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中的网络隐私权

2024-08-27

民法中的网络隐私权(精选4篇)

民法中的网络隐私权 篇1

1 网络隐私权的定义及特点

在我国所谓隐私权一般就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 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隐私权所包含的内容也伴随着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进步而有所扩展, 传统意义上的隐私权也逐渐涉及到网络方面, 出现了新的隐私权客体形式。

网络隐私权是指“公民在网上所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 不受他人非法侵犯、知悉、复制、公开和利用的一种人格权;也指禁止在网络上泄露某些和个人有关的敏感信息, 包括事实、图像以及毁损的意见等。”它来源于传统隐私权, 是通常意义上的隐私权在网络这一特殊环境下的发展。它出现的基础是更加信息化的社会环境, 伴随网络时代产生, 但缺乏立法上的严格定义。

2 我国缺乏对网络隐私权的民法保护

2.1 涉及隐私权的立法现状

当前我国在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法律法规方面尚属空白, 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一般都是参照传统隐私权保护, 即采取间接方式进行保护。20年来体现出的普遍特征是:法律法规稀疏、保护方式间接、保护措施脆弱。

作为最重要的保护人身方面的法律, 对于隐私权这一民事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理应包含相关保护条文。但在我国民法当中, 规定有公民的各项人格权, 但是却缺失了公民隐私权保护相关规定, 只是在第101款明确:“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 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禁止使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只是从1988年才在司法解释中把公民隐私权归入名誉权类别内进行保护。这些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是我国当前处理公民隐私权纠纷的最主要法律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中, 第140条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 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 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 造成一定影响的, 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另外, 最高法1993年颁布的《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也明确规定:“对未经他人同意, 擅自公布他人隐私材料, 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 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 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可以看出, 这两部司法解释中对于公民隐私权益受侵害的情况, 都是通过保护名誉权形式实现间接保护, 应该说这种间接的保护方式落后于现实要求。

2.2 民法对于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缺失

(1) 在法律角度上, 尚未将隐私权确立为一种独立的民事权利, 还不能同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之类人格权并列。在《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第1条规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 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虽然这个规定在立法上是一种前进, 但其条款中规定了“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这一条件, 可以说对公民隐私权益保护构成了一定阻碍。所以说目前我国在个人隐私权益保护方面的立法仍有不足, 并且对公民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依然属于探索时期。

(2) 隐私权虽然与名誉权有密切联系, 在若干情况下可能发生交叉, 但是名誉权与隐私权所关注的侧重点并不一致, 前者注重的是与民事主体名誉相关客观陈述、评价是否真实、适当, 后者注重的则是民事主体的私人生活、个人信息不受干扰破坏。但它们的性质、主体、侵权形式、保护手段等还是存在显著差别, 应该算是有所不同的两个领域。

(3) 相关部门出台过一些规定, 包含有保护在网络环境中公民隐私权的相关内容, 希望能够净化我国网络环境, 促使信息建设健康发展。例如《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第7条规定:“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利用国际互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类似规定成为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依据, 但由于这些规定只是宣示性的, 效力层次低, 相关保护措施脆弱, 很难实际操作, 不能给网络隐私权施以充分保护。

3 关于民法保护网络隐私权的建议

3.1 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范围

保护网络隐私权首先要界定哪些范围内的隐私应受保护。有些国家在立法上以“个人数据”为保护重点, 例如1984年《英国数据保护法》、1995年《欧盟数据保护规章》等。这些法律法规将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目标划分成大致三个类别:

(1) 私人信息。

私人信息是指带有私人属性的个人信息, 或是与个体在形式上分离独立被抽象为文字等形式的私人数据资料, 数据里反映的信息可以使他人判断出这些是某个人的相关资料, 并且其中的信息能够反映出资料主题的才可视为应受法律保护的个人资料。包含记录自然人网络活动的相关数据如IP地址等, 自然人网络登录时区别身份的数据如用户名等, 以及自然人网络活动中涉及的信用、财产等相关状况的信息, 如身高、体重、银行卡号等。

(2) 私人活动。

指所有与公共利益不相关的私人活动, 如日常生活、社交交往和通讯等。这些活动具备具体、动态等特性。公民有权遵循本人意志进行或不进行某种不涉及公共利益的活动, 并有不被他人支配、干涉或破坏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得非法窥视、公开或干涉其他人的私人活动, 例如未经授权登录他人计算机或信息系统, 窥视他人联络信息, 对私人活动造成干扰, 对私人生活安宁构成影响, 就是侵犯了他人网络隐私权。

(3) 私人领域。

即电子信箱、私人数据文件等用于私人信息存放, 且具有静态性的虚拟空间。对私人信息的破坏就属于侵犯私人领域。破解密码并未经授权进入他人计算机或信息系统, 查看、复制、改动、破坏等行为就属于严重的侵犯他人网络隐私权行为。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可非法攻击或干扰私人领域, 但因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等原因, 进行的侦查、监视行为若涉及个人隐私应依法免责。

3.2 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原则

民法针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第一任务应该是在对其加以保护的前提下, 推动信息建设的进步而不是阻碍发展, 因此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1) 自主原则。

依据《民法通则》的精神, 依照个人意志来决定合法发生、变更或消灭民事关系是公民的权利, 这就是自主原则的来源, 网络环境中也是如此。实现自主的首要条件之一是隐私,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侵犯网络隐私, 并且使人们无法控制与自己有关的个人信息时, 受侵犯者的自主便受到了损害。因此信息技术的使用和网络活动应当受到自主原则的约束, 才能使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得到切实保护。

(2) 无害原则。

根据无害原则, 任何人都不得直接或间接利用信息手段对他人构成侵犯。例如了解他人信息的任何个人或组织都不可非法披露他人隐私, 政府或机构也不可随意使用、泄露其掌握的个人信息, 黑客不可复制、改动、破坏他人的私人数据, 以免损害他人隐私权甚至是财产权。在网络隐私权纠纷中, 无害原则应该成为一个广泛适用的标准, 作为公民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基本原则之一。

(3) 知情同意原则。

“同意”是一种意思表示, 指某人对某事做出相同意见, 或者说是各方主体对于某种思想或行为的合意, 而“同意”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 就是当事人应该对相关情况的“知情”, 即当事人了解将要发生的事情的真实信息及其后果, 这样才可以确定当事人意思表示的真实性。若是作为前提的“知情”信息是不完整或错误的, 则此“同意”就因为其并非真实意思表示而无效。

摘要: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广泛的开放、自由性, 使得网上信息交流等内容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性, 因此社会各界对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产生了担忧。而目前我国的民法在网络隐私权相关方面的立法保护存在一定缺失, 因此思考针对网络隐私权的民法保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网络,隐私权,民法

参考文献

[1]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 (1) :624.

[2]刘春燕.论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法理与实务, 2006, (6) :28.

[3]王俊.论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保护[J].高等函授学报, 2006, (2) .

民法中的网络隐私权 篇2

通过调查我国目前的网络隐私权现状,发现一些网站里发布的所谓隐私权保护其实都是无作用的。人们浏览的网页中,大部分的网站都没有专门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法律的规定。所以,公民的网络隐私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与侵害,很多用户信息被泄露也没有及时的发现。在网络公民高声呼喊保护隐私权的时候,如何能够有效的对隐私权进行保护,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在网络民法保护中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网络隐私权民法保护的价值与意义

现代社会民法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与公正,网络环境对于公民而言是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地方。网络环境的种种特征都为现代民法注入了新的力量,所以,网络环境下的民法必须也要有自由、平等、公正、安全等价值观念的体现。保护公民的权力是政府部门应该尽到的职责,而隐私权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力,因此对网络隐私权的民法保护不仅符合了社会对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还适应于现代民法持续性发展的价值需求。

在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下,通过对网络上用户的大致调查,我们发现现在中国上网人数已经达到了七八亿人的数值。随着时间的一天天流逝,这个数量每时每刻都有变化的趋势。在这些上网的人数中,手机上网的人数就占有一半多,现在的网络环境已经开始呈现出膨胀的态势,并且有直接地对公民上网的隐私信息做出打击的举动。社会上各种网络形式案件呈现倍数的增长,如果国家再不去重视网络隐私权的规范问题,那么这么多上网用户的隐私权都会消失。以后人们或许再也不敢上网了,导致社会呈现倒退的情况。在这种紧张的局势下,国家法院应该立即对网络隐私权进行维护,有些时候要转变法律思维,处理案件时不应该过分的依赖以往的法律法规。而是要从立法、司法的角度研究怎样才能保护网络用户的信息安全,让人们上网不要有负担,这也是民法领域部门对于网络保护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我国民法对于网络隐私权保护出现的问题

中国对于隐私权的保护属于发现较晚的国家,在针对隐私权保护的最初阶段,我国政府对于隐私权的重视不高。在法律规定上没有专门对于隐私权保护的法规,并且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落后于其他国家。在网络立法的问题上不够完善,所以对于网络隐私权有关保护立法的法规非常少。在F在的法律方面也只有一些大范围的规定,例如,不得擅自进入未经允许的计算机中,删去他人计算机的信息;不能在网络上散发恶意消息对他人进行攻击;不得盗用他人的账号发送信息,侵犯他人的隐私权等等。但是关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却没有专门的民事法律出现。从这个方面我们可以知道,我国有关的法律没有将隐私权作为人应该有的权力看待。在法律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般有关隐私权的问题都是通过名誉权来维护的。这些情况都表现出了我国对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措施是很薄弱的,在规定网络隐私权的`民法上还能有更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目前我国的民法在网络隐私权保护这一方面没有得到法律的统一性,即便是有一些网络隐私权相关的规定,但是也不够详细。但是网络隐私权也是公民的权力,它应该是作为一项基本的人事权力而受到政府的重视。可是在我国民事法律中却没有这一类的规定制度出现,使得政府有关部门对于一些在网络上受到隐私侵犯的案件处理不周,公民的利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让一些侵犯他人隐私的人逍遥法外。因此,我们要加快对于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明确网络隐私权的重要性和法律责任。

民事问题主要是依靠司法手段来保护的,在国家政务中立法与司法又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现代社会的民事问题中,要处理网络隐私权的案件是站在司法的角度借助于名誉权来进行的。但是从实际的问题出发,我们能够发现,侵犯名誉权与侵犯隐私权在性质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对于名誉权的侵犯主要还是依靠主观性来判断,如果一个陌生人侵犯了你的名誉权,那么他人对于这个人的评价就会不好,并且被侵犯人愿意的话,就不会算作侵权行为看待。但是侵犯的是隐私权的话,别人对于这个人的评价不一定会不好,像是现在娱乐圈的公众人物被记者披露出轨等隐私问题的时候,网民对于这些记者的评论也不一定都是谩骂,反之还有可能是赞扬。所以,严格的情况下,隐私权与名誉权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民事部门的这种不清晰判定,让一些网络上受到侵犯隐私的公民精神上的伤害没有得到帮助,有时还加重伤害,属于公民的身份却没有得到法律应该有的保护职责,不得不说这也是政府的失职行为。

三、加强网络隐私权民法保护的建议

(一)网络隐私权立法制度的完善

民法是一切公民权利的盾牌,我认为应该在中华人民法律宪法的编制中,加入隐私权保护的法规,确立隐私权也是公民基本的权利。网络隐私权的编制应该更加趋于完善、详细,让所有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受到法律严格保护。还要制定“侵权责任法”,对于网络上一些网站的经营者、电子信息商业等机构,作出网络侵权范围的监制。然后全面记录网络隐私权侵权行为的类型,我国现在对于网络侵权类型的总结,已经完全落后了。科技在不断的进步,侵犯他人网络隐私权的方法也在不断的多样化,所以,光是现有的侵权类型还不够完善,一些法规并不能完全的概括所有的侵权行为。政府对于网络侵权责任的法规要留有空白,以便及时的进行补充。对于侵权责任的判别,如果不够熟悉情况,可以先借鉴其他国家的法律,然后结合我国网络环境的基本情况进行探究。

(二)网络隐私权司法上的完善

受到网络隐私权侵害的人其精神上的伤害较多,但是在实际的处理侵犯隐私权的案件中,我国对于民事侵权精神赔偿的司法规定还比较模糊不清。导致了受害人一般遇到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行为往往没有精神上的赔偿获取,因此,司法部门应该在司法规定中有对于侵犯隐私权的解释。比如,被侵害人的精神损伤得到认定之后,侵害人必须有不同数额标准的精神损失费赔偿。

由于网络上侵犯隐私的后果严重,但是侵权的证据又难以收集。一些受害人在网络上被人侵犯隐私后,他们维护隐私权的成本过于高价,并且一些关于隐私权的案件都有涉及到社会公共的利益。所以我J为应该在一些司法的活动中加入公益诉讼制度,这样不仅能够让被侵犯的公民得到救援,还能用较少的投入保护更多公民的利益。这个公益诉讼中,应该有一些专门的计算机人才和法学学者参与,他们主要的职责就是将公民在网络上受到侵权的案件进行处理,然后面对诉讼进行具体的调查。在分析解决问题之后对案件归纳整理,为以后类似于此类的司法案件提供参考的凭照与建议,在与其他国家的司法交流中,可以相互的合作,共同将网络隐私权的司法保护做到更好的成效。

(三)我国网络隐私权在民事诉讼的完善

前面有提到对于网络侵犯隐私权的事件中,案件的证据很难被发现的问题。所以我建议在现有的民事诉讼中,对于这类的法律规定要不断的补充,首先民事诉讼部门应该将网络案件中的证据进行新的分类。对于一些网络案件证据的内容要有例举,比如,聊天记录、网站系统环境等。然后对于隐私权证据的收集不只是当事人的任务,如果当事人受隐私侵犯后求助于公安部门,那么这些机构也有义务帮助受害人收集证据并加以保存,在诉讼受到审理时,可以一起提交给法院。而且,在网络上进行证据的采集手段技术要不断完善,在接到受害人的起诉时,可以通过一些国家信息保存库查看在一般网络已经删除的文件信息。这样会使得诉讼案件的调查效果提高,诉讼的成本与审理时间也得到节省。

普通的民事诉讼中,其审理原则一般为侵权行为发生地进行管辖。但是网络环境日益复杂,在网络上进行侵犯权力的行为一般很难被发现,即使有发现线索,侵权行为的发生地却也是难以确认的。所以,在这里我认为应该采取以受到网络隐私权侵犯受害人的住所地点为管辖中心。这样方便受害人起诉与收集证据,不用再到处寻找可以受理案件的地方,节约了受害人诉讼的成本。同时,还应该采取侵权行为结果地的法院管辖原则,受害人的发现地方就是法院必须管辖的工作。这样受害人不用为了一个案件,到处奔波劳累,对于诉讼的过程也能轻便一些。一些取证困难的时候,要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方式,即受到网络隐私权侵犯的公民,在诉讼前,必须先做出自己在网络使用中没有不当或者是自身引诱他人犯罪行为的承诺。否则,在调查结果后,一经发现就必须由受害人自己承担侵权的责任。像是在网络上与人交谈时,如果自己主动将用户信息等告诉他人,那么即使过后被他人利用,那也是自己的责任。这样的做法既是能够保护受害人更多的权益,也是思考到网络隐私权侵权后果的严重性特点,会对受害人有巨大的精神与名誉的伤害。毕竟在网络隐私权还没有得到完善保护的情况下,受害人还是很难得到补偿的。

四、结语

网络时代的发展让人们在上网交流中有很大方便的同时又有极大的风险。本文站在民法领域的角度将网络隐私权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上述的一些意见。但是对于隐私有关问题的讨论也不过是一部分的内容,有关网络隐私权的民事保护还有许多问题与解决办法需要我们去发现。最后希望我国在网络隐私权保护的问题上能够多加重视,争取为网络公民营造一个安全的上网环境,促使网络朝着一个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注释:

贾小兵.建构我国网络环境下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合作经济与科技.(11).91-92.

马强.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民法保护.法制博览(中旬刊).(2).230.

袁亮.论我国网络环境下隐私权的私法保护.北京交通大学..

浅谈隐私权的民法保护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基因信息;基因隐私权;民法保护

一、基因隐私权的相关概念

(一)基因隐私权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1.基因隐私权的定义

要给基因隐私权下个定义,其实它是一种特殊的隐私权,是指公民就其个人基因信息以及与其基因信息相关的无损于公众利益的私人活动而享有的不被他人知晓且不被他人干涉的一项权利。

2.基因隐私权的性质

首先,基因隐私权是一种人格权,它根植于隐私权,是一个人人格尊严的内在体现。其次,基因隐私权是一种绝对权,基因隐私权人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对自己的基因隐私进行隐瞒、使用、处分等,只要其不影响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任何人都不得干预,任何人均负有不侵犯的义务,该种义务是不作为的法定义务,违反该法定义务即构成侵犯基因隐私权的行为,如窃取、刺探、擅自发布、非法利用他人基因隐私以及种种利用基因隐私在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进行基因歧视的行为。

(二)基因隐私权的构成要件

1.基因隐私权的主体

基因隐私权,它的内涵是由基因信息和隐私权构成的,所以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不包括法人。基因隐私权的主体外延应在自然人范围内作适当的调整,它应该涵盖胎儿和死者。

2.基因隐私权的客体

基因隐私权的客体,即法律保护的对象,它包括公民个人的基因信息和与其基因信息有关的无损于公众利益的私人活动。这些属于公民个人私权利的范畴,是公民个人自由控制、管理个人基因隐私的前提。其中,无损于公众利益的私人活动主要指公民个人有权对自己的基因信息进行合法、合理地隐瞒、使用,甚至是进行无偿的捐赠或者是有偿的转让。

3.基因隐私权的内容

基因隐私权的内容主要涉及公民个人在控制、管理自己基因信息时的权利和义务。为了基因隐私权人能充分、合理、合法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参照一般隐私权的内容,本文认为基因隐私权人享有的权利主要有:①基因信息知晓权,即基因隐私权人有权要求自己受检后获知自己的基因信息,相关基因检测人员不得隐瞒或者欺骗;②基因信息隐瞒权,即基因隐私权人有权将自己的基因信息进行隐瞒,不为他人所知,或者拒绝接受基因检测;③基因信息利用权,即基因隐私权人有权决定是否有偿转让或者无偿捐赠自己的基因信息,以此来满足自己精神上、物质上的需求;④基因信息同意权,即基因隐私权人有权决定是否同意或者禁止他人利用自己的基因信息。⑤基因信息维护权,即基因隐私权人对于自己的基因信息所享有的在其基因信息受到他人侵犯时,有权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合法利益的权利。

三﹑我国基因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对基因隐私权进行民法保护是很有必要的,其必要性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得以体现:

(一)有利于保护基因信息的价值

当今社会,科技的日新月异,基因已广泛运用在各个科学领域。在医学领域,随着基因诊断、基因预测、基因治疗、基因药物的研制以及基因移植技术的日益成熟,人类在攻克诸如白血病﹑癌症等疑难杂症时有了新的转机;在生物学领域,多利羊的成功克隆,使得人们在解决各种濒危物种灭绝的问题上有了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基因的巨大商业价值不但体现在它推动了上述与之相关联的一系列产业链的飞速发展,基因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也令人叹为观止。

(二)有利于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

基因隐私权是由基因信息和隐私权的概括组成,它兼具财产权和人身权的特性,承载了一个人外在的人格尊严和潜在的财产价值,是一个人内在属性的象征。在后基因时代,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成熟和普及,这种内在属性只需要一个人的一滴血、一根毛发,可以说只要一个人身上的一个细胞,就足以将其基因隐私揭示得清清楚楚。

四、对我国基因隐私权民法保护的若干建议

(一)制定《民法典》,在人格权这一编中,明确规定公民享有隐私权,内容包括基因隐私权

本文认为,在未来的《民法典》立法中要汲取《民法典草案建议稿》中精髓的部分,比如要采纳人格权的两种直接保护方式:一是行使人格请求权;二是行使侵权请求权,同时要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充实人格权的内容,明确规定我国公民享有隐私权,并对基因隐私权做出特别规定,以便我国公民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来迎接基因技术的普及给我们带来的挑战。

(二)确立我国基因隐私权民法保护的基本原则

首先,要确立同意原则,即对于公民个人的基因信息,是否要进行基因检测,是否要为了社会公众利益而牺牲公民个人的基因隐私利益,本文认为无论基因隐私权人以外的第三人是出于何种目的,通过何种手段,均要事先征得基因隐私权人的同意,并且要按照基因隐私权人的意思对其基因信息在其同意的场合、用其同意的方式来进行采集、使用。其次,要确立公序良俗原则,即基因技术的应用,应不违背我国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善良风俗。同时有必要对基因信息的利用加以限制,使之在最大程度上造福于人类社会。

(三)明确规定我国基因隐私权人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基因隐私权人不但可以对自己的基因隐私进行消极地维护,还包括可以对自己的基因隐私进行积极地主张,最重要的是基因隐私权人有权以基因隐私受到侵犯为诉求而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至于基因隐私权人的义务,主要是不得随意滥用自己的基因信息,给国家、集体、其他人造成损害。比如,不得滥用基因检测技术对胎儿的性别进行筛选,这将会打破人类性别比例的平衡,影响到人类的繁衍生息。

民法中的网络隐私权 篇4

一、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侵权行为的界定

(一) 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的概念

1.网络实名制与隐私权

网络实名制又称“网络身份证制度”, 是指法律意义上的网民在从事网络活动时应当提供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和接受居民身份证确认的制度。也即对于需要在公共区域上网的人员以及在相关网站论坛进行信息发布的人员必须通过确认居民身份证和本人真名后, 方可进行有关的网络应用。

所谓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 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①“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私人生活, 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具有决定权”。②一般认为, 在形式上, “隐私有三种形态:一是个人信息, 为无形的隐私;二是个人隐私, 为动态的隐私;三是个人领域, 为有形的隐私”③。因此, 隐私权的内容也涉及三个方面。同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权意识的觉醒, 现代人对隐私的认识逐渐明确, 对隐私的保护要求也日渐提高。

(二) 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侵权行为的主要形式

在网络这一虚拟的环境中, 侵权行为侵害的对象主要有“个人信息”、“个人活动”、“个人领域”。笔者就分别从这三方面对网络实名制下侵犯网民隐私权的行为进行具体的分析:

1.网络实名制下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

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不当收集、不当利用和不当管理。④不当收集就是利用技术手段窃取他人信息, 购买其他组织机构或者个人通过合理途径获得或不当搜集的个人信息等。不当利用是指恶意传播他人个人信息, 将合理获取的客户信息用于不当的用途。不当管理是指负有管理义务的人, 由于未尽到应有的注意义务而导致用户的信息被泄漏等。

2.网络实名制下侵犯个人活动的行为

侵犯个人活动的行为主要包括监视行为、骚扰行为和破坏行为。监视行为是指利用外界条件和监控工具监控他人的个人活动, 以此来获取被监视者的个人信息。骚扰行为主要是指在网络上向他人发骚扰信息, 网络游戏中发布“追杀令”来干扰他人正常的娱乐活动等。而破坏行为则是利用破坏他人计算机工具等手段来侵犯他人的隐私。

3.网络实名制下侵犯个人领域的行为

侵犯个人领域的侵权行为主要包括向他人传播计算机病毒, 向不特定的人发送垃圾邮件等。一般侵犯个人领域必然会伴随着侵犯个人信息和侵犯个人活动的行为。⑤

二、我国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的民法保护的不足

目前, 我国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还处于初级阶段, 法律规定还不够具体完善。主要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隐私权保护的民事法律不成体系

目前, 我国对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的保护还未进行全国性系统性的立法。保护隐私权的规范散见于各部门的法律法规之中, 这就显得非常零散、不全面、不系统, 内容缺乏统一性。这使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一些相互矛盾的法律规定和法律的空白。由于网络本身的全球性, 开放性和虚拟性, 加之网络侵权行为的复杂性, 这无疑又给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的保护增加了更多的难题。我们也应该看到《侵权责任法》对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的保护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与传统的隐私权相比, 网络实名制下侵犯隐私权的具有方式特殊、后果严重、救济困难等特殊性, 因此, 仅靠侵权责任法的一条法律条文来规制网络实名制下复杂的侵权行为是远远不够的。

(二) 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的立法原则模糊

通过对已有规制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法律的分析, 我们可以明确看出现行法律对于隐私权的立法原则没有明确的态度, 更不用说明文规定了。这就使得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的保护缺乏立法原则的指导, 对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也是及其不利的, 更别说有效保护网络实名制下网民隐私权了。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立法原则的模糊加大了我们在司法实践中保护网络隐私权的难度, 不利于更好的规制网络实名制下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三) 我国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法律本身存在不足

我国《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了隐私权以及在网络实名制下侵犯他人隐私权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这不但有利于提高公民的隐私权意识, 而且也有利于规范网络秩序、减少网络纠纷, 顺应网络时代发展要求, 它的颁布实施对规制网络侵权行为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侵权责任法》对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的保护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 与传统的隐私权相比, 网络实名制下侵犯隐私权的具有侵权行为特殊、影响范围广泛、取证困难等特殊性, 因此, 仅靠侵权责任法的一条法律条文来还不能规制网络实名制下复杂的侵权行为。其次, 就《侵权责任法》第36条的规定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 具体不足表现在:

第一、对侵权主体的规定不是很明确。《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网络侵权主体主要指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 但是并没有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按照常规来讲, 网络用户可以理解为广大的网民, 但是网络服务提供者该如何理解将会产生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应该做广义的理解, 主要包括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网络内容服务提供者和网络平台服务提供商。还有学者认为, 这里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仅指网络内容提供者而不包括网络接入网络提供者和网络平台服务提供商。因为大量的侵权案件主要是与信息服务有关, 对于主要提供信息服务的网络内容服务提供者进行明确的限制就能达到抑制网络侵权活动的根本目的。笔者认为, 与以往零散的其他法律相比, 《侵权责任法》位阶更高, 其应该更加全面系统具有现实指导性, 不应只是笼统的针对部分主体, 部分矛盾, 负责就会出现新的法律无法规制的矛盾。

第二、通知规则的含义规定不是很明确。有学者认为,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的通知规则从表面上看是加重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 有利于遏制网络侵权行为。但是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只要收到通知, 不采取有效措施就要承担连带责任。这不利于网络作用的有效发挥, 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限制网民的知情权和表达权。笔者认为,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 是由于我国《侵权责任法》没有限定通知的要件。无论是通知的内容、形式、还是通知的具体内涵, 我国《侵权责任法》都没有作具体的规定。

我国现行民法在保护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上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侵权责任法》第36条只是对网络实名制下隐私侵权行为中比较典型的责任认定作了初步的规定, 没有全面具体的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法律规定。

三、完善我国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民事法律保护的几点建议

如前所述, 我国实名制下隐私权的保护体系还不完善, 保护力度仍然较弱, 仅依靠现有的隐私权保护制度很难完成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的全方位保护。虽然,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个人隐私重视程度提高以及国际接轨后对欧美行业经验的借鉴, 我们对隐私权的自发保护已初显成效。但是, 我国是成文法系国家, 立法在整个法制体系中具有先导性作用。因此, 对网络实名制下的隐私权仍应当采用完善立法的方式强化对其的保护。

(一) 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保护制度

个人信息保护法是一部专门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的法律, 它的出台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保护公民的隐私信息没有专门法律的现象。在网实名制下隐私权频遭侵犯的今天, 人们急需这部法律的出台。笔者认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基本原则的确定既要考虑与国际立法的接轨, 创造信息交流的平台, 又要立足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同时还应该在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和个人信息的保护之间寻求适当的平衡。具体来说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 收集限制原则。个人信息的收集应该在信息主体知悉和同意的情况下收集, 并且收集的手段必须合法。 (2) 目的明确原则。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利用目的必须事先告知信息当事人。 (3) 本人参与原则。信息主体有权利向信息持有者解了自己的个人信息, 有权对不必要的、不准确的和错误的信息进行删除和修改。 (4) 安全保护原则。个人信息的持有者和收集者有义务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 防止他人信息的泄漏。 (5) 平衡原则。在个人信息保护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信息的保护和相关信息公开的关系。

(二) 完善民法对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的保护

民法是民事活动的基本根据, 我国《民法通则》对公民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的保护还存在许多问题。要保护网络隐私权, 就必须在民法中完善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把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确认为公民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而不是跟以前一样把隐私权跟名誉权混杂在一起。同时还需要明确网络隐私权的具体保护范围、侵犯隐私权的具体行为等。此外, 制定单独的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也有其现实意义, 因为目前我国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相对还比较弱, 而网络侵权现象已经十分严重。网络实名制下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所涉及的问题十分复杂。笔者认为, 我国目前不宜将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的保护仅仅依赖于分散的部门立法。加快完善《民法通则》在保护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才是众望所归。

(三) 完善侵权责任法保护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的法律制度

如前所述,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明文规定了网络实名制隐私权的侵权责任, 但是其规定的比较简单, 其本身也存在主体含义不明等缺点。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制定独立的《网络隐私权法》来弥补目前我国《侵权责任法》对网络隐私权在规制方面存在的不足。建立此制度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从现实需求来讲, 虽然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是传统隐私权在网络这一新环境下的具体体现。但是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不同于现实生活, 制定专门保护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的法律, 有利于深入研究和解决权利保护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二是从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来讲, 国际上许多国家已经通过对其单独立法来强化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笔者认为, 要有效保护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 就应当完善侵权责任法中对网络隐私权受侵犯的法律保护规则的细化, 明确对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的直接而全面的保护。

四、结语

网络实名制下的隐私权并不是一项新兴的民事权利, 其与传统的隐私权一脉相承。但是由于网络环境的技术性、虚拟性和及时性, 使得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遭受侵害时具有侵权主体复杂、侵权手段隐蔽, 侵害后果难于预测等特点。而目前我国对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的立法和司法保护都存在不足。本文笔者分别从民法、侵权行为法完善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期望我国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立法将日趋完善, 促使我国网络产业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4.

[2]李晶.我国的网络隐私权现状与保护[J].消费导刊, 2008, (04) .

[3]郝珂珂, 郭洁等.网络实名制下隐私权保护[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报, 2010, (06) .

上一篇:油菜秸秆还田技术下一篇:室内色彩的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