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理念论文(通用6篇)
民法理念论文 篇1
民法教育教学理念与民法精神培养方法探讨论文
摘要:民法精神的培养与民法教学的理念息息相关,同时也是民法教学的任务之一,因此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民法精神在民法中地位,并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理清民法精神与民法理论、规范等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建立起学生对民法精神的信仰,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内化为学生们的职业品质。本文主要对民法教学理念与民法精神的培养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民法教学;理念;民法精神;培养方法
民法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民法教学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这也表明在民法的教学中,重点不是教会学生法律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法律精神,并将法律精神应用到将来的工作中。民法是法律中最贴近生活和人民的一门法学学科,加强对学生民法精神的培养,对学生将来服务人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民法精神的内涵
民法精神主要指的是民法领域中的法律精神的总称。在法律精神的研究中,不同的学者具有不同的见解。有的学者认为,法律精神是构成法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法的灵魂和神经中枢。通过法律精神的建立能够更好地反映出法律的原则以及旨意。还有的学者认为,法的精神是历史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客观法权关系中所显示出来的社会共同意志的本质。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法的精神其实就是时代的精神,不单单指法律的阶级精神。而本文在法的精神界定中,认为法的精神本质与法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法律精神表现的是法律的价值取向和立法的宗旨,其存在于法律制度中,同时也对立法、司法以及执法起到指导和制约的作用,是法律规范在社会关系调节中的指导思想,同时法的精神具有稳定性、普遍性、继承性和根本性。
二、民法教学理念与民法精神的培养目的
民法专业的学生是民法教育中主要培养的对象,在民法教育中对学生民法教学理念和民法精神的培养主要就是为了提升学生们的民法素养,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用正确的法治理念去解决民事关系问题。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民法教育不仅要能够传授学生相应的法律知识,同时还要能够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民法精神是民法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提升学生民法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民法的教学中,民法精神既是民法规范的立法前提,同时也是民法制定的基本依据,更是民事活动中各种法律应用的原则规范。所以在民法教学中注重民法精神的培养是为了使学生认识到民法精神在法学学生行为活动以及将来从事工作中的准则作用。这样才能够使民法的制定初衷与民法的精神保持一致,才能够为民法的司法活动提供公正性的保障,民法中的关系才能够评定,使民法更好的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为民事的正常运行奠定基础。
三、民法教学理念与民法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
在民法理论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文字以及图片介绍就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以及民法的精神含义,但是从民法精神教学的本质来说,民法精神可以称之为是一种形而上的教育,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虽然其中包括法律知识和规范,但是要想真正了解其本质还需要透过这些理论的载体去深入挖掘,这也使得学生在学习民法精神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民法精神的培养中,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和配合来更好的理解法律精神的抽象概念和本质,使学生在形式外在化的条件下更深入的了解民法精神。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辩论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教师可以从民法知识内容中选择与民法精神联系比较密切的内容作为切入点,为学生设置辩论和讨论的话题,在这个基础上要求学生利用相关的法律知识和规范对民法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进行论证。通过这两种教学方式的融合,使学生能够主动和深入地去了解和认识民法精神,并且在辩论和讨论的过程中还能够从对手或其他同学的理念中汲取不同角度的看法,进而进一步加深对民法精神的理解,使民法精神能够内化到学生的思想中,提升学生的民法素养。
(二)加强对民法教学理念和民法精神的认识
要想使民法教育中能够更好地融入民法精神,提升民法的教学理念,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法学知识的培养,同时还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学生都能够对民法教学的理念以及民法精神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首先,学校需要加强对民法精神的培养,并针对学生的水平以及民法教学的内容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从而对民法教学中的培养目标和方向进行明确。同时,在民法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凸显出民法精神的地位,使学生认识到民法精神不仅是民法的基本组成部分和重点的学习内容,同时也是贯穿于整个民法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并能够与法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方式,通过点带线,线带面来培养学生民法精神。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对民法精神有深入的了解,并做好充分的研究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如何培养学生民法精神的对策。在民法精神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民法精神培养的全面性,因此在民法精神的培养内容中,不再仅局限于对民法知识的讲解,还需要注意与生活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民法精神从抽象的领域中引领入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对民法精神的主观重视度。
(三)注重民法精神与民事法律规范的联系
民事法律规范是司法机关在民事案件处理中的主要依据,所以民事法律规范是民法教育中最基本的知识。而民法精神是民事法律规范制定的核心和宗旨,其指导和制约着民事法律的制定以及实施。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民事法律规范是民事法律制定的载体,民事法律规范是民法精神的体现和实践。以《物权法》为例,其中对业主对建筑物的专有部分具有使用、收益以及处分的权利,但是在使用这些权利的过程中不能对建筑物的安全产生威胁,同时不得侵犯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其中不仅规定了业主对建筑物使用的合法权利,同时也对业主不可侵犯他人的权益进行了明确。也就是法律在保护业主的合法权利时,也对其他相关人的私权进行保护。
(四)注重实践教学
民法教育虽然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但是其实践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民法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最终是为了能够加入到民事管理的队伍中,所以在民法教学中教师需要刻意的为学生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经验,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真实的案例,或者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建立审判庭,要求学生根据案例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模拟审判。值得注意的`是,在案例的选取中教师需要注重案例的真实性和代表性,这样才能够达到实践的真正目的,同时教师要能够在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后,对学生适当的引导,使学生正确、合理的处理虚拟的民事案件。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抽象的民法精神融入到民事案件的处理中,对学生理解民法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一些民事法律规范中不明确的案例,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显得特别重要。
(五)加强理论知识教育
民法精神和民法理论体系具有紧密的逻辑关系,民法精神不仅能够成为民法理论体系的核心,同时还是建立民法理论的基础。比如,民法中所涉及到的无过错以及公平责任就与民法精神中的公平精神有关,所以教师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讲解时,就需要为学生明确的阐述二者间的联系性;而物权以及所有权的变动和全能限制中与民法精神的私权保护具有很强的联系性,因此教师在讲授相应的理论知识时就需要能够从私权保护精神方面入手,将民法精神融入进来。由此可见,在学生的民法精神培养中需要能够与理论知识有效的结合,这不仅符合教学的客观规律,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在民法精神的角度去理解民法的理论知识。此外,通过民法精神在民法理论中的融入,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民法精神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论知识了解的同时,还能够认识到民法精神的重要性,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才能够将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探索,使民法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民法的教育理念实质是将民法相关知识、法律规定以及民法精神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学生认识到民法精神在民法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民法精神在民法教育中的基础性和核心性作用。对民法理念和民法精神的培养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民法专业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以此来指导和规范民事活动中的各种行为,进而为维持和谐、稳定的社会奠定基础。民法教学理念和民法精神培养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将来进入社会的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教师需要将二者的培养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并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应用以及理论知识与民法精神的相互渗透来提升学生对二者的认识,此外,还需要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加强学生的具体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艾岩卿.关于民法教学的理念与民法精神的培养方法[J].南方论刊,(1):39-40.
[2]宁清同.民法教学与民法精神的培养[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9(4):138-144.
[3]李爽,郭越,朱启莉等.法律信仰―――法律人的精神诉求―――兼论民法学教学方法改革[J].法制与经济,(20):15-16.
[4]靳英桃.研讨课教学方法在民法学教学中的运用[J].法制博览,(24).
当代法治视野下的民法理念 篇2
关键词:法治;民法理念
民法理念,有学者认为这是民法中的正义的体现,是整个社会对正义的追求,也就是形式正义是近代民法的理念,是对法的安定性的追求,当代民法的中的正义就是民法理念的实质,民法就是对法的稳当性的追求。而当前的中国正面临着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民法面临着社会文化经济对它的需求,所以如何建构一个当代社会所需要的当代社会民法理念,如何建构一个具有时代性的民法,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能够缩小贫富差距,这些当前中国必须要完成的任务,都需要依靠当今法治视野下的民法来为其提供条件,创造实现的环境。
一、民法理念
我国的民法理念是由西方国家的法律发展而來的,在当前,我国对民法理念的研究学者相对较少,因为民法理念属于民法学域。梁慧星教授所研究的民法,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将法理与民法学等方面的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从而得出的理论,他认为民法理念是由近代民法向现代民法的转变而来的,由于民法的本质就是正义,所以民法理念也体现着追求社会正义,也就是说这种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就是民法理念。而也有学者是从理念的角度去研究民法理念,认为民法理念即是追求一种私法自治和私权维护。也有学者从私有精神、私本位等方面来进行民法理念的研究。而这些民法理念的研究都缺乏一定的概念性和明确性,对于民法理念的概念和内涵的研究没有一个系统的研究分析。民法理念在作为市民社会生活基石的民法理念最高价值、中级宗旨的同时,也体现了其对人类理性的指导,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种法律精神和价值目标。民法理念在指导民法的制定的同时,也指引着其它单行民事法律法规的制定,是民事法律部门、民事法律制度、民众应该具备的一种对民法精神的感性与理性结合的认知。培养市民的民法理念,是希望能够将这种理念渗透到市民社会生活中去,也就是将民法理念以一种精神指引的形式体现在市民社会生活中。
二、民法与民法理念的关系
调整平等主体道德法人之间、公民之间、法人与公民之间的人身关系、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既是民法。民法是对市民社会规则,以成文的民法典的身份来进行私领域关系调整的重要的文字规范体现,也是市民社会的基石。
以民法为基础,能将市民社会生活秩序原则上升到更高层次的人文价值领域,将人类内在的基本精神意蕴进行体现的即是民法理念。民法理念之所以能作为市民生活精神的向导,是因为其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在对民事法律规则的制定上起到宏观指引作用的同时,也受到时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影响,成为私领域精神的综合体现,民法理念也会随着市民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进步完善,以一种法感情贯彻在百姓、立法人乃至政府官员的日常生活以及思想观念中,从而成为民众的行动向导。另外,民法理念的物质传承者是民法,民法典制定的条文里就融合了民法理念的精神追求,从而民法规则中带有普遍性约束力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将民法理念的精神实质给予了确定。
三、民法理念的法治价值
以当代法治视野来看民法理念,首先就是要明白民法理念的法治价值。当前的中国面临的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革的局势,民法的重要任务就是对私权进行保护,保护市民的私权是民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个转型期,从立法的角度来讲,民法应该向公民提供最大限度的权利享有可能性,以权力的形式为公民的私领域提供最大的保护,对公民的人格权和财产权等司法权进行保护。另外也应该体现出阶层和阶级的统一性和一致性,能够公平对待公民的权利,并加之保护,能够在经济活动中以更自由的形式参与其中,将民法对公民私权的保护、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得以最大化体现。
民法规章的制定,就是以民法理念为指导思想,但是在法律的制动过程中,会受到自然法在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然而在当前这样的时期,民法理念的法治价值的体现,最重要的就是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因为市场经济属于自由的权利经济,自由的个人行为能够成为在市场主体中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在保证市场交易的诚实信用的道德秩序原则的环境中,让市场呈现出活跃的繁盛景象。
在市场经济之下,市场主体的权利保障,就是民法理念中权利本位思想的体现,为了自由的个体能够自由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民法理念就能对政府的一些不当行为进行干预,避免自由个人在参与市场活动中时受到不良影响,一满足市场发展需求,从而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受到民法理念的影响,民法能在人们的市场交易活动中提供法律保障,能够体现出全力本位、人格独立以及个人对平等、自由的追求,让功名的个性得到全面的体现。
四、民法理念的内容
民法理念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私法自治,以及私法不可侵犯两个方面。其中,私法自治,一般来讲是指民事主体要以自己的意愿进行个人生活的判断、选择、参与并自行负责,但是其前提实在法律允许的范畴之内,进行民事权利以及义务的自主设立、变更以及终止,也就是一种在民事主体发生权益义务纠纷时能够进行纠纷解决的选择方式。私法自治又在像契约自由或者所有权自由等各种制度中进行表现,也就是说私法自治的主体即是自治。而自治主要体现为在私法领域中,能够允许私人以自己的意思进行法律关系的自由创设,即是设定个人的法律权利以及义务;还有对法律关系进行变更,即是变动自身的权利以达到个人预期的法律效果。另外,私法自治的目的是对自由个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进行保障,让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决定活动的自由竞争,而不是由政府来进行支配或者统治,让经济活动中的个人尊严和自由得以维护,从而保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促进文化的进步。私法自治在市场经济下的市民社会中,起到一个联结契约当事人的作用,因为在市场经济堵塞运作中,自由是体现其固有价值规律的必须保障,而市民社会则是一个以契约为本质的社会系统,所以私法自治是推动市民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私法不可侵犯,主要是指市民社会中的自由个人,不受任何个人、组织的侵犯,其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不允许法律规则之外的程序对其权利进行限制、侵犯。主要是体现在对市民社会的财产权、人身权的保护和尊重。(1)权利是人与其他动物的价值区分,当人的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也就是人的价值收到了侵害,所以民法要在其根本的制度上为任何法人的权利提供最大程度的帮助,让市民社会的主体能够将自身的价值得以最大化的实现,从而进行权利的创设,当法人和自然人的权利受到非法限制和侵犯的时候,能够为其提供有效的帮助。另外民法以民事责任制度保证权利不受到侵犯,首先就表现在当法人和自然人的任何权利在遭受不法侵犯时,民法就应该提供给权利人民事救济体系,是权利人能夠有效解决这种侵害问题。但是,权利人在通过民法得到救济体系保护之后,其目的是希望自身权利能够恢复到没被侵害之前的权利状态,并不是要对侵害行为主体进行惩罚,民法体系的运用,是要根据权利种类进行救济方式以及责任划分方式的有针对性的设定。(2)市民社会主体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是私法理念的核心。市民在市场活动中的交往基础,首先就是具有法律上的人身地位,然后就是物质财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民法在进行人身权的条文制定的时候,还考虑到市民社会主体的信用权、贞操权以及隐私权等精神性和物质性方面的权利。在我国的民法条文中,将人身权放置与财产权之前,这是一种人性理念以及人本思想的体现。在人与物的关系上,可以解释为一切权利的产生以及得到,都要以承认人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为基础。财产的获得是依靠人去劳动而得来的,而不是凭空就有的,所以在民法制定中,只有先强调人身权利,才能进一步去谈物质,这也是人作为法律人在整个人生过程中应该享有的权利。
民法理念的理论体系基础是伦理性,是以私法自治为整体构架,以私权不可侵犯为核心体现。私法自治与私法不可侵犯是民法理念中缺一不可的制度体系。在市民社会的活动过程中,民法理念是人性需要的必须体现。比如在市民社会中与陌生人的契约关系、善良诚实的活动环境、传统风俗习惯形成的民事活动规则等等,都是民法中伦理性的最直接的体现。民法是一部专门以人的权利进行内容构建、对人的权利进行救济的体现对人性的关怀的法律,无论社会将以怎样的形式变迁,它都是以关注人类对权利和自由的追求,站在人类善恶角度,去保障每一位法人和自然人的私人权利,以此来维持市民社会的正常活动秩序,体现出私法正义。民法是代表当下社会普遍意义伦理精神,应该对每一位市民社会主体的人身权利、法律地位给予行使权利。所以,民法是以人为主题而制定的法律,是贴近为市民社会主体生活的规则,民法理念也应该蕴藏在每一个公民的内心,从而达到引导每一个人行为的准则作用。
综上所述,当代视野下的民法理念,主张对人性的关怀、尊重人们的权利、重视人们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以伦理性作为民法理念的基础,提倡私领域社会经济的私法自治,以私法自治和私法权不可侵犯作为民法理念的构成体系,完成当代社会背景下,依靠法治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小贫富差距的任务。总而言之,法治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一个公民将民法理念作为一种信仰对象,让这种民法理念精神来规范个人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郭丽莉.当代法治视野下的民法理念构建和分析[J].科技风,2014,(04):247-247.
[2]赵学云,刘晓军.现代司法理念下的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从民主和司法的视角[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51-55.
民法理念论文 篇3
一直以来都从各种渠道耳闻王泽鉴老先生是“黄种人里民法学得最好的”,但是并没有仔细认真地去研读过王泽鉴老先生的“天龙八部”,前不久终于得闲看完了王泽鉴老先生的《民法思维》,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囫囵吞枣,但是与此同时自己心中的冰海慢慢地融化,展现给自己一片民法世界的大汪洋,也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建构了自己的民法思维。
之前在微博上刷到关于法律的段子大概是这样说的:我判断一个民事案件,凭的不是相关的法律,而是心中朴素的自然正义。段子或许让法律人不屑一顾,但是这个问题也让自己心中不禁一问:“你判断一个民事案件或者说一个案例依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这个问题在《民法思维》一书中得到了解答。
“谁得向谁,依据何种法律规范,主张何种权利“,任何一个案件或者案例都离不开这句话,而这也认为是请求权基础的最好的诠释。王泽鉴老先生在他的书中也讲道: “请求权基础是每一个学习法律的人必须彻底了解, 确实掌握的基本概念及思考方法。”
细细品来,王泽鉴老先生在其书中围绕着请求权而展开,抽丝剥茧般将民法世界里错综复杂的关系理清楚,形成不同的请求权类型,最终构建了一个请求权的基础体系。而在这个过程中,看书的人会感觉自己顺着这其中的一根根细细的线摸索到民法的内核,最终妥善地处理好相关的案件或者案例。
在《民法思维》中,王泽鉴老先生认为作为一个法律人,除了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学习民法的法律思维和解决争议的能力。因此其在书中采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并且将历史方法与请求权方法进行了比较,认为请求权方法更加适合实务,更加符合经济原则,也能够保障解决案件或案例的妥当性。
进一步地王泽鉴老先生将请求权大致分为了六类:(1)契约上给付请求权。(2)返还请求权。(3)损害赔偿请求权。(4)补偿及求偿请求权。(5)支出费用请求权。(6)不作为请求权等。从而使得在解决的案例的时候可以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解决:(1)契约上请求权;(2)无权代理等类似契约关系上请求权;(3)无因管理上请求权;(4)物权关系上请求权;(5)不当得利请求权;(6)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7)其他请求权。
为了避免纯粹说理的枯燥难懂以及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地探求这些请求权的基础,书中对每一种请求权一一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于一个案例,通过从请求权的角度切入,将整个的案件事实纳入到请求权基础的构成要件中,从而判断出请求权是否成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选择最能保护当事人利益的请求权。
尤记得书中写道这样一个案例:”甲有某古玉交乙鉴定,乙死,其子将古玉让售予善意之丁,得价金20万元。“这个案例从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角度来说,则甲还须证明丙存在”故意或者过失”,但是如果甲从不当得利的角度出发则无须证明,因为不当得利不需要受益人存在故意或者过失。这说明了尽管是选择请求权的方式解决问题,不同的思维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最终会影响解决民事案件或者案例的经济性和效率。
《民法思维》一书中还有很多待发掘和待思考的东西,王泽鉴老先生在本书中主要探讨的是台湾的民法,而这与中国大陆的法律规范仍存在一定的区别。正如王利明在《民法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探讨》一文中谈到,他认为,目前我国的民法体系还比较杂乱零碎,请求权体系尚不完备,因此请求权基础分析方法有其限定使用的范围,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案例,不可完全替代其他案例分析方法。但是不管怎么说,《民法思维》一书中请求权基础的方法能够帮助法学者在千丝万缕的法律关系中慢慢捋清事实,并且在这过程中构建自己的法律思维,从而最终把握民法的逻辑体系。
思维方式是很神奇的产物,每个人对于同样的事物出于其惯有的思维方式会有不同的解读。天空中飘着一朵云,文学家如徐志摩可能会写出我是天空中的一片云,偶尔投射在你的波心;画家如渡边宏可能会画出宛如童话般世界的天空;而法律人想的可能是拨开这朵云的背后,这个案例究竟要解决的是什么?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在民法的世界里,你看到的又是什么?
作者|刘叶
民法理念论文 篇4
中国民法典论坛:“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民法典”
主持人:李显冬教授
缘 起:华夏五千年历史蕴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冲撞是每个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法律的关系?如何解决传统文化和现代民法典的理论联系?敬请关注本期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举办的高峰对话论坛。时 间:2004年5月13日19:00 地 点: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礼堂 李显冬教授: 大家晚上好,有请蒋庆先生、梁治平教授,有请我校民商经济法学院院长王卫国教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著名民商法专家、清华大学法学院原院长、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会长王保树教授。今天来到我们现场的校外专家还有:民族大学原系主任、北京市法学会民法学会副会长、著名的民法学家崔洪夫教授,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苏号朋教授。今天出席我们理论研讨会的校内教授有:德高望重的巫昌桢教授,国内著名的民法学家杨振山教授,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赵旭东教授,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费安玲教授,民商经济法学院民法研究所副所长李永军教授,民商经济法学院商法研究所副所长王玉梅副教授。下面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学术研讨活动,我们的题目是“中华文化与中国民法典”。中华民族有泱泱五千年的历史,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无比自豪。今天,来到我们大会的蒋庆教授是国内著名的民间儒学学者,今天能够请到他,是非常有幸的事情。第二位要介绍的是上海法律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梁治平教授,他是研究中国法律文化的著名学者,同学们对他大量的法律专著非常熟悉,今天会上我们将一睹梁治平教授的风采。关于王卫国老师,他是我国著名的民商法专家,是同学们敬爱的老师。今天,我们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民法典的问题。经过国内所有专家、所有学者、所有关心我们民事立法的同仁们和所有国人的共同努力,民法的立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我们已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当然也包括法律文明,在民法典的立法中,如何解决传统文化和现代民法典的理论联系问题?蒋庆先生是西南学子,和我们的梁治平教授、王卫国老师都是西南政法学院的优秀毕业生,毕业以后蒋庆先生在儒学的研究中取得了非常卓著的成绩。我们想请蒋庆先生谈一谈他在中国儒学的研究过程中,在中国民法或者中国民法典这一问题上,曾经有哪些感受。欢迎!蒋庆先生:
民法法律论1 篇5
论婚前财产公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婚前财产公证已成为一个前沿的话题,那么要想了解婚前财产公证,就必须从夫妻财产制说起。我国婚姻法规定,婚前财产属于夫或妻个人所有,但由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长期共同使用、消耗、变更上述财产,使如何认定婚前财产的范围和产权归属成为司法实践中最棘手的问题之
一、也是婚姻纠纷中双方经常争议的焦点。因此,公证的概念也随之而来,那么,什么叫婚前财产公证?它对社会以及人类带来了什么呢?
【关键词汇】:
婚前财产 婚后财产 感情 婚姻信任 离婚 婚姻纠纷
【正文】:
一 婚前财产公证的发展
(一)婚前财产公证的认识和认定
夫妻财产制,是指规定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制度,其内容包括各夫妻财产制的设立,变更与废止。夫妻婚前婚后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家庭生活费用的负担,夫妻对外财产的责任,婚姻终止时的夫妻财产的清算和分割问题。这其中就包含着夫妻离婚时的财产清算分割问题,由此引发的婚姻纠纷也不少,因此,能防止此类纠纷的“夫妻财产公证”也随之产生,那么,什么叫“夫妻财产公证”呢?“夫妻财产公证”主要分为“婚前财产公证”和“婚后财产公证”两种形式。顾名思义,是指夫妻或者是未婚夫妻对双方婚前的个人财产或者是婚后共同财产的界定。既婚前财产公证是指公证机构依法对夫妻(未婚夫妻)双方就各自婚前财产和债务的范围和权利归属问题所达成的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的活动。婚前财产公证有两种形式,一是未婚夫妻在结婚登记前达成协议,办理公证;一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达成协议,办理公证。
(二)婚前财产公证的确立
过去,婚前财产公证对将要结婚的中国人来说是相当敏感的话题。新《婚姻法》出台,这部法律规定,结婚前,男女双方应当依法到公证机关对各自的财产、债务的范围、权利归属问题进行公证,经过公证的财产约定将会得到法律直接认可。办理“夫妻财产公证”,夫妻或未婚夫妻双方要亲自到公证处填写申请表,并提交双方的身份证明、夫妻财产协议书、财产的产权证明(如包括房产产权证、存单等),以及其他的有关证明材料(如已婚夫妻的结婚证等),至此,婚前财产公证才在法律中被确立。当然,法律中规定的是“应当”而不是“必须”,所以,财产是否要公证还是要看夫妻或恋人的态度,纯属自愿,法律上没有强迫之意。
二 婚前财产公证的不利因素
(一)婚前财产公证与爱情撞击
婚姻是基于双方在相爱,信任,之后产生一种亲情,而结婚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对两个关系的一个界定,没有实质含义。因此,婚前财产公证显得有点多余了。因此就没有婚前财产公证的必要了,如果两个人一直保持着恋爱关系,感情也一直很稳定,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变迁,彼此非常尊重。且从浪漫的初恋、热恋到即将步入神圣的婚姻殿堂,是两个人在这些年来感情的积累,现在却要为了财产非分 清个你我,多少都有点伤害感情,而且对未来婚姻生活很有信心,所以婚姻不需要靠办理婚前财产公证来保障。当然,随着现代社会的变化快,很多的新的事物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现代人的爱情也变得越来越现实起来,也许,婚前的财产公证是为失败的爱情寻找一个庇护所,也是为个人的利益寻求一种保障,可是,如果说婚前财产公证是可以有效保障婚姻的话,那么爱情呢,爱情是否也需要婚前公证呢?因此,婚前财产公证面对着情与利的撞击,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伤害着两个人的感情。所以,在这些方面多少让人无法接受。
(二)婚前财产公证与现实的撞击
每个人有其对婚姻的独特期望,有的人是因为相爱而结婚,有的人是因为家庭压力而结婚,也有的人是因为贪图对方的财产而结婚。婚前财产公证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那些贪图财产的人提供了一个保护伞,而并不是为爱情提供保护伞!当然,婚前财产公证对婚姻观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婚前财产公证使越来越多的人在有了保护自己权利思想的同时也使本来现实的现代爱情和婚姻关系变得更现实,它提醒人们,爱情并不是理想化的,它并不能排斥对现实生活的关注。现实婚姻并不是那么理想,它不会象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发展,婚前财产公证与我国传统美德之间发生的碰撞,以及婚前财产公证面对着现实的撞击!在这一点上必须有个好的把握,理智的对待,以免与我国的传统观念发生大的隔阂。
三 婚前财产公证的有利因素
从法律角度来看,婚前财产公证起到一个证据作用,以减少发生纠纷的可能。是否选择婚前财产公证,完全是个人的选择。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婚姻财产引起的法律纠纷问题日趋上升,如何认定婚前财产的范围和产权归属成为司法实践中最棘手的问题之
一、也是婚姻纠纷中双方经常争议的焦点。所以,我国婚前财产约定协议公证是近几年来新开办的一项公证业务,它有助于明确婚前财产的数量、范围、价值和产权归属,是解决婚姻、财产纠纷的可靠的法律依据,对于稳定家庭关系和财产关系,预防婚姻纠纷,保护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果。财产公证的程序是:当事人应当共同到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提出申请,填写公证申请表,并应当提交(1)申请人的身份证明;(2)协议书草稿(当事人书定协议有困难的,公证机关可以代为书写);(3)有关的产权证明,如个人所有房产的房产证;(4)其他有关的证明材料,如己婚夫妻的结婚证书等。总之,婚前财产公证在我国还是一个新鲜的的东西,在法律上,对于日趋上升的离婚现象他是一个理智的做法,有助于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发展。
四 未来的选择
今天的趋势将如何显示婚前财产公证在未来社会中的状况?让我们在看看发展的前景
随着社会在发展,在以后婚姻自由的国度以及人们思想的开放,相信离婚率将会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财产也将会增多,像一些高档之类的财产,如汽车,房子,证券等将会增多,这就涉及到财产的归属问题,尤其在结婚以后,由于长期生活,消费等,将原本清晰的财产归属搞的模糊起来,一旦遇到离婚这个问题将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因为法律规定离婚经济补偿应以“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为前提,换言之,夫妻双方不适用分别财产制度就不适用家务劳动补偿。而目前在我国夫妻约定实行分别财产制的数量仍然很少,据调查,城市居民中仅有2.7%,农村居民中仅有1.1%的夫妻有采取分别财产制的愿望,绝大多数夫妻认为,采取共同财产制有利于稳定家庭关系,巩固夫妻感情。所以将离婚时家务劳动补偿请求权仅限于夫妻约定实行分别财产制的当事人,所产生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极大地限制了这一救济制度的适用。另外,婚姻法对这一制度的规定流于泛泛,法官无从对家务劳动的价值做出合情合理、具有说服力的估价,因而往往采取保守的不积极的态度。所以,财产问题将会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不过我们相信随着法制的健全,人们淡薄的法律思想意识也逐渐会增强,人们将会理解和明白财产公证的好处,所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婚前财产公证将会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在以后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法制的不断完善下,财产公证也会在法律中找到合适于自己的位置。
结束语:
法律对于财产关系的明确划分是个明智的做法,财产关系不象其他的法律关系,财产关系是个复杂而又烦琐的关系,对于财产的关系我们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去讨论,象婚前财产的公证更应该有明文的规定,这样就会减少现实社会中有关财产纠纷引起的当事人反目成仇的事,也会减少司法实践中由于找不到有关法律规定作为依据而引起的尴尬现象。总之,加大婚前财产公证的力度是必然的,对于社会只有好处,它的发展,健全,将会促进社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杨大文《婚姻家庭法》第二版 中国人民出版社
周冰等译 《当代社会问题》第四版 华夏出版社 2003年1月第二次印刷
《中国妇女报》,修订婚姻法民意调查,2000年5月27日
李银河、马忆南主编《婚姻法修改论争》,光明日报出版社
杨立新,《离婚过错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检察日报,杨立新:《新版精神损害赔偿》,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
民法理念论文 篇6
【关键词】 民法通则;民法体系;影响
中图分类号: D923
1 我国当代民法体系现状
我国现有的民法体系是极不完备的,它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体系化不足。一方面,现行的民法体系中,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和简单,原则条款、弹性条款和任意条款过多,在民法基本制度方面存有相当多的空白点;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尚未出台一部系统的民法典,中国的民事立法主要实行“零售制”,这既是中国民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其次,体系违反。现行民法体系中,作为基本法的《民法通则》规定过于粗陋,所以各行政部门以及最高法院大量发布各种条例、细则、办法、意见等名目繁多的规定,以弥补法律的空白,澄清含糊的规定。但由于法出多门、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各种规范之间互相冲突、重叠,不仅同一方面的民事关系被多次重复、冲突立法的现象相当普遍,而且民法被不合理的特别法分割得遍体鳞伤,最基本的原则遭到破坏,出现了特别法对一般民法的“违宪”。
所以我国当代民法体系并不完整。笔者认为当前的民法体系主要是由《民法通则》以及一系列的单行法规共同构建的。我国是实行民商合一的,所以是以《民法通则》为核心,由《民法通则》贯穿、统率众多单行民商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范体系。
2《民法通则》对当代民法体系的正面影响
第一,从民法的内容和体例上看,《民法通则》实质是民法总则与民事权利宣言书的结合体。《民法通则》庄严宣告了公民、法人依法享有的各种民事权利,发挥了民事权利宣言书的伟大历史作用,体现了当代民法体系为权利之法的体系。
第二,《民法通则》确定的民法基本原则,为当代民法体系的立法和司法的不断完善和健全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第三、专节规定人身权,与国际上保护人权,尊重人权的理念接轨,突出我国当代民法体系的人权化与人性化。
第四、将知识产权制度纳入民法体系,在当时是对我国民法体系内容与体例的充实。
3 《民法通则》对当代民法体系的反面影响
首先,《民法通则》的许多规定过分原则、简单,不具有可操作性,存在着大量法律漏洞,造成民法理论体系化不足和体系违反的现象,使得当代民法体系化的价值难于实现。
《民法通则》总共只有156个条文, 是世界上最简短的民事基本法。《民法通则》中应当规定而未规定的问题,司法解释是无能为力的。因为依最高审判机关之职权,他只能根据已有法律规定的立法意旨作出解释性规定,无权对法律没有规定的问题进行规定。对法律没有规定的问题,审判机关一般只能视为法律对有关当事人的利益不予保护,或者对有关当事人的责任不予追究。因此,《民法通则》在这方面的缺陷往往使审判机关对应当保护的利益不能保护,对应当追究的责任不能追究,从而导致部分民事案件的审理欠缺公正性,不利于维护商品交易的安全和秩序。专章设立民事责任制度。我国的民法通则一改传统民法典的编制体例,单设第六章规定了民事责任。许多学者认为,民事责任制度的设立,强调了国家对民事关系的干预及对民事权利的保障,在体例上具有创新意义。所以当时民法通则出台后,许多学者对于民事责任的专章设立好评如潮。但是单设民事责任的缺陷在于:
(1) 使责任与义务分离。一般来说,先有义务才有责任的发生。而债务等义务只能在债和合同法等分则中作出规定,如果总则中规定了民事责任,则与分则中规定的各类义务相互分离。
(2)在立法技术上缺乏逻辑性。如违约责任不是在合同法而是在总则中的民事责任制度中规定,并不合理,因为只有在合同的各项制度都作出了规定以后,才能出现违约责任制度,合同的基本概念等尚未出现,便出现了违约责任制度,显然导致了规则的先后次序颠倒,是缺乏合理性的。
(3) 现行《民法通则》关于民事责任的规定,主要规定了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基本规则及其共同的规则,然而民事责任并不限于这两种责任,还包括缔约上的过失责任、不当得利返还责任、无因管理之债中本人返还管理人支出的必要费用的责任,各种责任形式的个性远远大于其共性,这就决定了将各种责任在各项制度中分别作出规定,将各种责任集中作出规定更合理,更全面。
(4)现行《民法通则》第134条专门规定民事责任的十种形式,表面上看,此种列举方式使法官或当事人易于了解民事责任究竟有哪些形式,实际上因不同的责任形式是与不同的责任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在不同的责任中规定各种责任形式,才真正便于法官或当事人实际了解并合理运用这些责任形式。
再次,法人人格权的设立,造成当代民法体系中人身权理论的不协调。
之前提到了专章设立人身权的正面影响,但其内容却并非尽善尽美,确有不尽人意之处。比如说:关于人身权两大系列的人格权和身份权配置不够协调。《民法通则》没有规定一般人格权等。
另外,笔者认为《民法通则》中“法人人格权”的设立,破坏了人身权理论自身的和諧性。民法中的人身权首先是一种私法性质的权利,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具有非财产性、专属性、绝对性和支配性等特征。
“法人名称权”与人身权理论不协调的表现:1、法人“名称权”的可转让性破坏了人身权的专属性。2、法人“名称权”的财产性破坏了人身权的非财产性。
“法人名誉权”与人身权理论不协调的表现:主要在于法人名誉的非精神性。公民名誉权的实质是一种精神权利。对于公民的名誉非法侵害会导致公民精神痛苦,甚至给公民带来身心健康的危害,导致非常严重的的后果。
“法人荣誉权”与人身权理论不协调的表现:主要在荣誉权的公法性质。“荣誉权”的取得由特定的机关依自己设定的标准授予,“权利”主体不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荣誉权的丧失通常是由授予单位基于法定事由给予剥夺。私权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剥夺,否则可以向法院提其民事诉讼;但“荣誉权”被“授权”机关剥夺,只能依行政诉讼程序申请复议,却无法直接向法院寻求救济。因此 “荣誉权”在性质上不是私权,因而更不可能是人格权。
尽管《民法通则》中的内容和体系有许多不妥和争议,但对于当代民法体系的完备还是有许多进步意义的,而今出台一部系统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法典已是大势所趋,民法法典化也是完善的民法体系所必备的,大家拭目以待我国民法体系不断地系统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民法理念论文】推荐阅读:
民法案例分析论文07-08
民法的发展及其特性论文06-12
看案例学民法结课论文05-13
探讨人身关系与民法的关系建筑监理论文06-03
高科技环境下民法基本原则功能的发挥论文11-03
民法05-09
民法原则05-10
现代民法08-05
民法总则09-22
民法教学11-01