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性

2024-06-10

二重性(共11篇)

二重性 篇1

二重性词语的延性

如我国古代大数学家祖冲之发明的圆周律π=3。1415……,小数点后面位数无限多一样,汉语中,内涵无限多的词语,用于表达,一方面,可隐藏优柔寡断、拖沓的劣性,使慵懒、推卸者顺利逃脱。另一方面,可表达人们对于某些事情持续的渴望,是希冀、愿望的最佳表达语。此类词语的二重性,足见汉语词语的容量与优势。

明天,指哪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可以无限延绵。有的基层同志找某单位办事,接待的.说,明天来吧。结果,人家真的来啦,人没在。旁边有人赶快打电话联系,电话里说,他在外面办事,明天来吧。就这样,“明天”一词,不用变幻,可以表达绵延的无限时间,等着吧,熬白头。但这位管事者会说,不就是让你明天来吗,就差一天,你急什么?

延绵性词语妙用,是一种掩护,有人完全可以轻松地在其麾下,过着在办公室里悠然自得地看报纸、喝茶水、聊天的日子,可以置百姓焦急等待于不顾,在办公时间办私事。宛如商店“明日盘点”的牌子,一用若干年,哪天想歇业,都可以拿出来挂上,拒绝顾客。机关用明日打发服务对象,也是不算新发明的高招。时下,人们对治理酒后驾车现象,决心之大、处罚之严、执法之持续拍手称快,呼吁如果治理社会一切不良想象,都像治理酒后驾车现象一样就好了。回头来看,治理酒后驾驶的成功,取决于,每个环节坚持马上就办原则,犯错就处理,不搞等明天再说的下不为例。身份无论高低、名气无论大小,一视同仁。像高晓松,一次酒驾,就动真格的,戴上明晃晃手铐,还上电视予以曝光,试想,治理危害社会诸多恶行,哪次能如此的严厉?像拔草一样,长在园田里的野草,刚露出头,还是嫩嫩的芽,今天,就动手拔掉,用不了多大劲,就解决了。明天再说吧,一次次绵延,草长得高了,根子扎得深了,再去拔,就晚了。管理社会情同此理。。

这些暗藏玄机词语,往往用时感到事情没那么严重,人们理解明天与人们期望时间,仅差一天;犯错误可原谅的次数,只有一次。与得饶人处就饶人的常理相符,很富有人情味。其实不然,不良地退让,即使一步,其潜在危险也是相当严重的。因为,有些事情,容不得时间一丝一毫延展。还以说酒后驾车为例。机动车走在马路上,面对活生生人群,生命只有一次,死不能复生,一次车人碰撞,惨剧就发生了,谁会自愿拿自己生命在横冲直幢、铁兽面前,供人练摊?诸如此类的暗含绵延性词语,潜在危险是彻头彻尾的,虚伪且凶残,莫为其温和表象动容。

明天,就表意而言,也常用于表示人们一种愿望。好的制度,希望坚持下来。今天做到了,明天还要如此,这个明天是无限延绵的,几年、几十年一直到永远,而不是一阵风。做出的事,讲出的话,字字砸室,无一点泡沫,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而不是虎头蛇尾。只有这样,我们管理的重点放在永远的明天,老百姓才能看到希望。赢得信任立即行动虽好,贵在坚持到永远的明天。

二重性 篇2

1927年回国后在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时候夏衍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随后服从党的安排“以一个‘不曾写过一篇作品的非文艺工作者’的身份跨进了文艺界, 并从此毕生从事于文艺工作。”[2]这之后, 从组织“左联”, 涉足戏剧界、电影界再到从事新闻事业, 他临危受命, 一直握着为革命抗战服务的笔, 就如他所说的“有这么一些人, 他们首先是革命者, 先是为了革命利益, 用文艺作为革命的武器, 进行创作活动, 在创作实践中, 才逐渐掌握了文艺创作的规律, 学会了创作的技巧。”[3]因此夏衍有着“即于现实, 即于人民”的创作传统, 这种鲜明的政治态度和强烈的时代气息让他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并把文艺看作民族解放道路的强有力的武器。正是这种强烈的政治使命感让他的每一部剧作都是有所为而为之, 对时局, 对政治的介入, 成了他创作戏剧的原动力。

夏衍特别强调客观和民主, 强调要对人民大众有着真诚的热爱和关心。他希望人能够“对内合作, 对人体谅, 对事公正”这是他一直坚持的诚实朴质作风, 夏衍说:“中国戏剧是最‘即于现实政治’的一种艺术”所以他一直教导青年作家一定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行动力的作者和斗士”, 参加社会生活, 深入到人民大众的实际生活中去, 向人民大众学习, 真正的懂得大众的生活后才能够表达出真情动人的地方来感染观众。

在20年代末的上海文艺界发生了一场关于革命文学的论战, 夏衍那时是支持革命文学的口号。他说“在立三路线统治时期, 我也以‘左’为荣, 以‘左’正确”[4], 在“左翼”初期, 这种极“左”的思想依然存在着, 直到1932年11月“左翼”开始摆脱这种极“左”思想起, 夏衍也开始有了挖掘文艺作品艺术技巧问题的思考, 在他进入电影界拍摄《春蚕》《狂流》等剧作时, 在编剧上他就追求一种巧妙的故事结构、自然真实生动的叙事方法, 他指出剧作家的本领应该是艺术的感受, 而不是表层的爱国观念的廉卖, 同时也提出一个口号:“戏里面多一点实生活, 实生活里面少一点戏!”[5]可见, 夏衍此时已经站在革命现实主义立场上追求主题思想的深化。在写作《上海屋檐下》前他已经认识到《赛金花》和《自由魂》的人物刻画不够鲜明, 他“必须写人物、性格、环境……只让人物在舞台上讲几句慷慨激昂的话是不能感染人的”[6]《上海屋檐下》也初步奠定了他注重用人物内心戏来刻画性格并且追求一种自然真实的风格特点。至此表明, 夏衍已经开始由一个单纯的革命家向无产阶级作家迈进了。从接下来的40年代起, 用作家的思维去关注人的现实生活, 反应人的内心呼声, 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追求完善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1942年夏在重庆北碚的这个时期他号召编剧、导演、演员等为了正规化剧院都来做一些提高业务水平、艺术水平的工作, 同时他为自己写了不成样子的剧本感到内疚, 这些其实就表明夏衍已经在以一个作家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了。

作为一名革命者, 夏衍在做到与作家身份平衡时, 他用了托尔斯泰说过的话:“学习使你们自己成为人民不可缺少的部分, 应该用你们对人民的爱, 用你们的心”[7]这里就表明了夏衍决心用真诚的心灵和灵魂的修养去感受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 用艺术的手法去表达这种喜怒哀乐, 而不是生硬的用话剧作为革命的传声筒。

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给夏衍思想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会议要求无产阶级的作品要实现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反对所谓‘标语口号式’的倾向。这促使夏衍在戏剧创作中更加注重对人的感情以及作品结构形式的艺术化表现。他在《谈真》和《真实的关心》中指出剧作家要有热情有真情的去感觉社会时代, 能够诚实的爱善恶恶, 作家对他的作品形象也要有着真实的感情和态度, 只有这样才作品才能够有生命, 有血肉, 才能够在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 虚伪的应付和报账态度是不能要的。夏衍痛斥文艺作品中“公式化”现象, 他强调艺术要有创新性, 内容要有新意, 就算是被写滥了的题材, 也要遵守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法则, 入情入理的刻画人生, 达到情与理的浑然一致, 艺术作品才能够具有感人的力量。

夏衍的内心有着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永不言败的骨气, 像野草一样充满了韧劲, 他对自己的信仰是坚定的, 真诚的, 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受, 又对艺术的表达有着独到的创新, 两者结合, 来激励滋养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摘要:阅读夏衍的作品, 我们体验到的不仅仅是政治文化, 还有深刻的人文情怀和独特的艺术个性。带着这样的阅读体验, 笔者就其创作主体身份的二重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革命者,作家,二重性

参考文献

[1]吴祖光.革命家的作家和战士夏衍[A].夏衍研究资料[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3.408.

[2][5][6][7]陈坚.夏衍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48.121.125.333.

“铸刑鼎”的二重性 篇3

笔者很早就对此有一个直觉上的疑惑:反对铸刑鼎的这些人,个个都是重量级的贤达,其人品操守广受赞誉。如果铸刑鼎真是好事,为何反对者都是正人君子?再看看子产对叔向的回应,声称自己考虑不了子孙后代的长远问题,铸刑鼎是“救世”之作,这种以“应急”为理由的回答明显底气不足。所以,反思铸刑鼎的得失利弊,澄清其中的疑点,对当今的制度建设不无裨益。撇开说子产和赵鞅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叔向和孔子代表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或者革新与保守的争论、法治和人治的争论等等“政治正确”的框架,从行为管理的角度分析铸刑鼎的功过,对今日的管理学及管理实践还是有一些意义的。

管理离不开制度建设,而制度建设势必会碰到古代铸刑鼎类似的问题。当今有许多管理者,看到自己理想中的“应然”与现实中的“实然”不符,总希望以制度规范来改造实然,使其走向应然状态。就像古代的子产和赵鞅,试图用出台一个新的制度来约束众人。然而,即便这种行为没有人反对,做个跟踪就不难发现,多数公之于众的成文制度,所收到的效果总会同原初的设想有一些距离;有些制度,可能短期效果明显,但长远考虑几乎无法逃脱效用衰减的厄运;还有些制度,可能用心良苦,但多数人却不领情,制度运行会陷入法不责众的困境;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制度在实际操作中会事与愿违,走向反面。所以,仅仅赞扬铸刑鼎,无助于形成良好的制度体系,难以实现“善治”。

作为管理制度,首先要考虑的是成文法与习惯法的关系。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从制度角度完全可以解释为对习惯法的推崇。习惯法的特征之一,就是守法行为来自习惯而不是来自制度条文,不知道法律也照样遵守法律。一个文盲,也可以很讲礼义,他所讲的礼义,并不是来自成文规定,而是来自生活实践中以经验感知和理解的习惯法准则。一个法盲,他违反的肯定是成文法,而不会是习惯法。孔子、叔向反对铸刑鼎,实际上正是出于成文法替代习惯法的担心。古人从经验层次上认识到“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成文法永远不可能约束人们的一切行为。所以,民商法的基本原则就是“法无明文即自由”,把成文规定管不到的地方交给自由意志,而自由意志在社会中无处不受习惯法制约。管理中制定制度,如果仅仅着眼于成文制度而忽视习惯准则,那么这种成文制度会在实施中捉襟见肘。

从制度的遵守情况看,单一的成文法肯定会滋生出规避行为。法网愈密,漏洞愈多,合法规避愈频繁。叔向等反对铸刑鼎的焦点,就是担心规避行为。“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侥幸以成之,弗为可矣。”只有“闲之以义,纠之以政,行之以礼,守之以心,奉之以仁”,才能形成良风美俗(《左传》昭公六年)。没有习惯准则层次的积极培育,单一成文法会导致消极规避,引发机心,尚功利而忘道义。所以,成文制度必须寻求与习惯法的价值准则配套。

凡是成文制度同习惯准则不配套的地方,就会发生“法不责众”的制度失效。而一个制度如果多数人员多数情况都不愿遵守,意味着这个制度存在着背离习惯准则的问题。仅仅从维护制度效力的角度看,法不责众现象会使制度丧失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尤其是惩罚性制度,当多数人的行为都符合惩罚条件时,这个制度不是流于虚文,就是惹起众怒。即便是制度本意在于移风易俗,追求改变行为习惯,管理者也要认识到,这种变化只有发生在习惯法层面才可真正有效。移风易俗靠诱导不靠强制,强制性改变习惯,一旦强制稍微松动或者削弱,旧有习惯就会迅速反弹。而要维持强制效果,只能不断加压,导致成文制度和习惯准则冲突的激化。

即使上述问题都不发生,成文制度都还会面临效应递减的问题:出台时雷厉风行,暴风骤雨;然后雷声大雨点小,干打雷不下雨;再向后,连雷声也听不到了。哪怕是很好的制度,都逃脱不了这种效应递减的命运。人类不可能一劳永逸制定出永远有效的制度,为了保证制度效力,管理者只能间隔性地变革或者修订制度,陷入制度多变的周期循环。任何成文法都具有应急性而缺乏长远性,在制度化管理中必须辅之以时间考量,以保证制度效果的半衰期能够满足管理需要。

最后,谁来保证制度的正义?中世纪的神学家阿奎那曾经强调,只有“神法”才是正义的体现,“人法”有可能不正义。如果“人法”违背了公共福利和善性,就会带来不正义。而任何人对公共福利的感知都是局部的,对善性的追求都是有限的,所以,“人法”极易出现非正义,需要以“神法”来校正“人法”,“顺从神而不是顺从人”。按照西方法学的自然法理论,人为法也要以自然法来确定其正当性和合理性。今天,人们可以不信神,但不能认为自己就是上帝。制度化管理的热衷者应该对此保持必要的警惕,防止制度迷信。

从上述方面看,孔子、叔向等人对铸刑鼎的批评不宜一概否定。在今天的管理中,我们并不排斥“刑鼎”,但是,要对“刑鼎”抱有谨慎的态度,重视成文法和习惯法的关系,使“刑鼎”之利真正得到呈现,而把“刑鼎”之害掌控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责任编辑:邓中华 dengzhonghua@guanlixuejia.com

技术价值二重性与技术的合理应用 篇4

技术价值二重性与技术的合理应用

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技术本身固有的、不可分割的.两种属性,这两种属性在技术现代化和技术社会化进程中不断被放大和强化,从而导致技术价值分裂.因此,在实践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对技术进行合理应用.

作 者:王树松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刊 名:黑河学刊英文刊名:HEIHE JOURNAL年,卷(期):“”(4)分类号:B018关键词:技术属性 技术价值 合理应用

定义证明二重极限 篇5

关于二重极限的定义,各类数学教材中有各种不同的表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定义1设函数在点的某一邻域内有定义(点可以除外),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总存在正数,使得对于所论邻域内适合不等式的一切点p(X,y)所对应的函数值都满足不等式那末,常数A就称为函数当时的极限.定义2设函数的定义域为是平面上一点,函数在点儿的任一邻域中除见外,总有异于凡的属于D的点,若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总存在正数a,使得对D内适合不等式0<户几卜8的一切点p,有不等式V(p)一周<。成立,则称A为函数人p)当p~p。时的极限.定义3设函数X一人工,”的定义域为D,点产人工。,人)是D的聚点,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总存在正数8,使得对于适合不等式的一切点p(X,…ED,都有成立,则称A为函数当时的极限.以上三种定义的差异主要在于对函数的前提假设不尽相同.定义1要求人X,…在点p入x。,汕)的某去心邻域内有定义,而定义2允许人工,y)在点p。(X。,入)的任一去心邻域内都有使人X,y)无定义的点,相应地,定义I要求见的去心邻域内的点p都适合/(p)一A卜

利用极限存在准则证明:

(1)当x趋近于正无穷时,(Inx/x^2)的极限为0;

(2)证明数列{Xn},其中a>0,Xo>0,Xn=/2,n=1,2,…收敛,并求其极限。

1)用夹逼准则:

x大于1时,lnx>0,x^2>0,故lnx/x^2>0

且lnx1),lnx/x^2<(x-1)/x^2.而(x-1)/x^2极限为0

故(Inx/x^2)的极限为0

2)用单调有界数列收敛:

分三种情况,x0=√a时,显然极限为√a

x0>√a时,Xn-X(n-1)=/2<0,单调递减

且Xn=/2>√a,√a为数列下界,则极限存在.设数列极限为A,Xn和X(n-1)极限都为A.对原始两边求极限得A=/2.解得A=√a

同理可求x0<√a时,极限亦为√a

综上,数列极限存在,且为√

(一)时函数的极限:

以时和为例引入.介绍符号:的意义,的直观意义.定义(和.)

几何意义介绍邻域其中为充分大的正数.然后用这些邻域语言介绍几何意义.例1验证例2验证例3验证证……

(二)时函数的极限:

由考虑时的极限引入.定义函数极限的“”定义.几何意义.用定义验证函数极限的基本思路.例4验证例5验证例6验证证由=

为使需有为使需有于是,倘限制,就有

例7验证例8验证(类似有(三)单侧极限:

1.定义:单侧极限的定义及记法.几何意义:介绍半邻域然后介绍等的几何意义.例9验证证考虑使的2.单侧极限与双侧极限的关系:

Th类似有:例10证明:极限不存在.例11设函数在点的某邻域内单调.若存在,则有

=§2函数极限的性质(3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函数极限的基本性质。

教学要求:掌握函数极限的基本性质:唯一性、局部保号性、不等式性质以及有理运算性等。

教学重点:函数极限的性质及其计算。

教学难点:函数极限性质证明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一、组织教学:

我们引进了六种极限:,.以下以极限为例讨论性质.均给出证明或简证.二、讲授新课:

(一)函数极限的性质:以下性质均以定理形式给出.1.唯一性:

2.局部有界性:

3.局部保号性:

4.单调性(不等式性质):

Th4若和都存在,且存在点的空心邻域,使,都有证设=(现证对有)

註:若在Th4的条件中,改“”为“”,未必就有以举例说明.5.迫敛性:

6.四则运算性质:(只证“+”和“”)

(二)利用极限性质求极限:已证明过以下几个极限:

(注意前四个极限中极限就是函数值)

这些极限可作为公式用.在计算一些简单极限时,有五组基本极限作为公式用,我们将陆续证明这些公式.利用极限性质,特别是运算性质求极限的原理是:通过有关性质,把所求极限化为基本极限,代入基本极限的值,即计算得所求极限.例1(利用极限和)

例2例3註:关于的有理分式当时的极限.例4

技术双重性论浅析 篇6

技术双重性论浅析

技术的预定目标与技术的后果总是存在不一致,这就产生了技术双重性论.尽管当代社会是建构在技术上的社会,并且技术带给人的`方便和舒适使人陶醉在享受技术成果的喜悦中,但是,技术的负效应足以使人清醒和悔悟.随着技术的发展,一直有一些有识之士对技术提出批评和质疑.今天技术的双重性论效应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尽管对技术的批判思想存有许多缺陷,但是其对技术文明的反思和觉醒具有深刻和长远的意义.

作 者:魏庆华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刊 名: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3(3) 分类号:A811 关键词:技术双重性论   技术  

《雷雨》语言潜台词的二重性赏析 篇7

饱含丰富意蕴的潜台词,无不烛照着深藏在人物灵魂深处的珍品或污垢,深刻地揭示出人性本身的弱点与矛盾,从而让读者更深入地品味人类在命运困境中无奈的挣扎及终至毁灭的悲凉凄怆。仔细研究,我们发现在《雷雨》中,潜台词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说话者故意设“潜”,故设言外之意,或话中有话,或意在言外。

一.试探虚实,暗中斗智

繁漪 他现在还没起来么?

四凤 谁?

繁漪 (没有想到四凤这样问,忙收敛一下) 嗯 ,———自然是大 少爷。

四凤 我不知道。

繁漪 (看了她一眼) 嗯?

四凤 这一早晨我没有见着他。

繁漪 他昨天晚上什么时候回来的?

四凤 (红脸) 您想,我每天晚上总是回家睡觉,我怎么知道。

繁漪 (不自主地,尖酸) 哦,你每天晚上回家睡! (觉得失言) 老爷回来,家里没有人会伺候他,你怎么天天要回家呢?

……

繁漪 他又喝醉了么?

四凤 我不清楚。———(想找一个新题目) 太太,你吃药吧。

在这段台词中,双方围绕周萍进行了十多个回合的周旋。繁漪对四凤充满了敌意,不断地“进攻”与“试探”,她既要探测四凤与周萍的关系,又要保持做主子的尊严。因而用提问的方式转弯抹角、反复测探,甚至有些咄咄逼人,迫使对方不得不做出回答,从而证实心中的悬疑。四凤的答话是被动的、不得已的,但她心中早有提防,因而守口如瓶,步步设防,滴水不漏。繁漪问“他还没有起来么”,试图利用代词“他”指代的模糊性令四凤猝不及防。四凤也很谨慎,故意反问一句“谁”,从而化被动为主动,迫使繁漪有所收敛,巧妙地进行了一次小小的反击。最后,四凤为了摆脱繁漪的纠缠和场面的尴尬 ,采用了跳脱的手法,转移了话题。这段台词,虽然双方心知肚明,却有人明知故问,有人装聋作哑,表面如一潭波澜不兴的春水,内心却各有盘算,酝酿着惊涛骇浪,在宁静的气氛里蕴含着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在《雷雨》第四幕中,鲁贵偷听了繁漪与周萍的一番争吵,再次证实了繁漪与周萍私通的事实,在面对繁漪时,既要让她知晓这一事实,又要保持奴才对主子应有的恭敬,同时还要表达自己的利益索求,因此鲁贵与繁漪的语言就产生言此意彼、旁敲侧击、隐显不定、抑扬交错的特点。

二.情感失控,巧加掩饰

鲁大海 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萍 (向仆人们) 把他拉下去。

侍萍 (大哭起来) 哦,这真是一群强盗! (走至周萍面前,抽咽) 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周萍 你是谁?

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人通常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向,或顾左右而言他,或声东而击西。“你是萍”,使用了谐音双关。侍萍日夜思念离别多年的儿子,言中之意是说“你是我的萍儿”。话音刚出口,此时此地既不能相认也不愿相认的这个特殊环境逼使她不得不把“萍”改为“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使用了转换话题。一个“凭”字的巧妙转换,准确地表达了她感情的急剧变化,内心世界的极大痛苦和悲愤。此时,侍萍内心的愤恨、痛苦、失望、悲哀……什么都有,可谓百感交集。当周萍问:“你是谁?”侍萍说:“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身为母亲的侍萍多么想让眼前的儿子喊一声“妈”啊 , “我是你的———”的 潜台词就是:“我是你的妈。”“妈”字就要脱口而出,她又再一次抑制住自己的感情,马上改成“你打的这个人的妈”。侍萍做梦都想见到她的萍儿,甚至不惜带着幻想对周朴园不断地提醒、暗示,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母子见面竟然是在如此残酷的场合:父子陌路,兄弟相残。现实使她幡然醒悟,所以她愤怒地斥责:“这真是一群强盗!”周萍打了鲁大海两记耳光,犹如打在她的心上,她没有想到日夜挂念的萍儿竟如此狠毒。

以上两例都属于常见的潜台词的使用,即前文所言的潜台词第一种用法,这在《雷雨》以及其他戏剧中都比较常见。在《雷雨》 中还有另外一种潜台词的用法:说话人并无言外之意,而是由于听话者“心中有意”,故而旁生出“言外之意”,造成一语双解现象,并由此节外生枝,风云乍起,而这种用法常常被人忽视或与前一种情况混同。试举两例进行赏析。

三.言者无意,听者惊魂

周朴园 (突然抬起头来) 我听人说你现在做了一件很对不起自己的事情。

周萍 (惊) 什———什么?

周朴园 (低声走到周萍 的面前) 你知道你现在做的事是对不起你的父亲么?并且———(停) ——对不起你的母亲么?

周萍 (失措) 爸爸。

周朴园 (仁慈地,拿着周萍的手) 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意当着人谈这件事。 (停,喘一口气,严厉地) 我听说我在外边的时候,你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

周萍 (更惊恐) 爸,没有的事,没有,没有。

周朴园 一个人敢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

周萍 (失色) 爸!

周朴园 公司的人说你总是在跳舞场里鬼混,尤其是这两三个月,喝酒,赌钱,整夜地不回家。

周萍 哦, (喘出一口气) 您说的是——

周朴园 这些事是真的么? (半晌) 说实话!

周萍 真的 ,爸爸。 (红了脸)

周朴园得知周萍这两年“喝酒,赌钱,整夜地不回家”,十分震怒,他以一个封建卫道士的面孔训斥周萍不守家规,败坏门风。周萍却以为自己和繁漪的私情已经败露,所以十分惊恐,他的话表现出做贼心虚和懦弱胆怯。两个说话主体各怀心事,表达方是一个意思,理解方是另一个意思,一语双解,场面十分紧张。《雷雨》的潜台词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使人物内心的隐秘得以完全地表现。它的每个人物说话都符合自己的身份、性格、教养,连语言的节奏、韵味都不同。《雷雨》的每个字就像从人心底迸发出来的,容量大,色彩浓,对话的过渡和衔接也十分巧妙。

四.言此及彼,揭开真相

【周朴园由书房进,大家不动,静寂。】

周朴园 (在门口) 你叫什么?你还不上楼去睡?

繁漪 (倨傲地) 我请你见见你的好亲戚。

周朴园 (见侍萍、四 凤在一起,惊) 啊,你,你们这是做什么?

繁漪 (拉四凤问周朴园) 这是你的媳妇,你见见。 (指着周朴园向四凤) 叫他爸爸! (指着侍萍向周朴园) 你也认识这位老太太。

侍萍 太太!

繁漪 萍,过来!当着你的父亲,过来,给这个妈叩头。

周萍 (难堪) 爸爸,我———

周朴园 (明白地) 怎么———(向侍萍),侍萍,你到底还是回来了。

繁漪 (惊) 什么?

侍萍 (慌) 不,不,您弄错了。

周朴园 (悔恨地)侍萍,我想你也会回来的。

侍萍 不,不! (低头) 啊!天!

繁漪 (惊愕地) 侍萍 ? 什么,她是侍萍?

周朴园 嗯。 (烦厌地) 繁你不必故意问我。她就是萍儿的母亲,三十年前死了的。

繁漪 天啊!

一个“啊”字表现了周朴园再次见到侍萍的慌乱,几乎脱口而出“你怎么又来了?”这句话来。但是他毕竟深沉老练,所以竭力压住惊慌,故作镇静地问了一句:“你们这是做什么?”接下来,繁漪不怀好意地一会儿叫他认这个,一会儿叫他认那个,而他又完全不知道周萍和四凤的关系 , 极度慌乱 中也没有 完全搞懂“妈”的含义,于是他一心以为他和侍萍的关系已经被大家知道了 (后来繁漪的“侍萍?什么,她是侍萍?”这样由衷的惊奇,竟被他认为是故意的嘲弄),他觉得再没有隐瞒的必要,终于公开了真相。

《雷雨》语言潜台词的二重性赏析 篇8

饱含丰富意蕴的潜台词,无不烛照着深藏在人物灵魂深处的珍品或污垢,深刻地揭示出人性本身的弱点与矛盾,从而让读者更深入地品味人类在命运困境中无奈的挣扎及终至毁灭的悲凉凄怆。仔细研究,我们发现在《雷雨》中,潜台词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说话者故意设“潜”,故设言外之意,或话中有话,或意在言外。

一.试探虚实,暗中斗智

繁漪 他现在还没起来么?

四凤 谁?

繁漪 (没有想到四凤这样问,忙收敛一下)嗯,——自然是大少爷。

四凤 我不知道。

繁漪 (看了她一眼)嗯?

四凤 这一早晨我没有见着他。

繁漪 他昨天晚上什么时候回来的?

四凤 (红脸)您想,我每天晚上总是回家睡觉,我怎么知道。

繁漪 (不自主地,尖酸)哦,你每天晚上回家睡!(觉得失言)老爷回来,家里没有人会伺候他,你怎么天天要回家呢?

……

繁漪 他又喝醉了么?

四凤 我不清楚。——(想找一个新题目)太太,你吃药吧。

在这段台词中,双方围绕周萍进行了十多个回合的周旋。繁漪对四凤充满了敌意,不断地“进攻”与“试探”,她既要探测四凤与周萍的关系,又要保持做主子的尊严。因而用提问的方式转弯抹角、反复测探,甚至有些咄咄逼人,迫使对方不得不做出回答,从而证实心中的悬疑。四凤的答话是被动的、不得已的,但她心中早有提防,因而守口如瓶,步步设防,滴水不漏。繁漪问“他还没有起来么”,试图利用代词“他”指代的模糊性令四凤猝不及防。四凤也很谨慎,故意反问一句“谁”,从而化被动为主动,迫使繁漪有所收敛,巧妙地进行了一次小小的反击。最后,四凤为了摆脱繁漪的纠缠和场面的尴尬,采用了跳脱的手法,转移了话题。这段台词,虽然双方心知肚明,却有人明知故问,有人装聋作哑,表面如一潭波澜不兴的春水,内心却各有盘算,酝酿着惊涛骇浪,在宁静的气氛里蕴含着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在《雷雨》第四幕中,鲁贵偷听了繁漪与周萍的一番争吵,再次证实了繁漪与周萍私通的事实,在面对繁漪时,既要让她知晓这一事实,又要保持奴才对主子应有的恭敬,同时还要表达自己的利益索求,因此鲁贵与繁漪的语言就产生言此意彼、旁敲侧击、隐显不定、抑扬交错的特点。

二.情感失控,巧加掩饰

鲁大海 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 萍 (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侍 萍 (大哭起来)哦,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抽咽)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周 萍 你是谁?

侍 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人通常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向,或顾左右而言他,或声东而击西。“你是萍”,使用了谐音双关。侍萍日夜思念离别多年的儿子,言中之意是说“你是我的萍儿”。话音刚出口,此时此地既不能相认也不愿相认的这个特殊环境逼使她不得不把“萍”改为“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使用了转换话题。一个“凭”字的巧妙转换,准确地表达了她感情的急剧变化,内心世界的极大痛苦和悲愤。此时,侍萍内心的愤恨、痛苦、失望、悲哀……什么都有,可谓百感交集。当周萍问:“你是谁?”侍萍说:“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身为母亲的侍萍多么想让眼前的儿子喊一声“妈”啊,“我是你的——”的潜台词就是:“我是你的妈。”“妈”字就要脱口而出,她又再一次抑制住自己的感情,马上改成“你打的这个人的妈”。侍萍做梦都想见到她的萍儿,甚至不惜带着幻想对周朴园不断地提醒、暗示,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母子见面竟然是在如此残酷的场合:父子陌路,兄弟相残。现实使她幡然醒悟,所以她愤怒地斥责:“这真是一群强盗!”周萍打了鲁大海两记耳光,犹如打在她的心上,她没有想到日夜挂念的萍儿竟如此狠毒。

以上两例都属于常见的潜台词的使用,即前文所言的潜台词第一种用法,这在《雷雨》以及其他戏剧中都比较常见。在《雷雨》中还有另外一种潜台词的用法:说话人并无言外之意,而是由于听话者“心中有意”,故而旁生出“言外之意”,造成一语双解现象,并由此节外生枝,风云乍起,而这种用法常常被人忽视或与前一种情况混同。试举两例进行赏析。

三.言者无意,听者惊魂

周朴园 (突然抬起头来)我听人说你现在做了一件很对不起自己的事情。

周 萍 (惊)什——什么?

周朴园 (低声走到周萍的面前)你知道你现在做的事是对不起你的父亲么?并且——(停)——对不起你的母亲么?

周 萍 (失措)爸爸。

周朴园 (仁慈地,拿着周萍的手)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意当着人谈这件事。(停,喘一口气,严厉地)我听说我在外边的时候,你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

周萍 (更惊恐)爸,没有的事,没有,没有。

周朴园 一个人敢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endprint

周 萍 (失色)爸!

周朴园 公司的人说你总是在跳舞场里鬼混,尤其是这两三个月,喝酒,赌钱,整夜地不回家。

周萍 哦,(喘出一口气)您说的是——

周朴园 这些事是真的么?(半晌)说实话!

周 萍 真的,爸爸。(红了脸)

周朴园得知周萍这两年“喝酒,赌钱,整夜地不回家”,十分震怒,他以一个封建卫道士的面孔训斥周萍不守家规,败坏门风。周萍却以为自己和繁漪的私情已经败露,所以十分惊恐,他的话表现出做贼心虚和懦弱胆怯。两个说话主体各怀心事,表达方是一个意思,理解方是另一个意思,一语双解,场面十分紧张。《雷雨》的潜台词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使人物内心的隐秘得以完全地表现。它的每个人物说话都符合自己的身份、性格、教养,连语言的节奏、韵味都不同。《雷雨》的每个字就像从人心底迸发出来的,容量大,色彩浓,对话的过渡和衔接也十分巧妙。

四.言此及彼,揭开真相

【周朴园由书房进,大家不动,静寂。】

周朴园 (在门口)你叫什么?你还不上楼去睡?

繁 漪 (倨傲地)我请你见见你的好亲戚。

周朴园 (见侍萍、四凤在一起,惊)啊,你,你们这是做什么?

繁 漪 (拉四凤问周朴园)这是你的媳妇,你见见。(指着周朴园向四凤)叫他爸爸!(指着侍萍向周朴园)你也认识这位老太太。

侍 萍 太太!

繁 漪 萍,过来!当着你的父亲,过来,给这个妈叩头。

周 萍 (难堪)爸爸,我——

周朴园 (明白地)怎么——(向侍萍),侍萍,你到底还是回来了。

繁 漪 (惊)什么?

侍 萍 (慌)不,不,您弄错了。

周朴园(悔恨地) 侍萍,我想你也会回来的。

侍 萍 不,不!(低头)啊!天!

繁 漪 (惊愕地)侍萍?什么,她是侍萍?

周朴园 嗯。(烦厌地)繁你不必故意问我。她就是萍儿的母亲,三十年前死了的。

繁 漪 天啊!

一个“啊”字表现了周朴园再次见到侍萍的慌乱,几乎脱口而出“你怎么又来了?”这句话来。但是他毕竟深沉老练,所以竭力压住惊慌,故作镇静地问了一句:“你们这是做什么?”接下来,繁漪不怀好意地一会儿叫他认这个,一会儿叫他认那个,而他又完全不知道周萍和四凤的关系,极度慌乱中也没有完全搞懂“妈”的含义,于是他一心以为他和侍萍的关系已经被大家知道了(后来繁漪的“侍萍?什么,她是侍萍?”这样由衷的惊奇,竟被他认为是故意的嘲弄),他觉得再没有隐瞒的必要,终于公开了真相。

黑格尔在总结戏剧艺术在人物性格典型化方面积累的带规律性的经验时指出:“人物的特点就在于他不仅担负多方面的矛盾,而且还忍受多方面的矛盾,在这种矛盾里仍然保持自己的本质,忠实于自己。”戏剧是一种严格要求让人物自己现身说法的艺术。在这里,一切都必须逼肖生活,必须让剧中人生活在他们自己的生活中,说他们自己的话,根据他们的阶级、职业、经历、处境、习惯、爱好等说出自己非说不可的话。台词的刺激性、包蕴性构成《雷雨》特有的戏剧语言艺术潜质,开拓了戏剧语言的审美视野,这是曹禺对现代戏剧艺术的又一原创性贡献。

《自我二重奏》教学设计 篇9

2、能力目标:陈述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家的文化);陈述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陈述今昔过年的异同,陈述自己对过年习俗的新认识和新理解。

3、情感目标:表情朗诵课文(热爱民俗文化,激发热爱民俗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一、进入新课(背景音乐喜洋洋)

(学生播放投影)宋朝著名诗人王安石曾经写过一首诗《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播放投影的同学问:首诗描写我们中国哪个传统节日的?(春节)

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年,诗中写到了过年时人们有放鞭炮,贴春联的习俗。那么远在北京郊区的运河那儿,在几十年前是人们怎样过年的呢?我们现在就走进《本命年的回想》,随着著名的乡土作家刘绍棠到那儿去过一次年,领略一下那儿的民俗风情。板书课题

二、解释课题

1、谁能告诉老师“本命年”是什么意思?(见书下注释)渗透读书方法

2、第一个“本命年”是几岁?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多少岁了,你是怎么知道的?(12岁,60岁,最后一段。)

3、通过预习,你了解到作者的一些情况了吗?(投影作者头像,发言后出示,请学生朗读)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他的《蒲柳人家》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京门脸子》获得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敬柳亭说书》获得首届中国大众文学优秀长篇小说奖。《峨眉》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奖,《黄花闺女池塘》获得90年代优秀小说奖。40多年的文学生涯,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三、研读课文

(一)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1、作家刘绍棠家乡过年时的年味很浓,而且比起我们城市过年要热闹的多了,他们从腊月初一就开始忙了,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在忙些什么?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四段,文章介绍了旧时过年的那些习俗?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在归纳前播放影片片段)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他们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①炒年货 ②吃腊八粥 ③买糖果 ④挑绒花 ⑤杀牲畜 ⑥备糕点 ⑦送灶王 ⑧换门神 ⑨除夕守岁 ⑩拜新年」

2、同学们看,作者写了这么多的事情,但文章却显得多而不乱,过渡自然,同学们能告诉我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吗?(时间顺序)

用文中的四个词语形容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预热-增温-红火-发烧)

(二)品味语言。课文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写得富有乡土气息,饶有情趣。你认为哪些语句很有情趣?请找出来读一读,并说明理由。请把你把欣赏的语段,无论是在语句的推敲上,语言风格上,还是在这风俗所蕴含的意味上,只要是你所欣赏的,与大家共享。(学生畅所欲言)

1、分析语句:

1、如:炒完了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

为什么用“捅”?“土炕烫得能烙饼。”表现出当时怎样的情景?

2、……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

2、师略作小结。

(1)准确的动词、形容词。如“捅”。

(2)自然易懂的民间俗语。如“腊月初一一蹦一蹦,大人小孩不得病。”“妇女们忙得脚丫子朝天……”

(3)幽默风趣的词。如“灶王爷走了,门神爷也换岗了。”

(三)深入探究:春节习俗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1、展示年画:要求学生同样能用正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图画中反映的习俗(能力迁移);说出鱼所寄托的寓意(学生:年年有余)。点年年有余的动画图,引出本板块的难点。

2、从作者家乡过年的场面看,我们民族过年的风俗,除了欢天喜地饱尝一年的劳动果实外,在隆重火热的气氛中,还寄托着哪些期盼?

举例:吃饺子、包制钱——盼望生活美好。放鞭炮、贴春联——营造节日气氛

归纳:A、劳动一年,欣喜五谷丰登,享用一下自己的劳动果实

B、展望未来,祈求好运,祝愿平安幸福

C、合家团聚,增进亲情,密切邻里和村庄的人际关系

(四)体验反思:

1、今昔对比

说说看:现在的年是怎么过的?与过去相比哪些习俗已消失,哪些习俗是新增的?(媒体重现十件过年习俗)

(同桌讨论、学生交流:挑绒花、除夕夜等等变化比较大;新的过年方式如:网络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外出旅游……)

2、针对这种变化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充当主持人,以“过年大家谈”的形式引导学生说出切身体会,学生展开辩论。学生讨论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寄托的文化内涵谈感受。

教师小结,旧时人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旧时过年习俗里面包含着很多迷信的成分,但正是这些却反映了普通劳动人民纯朴的愿望,反映了他们的质朴与可爱。而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了过年风俗的变化,向着更加文明,更加简约的方向发展。但是不管习俗如何变化,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习俗变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吸收其中的精华,追求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

3、质疑课文

解决十个问题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来的有价值,同学们对文章本身有没有可有质疑的地方?

人们常说“文章的题目是内容的眼睛”,可本文的题目却不很切题,你是如何看待的?

写过年,可文章却没把年写完整,农历的新年一直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呢。

四、结束语

春节这一传统节日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合家享受着过去一年的劳动成果;人们合家期盼来年的美满兴旺;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家家户户、和和美美、共奔前程。所以春节这种风俗文化归根结底又是 的文化。家

今天我们既了解了作者笔下那充满浓郁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的过年情景,也畅谈了如今大家热热闹闹过年的场面,看来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幸福呀,这样的生活怎不叫人向往!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成为美好生活的拥有者和创造者。

五、布置作业

1、了解了祖辈们是如何过新年的,又亲身感受了现在过年的习俗,那么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将来人们又将怎样过年呢?课后写一篇《畅想2053年新年》,想像未来的过年。

2、请你查找资料,了解其他国家的民俗风情,课后在板报栏里与同学交流。

候补环节:

重性精神病工作总结 篇10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构、落实职责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作为十项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项目之一,已纳入了卫生工作重点,疾控中心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张建安主任任组长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设立了由疾控人员参加的精神疾病防治组。同时对相关医疗卫生单位在项目工作中的分工和职责进行明确细化,突出三项制度的落实(排查制度、随访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使之趋于常态化和制度化,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将重性精神病的管理纳入医院管理目标,年末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了评分评估。

二、全面落实工作措施,加强网络管理

组织医疗卫生单位,与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沟通协调,逐户上门走访,做到逐人见面、逐人筛查,确保不遗不漏。对排查发现的重性精神病人,以及被评估为高风险等级、可能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全面采集信息和照片资料,建立健康档案,同时制定救治、服务等措施。共排查重性精神病人2555例,纳入网络系统管理1699人,其中残余性精神病3例、单纯性精神分裂症8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125例、非分化型精神分裂症40例、分裂情感障碍50例、缓解状态双相情感障碍5例、混合型躁狂抑郁症4例、混合型发作双相情感障碍2例、紧张型精神分裂症147例、精神发育迟滞(精神障碍)94例、精神分裂症81例、精神分裂后抑郁276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177例、偏执型精神病36例、其他分裂情感性障碍3例、其他精神分裂症7例、其他双情感障碍1例、青春型精神分裂症78例、轻或中度抑郁发作双相障碍91例。’

三、加快资源整合,建立、完善了相关工作机制

医疗卫生单位互通信息、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发挥整体优势,切实将重性精神病人的排查、救治、服务、管控等工作落实到位,形成了卫生、民政、公安、妇联和教育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重性精神疾病防治格局。

四、广泛宣传,加强培训

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宣传形式,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农村地区以提高乡村医生对于常见重性精神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和跟踪随访治疗能力为主,重点培养乡镇卫生院兼职人员,熟悉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的宣传要点和核心信息,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对农村常住及流动人口、乡镇企业工人等进行宣传教育。

城区主要依托健康教育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积极倡导社区居民对已经患有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和家庭给予理解和关心,平等对待病人,促进社区和谐稳定。以集中培训为主,采用分层、分级、自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参与精神疾病防治的专业技术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培训内容以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管理、患者规范化治疗、个案管理、计算机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患者家属护理教育、民警和居委会工作相关知识与技能等为主,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的有力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强化长效管控机制

二重性 篇11

一、形成鲁迅笔下农民形象悲剧性格的原因

(一)鲁迅笔下农民形象的悲剧性格的形成,首先是来自社会的重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是黑暗的社会把农民、特别是把千千万万的妇女推入不幸的深渊。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就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就一步步陷入了水深火热的悲惨生活境地。鲁迅小说中的农民深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压迫,尤其是妇女所受迫害最为惨烈。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

这就是《故乡》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农村图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闰土多灾多难,成了一个被剥削被压迫得透不过气来的农民。吃不饱却遇上了荒年;收成不好还得用种出来的东西换钱、交赋税;挑去卖又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多子、饥荒、兵、匪、官、绅把闰土逼得像一个木偶人,贫困而衰老。他脸色灰黄,浑身瑟索,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虽然赶走了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但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随着帝国主义的长驱直入,中国殖民地化日益加深,军阀混战频繁,农村破产,加剧了农民生活的贫困。闰土的悲惨生活就是在这段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总之“我回忆也好,闰土自己诉苦也好,母亲和我叹气也好,作者用近全文一半的篇幅,着力刻画了一个勤劳、忠厚、苦难的农民形象,反映了社会的最下层深重的阶级压迫、剥削使他终年挣扎在饥饿线上的悲惨命运”(杨根正《谈〈故乡〉的主题——学习茅盾评论的心得》)。这就是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经济的贫苦和压榨直接把劳动人民推入了不幸和苦难的深渊。

可是在作者的记忆中,二十年前的故乡美丽如画,二十年前的闰土是个小英雄: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读者可以看到,故乡变坏了。二十年前的小英雄闰土:生机勃勃、聪明勇敢、活泼可爱……但冷酷的封建岁月,使他变为木偶人,成了现实的奴隶。这是闰土之不幸,更是黑暗社会的罪恶。

在《祝福》里,祥林嫂的一生充满重重苦难。祥林嫂卫家山的丈夫竟比她小十岁,这至少是封建包办婚姻的一个悲剧。丈夫死了,婆婆又凶,她就逃出来帮工。时间不长,她又被抢了回去,卖到更深的山里。这对祥林嫂是一次灾难,从一而终的封建婚姻观念,使她的反抗十分强烈。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了,喉咙已经全哑了。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地擒住她,也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她就一头撞在香案上,头上撞了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祥林嫂守寡后又被婆婆强行嫁到贺家坳,一心守节的祥林嫂全力反抗,竟一头撞在香案角上。被称做善女人的柳妈竟认为当初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并劝祥林嫂去土地庙捐门槛“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封建的节烈观成为摧残乡村妇女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社会公意不节烈的女人,既然是下品,她在这社会里,是容不住的”,因而精神上受尽折磨和摧残的祥林嫂在容不住她的社会里只有走向死路”(杨建龙《鲁迅小说中对封建文化的批判》)。封建文化中的节烈观是把祥林嫂推向苦难深渊的罪魁祸首。但可悲的是,祥林嫂的反抗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却是维护了封建的文化,祥林嫂成了封建节烈观的殉葬品。这正是人物性格悲剧中的矛盾之一,用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来捍卫荼毒自己灵魂的罪恶的封建礼教。

后来她生了儿子,但是好运不很长久,灾难更是接二连三地降临到她头上。第二个丈夫又死了,儿子偏被狼吃了,大伯又来收屋,赶她走,她只好投奔她的老主人去出卖劳动力。在鲁四老爷家里,别人取笑她,挖苦她,拿阎罗恐吓她。鲁四老爷讨厌她是个寡妇,认为她改嫁是败坏风俗的,祭祀时不要她沾手。每逢祭祀,四婶的话:“祥林嫂,你放着罢!”使她的灵魂受到多次打击。在接二连三的灾难的精神打击之下,祥林嫂终于精神恍惚,心理失常,工作也受到妨碍。这样,祥林嫂没有了亲人,没有了房屋,没有了可供出卖的劳动力,沦为乞丐是唯一的路了。是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社会恶势力,是祥林嫂周围的人头脑中的封建思想,浸蚀了祥林嫂的灵魂,摧毁了她的精神支柱,把祥林嫂逼上了绝路。更深入具体地说,是封建礼教中的夫权、神权、族权把祥林嫂推向了封建礼教的祭坛。

闰土和祥林嫂作为旧中国农民的代表,生活境况同样悲惨,但祥林嫂更不幸,封建压迫虽把闰土由英雄变为木偶,却张开血盆大口吞噬了祥林嫂的生命。难怪鲁迅将中国封建社会中几千年的历史与传统概括为吃人的筵宴。

(二)除社会原因之外,鲁迅笔下农民形象的悲剧性格的形成又源于他们自身的落后和不觉悟,也就是“奴性”在他们心理世界中根深蒂固,这是鲁迅刻画的重点,也是鲁迅最感痛心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鲁迅一贯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审美的基调。

鲁迅曾说:“中国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用很多人的痛苦换来的。不论中国人、外国人,凡是称赞中国文化的,都是以主子自居的一部分。”(《老调子已经唱完》)。“鲁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历史上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杨建龙《鲁迅小说中对封建文化的批判》)。李长元在《鲁迅作品之艺术的考察》中就指出:鲁迅的小说创作,“在内容上,写的东西都是一致的,就是写农民的愚唉和奴性。”

鲁迅在这些描写农民的小说中,一方面描写了把千百万劳动人民推入不幸深渊令人发指的封建制度,另一方面他还集中描写了他们落后和不觉悟的思想状况。

《故乡》里闰土的麻木令人同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经济上固然改变了他的外形,更从思想、文化上扭曲了他的灵魂。当年和他哥弟相称的鲁迅,如今是改作老爷了。他上场只说七句话,就把鲁迅叫了四次老爷,这还不够,又叫出了“水生,给老爷叩头!”这话朴素而又世故的话。当鲁迅母亲叫他不要称老爷,还是照例叫迅哥儿的时候,闰土说:“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他如今是懂事了,晓得了社会上有阶级,有不同的身份,于是吞吞吐吐地叫童年时代的伙伴做老爷,还要用奴性文化使自己伶俐的孩子受到浸染。回想少年闰土,机智勇敢,活泼可爱,小伙伴亲密无间,到老来却畏畏缩缩,懦弱卑怯,封建等级观念已深深根植在老年闰土的灵魂深处。受这种封建思想的长期浸蚀,他已感觉不到自己受奴役受压迫的地位,即使感知了逆来顺受,把一切希望寄托在香炉和烛台上,寄托在神灵的保佑上。

同样,促成祥林嫂悲剧的,除过种种外在经济的、思想的原因之外,还在于她自身的怯懦、软弱与愚昧。

首先,祥林嫂对繁重的雇用剥削的不合理没有丝毫的怀疑和不满,反倒比较满足。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里来的时候,一句不开口,做工不懈怠,食物不论,力气不惜。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煮福礼,“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她对生活的要求仅仅是付出自己的诚实和勤劳,以求得最低最朴素的愿望的满足——也就是活下去,或者说得再奢侈一点,活得体面些。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她就是连这个要求也无法实现。经过了夫死、改嫁、又死了丈夫,唯一的孩子又被狼吃了,大伯来收屋等重重灾难。她出卖劳动力又要遭人白眼,甚至吓斥,祭祀时不要沾手,同时还不能被容于柳妈之类的下人之中,那么她先沦为乞丐,再死在“旧历的年底毕竟最象年底”的祝福之夜,就似乎是必然的了。对她的死,鲁镇上的“头面人物”鲁四老爷说:“不早不迟,偏偏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这一句话就盖棺论定了,可见封建礼教对人心灵的毒害已经发指,连死人都不宽容。

其次,祥林嫂人生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就是因为她身边的人冷漠,无同情心,甚至受迫害的弱者还要恃强凌弱。封建道德迫害祥林嫂的时候,周围没有任何人发觉过,注视过祥林嫂的不幸,没有谁的灵魂受到过触动,相反都虔诚地信奉封建道德。祥林嫂对待别人对自己的嘲讽,要么沉默不开口,要么反复向人们讲述有关阿毛的故事,不管别人是否厌烦。死了丈夫被迫改嫁,又死了丈夫,儿子成了她的命根子,但儿子偏被狼叼走了,这使她经受了莫大的精神打击崐。“脸颊已消失了血色”,“眼角上带些泪痕”,一天到晚总是直着眼睛,向大家讲她日夜不忘也不变的故事:“我真傻,真的……”或是“唉唉,我们的阿毛如果还在……”当人们打趣她额角上的伤疤时,她“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地跑街,扫地,洗菜,淘米……她祸不单行的这段日子里,如果读者再留意她周围人的态度,就让人不只是悲哀,简直是毛骨悚然。因为吃人的不仅是强大的人,甚至连弱者也成了吃人的帮凶。首先是婆婆为了小儿子的婚事,心安理得地将祥林嫂卖掉。小叔子为了自己的婚事,和别的男人一起强按着嫂子的头拜堂。儿子被狼吃了之后,鲁镇的男人听了这悲惨的事,“没趣地走了开去”。女人们倒是“陪出许多眼泪来”,同情心也算有些。“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这是什么样的心理呢?分明是拿祥林嫂的伤心事当她们无聊生活中的调剂罢了。阿毛的故事没有什么刺激,人们味同嚼蜡时,从柳妈处又传来新的故事,于是鲁镇的人们“发生了新趣味”,祥林嫂头上的伤疤又成了他们生活的调剂。祥林嫂死了之后,家里的短工很“淡然”,“穷死”的有什么好惊奇的;“我”开始有些“惊慌”,“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了”,“心底已经渐渐轻松”,“活得有趣的民众”“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大家欢欢喜喜地过年”。凡此种种,读者都感觉到祥林嫂的性格悲剧形成的又一块土壤是冷漠的社会环境。鲁迅先生对卑怯者的恃强凌弱更为痛恨,他曾愤愤地指出:“勇者愤怒,抽刀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刀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对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杂感》)

以上情况表明,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冷漠。封建农民由于思想的落后和不觉悟,不只在肉体上、物质上,还在精神上承受了很大压力,有的已不堪重压,成了封建思想的牺牲品。他们还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已经悔之晚矣。这就是农民悲剧性格的又一矛盾,受了迫害,没有觉醒,甚至帮着害人。

二、鲁迅笔下农民形象悲剧二重性显示出的社会意义及历史意义

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通过其悲剧二重性显示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首先,鲁迅这两篇写农民的小说,通过闰土、祥林嫂这些被压迫被奴役的农民形象,给予封建社会以无情的揭露、批判和否定。

在《故乡》里,殖民地的深化,封建残余的遗留,种种的剥削和压迫,已使农村生活非常贫困。闰土的紫色圆脸变作灰黄而多皱纹的苦相,红润圆实的手变得又粗又笨而且是开裂得犹如松树皮,小英雄成了老木偶。这些都是社会变坏的铁证。这个封建社会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收成又坏。多子、饥荒、苛捐、兵、匪、官、绅,可谓灾难重重。这种社会应该为新的生活所代替,正如鲁迅在《故乡》的末尾写到的:

“我希望他们不再象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这里鲁迅说出了闰土或许已经感觉到,但不能说出来的生活体验:千百万劳动人民应该有新的生活,并且要为之勇于实践——“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善良勤劳的祥林嫂沦为乞丐,悲惨地死去了。杀害她的凶手是封建礼教,是冷漠的封建人情,是鲁四老爷,是四婶、柳妈等人头脑中的封建思想。

否定闰土的生活,同情祥林嫂的遭遇,这是笔者从鲁迅笔下的农民典型形象中受到的最大感染。与此同时,憎恨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反对封建势力和封建统治,也是笔者思想深处激起的感情波澜。其实打倒封建势力,铲除封建思想,正是当时社会的根本任务。鲁迅塑造的这些农民典型,客观上有力地配合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其次,鲁迅所塑造的辛苦而麻木、落后而不觉悟的农民典型,形象地再现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民不能不革命的悲惨生活地位和他们主观上还缺乏民主主义革命觉悟之间的矛盾。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不论是闰土,还是祥林嫂,他们深受封建主义的压迫,都处在悲惨和不幸的生活境地。要改变这种悲惨和不幸,只有通过真正的革命。也就是说,封建农民应该积极革命,以解放自己。然而遗憾的是,中国农民主观上还缺乏民主主义革命的觉悟,闰土和祥林嫂还没认识自己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一个把自己的伙伴叫老爷觉得天经地义;一个用异乎寻常的反抗去维护从一而终的封建婚姻观念。

这样说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民不能不革命,但他们的落后和不觉悟,使他们暂时不革命或只是按照自己的朴素理解革命。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解决好这一矛盾,解决这一矛盾也就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点问题之一。因此,启发农民觉悟,唤醒他们的阶级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认识造成他们悲剧的根源,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积极引导和组织他们革命,这就成为关乎到民主革命成败的重大的社会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杰.鲁迅小说讲话[M].上海:泥土社,1952.

[2]杨根正.谈《故乡》的主题——学习茅盾评论的心得[EB/OL].http://www.xinyuwen.com/Article/jiaocan/jsjc/49784.html,2005-8-28.

[3]杨剑龙.鲁迅小说中对封建文化的批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3).

上一篇:荒岛生存作文下一篇:订票服务个人简历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