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案例分析论文(精选12篇)
民法案例分析论文 篇1
合同作为交易中一个重要因素, 既是商品成功交易的基础, 也是保证进步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 保护合同的正常运行是每个法律部门的共同任务, 《民法》在合同保护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案例
二零零八年七月某日, 王某向张某借款两万元整。后来张某还为王某垫付了其他费用共计一万元整。二零零八年八月某日王某向张某出示了一张三万元的欠条。就再出示欠条的第二天, 王某和张某签订了关于车辆管理的协议。协议中要求张某来对王某的车辆进行保管, 期限到所欠款还清为止。若王某两年后依然没有经济实力来将欠款还清。该车便归张某所有。现在王某提起诉讼, 理由为张某要将该车辆进行典当, 要求撤销双方签订的关于车辆管理协议, 将汽车进行返还, 并且还要赔偿经济损失一万元整。原告在进行诉讼中, 向当地法院出示了车辆管理协议、购车发票等证据, 证明该车辆系车主花四万元购买的。王某和张某只要求对车辆进行看管, 没有对车辆进行任何质押;证人和证言均可以证明被高有违约的意向, 即出售双方签订协议的车辆。被告向法院提供了双方的车辆管理协议以及欠条等证据, 来证明双方签订的为质押合同, 自己没有违约, 并且否认了证人的证言。
法院对该案件进行审理中, 通过合议庭评议方式, 形成以下观点:
第一种观点将该份协议视为部分无效, 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理由有以下几点:第一, 所质押的车辆所涉及禁止部分的内容无效;第二, 由于原告有向被告将车辆进行出售的意识, 并且有证人当庭作证, 被告违约。
第二种观点将该份协议视为完全无效, 所签协议涉及的车辆应该还给原告。理由有以下几点:第一, 协议中涉及双方约定的内容指向并不明确, 涉及到还款期限及车辆归还问题都有矛盾之处;第二, 双方还对汽车流动禁止的事项进行了约定。
第三种观点将该份协议视为部分无效, 但是剥夺了原告的诉讼请求。理由有以下几点:第一, 双方在协议中签订了关于汽车在一年后的归属问题, 债权人应该拥有汽车, 这些内容在法律上是不允许的, 即这一部分的流质禁止不受法律保护;第二, 被告与原告的协议中的其他事项可以通过合同法进行解决;第三, 证人所提供证言证据不足。
二、案例分析
从本案案情来看, 原告与被告争议焦点为证据证明的效力问题以及合同的效力问题。本人认为第二种观点正确, 理由如下:
第一、该合同应该视为部分有效。因为仔细研究双方研究的内容后, 可以发现原告是出于使自己的债务得到清偿的目的, 才向被告出具的协议。这些合同中的内容都应该归于质押担保合同的范畴。笔者认为该案所涉及到合同应该属于质权合同。并且双方都对担保期有明显的时间界定, 即债务还清时。依据我国担保法可以得知, 双方担保时间最长期限应该为2年, 时间从还款开始时算起。双方协议若原告一年后没有经济能力进行还款的话, 车辆就归债权人所有。这些内容都在担保法中有涉及, 即约定流质禁止的事项。
第二、这个合同应该归属于质押合同, 而不属于保管合同。原告在法院进行诉讼认为双方协议都应该归于保管合同, 而不属于质押合同。但是我们从合同的内容上可以得出, 双方签订该合同的目的均是为了债务得到履行。因此说这个协议涉及到的内容应该归于质权合同。因此原告认为俩人签订的协议为保管合同的理由不成立。
第三、原告的证据效力不足。原告在本案中提供的相关证据中关于被告违约问题的仅仅只有一份, 我们通过分析并不能得出被告违约的事实。原告向法院提供的证词及证人仅仅是一面之词, 直接被被告否认, 由于原告只有一个证据可以进行证明, 没有其它涉及到本案的证据来使这些证据成为一个证据链。所以根据我国《民法》中的内容规定, 单方面的证据不能够直接来对案件的真实性进行判定。所以本案中原告的证据存在较大的不足之处, 即不能够确定被告违约的真实性的问题。另外, 即便某些证据可以一定程度地反映出被告有想要将车出售的意识, 但是实际上被告并没有出售该车辆, 也没有构成真实的合同, 所以说原告提供的证据仍然得不到支持。我国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思想犯的惩罚有过多的规定, 所以法律不需要对意识形态上的东西进行明文规定。即有证据表明被告已经与他人存在合同销售关系, 直接或者间接伤害到了原告的经济利益, 原告的请求才有希望得到支持。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 原告在对双方签订的协议性质认定上是有偏差的, 从而使证据准备不够充分, 不能够认定被告违约行为的真实性。因此, 法院做出以上判决是非常准确的。
三、结论
由本案例可以看出《民法》在保护合同以及经济交易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合同的正常履行也是交易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基础。公民的正常交易受到合法保护, 我国的社会和人民才能安定团结, 祖国的建设才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摘要:在公民发生合同纠纷时, 《民法》作为一般法, 可以为解决纠纷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将以案例形式, 立足在民法的角度, 对人们生活中遇到合同纠纷进行分析, 从而让人们对民法的作用有新的了解。
关键词:《民法》,合同,案例
参考文献
[1]梁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6.
[2]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
[3]梁慧星.论我国民法合同概念[J].中国法学, 1992, (1)
[4]范志勇.<论民事合同的概念>兼谈我国<合同法>的应然选择[J].研究生法学, 2010, (06) .
[5]梁慧星.论我国民法合同概念[J].中国法学, 1992, (03) .
民法案例分析论文 篇2
案例1:网络约会案
张男和李女是多年网友。张男通过网络约会李女在某酒吧见面。李女为约会进行了精心准备,专门购置了衣物、首饰,并到美容店美容。李女按照约定时间和地点等候张男,但整一个晚上未见其人影。李女事后找到张男质问此事,双方发生争执。李女诉至法院,要求张男赔偿其精神损失费1万元。问题:本案如何处理?
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案例
第一节 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案例2:泸州二奶遗赠案
黄永彬和妻子蒋伦芳1963年结婚。1994年,黄永彬和张学英租了房子,以夫妻名义生活。2001年4月18日,黄某立下经公证的遗嘱,要求将夫妻共同财产中属于自己的部分财产遗赠给张某。4月22日,黄某去世。张某要求蒋某按照遗嘱履行被张学英拒绝。几天后,张某一纸诉状交到泸州纳溪区人民法院。四川省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最终以“损害社会公德”、“遗赠行为无效”为由,驳回了第三者张某依据其情夫的遗嘱要求继承遗产的上诉。
审判长评析说,我国《民法通则》第七条明确规定“民事活动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第五十八条规定:民事行为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无效,即民法的“公序良俗”原则。在本案中,遗赠人黄某与蒋某系结婚多年的夫妻,无论从社会道德角度,还是从《婚姻法》的规定来讲,均应相互扶助,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但黄某却无视夫妻感情和道德规范,与上诉人张某长期非法同居,其行为既违背了我国现行社会道德标准,又违反了《婚姻法》,是一种违法行为。问题:在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民法基本原则能否成为判决的直接依据? 第二节平等原则 案例3:消费歧视案
上海市徐汇区龙吴路上的一家手机连锁店进行CDMA手机优惠促销活动。王老先生对其中一款手机非常中意,于是专程从虹口区的家中取来身份证和社会保障卡,准备购买。不料,营业员查看了王老先生的身份证后,发现他已70岁高龄,便当场拒绝将手机卖给他。手机连锁店明确表示,要购买有优惠套餐的CDMA手机,除了必须出示身份证和社会保障卡外,购买者的年龄不允许超过60岁。据称,把超过60岁的老人排除在享受优惠活动的范围之外,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商家的经营风险。
类似的现象有很多。目前许多旅行社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老人、儿童参加港澳旅游团或出境旅游团,必须比普通成年人多交费用,一些旅行社甚至称之为“行规”;而在南方一些热门旅游景点,饭店门口居然贴出了“任务繁重,恕不接待夕阳团和夏令营”的公告。
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商界人士却有不同看法。他们表示,市场经济的最大优越性就在于自由选择,平等和自愿不仅是消费者的权益,也应该是经营者的权益。根据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经营者在履行了义务的同时,也应该拥有对自己经营行为的处置权,拥有卖与不卖,卖给谁与不卖给谁,以及卖什么价格的权利。
问题:上述现象是否有违反民法平等原则? 第三节 自愿原则 案例3:店大欺客案
某业主在购买南山一住宅时,在与发展商签订购房合同的同时,还签订了一份不平等的补充协议。协议中规定屋顶使用权属于卖方,卖方拥有××花园外墙广告的设立、监管及收益的权利,但不得影响买方的相邻权;卖方拥有××花园的架空层、停车场、会所等公用物业的管理、使用、维修及收益的权利等等。该业主对其中的若干条文持有异议,但发展商拒绝更改合同。问题:如何看待发展商的做法? 第四节 公平原则 案例4:最低消费案
原告在被告(某餐馆)与朋友一起就餐,饭后结帐时被告提出该店有“包间最低消费800元”的规定,原告提出其在就餐时,被告并未提出最低消费价。双方为此发生纠纷。问题:最低消费是否合法?
第五节 诚实信用原则(重点)案例5:聘用纠纷案
原告某电器公司欲开办一家药店,为此与被告刘某签订了一份聘用意向书,约定:被告刘某负责原告将开办的药店的药品质量管理工作,聘用时间和待遇详见《聘用合同》等。在聘用意向书签订后,原告即为药店开业进行了筹备工作,选定药店的经营场所,取得了经营药品有关证照。被告也按照有关要求,积极参加了培训、考试、体检等,取得了执业药师资格。但经过多次磋商,并经行业主管机关的调处,双方未能就被告的聘用时间和待遇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被告遂以原告缺乏诚意为由,提出与原告中断关系。为此,原告为使药店开业经营,只能重新聘请执业药师,导致药店未能如期开业。原告提起诉讼,要求被告赔偿已报销的培训、考试、体检等费用及药店延期开业所致的房屋租金损失。
法院审理后认为,原、被告虽然签订了聘用意向书,但对聘用时间和待遇等聘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未能作出约定,因此该聘用意向书不能发生聘用合同的法律效力。民事活动主体有缔约的自由,被告有权在签订聘用意向书后,向原告就聘用时间和待遇等问题提出合理的要求。被告在双方就有关问题未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中断双方的关系,并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不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故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问题:法院的判决是否正确? 第六节 公序良俗原则(难点)
案例6:公序良俗第一案——泸州二奶遗赠案
第三章民事法律关系案例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与意义 案例8:空调安装案
2003年8月2日,原告吴某以1700元的价格向某公司购买了空调一台,嗣后该公司派员进行安装,在安装过程中,空调外机脱落,砸在正在帮忙的原告吴某身上,造成吴某多处受伤,并为此花去医药费6万多元。原告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该公司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被告认为原告在该起事故中负有很大责任,安装人员根据原告吴某的安装位置要求曾提出有困难,但原告坚持已见,并主动爬上不能承受任何重力的过道顶棚的三夹板上,结果连人带机坠落在过道地上,原告应承担该事故的主要责任。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对于法律关系的认定上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原、被告之间形成临时性雇佣关系,被告方作为雇主承担无过错的赔偿责任。
第二种观点认为,原被告之间构成义务帮工关系,被帮工人原则上承担的是无过错责任,只有在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情况下,被帮工人在其受益范围内对帮工人予以适当赔偿。
第三种观点认为,该案当事人构成无因管理的法律关系,本人(被管理一方)就实际所得的部分利益偿还管理人支付的必要费用。
问题:本案用户吴某与空调公司构成何种法律关系?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重点)案例9:鱼塘案
甲乙两家养鱼塘比邻。一天大雨,甲家23条鱼跳入乙家鱼塘,村民丙丁等亲见。甲要求乙还此23条鱼,乙认为是鱼自己跳入,拒还。问题:乙是否该还?
第四章自然人案例
第一节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案例:儿童作品案
刘峰在市教委组织的儿童绘画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市教委下属的一家美术杂志社闻讯后即来信表示,他们将出一期儿童作品专刊,希望刘峰能寄来几幅作品供他们挑选。刘峰的父亲刘洪收信后给杂志社寄去了三幅作品,但之后一直没有回音。第二年6月,刘洪在该杂志社的期刊上发现有刘峰的两幅作品但没有给刘峰署名,便立即找到杂志社,质问为何不通知他作品已被选用,而且既不支付稿酬也不署名。然而该杂志社称,刘峰年仅8岁,还是未成年人,还不能享有著作权,因此没必要署名;杂志社发表刘峰的作品是教委对其成绩的肯定,没有必要支付稿酬。
问题:
1、根据我国法律,刘峰是否有署名的权利和获得报酬的权利?
2、杂志社发表刘峰作品的行为是否为教委对刘峰成绩的肯定?
案例:
付某7岁的儿子小强平时非常淘气,经常用石头砸别人的窗户,攀摘树木花草等。一日,当小强在马路边玩耍时,遇见有人用三轮车拉着镜子。邻居萧某见状说:“你有本事把那个镜子砸碎,算你厉害。”小强听完当即就拿起石头砸过去,结果致使价值400多元的镜子被砸碎。事后,镜予的主人找到付某要求赔偿,付某支付了相当的价款。但随即得知小强乃萧某唆使,便要萧某赔偿。萧某说,自家小孩调皮惹祸当然由自己负责,以此拒绝赔偿。问题:
民法案例分析论文 篇3
关键词:基本原则;内涵;社会价值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民法的基本原则离不开民事法律关系,而民事法律关系,指根据民事法律规范确立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指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必要因素或条件。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这三要素是任何国家研究民事法律关系所必不可少的东西,由三要素出发,笔者认为任何国家关于民法的基本原则应包含共性的三个基本原则,主体上是民事主体平等原则,在内容上是公平原则,在客体上是意思自治原则!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我国民法有着其他国家民法共同的基本原则,也必然有不同的原则,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没有共同的基本原则,就不能称之为民法;没有不同的基本原则也就谈不上中国民法。我国基于传统,非常强调国家政策的作用,把它作为法律补充原则!下面从共性与个性两个角度谈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一)共性原则
1.民事主体平等原则
该原则是民法的核心原则。它是民法得以成为民法的前提和基础,是民法为私法的依据,是民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标志。平等原则在现行法上的根据,首先是《民法通则》第3条: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其次是《合同法》第3条:订立合同,应当遵循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平等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不论其在民族、性别、年龄、宗教信仰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限制和剥夺。第二,不同的民事主体参与民事关系,适应同一法律,具有平等的地位,即使是国家作为民事主体也不例外。第三,民事主体产生、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时必须平等协商。第四,民事权利平等受法律保护。
2.公平原则
公平是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是社会正义的表现之一,一个社会要做到公平主要体现在利益分配的合理性上,也就是说公平在于人们的权利与义务、行为与报偿相称。公平是人们对社会事物进行价值评价时表现出来的观念。法与公平有着天然的联系,法的产生必须以一定的公平观为依据,统治阶级之所以需要法,是为了维护自己认为的公平关系,法是一定公平观的具体体现、标准,公平观是法的思想基础;而公平也离不开法律,一定的公平观,一定的公平关系只有体现为法律,才能得以实施和保障《民法通则》第4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而《合同法》第5条再次强调:“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3.意思自治原则
意思自治原则,是指法律确认民事主体得自由地基于其意志去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1]。意思自治原则又称自愿原则,是指根据自己的意志产生、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它具体体现为结社自由、合同自由、婚姻自由、遺嘱自由等方面。它是民法的重要指导原则,是其他民事法律制度构建的基础,奠定了民法作为市民社会基本法的基础地位,民法的主体制度就是在意思自治的基础上形成的,因为法律赋予并且保证每个人都具有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为特别是合同来调整相互之间关系的可能性,这就要求有行为能力制度!而法律行为和代理制度则是意思自治原则的展开,是实现意思自治的工具和手段。
当然意思自治是有限制的,这就要求当事人在意思自治时要诚实信用。而从诚实信用原则出发又要求权利不得滥用,即权利不得滥用原则是诚实信用原则的反面规范[2]。总之,由意思自治原则我们可以引出诚实守信和权利不得滥用两个原则。
(二)个性原则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民法也不可能穷尽民事活动中的所有行为,因而就需要有补充原则来弥补民法调整的空白。所以,我国把国家政策作为法律的补充渊源,即在法律没有规定时,民事活动应遵守国家政策。
三、民法基本原则的社会价值
首先,民法的平等原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民法的平等原则,是对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最为集中的反映,也是对宪法赋予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化。平等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参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民法的平等原则作为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的出发点,也是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平等原则要求,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民事主体之间无等级之分,必须以平等的民事主体的身份出现,任何一方都没有凌驾于另一方之上的特权,即使是国家作为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也应和其他民事主体一样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其次,公平原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可靠保障。公平最早是道德的范畴,但随着私有化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公平也由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的基本原则,成为法律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的表现形式和载体。民法作为保护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部门法,是法的公平价值和正义原则的最直接、最现实的体现,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法律保障。而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的公平原则,其核心在于充分而公正地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并通过利益分配的公正最终实现社会的秩序与和谐之目的。
最后,意思自治原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这一原则对实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自由竞争,维护个人自由与尊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就其法律内涵而言,是指民事主体依照自己的理性判断,自主参与市民社会生活,管理自己的私人事务,不受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或其他民事主体的非法干预!自愿原则强调对主体权利与自由的尊重,阻止权力的不当干涉。这是构建美丽中国,推进民主法治进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谐中国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民法通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2]张俊浩.民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3]佟柔.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8
民法案例分析基本方法及应用 篇4
关键词:民法案例分析,基本方法
法律是保证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长时期以来,我国民法案例分析中普遍存在着规范性思维较差的问题,民法案例分析的基本方式较为欠缺,这对实际司法活动的开展产生了阻碍性的影响。文章将结合民法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相关法律思想与应用方式,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一、民法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
案例分析方法是法学方法论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指的是借助科学的方式,规范相关的法律案件。当前英国、美国等国家中均较为注重民法案例中的整体性、逻辑性分析思维,很多国家在民法案例分析中采用着Case by case的分析策略,而以德国为例的大陆法系国家,则采用着体系化的思维方法实现[1]。结合不同国家的民法案例分析情况可以看出,当前各个国家对民法案例分析的重视程度较高,所以加强对民法案例分析基本方式的研究十分必要。
民事案例分析方法主要具有规范性特点,解释性特点以及逻辑性特点。
(一)规范性特点
民事案例分析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性的分析模式,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民事案例当中,具有自我构思以及自我设计的特点[2]。在民事案例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的思维方式融入于其中,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全面化的分析理念,完善民法案例分析策略,细致探究其中所蕴含的各类问题。当前我国民事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规范性分析方法不够健全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民法案例分析的质量。
(二)解释性特点
案例分析方法不仅仅是一种案例事实的分析策略,同时也是法律解释性的方式,能够通过各项事实与数据的分析,明确整个事实真相,陈述法律事实,构建符合法律构成要素的事实,发挥法律的实际引导作用。同时,在民事案件分析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法律的适用性特点,基于法律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三)逻辑性特点
在民事案例分析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着一定的逻辑思维性特点,比如在请求分析的过程中,其所对应的思维方式、思维程序是相对固定的,需要按照特定的程序开展民事案件分析活动,通过法律捍卫自身的合法权力。
二、民法案例分析基本方法的应用研究
民法案例分析的过程中,主要可以通过法律关系分析法、请求权基础分析法等方式深入开展。
(一)法律关系分析法
法律关系分析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清晰不同的法律关系,明确法律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进而综合性的把握民事案件的相关性质以及当事人所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法律关系也可以称之为通过法律规定的生活联系,借助法律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社会关系交错复杂,科学的法律管理模式下能够形成规范性的法律关系,充分彰显法律干预的价值,形成良好的法律关系。案例分析法在民事案例分析中的应用,有助于理清各个权力与义务之间的联系,通过法律关系的把握,将各类法律关系区分开来,通过法律条例明确每一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案例分析方法能够排除不相关的非法律关系元素,将聚焦对象明确于法律范围当中。
法律关系分析法的实际应用,需要具体分析案件事实所牵涉的法律关系,明确争议点的具体内容以及争议中的核心关系,围绕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分析。在民事案件分析的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法律关系是分析中的重要元素,其后需要分析法律关系的性质,明确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具体内容以及相关客体等等,明确民法案例分析的逻辑思维,保证民法案例分析的质量。
(二)请求权基础分析法
请求权基础分析法(Anspruchsmethod)又称为归入法、涵摄法(Subsumtionsmethood),是指通过寻求请求权基础,将小前提纳入大前提,从而确定请求权是否能够得到支持的一种案例分析方法。请求权基础分析方式主要是通过研究当事人的实际请求,在全面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是否给予法律的支持。
请求权基础分析法在民事案例分析中的应用,需要明确分析的内容、案件的情况,一旦当事人提出的并不是给付之诉,那么这种分析方式则是无价值的,应当采用法律关系分析法。在当事人提出相应的请求之后,可以对原告所提出的内容进行检索,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研究,将合同中的请求权作为第一思考次序,基于合同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明确各项请求权的种类。
三、结语
合理实施案例分析方式,有助于司法公正性的有效保障,在民事案例分析中的应用,需要明确分析的内容、案件的情况,通过法律关系分析法、请求权基础分析法等方式,针对民法案例的具体内容,采用针对性的分析方式,保证民法案例分析中的思维与逻辑,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文.叙事民法学的构想与任务——当前民法案例教学的现状与改进[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21(04):150-152.
民法期末作业案例分析 篇5
姓名:雷蕾 学院:机电 班级:1308 学号:13222008 1.案情简介
贾老板因发生交通事故致使车辆受损,来到李先生的汽修厂修理。车修好后,贾老板未能支付修理费,即给李先生打下了一张字据,内容为:材料及维修费共计11.16万余元。因保险公司定损单未出,修理费、维修费贾老板分文未付。于是,李先生同意贾老板把车开走。嗣后,保险公司只支付给李老板5万元的修理费。虽经李先板索要,但贾老板与保险公司均未再向李先生支付车辆修理费。随后,李先生因贾老板拖欠修理费,以行使留置权为由,强行扣留了了贾老板的车。后贾老板因车辆被扣,且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便将李先生告上法院,要求李先生返还车辆并赔偿因经营造成的租车损失和养路费共计2万余元。
2.所涉及的法规法条(1)留置权:
留置权是是担保物权的一种类型,根据《物权法》的规定:留置权是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留置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这里的债权人即为留置权人,占有的动产即为留置财产。
留置权的成立应符合四项基本条件:
一、须债权人占有属于债务人之动产。留置权的性质是担保物权,因此其权利的主体为债权人。留置权的客体,应为属于债务人的动产。
二、须债权已届清偿期。债权人留置债务人的动产,须以债权已届清偿期为条件。
三、须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权人留置债务人的动产,必须是债权人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
四、债权人留置的动产,应当与债权属同一法律关系,但企业之间留置的除外。留置的动产与债权属同一法律关系,是指债权人占有动产是基于与其债权发生的同一法律关系发生。
(2)民法通则第八十九条第四项规定:按照合同约定一方占有对方的财产,对方不按照合同给付应付款项超过约定期限的,占有人有权留置该财产,依照法律的规定以留置财产折价或者以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得到偿还。3.判决结果
法院经审理认为,李先生以收取修理费未果为由,擅自强行扣留贾老板的车辆,此行为不属于行使留置权,且侵害了的贾老板的合法财产权,影响了贾老板的正常经营,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即返还所扣留的原告的车辆及赔偿贾老板的损失2718元。4.有无争议点
债权人的债权发生在前,而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在后,此时债权人能否取得对债务人动产的留置权?对于这一问题,在我国台湾地区学界不无争议,长期存在肯定说与否定说两种不同的观点。有观点认为,对于商事留置权而言,其“债权只须因营业而发生,无须于动产之占有取得前即已成立。”但是,由于我国《物权法》第230条已经明确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据此,债权人对动产的占有应发生于债权之前,或占有与债权同时发生,但不得后于债权的发生。商事留置权制度仅在牵连性方面对民事留置权制度有所突破,在其他方面则与民事留置权相同。因此,在商事留置权制度中,债权人的债权须后于对动产的占有而发生,即债权人对债务人对动产的占有发生在前、债权发生在后,或者两者同时发生。5.社会反响(专家媒体公众)
在《物权法》施行前,我国法律对于留置权制度是以严格的留置权法定原则来设定的,对留置权的行使限定在几类合同法律关系之中,可以留置的财产范围较小,可以行使留置权的法律关系比较单一。《物权法》施行前我国有关留置权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法律、法规之中:《民法通则》(第89条第四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25条、第87、141、16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8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64条、第315条、第380条、第42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第57条)等。根据综合以上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前我国的留置权法律制度仅仅限定于几种特定的合同法律关系之中,主要包括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船舶建造合同、船舶修理合同、海上拖航合同、定期租船合同的债权。因此,在《物权法》施行前,我国法律对于留置权实行严格的“法定原则”,范围显然较窄,从而造成留置权作为法定担保物权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一直很少使用的现状。
我国《物权法》颁布之后,其中的留置权制度较既有的留置权制度拓展了留置权所适用的留置物的范围,但仍然将留置物表述为“债务人的动产”;扩大了留置权所担保的债权的范围,但未对非合同债权情形下留置权的成立条件做出相应的具体规定;严格了一般留置权的成立条件,但未就“同一法律关系”进行界定;突出了企业之间留置权的特殊性,但却有违背社会公平之嫌;确立了留置权与其他担保物权冲突时的优先效力,但缺乏对恶意的留置权做出限制性的规定。6.我的观点
留置权的取得,需要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1、须债权人占有债务人的动产。
2、须债权已届清偿期。
民法案例分析论文 篇6
关键词:指导性案例;民法典案例;指导制度总则;法源
0 引言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伊始,法学及司法界就意识到在制定法外的法律审判案例对法律制度及司法活动的重要性,并开始研究探索相关的案例制度。1985年,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登出有指导性质的案例。2010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简称《规定》),明确了司法审判活动中指导性案例制度。判例在我国并非法律渊源,故以往的法院判决不能作为法律依据直接在判决书中援引。同时,我国案例指导制度部分概念模糊不清,加之我国地理人口环境因素复杂导致各地相似案件中的民事关系也多变而不尽相同,实际操作性欠佳,因此指导案例在实际司法审判过程中并未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1 我国当前案例指导制度存在之问题
1.1指导案例选用标准模糊
《规定》中对指导性案例的选择标准做以规定。①从法条我们可见到有部分概念相对抽象模糊的词语。以“典型性”为例,指导性案例有多重渠道被遴选或者逐层推荐上来,可以推荐的人员范围包括案例指导工作办公室、法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律师等。案例的“典型性”由谁来判断,如何判断。
1.2指导性案例的效力未定
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存有爭议。第一,指导性案例可以作为法官在裁判依据引用,具有法律拘束力;第二,指导性案例不能直接在裁判文书中引用,但可以作为裁判说理。第三,指导性案例不能引用。在实际审判活动中,法官虽然也会对最高院公布的案例有所关注,但依据指导性案例判案的仅是少数,原因在于其不是法律渊源,并没有直接法律拘束力。
1.3指导性案例裁判文书过简
指导性案例对法官审判最重要的就是起参照作用。最高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裁判文书结构论述相当简单。其中基本案情和裁判理由是对指导法院审判起实质作用的部分。案件基本案情的比较是参照的前提,裁判理由的说明则通常包含着对审判结果至关重要的裁判方法、规则,法律思维和法治精神等。而指导案例文书中在基本案情和裁判理由中描述简单,并未给法官提供足够的细节问题进行参考。
2 案例指导制度纳入民法典目的
2.1明确法律地位
造成当前指导性案例适用难的问题之一就在于它的法律地位不明确,从现行法律来看,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案例不得作为民法法律渊源。而当前法律灰色地带以及空白地带仍很多,此时,法官仅依靠手边现有的法条根本无法判决,而常见的情况是法院请求上级法院作出批复,然后下级法院依据上级法院的批复作出判决,而上级的批复、批示在事实上起到了判例的作用。批复是针对个案,每年报请上级法院批复的案件数量也是相当大。一旦指导性案例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司法审判中就可以将其直接适用。
2.2明确效力
指导性案例适用难的另一原因是在于法律约束力不明确。法官对于在裁判案件时指导性案例的适用常采取消极态度。虽然在通常情况下,他们不会做出与指导性案例相反的判决,但其内心并非基于对指导性案例约束力的认可,而是为了避免面临在做出与指导性案例相反判决时可能被改判的情况。若在民法典总则中明确指导性案例的法律约束力,法官就可以直接引为裁判依据对案子进行审判,可解决了无法可依的窘境。两大法系现在界限越来越狭窄,相互吸收融合之处越来越多。我国众多上级法院批复以及遵循上级法院判决结果的“习俗”已经起到了事实上的法源作用,我们又何必苦苦坚守只能依据“一经制定出来就面临过时的成文法”来进行司法活动呢?
3 相关制度建议
指导性案例的创建在事实上就是我国对西方判例制度的学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再结合我国本土法治环境,创造出带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法律的移植和再创造也是我国法治化的必经之路。
3.1细化指导案例选用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对《规定》中具有抽象性的描述词进行细化解释。法律用词的要求之一就是精确。内涵外延周全的法律概念才能有助于法官审判,否则就会出现法律适用模糊的情况,也就容易产生冤假错案。依靠清晰准确的法律概念和标准原则,挑选出具有指导价值的案例,在无现成法律条文调整的情况下,案例能为一类案例提供民事裁判规则,做到同案同判。
3.2培养法官运用指导性案例的能力
民事裁判案件中,法官是主体,法官在案件判决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寻找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条、司法解释以及指导性案例等。没有足够学识经验则很难做出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的判决。因此对法官法律水平要求较高,需要参考比较不同案件,归纳相似点,并明确法律适用的条件范围。若采纳指导性案例的理论应该在判决书中述明;若有足够自信排除对指导性案例的适用,那么应该详细阐述论理依据。
3.3总则条款中确定并限制指导性案例适用
参考《瑞士民法典》第1条,将我国的指导性案例制度纳入到总则法源条款之中,法官在审判中就可以有足够的法律依据来利用指导性案例进行判决,将其写入判决书中作为裁判论证理由,若法官裁判与指导性案例不符,当事人可依据此行使诉权取得救济。
同时指导性案例也应当受到限制,包括严格指导性案例适用条件,指导性案例不能与制定法相违背,指导性案例本身存在漏洞等。若指导性案例与制定法抵触或者本身存在漏洞,就应当排除指导性案例适用,并在裁判文书中说明理由。
4 结语
民法典构建是目前民法人所关心的重点问题,亦是一项复杂而艰苦的工程。我国经济日益发展但法律制度仍不甚完备,存在诸多法律空白亟待填补,我们应当不断研究探索,批判性的对待不同法律制度体系,以我国自身法律文化为基础,以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将案例指导制度纳入民法典,积极推进民法典的编纂,积极推进民法体系的完备。
注释:
民法本位的经济基础分析 篇7
关键词:民法本位,经济,关系分析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本质之别
计划经济的本质是权力经济,是人治的土壤;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权利经济,需要靠法治—法律规范来调整。“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限制权力经济,发展权利经济,变“审批经济”为“自主经济”,变人治为法治,市场经济必须有序,其法治化的一个重要关键就是重视和完善有关的法律规范。市场经济是极活跃的,因而立法应处理好法律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加强立法的预见性。市场经济法律必须服从市场经济客观规律,不能过份强调法律的意志性。”。发展市场经济必须逐步从原有的主体立法转变为行为立法,即依据不同的经济活动内容来制定不同的法律,而不应依主体法律地位的不同适用不同的法律标准,要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较快地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富裕、幸福,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仅搞“纯粹、单一”的公有制是行不通的。在现阶段,公有制 (含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 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力。宪法修正案第16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制决定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反映。既然客观上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这就要求国家尽快完善民法,建立健全与所有制形式相适应的所有权制度,以确认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法律地位,保护它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俊犯,促进多种经济形式的快速发展。
权利的本质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法律关系。财产权利即财产关系,这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如果脱离了社会的具体经济内容来讨论所有权,认为所有权即财产所有人对物的权利,则各种所有权就没有区分了。在理论传统上,把物质的生活关系称作“市民社会”。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市民社会,可称为资本主义社会,或称为市场经济社会。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市民社会,可称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两种市民社会都是市场经济社会,都生产商品,他们的商品交换关系的法律形式都是合同关系。合同各方是民事主体,市场经济社会就是由这些民事主体组成的社会。计划经济社会的成员不是民事主体。他们之间的经济关系是由国家规定的。市场经济要以主体平等自由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前提,即所有市场主体都是平权主体,而不是等级主体。以主体需求为市场经济资源配里的标准,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客体 (劳动行为,能源供应、原材料使用,产品加工等等) 的运行必须要以社会主体的客观豁求为标准,一切违背这一标准的客体运行都是无效率的。权利义务的恰当分配是维系市场经济主体关系的主要手段,只要是法律禁止的均是不可为的,只要是法律不禁止的都是可为的·市场经济的法律抓制一旦完善后,一切人治的因素都应被打破。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其实是从伦理型社会到法理型社会的运行过程。这一过程虽然不闻刀枪炮火的轰鸣声,但它确实是一场把国家从贫穷、落后和主观经验状态中拯救出来的革新,法理化的市场经济的实现,同一切革新过程一样,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没有这一过程的实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肯定会成为落难之舟,葬身汪洋。所以,中国人民再不容对法治持可有可无之态度了。市场经济要求人民的依法行为意识必须要超前于经济发展,而不是相反;同时,市场经济也要求国家的法治建设必须要超前于经济发展,而不是相反。人们热情期待着这幕意味深长的革新画卷—法理对伦理革新画卷—的来临。也热情期待着在法理和法治精神照耀下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早日完善。对市场经济立法这种宏观的国家活动进行微观的经济上的成本一效益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但这种微观分析的旨趣在于证成市场经济立法的宏观效益性。否则,所得出的成本与效益的结论则是片面的。就民商法而言,由于其对市场主体营利偏好的适应性而易于导致其主动应用,对这种外在成本的主动付出意味着市场主体欲以之获取更高额的利润,并且在法治健全的前提下一般也能导致这一效应。
民商法易于导致市场主体的自觉认从,并将其实施成本“内部化”,从而节约国家“立法成本”,而如站在国家主义的立场上,则只能导致结论的片面性。当以这种结论指导实践时,又会引发社会整体高昂的成本支出和微弱的效率获取。诚然,政府行为渗透于市场活动已是世界性的趋势,以至于国家成为无人匹敌的现代市场主体,只不过各个国家的政府作用于市场经济运行的方式不同罢了。在我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浓厚国家主义传统的国度,离开政府的作用是难以实现市场化之路的。政府之于市场,并不是当然的消解力“只要政府功能借助法律发挥得当,它便是积极促进市场化进程的最强大的动力,也是保障市场正常运行,防止市场失灵的最重要的方式”。但是,政府作用于市场,必然要使其为此付出巨大成本。
二、市场经济与公、私法划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是资源配里的主要手段,政府干预是次要和补充手段。当运用市场调节对资源、商品等社会财富首次分配后,必然有市场照顾不到或作用不到的地方,因此有必要通过计划和按照法律实施的政府千预对不足部分或照顾不到的地方进行第二次分配。在这种分配方式下,公、私法的划分具有特殊的意义。在第一次分配中,私法起着主要的作用。它强调的是分配关系中主体地位的平等性、自主性、公平性、有偿性等特征。在这一阶段所适用的公法则主要是维护市场和分配秩序的管理性、规范性法律,其目的仍然主要在于确保分配中的平等性、自主性等私法原则的落实二在第二次分配中,运用国家权力直接或间接调整经济关系的公法则起主要作用,例如税法、财政拨款法等等。
认识到公法与私法在市场经济的不同作用,对于增强立法和执法的科学性具有积极意义。比如:当笼统地谈论加强和加快制定与市场经济配套的法律规范时,很难一下子理出头绪来,以确定各项立法“的地位和顺序。然而当运用公、私法的划分进行分析时,就可以按照市场调节的顺序和需要确定立法的轻重缓急。同样,在执法中,也可以依此选择在不同时期应当加强的环节,了解其在整个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立法和执法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否认公、私法的划分必然带来国家集经济上的经营管理和制定政策法规这两种权力于一身的现象。我国当前强调的政企分开、让企业真正成为市场活动主体的方针从一定意义上讲则反映为法律上公法和私法的划分。如何解决好国家代表全民在公法上对国有企业行使好所有权关系,同时又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邀游于市场经济中的私法上的自由主体,是我国在改革国有企业时应当着力考虑的问题。
三、市场经济姗要私主体权利本位的民法
利益主体的多元化,需要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的本质检讨。在社会主义社会,剥削阶级作为一个完整的阶级己不复存在,再去抽象地谈论法的阶级性,或者说用马克思主义对剥削阶级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所作的分析,来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的本质,是脱离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的,是不符合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如果说过去常常指出人民是划分为阶级的。那么今天的客观情况表现为:“人民是划分为不同的利益主体的”;。如果说过去常常指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那么今天的客观情况表现为:法是不同利益主体共同愈志的体现,法的阶级性虽还存在,但其形式和内容有了较大的变化,需要运用历史唯物论分析研究。经济体制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内部结构、功能和运作方式都必须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相适应、相协调、相匹配,否则它就不能正常运行,并将导致一系列不正常社会现象。因此,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对其他社会子系统如法治系统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决不能让经济体制和其他社会体制之间的‘错位’长期存在下去。”。
市场经济最终是以个人的经济行为作为要素的一种经济结构,是以个人的行为为主要内容的,可是长久以来,由于我国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因而个人被牢牢地束缚在宗法关系和以统治服从关系为基础的地方性联系中。个人如此,公有制的企业也大致如此。公有制企业少有个体权利,人、财、物、产、供、销多由政府包下,企业不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没有动力去革新技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满足市场需要,更不害怕破产,也就是说,国家与社会经济组织、国家与公民、社会经济组织与公民之间存在着“父子关系”,一切都是给定的、平均主义的。随着改革的深入,具有独立利益的权利的个体正在不断地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共同体中分离出来,具有支配自身、自己行为和财产的个体权利的确立,是以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反过来,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动力以及运行机制的协调性,又迫切需要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权利和义务。当然,就我国的实际状况来看,现在需要大力强调个体权利,唤醒全民族的权利意识,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需要和发展。如果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确立个体权利的根本前提的话,那么,个体权利的确立必将大大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戴炎辉:《中国亲属法》, 汉荣书局有限公司1985年版。
[2]史尚宽:《亲属法论》,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甘诗权:“中国婚姻家度法的宏观定位”, 《法商研究》第1999年第4期。
民法对构建市民社会的价值分析 篇8
1. 市民社会的内涵。“市民社会”一词译自英文“Civil Society”。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市民社会”的概念, 认为市民社会是指政治共同体或城邦国家, 即自由和平等的公民在一个合法界定的法律体系之下结成的伦理——政治共同体。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第一次概括了现代市民社会理论的雏形, 认为市民社会是由私人生活领域及其外部保障构成的整体。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合理内核,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 他认为市民社会是“私人利益的体系”或特殊的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 它包括了处在政治国家之外的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因此, 市民社会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概念, 其经历了同政治社会一体的古代一元论、同国家分野的二元论以及同经济、国家三分几个不同时期。市民社会是一种历史现象,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及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其含义、构成、作用也会有所不同。
2. 构建市民社会的价值基础。构建市民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马克思认为,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 社会利益日益划分为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两大相互独立的体系, 整个社会也就出现了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两大领域。构建市民社会以对私权利的维护为价值目标和基础。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分野是一种客观事实, 在人类社会之初, 即存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冲突。在阶级社会, 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使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经常表现得更加明显。在阶级和国家消亡的共产主义社会, 虽然经济高度发达, 但只要有社会的存在, 就必然存在私权利和对公共事务管理的公权力。经济利益的分歧减少, 但其他利益的冲突仍不可避免。因此, 无论在哪个社会形态下, 社会利益都可以分为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两大体系。市民社会则必然以维护私权利为价值目标和基础。
二、民法与构建市民社会的价值诉求的同一
民法是市民社会的基本法, 两者在追求的目标与价值诉求上具有同一性, 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基础性价值。
1. 注重和维护民事主体的地位和价值。一个社会主体取得民事主体地位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民法作为私法, 作为控制社会的一种工具, 为维护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主体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法律的确认。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范围是立法者进行社会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因而, 一种社会主体能否取得民事主体地位完全是立法者选择的结果, 民事主体资格是法律所赋予的资格。民法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逐步确立了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三类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地位。对社会主体的价值维护包括自由和平等两个方面。自由在民法中主要表现为民事主体意思表示自由, 行为活动不受任何非法干预, 不受其他相对人和第三者的非法支配, 同时其对自己所做出的意思表示和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平等在民法中表现为人身平等和身份地位平等。人身平等和身份地位平等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也是市场交易正常运转的基础。市民社会, 是对私人活动领域的抽象, 是与作为公共领域的抽象的政治国家相对应的。在市民社会中, 自由是市民使用和处理自己的财产, 获得私人利益的条件, 同时又是市民社会本质之所在, 它通过对私有财产的占有和自由支配及契约制度体现出来。而平等是市民实现自己利益———私有财产占有的自由的条件和方式, 有了平等, 才会使自由交换成为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 市民社会的主体自然与民法主体相互衔接一致。因此市民社会的平等和民法上的平等其基本上是一个等数的概念, 在市民社会中, 主体间的平等是其固有特征, 民法上的平等乃是这样一种平等的必然反映。
2. 尊重和确认公认的伦理道德。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风俗、习惯、伦理和规则, 如果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并为法律所认可, 就形成了民事法律规范。民法是大量传统风俗、习惯、伦理和规则的抽象概括和法律化。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 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不断发展, 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不断发生变化, 民事法律规范所确立的基本准则也随之发生变化。市民社会的基础是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中, 个体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社会主体的目标和行为会出现不确定的冲突。为了解决多发的冲突, 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 实现全社会的利益最大化, 社会主体有共同的动机接受和维护共同的交往规则。这些共同的规则保证了市场秩序和具体的交易顺利进行, 并随着市民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修正。只有那些能够反映大多人意志的规则才能得到确认, 而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确认的意志必须是具有公认伦理道德性的规则。在某些历史发展阶段,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关系和政治国家的法律政策的变化, 会导致民法和市民社会某些具体的规则的冲突, 但两者的共同价值诉求最终会消化这种冲突, 实现两者的协调一致。
三、民法对构建市民社会的作用
1. 保障市民社会运行。作为权力运用者的政府受到的限制主要通过宪法实现, 但是宪法规范的原则性、抽象性的特点决定了对具体的社会关系缺乏具体的调整手段。民法作为宪法的下位法, 根据宪法的精神, 调整平等主体的利益冲突, 准许民事主体根据自己的意志, 自主追求自我利益和实现自我价值。民法通过对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进行规范, 厘定私人领域活动范围和国家权力行使的空间, 从而使民法成为了市民社会的保障法。
2. 规范市民社会秩序。社会个体有着建立良好的市民社会生活秩序的共同诉求, 但个体利益的分歧使得市民社会本身无法自发地建立运行良好的社会秩序。民法将自由、平等、公平等作为其基本原则, 并围绕基本原则, 构筑民法规范体系。上述民法原则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具体规范相互间密切联系, 并呈现对应的限制和制约, 理想的市民社会生活秩序从而建立。
目前我国民法立法的科学性分析 篇9
从整体上来说, 我国法典中通行的法律一般包括法律包括行政法、民法和刑法, 在这三类法律之上还有想法。民事违法行为的界定由民法通则、经济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婚姻法等法律来进行。除此之外, 行政法的具体法规包括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环境保护法、税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工商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刑事法律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这些服务于社会基本规则和体系建设的法律中, 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的还是民法典的相关细则。我国民法立法的科学性在于, 国家法律对于公民人格权的保障比较全面。在公民人格权的保障中, 民法立法的保护面涉及到了公民的一般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其中, 具体人格权体现为荣誉权、生命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婚姻自主权、男女平等的权利等等。
二、我国民法立法的科学性分析
(一) 法律与社会契合程度高
法律制度的完善体现出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国家现在通行的民事诉讼法典制定的时间比较早, 另外, 从法律的效力来说, 我们国家的民事纠纷诉讼法律还是使用的《民法通则 (试行) 》的版本。这部法典反映了人们对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民事审判方式的认识, 服务于上个世纪国家相对闭塞、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的社会环境。新颁布的《民法通则》是我国民事诉讼现代化实践之路上的巨大成果, 其中, 法律与社会的契合程度相当高。
2012年8月, 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议通过了新的《民事诉讼法》, 相比之1991年的旧版《民事诉讼法》, 新的民法立法更加贴合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新法从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出发, 过渡到民事诉讼法则的具体制度。对于我国的民事诉讼程序来说, 新的诉讼法简化了诉讼程序, 为解决民事纠纷建立了更加合理有效的机制, 相比较旧版的诉讼法, 做出了较大的修订补充。为了顺应诉权保障宪法和国家化的趋势, 新法体现了“接近正义”理念在司法改革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二) 系统性地保障了公民权利不被侵害
我国民法立法中对于侵权行为的界定分为一般侵权性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一般侵权行为中, 如果公民存在权力受损害的事实, 或者是对方存在有加害的行为, 那么只能是支配权。在相当因果关系说中, 如果两者有具体的因果关系, 那么故意或者过失伤害他人的都属于一般性的侵权行为。在特殊侵权行为中, 我国的民法对立法的细节进行了深度划分, 避免了在民法裁决中出现的权责不清等一系列具体的问题。特殊的侵权行为中, 分为“无过失责任”、“过错推定责任”、“转承责任” (为他人负责) 等三个行为方面。其中, 无过失责任分为高度危险作业、产品责任方面的侵权行为、环境污染致人损害、饲养动物致人损害、机动车致人损害等都属于无过失责任, 这些特殊行为都体现了我国民法立法对于公民个人权利的保护。除了这些, 我国民法立法还对过错推定责任的特殊侵权行为进行了划分。它具体包括建筑物致人损害以及地面施工未设标志致人损害。在转承责任方面, 为他人负责的侵权行为包括公务员侵权、法人职员侵权行为、雇员侵权行为、监护人责任等, 新的民法立法权责分明, 有效地做到了对于个人权利的保障。
(三) 法律程序的严谨性程度更高
我国民事诉讼法例程序在实施的过程中, 更加重视法律程序的严谨性, 同时, 兼顾了民事纠纷处理的时效性。对于民事领域中的金额较小的经济纠纷案件, 适用直接开庭的司法处理程序, 摒弃了以往反复调查取证, “询问被告”再“求证原告”的冗杂刑事处理程序, 这一种司法实践改革的目的是使得《民法通则》能够更好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的现代化法律精神追求。通过精简高效的司法处理方式, 减少了时间的浪费, 也避免了行政和司法资源的浪费。
三、结语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现代化实践之路中, 采用简便、灵活的方式尊重了原告和被告的利益, 更好地体现了法律的尊严。通过庭审问询和调查, 直接查明案件事实, 消除民事纠纷中的各种矛盾。因此, 新版的《民法通则》在庭审的程序上更加科学与合理, 安徽省的法律庭审简化了民事诉讼法中第124条的复杂程序。并且, 在明示诉讼程序时, 又简化了原第一百二十六条的繁复程序。原告增加诉讼请求, 被告提出反诉, 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 可以合并审理。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社会对于法律规范对精神层面的整顿要求不断加强。为了保证社会的繁荣稳定, 促进我国经济的继续稳步发展, 相关立法人员必须要认清我国目前的立法领域存在的局限性, 认识到当前民法体系中与社会现实和市场经济不匹配的地方, 作出调整和科学性建设。本文根据我国当前的民法立法现状进行讨论, 提出几点有利于法律修订改革工作, 有利于社会持续稳定与和谐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民法立法,科学性,人权保障
参考文献
[1]孙宪忠.我国民法立法的体系化与科学化问题[J].清华法学, 2012, 6 (6) :46-60.
[2]兰仕丽.我国民法立法的体系与科学化问题[J].法制博览, 2015 (22) :237-237.
民法案例分析论文 篇10
(一) 村民委员会的民事立法现状
宪法和村委会组织法都将村委会称为“群众性自治组织”, 作为组织的一种, 我国《合同法》和《民事诉讼法》中都有关于“其他组织”的规定, 因此, 作为平等主体的一方, 村委会当然可以遵循公平自愿的原则享有与另一方当事人设立、变更和终止合同的权利并承担合同生效后的履行义务。
一种观点认为村委会事实上是一种法人组织,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村委会拥有财产权, 并且该财产与成员的财产是分离的, 足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另一种观点认为, 村民委员会应该属于社会团体的一种。根据国务院相关规定, 成立社会团体应当具备以下条件:……⑸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⑹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此外, 社会团体的申请筹备, 还需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一系列文件, 显然, 村民委员会并非属于社会团体。
(二) 关于村民委员会民事立法完善的建议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条的规定, 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会议的执行机构和内部管理机构, 其在法律和村民大会明确赋予的范围内代表村民会议从事维护村民权益的活动。村集体、村民会议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如同公司、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关系一般, 董事会执行股东大会的决策并对具体事务进行管理, 村民委员会则执行村民会议的决策并对具体村务进行管理, 因此, 村民委员会拥有的仅仅是对村民会议决策的执行权, 这种执行权附属并来源于村民自治的自治权, 因此, 村集体才是自治权的真正主体, 而村民委员会则是村民自治组织的执行机构和常设机构。
因此, 必须确立村集体的独立的法律人格, 把村民委员会的法律性质由村民自治组织改为村民自治的执行机关, 并且赋予真正的自治主体———村集体以独立的法人资格。在这个法人中, 有完整的法人治理系统, 村民会议是最高权力机关并行使自治权, 村民委员会是执行村民会议决议的机关, 并且对内对外代表村集体。首先需要在《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确立村集体的自治主体地位, 同时, 在相应的民事立法中, 应该赋予村集体以独立的法人资格, 使其成为明确的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之一。村民委员会作为村集体的法人代表, 代表村集体全权处理一切民事活动并对外发生法律关系, 而其以法人代表的身份进行的民事行为所承担的责任都由村集体承担, 但若行使与法人代表身份无关的民事行为而承担的责任则由自己承担。
二、对村民委员会刑事法律地位的分析
(一) 村民委员会的刑事立法现状
我国《刑法》第30条对单位犯罪做了规定, 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是否可以成为适格的单位犯罪主体呢?有观点认为, 基层群众性组织属于人民团体, 关于人民团体的概念, 1998年国家税务总局的15号文件中规定, 人民团体是指经国务院授权的政府部门批准设立或登记备案, 并由国家拨付行政事业费的各种社会团体。因此, 根据罪刑法定原则,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不得定罪处刑, 村委会当然也就不属于单位犯罪的主体。另外, 2007年3月1日, 公安部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关于村支书、村主任以村民委员会的名义实施犯罪可否构成单位犯罪的请示》, 批复如下:“……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不属于《刑法》第三十条列举的范围。因此, 对以村民委员会名义实施犯罪的, 不应以单位犯罪论, 可以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然而, 在司法实践中, 尤其是司法机关在办理村民委员会涉嫌犯罪的案件中, 往往认为其构成单位犯罪, 理由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意见问题的意见》第2条规定:“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的‘其他单位’既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等常设性的组织, 也包括为组织体育赛事、文艺演出或者其他正当活动而成立的组委会、筹委会、工程承包队等非常设性的组织。”
(二) 关于村民委员会刑事立法完善的建议
依据刑法的立法精神以及我国刑法的立法目的、任务, 以村民委员会实施的犯罪行为应该而且必须是刑法打击的对象, 而其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 也理应受到刑法的保障。我国刑法第30条将单位犯罪的主体界定为五类, 内容过于简单, 并且与犯罪的形势严重不协调, 大大降低了刑法的可操作性。刑法学通说认为作为犯罪主体的单位应有以下特征:⑴合法性;⑵组织机构性;⑶持久性;⑷刑事责任能力性。由此看来, 村民委员会完全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现在缺少的是仅仅以立法的形式确立村民委员会的单位主体资格, 立法机关应尽快完善这方面的立法, 将符合上述特征的单位都纳入到单位犯罪的范围之中。
同时, 从被害人或是原告的角度来说, 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地位不明确也给其本身带来很多不利, 如我国《刑法》第280条第2款规定:“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近些年来, 伪造村民委员会印章的事件时有发生, 往往成为农村基层不稳定的重要诱因。
摘要:村民委员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 是我国农村社会极其重要的社会主体。然而, 却鲜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权能行使的法律责任、侵权行为后果以及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司法救济等问题作出详尽规定, 使得相关司法实践缺乏明确的法律指引, 不利于维护村民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 不利于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
民法案例分析论文 篇11
关键词:民法原则;民法规则;关系
民法原则集中体现了民法的经济基础特征和本质,是较为抽象的价值判断准则和行为规范。民法规则是事件的构成要素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构成的法律规则。民法原则的适用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特定区域,而且能够涉及到民法的全部区域。随着法治社会的发展,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认清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正确运用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一、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的联系
在民法区域内,民法原则与民法规则都适用,二者具有相同的特征,彼此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都包含民法精神
民法精神的主要表现为解放人性、追求正义、遵守道德三个方面,法官在审判案件时,民法原则与民法规则一方面要求审判结果遵循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另一方面还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官通过审判案件的过程,教育指导公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法治观念,自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二)审判时可以自由裁量
由于法律体系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如语言、文字等,因而无法完全表达清楚其本来含义,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都不需要通过文字来记录,使法官审判案件更为方便快捷,能够在原本的民法规则和民法原则的基础上,自由裁量。但是,法官进行自由裁量时,并不是毫无限制的,应做到公正有理,根据字面表达的意思进行审判,否则审判就会失去公正的意义。
(三)始终贯穿于民事立法过程
在审判案件时,法官既要做到公平正义,审判结果不偏不倚,又要兼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现,因此,在规则的基础上,通过原则维护当事人利益,平衡群众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念,增加法律的效力。在法律立法、执法过程中,原则和规则始终贯穿其中,民法也是如此,民法中的各项法律在执法过程中,都离不开民法规则和民法原则的指导,民法规则和民法原则始终体现在民事立法的整个过程。比如民法中的“婚姻法”“物权法”等,在使用过程中都离不开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的引导。
二、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的区别
虽然民法规则与民法原则之间有一定程度的联系,但是二者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性,理解二者之间的区别,有利于人民群众更好的理解民法的本质含义,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运用民法。
(一)民法原则中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的差异
民法原则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民法基本原则,另一类是民法具体原则。民法基本原则涉及的领域比民法具体原则广泛,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基本原则就是根本原则,适用于民法的整个区域,是民事立法、执法的指导思想;而具体原则适用于指定范围,具有限制性,只能反映特定的法律价值,且在制定具体原则时,要以基本原则为主,不能违背基本原则的意愿。具体原则只能间接体现民法的基本政策,无法对整个环节作出指导。
(二)民事原则和民事规则的区别
1.内容
对比民法规则,民法原则包含法律后果和构成要素两个方面,更加具体清晰,更大程度的限制了法官自由裁量的权利。民法原则内容则更加抽象,既没有具体的法律后果,也没有明确的构成要素,对法官判案的要求更高,需要将国家宪法、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等因素考虑进去,加大了审判难度。
2.适用范围
因为民法原则的内容更为充实,应付的案件类型更多,因此法官多借鉴民法原则判断处理民事案件。与此相反,由于民法规则的内容过于具体,限制了其适用范围,只能为固定类型的民事案件作参考。
A市的张某育有张甲、张乙二子,2011年11月,张某因病在甲区某医院不治身亡,留下的主要遗产是位于乙区的一处商铺。张某生前的经常居住地在丙区,但病逝前已在医院住院一年。张某病逝后,张甲、张乙二人因乙区商铺的遗产继承权争论不休,上诉至法院。此案例属于较典型的遗产纠纷,由于遗产纠纷案的不稳定性,法官在审判时应着重依据民法原则,作出公正的判决。
3.使用手段
在通过民法规则判案时,需保证借鉴的民法规则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且具备长期有效性。作出判决后,法官及当事人必须接受审判结果,否则民法规则就是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而民法原则因为具有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决定了其指导案件的多样性,且不会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失去效用。
4.作用效果
民法原则是民法规则的起源和根本,但是民法原则的使用范围更为广泛,它摆脱了民法规则的固定性,更加灵活,能够直接作为法官判决案件的法律依据使用,且不会偏离法律轨道,更具法律效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法原则与民法规则之间存在差异性,在实际审判过程中,依据更多的是民法规则,而民法原则又是民法规则的形成基础,没有民法原则,民法规则也就不复存在,民法原则能适当的弥补民法规则的不足,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始终贯穿于民法的整个过程。有效区分民法原则与民法规则的联系和区别,有利于法官在审判案件时能够自由裁量,将二者有机融合,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价值,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崔建远.论民法原则与民法规则之间的关系[J].江汉论坛,2014,02.
[2]王建恩.关于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之间的关系[J].法制博览,2015,29.
[3]白刚.论民法原则与民法规则之间的关系[J].法制博览,2015,08.
[4]陈海棠.简析民法原则与民法规则的关系[J].才智,2015,24.
作者简介:
马为(1994~),女,汉族,辽宁省盘锦市人,辽宁大学法学院2015级法律硕士(非法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追溯民法制度中的民法精神 篇12
关键词:民法,民法制度,民法精神
一、民法概述
在西方, “民法”一词来源于古罗马的市民法。在罗马法中, 市民法是相对于万民法而言的。市民法仅适用于罗马市民, 而万民法则适用于非罗马市民。
在中国古代, 法律文献上并无“民法”一词, 有关钱、债、田、土、户、婚等法律规范, 都收在各个朝代的律、例之中。清朝末年至中华民国时期曾制订“民律”草案, 后经修订于1929到1939年分编陆续公布时改称“民法”,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使用“民法”一词。
民法在古罗马时代曾被看作是“维护城邦社会生活所必须的规则之总合”。“私法”部分是罗马法中的精华和根本, 其内容是确保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罗马法对近代西方民法的发展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1840年拿破仑制定《法国民法典》, 是仿效罗马法的《法学阶梯》体系编纂的。并且确立了近代民法的三大原则:所有权决定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自己责任原则;而1896年《德国民法典》的编纂则仿效了罗马法的《学说汇篆》体系, 德国民法典共有四个基本原则:私法自治原则、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社会均衡原则以及民法承认个人独立的人格。
二、民法的构造
民法是法律体系中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 法人以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们也称之为民法制度。这种表现为有形的规则性知识, 其规则内部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行为规则就是民法的第一个层次即知识民法。知识民法是民法表象, 也是最基本的层次, 构成了民法的“硬件和躯体”, 是从事民法实践和民法研究的先决条件。但是任何一种法律制度从产生、发展到实施都不能只是空泛的制度本身, 而需要丰富的精神集合予以支撑。也只有以精神的结晶为载体的法律制度才是真正合乎人类本性的东西。我们把这种精神集合体的民法, 称之为精神民法。也就是相对于知识民法的第二个层次, 它是民法本质中最鲜活的灵魂。每一个民事法律制度都是从精神中派生出来的。因此, 只有实现知识民法与精神民法的统一, 才能从宏观上把握民法。这样的民法才是具有内在生命力与无限创造力的法律。
三、民法制度中的民法精神
正是因为民法构造的这种二重性的特征决定了民法精神相对于其他法律精神而言, 更加关心人、重视人, 也更易于影响人的行为和观念。因此, 抽象的民法精神对与推动具体的民法制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八世纪孟德斯鸠最早提出了“法的精神”, 他认为:法的精神是人类生活中一些重要关系的总合。到了十九世纪耶林在他的《罗马法的精神》一书中指出:罗马法的精神是从罗马法中抽象出来的, 超越罗马的一种不变的、普遍的要素。这些关于法的精神的概括都来自于不同学者从纷繁复杂的法律现象中所抽象总结出来的。仔细剖析, 精神这一词, 实际上就是指的贯穿事物的, 直接反映事物特质之灵魂。法来于社会生活之中产生并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客观存在。同时, 在社会中生活的每一个的市民的价值观念与价值观取向对法的形成和实现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 法的精神兼具了客观性和主观性。换句话说, 即与法相联系的合乎客观社会生活运动的人们的主观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构成了法的精神的渊源之一。另一个法的重要渊源即为法的具体规范。在社会生活中, 许多法律人, 如法学家或法律实务工作者们都需要从具体的法律制度中去寻找贯穿其中的法的精神;广大公民也大多是通过法的具体制度感知、认知法的精神。综上所述, 法的精神应是以社会生活为基础、贯穿一切法律现象的、反映法的根本属性和本质特征的法的灵魂。
民法作为法律体系中一个独立的部门法, 其民法精神必定有其独特的内在涵义和表现方式。这种独特性表现在, 同其它法律相较, 民法更加关心人并且更广泛和直接地体现了法的利益基础和利益原则。民法精神的内在涵义和表现方式也正是从民法的产生、发展的特质中孕育而出的。
四、古希腊以来民法理念的形成
众所周知西方文明的孕育之地就是古希腊, 而成就这一文明的重要因子即是古希腊的天然地理环境。溯源最早的希腊文化, 发源于爱琴海一带及邻近的希腊半岛。那里海水相对平静, 为便利的海上交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得益于此种优越的水文地理环境, 古希腊人凭借有利的天然条件, 和自己惊人的创造力, 产生了丰富多样的海上生活方式。而此种生活方式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谓的海上贸易这一形态。而海上贸易这一形态的形成, 促使古希腊人的商品经济开始萌芽并发展成一定的规模。商品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交换经济要求交换主体是独立和自主的, 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让渡和获得权力, 这就要求确立交换主体的权利能力。基于平等的人际关系, 在交换的形式与内容中, 必然体现交换者的自由意志。这样, 民法的意思自治理念也就得以确立。
最终, 我们今天民法中所谓的平等、财产私有、意思自治的观念从古希腊人频繁的海上贸易中自然孕育而出。这些观念的形成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结果, 同时亦是当时人类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这说明, 上述平等、财产私有、意思自治等观念是以个人本位为主导的而产生的, 也就使得这些理念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
当然, 单纯的地理环境因素并不足以使得上述民法理念薪火相传。政治因素也是影响法律发展的重要原因。具体来说, 希腊的城邦制度恰巧契合了这一政治要求。古希腊的城邦政治“基本上是民主政治, 它的基础是建立在氏族、部落这些自治团体上的, 并且是建立在自由, 平等, 博爱的原则上的”同时, 随着古希腊的社会发展, 滋生了包涵平等、公平等自然法思想的内容, 其又加固了上述民事法理念的定型。基于地理环境而孕育生成、并加之以民主政治、自然思想的培养, 很快意思自治、平等、财产私有的民事法理念在古希腊得到了广泛而深入人心的传播, 对之后的罗马私法, 整个欧洲大陆乃至世界民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一直作为人类私法研究的起点, 贯彻着成为后世民法永远的楷模和发展动力的平等、意思自治等民法理念的罗马私法, 就是古罗马社会中的商品经济和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相结合的产物。18世纪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中宣扬的理性、人权、社会契约等观点对近代法律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开创了“理性法学”:它强调人生来就是平等的, 并有权要求依照意思自治建立社会, 这一理念成为了近现代法学的共同基础。并基于这些民法精神创设了1804年《法国民法典》和1896年《德国民法典》两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民法典。这都充分说明, 人类社会孕育了民法精神的生命。而该精神一个重要的特殊载体即具体民事法律规则, 其只是表现、发展、诠释、实现了它, 比别的任何其它形式更能赋予它明确、现实、生动的内涵要义。1840年的《法国民法典》是民法史上一重要里程碑。“法国拿破仑法典并不起源于旧约全书, 而是起源于法国革命”。虽然革命不等于法典, 但革命的内在精神与法典的精神却是一致的、互动的。正是平等、自由、权利、民主等革命精神凝聚成了革命的思想动力, 而这些革命理念是对古罗马商品经济中蕴含的民法精神的再次升华、萃炼与复兴。而法典也只是对革命精神的确立和巩固。如关于平等, 自由在《法国民法典》中时这样被规定的“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满二十一岁为成年, 到达此年龄后, 除结婚章规定的例外外, 有能力为一切民事生活上的行为。”和《法国民法典》一样, 《德国民法典》也同样饱含着民法精神中理性主义的光辉。这两部法典在民法历史上的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恰恰印证了民法精神是民法制度的灵魂, 而包裹着民法精神的民法制度则无处无不透射出民法精神的光芒, 为这两部看似僵硬的法律制度注入了无穷的生命力。这两部法典的成功就是民法制度与民法精神最优结合的典型代表。
五、民法精神的内涵
从法律精神的分类看来, 可分为公法精神即国家的法精神和私法精神即市民法精神。而现代民法精神在民法制度中的表现为个体权利和社会整体利益相协调的民事立法制度的发达。其中, 包含的具体民法精神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 民事主体意识
民法中的契约与权利义务等制度都是以民事主体意识为基本前提的。其主体意识得到法律的认可, 从而产生对民事个体独立主体地位保护的“自然人”“法人”制度, 民法中的主体制度就是对民法精神主体意识保障的重要体现。这种主体意识的产生主要来自于上文所提及的商品经济交换主体独立地位的要求。
(二) 权利义务观念
权利要求与权利保障是民法精神最主要和基本的内容。这一观念亦产生于商品经济的要求。首先, 它使得商品生产经营者享有独立自主的人格权, 其次, 它使得这些经营者享有不因其身份、地位或能力而有所差别对待的平等权。这种观念为民法所确认并由此产生对等的义务观念。即民事行为主体在自由合法利益意志下实现权利的同时, 还同时承担着与之所相对应的义务。他们是如影随形的好兄弟, 同时出现在许多民法制度中:合意自由原则、赔偿原则、财产行为公平原则等。
(三) 契约自由
这一观念是民法精神的原点, 民事主体意识和权利义务观念都是以其为枝干而发展的法律精神。契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它的普遍化, 契约的观念从开始的经济领域逐步渗透到政治、法律乃至社会的各个领域, 如宪政思想的产生、民主政治的发展, 无不是以契约自由的观念为基石而发展起来的。契约精神中包涵了自由、平等和人权原则, 被民法认可, 是民法精神的重要支柱, 是现代民法的灵魂所在。
最后, 用王利民先生在《民法的精神构造———民法哲学的思考》一书中的一段话来总结一下民法制度与民法精神的关系:民法的精神源于对民法本质的认识和探索。“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民法发展过程也就是其民法精神认识与构造过程。这个构造在表面上是制度的, 而实质上是一个思想文化与精神的, 没有在精神思想之外的单纯的民法制度构造, 民法制度仅仅是民法精神的规范载体, 而民法的精神才是民法的根本与灵魂, 民法制度来源于民法精神, 实践于民法的精神。只有民法精神的构造与运动, 才是真正民法构造与运动。”
参考文献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孙立坚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1.
[2]耶林.罗马法的精神http://max.book118.com/html/2013/1208/5157215.shtm
[3]王利民.民法的精神构造——民法哲学的思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4]江平, 米健.罗马法基础[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民法案例分析论文】推荐阅读:
看案例学民法结课论文05-13
民法案例-人事保证合同案例5则范文09-11
民法典分析10-06
民法理念论文06-07
民法的发展及其特性论文06-12
探讨人身关系与民法的关系建筑监理论文06-03
高科技环境下民法基本原则功能的发挥论文11-03
民法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