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束缚

2024-05-17

传统束缚(精选7篇)

传统束缚 篇1

多少年来, 作文课的程序从未改观:两星期一次, 老师批改、评讲, 循环往复。作文的方式也大多同一:命题作文。使作文成为学生头疼的问题, 令学生害怕厌恶, 甚至连老师也不愿去上作文课。其实让学生喜欢作文并不是很难办到的事情。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点去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让学生逐渐爱上作文。

一、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生活有多么广阔, 写作就有多么广阔。我们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生活, 挖掘生活中最熟悉、最能打动人的心灵的宝藏, 才能写出内容充实具体、思想健康、感情真挚、新鲜活泼、富有创意的文章来。其实, 我们身边的许多人和事都值得我们仔细观察、感悟和提炼。比如同学的穿着打扮、性格特点, 亲人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 他们身上折射出的闪光点, 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材料库, 要做到勤观察, 善思考。

其次, 教会学生去爱自己身边一切美好的事物, 爱山水、亲人、老师、同学、植物、动物等。惟其如此, 学生日积月累, 头脑中储存的东西多了, 内心情感丰富了, 通过写日记、随笔就能写下精彩的片段。

二、增加阅历, 积累素材

1. 参加活动, 获得素材

活动有学校活动, 家庭劳动实践, 社会活动。学校活动包括学习、课外活动和学校班级组织的其他活动。小学生如能积极参加这些活动, 就能拓宽视野, 丰富知识。在家里, 小学生应参加家务劳动和力所能及的其他体力劳动, 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在劳动中发现美。小学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尊老爱幼, 助人为乐, 爱憎分明、诚实勇敢。在活动中, 通过自己所做、所见、所闻, 激发情趣, 获得第一手材料。

2. 聆听谈论, 搜集素材

小学生的实践活动, 必然受年龄、活动环境等限制, 获得的素材有限, 但可以从邻里、亲人、老师、同学等处得以补充。他们所经历的、所看到的、所听到的, 他们的喜怒哀乐, 必在平时的谈论中说出来。这时, 只要认真聆听, 从他们的嘴中将会展现更广阔的生活画面。他们的谈论, 或者使你熏陶, 或者使你激奋, 或者使你黯然神伤……这些谈话, 为你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

3. 阅读书刊, 汲取素材

除了通过自己所经历的、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之外, 还可以从书刊上汲取素材。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大诗人杜甫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就是说、读、写紧密结合的道理。只要熟读精思, 融会贯通, 才能使古今中外的所读之书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古人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 典故、趣闻轶事, 可以从书刊上汲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可以从书刊中领会;先进的感人事迹, 蛀虫的劣迹, 可以从书刊中获知……它们使你自豪、振奋, 或使你愤慨……

三、学会迁移, 发散思维

积累素材的同时, 还要学会迁移。把平时积累的材料运用到作文中去, 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 教师应尽可能引导学生多角度地举出与文章主题相关的材料, 然后从中精选出两三件最能表现中心而且新颖、独特的材料, 对于那些不能服务中心的材料要忍痛割爱, 取舍恰当, 并安排好材料的详略, 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除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外, 还要指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 从眼前的事物想象到曾经见到或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事物, 取其相似点, 然后生发开去。比如:看到农民在给果树修枝剪叶就联想到教师的教书育人;由蜜蜂采蜜联想到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由夜空的满月联想到亲人的团聚等。因此, 善于联想也是学生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方式之一。

四、勤动笔, 多练习

在日常生活中, 我经常看到一些学生平时说话总是滔滔不绝, 侃侃而谈, 而作文时却无从下笔, 原因何在呢?因为在实际的生活中, 说较多而写较少。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把写作的对象制作成多媒体视频录像, 让学生反复观看, 通过讨论、演讲, 然后引导学生把说与写巧妙地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 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一般来说, 学生课外时间有限, 要求他们每天写一篇作文, 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 多要求学生写日记、片断、随笔、心得, 这样日积月累, 锲而不舍, 作文水平才会逐步提高。

五、及时赞扬, 激发兴趣

批改学生作文时, 尽量肯定其亮点, 并及时给予赞扬。再用委婉的语言指出不足之处, 激发了他们的习作兴趣。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创作, 精心组织辅导学生参加各类作文竞赛, 推荐优秀之作在报刊上发表。这样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作文的乐趣, 大大提高了他们作文的积极性。

我们只有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才能去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真正喜欢作文, 爱上作文!

摆脱旧体制束缚 篇2

4/3系统发布之初,人们曾经普遍怀疑它能否存活下来。经过两代产品的证明,目前在我们身边已经有不少4/3 系统的用户,这个系统的可取之处已经得到认可。E-300的机身设计紧凑,按键位置分配比较合理,内置闪光灯弹出角度相当高,减少了镜头遮挡产生阴影的情况。装配手柄后的E-300,机身稳重感增强。不过E-300的菜单功能调节比较复杂,使用起来可能需要更长时间适应。

目前E-300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镜头体系不完整带来的麻烦,购买者很难有其他镜头可以选择。虽然双头套装可以部分解决问题,但是这两只镜头肯定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如何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镜头选择是奥林巴斯的一个长期问题。另一方面,E-300也属于“耗电大户”,需要改进。

设计与操作

模式转盘:机顶右置,10档不可循环,包括6种情景模式。最后一种情景模式则可以在菜单中定义为14种情景模式中的一种,用户可以根据情况自由设定。不过比较特别的是E-300没有全自动模式,另外拨盘不可循环转动。

内置闪光灯:机械控制弹起开关;闪灯模式键+控制转盘(先后)或进入菜单选择,可选自动、防红眼、防红眼慢门同步、慢门同步、强制和强制不闪光。由于采用机械式开关,关机状态下仍可操作。

曝光补偿:四方向上+控制拨轮(先后)选择,±5EV,以1/3或1/2EV步进。首先按下四方向上键后再转动拨轮进行设置,与组合按键的控制方式一样方便。

包围曝光:进入菜单设置,可选以±0.3/0.7/1.0EV拍摄。

测光模式:按四向键左+控制拨轮(先后)或进入菜单选择,可选ESP、中央重点和点测光,选择方式非常直观。

白平衡:独立按钮+控制拨轮(先后)或进入菜单设置,可选自动、2种白炽灯、3种荧光灯、日光、阴天、阴影、4种预设色温值和自定义共14种,预设色温值可在菜单中设置。E-300的预设模式非常丰富,特别是有4种预设色温值,但由于种类太多,不适合初级用户。

ISO感光:四向键下+控制拨轮(先后)或进入菜单设置,可选自动、100~1600共6种,ISO 1600选择在菜单中选择扩展ISO才能选择。E-300的ISO 1600需要进入菜单选择扩展ISO采用使用,从侧面也说明奥林巴斯并不推荐用户使用ISO 1600。

驱动模式:按菜单键在菜单中选择,可选单张、连拍、包围曝光(3种)、自拍(延时2秒或12秒)和遥控(即时或延时2秒),必须进入菜单才能设置稍嫌麻烦。

对焦区域:按独立按钮,可选左、中、右或宽区域四种,对焦点较少。

对焦模式:四向键下+控制拨轮(先后)或进入菜单设置,可选单次AF、连续AF、MF和单次AF+MF。E-300选择单次AF+MF或MF都可手动改变焦点,其他模式下转动聚焦环无效。

曝光锁定:独立按钮

景深预览:无

图像格式:独立按钮+控制拨轮选择,共8种选择,有RAW+JPEG及TIFF选项。值得一体的是,E-300还有现在已经不常用的TIFF格式可选,无需进入菜单就能选择,也相当方便。

光学取景器:反光镜、放大率1.0x、覆盖率94%、视点21mm,-3.0~+1.0屈光度调节,亮度稍低。

LCD屏:1.8英寸13.4万像素彩色LCD(15级亮度可调),没有单色状态液晶屏,所有信息都会显示在彩色LCD上。

图像回放:最大放大10倍,可显示4、9或16幅缩略图。回放单张图像可选择显示基本信息、较多信息、直方图、详细信息或无信息。通过转动控制拨轮的方式控制图像放大或缩小,操作起来手感显然要比按键的方式舒适直观,而且速度更快。

优势:设计独特、超声波除尘技术先进。

物联网发展需摆脱传统思维束缚 篇3

国家物联网“十二五”发展目前进入了初始关键阶段, 各地政府投资和专项引导项目纷纷涌入, 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值得注意的是, 物联网产业客观上存在着诸多问题, 尤其是在自上而下模式的推动下, 很多问题值得深思。

感知层:需要投入与引导

国内传感器、终端及芯片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受限于基础学科薄弱、技术及制造水平较低等, 感知层产业是目前物联网最为薄弱的环节。但该环节也是物联网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部分, 应用侧对终端的控制管理以及实现应用的业务逻辑基本都需要依靠感知层所采集的数据信息, 而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信息的精度、准确度等对此有着显著影响。

目前国内的传感器厂商规模均较小, 该产业的发展非一朝一夕之功, 而是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投入, 需突破和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 而这一点涉及国家科技发展体制及评价制度等, 需要以更为革新的策略, 去扶持孕育出更多的传感器研发制造的精英企业。

国内涉及物联网通信终端的企业有些规模较大, 譬如华为、中兴等。不过笔者从最近两年参与的实际项目合作情况, 深切地感受到这些企业已明显没有了2009年和2010年物联网产业大跃进阶段的雄心和热情, 其关注和投资力度更凸显务实和谨慎。当然, 由于这些企业掌握大量的通信核心技术, 且具备产业协同配合优势, 因此一旦有实际可规模化应用的实际需求, 他们也可以快速响应和占领市场。可以说, 对于通信终端而言, 更需要的是实际的市场需求, 政府引导的示范项目需求固然会带动该部分的发展, 起到明显的作用, 但是更重要的是示范应用的规模, 以及由此是否真正会带来撬动实际市场需求的动力。

物联网的应用是由传感器、RFID及视频采集等技术产品应用延伸而来的, 因此感知层面的研发及制造企业在物联网产业中具有天然的基础优势。由于传感器等技术的研发回报周期相对较长, 投入又很大, 因此目前不少传感器研发制造企业更多地开始依赖盈利更快的系统集成应用项目, 其重心有所偏移, 这会给产业发展带来不利, 相关方面需要做好切实的引导工作。

网络层:运营商号召力下降

网络层主要涉及电信运营商、网络设备提供商, 以及企业局域网设备和运营服务提供商。

电信运营商正在不断受到互联网企业以及创新商业模式的挑战, 其盈利能力和空间受到极大的压制, 需要不断寻求新的增长点。而物联网产业正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这样的契机, 既可以帮助运营商充分利用其管道优势, 又能帮助它们提供更多能提升其管道价值的智能业务, 包括对物联网终端的可控可管可运营的业务。不过要最大化智能管道业务的价值, 则需要终端、网络及业务均遵循统一的由运营商主导定义的产业标准协议。其中, 中国移动推动制定的WMMP协议、中国电信制定的MDMP协议, 均是基于这样的产业目标而制定的规范。

不可否认的是, 从传统产业链到物联网产业链, 电信运营商的地位和号召力正在下降。运营商在传统电信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和号召力, 再也无法复制到新兴的物联网产业中。物联网产业渗透到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过程中, 产业链结构更为复杂, 行业壁垒较深, 运营商对行业信息化的渗透不得不依赖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企业来试图实现突破, 甚或是完全基于运营商品牌影响力和对行业信息化产品服务质量的考量, 目前在不少行业内运营商被委以项目牵头单位, 被用以利用其产业整合优势能力为行业提供有保障有质量的物联网系统集成产品及应用服务。这或许可以被认为是目前运营商在物联网产业中最有实质性的作为之一了。

事实上, 目前关键问题在于智能管道等的需求并未充分显现, 当然可以寄希望于目前阶段是在培育市场, 但这一发展方向未来依然很难突破, 一个根本的问题在于智能管道的所谓“智能手段”本身是非常有限的, 物联网终端愈加复杂的功能和应用, 很难使得不同行业接受标准化和统一的协议, 因为统一了各行业复杂特点的标准很难做到简单易用, 事实上WMMP和MDMP也是如此。同时, 各行业目前尚没有足够明显的需求来支撑起这样的智能管道应用, 因此依靠这样的“智能手段”很难打破各行业业已普遍接受的封闭体系。

应用层:中小企业呼唤更多空间

应用层涉及到的更多是软件服务及平台应用提供商。目前阶段, 物联网产业的垂直化应用特点非常显著, 涉猎的企业非常广泛, 包括华为、中兴、联想、同方、IBM、HP等, 同时电信运营商也涉及该层面。

应用系统的研发商用相对来说起点较低, 因此除了上述著名企业之外, 还有很多中小企业均涉及该领域, 为各行各业的企业提供定制或标准化的应用服务。由于应用系统直接面向最终用户, 因此很多应用项目往往由应用层涉及的企业来牵头进行系统集成。

行业应用服务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承接和实施企业的规模, 而在于能否吃透和深刻理解行业应用特点及行业用户的实际需求, 往往各个企业均有自己所擅长的物联网行业应用的积累, 包括协调产业链资源配置的能力。目前来看, 很多专注于某些行业应用领域的中小企业由于没有品牌优势和影响力, 往往不得不依附于其他大企业, 分包其所专长的应用侧系统项目。

对于应用层来说, 要以革新的思路和策略去创新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不束缚于传统价值思维, 给更多的中小企业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别被“同类”束缚 篇4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为相似所以成为朋友,这种现象被称为“类聚”或者“同质相吸原则”(homophily)。该原则认为,人们更乐于与他们具有相同特质的人们交往,这些相同特质包括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

在一份名为“‘类聚’是否影响工作表现?”的论文中,加奎罗教授和新加坡管理大学战略管理学副教授格克汗 · 埃尔图(Gokhan Ertug)研究调查了1746名大型投资国际投资银行的员工。这些员工被分为四个级别,从最初级到最高级分别是:副主任、主任(副总裁)、执行理事(高级副总裁)、总经理,研究者用投行员工赚取的奖金衡量他们的工作表现。通过控制可能会影响每个员工获取奖金的因素,例如任期、级别、年龄、作用等,研究者得出一个重要结论:“类聚”会帮助新员工成长,但却会阻止一个有经验的员工晋升为更高级别的管理者。

加奎罗教授认为,对于新员工来说,融入新环境很难,这比他们获得知识和经验更重要,但是一旦“新来者”获得认同,那么,他就是玩家之一了。其他人希望他继续是总经理、合作伙伴等,视具体情况而定,总之,现在其他人把他当回事了,他不需要和他同类的人了。

这个结论与该研究的另一个发现相一致:在知道有两个不同民族的资深投行员工可咨询的情况下,新来的投行员工更愿意向与他相同民族的资深投行员工寻求建议,尽管也许另外的那个人知识更丰富。这种行为起初会使新员工获得帮助,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会限制该新员工扩展其社交网的可能性。

那么,职场中我们该如何避免被“类聚”所束缚?

加奎罗教授认为,被困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新员工没有随着职位的升迁扩散自己的关系网。和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会比较自在,但可能受到误导:觉得这很不错,于是会继续这么做。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积极管理我们的关系网,并且认识到,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我们需要不同的关系网。如果不积极管理自己关系网,我们就会被关系网所束缚。

加奎罗教授建议,只要我们努力在职场上生存,就应该尽自己所能获得更多资源。寻找与自己“同质”的人帮助是可以的,但应当意识到。这是我们职业生涯的这个阶段需要的,下个阶段我们要更新自己的关系网。

责任编辑 雷大艳 leidayan@guanlixuejia.com

传统束缚 篇5

其实, 造成语文教学的现状绝非只是老师教法上的问题, 过分地指责中学语文老师的素质低下是轻率的, 也是有失公平的。事实上, 旧语文教材和现实生活严重脱节, 教学观念的陈旧落后, 现代中高考指挥棒的语文考纲的误导, 怎么不会使语文老师困惑无奈, 无所适从呢?语文老师要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及时更新教育观念, 走出一条顺应潮流的教学新路。

一、更新观念, 摆脱传统教法的束缚

教师要打破沉闷的缺乏生气的传统教学法, 对传统的教育观进行彻底的否定, 要勇敢的摒弃传统教法的束缚。笔者认为, 教师首先要彻底地更新教育观念, 明白“教是为了不教”的最浅显的教学原则, 大胆的发动学生自己破疑。不必事事庖代, 要明白知识的传授永远不如技能的传授的道理, 真正地做到授之以渔。其次, 教师要研究教材和学生, 吃透两头, 教材中哪些是最应该讲的又是学生最感兴趣的, 用什么方法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尝试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破疑。同时教师还要克服教材本身的束缚, 因时制宜, 大胆取舍, 不求面面俱到, 万无一失;但求一点突破, 学有所获。要及时了解语文教学动态, 针对学生的实际开展研究性教学, 利用活动课来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 提高语文能力。作为语文教师, 要使自己知识广博一些, 要成为一个杂家。上课时能旁征博引增强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语文老师更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让我们的教学更贴近学生更贴近生活。语文老师要改变“一支粉笔, 两本教材”打天下的局面。内容的单调, 气氛的枯燥, 方法的古板都会成为语文课的硬伤。传统的教学不注重研究学生的做法应及时得到校正。所以, 每个教师都要与时俱进, 要掌握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使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的服务教学。我们只有熟练地驾驭它, 才能胜任二十一世纪的教学。

改变单一课堂获取信息模式, 走向多元化

语文学科课外获取的知识量更是随时代发展不断扩大。因此, 必须让学生改变单一从课堂获取知识的途径, 走向多元化的方式。语文老师不能把自己当成传授“固有知识”的机器, 应该侧重向学生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 这就是授之以渔。我们由于条件所限, 可能“捕到的鱼”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谁都知道要给学生一滴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的道理, 可见, 教师不仅要克服知识贫乏造成的尴尬, 不断地充实自己, 教师更应改变角色, 宁可做一个牧羊人, 把学生引向知识的原野, 也不能只做一个割草人, 因为你很可能满足不了现代的学生。笔者在教学中按以下方法操作, 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 开展研究性学习, 以课本为载体, 向课外延伸

教师讲课时, 不能眼光只盯住课内, 要注意以篇引类, 拓宽语文的空间。我们在学习每一篇课文, 每一单元课文时, 注重的应该是交给学生学习这一类文章的方法。让学生能以课本为载体, 向课外延伸, 这样, 有了老师的指导, 学生的学习能有的放矢而不至于盲目。新的语文教材把研究性学习引进到教学中, 就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做法的修正, 我们不能轻视学生的创造力, 因为研究学问也并非高级知识分子的专利, 要真正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 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要重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推行素质教育。只有课内知识夯实了, 才能使研究性教学向纵深发展。

(二) 合作探究, 学习名篇名著。

为了改变许多学生阅读面狭窄的现状, 我们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中学生应该涉猎的名著名篇。比如:曹雪芹《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钱钟书的《围城》、巴金的《家》, 鲁迅的《呐喊》,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托尔斯泰的《复活》、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泰戈尔的《泰戈尔诗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以及我国古代许多著名诗人的代表作。为了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更上一个台阶, 我们应该把合作探究法引到名著的阅读中

(三) 共享网络资源, 拓宽学生视野。

宽带拉近了人与世界,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 人与文学的距离, 让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向网络攫取具有时代性的知识。《语文读本》不可忽视要扩大视野, 增加积累, 就必须加强课外学习。《语文读本》就是配合教科书从语言的综合范例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的。它既注意了课堂内容的延伸性, 选用了与教科书内容相关的文章, 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又注意了鉴赏性与知识性, 能够让学生丰富文学底韵, 增进文学素养;充实语文知识, 增强读写能力。可见, 语文老师同样不能忽视对《语文读本》的导读。总之, 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 重视语文研究性教学的开展, 重视《读本》的导学, 能引导学生自觉利用网络资源, 去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对某些名著进行研究, 对提高广大学生的语文能力是极为有利的。

总之, 我们要走出教育体制的误区, 更新教育观念, 求实务新, 与现代教学技术接轨,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才能在未来的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教师读本) 秦训刚晏渝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素质教育指要》崔相录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

[4]高中新教材《优秀教案》 (高一语文下) 任志宏主编南方出版社

传统束缚 篇6

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新课程标准更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以往为了维持好课堂纪律, 太多的限制使学生对教学失去兴致, 最终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所以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气氛, 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我在上课时, 尽量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 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在学生作业时, 我允许他们自由地组合、几个人一起讨论, 在表现的方式和选择材料上也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和空间。在完成作业后, 我让他们自己把作品贴到展示栏, 给他们感受到美术课主要是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下, 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比较容易发挥个性特长, 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和个体对艺术的不同理解。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美术教学。

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 教学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 它还需要不断更新, 不断发展。

在现代, 教师在教学中更多融入幻灯片的欣赏、多媒体制作的课件、亲身绘制的图片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苏州市第十中学的倪韵老师在高中绘画教学模块中运用多媒体和学生实践使学生对美术本体认识进一步提高。福建的李青老师把漆线雕这样的民间工艺引入到课堂, 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加强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这此教学方法的运用都使学生更有效的提高了艺术素养。

美术是视觉艺术, 我们要想学生轻松快捷地获取知识, 最好的方法是利用直观教学原理, 通过课件、实物等资料展示, 让学生感受和体验, 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启发和引导学生去认真观察和区别各种物象的具体特征, 通过直观感受发展认识。我在上课前常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为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和参考资料。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 一方面学习到收集资料的方法, 另一方面加深了对知识的了解, 这对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我还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网上下载相关的图片资料, 作为制作课件的素材。这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层面, 还引导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 为学生综合知识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教师让学生欣赏艺术品, 不是为了培养职业的鉴赏家和批评家。经常对各种审美类型和特征作比较与鉴别, 经常对各种艺术作品优劣之处进行区分与评价, 确实有助于审美趣味的敏锐化。同进这种审美趣味的培养, 要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个性独特倾向。教材切忌简单划一、强求一致, 应该由简至繁、循序渐进式的递进, 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最近看了中央台的《欢乐中国行》节目, 其中有一个环节是由小朋友表演明星猜成语的活动。小学生对成语的意思不是很理解只能表演文字。“刻舟求剑”这个成语中小学生在表演“求”字时就用了游泳的动作。那么和成人的理解有明显的差异。现代的中学生, 通过各种媒介获取的知识很丰富, 在他们的大脑中积累了很多可以用可以不用的艺术素材,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考虑时代性和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水平, 不能违背教育心理学规律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比如传统的美术教材在历史领域, 批评领域很重视, 使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及培养学生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 却在制作领域、创作领域出现了严重的一片空白。然而在今天我们新的课程看来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将美术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为学生提供机会, 去体验美术、工艺和设计的不同方法, 参加各种小组、班级的艺术活动, 并运用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技能创造出各种艺术作品。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爱美、爱艺术、并积极地投入到创造美好生活中去, 树立真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是真正达到了审美意义上的提高。

培养创新精神, 提高艺术表达能力。

新课程的明显特点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可塑性很强, 同进有着非同寻常的创造力, 教师不要忽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和传统的美术教学相比我在在课堂中, 常用比赛、做游戏的方法, 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所感所想, 大胆地对一些事物进行联想, 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为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常让学生对我们身边的事物进行自由的创意联想, 比如把静物、植物拟人化, 给它们加上夸张的动作和表情, 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形象;在塑造形象的时候, 我不希望学生如传统美术教学那样按照教师的要求套用公式, 千篇一律, 大家画得如同一个模子翻印出来一般;别出心裁, 即使画同一样东西, 也要画得跟别人的不一样才是好的作品。通过一连串创新思维的启发和形象思维表现的训练, 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 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完全摆脱手机束缚 篇7

佩戴舒适 设计专业

外观方面,TomTom这款运动手表给人一种很强的专业性,整个手表的厚度与普通的电子表无异,很适合日常佩戴。机身显示屏大小为22x25mm,屏幕并非彩色,而是采用相对实用省电、显示对比度更高的单色显示屏,在日常使用中,白天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屏幕上的显示信息。在晚上运动的时候,想要点亮屏幕也很简单,用手掌心捂住屏幕一小会即可打开背光,背光亮起的时间会持续5秒左右。

其GPS接收器设计在整个表盘的下方位置,四个带特定功能选择的导航键也巧妙地整合到GPS接收器四周,方便运动的时候进行一些操作。表盘和表带采用分离式设计,表盘主体部分是整块卡在表带中间位置,卡进去之后,整体非常稳固,吻合度也相当好。这样的设计满足了更多人对于表带颜色的要求,支持用户自由更换不同颜色的表带。

手表主体内侧可以明显看到充电金属触点和光学心率传感器。光学心率传感器模块稍微有点凸起,在实际的佩戴中,对佩戴的舒适度影响不大,反而更有利于传感器贴近皮肤,提高测试心率的精准度和稳定性。表带和手表主体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方便充电口直接接入,因此手表主体不拆卸出来也可以直接用充电线进行充电。

TomTom SPARK实际佩戴的舒适度相当不错,三卡扣设计能让手表扣得更稳,运动过程中不会出现手表脱落的情况。实际运动中,表带比较柔软,不会让人有突兀感,表带每个卡口都有波浪式的凹槽,手腕出汗也迅速排出,表带表面也并不沾水。

7种运动模式,可存储音乐文件,彻底摆脱手机

由于TomTom SPARK自带GPS、支持心率监测、能对全天候的活动进行追踪、支持多达7种的运动模式、支持音乐储存,它的以上功能基本能满足大部分爱好运动的人士对运动手表的要求。此外,支持音乐储存并且可以连接蓝牙耳机更是让大家不需要为了运动听歌而带上手机或者花费更多钱额外购买运动耳机。

在实际测试中,TomTom SPARK进入运动模式开始前,手表会进行GPS定位,也就是进行“搜星”,实际的户外环境,“搜星”过程能在10秒内完成,算是相当快了。当选定了一个运动模式进行运动时,手表的GPS和内置的多个传感器就会工作,在整个运动过程都会实时监测心率,在GPS、音乐播放、心率监测都运行的时候,手表耗电会比较快,最长可以坚持5小时,但也足以应付一个全马,日常使用更是不在话下了。仅进行日常活动追踪,手表会显得非常省电,最长可以坚持三周时间。

手表会根据设定的年龄、身高、体重来为用户自动设定相应运动的心率区间。当暂停运动时,手表过一会儿会提示心率恢复良好,提示用户可以重新开始运动了,这个提示能有效地避免过度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一旦超过了系统预设的心率区间的最高值,手表同样会震动并会以负数显示超过了最大运动心率的数值,这时用户可以降低运动强度,有效避免过度运动。实时的心率显示也能为专业运动的人群提供有效的参考。

不同的运动模式会有不同的实时信息显示,如笔者测试的跑步模式,配速、总运动时间、累积运动里程都能在手表上显示出来,通过左右键还能切换到更多的数据,包括预先设定的运动里程目标。

APP数据监测直观清晰

TomTom SPARK还拥有官方的中文手机客户端,也可以通过电脑的客户端进行运动数据查看。将手表连接电脑后,打开专用的客户端,客户端主界面可以进行音乐管理、更新手表固件和导出运动数据等。在手机端和电脑端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运动的路径、每一公里的配速、速度(km/h)、平均心率等信息。每一个运动记录都有一个详细的数据展示页面,给出的信息非常全面,最下方的线状图可以展示整个运动过程中每5秒的运动心率、配速、里程数以及海拔。

总结:功能全面!完全摆脱手机束缚

上一篇:混凝土框架下一篇:应用与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