间连贯的建筑立面, 在这里很少再会看到, 取而代之的是必须满足消防、日照、景观所需要的断裂空间。

街巷里的似水流年 篇11

胡同一词最早出现于元代,元曲里就有“杀出一条血胡同”的说法。明代中叶时,胡同已经被人们广泛地用于街巷的命名,明代专记北京街巷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就有312条胡同的记录。不过,胡同并不是北京的专利,它的分布几乎遍及长江以北地区,又以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黑龙江省分布最多。

胡同的起源

说“胡同”就是指城市中的小街道,似乎不会有争议。然而,“胡同”还有着更为广泛的含义。既然有“杀出一条血胡同”的说法,可见元代的“胡同”也可以指狭长的通道。据说蒙古人刚刚进入北京的时候,还保留着在大漠中住帐篷的习惯,而帐篷与帐篷之间的通道,就是最早的“胡同”。其实“胡同”的本义,很可能就是狭而长的通道,而不仅限于城市的街道。

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建平县到赤峰县之间有个地方叫“德力胡同”,两侧是高山,胡同的意思实际上是山谷通道。更有意思的是,在陕西、甘肃的黄土高原上,由于水流的冲刷形成了一条条沟壑,当地人也叫它们“胡同”。类似的还有北京市平谷区的“湖洞水”,这是一处旅游观光景点,其地貌特征正是两山夹一水。这些都是“胡同”本义的生动证明。

那么“胡同”一词又是从何而来呢?

“胡同”在元代以来的文献中有多种写法,如“胡洞”、“衙同”、“吾同”、“共通”、“火共”、“火弄”等。过去曾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胡同”一词来源于蒙古语“水井”。

蒙古语“水井”一词的发音近似“胡同”,而且在北京城区的许多胡同名称中带有井字,如二眼井、三眼井、四眼井、柳树井、高井、王府井、罗家井等。特别是早在19世纪20年代刊行的蒙文工具书《详解月光辞典》中,对“水井”除其本义外还作出了大街的解释。而明代人茅元仪在其《武备志》中,对水井的汉语译音标注是“苦都四”和“忽洞”。

但是,如果说元代时蒙古语真的影响了汉人对街巷的称呼,为什么“胡同”一词在南方地区几乎不用呢?就算蒙古人在北方地区统治力量比南方强大,也不至于在南方的影响如此可怜吧。看来这个说法并不可靠。

北胡同,南巷弄。南方人称小街道为“弄”,北方人称之为“胡同”,恐怕还是要从汉语音韵学的角度来探讨。按照汉语音韵学的观点,“同”与“弄”两词之间自古以来就有同源关系,看来,它们有可能是同一语音在不同地域的转化。这或许才是“胡同”一词的真正源流所在吧。

千奇百怪的胡同名

北京街巷胡同在明朝的命名非常有特色,有以古代官员的爵位或者职务为名的。今天西城区的武定胡同里有明代开国功臣郭英的宅邸,此人早年即追随朱元璋东征西讨,曾经在攻取中原、山西、云南的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太祖感其忠勇善战,遂封其为武定侯。后来,这条街道就被称为武定侯胡同了。类似的情况还有前后广平胡同,明代广平侯袁容就住在这条胡同。

有以各类宗教建筑为名的。明朝时人们多信奉佛道,爱用佛寺道观的名字给街巷胡同命名,于是就出现了诸如北极阁胡同、卧佛寺街、夕照寺街、姚斌庙胡同、延寿寺街这样一些名字了。据估计,明朝时用寺庙作为街巷名称的情况占了所有街巷的百分之二十。

还有以形象的外观特点为名的。如“针鼻儿胡同”(形容小)、“罗圈儿胡同”(走进去还得从原地出来)、“闷葫芦罐儿胡同”(口小肚大)等等。

到了清朝以后,随着旗人占据内城,把汉人迁往外城,北京的街巷布局也发生了一些改变。比较突出的就是明朝时作为禁地的皇城在清朝时已经向旗民开放,连带着把废弃的一些明朝官署当了胡同的名称,如以前的内官监变成了内官监胡同。同时,因为旗民要在这些地区居住,日久天长,皇城里出现了许多小胡同,名字也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门,比如什么毛窝胡同(毛窝是北京穷人对一种简陋棉鞋的称呼)、月牙胡同、大坑胡同、斗鸡胡同等。

五百年的名称演化

自明代起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胡同的名称在五百多年里发生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变化,如天安门附近的东交民巷明朝时叫东江米巷;王府井附近的锡拉胡同明朝时叫锡蜡胡同,煤渣胡同明朝时叫煤炸胡同;崇文区的东、西利市营胡同明朝时叫力士营,国强胡同以前叫锅腔胡同等。这名称变化的方式,约有三类:

纯粹的以讹传讹。这种例子很多,如今天东城区东直门北小街东侧有条胡同叫案板章胡同,其实在清代它叫昂邦章京胡同,昂邦章京在满语中是子爵的意思。老百姓不懂它的本义,遂以讹传讹成了“案板章”。类似的情况还有把黄瓦门改成黄化门、安澜营改成安南营等。

谐音式改变。这类的例子太多了,比如把豆腐陈胡同改成豆腐池胡同、屎壳郎胡同改成时刻亮胡同、罗锅巷胡同改成锣鼓巷胡同、猪市口改成珠市口、臭皮胡同改成寿比胡同、猴尾巴胡同变成侯位胡同等等。

上一篇:园林绿地建设下一篇:军事物流储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