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价值的二重性

2024-05-20

人的价值的二重性(共8篇)

人的价值的二重性 篇1

150多年前, 马克思这样写到, 在资本主义的商品世界里, “一切东西, 不论是不是商品, 都可以变成货币。一切东西都可以买卖。流通成了巨大的社会蒸馏器, 一切东西抛到里面去, 再出来时都成为货币的结晶。”今天, 随着资本的世界性扩张, 商品生产、交换和消费成为服务于资本增殖的必然环节, 这种炼金术较之马克思的时代, 有过之而无不及。商品化, 是生存和生活的必然。无论是自觉, 还是无奈, 人们对商品生产、交换和消费都形成了集体认同;无论是有意识, 还是无意识, 对于商品交易的便利和压力, 人们都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一、商品交换与人的货币化

商品是现代社会最熟视无睹又最具魔力的东西和交换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或使用物品和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即有用性是其与生俱来的自然形态, 而有用的东西获得其价值的关键是什么呢?马克思说:“一个商品, 只要它的价值取得一个特别的, 不同于它的自然形式的表现形式, 即交换价值形式, 它就表现为这样的两重物。孤立地考察, 它绝没有这种形式, 而只有同第二个不同种的商品发生价值关系或交换关系时, 它才具有这种形式。”这说明, 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与别种商品的交换才能获得。为什么会与“别种”商品交换呢?一是由于社会分工, 二是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商品交换必须比较商品的大小多少, 即商品的内在价值的比较。商品交换通过简单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和一般的价值形式, 最后确立了以金和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形式。这样, 商品的一切质的差别在货币上消灭了。“这些简单的物, 即银和金, 一从地底下出来, 就立即表现为一切人类劳动的直接化身。”尤其在现代经济生活中, 由于分工更加细化和私人占有的复杂化, 货币完全而彻底地成为一切产品和劳动的价值代表, 成为一般形式的社会财富, 因此成了人们争相追逐的猎物, 人们以为, 货币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了。

这使经济活动表现为商品的流通与分配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货币成为人们进行物质生产和生活的唯一目的。因此, 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全部发生了物化和颠倒。首先, 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现象形态。本来, “使用价值”是任何产品的自然属性, 但是, 由于占有货币就能占有一切, 商品的使用价值反而成为货币实现的中介, 这就颠倒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使人对物的使用权物化为, 人对货币的占有。物丧失了物本身使用意义。其次, 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现象形态。在商品社会中, “一切劳动, 从一方面看, 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 它形成商品的价值。一切劳动, 从另一方面看, 是人类劳动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支出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 它生产使用价值。”而货币这种抽象劳动的代表, 却成了一切改变物质对象的具体劳动的统治者。劳动者作为有尊严的创造者, 及其智慧活动被直接物质化为冷冰冰的货币量。并且, 劳动者之间可以用货币的量进行比较, 从而区分出高低贵贱, 人的劳动能力、智力、创造过程和结果被彻底颠覆为整齐的货币。劳动的目的被货币中介变为人们生活的手段。再次, 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态。私人劳动作为一种独特的活劳动, 在社会化大生产中, 这种劳动变得无足轻重, 因为有数不尽的替代者随时会进入生产线, 劳动成为与生产者无关的事, 生产者只关心劳动结束后的货币给付。“活动的社会性, 正如产品的社会形式以及个人对生产的参与, 在这里表现为对个人是异己的东西, 表现为物的东西;不是表现为个人相互间的关系, 而是表现为他们从属于这样一些关系, 这些关系是不以个人为转移的, 并且是从毫不相干的个人互相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活动和产品的普遍交换已成为每个人的生存条件, 这种普遍交换, 他们的互换关系, 表现为对他们本身来说是异己的、无关的东西, 表现为一种物。”因此, 每一个生产者都是商品生产线的一个螺丝, 一个环节, 就像是生产机器的组成部分。人的活动和创造完全是机械动作。人做为社会生活和历史的创造者和主体性被机器完全摧毁。

二、资本生产与人的工具化

人为了生存, 必须进行生产。因此, 物质生产活动是任何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一般前提和基础。使用价值是生产的首要目的。但这种物质生产活动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方式之下, 生产的目的从直接的使用价值转向间接的交换价值的实现, 抛却了具体的使用价值, 转而追求一种抽象的等价物——价值, 而资本是这种价值抽象的最高点。

商品交换是生产资料私有和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产生, 使商品流通从“W——W”的物物交换, 转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W——G——W”商品流通形式。此时商品生产者和所有者是同一的, 生产和交换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 且仅仅是为了使用价值。生产者与商品的直接制作和所有关系, 体现了劳动者的技艺和智慧。因此不同商品的交换, 实质是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互换。货币作为交换和商品流通的产物, 充当交换媒介, 是其最简单的形式, 而货币作为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 是其最重要的本质。当出现了雇佣劳动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时候, 货币首先表现为货币资本。资本家们首先用货币雇佣劳动和购买生产资料, 生产的目的是要使货币增殖, 获取剩余价值。此时, 资本的商品生产表现为“G——W——G’”, 而且G’>G, 这样资本家在生产结束之后, 就获得一个货币增量△G, 即剩余价值。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秘密在于, 他所支付的不是劳动的价值, 而是劳动力的价值, 他用货币换回的不是一定量的劳动, 而是全部劳动能力及其支配权。剩余价值就是从这里被偷偷地生产出来的。这样, 作为生产的目的, 使用价值的质的转化就为交换价值的量的扩大所代替。正因为货币增殖的出现, 使得这个形态中的货币也不再是单纯的货币, 而成为资本形态的货币, 即货币资本。“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的本能, 就是增殖自身, 获取剩余价值, 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劳动, 它象吸血鬼一样, 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 吮吸活劳动越多, 它的生命就越旺盛。”所以, 资本家不断地投资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不断地扩大商品生产, 目的是不断地满足他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对资本家而言, 资本增殖的目的使他妄图把包括劳动力在内的、人世间的一切东西都变成商品, 去交换, 去牟利。

在资本统治下, 作为资本家, 攫取剩余价值, 是他生产和再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 因此他只关心利润增加、货币增殖;作为工人, 他唯一关心的就是通过自身持续的劳动活动, 获得生存的机会, 他既不关心所生产的产品, 也不关心自己的劳动创造。整个社会, 使用价值的生产仅仅是获得价值的手段。人们的一切生活资料都变成了商品, 甚至生产这些商品的人也是商品。对于自由得一无所有的工人而言, 通过出卖劳动力换回的货币, 即所谓的工资, 这是劳动力及其家属的生存基础, 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劳动力谋生的技术技能和教育培训, 也带有满足资本需要的商品化的倾向。即为能够获得资本需要的机会而学习技术技能, 甚至他的后代的教育培训也在此之列。劳动者越来越依赖于资本的技术需求, 成为资本生产的工具和资本攫取剩余价值的最有效的形式, 人成为资本的附属品。

三、物化生活的理性追求

资产阶级凭借进步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 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直至今日, 资本仍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和速度伸向全球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领域。资本生产过程中, 由于生产资料占有权和劳动权的分离, 所以生产中人的一切固定依赖关系都解体了, 取而代之的是生产者之间密切的依赖关系, 即每个人的生产都依赖于其他一切人的生产, 同样他的产品转化为他本人的生活资料, 也要依赖于其他一切人的消费。个人以至于整个社会对物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因此就只能看到物的自然属性, 并从常识的角度将社会关系的历史属性一并指认为物的属性。这就意味着, 社会生产力被资本的创造力所替代, 生产中资本家和劳动力的雇佣关系被资本家与劳动力之间工资支付关系所代替, 这种社会关系被物化为平等的货币交换关系, 使得人的社会历史属性和物的自然属性空前一致, 而且被人们自然接受为生活的自然。

面对资本的全球扩张, 及其对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价值的物化, 认识这种物化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虽然无法反抗人的生活的商品化倾向, 但是有必要充分认识商品的使用性和劳动力的创造性, 认识人的劳动价值及劳动者的主体性特征。把人的发展和价值实现融入社会发展的远景中, 人对劳动的创造性和人的价值的追求才更有可能、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年版

[2]《马恩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

人的价值的二重性 篇2

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价值观的二重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军人的价值观呈现出明显的.二重性,即:军人职业与社会职业选择上的价值编差;功利意识与奉献为本的价值错位;主体意识的强化与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反差;民主意识与高度统一管理的价值矛盾。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对军人进行正确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价值观教育和引导。

作 者:吴保初  作者单位:国防科大政治学院训练部 刊 名:湖南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HUNAN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2 “”(4) 分类号:B821 关键词:市场经济   价值观   二重性  

人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力 篇3

阅读这本书,我感觉获得了苏格拉底助产婆式的帮助。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让我们走进了一个知识日趋经济化的时代。宦海的沉浮,物欲的纵横,利益的得失,使得教育逐渐成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争胜于人的手段与工具。我们愚蠢地认为,只有获取了实用的知识,才能在这个充满竞争和风险的社会中生存,以至于我们压迫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贪婪地传授和吸收那些所谓的能够创造财富的实用知识,而摒弃了那些能净化人心灵的理性知识。本书的每一个追问,都在拷打着所有教育人的良知:“在这样的社会里,学校还有其存在的意义么?”“在这样的时代,什么是我们的教学中最重要的东西?”“当我们迷失在教育的误区里,当我们挣扎在教育的藩篱里,我们能自我救赎吗?”……在对每一个问题进行思考之后,我们逐渐明白,教育首要推崇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一种德性,教育要致力于对完美人格的追求。这是教育价值的理性回归。

教育价值的理性回归只是一种认识,更加重要的是教育价值理性的实现。要实现教育价值的理性,最根本的就是人的价值觉醒和思考力的提升,而人的价值觉醒和思考力的提升的最重要的条件,用德尔菲神谕中的话说就是“认识你自己”;用苏格拉底的话说就是“认识自我灵魂对于善美的渴求,保护灵魂对于善美的追寻,认识自己是一个求善爱美的人,要成为一个求善爱美的人”;用我国古代哲学家的思想来表达,就是“修身”。《大学》一开始就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强调“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只有修身,才能使人超越原生态而进入自觉追求的境界。修身离不开克己;但克己并不是叫人逆来顺受、忍让退避。一切进德修业的积极行为都免不了要克服自己身上的弱点。例如:见义勇为要克服怯懦之心,坚持原则要克服患得患失之心;同样,做教育要克服功利之误区。这些,都是克己的表现。老子说,“自胜者强”,自胜就是克己,克己方能超越,超越方能实现教育的本质。本书的作者在阐述教师自传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同时,用自身探索的经历,深情地呼唤着教师的价值觉醒和思考力的提升。

我不是工具理性的反对者,但当教育被简化为一种知识的传授、一种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的传授时,当人的教育被异化为关于道德伦理、法律规范、思想政治知识的记忆与服从的实践时,工具越理性,危害就越大。

人的价值的二重性 篇4

一、什么是消费主义价值观

消费主义的产生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 马克斯·韦伯所说的“新教伦理”为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作出了巨大贡献。早期的资本家以努力赚钱、荣耀上帝作为“天职”, 他们赚钱的目的不是享受, 而是为了不断积累财富来增添上帝的荣耀并获得自我的救赎。在这种精神的推动下, 资本家一方面不断扩大再生产, 另一方面克己勤俭, 过着朴素的生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原始资本由此源源不断地积累下来。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多积累、少消费的模式已经无法再支撑资本主义的运行, 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而这些财富只有被消费出去才能进行下一轮的生产, 资本才能迅速地流动、膨胀。正如鲍德里亚所说的, 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和消费都“出自同样一个对生产力进行扩大再生产并对其进行控制的巨大逻辑程式”。因此, 培养巨大的消费群体, 不断地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 让人们摒弃禁欲的生活方式, 不断地去追求更多、更新奇的消费品也就成了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必要途径。

在这种背景下, 通过政府、制造商、广告商的“合谋”, 人们的消费欲望被空前激发起来, 消费不仅成了人们满足物质需要的手段, 更成为了一种文化, 一种生活方式。消费主义价值观便是这种生活方式的反映。具体来讲, 消费主义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消费主义是为了满足欲望的消费, 而不是基于需要的消费

消费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即为了满足需要而消费和为了满足欲望而消费。从人类维系自身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的角度来看, 为了满足需要而消费是必须而不可替代的。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把善分为目的善和手段善。目的善是其本身就值得欲求的东西, 人们追求这种善是为了它本身, 而不是为了更高级的善;手段善并不是为了这种善本身, 而是为了某种更高级的善。为了满足需要的消费就是人类为实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善, 人类只有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 才能去从事各种生产和创造活动。离开了这种消费, 人类就无法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也就无法从事各种其他的活动。消费是由个体的生命需要决定的, 作为维系个体生命存在的一种手段, 消费具有天然的合理性。而在消费主义价值观驱使下的消费活动则是为了满足欲望的消费。

2. 消费主义追求的并非商品本身, 而是一种象征符号

在消费主义价值观的趋使下, 人们购买消费品并不是为了消费品本身的使用价值, 而是为了消费品所蕴含的符号价值。正如鲍德里亚所说的, “消费既不是一种物质实践, 也不是一种富裕现象学, 它既不是依据我们的食物、服饰及驾驶的汽车来界定的, 也不是依据形象与信息的视觉与声音实体来界定的, 而是通过把所有这些东西组成意义实体来界定的。消费是在具有某种程度连贯性的话语中所呈现的所有物品和信息的真实总体性。因此, 有意义的消费乃是一种系统化的符号操作行为”。生产商和广告商“合谋”赋予了商品使用价值之外的符号价值, 不断引诱着人们因为这些符号而去购买商品。所有的消费品组合起来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符号系统, 人们都深谙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并且这个符号系统有着自身的等级结构, 人们在这个符号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也就代表着他们的社会地位, 如丰田汽车暗示了车主的中产阶级身份, 而劳斯莱斯则代表了上流社会的奢华。

3. 消费主义在消费中寻找身份认同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认同的需要, 人们都需要不断地确认“我是谁”。而人们对自我身份的确认不可能只通过“自省”这一方式完成, 人们需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认识自我, 确定自己的身份。而在消费主义的价值理念中, 人们只有通过他所消费的物品才能实现自我的身份认同。在某种程度上, 消费和自我认同是一种行为的不同方面:“我”是谁是由我消费什么和我怎样消费决定的;“我”对自我的定位也决定了我消费什么和我怎样消费。“在人们抱着展示自己社会身份的心态而进行消费的时候, 商品的身份价值或社会标志价值便得到了实现。”消费成为了一种划分人们社会地位的手段, 人们在消费中实现着阶级内的认同, 同时把自己与其他阶级的人区分开来。然而, 用商品来确认身份是有着一定的风险的, 商品总在推陈出新, 而商品的符号意义也并非一成不变, 因此一次的消费并不能满足人们认同的需要。人们不得不在新的商品中实现自我认同, 因而自我认同的需要驱使着人们不停消费, 把消费作为寻找自我的手段。

4. 消费主义把消费作为幸福的源泉

吃、穿、住、行等生理需求的满足无疑是人生幸福的一个基础条件, 物质产品的消费也是实现人生的一个基础性手段。但在消费主义的价值观中, 物质产品的消费则成为了幸福的全部含义。在许多人看来, 人只有不断地消费、占有物质产品, 才能获得极大的愉悦感和幸福感, 在消费的那一刻所获得的快感是任何其他满足都无法比拟的。人们“把购买和使用货物变成宗教仪式”, 并且“从中寻找我们的精神满足和自我满足”。消费对于人们来说不只是获得幸福的一种手段, 对于很多人来说它成了幸福本身, 甚至是唯一的幸福。

5. 消费主义把消费作为人生的目的和终极价值

在消费主义的价值理念中, 消费是人生的根本意义, 人们拼命工作、努力赚钱的目的就是消费, 其他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消费这一根本目的进行的, 只有对消费品的无穷占有才能成就人生的意义。马克斯·韦伯认为现代性的一个根本特点就在于世界的“祛魅”, 一切崇高的、美好的终极价值都离我们远去了, “工具理性”统治了这个世界。消费活动就是一种“祛魅”的活动, 在消费主义价值观中, 所谓的“终极价值”、“终极关怀”都是无意义, 消费活动就是人们得以寄托灵魂的“宗教”, 物欲的满足即人们的终极价值, 许多人为这个“终极价值”奋斗一生、追寻一生。

二、消费主义价值观与人的价值的实现

消费主义价值观认为人的无穷的欲望是合理的, 消费是一种寻找自我认同的手段, 是幸福的源泉, 是人生的目的和终极价值。因此, 在很多消费主义者的眼中, 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地消费, “我消费故我在”, 只有在消费中才能体现人存在的价值。因而, 从人的价值的角度评价消费主义价值观就成了一种可能的路径。消费主义价值观是否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呢?

人的价值包括两种, 一种是社会价值, 另一种是自我价值。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人作为价值客体能够满足主体之人的需要, 对他人或社会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即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和作用。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 他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人的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每一个劳动者的尊重和满足, 即人满足自身的物质、精神需求, 不断完善自我, 满足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相互依存的。首先, 人的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人只有服务于社会, 通过劳动在社会中创造出物质和精神财富, 社会才可能满足人的需求, 社会成员的劳动和贡献是实现社会成员自我满足的条件。其次, 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利于其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人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完善无疑有利于其更好地为社会创造价值。

人的价值的最高目标应该人自我的发展和完善, 或者说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价值取决于他所创造的价值, 但人能创造什么价值、在何水平创造, 则决定于他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程度。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 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满足, 人能够自主地发展一切合理的需求;第二, 人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人的活动不只局限于专业分工, 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天赋、爱好自由地选择活动的领域;第三, 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充分地发展自身的一切才能, 人的智力和体力均得到充分发展, 能适应不同领域的劳动需求;第四,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 人与他人的相互关系突破了狭隘的地域、分工、民族等, 人与人形成了各领域、各层次的社会关系。

消费是人实现其社会价值的一个基础和保障, 人们只有通过消费活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 才有可能去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同时, 消费活动本身也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途径, 人们通过消费活动享受社会的财富, 满足生存的需要, 同时享受生活。人通过消费实现了自我价值, 同时也为实现社会价值做了更好的准备。总之, 基于正确的消费观的消费活动具有天然的合理性。

然而, 在消费主义价值观驱使下的基于欲望的消费活动对于人的价值的实现却有着阻碍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消费主义价值观是对人的本质的一种异化

人的价值与人的本质是一致的, 如何理解人的价值取决于如何理解人的本质。人的价值的实现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人的本质的实现和完成, 人的价值不应当违背人的本质。在马克思看来,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人的本质: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本质是其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相应地, 人的价值也与这两方面有着紧密联系。人的价值不是人本身所具有的某种独立存在的东西, 人的价值产生于人的劳动实践, 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消费主义便是对人的这两类本质的异化。首先, 基于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活动并不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人们在这种活动中并不是按照合理需要自由地选择商品, 而是被商品所带有的符号意义强迫, 人们在消费时首先考虑的是商品的符号意义, 人们在消费符号的同时也被符号控制, 消费成为了“一种符号的系统化控制活动”。其次, 在消费主义价值观中,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异化的。当其他活动都被认为是为了消费这个“终极价值”服务的时候, 那么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也都被物化成为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 一部分人是在不断地创造、激发人的消费欲望, 另一部分人则是无休止地追逐这种欲望并在这种欲望中迷失自我。

2. 消费主义使人们放弃了对人的社会价值的追求

人的价值的实现从根本上讲取决于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 即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而在消费主义的价值体系中, 对一个人的评价不是取决于他的劳动成果、他对社会的贡献, 而是取决于他占有了什么、消费了什么。个人的劳动和职业都被隐藏起来, 只有那些商品符号能够显示个人的身份和地位。个人所占有的商品符号越高级、越有个性, 他就越被他人所崇拜、羡慕, 他的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3. 消费主义使人只执着于物质产品的消费和欲望的满足

人们不再去追寻永恒的精神家园, 也不再去注重自我提升, 人们生活的全部意义就是围绕着商品和消费, 人成为了一种“消费动物”。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只在于物质的满足, 更在于精神境界的提升, 而当人们只注重自我的物质满足时, 人们的精神世界出现了迷失。欲望的满足永远无法填补心灵的空虚, 单纯的消费活动永远无法发展人的多种才能, 使人获得多种多样的满足。当消费主义者试图用物质的东西来满足实际上是社会的心理的和精神的需求的时候, 这只是一种可悲的精神挣扎, 它最终导致的是精神的危机与价值观念的迷失, 以及人们因陷入到对商品不断变换的符号价值的无尽追逐之中而带来的身心疲惫。

4. 消费主义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

如果说人的贡献和成就是人的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 那么个性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就是人的价值的内在依据, 而消费主义则通过片面地强调消费活动而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消费主义片面地强调了人的物质需求和欲望, 而忽略了人的其他需求, 特别是人的精神需求;消费主义使人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在消费活动中, 而忽略了人的活动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人们的其他活动都失去了独立性;人在消费的漩涡中失去了全面发展能力的机会, 消费水平的高低、物质财富占有的多少成为了衡量人们能力的主要标准, 人们不再看重自身的全面发展, 更多地占有消费品就是对能力的最大肯定;消费主义使得人与人的关系成为纯粹的物化的关系, 人们把一切社会关系都商品化, 把一切社会关系都看作可以满足自身需要的“消费品”, 同时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也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商品建立起来的。

消费主义价值观将消费作为人的终极价值、人的目的, 必然会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自我价值, 与对社会的贡献为目标的社会价值产生不良的影响, 甚至是根本的扭曲。将为了人发展而存在的手段当成目的, 必然造成人自身的异化。这种异化所带来的影响也不限于个人, 会同时扩展到社会。人消费欲望增长的同时会促使生产更多的产品, 而这些产品已经超出了人的实际需求, 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 而且人将自己本应用于创造价值的能力用来思考如何满足一些无聊的私欲, 也是对人创造能力的贬低和伤害。

参考文献

[1]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 全志钢,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罗钢, 王中枕.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3]艾伦·杜宁.多少算够[M].毕聿, 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4]马克思, 恩格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本[M].中央编译局,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5]马克思, 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中央编译局,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6]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从“理想国”里寻找人的价值 篇5

柏拉图出身贵族, 作为一个哲学家, 他总是时刻想着要把哲学用于政治, 用于统治。主张哲学应该同政治相结合。每个政治家进行统治的时候, 统治人的思想尤为重要, 而作为统治者, 他的理念对于他所统治的民族来讲更是重中之重。柏拉图就主张让政治家成为哲学家, 让哲学家成为政治家, 并要求哲学家应该学以致用, 求诸实践。看来他在那个古老的年代就知道哲学之于一个民族是多么的重要了。

柏拉图是想通过哲学, 把国家变为理想的美好国度。在他的理想国里似乎从头到尾都在讨论“正义”的问题。什么是“正义”?怎样做才算是“正义”的行为?在书中他只是通过驳斥别人关于正义的观点, 来证明正义不是什么。似乎柏拉图是想建立一个美好的“正义”的国家, 一个社会伦理向善的国家。所以他一直围绕着“正义”来探讨。探讨了公民的生活、工作、教育、各个方面。他希望每个环节都是充满“正义”的。他认为真正的统治者是没有错误的, 应该制定最正确的统治方案, 而公民应该绝对服从统治者, 因为统治者的决策是正确的, 是对国家有利的。他提到的对于儿童的教育让人的印象很深, 换成今天的话就是要让儿童得到最好的教育, 德、智、体全面发展。就像我们的小学校训的一样。柏拉图所勾画的美好国度也应该是我们的理想, 每个人都充满正义、统治者贤良、公民守法、儿童得到很好的教育。

但是柏拉图毕竟出身于贵族阶级, 他有他特有的阶级局限性, 他怎么能不站在他贵族立场上说话呢?他在构建他所谓的理想国度时并没有将人的价值重视起来。比如他认为人分三六九等:第一等级是“护国者”, 老天在铸造他们时在他们身上加入了黄金, 他们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负责监护国家和处理政事。第二等级是“保国者”, 老天在铸造他们时加入了白银, 他们也是统治者, 负责抵御敌人, 保卫国家。第三等级是“供养者”, 老天在铸造他们时加入了铜和铁, 他们是农民、手艺人和生意人, 他们的任务是用产品去供养前两种人。柏拉图认为, 要使国家长治久安, 这三种人必须各安其位, 各司其职。这种说法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太妥当,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凭什么统治者就是真金白银, 而老百姓就是破铜烂铁呢?从思想根源上就没有做到平等, 这样的“理想”恐怕不是大家的理想。提出这样的“理想”是想让百姓认命吧?百姓作为“铜铁”, 只能服从黄金白银做的统治者, 不能有其他的想法, 也不许不服, 只能做个守规矩的好公民。因为百姓来到世上就是被统治者来统治的。你要通过你的劳动来供养那些统治你的人。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变成美好的国家。可是难道正义的, 善的里面不包括平等?难道那些奴隶就不是人?就没有作为人的价值吗?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一样的, 生命的开始也没有带着标签来说明此人是金是银是铁, 是该做统治者还是只能做个被统治的人。柏拉图只想到各司其职, 却没有想到应该首先尊重人作为人的价值。

再说对待妇女的问题, 柏拉图认为妇女儿童应该共有, “女人用该归这些男人共有, 任何人都不得与任何人组成一夫一妻的小家庭, 同样的, 儿童也都公有, 父母不知道谁是谁的子女, 子女也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1这样做太过分了些, 人性中最起码的感情都得不到尊重, 这样的“理想”国度别说不能够建立, 就算千辛万苦建成了, 谁又愿意呆在这样的国家中呢?柏拉图还认为, 应该挑选最好的男人和最好的女人在一起共同培育下一代, 而最坏者的下一代都不要去养育○2, 这似乎只存在于柏拉图的理想当中, 原来他的理想就是让男人和女人成为繁衍国家后代的机器, 可是人是人啊, 不是牲畜什么的, 统治国家不是饲养家禽家畜, 既然建立的正义的国家是为了全体人民的最大利益,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定呢?也许在当时看来很正常吧?我们无从体会, 但是用现代的眼光来看, 是太不应该了。既然他认为善是社会伦理中最大的标准, 那么就是说他也是认为社会伦理是重要的, 这样无视人的感情、血缘的想法怎么能体现出伦理呢?还有孩子, 书中苏格拉底说体育和音乐对于孩子很重要时, 这一点真的没错, 到了现今社会, 音乐和体育也同样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 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刚才也说到了, 很多小学的校训就是这样要求的。这一观点真的很“理想”。但是柏拉图似乎对于孩子也没有做到平等, 他总是强调父母都是优秀的孩子也是优秀的, 应该好好的培养, 而对于出身不好的, 父母劣质的孩子应该被送到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 他们是应该去那里的。一个孩子的诞生, 怎么都是一个新的希望, 为什么要有如此的歧视呢?我们理解他想把整个国度里的人都变成优秀的人, 优秀的种族, 但是一个人是否优秀关键看他后天所受到的培养, 一个儿童还没有成长呢, 是不应该对他做如此的判决的。

柏拉图怀着美好的愿望, 想对国家做出有意义的事情, 希望建立一个正义的, 美好的, 有益于所有人的城邦。但是他的“理想”是建立在某些强制的基础上的, 比如他认为要怎样他觉得是对的, 是有利于国家的, 但是丝毫不在乎当事人的感觉。妇女儿童公有就是一例。对于诗人的态度又是一例。他认为诗人的创作是和心灵的低贱部分打交道的。○3诗人要是不能塑造好的, 健康的作品, 就干脆让他消失。柏拉图也意识到了诗人创作的作品对于人的精神、思想以致行为的影响, 所以他才这样紧张诗人, 紧张诗人的作品。从他对待诗人的态度来看, 他也没有尊重诗人, 以至于诗人真的要是做出什么不利于统治“正义”国家的事情, 就把他们斩草除根。大家都清楚好的艺术作品, 能帮助一个国家成为真善美的国家, 使人的精神得到净化, 心灵得到净化, 而指导下的行为也会得到规范, 对于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公民或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接班人----少年儿童都有巨大的精神力量。不好的, 不正义的, 邪恶的, 不健康的, 不利于社会向前发展的作品就是应该受到监督, 这样的作家就是应该被改造, 但又何必将他们赶走呢?让他们失去了生存在美好国度的权利。与其赶走他们不如将他们感化回来, 让他们从此能够愿意创造良性健康的作品, 这不更好?

柏拉图有这样的思想局限也并不奇怪。

首先, 他出身于奴隶主贵族阶级, 他的贵族身边决定了他的立场是站在统治阶级的层面上来看待问题。这就是人的积极性, 尽管他认为统治者要有才华, 有正义感, 要为百姓着想。但是还是改变不了他对于普通群众的不重视。并没有认为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普通的人民, 都应该得到肯定和尊重。

其次,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它是宇宙中第二个真实的存在, 是一个永恒的不变的实在。在柏拉图看来, 宇宙形成之初, 理念的实体与物质的实体是分离的, 是分存于两个不同的世界。是因为神要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这两种实体才在神的手里将其结合在一块, 理念为模型, 物质为材质, 就如揉好的面粉按进模具中做成为各种各样的饼子一样, 神用此方法就创造了有模有样的万事万物。实际上, 理念就是事物的本质规律。所以他认为他的理想就是“模型”, 而人作为材料, 就像面粉一样放出他的理念模具中即可。他没有顾及人不像面粉, 人是主体, 是有思想和感情的, 这是需要得到承认和尊重的。

人的价值就是客体的人对主体的人的需要的满足, 是客体的人对主体的人的积极作用。人的价值是人与人的相互关系, 不是人与物的关系。人的价值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我之间的一种相互需要、相互满足的关系。

柏拉图说建立正义的城邦是为了每个公民的利益, 可是从他的理论中总是能找到无视普通人民或是奴隶的作为人的价值的蛛丝马迹。他没有先肯定人的价值, 人的主体地位, 人的生存意义, 人类本能所具有的情感, 血缘, 伦理等。而是想让人人都为了他美好理想国度的建成而各司其职。既然建立正义城邦的主体是人, 为什么不先肯定人的价值呢?为什么不多站在贫苦大众的角度替他们想想呢?如果他们得不到尊重, 得不到作为人的肯定, 而是将他们视为牛羊一样来统治, 那建立好的、善的城邦的想法只会是空想。我们现在不是提出“以人为本”吗?不以人为本, 那就算建立了所谓的美好的社会, 又有什么意义呢?说到底, 社会不是人的社会吗?人都得不到起码的尊重, 那人就不是人了, 是机器了。可是人偏偏是有思想, 有感情的复杂动物。人作为主体的生命存在就必须得到应该有的重视。

柏拉图虽有贵族阶级的局限思想, 他把公民, 士兵, 甚至统治者都变成勾画他美好国度的微粒元素, 变成他实现“理想”的机器。但是追寻理想的、美好的境界是人人都向往的, 没有人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邪恶的世界中, 人们在畅想, 空想时往往都是想象美好的事务, 那会给我们带来快乐。所以追求“理想”, 建立一个“正义”的国家是对的, 是美好的。想想看, 一个国家里统治者才华横溢, 有勇有谋, 时刻把百姓的生活幸福作为最大的追求, 而百姓们都安分守则, 各自做着自己分内的工作, 有井有条, 儿童受到最好的教育, 健康的在爱的包围下成长……多好多美啊, 谁不爱生活在那样的国度里呢?但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理想国也是, 历史是一点点的悄悄的前进的, 不是个人有了美好的想法而通过某些手段速成的。朝着理想国度的迈进需要我们做些事情, 比如良好的教育, 好的正确的哲学态度做思想后盾等。当下, 我们都在提出“以人为本”, 就是肯定、重视人的价值。因为只有人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才是实现各种目标的主体。而人类所有的目标最后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摘要:建设一个正义的理性国度非常重要, 但是国家是人民的国家, 只有人民才是组成国家的基本元素, 所以在建设理想国度的同时, 不能忽视对人的重视, 对人性和人的价值的重视。人不是构建国家的机器, 而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体。

关键词:人的价值,理想国度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P190

[2]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P193

科学发展观对人的价值的肯定 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人的价值,肯定

价值根源于人的需要, 是人的存在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主体意识和意志的实现。人的活动过程, 不仅是人的价值创造过程, 也是人对自身的价值逐渐肯定和实现的过程。人不仅创造物的价值, 是物的价值的根源, 而且也创造人自身的价值, 这两个方面的内在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是人在改造外部环境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改变。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指导思想, 在人本身的发展和价值方面作了许多新的阐释和确认, 凸显以人为本的实质和核心。在社会现实及其发展方面, 扬弃以往过于重视物的价值的片面发展过程, 重新在科学的基础上重视人的价值问题, 在整个理论体系中充满了对人的现实关怀的人文主义精神。

一、科学发展观肯定人是价值主体

价值主体只能是人而不能是其他存在, 因为正是人的需要性才在最初的意义上形成了人所具有的价值属性。科学发展观作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它所具有的价值理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 它的价值诉求所满足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科学发展观所肯定的价值主体是人民群众, 是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原则的。以人民群众作为根本的价值主体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一贯立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马克思主义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解放和发展。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 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并且是在“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 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 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 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而提出来的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新的领导集体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和理性选择, 是集体意志的体现, 它从能动性方面反映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和人的价值选择性。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就是把人民的发展要求体现在现实的发展实践上, 使发展更加符合人的需要和人的生存与发展。人是价值的导引者, 而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正体现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真正合理的发展方向, 在本质上是为了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现存的发展理念和发展现实已经危机到人的存在与发展, 人们渴望用一种新的发展价值理念指导人的社会活动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提出新的、更加科学的发展理念, 就是发展是以人为目的的发展, 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是人与环境, 人与社会, 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肯定人是发展主体

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是人之外的事物所进行的运动, 而是人的活动, 是人的主体力量的显现,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 一句话就是以人为主体的发展。科学发展突出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 把人的价值超越于物的价值之上, 赋予人以真正的合乎人性的地位, 而人的这种地位的确立不是一种人为的主观意愿, 它根源于人的主体力量的展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只是依靠资本的多少和资源的丰富程度, 其更大地依赖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能动力量的充分发挥。科学发展观特别提出:发展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 “发展要依靠人民”, 发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 也是全体人民自己的事业。中国共产党所从事的实践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的集中体现, 她的作用体现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理性对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真实认识和对这些规律自觉遵循和应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在党。”[1] (p119) “党的执政能力如何, 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社会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的地方是它实现于人的有目的、有选择的主体活动之中。人的主体性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对社会规律的把握, 并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采取相应的行动。当今时代, 面临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困难和发展的片面性, 党的领导集体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 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下来, 并要求在社会各个领域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理论, 真正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最佳方向, 是人类本身对合规律性要求的理性自觉。

三、科学发展观肯定人是发展目的

现实世界是人的活动的世界, 也是人的活动的结果, 如果把人之外的任何事物作为目的, 那么人就只能沦为手段的命运, 也从根本上失去了人作为主体的地位和意义。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是为了实现工人阶级的解放和发展, 最终是为了实现全体人类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更是从各个方面诠释了人是目的的人文主义价值理念。科学发展观指出发展经济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的需求,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的需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人的生存创建一个“各尽其能, 各得其所”的和谐社会环境, 党的宗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工作的切入点是解决人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2] (p29) 党的十七大报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胡锦涛在建党八十五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中, 带有总结性地指出“进行民族主义革命,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进行改革开放, 都是为了顺应人民意愿, 实现人民利益。现在, 我们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任务, 同样是为了顺应人民意愿, 实现人民利益。”[1] (p178) 科学发展观真实地把人作为价值目的人文理念融入了理论体系的实质和内核之中, 真正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 并把这种诉求落实到发展的实践之内。发展只有以人为目的, 才能确保发展实践的价值方向上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四、科学发展观肯定人是发展动力

发展是是事物运动朝向积极方面的变化, 它根源于事物的内在矛盾。社会的发展源于人与自然相互作用, 也就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可以说在人类社会中,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基础和前提, 是社会运动的原动力。首先, 人的需要是引发人的生产劳动的第一个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人的需要推动人的实践和社会的发展运动。而且, 伴随着社会的运动和发展, 人的需要也不断的发生改变, 人所产生的新的需要无论是在程度上还是在范围上都比原先的需要更高级、更广泛。新的需要构成了促进了社会发展的新的动力, 形成了不断提高和扩展的循环系统。其次,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 主要矛盾更是当下社会运动的主要推动力量。也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阶段人的因素对社会的作用才能在合理的形态上得以表达, 使人的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促进力量。因而, 党把发展作为其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既是科学的实践方法也是现实的必然要求。第三,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人是生产力要素中的能动性要素, 并且作为第一生产力、还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也是人所创造的, 没有什么比人更能作为社会发展的推动要素和力量了。人是发展的动力, 是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 更是对人作为主体、目的的确证、肯定。

五、科学发展观肯定人是发展尺度

马克思主义是从现实的人出发, 是为了解决现实人的非人存在状态, 为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开辟一条科学的道路。马克思分析社会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 都是从人出发, 最终还回归到人自身。恩格斯说:“人只需要了解自己本身, 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 按照自己的本质去估价这些关系, 真正依照人的方式, 根据自己本性的需要来安排世界的话, 他就会猜中现代的迷了。”[3] (p65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分析了人的异化存在形态并从中得出人之所以与人的类本质、劳动、劳动产品相异化, 从而造成人与人相异化是由于现存的社会制度即资本主义私有制, 人民只有在社会革命实践中克服现存的社会制度, 才能最终实现人之为人的理想社会。在《共产党宣言》他们对未来理想社会所作的经典描述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 (p294) 在这里他们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未来社会的一个标志来论述。共产主义社会的人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具有全面的能力和全面的素质, 能自由而全面地运用社会生产力, 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能力。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其中之一就是“是否以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用其来衡量各项事业是非成败, 在这里已充分体现了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尺度性作用。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把要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根本要求, 并进而形成:“我们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 (p7) 人所生存和创造的世界, 不能离开人而存在, 人应该成为实践结果的评价标准之一。人是实践主体, 是价值主体, 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受益者, 是标准的制定者, 也是发展的重要尺度之一。

总之, 人的实践活动是为人本身服务的, 是为了创造出更加适宜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科学发展观正是对目前的人类实践活动的片面性现象和结果而提出的发展理论, 它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其一, 它坚持了科学的立场, 遵循客观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其二, 它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最根本的价值标准, 以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社会发展的客观法则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和切身利益是密切相关的, 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说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社会发展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真正统一, 是科学性的最正确表达。

参考文献

[1]《时政文献辑览》, 2006年3月-2007年3月。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人民出版社, 2002.1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 人民出版社, 1956年。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 人民出版社, 1995年。

试论社会的发展与人的价值的实现 篇7

一人的价值的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一提到价值, 往往是指“有用”或“有意义”。价值作为哲学范畴, 是对价值的一般本质的科学概括, 马克思曾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1) 也就是说价值概念是一个反映主、客体关系的范畴, 标志着客体的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这里包括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属性两个方面。如果没有主体的需要, 就没有什么对主体需要的满足, 也就谈不上价值;如果客体的属性不能满足主体的需要, 也构成不了价值。

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不同, 因为物只能作为客体存在, 而人具有双重性, 既可作为主体存在又可作为客体存在。物的价值只是满足人的需要, 这里物是价值客体, 人是价值主体。而人不仅可作为价值主体, 又可以作为价值客体。人的价值, 就是指作为价值客体的人的存在及其属性对于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需要的满足。即人的价值就是满足人自身的需要, 这里人既是价值主体, 同时又是价值客体。

人的价值的双重性就形成了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自我价值是指人作为价值主体通过创造性劳动对自我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 即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和对个人的尊严、自信、人格、知识文化等精神需要的满足。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人作为价值客体通过创造性劳动满足他人、社会的需要, 即为他人、为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作出的贡献。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没有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人的社会价值就无从谈起。如果一个人连最起码的物质生活需要都得不到满足, 何谈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没有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 人的自我价值也就无从表现。如果一个人一味地追求社会对其的满足, 没有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其自我价值是苍白无力的, 没有意义的。人的价值的双重性决定了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是享受与奉献的统一。人的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也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二社会的发展与人的价值的实现是辩证统一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价值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某种独立自存的东西, 人的价值产生于人的劳动实践, 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坚决反对离开社会发展, 离开人在社会中的劳动实践抽象地、孤立地谈论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是同步的、互动的过程。一方面, 人的价值实现正是在社会的发展中进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的需要的层次不断提高, 以及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需要的手段越来越丰富, 人的价值实现越来越充分、合理。在这个意义上说, 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另一方面, 社会的发展是通过人的价值的实现体现出来的。随着人的价值的实现与提升, 人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为社会创造价值, 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 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也是社会的发展过程。没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就谈不上人的价值的实现;没有人的价值的实现,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就无从表现, 没有了根基。

1. 人的价值的实现是社会发展的根基

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2) 马克思还指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3) 在马克思看来, “社会, 无论其形式如何, 都是人的交往活动的产物;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 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 不是历史, 而正是人, 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4) 这就是说,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 正是人的活动构成了社会及其历史, 人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主体性力量。在进行创造历史的活动中,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人不断地把人以外的一切存在变成了自己活动的对象, 即变成了客体, 彰显了人的主体性, 实现着人的价值, 与此同时, 也推进着社会历史的前进。

社会的发展是人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过程, 是人不断追求和实现一定价值目标的过程。人的价值的实现是社会发展的根基。

第一, 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社会的发展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人, 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 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更美好。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实现人的价值, 就是要使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第二, 没有人的价值的实现, 也就没有社会的发展。一方面, 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有赖于社会对人的尊重与满足, 如果社会对人没有基本的尊重与满足, 人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实现, 人的主体性丧失, 甚至出现反主体性效应, 人失去了劳动的积极性, 那么, 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 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 在于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没有人的创造性的劳动, 没有人对社会的责任与奉献, 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就会缺失, 那么, 社会的发展也将停滞。正是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创造出新事物、新价值, 以实现人自身的价值, 同时也创造出促进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的元素。

2. 社会的发展是人的价值实现的前提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 人是社会的人, 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 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促进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是人的根本利益所在, 也是人的价值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6) 也就是说, 人的创造历史的活动, 人的价值实现是受到社会发展程度制约的。随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 人也从片面发展日益走向全面发展, 人的价值的实现也日趋完善。

第一, 马克思曾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 把社会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阶段, 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 物质产品的匮乏或短缺, “无论个人还是社会, 都不能想象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7) 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低层次的。人的生存成为人的第一需要, 是人的价值实现的首要目的。无论是社会对人的满足与尊重即社会价值, 还是人对社会的责任与奉献即自我价值, 都是极为有限的。那时, 人的价值追求的目标首先是人的生命的安全, 其次才是人的地位与权力。

第二阶段是“以物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 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提供了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 但同时却把人当做创造财富的工具, 只能有限地、片面地发展人的某一方面的能力。在这个阶段, 人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是建立在对物 (商品或金钱) 的依赖关系基础上的, 工人成了机器的附庸, 资本家成了金钱的奴隶。人们之间的关系甚至“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 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人的价值的实现是片面的、畸形的,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严重偏离, 工人的劳动创造的是宫殿, 而住的是贫民窟。金钱成为衡量人的价值的准绳, 人的价值追求的目标是金钱。

第三个阶段是“自由个性”阶段, 即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个阶段, 不仅生产力高速发展, 物质产品极大丰富,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而且同时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 人们都将在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 即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8) “个性的劳动也不再表现为劳动, 而表现为活动本身的充分发展。” (9) 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或是一种负担, 而成了自由地发挥和发展人的才能的场所, 成了以发展自身能力为目的的活动, 成了人的第一需要。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价值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人的价值的实现创造了极为充盈的物质基础和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精神条件, 使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达到完美的统一, 使人既是目的, 又是手段, 达到完美的结合。人的价值追求的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二, 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的价值的实现不断提升、日趋完善。没有社会的发展, 就谈不上人的价值实现。

首先, 社会的发展, 物质财富的丰富是人的价值实现的物质保证。社会对人的满足与尊重即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需要社会提供的物质资料。如果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就没有人的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 也就没有人的价值的充分实现。

其次, 社会的发展, 社会风貌与人的思想道德境界的提高是人的价值实现的精神支撑。一方面, 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人的精神生活的需求, 还有赖于社会提供的精神素材。另一方面, 人的奉献与创造即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 也需要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

社会的发展所提供的物质与精神条件越充分, 人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得越充分, 人的价值的实现也就越完善。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价值实现的物质保证与精神支撑才充分具备, 人的主体能力、主体作用、主体地位等全部主体性的内容才得到彰显, 那时人的价值才得以最终实现。所以, 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以社会的发展为前提和条件的。社会的发展就是人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过程, 是人不断追求和实现一定价值目标的过程。

三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人的价值的实现任重道远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 结束了剥削制度, 人民当家做主, 人民成为最高的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导的生产关系, 实行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形式, 并且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人民的根本利益基本是一致的, 这些为人的价值的实现提供了物质与精神条件, 实现了奉献与索取、创造与享受的一致, 从而使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得以统一。

今天, 我们党以共同富裕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以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 深入进行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宣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等, 都是为每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更为优越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精神条件。

但是, 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 人的价值的实现仍任重道远。社会差别依然存在, 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较低, 人们整体的素质还不太高, 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而且在具体制度方面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在社会中, 存在着特权现象、官本位、等级观念、分配不公, 存在着以权谋私、损公肥私、贪污受贿、投机诈骗等社会腐败现象, 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这些造成了贡献与索取、创造与享受的不一致, 使得在现实中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脱离, 人的价值的实现不尽如人意。

四针对我国在人的价值实现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

如前所述, 既然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也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那么, 针对我国在人的价值的实现上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从个人、集体、国家三个方面入手:

1. 个人方面

对于个人, 应提倡对社会的责任与奉献, 即人的价值的社会价值的一面。因为我国生产力水平还很低, 资源有限, 只有靠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给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以满足自身与他人、社会的需要, 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取向, 自觉抵制社会的不正之风, 克服只片面强调人的自我价值, 而忽视人的社会价值的倾向。

2. 集体方面

对于企业、团体组织, 应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更充分地调动和激发劳动者的劳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发挥人的主体性。

3. 国家方面

对于社会、国家, 应以人为本, 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多方面需要, 即人的价值的自我价值的一面。第一, 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同时, 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时刻牢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0) 的思想, 保持GDP的增长与国民财富增长的一致性, 促进GDP的增长与人民福利状况改善的同步性, 彻底消除官本位等社会不良之风。第二, 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 彻底消除两极分化的现象。坚持依法治国, 资源、机会均等原则, 实现社会公正。这样, 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更为有利的基础和条件, 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

总之, 社会的发展与人的价值的实现是辩证统一的, 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的价值的实现会日臻完善。

摘要:社会的发展与人的价值的实现是相互促进、互动的辩证过程。社会越是发展, 人的价值的实现就越充分;而人的价值的实现越充分, 就越促进社会的发展。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价值的实现才能至善至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的价值的实现任重道远, 需要个人、集体、国家三方共同努力。

关键词:人的价值,社会的发展,人的价值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9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406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74、1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4]马俊峰等.以唯物史观全面理解“以人为本”[J].哲学动态, 2008 (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60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485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294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人的价值的二重性 篇8

尊重人的价值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人具有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使得人的价值也就非同于一般事物的价值,人的价值的实现和提高,人的价值不断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就成为社会前进发展中的一种动力源。教育的价值,在于引导和帮助个体认识到自我的主体地位与价值,认识到生命对于社会、他人的积极意义,并促使其走上生命的自我建构之路,这样的建构应当是一个和谐发展的过程,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发展尤为重要。

1 心理和谐的内涵

1.1 心理和谐的概念及特点

心理和谐是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内心活动处于平衡自然、协调统一的状态,并对外界事物抱有平静适度、热情友善的态度,人与外界环境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并能化解内部或外部冲突。其特点表现为,心理构成要素上的协调性;为人处世上的理智性;心理体验上的愉悦性;表征意义上的总体性;持续时间上的稳定性。

1.2 心理和谐的结构

从结构上看,心理和谐是一个系统,它由个体内部心理和谐、人———事心理和谐和人际心理和谐三个子系统组成。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是心理和谐的集中表现。心理和谐的人,能够坦诚地看待外部世界和自我内心世界,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因此应注重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给予他们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他们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品格,塑造自尊自重自信的自身形象,保持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2 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发展

2.1 大学生心理和谐发展的表现

大学生具备心理和谐发展,是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意志、性格的前提,具备心理和谐发展,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正确的看待和处理外部世界的人和事,并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大学生个体内部的心理和谐发展,是指大学生的心理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和统一。其表现为:正确认识自我,恰当评价自我;欣然接受自我,积极发展自我;有效控制自我,不断超越自我。大学生人———事心理和谐发展是指大学生在对待和处理个人生活和学习、择业就业、家庭生活及社会、自然、环境方面的事件及突发事件时的冷静、理智、适度和乐观的态度。大学生人际心理和谐发展是指大学生在个人生活和学习及社会活动中能积极建立人际关系并通过正确方法维护和发展人际关系。

2.2 大学生心理和谐发展的意义

大学生心理和谐发展有利于大学生自身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发展。心理和谐的大学生能够客观地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在培养道德情感方面,能够自我激励、自我反思;在锻炼道德意志方面,能够自我控制、自我命令;在增强道德信念方面,能够自我监督、自我修养;在完善道德行为方面能够自我检查、自我调节。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发展,是充分发挥其个人潜力的重要条件,也是他们在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

大学生心理和谐发展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融合心理和谐教育有助于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化和科学化,心理和谐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严谨性、针对性等特点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任感,从而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配合和参与,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3 尊重人的价值,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发展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强调尊重人、关心人、解放人和塑造人

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类价值、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关心人,就是关心人的人性需求、内心情感,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确立起终极关怀;解放人,就是不断冲破一切束缚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物质条件;塑造人,就是要树立人的主体性意识,把人塑造成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

3.2 给予学生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表现为对人的人格尊严、价值与需求的尊重和关切,要关注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遵循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生活、道德、情感和理智和谐发展的通识教育,通过人文素质拓展课程,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结构的重新整合,提高其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心理素质,通过人文社会实践,促进学生拓宽视野,了解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

3.3 要关注大学生的精神需要

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包括对知识的追求、对未来的探索、对尊重和交往的需要,对理想信念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等需要。相对物质需要而言,大学生对精神需求始终占据着优势地位,精神需要的满足对促进其心理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往往最先感受到时代的变化与需求,思维活跃,创新进取的思想和积极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因此应在职业规划、提高就业能力、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方面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希望获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理解,因此,应完善学生会以及各类社团组织,以满足大学生群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大学生高度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培育大学生和谐健康的心理状态。

3.4 发展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承认差异、重视个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将其个性潜能挖掘出来,从而使每个个体都能得到最全面和最充分的发展。可见,个性化教育也就是要考虑每个教育对象的需要、特点和接受教育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地适应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和实际状况,为学生营造出有利于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宽松环境,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明.“以人为本”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中国科学教育,2005,(4):137.

[2]杜庆华.论合理突出思政教育的个人价值[J].思想教育研,2004(,2):56.

[3]许燕.自我和谐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基础[J].北京社会科学,2006,(5):27.

上一篇:词源分析下一篇:生产运行电力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