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课程(精选12篇)
民法课程 篇1
高等职业教育中,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将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改革的切入点, 高职法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民法是高职法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程, 在整个法律专业教学体系中起着基础作用, 民法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一、《民法》新课程标准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16号文) 中提出, “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 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 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此要求下, 传统的《民法》课程标准已经不能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 亟需改革。新课程标准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 采用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紧紧围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基于工作过程”来选择和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学习并掌握民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
1.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民法课程是法律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其开课时间是一年级, 是学生入学以来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以往的课程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影响学生后续学习的热情。新课程标准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方法, 将原本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确定, 将知识的学习过程通过项目任务的解决来进行,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更有效地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新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学习情境, 每个情境之下又设立项目任务, 广泛采用六步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教学资源, 对民事法律事实的认定和民事纠纷的解决进行介绍和技能训练, 使学生了解民事法律关系领域中的基本原理, 掌握民事法律事实的认定方法和依据, 并能解决民事法律纠纷。整个课程的理论教学以解决项目任务为主要实施过程, 学生接到任务后进行分组、讨论, 最后解决问题, 完成任务, 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
3.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入学之初自信心相对缺乏, 大部分学生怯于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 部分愿意表达自己的学生其表达能力也存在较大的问题。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项目任务的讨论、解决, 鼓励学生形成法律思维、形成自己的看法 (观点) , 并能够通过收集、消化资料获取有用信息, 用于支撑自己的观点并能有条理地表达。24个项目任务的完成能够使得绝大部分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并通过重复训练大大提高学生的收集资料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分析
传统教学模式下, 课程教学场所为固定教室, 采取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方式, 教学方法上也采用的是讲述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将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但教学场所单一, 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虽然能够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 但由于课堂教学地点和教学模式的限制, 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效果。
1.“教学场所多样化”流于形式。一直以来, 教室就是固定的教学场所, 学生的大部分学习都在教室里完成, 教学场所单一。近年来, 许多专业进行教学场所多样化改革, 将教学场所搬到厂房、车间等,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法律专业就业面向较为特殊, 只能选择律师事务所或模拟法庭等场所作为新的教学场所, 且在真实或仿真环境中进行的教学都是综合性的案件分析与解决, 需要学生有一年到一年半的法律知识学习经历, 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体系。而《民法》作为专业基础课程, 其开设时间是学生刚入学的第一学期, 没有任何专业知识培训背景, 更谈不上专业知识体系。如果照搬别的专业的教学经验, 机械地将本课程的教学场所扩展为律师事务所或模拟法庭等地点, 要求学生在实际的案例中边做边学, 不但不能达到理想的“学中做、做中学”的效果, 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 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2.案例教学法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案例教学法是法律专业教学所经常采用的方法, 过去的教学实践证明, 案例教学法在法律专业课程教学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 《民法》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初学者, 对于那些源于生活的综合案例, 他们没有能力进行分析。教学案例往往内容单一, 仅仅针对某一具体知识点所编写, 过于枯燥, 且案例内容与实际生活相差较远, 可信度相对较差。再加上大部分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 多采用“教师介绍案例→学生思考→解决案例问题”的三步骤教学, 未能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应有的作用。
3.不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已经提出多年, 各课程教学也在进行不断改进, 但很多改革仅仅是注重形式上的课堂互动, 并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为主体多体现为各种形式的课堂互动, 包括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发言等。其中, 回答问题多用于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往往是老师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后做出回答, 并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讨论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鼓励思想的碰撞, 但由于课堂组织的缺陷及忽视小组成员个人力量的发挥, 往往流于形式。
传统教学模式在过去的教学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 传统教学模式已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不能满足高职“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再加上法律专业的教学特殊性, 更需要对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进行不断的改革。
三、新课程标准下《民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民法》课程定位为专业基础课,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 能够掌握民法知识, 学会认定法律事实, 解决纠纷, 并在学习中逐渐养成法律思维, 习惯使用专业语言,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而民事纠纷本身又是法律纠纷中最常遇到的类型, 民法是法律从业者使用最为频繁的法律部门, 课程教学就必须十分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特点决定了民法课程教学应以学习情境设计为主线, 注重动手能力的训练;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锻炼学生的法律思维, 培养学生专业术语的使用。
(一) 教学场所多样化
学习情境是在学校内仿真法律职业环境中对真实法律过程的教学化加工, 以完成某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为目标。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跳出教室这一固定场所, 在仿真的环境下进行教学, 而综合性的案例分析或模拟审判又不适合初学者使用, 故本课程在仿真或真实的教学场所进行时, 多采用学生观摩、提问的方式进行, 辅之以一定的动手操作。
对于刚入学的学生而言, 法律职业是个令人向往但又敬畏的职业。为了更好地完成“将学生领进法律之门”的任务,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 将现场教学作为首要手段, 通过与当地的律师事务所、法院等行、政业联系, 利用“法院开放日”等活动, 带领学生参观法律职业工作场所。律师、法官作为现场教学的老师, 为学生讲解律所、法院的部门设置以及主要工作内容甚至是一些休闲放松的活动;学生则可利用现场教学与律师、法官面对面交流, 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实践证明, 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法律职业, 并对该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职业自豪感。但是, 这样的教学不宜重复进行, 在课程的教学全过程中只能使用一次, 且应在课程开设初期进行。
学生虽然还不能解决综合性法律问题, 在实际案例中却可以做一些辅助性工作。本课程在教学中, 利用“法律援助中心”这一集实训基地与社会服务于一身的平台, 充分开展教学活动。在法律援助中心, 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咨询当事人接待、咨询内容记录等任务, 对于一些法律关系较为简单的案例, 学生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 提出解决方案。涉及到诉讼的案例, 学生还可以帮助准备文书、整理资料, 参加法庭旁听。这样, 在真实的教学场所, 学生直接接触实际案例, 通过个人努力、团队合作等方式,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程的学习任务。
(二) 不断改进案例教学法的使用
案例教学法作为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广为使用。民法课程在教学中, 结合课程与学生特点, 在传统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不断改进, 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案例教学。
首先, 结合多样化的教学场所, 在带领学生赴校外实训场所现场教学前, 预先与校外教师联系, 从法院、律师事务所历年案件中筛选出法律关系较为简单的民事案件, 以便在现场教学中结合参观场地, 向学生讲解案件内容及法律关系。其次, 重视书面案例分析的训练。课堂教学过程中, 将相关案例以书面形式分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将案例分析整理成书面报告的形式上交。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 可以查阅书本、法律条文等相关资料。这样的案例分析训练旨在锻炼一年级学生查阅法条、理解法条的能力, 同时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为法律文书撰写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最后, 以法律援助中心为平台, 以真实案例分析为载体, 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在法律援助中心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参与接待当事人, 听取当事人的案情陈述, 从中筛选、记录有用信息。对于法律关系较为简单的案例, 可以直接答复当事人, 对于复杂案例, 鼓励学生以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再对该方案进行评价, 并和学生一起分析需要改正或完善之处, 得出解决方案, 并由学生负责与当事人联系, 作出答复。对于需要进行诉讼的案件, 主要由法律援助中心联系具有律师资格的老师承担, 学生作为老师的助手, 帮助收集证据、制作文书, 并参加法庭旁听, 真正地体验案件解决的全过程。这样的案例分析教学融知识学习与实践为一体, 案例真实,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 新教学方法的使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探索
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求知, 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
1. 小组讨论法的使用。
在使用小组讨论法进行课堂教学时, 教师应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将课堂任务更加细致地分解, 使得每一位学生都相对独立地承担任务。首先, 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分解, 应尽可能地考虑课堂教学特点, 教师预先模拟课堂教学过程, 将教学中出现的知识点逐一分解出来, 并设计与之相应的问题或任务。其次, 对于学生课堂任务的设计, 应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将讨论、发言、书面报告等任务分配给小组成员后, 要求各个成员各司其职, 并给学生充分展现的机会, 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也能防止个别学生“浑水摸鱼”。学生上交的书面报告, 应列明小组成员及分工, 并将讨论过程中的原始材料一并上交, 以便教师评价每一位成员的表现;而小组成员的总体评价则是根据小组完成任务的总体情况进行, 使得学生既要发挥自己的作用, 也要注重团队协作。
2. 项目教学法的使用。
项目教学法多在民法分论中使用, 以遗嘱继承为例, 教师首先将教学内容按照法律规定的遗嘱形式进行分解, 分别设计五个项目任务, 要求承担任务的同学通过对书本知识和法律条文的查阅学习, 为每个项目中的当事人选择最适合的遗嘱形式, 并根据自己的选择为当事人草拟一份遗嘱。在任务完成情况的展示中, 每组的展示人还应当说明其选择的遗嘱能够发生法律效力的条件。展示环节之后, 全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对本组及其他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讨论评价, 最终完成课堂学习。
作为高职法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民法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了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而作为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 民法的教学又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甚至是专业的兴趣。新课程标准要求课程设计符合高职教育目的, 注重体现职业性。教学组织上, 将民事法律基本知识、技能与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 紧紧围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基于工作过程”来选择和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 创新性地以学习领域情境为教学单元, 以项目任务为教学基础, 广泛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六步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将理实一体化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 完整地使用学做结合、专项实训、法庭旁听、法律咨询服务等教学全过程, 使学生完成知识储备、专项动手能力培养、综合实践能力锻炼等学习、提升过程。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更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要求。随着课程标准的修订, 课程教学也面临着改革, 教学场所更加多样化, 传统教学方法应进一步改进, 并不断进行新教学方法的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民法,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韩利伟.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标准研究[J].职教论坛, 2011, (11) .
[2]龙昱, 江波.“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项目驱动教学法”研究[J].商情, 2011, (24) .
[3]徐文.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下高职课程考核方法改革实践[J].职教论坛, 2010 (33) .
[4]肖宝华, 李文岩.论高职法律专业法律语言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12) .
民法课程 篇2
一、课程名称:民法学
civil law
二、课程编号:04020030
三、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四、学时与学分
119学时 8学分
五、考核方式:考试
六、先修课程:无
七、适用专业:法学本科各专业
八、课程总体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民法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
2、使学生掌握民法学总论部分的基础知识和各分论部分的法律制度;
3、使学生能正确运用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则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法律问题。
九、说明:
民法学是法学核心课程之一,为法学课专业必修课程,是法学各专业的共同基础课,本大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运用新兴的科学方法论,力图合理安排民法学的结构体系,较准确、全面地概括民法学的基本内容,期能较好地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反映民法最基本、最必需和最重要的内容;
2、结构科学,内容新颖,尽可能反映民法学科的最新成就;
3、基本原理、基本制度和基本方法相结合;
4、尽可能总结,概括近10年来民法学各项制度最新科研成果,反映民法学是最前沿,最热点的研究课题,同时也要介绍大陆法学和欧美法学国家民商事先进方法。
根据上述设想,大纲分十编三十八章,分两学期授课,第一学期为民法学
(一),讲授第一至五编,第二学期为民法学
(二),讲授第六至第十编。
此外,其他专业的民法学课程亦可采此教学大纲。
十、基本教学内容:
民法学
(一)第一编 民法概论
第一章 民法的概念与性质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概述了民法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如民法的含义、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的沿革,民法的渊源,民法的适用范围、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民法的含义有所了解,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重点、难点]
民法的概念、调整对象、调整方法
第一节 民法的含义
一、民法的定义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民法的词源
1、通常认为“民法”一词来源于罗马法中的市民法。
2、“民法”一词对于中国是外来词。
三、民法和民法学
1、民法和民法学是不同性质的概念。
2、民法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第二节 民法的构成要素
一、民法的构成要素
二、民法规则
三、民法原则
四、民法概念
第三节 民法的沿革
一、民法学是以罗马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二、罗马法编纂及其影响
三、19世纪民法典的出现及其类型
四、20世纪有代表性的民法典
五、我国的民事立法
第四节
民法的渊源
一、民法渊源
二、制定法
三、习惯
四、判例
五、法理
第五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
一、民法的调整对象
1、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
2、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二、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
1、财产的定义
2、财产应具备的条件。
3、财产关系的分类。
4、财产关系的法律特征
三、平等主体的人身关系
1、人身关系的定义
2、人身关系的分类:人格关系、身份关系。
3、人身关系的特点。
第六节
民法的调整方法
一、法律调整方法
二、民法在法律调整方法上特点:
1、确认和维护民事主体的平等地位。
2、尊重民事主体的自主意志
3、民法允许民事主体选择不同方式解决相互间发生的民事纠纷。
4、民法规定的民事责任同时具有权利救济的性质。
第七节
民法的性质
一、民法为私法
二、民法为权利法
三、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第八节
民法的适用范围
一、民法适用范围定义
二、对人的适用范围
三、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
四、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
[复习思考题]
1、民法的含义及其调整对象是什么?
2、简述《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的优缺点。
3、什么是民法的渊源?
4、民法适用范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二章
民法的基本原则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了民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平等原则、自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等等,要求学生弄清并掌握上述原则的含义及具体表现。
[本章重点、难点] 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与功能
自愿原则
诚信原则
第一节
民法基本原则概述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二、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1、指导功能
2、约束功能
3、补充功能
第二节
民法各基本原则
一、平等原则
二、自愿原则
三、公平原则
四、诚信原则
五、公序良俗原则
[复习思考题]
1、简答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与特征。
2、谈谈你对诚实信用原则的理解及该原则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民法总论的核心部分,它概述了民事法律关系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如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要素及其发生变更和终止的原因,以及民事权利,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的相关问题。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对民事法律关系在民法总论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了解,掌握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要素、发生、变更与终止的根据,弄清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民事责任的含义及其类型。
[本章重点、难点] 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民事权利、民事义务
民事责任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述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三、民事法律关系理论的意义。
四、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五、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1、民事权利客体的概念
2、民事权利客体的种类
3、物
4、有价证券
5、智力成果
6、行为
7、权利
8、非物质利益
七、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第二节
民事权利
一、民事权利的概念
二、民事权利的分类
三、民事权利的行使与保护
第三节
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
一、民事义务
1、民事义务的概念
2、民事义务的分类
二、民事责任
1、民事责任的概念
2、民事责任的特征
3、民事责任与其他法律责任的区别
4、民事责任的分类:
5、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民事责任
2、简答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3、简答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的含义
4、论述民事责任的特征及类型
第二编
民事主体
第四章
自然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介绍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以及宣告失踪、宣告死亡和监护制度,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的含义,弄清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监护制度的各种规定。
[本章重点、难点]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
监护
宣告死亡
第一节
导言
一、自然人的含义
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规律出生的人。其与公民有区别
二、公民与自然人
自然人属于私法范畴,而公民属于公法范畴。
第二节
自然人的民事能力
一、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含义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具有统一性、平等性、广泛性特征。
二、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
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开始于出生
2、胎儿利益的保护
3、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终止于死亡。死亡有生理死亡和宣告亡之分。
三、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含义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四、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种类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限制民事行为的能力
3、无民事行为能力
第三节
自然人的住所
一、住所的含义:
住所是指自然人生活和进行民事活动的中心处所。
二、自然人住所的种类
三、自然人住所的法律意义
第四节
监护
一、监护的概念及设立监护的目的
1、监护的概念
2、监护设置的目的
二、监护人的设立
1、为未成年人设立监护人
2、为精神病人设立监护人
三、监护人的职责
四、监护的终止
第五节
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
一、宣告失踪
1、宣告失踪的含义
2、宣告失踪的条件和程序
3、效力
4、失踪宣告的撤销
二、宣告死亡
1、宣告死亡的含义
2、宣告死亡的条件和程序
3、宣告死亡的效力
4、宣告死亡的撤销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权利能力、行为能力
2、简答住所的含义
3、简答监护人的职责
4、简答宣告死亡的法律效果
第五章 法 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法人,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的一类民事权利主体。本章内容包括法人的概念和本质、法人的种类、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法人的机关以及法人的成立、变更、终止和登记等。重点理解和掌握法人的能力制度。
[本章重点、难点] 法人的概念与特征
法人的条件
法人的本质
法人的民事能力与民事责任
第一节 法人概念和构成要件
一、法人的概念和特征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二、法人应具备的条件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独立财产或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第二节 法人的本质
一、关于法人的本质的主要理论
1、法人拟制说 2、法人否认说 3、法人实在说
二、对法人本质理论的的评析
第三节 法人的类型
一、传统民法的分类
1、公法人与私法人 2、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
3、营利法人、公益法人与中间法人 4、本国法人与外国法人
二、我国民法通则的分类
民法通则将法人分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
第四节
法人的成立
一、法人的设立
1、法人设立的概念
2、法人设立的原则
3、法人设立的方式
4、法人设立的要件
二、法人资格的取得
社会组织具备设立条件,经过必须的法定登记程序即取得法人资格。
第五节 法人的能力
一、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1、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
2、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比较
3、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限制
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1、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与特点
2、法人民事行为能力的范围
第六节 法人的变更和终止、登记
一、法人变更的概念
二、法人变更的类型
法人的合并 法人的分立 组织形式的变更 其他重要事项的变更
三、法人的终止
1、法人终止的概念
2、法人终止的程序
3、法人的解散
4、法人的清算
四、法人的登记
1、法人登记的意义
2、法人登记的种类
设立登记、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
第七节 法人的民事责任及法人机关
一、法人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
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是指法人对自己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资格。
二、法人民事责任能力确定的标准
1、经营活动说
2、法人名义说
3、执行职务说(通说)
三、法人的有限责任
所谓法人的有限责任,是指法人的出资人仅以出资为限对法人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四、法人机关的概念
法人的机关,是指根据法律或法人章程的规定,能够对外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个人或集体。
五、法人机关构成及法定代表人
1、意思机关
2、执行机关、3、代表机关
4、监察机关
5、法定代表人
[复习思考题] 1、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划分意义何在?这种划分能否完全概括我国现实中存在的各种法人类型?
2、比较法人的能力制度与自然人的能力制度。3、法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条件应包括哪些?
1、试分析设立中的法人与清算中的法人的法律地位。2、思考法人的目的范围对法人的能力限制的法律效力。
第六章 非法人组织
[教学目的与要求]
关于非法人组织的法律地位,传统民法认为其不具有独立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以及责任能力,仅具有诉讼能力。但近几年来,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的企业形态和非企业组织,它们既不同于法人,也不同于自然人,据此许多学者认为应打破传统民法的二分法的结构,承认非法人团体的主体地位,为第三类民事主体的发展提供制度空间。本章介绍了非法人组织的几种主要类型,重点掌握合伙的内容。
[本章重点、难点] 合伙的概念 合伙组织
合伙能力
第一节
非法人组织概述
一、非法人组织的概念
非法人组织,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组织
二、非法人组织应具备的条件
1、须为有自己目的的社会组织体 2、须有自己的名称
3、须有自己能支配的财产或经费 4、应设有代表人或管理人
第二节 合 伙 组 织
一、合伙概述
1、合伙的概念和特征
合伙,是依法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2、合伙的成立
3、合伙的法律地位
4、合伙的种类:民事合伙和商事合伙、隐名合伙和一般合伙、法人合伙和个人合伙。
二、合伙的能力和责任
1、合伙的能力:合伙能力的财产基础是合伙财产,包括合伙成立时各个合伙人的出资以及在合伙存续期间以合伙名义获得的财产。合伙能力的行使,有全体合伙人行使、由合伙事务执行人行使、聘请第三人行使三种方式。
2、合伙的责任:合伙是以合伙财产和合伙人的个人财产作为债务的担保的,被称之为连带的无限责任。连带责任是针对第三人而言的,即全体合伙人对外就合伙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但就合伙人的内部,各合伙人之间是按份承担合伙的债务。
三、合伙的变更、终止和清算
1、合伙的变更
2、合伙的终止
3、合伙的清算
[复习思考题] 1、判断某个社会组织体能成为民事主体时,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2、合伙成为独立民事主体的理由有哪些? 3、试分析合伙财产的构成以及性质。
4、比较自然人、法人和合伙这三种主体承担民事责任的特点。
第三编
民事法律事实
第七章 民事法律事实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民事法侓事实是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包括事件和行为两类事实。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特征、类型,了解民事法律事实的意义。
[本章重点、难点] 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与意义
第一节
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民事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一定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客观情况。
二、特征
1、民事法律事实是一种客观情况。
2、民事法律事实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规定的事实。
3、民事法律事实是能够引起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观事实。
三、民事法律事实的后果。
1、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
2、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
3、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
四、民事法律事实际上构成
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客观事实组合在一起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
第二节 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
一、事件
事件,是指其本身不直接包含人的意志性的民事法律事实。包括自然事件与人为事件。
二、行为
1、行为的概念
2、行为的分类:民法上的行为、行政行为、司法行为;表意行为和非表意行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事实的意义
一、民事法律事实在民法规范中的地位
民事法律事实是民事法律规范中的假定部分,它是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责任规范的适用的前提。
二、民事法律事实在实现民法调整功能中的作用。
三、民事法律事实理论对民事司法实践的意义。
[复习思考题]
1、简述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特征。
2、简述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
第八章 民事法律行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引入了民事法律行为、意思表示这两个民法学的核心概念,理论性较强,同时本章还阐述了民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及效力未定民事行为等问题。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及相关问题,为理解民法的意思自治奠定基础。
[本章重点、难点]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意思表示
民事法律行为成立与生效条件
无效民事行为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一、民事行为、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1、民事行为
2、法律行为
3、民事法律行为: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1、应是民事主体实施的以发生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行为。
2、应是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的行为。
3、应是合法行为。
三、民事法律行为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四、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1、口头形式
2、书面形式
3、默示形式
第二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一、单方行为与双方行为、多方行为
二、财产行为与身份行为
三、有偿行为与无偿行为
四、诺成性行为与实践性行为
五、要式行为与不要式行为
六、主行为与从行为
七、独立行为和辅助行为
八、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
一、民事法律行为构成的概念
二、意思表示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1、意思表示的概念: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把进行某一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心效果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达于外部的行为。
2、构成要素:目的意思;效果意思;表示行为。
三、意思表示的分类
1、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与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
2、对话的意思表示与非对话的意思表示
3、独立的意思表示与非独立的意思表示
4、明示的意思表示与默示的意思表示
5、健全的意思表示与不健全的意思表示
四、意思与表示不一致
1、虚假表示
2、伪装表示
3、隐藏行为
4、错误
5、误传
五、意思表示的不自由
1、欺诈
2、胁迫
3、乘人之危
六、意思表示的解释
1、意思表示解释的概念
1、意思表示解释的原则:意思主义、表示主义和折衷主义三种理论。
2、意思表示的解释方法。
第四节 民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一、民事行为的成立
1、民事行为的成立的概念
2、民事行为的一般成立要件:当事人;意思表示;标的。
3、民事行为的特别成立要件
二、民事行为的生效
1、民事行为生效的含义
2、民事行为成立与生效的关系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1、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实质要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标的合法;标的须可能和确定。
2、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形式要件。
第五节 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一、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1、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2、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特点:应是将来发生的事实;应是不确定的事实;应是由 行为人约定的事实;应是合法的事实。
3、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延缓条件与解除条件;肯定条件与否定条件;随意条件、偶成条件和混合条件。
4、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1、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2、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延缓期限与解除期限;确定期限与不确定期限。
3、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期限到来时的效力;期限到来前的效力。
第六节
无效的民事行为
一、无效民事行为的概念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欠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不发生行为人预期的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
二、无效民事行为的分类
1、行为人不具有行为能力的民事行为。
2、意思表示不自由且损害国家利益的民事行为。
3、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
4、标的违法的民事行为。
5、标的不确定或自始客观不能的民事行为。
三、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的法律后果
1、返还财产
2、赔偿损失
3、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返还第三人
第七节
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一、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概念
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是指行为人的意思与表示不一致及意思表示不自由,导致 非真实意思表示,法律并不使之绝对无效,而是权衡当事人的利害关系,赋予表意人撤销权的民事行为。
二、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的种类
1、因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2、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3、受欺诈而实施的民事行为
4、受胁迫而实施的民事行为
5、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
三、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撤销
1、撤销权的概念与性质。
2、撤销权的产生与内容。
3、撤销权的行使。
4、撤销权的行使期间。
5、撤销权行使的法律后果。
6、民事行为撤销对第三人的效力
第八节
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
一、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的概念
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是指其成立时有效或无效处于不确定状态,尚待享有形成权的 第三人同意(追认)或拒绝的意思表示来确定其效力的民事行为。
二、效力未定民事行为的类型
1、民事行为能力欠缺
2、处分权限的欠缺
3、代理权的欠缺
4、债权人同意的欠缺
三、效力未定民事行为的追认
1、追认的性质
2、追认的方式
3、追认与拒绝追认的效力
四、相对人的催告权与撤销权
1、相对人的催告权
2、相对人的撤销权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什么是民事行为?
2、意思表示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是什么?
3、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有哪些?
4、什么是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什么是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5、简述无效民事行为的概念和种类。
6、简述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的概念和种类。
7、简述效力未定民事行为的概念和种类。
第九章 时效和期间期日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学习时效的概念、意义,诉讼时效的基本含义及其与除斥期间的区别,诉讼时效的种类以及诉讼时效的中止与中断的含义。取得时效的基本含义与特征,取得时效的适用范围等。期限的基本含义以及计算方法等内容。希望学生掌握时效,诉讼时效,取得时效的概念,掌握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诉讼时效期间的种类与其中止、中断和延长等一系列知识,同时还应掌握期限的计算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 时效的概念与意义
取得时效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诉讼时效的概念、适用范围、起算、中断与中止
第一节 时效制度概述
一、时效制度的概念
二、时效制度的意义
1.有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保护交易安全。2.有利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3.便利法院的审判工作。
第二节 取得时效
一、取得时效的概念
取得时效又叫占有时效,指无物权的占有人公然、和平和继续占有他人的物达到一定期间,而取得占有物的所有权或其他权利的制度。
二、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
1.必须有为自己所有或取得权利的主观意思; 2.须有符合条件的占有或权利行使的事实状态; 3.须有占有或权利行使达到一定期间的事实状态。
三、取得时效适用范围
一般认为,以下财产或权利不适用取得时效:非融通物,无主财产,基于身份关系而发生的专属财产权,人格权与身份权,因一次行使即归消灭的权利,依法律规定不得适用时效取得的权利,依法律直接规定而成立的权利,在实行权利以前,无从行使或表现于他人之物或权利上之权利。
四、取得时效与诉讼时效的关系
第三节 诉讼时效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
诉讼时效是指对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的权利人,使其丧失在诉讼中的胜诉权的法律制度。
二、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
1、除斥期间的概念
2、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联系
3、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
三、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一般认为,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而不适用于支配权如所有权、人格权、身份权等,也不适用于形成权(它适用除斥期间);但也不是适用于全部请求权,而有一定的范围。
四、诉讼时效的种类
1.普通诉讼时效 2.特别诉讼时效
3.权利的最长保护期限
五、诉讼时效的起算、中断、中止
1、诉讼时效的起算
2、诉讼时效的中断
3、诉讼时效的中止
第四节 期限
一、期限的概念和意义
期限是指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终止的时间,分为期间和期日。民法上的期限,对民事法律关系的的产生、变更和终止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期限的确定的计算方法
[复习思考题] 1.简述诉讼时效的种类。
2.简述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区别。3.简述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
4.简述诉讼时效的中止与中断的异同。5.简述诉讼时效与取得时效的关系。
第四编 代 理
第十章 代 理 概 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掌握代理的基本概念、特征、适用范围,了解代理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以及代理的分类,同时应对代理权的性质有一个基本了解。重点应掌握对代理权的限制,同时对代理权终止的各种情况也应有一定的了解。通过本章的学习,对代理的有关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与了解。
[本章重点、难点] 代理的概念与特征
代理的分类
第一节 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一、代理的概念
代理是行为人以特定人名义所作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特定人的法律行为。
二、代理的特征
1、代理人须以被代理人名义,并为被代理人的利益进行民事行为。
2、代理人须同第三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
3、代理人须在代理权限范围内独立进行意思表示。
4、代理行为的法律效果归属于被代理人。
三、代理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1、与传达的区别
2、与代表的区别
3、与行纪的区别
4、与委托的区别
5、与夫妻间日常家事的代理的区别
第二节 代理的产生、发展和意义
一、代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二、代理制度的意义
1、充实了民事自由。
2、弥补和扩充了民事主体的民事行为能力。
3、扩展了民事法律行为和民事法律关系的范围。
4、有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代理的适用范围
一、可以适用代理的行为
1、民事法律行为
2、申请行为
3、申报行为
4、诉讼行为
二、不可适用代理的行为
1、有人身性质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2、当事人要求必须由本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3、违法行为不适用代理
第四节 代理的分类
一、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1、委托代理
2、法定代理
3、指定代理
二、代理与复代理
1、本代理
2、复代理
[复习思考题]
1、简述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2、简述代理的适用范围。
3、论述复代理。
第十一章 代理法律关系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代理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内容,代理权,代理行为等知识,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代理法律关系概念、特征、代理权的概念和性质,代理权行使的原则等知识。
[本章重点、难点] 代理关系中代理人与被代理人的权利义务
代理权
代理权的行使
第一节 代理法律关系概述
一、代理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1、代理关系的概念
2、代理关系的特征
二、与代理法律关系相关的法律关系。
1、代理的基本关系
2、代理后果法律关系
第二节 代理法律关系的内容
一、代理人的代理权和代理义务
1、代理人的代理权
2、代理人对被代理人的代理义务:代理人须忠实于被代理人利益,为被代理人利益计算,必须竭尽全力,勤勉工作,应切实尽到相当的注意义务,代理人须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进行代理,代理人须亲自处理代理事务,及时报告和移交代理结果的义务,为被代理人保密的义务。
二、被代理人的权利义务
1、对代理人的权利义务:要求代理人忠实履行代理职责,对代理权的撤销权,对代理人行为的同意和追认权,承受代理后果的义务。
2、被代理人对第三人的权利义务:依法承受代理法律后果的权利义务,因委托授权不明向第三人承担责任,要求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第三人的权利义务,要求被代理人承受代理法律后果的权利,催告权、撤销权,要求代理人或行为人承担责任的权利。
第三节 代理权
一、代理权的性质
代理权本质上是一种资格或地位,但不是权利或能力,代理权是指代理权限。
二、代理权的滥用
1、自己代理
2、双方代理
3、代理人的懈怠行为
4、代理人的诈害行为
三、代理权的产生
1、依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产生。
2、依有权机关或组织的指定或人民法院裁决而发生。
3、因被代理人的委托授权行为而发生。
4、追认或默认授权。
四、代理权的终止
1、委托代理权的终止
2、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关系终止
3、代理权终止后的效果
第四节 代理权的行使和代理行为
一、代理权行使的概念和性质
代理权的行使是指代理人依据代理权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二、代理权行使的原则
1、禁止代理权滥用原则
2、禁止违法代理的原则
3、禁止越权代理的原则
4、不得擅自转委托的原则
三、代理行为
1、代理行为的概念和性质
2、代理行为的成立要件
3、代理行为的生效
[复习思考题]
1、简述代理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2、论述代理法律关系中代理人、被代理人的权利义务。
3、简述代理权的产生和终止情形。
4、简述代理权行使的原则。
第十二章 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掌握无权代理的概念、特征及无权代理的法律后果,掌握表现代理的概念,特征及效力。
[本章重点、难点] 无权代理
表见代理
第一节 无权代理
一、无权代理的概念
无权代理是指行为人不具有代理权而以本人名义实施的代理行为。
二、无权代理具有以下特征
1、行为人所实施的法律行为符合代理行为的表面特征。
2、行为人实施代理行为无代理权。
3、无权代理行为并非绝对不能产生代理的法律效果。
三、狭义的无权代理
1、无权代理的概念
2、无权代理的法律后果
3、被代理人对无权代理行为有追认权。
4、因被代理人的拒绝而对被代理人无效,由行为人对第三人负责。
5、因第三人的撤销而无效。
第二节 表见代理
一、概念
表见代理,是指代理人虽不具有代理权,但是被代理人的行为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代理人有代理权而与代理人为民事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效果依法直接归本人承担的代理。
二、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
1、代理人不具有代理权;
2、代理人以本人名义进行民事活动;
3、客观上存在使善意第三人相信无权代理人拥有代理权的理由;
4、第三人善意且无过失;
5、行为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民事行为具备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有效要件。
三、表见代理的效力 符合构成要件的表见代理具有与有权代理同样的效力,代理行为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
[复习思考题] 1. 简述无权代理的概念、形式及其法律后果。2. 试论代理权行使的限制。
3. 试论表见代理的概念、形式及其效力。
第五编 人身权
第十三章 人身权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概述了人身权的基本问题,如人身权的概念、特征与分类问题,人身权的权能与意义。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人身权的相关基础问题。
[本章重点、难点] 人身权的概念、特征、权能、意义
一、人身权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人身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以在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上所体现的与其自 身不可分离的利益为内容的民事权利。
2、法律特征:人身权是民事主体固有的权利;是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是与 民事主体须臾不可分离的权利。
二、人身权的分类
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
三、人身权的权能
1、控制权
2、利用权
3、有限转让权
4、人身利益处分权
四、人身权的意义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人身权?它有哪些特征?
2、试述人身权的基本分类。
第十四章 人格权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人格权的相关问题并详细介绍了各种具体人格权。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人格权的相关问题并着重掌握几类重要的具体人格权。
[本章重点、难点] 人格权的概念
一般人格权 生命权
健康权
肖像权
名誉权 隐私权
第一节 人格权
一、人格权的概念
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固有的,由法律确认的,以人格利益为客体,为维护民事主体具 有法律上的独立人格所必备的基本权利。
二、人格权的性质
1、人格权的自然属性
2、人格权的法定属性
第二节
一般人格权 一、一般人格权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一般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基于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尊严全部内容的 一般人格利益而享有的基本权利。
2、特征:主体的普遍性;客体的高度概括性;权利内容的不可枚举性。二、一般人格权制度的功能
1、解释具体人格权。
2、产生具体人格权。
3、补充具体人格权。三、一般人格权的内容
4、人格独立。
5、人格自由。
6、人格平等。
7、人格尊严。
第三节
生命权
一、生命权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生命权是以自然人的生命安全的利益为内容的一种人格权。
2、特征:以自然人的生命安全为客体;以维护人的生命活动延续为其基本内容;保护 的对象是人的生命活动能力。
二、生命权的内容
1、生命安全维护权
2、生命利益支配权
第四节
健康权
一、健康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1.概念:健康权是指自然人以其身体外部组织的完整和身体内部生理机能的健全,使 肌体生理机能正常运作和功能完善发挥,从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为内容的人格权。
2.法律特征:以人体的生理机能正常运作和功能的正常发挥为具体内容;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为根本利益。
二、健康权的内容
1.健康维护权。
2.劳动能力的保有、利用和发展权。3.健康利益支配权。
第五节
身体权
一、身体权的概念
身体权是公民维护其身体完整并支配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人格权。
二、身体权与相关权利的区别
1、身体权与生命权
2、身体权与健康权
三、身体权的内容
1、完整性身体保持权。
2、对自己身体组织部分的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支配权。
第六节
姓名权与名称权
一、姓名权的概念与内容
1、姓名权的概念:是自然人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2姓名权的内容:姓名决定权,姓名使用权,姓名变更权。
二、名称权的概念与内容
1、名称权的概念:名称权是指自然人以外的其他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改 变、转让自己的名称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的一种人格权。
2、名称权的内容:名称决定权,名称使用权,名称变更权,名称转让权。
第七节
肖像权
一、肖像权的概念与特征
1、肖像权的概念: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一种人格权。
2、肖像权的特征:肖像权所体现的基本、主要是精神利益,肖像权还体现一定的物质 利益,肖像权是自然人专有的民事权利,肖像权的客体即肖像具有可重复利用性和再生性。
二、肖像权的内容
1、肖像制作权
2、维护肖像完整权
3、肖像权使用权
第八节
名誉权
一、名誉权的概念
名誉权是指民事主体就自身属性和价值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享有的保有和维 护的人格权。
二、名誉权的法律特征
1、名誉权的主体包括所有民事主体。
2、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利益。
3、名誉权不具有财产性,但与财产利益有关系。
三、名誉权的内容
1、名誉保有权
2、名誉维护权
3、名誉利益支配权
第九节
自由权
一、自由权的概念与性质
1、自由权包括两部分:政治自由权和民事自由权。
2、性质:以具体人格权自由为通说。
二、自由权的内容
1、行为自由权
2、意志自由权
第十节 婚姻自主权
一、婚姻自主权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婚姻自主权是指自然人依照法律规定,自己做主决定其婚姻的缔结和解除,不受其他任何人强迫或干涉的人格权。
2.特征:婚姻自主权的客体是权利人自主决定婚姻关系的人格利益,婚姻自主权的行使,需要权利人具有完全的婚姻行为能力,婚姻自主权具有意志自由的性质。
二、婚姻自主权的内容
1、结婚决定权
2、离婚决定权
第十一节
贞操权
一、贞操权的概念
贞操权,是自然人基于其保持性纯洁的品行产生的人格利益而享有的一种人格权。
二、贞操权的特征
1、贞操权以性为特定内容
2、贞操权以自然人的贞操为客体
3、贞操权体现了自然人在性方面的适当自由
三、贞操权的内容
1、贞操保持权
2、反抗权
3、支配权
第十二节
信用权
一、信用权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信用权,一般是指民事主体对基于自己经济能力所获得的社会信赖和评价享 有的保有和维持的人格权。
2、特征:信用权的主体具有多样性,信用权的客体具有单一性,信用权与财产权益联 系紧密。
二、信用权的内容
1、信用的维护、保有权
2、一定信用利益的支配权
第十三节
隐私权
一、隐私权的概念与特征
1、隐私权:一般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自己的个人秘密和个人私生活进行支配并排除他 人干涉的一种人格权。
2、隐私:一般是指仅与特定人的利益或者人身发生联系且权利人不愿为他人所知晓的 私人生活和私人信息。
3、隐私权的特征:专属性;秘密性;可放弃性。
二、隐私权的内容
1、个人生活安宁权
2、个人信息和生活情报的控制、保密权
3、个人通讯秘密权
4、个人对其隐私的利用权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人格权?什么是一般人格权?
2.什么是身体权?它与生命权、健康权各有哪些区别?
3.什么是肖像权?它有哪些特征?肖像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什么是信用权?它有哪些特征?信用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什么是隐私权?
第十五章
身份权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概述了身份权的基本问题,如身份权的概念、特征,亲权、亲属权、荣誉权等一些问题。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身份权及几种具体身份权的相关问题。
[本章重点、难点] 身份权的概念与特征
亲权
亲属权
荣誉权
第一节 身份权的概念与特征
一、身份和身份权的概念
1、身份的概念:身份是民事主体在亲属关系以及其他非亲属的社会关系中所处的稳定 地位,以及由该种地位所产生的与其自身不可分离,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
2、身份权的概念:身份权是民事主体基于某种特定的身份而依法享有的一种民事权 利。
二、身份权的特征
1、人身权与人格权的相同之处
2、人身权与人格权的不同之处
第二节
亲权
一、亲权的概念及特征
1、概念:亲权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和财产的管教、保护的权利(也可以说义务)。
2、特征:亲权是基于父母身份而取得的一种身份权,亲权权利义务具有统一性,亲权具有专属性,亲权是为了保护未成年子女利益而设定的权利,亲权具有绝对性和支配性。
二、亲权的内容
1、人身照护权
2、财产管理权
第三节 亲属权
一、亲属权的概念及特征
1、亲属权的概念:亲属权为亲属之间的权利,它是指除配偶关系、父母子女关系以外 基于其他亲属之间的身份利益而产生的权利。
2、亲属权的特征
二、亲权与亲属权的区别
1、权利主体不同
2、权利主体的相对人不同
3、权利内容不同
4、双方当事人的地位不同
三、亲属权的内容
1、抚养、扶养权
2、赡养权
3、代理权
4、申请宣告失踪、死亡、申请宣告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权。
第四节
荣誉权
一、荣誉的概念以及与名誉的区别
1、荣誉的定义:由特定的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授予一定主体的一种积 极性的评价。
2、荣誉权之客体与名誉权之客体的名誉的区别
二、荣誉权的概念与特征
1、荣誉权的概念: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团体获得、保持、利用荣誉并享有其所生利益的权利。
2、特征:荣誉权是一种身份权,荣誉权的主体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团体,荣誉权可因荣誉被取消而消灭。
三、荣誉权的内容
1、荣誉取得权
2、荣誉保持权
3、荣誉利用权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身份权?它与人格权的关系如何?
2、简述亲权的概念、特征和内容。
3、简述亲属权与亲权的区别。
4、简述荣誉权的概念、特征和内容。
民法学
(二)第六编 物权
第十六章 物权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掌握物权的概念、特征、种类以及物权与债权的区别,应充分理解物权的效力的内容,应掌握物权变动的概念、基本原则,并对物权行为理论有一定了解。通过本章的学习,对物权有一个基本了解,以为物权法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重点、难点] 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物权法的原则
物权体系
物权的效力 物权的民法保护
第一节 物权与物权法
一、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1、物权的概念:物权,是指民事主体直接支配特定物,并享受其利益的排他性权利。
2、物权的特征:物权是以一定的物为客体的民事权利,是直接支配物的权利,是权利人直接享受物的利益的权利,是排他性权利。
二、物权法
1、物权法的意义
2、物权法的调整对象:财产归属关系和财产物权利用关系是物权法的调整对象。
3、物权法的特征:适用的强制法性,内容的固有法性,适用上的公益法性。
4、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公示公信原则。
三、物权与债权的比较
1、物权与债权的共性:物权和债权是民法中两类最基本的财产权,是民法调整平等主 体之间财产关系的结果。物权往往是债权成立的基础,又往往是债权运动的结果。
2、物权与债权的区别:权利性质不同,权利客体不同,义务主体不同,效力不同,权利的设定不同,公示方法不同,保护方法不同。
第二节 物权的分类体系
一、民法上物权的种类
1、所有权
2、用益物权
3、担保物权
4、占有
二、民法学上的物权分类
1、自物权与他物权
2、完全物权与定限物权
第三节 物权的效力
一、优先效力
1、物权的优先效力的概念:物权的优先效力,指同一标的物上有数个利益相互冲突的权利并存时,具有较强效力的权利排斥或先于较弱权利的实现。它包括两种情况:
2、物权优于债权的效力
3、物权相互之间的优先效力。
二、物上请求权效力
1、物上请求权的概念:物上请求权是指物权人对物的支配因受到他人妨碍而出现缺陷时,为回复对物的圆满状态而产生的请求权。
2、物上请求权的特点
第四节 物权的变动
一、物权的变动的概念
物权的变动,是物权的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总称。
二、物权变动的原因
1、民事法律行为
2、法律行为以外的法律事实
3、某些公法行为
三、物权行为理论
1、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的立法模式:意思主义,形式主义,折衷主义。
2、物权行为
第五节 物权变动的公示与公信原则
一、公示原则
公示原则要求物权的变动必须采取某种可使外界知晓的方式表现出来,否则不产生法律上的效力或不得对抗第三人。
二、公信原则
公信原则,是指物权的变动以登记和交付为公示方法,当事人如果信赖这种公示而从事物权交易,即使公示所表现出的物权状态与真实状态不相符合,也不能影响该物权交易的效力。
第六节 物权的民法保护
一、请求确认物权
二、请求排除妨碍
三、请求恢复原状
恢复原状请求的提出,须具备以下条件:
1、须有财产损坏之事实存在。
2、须财产的损坏出于他人的违法行为。
3、须损坏的财产有修复的可能。
四、请求返还原物
五、请求赔偿损失
[复习思考题] 1. 简述物权的特征。
2. 简述物权与债权的区别。3. 试论物权的效力。4. 试述物权变动的原则。
第十七章 所有权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要了解和认识所有权的概念、特征、种类、权能,所有权与所有制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土地所有权、房屋所有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不动产相邻关系的概念、特征、种类及处理原则,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 所有权的概念
国家所有权
所有权的权能
建筑物区分所有
善意取得
按份共有
第一节 所有权概述
一、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
1、所有权的概念: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所有权的特征:所有权是绝对权,所有权具有排他性,所有权是一种最完全的权利,所有权具有弹力性,所有权具有永久性。
二、所有权的内容
所有权的权能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三、所有权的种类
1、国家所有权
2、劳动群众集体组织所有权
3、自然人财产所有权
第二节
所有权的权能
一、所有权的权能
二、占有
1、占有的概念:占有是所有人对于财产的实际管领或控制的事实。
2、占有的分类:所有人占有和非所有人占有,合法占有和非法占有,善意占有和恶意占有。
三、使用
使用是指特定权利主体依照财产的性质和用途,在不损坏物之本身或变更其性质的情形下对财产加以利用。
四、收益
收益是指通过对所有物的占有,使用等取得其新增利益的权能。所有物增加的利益包
括孳息与利润。
五、处分
处分是指权利主体对其财产在事实上和法律上的处置由此决定物的命运的权能。处分权能是所有权内容的核心和基本权能。
第三节 所有权权能行使的限制
一、财产所有权的行使限制的概念
所有权行使的限制,是指所有人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亦有一定的义务,即积极权能或消极权能的内容要受到一定的约束。
二、所有权行使中限制的内容
1、客体上的限制
2、在权利义务上的限制
3、限制方式
第四节 不动产所有权
一、不动产所有权的概念和种类
1、不动产所有权的概念:不动产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不动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不动产所有权的分类:土地所有权,房屋所有权。
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1、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
2、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专有权和共有权
三、相邻关系
1、相邻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相邻关系即不动产相邻关系,是指相互毗邻的不动产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间在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相互间给予便利或接受限制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相邻关系的特征。
2、相邻关系的处理原则
3、相邻关系的种类
第五节
动产所有权
一、善意取得
1、善意取得的概念
善意取得又称为即时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将动产非法转让于第三人时,如果第三人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则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
2、善意取得的构成条件:标的物须为动产,让与人须为无权处分动产的占有人,受让人须基于交易行为而取得动产的占有且须支付对价,受让人受让财产时须为善意。
3、善意取得的效力
二、先占
先占,是指占有人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无主动产而取得所有权的法律事实。先占的成立条件。
三、拾得遗失物
拾得遗失物,是指发现他人的遗失物而予以占有的事实。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失散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拾得遗失物的成立条件。
四、发现埋藏物
发现埋藏物,是指认识埋藏物的所在而予以占有的事实。发现埋藏物的条件。
五、添附
添附,是指不同所有人的财产结合在一起或不同人的劳力与财产结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种新的独立财产的法律状态。添附包括附合、混合和加工三种形式。
六、时效取得
时效取得,是指依取得时效的规定取得所有权。取得时效是时效的一种,它是指当事人因占有他人财产的事实状态经过一定时间而取得该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制度。我国民法只规定了诉讼时效而没有规定取得时效。现在通说认为,我国民法中应规定取得时效制度。
第六节
共
有
一、共有的概念和特征
1、共有的概念:共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公民或法人)对同项财产享有所有权。
2、共有的特征
二、准共有
准共有的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公民或法人)共同享有所有权以外的财产权。
三、按份共有的概念和性质
按份共有,亦称分别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对同一项财产按照份额享有所有权。按份共有与共同共有相比所具有的法律特征。
四、按份共有的内部关系
1、共有物的占有、使用、收益
2、共有物的处分
3、共有物的管理及费用负担
4、共有人之间的物上请求权
五、按份共有的外部关系
1、共有人对于第三人的权利
2、共有人对于第三人的义务
六、共有物的分割
1、实物分割
2、变价分割
3、作价补偿
第七节 共同共有
一、共同共有的概念和特征
1、共同共有的概念:共同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基于共同关系,共同享有一物的所有权。
2、共同共有的特征
二、共同共有的内外部关系
三、共同共有的类型
1、夫妻共有财产
2、家庭共有财产
3、共同继承的财产
4、合伙财产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共同共有的特征。
2、简述按份共有的特征。
3、简述按份共有权行使的原则。
4、试述共同共有财产争议的处理原则。
5、论述共有关系与公有关系的区别。
6、所有权的特点有哪些?
7、简述所有权取得的方法。
8、试述善意取得的条件和效力。
9、论所有权与所有制的联系与区别。
10、简述国家所有权的特征。
11、简述自然人财产所有权的特征。
12、试述所有权的取得方式。
13、简述相邻关系的法律特征。
14、简述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的意义和应当遵循的原则。
15、试述相邻疆界关系的内容及其保护方法。
第十八章
用益物权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要了解和认识用益物权的概念和特征,理解和掌握土地使用权、农地承包权、地役权的概念、特征、取得、内容和消灭等。
[本章重点、难点]
用益物权的概念与体系
土地承包经营权
地上权
地役权
第一节
用益物权的概述
一、用益物权的概念:
是对他人所有的物,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他物权。
二、用益物权的特征:
1、用益物权以对标的物的使用、收益为其主要内容,并以对物的占有为前提
2、用益物权是他物权、限制物权和有期限物权
3、用益物权是不动产物权
4、用益物权主要是以民法为依据,但也有以特别法为依据的
三、用益物权的种类及其发展
1、罗马法创设的用益物权体系
2、法国民法的用益物权体系
3、德国民法的用益物权体系
4、日本民法的用益物权体系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
1、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反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农村承包经营关系的新型物权。
2、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征:
二、土地承包人的权利和义务
1、承包人的权利
2、承包人的义务
三、发包人的权利和义务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
第三节
地上权
一、地上权的概念
地上权是因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而使用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权利。
二、地上权的产生和期限
1、地上权的产生
2、地上权的期限
三、地上权的内容
地上权的内容就是地上权人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第四节
地役权
一、地役权的概念
地役权是以他人土地供自己土地便利而使用的权利
二、地役权的内容
1、地役权人的权利
2、地役权人的义务
三、地役权的取得和消灭
1、地役权的取得
2、地役权的消灭
[复习思考题]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何特点? 2.简述地役权的法律特征。3.试述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内容。4.简述地上权的法律特征。
第十九章 担保物权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内容包括担保物权的概念、特征,包括具体类型的担保物权)的概念、内容、效力和消灭,以及各种担保物权的竞合的概念、成立要件及处理规则。要求学生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对担保物权有具体的理解,以加深对物权支配性、绝对性和对世性的认识。
[本章重点、难点] 担保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抵押权的设立
抵押登记
抵押权人的权利
最高额抵押
财团抵押
权利质权
留置权的取得
担保物权的竞合
第一节 担保物权概述
一、担保物权的概念
担保物权,是与用益物权相对应的他物权,指的是以确保债务的清偿为目的,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的特定的财物或者权利之上设定或者依法产生的,以直接支配特定财产的交换价值为内容的权利。
二、担保物权的特征
1、担保物权以确保债务的履行为目的。
2、担保物权是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的特定财产上设定或依法产生的权利。
3、担保物权以支配担保物的价值为内容,属于物权的一种,与一般物权具有同一性质。
4、担保物权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
第二节 抵押权
一、抵押权的概念
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占有而提供担保的不动产及其他财产,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依法享有的就担保物变价并优先受偿的权利。
二、抵押权的设立
1、抵押合同的内容
2、抵押登记
3、抵押权的标的
三、抵押权当事人的权利
1、抵押人的权利
2、抵押权人的权利:抵押物的保全,抵押权的处分,优先受偿权。
四、抵押权的实现
1、抵押权实现的要件:须抵押权有效存在,须债务人债务已到清偿期,而债务人未履行债务。
2、抵押权实现的方式:拍卖、折价、变卖。
3、抵押权的实现与诉讼时效
五、抵押权的终止
1、主债权消灭
2、抵押物灭失
3、抵押权实行
六、特殊抵押
1、共同抵押
共同抵押是为了同一债权就数个物设定的抵押。在共同抵押中,数个物并不是本身结合而视为一物,而是在担保同一债权的目的上互相结合担保债权。
2、最高额抵押
最高额抵押,是指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协议,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以抵押物对一定期间内连续发生的债权作担保。
3、财团抵押
财团抵押是将企业的各类财产视为一个整体,组成一个财团,在其上只设定一个抵押权,以便为企业的资金融通提供担保。
第三节 质权
一、质权的概念
质权,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移交债权人占有(或依法登记),将该动产或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依法享有就该动产或权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或权利的价款而优先受偿的权利。
质权分为两种: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
二、动产质权
1、动产质权的概念:动产质权是以债务人或者第三人的特定动产为标的物的质权。
2、动产质权的设立
设定动产质权,出质人和质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质押合同自质物移交于质权人占有时生效。
3、质权人的权利:占有质物,收取孳息,质权的保全,优先受偿。
4、出质人的权利:当质权人不能妥善保管质物可能致使其灭失或者毁损的,出质人可以要求质权人将质物提存,或者要求提前清偿债权而返还质物。债务履行期届满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或者出质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的,出质人可以要求质权人返还质物。作为第三人的出质人,在质权人实现质权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三、权利质权
1、权利质权的概念:权利质权是为担保债权的清偿,依法以可转让的权利为标的物而设定的质权。
2、能够作为权利质权标的的权利,在性质上必须具有下列特点:必须是财产权,必须是可以转让的财产权,必须是不违背质权性质的财产权。
3、能够作为权利质权标的的权利,包括以下几类:第一,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第二,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第三,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第四,依法可以出质的其他权利,如债权。
第四节 留置权
一、留置权的概念
留置权,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财产的债权人,于其债权未获清偿前,得留置其占有物并就该物优先受偿的权利。
二、留置权的取得
1、留置权取得的积极要件
2、留置权取得的消极要件
三、留置权的效力
1、留置权人的权利
2、留置权人的义务
四、留置权的消灭
留置权消灭的原因
第五节 担保物权的竞合
一、担保物权的竞合的概念和成立要件
1、担保物权的竞合的概念
担保物权的竞合,亦称物的担保的竞合,是指在同一标的物上存在不同种类的担保物权,此时应以何种担保物权的效力优先的问题。
2、担保物权的竞合的成立要件:须同一标的物上同时存在数个不同种的担保物权,须各个担保物权人不为同一人。
二、抵押权与质权的竞合
1、先设定抵押权,后设定质押的情形
2、先设定质权,后设定抵押权的情形
三、抵押权与留置权的竞合
1、先设定抵押权而后成立留置权的情形
2、先成立留置权而后设定抵押权的情形
四、留置权与质权的竞合
1、先成立留置权后设立质权的情形
2、先设立质权后成立留置权的情形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担保物权?
2、担保物权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3、抵押合同何时成立?什么样的抵押合同才有效?登记对抵押合同及抵押权的法律意义是什么?
4、抵押权的内容是什么?
5、什么是共同抵押?
6、什么是最高额抵押?
7、什么是财团抵押?
8、什么是质权?
9、动产质权何时成立?
10、在哪些权利上可以设定权利质权?
11、什么是留置权?其成立要件有哪些?
12、留置权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13、如何处理抵押权和质权的竞合?
14、如何处理抵押权和留置权的竞合?
15、如何处理留置权和质权的竞合?
第二十章 占有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内容包括占有的概念、分类、效力、保护及取得和消灭等。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占有在物权法中的地位,掌握规定占有对于建立和完善物权法的作用,并加深对物权法体系的认识。
[本章重点、难点] 占有的性质
占有的取得
自主占有
直接占有
占有的效力
第一节 占有制度概述
一、占有的概念
占有是对物在事实上的管领、支配。占有的标的以物为限,因而就物之外的财产权,只能成立准占有,而不能成立占有。
二、占有的性质
德国规定占有为一种事实,日本规定占有为一种权利。然而无论是从事实角度还是从权利的角度来规定占有,占有在法律上的地位并无不同。
三、占有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1、占有与持有
2、占有与所有
3、占有与占有权
第二节 占有的分类
一、自主占有与他主占有
1、概念:自主占有是指以所有的意思对物进行的占有。他主占有是指非以所有的意思而对物进行的占有。
2、意义:自主占有是因时效取得所有权和因先占而取得所有权的构成要件;在占有标的物毁损灭失时,如果标的物所有权人请求返还,则他主占有人应对可归责于自己的事由致占有物的毁损灭失负损害赔偿之责,而自主占有人通常不负此种责任。
二、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
1、概念:直接占有是指在事实上对物的占有,如居住房屋、穿着衣服等,都是直接占有。间接占有是指基于一定的法律关系,对于事实上占有物的人(即直接占有人)有返还请求权,因而间接地对物管领、支配的占有。
2、意义:这两种占有的取得手段不同,保护方法也不一样。
三、有权占有与无权占有
1、概念:有权占有是指基于法律行为或法律的直接规定等合法原因而取得的占有。无权占有就是无本权的占有,如拾得人对遗失物的占有。
2、意义:无权占有人在本权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原则上须返还原物。另外,作为留置权要件的占有限于有权占有。
四、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
1、概念:善意占有是指无权占有人不知道自己的占有为无权占有的占有。恶意占有是指占有人知道其占有为无权占有的占有。
2、意义:善意取得以善意占有为要件;不动产取得时效对善意占有要求的期间较短;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受保护的程度也不同。
五、无过失占有与过失占有
无过失占有是占有人不知且不应知其无占有的权利的占有。有过失占有是占有人应当知道但因过失不知其无占有的权利的占有。
六、无瑕疵占有与有瑕疵占有
无瑕疵占有是指善意且无过失、和平、公然、继续的占有。有瑕疵占有是指恶意、有过失、强暴、隐秘或不继续的占有。
第三节 占有的取得和消灭
一、占有的取得
1、直接占有的原始取得
直接占有是事实上对物的管领、控制,因此,只要并非是继受他人的占有而对物具有事实上的支配力时,就是原始取得对物的占有。
2、直接占有的继受取得
直接占有的继受取得是指由他人的移转而取得的占有。其主要原因有让与和继承。
3、间接占有的原始取得
间接占有的原始取得是指创设取得间接占有。
4、间接占有的继受取得
间接占有的继受取得是指基于他人的移转而取得的占有,主要亦有让与和继承两种方式。
二、占有的消灭
占有的消灭,是占有人丧失了对物的事实上的管领、控制。但这里的消灭,应指确定地丧失了对物的占有。如果仅仅是一时不能实行其管领、控制,如物被他人侵夺,占有并不丧失。
第四节 占有的效力和保护
一、占有的效力
1、事实的推定
2、权利的推定
3、占有人与返还请求权人的关系
占有人与返还请求权人的关系,是指无权占有在有请求人返还占有物时所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这种关系经常会与无因管理、侵权行为、合同解除等制度发生竞合,这时应适用何种规定,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
二、占有的保护
1、占有人的自力救济权:自力防御权,自力取回权。
2、占有保护请求权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占有的含义?
2、区分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何法律意义?
3、区分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何法律意义?
4、简述占有的效力。
5、简述占有请求权。
6、占有如何取得?
7、在哪些情况下占有消灭?
第七编 债法总论
第二十一章 债的一般原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债法内容的导论,本章概述债的概念、特征、要素、发生原因、分类等内容。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对债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债法的其他各章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章重点、难点] 债的概念、特征、要素
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
第一节 债的概念与实质
一、债的概念
1、债的概念:民法上的债,是指特定当事人之间得请求为特定行为的法律关系。债包括债权和债务。
2、债的特征:债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债是以特定行为(给付)为客体的民事法律关系,债是以请求债务人给付为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债是能够以货币衡量评价的财产法律关系
二、债的要素
1、债的主体:债权人与债务人。
2、债的内容:债权,债务
3、债的标的
债的标的,即债的客体,是指债权债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债权债务共同指向的是给付。
4、债的关系的有机体性与程序性
第二节 债的分类
一、意定之债与法定之债
1概念:意定之债,是指债的发生及其内容由当事人依其自由意思而为决定的债。合同之债为其典型。法定之债,是指债的发生及其内容均由法律加以规定的债。不当得利之债、侵权行为之债等,均属此类。
2、意义:意定之债贯彻意思自治原则,而法定之债的发生及效力均由法律规定;各种合同之债,适用合同法的规定,而侵权之债适用的是侵权法,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等等则分别适用相关法律。
二、特定物之债与种物类之债
三、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
1、概念:单一之债,是指债权主体一方和债务主体一方都仅为一人的债。多数人之债,是指债权主体和债务主体至少有一方为二人以上的债。
2、意义:在单一之债中,因为债权主体和债务主体都仅为一人,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简单明了。而在多数人之债中,因为至少有一方主体为二人以上,所以当事人之间不仅有债权主体与债务主体双方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而且在多数一方当事人之间还有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因此,这种分类有利于准确地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四、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
1、概念:按份之债,是指债的一方当事人为多数,且多数人一方的当事人各自按照确
定的份额分享权利或者分担义务的债。按份之债包括按份债权和按份债务。
连带之债,是指债的当事人一方为多数,且多数人一方的各当事人都有权请求对方履行全部债务或者都负有向对方履行全部债务的义务,全部债权债务关系因债务的一次性的全部履行而消灭的债,有连带债权与连带债务之分。
2、意义:按份各债权人的债权或各债务人的债务各自独立,相互之间没有连带关系;而连带之债的连带债权人或连带债务人的权利或义务是连带的。
五、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
简单之债,是指债的履行标的只有一种,当事人只能按照该种标的履行的债。当事人不仅不能选择其他的标的履行,而且在履行时间、方式、地点等方面都无选择的余地。选择之债,是指债的履行标的有数种,当事人须从中选择一种来履行的债。
六、主债与从债
主债是指能够独立,不以他债的存在为前提的债。从债是必须以主债的存在为其存在前提的债。
七、财物之债与劳务之债
财物之债,是指债务人应以给付一定财物履行债务的债。劳务之债是债务人须向债权人提供一定劳务的债,即债之给付标的为劳务。
第三节 债的发生原因
一、合同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二、缔约上的过失
缔约上的过失,是指当事人在缔约过程中具有过失,从而导致合同不成立、无效、被撤销或不被追认,使他方当事人受有损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缔约过失的赔偿之债。
三、单独行为
又称单务约束,是指表意人向相对人作出的为自己设定某种义务,使相对人取得某种权利的意思表示。遗赠、设定幸运奖等均属此例。
四、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是指不法地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应负民事责任的行为。
行为人不法侵害他人的财产权利或人身权利的,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受侵害的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侵害人赔偿损失,侵害人则负有赔偿损失的义务。因此,因侵权行为的实施在受害人与侵害人间形成债权债务关系,侵权行为也是债的发生原因。因侵权行为而发生的债称为侵权行为之债。
五、无因管理
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对他人的事务进行管理或者服务。
无因管理一经成立,管理人与本人间也就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管理人有权请求本人偿还管理所支出的必要费用,本人有义务偿还。因无因管理所产生的债称为无因管理之债。
六、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致使他人受有损失而取得的利益。依法律规定,取得不当利益的一方当事人应将其所取得的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受损失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取得利益的一方返还其不当得到的利益。因此,不当得利为债的发生原因,基于不当得利
而产生的债称为不当得利之债。
七、其他
除上述事实外,其他法律事实也会引起债的发生。例如,拾得遗失物会在拾得人与遗失物的所有人之间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公司的设立也会产生债的关系。
[复习思考题] 1.债是什么?
2.债的特征有哪些? 3.债的要素有哪些? 4.债的发生原因有哪些?
5.意定之债和法定之债的分类有何法律意义?
6.按份之债和连带之债是如何分类的?其分类的法律意义是什么? 7.简单之债和选择之债的分类有何法律意义?
第二十二章 债的移转及债的履行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包括债的主体的变更和债的履行两大民法理论问题。债的移转,包括债权让与、债务承担,以及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债的履行是指债的当事人严格按照债的要求执行债的各项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民法理论基础,掌握债的适当履行原则和情势变更原则,我国法律对债的履行的具体规定,按份之债、连带之债的效力等内容,培养学生“信守诺言”的诚信意思与品德。
[本章重点、难点]
债权让与的概念与条件
债务承担的条件
债的履行原则
情势变更原则
债的适当履行
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的履行
第一节 债的移转一般概述
一、债的移转的概念
债的移转,是指债的主体发生变更,即由新债权人、债务人代替原债权人、债务人,而债的内容保持同一性的一种法律制度。
二、债的移转的特点
1、债的移转是债的主体的变化;
2、债的移转并不改变原债权债务的内容。
第二节
债权让与
一、债权让与的概念
债权让与,是指不改变债的关系的内容,债权人将其债权移转于第三人享有的现象。
二、债权让与的条件
1、须存在有效的债权;
2、被让与的债权具有可让与性;
3、让与人与受让人须就债权的转让达成有效的协议;
三、对债务人的债权让与通知
债权的转让不须经债务人同意,但应通知债务人。
四、债权让与的法律效力
1、债权让与的内部效力
2、债权让与的外部效力
第三节 债务承担
一、债务承担的概念
债务承担,是指在不改变债的内容的前提下,债权人、债务人通过与第三人订立转让债务的协议,将债务全部或部分地移转给第三人承担的现象。
二、债务承担的种类
1、免责的债务承担;
2、并存的债务承担。
三、债务承担的条件
1、须存在有效的债务。
2、被移转的债务具有可移转性。
3、第三人与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就债务的移转达成有效的协议。
4、债务承担须经债权人同意。
四、债务承担的法律效力
1、第三人作为债务人法律地位的产生。
2、抗辩权随之转移。
3、从债务一并移转。
第四节 债的概括承受
一、债的概括承受的概念
债的概括承受是指债的一方主体将其债权债务一并移转于第三人。
二、债的概括承受的种类
1、合同承受;
2、企业合并。
第五节 债的履行的概念与原则
一、债的履行的概念
债的履行,是指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全面地、适当地履行自己所负义务的行为。
二、债的履行原则
1、适当履行原则
2、协作履行原则
3、经济合理原则
4、情势变更原则
第六节 债的适当履行
一、履行主体
债的履行主体包括履行债务的人和接受债务履行的人,一般是指债权人和债务人,即债的主体;但也包括债权人和债务人约定的履行债务的第三人和接受债务履行的第三人。
二、履行标的
履行标的,是指债务人应为履行的内容。
三、履行地点
当事人应按法定和约定的地点履行债务。
四、履行期限
当事人应按约定或法定的期限履行债务,不得随意提前履行。
五、履行方式
当事人应按约定或法定的方式履行债务,不得随意部分履行。
第七节 选择之债、种类之债、多数人之债的履行
一、选择之债的履行
选择之债的履行,首先应将选择之债变为简单之债,即选择之债的特定。
二、种类之债的履行
种类之债的履行,须将债成立时所描述的种类物变为特定物。种类之债一旦特定,即为特定之债,适用特定之债的履行规则。
三、多数人之债的履行
1、按份债务的履行
2、按份债权的受领
3、连带债务的履行
4、连带债权的实现
[复习思考题]
1、简论债的适当履行原则。
2、何为情势变更原则?在什么情况下可适用此原则?
3、简论按份之债、连带之债的效力。
4、何为债的移转?
5、简述债权让与的概念、条件与效力。
6、简述债务承担的概念、条件与效力。
7、哪些债权、债务不具有可转让性?
8、在债的移转中,另一方当事人的“态度”对债的移转会发生何种影响?
第二十三章 债的担保与保全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保证与定金的主要内容。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并熟悉我国合同担保尤其是保证、定金制度的基本制度及理论。
[本章重点、难点]
债的担保的种类
保证人的资格
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
保证
责任
保证人的权利
定金的成立与效力
撤销权的成立要件及行使效力
代位权的成立要件及行使效力
第一节 债的担保
一、债的担保概述
1、债的担保的概念
债的担保,是指债的关系的当事人或第三人,根据国家法律规定或协商确定,为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而采取的法律措施。
2、债的担保的种类:人的担保,物的担保,金钱担保,反担保
3、债的担保的法律性质
二、保证
1、保证概念与法律性质
保证,是指第三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该第三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担保方式。
2、保证合同
保证合同,是指保证人与债权人订立的在主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债务的协议。
3、保证人
保证人是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保证人应是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自然人或者其他组织。
4、保证的分类: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单独保证与共同保证,定期保证与无期保证,有限保证与无限保证,继续的保证与一时的保证
5、保证人的权利:抗辩权,追偿权,代位权
6、保证责任
7、保证责任的免除
三、定金
1、定金的概念
定金,指合同当事人约定,一方在合同订立时或在履行合同前给付另一方一定数额货币作为债权的担保。
2、定金的种类:立约定金,成约定金,证约定金,违约定金,解约定金。
3、定金的成立
4、违约定金的效力
第二节 债的保全
一、债的保全的概念
债的保全,是指法律为防止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而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危害,允许债权人代债务人之位向第三人行使债务人的权利,或者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的民事行为的法律制度。
二、债权人的代位权
1、债权人的代位权的概念: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享有的到期债权而对债权人的债权造成损害时,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权,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的权利。
2、债权人的代位权的成立要件:债务人享有对于第三人的权利;债务人怠于行使其权
利;债务人已陷于迟延;有保全债权的必要。
3、债权人的代位权的行使:诉讼
4、债权人的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三、债权人的撤销权
1、债权人的撤销权的概念:债权人的撤销权,又称为废罢诉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为的危害债权的行为,可以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
2、债权人的撤销权的成立要件:客观要件,主观要件。
3、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诉讼
4、债权人撤销权行使的效力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债权人代位权的概念、成立要件与效力。
2、简述债权人撤销权的概念、成立要件与效力。
3、简论保证合同的内容。
4、哪些组织不得作为保证人?万一其作为了保证人,其是否应承担责任?如何承担责任?
5、什么是先诉抗辩权?此权利由谁享有?在何种情况下,权利人不得行使这一权利?
6、我国现行法律对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作了哪些具体规定?
7、债的当事人一方给付给对方的金钱,在何种情况下具有定金的性质?
8、简述违约定金的效力。
第二十四章 债的消灭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债的消灭的各种方式与途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把握债消灭的各种方法,正确处理债在消灭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本章重点、难点]
清偿
抵销
提存
第一节 债的消灭的概念
一、债的消灭的概念
债的消灭,是指债的关系在客观上不复存在。
二、债的消灭的意义
第二节
债的消灭的一般原因
一、清偿
1、清偿的概念
清偿,是指当事人实现债权目的的行为。
2、代为清偿
代为清偿,即第三人以清偿的意思代债务人清偿债务。
3、清偿费用
清偿费用依法律的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承担;法律无规定、当事人也没有约定的,由债务人承担;因债权人的原因而增加的清偿费用,由债权人承担。
4、清偿抵充
清偿抵充,是指债务人对同一债权人负担数宗同种债务,而债务人的履行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决定该履行抵充某宗或某几宗债务的现象。
二、抵销
1、抵销的概念:抵销是指二人互负债务时,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之清偿,而使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同等数额内相互消灭。
2、法定抵销的要件:必须是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互享债权,双方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必须是自动债权已届清偿期,双方债务均不属于不能抵销的债务。
3、法定抵销的方法
4、抵销的效力
三、提存
1、提存的概念:提存是指由于债权人的原因,致使债务人无法向其交付债的标的物时,债务人将该标的物提交给提存机关而消灭债务的一项制度。
2、提存的要件:提存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提存之债真实、合法,必须有合法的提存原因,必须存在适于提存的标的物,提存的标的物应当与债的标的物完全相同。
3、提存的效力
四、免除
1、免除的概念
2、免除的方法
3、免除的效力
五、混同
1、混同的概念
2、混同的成立
3、混同的效力
[复习思考题]
1、债的消灭的原因有哪些?
2、何为代物清偿?何种情况下可代为清偿?代为清偿的效力如何?
3、何为清偿抵充,如何抵充?
4、简述法定抵销的要件与方法。
5、简述提存的要件与法律效力。
第八编 合同之债
第二十五章 合同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概述了合同的概念和其他一些基本问题,如合同的特征、分类。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合同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分类,为合同法部分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重点、难点] 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合同的分类
第一节
合同的概述
一、合同的概念
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二、合同的特征
第二节
合同的分类
一、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
二、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三、诺成性合同与实践性合同
四、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五、为订约人自己利益订立的合同与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
六、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合同?它有哪些特征?
2、简述合同的基本分类及其分类标准。
第二十六章 合同的订立、成立和生效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合同订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介绍了要约与承诺这一对概念,同时本章还设涉及合同的内容等相关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作为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的要约与承诺的相关问题,了解合同订立的几种特殊方式。
[本章重点、难点] 契约自由原则 要约与承诺 合同生效的要件
第一节 合同的订立的原则
一、契约自由的含义
民法课程 篇3
关键词: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民法教学
一、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
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代表着目前全球教學改革的潮流,是由美国Blackboard公司开发的一种教学辅助网络平台。该平台以实现自主开放的教学和学习、课程和资源的积累以及高效的管理为构建目标,以“教学”,“联系”,“分享”为核心内容,将声音、图像和文字融为一体,专门用于加强虚拟学习环境、补充课堂教学、提供互动交流和远程教学。就功能而言,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既是教学平台又是资源平台。
首先,作为目前最为高端的教学软件,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能够实现在课程规划、课程建设、教学监控、学习评价和自主学习方面的网络化教学。
1.课程规划
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对课程的规划既包括相互关联课程的资源共享,又包括开设课程的涉及指导思想、组织措施、目标范围、开发策略、开发程序和实施评价等方面的课程规划方案。
2.课程建设
包括课程重复使用、复制课程内容、循环使用课、将课程存档等。
3.教学监控
(1)学习单元。支持教师创建有序的课程内容,控制学生按顺序进行学习;能够保存学生在学习单元中的进度位置,便于学生以后继续学习。
(2)选择性发布。支持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活动定制教学路径,如先学什么再学什么,哪些用户学什么等;系统根据教学路径中设定的条件有选择地将内容发布给学生。
(3)反抄袭工具。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有四个对比检测库:互联网、欧美硕博论文数据库、全球参考数据库和院校自己的数据库,可以提供原创性报告。检测库与成绩中心相连通,可直接给论文打分,防止论文抄袭,促使学生进行思考。
(4)预警系统。当学生未能达到教师设定的标准时,系统自动向学生发出警示。
(5)测验与调查。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提供17种可选择的题型供学生学习和测试;可设置是否允许多次尝试;可进行时间控制。
(6)成绩中心。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可以直接编辑成绩;添加外部成绩;加权计算成绩;智能视图;生成成绩报告;发送成绩报告。
(7)学业表现统计。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收集学生参与网络学习的数据以及学生各个课程内容的学习情况。
(8)支持协作活动的平台。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设有讨论板;邮件、消息;虚拟课堂、聊天室等支持协作活动的工具,方便师生通过协作完成教学工作。
(9)自评与互评。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评分标准;促进学生之间的建设性反馈。
其次,作为资源平台,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表现在:
(1)校级资源库建设。教师在内容管理平台中拥有自己私人的存储空间,可以方便地管理自己的资源;同时还拥有所参与的每门课程、每个社团的资源存放空间。
(2)安全管理和共享。管理员可以根据学校的政策,为不同角色设定空间和宽带的配额限制,如教师每人可存放1G的资源,而学生只有50M。这样可以监控系统的使用,同时防止系统滥用,确保内容真正值得共享。共享文件的时候,可以把读写权限赋予不同的个人和团体,不同身份的系统用户。
(3)课程建设更高效。可复用资源:快捷地共享、重复利用资源。这样,如果多门课程需要用到同一个内容,就无需上传多次;对给内容的更新,也会引起这些援引链接的同步更新。
(4)知识创新的空间。师生可都以利用电子档案夹把自己历来的学术成长经历、学业或研究成绩等集中呈现出来;可用向导工具创建,还可定制;院校可以提供档案夹模板;可以让没有系统账号的用户浏览。
二、在民法教学中应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必要性
民法是以民事法律规范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法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被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列为高等学校本科法学专业的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同时,民法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法律科学,教与学不能仅停留在抽象的民法理论层面,更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民法学习与民事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既能运用所掌握的民法知识指导和规范自己的民事行为,又能运用民法原理和规则解决民事生活中的纠纷。但是,民法的博大精深对于初学民法的人来说,体系过于庞大,内容过于繁琐,理论过于抽象,细则过于详尽,容易给人一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茫然无助的挫败感。所以,在民法的学习上,老师应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找到民法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对民法基本内容的了解,以便使其能够尽快建立对民法基本知识的了解,找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此方面,Blackboard网络平台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教学和学习的作用。
首先,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拓宽了民法的教学范围,优化了教与学的知识结构。传统的民法教学范围过分偏重该课程的理论性,忽视了其应用性特点,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虽然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系统深入,但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相对较差,不能很好地运用民法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而这种能力恰恰是作为运用学科的民法所应重点培养的。而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内容资源管理模块中的设计中共同纳入理论讲解和知识运用内容,使学生能够通过平台所提供的大量现实案例的解决培养和锻炼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传统的民法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以课堂灌输为主,课下辅导为辅的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内容完全依赖于课堂教学,知识结构较为单一。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通过学生乐于接受和使用的网络模式,将传统的书本教育轉变为网络教学,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第三,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缓解了民法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上的矛盾。民法是法学专业的基础学科和核心学科,包括总论、物权、债权、人身权和民事责任等主要内容,涉及到民事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内容量大。但与此不相协调的是,民法课的学时虽然在法学各课程中算是最多,但与其纷繁浩杂的内容相比,民法教学依然是紧张有余,宽松不足。针对这个问题,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内容和学时之间的矛盾。教师将民法课程的教学课件,案例分析以及民法学习的相关资源上传到该平台上,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课堂上的学习内容,使得课堂教学成为突出重点难点的高效率高收获的教学活动。
第四,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中能够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民法课程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将大大促进民法课程的教学改革,改善民法教与学的效果。根据我校法学院法学本科专业的培养计划的安排,民法课程的授课时间是从大学第一个学期的《民法总论》开始,对象是法学院新生。针对刚刚踏入大学法学院的学生而言,他们对自己即将学习的专业知之甚少,尤其缺乏进行民法学习的专业理论上的先期知识储备。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将民法学的知识体系和相关的学习材料进行系统设计,通过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予以发布,不仅可以为以后的民法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也为初学者踏入民法领域起到了前期的导引作用。
三、民法课程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
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以课程为核心,每一个课程都具备以下四个独立的功能模块:内容资源管理、在线交流功能、考核管理功能、系统管理功能。以此为模板,民法课程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
1.内容资源管理模块
这是Blackboard网络平台中教师发布和管理各种教学资源的核心模块,教师可以方便地发布、管理、组织教学内容;其主要包括:
(1)信息发布。教师通过该模块,发布关于民法教学系统设计课程的章节内容、课后作业的布置、章节测试要求、考试安排和上课通知等信息。
(2)教学资源。主要发布教师根据民法教学系统设计课程的安排所制作的教学大纲、民法课件、教学日历和教案等。
(3)课程资料。教师汇集的教学案例和真实案例;能够反映教学系统设计课程理论的专家学者的视频片段、音频资料;历年司法考试的真题题库等。
(4)课后作业。教师通过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布置本专业研究中较有代表性的专著和读物,让学生课下进行研读,以便加深其对所学理论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培养其民法思维和行为模式;布置民法实务中的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运用能力,以实现培养法律实务人才的教育目标。
(5)课程的循环使用。“循环使用课程”页面是教师在课程结束时使用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6)课程的导入、导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该功能上传传或下载其它课程的课程资料;可以创建一个课程内容数据包,保存该课程的相关数据,用于讲授具有相同内容的另一门课程。
2.在线交流功能模块
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交流协作包括异步交流和同步交流。异步交流主要是通过讨论区进行;同步交流则主要为分组聊天,可同时应用或不应用白板、小组浏览器等工具。在线交流功能模块大大拓宽了师生之间交流和沟通的范围,将师生之间的联系从课堂上扩展到课堂之外,教师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等,实现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上的无缝对接,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3.考核管理功能模块
教师通过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自测、测验、考试、调查和记分册等考核管理功能,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情况,发现教与学中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4.系统管理功能模块
民法学应用型课程建设的思考 篇4
民法学课程在法学本科教育中,通常在大一下半学期、大二上半学期分两学期,分别开设民法学总论和民法学分论两门课教学,课时量占到120学时,学分7.5,在所有法学课程当中,是课时量与学分都最高的一门课程。随着司法改革的迈进,法学本科专业教学改革与法学课程应用型课程建设目标提出,占据司考分值最高、法学本科课程学分最高的民法学课程,其教学改革计划与应用型课程建设方案的规划,因此就成为了现在法学本科教育中一项很重要工作。
司法考试被称为中国最难的考试之一,其通过率一直都非常低,官方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全国司考通过率仅为平均15%左右。民法是市场经济法制的基石,是最基本的人权保障法。这决定了民法学在法学教学体系中,是主干性专业课程。在整个法学专业本科教学在司法考试中,民法占到100多分,分值最高、难度最大。因此,民法学课程在整个法学人才培养方案体系、司法考试中都是非常重要部分。
在应用层面,引导和训练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民事法律问题,提高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对于三本民办院校的法学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法律专业人才”,一切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工作能力和成功应对各种社会压力挑战的综合素质。
二、民法学应用型课程设计思路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被培养出的学生具有以下多方面能力:对专业知识掌握的基本能力、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培养出的法学专业学生,在毕业走出大学校园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求、能够与法律相关职业直接接轨。当我们重新反思大学课程设计,构建体现应用型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时,首先应当把大学课堂所学课程与其专业就业情况、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传统民法学课堂的讲解,普遍采用的是“灌输式”、“教条式”等以教为本的授课方式。民法学教学方法改革,应在新教学理念指导下,通过创设问诊式案例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行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着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工作能力。
因此,改革民法学应用型课程教学方式的基本思路,应是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和社会发展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民法学教学改革,坚持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工作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为主要任务,以最大限度满足三本学生就业竞岗的实际需要为主旨。大学课堂教学方式必须要实现由理论知识灌输型的传统教学方式,向研讨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式方法的彻底转变。案例教学法,由教师选择典型民法案例,引导学生独立研究思考,集体讨论,判别是非,提出处理方案,最后再由任课教师进行讲解和总结点评的教学方式方法。课堂讨论答疑法,由教师提出本学科相关的现实热点、难点问题,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独立研究思考,准备发言稿,然后进行课堂讨论交流和辩论,最后由教师做出总结归纳和点评的教学方式方法。也就是翻转课堂与普通讲授相结合的模式,大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对知识准备的责任度。
三、民法学应用型课程改革前瞻
1、民法典的编纂、颁布
民法学课程虽然在法学专业课程中占据重要位置,但是,在司法实践方面我们国家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属于自己国家的民法典,在民事生活领域适用的民事立法依然还是1987年颁布实施至今的《民法通则》。这对于一个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依法治国的国家来说,存在立法欠缺和遗憾。现在国家及立法部门都很重视颁布民法典的工作,但是由于民法庞大的体系、琐碎繁杂的内容及根深蒂固的历史渊源等多方面因素。到目前为止,民法典编纂工作仍在进行。如果民法典正式颁布对于民法学界乃至整个法学领域都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记。同时对于学生参加司法考试也会有着重要影响。司法考试有一个特点,就是逢新必考,但凡是当年或近两年颁布的新法、新修正案、新规定,一定是当年司法考试的重点,占很大分值比例。民法典若是近一两年内颁布,民法内容的分值无疑会占更大比重。
2、司法考试改革2017年正式落地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引发《关于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关于司考报考资格改革,意见中明确表示要“具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才能报考,大三在校学生在改革之后有可能就不再具有司法考试的报考资格,须等到他们大学四年毕业,拿到学位证之后方可报考。学生最快也得等到毕业后一年,考过司法考试之后才能拿到法律职业的敲门砖职业资格证书。这对于我们法学本科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来说无疑又面临着一次巨大考验。因此,在本科生法学教育中,深化开展应用型教学目标达到落实,就更加重要。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关注学生独立自主学习钻研能力、法律思维能力,有效地保证培养应用型优秀法律专业工作人才的目标任务的实现。培养学生在毕业时便具备应用型专业技能,会更加吸引用人单位的重视和选用,那么毕业时候即就业,在工作岗位中完成职业资格考试,无论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还是学校的专业就业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民法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加广泛
民法学是一门社会学科,它与其他部门法以及会计、金融、新闻等专业都有联系。律师事务所现在选用人才,喜欢挑选一专多能的技术人才,一个法律专业毕业生同时又持有注册会计师资格证,那么在从事律所非诉业务,比如企业破产、重整程序中具有很大优势。除此之外,证劵公司、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行业,同样也需要法律专业人才,合规、合同审定、金融证券法律相关部门工作都需要最好又懂法律、又懂金融的技术人才。新闻也是与法律专业相结合较为密切的行业,法治新闻、新闻法规等都是新闻与法律专业的结合点,从应用型的培养目标出发这也是我们法学的一个就业领域。
总之,本着教学内容工作化的理念,法学专业定位为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度、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作的结合度、培养质量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度,深入贯彻于教学之中。使“双基双技”与实践相结合,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将教、学、做三者结合起来,真正意义上在教学改革中深化应用型课程改革,为社会培养出真正需要的、学生毕业即就业的法律技术人才,是我们民法学应用型课程改革与建设中要实现的目标和努力方向。
摘要:我国司法改革进程不断迈进,对法律人才选用从之前最早的“五院四系”作为培养政法人才的摇篮,到现在三证合一的“司法考试”选拔、任用法律人才的变化。国家司法考试为民法学应用型课程建设改革的构建提供标杆、指明方向。
关键词:司法改革,应用型课程,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周鸽.浅谈如何培养应用型法学人才[J].中国科技博览,2015(12).
浅谈民法学课程的感受 篇5
上完一学期的民法学,我深刻感受到了法律的正能量,以及杞梅老师语重心长独具特色的讲课方式所带来的深刻指导。同时我也深感遗憾,在1-18周的课程中,我因为没有处理好课程与其他工作的时间导致3次民法学课程缺席,另外有两周因为杞老师有事请假没有上课,总的来说我们只上了13周的课程,短暂的13次课程所带给我们的帮助和指导却是终身持久的。本文就杞老师独具魅力的授课方式和运用民法维护权益两方面浅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一.杞老师源于生活归于生活地授课方式带给我的震撼
1.上课前,在没有上这门课之前我认为选修课嘛。随便修一下就可以过关了,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因为以前上选修课都是百无聊赖的PPT宣读,或许是因为自己不认真学习而导致对选修课的偏见,还是选修课本身以及老师的讲课方式不够吸引我引发了我对选修课漫不经心的错误认识。因为自上大学来选修课都是很多人挤在一起,老师照着课件讲课,学生在下面自由发挥,很多东西高深而不适用,很多学生纯熟为着混学分而来。这种偏见只有到上了杞老师课后才有所改变。
2.上课时,周一我依然带着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从学院来到课堂,但是杞老师充满磁性的声音让我感到了不一样的课堂氛围,上了民法学才发现选修课也有别样的作用与魅力。是杞老师质朴、和蔼的声音吸引了我,更是杞老师对案例的精确分析讲述道理的教学方式震撼了我。第一次课感觉很与众不同,因为我不用挣扎着深度近视的眼睛去抄模糊PPT内容。杞老师讲课从来不用PPt,完全靠的是她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对时事的关注对生活的总结,加上她灵活的案例分析和敏锐的洞察力,用最清晰的语言把最现实的知识转化为最易理解的最有用的正能量灌输给我们。一开始我以为民法学肯定会有很多条条框框需要去记忆背诵,一定很挑战我的记忆力,但是上课时才知道杞老师没有所谓的条条框框更不用去死记硬背。她是通过自己收集的案例展开知识点的讲解,让我们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融会贯通,在一种很轻松的状态下记住法律知识并灵活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的问题,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就上课容来看,我没有完整记录老师讲课笔记,对此有点愧疚。虽然对每次课讲述的内容不能全盘掌握,但是许多知识点任然记忆犹新。比如在老师讲动产与不动产的区分时,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的学生来讲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是老师通过许多生动的例子帮助我们分析动产与不动产的区别,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周我迟到了就坐在第一排,老师指着我扎着的发夹问同学是动产还是不动产。从此我对此识点记忆犹新;老师讲述男女生关系时对我极富吸引力,因为我自己就处在恋爱中,杞老师就恋爱对象,恋爱成本,恋爱时如何正确处理矛盾等方面分析了男女生关系。通过讲述几个学姐的恋爱挫折给予我们启示,分析大学生恋爱的利弊,以及面对经济利益与人生价值时如何正确取舍。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在处理大学生男女关系时,应该从现实出发,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正确认识相互的依赖关系,不要过分夸大恋爱的好处,也不要过分夸大失恋的悲伤。同时面对不成熟的人际圈我们要慎重选择自己的交往对象,特别要注意取舍对方赠以自己礼物,女生要学会自立自强不能过分依赖男生,女生也可以撑起半边天,但是在与人交往中不能欺骗,更不能玩弄感情,因为任何一份真爱都需要真诚面对,精心呵护,通过杞老师的讲述我对大学生恋爱充满了自信也充满了担忧。因为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会给我们造成预想不到伤害,因此面对任何事情,都要从最好的方面的想,做最坏的打算;杞老师讲述的财产继承权,受教育权,赔偿权,债权等等对我们维护自身权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课外知识拓展来看,充分体现了杞老师高度的责任感与爱心。在上课的过程中,她还根据时政热点向我们传授学习和就业的一些技巧,在毕业季老师根据最热的就业考证形势教我们如何在人才风暴中出彩,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劈波斩浪。最记得老师说过的三件事:一是提前准备毕业论文以求为实习和就业留出更多的时间,二是如何在面试中出彩,在这一知识讲解中老师细化到着装和每个动作语言。三是如何根据自己专业选择事业单位考试,以及什么时候准备考试和怎么考。这些知识与民法学一点勾不挂,但是杞老师凭着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以及对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及时向学生传播最迫切最实用的知识,传播最具有震撼力的正能量指导我们学习、工作、生活。在她身上散发出一种无私奉献,兢兢业业的光芒。另外老师还根据时代特点向我们传播许多课外知识,比如,如何在网购中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在面对威胁时如何利用法律知识自我保护。
3.上课后,大学时光短暂易逝,一个学期的课程结束了,此时正直我谈论课后感受的时候,谈起民法学我更想谈杞老师,如果没有杞老师独具特色的授课方式,我们也不会收到异彩纷呈的学习效果。上完杞老师的民法学我深感法律的无穷力量,也更加敬佩杞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希望自己能认真总结老师的教学方式把法制的力量延续把爱与责任延续。
二.如何应用民法维护自身权益
通过12周民法课程的学习,根据老师精心的讲解,可以把民法概括为:他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的自然人以及法人及其他非法组织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具体分为物权、债权、婚姻法、继承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呢? 1.懂法,对于我们非法律专业的人来讲,真正懂法很困难,但是法律我们必须要懂,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
2.用法,法律知识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最有效的方式,但是法律我们不可以乱用,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区分每条法律的适用范围,在遇到不同的问题时弄清事件的性质有针对性的应用法律维护权益以达到合理有效的应用法律。
民法课程 篇6
【关键词】 民法通则;民法体系;影响
中图分类号: D923
1 我国当代民法体系现状
我国现有的民法体系是极不完备的,它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体系化不足。一方面,现行的民法体系中,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和简单,原则条款、弹性条款和任意条款过多,在民法基本制度方面存有相当多的空白点;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尚未出台一部系统的民法典,中国的民事立法主要实行“零售制”,这既是中国民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其次,体系违反。现行民法体系中,作为基本法的《民法通则》规定过于粗陋,所以各行政部门以及最高法院大量发布各种条例、细则、办法、意见等名目繁多的规定,以弥补法律的空白,澄清含糊的规定。但由于法出多门、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各种规范之间互相冲突、重叠,不仅同一方面的民事关系被多次重复、冲突立法的现象相当普遍,而且民法被不合理的特别法分割得遍体鳞伤,最基本的原则遭到破坏,出现了特别法对一般民法的“违宪”。
所以我国当代民法体系并不完整。笔者认为当前的民法体系主要是由《民法通则》以及一系列的单行法规共同构建的。我国是实行民商合一的,所以是以《民法通则》为核心,由《民法通则》贯穿、统率众多单行民商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范体系。
2《民法通则》对当代民法体系的正面影响
第一,从民法的内容和体例上看,《民法通则》实质是民法总则与民事权利宣言书的结合体。《民法通则》庄严宣告了公民、法人依法享有的各种民事权利,发挥了民事权利宣言书的伟大历史作用,体现了当代民法体系为权利之法的体系。
第二,《民法通则》确定的民法基本原则,为当代民法体系的立法和司法的不断完善和健全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第三、专节规定人身权,与国际上保护人权,尊重人权的理念接轨,突出我国当代民法体系的人权化与人性化。
第四、将知识产权制度纳入民法体系,在当时是对我国民法体系内容与体例的充实。
3 《民法通则》对当代民法体系的反面影响
首先,《民法通则》的许多规定过分原则、简单,不具有可操作性,存在着大量法律漏洞,造成民法理论体系化不足和体系违反的现象,使得当代民法体系化的价值难于实现。
《民法通则》总共只有156个条文, 是世界上最简短的民事基本法。《民法通则》中应当规定而未规定的问题,司法解释是无能为力的。因为依最高审判机关之职权,他只能根据已有法律规定的立法意旨作出解释性规定,无权对法律没有规定的问题进行规定。对法律没有规定的问题,审判机关一般只能视为法律对有关当事人的利益不予保护,或者对有关当事人的责任不予追究。因此,《民法通则》在这方面的缺陷往往使审判机关对应当保护的利益不能保护,对应当追究的责任不能追究,从而导致部分民事案件的审理欠缺公正性,不利于维护商品交易的安全和秩序。专章设立民事责任制度。我国的民法通则一改传统民法典的编制体例,单设第六章规定了民事责任。许多学者认为,民事责任制度的设立,强调了国家对民事关系的干预及对民事权利的保障,在体例上具有创新意义。所以当时民法通则出台后,许多学者对于民事责任的专章设立好评如潮。但是单设民事责任的缺陷在于:
(1) 使责任与义务分离。一般来说,先有义务才有责任的发生。而债务等义务只能在债和合同法等分则中作出规定,如果总则中规定了民事责任,则与分则中规定的各类义务相互分离。
(2)在立法技术上缺乏逻辑性。如违约责任不是在合同法而是在总则中的民事责任制度中规定,并不合理,因为只有在合同的各项制度都作出了规定以后,才能出现违约责任制度,合同的基本概念等尚未出现,便出现了违约责任制度,显然导致了规则的先后次序颠倒,是缺乏合理性的。
(3) 现行《民法通则》关于民事责任的规定,主要规定了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基本规则及其共同的规则,然而民事责任并不限于这两种责任,还包括缔约上的过失责任、不当得利返还责任、无因管理之债中本人返还管理人支出的必要费用的责任,各种责任形式的个性远远大于其共性,这就决定了将各种责任在各项制度中分别作出规定,将各种责任集中作出规定更合理,更全面。
(4)现行《民法通则》第134条专门规定民事责任的十种形式,表面上看,此种列举方式使法官或当事人易于了解民事责任究竟有哪些形式,实际上因不同的责任形式是与不同的责任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在不同的责任中规定各种责任形式,才真正便于法官或当事人实际了解并合理运用这些责任形式。
再次,法人人格权的设立,造成当代民法体系中人身权理论的不协调。
之前提到了专章设立人身权的正面影响,但其内容却并非尽善尽美,确有不尽人意之处。比如说:关于人身权两大系列的人格权和身份权配置不够协调。《民法通则》没有规定一般人格权等。
另外,笔者认为《民法通则》中“法人人格权”的设立,破坏了人身权理论自身的和諧性。民法中的人身权首先是一种私法性质的权利,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具有非财产性、专属性、绝对性和支配性等特征。
“法人名称权”与人身权理论不协调的表现:1、法人“名称权”的可转让性破坏了人身权的专属性。2、法人“名称权”的财产性破坏了人身权的非财产性。
“法人名誉权”与人身权理论不协调的表现:主要在于法人名誉的非精神性。公民名誉权的实质是一种精神权利。对于公民的名誉非法侵害会导致公民精神痛苦,甚至给公民带来身心健康的危害,导致非常严重的的后果。
“法人荣誉权”与人身权理论不协调的表现:主要在荣誉权的公法性质。“荣誉权”的取得由特定的机关依自己设定的标准授予,“权利”主体不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荣誉权的丧失通常是由授予单位基于法定事由给予剥夺。私权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剥夺,否则可以向法院提其民事诉讼;但“荣誉权”被“授权”机关剥夺,只能依行政诉讼程序申请复议,却无法直接向法院寻求救济。因此 “荣誉权”在性质上不是私权,因而更不可能是人格权。
尽管《民法通则》中的内容和体系有许多不妥和争议,但对于当代民法体系的完备还是有许多进步意义的,而今出台一部系统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法典已是大势所趋,民法法典化也是完善的民法体系所必备的,大家拭目以待我国民法体系不断地系统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论民法原则与民法规则之间的关系 篇7
一、民法原则与民法规则之间的联系
民法原则是民法规则的基础和前提, 法官在对某件案子进行审判的时候可以根据民法原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裁定, 由此可以看出, 民法原则比民法规则要更加完善和成熟, 它可以很好的弥补民法规则中的一些漏洞和不足。具体来说, 二者有几下几点共同之处:
(一) 在民事立法的过程中, 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起到贯穿作用
民法制度在建立的过程中, 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它们贯穿于所有的民法制度中, 对相关的民事法律的建立都起到了给予指导意见的作用。比如在第三者与原配争夺死者遗产案中, “公序良俗原则”成为法官判案的关键依据。因为在社会大多数人的价值观中, 原配所拥有的合法权益是“第三者”所不能比拟的, 后者在道德层面上至今还无法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原谅。因此法官在对此案进行审理的时候, 要充分考虑到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主流价值观念, 更要对原配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毕竟原配才是死者遗产的合法继承人。这一判决不仅符合法律上对原配的权益进行保护的规定, 更符合道德上公众的主流价值观念。在增强法律公信力的同时, 也体现了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在民事立法中的重要作用。
(二) 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本质上都诠释民法的真谛
民法的精神, 是释放人性的自由, 遵守道德的约束, 实现对正义和光明事业的追求。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在这方面对法官的工作做出了一些相应的规范和管理, 因为法官是一件案子当中权力的执行者, 是能掌握人命运的生死判官, 因此在审判的过程中, 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对法官的行为有着一些要求和限制, 不仅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更要符合社会主义这个大背景下, 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 从而达到审理案件不仅是警示世人的作用, 而且希望通过对案件的审理达到教育世人的积极效果, 这是民法制度建立的目的, 也是民法制度的精神和意义所在。
(三) 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在执行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和模糊性
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并没有真实的文字记录规定, 而是法官在对具体的案件进行判决时自行使用的, 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无法用实际的语言和文字对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的内容作出相应明确的规定, 一切均由法官自己来衡量和把握尺度。这是民事立法制度对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的内容进行规定时暴露出的一大缺点, 没有明确的文字上的依据, 法官在行使职权时容易造成超出职权范围, 甚至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现象。因此, 法官的过度“自由”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民事立法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要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首先要规范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制度的建立, 使其有明确的法律文字依据, 这样法官在判案时才能做到有法可依, 才有利于法治社会的发展。
二、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的区别
二者在定义上就存在着一些区别。民法原则是适用于民法的某些领域甚至全部领域的准则;民法规则是由构成要件与法律后果组成的具体明确的法律规则。由其定义的不同可以看出其他几个方面的不同之处:
首先是二者在内容上的不同。很明显, 民法规则要比民法原则更明确并且更具体。因为概念上说民法规则是一项具体明确的法律规则, 这说明在具体的审判过程中, 法官可以根据具体细致的法律条文规定作出相应的判决和审理, 而民法原则相对抽象化, 它只是适用于民法的某些甚至全部领域, 概念相对模糊, 没有明确、具体的构成要件。
其次, 在适用范围上, 民法原则由于涉及范围广泛, 抽象性强, 是民法的通用价值准则, 对民法立法制度的建立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基层民众对某件事情的普遍认识;而民法规则内容具体明确, 只适用于某一单一类型的民事行为或者民事关系, 内容上比较局限, 涉及的范围有限的缩小, 因此不能够完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 民法规则比民法原则的强制性要高。民法规则是法官审理案件的基础, 法官不能擅自超越自身职权范围去挑战法律的权威, 民法规则在这方面对法官的约束性比较高;而民法原则由于界限极度模糊和抽象, 故而对法官的约束力没有那么强。法官在具体的案件审理中, 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发挥自身的知识水平, 做出有利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维护法律权威的正确判断。但这光靠法官个人的力量只能发挥出渺小的作用, 只有建立健全民事立法制度, 不断巩固和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 加强立法工作,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社会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四, 民法原则与民法规则相比, 相对独立。由于民法规则有着明确且具体的构成要件, 所以受用的范围较小, 而民法原则则由于概念模糊抽象, 在面对一些特殊的案例时显得较为独立。因为很多事情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比如在对一个人的名誉权进行审理的时候, 找不到法律上的相关依据, 但是法官还要继续对案件进行判决, 这个时候民法原则就会显示出其独特作用, 而民法规则却无法对此类情况作出相应的补充和说明。
结语
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向前发展, 社会制度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 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 人们遇到和运用民事法律知识的机会越来越多, 了解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的联系和区别, 对保护社会公民的合法权益, 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发挥正确、积极、有效地社会导向作用有着深刻的意义。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和法制社会的建立,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而达到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建远.论民法原则与民法规则之间的关系[J].江汉论坛, 2014.02:28-32.
民法原则与民法规则之间的关联性 篇8
关键词:民法规则,关联性,民法原则
法律后果、构成要件组成的法律规则就是民法规则, 其特征是具体明确。而民法原则主要体现了经济基础的特征、民法的本质, 是判断民事行为、抽象价值的重要准则。在民法的全部领域都可以使用民法原则, 而民法规则则适用于民法的特定领域。深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为实际应用中提供便利, 从而做出更加准确的判决。
一、民法规则与民法原则的关联性所表现出的内在联系
在民法领域范围内, 民法规则与民法原则都适用, 他们之间的关联性较强, 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这些共同特征促使两者之间存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一) 在整个民事立法过程中的关联性———两者都可以体现出来
被人们所熟知的民法法律中的婚姻法和物权法这两部法律, 都需要通过民法规则与民法原则进行指导才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在个别案例的审判过程中, 不仅要体现公正、公平的法律本质, 法官在审判时还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充分的考虑, 所以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时候, 应当基于相关的法律规则, 同时结合相应的法律基本原则, 从而保证社会各界对审判的结果产生认同感, 达到其理想的社会价值观的实际需求。另外通过这种全面考虑民法规则和民法原则的方法可有促进法律公信力的强化[1]。
( 二) 在审判时的关联性———两者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的裁量
文字和语言等方面的局限, 使得法律体系自身的主要意思在表达上, 无法全部准确、清晰的、完善的表达, 而且也没有使用文字来完整的记录民法规则、民法原则, 在具体的审判案件过程中就要求法官自由裁量, 根据原有的法律基础进行参考, 对于裁量的范围也不是无限的扩大, 有理有据才是参照的标准。审判也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里所表述的字面意思, 若是没有按照法律规定来审判, 就很容易产生越权的问题。这一缺陷在法律体系中已经存在, 所以在审判案件的时候, 立法者就赋予了法官相应的自由裁量权力, 并对法官的这种权利做出一定程度的限制, 从而完善立法, 实现明确法律体系自身的目标, 保证在案件的审批过程中法官可以有法可依[2]。
( 三) 两者在民法精神方面的关联性———都能够体现出民法精神
追求正义、遵守道德、解放人性是民法精神主要表现的特征, 在对案件进行审判的过程中, 民法规则和民法原则都要求法官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 而且审判的结果也要与社会主义的法制观念相符合。保证在审判案件结束之后, 整个审判的结果可以起到相应的教育作用, 并防止公民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 正确的引导公民做出合法的行为,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做出正确的社会主义生活目的。以此来激发出民法对社会生活的积极作用, 使更多的社会公民养成准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实现民法的根本目标, 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维护。
二、民法规则与民法原则的关联性的差异性表现
民法规则与民法原则的关联性的差异性表现主要有适用范围差异、使用方式差异、作用效果差异、内容差异。下面对其进行具体的研究
( 一) 适用范围方面的差异
根据民法规则和民法原则各自的内容来看, 其不同的法律内容就决定了两者在适用范围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较为抽象、以及较强的概括性特征决定了民法原则的适用范围较为宽广, 在民法的所有领域都可以使用该法律原则作为审批依据。而较为明确具体的民法规则内容, 就决定了其在适用的时候, 只是对某种具体的民事行为、特定类型的民事关系比较适用[3]。
( 二) 使用方式方面的差异
在使用民法规则的时候, 主要是裁定个案的时候使用该规则, 由此可以看出既定的事实是民法规则规定事实的要求, 也可以说民法规则规定的事实是有效的, 并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可以参考民法规则做出合理的解决办法。若是民法规则在制定的时候不能按照事实来规定, 那么在审判中就无法充分发挥其法律作用。与民法规则相比, 民法原则在使用的时候, 在不同的案例中具有不用的适用度, 而民法原则的适用度较高的情况下, 可以发挥其指导裁判个别案例的作用, 在这时其他的民法原则会因为在适用度较高的原则下而发生失效现象。所以在比较特殊的个案中, 民法规则和民法原则会因为案例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适用度的情况[4]。
( 三) 作用效果方面存在的差异
与民法原则相比而言, 民法规则具有较强的限制性, 而且在实际使用这两种法律标准的时候, 依照民法规则来形式裁量权更加贴近法律要求, 而使用民法原则则容易发生偏离。
( 四) 内容方面的差异
民法规则、民法原则两者在内容方面具有不同之处, 差异较为明显。民法规则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两部分, 即法律后果、构成要件, 且这些构成要素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明确性, 极大的限制了审判者的自由裁量权。然是与民法规则相比, 民法原则的主要内容中就没有法律后果、构成要件, 也没有做出相关的说明, 民法原则的内容相对比较而言更加抽象、更具概括性, 所以在使用民法原则的时候, 审判者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 要补充相应的社会价值观等内容[5]。
三、具体案例分析民法规则和民法原则的关联性
虽然在审判某些案件的时候可以直接参照民法规则来审判, 但是民法原则对民法规则的使用范围的扩张或限缩同样重要。例如民法规则中的合同无效的确认规则, 其中缺少限制恶意缔约人利用合同无效来获取不正当的经济效益的要件。若是根据民法原则中的诚实信用来看, 就需要设置该限制要件。如在法释[2004]14 号就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在第七条原则中签订劳务分包合同的分包人、承包人等 ( 他们都具有劳务作业法定资质) , 在请求合同确认合同无效时以转包建设工程违规为由的一律不支持。由此可以看出民法规则的适用范围受到民法原则的限制, 侧面论证了他们的之间的关联性[6]。
四、总结
综上所述, 通过对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之间的关系的深入研究, 从中可以了解到民法规则和民法原则之间既存在相互联系的关联性, 也存在相互区别的关联性。只有深入认清两者的关联性, 以及在使用方式、适用范围、内容、作用效果等方面的差异, 才能够保证在实际应用中做出合理的判决结果, 从而维护民法的法律效力。
参考文献
[1]朱伟静.关于民法原则与民法规则之间的关系探讨[J].法制博览, 2016, 03:197-198.
[2]李浩铭.解析民法原则与民法规则之间的关系[J].法制博览, 2015, 04:270.
[4]曾聪俐.原则与规则之间:民法基本原则的司法适用——从两则案例谈起[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4, 07:94-97.
[5]崔姣.保险法近因原则适用之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 2012.
民法课程 篇9
在18世纪,德国最出名的法典是《普鲁士邦法》。直至1900年才由《德国民法典》所代替。这一邦法典既规定了农奴制、等级制、君主专制,又加进了近代资本主义法律的一些概念和制度和自然法的道德说教,因而属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性质的法律。它虽然适用于全普鲁士,个别地区除外,但又受各省和地方习惯法的制约。《法国民法典》代表了当时正在兴起的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普奥两国却基本上还处于贵族专制统治下。它们显然体现了不同的社会背景。19世纪初,德国的大部分地方被拿破仑军队占领,很多地区,特别是莱茵河左岸和巴登地区实行了《法国民法典》。拿破仑战败后,德国仍处于严重分裂状态。1871年帝国宪法中仅授权联邦制定商法、票据法和债权法。后来通过宪法修改,联邦才有权制定所有私法。
在民法法系中,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是继1804年《法国民法典》之后最重要的一部民法典。瑞士、奥地利、日本、巴西和希腊等国的民法典以及中华民国时期的民法典,都在不同程度上参照了这一法典;土耳其1926年的《债务法典》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奥匈帝国其他一些地区的民法典也参照了该法典。
下面从比较法的角度,简单分析这两部在19世纪时期颁布的民法典。
一、从立法的时代背景上分析
《法国民法典》是一部早期的资产阶级民法典,当时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体现了“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法律最小限度的干预”这样一个通行原则。因此,除了法律规定的约束之外,私人财产所有权具有一种无限制的性质。其中的基本原则:全体公民民事权利平等的原则、绝对所有权制度、契约自由及过失责任原则等,这些都是代表着资产阶级的自然法领域中的“天赋人权”理论的体现。而私权神圣的核心就是所有权绝对。
《德国民法典》制定时,资本主义已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强调社会公共利益、强调对个人作出必要的限制、强调国家的干预等。因此,德国民法典对私人财产的所有权的限制要比《法国民法典》严格。如:绝对所有权有所限制;契约自由原则的含义与法国民法典的“一经有效成立就不能随意变动必须履行”就不同,其分离成契约的成立与契约的履行,就是说:契约成立或有效并不等于或必然履行。
二、在结构形式、文字语言、立法技术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法国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它的颁布施行,结束了法国南部受罗马法影响的成文法地区和北部习惯法地区之间法律冲突的局面。其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教分立、人身自由、合法自由、似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作为基本原则。
《法国民法典》主要以罗马法,其次是习惯法、国王敕令以及1789年革命以来历届政府颁布的法律法令为法律渊源。文字语言既简洁明晰,又通俗易懂,让一般人理解起来毫无困难。体现了立法者的法律平民化的理念。
在法典的总体结构上,是以国法大全之《法学阶梯》人、物、诉讼三编制为基础,构建了人、财产及所有权的各种变更、取得财产的各种方式三编制的体例。《法国民法典》之所以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主要在于它的内容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需要。
1896年制定、1900年生效的《德国民法典》与1804年《法国民法典》一样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民法典,但它们所处的时代已有很大差别。《法国民法典》体现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要求,《德国民法典》虽然仍保留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私法的基本原则,但又在一定程度使它们在适应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需要。
《德国民法典》在语言上力求用抽象化、概念化的专门术语进行表述。对事实构成的表述采取了抽象、概括式的表达方式。其构成体现了逻辑推理和体系化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德意志民族哲理思辩的特点。
《德国民法典》在立法技术上,通过法律定义自己创设一些概念,如“物”、“法律行为”等。还创设了一些内容不确定、价值有待补充的“一般条款”,如“善良风俗”、“诚实信用”、“重大事由”等。这些一般条款就要求立法者结合不断变化的价值观念、实践经验对其内容予以补充,体现了法律的灵活性。《德国民法典》规定了法人制度。承认法人为民事权利的主体,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成为民法史上第一部全面规定法人制度的民法典。
《德国民法典》在形式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五编制结构,即总则、债务关系法、物权法、亲属法和继承法,共2385条。这种把民法划分为五编并设置总则编的做法,始于1863年的《撒克森王国民法典》。该法典在结构上放弃了《法国民法典》的传统,并另行制定了一个《德国民法典施行法》,这一法典也以罗马法为基础,但带有日耳曼法的色彩,主要体现在公有财产、继承合同和遗嘱执行人等。
1、在结构形式上的不同
《法国民法典》在结构上不甚讲究逻辑。于此不同,《德国民法典》代表高度抽象化的结构,十分讲究逻辑性。它特别注意划分一般和特殊,从一般到特殊的关系。以买卖而论,有关买卖的一般规则,如关于要约和承诺的规定,要到第一编总则中去寻找等等。
《法国民法典》虽有一个“序章”,其实仅6条,并不是实质性的一编。《德国民法典》中将适用于多个领域的共同性规定放在特殊规定之前的逻辑结构,从而形成各级法律规范的单独的、实质性的一编“总则篇”。其中有7章共240条,占全法典的1/10以上,规定了分则四编中可以共同适用的概念、规章和原则。
但是《法国民法典》虽然不像《德国民法典》那样讲究逻辑性,却比较实用。
2、在法律文字语言上的差别
《法国民法典》以概括、明确、精确著称。《德国民法典》实用的是较难理解的高度抽象化的用语。因此,有人认为《法国民法典》是警句式文体,《德国民法典》是法官文体。《法国民法典》便于一般人理解和掌握,《德国民法典》对没有受过法律专业训练的人来说较难理解和掌握,它是法学家的法律而不是一般人的法律。
3、在立法技术上不同
为了讲究逻辑,避免重复,德国民法典经常使用“一般条款”和“参照条款”,如有关承揽合同的第639条规定:“第638条规定定作人请求权的时效。法国民法典却很少使用。在德国,虽然继承了法国法所确立的民事权利主体平等原则,但由于德国民法典制定时期,股份公司已经大量出现,因此,在法国民法典中未对法人制度作出规定,在德国民法典中已有详尽的规定。
三、总结
《法国民法典》与《德国民法典》两大民法典时隔百年,前者是代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民法典,后者是代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民法典。总起来说,无论是从思想意义还是从地理范围来看,法国民法典的影响都大于德国民法典。德国著名比较法学家茨威格特和克茨合著的《比较法概论》甚至指出,德国民法典的实际继受几乎没有发生;即便被继受了,其程度也大大小于法国民法典。
参考文献
[1]刘兆兴著.《比较法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1月
[2]沈宗灵著.《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3]罗结珍编译.《法国民法典》.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
[4]杜景林.卢谌译《德国民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民法课程 篇10
一、民法为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提供成熟的理论基础、制度渊源和分析工具
民法是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法, 民法是环境法形成、发展的重要制度渊源和理论渊源, 最初用于解决环境问题的法律规则实际上直接来源于民法、刑法。当代民法对环境法、环境法学发挥的重要影响是其他部门法无法取代的, 尤其是对某些棘手的环境问题, 遵循通常的环境法思维模式往往感觉山穷水尽, 但借助民法的思想、理念和制度, 却常可以另辟蹊径, 别开洞天。例如:物权制度、相邻关系、权利义务关系、侵权责任等。这些理论为环境法的研究提供了成熟的研究基础。民法学中的研究模式、研究方法、价值标准虽然与环境法学有着很大的差异, 但是在这些差异中也有很多互通的东西, 研究民法学有着很长的时间, 它的这些分析工具对环境法这门年青的学科来说, 非常有借鉴的意义。事实上, 利用民法的立场审视环境问题, 利用民法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已在目前环境法学研究中有过很多尝试。
二、环境法为民法注入生态化、社会化的理念和发展动力, 为民法指明变革方向和发展领域
中国民法典的制定, 是民法学界高度关注的事情, 但民法典制定绝非民法学科自己的事情。环境问题关涉环境资源权属、交易制度、人格权保护以及侵权行为, 环境保护与民法典直接相关。正因如此, 制定“绿色民法典”才具有了必要性。所谓“绿色民法典”就是体现了环境保护理念的民法典, 而如何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贯穿其中也就成为了民法典制定阶段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民法学理论不断接受“社会化”、“生态化”的影响, 在自身理论框架的允许限度内来尽可能对现实世界提出的问题做出回应;但是当这种“社会化”、“生态化”发展到一定程度, 必然超越民法调整的可能范围。环境法乃至经济法理论自产生至今, 一直以社会法自居, 强调自身的“社会本位”, 强调价值取向上的“公共利益”本位。以此观点视之, 民法与这些“社会法”不仅是在理论和规范上多有渊源关系, 而且在调整内容上同样有承接。现代民法的发展表明, 人们过去所认为的“以个人主义为取向的”、“忽视社会的、共同的或集体的福利”的传统法律正在发生变化, 虽然私法并非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法律领域, 但它也在反思自己的不足。此外, 民法观念也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体现了由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 由于保护社会利益的需要, 各国民法都通过修订增加了社会本位的色彩, 强调权利的公共性和赋予一定社会组织以独立的人格。如承认所有权的社会性, 因而对于绝对所有权加以限制。增强了对弱者的保护意识, 提倡权利保护向弱者倾斜, 等等。这些变化中的相当内容都是民法对环境问题的回应, 反映了民法的“绿化”过程, 是民法顺应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结果。
三、环境问题的民事调整
环境问题的解决, 是以民事救济为起点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早期的环境法理论大多集中于有关环境侵权救济的私法性分析。我国实行环境保护的行政主导性有其合理的一面, 但也存在着不足:行政管理手段以命令—服从的形式出现, 强调对行政效率的追求, 而忽视对经济利益的考虑, 行政命令的硬性规定往往会妨碍当事人积极性的发挥;政府是一个庞大的组织体, 管理成本高昂;而且政府的决策失误往往会造成更大的环境危害。单纯的依靠公权力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环境问题。随着环境资源市场化进程的深入, 市场与经济手段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愈显重要。我国环境问题的解决, 长期以来是以行政手段为主, 配合以惩罚为特点的刑事法律与以补偿、修复为特征的民事法律来协调, 行政法律发挥作用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求刑事法律与民事法律的发展完善。
四、民法研究领域的扩展
民法是直接矗立于社会经济关系之上的法律部门。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促使民法自身不断进行着调整与完善。而环境问题与人类的经济发展相伴而生, 自产生之日起, 就对民法理论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环境问题的逐步恶化, 传统的过失责任在环境侵权领域中的弊端日渐明显。现代民法修正了所有权绝对的理念, 认为所有权具有社会性, 为了环境保护的目的可以对所有权设置公法上的强制措施。随着自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环境资源的社会资产属性开始强化, 为实现环境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和运营, 相关财产性权利的设置必不可少。环境用益物权范围的逐步扩大, 促进了物权法“从所有到利用”的发展。在环境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过程中, 基于环境资源自身的特性, 市场交易与一般物的交易有所不同。交易的一方是环境公益代表—政府, 对合同的内容有一定的监督管理权, 交易过程中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可以限制一定标的物的流转, 运用公序良俗等条款限制合同的内容, 这些都对传统的合同法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环境权理论、可持续发展观对民法传统的价值观念、调整对象、民事主体范围、民事权利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运用现代生态原理改造传统的民法理论以推动民事基本理论的更新, 实现民法典的“绿化”是时代赋予学者们的历史使命。
摘要:民法为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提供成熟的理论基础、制度渊源和分析工具, 环境法为民法注入生态化的理念和发展动力, 为民法指明了变革的方向。环境法与民法的互动与发展成为时代的必然。环境法是在对传统法理的反思与突破的基础上产生的新型部门法, 它以鲜明的生态观和生态本位的立法理念, 掀起了法律发展进程中的生态化运动, 也对民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环境法与民法的关系出发, 探讨了环境法和民法的良性互动与发展的现实基础、发展领域等基本问题, 寻求建立环境法与民法沟通与协调的良性发展机制, 以促进环境立法, 顺利实现传统民法的历史转型。
民法典的精神 篇11
第一,自然权利观为私权利的不可侵性提供了正当性基础。自然法作为一种有固定价值倾向的意识形态,天然地将生命、自由、财产作为民法的价值预设,不动声色而又理所当然地将其作为民法所应当追求的终极价值。例如,诺齐克认为,正义要求有一个普遍的经济体系,财产权和契约法并不是社会性的和法规性的传统,而是普遍人权的直接适用。可以说,只要承认民法典,就不言而喻地承认了私权利的优先性和不可侵犯性。
第二,在现代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越来越纠缠不清。法律有时需要借助道德克服其局限性,诸如英美法所谓的公共政策、大陆法的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价值因素不可避免地介入了民法体系,其中诚信原则甚至成为“帝王条款”。民法规范体系的封闭性被打破后,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等价值标准源源不断地涌入“客观”、“科学”的民法世界,所谓“价值无涉”、“价值中立”必然难以保全。法律不是中立的技术过程,内在的价值体系是法律适用的指针。
第三,民法的形式理性为市场经济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可预测的环境,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可计算性,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民法力图将裁判的过程降格为纯粹的技术性操作,从而排除属于价值领域的实质正义的干扰,仅依赖程序正义即可。然而,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概念和一般条款,必须由法官进行价值补充,填补其空白。法官的填补过程不可避免受到其价值偏好和意识形态的影响,面对法律空白的法官不可能真正价值中立,他必然以自己所认同的正义借法律之名作出判断,例如,一个保守主义的法官和一个激进主义的法官,对于同一案件的判决可能大相径庭。激进的现实主义法学甚至认为,法律规则是一种虚构,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只有法律适用者的具体判决。法律是一套活的制度而不是一种规则体系。卢埃林曾道:“在我看来,那些官员在解决纠纷时的活动就是法律本身。”
由此可见,民法典的创制以及其适用过程不是机械的组织和运动,不可能回避价值理念的问题。私法自治的知识论和价值论基础是近代以来形成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民法典的精神就是自由。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政府负面清单,落实“法无禁止即为自由”,这与民法典的编纂是不谋而合的。
民法课程 篇12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方法论拓展
该书首先开辟了民法基本原则两个崭新的方法论领域, 即以民法的性质和民法的人性假设作为构建民法基本原则的方法, 并将民法的性质论与人性论作为构建民法基本原则的精神基础, 并在此基础上推演民法基本原则的本体构成。
该书认为, 民法的性质可抽象为民法的谦抑性, 其又包括有限性与宽容性两个方面。民法的有限性, 意味着民法不对当事人可以通过意思自治决定的事项进行强制性规定, 民法规范主要是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补充。相应地, 民法应减少强制性规范的配置, 而增加任意性规范的供给。民法是任意法, 意味着民事主体可根据自己意愿设立、变更、消灭法律关系。民法是任意法同时意味着民法多为任意性规定, 民事主体可做出不同于法律规定的约定。
民法的宽容性, 意味着民法介入人类行为领域时, 应当有尊重、保护、扩大民事主体自由和权利的极大同情心、自觉心和责任心, 对于人性、人的价值和尊严、人的现实生活和幸福、人的发展和解放给予关注, 并以此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民法是权利法, 对于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权利的尊重, 必然要求民法具有宽容的胸怀。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是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 需要主体在平等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意愿与他人进行财产交易。对民事主体的这种自由交易行为, 民法也应体现出应有的宽容。
近代人性论之历史语境为人性恶理论, 关注的是人的欲望、自由与理性, 其核心价值取向表现为:人作为独立之个体有权合理地追求自身欲望之满足并最终达到利益最大化。该价值取向经过其他学科之论证, 最终成为近现代民法之价值指称, 近现代民法据此做出了如下价值判断:第一, 民法中的人是性恶论意义上的人, 是理性人, 从而于本体论方面确定了人作为私法主体之唯一性、独立性、自足性;第二, 既然每一个私法主体均为性恶之人, 则民法为实现私法正义目标, 自应赋予每一主体以平等地位、独立人格以及意志自由, 进而使其行为一方面具有自主性、排他性 (针对自身权利) , 另一方面具有了限定性、自律性 (针对他人权利) ;第三, 人身保护与财产保护是人实现自身价值目标之最重要手段, 是支配每一个利己主体之主导性力量。
二、民法基本原则的本体论塑造
按照民法谦抑性的要求, 民法必须高扬人的主体性, 肯定人的尊严与价值, 肯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平等, 并对这一关系做出民法解释;另一方面, 它旨在弘扬自由的精髓, 肯定有限制的自由主义的价值, 肯定人与人关系中的自由, 并对这一关系做出回答。前者要求肯定主体的地位一律平等, 并对主体享有的私权进行全面保护, 并由此推演出民法的主体平等原则与私权保护原则;后者要求必须尊重主体在治理民事关系中的主观自由, 并由此推演出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则。
民法的人性假设也对上述原则给予了理论支持。从人性角度, 人类的纯粹欲望存在于自然状态中, 而这种欲望在民法上的首要体现, 便是私有财产权制度的全面建立。人对欲望的追求, 还必须以主体享有独立人格为前提, 于是, 民法赋予每个主体独立的人格权;主体之间形成的身份关系在民法上也应当有相应的体现, 这就是身份权。对人的财产权和人身权予以全面保护, 意味着私权保护原则生成。人性恶价值判定与近代民法之人格抽象具有逻辑同构与价值同构之双重关系。从逻辑层面而言, 人性恶判定以人类之伦理底线为基准, 以人之生存、发展为前提, 探讨人之行为, 主要是经济行为对人之重要意义及其历史必然性。易言之, 惟有人性恶理论前提下始得探讨人类之平等。从价值层面而言, 性恶论奉行的不是一种“理想”而是一种“理性”, 其要求“不为恶”。直而言之, 人性恶价值判断使世俗之人具有了统一之逻辑前提与价值前提, 于法律上获得了统一而平等之人格内蕴。于是, 主体平等原则得以建立。法律规定了民事主体的权利以后, 权利人还需通过自己的行为来主张和行使权利, 同时法律还应维护因此而形成的民事关系。理性人假设与人的意志之间的紧密联系甚为显然, 其预设的是人有对自己利益的独立判断意志。因此, 民法应当有对民事主体依自己意志所形成的各种民事关系予以尊重的内容, 这就是意思自治原则。
不仅如此, 人性假设基础之上还可进一步演化出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私权保护观念在19世纪达致顶峰, 由于其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而忽视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 导致个人随意滥用其私权而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现象时有出现。于是,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权利之享有和行使应有限制观念, 上升到主要地位。如果私权行使超过必要限度即构成权利滥用, 这就是禁止权利滥用原则。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 如果不从民法角度对人的自治范围进行限制, 必然会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良性运转, 与民法的市场经济基本法性质甚为不合。因此, 民法必须建立诚实信用原则。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也应当有适当的限制, 这就是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的背后隐藏的是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 尤其是在法律不足以评价主体权利享有和行使是否滥用之时, 公序良俗原则起到对意思自治之外部限制的作用, 从而维护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
该书在塑造了上述“正反面、六原则”体系的同时, 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论点, 如其认为诚实信用原则不属于民法的“帝王条款”、公平不应当属于民法基本原则、应以社会利益为基准界分诚实信用原则与公序良俗原则等等。
三、民法基本原则的规范论表达
本体论上的“正反面、六原则”体系, 在逻辑结构上又是围绕权利这一民法最为重要的范畴而展开。私权保护原则首先肯认了民法对权利的一般性保护立场, 而主体平等与意思自治的确立均是为了确保民事主体更好地享有和行使权利;诚实信用、公序良俗和禁止权利滥用无疑是对民事主体所享有权利的一种限制。由此, 如果从权利角度解读民法基本原则, 则可将其基本范畴概括为权利提倡、权利行使与权利限制。据此, 该书将民法基本原则的研究推向规范论层面, 分别对民事行为能力制度、准民事法律行为和取得时效制度进行了理论反思与重构。
民事行为能力制度, 涉及民事主体有无资格通过自己行为行使权利的问题, 该书将其置于权利提倡规则下进行阐释。自然人行为能力的具体样态, 有两种立法模式, 即法国二分法和德国的三分法。我国《民法通则》采纳了后一种模式。目前我国学界就二分法之立法并未有深入研究。但该书认为, 无行为能力制度之设计, 不能对无行为能力人提供有利保护, 亦难兼顾交易安全。而二分法下撤销权制度之设计, 不仅克服了无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无追认权之缺陷, 而且对无行为能力人之保护更加周到, 同时对方当事人的催告权、恶意抗辩权以及撤销权排除的规定, 亦可兼顾交易安全, 较三分法为优。因此, 我国未来立法应当废除无行为能力制度, 改采二分法。
准民事法律行为, 是民事主体行使权利的一种重要方式, 该问题在我国学界至今没有专题研究, 该书将其置于权利行使规则下进行论述。准民事法律行为是不同于民事法律行为、也不同于事实行为的一种民事法律事实, 它同样可引起法律关系的变动。准民事法律行为主要表现为意思通知、观念通知和感情表示三种样态。准民事法律行为准用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则时, 有可以直接准用、不能完全准用和完全不能准用三种情形。
取得时效制度, 是民事主体取得权利的一种重要方式, 既有研究忽视了其本质上也是一种权利丧失的原因, 该书将其置于权利限制规则下予以重构。该书提出了恶意失权作为取得时效理论基础的观点。恶意失权强调权利人明知或应知有权利而不行使, 导致社会秩序形成, 从而使其丧失权利。在逻辑顺位上, 先有权利人明知或应知有权利而不予行使, 再加上占有人占有之外在事实, 方有社会秩序之形成可能, 它更加注重的是社会秩序形成的背后理论根源。通过将取得时效的理论视角转换为恶意失权, 可重新构造取得时效的起算点、中止、中断等具体制度。
四、结语
民法基本原则身兼民法之“灵魂”和“神经”两种机能, 对民事法学理论和私法实践具有“中枢”意义。该书不是对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特征、功能等问题进行重复性研究, 而是在方法、本体、规范三重维度下对民法基本原则进行阐释, 将民法基本原则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充分彰显。当前, 我国主要民事单行法律均已制定完毕, 下一步民事立法重点就是起草民法典或民法总则。未来的民法基本原则体系, 一定要克服现有规定的缺陷与僵化, 在方法———本体———规范的有机衔接方面着力, 使民法基本原则的核心价值得以全面展现。
摘要:当前民法基本原则研究中的方法论僵化, 导致了民法基本原则的本体论研究难有进展。民法基本原则的规范价值, 在既有研究中也没有获得充分展现。《民法基本原则专论》一书, 将民法基本原则的方法论研究拓展至民法性质与人性假设层面, 将民法基本原则的本体论塑造为“正反面、六原则”体系, 从行为能力、准民事法律行为、取得时效角度对民法基本原则进行了规范论展开, 实现了方法、本体与规范的多维创新。
关键词:民法基本原则,方法论,本体论,规范论
参考文献
[1]王立争.民法基本原则专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10.
[2]刘云生.民法与人性[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5.
[3]肖厚国.所有权的兴起与衰落[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