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性特征

2024-07-03

二重性特征(精选9篇)

二重性特征 篇1

清代以降, 岭南园林异军突起, 与江南、北方园林共同形成了三大地方风格鼎峙的局面。岭南园林风格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和绚丽多姿艺术表现的二重统一性特征, 呈现出技术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体现了“求真与传神、求实而写意”的审美风格和艺术精神。[1]岭南园林风格的二重统一性特征是其宏观环境因素和微观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岭南地区由于其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 对其风格特征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岭南园林的繁盛期处于较晚的明、清、近代, 园林的功能与审美的趋向、园林的性质与造园的技术均发生很大的变化, 对其风格特征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1 岭南园林风格形成的宏观环境因素

1.1 自然环境因素

岭南纵跨热带、南亚热带及中亚热带, 北回归线横贯东西, 大部分地区气候呈季风特点。除粤北山区属中亚热带气候, 大部分地区皆为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

炎热潮湿、高温多雨是其主要的气候特征。气候条件对于岭南造园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考虑湿热气候带来的影响是很重要而且很必要的一个问题。[2]另一方面, 岭南地区南北之间气候的差异较大, 植物资源非常丰富, 也为岭南造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 岭南地貌因在历次地壳运动中, 受皱褶、断裂和岩浆活动的影响, 形成以丘陵、台地为主, 谷地、盆地、山地交错, 水网密布, 江河众多, 母岩差异甚大, 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的特点。地理条件对岭南造园的影响也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岭南造园活动多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和韩江三角洲一带, 在选址、布局、空间处理上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点。[3]另一方面, 岭南地貌奇异, 物种丰富, 为岭南造园景观提供了生动蓝本。同时, 岭南境内的各种山石、植物资源以及水系河流良好的航运条件, 也成为岭南造园基本物质材料来源的有力保证。

1.2 社会环境因素

园林的变化和发展, 包括园林的类型变化和园林风格的演进, 总是以人们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为动力的, 是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发展而导致的必然结果。岭南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和较早开放的港口, 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悠久, 自古以来就形成“经商重商”的传统观念。明代以后, 基于悠久的商业传统和政府对粤外贸的特殊政策, 导致粤商的崛起, 广东“民之贾十三, 而官之贾十七。”随着“业儒成本”的提高, 粤商中“儒从商者”或商人弟子读书修儒者为数众多, 出现士商合流互动的社会现象和呈现出“义利合一”的新义利观。岭南园林的主人虽仍多出身文人, 然却已亦是当时士商合流的社会成员。[4]另外, 宋、元、明以后, 珠江三角洲一带出现了“稻田利薄”、农民“每以花果取饶”的风气, 走上“稻田——果基鱼塘——桑基鱼塘”的农业生产商品化道路, 从自然经济逐步转向商品经济。

园林宅第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北方、江南地区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 自足自给的小农经济意识和“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反映在园林造园中, 注重自我完善、完美, 园林景观强调在园林天地里自我人格修养的文人士大夫境界。[2]而岭南的经济模式是商贸经济。与文人园林相比, 商人园林通常具有二重性的功能特征:一是注重实用性, 二是追求娱乐交际性。园林的交际性功用使得其中的建筑更追求生活的实在性和注重物质的回报效应。强调其空间的交往环境, 而淡化其修身养性的雅居环境。[4]

1.3 人文环境因素

岭南文化从构成内涵来看, 是在中原文化直接进入以后, 与土著原生态文化交汇而缔结成优化文化, 又在海洋文化的催化作用下, 形成了兼容、多元、开放、务实、创新的鲜明特征, 其形成与发展是古南越土著原生态文化与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以及吴越、闽越文化、荆楚文化交流融汇的结果, 是我国各区域文化中, 吸收外来文化最强、糅合多元文化最成功的一种区域文化。岭南文化特征可概括为三大文化体系和四大文化特征。三大文化体系是指多元文化、海洋文化和商业文化。四大文化特征是指兼容性、务实性、世俗性和创新性。[2]笔者认为, 上述可明显归纳为两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一方面表现为兼容性, 即一切旨为我用、贯通中西;自然性、开放性, 即开朗开敞、亲水性;务实性和商业性, 即讲究实效、功利主义和崇商崇利。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灵活性, 即自由活泼、灵活变通;创新性和摄奇性, 即本色独造、标新立异和新奇诡怪;世俗性, 即极度夸张和标榜炫耀、直露怨怼和游戏娱性 (表1) 。

建筑的人文适应性, 作为建筑的审美属性的一个重要层面, 主要反映在通过建筑布局、风格造型、空间组合和细部处理等建筑形象要素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哲理、设计思维、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1]岭南园林亦然。岭南文化的二重性表现对岭南园林风格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 与其相对应的是:岭南园林既体现出实用主义倾向, 又具有绚丽多姿的艺术表现, 两个方面相互补充, 相辅相成的二重统一性特征。

2 岭南园林风格形成的微观环境因素

2.1“娱于园”取代“隐于园”

周维权指出:“处于封建社会行将解体的末世, 文人士大夫普遍争逐名利, 追求生活享乐, 传统的清高、隐逸的思想越来越淡薄了。再加之市井趣味更多地渗透于士隐文化, 文人士大夫的园林观相应地势必产生变化。园林的娱乐、社交功能上升, 就大多数士人而言, ‘娱于园’的观点, 似乎取代了传统的‘隐于园’的观点。”[5]明、清代岭南园林绝大多数成为文人雅集、听戏赏剧、应酬宴游的多功能活动中心和园主人夸耀财富和社会地位的手段, 社会化的倾向和交际性新功能的出现与传统园林清高隐逸、修心养性之所渐行渐远, 这种趋向越到后期越显著。“娱于园”取代“隐于园”和“雅”“俗”共赏, 反映了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美学趣味, 转向了市民倾向的美学趣味。它促进了岭南园林风格的实用主义倾向和绚丽多姿艺术表现的二重统一性特征的形成, 主要也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生活务实性。岭南园林建筑设计主要是通过通风遮阳、防雨防潮的办法解决湿热气候的影响, 因而具有轻巧的体型、明快的格局、通透开敞的造型、简易的构造、平直倾斜的屋坡和较小的体量等特征;岭南园林聚合式理水能显出较大的水面, 给人宁静开朗的感觉, 同时起到降温吸热的功效, 常见水榭、船厅、水楼等亲水建筑。房水相伴、山水相依是岭南园林重要的理水手法;岭南植物造园具有功利性, 讲求实效。庭园花木既作观赏用, 同时起到遮阳、降温的作用, 既美化环境, 又结合生产, 从中获得利润。繁荣的花卉和果树种植事业不仅是岭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也构成岭南园林富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

二是世俗娱乐性。明、清代岭南经济繁荣, 民间装饰工艺精湛发达、精细讲究, 是追求精雕细琢、装饰华丽社会风尚的突出表现, 同时与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之下, 园林建筑装饰常使用石雕、砖雕、木雕、陶塑、灰塑、灰批、彩描、嵌瓷以及外来建筑装饰形式、进口的套色玻璃画、铁艺等各种工艺手法来表达其艺术效果, 以至于装饰具有玲珑浮凸、繁缛堆砌、色彩绚丽、炫耀显摆之感, 体现了“娱于园”的造园思想 (图1) ;粤中庭园叠山常用姿态嶙峋、皴折繁密的英石包镶“塑石法”, 叠砌法只是起辅助作用。由于石山构筑不受石块的限制, 因而山石形态可以随意塑造, 拳曲飞舞, 剔透玲珑, 形成“风云际会”、“狮子滚球”等石景, 极具夸张的艺术表现和炫耀显拜的心理功能 (图2) 。粤东庭园叠山则常采用灰砂结合海石、山石 (石蛋) 的塑石法, 以砖石或混凝土作山石形体骨架, 外面加彩灰塑涂面。大者斧劈雏形, 形成虎踞龙盘, 磅礴巍峨之势, 小者砂泥作料, 依墙凸石, 具有浮雕之感。如潮州西园壁山以英石、海石、石蛋、塑石的复合材料表现和堆垒、叠砌、塑石的高超技术水平, 加上水晶宫、螺径、潭影、云水洞等海岛景色模仿, 多方胜景, 富于情趣, 仿佛一山历四季、上天又下海 (图3) ;岭南园林自古喜爱亲水近水, 盛行水上游园活动。西汉南越王御苑的曲水流觞和划船荡浆、南汉离宫苑圃的乘舟漫游、每岁端午的戏水竞渡、逢夏水边的“红云宴”以及唐代荔枝湾的“南国名园尽兴游”、清代被称为“荔湾俱乐部”的陈廉仲公馆的月夜船游、顺德清晖园的龙船畅赏以及集游玩、休憩、宴聚、接待、收藏于一身的海上仙馆都是反映“世俗娱乐性”的典型案例;岭南园林的植物配置中, 繁花类、香花类、佳果类、斑叶类、彩叶类、春色叶类、新叶有色类之乔木物种多样, 配置手法繁杂纷陈。从而构成四季葱郁, 花馨色艳、果丰延绵, 此起彼落、热闹非凡之亚热带、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植物景观风貌 (图4) 。[6]

2.2“壶天”、“芥子”矛盾的极端发展和“庭园”的性质

明、清代繁盛期的岭南园林受到中国古典园林晚期总体发展趋势的影响, 无处不在表现着由“壶中天地”到“芥子纳须弥”的必然发展趋向。既然“壶天”和“芥子”成为园林艺术必然的归宿, 那么人们所能努力追求的就只能是如何使园林的每一细节与总格局更为适应、和谐, 如何构建出一个更为精巧、完美的“壶中天地”。[7]而岭南园林多数属于宅园, 规模狭小导致了“壶中”与“天地”、“芥子”与“须弥”矛盾的极端发展, 很大程度上强化和促进了岭南园林二重统一性特征的形成。

首先是“壶中天地”的构建。岭南园林在“壶中”越来越有限的天地里尽可能地强化空间形态变化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其叠山、理水、建筑、花木等一切造园手法罄其所能, 极尽变幻, 使之步移景换, 以小见大, 甚至达到穷极幽微的程度。正如余荫山房正门联所云:“余地三弓红雨足, 荫天一角绿云深”。“余地三弓”和“荫天一角”足以容纳“红雨”和“绿云”。然后是造园艺术的程式化现象。“壶天”中的百般变幻日趋形式主义, 岭南造园艺术被丰富的艺术程式所支配。因为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程式作用, 才可能使“壶天”尽可能扩大和平衡“壶天”中越来越复杂的艺术矛盾。如岭南园林叠山在历代造园匠师的不断实践中形成十多种图谱, 工匠叠山常以图谱为据, 因地灵变。还有是园林艺术的人工化倾向。岭南园林艺术对“自然”的追求不得不越来越多依靠人力造作而实现。其一花一石的面目位置、一切景物的空间组合, 都必须是“壶天”体系中高度有机的一环, 这种机制的高度强化穷尽了“壶天”体系所允许的一切艺术变化, 于是它不得不使园林艺术异化, 由自然变为造作。如梁园十二石斋题咏:“衡岳归来兴未阑, 壶中蓄石当烟鬟, 登高腰脚输人健, 不看真山看假山。”一句“不看真山看假山”道出了岭南庭园叠石堆山造园的实质。[3]另外是炫奇斗巧的风格趋向。为了维持“壶天”体系的生机, 岭南造园艺术也不得不违反自身的规律和自然的传统, 越来越多地把发展的方向转入对装饰风格的追新逐异和细微景观的炫奇斗巧。正如黄恩彤为“海山神山、仙人旧馆”的海山仙馆所作录:“一切花卉竹木之饶, 羽毛鳞介之珍, 台池楼观之丽, 览眺宴集之胜, 诡形殊状, 骇目悦心。玮矣, 侈矣!”最后是西学东渐导致的形式主义特征。西方文化的输入非但不能使“壶天”格局在根本上有任何的改变, 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形式主义的程度。[7]如东莞可园仿效西洋制法, 连房广厦, 望之如数十千百层, 一旋一折, 目炫足惧。首层亚字厅窗嵌西洋五色玻璃, 均成“亚”字, 光怪陆离, 目眩心醉。

另一方面, 岭南园林具有“庭园”的性质:水石是庭园中“景”的重要空间组成, 从属于周围的建筑环境。离开了建筑环境的衬托作用, 园林将失去景的空间界限的制约。虽则有水石, 将亦不成为“景”。故将庭园中的水石构筑称为“水石景”。[8]“岭南庭园”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实用主义倾向和绚丽多姿艺术表现的二重统一性风格特征, 具体表现为简单功能性的平面和“微雕化”与“透雕化”的立面与空间两个方面:一是简单功能性平面。岭南园林与居住建筑紧密联系。由于考虑排水、通风、防火、交通等原因, 广府民居最典型的梳式布局被延续到园林建筑。同时, 由于“庭园”的空间受到建筑围合界限的限制, 兼且受到几何印纹陶的审美意向和原生态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 岭南园林绝大多数都采用简单功能的规整式平面布局, 成为一大特色。二是“微雕化”与“透雕化”的立面与空间。岭南园林的这种平面布局, 必然导致其建筑立面与空间具有异常突显的“微雕化”和“透雕化”艺术表现特征。一方面, 园林会竭尽所能、穷其变化、以小见大地营造丰富性的空间, 以构建“芥子”、“壶中”的意境, 即“微雕化”的特征。这种空间的丰富性并非依赖平面的曲折变化, 主要是通过建筑的体型凹凸大小和檐口高低错落, 建筑装饰富于图案趣味和琳琅满目, 水石、花木掩映相间等艺术表现手法来实现的, 与北方、江南园林具有很大的区别 (图5、6) 。另一方面, 园林力求增加景深层次以达到通透效果, 即“透雕化”的特征。园林建筑体型畅朗轻盈;室内装修所设计的隔断层次丰富、玲珑嵌空、相对“流动”、“装修陈设化和陈设装修化”;[8]庭园水石花木玲珑通透, 富于变化;庭园之间、庭园与外围空间相互借景、过渡渗透。究其原因与园林通风采光、散热降温, 解决湿热气候的必备物理功能和占地狭小, 过多的建筑与水石花木容易造成“拥堵”现象均有很大的关系。岭南园林堪称“微雕”和“透雕”艺术 (图7) 。

粤东庭园由于地处岭南地区, 同时地理环境与闽南毗邻, 而闽南文化又多受江浙影响。因此, 既有岭南庭园的共性特征, 又具有潮汕地区庭园的个性特征。属于体现岭南园林风格实用主义倾向和绚丽多姿艺术表现的二重统一性特征的另一种类型。其平面采用规整式与传统园林自由式并存的布局方式, 前者属于潮汕特殊类型的书斋式庭园, 与居住建筑紧密结合, 呈规整式布局, 常见为凹字形平面;后者虽规模狭小, 但平面不受轴线或几何图形的限制。立面空间遵循小、活、变的原则。[9]因地制宜, 灵活多变地创造出各种玲珑多姿、层次丰富的自然景色。如潮州饶宅莼园中部“天啸楼”书斋把庭园划分为东西两个部分, 西部住宅庭园呈规整式凹字形平面布局;东部庭园则采用自由式布局, 立面空间取海石叠山, “湛然”亭临池, “碧虹”桥卧水, 山上“引翠”亭, 山下“双移”洞, 布局紧凑, 曲折深邃, 实属“小庭园、多活变”之典范 (图8、9) 。

3 结语

综上, 岭南园林风格二重统一性特征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造园环境因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重商经商的社会环境和多元并存的人文环境构成了岭南园林风格二重统一性特征的宏观环境因素;而明、清代“娱于园”取代“隐于园”的思想转变、“壶中”、“芥子”的形式主义发展和“庭园”的性质则构成了岭南园林风格二重统一性特征的微观环境因素。

摘要:岭南园林具有实用主义倾向和绚丽多姿艺术表现的二重统一性风格特征。岭南园林的环境因素对于其风格特征的揭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从宏观环境因素和微观环境因素两个层面加以深入分析, 以求剖析岭南园林风格二重统一性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岭南园林风格,宏观环境因素,微观环境因素,二重统一性

参考文献

[1]唐孝祥.近代岭南建筑美学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37、90.

[2]陆元鼎.岭南人文·性格·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7、40、42.

[3]陆琦.岭南造园与审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42、51、49、199.

[4]叶蔚标.佛山梁园[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107.

[5]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335.

[6]周琳洁.广东近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19.

[7]王毅.中国园林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165、181.

[8]曾昭奋.莫伯治文集[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3:107.

[9]陆元鼎.粤东庭园[J].圆明园学刊 (第三期) , 1984:165-178.

二重性特征 篇2

如我国古代大数学家祖冲之发明的圆周律π=3。1415……,小数点后面位数无限多一样,汉语中,内涵无限多的词语,用于表达,一方面,可隐藏优柔寡断、拖沓的劣性,使慵懒、推卸者顺利逃脱。另一方面,可表达人们对于某些事情持续的渴望,是希冀、愿望的最佳表达语。此类词语的二重性,足见汉语词语的容量与优势。

明天,指哪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可以无限延绵。有的基层同志找某单位办事,接待的.说,明天来吧。结果,人家真的来啦,人没在。旁边有人赶快打电话联系,电话里说,他在外面办事,明天来吧。就这样,“明天”一词,不用变幻,可以表达绵延的无限时间,等着吧,熬白头。但这位管事者会说,不就是让你明天来吗,就差一天,你急什么?

延绵性词语妙用,是一种掩护,有人完全可以轻松地在其麾下,过着在办公室里悠然自得地看报纸、喝茶水、聊天的日子,可以置百姓焦急等待于不顾,在办公时间办私事。宛如商店“明日盘点”的牌子,一用若干年,哪天想歇业,都可以拿出来挂上,拒绝顾客。机关用明日打发服务对象,也是不算新发明的高招。时下,人们对治理酒后驾车现象,决心之大、处罚之严、执法之持续拍手称快,呼吁如果治理社会一切不良想象,都像治理酒后驾车现象一样就好了。回头来看,治理酒后驾驶的成功,取决于,每个环节坚持马上就办原则,犯错就处理,不搞等明天再说的下不为例。身份无论高低、名气无论大小,一视同仁。像高晓松,一次酒驾,就动真格的,戴上明晃晃手铐,还上电视予以曝光,试想,治理危害社会诸多恶行,哪次能如此的严厉?像拔草一样,长在园田里的野草,刚露出头,还是嫩嫩的芽,今天,就动手拔掉,用不了多大劲,就解决了。明天再说吧,一次次绵延,草长得高了,根子扎得深了,再去拔,就晚了。管理社会情同此理。。

这些暗藏玄机词语,往往用时感到事情没那么严重,人们理解明天与人们期望时间,仅差一天;犯错误可原谅的次数,只有一次。与得饶人处就饶人的常理相符,很富有人情味。其实不然,不良地退让,即使一步,其潜在危险也是相当严重的。因为,有些事情,容不得时间一丝一毫延展。还以说酒后驾车为例。机动车走在马路上,面对活生生人群,生命只有一次,死不能复生,一次车人碰撞,惨剧就发生了,谁会自愿拿自己生命在横冲直幢、铁兽面前,供人练摊?诸如此类的暗含绵延性词语,潜在危险是彻头彻尾的,虚伪且凶残,莫为其温和表象动容。

漫谈夏衍身份的二重性 篇3

1927年回国后在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时候夏衍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随后服从党的安排“以一个‘不曾写过一篇作品的非文艺工作者’的身份跨进了文艺界, 并从此毕生从事于文艺工作。”[2]这之后, 从组织“左联”, 涉足戏剧界、电影界再到从事新闻事业, 他临危受命, 一直握着为革命抗战服务的笔, 就如他所说的“有这么一些人, 他们首先是革命者, 先是为了革命利益, 用文艺作为革命的武器, 进行创作活动, 在创作实践中, 才逐渐掌握了文艺创作的规律, 学会了创作的技巧。”[3]因此夏衍有着“即于现实, 即于人民”的创作传统, 这种鲜明的政治态度和强烈的时代气息让他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并把文艺看作民族解放道路的强有力的武器。正是这种强烈的政治使命感让他的每一部剧作都是有所为而为之, 对时局, 对政治的介入, 成了他创作戏剧的原动力。

夏衍特别强调客观和民主, 强调要对人民大众有着真诚的热爱和关心。他希望人能够“对内合作, 对人体谅, 对事公正”这是他一直坚持的诚实朴质作风, 夏衍说:“中国戏剧是最‘即于现实政治’的一种艺术”所以他一直教导青年作家一定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行动力的作者和斗士”, 参加社会生活, 深入到人民大众的实际生活中去, 向人民大众学习, 真正的懂得大众的生活后才能够表达出真情动人的地方来感染观众。

在20年代末的上海文艺界发生了一场关于革命文学的论战, 夏衍那时是支持革命文学的口号。他说“在立三路线统治时期, 我也以‘左’为荣, 以‘左’正确”[4], 在“左翼”初期, 这种极“左”的思想依然存在着, 直到1932年11月“左翼”开始摆脱这种极“左”思想起, 夏衍也开始有了挖掘文艺作品艺术技巧问题的思考, 在他进入电影界拍摄《春蚕》《狂流》等剧作时, 在编剧上他就追求一种巧妙的故事结构、自然真实生动的叙事方法, 他指出剧作家的本领应该是艺术的感受, 而不是表层的爱国观念的廉卖, 同时也提出一个口号:“戏里面多一点实生活, 实生活里面少一点戏!”[5]可见, 夏衍此时已经站在革命现实主义立场上追求主题思想的深化。在写作《上海屋檐下》前他已经认识到《赛金花》和《自由魂》的人物刻画不够鲜明, 他“必须写人物、性格、环境……只让人物在舞台上讲几句慷慨激昂的话是不能感染人的”[6]《上海屋檐下》也初步奠定了他注重用人物内心戏来刻画性格并且追求一种自然真实的风格特点。至此表明, 夏衍已经开始由一个单纯的革命家向无产阶级作家迈进了。从接下来的40年代起, 用作家的思维去关注人的现实生活, 反应人的内心呼声, 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追求完善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1942年夏在重庆北碚的这个时期他号召编剧、导演、演员等为了正规化剧院都来做一些提高业务水平、艺术水平的工作, 同时他为自己写了不成样子的剧本感到内疚, 这些其实就表明夏衍已经在以一个作家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了。

作为一名革命者, 夏衍在做到与作家身份平衡时, 他用了托尔斯泰说过的话:“学习使你们自己成为人民不可缺少的部分, 应该用你们对人民的爱, 用你们的心”[7]这里就表明了夏衍决心用真诚的心灵和灵魂的修养去感受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 用艺术的手法去表达这种喜怒哀乐, 而不是生硬的用话剧作为革命的传声筒。

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给夏衍思想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会议要求无产阶级的作品要实现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反对所谓‘标语口号式’的倾向。这促使夏衍在戏剧创作中更加注重对人的感情以及作品结构形式的艺术化表现。他在《谈真》和《真实的关心》中指出剧作家要有热情有真情的去感觉社会时代, 能够诚实的爱善恶恶, 作家对他的作品形象也要有着真实的感情和态度, 只有这样才作品才能够有生命, 有血肉, 才能够在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 虚伪的应付和报账态度是不能要的。夏衍痛斥文艺作品中“公式化”现象, 他强调艺术要有创新性, 内容要有新意, 就算是被写滥了的题材, 也要遵守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法则, 入情入理的刻画人生, 达到情与理的浑然一致, 艺术作品才能够具有感人的力量。

夏衍的内心有着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永不言败的骨气, 像野草一样充满了韧劲, 他对自己的信仰是坚定的, 真诚的, 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受, 又对艺术的表达有着独到的创新, 两者结合, 来激励滋养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摘要:阅读夏衍的作品, 我们体验到的不仅仅是政治文化, 还有深刻的人文情怀和独特的艺术个性。带着这样的阅读体验, 笔者就其创作主体身份的二重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革命者,作家,二重性

参考文献

[1]吴祖光.革命家的作家和战士夏衍[A].夏衍研究资料[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3.408.

[2][5][6][7]陈坚.夏衍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48.121.125.333.

道德需要的含义及其二重性 篇4

道德需要的含义及其二重性

道德需要是人们基于道德所具有的`满足自我与社会的价值、意义的认识和把握而产生的遵守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做一个道德人的心理倾向.它作为人的一种特殊的、高级的社会需要,其本质具有二重性,即功利性和超功利性.这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有机地统一在道德需要之中.

作 者:彭柏林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81刊 名: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英文刊名: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HAINAN UNIVERSITY年,卷(期):18(2)分类号:B82关键词:道德需要 超功利性 功利性

论“双师型”概念的二重性 篇5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孟子·尽心上》) 。孟子通过这句话很好地诠释出了“教”这个活动的本质,即教师是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的主导者,而学生是接受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学生是效仿教师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可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 反之,要想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就必须有相应的教师对其进行教育活动。针对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特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及教师队伍的概念由此提出,因为“双师型”教师及教师队伍更契合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教育部为促进高等学校,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进行“双师型”教师及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从2004 年开始对高等教育的“双师型”教师进行统计,统计的标准为2004 年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提出的“双师”素质教师标准1。从统计数据看,从2004 年至2011 年8 年间,高等学校的“双师型”教师的人数和比例都在逐年增加( 参见表1) ,但是增加的幅度并不大,至2011 年,高等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仍然没有达到20% ,离2010 年教育部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提出的90% 的新要求则更是相去甚远2。

注:数据来源于教育部网站历年教育统计数据。

那么,为什么职业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及教师队伍的成效不大呢? 笔者认为,跟当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职教界对“双师型”概念的认识和把握不够密切相关,因为认识上的不成熟容易导致实践中的混乱局面,从而不能制定出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双师型”教师及教师队伍评价标准、培养方案和建设制度,导致“双师型”教师及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成效不高,从而不能满足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因此,为帮助职业院校准确地认识和理解“双师型”概念的内涵以使其更好地培养和建设“双师型”教师及教师队伍,本文拟重新追溯和梳理“双师型”概念的提出历程,从而厘定出“双师型”概念的真实内涵。

二、“双师型”概念的提出历程

( 一) “双师型”概念的提出历程

1995 年12 月,国家教委发布《关于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双师型”概念,并将其规定为申请试点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的基本条件之一。文件对“双师型”教师认定为“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

1998 年2 月,国家教委发布《面向21 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该文件首次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做出比较明确的规定,指出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即职教教师应该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专业实践教学; 应该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或者技师。

2002 年5 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要点是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兼职教师不应从其他院校聘请,而应主要从企业及社会上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中聘请。

2004 年4 月,教育部高教司首次提出“双师”素质概念,并在《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双师”素质教师的具体标准,即“双师”素质教师既应具有讲师( 或以上) 教师职称,又应具备教育部所要求的其他四个条件之一。这其他四个条件重点强调了“双师”素质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3,并认为这种专业实践能力应以能在企业进行实际应用和评价为主。

2005 年11 月,陈至立发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职业教育工作新局面”的重要讲话,在其中,她指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途径———既要使专职教师通过到企业实践的制度成长为“双师型”教师,也要使兼职教师( 尤其是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等) 通过聘用政策充实到职教教师队伍中来。

2006 年11 月,既重素质,又重结构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被明确提出。当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发布《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将促进高水平“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队伍建设作为示范校建设的主要内容。教育部还在《关于做好2006 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中具体指出“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标准为: “每个专业引进和培养1 -2 名专业带头人,培养6 名骨干教师,聘请4 -6 名企业行业技术专家。”

2010 年7 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 年) 》发布,其中更是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其后,教育部、财政部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关于确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等文件,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提高“双师素质”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一方面要求职业院校通过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的途径来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并通过3 年的建设,使“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 ”; 另一方面要求职业院校通过“聘任( 聘用) 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的途径来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并通过3 年建设,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 ”。

( 二) 小结

从“双师型”概念的提出历程可以看出,“双师型”概念的发展经历了“重素质”到“重结构”再到“素质和结构并重”的过程。1995 年、1998 年、2004 年的文件着重强调对校内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使得教师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专业实践能力。2002 年、2004 年和2005 年的文件则将视角扩大到校外,强调职业院校应该聘任行业、企业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通过对其教学能力的培训,使其成为职业院校实践技能课或专业课的兼职教师,从而改善职业院校的师资结构,增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双师”性。从2006 年起,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则开始既关注“双师”素质,又关注“双师”结构,指出职业院校要规划和建设兼具“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由此,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及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被提上日程。

三、对“双师型”概念二重性的认知

综合前文对“双师型”概念提出历程的回顾,笔者认为,“双师型”概念从内涵上看具有多方面的二重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一) 范围的二重性

“双师型”概念所体现的范围应具有二重性,既包含教师个体,也包含教师队伍整体。教师个体的“双师型”体现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整体的“双师型”则体现为“双师”结构。教师个体通过学习、积累和提高知识和能力的方法来养成和达到“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整体则通过“内部培养”、“联合培养”和“外部引入”等途径来形成和达到“双师”结构。只有对教师个体和教师队伍整体同时进行培养和建设,才能尽快达到教育部对职业院校,尤其是骨干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及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

( 二) 来源的二重性

“双师型”概念所体现的来源应具有二重性,既包含校内专任教师,也包含校外兼职教师。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是一个开放性强于封闭性、实践性强于理论性的教育,“双师型”教师的来源必须二元化,才能保证职业教育培养出技能型人才,并使其动手能力强,顶岗就能用。因此,校外兼职教师不是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及教师队伍的必要补充,而是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及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对校内专任教师进行“双师型”培养和建设的理念是狭隘的,职业院校应该有一个宽广的视野,对校外兼职教师也应进行“双师型”培养和建设,使其稳定化并达到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

( 三) 知识的二重性

“双师型”概念所体现的知识应具有二重性,既应有理论知识,也应有实践知识。可以理论强于实践,也可以实践强于理论,但是不能只有理论而没有实践,也不能只有实践而没有理论。因此,针对只有理论知识的教师个体和教师队伍整体,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增强其实践知识,而对于只有实践知识的教师个体和教师队伍整体则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增强其理论知识。只有这样,“双师型”教师个体和教师队伍整体才能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融合起来,并将理论充分指导和运用于实践,从而突出职业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

( 四) 能力的二重性

“双师型”概念所体现的能力应具有二重性,既应有专业能力,也应有教学能力。只有专业能力而没有教学能力的教师个体及教师队伍整体,不能将专业知识和能力有效传授给学生; 而只有教学能力而没有专业能力的教师及教师队伍,则不能传授给学生有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这两种情况都将严重影响到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及教师队伍运行的实际成效。因此,在“双师型”概念的发展历程中,要求校内专任教师必须以教学能力为基础来培养和提高其专业能力; 而校外兼职教师则必须对其进行教学能力的培养,促使其将专业能力转化为教学实效。

四、结论

二重性特征 篇6

关键词:网络二重性,大学生生活方式二重性,影响

0 引言

网络是指由节点和链路组成的系统,本文所指的网络特指计算机网络(因特网)。“网络”具有二重性,它既有物理网,也有经济网;既有实体网,也有虚拟网;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制约下满足其生活需要的活动方式。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形成和存在的基础,它制约和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即人们的生活活动离不开既定生产方式所规定的社会客观条件,生活方式是在既定的社会客观条件规定的范围内,通过人的本质力量———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的能力来满足其生活需要的活动。从质的规定性上讲,生活方式具有二重性,既有现实生活方式,也有虚拟生活方式;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

1 网络社会属性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

网络的社会属性影响着大学生生活方式的社会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网络的社会属性削弱大学生现实社会关系的不平等性

大学生享受网络资源更为均衡。从宏观层面来讲,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网络普及率存在明显差距,互联网不仅没有像当初人们预期的那样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反而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扩大了原有的差距。[1,2]大学生使用网络资源的过程中,则体现距等现实社会差异,在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中被复制、延续和再生产,换言之,现实生活中既有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仍然是影响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重要因素,它们构成大学生网络使用的“结构性机会差异”[3];另一方面,现实社会差异与网络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又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比如大学生在网吧使用行为中,现实社会差异的影响作用明显得到削弱。

美国学者布劳在其著作《不平等与异质性》中曾鲜明地指出,“社会联系取决于社会接触的机会。”[4]网络社会的崛起,为大学生提供了与社会充分接触的机会。网络交往所建构的社会互动网络,还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实质性的社会支持。

1.2 网络的社会属性二重地改变大学生生活的社交范围,并为其提供更新的社交方式

网络的社会属性二重地改变大学生生活的社交范围。一方面,网络扩大了大学生的社交范围。近十年来,全球网民数量已从1997年的7000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2亿人。截至2009年1月6日,中国网民数量已经突破3亿。[5]再以Facebook为例,Facebook的数据库存储有全球超过5亿用户的个人信息。[6]如此庞大规模的网民数量,为大学生的社交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可能性,大学生只需在网络终端的PC机上就可以轻松地与全国甚至全球的网民发生社交关系,这较之以往的社交范围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另一方面,网络由于其社交的便利性和虚拟性,又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范围。有些大学生只重视或者说只习惯网上社交,而忽视或者说不擅长实际的人际社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又缩小了大学生的社交范围。

1.3 网络社会属性二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

大学生的网络交往呈现出较少的功利性。现实人际交往中,人们通常看重对方的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等,而在网络交往中,性格、兴趣、爱好、学识等个体的内在特征成为网络交友考虑的重要因素。

2 网络自然属性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

网络的自然属性影响着大学生生活方式的自然属性,使大学生在生活活动中获得更多的自由和解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网络的自然属性重塑大学生的社会结构

在网络社会里,信息和知识取代能源而成为社会行为的关键因素,二重地重塑社会结构。一方面,使社会生产力结构发生变化,并最终形成新的经济

关系和生产关系。由于人类文明和社会制度的进步,大信息技术本身的许多特性并不必然导致以信息资源学

所有者占统治地位的形态,现代信息网络为社会的生民主和平等提供新的技术基础和经济基础;而另一方活面,“更多、更完美的知识正在成为新风险的来源”[7]。方式这是因为现代生活的反思性特征,使信息和知识开始二呈现出一个新的关键性特征,就是信息和知识本身包重

含了巨大的可能性、不确定性和多变性,[8]它在促进研社会关联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的同时,也在相究当程度上加重了社会网络的脆弱性。︱︱︱

2.2 网络的自然属性二重地改变着大学生生活基的时空结构于网

“时空结构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或基础性结构,它络参与形成和构建了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结构,以及二形形色色的制度结构和观念结构”[9],也是制约和形属重塑社会行为的基础结构。时空结构不只是人们进行性社会行为的环境和场所,而且是社会行为的内在构的

成因素。在不同的社会时空,人们的社会行为呈现出响

不同的形式、特点和逻辑。网络作为一个复合空间,在时空结构上呈现出许多新的社会特性和社会逻辑。网络改变了大学生的互动行为,大家不需要面对面接触,便能建构和维持社会关系网络。而面对网络空间,大学生是行为的主动者,他们积极参与和介入网络世界中,而非被动地接受网络的影响。

网络空间的关系网络,比现实生活中的关系网络显得更加多元、自由度较大,而且受现实社会结构的制约也较少,互动双方的关系也因此显得更加平等[10]。

与传统人际交往中媒介多半只是沟通工具不同,网络空间不仅是一个互动媒介,而且是一个自我再现的媒介,它充分结合了人际交往的两大功能:互动性和自我再现。[11]由于网络空间的结构性特征,在网络交往中,社会地点开始与物理地点相互脱钩,从而导致物理地点对交往行为的制约作用消失。[12]网络使大学生能够更加开放、多元地呈现自我。

在网络空间,由于身体不在场和匿名,人们的表达会更直接和无所禁忌,更容易吐露个人内心的真实情感,表露自己的弱点和个人隐私。也就是说,高度自我暴露水平是网络交往的一个重要特征。[13]以前只是作为私人话题的个人情感、内心感受,在网络空间成为可以公开谈论的话题,网络交往中,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已经开始模糊。

3 网络二重性对大学生生活方式二重性的影响

网络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大学生生活方式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也相互联系并相互区别;网络二重性对大学生生活方式二重性产生直接的影响。

首先,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正所谓一体两面不可分。网络自然属性是网络社会属性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计算机作为节点的互联,就没有以人为节点的互联,也就谈不上网络的社会属性;反之,没有以人为中心的互联,网络的信息与互联则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而大学生生活方式的自然属性也是其社会属性存在的基础,没有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就缺乏利用网络社会属性来改变自身生活方式社会属性的主体;反之,生活方式社会属性的改变又将进一步促进其生活方式自然属性的改变。

其次,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又是相互区别的。自然属性体现的是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方面的内容,社会属性体现的是生产关系、社会思想方面的内容。自然属性主要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成果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而社会属性则是人类改造社会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再次,网络二重性对大学生生活方式二重性有着直接的影响。网络的自然属性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新、更好的生活资料和生活服务,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诸多新的生活资料,网络改变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网络还改变了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和创业模式。网络二重地改变着大学生生活的时空结构,一方面,网络缩短了大学生学习知识、搜索信息的时间,另一方面,网络技术属性的发展又加大了大学生学习知识的时间成本;一方面,网络技术的进步,大大扩大了大学生生活的实体空间,另一方面,网络的技术进步也缩小了大学生的生活空间;网络还从思想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对大学生自身素质提出新的要求,从诸多方面改变着大学生生活方式的自然属性。

学生写作二重性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篇7

*刚接了高三的一个班, 第一次写作就让我很失望。学生的作文质量普遍很差, 尤为突出的是, 内容虚假、情感苍白、构思程式化、语言装腔作势, 看不到任何生命个体真实的情感和内心诉求。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 学生在课间草坪上嬉戏玩耍的时候, 欢快、活泼、愉悦地展示青春的风采, 尽情演绎人情之美和人性之美。我就叫上这几个学生说, 为何不像你们刚才玩耍那样尽情、尽兴地写文章?几个学生满脸迷惑地说:“老师, 那怎么可能?我们是在耍玩呢———写作文是很严肃的事, 咋能这样随便呢?”

*班里有一个学生作文很差:语言干瘪, 思路凌乱, 命意不明, 而且文字都是东拼西凑的。我曾私下里断言:“这个孩子是没有写作能力的!”可是当我看到这个孩子的私人博客所写的内容时却大吃一惊:语言生动, 情感充沛, 时有妙语, 而且真切地表达对生命的爱憎。我很吃惊, 对这个学生说:“你为何不像在博客一样写作文?”谁知该生回答说:“不敢, 怕挨骂!”

二、学生写作二重性内涵和成因

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一种矛盾的现象:一边是“自由写作” (用微博、短信等形式进行的写作) 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一边是“任务作文” (在学校根据老师的要求和学习的需要而进行的各种文体的新作) 的面容枯槁、荒芜衰落。我不禁在想, 在日常作文训练中, 有多少诗意被我们放逐?有多少感动被我们流放?又有多少真实被我们冷淡?学生的“任务写作”为何要背离“自由写作”或生命个体情感指向的真实?

由此, 可将学生在写作中的“二重性”概括为学生受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或制约, 在“任务写作”和“自由写作”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情感倾向和美学特征, 或者在“任务写作”中所表现出的和生命个体总体情感倾向相对或相反的美学特征。像上述两个案例就体现出了学生写

筅江苏省连云港开发区高级中学徐永生

作的二重性特征。

长期以来, 我国文化道统“圣化”文章的功用, 不断强化文章所负载的政治教化作用, 使学生对写作敬而生畏, 不敢真实地表达个体生命的诉求。千百年来, 我国文化道统将写文章看成是”代圣人立言”, 无限“圣化”文章的功用, 使文章负载沉重的政治教化和道德说教重任。特别是各种政治的干扰严重影响了写作教学的质量。语文教学也不例外, 普遍存在着把文字写作看作是脱离生活的、高高在上的一种需要高攀乃至高不可攀的错误认识。不仅使学生们的写作能力难以提高, 而且使他们难以具备足够的文字审美能力, 更难以形成良好的写作能力。认为写作是政治人物和大作家的专利, 一般人根本不具备写作的条件和资质。即便是勉强写出一两篇文章, 也因众人或自己基于社会效应的考量, 往往是自我否定, 不敢随便示人。基于这样的背景, 我们的作文教学极力追求高大全的思想境界、规范的写作准则、模式化的价值标准, 政治表述的难度就构成了作文的难度。一旦作文背负了过重的政治负担和教化色彩, 便使作文偏离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主导方向。大多数学生收敛内心的生命诉求, 对写作敬而生畏。不难想象, 让孩子们用成人的思维、成人的语言、成人的价值观、成人的审美观来“代圣人立言”, “安邦、治国、平天下”, 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无异是沉重的负担。各种限定的存在, 实际上是要求学生们在作文的时候要考虑很多问题, 包括老师的看法、成人的看法、社会的看法, 却偏偏没有学生自己的看法。这样, 使孩子们丧失了写作的自由空间。其结果是, 学生作文不是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表达自己的愿景, 而是用干瘪的语言描述“假、大、空”的内容;紧紧隐蔽自身的生命追求和情感的渴盼, 述说着别人的思想和情感。没有个性、没有诉求、没有情感、没有渴盼。笼统说教、机械的排列、统一的思想、模式化的构思成了作文的主要元素, 彻底走向了“自由写作”的反面。

过去封建的专制文化禁锢个性的表达, 严重戕害写作生态。中国漫长的封建史, 催生出了专制文化。隐忍、屈从、谦卑, 都是专制社会奴性文化的精神特征。千百年来, 在奴化教育中, 人不能站立说话, 没有话语权, 更没有自由写作权。因为专制社会把一切独立思考视为异端, 视思想者为有罪;专制文化必定要禁锢人的自我意识, 反对人的个性发展。历史上因言谈不合道统、“旁逸斜出”而获罪的不在少数;因一篇文章“标新立异”, 让统治者感觉危及到自己的统治而大开杀戒, 制造文字狱、株灭九族的惨剧并不鲜见。

写作是一种生命常态运动, 是自我心灵的对话, 更是生命情感、心灵不可或缺的交流方式。但是, “文化革命”倡导的“三突出”和“主题先行”原则, 对创作伤害很深。时至今日, 相当多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 仍旧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情绪”, 提出了很多倾向性的限制:哪些可以写, 哪些不能写, 哪些不准写;哪些事有意义, 哪些事没有价值等等。尤其需要我们警惕的是, 部分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 给学生划定了很多写作的“雷区”和“禁区”, 学生一旦稍有逾越, 就大加挞伐。例如, 不准写爱情, 不准暴露社会问题, 不准写诗歌。一旦出现, 严厉批评, 作文按零分计算, 等等。中学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 他们睁着惊奇的眼睛看世界, 有许多美好、浪漫的遐想, 他们开始有独立意识。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思想价值时, 他的写作就会成为一种自觉行为。然而, 面临重重禁区, 背上沉重的枷锁, 一提起笔, 百重禁忌, 这就必然窒息学生写作的灵气, 挤压其写作的活力。于是就只好紧紧隐蔽自身的喜怒哀乐, 套用僵硬的模式, 写一些毫无生机的东西。最后, 只有在“自由写作”中去寻找自由的情感, 书写自己青春的荡漾和心灵的渴盼。

作文启蒙教育的严重缺失。作文教学的成人化、技术化、程式化倾向使学生难以理解写作的真谛, 使学生不断复制苍白无力、毫无生机的文章, 拒绝真实情感的流淌。小学到高中, 学校关于写作教学的启蒙教育严重缺失, 没有让学生明白, 写作是自己的事, 是一种生命的常态, 是要表达生命本体的渴盼和诉求。相反, 自学生写作蹒跚学步开始, 教师就从升学的功利主义出发, 大谈文章的升学意义, 并提供很多的写作套路和模式让学生套用;大讲写作技巧, 如何投其所好, 如何取悦阅卷老师等等。这使学生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 写作是关乎老师和升学的事, 作文是写给别人看的;写作要人云亦云, 投其所好, 不能随便流露自己的感情。这种写作的倾向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成人化倾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 用成人对社会生活、客观事物的感受、态度、体验和情感要求学生“复制”写作。这种超越学生思维和心理发展水平的要求导致了他们写作时“为赋新词强说愁”, 装腔作势, 说一些大人话, 唱一些成人戏, 使人了无情趣, 索然无味。 (2) 技术化倾向:教师根据不同的文体, 将文章切分为几个层面, 每个层面都有哪些写作的微观技术;整篇文章常见的写作模式是什么。诸如标题术、开头结尾术、构思术、情节设置术、结构术、语言术等等。有些教师“见招拆招”, 在摸爬滚打中逐渐摸索出了应对考试的“锦囊妙计”。八股文时代的“起承转合”再获青睐, “三段论”、“片段组合式”、“六步定点式”也竞相出炉。有些精于此道的老师为了应对考试, 教给学生一些所谓的作文捷径, 提供一些取悦阅卷教师的作文构思模式, 甚至一篇作文分几段, 每段写什么内容, 都做了硬性规定。还有些教师对作文价值观、篇章结构、语言文字风格和数量等都做了诸多的限定。这些限定都使孩子们在写作时犹如被捆住手脚的囚徒, 不敢振臂一呼, 表达真实的感受。如此做的结果是, 遏制了学生作文个性心理的发展, 湮灭了学生表现自我的个性和情感指向。学生用程式化的思路、技术化的构思、干瘪乏味的语言重复着成人的思想和感受, 不断复制苍白无力、毫无生机的文章, 把青春的躁动、内心的渴盼紧紧隐蔽起来。如此, 学生文章与个体生命基本绝缘, 只有在“自由写作”中寻找生命的真实。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求全责备和追求完美的苛刻要求, 使学生对写作产生严重的敬畏心理, 参照满分作文, 竭力追求完美的写作, 不敢真实诠释个体生命的心路历程。在老师看来, 一篇文章从命题到表达形式都应该是尽善尽美, 没有瑕疵, 这样的文章才算成功;文章整体还不错, 但有明显缺陷的, 则不能算是成功的文章。教师经常拿着满分作文作为学生写作的范例, 从各个层面归纳出很多优秀文章的共性, 提炼出很多套用的写作模式和套路让学生借鉴和模仿。而现实情况却是, 绝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能力、洞察生活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还很稚嫩, 只能用幼稚的语言、浅层次的观察, 来表达自己虽稚嫩却颇有情趣的思考。然而面对教师“高标准”、“严要求”, 只能压制内心的青春萌动, 借用“成功”的模式, 套用“完美”的构思, 重复着别人的语言, 抒发着别人的感喟。写作时, 心里想着老师提供的的写作技术和审美指向, 唯恐出现明显漏洞, 诚惶诚恐地往满分作文上靠;还不时停下笔来, 用怀疑的目光审视自己文章问题所在。如此等等, 时间一长, 对作文的兴趣消失殆尽, 反而把写作当成沉重的包袱。写作时, 为了高考, 勉强自己耐着性子东拼西凑, 追求“高、大、全”的文章, 竭力追求“卓越不凡”的“优秀文章”, 力争能获得老师青睐。这样, 学生的任务写作就彻底背离了自由写作的真实。

三、矫正策略

1. 淡化对文章的政治功用的诉求, 倡导个性写作, 创造一个开放、包容、民主的写作环境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化, 国际及文化交流的加深, 当今的社会文明程度也在飞速提升, 言论和写作的自由度越来越大。这从各种媒体都可以得到印证。这是我国几十年来改革开放在思想文化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但受封建文化的影响, 一部分人仍将写作的政治功用、教化功用作为著书立说的一个标准, 而且是考量文章价值的标准。不错, 对文人学士的著书立说以及在各种媒体发表的文章来说, 确实应该考量其所产生的政治及社会效应, 但对正在求学的孩子来说, 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在接受教育, 思想还不成熟, 对人生的认识还很幼稚, 言辞过激、思想偏颇在所难免, 这种情绪有可能会在文章中表现出来, 如果无限上纲上线, 大加挞伐, 未免有失公允。所以, 我们认为,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学生提供一个包容而开放的写作环境。

(1) 引导学生淡化对文章的政治倾向和社会功效的过分追求, 真实、大胆地书写自己的心灵和对生命的探求, 在尊重法律、法规的情况下, 允许“世说新语”、宽容“天方夜谭”、理解“旁逸斜出”, 认同多元化的思想和表述方式, 让学生在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背景下自由书写青春的篇章。

(2) 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 倡导个性写作、独抒性灵, 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 拒绝“假、大、空”, 远离抄袭和套做, 反对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生活, 体味人生, 以自己独特的心灵感受生活, 思考人生, 以独特的表现形式表达与众不同的感受和认识, 来讴歌时代、思考社会、深味人生;引导学生将“自由写作”的技法, 移入“任务写作”, 尽情展示青春的亮丽和神韵。

(3) 引导学生淡化写作的功利色彩, 将写作当成滋养身心的重要人生活动来认真对待, 通过认真地写作, 使自己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洞察事物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能力, 为终身有个性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远离“满分作文”的干扰, 不要把满分作文当作自己写作追求的终极性目标。

2. 培养学生自主写作意识, 让学生发真我之见, 写真我之感, 抒真我之情

(1) 强化对学生的写作启蒙教育。要让学生明白, 写作是心灵感触外物的情感反射, 是生命个体的心灵对话和心路历程, 是关乎自身身心发育、提高生命内涵、奠基生命基础的重要事情, 是提升生命境界的平台。因此, 写作应该是生命个体的特殊活动, 不只是让别人观赏和评价的。一切真实的、个性化的写作都是坦途和正道, 要展示内心、书写自己的心灵, 拒绝鹦鹉学舌、邯郸学步。

(2) 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写作意识。 (1) 观察意识。引导学生细心观察, 才能深切地感受生活、表现生活。因为只有拥有了一双“慧眼”, 去除了表象的遮蔽, 才能在文章中抒写真我感受。教师还要交给学生观察生活的途径和方法, 让学生学习。 (2) 反思意识。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只有经常把自身抽取出来, 站在更高处俯瞰自身, 隔离观照, 才能拥有一份可贵的自省意识。一个经常反观自身的人, 无疑是自我感受最为强烈的人。反思使人有理性, 反思使人站得更高、感受深刻。 (3) 想象意识。想象是写作过程中心智活动的核心。缺乏想象力的作文必然是文思呆滞、语言贫乏;相反, 富有想象力的人, 往往想象活跃, 浮想联翩, 由所写的人、事、物联想到很多与之有关的人、事、物, 进而写有思想内涵的作文。浮想联翩、异想天开、突发奇想, 都是对平庸思维的挑战与突破。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创造热情, 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 (4) 深思意识。要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考习惯, 要善于从现象表层挖掘出深层意蕴来。时代、政治、人性、美学、哲学等因素都是重要的思想依据, 当学生对一种社会现象或人生问题产生强烈的兴趣, 就综合运用诸多的思想武器进行思考, 有了深思意识时, 一个大写的“自我”就高贵地站立起来了。站在时代的高度来审视生活层面, 就拥有了最深切的真我感受。

3. 减少写作的羁绊和束缚, 给学生创造高度自由的写作氛围

作文教学可以打破“计划”的束缚, 搞“市场经济”, 把写作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实行总体计划下的自由写作, 从命题、思想表达、写作形式和评价方面, 给学生以充分写作的自由权, 营造高度自由的写作氛围。

(1) 命题自由。传统的作文教学由于过分注重教师主观上的命题, 学生常常因为写作指向不熟, 缺乏真情实感, 没有话可说, 应付写作。所以, 作文题目恰当与否, 是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重要因素。因此, 在遵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下, 命题要切合学生生活的实际, 体现出学生的年龄特点, 并要“新”、“活”、“趣”, 给学生留有空间, 让学生觉得有兴趣写。教师的命题和学生的自由命题“优化组合”, 即教师给出总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命题。这样, 学生面对熟悉的生活, 很容易书写真实感受。教师也可以把部分命题权放给学生。由于自主命题的作文指向的是学生自身熟悉的领域, 面对自己熟悉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懂得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思考, 从而形成一些个性化的认识, 表达出新鲜的感受。由于命题的开放, 学生审视的角度不同, 确定的题目也不同, 作文当然迥然不同, 克服了老师指导下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作文模式, 写出了自我、展示了个性。

(2) 思想表达自由。思想表达自由是指老师要取消在写作之前就在情感或认识上对学生进行倾向性的牵引或导向, 甚至是强制性的霸权, 让学生真实地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和认识。作文与一个人的社会生活阅历和文化底蕴密切相关。由于学生的阅读视野、生活经历不同, 对事物的认识各异, 感受不一, 因而表现在文章中的思想情感、认识能力也千差万别。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这些差别, 鼓励学生, 张扬写作个性。因为作文不单是一种写作技巧的展示, 更多的则是一种生命状态的燃烧与释放, 或者说是一种写作个体心路历程的自我演绎, 用色彩纷呈的语言表现出来, 肯定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要鼓励学生无拘无束地独抒性灵, 不要总以“思想健康”为由去压制学生, 更不要用各种政治的套子来“规范”学生的思路。规定主题的走向或强逼学生抒写规定的“主题”, 都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 束缚学生的心灵, 扼杀学生的写作激情。让学生做到作文就是生活, 鼓励学生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要让表现自我在作文中成为学生一个写作的基点, 现实的社会生活通过学生的心灵折射, 通过学生的情感过滤, 再写到作文中来, 写出来的作文也就自然具有了学生情感的温度, 烙上了学生心灵的色彩。

(3) 写作形式和内容自由。在作文训练中, 放宽作文的形式和内容的限制, 让学生有情可抒, 选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 文章自然而功。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1) 在表现形式方面, 鼓励学生各种文体都要尝试, 掌握基本的表达技巧, 然后选取自己喜欢或擅长的写作文体;各种体裁都要练习, 然后重点使用自己擅长的体裁来写作;不设“禁区“, 不搞文体歧视。 (2) 在表现手法上, 指导学生在基本掌握各种表达技巧的基础上, 重点使用自己擅长或熟练的技巧来写作。 (3) 大力提倡学生用“博客体”为文, 不受任何心理的羁绊和形式的约束, 真实自然地进行表达, 张扬个性, 独抒性灵, 对提升文品、矫正弊端有莫大的裨益。 (4) 在内容方面, 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深入社区、参观厂矿, 走近基层民众, 接触“三教九流”, 采访政府要员, 让学生真切感知天地山川之妙、倾听基层民意、深味多彩的人生, 感受经济建设发展之神速, 激发其写作愿望, 然后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来写, 真实、自然、独特地再现生活, 抒写对生活的深刻认知。

(4) 评价开放自由。传统的作文教学中, 教师习惯于在评价中惯用“查找问题法”, 不断用放大镜查找问题, 而且往往依据局部问题将文章一棍子打死。这种评价法, 只能使学生对写作产生畏惧的心理, 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对写好作文从根本上失去了信心, 从而产生了拒绝甚至对抗的心理倾向。心理学家分析, 缺乏肯定与鼓励的批评, 会使人的情绪低落。所投注到所要从事的事情上的注意力就越少, 任务也就完成得不会理想, 进而陷入更为低落的情绪中。因此,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 要变“查找问题法”为“亮点牵引法”。具体做法是: (1) 在写作评价中, 多角度、多层次地从内容、形式、表达、情感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寻找“亮点”, 展示“亮点”, 充分地鼓励, 然后亮点”牵引“亮点”。这样, 学生的文章就拾级而上, 层层提升, 最终能出现“大光亮”, 同时, 还能促进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创造性潜能也得到有效开发, 最终能带来文章整体质量的飞升。 (2) 综合采用自评、交互评、小组评、班评, 师生共评、网评、QQ群评等形式,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他人或自己的文章, 发掘文章的“亮点”和价值, 指出修正的地方。鼓励学生打破束缚思想的框架, 给他们思想、言论以自由, 他们便会毫无顾忌地道出自己的心声, 讲出自己要讲的话, 这样文章才个性, 才能创出新意。 (3) 教师要综合运用谈心式评语、询问式评语、激励式评语、激情式评语等形式, 立足于写作心态的矫正和师生情感交流, 和学生实现心灵上的交流和沟通, 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培养写作情趣。评语指出不足要含蓄委婉, 忌一棍打死。评语要自然亲切, 如耳语般的评语, 才能启迪学生的心灵, 才能引起学生对讲评的重视, 激发其重新修改、再次努力的愿望。 (4) 大胆舍弃传统作文评改方法, 把时间和精力主要用在赏评上。或是教师对学生文章的精彩片段或精彩文章重点评改, 或组织学生集体“奇文共欣赏”, 或师生共同交互式评价赏析等等。如此, 对学生的写作肯定会产良好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韩英.小学生作文“畏难心理”的成因及对策.语文世界 (教师之窗) , 2011 (10) .

[2]徐飞.真我迷失:高考作文的难言之痛.语文教学通讯, 2008 (6) .

[3]孔丽.中学生写作心理现状分析及其对策.中国教师, 2006 (8) .

[4]赵乔翔.写作教学中学生相对差异心理及其控制策略.三峡大学学报, 2003 (3) .

二重性特征 篇8

所谓德育的共性培养:就是指在德育活动中, 德育工作者通过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培养, 促使受教育者逐步同化, 从而在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拥有与众相同的共性特征、共性价值, 以便满足社会、他人以及自己共性需要的社会活动过程。

所谓德育的个性培养:就是指在德育活动中, 德育工作者通过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培养, 促使受教育者逐步异化, 从而在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拥有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个性价值, 以便满足社会、他人以及自己个性需要的社会活动过程。

下面我们就以50名学生接受孝敬父母这样的一种德育活动为例, 通过对德育相关因素如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任务、德育过程、德育评价、德育结果等的分析, 来进一步说明德育的二重性。

一、从德育目标来看, 德育目标具有二重性

在对50名学生开展“孝敬父母”这样的一种德育活动中, 教会50名学生“孝敬父母”是总的德育目标, 在这一目标里同时包含着这样两个目标:一个是共性德育目标, 即让50名学生都能树立起“孝敬父母”这个共性价值理念;另一个是个性德育目标, 即让这50名学生在实际中能灵活开展实施“孝敬父母”的个性行为。也就是说在教育50名学生“孝敬父母”这个德育活动中, 实现了教会50名学生“孝敬父母”这个德育活动的总目标, 也就同时实现了这样两个目标, 一个共性培养目标, 即让这50名学生中的每个人都能树立“孝敬父母”这样的价值理念, 这是“孝敬父母”的前提和保证;还有一个是个性培养目标, 即教会这50名学生如何灵活实施具体“孝敬父母”的行为, 这个育人目标的最终结果是让这50名学生在相同的“孝敬父母”理念面前产生差异, 形成与众不同的个性行为特征。

可见, 德育目标由共性培养目标和个性培养目标这二重性目标构成。

二、从德育的内容来看, 德育内容具有二重性

在德育活动中, 德育的内容由共性培养内容和个性培养内容组成。

在50名学生接受“孝敬父母”这个德育活动中, 德育内容包含:“孝敬父母”这个共性价值理念内容和灵活开展“孝敬父母”行为活动的个性内容。

德育的共性培养内容通常表现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道德规范等等, 这些内容是学生 (受教育者)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健康成长所共同需要或必须具备的德育知识和理念。

德育的个性培养内容则表现为学生 (受教育者) 在德育上体现出来的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等等, 这些内容属于学生 (受教育者)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健康成长不同需要所形成的个性内容。

三、从德育的任务来讲, 德育任务具有二重性

在德育活动中, 德育的任务由共性培养任务和个性培养任务组成。而体现在教师 (教育者) 和学生 (受教育者) 身上的任务也具有双重性, 即教师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共性基础和个性特长;而学生的双重任务是发展自己的共性基础和个性特长。

还拿50名学生接受“孝敬父母”这个德育活动来讲, 这个教育活动的任务是教人“孝敬父母”, 它包含:培养学生树立“孝敬父母”这个道德理念的共性培养任务和培养学生灵活实施“孝敬父母”行为的个性任务。

就教师来说, 他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通过培养, 让学生掌握“孝敬父母”的道德理念;另一个是在学生当中, 发现有哪些学生在孝敬父母方面有个性特长, 可以重点培养。

就学生在接受孝敬父母这个德育活动中的任务也有两个:一个是树立“孝敬父母”道德理念, 另一个任务是看看自己在孝敬父母方面有着怎样的个性特点、个性特长?

四、从德育过程来看, 德育过程具有二重性

德育过程有同化过程和异化过程这样的二重属性构成, 一方面通过德育促进学生的同化, 形成学生的共性特征;另一方面通过德育促进学生的异化, 形成学生的个性特征。

在50名学生接受孝敬父母这样的一种德育活动中, 通过教育, 一方面要使50名学生在“孝敬父母”上得到逐步同化, 大家都树立孝敬父母的理念、掌握孝敬父母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 50名学生在接受“孝敬父母”的教育中, 也逐步得到了异化, 即这50名学生在实际“孝敬父母”的行为活动上, 总存在着差异、总显示着不同的个性特征, 有50名学生就有50个个性特征。

五、从德育评价及其结果来看, 德育具有二重性

就学生的德育质量结果来看, 也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是学生在绝对评价上体现出的共性培养结果情况, 即是否合格、是否达标;另一方面是学生在相对评价上体现出的个性培养结果情况, 即是否优秀、是否超群。

对孝敬父母这个德育活动的评价, 集中的体现在对50名学生的质量评价上, 当50名学生在接受完孝敬父母的培养后, 对他们的评价, 应从两方面来进行, 一方面根据“孝敬父母”的理念和孝敬父母的基础知识对他们分别进行检测, 看他们是否具备了“孝敬父母”的理念和相关基础知识, 如果具备了, 则说明该学生已达标合格, 如果不具备, 则没有达标合格, 需进一步培养;另一方面是看50名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是如何孝敬父母的, 在孝敬父母方面有哪些个性特征、个性特长?

二重性特征 篇9

一、剧本文学性的表达

一台戏, 靠的是演员们的表演和一个完整的故事来支撑, 这里所说的故事, 就是出自剧作家写的剧本。这种为了上演而写的剧本就要注重语言、结构、情节的铺展, 并由演员的一系列行为推动或承载的行动去感染观众。

我们去剧场观看戏剧演出, 无非就是看那些亲身经历过或未经历过, 周遭发生过或未发生过, 遇见过或未遇见过的一些人和一些事。很多戏剧作品当中的人和事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这就无形的跟受众之间引起了一种‘共鸣’, 这种‘共鸣’是把艺术和生活相结合的的一条隐形的连接线。它既像生活中随处都可发生的真实事件, 又有着属于戏剧演出特有的夸张夸大处理方式。夸张在于演员的表演, 情绪波动的夸张变化, 面部表情及肢体的夸张变化等等;而真实是在于戏剧活动中的演员及情节设置, 这些人和事都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剧作家根据所处时代, 当时的社会影响以及周遭出现过的人和事来对人物和情景进行设置, 那些可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并且足以让我们引起共鸣的人和事。

二、剧本戏剧性的表现

剧作家创造出的人物通过演员的表演‘活’了起来, 通过表演使得剧本活生生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而人物角色一经演员表演, 他就和创造者创造出的人物的原型渐渐有了距离。马丁·艾思琳说过, 剧本的排演, 是“死的语言和动作因演员们活生生的表演而赋予新的生命。”我认为这句话说的很对, 排演使得剧本由一种固定不动的方式转化为鲜活灵动的立体形象, 观众只需要坐在剧场中, 在一部戏开场的时候把自己融入进去, 跟随戏剧演出规定的情景, 慢慢跟着演员把戏‘走一遍’。由此看来, 剧本在戏剧活动中的对于表演的依附性就明确表现出来了。

观众走进剧场, 看得是什么?看的是演员的表演, 由演员把剧本当中“一定长度的, 完整的行动”加之语言和肢体的表达表演, 转化为立体的视, 听形象, 并通过一系列的行动来推进故事的发展, 这是观众从戏剧演出中收获到的信息。如我们在赖声川导演的话剧《如影随形》中可以发现, 场景的随意切换可以把观众带入不同的情境之中, 比如第五幕中, 演的是露露和真真两人在茶餐厅边吃边聊的情境, 整个场景的安排设置就如同生活当中茶餐厅的设置, 几个桌子、几把椅子、每个桌子上都放有茶餐厅惯见调料盒、菜单等等, 这些配合剧情营造出的一种置身于茶餐厅的生活景象, 大大增强了表现性。把有限的舞台空间无限化, 走进来的观众被剧场中上演的戏剧演出带到过去, 现在或者未来。这正是戏剧性一个明显的体现。这样自如的变化有助于剧情更连贯的发展下去, 让观众跟着剧走, 跟着故事走。

三、在“二重性”中隐藏的“思想性”

戏剧性和文学性之所以是戏剧活动中剧本的两个重要体现, 我想思想性可以作为连接这两个体现的桥梁。剧作家在创作剧本的时候通常会涉及到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 给观众以思考的空间, 让观众通过观看这个戏剧演出能够领悟到一些生活的意义或人生的况味。如《恋爱的犀牛》, 剧作家在创作剧本的时候, 无形的对自己写出的人物、事件灌入了个人意向性的的思想, 而到了导演, 演员, 舞美工作者等等在拿到剧本研读的这个阶段, 他们又会按着自己心中对每个人物及事件的理解, 站在自身角度的出发点来进行形象创造。剧本本身所附带的思想性在这三个阶段中被传递下来, 而每个人的理解又是不尽相同的,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一台戏, 不同的导演会使得这部戏呈现出不同的思想性, 演员亦如是。比如, 孟京辉导演的《恋爱的犀牛》, 段奕宏版本的马路让人觉得有些阴冷, 抑郁, ;郭涛版本的马路憨厚, 可爱, 有些喜感;郝蕾版本的明明虽把个性强硬的特征表现出来了, 但红色长裙加上长发的造型略微弱化了这个特征;吴越版本的明明以短发裤装的的形象出现, 给人聪明伶俐的感觉。这都是不同演员对于角色的理解, 采取不同的处理手段。观众们在观看的时候也必然会有着各自不同的对人物的理解。

人物或是事件在剧本当中体现出的可读的文学性, 搬上舞台上演之后人物或事件的可演的戏剧性, 都是在剧本创作之时兼备的二重性。这是戏剧演出上演的先决条件, 就像是人体的血肉和骨架, 在骨架上添入丰沛的血液和健美的肌肤才能使人们了解人体的全貌。两个特性能够恰当的互相支撑, 各执其责, 那么, 就会令戏剧表演完美呈现在观众面前。

参考文献

[1]吴戈.戏剧本质新论[M].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1.

[2]焦菊隐.焦菊隐戏剧论文集.<导演.作家.作品>[C].上海文艺出版社, 1979.

[3]王振伟.戏曲文学剧本的文学性[J].当代戏剧, 1989 (6) .

[4]董健.戏剧性简论[J].戏剧艺术, 2003 (6) .

上一篇:三重奏下一篇:文化价值取向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