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实现的价值

2024-05-11

民法实现的价值(精选4篇)

民法实现的价值 篇1

在特定时段内的政治因素之下, 编纂民法典这样的任务, 就会凸显出迫切性。然而, 若要建构出民法典带有的双重价值, 还需考量到现有的社会状态及现有的政治条件。民法领域内的法典化应当认知到:我们还没能齐备创设民法典用到的思维积淀, 以及关联的学术累积。此外我们也缺失发掘到民法典潜藏价值的必备社会根基。在现有的稳定态势下, 不应着手去创设民法典, 而应经由深刻探究, 去查验民法典含有的价值根基。

一、法典化必备的政治因素

要编纂出最适宜的民法典, 就应解析这种编纂必备的政治动因。法典的颁布, 来自于各类别因素的协同作用。在多样作用中, 涵盖了思想层级内的既有基础、带有重大价值的某一事件、公众潜藏着的斗争激情、理性助推下产出的力量、为挽救现有局势而摸索的力量。

(一) 为统一而建构出来的民法典

法国民法典, 是来自特有的社会革命, 用独有方式, 定格住了革命产出的成果。这样的民法典, 会潜藏着变革激情。然而, 在稳定的时段内, 制备出来的德国民法典, 带有偏多的理性色彩, 也凸显了保守的特有心态。在政治安稳的态势下, 创设出来的这部法典, 还是根植在统一这样的诉求之上。若缺失了统一这样的总括动因, 那么也很难供应必备的立法根基。

德国民法典, 并不带有促动改革的目标, 然而还是负载了民法框架下的统一职责。若要建构出统一的民法, 就应着力排除掉现有的法条冲突。在这样的认知层面内, 编纂法典, 也归属于政治性凸显的特有任务。比对法国民法典, 德国民法典延迟了一百年, 这是因为德国没能产出很剧烈的变革, 然而却涵盖着地方割据这种分裂态势。因此民法学界累积了厚重的立法根基, 也没能发觉到必备的政治根基。

(二) 为变革而建构出来的民法典

近现代时段内, 法典化的独有标志, 就归属于法国民法典。这部法典, 构造出了立法的可用范例, 供应各类别的私法法典, 去参照。这是第一部经由编纂得来的法典, 它突破了陈旧制度的常见束缚, 并摆脱了各类别的制度牵绊。法国在这一时段内的革命, 凸显了这样的总需求:所有市民都拥有平等框架下的权利;家庭法应被变更成世俗化;解放原有的土地权利;增添经济活动含有的自由;保护各类别的家庭结合。法国民法典, 应得益于这一时段特有的变革气氛。

大革命前特有的时段内, 启蒙运动以及附带着的理性思潮, 铺设出了理性化的可行路径;职业家建构出来的团体, 以及成文法建构的倾向, 也铺设了重要途径。在变革以前, 法国仍旧缺失统一民法必备的根基, 成文法与原有的习惯法, 仍旧存留着偏大的距离。要构建出统一民法, 还应齐备一种要素, 也即大革命产出的政治激荡。

大变革之后, 各类别的地方势力, 易各自为政, 因而增添分裂态势。为回避掉这样的弊病, 就应着力统一起国内的法律, 以构建出法律层级内的核心地位。编纂出来的民法典满足各类别民事交往的特有需求, 同时, 也借助这样的性能, 稳固住统一框架下的主权。法国革命, 要促动新颖制度的建构, 而关联着的民法典, 就凸显了这样的新颖规则。

民法典含有的法律用语, 散发出侧重的共性价值, 渗透在了所有的角落以内。这样的状态, 为促动新颖制度的建构, 创设了很稳固的根基。民法典涵盖着的精神, 以及总括的立法宗旨, 都根植在社会更替产出的思路之内。法国民法典, 独有的特色, 不仅归属于法典本体, 更归属于独有路径下的社会转向。在开明专制这样的总气氛内, 发觉到了突破的潜藏可能, 因此促动了现有制度的更替。

(三) 为富强而建构出来的民法典

罗马帝国含有的晚期时段内, 原有的政体从共和成了专制。伴随着各类别的社会疑难, 帝国凸显出了衰落态势, 帝国分解成了两个部分, 东罗马着力去维护现有的法律体系, 因而着手去理清民法, 并编纂出了民法典。

罗马人着手去制备法典, 竟然是衰败时段内的事情, 而非兴盛时段内。同时, 这种编纂的原初目的, 也归属于凸显的政治激荡, 来自那种缺失传统、即将灭亡的特有危机感。这样的衰落危机, 促动统治者去归整民法, 予以统一, 并依凭法律, 去突破陈旧的政治架构。在政治的总目标以下, 汇编民法只归属于一种路径。

为维护稳固的平日秩序, 法律增添了体系化层级和逻辑层级, 但是这样的状态, 不是法律带有的内在需要, 而归属于期待统一的特有政治需求。编纂民法, 也并不为促动民法自身去逐渐完备, 而是促动统治者, 去建构自身期待的政治业绩。民法带有的法典化, 不是民法本源的某一传统, 然而, 这样的逻辑体系, 以及法典表征出来的思维, 却能与理性崇拜相契合。

二、凸显的法典价值

人类潜藏着的理性, 创设出了接近完美的新颖秩序架构, 这样的框架, 可表征出各类别的民法关系, 化解掉民事活动产出的多样纠纷。罗马帝国创设出的民法典, 不仅涵盖了政治助推, 还涵盖着思想层级内的积淀, 带有偏多的偶然因素。然而, 近现代时段内的法国民法, 根植在启蒙这样的理性思潮之内, 蕴含了宏观框架下的立法宗旨。

建构主义涵盖着的理性, 创设了民法典带有的双重价值。人们经由双重理性这样的角度, 去认知这种法典带有的核心价值。由于多样因素的特定介入, 建构出来的理性思维, 与现有的社会生活会存留着特有差异。因此应当认知到:民法典没能创设出期待中的应然价值。可以考量特定时段内的体制背景, 去解析出这样的差距。这种必然产出的差距, 应能用来辨识编纂的价值。

(一) 核心框架下的法典价值

法典是表征法律用到的独有形式。民法典, 能够获取到很高层级内的评判, 并涵盖着宏观框架下的法系特性, 这不仅关涉到政治环境, 更关涉到法典潜藏着的核心价值。

在形式层级内, 民法典搭建出了独有的逻辑架构, 独立于既有的社会因素。同时, 法典借助这样的特性, 摆脱了那个时段内的文化约束, 获取到单纯的某一形式。这种单纯情形下的形式, 归属于法治含有的根基。依凭形式框架下的表达路径, 现代民法, 脱离了陈旧的古代法。经由法律, 组织得来的现今社会, 可以维护好个人自由, 并让他们经由法律, 预料到潜藏着的可能后果。法典化, 增添了形式层级内的民法理性, 民事制度带有确定特性。所有的独有概念、独有逻辑, 都涵盖在自身搭配着的法律框架下, 没能被其他类别的因素侵害到。

在实体层级内, 民法归属于私法, 保护了所有个体带有的自治生活。民法典涵盖了各类别的自治内涵, 这样一来就分出了市民社会与既有的政治国家, 明晰了这种界限。公共属性的权力, 很难跨越既有的限度, 去伤害到私权。民法相信市民带有的自治能力, 因此, 把追求各类别幸福的独有权利, 交给了市民。民法典, 抵挡住了多样的公权介入, 抵挡住了国家层级内的干预。人们依循自由意志, 去创设带有约束特性的合同, 以便化解掉潜藏着的纠纷。只有双方没能经由合同, 化解掉纠纷时, 国家才可接纳这样的求助而去干预。

(二) 制约类的要素

民法典, 描画出了很理想的自治路径。这种单纯层级内的自治路径, 与现有的平日生活, 还是存留着特有差距的。在社会以内, 民法只归属于某一类别的环节, 然而, 要搭建起良性框架下的运转机制, 就应依凭各类别力量的融汇。民法典含有的真实价值, 也会被社会本体限缩, 社会能供应的多样环境, 会制约到本源层级内的民法基础。

民法典带有的形式意义, 就是增添法律涵盖着的确定特性。在这样的状态下, 着力去测定出各类别行为的凸显后果。这样的意义归属于形式追求, 也归属于建构特有秩序的可用路径。要促动正义, 就应与形式层级内的标准契合。但是, 社会生活带有复杂特性, 法律本体涵盖着的确定性, 以及可被预见的独有属性, 能否经由法典化这样的路径去实现, 还是含有较多疑问的。

例如:民法典带有很高层级内的体系特征, 这就创设出了封闭态势下的体系。然而, 封闭体系, 很难融汇进更替着的平日生活, 因此凸显了单行法含有的必要价值。再如:民法典带有凸显的抽象特性, 必须经由造法, 才能用来辨识纠纷。抽象特性, 增添了民法既有的解释依赖, 伤害到了法典原有的威严性。

三、法典化的可行路径

我国需要编纂出体系框架下的民法典, 但是这样的需要, 没能凸显出急迫特性。我国最高层级内的权力机关, 拥有着制备及修订各类别基本法律的独有权限。法律带有的统一特性, 也不会阻挡住经济延展。我们应摸索本源层级内的法律基础, 而不是忙于制备出民法典。这是因为完备框架下的法学基础, 是建构民法典用到的根基。

从民法原理现有的探究状态看, 我国可以编纂出带有体系化特性的民法典。然而即便这样, 也很难实现期待中的立法实效。现今时段内, 拥有着单一的法典, 很难表征出法律带有的确定特性。在本源层级内, 我国民法, 很难去突破现有的公权干预, 从而供应私权框架下的周延保护。很长时段以来, 专制涵盖着的传统, 搭建出了家国一体这样的陈旧格局, 它会增添公私混淆的弊病。这样的传统, 还在阻挡着新颖的权力制约架构。权力集中的态势, 会伤害到私权, 也会干扰到总的市场延展。若企图经由编纂, 去化解掉现今时段内我国要面对的如上障碍, 是很艰难的。因此, 不如继续去完善现有的学理背景, 以便编纂出带有生命力的优良法典。学理的逐渐积淀, 是缓慢去延展的过程。

四、结束语

我国不存在凸显出来的政治冲突, 因此, 可以经由耐心的累积, 去蓄积出足量的法典化潜能, 而不是依凭暂时的热情着手去建构民法典。那样的话, 即便我们能制备出体系很完善的新法典, 也很难获取到期待中的立法成效。由此可见, 民法领域内的法典化, 应归属于缓慢行进这样的流程, 同时, 依凭民法典, 也很难化解掉各类别的现存疑难。

参考文献

[1]李少伟.现代文化与中国私法文化价值的确立[D].陕西师范大学, 2012 (11) .

[2]吴治繁.民法法典化的历史追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1 (05) .

[3]刘云生.民法与人性[D].西南政法大学, 2004 (04) .

[4]章礼强.民法本位论[D].西南政法大学, 2004 (03) .

[5]张悦.政治文化向度与制度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 2013 (03) .

[6]马黎.民法目的性价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12 (03) .

[7]张彤.欧洲私法趋同背景下的欧洲民法法典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 2007 (04) .

[8]孙莹.我国民法调整对象的继受与变迁[D].西南政法大学, 2011 (03) .

民法实现的价值 篇2

关键词:民法基本原则;大学生;素养;价值;策略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1.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指的是法律地位上的平等。我国民法通则中的第三条对平等原则的规定是:“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平等原则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民事法律关系的特点,且是区别于其他法律的重要标志。同时,平等原则也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其是民法的基础性与根本性的内容。

2.自愿原则

自愿原则指的是法律对民事主体意志下进行自由民事活动确认的一项准则。我国民法通则中的第四条对自愿原则的规定是:“民事活动要在自愿原则的指导下进行。”自愿原则是在平等原则存在于实现的基础上存在和实现的。同时,自愿原则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要求。

3.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指的是民事主体应当根据社会公平观念来依法从事各项民事活动,以及合理维护各利益方的利益均衡。我国民法通则第四条对公平原则的规定是:“民事活动要在公平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公平原则在民法上是对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的要求,同时也是当事人进行合同关系缔结时,特别是在确认合同内容时所要遵循的必要的指导性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指的是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进行过程中必须要以善意、诚实以及权利行使中不侵害到他人和社会的权益的准则。我国民法通则第四条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是:“民事活动应当在诚实信用原则的指导下进行。”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发展中的伦理道德准则在民法上的集中体现。

5.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原则指的是公共秩序原则与善良风俗原则的合称。公序良俗原则作为现代民法中的重要内容,具体指的是所有民事活动都应当遵循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原则。我国民法通则第七条中对公序良俗原则的规定是:“民事活动应当要充分尊重社会公共道德以及不扰乱社会的经济秩序。”

二、当前民法基本原则下培养大学生素质中存在的问题

1.平等原则问题

大学生对平等是有着强烈向往和追求的,并且其思维发展中所形成的是绝对和理想化的平等,这也就使得其对平等原则无法进行理性和全面性的理解,从而也就在社会地位、男女、财富以及关系等方面的差别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进而也就对平等原则进行怀疑和否定。因此,社会、家庭以及高校积极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学习和认识民法基本原则,就能够引导其形成正确和理性的平等价值观,及时纠正其过于理想化和绝对化的错误平等观念,从而使得大学生可以客观认识在社会地位以及男女差别和财富与关系差别的平等性。

2.公平原则问题

当代大学生在公平的认识与理解上的偏差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公平的片面和不科学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由于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与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种分配、教育等方面的不公平现象进一步使得大学生对公平产生了怀疑,甚至是否认,因而最终不承认公平原则的存在。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对民法基本原则的学习与教育能够在根本上纠正和正确引导大学生对个人、社会以及集体利益进行正确、科学以及全面的处理,以此来形成科学化、客观性的公平价值观。另外,由于大学生尚未踏入社会,所以缺少丰富的社会经验,这也就会经常性的出现大学生无法客观看待和正确处理所遇到的各类不公平的社会问题,而民法基本原则则能够帮助大学生从法律角度与社会整体角度上来对这些不公平现象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理解,以辩证的角度来看待和认识公平原则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3.自愿原则问题

当前大学生对自愿上认识的偏差主要体现在其在事情发展中过于注重自我观点的强调,并且还存在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身上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当前多数大学生属于独生子女,父母过于溺爱,从而使得其不会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其次是当前大学生由于自身人格上的不健全造成其还没有形成较为理性的资源,从而就会出现各类校园暴力以及社会性的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对民法基本原则的学习与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其在自愿方面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社会道德与利益价值观。具体来说,大学校园是一个“小社会”,包含着多方面的利益关系,而在人格尚未健全以及价值观存在偏差的大学生在处理与他人的利益以及人际关系上,如果在民法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进行,那么其就能够用辩证和客观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问题,进而就能够以社会成员的地位来将个人、社会以及集体利益进行综合考虑,从而正确的处理个人以及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4.诚实信用原则问题

由于当前多数大学生从各类渠道中所了解到的各类不诚信新闻以后就很快形成当前社会已经严重缺乏诚信的观念,再加上其对诚实信用就有着非常强烈的向往和要求,因而就会导致大学生认为讲求诚信已经过时,老实人会吃亏,不讲求诚信也可以成功等错误认识的存在。所以,加强对大学生对民法基本原则的学习和教育,不但能够在根本上扭转大学生已经形成的失信观念,而且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和健全的诚实信用价值观。

5.公序良俗原则问题

当前大学生对于公共秩序以及善良风俗的认识与理解比较浅显,可以说当前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当中所接触与认知的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教育是非常少的,因而也就无法形成全面且客观的公共道德观念和公共利益价值观。因此,加强大学生对民法基本原则的学习与教育,不仅仅能够引导大学生深入的认识到社会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还能够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与公共利益价值观,从而摒弃与避免个人利益至上的错误观念,将自我看成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份子,进而为全社会的良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民法对构建市民社会的价值分析 篇3

1. 市民社会的内涵。“市民社会”一词译自英文“Civil Society”。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市民社会”的概念, 认为市民社会是指政治共同体或城邦国家, 即自由和平等的公民在一个合法界定的法律体系之下结成的伦理——政治共同体。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第一次概括了现代市民社会理论的雏形, 认为市民社会是由私人生活领域及其外部保障构成的整体。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合理内核,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 他认为市民社会是“私人利益的体系”或特殊的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 它包括了处在政治国家之外的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因此, 市民社会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概念, 其经历了同政治社会一体的古代一元论、同国家分野的二元论以及同经济、国家三分几个不同时期。市民社会是一种历史现象,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及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其含义、构成、作用也会有所不同。

2. 构建市民社会的价值基础。构建市民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马克思认为,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 社会利益日益划分为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两大相互独立的体系, 整个社会也就出现了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两大领域。构建市民社会以对私权利的维护为价值目标和基础。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分野是一种客观事实, 在人类社会之初, 即存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冲突。在阶级社会, 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使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经常表现得更加明显。在阶级和国家消亡的共产主义社会, 虽然经济高度发达, 但只要有社会的存在, 就必然存在私权利和对公共事务管理的公权力。经济利益的分歧减少, 但其他利益的冲突仍不可避免。因此, 无论在哪个社会形态下, 社会利益都可以分为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两大体系。市民社会则必然以维护私权利为价值目标和基础。

二、民法与构建市民社会的价值诉求的同一

民法是市民社会的基本法, 两者在追求的目标与价值诉求上具有同一性, 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基础性价值。

1. 注重和维护民事主体的地位和价值。一个社会主体取得民事主体地位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民法作为私法, 作为控制社会的一种工具, 为维护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主体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法律的确认。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范围是立法者进行社会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因而, 一种社会主体能否取得民事主体地位完全是立法者选择的结果, 民事主体资格是法律所赋予的资格。民法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逐步确立了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三类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地位。对社会主体的价值维护包括自由和平等两个方面。自由在民法中主要表现为民事主体意思表示自由, 行为活动不受任何非法干预, 不受其他相对人和第三者的非法支配, 同时其对自己所做出的意思表示和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平等在民法中表现为人身平等和身份地位平等。人身平等和身份地位平等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也是市场交易正常运转的基础。市民社会, 是对私人活动领域的抽象, 是与作为公共领域的抽象的政治国家相对应的。在市民社会中, 自由是市民使用和处理自己的财产, 获得私人利益的条件, 同时又是市民社会本质之所在, 它通过对私有财产的占有和自由支配及契约制度体现出来。而平等是市民实现自己利益———私有财产占有的自由的条件和方式, 有了平等, 才会使自由交换成为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 市民社会的主体自然与民法主体相互衔接一致。因此市民社会的平等和民法上的平等其基本上是一个等数的概念, 在市民社会中, 主体间的平等是其固有特征, 民法上的平等乃是这样一种平等的必然反映。

2. 尊重和确认公认的伦理道德。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风俗、习惯、伦理和规则, 如果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并为法律所认可, 就形成了民事法律规范。民法是大量传统风俗、习惯、伦理和规则的抽象概括和法律化。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 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不断发展, 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不断发生变化, 民事法律规范所确立的基本准则也随之发生变化。市民社会的基础是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中, 个体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社会主体的目标和行为会出现不确定的冲突。为了解决多发的冲突, 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 实现全社会的利益最大化, 社会主体有共同的动机接受和维护共同的交往规则。这些共同的规则保证了市场秩序和具体的交易顺利进行, 并随着市民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修正。只有那些能够反映大多人意志的规则才能得到确认, 而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确认的意志必须是具有公认伦理道德性的规则。在某些历史发展阶段,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关系和政治国家的法律政策的变化, 会导致民法和市民社会某些具体的规则的冲突, 但两者的共同价值诉求最终会消化这种冲突, 实现两者的协调一致。

三、民法对构建市民社会的作用

1. 保障市民社会运行。作为权力运用者的政府受到的限制主要通过宪法实现, 但是宪法规范的原则性、抽象性的特点决定了对具体的社会关系缺乏具体的调整手段。民法作为宪法的下位法, 根据宪法的精神, 调整平等主体的利益冲突, 准许民事主体根据自己的意志, 自主追求自我利益和实现自我价值。民法通过对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进行规范, 厘定私人领域活动范围和国家权力行使的空间, 从而使民法成为了市民社会的保障法。

2. 规范市民社会秩序。社会个体有着建立良好的市民社会生活秩序的共同诉求, 但个体利益的分歧使得市民社会本身无法自发地建立运行良好的社会秩序。民法将自由、平等、公平等作为其基本原则, 并围绕基本原则, 构筑民法规范体系。上述民法原则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具体规范相互间密切联系, 并呈现对应的限制和制约, 理想的市民社会生活秩序从而建立。

民法实现的价值 篇4

中国近代一共经历了两次民法法典化运动。一是清末民法法典化, 二是民国时期民法法典化。

清末民法法典化指的是《大清民律草案》, 这是我国近代第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草案, 该草案以“注重世界最普遍之法则”、“原本后出最精之法理”、“求最适于中国民情之法则”、“期于改进上最有利益之法则”而完全服务于清政府, 满足其“务期中外通行”的要求 (1) 。从整体上看, 该草案分别为个人本位、家族本位立法, 这就显示了其在体系上存在着严重的裂痕;从微观角度观察, 条文中也存在着不少规范缺陷。而其仿效外国法的财产法部分, 绝大多数民众无法读懂更难以适用的。所以说, 《大清民律草案》未能真正实施是因为其并不具有社会适应性, 无法契合当时的社会需要, 与所处时代不相符合。

民国时期民法法典化运动可以说分为两次, 一次是民国《民律草案》, 另一次是《中华民国民法》, 即民国民法典。《民律草案》大部分沿用了《大清民律草案》, 内容上很多违背宪法之平等精神, 在法律用语上不同起草人不同的使用倾向, 造成草案在语词方面的不统一。总体而言, 它不可能完成中国民法法典化在法律价值和规范技术上的建构任务。相比于前两个民法典, 从比较法的角度观察, 民国民法典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无论单纯从法典的条文体系与理论结构来看还是用大陆法系各国民法的形式理性标准来衡量, 民国民法典都称得上是中国二十世纪最好的民法典 (2) 。首先, 从立法精神上来讲, 它坚持三民主义, 是整个法典化的灵魂。其次, 从体系功能上来看, 民国民法典的条文较前两者大为减少。第三, 从规范技术角度来看, 民国民法典采取综合比较, 兼采中外的模式.

二、民法典制定的模式问题

之所以对近代中国制定民法典的历史加以描述和概括, 是要在制定过程中正确看待历史上我国继受大陆法的不足从而重新审视当今民法典制定的编纂模式。当前关于民法典的三条编纂思路:

一是“松散式、联邦式”的思路。所谓“松散式、联邦式”思路, 是由民法起草工作小组成员费宗彝所提出的民法典编纂思路, 指无须按照严格的逻辑关系, 也无须要求完整的体系, 各部分相对独立, 相互之间构成松散式的联邦式的关系。按照这一思路, 将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继承法、婚姻法, 以及正在起草的物权法编在一起, 就成了民法典。

二是理想主义的思路。所谓理想主义, 是由厦门大学徐国栋教授提出的民法典编纂思路。它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是“回到罗马法”。第二个特点是以法国式三编制为基础。突出了民法的“人法”色彩。第三个特点是以重要性为标准。民法典内容的编排上应以其内容的重要性为依据, 人身关系法直接体现人的尊严和人权, 当然比财产法重要, 因此安排在前。

三是现实主义的思路。所谓现实主义的思路, 是由梁彗星教授所提出的民法编纂思路。这一思路有三个重点:其一,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经济形态和经济制度, 还是民族传统和法律传统都与之相符。其二, 以德国式五编制和民法通则为编纂基础。我国法律传统是沿袭了《德国民法典》的模式。其三, 借鉴20世纪最新的立法经验。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和工业、交通、通讯事业的进步, 民法典只有不断借鉴和参考新民法典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从而正确处理层出不断的新问题 (3) 。

三、宪政时代下民法典的价值中立性选择

法律的发展不外乎继承和移植。我国制定民法典也需要对本国法律的集成和对外国法律的借鉴、移植。众所周知, 当下我国进行民法典编纂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与任何时期的民法典编纂相比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当今世界法治是建立于宪政基础之上的, 所以当今世界实为宪政时代。因此, 应将民法典的编纂放在这一宏观背景下进行重新考虑, 其中两个重要话题便是宪政与法治的关系和民法与宪法的关系。

我们从被当代人广为接受的角度来定义宪政和法治:宪政是建立在宪法至上、分权、制衡、司法独立、宪法司法、司法审查及保障个人权利基础上的政府体制, 而法治则是以法律的至上性和公正性为基础的一种法律体系;这个定义下, 宪政与法治具有双重关系。一方面, 法治是宪政的一部分, 是宪政的必要基础, 并捍卫着宪政体制的生存和稳定;另一方面, 宪政反过来又保证了法律的内容和形式的公正, 维持法治与人治之间的平衡。在宪政语境下, 宪法位于一国法律效力位阶的最高处, 现代法治之基本价值诉求都交给了宪法。我国《宪法》第二章对于基本人权、公民政治权利与自由等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来产生的人本主义理念都给予了必要规定, 由此可以看出, 我国宪法与民法的关系。

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是社会分工的急剧复杂化, 民事法律所面临的社会生活领域呈现出了更为丰富精彩的立体图景。因此, 这就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来糅合各种不同的, 甚至有冲突的价值追求, 对民事法领域的法体系进行重构, 而非像《法国民法典》那样以特定的价值诉求为首要目标, 这其实与《德国民法典》编纂之时所面临的时代背景有诸多相似之处, 但社会生活状况就要复杂的多了。《德国民法典》编纂之时所采取的技术性措施, 即民法典本身具有价值中立性, 在整个民事法领域形成一个逻辑上双层的普通——特殊关系, 如果说能够有效借鉴《德国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对民法典的价值中立性的定位, 来审视我国将来之民法典应具有的历史功能, 是否可以有效应对当今社会的巨大变革中所发生的价值取向上的迅速变化及其对于法制稳定性提出的挑战, 在当下的中国是有非常大的实践空间的, 应为我国民法典编纂所主要解决的问题。

注释

11 参见张生:《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第87页.

22 参见张生:《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第196页.

上一篇:我们下一篇:高职教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